信用管理概述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管理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传统灌溉技术的介绍
传统的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操作简单,设备投入少,技术要求低等。例如沟灌、淹灌以及漫灌等方法的操作方式简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我国的缺水地区无法使用,而且这些灌溉方式对水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传统的灌溉方法灌水量较大,水压较高,容易造成灌水不均匀,对土地的冲击力较大,甚至可以造成肥料和土壤的流失。此外,还非常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对于根部的呼吸以及土壤养分的运输都有着不利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次生盐碱化。不仅如此,传统的灌溉方法的有效种植面积小,并且农田间需要挖大量的沟渠、埂等,工程量相对较大,农作物在相对长期多水的状态还非常容易造成根部的病害或是涝死。因此,研究新型灌溉技术已经是势在必行。
新型灌溉技术的介绍
(一)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灌溉工程里一种普遍的技术,有着工作压力低、投入成本小、节能降耗、灌水均匀节约水源、适应土壤能力强、保证农作物产量、品质和稳定水土壤等优点。它主要是经过管道尾部的灌水器,水流均匀而缓慢的送到农作物根部周围的土壤中。灌水器决定了流水状态,因此微灌主要有滴灌、微喷灌和小管出流灌。微喷灌要借助微喷头或者微喷管来浇灌农作物,经灌水器的压力将水流向喷头,通过微喷管以喷洒水流的方式均匀洒在农田里,因水流可以均匀分布,所以无法造成浪费;滴灌需要滴头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少量水流灌溉至土壤中,这种技术时间耗费较长;第三种是小管出流灌,将很多小股水流灌溉到土壤中的农作物,此种技术需要借助稳流器或小型水管方可分散水流。
(二)间歇式灌水技术
间歇式灌水技术指以间歇形式输送水流,输送过程中所形成的的强大水流,将提高水流的速度,增加灌水量,可以对农田进行大面积的灌溉。具有灌溉速度快、灌溉效率高、节省水资源等优点。间歇式灌水技术是最近兴起的新型灌溉技术,目前已经投入使用。
(三)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即喷洒灌溉技术,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灌溉方式。具有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节省水源、节省劳动力、土地利用率高等优点。主要借助动力设备增大水压,比如水泵、动力机等,在一定高度的巨大压力下,让水从高处喷洒流出,灌溉到大面积的农田里。这种技术利用顶部的喷头使水向空中喷洒,形成大范围的细小水滴落入土壤中,它的优点在于将每滴水充分利用,且灌溉面积较大,水源可以均匀分布,使农作物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灌溉。喷灌设备也会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使用的范围可以选取不同种类的设备。主要有固定式、移动式设备和半固定式三种类型,移动式设备的喷头、机身、支管都可以灵活移动,机动性最好,可以在环境恶劣的山区使用;固定型设备主要用在占地面积广、农作物面积大的地区,缺点是喷头以外的其他部分不可灵活移动;而半固定式的喷灌设备的支管和喷头均可自由移动。
(四)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可快速适应一边移动一边灌溉,将其他配套的灌溉设备统一利用起来,比如农村的电力和农用机器作为灌溉动力。与此同时,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把机械化技术与节水农艺进行有效结合。这种机械配备设施简单,通过对机器进行组装装配。特点是:适应性强,随意流动或者集中起来均可以做到;省去专门配备动力机,资金投入减少;避免田间修渠工程浪费,可以根据水源所在位置使用灌溉机进行灌溉,具有针对性,避免资金浪费,提高劳动力,并且提高了灌溉效率。
(五)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传统的渠道灌溉技术容易造成水量渗透严重,而这种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则正好相反,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防渗水材料可以调整增加水的渗透率,从而达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并且可以避免因渠道输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延长渠道防渗工程使用时间,保证其使用效果,并且强化渠道内部流水安全性,基于上述观点,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在我国缺水地区广泛应用。目前按照不同防渗的材料吸收水的程度差异,将渠道防渗灌溉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砖衬砌防渗、混凝土衬砌防渗、塑料薄膜防渗、沥青护面防渗型等。这种技术极大提高了渠道内水的利用系数,从而达到节约灌溉召水。
(六)自动化灌水技术
这种技术已经在日本和欧洲风靡已久,其具有的节水节能的特点,极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这种技术在我国没有得到广范使用,主要是投资过大,且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我们要学习和借鉴这项技术,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善,减少资金投入,早日推广和应用自动化灌水技术。
(七)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与以往的一般灌溉相比可以节约大概55%的水资源,可以充分运用水资源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第二,实施滴灌时,还可以通过管道来完成施肥的步骤,可以大大降低肥料浪费的几率,施肥效果显著增加。此外,这种灌溉手段可以提升播种面积,也会加大植物的增产概率。理论上来讲,滴灌技术无论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或者地质环境都是相对使用的,并且可以减低劳动成本,农民便可以通过其他劳动方式增加自己的收入。
新型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篇2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TN7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007-01
Improve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with Modern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 Hongwei
(Jixi city Library,Jixi158100,China)
Abstract:Service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library build level indicators, but also the means of library servic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promotion.The value of libraries is services, public libraries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to meet readers growing demand for services, which not only help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brary services, This not only help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brary services, also contribute to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 and b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Keywords:Library;Information;Service
服务质量是衡量图书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的手段。目前,图书馆服务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各馆都在抓服务建设,往往忽视了服务中的许多细节的管理。一些图书馆虽然制定了关于服务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比较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对服务的过程及服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明确的规定。文章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公共服务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图书馆的服务新理念分析
在《图书馆学百科全书》中对“图书馆服务”的解释是“图书馆利用馆藏和设施直接向读者提供文献和情报的一系列活动,有时也称图书馆读者工作。现代图书馆不仅通过阅览和外借的方式向读者提供印刷型书刊资料,而且还提供文献缩微复制、参考咨询、编译报道、情报检索、情报服务、定题情报检索以及宣传文献情报知识的专题讲座、展览等服务。”图书馆主要通过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两类来实现其服务职能。然而图书馆服务的内涵并不单单是指为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开展的各项工作,还应包括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环境,以及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等。
二、如何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
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针对的不止是读者,还针对图书馆管理员。因此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应用也主要从图书馆管理员和读者两个方面来得以应用。
