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相关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相关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相关法律法规

篇1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法制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一时间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而言,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法制体系作为保障,能够针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

1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存在的法制问题

从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法制问题,例如相关立法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缺失等等。1.1相关立法不健全首先,在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中,存在着相关立法不健全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从当前的法律体系情况来看,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方面的相关法律。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只有2015年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并不具有较好的法律效力。

1.2缺乏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

缺乏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也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健康发展而言,需要有着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对其发展进行规范。但是从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情况来看,还缺乏这种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中,缺乏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市场管理体系方面的相关规定,导致法律依据不足。因而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的市场管理体系规范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尤其是法律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问题。

1.3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缺失

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而言,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中,由于相关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本身专业水平不高,使得可能出现网络安全问题的风险大大增加,这对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相应的法制体系并没有形成对其较好的网络安全监督。这也是导致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并且由于缺乏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也难以较好地规范相关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行为,埋下了一定的网络安全隐患,影响到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健康发展。

2关于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法制体系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法制方面的问题,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规范机制,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等等。

2.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于保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当看到,当前之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相关立法不健全。因而相关立法部门应当出台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专门法律,并且进行较为细化的规定,严格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在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较为迅速的背景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2.2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规范机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规范机制,也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重要的途径。针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市场管理不规范问题,应当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中进行针对性的明确,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的一些市场活动。例如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方面,应当针对电子商务交易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规范,并且体现出农村环境的实际特点。可以看出,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规范机制,不但要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中进行完善,也应当较好地针对其特点来进行优化。

2.3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

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而言,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安全问题是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防范网络安全问题,保障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安全,以及相应的个人信息安全等等,都应当加强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督。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在从法制角度对相关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另一方面,相关执法部门也应当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加强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安全问题的监督,规范相关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行为。

3结语

从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法制问题,例如相关立法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缺失等等。针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法制方面的问题,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规范机制,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等等。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较好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健康发展,也能够促进相应法制环境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扬,吕丝屏,方芳.新农村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

篇2

为落实依法治区宣传教育学习活动,区农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区宣传教育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开展依法治区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全局进行统一安排布置,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精心策划,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人员、经费,切实将宣传教育学习活动作为今年我区农业部门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二、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培训力度

(一)建立健全法治学习制度。组织全体职工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依法治区宣传教育学习活动,集中学习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省依法治省纲要》、《市依法治市工作规划》、《区依法治区2014年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和省、市、区领导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建立健全依法执法制度。根据“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的原则”,执法部门系统学习、掌握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法律顾问机制,在农业生产和土地确权等方面切实发挥法律顾问、政策指导的重要作用。

(三)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区工作,区农业局加大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农业法律法规培训会,举办农产品安全及农药使用技术专题培训会,切实提高局职工、各镇农技站技术人员和农资经营者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知识。

三、加强宣传

(一)开展知法懂法守法活动。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编印农业法律宣传资料,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在机关设置法制宣传栏和一批醒目标语。精心组织法制宣传月、法制宣传日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对广大农民重点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农民维护自身权力知识;对农资经销人员重点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二)加大重点生产领域的治理力度。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深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上门宣传教育服务,重点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守法意识和安全生产水平。组织农业执法人员深入农资生产企业、农资批发企业开展上门宣传服务,重点宣传守法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其法律知识和自律意识。

四、加强农业执法和监管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大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重点生产领域的治理力度,重点监管蔬菜、茶叶、水果等生产基地的环境,从源头上防止水质、空气、土壤的污染,对生产过程、市场准入进行监管。加大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安全期监管。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对农业投入品购进和使用建立台账、生产记录手册,坚持不合格农产品不进入市场。三是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治理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及其他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重点打击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开展农资打假活动,严格管理农业生产上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加强农资经营者的监管,包括资质、法律政策专业知识是否具备,有无违法行为。

(三)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一要防止向农民乱收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向村集体乱摊派等行为。二要加大一事一议资金及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

(四)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及确权监管。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法》、《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土地流转,土地确权政策等法律法规,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对土地纠纷问题,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采取接访下访的方式依法依政策进行调解,化解矛盾,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机制。

篇3

1.1农业机械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不足

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隐患,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挂牌率严重不足,年检工作不到位,管理难度逐年增大。拖拉机等车辆设备无牌、无证驾驶情况较为严重。农业生产操作人员对于车辆安全的认识不足,对于车辆管理挂牌、申请驾驶证、主动年检相对不积极。拖拉机等车辆设备由于在农业生产中需求逐年降低,燃油费用、车辆费用也成为农业生产人员的重要负担。农业机械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1.2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足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可以依赖的法律法规严重不足,为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并且,执法人员权限不足,不能与其他执法行政部门有效的配合执法,导致安全监管力度的不足,从而致使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1.3安全生产投入不高

