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一、在大学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法律指导的必然性
1.大学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法律依据,难以和现在的就业环境相适应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程度越来越深,所以大学生就业实现了市场化,越来越多的人才市场出现在毕业生的视野中,举例来看,网上招聘、招聘会和中介等形式越来越多,而不同单位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这一背景下,很多用人单位抓住了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并且迫切想要获得职业的状态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个人法律意识,实现最佳就业选择。不过,很多大学生对和自身利益有关的劳动法规缺乏重视力度,也没有足够的就业法律知识体系。欣慰其课时比较少,但是课程比较多,所以教师偏向于对知识的罗列途径来进行教育。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上课记好笔记即可,而这很难掌握具体的有关就业的法律规定,在具体实践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不会使用法律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帮助大学生了解相关法律,增强个人法律意识是大势所趋。
2.学校缺乏对于就业指导的合理定位,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合理的法律指导
在近些年来,高等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的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也不断增强,各个高校的办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率的影响。对于各个高校来说,为了切实提高就业率,高校不断推销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然而,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定位不合理,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指导力度不足。具体来看,宁夏师范学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工作力量。从现在来看,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教师都是兼职的,并不是专业的,他们的学科背景各异,而且在平常还要应对多种事务性工作,所以很难潜心研究劳动法律,更不用说开展高效的指导了。第二,现在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偏重于指导学生的求职技巧,教育学生怎样正确的认识自己,怎样更好的应对面试,缺乏对学生的法律知识传授。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法制化,所以这很难和现代化的就业环境相适应。在这样的指导体系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侵犯权益,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开展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是必然趋势。
二、大学生开展就业法律指导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措施
1.不断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提高就业法律指导的有效性
第一,在开展就业法律指导时,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视力度。由于大学生就业工作越来越规范,同时也越来越法制化,所以大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必然的。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保护能力,把就业法律指导中加入对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的指导,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契约意识、维权意识和诚信意识。对于法律意识的指导来说,主要要培养学生在就业中权益被侵害时的法律思维,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知道什么情况是合法的什么情况是违法的。对于契约意识的培养主要是指导大学生在就业时双方必须遵守契约的意识,使其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劳动合同,双方不能随便废除契约。对于维权意识来说,它是指如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被用人单位侵害,就要勇敢的使用合理的手段来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对于证据意识的培养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要及时收集证据,合理使用证据,还要保存好证据。另外,要指导学生在各种权益受到侵害时该使用什么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除此之外,还要明确知道一定事实的举证责任是在对方还是己方等多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主要是要指导学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介绍自己,还要判断好用人单位的相关方面是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只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指导,大学生才可以树立进行权益保护的五种意识,使毕业生们可以作用国家和就业有关的多种法律和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使毕业生们可以顺利就业。
2.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使大学生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得到满足。
第一,要提高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增强就业法律指导的有效性。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所以要想提高就业法律指导的有效性,就要努力提高就业法律指导的师资队伍水平。对于学校来说,要通过专职和兼职有效结合的方式增强法律就业指导教师体系。另外,学校可以安排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法律指导水平。
第二,要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法律指导科当成是必修课。在现在的很多高校中,试图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然而因为讲座的时间影响,所以学生很难系统的学习相关就业法律,因此其具体指导效果不佳,这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法律需求是矛盾的。
第三,要通过一定的就业指导法律手册来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相关知识。从现在来看,尽管劳动法是一门冷门学科,其热点问题比较多,但是市场上有部分指导毕业生就业的书特别少。因此,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就要聘请有法律基础的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还要邀请有经验的律师来一起编著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法律知识读本。这些读本不仅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且不能过于复杂,要针对大学生们在就业时常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法律问题。把这些法律读本发放给毕业生,有利于他们进行自学,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法律指导的实际效果。
第四,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多种资源,进一步吸引法律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形成专业的法律指导志愿者团队,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法律指导。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力量,进一步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力量,成立高水平的志愿者团队,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固定的地点为毕业生们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具体来看,其工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热线电话的形式接受毕业生的就业法律咨询;通过成立电子邮箱,使毕业生们可以通过邮箱咨询;通过成立专门的qq群,申请专门的qq号,安排志愿者轮流在线接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法律问题问答;通过当面咨询的形式为毕业生提供直接的服务;建立为大学生就业使用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站。
三、总结
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学生迫切希望获得一份职业,但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忽视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相关用人单位利用这一点,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法律法规指导,增强大学毕业生的法律意识。文章通过分析毕业生进行就业法律指导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分析了开展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为高校开展相关就业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号)宁夏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NXSFYB1631)
作者简介:薛小蕙(1989―),女,宁夏固原人,法学硕士,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助教
参考文献
[1]马艳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意识的培养[J] .林区教育,2007 (07 ):34.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权益 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我国已成为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部分用人单位抓住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时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国家法律法规欠缺等主客观因素,屡屡侵犯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因此,进一步明确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广大毕业生、高等院校甚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突显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格局、利益分配、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转变,这些转变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改革发展的转型时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也随之突显。
以分化为特点的社会转型,必将导致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在转型前,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国家对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精神文化具有很强的政治整合力,个体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都较弱。高校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缺乏必要的社会竞争能力和维权意识,充当了这一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权益维护问题随之显现,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
2.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主要内涵
第一,获取就业信息权。具体是指:就业信息的公开性,每位毕业生都有权获取所需的就业信息;就业信息的时效性,毕业生获得的就业信息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就业信息的全面性,只有提供宽范围的就业信息才能使毕业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招聘企业和需求岗位,从而理性择业。