(一)努力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整体素质。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实施者,图书馆员以其无形的巨大能量,通过调控图书馆其它资源及其相互间的有序组合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图书馆的发展形式和速度,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兴衰与成败。然而在工作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员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与信任,主要表现为更多地需要组织、领导和同事承认与肯定、尊重与理解,这就是他们对人性化服务的需求,因此实行人性化服务理念对图书馆管理员来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是以文献为重点的管理,强调的是书刊资料的有序化及人们获取文献的快捷性。在这种模式中,人的能动性被忽略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发挥全体馆员的智慧,不断创新使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使集体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使集体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转换思考角度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在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读者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对读者的人性化服务也是必要和必然的。图书馆要把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以服务读者和用户为中心,以提高用户的科学文化素质、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推动科技、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为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要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观念,要将传统的基于图书馆的服务,基于文献的服务,转变为基于用户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服务。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传统的文献借阅、参考咨询等服务外,还应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并为读者提供网上服务;开展信息服务,编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目录索引、文献索引数据等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收集、整理、制作各类专业信息;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面对读者需求的变化,图书馆应更新观念,先进的服务观念是创新的基础,图书馆及其馆员只有积极推崇读者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致力改进服务质量,建立以读者满意为核心的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理解的亲密关系,把读者服务工作无缺陷作为一种创新服务理念,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达到一种最佳境界,用心服务。
三、结束语
图书馆的价值就在于服务,公共图书馆只有切实提高其服务质量才能满足面对日益增长的读者服务需求,而这不仅有助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图书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树华.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三个阶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
篇3
[关键词]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新型约束护理用具;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190-02
躁动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有研究显示,在非计划性拔管患者中躁动者高达60%,且其坠床及其他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因此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安全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传统约束带对于此类不良情况的发生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但效果仍需提升。本文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新型约束护理用具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置管重症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约束带组)170例和观察组(新型约束护理用具组)170例。对照组:男性91例,女性79例;年龄25~68岁,平均(56.6±6.7)岁;静脉置管95例,胃管45例,其他置管30例;大手术后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患者101例,其他患者69例。观察组:男性92例,女性78例;年龄26~68岁,平均(56.3±6.8)岁;静脉置管95例,胃管45例,其他置管30例;大手术后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患者101例,其他患者6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管种类及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约束带进行干预,首先以棉垫对手腕和脚踝等部位进行包裹,然后用宽的绷带打结,并将其套在棉垫外,固定于床沿处。观察组以新型约束护理用具进行干预,包括双保险约束带、球拍手套及安全背心,首先采用双保险约束带固定于患者手腕处,调节连接扣;另外将弹性材料制作的球拍手套包裹于手部,对手腕处的扎紧装置进行调整,注意将拇指与另外四指分开置于手套内,安全背心则以马甲形为主,并将马夹处加方便扣子,固定背心上的约束带;注意细致整理各个部位,有效收紧及约束带处的固定力度,避免压迫过重或过松;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局部微循环相关指标,其中局部微循环相关指标主要检测患者手腕部局部红细胞聚集情况,以血流正常为无聚集,以血流较慢、呈线粒流或粒缓流为轻度聚集,以红细胞存在聚集成团块、血流有颗粒感觉为中度聚集,以红细胞聚集粘连成较大团块、存在血球及血浆分离的情况为重度聚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中较多存在明显的意识障碍及躁动等情况,安全性是临床护理中重视程度极高的方面,加之绝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的置管,且躁动患者极有可能发生置管意外脱落或自行拔出的情况[2-3],对其治疗极为不利,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中对躁动患者多采用约束带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以尽量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及保证其安全;传统约束带虽有一定的约束效果,但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的控制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4],且其对局部微循环的不良影响较为明显[5],因此进一步对约束用具进行改善极为必要。本院近年来采用新型约束护理用具对躁动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一定效果,其主要由双保险约束带、球拍手套及安全背心三大部分组成,不仅具有有效改善患者舒适度及对局部压迫较小等优势[6],对于患者的约束效果也较为突出[7-8],临床应用优势明显,但对其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临床研究较少。
本文研究发现新型约束护理用具较传统约束带优势突出,不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局部微循环相关指标也处于相对较佳的状况,说明其在保证约束效果时,有效控制了对机体的不良压迫,其综合应用效果得到肯定。
综上所述,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新型约束护理用具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及改善局部微循环。
[参考文献]
[1] 宋秀婵,邓婉娣.新型约束工具的使用特征及护理现状[J].全科护理,2013,11(6):537-539.
[2] 刘艳,吴建红,杨继颖,等.新型约束衣的设计和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9):94.
[3] ,崔红瑞,狄盼盼.意识障碍伴躁动的患者使用肢体约束带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0):595-596.
[4] 黄春燕,周春英,张玉霞,等.手腕约束手套在老年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6):721-723.
[5] Oliveira PC,Cabral LA,Schettino RD,et al.Incidence and primary causes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Rev Bras Ter Intensiva,2012,24(3):230-235.
[6] 吴光珍,冯艳琴.预防非计划性拔管2种不同约束方法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53-55.
[7] 李敏.自制约束手套预防重症监护室病人意外拔管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11):968-969.
