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体会范文

时间:2023-04-07 07:1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国演义阅读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

篇1

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1三国,一个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一个扑朔迷离、疑问重重的年代;三国,一个令人神往、轰动几世的年代。三国,它是一段言不尽,说不明的奇幻历史。

第一次接触《三国演义》时,我还只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说能看懂许多字,但却不知其意。就这样,一直到了四年级,我再次观赏了这本名着。从前笼罩在心间的浓雾变稀了,文章大意也悟出了许多。如今,我又翻开了这本陈旧的书,打开尘封的记忆,畅谈今之感言。

每每回想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段诗句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三国。或许,这正是三国的一个写照吧。说到《三国演义》,也许有人佩服诸葛孔明的足智多谋,感动关云长的忠心耿耿,感慨桃园三结义的情切。而我却对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_雄”的曹操情有独衷。也许有人不解,认为曹操不过是个_雄、枭雄。而你们却忽视了曹操的不凡才能。曹操门客众多,这无不是表明了他任人为贤、知人善任么?曹操的军队如此之雄大,这难道也不是表明了曹操超人的领导能力么?曹操取冀州,夺荆襄,灭刘表,拥军百万,上将数千,兵精粮足,横扫中原。意气洋洋,踌躇满志,旌麾南指。三国时期,“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大多旋起旋灭,而后天下三分。三分之中,曹操实力,据天下三分之二,天下最终一统的基础由此而奠定。这怎么不说明曹操的政治手腕与军事能力超乎寻常呢?曹操上任济南相后,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拆毁祠堂,禁绝祭祀。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少。迁都许昌后,曹操立即招募农民,利用荒地屯田,后来又让军士屯田。曹操还大修水利,推广种稻,使中原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不正是体现了曹操的治世本领么?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这正是曹操的人格风范。这种人格风范,气势恢宏,君临天下,是他成为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内在决定力量。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纵然是稀世伟才,但他也有不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见其“_”。他曾狂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见其“恶”。

有道是,大丈夫侠肝义胆,应擒日月,斩星斗,做一番轰轰烈烈、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只有这种人才是真的英雄,才会有号召力,才会席卷英豪天下来。这般,曹操不正是英雄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他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是凌云壮志的政客,他是用兵如神的宰相。他是个善恶共存的奇幻伟才。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2在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如果要选择一部读者多、人们最熟悉的作品大概要推《三国演义》了。的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部由文人根据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编撰而成的历史演义,是所有作品中影响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并且,它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香忠勇义气、自信傲慢的关羽,绝顶聪明、无所不能的诸葛亮,狡诈酷虐而又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及仁厚的刘备,英武的赵云,忌刻的周瑜,忠厚的鲁肃等等,都

给人极深的印象。书中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贯彻全书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就是“拥刘反曹”。罗贯中坚持以蜀汉的刘备为正统。刘备虽然出身贫贱,但身为汉室宗亲,力图复兴汉室;而曹操身为汉相,却用兵擅权,最终废汉立魏,实为篡国之贼。这一观念并非罗贯中的独创,而是长期以来就存在于老百姓的心目之中了。罗贯中不过是通过《三国演义》把他空前强化了,使它随小说一起深入人心。

同时,在读这本书后,我常常问朋友、问亲人、问自己,《三国演义》中谁是好人?

姐姐说:“刘备讲义气,是好人。”我说,不见的。吕布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当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俗话。他曾就过刘备,当时刘备非常感激。后来吕布被曹操捉住了,曹操很爱惜他的才能,不想杀他,回头问刘备怎么办,吕布听见了,心中暗喜,以为刘备一定会为自己说情的。可刘备在一旁冷冷地说:“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当初,董卓很欣赏吕布,却被吕布刺杀了。曹操一听,抱着自己的脑袋连声大叫:“快推出去斩了!”你们看,刘备够坏的吧。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3今年寒假,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它带着我走进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至今,我的眼前还不时闪过一些刀光剑影,耳边还隐约回荡着鼓角铮鸣……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好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罗贯中笔下“三绝”中的“智绝”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有智慧、足智多谋的人物角色。《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精彩事件,都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要数《草船借箭》了。周瑜借与曹军水战之事,让诸葛亮三日造好十万支箭,如到期不完成任务,便用军法处置。诸葛亮却不慌不忙,只是让鲁肃准备好二十只船,六百名军士,一些青青布、稻草就自有妙用。

到了第三日,江上大雾弥漫,五更时分,船已靠近曹操水寨,诸葛亮命军士将船只在曹营前一字排开,再让他们在船上擂鼓呐喊,不久就引出了曹军的弓箭手射箭,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向草人和布幔。不久,太阳出来了,雾也渐渐散开。现在每条船上都有五六千支箭,诸葛亮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造好了十万支箭,真是神机妙算,机智过人。

《草船借箭》更突出了诸葛亮的聪明绝顶,使我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经典的魅力,仿佛三国历史在我眼前放映,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4今天我和爸爸、叔叔一起又下了一盘三国演弈棋,在棋盘上回到了三国时代。下完棋后我意犹未尽,忍不住又拿起读了三遍的《三国演义》翻看了起来。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我觉得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对于魏国、蜀国、吴国英雄人物间棋逢对手的描写。三个国家中都有各自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将领和治国能手,在人才方面达到了平衡。

在智谋人才方面,魏国有郭嘉、荀彧、贾诩、程昱、司马懿等人,蜀国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吴国有周瑜、鲁肃、陆逊,这些人都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之间的能力都是势均力敌,是当时杰出的人才。

武将方面,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熟知了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实际上,魏国的武将也不逊于蜀国,夏侯渊、徐晃等将领也都是智勇双全,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显示了超强的作战能力,张合也在对蜀国作战中屡立奇功。只不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蜀国为正统,才着重刻画了关羽、张飞等蜀国人物。吴国方面,吕蒙、甘宁、太史慈等人也是一时的豪杰,还有吴国老将军黄盖,赤壁大战曾向周瑜献火攻之策,以苦肉计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

三国的人才旗鼓相当,才让三国如此富有魅力。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间人才对比不再均衡,魏国由于地域广阔,政治上实行好的人才制度,出现了邓艾、钟会等人才,但蜀国和吴国的人才制度比较落后,优秀的文臣武将少于魏国,这也是蜀国和吴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5我从小爱看《三国演义》,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常捧着厚厚的《三国演义》啃,似懂非懂地沉入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最着名、最杰出的历史小说,他向我们展示了精彩壮阔的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无论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是阴险狡诈的曹操,还是心胸狭窄的周瑜、英勇善战的关羽、赵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都已深深印在我心中。

