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家融资包括:

(一)使用财政资金;

(二)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专项资金(包括上级专项补助资金);

(三)使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自有资金;

(四)使用政府性融资(包括国债资金、国家对外借款或者担保所筹资金、国家政策性贷款、捐赠资金);

(五)区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国有资金投资、融资。

第三条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应遵循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综合平衡的原则,在管理中必须坚持:

(一)投资项目须经申请并批准立项后方可进行建设;

(二)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禁止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三)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核准)制、招标采购制、合同管理制、国库集中支付制、建设质量监理制、履约保证制、审计机关审计制、项目绩效评价制,逐步推行项目代建制,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条建立国家投资项目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项目管理工作机制。

区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区项目管理中心)由区人民政府授权作为招标人或比选人负责实施全区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招标或比选工作,对项目建设单位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进行审查,负责对增减工程项目(量)的核准,监督项目建设单位按合同实施工程建设。

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项目的立项和申报,会同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批或转报,招标方式的核准和比选备案,依法对招投标活动进行监督。

区财政局负责项目预算的评审,会同有关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和工程量变更、新增工程价款结算进行评审认定,制订资金拨付计划及拨款。

区建设、交通、国土、水利等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和建设进行监督。

项目建设单位是项目实施的直接责任单位,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安全等工作,负责向上协调争取项目资金。

区审计局负责投资项目财务收支及竣工决算审计。

区监察局负责对项目建设中各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实施行政监察。

第五条国家投资项目管理应当遵守以下程序:

(一)立项或下达年度计划(由区发展和改革局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办法第七条分级审核意见出文);

(二)施工前期准备(包括规划、勘察、设计、编制预算等,由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办理);

(三)项目预算财政评审(由财政局负责);

(四)招标核准或比选备案(经区项目管理中心按投资额度分别报审后,由区发展和改革局出文批复或备案);

(五)工程招标或比选(由区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实施);

(六)合同签订及实施工程建设(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

(七)工程验收及绩效评价(由区项目管理中心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国家、省、市对工程验收有专门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八)国家、省、市对专项投资建设项目有特殊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第二章项目前期管理

第七条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主要是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和项目概算以及资金筹措等工作。

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必须由项目建设单位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要求、相关定额标准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和规模、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等内容,在按投资额度分级审核同意后,由区发展和改革局立项或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凡区本级财政性投资和区内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自有资金投资建设项目概算额在20万元以下工程的立项必须经建设单位集体研究决定;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工程的立项必须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核;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工程的立项必须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的项目按区委、区政府其他管理办法执行。

凡涉及技术法规、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方面须经相关部门审批的,应由相关部门审批后再实施。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投资计划下达的建设内容进行建设施工,严禁违反规定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随意修改设计、改变标准及工程内容。

第三章招标(比选)管理

第九条项目的招标投标实行招标人依法招标、评标委员会独立评标、行政机关依法监督的制度。

第十条投资项目计划批准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依照下达的投资计划及项目总概算按规定选择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编制项目预算。项目预算包括施工图预算和项目建设所需的其他费用,项目预算须经区财政评审中心评审,确定出工程的最高控制价。

项目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设计等工程前期资料、财政评审意见、招标(比选)实施方案、工程的最高控制价移送区项目管理中心,由区项目管理中心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投资额度分别报审,区发展和改革局根据各级审核意见进行工程招投标方式的核准或比选的备案。

第十一条在国家投资建设工程招投标方式核准或比选备案后,由区项目管理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及《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依法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的招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的公开招投标或比选。

(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200万元以下(不含)20万元以上(含)的,应当进行比选。

(二)勘察、设计等服务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50万元人民币以下(不含)5万元以上(含)的,应当进行比选。

(三)监理服务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30万元人民币以下(不含)5万元以上(含)的,应当进行比选。

(四)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10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以上(含)的,应当进行比选。

(五)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以上必须招标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

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200万元以下(不含)20万元以上(含)的,若不采用比选方式的,应当报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可采用招标方式确定承包人,但必须按招标的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比选规模限额以下的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参照政府采购中的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方式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由区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确定承建人。

第十三条勘察、设计等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时,区项目管理中心应提前介入做好招标或比选工作。

第十四条招标投标的基本程序①区财政评审中心进行工程预算评审②招标事项核准③按规定确定招标机构④编制招标文件并备案(含资格预审文件)⑤招标公告(在《四川日报》或《四川建设网》)⑥开标、评标⑦评标报告备案⑧评标结果公示并确定中标人⑨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备案⑩签订合同并备案。

第十五条项目建设单位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项目建设单位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合同应报送区项目管理中心。

第十六条招标项目的评标委员会人数应为5人及以上的单数,评标专家必须从《四川省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比选项目的评审委员会人数应为3人及以上单数,由比选人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第十七条所有需公开招投标的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均应面向社会公开公告。凡符合要求且与行政机关和其它国家机关没有隶属关系或其它利益关系、近三年内没有不良记录的招标机构均可报名,由区项目管理中心在有关部门监督下,随机抽取两家机构,通过竞争谈判后确定一家招投标工作。

第十八条招标投标工作纪律

(一)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假借招商引资项目、开工时间紧迫和保密、应急工程等理由规避招标;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项目,需在短期内实施的工程,包括立即实施的防洪抢险救灾、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和省人民政府确认的其他应急工程,不适宜进行招标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省及省以上审批的项目经省政府同意,其他项目经市(州)政府同意,可按《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办法》(省政府令第197号)的规定进行比选。

(二)不得未经核准,或不按照核准的意见开展招投标工作;不得在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中自行指定招标机构。

(三)招标投标活动须接受区招监委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行政监督。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区项目管理中心应当配合,并按照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四)投标、评标、中介工作规则。各投标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对投标文件的内容负责,不得有串通投标、弄虚作假、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评标委员会成员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不得透露评审情况;招标、设计、监理等中介服务机构必须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下,由区项目管理中心组织,通过招标或比选等方式获取中介服务权,实行亮证收费,依法从事中介服务活动。

第四章项目建设管理

第十九条严格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一)合同文本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合同内容要与招标文件内容一致,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以审计机关审计结论作为工程的结算依据。

合同签订应当实行会审制,由区项目管理中心、建设局、法制办和项目建设单位共同审定。

(二)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同意中标人变更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和主要技术负责人。

凡招标文件未明确可分包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同意中标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分包,更不得强迫中标人分包。

中标人派驻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主要技术负责人与投标文件承诺不符的,视同转包。

(三)规范设计变更工作。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突破原工程可行性研究范围的重大设计变更,必须报原项目审批部门审批。