篇4
一、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听说教学的优势
1、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听说课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音乐、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听力训练可以借助相关软件,学生可以根据电脑给出的声音、图像或文字材料,选择答案,电脑给出正确或错误的提示音。形式生动有趣,反馈也迅速得多,并且加强了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养成音义直接联系的习惯。
3、至于口语训练,可以分成语音和对话两部分:语音部分设有例句,可重复跟读,让学生感知标准的语音语调;对话部分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交际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能真正地张开嘴说英语。
二、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中职学校英语听说教学中
1、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听说课之前放一段英文歌曲、视频或幽默故事,或让学生跟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与听说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及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等,使学生在心理上处于期待状态;还可以利用实物、动作、图画等多种直观手段创设情境,有利于提高理解力和加深记忆。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听说教学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2、利用网络,让学生接触地道纯正的英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英语听说训练。收听英语新闻对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学生通过收听英语新闻能够学到许多在日常交际活动中非常实用的英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络收听英语新闻,像cnn.com (CNN英语新闻),bbc.co.uk (英国广播公司),putclub.com (普特英语听力网)等等都是一些相当不错的网站,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听到或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但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选择适当难度的新闻,如果难度过大会让学生丧失信心。 转贴于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原版英文影片,电影中的人物对白接近日常交际的语速,而且英文影片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观看影视片之前,教师可以集中讲解口语中的连读、缩读、英美常见俚语等方面的知识,这样能够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也能够更大程度上体验听懂地道原声的成就感,进一步培养对英语听说学习的热情。
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英语情境
英语听说练习需要有效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的影像使学生身临其境,为英语听说的训练创造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在网络上学生可以直接点播英语电影、卫视英语节目和英语教学参考片等,可以和教师或英美国家的人进行交流,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获取英语信息和练习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交际水平。
三、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中职学校英语听说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首先,许多中职学校已经初步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意义,开始重视机器设备的购置,却忽略对教师的培训。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无论怎样先进,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去使用,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进行培训,使英语教师不但具备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理论,能够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其次,有些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听说的教学意义,认为只是在教学中增加一些花样,给学生一些新奇感等等,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日常的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克服各自存在的缺陷,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虽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资料,但这些纷繁复杂的语言学习资料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师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及时的、不断变化的互动,学生获得及时有效的监控;教师还应该根据中职学生的水平及中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学生选择合适的听说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弥补集体化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善中职英语听说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原文
第1章电子商务下企业信用评估概述
1.1信用评估的概念
信用评估是由专门从事信用评估的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记录、企业素质、经营水平、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等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研究之后,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所做的综合评价,并用特定的等级符号标定其信用等级的一种制度。
信用评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信用评估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履约状况、守信程度的评价,广义则指各类市场的参与者(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及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
1.2信用评估的目的
信用评估机构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基础素质、经营水平、帐务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测定企业及金融机构履行各种经济契约的可信任程度,并采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标明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告。
根据调查结果,信用评估的目的主要是:
1、融资;2、建立贸易关系;3、合资合作;4、借贷。
1.3信用评估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
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主体,建立企业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无疑会更大程度地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因为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含着企业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它们之间的大部分是共存的,如对信息化程度的要求、客户的信用评估、授信、客户档案管理,同时,两者建立的目的都是对客户进行风险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开拓市场。因此,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会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
......
目录
第1章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估概述
第2章国内外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现状的分析
第3章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第4章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估建模举例
第5章电子商务信用评估程序设计
参考资料
[1]鲍永正编,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2003
[2]谭永智等,企业信用管理实务,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美)(VanHooseD.)等,电子商务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李适时编,各国电子商务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5]陈晓红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李冬,电子商务与网上交易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林豪锵编,电子商务实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8]刘吉成等,企业电子商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9](美)特伯恩等,电子商务:管理新视角(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银通投资咨询公司,中国企业信用评级指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1]梅强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2]蒲小雷等,企业信用管理典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4