诸葛亮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欣赏的一个人物,他的一生鞠躬尽,死而后已,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他火烧博望坡,借东风,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退敌、以木偶智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一个个故事打动人心。使人难以忘怀。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吧,虽然他知道周瑜妒忌他,想用造十万支箭陷害他,可他顾全大局,豁达大度,不愿意在大敌当前时与周瑜闹翻,而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他预测三天内必有大雾,了解鲁肃的忠厚,知道他不会泄露借船机密,更深知曹操多疑,料定他不敢轻易出兵。诸葛亮安排草船,精心伪装,利用大雾,“一字儿摆开”,是为了受箭的面积大、数量多;让军士“擂鼓呐喊”,是为了虚张声势,提示曹军射箭方向;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既能增加受箭面积,使船身保持平衡,又能使回程顺风顺水,巧妙地利用草船“借”来十万多支箭,粉碎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怎能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篇2

一、四大名著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著“寂寞”

在四大名著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著,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著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著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著,已经令人遗憾;知名著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著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著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著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著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著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著”的学生中,喜欢名著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著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著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著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著,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著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著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著,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著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著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著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著、卡通等等,而文学名著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著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著”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著,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著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著。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著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著“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著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著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著,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

篇3

在《三国演义》中,得到赞扬和同情最多的是刘备集团的成员,他们是小说着重刻画的悲剧英雄。数百年来,他们的仁义、忠勇和智慧深入人心,在不同时期都参与国民性格的塑造。然而,若以现代性审视他们,“英雄”一词则要打上几个问号。一些论者如李新宇等先生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这些英雄忽视个体生命的尊严,漠视普通生命的存在价值。譬如张飞,在关羽死后,“旦夕号泣,血湿衣襟。诸将以酒劝解,酒醉,怒气愈加。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这样的张飞与暴徒何异?最终范疆、张达忍无可忍,杀死张飞,其行为无可指责。再如关羽水淹七军,“华夏威名万古传”,细心的读者不禁要问:“襄樊平地作深渊”之时,老百姓哪里去了?关羽是否把他们都转移到了山上?小说写“樊城周围,白浪滔天,水势益甚,城垣渐渐浸塌”,不知老百姓的房屋是否浸塌?又如“诸葛亮火烧新野”,“刘玄德携民渡江”,小说家借此表现军师的用兵如神和皇叔的大仁大德,然而细细想来,那些新野百姓本可苟全性命于乱世,现在没有了家园,唯一的选择便是追随刘备。结果经历一番颠沛流离,“十数万百姓”在刘备和诸葛亮共投江夏时,未知下落如何……

现代性的含义之一是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任何漠视普通人生命的行为都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以这一标准看待刘备等人,他们确实有愧于“英雄”的称号。以这一标准解读《三国演义》,其意义是颠覆性的,因为小说所推崇的英雄大多经不起现代性的审视。现代性本身即具有鲜明的价值判断色彩,几乎是“文明”和“进步”的同义语,因此,现代性这一阅读视角能够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它使《三国演义》建立的价值大厦轰然倒塌。

我认为,尽管现代性昭示的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极易导致对古代作品的误读。“正确”的现代性和被误读的古代作品之间至少存在两个陷阱。

一、现代性与古代作品的时间差异

作为西方18世纪以后出现的新的时代意识,现代性“体现了一种未来已经开始的信念和对未来进行谋划的理想,其根本特征是从未来而不是从过去的传统和历史中寻找自己时代合理性的根据”。(姜文振《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研究》第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在中国,尽管已经有了一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但现代性问题的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这一晚期出现且立足于未来的话语审视古代作品,固然有助于清晰地认识“现在”和“将来”,但也会因时间差异而对“过去”不能有所理解和同情,进而过于苛刻古人。具体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集团,现代性的视角之所以导致误读,在于以下三点历史情境被遮蔽了。一是刘备等人的道德形象的形成具有历史性。宋代苏轼《东坡志林》所记里巷小儿听说三分,“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的事实表明,当时的普通民众在面对刘备这样的“有德之君”(包括其部下)时,其情感倾向是简单而鲜明的。“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尊严”的理念尚未成为古代民众的共识,从历史的角度看,刘备等人的道德并没有什么问题。二是刘备集团的道德形象带有历史的理想性。在三国故事流传的宋元时期,南北矛盾尖锐,民间的民族情绪渗透到讲史说话中,道德感和悲剧感无疑要倾注到代表“南方”和“北伐”的刘备集团身上。在小说中,曹操同样忽视过个体生命的尊严,但刘备却比曹操得到的赞赏多,因为在刘备集团身上寄托了更多历史形成的民众的理想。三是《三国演义》成书过程的复杂性。从史书记载到民间流传再到文人改编加工,在这一漫长的成书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甚至矛盾的观念在小说中“和平共处”。譬如诸葛亮有精诚实践儒家伦理的一面,也有装神弄鬼、兴妖作怪的一面。

二、现代性的单一性与作品的复杂性之间的差距

阅读文本可以有很多视角,现代性只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刻意放大现代性视角读出的意义,而缺少其他视角的参照,对文本的理解就可能失之片面。尽管现代性并不局限于社会学范围,但它易于引导读者以社会学的眼光阅读作品,这种阅读方法与过去流行的阶级分析的阅读方法并无本质区别。如此读《三国演义》,小说具有的美学价值就被遮蔽了。小说将感情倾向于处于弱势的刘备集团,造成一种强烈的悲剧氛围。如果对悲剧人物的弱点持过于苛刻的批评态度,就势必会削弱作品的悲剧力量。譬如,“桃园结义”联系刘备集团的兴衰,是小说悲剧风格的重要因素。有论者以现代性审视“桃园结义”,看到社会上的地痞流氓也学刘关张,便觉得“桃园结义”实在是传统文化的丑陋面,这样的理解未免过于简单化。在《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固然有其褊狭的一面,但现实生活中兄弟反目、兔死狗烹的例子太多了,小说着意写超越了君臣关系的兄弟之情,正是要为千秋万代立一个榜样。桃园之义体现的平等精神和凝聚力是可以当做人们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看待的。刘备为了实践桃园盟誓而兴兵伐吴,最终导致猇亭惨败,蜀汉从此一蹶不振,尤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道德的主题、义的精神高于政治功利,是《三国演义》所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意图。这一意图的直接效果是小说巨大的悲剧感。“不可感情用事”,“不可意气用事”,人们或许可以从彝陵败局总结出这样的教训。然而,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情,没有了义,就如刘备说的那样,“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更进一步说,“桃园结义”本身具有褊狭性,它过于强调结盟者之间的义气,而忽略团体之外更广阔的世界。这种褊狭性最终导致了刘备集团的悲剧结局,因此《三国演义》所表现的这种悲剧感类似于西方经典悲剧的崇高美,而不能简单地以“悲苦”二字涵盖。

