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 高压氧;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69-02

所谓高压氧治疗法就是在某种特定的高压环境中给患者提供治疗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引起患者的生理、心理机能发生改变。患者的各种不良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成效。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否及时有效地消除患者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成为了整个高压氧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结合了80例心理护理的应用体会,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的年龄:10-70岁;其中男性患者46名,女性患者34名。负向的心理反应:失望、焦虑、忧郁心理占30%;急躁心理占25%:紧张、恐惧心理占20%;逆反心理占15%;愤怒等其他的不良反应占10%。

1.2 方法 对80例病人在高压氧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认真细心的观察记录,对患者心理上的不良反应的原因、类型、次数、时间、强度以及护理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

2 结果

儿童患者的一般不良反应较单一,经常表现出恐惧以及逆反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会用动作来阻止治疗过程。当患者的年龄在20-50岁之间时,男性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非常明显,且强度也比较高。也会主动提出护理要求,同时时间较短、次数也多。患者的年龄在50-70岁之间时,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产生的较缓慢,不是十分明显,强度较低,时间长,次数较少,相比男性患者主动要求护理的也较少,但极易有突发事故发生。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的一般方法 ①宣传护理:让患者先了解高压氧治疗中的流程和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目前绝大多数的患者对治疗机制和特性还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开展宣传护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从治疗的机制、设备的性能、使用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耐心的介绍。在治疗过程中积极询问患者的情况以及认真回答患者的提问。[1]②关怀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患者极易产生各种不同的不良生理反应,因此,尽心护理是必需的。通过实践,证明关怀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关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热情接待、体贴入微、礼貌和蔼、细心观察询问、精心工作。

3.2 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首先,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医务人员必须要有责任感,并且要为患者提供耐心的服务,视患者为自己的亲人。由于在高压氧治疗中患者90%以上都是第一次,对高压氧治疗不太了解,针对这种心理,需要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和家属,向他们介绍氧舱的原理、性能、作用、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向患者介绍进舱的注意事项。并认真耐心地指导患者进行咽股管的开张训练,进舱后,告诉患者如出现耳鸣、耳痛、耳胀等症状时,千万不要害怕,可以先告诉护理人员,让护理人员帮助调整,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2]。其次,在稳压吸氧的过程中,可以在舱内播放轻音乐,使患者在治疗中至始至终感觉到安全感和亲切感。最后就是,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以及配舱治疗的家属,除了以上的指导外,还要特别地耐心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吸痰器,以及患者的护理。[3]例如患者的气管如果切开,不会鼓气,就应该教会他们怎么为患者喂水,来减轻患者耳鼓膜的疼痛。通过这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工作,患者以及家属都可以很好地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4]

3.3 体会 高压氧治疗的作用很复杂的,除了治疗作用以外,还岑在着生理性的影响以及病理性的损害。从而导致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不良生理反应,其强度也较高,并且不易消除。因此,在高压氧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也是有困难的。这就必须要求医疗人员除了要有责任心以及良好的护理技术之外,还应该具备精湛的心理卫生学的应用能力,熟悉并掌握生理反应的治疗以及预防方法。透过患者的表情变化正确诊断出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等,准确地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促使患者能够以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来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实现治疗的最终目的。这就是现在高压氧治疗中心理护理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应当引起实施高压氧治疗中的医务护理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青.老年颈椎病高压氧治疗的心理护理[J].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6,7(5):251-252.

[2] 张伟平,李蠡,刘冬梅等.护理人员针刺伤感染的防护[J].中国护理管理,2006,6(8):32-33.

篇2

一、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而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地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正确全面的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目前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存在的困难

1、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问题。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组织能力、思想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结构体系全面建构,知识视野开阔,整合性强,对教师专业化要求很高。在新课程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如:每一个模块要进行学分认定)等的认识不同,由此导致教学的不适应,影响了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实验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不佳状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有序学习。

对策:加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学习;同事间相互经常探讨学习;有机会多参加观摩课的讨论学习。

2、教学资源跟不上新课程步伐。

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或动脑展开探究学习,老师只在适当时候提供帮助。但有些薄弱地区的中学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分组实验很难落实到位。

对策:学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是根本;当然老师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对课堂的把握不尽人意。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难于控制课堂纪律,教学任务难于完成。