第二,自主择业权。根据相关规定,高校毕业生有自主选择用人单位的权利,有权确定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的时间与方式,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
第三,公平待遇权。高校毕业生有权要求与社会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待遇,用人单位应给予高校毕业生与其他员工同样的待遇,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户籍、性别等因素实施歧视。
第四,依法求偿权。对于用人单位擅自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以及三方就业协议的情况,毕业生有权要求用人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
3.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分析
2005年底,中央电视台和智联招聘网联手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最终结果显示,有超过74%的应届生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其中侵害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择业期――就业陷阱、择业歧视
(1)就业陷阱。主要是一些居心不良的单位利用大学生经验不足、求职心切,在进行招聘时通过编造谎言引诱大学生上钩,并从中牟利。常见的就业陷阱有:高职诱惑、面试陷阱和实习陷阱。
(2)择业歧视。2008年1月1号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已经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因性别、民族、年龄、和身体残疾等受到歧视。但是,现阶段大学生择业时仍歧视主要有:残疾人歧视、乙肝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户籍歧视、工作经验歧视。
3.2签约期――主体不明、概念混淆
毕业生在签约之前应确定用人单位的资质是否合法,避免出现用人单位主体不明的现象。签约期的权益受侵害多是因为用人单位的主体不明、概念模糊,从而欺骗求职者。部分大学生在签约时并不顾及用人单位是否具有用人自,并不明确其是子公司、分公司,还是劳务派遣性质的公司。由于用人单位的主体不明和概念模糊常常造成签约的不合法,在产生合同纠纷时,不具有法律效力,悔之晚矣。
3.3合同期――费用繁多、条款不公
部分用人单位在和毕业生签订就业合同后,会以各种名义收取各种看似合理的费用,以此来约束毕业生的自由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择业权。常见的收费名目有:培训费、服装费、试用期押金等。
还有部分单位要求毕业生在合同期必须遵守某些要求和条款,这些要求完全由用人单位自己制定,是名符其实的霸王条款。此类条款完全无视大学生求职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侵害求职者的利益。
3.4维权期――法律不全、救济缺失
现阶段我国已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不过此类法律针对的是所有求职者,对于大学生求职者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大学生群体维权无路。
没有救济的权利等于无权利。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机构和救济程序来应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工会、仲裁机构、劳动保障部门和法院等的存在造成了“龙多不下雨”的局面,导致大学生在遭遇就业侵权时疲于奔波,却很难解决问题。
4.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主要因素
4.1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很多制度还没有完全消除,加上市场调节自身存在失灵问题,将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转变为“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面临着重重阻碍。而要使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需要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在这些机制没有得到完善之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很难得到充分保障。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户籍差异和社会关系的影响。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找工作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的求职之路,而没有关系网络的大学生则被很多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4.2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直接原因是政府政策法规缺失、监管不力
当前,我国旧的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土崩瓦解,而新的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虽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雇用劳动者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缴纳必要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完全陷入了无人监管的无政府状态。部分用人单位不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不履行劳资手续,用一天给一天钱,用着不好就辞退,效益不好就辞退,这些直接损害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往往将缴纳“五险一金”这一基本责任作为一大亮点,大加宣传,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旦问起有无“五险一金”等问题时,竟然被用人单位视为过分的、苛刻的无理要求,而受到冷遇。毕业生长期面临这样的尴尬也就习以为常,不再关心这些问题,而这对个人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4.3用人单位畸形的人才战略导致劳动力市场管理混乱
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680万,足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而在当前用人需求已经几近饱合的情况下,各类就业市场需求形势依然火爆,其中蕴含着部分用人单位畸形的人才发展战略。以一所省属综合类大学为例,2011年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534家,其中,中小规模民营企业441家,占80%以上;在提供的9100多个招聘岗位中,业务类、市场销售类岗位5820个,占到64%。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销售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无限制地吸收高校毕业生为其开辟销售市场的同时,却又无法给予他们必要的劳资作为保障。部分企业重销售、轻质量,重效益、轻劳资,这种畸形的人才战略导致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日益混乱,大学毕业生成为直接受害群体。
4.4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没有发挥实效
当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相对落后,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单一,导致大学生在择业初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实际。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往往采用“填鸭式”、“宣读式”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注重就业信息的提供、政策法规的宣讲,缺少实践操作经验,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对学生维权益意识的培养和维权能力的提升没有起太大的作用。此外,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一味教育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保障问题避而不谈,导致了广大毕业生就业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5.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几点建议
5.1政府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执行力度
完善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专门法律,使大学生群体在权益受侵害时有法可依;设置专门机构,提高政府执法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新模式;加大执法力度,使得用人单位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成本加大。只有政府部门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才能从根源上杜绝侵犯大学生就业权益事件的发生。
5.2建立用人单位信誉档案、设立就业市场准入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和政府部门监管作用,将损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违法单位、违纪行为记录在案,面向社会广泛公示,使其如过街老鼠,没有任何生存空间。在各级各类就业市场要将用人单位用工信誉度放在醒目的位置,拒绝违法单位进入人才市场招聘,不给此类单位与求职者提供任何见面机会。
5.3高校应建立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强维权意识教育
高等院校应该顺应形势需要,建立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理性择业、安全就业。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第二,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与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第三,增加高校内部就业协会的法律援助力量。
5.4大学生应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向“侵权”说不
首先,大学生求职者应当主动学习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了解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快速有效识别各类常见的就业权益侵害问题。其次,大学生应增强维权意识,在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抵制不法单位的违法行为,绝不能忍气吞声、纵容不法分子肆意妄为。
参考文献:
[1]朱敏.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8).
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歧视
[作者简介]张世刚(1964- ),男,山东青州人,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009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元现代性境遇与文化强国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D72001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28-02
目前,女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受到的性别歧视的境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女大学生对择业、就业失去信心,有的甚至放弃工作的权利,选择回归家庭。为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促进就业的政策,但是对女大学生群体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仍显得不够重视,有关政策缺乏明确要求和可操作性。女性权利的实现和保障是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关注并努力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既能促进女性群体社会地位的真正提高和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也是社会和谐、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解决女大学生群体就业歧视问题的重要性
1.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志曾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妇女的重要作用和妇女工作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的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①女性在世界各国被普遍界定为弱势群体,两性和谐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两性平等又是两性和谐的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提高弱势群体地位以彰显公平与正义的大背景下,必须充分重视女性群体的权利。