因设计单位原因造成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设计单位应该承担工程价款的增加额。项目建设单位在与设计单位签订委托设计合同时,必须在合同中载明此款内容。

(四)项目建设单位在履行合同时,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单价和价格作价进行支付。除不可抗力外,合同单价不予调整。除招标文件明确约定原材料调价事项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不属于不可抗力,风险和收益由承包人自行承担。

第二十条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依法签订工程监理合同。监理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坚持项目监理日记、月报制度。

第二十一条实行项目监督和公示制度。项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名称和责任人姓名应当在国家投资项目的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公示。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设置并公布举报电话。任何单位、个人和新闻媒体都有权举报国家投资项目审批和建设中的违法行为。对举报的有功人员,区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十二条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十三条增减工程项目(量)的管理

国家投资项目不得在合同外随意增减工程项目(量)。但发生特殊情况并且不是因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项目(量)的增减,必须经项目管理中心核准。

其中,隐蔽工程及增加工程量投资总额超过合同总价1%的,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报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在收到报告后3日内报区项目管理中心,由区项目管理中心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区财政评审中心、审计局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勘测核实后,作出核准与否的决定。工程项目(量)增加总额在合同总价1%及以下的,由施工单位报监理单位,再由监理单位报项目建设单位核准并报项目管理中心备案。

在适用本条规定过程中,项目管理中心可以根据实际制订补充办法。

因设计变更或其它不是由施工单位原因引起项目总投资增加,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重新审批:

(一)累计金额超过项目总概算10%的;

(二)单项变更金额超过10万元的;

(三)重大设计变更的。

第二十四条工程竣工验收后,由区审计局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区项目管理中心对工程结算审计进行监督,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审计结论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区财政部门审查批复。

第二十五条投资项目涉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消防、人防、建设档案等专项验收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验收。

各项专项验收、工程质量核定、竣工决算完成后,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建立健全国家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实行

动态跟踪管理。国家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建成项目是否达到立项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其它建设内容;是否真正充分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实际投入资金和计划的差额及原因;是否挪用和改变建设资金用途等。

第二十七条严格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加强项目档案的管理。凡国家投资建设项目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有关档案。同时,对从项目规划到工程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文件资料,要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

第五章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八条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求,建设资金实行直接支付制度。建设单位凭批准立项、下达投资计划和批准开工的有关文件,勘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等合同以及建设单位负责人签署的拨款申请(其中增加工程量拨款申请,须经区项目管理中心审核并签署意见),到区财政局办理付款手续;区财政局直接向勘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等单位支付建设资金;区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对项目建设单位是否按合同拨款进行监督,使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自有资金支付工程款的,项目建设单位应报项目管理中心备案审查后,支付工程款。

中央、省、市上级部门对项目资金拨付有专门要求的,应以上级部门规定为准。

审计机关对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工程竣工结算未经区审计局和区项目管理中心审查前,工程款的拨付不得超过合同总价的70%。工程未经区财政局竣工财务决算批复前,不得办理产权登记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对应经审计而未审计的投资项目,财政及项目建设单位不得超进度拨付工程款。

第二十九条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前,施工单位须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由区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监管,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按合同约定退还。

第三十条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每项工程都要预留合同金额的5%作为质量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由区财政局负责监管。原则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并运行一年无质量问题后,质量保证金一次性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有质保期约定的,应在质保期满后退还。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不能因当事人工作单位或职务变动、退休或退职等原因而免除。

区项目管理中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可以责令区项目管理中心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对直接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按招标核准内容招标的;

(二)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或者限制投标人之间竞争的;

(三)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改变中标结果的;

第三十二条项目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可以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对直接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的;将必须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或规避公开招标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的;

(三)设计变更、新增工程量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和报批的;

(四)不按招标投标文件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或背离合同实质内容重新签订其它协议的,或由于签订合同不严密造成重大损失的;

(五)施工时的施工图与招标时的施工图不一致的;

(六)强迫、指定或暗示参建单位分包、转包工程和使用材料、设备,造成工程建设工期延误,或达不到工程质量标准的;

(七)不认真履行合同,不执行国家技术规范,影响工程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的;

(八)因管理不善,引发安全事故的;

(九)建设项目活动中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三十三条中介机构在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进行设计、咨询评估及对项目概、预、结算编审、招投标、工程监理时,弄虚作假或评估、编审结论严重失实的,不按招投标有关规定及招标核准内容的,泄露应当保密的招投标有关信息的,与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招标活动不规范,导致招标、评标、中标无效的,根据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1-3年内禁止其在我区内从事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设计、咨询评估及项目概、预、结算编审、招投标、工程监理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投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1-3年内禁止其在我区内从事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投标活动:

(一)与招标人、招标机构或及其他投标人串通投标的;

(二)利用他人资质、提供虚假资料等手段投标的;

(三)在投标有效期内放弃中标,并给招标人带来不良影响的;

(四)中标通知书发出以后,放弃中标或无正当理由不按招标文件签订合同的;

(五)中标后将中标项目转包他人或违法分包的;

(六)中标后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及不守诚信的。

第三十五条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国家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索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篇2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厂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发挥投资作用,明确投资控制责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坚持归口管理与专业分工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项目评价与责任追究相结合。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基本建设(产能、系统工程、老区改造、环境保护)、工业配套、生产维修和房屋维修工程。

第二章 计划投资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厂投资管理委员会(见附件1)是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计划立项、投资安排及相关激励约束方案的审定。

第五条 厂规划计划部是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主管部门,参与全过程管理,负责组织规划的编制审核、工程项目立项、投资计划安排、设计及概算审查、计划执行的监督检查以及项目评价。

第六条 厂投资管理专业小组(见附件2)是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协管部门,隶属规划计划部,按照要求进行工程立项、设计及概算审查、设备选型及价格审查、施工图与竣工图对比审查、竣工资料变更单和联络单审查,参与总图管理、厂优秀规划设计及优秀工程项目评定、超投资项目原因调查和分析。

第七条 基层单位投资管理小组,由主要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组成,负责本单位规划立项、计划编制、设计任务书填报、设计配合、设计联合审查、施工质量监督、现场指导及竣工验收,参与施工现场管理,避免因施工造成其它破坏,并对损失承担一定责任。

第八条 厂中长期(年度)规划和年度(季度)投资计划均需厂计划投资管理专业小组审核以及厂投资管理委员会审定。

第三章投资立项管理

第九条 基本建设、工业配套工程规划立项批准后,厂研究所[文秘站:]负责编制项目方案和概算,经厂专业办公会审核后,由厂规划计划部编制年度基本建设、工业配套工程项目建议计划,经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批准后,上报油田公司审批立项。