对策: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小班教学能让老师和学生配合到位。

4、新的课程标准在不同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联系。

在物理学习中必需的某些数学知识,如三角函数、二次曲线、参数方程等,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被删除或落后于物理的学习进度,因而给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常常感觉物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对策:作为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知识和用数学知识来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必要时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授学习物理时必备的数学知识。

5、教材的难度和配套练习相差太大,使我们教学中难于适从,不好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听得懂、作业很难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配套练习没有实现真正的“配套”,很多练习只是换个漂亮的封面、调整一下章节和个别题目就出版了,以致于一些题目牵涉到没学到的知识点就不能做(按老教材章节是可以的);还有多数题目难度较大,学生不能做。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08年秋,河南省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教材进入课堂教学。新课程体系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给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全面深远的影响。那么,在新课改中教师如何遵循教学规律,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针对这一问题,我就近一年来的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做一简要总结,谈几点切身体会。

一、在教学理念上,要准确理解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新课标以学生的行为目标方式表达了各模块之间的基本要求,是实施教学,实施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因此,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依据。新教材是教材编写专家基于自身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过程的考虑而编写的。新课程教材编写原则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教材”,这给了教师选择教材的自由。但由于新课程标准不够具体,编写者的理解认识不同,各种版本教材有较大的差异,各有千秋。这就要求教师以新课标为核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当做引导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的一种载体,而不是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应看这节内容对应的新课标是如何表述的,理清教材在课程标准落实、学习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学科思想体现等方面的思路,明确那些内容是新课标规定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要达到什么水平?从而做到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准确理解,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和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自主地整合教材、选择教法、客观评价,同时,不断探索校本课

程的开发,以迎接挑战。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填鸭”式的灌输法教学,而新课改恰恰是要求改变这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指挥棒”的角色,引导学生的学习,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如我讲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变迁》一课时,我就采用了“教师塔台,学生唱戏”的教学方式,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和了解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课堂之上就由学生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准备来讲解内容。虽然学生对于知识的讲解有时不够到位,但是通过角色转换,学生已经有了自信心和成就感,而且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比教师讲解时理解的更为透彻。教师还要有宽容精神。教师只有对学生一些不合教师本意或教材原有观点、方法的选择实行宽容,学生才会感到教师对自己挑战精神、争辩胆识的一种鼓励,从而树立起敢于质疑、善于求异的信心,发展和升华自己的创造素质,也才能最终保证课堂学习的正常有效地开展。

三、重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做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挑战。确立注重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善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谈古论今,由今及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现实感和时代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现实学会做人处世,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时代课程改革的呼唤。

篇4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城市化进程使得进城打工成了目前农村青壮年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使得我国留守现象问题突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较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留守经历。目前对留守现象的研究负面因素偏多,而留守经历对其心理发展方面的长期影响和留守人群的积极心理因素的研究却极少涉足。笔者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提升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以期为留守人群及相关教育教学机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23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基于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JS14-040)

作者简介:张娜(1980-),女,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收稿日期:2015-05-16

0 引言

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使得进城打工成了农村青壮年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致使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较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留守经历。目前对留守现象的研究负面因素偏多,而留守经历对其心理发展方面的长期影响和留守人群的积极心理因素的研究却极少涉足。文章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提升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以期为留守人群及相关教育教学机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关于留守经历的研究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当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眼光开始投向广大农村当前正在留守的未成年儿童身上时,20世纪末出生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却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有的有幸进入大学校园学习,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在校大学生,有的则像其父辈一样流入城市,成为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一直以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和发展,他们成了最被忽略的一代,其留守经历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和关注。而对于有留守问题的研究与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不同步,对于曾经有留守经历群体大多集中在未成年的留守儿童上,且研究焦点多停留在留守经历给他们带来的消极意义和负面影响,研究的中立性、客观性不够,很难了解到他们特殊的、深层次的心理状况,也缺乏对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的相应关注。

2 留守经历与社会支持

20世纪70年代,Cassel和Cobb首次提出了社会支持的概念;House认为社会支持就是由其他人所提供的资源的共享。Wallston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使个体体验到安慰、帮助或信息的一个社会联系的复合结构;Barrera认为社会支持包含三个方面:支持源、支持行为和支持的主观评价。

2.1 社会支持的结构

Pattison等按照社会支持的性质将其分为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李强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一系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的联接所获得的。这种社会的联接包括家人、朋友等等的物质、精神的支持。程虹娟从社会互动、社会行为、社会资源三个方面来界定社会支持。