篇4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

28,你在阅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 。

参考答案:

篇5

通过百度我知道了《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00字左右,欢迎大家查阅!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首大气磅礴,气势宏伟的赞歌拉开了三国的序幕。《三国演义》,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它记录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描绘出杰出的历史人物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最辉煌的历史巨著之一。细细品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灵武帝中平元年到晋武帝司马炎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从黄巾之乱开始,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再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三分天下,直至三国统一归晋的故事。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诸葛亮是“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具有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大事,且将天下三分的鼎力局面准确预知,出山后一展其雄才大略,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设空城计。他的事迹激励我努力读书,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曹操乃一代奸雄,他提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可是他没杀自己膝下的刘备,又让我看到了他的大度。刘备重情重义,仁民爱物,是一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任君,不管是大城小镇,都忠于职守,受人爱戴,他让我懂得了热爱百姓和忠于职守的深刻道理;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他不降曹操,日夜思念兄长;过五关斩六将,毫不畏惧,他誓与刘备共存亡的精神让我明白了仁义十分重要;孙权为人谦和,少年得志,同为天下英雄,使我体会到宽容大度的重要……

《三国演义》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富有策略的战争故事。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谋长节短,百战百胜,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场刀光血影的场面;赤壁之战更是波澜起伏,惊心动魄;还有那巧妙的连环计,精密的借刀杀人计,和那动人心弦的苦肉计……真是一幅幅壮丽宏伟的战争场面。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三国演义》,它使我明白了:为人处事要动脑,步骤计划想周到,心平气和勤思考,谋长节短胜战多,坚定信念不动摇,义重如山知回报,忠于职守待人好,一生美名乐逍遥。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2读完《三国演义》,书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无双的关羽、宽厚仁义的刘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各个人物的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斗智斗勇,让我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一场打来打去的残酷的战争。

刘备、曹操、孙权为了成为天下的霸主,为了自己的权势秣兵厉马,你打我,我打你,一场战争打了几十年。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樊城之战,曹操的七军被水淹没,连带被水淹的百姓不计其数;火烧连营,刘备的七十五万军士兵所剩无几……《三国演义》几十年的战争,无数的士兵和百姓在战争中死去,无数的家庭在战争中破碎。那些争夺霸权的人们,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那些战死的士兵?有没有想过那些战乱纷飞中的受苦难的百姓?而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些普通士兵和平民百姓生命的脆弱,感受到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就像《半城烟沙》这首歌里写的一样“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一将成万骨枯,多少白发送走黑发。……手中还有一缕牵挂,只盼归田卸甲,还能捧回你沏的茶……”

从古到今,很多战争都是没必要的,都是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权势、欲望,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而发动。在这些残酷的战争中,受苦受难的都是那些无辜的士兵和百姓。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不仅让无数的人丧命,还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甚至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和平的心,努力去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使外敌的不敢入侵,尽可能避免战争的发生!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3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国度,华夏子孙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多少令人折腰的胜景与巨作。辉煌灿烂的敦煌壁画,巧压天工的苏洲园林;凝聚着人类高度智慧的古长长城使我们流连忘返;然而这只是美丽的大中国的一部分,它也造就了文学史上的“奇葩”,其中三国演义是我最钟爱的一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明代四川人杨慎的词作,清人毛宗岗将它加进小说《三国演义》,作为卷头词。电视剧《三国演义》又以此作为片头曲的歌词,使之家喻户晓。

刚开始读《三国演义》时,只是囫囵吞枣,只了解三个国家的兴衰历。小说以魏、蜀、吴三国斗争为中心,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三国时期大规模的政治、军事斗争,勾画出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的时代风云,寄托着希望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理想。再一次细致地阅读《三国演义》,进一步了解人物和情景。

通过这本书,很多人认为曹操是奸诈之人,但我却不以为然。这或许有点作者的情感,也或许是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华的人,他爱惜人才,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在几十年的征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面积土地,使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是他使晋国成为三国中最强盛的国家,为后来晋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很多人也对曹操的我“宁教天下人负,勿让天下人负我”这句慷慨激昂的话心存厌恶。但拿破仑不是有一句“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的嘛!人要有理想才有前进的动力。他很重视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自古以来的君王都是靠贤臣帮忙治理天下的,但人才难觅,所以曹操“唯才是举”不考虑出身只要是有才能的都重用,即使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也不在乎。经过一番努力,曹操身边的谋臣不胜枚举,曾经得罪过他的,他也不计前嫌。

还有曹操的乐观、豁达,这正是我所需要的。赤壁战败后,他并没有愁眉苦脸,而是笑着说“今北方仍有我掌控”,他并没因此一蹶不振。我们也学过他的好几首诗,我都很喜欢。

再说另外一个人,此人身长八尺,头戴纶巾,面如冠玉,手执鹅毛羽扇,被刘备“三顾茅庐”请下山之人——诸葛亮。有多少人敬佩他,是他令周瑜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但刘备死后,为了辅佐扶不起的阿斗——刘袢,他因过度劳累而死。

诸葛亮也是人,他也有担惊受怕的时候,人们似乎忽略了空城计里的细节。在城墙上,木案上清烟萦绕,香烛静静的燃着,轻轻摇羽扇显得自信从容,殊不知也遮掩着孔明流着虚汗的脸,额头的隐隐汗珠,城门口挥舞着扫帚军士的荒乱,他司马懿也没注意到,如果换作曹操,诸葛亮这次就难光一劫。

因为诸葛亮帮助刘备横插一手,中原大地才会征战多年,民不聊生,他们可否顾及百姓感受,最后也落了个不好的下场。如果他帮助有实力的一方统一天下,那就会国泰民安。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一提起《三国演义》,自然就会想起“正面人物”的刘备和“反面人物”曹操以及“中立人物”孙权。这三个人在中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

书中的刘备“忠厚老实”,“一心想修复汉室”,我可不这么觉得,你想,在赵云救出阿斗后,刘备怎么会舍得摔孩子呢?还不是因为要收买赵云的心!刘备也还是个心思细密的人,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知曹操生性多疑,怕暴露自己远大志向,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学起种菜来,得以骗过曹操耳目。现在想想,要是刘备他提早展现的话,恐怕早就被曹操轻而易举地解决掉了。煮酒论英雄时,当曹操说出:“当今世上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人!”这样的话时,要不是他反应快,借雷声掩饰,曹操迟早会因为疑心将他给杀了。可光懂得收买人心和及时反应也是没办法的啊,关键要有军事才能,说句不客气的话,刘备的领地都是靠诸葛亮给他出谋划策打下来的,至于刘备,我可没看见他有什么计谋上的突出特点。他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三国史上才有了“三顾茅庐”一说。