2.体现公共政策的公平导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致力于解决女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要确保男女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实现真正的平等,除了通过单纯的市场调节之外,还需要国家、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其中公共政策起着引领性作用。因此,发挥好公共政策的前提性、基础性作用,对于解决好女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我国女大学生群体就业歧视问题的现状
1.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性别限制。许多用人单位对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就业要求不一致。竞争同一岗位时,即便女大学生的各方面条件都比男大学生优秀,但用人单位还是偏向选择男大学生。此外,“只限男性”或“男性优先”的字样也经常出现在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中。“据有人统计,在餐饮业针对高层主管、办公室主任、高级文秘等招聘中,85%的用人单位要男性,并且对女性的形象、知识、气质要求很高甚至苛刻。”②
2.在薪酬体系中存在工资歧视。“工资歧视,即相同工种的女性就业者的收入低于男性。”③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不同而受歧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男女平等、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是基本原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男女毕业生同工不同酬,女性遭遇工资歧视的现象在用人单位几乎普遍存在。接受同等教育的男女大学生,获取的职位和薪酬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女性还会因为生育而中断工作,这也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歧视。
3.其他形式的隐性歧视。除了在招聘简章中能够看到的歧视外,还有很多“隐性歧视”。如一些用人单位尽管在招聘会上接收了女大学生的求职简历,但实际上并不考虑聘用她们,不会向她们发送面试通知;有的会提供面试机会,但也只是一种形式,面试后再淘汰女大学生。此外,部分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身高、年龄等提出苛刻条件,让女大学生们知难而退。
三、造成女大学生群体就业歧视问题的主要原因
1.法律法规因素。目前,我国以《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为主体的妇女权益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制定的与保障妇女权益相关的规章方案等对保障女大学生群体就业的某些权益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法律依然还需建全,主要表现在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过于原则化;法规内容滞后,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有些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缺乏相应的强制措施。另外,很多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行为存在潜在性和隐蔽性,很难通过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准确界定并作出相应的明确规范。
2.操作落实因素。一是目前各级人事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较少根据国家关于男女公平就业的法律法规专门制定有利于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具体政策。二是在制定具体政策时,较少听取女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策制定中的性别公正缺失。三是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对国家关于男女公平就业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女大学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缺少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四是具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对于部分单位在招聘、录用、薪酬支付、生涯设计等过程中明显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缺乏监管。
3.经济利益因素。在一定的区域内出现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已是客观存在。女大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一些文科性质的专业,如经济管理、艺术、语言等,择业的范围比较窄。在我国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环境下,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多人抢一职的情况屡见不鲜。此外,由于女大学生存在就业后婚育的时间消耗、婚后被家庭琐事牵绊等问题,导致聘用女性的成本高于男性,所以部分用人单位偏向于招聘男性。
4.文化传统因素。中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中男女角色分配,男性通常扮演外出谋生、养家糊口的角色,而女性则更多地从事生育子女、照顾家人的工作。随着时代进步,虽然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是这种观念并未真正从公众的思想意识中剔除。面对职场的竞争与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女性们往往被要求“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面对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压力。
四、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女大学公平就业。一是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社会对男女发展的认知深受“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而且国内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关于女性权益保护的意识仍存在巨大差距。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公共力量成为女性权益的重要保障。“我国应致力于消除女性就业歧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不断促进男女就业平等、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目前仍然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或者《禁止就业歧视法》,政府立法部门应尽快在法律中定义‘就业性别歧视’,并明确相应的范围,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④通过明文条款定性当前女性求职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歧视问题,使相关部门在执行和监督相关政策的时候能够有法可依。
二是提高政策法规的执行力。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当务之急是要全面落实国家和地方已经出台的有关就业政策,确保现有政策中关于男女公平就业的有关条款得以落实。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倡导全社会共同解决女大学生的公平就业问题。在政策执行中,应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激励、强制、惩罚等各种手段,确保政策的落实;此外,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关系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利益,政府、高校、企业应当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因势利导,灵活处理。
三是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要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保护女性就业权利的法律执行不力的情况,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明确执法的主体、对象和方式,及时进行修正,减少执行中的偏差。还必须针对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行为制定明确的惩罚和赔偿等具体制度,设立专门的反馈机构,鼓励社会参与监督,健全官员问责制度,建立法律监督责任制。
2.营造男女平等就业的社会环境。一是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男女平等意识。虽然对女性的自由和权利的保障日益完善,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对女性权利的保护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政治领域为促进女性发展,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拓性的全新概念:‘社会性别主流化’,这个概念强调应该在政府决策、公共活动、学术研究、公民意识和社会行为过程中,引入性别意识,使各方决策者能够深刻认识到性别政策的重要性,提高其相应的性别觉悟,促进性别观念被纳入决策主流,从而促进相应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的性别意识强化,推动两性平等的实现。”⑤用人单位应当坚持“因才选人、任人唯贤”,社会要肯定女性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女性独立的新思想也要大力宣传,鼓励女性走出家门,创造与男性等同的社会价值。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女性生育保险制度。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依然存在缴费标准各地不统一、生育保险基金数额少、受益人范围狭窄等问题。“政府应该主导构建相应的生育公共服务体系,而不能单纯依靠政策上的保护;政府应分担企业因为女性生育而增加的成本,消除用人单位对录用女大学生的疑虑。”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和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时,既要考虑保障女性权利,又要切实考虑到国家和企业的承受力,分散负担,共同承担建立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责任。也可借鉴国外经验,引导用人单位设立适合孕期或是产期女性的工作,为女大学生就业清除生育障碍。
3.进一步拓宽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根据麦可思的《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目前理工科就业前景较好,但理工科的女大学生较少。所以,国家应该鼓励高校增设一些针对女生的、市场急需的专业。同时,高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主导、学校配合以及全社会参与下营造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引导女大学生将创业作为就业的重要途径,政府也应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经济、政策和法律支持。
[注释]
①吴兢.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座谈[N].人民日报,2003-08-28.
②陈少晖.从计划就业到市场就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4.
③云卉.中国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4&recid=&filename=2007116729.nh&dbname
=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
YkdIZzZNMDRobEovRXpLR1JMWUVUT0hWUkxkd0EzaEdCWHZ5cHdNVnRhU
zVuaHVtTGxXR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
4VYPoHbKxJw!!&v=MTQzNDM3R2JLNUdOYk9wcEViUElSOGVYMUx1eFlTN0
RoMVQzcVRyV00xRnJDVVJMNmZZT2RxRnlIZ1VielBWMTI=,2007-01-01.
④闵君.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7&CurRec=1&recid=&filename=2009158972.nh&dbname=C
MFD0911&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kdIZzZNMDRobEovRXpLR1JMWUVUT0hWUkxkd0EzaEdCWHZ5cHdNVnRhUzV
uaHVtTGxXR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
YPoHbKxJw!!&v=MDI1MTBkcUZ5SGdXcnZLVjEyN0Y3SzlGdGpMclpFYlBJUjhl
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ZmWU8=,2009-05-01.
