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常用技术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常用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护理常用技术

篇1

【关键词】肛肠疾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03-01

肛肠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办法,并易发生并发症,不仅会拖延治疗时间,还会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诸多麻烦与痛苦[1]。因此,为了减轻患者此类痛苦、增加患者治疗配合度,本文对比一般护理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出最佳办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做研究对象,男女患者比例为42:48,年龄在28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45.23±15.68岁,平均病程4.12±0.60年。其中42例痔手术,18例瘘手术,16例肛裂手术,14例肛周脓肿手术。两组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可进行一般护理办法。实验组需做舒适护理,主要措施有心理护理方面、饮食作息方面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状况,以下做详细表述。

1.2.1心理护理

患者在此时期的心理状态由于病症痛感、自理能力下降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抑郁、焦虑、悲观甚至暴躁等负面不良情绪。这些会对治疗的进程、病情的改善有极大影响,应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2]。当发现患者有这些不良情绪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并体谅患者内心感受,再加以正确疏导和指引。减轻患者对病情悲观失望情绪,提高战胜病魔的勇气、决心和精神力量。与患者家属也应进行及时沟通了解,指导他们以正确积极的心态看待患者与疾病,给予患者更多安慰、支持与鼓励[3]。

1.2.2饮食作息护理

在术后24至48小时后,患者的饮食以半流食为主。平时一日三餐,依据配餐原则,避免牛奶、豆制品等会引起胀气的食物,多食用如西兰花、番茄等新鲜蔬菜和如葡萄、柑橘、草莓等水果的比例。辛辣刺激食物忌吃,更严禁饮酒、抽烟。医护人员还应叮嘱患者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如下棋、听音乐、聊天等娱乐活动,放松心情亦可对病情有益。根据病情还可做些体育运动,增强免疫力,同时注意适量。

1.2.3肛周护理

对肛周的处理需非常小心谨慎,保持部位干燥。残留的粪水应及时擦净,水温适中。在必要情况下,可采用红外照射办法控制感染症状。每天还需用氧化锌软膏擦拭肛周皮肤,动作尽可能轻慢,不可损伤皮肤 [4]。

1.2.4并发症护理

一般的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有尿潴留等,医护人员应提前告知可能发生情况,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增强治疗配合度。如若观察到患者有水肿、感染、出血等症状,应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1.4评价指标[5]

评价舒适护理的效果通过住院天数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根据患者真实反馈情况登记。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近现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高要求的护理办法,讲究以人为本。在护理过程中,患者不仅可以得到高效优质的医治,而且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可最大限度降低心理与生理上的痛苦。护理的重点已不仅仅是对患者体征的密切观察、相应措施的到位,还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负担的调节、周围环境的配合、饮食作息的细致安排等[6]。本文通过临床数据显示,舒适护理应用于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周期减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满意度增高。因此,舒适护理在应用中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茜. 舒适护理在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166-167.

[2] 何雪英,魏萍,梁雪萍.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390-391.

[3] 王玉静. 舒适护理在胃癌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9:187-188.

[4] 伍智斌. 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264-265.

篇2

护生实习是护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手术室是专业性极强的特殊科室,其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节奏、护理技术操作等与病房迥然不同,护生在校所学的有关手术室的理论知识也较少。要在短短的4~5周实习时间让护生尽快的熟悉环境及工作性质,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台上、下的护理配合等甚为困难。而且,对每位带教老师来说,每一批学生带教需从头开始,加上工作繁忙,任务重,给带教增加了难度。为确保护生圆满完成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临床教学中针对手术室带教实习中存在的难点制订相应的对策,取得了预期的带教效果。

1 带教难点

1.1 护生心理压力大:手术室的工作氛围紧张、严肃、约束性强、规矩多,护生进入手术室常常有陌生感,无所适从,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1.2 实习要求多:手术室作为特殊实习单元,有其特殊的要求:如手术室特殊环境要求,进入手术室穿戴要求,出入的路线要求、消毒隔离制度,物品准备和岗位职责要求等。

1.3 实习内容多: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要求严谨,无菌观念强,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需要护生掌握和了解的操作多,如无菌技术操作、外科刷手、铺无菌桌,术前访视及手术中的流畅配合等。但实习时间短,所以要求护生各项护理操作确有一定难度,有的护生因要求严格而不敢操作,看到老师紧张工作的场面,自己却无所适从,甚至失去信心。

