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规程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理规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管理规程

篇1

一、合规风险管理与流程银行建设的关系

(一)流程银行建设有助于健全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流程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内部主要业务条线的系统管理和统一核算,其核心是根据客户类别,将业务分设成一系列能快速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的业务流程,并将经营决策点直接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流程银行建设要求全面梳理商业银行现有规章制度,对业务流程的划分、边界的界定、流程的协调等建立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要求,对员工的业务处理流程和行为规范进行严格监控和约束。流程银行的建设过程是严格审核商业银行流程是否合规的过程,通过对每一流程的合规评估,让隶属不同部门的流程按照合规操作、规避风险的目标重新组装,建立覆盖所有业务和涉及业务全过程的内部管理体系,构筑全方位、立体交叉的监督管理网络,这有助于发挥合规风险预警作用,实现对风险的识别、评估、量化及管理,最终形成职责明确、决策科学、执行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

(二)有效合规风险管理有助于保障流程银行建设

合规风险管理要求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准则落实到业务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环节或流程中去,识别、评估和管理相应的风险点,使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流程化并与外部法律、法规和准则相一致,从而在根源上控制合规风险的发生。按照合规风险管理的理念,流程银行建设必须完善法人治理,以“一线为客户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为经营理念,以“组织为流程而定,提升决策和反应效率,有效管理和风险控制”为原则进行部门设置,灵活构建前台营销服务职能完善、中台风险管理严密、后台保障支持有力的组织架构。合规风险管理是流程银行建设的微观基础,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通过不断整合银行业务和优化管理运行体系,梳理业务流程的风险点,管控日常操作中的不合规行为,有助于建立健全完善的流程银行制度。

二、邮储银行上海分行流程银行建设的实践

流程银行是当前国内外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经营管理模式,是邮储银行改革组织和经营体制落后现状,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战略选择。

(一)再造经营组织架构

2013年,邮储银行上海分行在总行部署下启动机构改革,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对分支行内设部门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起适应流程银行建设标准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再造本着以流程决定岗位设置、以岗位设置决定部门设置的思路,将分行内设部门划分为营销及产品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支持与服务部门三个版块,强化一线营销职能,强调部门间的制衡与协作。在对业务流程优化基础上,以“加强控制、规范流程、提高效率”为前提,兼顾内部控制与运行效率、兼顾风险管控与业务发展、兼顾风险成本与提升盈利,对信贷、资金等业务条线按照前、中、后台严格分离进行重新整合与定位,印发《分支行各委员会和各内设部门主要职责》对部门职责及其在流程管控的位置进行明确,力争做大前台、做精中台、做强后台。

(二)规范规章制度管理

科学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是确保业务流程能有效执行的制度保证,是提高流程控制质量的有力助手。邮储银行上海分行多管齐下,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一是规范规章制度制定行为,出台《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对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查、审批与执行、修订与废止等流程予以明确,保障了规章制度的质量和效力。二是开展合规审查平台建设,建立合规审查机制,对新产品、新业务、新制度进行合规审查,确保其出台符合监管规定。三是定期进行制度梳理,一方面对监管新规,实时跟踪,进行合规分析与提示,确保行内规定符合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在内部风险排查、业务流程改造等基础上,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与调整,对已经失效的、与现行政策不符的、操作性不强的制度及时进行修改调整到位。四是扎实推进《业务行为规范手册》的编制、实施与推广工作,通过对信贷、对公结算、个金等业务流程和风险点的梳理,提出控制措施,帮助员工实现业务行为的自我规范。

(三)强化业务流程管控

邮储银行上海分行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为原则,将全流程管理的理念引入业务管理,在加大对重点环节控制的基础上,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防范风险。以信贷业务为例,按照“营销、审批、管控”三线分离的原则和信贷流程要求,构建营销、审查、放款、检查、处置一体化的信贷管理体系。业务营销由零售信贷部、小企业金融部、公司业务部、国际业务部等部门负责对不同客户、产品和行业的市场营销、拓展维护,提高专业化程度;组建审批中心,实现授信审查审批与授信后风险管控的分离,并相互制约;成立放款中心,对审批通过的业务进行放款审核;由贷后管理团队负责贷款发放后的日常检查与风险监测;由资产保全部负责不良资产的专业化清收和管理。

(四)加强岗位管理

岗位管理是流程管理的基本单元,是保证业务流程高效运行的基础。邮储银行上海分行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业务的健康发展和银行的改革转型提供支撑和保障:一是建立岗位任职资格管理机制,持续强化对员工持证上岗的考核要求,促进全员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二是实施员工职业规划管理,组织各类业务培训、支行行长领导力提升培训等,印发《员工职级晋升管理办法》《员工在职学历教育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三是定岗定编,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要求。

三、基于流程银行建设的合规风险管理成效

随着邮储银行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规风险管理作为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在实现流程银行建设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实现组织架构与合规风险管理架构的有机结合

邮储银行上海分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采取复合型的组织模式,纵向上,由风险与内控委员会负责合规管理的日常监督,分行设独立的法律与合规部,配备专职合规管理岗,支行设风险合规部,配备风险合规岗;横向上,分、支行各部门均明确一名部门负责人分管合规,并确定一名合规工作联系人。这种纵到底、横到边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有效地构筑了防控合规风险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业务部门,对是否切实落实合规风险的防控负有首要责任,是防控合规风险的执行部门。第二道防线――法律与合规部,牵头组织建设全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对全行合规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评估。第三道防线――审计部,是合规监督部门,对业务条线经营的合规性进行事后审计,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检查稽核,并监督法律与合规部是否履行了合规风险管理职责。上述职责分工有效地保障了合规风险管理、业务经营与内审之间的独立性,与分行三大版块,业务前中后台严格分离、后台业务集中处理的组织架构有机结合,实现了效率与管控的兼顾和平衡。