篇4
【关键词】中德;就业指导;比较
据新华网报道,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一次新闻会上说,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非常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根据监测,这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更加趋于常态化,而且有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
怎样促进就业和消除失业是当前每个国家政府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德国政府在解决就业压力方面的组织管理与政策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一、齐抓共管的就业服务机构
德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主要经验之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就业服务机构。德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由政府、学校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来完成的。
德国联邦劳工部及各州劳工部是政府主管全社会就业的机构,也是主管大学生就业的机构。联邦劳工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制定联邦的就业政策,并与各州、各地方相关部门以及议会劳动与社会委员会协商就业问题。联邦劳工部把大学生就业纳入整个就业体系,劳工部信息管理中心承担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化工作。
各州劳工部则负责制定本州范围内的就业与社会政策。各地区劳工局为个人、企业和机构提供有关培训和就业服务,包括介绍培训和就业职位;提供就职咨询;为雇主提供咨询;资助职业培训;资助残疾人就业;促进创造和保存就业岗位以及对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进行数据统计和跟踪研究等。同时,劳工局与政府、企业、私人就业服务机构和高校密切合作。劳工局执行政府的就业政策,为企业提供信息和咨询,与私人职业中介机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并设立专门的高校服务组,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主要工作有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举办讲座、报告、讨论和培训,介绍学生与校友、国内外企业建立联系,为企业提供大学发展和毕业生信息,提供展示、介绍企业服务,举办招聘会等。
德国是当今世界上社会组织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大约有100万个社会组织,涉及商业、医疗、环保、教育、体育、文化、慈善等各个领域。社会组织为德国民众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在众多的社会组织中,基金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德国的基金会多达4万多个。德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经费有一部分就是来自这些基金会组织的提供,就业指导中心可以通过申请、合作等方式从基金会获取基金。
我国的就业指导机构设置实行“双轨制”。国家教育部负责大中学校学生的教育教学与就业政策制定和管理监督,各省设立教育厅具体执行国家与教育部的方针政策。省以下设立地方教育局,负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和承担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派遣与报到工作。各省教育厅下设省就业指导中心,承担本省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包括对各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常规督查、全省毕业生生源信息汇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毕业生就业派遣与就业率统计等。各高校常设就业指导中心,具体指导和实施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高校内部在各院、系或专业教研室再下设专人负责贯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指令和措施。这是教育系统内部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情况。
在政府管理层面,国家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政策制定与宏观指导。各省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地区再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层层落实上级部门的政策与措施,并具体承担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在地方就业市场,各地出现了收费性质的职业介绍中心和职业培训机构,面向全体社会劳动力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工作,并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检查与监督。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并不直接介入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教育部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也都只接受本系统垂直机构的管理与监督。
二、齐全贴心的就业服务内容
德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主要经验之二是制定齐全贴心的就业服务内容。
劳工部信息管理中心设立就业服务网,通过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服务,如企业招聘信息、个人求职信息和各类培训资讯等数据。劳工部信息管理中心和各大城市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团队紧密协作,指导企业、雇主到高校选择学生,高校也把企业、雇主请到学校来直接与学生见面。劳工部充当了高校与企业、雇主之间的桥梁。
劳工局高校服务组为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毕业后一年以内)就近提供服务,指导专业学习、职业认知、从学业到职业的角色意识转换等。通过办公室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集体职业指导和咨询、专家小组会“诊”式指导与咨询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咨询与就业指导。
高校职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举办讲座、报告会和培训班,介绍学生与校友、国内外企业建立联系,为企业提供毕业生信息,举办招聘会等。有些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心还设有学习咨询部门、国际就业部、信息服务部、专业实习部等办公室,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在内容上侧重于宣讲就业形势压力巨大,学生们应端正心态,降低要求,先就业、再择业;罗列国家政策支持就业、鼓励大学生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到基础、到西部去就业,或自主创业等;指导教师临时指点应聘技巧、传授面试礼仪等。平时更多的是从事就业管理工作,如就业协议书审核盖章、户口迁移证、就业报到证办理、毕业生档案转递、就业率统计等。目前高校针对大学生就业这一难题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没有专人进行定期的指导和督促,学生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很少。我国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正在进行改革,力图借鉴国外经验,使就业指导贯穿整个教育全过程,并增加了终身教育和创业教育等内容。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一味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注重个人特长展示和求职技巧的运用,大部分高校越来越忽视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而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能力测评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还很难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这种就业指导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指导观,把就业指导仅仅作为传授给学生一种谋生技巧的应急培训,对学生个人及职业的发展并无多大长远价值。
三、完善周到的政策法律法规
德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主要经验之三是做好就业政策的系统整合,集中地表现为健全的就业法规体系。德国以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劳动保护为主体的政策法规,构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扶助体系。1969年的联邦德国颁布了《劳动促进法》、《职业教育和培训法案》;1976年颁布了《培训岗位促进法》;1981年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为了改善对青年人的劳动保护并提供相应的就业咨询指导,德国还先后颁布了《青年人劳动保护法》、《联邦社会援助法案》、《儿童与青年服务法案》等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法规。这些法规的颁布,使青年就业项目的实施以及就业前的培训成为一种专门性、强制性的社会义务。
德国政府为了让企业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给予企业一定财政补助或税收减免,以促进各类企业的快速发展。譬如政府利用财政补贴,改善私人中介公司的生存条件,加强政府直属劳务服务部门和私人劳务中介公司之间的合作;德国政府以提供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地方公共服务机构雇佣失业人员,每雇佣一名失业者,便给予10万欧元的贷款。
德国政府现有650项促进企业发展的银行信贷援助和担保计划,对中小企业提供宽松的信贷援助和担保支持。通过对现有企业进行投资和对新创办企业进行援助,政府直接为向中小企业和中介组织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担保,承保损失可达60%,最高达到80%。
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还包括给予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资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产品换代升级和对外出口等。
我国虽然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有关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求。当前已经制定的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以及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低工资规定》等一般性法规,尚缺少有针对性的独立的就业法规。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直在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和创业,并在税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但在支持力度与配套措施上离实际需求仍相差巨大,并且不是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譬如正在实施的“西部援助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村官计划”等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学生就业,但对参与这类计划的大学毕业生的后续工作安排缺乏连续性的政策支持,又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影响了其贯彻执行。虽然我国就业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但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在就业政策制定上不遗余力,不少省市相继推出了诸如大学生创业一定期限内免收所得税、营业税及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发起的旨在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也已经启动,该项目主要为青年创业提供咨询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等,此类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各种创业活动项目的设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法规上的不足。
四、借鉴与启发
(一)加强各种社会力量的整合,建立多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不能单靠教育部门或劳动部门,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从不同层面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当前我国的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在就业工作管理上呈现条块分割,各司其职,互不干涉的局面。在行政管理上这是正确的管理模式,但在力量汇聚和资源整合上,却是两套马车,各行其是,严重缺乏合力,影响效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能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就成了社会问题,教育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又转交到了劳动部门,这样的恶性循环,在我们国家还要运行多久?
在我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是政府部门应该思考的一件大事。仿效德国政府将劳工部与高校、社会组织整合成紧密联系的服务体系,使我国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中介共同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并且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用,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就业矛盾解决的重要途径。如通过社会职业介绍中心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发挥专业的人才咨询、人才评估、人才中介及与之相关联的专业化机构的作用,通过他们来为有需求的学生定制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服务;发挥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作用,帮助大学生完成各种资格证书的申报、审核、发放,为大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条件。高校可以通过对专业机构的认证和准入来保证服务机构的资质,并引导规模化参与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降低费用。这样,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可以形成一个覆盖全面、联系广泛、快捷高效的就业指导网络系统,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二)完善各类就业政策与法律法规,建立规范有序的就业市场
国家必须逐步完善各类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全面取消限制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的地方政策,确保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在规范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缺乏,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法律文件。面对社会招聘中出现的欺诈事件,没有具体法律条文来保护应聘者权益。一些单位在招聘中公然设置歧视性或限制性条件,不允许同等条件下的毕业生参加竞争,搞内部招聘,定向招聘,或暗箱招聘,让大多数应聘者求职无门。一些职业中介一味捞取求职者的中介费,却无任何实在有效的职业信息提供给求职者,存在着明显的欺诈行为等等。地方政府要加强监督,出台各种政策法规,规范就业市场,引导用人单位招聘行为,提升就业中介服务质量,扩大就业服务网络,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条件。
(三)建立高效的就业服务队伍,全面提升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
为了促进就业市场持久和健康的发展,必须改革政府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条块分割的状况,组建劳动保障与就业促进服务部门,协调政府、高校和社会职业中介组织的工作联系,并同经济部门、社会民政部门协同合作,成立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劳动中介网上服务中心,做到就业信息及时和更新,就业人员个人简历及时提供给招聘单位选用,让招聘者和求职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人才的双向互动,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分配,最终建构起立体化、多元化、功能齐全、内容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
转变就业服务部门的工作职能,使这些机构由“监管者”转变为“服务者”。增强就业服务部门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意识,使求职人员来到就业服务部门,就象到了商场一样,接受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热情的服务。通过从服务人员的思想转变开始,不再像从前那样,处处以政府人员的姿态高高在上,而是切实以服务大众为指导思想,全面提升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最终向高效的就业服务之路转变,是推进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肖松涛.中西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比较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
[2]丁纯.9O年代以来德国的失业状况及对策初探[J].德国研究,2004(1).