曹操一直都是以奸诈、狡猾、残忍的形象出现的。特别是“曹操杀亲朋”这一段,在他人看来简直太残忍了。吕伯奢为了招待他,特地出去买酒,他在屋里听得磨刀的“嚯嚯”声,误杀了他的家人后出门又设计杀了吕伯奢。他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更是让他人惊得目瞪口呆。有人指责他不道义,可若是他不那样做,吕伯奢必会带人追杀他,那他也别想活着出县了,可以说,这是生存的需要。曹操是决不会负“奸雄”这个“美名”的。当老朋友许攸前来投靠问及粮草时,曹操先答粮草可够一年,后答半年、三个月、一月,后许攸揭发他:“休瞒我,粮已尽矣!”俗话说“兵不厌诈”嘛,曹操可是把它给运用得灵活自如。

孙权在书中也算得是位“明君”了,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这样谈:“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只看民附二字便可知道他有多贤明了,上下一心,老百姓拥护君主,使得他人都不敢来犯。“贤能为之用”,看吧,只要是贤能的人都被网罗去做那些大大小小的官,等于无形中为国家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他在任期间也可算是一段“太平岁月”吧。

这三人各有各的特点,不尽相同,但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一方霸主,刘备善于收买人心,手下的将士忠心耿耿;曹操狡猾而善于用计谋,他的聪明使他多次度过难关;孙权能够做到“贤能为之用”,上下一心使得外人不敢来犯。他们的特点使他们多次度过难关。

我们要学刘备的心思细腻;学曹操的果断、坚决;学孙权的人格魅力。我们不能学刘备老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不能学曹操的残忍、无情;不能学孙权的出尔反尔和朋友反目。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5阅读如同饮食,在这些“食物”中,有着如甜点一样的娱乐书籍,也有回味无穷的古典名著,但这些名著中,对我来说最耐人寻味的就要属《三国演义》了。因为它让我感受到“读书之乐”

初次“食”这本《三国演义》时,看到刘关张结为异姓兄弟,并且讨伐黄巾军时,那场面,仿佛身临其境,浴血奋杀的情境让我义愤填膺,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读书之乐”这种诱惑让我不得不往下看,看得让我被这些英雄豪气深深渲染,看到赵云救阿斗的时候,那威武雄壮的身姿无可匹敌,一人抵挡千军万马,那舞着枪,挥着剑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直至做梦也能梦见他。

英雄当然也不只他一个,还有众人皆知的传奇人物——关羽。

水淹七军,刮骨疗伤等等事迹,都能体现了他的勇猛,斩杀华雄时,曹操本来想给关羽一杯壮胆酒,但关羽说等他回来时再喝,他打开城门,挥舞着青龙偃月刀,不几回合,就将华雄斩杀,等到拿酒时,酒竟然还是温的!看的我又惊讶佩服,又高兴地手舞足蹈,每当别人说起这故事是,我总是自豪的抢着说,好像是自己亲身经历一样。

说关羽是是说不完的,所以只好放下,说起另一位智者——诸葛亮。

诸葛亮七擒孟获,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他的故事,七擒,当我看到了才知道,原来是其次抓住了蛮王孟获,每次看到孟获被捕,我就乐的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这也上我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宽厚大度,使我更加佩服他。

至于“奸雄”曹操吗,我并不怎么喜欢他,但他的一件事却让我记得很清楚,就是——割须弃袍。平时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曹操,今天怎么割须弃袍了?原来他是为了保命而割须弃袍的。当时曹操自己单枪匹马被马超追杀,马超对士兵们喊:“前面有胡须的是曹操,杀了他,赏金万两!”话音未落,曹操便割了自己心爱的胡须。马超见了,又大喊到:“前面穿黄袍的是曹操,杀了他,赏金万两!”曹操接着又弃了自己心爱的袍子。看这段是看的我“咯咯”直笑。

篇6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改自《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课文描写了周公瑾妒忌孔明的才干,以“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这难题陷害孔明。而孔明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表现了孔明的才智过人和胆识。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下面把《草船借箭》的教学反思分享一下:

一、发散思维,勇于探索

在《草船借箭》的教学过程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

1、情境采访,深化认识:

如,教师作为《三国周刊》的记者采访“孔明”:“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现我佩服不已,请问您在向周瑜立下军令状时,怎会有如此把握?”学生会自然地对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加以总结,并加入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2、作业设计,拓展延伸:

在课的结束部分,我在引导学生总结了本课无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妒才阴险,还是鲁肃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谨慎多疑,我们都是从文章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中体会到这一写作方法后,总结出:这也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随即设计小练笔作业:想象一下,如果周瑜刁难的是武松,故事情节会怎样?这一练笔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非常大的拓展想象空间,而且将本文所学用到了写作上。

二、充分把握文章留白处,感知人物形象

1、本课我教学的重点之一放到了研读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

由于这个自然段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以对话形式组段。在教学中我抛出问题:“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给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加上他们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情。并想想为什么这样加?他们在说话时想些什么?”我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研读与合作探究交流,体会周瑜的妒才阴险与诸葛亮的机智、胸有成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的时候,议论纷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此时,课堂的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可在这里的教学中,在最该体现个性化阅读的时候,我却设计了一个齐读练习,虽然说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认识了周瑜的阴险狡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这与我的本意并不一致。由于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学生的引导上,在朗读方面花的时间就显得少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语文教学中就是强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加深对文章理解的重要性。如果我把更多的时间到学生充分地朗读体会上(合作读、分角色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领悟人物形象,可能达到的效果会更好。

2、在学生汇报到通过三天之后的漫天大雾,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说说看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有的同学说:“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有的同学说:“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我又说:“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于是,我又试着问:“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从而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鲁肃的老实忠厚。

篇7

文字是多媒体课件中的基本素材,对其最基本化的使用方法是代替板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这方面的使用问题在此不作论述,重点论述一下文字素材在板书功能之外的合理使用问题。

(一)引证文献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涉及文化背景的介绍、同类诗文的比较、代表观点的讲解等内容,需要引证大量文献。古代文学涉及的文献大都比较书面化,相较口语比较疏离。板书书写效率低,语言介绍难理解,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的优势便比较突出。比如讲解元代社会政治中的等级制时,适当征引文献:《通制条格》卷二十八“蒙古人殴汉人”条记载:“蒙古人殴打汉儿人,不得还报,指立证见,于所在官司陈诉。如有违犯之人,严行断罪。”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从理论与文学两个角度讲解悲秋文化的成因和内质,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一一累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注意引证文献的“精”和“要”,即引证代表性的文献(不必面面俱到,需要突出重点)和引证文献量的适度(种类及字数上都要适度,否则淹没在文本中,便失去了意义),而且要“引”与“讲”结合,教师需要对引证的文献有自己的分析与讲解,文献只是辅助手段,教师才是课堂主体。