[13]张海洋等,企业信用管理实用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4]金江军编,企业信息化与现代电子商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5]康晓东编,电子商务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6]李晓安等,信用规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钟晓鹰编,企业征信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信用管理 模式 联想公司
信用是一种能力,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不用立即付款就可以获取资金、物质和服务的能力,但收益方必须在认可的期限内为其收益付款或是还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风险。企业信用管理就是为了在协助企业实现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风险和成本降至最低。但是很多企业并不能真正做好这方面的管理,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整个的信用管理水平低下。而联想集团在信用管理方面多年的实践,使其旗下公司的信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企业信用管理的新模式,这对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我国信用制度概况
我国目前信用制度的大环境总体上存在着缺失的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欠缺规范商业信用制度的相关政策法规。目前在我国,商业信用制度在政策法规层面上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尚无针对性法规规范的企业商业行为的信用结算制度。企业交易过程中,只能间接参照《公司法》与《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但由于针对性不强,上述两种法规无法对商业信用制度起到全面的规范作用,主要起指导及参照作用。事实上,“信用制度”一词在目前的国内商业环境中,没有任何法规条例指代,仅指商业交易行为中由交易双方自行制定的结算制度。
二是相关管理与执法职能较为薄弱。目前,我国尚无专门对商业信用制度进行监管的官方机构。现有商业活动中的征信行为和信用管理工作,只能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第一是企业自身作为;第二是专业征信公司。这两种途径都属于商业行为范畴,而非官方管理行为。针对上述信用征信行为,目前在部分地区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以及法规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管,但这些部门与法规的法律效用受地域限制,且普及性很低。以上海市为例—相关管理部门:“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征信行业监管处”,职能限于“负责对企业信用征信的行业推进、指导和监管”;相关法规有《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于2005年3月17日经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第49号令。
三是中国信用评定权威机构属于商业行为,而非官方权威机构。目前在国内从事商业信用评定工作的机构有两种:第一是商业征信公司;第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两种机构的信用评定均为商业行为,因此在本质上不具有法定权威效应。其中前者在国内起步较晚,其整个行业的发展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就行业本身而言也尚无权威的资质评定标准;而后者的企业信用评定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服务于金融系统内部。2005年起商业信用征信行业开始涌现行业性组织。如2005年6月成立的“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这类组织的主要职能在于规范和管理商业信用征信行业,它虽然不具备官方法定权威性,但其会员组织基本为所在地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业内认可度的商业机构。以上海地区为例,截至2005年6月,“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成员组织共37家商业机构,基本包括了所有上海市合法信用评定机构。这37家商业机构的性质一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权威”与“非权威”之分,区别主要体现在业内知名度、从业经验等商业质素方面。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应用现状
正是由于大环境的缺失,影响了目前我国的企业信用制度,其内部小环境也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信用管理整体水平相对低下
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商业信用水平,除了参考其政策法规成熟度和管理部门监管程度外,还可通过企业信用销售率(即赊销率)这一指标来体现。信用销售(即赊销)普及率越高,说明该地区或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越发达(见表1)。
在商业社会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或地区,企业平均贸易赊销率可达80%以上,而上海地区的信用销售数据与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单从数据来看,作为中国经济贸易中心的上海市已处于较低水平,由此推测目前中国企业整体商业管理体水平相对低下。
从理论上说考察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或信用销售能力,主要通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应付帐款余额、其应付帐款的帐龄、以及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等一系列数据指标,综合分析而最终得出的结论。事实上,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权威信用评定机构所采用的最普遍、最主要评定方式。但目前在中国,由于企业信息透明度低、财务报表真实性差、标准化信用信息平台缺失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我们对中小型企业的商业信用基本只适用经验性或实践性主观推断,几乎没有规律可循;而对大中型企业则主要将应收款项作为可参考依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计算,2004年度,我国制造行业应收帐款(帐龄1年以下)对销售收入比率为8%,同样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企业对信用风险和管理有意识但少作为
身处信用制度发展相对滞后、信用法律环境缺失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出于规避风险的需求,其实还是很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但也是因为缺乏管理部门监控和法规指导,企业对信用风险的控制管理力度的不稳定性和随效性也相应增加。
目前,对信用风险控制重视度较高的企业多为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其中控制力度较大的企业通常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用于管理企业交易对象的信用记录、制定相应结算制度和额度,并适时跟进调整。通信基础工作由专业商业信用征信公司。
但上述的专业信用管理部门在国内企业并不多见,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随机指定和调整结算制度的状态。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新模式
根据联想集团上海公司(下称联想公司)的信用管理体系可以总结出一套“3+3+3”模式。既考虑到中国信用制度的不足,也相对改善了中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缺陷。
(一)新模式信用管理体系的构成
集团自1998年开始建立信用部门。因此公司有着丰富的信用管理经验。其管理以财务数据为依据条件,市场环境为把握因素,业务特点为核心基础,采用信用自主,严格、谨慎的原则来制定信用制度和进行管理,规范企业的赊销行为,弥补了之前提到的中国企业内部环境的不足。我们可将联想公司的此种管理模式归纳为“3+3+3”模式,即其信用管理体系由内部的前台、中台、后台“3”部门各施其职,协作完成信用管理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3”阶段任务以及在过程中所要注意的“3”项内容所构成(见图1)。
1.“3+3+3”模式中的3个相关部门。模式中前台、中台和后台分别指公司内部的三个部门即业务部、风险管理部(信用部)、财务部。其中独立于财务体系和市场体系的风险管理部(信用部)对风险的评价涵盖了财务和市场双重要素。通过实践,采用这样的管理方式得到了公司市场体系、财务体系和内部上下各方面的认可。
2.“3+3+3”模式中的三个阶段。模式中的三个阶段,主要指从前期信息调查到中期进行信用评估、审批和政策制定以及后期的应收帐款监控和催收的不同阶段。
3.“3+3+3”模式中的三项注意。第一,注意内控流程:清晰定义每一个内控流程,其中可能包括交易审批的流程,客户资信管理流程和资金管理流程每个流程的每个环节有明确的管理分工;第二,注意组织上的平衡与制约机制:设立独立的组织机构——风险管理部对公司根本性的风险进行集中管控分离风险的引入部门和风险的控制部门,使其达到相互制约——业务、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共同介入;第三,注意业绩文化与内控环境:不同岗位设计关键业绩指标,制度化地报告这些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与奖惩相联系对以不恰当理由违反内控规定的行为给以处罚。
(二)新模式信用管理的过程
通过对联想公司管理过程的总结得出全程由三个阶段构成,它们分别为第一阶段事前准备;第二阶段事中监管;第三阶段事后控制。
1.事前准备。对于联想公司多年的信用管理经验来讲,在整个“3”阶段中,事前准备是最主要的一个阶段。也就是要强化信用调查评估队伍建设,完善信用调查工作和评估制度制订。在事前阶段进行风险控制,成本最低,风险最小,而当形成拖欠以后再进行的追讨工作,则要复杂很多,成本也会相当高。
2.事中监管。事中监管阶段主要对每个客户使用客户资信风险评级和授信额度上限两个工具进行管理。包括对客户资信信息进行打分,按照客户资信风险评级划分客户群,并授以不同的资信政策,根据客户资信风险评级、客户权益总额、交易量等因素,制定每个客户的授信额度上限。同时对信用变化情况、应收帐款和信用额度进行监控和审核。
3.事后控制。企业信用管理最主要的职能就是赊销管理。联想公司的事后控制阶段则包括交易风险评估的结果反馈,审核资信风险等级、授信额度上限,并每年对客户资信风险评级和授信额度上限进行更新。联想公司的事中监管、事后控制是通过3部门的协作管理来将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监督及管理有效的。对于信用评级系统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和一些因素的产生而适时进行调整、更新,以保证能更科学、更有效的对客户信用进行评级。这也是事后环节所要积极进行的一项工作。
结论与建议