[3]邓红英.浅析默克尔政府的就业改革[J].长江论坛, 2008(5).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政府 职能对策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2003年高校扩招后的21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660万人,九年时间翻了3倍之多,而一直以来的就业率却维持在70%-75%的范围内,意味着每年失业的毕业生逐渐增多。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原本存在的失业问题更加严峻,并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伴随着下岗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两大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第三大就业问题。在对待大学生就业这个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然而更多是社会问题的事务上,要更加重视政府的作用。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分为两大类:一是市场失灵问题;二是就业不公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的表现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为导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身就业机制,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尚不成熟,市场化程度不高,由市场机制自身缺陷与外部条件缺陷导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三方面。
(二)大学生就业不公的表现
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由于个人天赋和能力存在差异性,即使给予社会成员相同的发展权利,但人们利用权利和机遇所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更何况大学生本人之间以及其家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也就有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歧视与就业机会不均,例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体貌歧视、地域歧视、社会关系歧视、健康歧视等。各种各样的就业不公现象扰乱了就业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竞争,导致一些真正适合岗位的毕业生被拒之门外,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在上述情况下,单纯的市场机制不仅不利于公平就业环境的形成,而且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与社会割裂矛盾更加突出。因此,需要政府立足于国家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为大学毕业生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以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职能缺失的表现
政府的基本职责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在大学生就业中表现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失灵”与“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市场与政府同为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存在市场失灵。同样,政府也会存在“政府失灵”的时候,从而导致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职能出现缺失,主要表现在宏观调控职能、立法职能、监管职能以及服务职能的缺失,具体如下:
(一)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的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政府调控,市场配置,双向选择,择优录用”。而目前我国人才总量供过于求问题突出、人才分布不尽合理,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城乡差异与地区差异问题严重。政府作为调控的主体,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问题以及引导人才资源流动上明显力度不够。
(二)对就业相关工作的监管不力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履行其监督责任,确保各就业主体行为的规范,以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主要表现在对高校就业工作、对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行为的规范行为、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的非诚信行为、对政府自身行为的监督和监管的力度上,导致出现高校就业率虚报的现象、地方政府的就业率造假行为、“高学历崇拜症”、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在简历制作和面试中弄虚作假、伪造各种获奖证书以及各类资格证书、政策执行不到位等现象。
这些都反映了政府在就业相关工作中忽视了其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就业立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脱节
立法有利于明确政府的职能,有助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通过法律的制定来规范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本人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是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与稳定就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针对就业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对于我国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而言,现有大学生就业法律体系已露出明显的滞后现象。例如:现行法律对就业歧视的界定范围比较窄,在《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中虽然也有一些反就业歧视的规定,但总体上比较笼统,难以涵盖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歧视现象;此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以前未出现的现象。如大学生“零工资就业”,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政府应加强和完善与当前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立法,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四)服务职能的弱化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新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公民本位”。导致大学生失业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缺乏。因此,具体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的服务应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体现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服务。然而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则比较重视毕业时就业的见习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却忽视了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政府过分追求高校科研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忽视。
三、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职能对策
政府的基本职责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集中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与“大学生就业不公问题”。根据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职能缺失的表现,结合国情,提出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职能对策。
(一)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实现供需平衡
1、促进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增加就业机会
高速增长的经济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第三产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反过来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也会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整体经济发展的技术化与科学化。因此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过程中,应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2、加强对高校相关工作的指导,注重大学生“质”的发展
在对高校相关工作的宏观指导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参谋”的作用,对与大学生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为高校在招生数量、专业设置以及就业方面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从而帮助高校制定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决策。此外,政府还应引导高校注重在校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广阔的进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力,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加大财政扶持,促进政策引导
我国目前鼓励大学生到国家期望地区和行业就业,并配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加以引导。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大学生到这些条件相对艰难的地区就业,具体做法有: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时,政府可以对有创业计划的大学生为其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再为其提供担保,以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同时对于下到基层或艰难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应提高其待遇水平,完善基础就业的福利制度,对志愿者服务期满的去向问题做出合理的安排等。
(二)完善就业立法职能,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我国由于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不久。就业、乃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许多不健全的地方,因此我国政府首当其冲的一个职能便是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规范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本人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从根本上使大学生就业走向依法就业的轨道,从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具体表现在:政府应该建立与健全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包括:行政立法、社会保障立法的加强、《反就业歧视法》的完善,以及针对大学生毁约、失约以及违约行为的责任承担等
(三)强化监督职能,规范就业主体行为
首先,在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监督上,政府应该监督高校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展就业指导培训与评估工作。
其次,在对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监督上,政府应督促用人单位按市场规则行事,公开招聘条件,招聘程序以及招聘过程,同时建立高校毕业生权益保障机制,防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权益的侵犯,以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
再者,对毕业生择业行为的监督上,政府应该明确大学生毁约、失约以及违约等非诚信行为的责任承担。
最后,对政府自身行为监督上,主要体现在对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在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相关政策的同时,政策执行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政策的结果,能否真正、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因此,中央政府应形成对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监督,定期和不定期考察各项具体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政策效果,进行考核体系,分析政策效果,同时可由政策执行相关部门互相监督。实现工作效益最大化,保障政策执行。
(四)深化服务职能 ,搞好就业服务
1、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根据自身对就业市场的判断决定的雇佣与就业,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政府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分析和处理手段,构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以打破信息的分割和人为封锁,实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逐步缓解与解决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
2、深化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改革
大学生的就业涉及到户籍、档案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因此与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所以,政府的配套改革措施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成败。为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大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的改革力度,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方面在大学生到城市就业的落户问题上,应该取消落户的限制,从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给人才流动带来的障碍。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失业保障上。政府应该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制度,特别是毕业生的失业保障应该予以特别重视。因此,在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根据时事的变化,不断深化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的改革,逐渐为大学生的就业扫除制度性的障碍,以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3、加强职业培训的规划与指导
我国在对大学生职业培训的指导是比较薄弱的,如政策宣传、就业观与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力度明显不够。因此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一方面完善就业指导人员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批精通技术,熟悉市场与法律,善于管理并由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就业指导人员;另一方面政府应赋予职业培训机构更多自,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才能够更好地在培训目标、培训方式、毕业生质量等多方面和市场接轨。
4、注重过程培养,提升职业技能
我国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较深,比较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此外,政府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只注重最后一个学期的指导,而忽视了大学前几年中过程培养,导致大学生在毕业时对工作技巧和职业技能的掌握严重缺乏,这与现代企业要求招聘的员工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相抵触。为了让毕业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应该注重学生在校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毕业时的岗前培训。为此,政府应该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为大学生拓宽实践机会、加强岗前培训,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从而使大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杨宏山.市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3-64.