第十条 生产维修、房屋维修工程项目由厂规划计划部组织编制建议计划,经厂专业办公会审查、经理办公会审定后,上报油田公司审批立项。

第四章投资计划管理

第十一条 厂规划计划部根据油田公司下达的计划,编制厂基本建设、工业配套及生产维修、房屋维修年(季)度工程项目实施计划,以厂文件形式下发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计划下达后,原则上不予调整,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计划,计划调整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油田公司投资项目,按照油田公司概算批复文件,由厂规划计划部负责到油田公司办理计划调整。厂投资项目,由设计部门出具设计变更,标明变更部分概算金额,经规划计划部审批后,下达投资调整计划,调整额以计划为准。当年没有实施的计划,年底自然取消。

第五章 投资项目设计与概算管理

第十三条 基本建设、工业配套工程项目由厂研究所负责编制设计任务书和选址意见书(工业配套项目),按油田公司要求报油田公司审批。生产维修、房屋维修项目由各基层单位负责编制设计任务书,厂规划计划部负责审批。

第十四条 研究所根据批复的设计任务书组织设计,如无力承担或不具备设计资质,提出委托申请计划,经厂规划计划部批准、油田公司批复,履行设计合同手续后外委设计。

第十五条 厂规划计划部编制下达设计计划,规定方案(估算)、初设(概算)完成时间和审查时间。设计单位提前5天完成设计文件发放,使用单位及专业审查部门于审查前2天完成书面审查意见,交规划计划部及设计单位各1份。

第十六条 油田公司项目实行二段半设计和审查,即方案设计(估算)和审查 初步设计(概算)和审查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和竣工图对比审查)。维修工程项目实行一段半设计和审查,即初步设计(概算)和审查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和竣工图对比审查)。重点生产维修项目实行二段半设计和审查。

第十七条 审查方式采取使用单位(专业审查部门)预审查和厂总审查两步。对于油田公司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按照油田公司要求进行,设计标准和概算编制严格执行油田公司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使用单位和专业审查部门必须提出工程内容、工程量、主要设备实用性和价格审查意见,物资部负责审查主要设备物资价格,基建管理中心负责审查定额标准。规划计划部负责根据厂总审查意见编制下达设计文件、审查批复文件,做为合同签定及有关付费依据。

第十九条 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审查后的要求开展施工图设计,不允许擅自增加工程内容或工程量。对于因批复时间原因而先开展施工图设计的单位,要按设计批复文件和概算审查批准的内容对设计文件进行重新调整。

第二十条 厂实行总图管理和施工图备案制,竣工资料完成后,对施工图和竣工图进行对比审查。

第六章投资项目实施管理

第二十一条 工程物资采购,要严格执行厂物资管理办法,组织采购或委托采购,采购价格不得突破概算价格。

第二十二条 坚持“先算后干”的原则。施工单位接到图纸后要及时进行施工预算对比分析,厂规划计划部负责提交专业办公会对投资不足项目进行分析,制定措施。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上报施工预算对比分析的单位,视为不超投资,计划不予调整。

第二十三条 工程施工合同标的金额(含甲方供料款)不得突破设计概算批复的工程费用。

第二十四条 设计变更和设计联络要严格执行油田公司计划规划部(庆油计规发[20__]3号)文件精神,先审批后实施。基本建设、工业配套项目,由研究所负责到油田公司办

理设计变更单、联络单及概算调整审批,规划计划部负责到油田公司办理投资调整。厂生产维修和房屋维修项目,由规划计划部负责审批。计划投资调整结束后,不准办理设计变更和联络。第二十五条 现场经济签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要根据项目投资情况严格控制,经济签证及设计联络累计金额不得超过预备费用。

第二十六条 厂规划计划部定期组织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协调会,集中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不定期《厂工程动态》,跟踪监督工程项目进展完成情况。

第七章投资项目款项支付管理

第二十七条 基本建设项目、工业配套项目设计费按照油田公司批复执行。厂生产维修项目设计费执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__]*号),厂房屋维修项目设计费执行《关于加强房屋维修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通知》(油计规发[20__]*号文件)。

第二十八条 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严格按照厂基本建设管理办法,执行(油财资联发[20__]4号)及(油财资发[20__]*号)文件精神,以工程施工进度为依据,不得超进度和额度付款。

第二十九条 工程结算付款要按照合同预留工程款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如果工程存在尾项,尾项工程款按尾项工程造价的两倍预留。

第八章投资监督考核管理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或部门无权安排计划外项目,否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一条 厂对重点工程项目、新技术推广和节能技术项目实行项目评价制度,以确定是否继续推广。对超投资项目实行全面分析,以明确责任,追究责任。

第三十二条 实行设计质量保证金制度(预留10)。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设计出现重大错、落、碰、缺而且设计单位不及时给予办理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而造成超投资的,从设计费中扣除超出部分的费用。

第三十三条 实行设计文件备案制度。设计单位要严格按审核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设计,不允许私自调改项目内容、工程量及主要设备规格型号,否则,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第三十四条 对越权审批或超签证标准造成超投资行为的,按照超投资额的10扣罚直接责任人。

第三十五条 对基层单位、项目经理明知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不报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提出优化方案,取得明显节约投资效果的主要贡献者以及有关人员,厂给予一定奖励。

第三十七条 设计估算符合率、概算符合率、设计符合率、设计完成及时率、设计任务书符合率、投资总额控制、单项工程投资控制率、计划安排符合率、计划执行符合率、设计文件发放及时率和设计会审组织及时率的控制,严格执行厂《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和《月度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厂规划计划部负责解释。

篇3

【关键词】政府性投资项目;项目管理;措施研究

本文在明确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的定义基础上,深入分析政府投资性项目管理的现状,论述了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共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投资比重越来越大,政府性投资项目发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近些年,面对我国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严峻的财政形势,如何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管理,强化财政监管的约束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 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的定义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措施,发挥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职能,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现状

通过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前期准备、投资项目的审核、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审查,尽管总体上政府投资项目较好的执行了《浙江省政府投资预算管理办法》以及本地区的相关规定,严把项目审核关,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部分项目决策不够科学。有些政府性投资项目在决策时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在没有系统进行投资收益和风险评估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导致部分项目可行性降低,这样既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又浪费了财政资金。

(二)部分项目忽视项目投资控制。有些政府性投资项目不严格按照财政项目审核部门编制的项目投资审核意见实施,项目超概算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业主单位为获得项目的实施,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做法,以少报、漏报的做法先获得决策层领导对项目的认同,项目实施后一点一点追加投资,导致项目投资概算控制不到位。