由于目前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状况使得企业内部在信用管理方面也同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而联想公司对信用管理工作有着多年的经验,可以看出经过本文分析和总结出的新的“3+3+3”模式基本克服了现状不足的几方面,完全遵循其指导思想:以财务数据为依据条件,市场环境为把握因素,业务特点为核心基础并采用信用自主,严格、谨慎的原则来制定信用制度和进行管理,规范企业的赊销行为,顺应全球发展方向。设有具体部门将信用管理过程从事前、事中到事后分工明确,协作完成、并注意过程的细致与规范。及时调整,控制,使企业信用管理有效进行。
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讲,首先在观念上要重视信用管理,在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工作的评价标准和监控方法基础上,赋予其一定程度的灵活的政策空间,让专业而经验丰富的企业信用管理人员能够在收益与风险之间达到最佳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信用管理
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而使应收账款的规模越来越大。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应收账款在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存货的同时,占压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应收账款属于非收益性资产,大量的应收账款还会降低资产周转速度,增加资金成本,降低资金使用效益。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创新型思维,切实加强内部控制,深化信用管理,减少资金占用,保障资金安全。
一、应收账款研究概述
(1)对应收账款的功能的认识。西方经济学者很早就意识到了商业信用的作用,将商业信用视为企业的货币资源,认为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者对商业信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信用交易使得商品交换与货币交换在时间上可以不同步,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2)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认识。虽然应收账款具有促进销售,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但是由于应收账款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势必要虚增企业报告利润,增加了潜在亏或。应收账款的存在还降低了资金周转率,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3)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经过长期研究,理论界对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主要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加强应收账款动态管理,应收账款保理,转移信用风险等。
二、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1)市场营销观念不正确。不少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重经营(销售),轻管理,认为只要有市场,其他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从而不断地刺激销售人员盲目地扩大销售。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常常认为账款拖欠是一种正常现象。殊不知,企业的发展要受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制约,快速的销售扩张,势必要增加企业的资金压力,加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资金链一旦断裂,轻则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重则会导致企业破产。(2)信用管理不到位。企业决策层缺乏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意识,没有设置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匹配的风险管理部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职处于分散和分割的状态,缺乏系统性,职能划分不清、责任不明、落实不到位。特别是不少企业将应收账款管理职能分配给销售和财务两个部门,前者负责催收,后者负责记录。这一职能设置方法,导致销售和财务部门与其自身的工作目标冲突,并且二者之间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也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沟通,信息不畅通,应收账款风险往往长期不会被发现。(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少企业缺少有效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主要表现在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监督不力,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流于形式。对内部控制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内部控制会降低经营效率,严格的信用控制碍手碍脚,束缚了企业对产品市场的开拓,容易贻误战机等,故意架空内部控制。
三、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1)转变销售观念,重视现金流。首先要树立完全销售观念,产品销售给客户只完成了产品销售的第一步,只有当收回货款,整个销售过程才算终结。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可持续增长的理念,将企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销售规模控制在企业的资源(现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严防资金链断裂。为此,企业要严格信用标准,控制赊销规模,压缩应收账款,释放现金流量,以缓解财务压力。(2)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和先导。改变应收账款和信用风险分散管理的办法,对应收账款和信用风险进行集中管理,以增强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协调能力。信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客户档案,动态地管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信用、综合评定客户信用等级;设定客户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等信用政策,加强与客户沟通,洽谈信用销售的方案,落实货款回收等,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3)以价款管理目标统驭信用管理。应收账款具有促销功能,扩大应收账款规模可以增加企业账面利润,所以如果秉承利润最大化目标势必要导致应收账款管理失控,增加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损害企业价值。所以,企业应当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导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以引导企业管理人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注意约束财务风险。产品销售是企业价值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应当围绕价值管理的目标,即企业最大化,组织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企业决策者首先要树立价值管理的观念,同时还要注意督促市场营销人员和信用管理人员,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要求销售目标必须服从企业价值最大这一最高目标,严格控制信用销售,加强货款回收工作力度。(4)建立信用报告制度。企业应建立定期的应收账款报告制度,通报应收账款发生、回收信息。(5)建立定期对账制度。应收账款坏账的形成,既与信用政策有关,也与日常管理不到位有关。因此,企业应制定一套科学的定期对账制度,信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进行核查,了解信用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检查应收账款是否超出规定的信用额度,有无违反规定的应收账款存在等。财务部门要及时向客户寄送对账单,一方面是防止应收账款的错户和串户,另一方面也对客户欠款起到提醒和催促作用。(6)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划小核算单位,加强经济责任考核是企业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不明确,自然无法落实到位。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单位主要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企业财务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会计信息中的相当一部门与客户信用有关,财务部门应当协助销售部门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财务部门还应当定期进行账龄分析,监控应收账款风险,并将其信息用时通报给有关责任单位。同时,销售部门还应当注意将收账责任与销售责任相对应,从而使销售与收账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以自我抑制盲目销售行为。(7)完善销售业绩考核制度,督促应收账款期后管理。多数企业应收账款的期前管理(信用管理)与期后管理(货款回收管理)目标相冲突,结果是销售部门对信用部门施压力,迫使信用部门放松信用标准,从而使信用管理流于形式。为此,企业应当在价值管理思想的引导下,统筹考虑应收账款期前管理与期后管理对企业价值管理目标的影响,通过业绩考核制度的设计,激励业务人员关心应收账业期后管理,并将其传导到应收账款的期前管理,减轻由于业绩考核指标不当所造成的销售部门对信用管理部门造成的压力,从而使信用管理目标与销售管理目标的工作目标保证一致,最终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例如,对销售部门的业绩考核应当以当期销售回款率为考核指标,并与其薪酬挂钩。(8)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分工是强化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要注意信用部门与销售部门、销售部门与财务会计部门之间的分工要贯彻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原则,而且其间的分工要清晰,边界要清楚。例如,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必须独立,与销售业绩不应当有任何关系;财务部门不得参与信用管理当中的任何工作,以防止其干预销售部门的工作;任何有关应收账款的财务记录,财务部门的账目要清楚,货款只能由财务部门收取等,以防止各部门,寻私舞弊。授权审批控制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工具,任何一笔销售都要经过信用部门的风险评估,并要符合企业信用标准。为此,要特别监督销售部门的每一笔销售业务是否都经过了信用管理部门的评估和批准。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超载 信用管理 大众定理 无限重复博弈 冷酷触发