(二)实现合规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有效嵌合

以流程和岗位责任为基础,在业务流程的相关环节落实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随流程落实内控,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和人员执行力,提高合规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邮储银行上海分行实施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的基本思路。为此,其制定了合规咨询、合规审查、合规测试、合规举报、合规信息报送等制度,开展网点合规检查,进行新规速递与宣贯,合规风险提示,组织合规培训等,将一系列合规风险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业务流程的众多环节,对合规风险识别、评估、量化、监控、检查、报告的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合规对全行业务发展的有效支持。

(三)以合规考核促业务发展

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合规经营,并与防范风险相伴。邮储银行上海分行加大对机构和员工合规绩效的考核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员工规范操作、业务健康发展。一是对机构进行合规绩效考核,分为上级对下级合规部门的考核、本级考核两种,上级对下级合规部门的考核主要以条线考核为主;本级考核属于“360度考核”,由行长、分管行长、分行其他部门、下属支行对合规部门工作业绩、工作效率、协调配合等情况进行打分与评价。二是制定《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等,对机构和从业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负向累计记分,对机构和从业人员制止违规违纪、堵截案件等行为进行正向累计记分,据以进行考核管理。三是制定《关键岗位员工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办法》,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四是成立员工违规行为审理委员会,每半年度开展一次员工行为集中排查,及时发现员工违规行为。

四、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构想

在商业银行各项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实现合规风险管理与流程银行建设相统一意义重大。积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深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有利于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的根本提高。

(一)培育银行良好合规文化,积极推广流程银行理念

良好的合规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要通过营造合规氛围、培育合规文化,使银行合规管理体制机制牢固地深植于合规理念与合规文化中,使每一位员工熟知并掌握本岗位业务操作中的主要风险点和控制方法,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形成合规思维,主动预防各个流程的合规风险,促进符合规范操作的流程银行建设。

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风险管理;风险规避

建筑施工是一项风险性较高的工作,不仅危害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成为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只有有效规避施工过程的风险,才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设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影响建筑施工过程的因素比较复杂,也就增加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难度。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风险的研究,把规避风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1 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对于建筑施工过程来说,风险是指所有有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可能发生的事件,它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在建筑施工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风险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客观性,它主要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并不是一定发生的事情,也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规避措施加以避免的。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工作是有其必要性的。

建筑施工是周期较长、带有较强的技术性的过程,同时建筑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使用效率,如果施工质量不合格,那么将会对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害。这些由于建筑施工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影响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避免的,这就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保证使用者使用的效率;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施工过程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地区差异、环境差异等引起的风险,使建筑施工更加符合地区、文化发展,还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份额;另外,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管理制度还只是在初级实施阶段,建筑市场的不稳定性也给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建筑施工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是及其必要的。

2 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及规避的几点策略

2.1 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的类型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的风险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施工前期风险:施工前期主要包括对项目的招标、设计等工作,一旦招标资金欠缺、工程设计有漏洞,那么将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进而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中期风险:施工中期如果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质量的控制等工作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施工风险,影响施工的效益;与施工有关单位引起的风险:与施工有关单位即是业主单位、监管单位等,如果业主单位对施工提出不合理要求,监管单位没有尽到监督管理职责,那么也将引起施工风险。

2.2 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规避策略

首先,保证管理团队成员的素质。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项目管理团队成员进行严格的选拔,以保证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与较强的施工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这些管理人员还必须对建筑施工风险有一个较高水平的认识,能够对施工风险进行详细、严格的分析,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解决,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只有具备这样高素质的施工管理组织团队,才能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与规避工作的核心人物,才能领导并协助其他工作人员顺利完成建筑施工。

其次,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控制质量风险。只有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提高风险意识,积极参与到规避风险工作中来。所有工作人员在管理人员的组织与管理下,对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引起建筑施工风险的因素进行严格的分析与管理,有效降低管理、质量与安全的风险,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最后,完善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机制,提前制定详细的风险规避策略。由于引起建筑施工风险的因素较多,也较为复杂,只靠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的管理与是不足以完全保证风险规避的效率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积极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对各种风险类型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提前制定详细的风险规避策略,以保证建筑施工风险规避的效率。比如,企业可以努力搞好与业主单位的关系,协调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解决由业主单位引起的风险;企业提高法律意识,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对合同的签订问题严加管理,以防因合同理解差异引起的风险;加强对施工资金的管理,保证施工资金的供应,避免因为施工资金欠缺而导致施工效率降低的风险,等等。

总之,只有做好风险管理与规避工作,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够有效保证建筑施工质量,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最大化地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就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地调查,对影响施工质量的技术性、管理性、环境性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地分析,尽量降低因为建筑施工规模不断大型化与技术复杂化所引起的风险,并积极地将分析与控制施工风险作为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最终达到规避风险、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各种效益,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曹柏根,陈玲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及规避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3).

[2]袁富贵.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1).