(三)部分项目财务管理薄弱。有些项目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项目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相关部门监督、指导不到位,导致管理费超支、在基建账中列支不属于基建开支的费用以及会计科目使用不符合相关会计制度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的措施探讨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可行性论证是出发点。机制不理顺,财政预算监管就无法正常发挥效用。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和可行性论证制度,可以进一步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决策计划和管理,提高政府性投资项目在决策程序、计划安排和资金管理上的科学化水平。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机制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要逐步推广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在政府性投资项目实施前,应做好相关的项目对比,多方面征求意见,遵循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综合平衡的原则,通过综合评估、专家评审、听证会、社会公示等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府性投资项目计划。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运行机制是保障。针对当前政府性投资项目“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应当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协调机制,发改、财政、建设等主管部门围绕投资项目管理这一中心,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程序流畅、依法高效的监管机制。对外: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政府投资项目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实施监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相关制度,增强监管效力;对内:通过政府投资项目在预算编制审核和执行阶段, 严格监督政府性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并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实施质量,按时、足额拨付资金,进一步增强财政部门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约束力。

(三)有效管理办法是支撑财政预算审核发挥监管作用的法定基础。《浙江省政府投资预算管理办法》的出台填补了地方政府投资预算规范和约束立法方面的空白,也给财政项目审核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各地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将项目预算管理办法赋予的项目监管职能发挥更大的效应,提高监管水平。

(四)强化的财务管理是监管政府投资资金合理使用的有效手段。强化项目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保证政府投资资金科学、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项目单位的财务人员既要熟悉有关基建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又要主动掌握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序,熟悉工程建设情况,主动参与项目管理,才能真正发挥财务人员核算、监督、管理的作用。同时,财政部门要以项目审核为基础,财务管理为手段,强化政府项目资金拨付的审核程序,严肃财务纪律,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督促项目单位及时整改,保证项目资金合法、合理使用。

(五)搭建政府投资资项目监管的信息化平台整合资源、强化监管。建立以项目为主线的监管信息化平台,联合相关管理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手续、实施执行、工作程序、资金管理等方面共同实现项目监管手段的科学化、标准化、透明化,并鼓励社会各界以及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监督。坚持以项目审核为依据、以项目资金为中心,以财政直接支付为手段、以信息化管理为平台,不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四、结语

政府性投资项目应当在理顺体制、明确职责、强化监督的前提下,体现政府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降低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成本和廉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财政预算审核中心.财政项目预算审核系统有限调研报告集[R].浙江:浙江省财政厅,2012.

[2] 钱志军,沈海斌,胡聿渊.2012年湖州市南浔区财政项目审核中心工作总结[R].浙江:湖州市南浔区财政局,2012.

篇4

【内容摘要】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额大、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投资控制一旦失控,就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笔者结合多年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投资的控制经验,浅析如何提高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水平。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如何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从而节约投资,实现政府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所有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政府投资业主往往是党政机关单位或政府投资建设代建单位,要么没有专业技术人才,要么虽有专业人才,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府投资控制的重要性,未将政府投资工作落到实处,致使工程项目投资投资居高不下,投资效益低下,造成国有资金的浪费或流失,无法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为此,政府投资业主或代建单位不断强化和完善投资投资控制势在必行。

一、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投资管理体制。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涉及发改、财政、住建、业主等单位和部门多,往往各单位和部门都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各自的责、权、利不明确,没有形成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

2.忽视项目管理的系统性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从可研、立项、设计、招投标、实施、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对投资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一般说来,前一个阶段的工作都会影响后一阶段工作,而各个阶段又涉及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因此,各阶段的工作都会不同程度影响项目投资。

3.投资管理人为干扰因素多

投资额的大小不仅受政府有关领导的影响,还受各管理部门的影响。如:在立项阶段,建设规模和投资的确定,往往受领导的人为因素影响;在设计阶段,受领导的影响,人为增大建筑面积、提高质量标准;在实施阶段,由于领导的干预,任意改变使用功能或要求改变装饰装修标准,对已招标或已实施的工程内容进行调整或返工等,从而导致工程费用的增加。

4.忽视 “质量投资”与“工期投资” 的管理和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投入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投入,使经济效益不理想。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如果一味的强调缩短工期,往往会引起投资的增加。

5.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经济观念和责任意识不强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部门和人员较多,投入又是国家的钱,好象超支和节约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如:设计的为了脱责,设计过于保守;实施过程,业主单位为了自身的需要,随意变更、返工。

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的投资控制原则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原则是政府各部门投资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立项以适用为原则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实施以后,多大的作用,是否有必要,建在哪里?都应从适用角度出发,如果建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是无用的废品,就会造成重大的浪费。

2.实施规模以满足要求为原则

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不能为了满足某个单位单方面的要求,人为扩大规模,也不能为某个领导的政绩,人为做大规模。

3.投资最低化原则

投资项目投资控制的目的需要通过投资管理的各种手段降低项目实施投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可能性和合理性的原则,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投入要求。

4.全面投资控制原则

全面投资管理就是政府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管理过程的全面管理。只有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全面参与投资控制管理,才能使政府投资投入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5.动态控制原则

政府投资项目会受国家有关政府和环境的影响,总投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资,应强调项目的过程控制,采取动态控制,方能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6.投资目标管理原则

项目建设要经过可研、立项、设计、概算、预算、评审、招标、签订合同等程序,可研定立项投资。采取限额设计,根据可研报告立项,概算不超立项投资额,预算不超概算。

7.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应建立对各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的奖惩机制,使降低投入与各部门管理人员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增强降低投资的意识,使投资控制人人从自我做起,从而达到提高投入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投资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

1.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投资管理模式

因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涉及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多,为使其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去刺激。要在层层抓落实逐级负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投资管理体系。以便调动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相关管理人员共同为项目的投资管理献计献策。

2.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

目前的政府投资管理模式,主要有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管理、专门的政府投资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城投集团(融资企业)负责建设管理,涉及的政府单位有财政、发改、住建、规划等部门。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项目的各相关单位联动管理系统,明确各单位的责、权、利,建立考核机制,对造成的重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处罚,对节约投资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3.完善工程建设程序

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必须严格按建设程序办理,避免少数领导说了算,减少人为因素对建设投资的影响。

4.向 “质量投资”与“工期投资”要效益

产品质量并非是越高越好,超过了合理水平,属于质量过剩或浪费。不能盲目地要求质量达到“天府杯”奖或“鲁班奖”目标。因此,应采用科学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投资。

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正确确定工期,让项目尽早投入使用,发挥效益投资。但并非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达到最佳工期投资,把工期投资控制在最低点。

5.提高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经济观念和责任意识

参与项目管理的相们人员,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从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到一线项目管理人员,都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印在每个管理人员的脑海里。