[2]林海.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主体角色与落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
[3]闵维方,丁小浩等.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2005,(12).
[4]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2-46.
[5]王鑫.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2010.
[6]罗建河.《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有限责任研究》总报告[C].2011.
篇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13-0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当今十分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之一。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几经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到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变革后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引起了社会观念的转变。然而这些制度变革和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和日趋严峻的就业前景还不能完全适应,使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遇到就业权利被侵害和缺乏法律救济的情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法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的角度,试图在分析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
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技术优势,经过大学期间的系统学习,对新技术的掌握和新知识的应用上具有较大优势;年龄优势,高校毕业生正值劳动能力的旺盛时期,精力和适应能力在整个就业队伍中都处于绝对优势。但劣势也十分明显,比如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试分析如下:
(一)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
1、信息量不足,知情权受损。最大限度的获取就业信息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步,这些信息包括社会整体的就业形势、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指导措施、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意向就业单位的真实情况等。要获取这些信息,单靠社会经历缺乏的高校毕业生自己是不可能现实的,这种信息获取和知情权保障机制缺失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接受就业指导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可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前期,受到学校的就业指导是毕业生的一项重要权益。但目前的大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不专业,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推荐用人单位上,对单位的真实信息和发展前景缺乏了解,此外对国家的就业导向和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贯彻也不全面。
3、公平竞业,平等择业权得不到保障。平等的就业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在《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中对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的就业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但在就业过程中,这种劳动平等权常受到侵害。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
我国《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由此可见,我过劳动关系的确认是以书面劳动合同为要件,这使得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择业就业中,以试用为名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与其签订短期的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包含诸多“霸王条款”来规避雇佣者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出现了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和隐性就业”的现象。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因为劳动合同的签订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保护,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因缺少法定的有效要件,致使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劳动法》的保护。
(三)法律救济问题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权益受到损害寻求法律上的救济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劳动争议受案条件要求严格。我国当前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均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已经签订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建立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为基本前提。但在众多纠纷类型中,缺乏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而导致就业者的权益受损是主要的劳动侵权类型;2、救济程序效率低、诉讼成本高。劳动争议案件须经过一裁两审,整个审理期限较长,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有力的保障。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长期陷于纠纷的调解和诉讼中具有不经济和不现实性;3、法律监督不到位。
二、我国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的立法分析
我国有关就业保障立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之中。
(一)《宪法》中明确规定劳动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劳动权是国家公法请求权意义上分享的权利,其意义在于对已有的公共能力进行公证分配。这就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行宏观调控,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等。但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法,只是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条款。
(二)《劳动法》第二章对促进就业部分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如鼓励发展经济促进就业、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禁止各种歧视行为和对特殊群体的就业保护等。但在此法对侵犯就业权的惩罚措施缺乏可操作性,也未考虑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特殊性,而是把其作为一般劳动者对待。
(三)《就业促进法》与《劳动法》相比,除了对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利作了更详细的规定外,还构建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援助制度,然而这部法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它规定了受歧视者可向法院提讼,却未专门规定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也未把高校毕业生作为特殊的就业群体,未对其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的保护和立法设计。
(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虽然针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特点规定了就业指导、就业权保障和就业服务,但这部规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对用人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并没有法律约束力。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的法律完善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建立和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有法可依”是现代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的基础。从上文对我国目前立法现状的分析情况可见,有必要尽快制定《平等就业法》《劳动社会保险法》等具体的劳动就业法律,进一步的完善现有的《劳动法》、《就业保护法》,以构建完备的保护大学生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体系。例如,在《就业保护法》中把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来对待,根据其就业特点,规定特殊的法律保护。
2、明确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的约束,法律条文等于一纸空文。因此,在保障就业权问题上,必须制定对用人单位有震慑力的法律惩罚制度,明确用人单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大经济惩罚和行政处罚的力度。如:《劳动法》第100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应规定为“应当加收滞纳金”等。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保护的执法力度
1、应设立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的专门机构。根据大学生就业区间是从在校期和毕业后两个时间段组成的特点,对大学生就业保护的机构也应有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组成。这样的机构既可以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控政策,在大学生毕业前就对其的就业选择进行指导和服务,当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权利受到侵害时,又可以代表大学生维护其合法利益。大多数就业法制较健全的国家都采用了这种设立专门受理大学生劳动就业争议的专门执法机构,在诉前对侵害就业权案件进行调查、协商、调解和处理。
2、建立严格的制约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监管职能。较强执法者责任,完善执法监管机制,对有法不依,区别执法的执法责任人规定强有力的法律责任。明确规定对执法中的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此外加强和定期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纠正各种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的救济机制
1、应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应当将预防就业争议作为重要的职责之一,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侵权行为的预防。鉴于大学生就业时具有受教育者和求职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在教育主管部门或者高校应当参加到基层调解组织中,既有利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维护,又有利于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预防和解决矛盾纠纷。
2、完善大学生就业争议的行政救济制度。扩大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将大学生在就业中应享有的权益纳入劳动争议的范围,以此来增强对大学生就业中各项合法权益的保护。另外,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应建立法律援助和免费仲裁机制。一方面减轻大学生申请仲裁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通过仲裁程序解决劳动争议,消除就业矛盾,以更有效的保障其合法权益。
3、完善大学生就业争议的司法救济制度。司法救济是当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受到侵害后的最后一道有效的救济保障,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争议的司法救济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女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一、高职女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
1.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虽然我国目前在保障女性就业方面立法层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是有很不完善的地方,法律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现实中的实现。侵犯妇女劳动权益的处分多为行政处分,对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几乎没有约束力。加上我国目前对妇女的特殊保护主要是通过妇女所在单位来实现的,许多用人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从而极大制约了高职女生的就业。
