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4-03 16:0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上学习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习是开心的,在家里面也闲了很长时间,当从新开始拿上书本心里的高兴难以掩饰,虽然不能去学校上课,在家里我也觉得可以上学,老师在课本也在,在哪里都一样。
我第一天的上网课的感受,心里还是挺激动了,高高兴兴的打开电脑上网课,刚开始上课比较少,只是一两节课,但上了一段时间我们上课的时间也调整了,开始了正常的上课,一开始不懂这些我询问老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这样上课,老师说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上课给我们分派的课程比较少,那是希望我们尽快的接受,然后在普及。
其实在上课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因为老师上课的方式循序渐进,我没有感觉到有多么生涩,反而感觉这样也不错,挺好的,也适合我的学习,我刚开始上课有些紧张所以上课的质量不太好但由来习惯了学习也自然了很多就把上课当做了正常到学校里面上一样。每天自己准时起床上课就行。
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个课表,我看了课表之后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在家上课的作息时间,同时也让妈妈给我设定了很多个闹钟,只要时间到了闹钟就会响,我就会及时的上课,我没有赖床的习惯,每天起来也挺早的,以前赶路没有时间看书,在家里面因为有多余的时间,我每天都会在没有上课前,自己开始上早自习,每天如此,当然了会按照重点看,毕竟时间一到就要上课,提前预习对我的学习还是挺有帮助的,这样也很好。
我曾想过就这样一直学习下去也挺好的,但是总有结束的时候,在家里面学习的时间很长,突然通知要上学了有些不适应了,但是我也知道在学校里面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老师指导我们也更方便,而且可以看到好久没有看到的同学也挺开心的,多余一些没有自制力的人需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在家中上网课的那段时间我因为学习自己自律自觉反而能够主动学习,不需要其他人督促。
我爸妈开始的时候会督促我,但是因为工作忙碌也没有时间,但是我却从不会因为没有人管了就开始逃课调皮做一些不利于学习的事情,在家里有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反而让我更加珍惜,更加舍不得所以我在家中把每一分钟都用到了实处,都认真的学习了起来,很多时候我都一直在告诫自己要好好学习。要多读书,认真上课,电脑可以上课,但是不能玩游戏。
篇2
下面是我实施“五学”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体会和经验。
一、信息技术在“情境导学”中的应用
在情境导学中,我总结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导学的几种方法:(1)动画导学法;(2)图片导学法;(3)音乐导学法;(4)视频导入法;(5)文字导入法。
二、信息技术在“独立自学”中的应用
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下,师生、生生沟通,小组交流、汇报等,释义思辨,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结构,构思解题思路,比较、借鉴解题方法,汇报学习成果,共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三、信息技术在“小组合学”中的应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要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史、解题思路和方法,还可以网上答题,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让学生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
四、信息技术在“质疑探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综合性学习”中,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综合各种资料、整合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备问题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根据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因为网络上的东西也不是完全正确的,要去伪存真,要进行小组讨论,要辨别归纳出有用的东西,在此过程也就达到了“质疑探学”的目的。
五、信息技术在“以练促学”中的应用
篇3
【范文一:税务会计学习心得体会】今年选修了税务会计这门课,除了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外,我在网上还粗略的看过其他的关于税务会计的一些知识。以下是我对税务会计的一些心得体会,基本认识和感想。
税务的种类五花八门,计税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而我学习了税务会计的一个最大感受就是我们每天的各项生活都与税务相联系。每个人都在不停的缴纳各种税,尤其要指出的是这是在不知不觉中的。因为我国的消费品的价格中已经包含了税费,没有单独列出来。我认为大多数税务都可以转嫁到最后一环节由消费者承受。最后最大的得益人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以前曾听说过这么一个理论,说一件衣服的价格到最后卖到消费者手里时,其中一半都是税费,随着生产加工中税务层层累计,只是累坏了消费者。物价这么高,也没见到有什么减税的政策,不知道税务方面有什么想法啊,估计是避免谈论吧。
税务会计是进行税务筹划、税金核算和纳税申报。主要包括经营收入的确认、成本费用的计算、经营成果的确定、税额的计算、税款解缴、罚金缴纳和税收减免等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是帮助企业核定应缴税款的。会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税务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税务会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关于缴纳税务的会计工作。
“唯有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美国人用来强调税收重要性的一句常用语。美国经济发达,各方面的经济制度都比较完善,仍然强调税收的重要性就表民了税收的不可避免。学习研究税收不仅仅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也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税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税务会计要对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及其缴纳情况进行记录、计算、汇总,并编制出纳税申报表;税务会计要对纳税人纳税义务及其缴纳情况,进行控制、检查,并对违法委为加以纠正和制裁。这种反映和监督,只能在作为纳税人的企业单位里进行,并由纳税人的会计人员去实施。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税收实践,逐步建立起一套税收法律体系。计划经济时代税收被严重削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逐渐认识到依法治税的重要性,增强了税收的强制性,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在税收领域逐渐消失。只有在严格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国民研究税收才有意义,高校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税收方面的课程也才有必要。
与财务会计相对,以税法法律制度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税务与会计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税务会计的特点包括法律性、广泛性、统一性、独立性。法律性表现为税务会计要严格按照税收法规和会计法规的规定核算和监督税款的形成、缴纳等行为;广泛性表现为税务会计适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统一性表现为不同的纳税人所执行的税务会计是相同的;独立性表现为其会计处理方法与财务会计有着不同,例如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视同销售收入的认定等等。