(二)拓展阅读古代文学涉及文本众多,内容广博,课堂上所能讲解的数量非常有限,适度拓展学生的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有着传统方式所难以比拟的优势。拓展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课内拓展:比如讲解杜甫诗歌时,课堂讲授量是很有限的,如“三吏三别”基本只能选讲一两首,如《新婚别》。在讲完《新婚别》之后,可以讲《垂老别》和《无家别》的原文附录,稍加点题,让学生延伸阅读(注意突出主次)。

再如讲长篇的文学作品,如汤显祖的《牡丹亭》,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将重点的章节如“闺塾”“肃苑”“惊梦”“寻梦”“写真”等开列给学生,作为重点阅读。还有一种是课后拓展:可以为学生介绍讲授内容相关的重要参考书目,如《三国演义》,可以介绍朱一玄、刘毓忱主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沈伯俊、谭良啸主编《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1989年版)等,让学生准确掌握经典,少走弯路。而且,现在图书馆藏书有限,很多书籍学生不易找到,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电子版的书籍资料,用网络和电脑共享给学生,学生课后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阅读,这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优势。关于文字素材的使用,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空间。比如注解图片资料、代替板书框架等,这里只就课堂教学中体会到的几个重点略加论述,抛砖引玉,希望方家指正。

二、图片素材的使用

相较于文字素材而言,图片及音频、视频素材更能展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传统教学模式下,板书加教师讲解的方式,很难达到形象再现的效果,合理利用图片及音频、视频素材却能够事半功倍。对于图片素材,一个误区是仅把图片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装饰品,只将其用于美化课件,对教学起不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合理地使用图片素材,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下文就个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拙见。

(一)引证参考图片文献在教学活动中,对某一个文学现象进行解读,单纯的文字说明比较抽象,适当地引用图片文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讲解元杂剧的舞台演出情况,用文字介绍诸如角色、乐工、戏台等,始终比较抽象,如果结合泰定元年山西洪洞县霍山明应王庙(俗称龙王庙)正殿墙面壁画“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讲解,则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再如讲解《西游记》成书过程时,结合唐僧取经故事遗迹———两处“西游记壁画”:甘肃安西县境内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六幅取经壁画及张掖大佛寺(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即1098年)的《西游记》连环壁画,学生对取经人物的形象演变以及故事内容的转变,都会形成更为直观深刻的印象,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再现情景,营造氛围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相隔较远,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必须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够深刻理解。那么,该怎样再现情景,将学生引入到古代文学情境中,营造良好的讲读氛围呢?利用图片拉近古今,切入主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以笔者个人教学经验为例,讲解陆游《沈园》一诗的时候,以沈园园景图片为媒介,讲解历史上的沈园故事,何处是传说发生“惊鸿照影来”的地点,尤其是刻有《钗头凤》的石壁等景物,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拉近了古今的时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讲解赵孟頫《岳鄂王墓》一诗时,将岳飞墓图片投影给学生,介绍墓地雕像的寓意,四大奸臣跪像的历史等,将岳飞故事讲给学生,把诗的文化背景形象地再现给学生。学生对岳飞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诗歌的讲解也就变得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了。

(三)历史实物直观展示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便是其直观性。讲解古代文学作品时,常常涉及古代典章名物、历史遗迹、服饰文物等,传统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这时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比如讲解元代文学背景时,介绍元朝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来发行,便可以图片形式展示“交钞”实物,加深学生印象;元代的青花瓷艺术、渎山大玉海(酒具)等都可以通过图片方式加以展示,如果能与文字解说(文献)配合使用,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再如讲解《儒林外史》时,涉及科举考试,如“周进撞号板”,如果能结合江南贡院的实物图片,配以讲解科举考试的实际情况,可以使学生形成更为形象直观的印象。这方面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诸如《诗经》《山海经》的名物,《楚辞》的服饰,古代书籍的版式等,合理使用会对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复杂结构关系整理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作品,其内在线索或人物关系常常非常复杂,讲授时学生非常容易混淆,而且也难以理清,这种情况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处理。比如讲解《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涉及到四大家族,人物关系非常繁复,仅就贾氏宁荣二府理清五代人物关系就非常困难,如果加上旁支及丫鬟就更加繁乱。这时就可以将主要人物关系列表,以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讲课时据此讲解,就不会出现学生分不清人物身份的问题。处理复杂的线索,同样可以用此方法来列表图示解决。

(五)地图平面图等应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涉及大量地理名词,而由于时代久远的原因,学生经常难以理解。如杜甫《潼关吏》中强调潼关地理位置的重要,如何重要?柳永《望海潮》的“东南形胜”又从何而来?如果能借助地图讲解其特点,则明白易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隆中对”特别强调荆州的战略意义,其后来北伐时“六出祁山”,为什么不选择别的路线?如果只是口头讲解,很难真正明白,结合三国地图,则一目了然。《三国演义》的“失、空、斩”情节非常有名,涉及极为详细的战略部署,充分显示了诸葛亮及司马懿的才能。其中涉及地名众多,如街亭、阳平关、箕谷、新城、列柳城、郿城等,如不知道山川形貌的地理特点及战略位置,是很难理解二人运筹帷幄的的才能的。配以三国地图讲解,则问题迎刃而解。再如讲解《红楼梦》,涉及到贾府大量居所,单就大观园就有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等,文字解说很难表述,这种情况就可以借助贾府平面图来讲解,以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音频与视频素材的使用

音频、视频的使用范围广泛,诸如范读、再现实物等,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具有比图片更加形象生动、信息容量更大等特点,优点自不必言。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特别注意,运用图片素材时教师的讲解依然是课堂的中心,教师依然主宰课堂教学;运用音视频素材时,教师则退居次要地位,如果使用过度,很容易喧宾夺主。使用音频、视频素材时,“度”的把握及对素材精当剪裁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注意控制课堂,不可被多媒体控制“,以播代讲”。音视频素材的应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一)营造艺术氛围图片素材的形象性来自于视觉效果,而音频、视频可以营造艺术氛围、再现情景,在视听两个方面形成立体感知,具有其他素材所不具备的优势。如讲解柳永《雨霖铃》之“寒蝉凄切”,阐释蝉的文化内涵,可以讲得清晰明了,但对“凄切”两字,还是很难有更直观深刻的感受。现在的学生生活远离自然,对自然事物比较陌生,对蝉的形貌及特点很难有深刻了解。如果结合音频和视频,不但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蝉的习性及特点,还可以对其“高洁”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凄切”的悲鸣形成深刻认知。而且,很多时候音频、视频可以让学生在声、光、电多角度的刺激下,更快进入艺术氛围。讲解《红楼梦》时,笔者曾用电视剧《红楼梦》的《枉凝眉》曲引入正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直观感知艺术古代文学与音乐关系密切,早期诗歌本就是诗、乐、舞三者一体,词与散曲更是本身就具有抒情歌曲的功能。从文体上讲,中国古典戏剧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诗剧。虽然一些艺术形式的演出情况已不能得知(如元杂剧),但还是有部分剧本保留了原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比如昆曲。在讲授《牡丹亭》的时候,便可以适当地使用昆曲《牡丹亭》的音频资料。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艺术魅力,不但可以了解昆曲的特点,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不同艺术的差异。徐渭《南词叙录》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信南方之柔媚也。”这段文献所谓的“柔媚”,不亲身体验,很难真正理解。当然,所选音频、视频的时间不能过长,而且要精当剪裁,如可选择最经典的《游园惊梦》一段,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喧宾夺主。