2.社会性别歧视和角色定位
我国传统性别文化是男性文化,女性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尽管法律规定了男女权利平等,并对保障女性权益做了大量明文规定,但是受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影响,用人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男强女弱的思想观念。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看到用人单位或以各种理由拒招女生,或是建立在性别差异上的苛刻条件面对女生。其次,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在结婚生子以后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家庭上,不利于专心工作和事业的开拓,所以多数用人单位拒绝接受女性。
(二)学校方面
男强女弱的传统文化依然没有从高职女大学生的潜意识中消失。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就业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指导人员的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以及自身性别意识淡薄,高职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接受完全一样的无差别教育,对高职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去进行教育和疏导。
(三)自身方面
1.传统的就业观念阻碍就业目标的实现
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高职女生大都仍然喜欢稳定、有保障、福利保障好的单位,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宁愿坐办公室当文员、秘书,也不愿下基层到生产一线锻炼。
2.职业认知的模糊带来就业的盲目性
高职女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表示很喜欢将来从事目前所学习的专业的女生仅为27.3%,反映了经过三年的高职教育,多数人并没有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
(四)家庭对就业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高职女大学生在面临择业竞争、择业目标确定时中缺乏自主的勇气,过于倚赖信任父母的经验。家庭对就业决策的影响还表现为,有的高职女大学生依赖思想严重,倾向留在离家近的地方,生活方便,有人照顾,不愿尝试到别的地方工作。
二、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解决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切实保障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
保障高职女大学生合法权益,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歧视,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西方国家制定了不少相关法律来消除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如,美国颁布了《雇佣年龄歧视法》、《公平就业机会法》、《公平工资法》等,并为受害人提供了有效的救济途径;英国颁布了《反对性别歧视法》、《同酬法》等法律;日本颁布了《妇女平等机会和待遇及女工福利改进法》以及韩国的《平等就业法案》等,这些国家也存在就业过程中歧视女性的现象,但是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在违法成本极高的情况下,女性在就业用工上受歧视事件大为减少。我们要借鉴其立法和实践经验,切实保障包括高职女生在内的众多女性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教育服务,创造良好成才条件
1.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女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机制,在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学校要格外关注高职女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指导和帮助。同时学校要尽可能多的与高职女大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沟通与个别咨询指导,才能对她们的就业误区、认识盲点进行个别的交流沟通和疏导,尊重她们的差异性,充分发挥、挖掘其个性特长和优势,帮助她们在求职就业中赢得主动、减少盲目性,从容面对就业的竞争。
2.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在就业指导时给予女生更多的关注。由于高职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体质上与男生存在很大差异,学校应针对女生的这些特点实行“差别教育”,以“关爱”教育取代“理性”教育,引导女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增强心理受挫能力教育,树立信心,克服因自负或自卑而造成挫折、焦虑、成功恐惧等不良就业心理,使她们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进取的勇气。
(三) 高职女大学生要积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1.积极调整心态,适应就业需要
首先,高职女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心,挖掘并发挥自己在就业上的各种优势。其次,适当降低求职的期望值,从而提高就业命中率。树立到生产一线工作的思想,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竞争条件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作为自己求职的第一选择,先就业再寻求发展, 抱定 “先就业、 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
2.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知识修养,高职女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勇敢地面对社会,充分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兼职,更多地熟悉和融入社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自身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塑造自身良好职业形象。同时,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学会自我推荐, 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3.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
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积极主动寻找机遇,不等不靠,抓住机会,大胆竞争,充分发挥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优势。在应聘中要把握机会,勇敢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多参加应聘实践,排除一些来自于自身的负性思维干扰,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齐磊,《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农村教育研究,2009年2期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走向市场化和法制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既是就业改革的直接承受者,又是参与就业的主体。因此,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在就业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使大学生更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求,以利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保护,实现其顺利就业。
1 明确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作为毕业生,他们认为实习就是自己职业的开始,而实际上,实习只是企业为那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的锻炼学习机会,毕业生与企业间并不存在着用工关系。《劳动合同法》保护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学生只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争议的解决相对较难。
大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因其还没有毕业,双方只能签订实习协议,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大学生参加实习是为了提早了解自己的专业岗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也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利于毕业时能够即时上岗工作,这个过程中,他们是以学习为主,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大学生,不同于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和学校的管理,在身份归属上仍然属于未完成学业的在校生,也无法享受到实习单位正式员工的待遇,大学生这个时候的身份只是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也只能签订实习协议,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只能依据实习协议来进行解决,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作为解决正义的依据。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业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享受正式员工的待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劳动争议等问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进行解决。
2 明确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签订就业协议书能够解决大学生毕业后的户籍迁移和档案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签订就业协议书是大学生应聘过程中的最后程序,也是走向职业岗位的起始环节。
就业协议书是明确大学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意向性协议,能够确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能够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利。依据就业协议及时要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维护毕业生的劳动权益。因此,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应及时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签订就业协议书是一种法律行为,因此毕业生在签约前要认真阅读签约须知,熟悉了解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注意事项,从而使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保证就业协议书真实有效,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部分大学生混淆了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认为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就不用再签订劳动合同了,就业协议书就是劳动合同。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分处于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表现在:
2.1 签订时间不同
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在校时,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和就业派遣的依据。签订就业协议书能够解决大学生毕业后的户籍迁移和档案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签订就业协议书是大学生应聘过程中的最后程序,也是走向职业岗位的起始环节。而劳动合同是大学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明确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关系中劳动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是确定劳动者从事何种岗位和工资待遇的依据。也就是说,就业协议书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
2.2 签订主体不同
就业协议书又称为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因此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学校在这里是见证方。而劳动合同签订时的主体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方,学校不是合同签订的主体,也不是见证方。
2.3 内容不同
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同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同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就业并列入就业计划进行派遣。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和劳动纪律等方面,明确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2.4 争议适用的法律不同
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解决因就业协议书引发的争议,因此争议的处理应引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不能适用劳动法律法规,而劳动合同引发争议的处理则适用《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教育部,2010年11月.