税务会计的目标,即纳税人通过税务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要求:企业经营者,要求得到准确、及时的纳税信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并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企业资产所有者和债权人要求得到税务资金运转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税务管理部门要求了解纳税人的税收计缴情况,以进行监督调控,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
税务会计的任务。税务会计的任务是双方面的,既要以税法为标准,促使纳税人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又要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保护纳税人的合法利益。具体包括: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核算纳税人各税种的税款;正确编制、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进行纳税人税务活动的分析,保证正确执行税法,维护企业的利益。
税务会计的作用。有利于纳税人贯彻税法,保证财政收入,发挥税法作用;督促纳税人认真履行义务;促进企业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等等。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包括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应税所得、税款申报与缴纳等等。税务会计的原则。依法原则,即依照税法进行会计处理;确保税收收入原则,即以保证国家税款收入为第一要务;税法中的程序规定优于实体问题的原则,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实体问题,履行纳税义务的手段为程序规定,税务会计中应遵循程序规定优于实体问题原则,例如缴纳税款时有疑问,应先完税,再进行申诉;接受税务机关的审计监督原则,税务机关有权监督检查纳税人的税务会计核算,纳税人有义务接受监督。税务会计操作程序。通过财务会计现有的会计科目,对企业所涉及到的各个税种进行反映和监督,正确计算企业应交的各种税金,其核算的数额通过财务会计的科目,最终反映到财务报表和各税种的申报表中;设置“税务调整”账目调整应税所得,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核算内容计入该账目,该账目只是作为备查账目,不必登录在财务会计账簿中,在纳税时统一调整。
目的。税务会计以税收法律制度为准绳,为国家征税服务。财务会计在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本的需要。依据。税务会计以税收法规为依据,对财务会计的数据需作必要的调整,而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为处理依据。范围。税务会计按税法规定的要求,有选择地对相关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反映的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概况。财务会计则要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反映整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
构成一个税种的主要因素有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缴纳方法、减税、免税及违章处理等。不同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也往往是税种名称的由来。同时,每个税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其存在依赖于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为了支付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所需要的费用,就由他所统治的人民来缴纳。有点类似片里缴纳保护费,不过很显然这类保护费是最昂贵也是最保险的。交了费用,承认你是我的人,你的生命,财产等等都受我保护。国家保证你的权利同时还赋予你义务。好比在我的地盘就要听我的游戏规则,别闹事,这样才便于我领导其他缴纳税金的人,维护各项经济生活的有序进行。
从另一方面来说,税收也可以起到宏观调控,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的作用。比如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对海外投资就有诸多的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比如,免除其应缴的全部或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等,从而减轻其税收负担。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的具体手段,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扶持某些特殊地区、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个人来说那点税收可能还不在意,但是对企业等来说,一个百分比下来就决定他们是多交几个零还是少交几个零的事。事关重要不得不谨慎对之。
近几年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同时对会计人才的税务知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许多单位在招聘会计时首先提的问题就是是否懂税收,很显然企业需求的是精通税收实践的会计人才。
作为一个金融学院的学生,我认为会计是一门专业化高,对实践要求高的一个专业。而对于金融来说,会计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尤其是税务这么一个很敏感的领域,就算是作为普通人也应该学习。首先要做到缴纳税款,不能和国家对着干。其次,当熟练的时候,或许可以利用税务会计所学的内容进行合理避税。
将来的将来或许我也会从事会计这个行业,工作中的一个内容恐怕就是去当地的税务局去缴纳税款然后做账。或许我会从事金融类的事务,税永远是个不能忽视的话题,而今天的一切就是为了明日而准备的。
希望祖国的未来会制定更加合理的税收制度,降低税率,让我有个不焦急的年代。
【范文二:会计学习心得体会】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XX年3月5日至4月15日在天津丝印器材供销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为期六周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及其具体操作——包括了解账户的内容和基本结构,了解借贷账户法的记账规则,掌握开设和登记账户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的操作、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的操作以及根据原始凭证判填制记账凭证的方法。使我对会计有更深的理性认识并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我将来步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本次实习的目的!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经过这次实习,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书本上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真的是无从下手。这次实习,我是做会计,刚开始还真不习惯,才做了两天,就感觉人都快散架了,心情自然就变得烦躁了,而会计最大的忌讳就是心烦气燥,所以刚开始做的几天,那真是错误百出啊!幸好有老会计杨姐的指导和教诲才是我逐步进入状态。
篇4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 MOOC ,是依托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兴的开放式教育资源,是一种没有专门的授课对象,面向社会大众的免费网络课程。MOOC依托于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进行在线听课、完成作业、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与教师进行互动,甚至可以通过参加考试取得学分,在积攒到足够的学分后获得学位证书。