2.2 社会支持的影响机制

社会支持是一个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社会因素。史玉军认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两种模型:一是主效果模型,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不管压力事件是否出现,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增加了,其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必然会得到提升;二是缓冲器模型,认为只有在应激条件下社会支持才与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如果没有明显的压力,社会支持的效果是不太明显的。

3 留守经历与心理资本

Luthans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关于心理资本的定义到目前有特质论、状态论和综合论。Luthans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影响一个人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既具有相对稳定的特质性,又具有易变的、可开发的状态性,是一个“类状态”的概念。

3.1 心理资本的结构

心理资本的结构目前有二维度说、三维度说、四维度说和多维度说,以4维度说为主。如Luthans等认为心理资本由4个维度构成:自我效能——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满怀信心,并付出相应的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乐观——无论何时何地,均能够对取得的成功进行积极的归因;希望——对已经认定了的目标能够坚定不移,同时在必要时调整其实现的途径,以取得最终的成功;韧性——身处逆境和困难时,能够快速恢复。

3.2 心理资本的影响机制

目前,心理资本的研究范式主要可分为主效应模型、缓冲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动态效应模型。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相关结果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层面的变量影响是直接的。仲理峰研究认为心理资本中的希望、乐观、韧性维度对工作绩效、组织承诺等有直接影响。

4 留守经历与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关系的研究现状

当前,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高职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也由消极心理品质渐转向对其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探讨。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乐观、希望、快乐、韧性、心理资本、幸福感等重要积极心理学概念。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在众多的积极心理学概念中颇为引人瞩目,也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留守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和负面影响,缺乏从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和角度来看待当前一时无法改变的留守现象,都是进行一些表面的、浅层次的陈述。相对而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较低,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是一个必然的、不可改善的相对低下的状况。诚然,父母外出打工确实会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产生一些的负面影响,但这并不一定导致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必然下降。

5 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的提升策略

对于留守经历高职学生来讲,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都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非常重要的保护性因素。为了让留守儿童以及曾经有过留守经历的人群能够通过挖掘和提高这些保护性因素,来对所处的不良环境进行积极适应,提高其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水平,笔者心理健康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5.1 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留守儿童的父母、代养人等,应加强与远离父母的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并主动与亲友、同学等保持联系,以便问题出现后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引导留守儿童要善于利用周围资源,积极寻求帮助,使得他们在除父母以外的情境下能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5.2 构建良好的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应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阳光思维等理念,让他们了解到,生活上、学习上只是努力还不够,更要懂得去扬长避短,发现并有效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身优势。开设心理资本提升训练营,对参与者进行系统的心理资本开发。组织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在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中提升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1 Luthans,F.,Youssef,C.M.,Avolio,B.J. Psy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 the human competitive edge[M].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3)

2 李林英,李健.心理资本研究的兴起及其内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22)

3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4 Barrera,M., Ainlay,S.L.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upport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83( 11)

5 程虹娟.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

6 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5)

7 蒋苏芹,苗元江.心理资本-积极心理学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 (1)

8 Fred Luthans,CarolyM.Yousse,l Bruce J.Avolio.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内控管理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高校内控管理工作,国家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有关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但当前多数高校的内控管理工作还未能达到相应的规范,亟待完善。

一、高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在管理和制度上的缺失愈发凸显,衍生出诸多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在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陈与创新四大职能与使命,这种背景下,高校往往将精力都集中于教学、科研、扩招和创收等工作上,忽视内部控制与管理,缺乏内控对高校发展重要性的意识。不少学校认为内控是财务和审计部门的职责,只要抓好财务和审计工作,学校的内控就能做好,根本没有理解内部控制度的精髓,这样容易造成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片面化、形式化,缺乏实质性内容。

(二)内控制度建设欠完善

健全的组织制度是高校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和保障,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完整的规章制度,更没有必要的组织机构。首先,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如上文所述,尽管《规范》和新会计制度早已出台,但很多高校并未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导致内控管理工作无章可依。其次,决策机构职责不明确。学校在设置相关机构时未按照规章的要求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经常出现不相容岗位交叉的状况,一些单位审计人员身兼多职,权责不分。最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足。尽管有些高校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处理问题主观随意性大。