[3]刘登佐,文亮.工程项目投标中的风险问题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07,(06).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合规管理 重要性 现状 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70-02

合规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主动规避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的内部控制活动,它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的基础和核心。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起点低、规模小、人员素质不高等特殊因素的制约,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相应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与监管,对合规风险认识淡薄。尽管近几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在合规风险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强和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商业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合规经营是促进银行自身业务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内外许多实践证明,严重的合规缺陷会给银行生存造成致命的威胁,而健全良好的合规管理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银行业务效益,提升银行声誉。在银行内部,各业务条线制定的相应政策、程序、操作手册或操作指南组成了满足整个银行正常运作的行为准则,是实现银行发展目标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如果无视这些行为准则而违规经营,轻则给银行自身带来经济、声誉的损失,重则会影响到银行的生存发展。因此,银行要健康发展必须做到合规经营。

2.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强化银行内部治理、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的需要。一家先进的银行必须有良好的合规文化做支撑,否则银行想确定恰当的战略目标很困难,而实施好这些战略难度就更大。事实上,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团体、员工的具体行为,如果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对银行内部规章视而不见,很容易导致重大违规事件甚至违法案件的发生。因此,合规要从高管做起,银行高层率先垂范,在全行形成良好的合规经营氛围和合规文化。

3.合规风险管理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的需求。合规管理是银行内在的需求,而不是应对外部的监管。银行只有具备良好的合规管理制度的安排,又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准确理解与贯彻法律、法规与准则的精神,才能通过持续关注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的变化和最新发展,建立并保持与监管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就可以全面提升机构的风险管理质量。

二、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

1.合规文化尚未形成。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合规文化尚未真正形成。“合规从高层做起”,“合规人人有责”的合规管理理念尚未转化为管理层和员工的自觉行动,“主动合规”的意识和习惯较弱。合规文化建设还未系统化,宣传和培训力度不够,“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还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在实践中还不能很好处理好合规风险与业务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尚未建立完善可行的合规风险管理程序和考核体系,使合规控制与经营活动紧密结合。由于对合规风险管理的认识以及合规风险理念上的偏差,部分管理人员和员工合规经营意识淡薄,主动管理合规风险的意识缺乏,把合规经营与高效快捷的竞争力相对立,以原有的习惯做法代替规定的流程,抱着旧认识指导业务行为的现象仍然存在,弱化了制度执行力。

2.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有缺陷。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是实现全面合规风险管理的前提。但从实际情况看,城市商业银行在合规风险管理上仍存在不足,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一是完善垂直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大多数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合规管理部门来对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但还没有形成横到边、竖到底的全方位合规风险管理架构。二是合规部门的合规管理职责尚待完善。合规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合规风险管理与有的部门职能重叠,形成重复管理,有的职责不清,出现管理真空,甚至将合规部门的工作职责简单定位成检查部门或接待检查和管理检查的部门。由于经营的压力,利益的制衡,管理上存在盲点等各方面的原因,合规管理有效性打折。

3.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规范。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金融监管的需要。内部缺乏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制度制定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突出,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比较欠缺,褒奖和惩罚措施都较轻。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损失,处罚都不够严厉,惩戒作用有限。而城市商业银行各个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的合规管理体制,未将全行合规风险纳入大风险的视角予以全面管理,尚未制定全行统一的合规风险政策。这导致各个业务部门和各级分支机构对于合规风险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偏好,全行的合规风险缺乏统一控制。

4.合规专业人才匮乏,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合规管理人员与履行合规职责相匹配的资质、经验、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尚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专业、专职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银行合规管理人员应当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熟悉银行的内外政策、制度和流程,而且要具有丰富的业务工作经验和法律专业知识,但目前合规管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尚不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严重制约了合规管理发挥高效作用。

篇4

一、当前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现状

当前,国内大多数建设企业正切实面临着如何有效地加强合同管理、成功规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这一问题。

(一)工程建设企业的合同管理意识普遍不强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企业的高层管理层和工程合同的具体执行环节。

首先,企业高层无论是总部还是分部的领导虽然大都非常了解加强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合同执行管理环节,依然习惯按照自己现有的管理经验开展工作,而非切实按照工程合同中的条款来开展工程管理工作。在最初工程会议与工作安排阶段一再强调工程合同管理对于工程风险防范的基础性作用,等到实际开始管理时因缺乏有效的具体管理措施,而导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风险纠纷后,才急切要求签署补充合同,开始做“事后诸葛亮”;在建设企业中各级工司虽然有负责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工作的专业部门,可是多个业务部门都设有合同管理的项目经理部,两个层面的合同管理工作经常脱节,直接导致上下步调不一致。

其次,工程合同的执行阶段,建设企业的合同管理负责人职位责任感不足,对于合同条款的执行力不强,没能做到有效监管建设合同签订和履行的各个环节,进而形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合同风险损失。

(二)工程合同的风险评估机制不全

工程合同的风验评估包含三个方面:即对于合同风险的识别、评审和应对体系。现今建设市场上的大部分建设企业没有成熟的风验识别系统,也未设相应的评审部门,如当涉及到工程分包时对劳务承包方的资质类的关键因素,未进行重点调查核实就随意签订分包合同,而进行合同风验评审时又“空走形势”未引起足够重视,致使后期工程合同履行环节隐患重重。另外,对于可能出现的工程风险,很少企业做到了应对策略的提前制定,在缺乏日常风控记录、缺乏规避措施、缺乏风险反应机制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意外风验,企业就会出现无力控制,损失严重的局面。