近期上海频繁发生工程土方车肇事致人伤亡事件,其原因是这些肇事土方车大部分存在着超载问题。据有关媒体披露,目前土方车超载几乎成了普遍现象,一立方料的重量约在2.4吨左右,正常的搅拌车载重量为5.5吨左右,而有些14立方米的桶却装满30吨,超载近6倍。土方车由于其运载的特殊性,在制动上设计较精确,超载后制动效能会大幅下降,而长期超载直接导致车辆制动无法达到标准,加上检修不及时,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土方车的超载现象,我们有必要在客观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除了加强查处和培训管理等措施外,本文认为还可以通过建立信用管理机制来约束和规范其有关各方面的行为。
一、工程土方车超载的原因概述
据上海《新闻晨报》报道经济利益是驱使土方车司机“多拉快跑”的根源。一些运输公司对于超过指标的车次给予每车多10元的经济刺激,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希望土方车能多装一点来节约成本,土方车每超载一立方米,建设单位就能少支出50元。此外,搅拌车司机还存在“灰色收入”,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多拉或剩余的混凝料转手卖给外面的私人老板,转手的混凝料可以卖到100元左右一立方米。土方车超载的原因不止于此。据深圳《晶报》报道,土方车长期超载一方面由于土方项目低价竞标导致土方车只有多拉快跑才能赢利,另一方面是有专门“监管部门”能“解决”扣车等问题。目前深圳有大量假牌套牌土方车,它们疯狂超载经营,有些不交社保费、养路费、通过改写车载重量等办法变着法少交,成本比正规公司低,正规公司为生存也被逼超载来降低成本。同时,存在所谓“监管部门”拿钱去公关的现象。土方运输行当有“谁的土谁负责”的不成文规矩,扣车给要,罚款替交,货主包办一切。货主的身份都很复杂,都有一定的社会能力,常年干这个行当的货主平时就跟这些监管人员保持联系,到干活儿时,疏通一下就可以了。可见,土方车超载的原因并不简单,正如《晶报》报道的,土方车超载是各方利益链条共同驱使和纵容产生的一种恶性循环现象。
二、从博弈论角度分析现有土方车超载处罚措施的局限性
目前对土方车超载,相关部门只能对司机进行相应惩罚,而对车辆所属单位不能作任何惩治。业内人士表示,上海还未出现过吊销企业货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一方面并没有相关撤销货运经营行政许可的具体程序,另一方面由于取得该行政许可的门槛太低,即使吊销其许可证也没有太大效果,还是这辆车、这个司机,很容易就能以另外一个企业的名义重新申请经营资质。而据上海交警部门介绍,他们只能查处违章,现有警力不可能覆盖所有路口24小时执勤。
从博弈论角度看,现有对土方车超载主要靠处罚的管理,从根本上说只是有限的治标之法,而不是治本的解决之道。博弈论认为,当社会两难(social dilemma)是一次性博弈时,博弈双方的不合作会带来不利的博弈结果。如果博弈是有限重复的,最终结果也是不合作,因为唯一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是一系列的不合作。即只要有一个结束点,合作行为就不可能成为重复博弈的社会两难均衡。反观目前对土方车超载的处理,对超载车辆司机的处罚不能形成可信的威胁,达不到针锋相对(tit for tat),更缺乏冷酷触发(grim trigger):参与者的一次不合作将使另一参与者转向“从不合作”战略,即报复者此后永久选择不合作战略。同时处罚措施仅限于罚款,罚款后司机车照开、货主钱照赚、超载照旧,甚至货主将罚款当作向主管部门“送礼”,当事人现时行为几乎不影响其未来状况,完全等同于一次性博弈,更谈不上是有限重复博弈,在一次性博弈中理性经济人的选择必然导致失信行为的产生。很难说货主、车主、司机、“监管部门”及主管部门中受贿串通者不关心自己的长期利益,但在每次都是一次性博弈的情况下,每一次欺骗行为的收益大于损失,长期欺骗的净收益累加超过长期守信的收益,土方车超载中的相关责任方何乐而不为呢?由于对超载和假牌套牌等欺诈行为没能形成有效约束,导致出现“劣币驱良币”现象,许多正规公司迫于竞争压力也加入了超载行列,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博弈论视角下构建治理土方车超载的信用管理机制的设想
制度经济学认为,法律和信用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信用机制是一种比法律成本更低的维持市场秩序的机制。信用机制的核心是,当事人为了合作的长远利益愿意抵挡欺骗带来的一次性眼前好处的诱惑。对长期信誉的考虑可以使非合作对策产生合作的结局,其中对欺诈行为实行长期惩罚是信誉形成的基础。针锋相对、冷酷触发等战略都属于这类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博弈论中有大众定理(folk theorem):重复博弈很可能使社会两难博弈产生合作性的结果。如前所述,大众定理不适合有限重复博弈。只有当重复博弈的序列不中断、属于无限重复博弈(indefinitely repeated game)时,此时无论是无限时段报复的冷酷触发战略还是有限时段报复的针锋相对战略才能有效。无限重复博弈并不是一个没有人会死、退休或离开的世界,关键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没有确定的终止点,当社会两难博弈以确定概率重复,合作性结果就能成为均衡。信用机制对行为人产生约束作用的条件,除了无限重复博弈和博弈参与方对欺骗行为实施惩罚之外,还要求行为人行为的长期化和高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即行为人的不诚实行为能被及时观察到。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只要所有不确定性都起因于人的失误而不是机会主义行为,则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如果不确定性起因于机会主义行为,则不能达到帕累托均衡。本文认为,借鉴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这个观点,通过信用管理机制营造的无限重复博弈环境促使土方车运输中的相关方自执行(self-enforcing)有关规则,虽不能保证不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但能有效治理欺诈行为导致的超载的恶性循环现象,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土方车运输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具体来说,博弈论视角下治理土方车超载的信用管理机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土方车运输公司及负责人、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及负责人、土方车司机等相关人员与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实行信用评分制度,并实现全国联网,向行业和全社会公开。该数据库可通过信息共享机制改变信息不对称状态,行为人现时的行为能影响到未来的利益,失信人员和企业的失信行为通过被公之于众而接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惩罚,使失信者的短期利益小于长期利益,同时使守信者的长期利益得到保障。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在这个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
第二,完善土方车运输经营行政许可、工程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土方运输招投标等相关法规体系,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对土方车超载等失信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按其信用分数逐级实施惩罚,建立完善相关撤销货运经营行政许可的法规程序,对信用分数低于法定相应级别的个人和企业在相应年限内取缔其从业资格,对信用分数低于另一法定级别者实施冷酷触发战略,即永远取消其从业资格,同时对违法者实施其他相应的法律惩处。在土方运输招投标法规中,增加投标方信用分数的考核指标,使信用分数越低者越难以立足于市场,直至被市场淘汰。其实,约束土方车运输的信用机制更理想的效果是将其衔接于全国共享的个人信用信息,使土方车运输中失信者的信用扣分影响到该失信者在其他领域的活动。当然,在信用管理机制治理土方车超载的过程中,交警的执勤设卡检查以及多方参与的联合执法等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满足信用机制产生约束作用所要求的行为人的欺骗行为能被及时观察到的条件。
第三,信用评分要坚持公正原则,要分清失信行为的真正责任人。在不确定环境中,合约得不到履行,可能是由于当事人的行为所致,也可能源于不可抗拒的、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外部因素,如果受害人不能在二者之间作出甄别,过于严厉的惩罚不仅无助于信誉的建立,而且可能有害于信誉的建立(张维迎,2002)。对土方车超载有必要甄别直接责任方。在土方车交通事故中也要弄清肇事的责任方,如果事故原因是路人违反交通规则,而土方车遵守各项规则,并无超载违规等问题,则不应追究土方车责任。
第四,优化土方车运输的竞争环境。对欺骗行为惩罚的可能性与竞争环境有关,因为竞争环境决定了交易伙伴的可选择性(张维迎,2002)。土方车运输公司的区域行政垄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信用管理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五,建立健全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公正执行信用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为了使信誉机制发挥作用,该惩罚而没有采取惩罚措施的人必须受到惩罚(Abreu,1988,转引自张维迎,2002)。在治理土方车超载的信用管理机制中,必须从制度上杜绝政府相关人员受贿串通等不守信行为,比如确保发挥独立仲裁机构在土方项目招投标中的作用、奖励举报政府相关人员的欺骗行为等。
总之,从博弈论角度出发,信用管理机制可以成为治理工程土方车超载恶性循环现象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信用管理机制的完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Roger A. McCain: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1).
篇9
本文针对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概述了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涵义以及目的,并结合笔者所在行业的应收账款控制,就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出了几项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企业赊销营销策略,不可避免的为企业带来了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处置,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控制管理不当,很容易由于应收账款回笼困难或者是坏账损失,造成企业利润损失,甚至是影响资金周转,诱发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自身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将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作为自身管理的关键内容,完善应收账款控制,进而防范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促进新时期企业的长远稳步发展。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成因分析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企业在信用销售阶段所带来的各类应收货款、票据以及其他款项等。应收账款管理内容较多,特别是信用管理与账款追讨管理,难度较大,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总结目前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成因主要如下:
(一)对应收账款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现阶段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全面的认识到应收账款在企业整个资金链流通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只是将精力放在了企业的规模扩大及销售业绩提升上,造成了在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以及回收困难的问题。
(二)信用管理不到位
信用管理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源头环节,虽然信用销售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销售业绩,但是很多企业没有正确的运用信用销售。一方面,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少对于客户准确的信用评价分析以及差异化销售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信用风险监管机制不健全,对于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问题,缺少提前的预警分析,造成了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发生,甚至是导致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应收账款管理基础工作水平不高
防范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是很多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工作上还存着一些薄弱点,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授信制度、监管制度、追逃制度不健全,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信息也没有实现有效的共享利用,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
二、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分析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针对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有效的制定具有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等功能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已达到控制企业应收账款规模,防范控制应收账款坏账问题的作用。企业内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设计应当重点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合法合规
对于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政策来制定,重点是确保企业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谨性,能够起到规范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作用。
(二)较高的成本效益
对于内部应收账款管理,并不单纯就是降低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而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以及账款回收管理,避免应收账款坏账问题,同时不断地增加企业的销售额,要求必须协调好应收账款与销售利润的关系。
(三)满足系统性要求
在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管理中,应该注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的系统性原则要求,从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业务初期,直至信用调查、授信管理、账款追讨以及坏账计提等环节,均应该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可操作性原则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各项管理制度在设计上,应该全面考虑制度措施的可操作性,按照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业务流程以及风险点进行控制,确保真正发挥规范约束应收账款的作用。
三、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具体实施策略
笔者所在报业行业,经营运转的利润收益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然而随着平面媒体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报社在广告销售过程中,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也往往采取了先刊登后付款的运作模式,广告销售收入虽然增加,同时也带来了应收账款问题,广告应收账款成了报社财务控制管理的关键。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比例激增等对报社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优化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确保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环境的优化上,首先应该在内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专职负责对销售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信用的评级、信用销售政策审批以及应收账款催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来强化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源头工作。其次,应该注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特别是相应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控制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内部各部门,尤其是销售部门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避免后期出现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问题。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评估
防范控制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分析,针对信用管理实际情况明确相应的信用评价价值指标作为风险评估指标,同时在销售管理中,对可能出现的应收账款进行必要的分析,并以应收账款风险分析报告的方式,为内部管理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此外,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应该注重加强与外部风险管理机构,尤其是征信机构的合作,依靠专业的信用评级,提高应收账款管理中信用管理环节的准确性,防范风险问题。
(三)规范内部的应收账款控制管理
首先应该进一步的加强销售客户的信用管理,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建立相应的销售客户资信管理档案,准确记录客户的企业规模、组织类别、业务范围等,并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确定相应的信用额度。其次,在销售环节,应该重点加强对发票的控制管理,在收货确认以及发票的送达等环节,严格控制各类发票的开具,防范各类风险问题的发生。第三,还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确认程序的管理,严格按照会计工作中的对收入确认原则相关要求,进行银收账款的确认管理。此外,还应该注重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工作,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当由内部的信用部门主导及时的进行催收管理,综合采取电话提醒、信函、上门催收以及法律诉讼等措施进行催收。
(四)通过抵物对应收账款进行债务重组
在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客户资金周转困难,难以进行应收账款的支付等情况时,应该综合考虑客户的具体情况,采用客户的资产抵付应收账款,以实现账款的回收。在抵顶业务的操作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该提前与客户在信用销售阶段做好协商,按照抵顶货物质地与市场价格等确定金额,在抵顶货物资产进入企业后,应组织财务等部门进行验收,并开具验收入库单,同时对货物或者是资产的所有权转移进行确认,并将广告等应收账款进行核销。
(五)强化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应该重点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应该重点针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的制度落实情况、账款回收情况、职责履行情况、控制环节的疏密性等进行全面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控制管理措施,确保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真正发挥作用。此外,在内部审计监督中,还应该积极邀请外部会计事务所等对应收账款管理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评价,指导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改善。
四、结束语
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作用,在信用管理、制度管理、程序控制以及风险预警应对等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范应收账款风险问题,确保企业应收账款能够及时安全回收。
作者:孙喜艳 单位:《山东商报》社
参考文献:
[1]邵亚飞.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法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3
篇10
[关键词]VaR;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用