(三)重现经典章节在文学作品讲解中,经常有一些经典段落,人物众多,剧情复杂,教师讲解可以清晰地分析文本,但当时的故事场景却很难再现。比如《三国演义》之“舌战群儒”一段,描写诸葛亮只身过江,与东吴群儒辩论的场景,写得极为精彩,极见诸葛亮的气度风神。这时完全可以借助影视作品《三国演义》的片段,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场景之中。结合视频讲解这一段落,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其他方面诸如文化背景介绍、历史概述等,都有音频、视频发挥作用的空间。多媒体素材的应用方式必须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这是最基本的问题。这里仅就个人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几点,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正。

篇8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必要性 具体举措 读书方法

我们先关注几则新闻:

1.富士康深圳厂区接连发生12起员工跳楼事件。社会心理学专家彭凯平教授在分析“富士康连跳”背后的原因时,呼吁社会要关注健康人的心理卫生问题。

2.55秒内,8名小学生惨死在郑民生的刀下,另有5个孩子受重伤,场面凄惨。“郑医生”一夜成为十恶不赦的恶魔,这个41岁的未婚医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3.2010年7月30日,长沙市芙蓉区国税局东屯渡税务分局三楼办公室发生爆炸,致4人死亡,19人受伤。制造长沙“7・30”爆炸案的罪犯刘赘衡性格孤僻,少与人交往。

“阅读改变着人,也塑造着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正如彭凯平教授指出的,“当自感压力很大的时候,应该学会利用仅用的休息时间充分放松,进行一些有组织的娱乐,和周围的人有心灵的沟通。比如一起打球,运动可以刺激神经中枢,对调整精神状态很有帮助。读一本有意思的小说也是很好的减压方法,从书本中转移注意力,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放松。”诚然,阅读是解决一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塑造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高尔基曾说:“每一本书是一个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聪明的教师在教学里为学生送来知识,伟大的教师在灵魂里为学生点燃智慧。”所以老师教书育人,文明其精神,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美文阅读,进行心灵的滋养显得极其重要。

一、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一)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需要。

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怡情。“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苏教版语文课本如是说。成年人尚且如此情感脆弱,心灵扭曲,行为极端,何况青少年学生呢?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康心理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少年强,则国强”,寄予祖国未来希望的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发展,关乎百年大计,强国梦想,而学生阅读,仅靠几本语文教科书是不行的,“语文书是例子,更是引子”,使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在广阔的文学天地里遨游,已迫在眉睫。

(二)是学生开阔视野、训练思维、注重创新的需要。

且看我给学生这样一道题目:雪化了变成?摇?摇?摇 ?摇。这是一道填空题,学生有填“水”的,有填“泥”的,自然老师都评他们正确的。有一个学生填“春天”,我们该怎样评点呢?我看应该表扬、赞赏,这位同学的回答多么有新意,多么诗情画意,只有这样的思维,这样文采的学生,作文才会出现“春天开始发出请柬,以桃花的名义,一路飘红”这样的佳句。若是没有厚积,焉能薄发呢?

一位98岁的老人离去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索空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是病榻之上的钱学森对总理的恳切陈词,这是大师的心病。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更宽广,奇思妙语常常如珍珠泉的泉水般不断涌出。

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具体举措

(一)开列书目,建图书角。

1.依据青少年必读文库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列出初中生三年需看的经典著作的书目。

2.如果经典著作算作是“正餐”,那么报纸杂志则是同学们的“零食”,那里的文章短、平、快,或隽永含蓄、或意味深长、或明理深邃。

3.购一简易书柜,置教室一角,先倡导学生“捐助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

(二)晨诵―午读―暮醒。

学习“天涯追梦人”朱永新老师在“新教育”中带领学生以“晨诵―午读―暮醒”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改变父母,建立学习型家庭。

(三)课外阅读课程化。

每个月我会安排一节课,指导学生精读一本书,就主题思想、精彩片断、人物性格等展开大讨论,让学生感悟生活。

(四)“阅读存折”记录三年阅读史。

每位学生有相应的阅读存折,为奖励学生自主阅读行为,根据学生一年的“存款”额,发放相应的“阅读书币”,在“跳蚤书市”中享受优惠待遇。

(五)“阅读心得”大派对。

读书不能做“两脚书橱”,要走出书本,关键是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所以要撰写心得,开展“阅读心得”大派对,开展大讨论。

三、指导学生开展“悦读”的具体读书方法

“书是进步的阶梯,是远航的船只,是治病的良药,是前贤的遗训,是挚友的忠告,书给人智慧,贻人聪明”。概古今中外,大凡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和书结下不解之缘。然而今天,书海茫茫,书山巍巍,我们皓首穷经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籍。况且中学生本身的学业也有一定的负担,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所以课外阅读的方法很重要,正所谓“书山有路,急时难寻,信息似海,收存有术”,运用正确的读书的读书方法非常重要。

(一)博览读书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鲁迅先生曾说:“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精。”讲的就是要博览群书。中学生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因性格各异,故对书的喜好不同,如同“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一样,通过博览群书,学生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再者,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要想深入探索客观的奥秘,就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如果作茧自缚,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那么就难以具有开阔的视野,也难以做出突出的成绩。同时,不广泛地吸收人类文明文化的优秀成果,便难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继承和发展。

(二)板块读书法:走马观花,一目十行。

板块读书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浏览读书法”。所谓“板块”,是指把一个词组,一个句子,一段文字,甚至一个章节视为一个小整体――“板块”。在阅读时,把这个小整体“板块”作为视读单位,有意识地略过不必要阅读部分的一种快速阅读法。书海漫漫,中学生时间有限,如果每本书都一丝不苟地读一遍,一则时间不允许,二则有些书报也无认真研读的必要。所以,在阅读时,对一般的参考性书籍、资料性书籍和消费性书报,只需要随便地“浏览”一下即可,这样,既省时间,效率又高。譬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我指导学生一般的内容可泛读,而一些经典篇章则需研读,甚至反复地去读(下面具体谈到)。