(三)合同执行阶段风险控制管理不足

在工程合同签订进入合同执行阶段之后,常常出现总公司及项目分部均不按合同条款开展管理工作,仅是凭各自经验开展管理,如遇到业主凭自己主观意愿提出一些与合同条款不符的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在明知对自身利益有害的情形下不按合同办事,就会带来一定的合同风险。另有,企业不重视工程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合同的合法性与完备性;企业无法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工期调整、工程质量要求改变等等的所带来的合同变更而形成的风险隐患做出及时的反映,不能有效实现变更证据的收集管理,会给工程建设企业造成严重的风险损失。

二、工程建设企业的合同管理策略

建设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代表业主行使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在工程的建设期间负责对工程建设全部工作进行总体安排与协调,是基于业主与施工承包单位、监理之间的一个管理单位。要想有效规避工程建设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就得从合同管理工作入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

(一)强化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合同风险意识

建设企业的高层管理部门在做好合同风险管理部署工作的同时,要重视风险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要加强合同执行的管理的日常监督;建设企业各级管理层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和具体实例宣传,使各级管理人员在牢固掌握风险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强烈的防范意识;强化合同直接管理人员的合同执行意识,最大限度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切实增强自身职务责任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实现企业合同执行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健全企业的合同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据工程合同涉及的内容,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对其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对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展开资质调查,以实现对于合同条款中所涉风险的全面识别;以领导与合同条款中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单位共同组成合同日常评审组,依次实现下属业分部门、项目经理部门,分公司领导、总公司领导的层层审查,最终汇集各级意见,对于合同中可能蕴含的风险度给出评价;得出评审意见之后,企业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对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合同风险对策体系,以便企业一旦面对意外风险时,能拿出有效的规避策略。

(三)有效防范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风险

工程建设企业将对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总结得出的结果,诸如合同所涉及当事人的责任与权利义务、工程规模设置、工期控制等等潜在风险一一列出,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同时合同管理人员应保证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合同签订的目的、具体的合同条款、各单位在合同中的地位等等,以方便工作人员在合同审查与执行中发现更多隐藏的风险;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预测范围之外的新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果断采取必要措施如签订补充合同等对其实施处理,以防造成更严重损失,影响到工程的正常进行和建设企业的信誉。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海外EPC工程承包 汇率波动 汇率风险管理

引言

当一国经济出现某种波动时,就会从它的货币汇率上反映出来。一般地说,一国的公司企业在对外投资生产经营活动中,任何一个东道国家货币汇率发生波动,都将会给其带来经济上的损益后果。从跨国公司来说,它波及国外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倘若东道国货币发生贬值,它就要遭受贬值的损失;与此同时,作为子公司本身的经营结果――利润或收益汇回母国时,亦会带来汇率上的损失。当前,对外承包工程已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式。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世界各经济体依存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任何经济体都不能脱离全球经济而独自发展。

一、海外EPC工程项目中的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在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未预料到的变动,致使有关的金融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汇率风险主要有交易风险、经营风险与折算风险3种。

1.1交易风险。是指在运用外币进行的交易中,从合同签订之日到债权债务得到清偿这一期间内,企业由于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交易风险是一种常见的汇率风险,企业在以外币进行贸易结算、贷款或借款以及伴随外币贷款、借款而进行外汇交易时,都有可能产生交易风险。

1.2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而使公司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益和现金流减少的可能性。收益变化幅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对企业产品价格、销售数量以及成本可能产生影响的程度。

1.3折算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资产负债表某些项目金额变动的风险。折算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经济活动发生日与财务决算日的汇率不一样,所以,外币债权债务经过折算后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账面损益。二是企业在其他国家设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在合并报表时,需要将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本国的记账货币,并且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按照上述规定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折算带来的汇兑损益不涉及实际的现金流量,带有会计性。

二、海外EPC工程项目汇率风险的类型

2.1资金风险。在国外EPC总承包项目中,最大的风险还是资金风险。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把资金风险降到最低,是每个对外承包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2.2税务风险。由于各个国家政治制度不同,因而税务非常复杂,有的国家除了工程的服务税务制度外,还有各个联邦还有各自的税制。因此,业主为了避免投资出现的不确定性,要求承包商承担因为国家法律引起的税率变化以及征税范围变化引起的风险。

2.3 物价上涨与汇率风险。这种风险也是每个国外EPC承包商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国还是外汇管制国家,从境外采购和境外服务收到的是美元,但在中国境内采购设备和服务时,必须支付人民币。而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大,因此存在着较大的汇率风险。

三、海外EPC工程项目规避汇率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手段

一些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人员受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对国际金融市场动向不敏感,对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了解比较少,影响企业对汇率避险工具的运用,不少企业汇率避险意识仍比较淡薄。有的企业仍未完全转变经营理念,往往只将汇率风险归咎于政策因素,主动避险意识淡薄。因此,强化同际工程承包汇率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已是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建立汇率风险的监测系统

汇率风险防范措施的正确选用关键在于对汇率变动趋势的正确预测,承包商应高度重视汇率风险,广泛搜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有关信息和情报资料,分析和研究有关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进而对有关汇率变动趋势作出准确预测。

3.2 加强资金管理

对需要使用外汇的项目或部门,要事先编制资金使用计划,重点指出预计使用的外汇金额和支出时间,减少多次换汇的损失。同时要使项目部管理人员重视资金管理,要在境外资金的管理上注意研究资金的需求情况、自有资金、合同进度款、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等。