我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投入与发展严重不符,在安全监管队伍中,组织网络不够健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管理装备落后等都不能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安全生产管理的队伍中,人员配备不足,不足以完成相应的监管工作。工作难度高,人员装备配备不齐也是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的重要表现。当前很多安全监管工作中,由于人员不足,导致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全面进行。

2对于改进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对策

2.1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和人员培训

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意识,普及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为安全生产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对于农业生产用的拖拉机等车辆设备,严格进行挂牌、年检、驾驶证件的相关管理。对无牌、无证、违规驾驶、违规载人等行为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治理。对于机械生产相关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机械操作知识水平,增加操作的规范性,使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流程工作,保证生产的安全,减少机械生产的事故发生,减少农业机械生产的损失。

2.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保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体制与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扩大安全监管的深度与广度,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技术保障能力与水平。

2.3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由于目前安全生产投入的普遍严重不足,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对于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有着根本的影响。当前安全生产管理中,现有的工作设备和工作水平不能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农业经济,不足以应对当前农业机械生产的安全管理形势,增加投入势在必行。应该充分利用现今高速发展的农业经济形势,抓住各种机会和利用各种项目,增加资金注入渠道,争取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积极筹措资金,增加监管设备的投入,降低监管的工作难度。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发展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监管设备的技术含量,提高监管的机动性与灵活性。

3结语

篇4

1对策

加强执法监管。首先要明确执法主体,依法办事。改变交叉执法,多头执法等现状,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其次要做到依法办事,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提高监管水平和力度。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力度。兽医卫生体系的监管需要大批专业执法人员的参与,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吸纳新鲜人才,为兽医执法注入新的血液。只有这样,兽医卫生体系的建设才能有效的实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落实政策,提高素质。相关部门应通过培训,考试等方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方面的素质,尤其是要提高农村兽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外,还要加强公共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教育,增强意识。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基层从业人员,提高其文化素质,让其了解兽医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切实的参与其中。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宣传是让广大人民了解一件事情的常用手段,且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法律法规要想深入人心,同样离不开大力的宣传。可以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网上宣传,培训等方式,让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到有关的法律知识。此外,可以通过科技下乡,技术指导等途径向乡村兽医从业人员宣传有关知识,使其掌握兽医卫生体系建设的相关事宜。

2结语

篇5

(一)加强联合治理超限超载。一是与交巡警进行常态化联合执法,利用固定治超和流动治超相结合,充分利用缉查布控系统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货运源头、报废车上路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坚持卸罚并重,推行首查责任制,杜绝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二是加强对重点路段、重要公路路口的流动稽查和公路巡查力度,调查源头企业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依法严处;三是加强对货运车辆故意绕行固定治超站逃避检测、短途驳载超载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二)加强联合打击非法改装、非法营运违法行为。

一是按计划安排专人在夜间或休息日,对维修企业非法改装进行摸排;二是联合交巡警,采取固定执法或流动执法方式,严厉打击非法改装、非法营运违法行为;三是对违法企业、违法个人进行宣传教育。

二、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工作。

一是按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计划,结合建安执法行动、公路水运工程红线行动等专项行动,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二是加强企业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控工程安全阀,责令相关单位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改,同时对企业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更加了解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三、加强法制培训和教育宣传工作。

(一)加强法制培训。按年初法制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支队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结合“主题党日”领导带头领学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二)狠抓法制教育宣传。利用“全国路政宣传月”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送法下乡”等宣传方式深入社区、企业向群众、从业人员发放宣传资料,并进企业张贴宣传海报;开展“执法体验日”邀请企业代表、群众、志愿者、记者到超限检测站体验现场执法;以QQ群、微信群等多种媒体宣传法律法规及上门了解企业困难,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公开举报监督电话12345、12328,营造宣传与服务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公路巡查工作。

使用巡查系统手持终端,提高公路巡查处理效率,按照每月巡查计划和安排,通过日常巡查方式对列养公路、公路附属设施、重点事故发生路段开展日常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查处,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公路安全和畅通。

篇6

一是农民工分不清法律关系,寻求正确的救济途径难。

到法院,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属于劳动关系争议案件,需先通过仲裁程序解决的,农民工就认为法院不想管他们的事,向外推卸责任,因而对法院不依不挠,法院不处理就不走。雇佣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本身就有极大的相似性。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如果是劳动关系,则受劳动法等专门法律调查。因此,用人单位除了要支付农民工工资外,还要为农民工购买各种社会保障,比如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等。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时,法院对这样的案件不能直接受理,应先经劳动仲裁部门处理,如果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是雇佣劳务关系,则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调整。而且劳动者享受到的权利就没那么多,主要是取得劳动报酬与安全卫生保护权利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关系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法律知识也欠缺,往往分不清,弄不明这两种关系。