(三)忽视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的基本职责是教学与科研,在扩招与竞争的大背景下,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竭力安排教师学习、深造。不够重视对内控关键岗位人员的配备,至于培训更是能省则省,流于形式。往往以编制少、经费少为由,不安排专业培训,而审计、基建等均为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及岗位,未经培训上岗或者不能定期及时更新相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容易导致员工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各项制度无法具体落实,自然不能很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督

首先,缺乏社会监督。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度都十分有限,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导致公众信息来源阻塞,对高校内部控制关注不足,其容易滋生腐败。其次,缺乏上级监督。我国高校实行预算管理制度,由财政拨款,而财政部门对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比较松懈,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内控的行政干预较少、督察不足,虽然教育部每年都会抽查审计,但抽查频率低、高校被抽中的概率小,因此上级监督几乎不起作用。最后,缺乏内部监督。高校内部控制监督主要依托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这些部门都处于高校领导之下,缺乏独立性,自然不能进行有效监督,对审计出的问题遮遮掩掩,不了了之。

二、高校内控问题解决对策

新会计制度给高校的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各大高校应当顺应国家财政改革的要求,加强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增强内部控制观念,提高防范风险意识

高校应自觉强化内部控制观念,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内控观念的实施首先要求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自觉践行,以身作则,除了严格要求校领导,还要强化各部门、各岗位上每个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让每个教职工都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中,并明确各个成员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不同风险控制责任,让内部控制观念得到全校的高度重视。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将管理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形成书面文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将制度建设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通过制定岗位实施细则落实制度规范的要求。另外,高校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防范体系,除了正常的审计督查,还应当定期组织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并形成常态。

(三)加强人员教育,注重内部控制队伍建设

内控人员是内控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内控工作的开展情况。除了加强对内控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外,高校还应当结合实际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法律讲堂,提高各职级教职工的内控意识。通过让内控工作人员上课培训的方式,促使其掌握相关法规和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水平。

(四)内外联动,加强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通过事前检查、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等方式,将监督制度落实到内控工作的各个环节。另外,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学校局域网师生关注度高的优势,将审计部门检查的结果通过校园网公示,督促各部门做好内控工作。

高校不但要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而且要积极探寻外部监督。各级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及审计部门应当加大对高校内控的检查力度,及时检查、验收高校内控中的相关事项,并出具审计报告。另外,应当引导新闻媒体的介入,切实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形成内外兼修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彭玉红.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J].会计师,2015(13).

[2]杨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问题探讨――以高校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5(06).

[3]王艳红.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6(14).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过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41-01

新一轮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其突出的特征之一是教材文本体系的更改,从内容上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延续性,从结构上体现了历史探究的发展性。这种极具前瞻的历史学结构体系对于教师本身来讲,是一种挑战和跨越,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个人认为,三者的关系是:“过程与方法”是“渔”――工具和手段,“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鱼”――目标和结果。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与此前的教学大纲要求,最为突出的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一、“过程与方法”的核心:自主与探究

如上文所述,教学中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是其完成高中学业的基础,高中历史学业模块的设置,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在教材的编写中,已经注意到初高中知识的连贯性,在模块学习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自行查阅初中通史部分,同时,在教材附录部分,附有相关的互联网网址,可供登录浏览。通过初高中教材、网络以及有效的其他资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史实的来龙去脉,做一些必要的笔记和心得体会,大体上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着对历史的探究,有利于使学生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探究的领域可以不拘一格,就学生个体而言,根据其差异性,有的放矢,指导学生既可以探究历史学习方法,也可以探究某些历史规律,或者是特定的历史专题。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审视的过程,通过探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与探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起到了从学习的自觉、自律延伸到自我启蒙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文本解读,结构思维

在学生的自主与探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探究历史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困惑,这实际上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问题。历史教材和诸多的课外读物相比,教材要求的是精度,而非泛读。如何精读教材,这就涉及到文本的解读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许多课外读物喜欢炫耀式的向读者介绍许许多多的思维方法(有化整为零兜售之嫌)。其实,结合时下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特别是电子产品的程序和使用习惯,把这一些最朴素的、最常用的思维和结构――既树状目录结构,通俗一点讲就是菜单,用在解读文本是,很容易解除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障碍。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先对教材文本结构解读做示范讲解大约一学期,第二学期起,则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的精读和知识结构的编写。以此教法,确实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落实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过程与方法”的方式:良好的互动氛围