3.3选择投保方式规避风险

承包境外工程中标后,若企业估计可能有汇率风险,可向保险公司投保外汇汇率风险的保险,当发生汇率损失时可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的补偿,使企业相对减少由于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

四、结语

随着金融市场的稳步发展和逐渐完善,今后将产生更多衍生金融工具,这些都将给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更多的选择。我国海外经营企业必须加快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使人民币升值的挑战转变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及管理水平的契机,促进海外工程项目承包服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发展报告2005-2006.2006

[2]张水波,杨秋波.对外承包工程快速增长:问题与对策.国际经济合作,2007;2

[3]姜波克,陆前进.汇率理论和政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下工程 风险控制

1 引言

中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从上世纪末开始,处于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高峰之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等城市都陆续展开了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各地时有工程事故发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何控制工程建设的风险,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工程经验和物理力学规律可知,工程风险在发展成为工程事故之前,往往存在着某些特定征兆和现象,如监测数据的异常反应、地表突然沉降等特殊现象,有经验的工程师能够根据这些状况的产生,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往往能避免工程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建设企业通常用于控制工程风险的办法,是派遣大量的有经验的工程师常驻现场,监督工程的进展,保障工程安全、有序的建设。然而,由于工程师的水平不一,对同样的数据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而数据评判不正确,可能延误工程抢险的时机,导致不必要的损失。wWW.133229.coM所以,控制工程风险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评判工程数据的体系,统一分析、评判工程的风险程度。

在今后的几年中,上海年均要完成约40km的轨道交通建设。随着建设的大面积铺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工点多、摊子大、时间长的特点。建设过程中对重要建筑物和已建成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造成施工节点多、施工的工序和难度不断增加,由此发生工程危险和工程事故的概率不断上升。如果还是仅依靠有经验的工程师控制工程风险,在人员的数量和水平上将远远不够。实现分散工程的工程风险统一管理与控制,运用网络化的远程监控手段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但这在世界轨道交通建设史上并无先例可循。从1999年起,在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中,由于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就此展开研究,逐步探索和完善了一整套工程远程监控管理体系。通过收集、传送现场的工程数据到远程的服务器,设置一个专门分析、处理工程数据的职能部门———监控中心,对工程风险进行集约的管理和及时的反馈,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工程事故的发生。目前,该管理体系已推广到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6号线等工程,并得到成功应用,发现工程隐患阻止工程事故发生多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基本要求

工程风险的远程监控管理问题,在技术角度上就是如何实现工程现场数据的远程交互的课题。它可以分解为数据的采集、数据的交换、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反馈6个层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要求如下:

(1)标准化信息采集

工程的数据,尤其是监测数据,必须按照固定格式提供或输入,尽量避免以报表文件等用户自由度较大的格式的数据文件,防止由此产生的巨大的数据转换工作量。推荐系统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的平台。

(2)可靠的信息传送功能

对于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交换的过程,要求所用的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必须稳定可靠,防止由于突然断线等情况而出现系统异常。

(3)实用的信息处理

对于系统获取的数据,不能仅满足于直接将数据到相关的人员,需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判断、提取数据的可信度、数据代表的工程风险程度。某些和工程风险无关,或者依赖于人工反复干预的预测预报技术尽量不要使用。

(4)安全的用户认证和分级的用户授权

不同类别、不同级别、不同工程的用户与系统交互的内容和范围应该受到严格控制,未经许可的用户应无法获取数据。

(5)及时的信息反馈

除依靠人工电话通知等手段外,可以考虑利用bp机、短信等信息终端信息,使用户能在第一时间内,自动获得需要的信息。还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数据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6)严密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工程风险的远程监控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本职工作完成的好坏以及各环节之间配合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管理体系效能。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管理体系将有失效的危险。所以,必须有严密的管理制度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有力保障。

3远程监控管理的系统组成

3.1远程监控管理模式

如图1所示,工程所辖工地的所有工程数据、信息,均使用专用的软件将工程的信息传送到中央数据库,由管理者和监控中心通过网络直接调用;监控中心负责数据的分析处理,每天将数据分析处理的结论以报表文件的形式发送给相关的职能部门和管理者;管理者参照报表和获得的工程信息做出工程决策,指导现场的施工。在这一架构中,现场传送的数据是否及时、真实,以及监控中心是否有可靠的手段分析处理数据,构成了整个远程监控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分级授权管理、数据流向和数据安全方面的设计,确保了数据的收集、传送、存放、调用等各个环节,均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3.2 工程数据的远程监控管理

工程数据的远程监控管理包括车站和区间隧道两个方面。根据输入工程信息单位的不同,工程数据的远程监控管理可分为:甲方管理、施工总包、监理单位、监测单位4个不同版本,不同版本的输入和查阅信息的权限各自不同。

由于有专门的授权软件,并且通过专用的软件输入、传输、查阅数据,工程数据可分级调用,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另外,由于使用internet传送数据,避免了建设专用网络的巨大投资,也方便管理者随时随地获得工程的信息。

3.3工程视频的远程监控管理

现场上传的数据一般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在需要察看到工程实时进展的状况时,采用远程的视频监看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由视频的查看,可以直观地获得工程现场的影像,对于不合规范的操作和现象,均能通过照片、录像存档,作为依据,责成现场单位限期整改。