6.完善投资控制管理办法

为规范管理,节约投资,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投资管理办法,如:项目质量投资管理办法、工期投资管理办法、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预算评审管理办法、财政跟踪审计管理办法、材料及设备使用控制办法等。这些管理办法应是责任到人的、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使项目的投资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四、政府投资项目各阶段投资控制的有效控制

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从这其中的每个阶段和环节都离不开投入投资管理和控制工作。

1 .项目可研与立项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项目实施前,必须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建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大小,对环境的影响,本着投资最低的原则,正确选择建设地点、确定投资规模、确定所用建设材料的经济性等,邀请有关专家对可研报告开展评审工作。

发改部门要严格把关,根据可行性研究和概算(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写并经审查)经额的大小,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和投资额。对在实施过程中,超过立项金额规定范围项目,要经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批准后,重新立项,并对相关人员追查原因,属失职的,要追查有关人的责任。

2.勘察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对勘察设计单位的选择,尽量采取方案竞赛等形式选择有实力的勘察设计单位。邀请专家对方案设计进行评审,施工图设计必须遵从限额设计要求,选择工程材料遵从经济、适用、耐久原则,尽量就地取材,经过对比后,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图必须严格按建设程序,进行施工图审查(包括业主、预算单位)、消防审查,避免在施工阶段作较大的变更或返工,从而增大投资。

3.预算(财政评审)与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工程预算必须是有资质、有实力的造价咨询部门编写,发现在的图纸问题,由业主或设计回复解决,避免由于设计不当和预算造成的错、漏等问题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以及不平衡报价引起投资额的增加。财政评审要结合定额,当地材料市场价格,对预算建模进行复核,杜绝计算量差,评出的招标控制价,尽量合理,不得人为的降低或提高控制价。对预算和评审单位也要建立考核机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

招标标书要认真研究,尽量将各种风险合理的转移为施工单位,招标清单描述要尽量的准确,避免在实施过程在引起歧议。

4.施工准备及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

篇5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涉及公众利益,事关政府形象。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决策科学、程序严密、运行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根据《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省政府185号令)和《*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市政府62号令),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

严格立项审批。实行立项会审和设计方案招标制,立项审批工作由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财政、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根据上报项目情况,邀请相关专家参加,定期召开项目立项评审会。特别重大项目可单独召开立项评审会。

加强概预算审查。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由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会同财政、国土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等评审后核定,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为责任领导。施工图预算(标底)审核由财政部门负责,联合招投标行政监管部门共同审核把关。建立健全概预算审查责任考核机制。

完善招投标制度。政府投资项目一律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进行招标,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在对材料、器具及设备的价格原则上取消暂定价,由投标人自主报价一次确定,并作为价款结算的依据。未通过施工图预算审查的项目不得组织招标。特殊项目需要招投标,但无工程量清单的,应由建设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向同级政府书面请示。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招标人对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简易工程,实行低价中标制度,并配套实行中标人履约担保制度。规范投标人资格预审,制订统一的资格预审办法。完善专家评标工作制度,政府投资项目业主单位一般不参加评标委员会,评标专家全部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业主单位确需参加评标委员会的,应由建设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向同级政府书面请示。实行代建制的项目,代建单位一律不得派代表参加评标委员会。专家评标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出现三次以上非正常打分的专家评委,取消其专家评委资格。进一步加强对投标人和招标机构的监督管理,依法实施招投标市场准入管理制度。

二、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变更审查

明确工程变更的审批责任。财政部门是工程变更审批工作的责任部门,财政部门主要领导是工程变更审批工作的责任领导。

规范工程变更的报批程序。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的工程变更要填写统一的工程变更报批单,严格按程序报批。单项变更额在20万元以下的工程变更,由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报财政部门备案;单项变更额在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的工程变更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审批。对项目变更累计超出项目主管部门概算批复投资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向原项目审批部门提出调整概算申请(含调整概算书),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审批。工程变更审查要在规范的前提下,力求高效。技术性的工程变更应有专家评估意见。未经审批的工程变更不得实施。

加大对违规变更的处罚力度。在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和国家审计中,工程违规变更所涉资金不予拨付,已拨付的要予以追回,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后续监管

强化工程资金监管和审计监督。财政部门负责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财务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审核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公开招标确定委托审核的社会中介机构,严格监管工程建设中的资金使用情况,按工程建设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从严掌握工程管理费开支。审计部门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要编制年度计划,每年按时将审计计划登报公告、公开招标确定协助审计的社会中介机构、公布项目的决算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要及时报送同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相互协作配合,及时处理。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和审计监督要提高效率。竣工决算未经审核审计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严格竣工验收标准。政府投资项目的竣工验收要严格对照审批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等相关文件实施。在工程质量的核定、竣工决算完成后,政府投资项目按照工程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组成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进行综合验收。竣工验收由发展计划部门负责,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由行业主管部门、财政、国土、审计、环保、质监、规划、消防、档案等相关部门组成。专项竣工验收要提高效率,能联合组织的要联合进行。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行政监察部门要全过程介入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对失职渎职、、的有关部门、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要按规定追究责任,真正把违规处罚和责任追究工作落到实处。

篇6

(一)制度不健全,方法不完善。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已经开始推行农业项目管理的改革,改革的面和范围也涉及各个方面,但是由于制度的漏洞和传统管理习惯的影响,使得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譬如有的农业项目的投资、评估还是流于形式,管理部门权利和责任不清晰明确;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投资保障体系,有的管理部门在宏观调控时拿捏不当,导致许多错误的发生。另外,虽然国家和各个地方也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但是由于方法的制定没有联系实际,不够完善,导致农业项目投资浪费和流失现象十分普遍,主要表现为:国家一再削弱农业项目投资力度,各个地方政府也把资金集中在其他产业中,对农业投资逐年减少;有的地方出现农业投资项目资金被挪用的情况,使各个项目的资金落实不到位;有的则是只管投入,不考虑产出效果,造成浪费现象严重。这些都是我国目前农业项目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缺乏统筹规划,配套设施落后。农业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者或者农业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能产生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缺乏统一的筹划、布局和调控,大多数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资低、产出快、收益高的农业项目上,而那些普通项目却无人问津,这就造成投资项目和投资方向不稳定,缺乏平衡性。笔者认为,单靠市场自身调节的作用,而不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业投资结构失衡的问题的。同时,目前还存在农业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陈旧、生态环境恶化、农机设备落后,导致农民和企业不能高质、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

(三)资金分散现象突出。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因此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项目投放渠道明显拓宽。农业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农户、专业合作社也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贷款,用以各个农业项目的使用。另外,有些政府机构还设立了一些支农基金,把它作为支援我国穷困地区的扶贫基金等等。这些资金名目繁多,却无法集中统一的管理和利用,相对来说十分散乱,不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格局,使农业项目投资达不到综合效益。