主体的学和辅助教,二者之间的有机衔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显然课堂是主要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必要的手段。在时下先进的教学仪器辅助下,教育主管部门动辄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上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并非大部分的课堂都要用多媒体,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新生代对于多媒体的熟悉程度早已耳熟能详,固定的字库、powerpoint简单的幻灯效果,实际上容易引发学生的视觉疲劳。教学的受众是学生,常变常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讲,应该注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课堂引导与课外解惑相结合,在可能的情况下,创建一些贴吧、QQ群,撰写一些博客文章,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互动交流方式。

四、“过程与方法”的感悟:保持独立性原则

篇7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课堂 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师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学理念

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明确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不再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工具;改变现行历史课程传授知识为主的偏差,而要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教育功能。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呢?更新教学理念是关键。如何更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问题,也就是教师演什么角色。传统课是教师不停的讲,学生只是听,这是“填鸭式”,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适宜。那么一节课由学生说或学生活动,教师充当旁观者,课堂吵闹如市场,这是“放羊式”,也不适宜。课堂上教师扮演什么角色合适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教师只是课堂的引领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教学理念更能符合课改提出的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学生思维和创新的启发,是由教师指导完成。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所以说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肯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并不矛盾,相反恰恰是互为表理,相得益彰,而不是教师靠边站就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性。教学过程应当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二、细读教材和教学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既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又是教师能否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课前教师必须充分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在组织课堂教学做到心中有“纲”,有的放矢。在安排课堂教学中,重、难点要突出,结构要严谨。

三、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

1、基本素质:

(1)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应当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历史老师要向学生讲述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事件的影响等等,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和准确的表达,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假设一位教师授课时语言表达不清、逻辑混乱,“壶有倒不出”,这样的课,有效性从何谈起呢?

(2)归纳概括能力

历史知识千头万绪、盘枝错节,怎样才能让学生较为轻松地掌握呢?这需要教师具有归纳概括能力,化繁为简。比如要掌握“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我们可以这样归纳:称皇帝,集大权;设三公,行郡县;一币制,度量衡;一思想,行焚坑;击匈奴,修长城;攻越族,设三郡。对一个问题的分析也需要归纳概括,并不是答的越长越好。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容易记,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帮助。

2、专业知识

讲好课与教师的专业功底分不开。比如说,历史教师要心有全史,要有整体观。历史上的一切人和事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范文澜在《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告诫学历史的人,不要自己跑到禁闭室中去。例如: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讲春秋战国的文化,就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必须抓住春秋战国激烈的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这种社会背景,从生产力的进步、井田制的崩溃、分封制的瓦解等诸多因素去综合阐述,如果你抛开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方面的变化,孤立的去讲思想文化,学生不会明白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可见教师的专业素养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很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像人们常说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这句至理名言说明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终身学习。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才能落到实处。

3、教学技能

(1)与学生共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构建。

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外交等许多方面,记忆的内容非常多,教师指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指导学生从背景、过程(或内容)、影响(或作用)等几方面掌握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做到“书由厚读薄,由薄读厚,由厚到无”,对实施有效教学很有帮助。在平时备课中我秉着这个理念并落实到我的教学中去,师生共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比如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整个单元的新课结束后,我提问学生:古代中国历代疆域的变化及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实施有效的管辖?与学生共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认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勇于探索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提到: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要抱着老观念,要敢于探索。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其中一大变化就是在每一课中穿插了很多文字图片资料和“知识链接”等内容,这些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深化,在帮助我们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上起着很大作用,所以合理利用好这些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必修一专题七“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中的知识链接“代议制的产生与发展”,这对学生理解“代议制”的含义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平时教学中我还注重课本知识材料化。其主要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把教材内容当成教学材料来分析,即老师根据课本知识的重要线索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教材进行探究分析。例如在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我提出“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讲主要围绕哪两对矛盾展开?(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又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归纳相关史实”。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得出了正确的认识和结论。这样不仅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被动接受中解放了出来,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就是要体现学生为课堂主体,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课堂中应当合理设问。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相聚在问题树下?主要步骤是:(1)层层设疑;(2)结合史料;(3)联系现实。“层层设疑”,我的理解是把一个大问题分割成几个小问题来设问。而怎么分,分成几个?这需要我们先摸清学生的学情。有些学生初中历史学得不认真,基础差。有些学生爱好历史,基础好一点。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综合考虑,面对大多数,因材施教。第二个是结合史料。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在平时的教学阅读中必须积累更创新、更有趣、更直观的史料,包括图片、论述、表格、数字、实物、诗词、问题……,然后抓住史料与课标要求相契合的地方,巧妙设疑,向学生多方面展示历史这一过去的事实。比如在讲授专题九第三课“走向多极化”时,我用问题的形式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随着新兴力量的兴起(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两极格局受到冲击,走向多极化到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了。很自然的总结了上两节课的内容,导出了走向多极化的内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是为了认识现在,所以问题的设置也应结合现实,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讲宗法制,就可以问宗法制在大家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影响?学生会回答说:“修家谱”。也有人会说:“认祖归宗”。通过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得到提高。