4 控制工程风险的职能部门———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负责控制工程风险控制的具体职能部门,由建设企业项目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并设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完成日常工作。监控中心根据获得的工程数据,研判工程所处的状态,发现其中存在的工程隐患和工程危险,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告知相关部门;并且它负责远程监控的日常管理,保障整个管理体系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转。

所以,监控中心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1)根据工程数据分析工程风险的能力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工程风险判断的经验,由工程数据分析判断其中存在的工程风险,并做出短期的预警,在技术上已经解决。

(2)快速获取工程相关数据的能力

由于工程数据的远程监控管理应用了数据库技术,所有资料均以通用格式保存在服务器上,为实现工程状态的自动判断提供了方便。

(3)发现工程隐患后,及时告知相关责任人员的能力

当发现工程隐患后,是否能及时处理取决于相关信息能否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相关责任人员。对于监控中心,不能仅满足于提交报告告知工程的风险。电话联系或者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甚至自动化的信息发送均可应用。

(4)工程资料存档,并提供相关人员方便的查阅相关资料的功能

远程监控管理所获得的工程数据是海量的数据,其中有可能夹杂错误数据,若要重复利用,则在资料存档阶段应作进一步的处理,如剔除错误数据、转成excel报表等等。经处理后的数据,将方便工程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

监控中心是对整个远程监控管理起决定性作用的部门,它的作用发挥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管理体系是否能正常运转。同时,由于是集约化的工程风险管理,监控中心的设立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保证了所有工程在统一标准下控制工程风险,避免工程师水平不一而导致的误判、遗漏情况的发生。

5工程实例

某车站围护结构为 850smw工法桩,桩长21m;设有3道φ609钢管支撑,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在开挖过程中,该基坑测斜数据出现明显的踢脚现象,至2005-03-07,处于同一横断面的cx31和cx32孔墙脚出现明显位移,呈加速破坏情况。最大变形和最大变形速率分别达到85.73mm、28.27mm/d和70.14mm、30.79mm/d,见图2、图3、图4所示。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数据挖掘的成果判断,基坑处于十分危险的状况。再由当天的测斜数据,反算型钢弯矩得到cx31和cx32的型钢抗弯安全储备只有14.3%和13.3%,接近设计弯矩,与数据评判的最危险点相符,验证了该处存在工程危险。

正因为采取了远程监控管理,工程现场及时传送数据,监控中心科学地处理数据,能及时发现异常,通过管理体系告知相关的职能部门,启动预警机制,马上停工处理工程危险,成功有效地阻止了工程事故的发生。之后工程顺利进展,该点的变形趋向稳定。

6 结语

实践证明,使用远程监控管理是目前对工程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它是解决目前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的风险控制问题、高效发挥稀缺的专家资源的必然途径。

工程风险的远程监控管理还需要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风险。需要逐步实现自动化分析、处理海量数据,实现工程风险的自动判别。同时,需要扩大工程风险管理的范围,将设计单位纳入工程风险的管理体系,参与工程风险的管理;并充分发挥现场监理单位及相关协作单位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在各方面保障工程安全、高效的进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信贷风险管理要以事前为主,关键是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这几家银行都为信贷管理制定了详尽的操作规程,各级信贷人员和客户经理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些操作规程。这样,就把因为业务人员的个人原因而有可能导致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也使得高层管理机构敢于把更多的职责授予不同级别的业务人员。这些操作规程都是银行在相关业务上所具有的长期经验的积累,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业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建立起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之后,其风险管理也就实现了稳定性和连续性,而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则是其内部管理低风险的一个基本标志。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些银行也十分注重地区、行业等因素对本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例如,花旗银行对本行重点开发的13个行业,要定期(一般为一年一次)对每个行业进行分析,再根据每个行业的风险状况定下其最高信贷额度,从而找到信贷行业组合的最佳平衡点。花旗银行还为其高风险行业聘请了行业专家,所有涉及该行业的信贷决策都要得到该行业专家的确认才能实施。在确定了信贷组合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压力测试,即假设某些事件发生后,要测算出这个事件对信贷组合的影响,进而修改信贷政策。当然,这些预测结果并不见得完全符合未来的现实情况,其方法本身也不尽完善,但类似方法代表了风险事前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方向,因此有愈来愈多的银行在尝试引进这些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信贷内部操作规程及内控制度还不完善、不具体,没有成型的手册,也缺乏成熟稳健的高级信贷人员的经验指导。据了解,汇丰银行的信贷手册就是一位高级信贷人员总结了几十年经验之后编写而成的。如果因为现实情况发生了变化需要修改手册,则必须通过该经理,并由他来完成具体的修改工作,以保证手册的权威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另外,我们的信贷人员遵守有关操作规程的意识和自觉性还不够,对行业、地区的宏观分析做得比较肤浅、粗糙,受重视程度也显得很不够。我们虽然也有客户信用评级制度,但实际评级工作做得还不够规范,致使评级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又如,我们在审批贷款时,由于缺乏准确、可信的信用等级,也没能以此作为是否批准其贷款申请的重要依据。类似的问题,使贷款产生了较多的事前风险。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也开展了对部分行业的信贷政策研究和风险分析工作,但分析力量较为分散,研究结果对制定信贷政策的影响力和对信贷投向的指导作用发挥得也不够,“两张皮”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制等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尽快地把各项信贷业务的操作规程完善起来,使我们的风险管理真正做到防范在先,对风险有所承受而不使之蔓延扩大,不是仅仅停留在“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控制和具体化解上。