一、MOOC的形成与发展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2 000多门课程放在互联网上供学习者免费学习,而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机构也向学习者免费提供自己优质的教育资源,自此开启了开放式教育资源的时代。但是,这些开放式教育资源仅仅停留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阶段,没有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MOOC一词源于2008 年戴夫・ 科米尔(Dave Cormier)和布莱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对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在马尼托巴大学开设的名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性知识”的新型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英文名“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首字母的缩写。该门课程共吸引了25 名在校生和2 300名免费在线参与的学生,课程的内容通过RSS feeds传递,学习者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参与,如Moodle论坛、博客、Second Life以及实时在线会议等。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将3门计算机课程对全球免费开放,注册学习人数均超过或接近10万人。2012年,更多的学校、组织及个人都在互联网上提供MOOC。美国《纽约时报》的作者劳拉・帕帕诺(Laura Pappano)将2012年称为MOOC元年。截至2013年11月,美国的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MOOC网站已提供近600门课程,这些课程涵盖多国语言约30个学科,参与制作MOOC的知名大学超过100所,参与的学习者有数百万人。
2013年是MOOC在我国飞速发展的一年。2013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加盟Coursera;2013年4月,香港科技大学也加盟了Coursera;2013年5月2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6所亚洲大学宣布加盟edX;2013年7月8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盟了Coursera。2013年9月29日,由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中国式MOOCs长三角论坛”开幕。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80多所高校的200多位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与会。高校校长、上海课程共享中心管理高层、研究者以及主讲教师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了中国式MOOC的实践。国内的各大知名大学除了加盟国外的MOOC平台,也在自主或联合开发自己的MOOC平台和在线学习平台,如清华大学自主开发的“学堂在线”, 西南交通大学与台湾新竹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共同建设开放式MOOC课程平台,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l2所大学共同组成“在线课程共享联盟”等。此外,国内一些网站也为MOOC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如网易公开课、过来人公开课、爱课程网MOOC频道、果壳网MOOC 自习教室等。
二、MOOC的类型
由于教学理念的不同,MOOC可以划分为cMOOC、xMOOC和tMOOC三种类型。
cMOOC,采用的是联通主义(Connectivism)教学理念,其源于乔治・西蒙斯和斯蒂芬・唐斯在马尼托巴大学开设的名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性知识”的新型网络开放课程。cMOOC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课程中提供的是具有多样性和联通性的知识碎片以及分享知识的机会,学习者需要自己来构建知识体系。cMOOC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需要自主来安排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内容,享有充分的学习自治性。学习者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组成学习小组,围绕学习内容展开讨论或分享学习体会。cMOOC的高度多样性、自治性、交互性等特征,要求学习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治能力和学习能力且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5
论文摘要: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以自主研发的方式构建网上网络营销教学平台。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营销课程网络化教学的问题。
一、推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深入,教学模式也逐渐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网络化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宽广、有弹性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使得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讨论交流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这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技能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营销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其内容涵盖市场营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网络营销的变化速度之快是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无法跟上的,因此,在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某本教材,而是要时刻关注其前沿动态,广泛搜集资料来充实教学内容。但由于教学计划学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到内容新,范围广的知识呢?推行网络化教学模式便是最好的选择。而且,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我国的大范围普及,在高校实施网络化教学也是非常可行的。
为此,我们自主研发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营销》网络课程,并对网络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的研究与实践。本文结合《网络营销》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介绍了《网络营销》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设计方法以及在网络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
针对网络营销课程的特点:理论体系不统一,实践性应用性强,实验环境便捷。我们把网络课程开发成一个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互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平台由教学指导、网络课堂、实践教学、网上练习、网上交流、相关资源六个栏目组成。
(一)教学指导
本栏目包括教学大纲和电子教案两个部分,详细介绍了每一章的课程内容、学习目标和课前思考,并提供电子教案下载。
(二)网络课堂
本栏目是该教学的重点。内容由浅入深,详细介绍了网络营销课程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基本知识结构,并附有相应的仿真动画演示。
(三)实践教学
本栏目是课程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操作,可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可以将学生的构想经过整理、加工、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提供的功能进行营销活动。
(四)网上练习
本栏目为网络营销课程的每一章提供相应的习题和模拟试卷,并附详细解答。
(五)网上交流
本栏目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且其他人也可以同时参与此问题的讨论,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提问、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六)相关资源