四、课后及时反思,有效教学评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此,教学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又如何发展?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反思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反思的策略就是写本课教后小结,就一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活动设置、方法运用和即兴调控等方面记下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或理性思考。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要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 历史必修一 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3版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体会;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105

一转眼,笔者在教育战线已经奋斗十二个年头了,以往受到笔者教育生涯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近几年,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不断发展,笔者受到的启发和震动很大,尤其是深刻反思以前的从教经历,让笔者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教育也应革新。因此,在这几年的教育中,除了基本功的锻炼之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新课改理念的探索上。万幸,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些全拜于对业务学习的重视。笔者现将一些体会稍作总结。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怎样做才能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深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

2. 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知识如通过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我们的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

3.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激情。因为教师的激情往往将学生会带到历史的环境里面去,换言之,教师的激情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历史的情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积极参与的兴趣。例如讲到抗战时的“血战台儿庄”时,一定要渲染当时的时局背景和气氛,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然后有感情的朗诵一段当时的有小段战场场景。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设问:“假如你是其中一名军人,面对当时的情况,你该怎么办?”教师一定要恰如其分的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教师有时也不妨模仿评书的一些语言加以渲染,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既然历史知识与高中学生的探求心理如此相似,那么,通过上面一些做法,笔者认为一定能培养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关键看四十分钟一堂课的效果如何。那么如何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 一定要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能上课,起码要有四备,即备教材,备课标,备教法,备学生。而且每节课要尽量力求新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摸索,查阅大量的资料,力求备到最好。

2. 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联想式教学法,即在掌握这节内容的时候把你放到当时的环境中去考虑,或许你就真正能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如临其境。如在讲《》一目就可用此方法,当然如果邀请经历过的老教师现身说法效果会更好一些。其他如讲练结合法,列表法,归纳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等都可以运用。笔者所常用的就是探究法,允许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表不同看法,不要拘泥于课本的评论和定性,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对历史的深层次认识。总之,讲课求活,不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能把学生吸引住,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把这一堂课讲透彻、讲彻底并能为学生所接受。笔者认为这就是成功的一课。

3. 要注意教态。所谓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其中包括形体语言、情绪状态、授课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如在讲“”时,朗诵的关于的诗词,将克服千难万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表现出来,表现出革命必胜的信念。如在讲《》一目日军杀害我南京同胞三十多万时,教师的声音要低沉,语气放慢,心情沉重而愤怒,让学生感受到因同胞的死而悲哀,因日军的屠杀而愤怒的心情。总的说来,根据所讲课内容的不同,教师的语言,情绪,神态,手势都要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是千万不能呆板,面无表情,站在讲台上口动而身不动,更不能有口头禅,不能有口吃。除此之外,加一些生活化的幽默的语言,更会对课堂增色不少。当然了,在进教室讲课前我们要面带微笑,给学生一重宽松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这样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4. 要有小结和适当的练习。小结是对所讲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能加深学生对这堂课的理解和把握。适当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并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培养人才更是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我们没有理由不上好每一节课。

三、做好学情检查、作业批改、辅导学生、单元测验等工作

学情检查就是对所讲过的每一节内容都要对学生落实。具体做法可以是抽学生背,也可以让学生写,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查。或是每次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抽查学生,如果这样做能养成一种习惯,那么学生的成绩自然也就不差。

作业批改也很重要,批改作业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让学生加以改进。可以在批阅的同时,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边批阅边讲解,也可以树立典范,对作业做的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给予表扬,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另外,在作业布置上也应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所做作业也有所差别。