二、我国农业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对策

我国现行农业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要想做好农业项目管理工作,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坚持改革的精神。针对上述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改革我国现行农业项目管理体制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办法。我国的农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业项目管理制度,及时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进行新的实践尝试,借鉴他国有价值的技术,确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农业项目管理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要坚持一个大的改革方向,即宏观调控、微观放活、全面统筹、兼顾重点。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逐渐走出传统的农业项目管理模式的牢笼。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农业项目,投资农业项目前,必须认真分析和计算投资项目的各项效益。

2.进一步健全投资包干责任制,推进物资管理体制的形成,实行招标投标制度。这样有利于将农业投资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打破建设项目的地域界限,获取更高的投资效益。

3.对于农村地区,要逐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投资机制。引导农业生产户把资金和劳力适当投入在农业设施中,改善农田水利工程,更换新的农机设备,以此提高生产效率。

4.严格财务管理办法,建立目标责任制。这样来促使各个部门做好项目的核算、预算以及决算工作,使管理人员、投资方和建设企业之间的权责更加明晰,避免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另外,国家还应加快投资立法工作,制定相关的法规来约束投资者的行为,从而清除改革道路上的阻碍。

(二)全面统筹,合理安排。要想实现农业项目的集中统一管理,就要争取政府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等共同参与,共同选举组成农业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专门负责部署和制定相关农业投资项目的规范、办法,协调安排各个地区的总体布局,制定明确的细则和方法,促使农业投资恰当好处,最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可以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等部门,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专门负责处理交办的具体事宜。

(三)分层管理,合理配置。由于各个地区项目整合难度较大,所以导致资金不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资金链,项目实施形成一个有效合力。所以,要做到合理划分项目范围,实行分层管理。严格执行投资主体负责制,坚持按项目投放,专款专用。各下级部门的农业资金要按规定合理使用,不能大兴土木,挪用于其他非农业项目。在安排农业投资时,要做到因地制宜,注意协调好各级、各方的关系,充分调动投资商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建立一个符合实际需求的信息平台,促进各地之间的信息交流,以便及时掌握各地投资动态,搞好从中央到地方的资金安排工作。

三、结语

篇7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模糊,制度执行不严。相关政府投资项目业主依法建设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因而不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规范运作,很多规章制度得不到认真执行。

(二)专业水平欠缺,管理模式滞后。有的单位由于没有专业管理人才,又没有对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而是由本单位抽调的行政人员进行管理,造成“外行管内行”,出现一些低级失误,甚至让施工单位“牵着鼻子走”。

(三)体制存在弊端,工作不够协调。在招投标管理体制上,有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之嫌;在招投标服务体制上,存在监管和服务不相协调的问题;在政府投资工程监管体制上,受职能限制,监督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四)监管力量薄弱,惩戒力度不大。目前,招标办尚无足够的精力履行事后监督检查的行政职能,对施工单位违法违规行为行政处罚不够,缺少震慑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必须从源头抓起,强制度、建机制,既治标、又治本,高悬法治“利剑”,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切实解决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完善相关制度。政府应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管理、计划管理、建设管理、法律责任等规定。还应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暂行办法》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决策主体、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项目年度计划管理、对未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新增政府投资项目和投资项目变更超估算、概算、预算、中标价一定金额或比例的决策审批程序等。同时,将制度建设与问责紧密挂钩,对违反制度和不执行制度的行为建立刚性问责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做到“有过必究”,真正起到关口前移的作用。

(二)加强项目管理。要在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到资产移交的全过程管理中,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两个原则,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四制管理”。合同方面,要依法依规签订、履行;现场签证方面,要严格按有关程序办理,采取建设业主、工程监理、施工单位和其他监督部门联合会签的形式,及时签证,保证签证真实、准确、合理、经济;项目变更方面,对确需变更的,应与设计等相关单位联系,取得变更依据,出具变更理由,估算变更金额等,严格履行工程变更相关审批程序;竣工结算方面,首先要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按时编制好工程结算,建设单位初审后,由建设单位送政府审计部门进行决算审计,经审计后方可转固定资产;此外,建设单位财务人员要根据审计决算报告结清工程款,及时清理基建专户。

篇8

    为更好地认识代建项目的风险性,有必要对代建项目的风险要素进行分解。代建项目的风险因素有多种,其主要风险体现在代建管理合同中。代建管理合同是代建人与委托人就项目建设过程的有关管理事项进行约定。分析代建管理合同的风险要素,应根据代建项目管理的特点,围绕项目“投资、质量、工期”管理的要求进行。囿于文章的篇幅,本文仅分析代建人在全过程代建管理合同的风险承担。笔者根据某企业的代建项目的实践,结合《福建省省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及《福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将全过程代建项目可能产生风险要素归纳为政府部门决策监管不科学、建设规模与标准不合理、委托人要求变更、代建人管理能力不足、人力材料机械上涨等47项(详见附表中“代建项目全过程风险要素”一栏)。这47项风险要素,应在代建管理合同中合理、公平地分配给各方当事人。但实践中,委托人往往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将代建项目建设中的风险要素全部让代建人承担。这往往使代建人承担的责任都超出了其能力范围,给其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以某企业各类代建管理合同具体实践为例,该企业某医院病房项目代建管理合同约定:“工程建设质量达不到合同约定质量标准,代建人应当组织施工单位无条件赶工直至验收合格,由此造成的损失及返工处理费用,由项目代建单位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材料供应等单位中的责任单位共同负责赔偿”,该约定的责任是连带责任,委托人将工程建设的风险全部转移给了该企业,该企业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又如该企业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项目代建管理合同,该合同中企业收取的代建管理费为项目建安造价的3%,但企业要承担质量、安全、工期等全部无限责任,且代建中节约项目建设资金也不会予以奖励。再如该企业某银行办公大楼项目代建管理合同,该合同第108条“违约责任”约定企业的责任条款共15项,而委托人的责任仅4项。对于影响项目工期的情形,该合同约定:“仅由于委托人未采取相应措施而致使代建项目无法按期完成的,代建人不承担因此给委托人所造成的相应损失”,此约定将影响工期(包括不可抗力因素)的责任全部让企业承担,该企业因此需承担巨大风险。

    2代建人在代建项目中风险承担的原则及共识

    上述某企业在代建管理合同中风险承担的不公平待遇,不符合当前代建市场对风险承担的原则和共识。风险承担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必然选择,国内外对此已经有了深入研究。风险承担是利益分享的前提和基础,风险承担者的风险收益应该与项目剩余索取权匹配。代建制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制度,各地代建管理办法亦对风险承担有规定。结合代建制管理的特点,从项目所有权配置的角度考虑代建人承担的风险,代建市场现形成了以下原则和共识:

    2.1责权利对等原则

    此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代建人在代建过程中应承担责任和应享有的权利应对等;二是代建人在代建过程中应承担责任和其可取得的利益应对等。代建管理合同中应很好地体现此原则。从公平合理的法律原则看,不能让代建人获得较少收益而需承担更大的责任。如,某银行办公大楼项目代建管理合同,代建人按项目建设投资额的3%收取代建管理费,但代建项目管理工作包括本项目自立项直至项目竣工验收、移交、工程结算、保修期届满之日为止的所有代建管理工作,且代建管理服务优良使项目投资有节余仍不能获得奖励,其承担无限的法律责任。此代建管理合同背离了责权利对等原则。《福建省省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第四十三条规定:“项目如期建成竣工验收,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经验收全部符合代建管理合同约定,质量验收合格,竣工财务决算经省财政厅审核批准后,如审定投资比合同约定同口径投资有节余,且该节余是由于代建单位通过优化设计、加强管理、配合决算审核等工作形成的,经省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和组织实施部门共同认定,可对代建单位给予奖励,并记入其代建业绩档案。奖励金额为节余资金的10%~30%,具体金额在项目代建管理合同中约定。项目部分使用自筹资金的,奖励金额由财政性资金和自筹资金按建设资金来源的比例分摊支付。其它节余资金按原投资比例分配。”《福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规定(试行)》亦有此相类似的规定。

    2.2谁有能力控制风险即由谁承担风险

    风险承担作为代建制制度安排的组成部分,风险承担者应拥有相应的控制权,能积极性做出正确决策。如,代建项目管理中水文地质风险有可预见与无法预见之分。可预见的水文地质风险在代建管理合同中可约定为代建人承担,但不可预见的水文地质风险代建人无能力控制,不应由代建人承担此风险。又如代建项目管理中的拆迁,其风险代建人无能力控制,亦不应由代建人承担此风险。

    2.3代建人承担的风险赔偿责任应有上限

    由于项目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多变性,致使代建人代建管理承担的风险极大,有些风险不是代建人有能力进行控制的。为提高代建人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的积极性,促进项目开发有效实施,代建人在代建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不应是无限的。因此设定风险赔偿责任的上限是参与各方的共识。

    3代建人在代建项目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承担与风险防范是对风险不同层面的认识。从代建人在代建管理中的规范性、合法性、效益性的角度看,风险承担与风险防范是相辅相成的。代建人在代建管理中的风险防范的主旨是加强项目管控水平,提升风险认识。居于代建人在代建项目中风险承担的原则及共识,代建人对其在代建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3.1在代建管理合同中合理、公平地分配各方当事人的风险要素

    实践中,基于各种原因,全过程代建管理合同中的各个风险要素由代建管理合同哪方主体承担,不同的情势下应有不同的约定。笔者结合《福建省省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及《福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根据实践中对代建项目法律服务的经验,从公平角度对上述47项代建项目的风险要素的承担主体做了设定:其中委托人独自承担22项;代建人独自承担21项;委托人、代建人共同承担4项(见附表)。

    3.2代建人应恰当选择承担风险责任的方式

    风险承担意味着责任承担。代建人在项目代建过程中,一旦发生其承担的风险因素,代建人应按代建管理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此,代建人在代建管理合同中,可以选择如下方式之一承担风险赔偿责任:(1)对所有承担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2)代建人在代建管理费额度范围内承担风险赔偿责任;(3)代建人提供银行履约保函的代建管理费额度不足承担时,由履约保函额内承担。如,《福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规定(试行)》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代建项目实行履约担保制度,签订项目代建管理合同前,代建单位应当向组织实施部门提供银行出具的金额不低于项目代建管理费的履约保函。具体金额根据项目行业特点,在项目招标文件中确定。”

    3.3代建人可合理地将在代建管理合同中应承担的风险要素

    进行规避与转移若代建人居于建筑市场的需要,在代建管理合同中要承担本不应由其承担的风险要素,其在实施项目代建管理中,可以通过与项目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监理单位、招标单位等签订相应合同,将代建管理合同中应承担的风险进一步分解到前述有关单位,以达到风险承担规避和转移的目的。如,某代建管理合同约定:“代建人未完成履行本合同义务,造成项目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代建人应组织施工单位无条件返工,直至验收合格,由此造成的损失,包括增加的投资费用由代建人负责赔偿。”代建人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就应约定:施工单位造成项目工程质量不合格时,应无条件返工,直至验收合格,由此造成的损失,包括增加业主的投资费用、代建人的管理费用等由施工单位承担。代建人在实施项目代建管理中,还可以通过投保,分解代建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这一做法在各地的代建制管理办法中亦有体现。如《福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规定(试行)》第九条规定:“积极推行代建项目工程质量保险制度,鼓励代建单位牵头,就建设工程项目统一投保”。

篇9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造价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控制工程造价、节约财政投资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重要目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应以施工合同管理为核心,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1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两个主要阶段

1)施工合同订立的管理。签订公平合理、严谨清晰的施工合同,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基础。绝大多数政府投资项目都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即实际上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就已拟定最终的合同,一旦定标后就必须以招标文件中的合同和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因此,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应根据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要求,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重点关注和完善合同类别的选择、合同价款的确定、合同价款调整的原则和方式、期中支付和竣工结算支付等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降低工程造价,预防经济纠纷。2)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施工合同一旦订立生效就产生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执行条款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加强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避免违约产生索赔和经济纠纷导致突破投资目标。该阶段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难度在于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一般项目实施时间都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甚至几年,实施的时间越长变化就会越大,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如果管理不好,工程造价就难以控制甚至失去控制。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量大面广、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工程计量、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物价变化、暂估价、工期补偿、不可抗力、索赔、工程款支付等。