通过本栏目,学生可以链接到其他网站,浏览其他网站关于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下载我们提供的阅读资料、参考我们所介绍的书籍,从中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
三、网络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采用了著名教育心理学家R.M加涅的教学设计方法,每个教学单元包括的教学事件及其顺序如下:
(一)引起注意
引起注意的事件和方式很多,最主要的是使用刺激变化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引起注意。网络课堂栏目中每章首页的上部都运用了显示本章主要内容的动画。
(二)告知学习目标
网络课堂栏目中每章首页的下部都给出了本章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告知学习目标的目的是激活执行控制过程,即告知学生准备好如何开始本章内容的学习。
(三)呈现刺激材料
呈现刺激材料是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也就是呈现主要教学内容的环节,本网络课程的讲解采用了多媒体方式和手段,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通过励志名言,营造刻苦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提供教学指导
提供教学指导是指从已给出的刺激材料中提取线索,给出规律,从而引导更深层次的学习,同时也把贮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长时记忆中的过程。提供教学指导往往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提高学习效率。本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的讲解并不是直接呈现的,而是先提出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五)引出作业
引出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作用是激活学生大脑的反应组织,以便学生从大脑中提取储存的信息,运用刚学过的知识完成某些任务,从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并加深印象。
四、网络化教学模式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网络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网络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网络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地域界限,网络上的所有信息和知识都是对学生开放的,每一个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上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可见,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取代或否定前者,而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调动起来。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中的主导作用
网络化教学模式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以教师为主导(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引导学习)、学生为主体(自定步调、交流思想、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功能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不能泛泛地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网络资源,必须将教材内容与相关的系列材料有机的、有序的整合起来,让学生既享有充足的资源,又能充分的自主学习。互联网具有信息爆炸的特征,学生不可能无所不学,网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网络化教学模式中学习的中心是学生。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而网络化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精心设计课程网页,如什么样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网络课程采用树状目录结构,目录始终出现在页面左侧,学生可明确所学课程的体系结构,并从目录中选择章节进行学习,一部分学习任务完成后可从目录中跳转到其它内容进行学习。
五、结束语
网络化教学这种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交流更为密切,而且还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均可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测试和提问并寻求答案,教师也可在教室之外传授知识或答疑,既方便了学生和教师,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网络化教学使学校的教学活动得到极大地延伸和扩展,大大超出课堂的时空,给学生架起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让他们自主协作、创新开拓地学习,是最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振林.基于Dokeos的“网络营销”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科技传播,2011
篇6
结合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与创新。
1.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难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2.信息技术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整合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是很广的,它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索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直至提出新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创新教学的归宿。
(1)纵横变通,拓展思路,培养学生应变能力。
例1:如图1,设点C为线段BD上的一点,在线段BD的同旁作正ABC和正ECD,连结BE,交AC于M,连结AD,交BE、CE于P、N。
①问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②试证明:AD=BE,ND=ME,NC=MC。
这是一个极平常的题目,但如果我们从运动的观点进一步研究,问当ECD绕点C旋转时,(1)中哪几对全等关系不变?(2)中哪些等量关系不变?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作两个公共顶点为C的正ABC和正ECD,连结AD,BE。教师用鼠标拖动点D使正ECD绕点C旋转,就能连续产生如下的图形。不难发现ACD∽BCE及AD=BE的关系在运动中保持不变。上述图(3)(5)是两个常见的问题,但不少书上都是以孤立的习题形式出现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并不一定能对解上图中(2)(4)题提供什么方便。而利用CAI来研究本题,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图形是连续变化的,学生掌握的就不是孤立的几个题目,而是一类问题,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相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研究,就要分别画出许多图形,然后分析、判断、论证,这样花时多,难度大,又不易掌握。从这一思路出发,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诸如具有一个公共点的两个正方形等许多问题。
(2)展现过程,发展能力,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讲“弦切角定理”时,利用几何画板做如下设计,可展示过程,以发现规律。
首先,可用电脑演示:当弦切角一边经过圆心时,
①弦切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②∠CAB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D是多少度?为什么?