二是农民工举证、法院取证困难。

按照原告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证据对待,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而原告诉讼时往往是经过较长时间自行索要或经过多个部门处理没有结果后才,导致因时间过长,有的证据灭失,证人难寻,证言失真,给法院查证带来困难,使法院裁判无据。农民工为雇主提供劳务,大多有不成文的规定,即没有订立书面合同,像工作量,劳动报酬等合同的重要条款也都通过口头约定来完成的。在完成劳务时,农民工平时只从雇主那里借取维持本人基本生活的费用,工作量及工资都是农民工与雇主分别记帐,年底结算时进行总对帐。由于这种记帐方式平时没有经过双方确认,年底对帐时雇主的记帐数量往往少于农民工的记帐数量,双方容易发生争议。而且,往往不论雇主何时与农民工结帐,雇主不会给农民工出具欠款条或结算清单,当农民工时,就缺少了讨要工资的重要证据。按照民事诉讼法举证的有关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农民工负有进一步举证证明雇主有继续付款的义务。否则,农民工将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法院按农民工举证不能裁判农民工败诉,无疑是将法院推向与农民工矛盾的对立面。

三是法院裁定先予执行困难。

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往往发生在春节前或农忙季节前,正是农民工急着回家之时。农民工时往往申请先予执行,期盼尽快拿到部分现钱回家,法院面临的困难一是被告不在家,或无价值较大的财产可供执行;二是农民工无法提供财产担保。因为一旦案件经过审理后的判决结果是雇主不负有给付工资的义务,先予执行款就得依法执行回转,那么要将已经发到数名农民工手中的执行款要回来,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四是诉讼文书送达难。

一些热点案件在短期内不能及时启动诉讼程序,必然导致农民工与法院的对立情绪激化,并可能产生上访,带来不利影响。原告的义务主体不准确,或者有的承包主体在工程施工期间有住地和管理人员,但工程完工后,管理人员离开施工地点,组织机构也已经撤走;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来后,通过有关部门在较短时间内将原单位注销或撤并后,在异地成立新公司等等,都给法院送达文书带来困难。

五是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难。

面对已经陷入经济困境不能自拔的政府部门,法院无法执行。造成这种后果的一部分原因是有的用工单位或雇工恶意侵占农民工工资。一些雇主或企业负责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为达到侵占的目的而隐匿或转移财产,或纠集众人公然阻碍,抗拒法院执行。另一种原因是政府工程项目上拨款不到位,出现大量的资金缺口,短期内无法缓解,导致政府欠承包商,承包商欠包工头,包工头欠农民工的局面,形成恶性循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而适跃在全国各地,从事各行各业的农民工则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文明,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生力军。最受农民工关注的拖欠工资问题的解决仅靠法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给农民工打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广泛宣传,普及劳动法等基本法律知识,提高农民工的法

律意识,增加自我保护能力。众多的农民工的工资之所以被拖欠,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在择业时警惕性不高,或被用人单位蒙蔽。所以,要在广大的农村,通过加大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解决,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才有可能成功地维权,讨回自己的工资。 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督力度,经常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政府有关部门对存在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用人单位要严厉处罚。劳动行政部门应积极履行劳动监督职责,及时有效地制止和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必要时应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以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常开展突击检查活动,以有效地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

篇7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认真抓落实。

为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我局将该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法规股负责人及各站站股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每年制定了年初工作安排,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并根据人员工作变动,及时调整人员,保证了普法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抓落实,搞好法律、法规宣传

为了加强我局职工的法律、法规学习和宣传,按照《农牧科技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分管局长全面负我局普法的各项工作。定期召开全局职工大会,组织职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各站股长不定期召集站员学习本行业新法。

1、在普法工作中,针对农牧业、科技工作,我局组织职工分阶段学习、宣传贯彻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省种子管理条例》、《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兽药管理条例》、《草原法》、《统计法》、《档案法》、《保密法》、《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本土地承包法》、《农民负担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兵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创办了法律、法规学习园地。

2、每年制定了职工学法计划,定期在职工大会上组织学习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并传达州、县宣传法律、法规的文件精神,近年共进行了集中学习36次,达240课时。

3、各站、股、科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工重点学习农业、畜牧业、科技等行业法律、法规和文件。让每个职工学法、懂法、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组织全局职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竞赛。