篇9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现状;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
(一)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就业歧视现象非常普遍,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话题。主要存在性别歧视、地域性歧视、身体歧视、学历歧视、经验歧视等。如女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据有关数据显示:55.8%的女生觉得自己找工作时受到了性别歧视,63.7%的女生,甚至连47.6%的男生都认为现在用人单位存在着“很歧视”或“比较歧视”女生的性别歧视现象[1];非本地生源或非本地户籍受到的地域性歧视,最常见的是一些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对外地就业人员所提出的不公平的要求和给予比本地员工较差的待遇的情形;因身体某些原因等遭到的歧视,如2003年的中国银行成都分行因招聘要求有身高限制引起的我国第一个身高歧视诉讼案件等;在很多企业,因学历、经验而遭到歧视的现象也很普遍,往往是从事同样的工作而受到不同的待遇等
(二)就业陷阱层出不穷。有的用人单位以招聘为名,获得应聘者的个人资料,从而从事非法活动,如利用大学毕业生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开银行账户进行非法勾当,将大学生当作“替罪羊”;有的借招聘之名向应聘大学生收取风险抵押金、培训费、建档费等各种不合理费用骗取钱财,职业介绍机构提供虚假信息,假招聘,侵吞中介费及中介机构与用人单位联手坑骗求职者;有的用人单位提供的应聘岗位与实际岗位不符,如采用粉饰岗位的伎俩,在招聘广告上把“业务员”、“保险员”职位写成是“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等等,以吸引求职者。面对五花八门的就业陷阱,面对劳动权益屡遭侵害,面对生存的压力,求职的大学生大都如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二、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虽然我国现存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为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和保障提供了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为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无论是在实体法还是在程序法中规定得内容都还不够具体,这就导致当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特别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就业歧视时难以寻求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在对劳动者就业权益保护的规定还呈现出过于原则和笼统的特点,特别是对用人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裁措施,在就业陷阱层出不穷的时候很难有效保障大学生合法的就业权益;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用以来保障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也没有特定的维权机构或保障部门专门来维护大学生的就业权益等等。
(二)高校原因
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和宣传力度不够,在开课方面往往只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公共课程,而学生们对于公共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一般都不是很高,到课率较低。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法律方面的课程,学生的法律知识有限。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侧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就业、如何创业,而对法律维权方面的内容则一带而过,根本不予以重视。
(三)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运行的卖方主体,大部分只是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加上我国法律和制度尚不健全,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权益往往受到侵害,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受到侵害后,也很少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了侵害。实际上,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自我维权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权益受侵的主观原因。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对策
(一)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和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各项事业将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为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保护毕业生的就业权益,有必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专门的、专项的法律和制度,对有关问题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通过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强制性、指导性的法律,确保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规范和有序,调整高校就业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活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立法,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既是确保大学生权益的有效手段,也是高等教育实现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高校要将教育内容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组织成立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与服务中心,依法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完善就业指导课和法律基础课,不应只侧重于职业选择、就业观、就业技巧、就业心理等,对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法律知识,应多用几个课时耐心的给学生讲解,如对就业协议和试用期、劳动合同的种类等都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高校可以开设“大学生维权服务热线”、“大学生维权服务论坛”等,宣传就业权益保护,帮助大学生劳动维权。
(三)大学生应自觉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在法制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懂法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树立权利意识、契约意识、证据意识、诚信意识等。我国促进就业的法律主要包含在宪法和劳动法中,大学生尤其要了解宪法和劳动法,明确自己的各种权益以及权利遭到侵害的救济途径。只有加强自身的法律素养,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要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就业者本人等各方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充分实现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篇10
(一)高等教育的弊端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我国的教育多为应试型教育、工具型教育,教育模式以知识灌输为主,很难形成科学系统的职业培训与指导,在培养学生实践拓展及能力提升方面仍有很大欠缺。
2.就业指导方面,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就业政策讲解、就业信息收集、就业形势分析以及面试技巧传授,这种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人认知及就业理念的培养,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学生职业理想的树立和职业目标的明确并无很大帮助。
3.创业教育方面,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培训极其缺乏,创业教育仅仅作为经济学领域的探索,还未能纳入教育学领域,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成熟。
(二)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性调整的缺失,是造成就业格局结构性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缺乏对教育结构的政策性调整,致使我国存在相当程度的“教育过度”现象。“教育过度”即教育水平超出实际工作需要,教育过度包括地域性过度和结构性过度。地域性过度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以及发达城市教育发达、人才过剩,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不仅教育水平低下而且人才短缺。结构性过度即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专业人才过剩,出现“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差距拉大,比例失衡。
(三)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也是造成就业格局结构性失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分化,南北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悬殊导致就业格局面临严重失衡,大量高校毕业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中东部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导致大量高学历、低收入“蚁族”聚集,就业形势严峻。与之相反,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以及广大农村人才严重短缺,供不应求。就业格局失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端技术岗位缺失,高素质人才被迫外流。其根源在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高端产业发展不足也严重制约了高素质人才需求市场的发展。
(四)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不足
我国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就业能力。除了学校教育资源不足之外,其自身因素也不容忽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身的认识,在自身发展定位上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一次性就业成功率低,“跳槽”者抢占就业资源致使就业压力加大。另外,受家庭教育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观念,更加没有自主创业理念。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在20%至30%左右,而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足毕业生人数的1%,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大学生就业方式具有单一性、传统性特点。
二、就业渠道拓展机制的探索
与我国就业形势相比,许多国家大学生数量虽然众多,但就业矛盾并不突出,这主要得益于其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机制,这也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拓展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困境,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就我国大学生就业渠道拓展机制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应加大就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1.我国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就业进行有效地规范和管理。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近五十年来,美国先后制订了《就业法》《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法案》《紧急就业法》《瓦格勒》《劳动力投资法案》等法律法规,有效地规范了劳动力市场,有力地保障了大学生就业的实现。
2.政府应完善就业信息公布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性的就业信息。很多国家设立了专门的就业信息分析及公布机构,来力促就业信息的公开化。如日本的“工作信息网站”的建立和美国劳工部制定的《岗位需求手册》。这些措施在我国一样不可或缺,它不仅能使大学生获取正确的市场需求信息,以便于其自身的职业定位,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就业格局结构性失衡,保障充分就业。
3.制定一系列就业优惠政策,以促进冷门行业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在美国从事一些边远地区工作和社会冷门职业的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减免贷款政策,此外一些为低收入人群服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减免学费贷款方面的优惠。这样有力地刺激了大学生去边远地区工作和从事冷门职业的积极性。为保障人才结构合理化,和市场需求得到满足,我国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二)学校应针对就业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
1.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计划。英国推行的“国家见习计划”鼓励多家知名企业为大学生提供见习机会,一些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可以去见习,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此外,法国等国家通过组织企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假期实习机会来促进大学生实践,这些提早重视大学生实践的措施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这些做法值得我国各高校积极效仿。
2.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应建立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紧密结合的大学生培养机制。一方面注重专业素质的教育,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教育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借鉴国外政府、学校、用人单位等密切合作的经验,建立沟通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桥梁,依据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加学生就业渠道;此外,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应在就业指导的基础上注重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其次,针对教育过度的现象,高校应响应国家政策,合理调整招生规模。
3.以创业带动就业,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美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创业教育。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且举办丰富多彩的创业竞赛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我国也应进行创业教育,开设相关教育科目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三)企业应积极配合各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
1.企业积极与高校建立密切合作。企业应积极配合与高校的联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美国建立了许多非营利性就业组织来沟通大学与用人单位,其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最为典型,其协会会员为高校和用人单位,每年能为100多万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有效地促进了就业。与之相似,加拿大的大学与学院协会则将高校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三者结合,共同致力于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保障大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值得我们借鉴。
2.企业应该响应国家政策。大学生就业渠道拓展机制也离不开用人单位的配合,企业应积极进行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在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为更多高科技人才提供就业岗位。此外,应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大学生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1.高校大学生应该注重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应学会理性思考,面对现实,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就业形势,树立基层就业意识,正确看待求职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要注重单位就业前景,不能仅关注单位地理位置和薪金待遇,主动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岗位上去。
- 上一篇:月度计划完成情况总结
- 下一篇:小学阅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