③此时,弦切角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直角。
接着,教师继续演示并提问:以A点为端点,旋转AC边,使弦切角增大或减少,观察它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猜想: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最后给出证明。这一展现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空间,使学生不仅值得发现过程,而且领会到规律成立的依据,使认识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3.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宜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也就是由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好环境,即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数学史,解题思路和方法,同上答题;通过BBS、收发E-mail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让学生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在实践中学。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广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同学间的友爱,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
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注意事宜
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基于问题;协作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是两个以上的个体通过合作与交流,相互促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学习形式。他要求学习主体之间协同探索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协作方式十分灵活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也可以是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可以是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可以直接交往协作,也可以通过网络载体间接交往协作。这种交往与协作,既是学习信息的交流和研讨,又是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有助于学生协同学习与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健康个性的发展,团队精神的孕育。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协作学习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传统协作学习是师生或生生之间面对面的实时交流,局限于同一时空,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可以跨越时空,共享资源,让身处异地的学习者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实时或非实时交流,极大地扩展了交流与协作的范围、深度和广度。学生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同伴互助、讨论交流、课内外协作。教师通过网页组织专题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展示机会,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回单和展示问题;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别人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扩大学生视野,使知识与能力协同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和谐发展。此外,学生也将不断增强学习动机,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
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模式,成为数字化环境中越来越受欢迎的崭新学习形式之一。
协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一)协作学习的概念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协作学习主张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教师和伙伴)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二)协作学习的特征
1.自我实现。协作学习鼓励各抒己见,而且每个人都对他人的学习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他人的意见做出客观的分析,容纳与己不同的意见,从而辩证全面地认识世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不但要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而且要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询问、学会赞扬、学会支持、学会说服和学会采纳,等等。因此,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需要,更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和交往的技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2.信息交流。学习过程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是师生、学生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口头语言、书信、电子通讯手段等)进行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中,参与者结成了多边多向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个网络体系中,认知与交往共建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隐性促进作用是协作学习特别关注的,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
3.平等合作。协作学习中,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学习环境,教师不见得比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网络的隔离性也免除了面对面带来的诸多压力。在这样的“虚拟社会”中,可以平等对话,而没必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这样对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更加有效。
4.人人进步。合作学习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心理自由和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呼吸自由的空气,体验自我的价值,感悟做人的尊严。良好的心理体验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学生心理的互补,新型的评价制度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突破了只能让少数人“成功”的教学现状,实现了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丰收”,从而真正实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5.团结协作。合作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团队意识引导下的集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学习结果以小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的方法,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只有我尽力了,大家才能赢,也只有大家赢了,我才能赢”。因此,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独立打拼、个人竞争的学习现象,使学习过程建立在相互合作、群体竞争的基础上,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个体责任。