辅导学生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我不赞成讲完课以后有大批的学生围着你的办公桌问同样的问题。那样的话可能你的这堂课讲的有问题,而不是学生的问题。笔者提倡学生发问,也鼓励学生质疑,喜欢和学生探究一些具体的问题。

单元测验这一环节也很重要,它能检验学生在这一单元所学知识的情况,也是学情检查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教师都在做,笔者在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

(上接第105页)

四、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我们尽力不要用过激的语言来刺激学生,多与学生平等交流,彼此尊重,互谈学习感受,和谐相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们也要关注差等生,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要走进学生生活当中,虚寒问暖,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你就会成为学生尊敬和爱戴的一位教师。你也会觉的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篇9

一、教学案例

(一)活动项目

本案例的活动项目是《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主题幻灯片》。选择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一方面百年民生变迁是丰富多彩、头绪繁杂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易梳理,但是其可供查寻的史料极其丰富,网络、报刊、书籍上都有介绍,容易进行社会调查来收集材料;另一方面中国民生百年变迁这一历史过程与广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此会比较感兴趣,且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活动目标

宏观的历史教材学习本身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微观的历史知识却是丰富多彩的。通过介绍丰富多彩的微观历史知识,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能帮他们寻找出收集历史资料的多种途径,帮他们学会选择和初步整理历史信息的方法,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他们加深对历史规律与重要历史现象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的历史读物、图集,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标志性历史事件的内容和普通百姓在历史变迁瞬间的表现。在收集资料的初期,多数学生因为是第一次自己动手做,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会觉得头绪太多、杂乱无章以致理不清思路。教师可启发学生梳理民生变迁的几个重要方面,让他们通过讨论知道要有目的、有专题地去收集资料;也可把民生变迁的百年分成几个重要的阶段,如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还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百年民生变迁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独立确定主题展开收集工作;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意愿,自由结合成组,各小组都确定独立的主题,组内分工合作,能者多劳,从而使收集资料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资料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报刊、书籍,又有因特网等。在学生知识探究的过程中,由于他们是带着目的去收集的,因此很自然地就学会并掌握了各种搜索、查找的技能,且当学生一旦成为知识探究的主体,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综合素质也会不断提升。如此一来,信息不但在来源上具有广泛性、在内容上具有针对性,而且在处理的形式上也独具特色,这些成果都是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

(四)活动过程

1.四人一组,每组自选本组的幻灯片主题,主题要围绕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2.小组的成员按各自的兴趣或特长组合,不拘泥于方式,可以取长补短组合,也可以强强联合。

3.服务于幻灯片主题的史料要详实,材料组合要丰富多彩,版面的规模与表现形式不限,可以是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幻灯投影或者图文并茂的解说。每组幻灯片都要标注合作者的姓名并说明资料来源。

4.配置幻灯片解说员。每组推举一名学生担任幻灯片解说员,代表本组成员介绍幻灯片形成的过程、史料特色、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活动探究后的成果。

5.成果合成与评选。在教室里播放各组的幻灯片,请历史教研组教师与各组学生共同观看并进行讨论,交流心得体会,最终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投票评选出优秀幻灯片小组。

(五)活动效果

本案例的实施,取得了比传统的教学形式更好的效果。

首先,活动课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解放了自己的手、口与大脑,减少了对教师与教材的依赖,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贯彻,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了其个性。

其次,历史活动课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活动课的学习,形成了历史学习的探究之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弥补了常规历史课的不足。

最后,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探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去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服务于学习的中心目标,从信息的收集到信息的整理与合成无不得益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帮助。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与应用,在自己探索或交流历史知识中得到了领会和掌握,这使历史探究学习成为综合性的学习过程。

篇10

历史故事在教学中除了激趣外,还应尽可能发挥出它的张力,比如在整课的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对某一历史现象做出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人民版《汉代儒学》一课,是笔者在2012年参加全国历史优质课(南昌)评比的课题。课中引用的叔孙通制立朝仪的故事,得到了一些与会专家与老师的关注。去年12月,凑巧本课又作为浙江省高中历史教学疑难问题研讨会的示范课,课后,很多老师的关注点仍然集中在叔孙通的故事上,赞誉者有之,质疑者也有。因此,笔者就引用这一故事的想法并结合课堂实践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引用故事的原因