二、要重视方法制度的创新

如何借鉴和吸收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先进方法和制度,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类问题,那么所谓“与国际惯例接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商业银行”的目标将会缺少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实质性内容。这个课题的现实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加精确的决策依据,更实际的是,采取这些方法,将会使我们学会并使用国际通用的风险管理语言和符号体系,从而能使我国商业银行得到更加积极的国际评价和前景预期。

我国的商业银行迄今仍未完成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转轨,思维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习惯于凭借经验感觉进行管理。相比之下,国外的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利用一些数理分析模型来总结和抽象自己的长期经验,这不仅使他们在管理方式的创新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也为他们的长期业务经验的传承创造了合适的载体。例如,VaR的计算一般要使用到过去若干年以前的数据,美洲银行要对60多年的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和模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如果没有合适的数理分析模型,要对如此之多的数据进行分析是根本不可能的。

风险来源纷繁复杂,仅用有限的几个指标来衡量当然是不可靠的。针对这种情况,花旗银行以4个“W”为主线来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这4个“W”分别是:Who(借款人是谁)、Why(为什么要给他贷款)、What(借款做什么)和How(怎样还款)。围绕着这4条主线,信贷审批人员就可以把各个环节上可能存在的风险串联在一起,将审批决策建立在一个点面俱到、巨细并存的信息基础之上。

应当说,缺少这种深度数理分析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中的一个不足之处。以信贷业务为例,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扩大,在统计学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指标进行控制已变得非常急迫,但目前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已经落后于业务本身的发展。在风险管理上,我们也面临着经验升华高度不够的问题。这种状况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体制运转惯性有很大关系。这种科学抽象程度较高的非常规事务性工作往往被视为一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事情来看待,因此我们的管理人员几乎全部要集中在事务性工作的第一线,管理队伍的阵形压得很扁,后方相对就变得空虚。而开发新的管理模式,恰恰是要由后方的决策支持性组织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应当适当地拉长业务部门的管理阵形,将日常管理事务和管理模式创新工作从机制和机构上分开,选择合适的人员,建立各级业务主管人员的参谋支持机构,其职责之一,就是要对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进行系统的搜集、研究、消化和借鉴,并要结合本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定的实施规划,以便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当然,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决不是说要照搬,还必须将其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比如,我国现在还没有实行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种类也难以和国外银行相匹敌,因此,一些在自由利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型,如VaR模型、利率风险模拟分析等,在现阶段可能会面临较多的实际问题,但是,这毕竟代表了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而且利率市场化实际上也已经摆上了我国金融改革的议程表。我们要想在将来争取主动,现在就必须未雨绸缪。

三、风险管理要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作保证

篇8

【关键词】神经外科病房;风险管理;护理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我科设有病床40张,护理人员17名,年龄19~40岁,平均31岁。职称:中级职称4名,护师8名,护士2名,助理护士4名。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10名,中专7名。

2 方法

2.1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倡导护理安全文化护理风险管理的理念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1]。由护士长、责任组长、高年资护士5名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以下简称小组),定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培训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护士如何识别、评估、防范护理风险。护士长全面负责监控和检查各项职责、制度的落实情况,每天晨会总结前一天的安全状况,及时处理风险隐患,使一些差错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每月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重点讨论分析本月存在的隐患及其解决的方法,提出实施方案。

2.2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护理流程 由小组对各个护理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风险监控,在护理质量检查的基础上重点督查制度落实,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了解护士的观察能力、应急能力和工作责任心。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制定应急预案,如预防患者坠床或摔倒、外出检查发生意外等流程及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处理程序,并定期组织学习培训,要求人人掌握,小组负责不定期抽考护士知晓程度及操作熟练程度。

2.3 增强法制观念 依法进行护理告知,明确护理告知是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本科特点规范告知内容,主要有:入院时告知、住院中告知、出院时告知;告知方式采用口头、书面通知、示范等方式,正确有效地处理患者和其家属的意见,把握告知的适度和进程,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环节[2]。小组制定规范的告知内容及顺序,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争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共同把风险降至最低限度。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减少护士人为因素引起的护理风险,鼓励接受继续教育和自学深造,参加各种形式业务学习培训。重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培训,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的管理。低年资护士语言及沟通技巧较差,难以与患者及家属、同事很好地沟通[3],给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风险和压力。本研究有3例投诉均为低年资护士沟通不良造成误会而引起的。为此,在管理上建立以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帮带新护士的帮教模式,注重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同时强化法律意识的培养及专业知识的训练,小组不定期进行抽考,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5 协调护理工作与相关部门工作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转科和外出检查频繁,往往涉及到相关的几个科室,如ICU,CT室等,规范危重患者转运流程,做到联系相关科室到位、评估患者准确、备齐急救用品,确保患者转运过程安全畅通。

3 结果

开展风险管理前,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患者632例,发生36例护理风险事件。开展风险管理后,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共收治患者652例,发生11例护理风险事件。将各种护理风险项目合并为两大类风险:直接护理风险和间接护理风险。直接护理风险6项,间接护理风险4项,风险管理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见表1。

4 讨论

4.1 工作效率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本科室通过实行风险管理后,护士风险意识强,工作责任明确,能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找出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的对策。及时制定一系列护理服务流程,防止不合格的护理行为。对有风险的事件做到“先知道、先告知、先预防”,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全年无严重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