6.网络情景。协作得以展开应该有激发讨论的矛盾和问题,仅仅用言语描述的问题往往过于平面化,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和任务情景就成为协作学习开始的引子。
7.整体效果。网上教师可以按照某种标准将学习者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共同目标的设置来保证和促进学习的互助、合作气氛,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价每个成员的成绩,所以协作小组中的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学习。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科小组学习的基本元素
教学的四大元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之相对应,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科小组协作学习通常有五个基本要素:学生协作小组、网上教师、教学资源库、网络环境、教学方式。(如图)
1.协作小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的协作小组是协作学习的真正主体。协作学习小组既可以由教师按要求组成,也可以是自自由组成,特点是结构比较灵活;也有由网上教师组织的相对的协作学习小组。
2.网上教师。网上学科教师,也可以是教师群体,还可以聘请某一方面的专家,其职责是负责组织问题,评价协作学习的结果,组织讨论,监控协作学习的过程,并且在学生无法通过协作或自学达到学习目标时进行有效的指导。
3.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为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方便,更是网上协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基础,没有资源,教学就是无源之水。资源库包括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题库等。
4.网络环境。环境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组织环境。硬件环境是协作学习需要的硬件条件,具体就是指网络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协作小组的结构,以及协作活动的展开而需要的软件环境,如讨论环境、文件传输界面等。
5.学习方式。在问题型学习模式中,主要采用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问题探究式。自主学习是基础,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协作探究,同伴互动,而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构建出最好的平台
这里专门提出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学习,并不是说它与传统环境下的模式有很大不同,而是因为网络环境可以更好的支持协作式学习。
网络环境的特点优点:网络环境可以避免传统教学的时空间限制,传递信息方便快捷;网络环境具有近乎实时的交互性;网络本身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信息库,可以借组网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网络背景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不受人为环境控制,学生可以不迷信教师,大胆进行批判性地学习;网络环境为解决协作学习在传统教育环境下进行所存在的问题带来希望,同时也显示了它强大的教育功能;学生学习动机呈多样性,学习压力因素各异,而在网络背景下的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网络环境对学生来说是时空的解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更可以使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可以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启发、协作交流,学会交流与合作;网络背景下的学习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在获取不同的学习资源时可进行比较,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益于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网络环境的教育功能:网络环境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网络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网络环境能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网络环境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信息库,这使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环境。
这里所说的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学习是指整个协作式学习过程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学习需要从网络自身的优点及教育功能入手,创造一个网络协作环境。
网络环境下协作式学习的开展
网络环境下协作式学习的开展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划分学习小组 明确各自责任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是协作学习的前提。要想使小组学习达到“和谐互动”“分工协作”“公平竞争”,形成长效机制,必须贯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有利于分工协作,扬长避短,互助互补,个性发挥,培养良好的协作习惯和协作能力;“组间同质”有利于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互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分组前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习惯和方法等几个方面采集资,根据具体任务、资源环境差异,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划分学习组,使组员在性别、成绩、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互补性。
在学习小组内,根据“扬长避短,协作分工,组长负责,角色互换”原则,小组长牵头负责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成员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以及承担的任务。小组内学生的角色和责任。
(二)创设资源环境 明确任务问题
1.建构基于网络环境的资源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协作学习的物质基础涉及到两个相关问题:即交互平台和资源平台建设问题。前者主要涉及的是学习硬件,即平台建设,后者主要涉及的是学习软件,即资源库建设。教师可以建设学习主题网站,利用博客、QQ群、BBS、校讯通等工具作为学习交流载体。进而建设学科学习资源库,一方面利用好网络资源,广泛收集现成资源加以优化应用,其次是将学习资源做数字化处理又加以优化组合。
2.明确协作学习的任务和学习问题。小组协作学习源于小组完成共同的任务和探究共同的学习问题,因此,协作学习的第一步也就是明确任务。学习任务对学习过程具有导向和驱动作用。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分组,明确任务后,应当明确集体共有的目标是什么,成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即学生所要完成的任务,要明确经过研究调查,最后应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或结论。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把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问题,以问题作为载体,采用问题驱动整个学习活动。即“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做)”,问题探究的过程,要展示在网络环境之中。
(三)制定学习计划 组内协作探究