(三)拉网读书法:博采众长,竭泽而渔。

三毛认为:“学问,是一张渔网,一个结一个结,结出了捕鱼的工具。”古人读书,求博,求精,先博而后精,因为广阅博览乃是知识大厦赖以高耸的基石。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顾炎武说:“学博而识精,理到而辞达。”他们在博学的基础上,经过博采各家之长,集思广益,然后由博返约,触类旁通,“汇百家之说而成一学”,从而在学术上较之于前人有所裨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形成一个新的历史里程碑。中学生应开阔眼界,知识面广一些,网应撒得大一些。我给学生开列的书目涉及古今中外,撒开大网,努力网罗,搜集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与纷繁复杂的社会及知识系统相应。

(四)取精读书法:沙里淘金,掌握精髓。

上面提到的三种是泛读法,广博泛览之后,应专精攻读。广博泛览和专精攻读是对立的统一,两者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唯有博,才能功力于专;唯有专,才能融会于博。如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我列出的一些经典篇章:“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曹操哭将”“吕布之死”“三顾茅庐”“火烧博望坡”“单骑救幼主”“纵火烧赤壁”“命丧落凤坡”“刮骨疗毒”“赤兔失主”“托孤白帝城”“七擒又七纵”“千古出师表”“星陨五丈原”,这样沙里淘金,把这些篇目作为重点去阅读,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又掌控了《三国演义》的精髓。而且我发现学生不再觉得这么厚厚的书乏味了,兴趣倍增。

(五)提要读书法:抓其要点,探其妙义。

韩愈在《进学解》里提出了他的读书方法:“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譬如一部《西游记》,其精华部分在“大闹天宫”,从“猪八戒招亲”始,情节颇具雷同。在学生阅读时,指导他们重点研读“大闹天宫”,降妖除魔部分以“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为主,其余则泛读,这样就重放轻,抓其要点,一部《西游记》则不需花费很多时间。结合中考的名著阅读,即可轻松探其妙义。

(六)三步读书法:储存,比较,批判。

1.储存,即上文的广泛阅读,主要是积累知识,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填好下面的导读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这个道理毋庸赘言。

2.比较,即比较从书中学到知识,用理智的天平仔细衡量各种书的不同观点,也可同类书比较,可以博采各家之长,集大成于一身,从而取得真才实学。还是以《三国演义》为例,一位同学在一次“阅读讨论会”上说:“我看了图书《三国演义》和连环画《三国志》,发现曹操这个人,从汉相到汉贼,这本质和董卓是一样的,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从一个刺杀董卓的英雄而变成为奸贼,这一点是可恶的。但曹操又有肯定的一面,他比董卓的志向远大,而且善于用人,在平定北方上是有功的。”有这样的讨论作基础,教学《观沧海》、《龟虽寿》两首诗就容易多了。

3.批判,即找出书中的谬误并加以批判,从而吸收书中的精华,吸取有用的知识,抛弃那些无益的东西。譬如我让学生写文学评论,他们对《三国演义》原著中的一些封建迷信,《水浒》中的崇尚暴力,《西游记》中宣扬的“佛法无边“都提出了批判,有了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值得肯定。

哲学家说:“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想让灵魂净洁,那就用美德去占领它。”

美籍华人、著名心理学家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一书中讲: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人埋葬死狗,泪流满面。这时她母亲将她带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美丽的花园。果然小孩愁云一扫,变得欢乐起来。这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我们看世界,切不可只用一个窗口,光明总比黑暗能激励人。

我想,一个用美德占领灵魂的人,他不会像富士康员工那样漠视生命;一个用爱心奉献社会的人,他不会像“郑医生魔鬼”那样屠杀生灵;一个用宽厚对待他人的人,他不会像“刘爆炸”那样解决纠纷。

老师要引领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教育学生从多个窗口接触世界,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知本家”,先富“脑袋”,启迪心智,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篇9

一、用于预习,唤起阅读期待

在预习时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材料”的内容,容易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提高预习的效率。如教学《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要求学生预习时先读读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学生从“资料袋”中就可了解到李四光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地质学家,他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资料袋”内容和课文内容得到了沟通和联系,从而唤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期待——“课文中讲到了李四光的什么事?”“李四光为什么会那么了不起?”带着这份期待,带着“资料袋”的信息,学生会迫切地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去了解课文,分析问题,由“要我读”变为“我想读”“我要读”,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灵活穿插,加深理解体验

在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特点与“阅读材料”的内容,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深入学习文本起到辅助作用,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 课始引用,激发欲望。许多“阅读材料”是新课导入的极好材料。课始阶段,教师应善于运用这些“阅读材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欲望,收到“课未始,情已动”的教学效果。例如,《西游记》是孩子们百看不厌的电视剧。孩子们个个神往孙悟空,迷恋着孙悟空的故事。《猴王出世》课文之后有个“课外书屋”,简介了《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在上《猴王出世》伊始,老师先让学生读这个“课外书屋”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课外书屋”的内容设置悬念:“《西游记》里的一个个故事神奇无比,一定会让我们着迷;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我们流连忘返。孙悟空神勇善战,智慧过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孙悟空这个猴王出世的神话故事吗?”这样就易于激发学生迫不及待阅读《猴王出世》的欲望。

2. 课中穿插,深度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时机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如,《泊船瓜洲》一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里面介绍了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选用“绿”字的经过。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春风又绿江南岸”时,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绿”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在学生体会到诗人用一个“绿”字展现了江南春天的景象之后,老师提出要求:“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修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用过什么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而不用其他的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体会课后资料袋的内容,然后交流交流。”这样适时巧妙地引入“资料袋”,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诗人对词的推敲及用词的准确传神,体会到诗人用一个“绿”字生动鲜活地展现了江南春天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浓浓的思乡情,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学习诗人的创作艺术和创作精神。

3. 课尾结合,迁移学习。不少课文后编排有“阅读链接”,它是与课文相关联的“阅读材料”,一般是与课文同主题的文章。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学习,其好处一是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这样的“阅读链接”穿插在课尾比较合适。如,《威尼斯的小艇》课后有一个“阅读链接”——《威尼斯之夜》。在教学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学生掌握了“抓住景物特点,体会威尼斯的独特风光”的学习方法之后,进行学法迁移,拓展阅读《威尼斯之夜》。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到威尼斯之夜的妩媚、明静、清新和恬静,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了威尼斯的美丽迷人的独特风情。这样学生对威尼斯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威尼斯也就更加的喜爱了,在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学能力。