1.4 教学与工作的矛盾:手术室工作繁重、工作量大、工作面广,并且紧张有序;手术中想让护生多操作,却因手术要求高或患者病重以及时间不允许,减少了护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即使让护生操作也担心他们不熟练或不规范而影响或延误手术。或手术配合时需精力集中,无暇更多的讲解、示范;同时也由于讲解增加了工作的忙乱等,使临床教学与工作的矛盾非常突出。

1.5 教与学不协调: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如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无菌区域的划分等),而护生感到很茫然,很多工作也不能只交给护生做,或都是老师做学生看。看与做,哪些做、哪些看,教与学、学会与熟练、熟练到掌握在教学中怎样平衡掌握。

2 对策

2.1 全院护生大讲课: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初,由护理部统一安排,手术室带教老师对全体护生就手术室的基本知识、环境特点、进出手术室的要求等进行介绍和讲解,使护生对手术室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2 岗前培训: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大讲课,护生对手术室有了一定了解,在入科第一天由带教老师集中导游介绍手术室环境、各区域的划分及出入路线布局,常用物品摆放位置;了解手术室规章制度,如手术室一般规则、参观制度、接送患者规则、查对制度等;了解常用器械名称、用途、传递方法、布类敷料的名称、规格,器械包的规格及包扎法;熟悉常用无菌技术操作;使其心中有数,减轻护生的紧张感,加深记忆。并且在手术室《岗前培训手册》中,让学生们了解手术室护理哲理、手术室实习期间护生应具备的学习态度、纪律要求、要达到的实习目的等内容,每人1册,使护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有章可循。同时手术室老师要给予护生更加理解,主动关心爱护她们,讲解要注意语气温和,帮助护生尽快熟悉环境及工作性质。

2.3 集中教学与实际工作中一对一带教相结合:不断完善科室教学管理制度,由带教小组根据大纲要求和难易度,制定5周集中教学及一对一带教计划,并组织实施。

2.3.1 制定集中理论讲课及操作示范计划并组织实施:讲课和操作示范选派科室有大专或以上学历、中级职称、业务能力较强、操作规范的老师担任;要求每位讲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及手术室具体情况认真准备讲课稿;示范操作也必须规范并通过科室教研组考核通过方可胜任。通过集中的、循序渐进的有关手术室的理论讲课和操作示教,使护生对手术室感染管理一般知识、消毒效果监测、手术后器械的处理、术后环境的处理及手术室各项制度,洁净手术室的一般知识和注意事项,手术室各种布类、用品的准备及洗手、巡回工作职责、常见手术的洗手、巡回配合等知识和工作有较明确的认识。通过无菌技术、外科刷手、铺无菌桌、穿手术衣等操作示范,直观明确、由浅入深强化无菌观念,让学生分清哪些是有菌操作,哪些是无菌操作,使学生无菌概念明确,讲解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常用设备、仪器和物品的正确操作方法;手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及手术配合的无菌原则等。重点细致的讲述,使学生有了完整系统的理论,基本能掌握手术室常见的特殊操作。

2.3.2 一对一带教指导: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每位护生指派一位大专(或大专以上)毕业、中级或高年资护师为指导老师,负责护生日常工作的指导。第一周让同学多看,以后根据学生情况,因人施教、循序渐进予以指导。对待学生特别想自己单独操作的心理,要多示范,尽量给护生操作机会,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指导要细心、检查要严格,随时向护生提出问题,促使她们多想、多看、多问、多实践、多干,让护生懂得基础知识怎样在临床中应用并指导实践。

集中教学与一对一带教指导穿行,两者结合,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了集中教学,为实际工作奠定了理论和操作基础,增强了自信心,学生大多不再缩手缩脚,能够坦然地跟老师学习、思考、提出问题。也减轻了指导老师的压力。一对一具体手术带教更为关键,因此,应合理安排洗手、巡回。开始老师细致讲解、正规示范操作,然后只要手术允许,多让学生实际操作,老师指导,强化训练,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2.3.3 带教查房:通过教学查房,不仅使护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手术室感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如何遵守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同时也能拓展护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3.4 出科考试:每组出科前对护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理论考试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手术室特殊要求制定考试题;操作考试为“无菌技术”。通过考试,检验教学效果,找出存在问题,及时解决。最后对护生做出综合考核评定。