三、积极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1、在普法工作中,充分利用群众工作全覆盖机会结合我局工作实际,面向基层,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农村积极开展宣传实用技术的同时,大力宣传农业相关法律、《种子法》、《省种了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本土地承包法》、《农民负担管理条例》、《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充分利用田间地角指导生产的时候,向农户宣传农牧业、科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2、组织我局的法制宣传骨干,成立法制宣讲组,与乡镇共同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结合科技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农户开展专题讲座。宣传贯彻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农牧业各项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规范农资经营秩序,保障农资经营户的利益,确保农民用上优质、高效放心农资,举办农资经营培训班一期,对全县农资经营户进行了培训,并通过考试,使各农资经营户进一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省种子管理条例》、《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资经营的要求。为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肉食品安全。2012年3月份,在局会议室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学习培训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对各乡镇分管畜牧业的领导乡、村畜牧人员和县局畜牧执法人员共计200余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学习,相关人员进一步掌握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

3、认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专门为普法宣传印制宣传单、宣传书、宣传画并结合电视广播等媒体,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群众的参与性,扩大宣传实效,扩大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利用宣传活动日,加大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农民能知法、懂法,利用法律悍卫自己的权利。共举办普法宣传和培训80余期,接受咨询人数达到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

篇8

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意识,普及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为安全生产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对于农业生产用的拖拉机等车辆设备,严格进行挂牌、年检、驾驶证件的相关管理。对无牌、无证、违规驾驶、违规载人等行为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治理。对于机械生产相关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机械操作知识水平,增加操作的规范性,使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流程工作,保证生产的安全,减少机械生产的事故发生,减少农业机械生产的损失。

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保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体制与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扩大安全监管的深度与广度,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技术保障能力与水平。

3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由于目前安全生产投入的普遍严重不足,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对于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有着根本的影响。当前安全生产管理中,现有的工作设备和工作水平不能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农业经济,不足以应对当前农业机械生产的安全管理形势,增加投入势在必行。

应该充分利用现今高速发展的农业经济形势,抓住各种机会和利用各种项目,增加资金注入渠道,争取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积极筹措资金,增加监管设备的投入,降低监管的工作难度。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发展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监管设备的技术含量,提高监管的机动性与灵活性。

4结语

篇9

一、活动时间

5月7-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5月12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

二、活动内容

全区“防灾减灾日”工作重点开展“三个一”活动:

(一)开展一周“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5月7-13日,在魅力*网等媒体和利用黑板报、社区宣传栏等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利用农村集市日等,到农村进行宣传,使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得到普及,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牵头单位:区文广局

参与单位:区安监局、区司法局、区卫生局、区教育局、区煤炭局、区农业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区信息中心等相关单位。

(二)开展一次防灾减灾知识“四进”活动。

5月7-13日,在全区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标语板报、举行演讲讲座、进村入户宣教等形式,广泛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

1、进校园活动。开展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程、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邀请气象、地震、消防等专家到学校开展科普专题讲座,举行消防等相关应急演练等。

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参加单位:区科技局、*消防大队、区安监局。

2、进企业活动。结合安全隐患大排查、“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加强企业员工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牵头单位:区安监局

配合单位:区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重点是安全生产行业主管部门)、各镇(乡)街道。

3、进社区活动。在各社区广泛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社区和广大市民。

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配合单位:各镇(乡)街道。

4、进乡村活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镇(乡)街道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洪涝、地质灾害等灾害易发区、群众受危区开展防汛抗灾、地质灾害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对林区、林缘群众进行森林山火防范、扑救知识宣传教育。

牵头单位:各镇(乡)街道

配合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国土分局等部门。

(三)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知识街头宣传活动。

5月12日,在人民广场开展街头宣传活动,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法》、《气象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制作有关展板。

牵头部门:区政府应急办

参加单位:区民政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区司法局、区科技局、区红十字会、*交巡警大队、*消防大队、*国土分局等部门。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各级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有关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项活动的牵头部门要会同相关参与配合单位,抓紧制订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提前准备好现场布置、宣传资料等。区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各镇(乡)街道要制订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抓紧抓好抓实。

(三)营造氛围,扩大影响。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防灾减灾的宣传作用,确保“防灾减灾日”活动宣传报道有力有序开展。要创新活动形式,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要面向城乡基层,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10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现状;问题;解决方案

Abstract: We often heard on television saying: "China is of a vast territory with abundant resources". However,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increasing and urbanization accelerating, urban land is increasingly tense.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the urgent task for the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rationally manage land resources, so that it can maximize the use of function.