[DOI]10.13939/ki.zgsc.2017.06.04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金融管理的结构逐步完善,VaR是一种金融投资风险管理计算模式,实现VaR在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的划分依据,合理规划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风险,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管理的逐步完善。
1 VaR概述
1.1 内涵
VaR是一种在职风险管理形式,通过一系列相关性数值分析,金融投资中的资产进行合理性的风险管理运算,进一步对VaR在金融管理中应用作用分析[1],实际应用的作用是在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相对稳定的状态,应用数值运算模型建立金融投资的损失性评估,将这种金融投资的形式归结为对一定范围内的金融投资损失运算,应用数学公式可以将VaR的运算公式表示为:Prob(P>VaR)=1-c[2],其中Prob表示金融投资风险运行中风险运行的最小上限;P表示一定时间内的经济损失值;c表示一定的置信水平;VaR表示金融风险损失的最大上限,实现VaR在商业银行应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的金融投资比重,合理规划商业银行金融投资的结构,稳定商业银行的经济收益。
1.2 外延
通过以上对VaR的运算基本构成因素的分析,对VaR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本文对VaR的基本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综合性[3]。VaR的应用是通过数据值的运算,控制金融投资风险,为了确保VaR运算的准确性,VaR的应用中包含了经济投资、商品价值、股票运行等多方面的经济管理条件,因此VaR的金融风险预测具有综合性;其二,科学性。VaR的运算,是基于严密的市场经济运行管理基础上,实现金融投资的综合性分析,建立金融投资的基本投资结构中多种因素的相关性划分,从而为现代金融的风险损失云测提供最大值和最小值,金融风险额分析数据结构严密;其三,VaR具有较强的兼容性[4]。VaR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多模式同步运行,能够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模式。由此可见,VaR在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Wie社会的金融发展提供新的管理渠道。
2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现状
2.1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低
商业银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动力,是实现社会经济管理结构优化分配的主要金融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管理结构逐步完善,我国拟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管理也逐步实现转型发展,但从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来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商业银行自身缺乏商业资源的信用管理规划体系,导致商业银行新启动的信贷金融管理的收益性较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漏洞性较大,对商业银行的经济灵活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制约,甚至出现部分商业银行入不敷出的情况。商业银行长期处于高风险、高压的运行状态,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性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2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滞后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整体发展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依据受到传统的风险管理理念的影响,商业银行的管理科学性较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整体管理结构科学性低,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管理的准确性较低;另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中,VaR的应用模式独立在商业的风险管理结构之外,导致商业银行中VaR运行管理的管理模式融合性较低,甚至存在VaR的应用模式化,运行数据值的整体应用失去存在的意义。
3 VaR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3.1 明确风险管理目标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实现VaR的合理应用,设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商业银行的信贷投资运行是新的金融运行措施,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信用管理资源的整体规划合理性低的问题,导致商业银行的信用投资管理结构的运行规划目标性差,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灵活性较低,应用VaR计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规划的损失最大值和最小值,管理者可以从整体上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从而设定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依据VaR的相关性数据,完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构,应用风险管理目标,完善风险管理的基本发展规划。
3.2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
VaR在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信用投资风险结构,VaR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的依据。VaR风险管理中包括金融投资管理的基本投资时间,投资损失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VaR的运算,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金融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的,商业银行依据VaR的运算结果,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运行管理体制。例如: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归还比重的划分,风险损失的整体资金规划,信用风险管理中,损失最大承受的计算方式等,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金融管理的转型与创新提供新的管理依据[5]。例如:某商业银行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实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转型发展,银行结合VaR建立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完善传统金融管理中信用风险管理不足,优化商业银行的经济损失控制比重,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银行的经济收益,促进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3.3 建立VaR数据库
VaR在商业银行中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信用资本风险管理基础上,添加VaR数据库的步骤,VaR数据库中拥有完整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数据依据,可以为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提供较完善的VaR计算数据资源支持。此外,VaR数据的建立不是独立在商业银行的经济运行体系以外,而是融合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系统中,因此,VaR数据库的建立,也为商业银行的其他商业金融投资管理提供风险评估的参考依据,VaR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是社会经济结构逐步完善的重要体F。
3.4 完善VaR管理体系
VaR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用VaR完善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经济投资管理的整体风险预测,商业银行为了适应社会较大的竞争压力,必须不断地进行银行自身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完善,而VaR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快速的风险管理需求;另外,VaR是对商业银行在线运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评估,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市场信息进行反馈,VaR在商业银行的停止应用,可以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金融投资的风险预警信息。例如:我国某商业银行在新时期实现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的转型发展,应用VaR进行信用风险投资管理,从VaR的计算值来看[6],商业银行2016年上半年运行的损失最大值比2015年下半年增长3%,最小值增长0.12%,该银行依据运算比重,实施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计划,为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投资依据。
4 结 论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金规划的重要途径,VaR是一种新型金融投资计算形式,实现VaR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完善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漏洞,降低商业银行的经济运行风险,实现我国社会金融经济发展结构的逐步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国辉.KMV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7.
[2]管敏.VaR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3]丛培帅.VaR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量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孙宁.VaR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