4. 反复使用,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并非只能使用一次,根据“阅读材料”的特征及教学的需要,可以多次穿插运用。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后的“资料袋”,呈现的是《一张画像》的修改原稿。课文第三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都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在教学中可随文出示“资料袋”,告诉学生:“这就是当年叶圣陶先生给初三学生肖复兴修改的那篇文章,你们从修改稿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课文中“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等词语的意思跃然于修改稿上,不言而喻了,同时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也产生了初步印象。此时让学生再来读读课文句子,学生就容易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受,对叶老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学到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再出示“资料袋”,让学生对照修改稿,进行比较;从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中体会到叶老先生用词的准确性;从“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与原句“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的比较中,体会叶老先生的修改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进而让学生再选几处说说修改后好在哪?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学完课文后,再次出示“资料袋”,对照修改原稿,围绕“修改作文的方法”这一主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汇总并列出叶圣陶先生“增”“删”“改”“调”“换”“留”这六种修改作文的方法,最后出示一些病句让学生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从而使学生在修改病句的实践操作中学会运用修改方法,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阅读材料”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其最大价值,出示的时机是非常关键的。到底是放于课始,还是课尾,或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应当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课文好好去揣摩,使“阅读材料”与文本解读的整合恰到好处,让“阅读材料”合理巧妙而有效地服务于文本解读。

三、拓展延伸,丰富阅读积累

教材中有不少“阅读链接”“资料袋”“课外书屋”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或该作者的系列作品,意在让学生拓展延伸,自主探究,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阅读积累,提高阅读和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了提高阅读成效,在学生课外阅读完相关书籍(或作品)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读物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以提问、竞答、谈话、表演、写作、画画等方式,让学生回答与此相关的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交流彼此的心得;或根据读物编辑一些难度适宜、便于操作的试题,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如,《草船借箭》课文之后有个“资料袋”,里面简介了《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在教学完《草船借箭》,我们利用其故事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课内掌握的“抓住人物外貌、表情、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方法在课外自主阅读《三国演义》。学生阅读完《三国演义》,我们组织学生在课内开展读书交流会:可以讲故事,可以分角色进行故事片段表演,可以评论书中的人物、情节,可以鉴赏创作艺术,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办阅读手抄报等等。这样,学生在自主阅读和相互交流中逐步走向深度理解,更为丰富地感悟到《三国演义》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篇10

关键词:初中阅读 四大名著 阅读交流 体会 收获

一 、课题的提出

新课标下,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学生人格的形成都有重大作用。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相联,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可现实中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对于四大名著,全部读完的学生寥寥无几,完整地读过两部的也并不多,以前,针对此现象,做过大量的宣传,也采取过一些具体的办法。比如,给学生推荐,让学生下去自己找书读,可对于升入初中课业繁多的学生,这样的要求收效甚微;还有利用阅读课,督促学生阅读,可对于真正读好读懂名著,每学期的那为数不多的阅读课,真是杯水车薪,达不到阅读的效果,并且学生人数过多,不可能在阅读课上指导过来;还尝试过让学生每天抄写一部分,可是学生忙于各科作业,因此应付的人不在少数,最后检查,发现要求了等于没要求,抄完了了解的人并不多。学生对名著读书的失败,一直让我处在迷惑、不知所措中。不知道除了以上的这些因素影响外,究竟还有些什么原因,使我们阅读名著的道路如此坎坷呢?后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了解到,其实影响学生不读名著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男女生性格差异导致大部分女生不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这样的书籍,而男生有很多是喜欢的。所以有相当多的女同学是没读过这两部书的。

2.四大名著原著基本都是白话和文言相杂,语言表达基础较差的学生读起来很费劲,有些同学认为读起来麻烦,不顺口,也不愿意去读。

3.由于时代的隔阂,学生普遍对名著缺乏了解,缺乏亲近感。当今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多,快捷,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文化快餐,即便为了考试,他们也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对原著没胃口。

针对这些原因,我一直在思考,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引领学生有效的读四大名著呢?在接这一届新生的时候,确立了如何引领学生一起读四大名著的课题,并开始逐步实施。

二、课题的实施

首先,依据学生实际和课时的安排,我确立了所读的书目和读书的时间。四大名著当中,《西游记》的内容几乎人尽皆知,而《红楼梦》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文学性太强,还不太容易让大多数初中学生阅读,所以我就把重心放在了阅读《水浒》和《三国演义》上。三年初中,初三面临会考,时间安排上指望不上,因此初一、初二一年一本,两年时间里要把这两部书读完。但是,在学校,学生基本没有一个大段时间来读书,来交流,那又要如何把读书落到实处呢?针对实际,我把学生读书的时间安排在了下午的夕会和课堂的前十分钟来互补完成。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以《水浒传》为例:

1.《水浒传》共120回,班级学生有46名,在开学初,按一个学生平均三回(基础好点的学生三回,基础弱的两回),把要阅读的目录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周末、假期的时间(一学期也就认真读一、两回),精读布置给的内容,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要反复阅读原文,读不懂的部分可以借助工具书、电脑查询,也可以找家长、老师帮助,必须要把原文读懂,然后用现代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内容翻译过来,在翻译的过程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必须交代清楚,并且要在自己翻译的文章后面,就这一回当中的内容,提出三、四、五不等的几个问题。

2.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把自己阅读部分翻译的内容交到老师处,我按照学生的完成的情况进行批阅指导,不合格的打回去重做。

3.利用夕会和课前十分钟的时间,按照故事内容的发展,学生依次上讲台给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其读书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要认真听读,关键的内容可在草稿纸上做适当标注,准备回答该生后面提出的问题。

4.听读得不好的学生,或者对某章回感兴趣的同学,可把这部分的内容借阅,利用课余的时间,自己进行详尽阅读。

三、课题实施的体会和收获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通过不断完善阅读方法,我引领着学生,在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里,终于顺利的把《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读完了。刚开始,只是抱着让学生能够完整地把两本名著有效读完的想法,可没有想到,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这样的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1.交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养成了学生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首先让学生知道了,依据书籍的内容和自我读书的目标,读书的方法基本有三种:粗读、略读、精读。有些书可浏览粗读,而名著是要精读的。并通过老师的指导,教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

2.在翻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如何把意思表达的完整、清晰、明了。基础较好的学生甚至可以尝试表达的较生动。

4.在给大家读书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当众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包括如何站立,如何做到声音洪亮,让全班同学都听到。刚开始有的同学上台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脚也不知道该怎么站,也不好意思大声说话,后来通过锻炼和其他同学的榜样力量,还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

5.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学习听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故事内容,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会抓主要人物事件,做简单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