从分组到学习需要一个准备阶段,使学习者融入协作小组当中。协作小组在明确了任务目标后,小组长带领组员对任务进行讨论,设计小组工作的进程、规则,并为每个人分配相应的角色,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职责,将成员个人的成果和小组的成果统一起来。
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关键,依据前测信息,创设问题情景,指导学生明确任务和学习目标,并将任务转化为问题,通过问题载体,引导学生小组,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协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
1.规划学习
(1)创设情境。协作展的条件是激发讨论的矛盾和问题,教师作为主导者应为协作学习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境。(2)分解问题。将任务转化为问题,思考大问题之中包括哪些小问题,需要做哪些思考工作,将大问题化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小问题,以便思考探究。(3)分配角色。小组长为每个人分配相应的角色,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职责,了解自己以及他人所扮演的角色,将成员个人的成果和小组的成果统一起来。(4)明确责任。协作学习的目的是使每个小组成员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更强个体,而个人责任是关键。因此,每个成员都要承担部分工作,明确自己的工作与小组的成绩息息相关。(5)制定计划。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协作小组在明确了任务目标后,小组长带领组员对任务进行讨论,设计小组工作的计划、进程、规则。(6)营造环境。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成效。协作环境是为协作小组共同学习准备的,并不是独立的个人化的环境。因此,教师必须创设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包括有协作小组工作、交互的空间,协作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必需的资源。教师点拨指导。向学习者呈示或介绍相关资料,对学习者作必要培训,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充分地使用各种相关工具、资源。
2.协作研究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1)收集资料、获取信息;(2)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3)在小组内成果。这是学生协作研究的实施阶段,在这里,根据学生所要完成的任务的不同,协作也有不同的协作内容和协作形式。协作的基本手段是问题解决和角色之间的交流。
3.教师角色定位
在协作学习组织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观察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协作学习的主体。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交互,但只是作为辅导者。
4.学生角色定位
(1)学习活动的主体。小组协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同伴之间的合作探究,因此,学生始终是学习主体,学习活动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2)学习互助的同伴。小组成员之间要保证有充分的交互,充分的交互是协作学习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3)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体验者和践行者。
5.学习活动定位
(1)“问题驱动”。源于问题发现,经过合作探究,解决已发现的问题,而终于新问题的发现。(2)“知识建构”。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3)“能力修炼”的实践活动。通过同伴互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可以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协作互动”。明确小组成员的哪些活动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小组的哪些活动可以继续,哪些需要修改,最终提高小组成员的工作效率。讨论、争论、修改、完善,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5)“引导点拨”。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协作活动,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协作手段,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必须及时地对学生活动给以相应的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
6.学习载体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中心,学习小组、教师之间,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主题网站、BBS论坛、博客、QQ群、微信等),以协作的方式开展超时空学习、讨论、评价等活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科小组协作方式
7.组内协作流程
(1)围绕小组承担的任务,分解学习任务,分工到人。(2)在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形成独立意见,完成自己的任务。(3)与组内同伴在线交流,在同伴参与协作下修改自己的答案。(4)组织组内讨论,形成小组成果。
(四)展示学习成果 交流学习体念
展示与汇总学习成果:协作小组以小组名义展示研究成果,并汇报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包括小组各成员的贡献的描述。具体内容包括:小组成果展示;小组活动的计划任务安排;小组各成员是如何完成自己任务的;小组是怎样开展协作活动。
体验与反思学习过程: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和总结成败得失。
(五)师生互动评价 评学习成绩
评价根据所提出的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评价。从内容看,大致包括:(1)对总的研究过程情况的评价;(2)对协作小组完成任务情况的总的评价;(3)对协作小组内部各成员完成相应角色任务情况的评价;(4)对协作小组总的协作行为的评价。
从主体、形式看,评价过程应包括:(1)所有学生对自己完成任务情况做出自评;(2)小组内部不同角色之间进行互评;(3)各协作小组对自己小组完成任务情况做出自评;(4)各协作小组之间对小组完成任务情况做出互评;(5)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表现分别进行评价;(6)教师对各协作小组的表现分别进行评价;(7)教师引导学生或教师本人对总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
协作学习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积极的关系。评价作为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协作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教师的评价,教师对于个体的反馈比对小组整体的反馈更能激励学生。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科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探索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方式,首先是基于网络的交互性强的特点上建立起来的,其次,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合作学习的指导思想下不断完善的,其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还有待在实践中继续研究、考证。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04).
[2]寇巧灵,廖洁莹,周晓阳.试论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3]王少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协作式学习案例实践思考[J].中小学电教,2011(11).
[4]陈繇.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方式初探[J].教育艺术,2011(05).
[5]解析.试论网络教学的特点与模式[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