Key words: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tatus quo; problem;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DF4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国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的国家,虽然国土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公里,但是我们国家高原、沙漠、丘陵等占有很大一部分,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并不多。因此如何将当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整合是国土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近些年国家增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了对土地的保护力度,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和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仍然有一些非法使用土地的现象存在,因此更好实现土地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当前社会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土地使用者不了解土地所有权含义

在中国成立初期,土地归集体所有,大家一起劳作,作物收成归集体所有,最后集体进行分配。随着实行之后,根据每个家庭的人口情况,开始划归相应面积的土地给每个家庭进行生产,每户只是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人认为土地就是个人的,个人有权处理土地,这就是将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相混淆了,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随着近些年各地建设工程增多,许多人将土地私自进行工程建设或者私下进行租赁和买卖,这种现象在农村和城中村经常出现,严重阻碍了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导致土地管理日益困难。

集体或者单位在征用土地时漠视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更多地方和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本身建设用地较少,不可避免的要向农村进行土地征收进行集体或者单位项目建设。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由于征收对象多为农民,土地收入是其生活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前几年最为明显。因此在征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被征收者合法权益,按照土地使用面积,要保证足够的补偿金,避免影响日后生活水平。但是某些地方为了加快建设速度,不考虑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强制征收,不及时发放土地补偿金,或者在发放补偿金的时候,各级部门层层非法挪用,导致补偿金不能足额发放。相当多的农民群众遇到此类情况不知道怎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采取法律手段,多采用上访和围堵政府部门等过激行为,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

3、部分地区频繁出现违规征地情况

在我国有些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当地经济,当地政府就非法征用农民土地进行进行建设,发展经济,虽然短时间经济得到发展,但是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给自己积累政绩的行为,没有看到到地方长远发展。一方面大量征地造成耕地面积骤减,直接导致后果就是粮食产量的锐减,可想而知,全国各地都出现这种情况,国家如何保证粮食安全,危害极深。另一方面,在土地征收后,农民虽然获得一定的补偿金,但是同时也永远失去土地使用权,生活和经济来源得不到长远保障;同时农民在得到补偿金后容易进行赌博、大肆浪费等不良社会行为,给当地社会风气带来坏的影响。再一方面在某些地方,村镇领导擅自征用土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幌子,擅自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私饱中囊,破坏土地资源管理的同时,在当地群众中也造成不良影响。

过度利用土地资源,造成环境破坏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开发速度加快,土地价格日益飙升,频频出现新的“地王”

。开发商开发项目的目的就是谋求利益,当高价拍得土地以后,势必要迅速收回投资成本,寻求更多的利益。因此一些开发商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例如:砍伐土地上的树木,过度取土导致地质结构变化等等,肆意使用土地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远远超出土地自身承受范围。将自身发展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这和我国当前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是相冲突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以免造成更大的环境破坏。

5、相关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虽然我们国家当前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及时补充和修订,相对的管理体系较为健全。但是由于地方的保护政策和违规行为导致法律法规不能落实在实处,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有时跟不上土地资源形势的变化,在某些地区出现暴力征地,甚至出现人身伤亡,使土地所有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同时在出现土地纠纷的时候,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相关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刻不容缓。

二、怎么处理好当前社会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家尽快制定和健全相应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只有依法管理土地资源,才能靠法律强制性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才能真正保护土地资源,这只有制定和健全相关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才能实现。国家在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完善之前应该通过土地普查和严格的调研,对当前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补充,让法律法规的制定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加大执法力度,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实行领导问责制,对领导决策和土地纠纷事件出现严重失误的也要追究其责任。明确土地使用者的权利,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更好的制约地方官员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阻止腐败的滋生。使地方政府能够及时转变观念,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将土地管理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2、提升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我国土地分布较广,各个地区土地管理情况各自不同,因此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做好管理工作,还是得依靠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认真扎实的工作才能实现。而现在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并且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特别是缺乏整体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而且责任心不强。因此要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同时广泛招纳具备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特点的人才加入进来,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另外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将土地资源管理推向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合理开发和使用土地资源

对获得土地建设的集体和单位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监督工作,应该遵循市场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和使用土地资源,避免因为过度开发和使用土地造成区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提高土地使用者的法律意识

在建立和健全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同时,应该加强土地使用者的法律意识,当遇到暴力征地或者违规征地的时候,意识到违法行为存在的时候,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当法律意识逐渐提高,才能逐渐杜绝违法使用土地资源事件发生。

结束语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土地资源利用会不断增加,广大民众也对土地资源管理逐渐重视起来。我们主要从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了更好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这不仅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还应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相关法律的普及,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违法使用土地资源的现象出现,使土地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孙广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土地管理问题的思考[J].国土资源,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