2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中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施工合同核心专用条款,缺少对施工合同必要的评估和审查步骤。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施工合同核心专用条款进行统一规范,导致各个政府项目业主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核心专用条款千奇百怪,出现面上的不公平等情况。缺少对施工合同必要的评估和审查步骤,招标文件审查中也往往忽略对施工合同的审查,导致施工合同关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条款不够严密甚至缺失,比如对变更计价原则约束不清或相互矛盾、没有约定暂估价计价原则等,出现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相关文件冲突,甚至有的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2)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单位偏向于选择“包干”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一些对施工单位不利的不平等条约。一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单位为便于施工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偏向于选择“包干”施工合同,在合同中约定一些如无限风险等不平等条款,比如工程量偏差或工程量清单漏项等不予增加预算、基础超深不予变更增加预算、百分之几以内的变更不予增加预算等条款。看似把风险完全转移给了施工单位,但实际上过分苛刻的合同恰恰不是“严肃”的合同,当施工单位没有利润甚至亏本时,他们会想方设法寻求变更索赔、或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这不但没有节约政府投资,还为业主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并且这也违背了订立合同公平公正、合理分担风险的原则。3)缺乏对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存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监管不严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合同管理缺乏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外部监督,对于没有按照施工合同约定进行项目管理的违规违法行为缺乏相关的处罚制度,这就给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单位权力过大、滋生腐败的空间,由于客观或主观上的原因,经常出现抛开合同任意变更、放大变更增加预算、工程计量不准确、超支进度款等现象,甚至出现最终签订的合同与招标文件不一致等违法情况。

3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相关建议

1)制定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有制订当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文件,比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变更管理实施细则等,由于有效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地方政府性文件,因而应在国家相关合同范本的基础上,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在合同的专用条款中加入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地方政府性文件相关约定。按照建委、交委、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分类,一个部门制定一个公平公正、条理清晰、权责明确、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按照相关程序评估和审查后统一实施,从而为控制工程造价打下重要的基础。2)政府投资项目应采用单价合同,谨慎选择总价合同,严格按照13清单计价规范中计价风险分担原则明确各方应承担的风险范围。施工合同管理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不是选择“包干”施工合同就真的能“包干”,过分苛刻的施工合同是没有执行力的,反而会引起经济纠纷。政府投资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应采用单价合同,合理分担各方相关风险,政府项目管理单位应重点研究和防范自身承担的风险,比如工程量计算准确、项目特征描述完备和规范、对施工单位可能的不平衡报价的限制、暂估价的管理等,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3)加强对施工合同管理的监督。施工合同签订后,对合同执行过程的监管相当重要,这是保证合同依法履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合同执行力和工程变更的监督。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施工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和评价,形成动态的监督,对施工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处理措施,并要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处罚力度。

4结语

施工合同管理是很多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很多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不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更应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我们应通过事前风险防范、事中监督控制等措施,同时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提高施工合同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

作者:熊 银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参考文献:

[1]GB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2]吴芳.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施工合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J].中国房地产业,2013(4):47.

篇10

关键词:前期管理;现状;控制; 投资项目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number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more and more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scale, the construction of cycle is long, the market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increase, and the difficulty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continuously increased,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rough the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make full use of the project informationization management, make full use of social technical strength, improve the relevant unit work personnel quality, etc to various to improve the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of level,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guarantee of quality, ensure progress, ensure investment control.

Keywords:Early management;present situation; Control; Investment projects

中图分类号: 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利用政府性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投向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

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主要是指项目管理者为控制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的一系列的前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和相关的报批工作。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的单位多,对项目建设影响非常大,特别是造价的影响。 为此,必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

一、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

我国政府在逐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其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1、一些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影响项目后期建设的顺利推进。从近几年深圳的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看,一些由于项目前期工作不够充分,特别是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深度不够,项目设计存在漏项、缺项的问题,造成项目建设无法顺利实施或出现后期工程变更的情况。2、近年来深圳政府投资规模、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如宝安区,“十一五”期间,全区政府投资项目已由2006年的365项增加到2011年的596项,总投资额由28亿元增加到60亿元,翻了约一番。同时,建筑市场价格跟随经济变化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政府的项目管理办法规定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将每一环节确定的投资额度作为投资控制上限指标,受近两年物价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项目超估算、超概算投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投资规模刚经审定而时隔不久又出现突破投资规模,重复报审,审批速度放缓将直接增加资金时间成本,加大投资控制的不确定性。。3、各有关单位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职责不够清晰的问题。政府的有关规定对相关部门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职责边界划分不够清晰,造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经常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4、项目单位的前期管理人员多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非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而工程建设管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加上目前深圳市咨询市场上各类咨询公司良莠不齐,容易造成项目前期工作不够充分,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二、 项目前期管理对项目投资的影响

1、政府投资的整体结构以及其效用的实现均是由项目的前期工作决定的。政府投资项目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公共利益需求,因此,政府投资项目立项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财政资金及各项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编制报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项目概算及相关工作。项目前期工作的费用虽然只占建设总费用的0.1%-0.2%,却决定了工程的整体的费用。主要是项目投资前期工作对工程影响程度高达70%-90%,其中设计与计划阶段的影响程度也达到了60%-70%,因此可以说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是整个项目的关键,只有做好这一工作,随后的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

3、工程建设成效也是由项目前期管理决定的。项目前期管理做得好不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一是项目决策,项目建议书的质量好坏就直接影响到项目决策水平,继而影响到项目建成后功能与效益的发挥。另外,前期阶段如果确定了建设投资、标准以及规模,就要严格执行,这是基于前期工作的科学性和周密性更高要求的提出。如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初步设计做得好,则不仅可以对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而且由初步设计确定的合理总概算可以促进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三、 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措施 经过对目前投资存在的问题和项目前期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必须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运用项目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社会技术力量、提高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素质等方法来实现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1、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深圳市及各区的投资主管部门都在逐步修订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以制度的形式解决管理的问题,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各环节节点进行切分,明确该由政府决策把关的由政府决策把关,该由部门承担的责任由部门承担,分清审批部门、项目单位及项目建设单位的职责,同时细化责任追究相关规定,将项目建设的好坏纳入绩效考核中,实现权责对等、职责清晰、问责有力。

2、端正前期工作的态度,提高项目前期工作重视度,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工作,充分的估计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尽可能的将风险降低到最低,要将项目可行性研究真正地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凭借数字和事实开展工作,不能完全凭经验感觉办事。抛弃“控制投资只是设计、施工阶段的事情”的观念,重视控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设计限额及控制设计概算的重要基础,而且设计概算又是控制施工图预算基础之一。因此投资估算被称为控制投资的源头,要想取得好的建设项目效果就得从源头着手。

3、 增强前期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项目的前期工作是集经济、管理、技术等众多的专业知识于一体,是一个综合的系统,任何一个部门和个人都不能独立的完成此项工作。同时前期工作的质量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例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人员素质越高,其研究的愈深入愈接近实际情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可操作性越高,从而使得项目投资得到更好的控制。通过选择优秀的咨询、设计单位,运用合同管理,可以充分的借助社会先进的技术力量实现项目前期工作的优化管理,保证后期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了解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模式,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做法,可协助提高项目单位、项目建设单位的综合实力。

4、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项目管理的信息平台,将项目相关信息及时共享,让相关单位就涉及自己工作的部分及时提出意见,提高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