人民版《汉代儒学》是通过两个方面阐述儒学独尊的原因:第一,从秦以来大一统的时代特征出发,“文化的‘一统’和政治的‘一统’是一致的,而文化的‘一统’又可以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①第二,因为董仲舒的理论为君主提供了“理论基础”,②所以汉武帝接受他的独尊儒术的建议。这样的解释存在一个逻辑缺陷:它只能解释“罢黜百家”的原因,而不能解释独尊的为什么是儒学,即使是董仲舒的建议,也是因为有汉武帝重用儒学之士在先。教材的编写者大概也知道这一缺陷,因为这一目的标题只写“罢黜百家”,而没写“独尊儒术”。我在教学设计中引用“叔孙通制立朝仪”的故事就是为了填补教材逻辑上这缺失的一环。根据《史记》的记载,故事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刘邦初得天下(高祖五年),设宴庆功,群臣在宴会上喝醉,大声喧哗,甚至拔剑击柱……刘邦见状很不高兴。一旁的儒生叔孙通乘机对刘邦说:“儒生虽然不能一块和您打天下,但是您要治理天下,那就用得着了。臣愿意去鲁地召集些儒生,与臣一起制定礼仪。”刘邦表示同意,于是授权叔孙通。(教师旁白:不久之后,长乐宫落成,叔孙通借此机会向刘邦展示成果)在叔孙通的指挥下,来朝庆贺的群臣都排着整齐的队伍鱼贯而入。刘邦赐酒,大臣齐刷刷地作揖谢恩,然后端起酒杯,分批向刘邦敬酒。整个典礼从早到晚,没有一个人喧哗。刘邦看后说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③这个故事揭示了儒学得以独尊的一个内在原因,即儒家通过制定礼仪秩序来烘托皇权之尊,从而赢得执政者的欢心。结合教材的描写,学生对儒学独尊的背景就有了一个更加合乎逻辑的理解。

二、引用故事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据史书记载,向来厌恶儒家的刘邦在即位后的第十年路过鲁国时以太牢祭孔,表达尊儒之意。虽然史书没有说明这一转变的原因,但想来必然和叔孙通制立朝仪会有一定关系,那么问题来了,本课的主题———儒学独尊———是发生在汉武帝时代,上距高祖刘邦尚有70余年,为什么独尊儒学的不是刘邦,而是他的曾孙汉武帝刘彻呢?遗憾的是,教材对这70年的历史几乎只字未提。而学生对汉初到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状况也是一片空白,如果加以补充未免会游离于本课主题,且教学时间不足,如果不讲,那么引用叔孙通制立朝仪的故事在解决了教材逻辑问题的同时,又制造了一个新的、需要花较长时间解读的“难题”,未免得不偿失。学者余英时认为,研究思想史,固然要注重政治、经济发展的外在作用,但“思想史内在理路”更加关键,即“思想史本身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领域,有它内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它的发展过程中找到从上一个阶段转变到下一个阶段的线索”。①那么,儒学从刘邦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发展的内在理路究竟是什么呢?冯友兰先生的一段文字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在封建时代,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支撑。②受此启发,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过渡环节:师:叔孙通采用制立朝仪的方式彰显皇帝之尊贵,得到刘邦的欣赏。但是他只是让皇帝尊(同步板书:皇帝———尊),却没有解释……(抛给学生作答)生:皇帝为什么尊?!师:非常好!“皇帝为什么尊”的问题不解释,会带来严重问题,比如(电子课件同步展示)刘邦的一位功臣叫英布,起来造反,刘邦问他:“汝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师:所以,叔孙通版的儒学还过于粗糙,不够理论化,它能让帝王欣赏,但要变成国家的统治思想,未免还欠了分火候。而要完成这一理论塑造,解答“君何以尊”的,则要等到汉武帝时代,要等到儒学理论大家董仲舒的出现。通过“皇帝为什么尊”的问题,找到了一条儒学从刘邦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发展的内在理路,它不仅弥缝了因引用“叔孙通制立朝仪”造成的教学环节上的罅隙,而且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自然地引出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知识点。而教材关于董仲舒理论的描写,其落脚点恰恰就是“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即是说,皇帝的尊是因为“受命于天”,而董仲舒又进一步阐述了受命于天的合理性。如此一来,使得叔孙通制立朝仪的故事在完成弥补教材逻辑缺陷的任务后,还起到了作为“药引”———引出董仲舒改造儒学———的作用,这就让故事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产生一定的张力。

三、对故事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