4.2 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增强了全科护理人员依法施护、防范风险的自律能力。通过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护士能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实施护理告知,使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护患关系密切,护理行为逐步规范,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无投诉。据护理部每月测评报告本科年平均护理满意度,从原来的92.3%上升到96.7%。

4.3 风险管理后变化 通过风险管理后直接风险下降幅度大,而间接护理风险下降幅度小,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管理上加以分析和关注,才能确保患者的需求和安全,同时护士自身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风险管理需要医院各个环节的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只有在做好医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铜山. 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篇9

1.1企业风险意识薄弱在很多的药品生产企业中,质量风险管理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因此,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药品生产企业在风险意识方面比较薄弱,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判断还一直停留在经验推定和感官方面,虽然一些企业建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不能对工作进行指导。企业在生产方面没有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导致风险意识方面也比较低,使得质量风险管理对药品生产的重要性没有体现。

1.2企业缺乏配备所需要的资源,没有实施风险管理培训企业在进行药品生产时,应该配备充足的设备、设施以及人员,同时在厂房面积方面也要满足要求。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但是,在基本资源投入方面也没有给予重视,导致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没有资质或者是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质量风险管理人员,对药品的生产将会没有任何的意义。在质量检测方面,操作人员要按照规程正确操作,对员工的理念也要进行培训,没有严格的培训,员工对风险管理的分析工具就不能理解,导致企业管理中不能很好的规避风险。

1.3企业没有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药品的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体现,在研发、生产、流通、供应以及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在每个程序中都要做到非常合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判断一直都是依赖某个管理人员的个人经验,导致无法对风险进行正确的预判,使企业承担巨大的风险。

2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方向

2.1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所需的资源要不断的完善。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环境方面要做到非常的整洁,对厂区的地面、路面以及运输工具等也要做到非常的干净,避免对药品生产进行污染。对厂房还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必须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来进行,对厂房也要进行清洁和消毒。质量控制实验室要和生产区分开,避免出现混淆和交叉污染的现象。对生物样品和放射性特殊物品进行实验的时候要做到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对设备使用的敏感度也要进行控制,避免受到静电、震动、潮湿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最后,对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清洁,避免设备成为影响药品质量的污染源。

2.2企业要加强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评估质量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对风险的判断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同时,对质量风险产生的经验教训要进行归纳、分析,对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质量风险意识也要进行提高,为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危害的识别、对危害可能产生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信息进行识别时,对产生风险的根源也要进行查找,做好质量风险前瞻管理。

2.3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控制以及质量保证的职能进行履行,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相关活动要进行参与,对相关的文件也要进行审核。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责也要进行规定,按照相关的程序分配到具体的某个人。企业对相关的管理人员的职责也要进行明确,同时,避免出现管理人员不负责任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对质量授权的独立职责进行履行,避免受到其他人员的影响。药品生产的质量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并且对日常管理工作也要进行重视。为了能够将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进行实现,企业负责人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同时,制定合理的计划,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生产管理负责人在专业素质方面要达到要求,同时,要受过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企业在对人员的职责明确之后,也要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时不能出现盲目培训的情况,要和岗位的要求相适应。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药品的质量,对相关的法规也要进行了解,保证培训的效果能够实现。

3结束语

篇10

一、抓好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素质

我作为一名风险管理员,肩负着银行赋予的重要工作职责,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努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和管理素质,为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力实践“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进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深入发展。

二、刻苦勤奋努力,全面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2014年1-3月,我参与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优化、测试工作,2014年3月20日回风险管理部工作,这期间,我刻苦勤奋、认真努力工作,主要完成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对全行72个个人类贷款管理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进行了认真的梳理,针对操作风险方面存在制度缺失、缺陷问题,撰写了《关于完善个人贷款制度防控治理借名假冒名贷款的建议》分析报告。

二是针对我部使用二期系统的情况,撰写了信贷管理二期系统修改、完善建议,供部门领导参考;对信贷管理部制订修改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基本制度》等五个制度办法进行初审,提出十多条修改意见建议;参与开展信贷管理系统数据质量调研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完成了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的后评审工作,并提交合规管理部审核。完成信贷管理部、电子银行部和信用卡部提供的19个现行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的制度后评价工作,提出完善和修改建议。

三是按数据清理相关方案要求,对两家支行信贷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实地核查,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交相关工作底稿。对德勤公司披露的2011年底各逾期档次与我行1104报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到两家支行实地调研,了解并分析产生不一致的原因,并上报相关部门。

四是完成全行2011年底贷款期限类型分布,2010年底和2011年底全行十大贷款客户的贷款余额、占比及排名等数据的分析工作,并形成相关表格资料。根据《关于完善个人贷款制度防控治理借名假冒名贷款的建议》分析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对个人业务部、三农事业部和合规管理部进行了风险提示。对全行X年一、二、三季度即将到期的大额贷款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对所涉及的支行进行风险提示,共计发出贷款到期风险提示书86份。完成2011年底我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违约情况的统计工作。

五是按要求,准确及时上报1104报表。参与普华永道、德勤等公司就我行实施信用风险内评法的相关问题交流会。

三、培养良好作风,促进工作发展

做好银行风险管理工作,除了业务知识与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工作作风。作为一名风险管理的新兵,我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作风,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按时完成任务,提高工作质量,向银行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促进风险管理工作发展,确保银行资产安全,实现最大效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