2.4 不断强化带教意识及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指导老师的学识、操作、修养等直接影响带教的效果。因此,带教老师应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自我形象、过硬的业务技术、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教学示范能力。要经常组织带教老师学习,不断强化带教意识。老师通过带教过程促进了学习,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实习结束时,让护生评出优秀的带教老师,作为年终评选先进、优秀的条件,从而提高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师生相互评定,老师认真带,学生用心学,师生相长,形成良好氛围。

篇3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颌面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 目的 探究五常法在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五常法的相关原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及相关措施,对耳鼻喉科手术室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比较在实施五常法前后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的管理质量。结果 通过实施五常法之后,耳鼻喉专科手术室设备仪器比实施前更加完好,过期的无菌物品与药品的数量减少,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治疗护理缺陷的人数降低,在实施前后相比有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的管理中应用五常法,规范了专科手术室的环境及物品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

关键词 ] 五常法;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063-02

五常法是常组织、常规范、常整顿、常自律、常清洁的总称,是各个机构用以改善工作环境,督促工作人员遵守规则、坚持自律、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提升机构形象与声誉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1]。由于耳鼻喉科手术室所对专科疾病的特殊性,所属器官承担着听觉、嗅觉、发音、呼吸及吞咽等生理机能,这些器官的结构、生理机能和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器官发生病变常常会波及其他重要的器官组织,且急症较多,来势凶猛,严重时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气管内异物、喉水肿、喉梗塞、鼻出血及化脓性扁桃体炎等,这些患者都需要进行紧急的抢救,需要手术室的人、设备、仪器及急救药品等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在此,因耳鼻喉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比较多,手术室使用率也比较高,治疗护理的工作量大又繁琐,为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必须将五常法管理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流程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耳鼻喉科与颌面外科一共设置床位60张,每年收治患者约1560例,在本科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为1200 例。耳鼻喉颌面外科具有住院时间短,床位周转较快,急诊多,工作量大,专科治疗技术操作较多的特点,也存在一部分刚参与到工作中的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在学历层次、业务知识、资历与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年龄的结构不太合理,一些人员的责任意识与集体观念不强 ,容易发生差错及操作失误, 如医疗设备仪器与用品放置的位置不固定,用品分类不清楚,设备仪器的管理不到位等,以至延误抢救的时机[2]。

1.2方法

在耳鼻喉专科手术室中实施五常法时,我们首先组织手术室骨干人员学习理解五常法的含义,制定出实施方案,然后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动员、培训、考核,对五常法的内涵及实施方法进行充分的解读认识。根据手术室的工作特点,按照五常法的原理与要求制定出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及手术室质量的检查标准,修订岗位职责,优化流程环节,成立“五常法管理实施小组”把每一项工作考核落实到每一个班每一个人的具体工作中。主任、护士长积极组织参与,开始以日查、周查、月查的形式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讨论、分析、提出整改、做好反馈、及时追踪落实,经过1~3个月的运行,逐一创造出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与环境,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管指标后,将督查改为月查、季查的形式进行,经过一年多来不断的持续改进,五常法在耳鼻喉专科手术室已成为习惯化、常态化的工作,为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提升,为患者提供了最现实的医疗服务。

1.2.1常组织 运用常组织办法结合消毒管理制度,把手术室的物品分为设备类、贵重精密仪器类、器械类(手术个性的、共性的)、药品、物品及文件等,将同类物品或同类文件统一存放或统一处理。常用物品与非常用物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并把常用物品放置在方便容易拿到的显眼地方,非常用物品就可以相对的放止远一点的地方,完全用不到的物品则可以放置在库房或报废丢弃处理,为了不占据手术室的空间只允许少量私人必须物品进入更衣柜放置[2]。

1.2.2常整顿 运用常整顿的办法把工作的范围明显划分区域,清晰标识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常用的医疗物品、急救物品及药品实行“四定”,定量、定位、明确标示名称、定专人保管,在每天下班之前按照五常法的管理规定,保证手术室的物品与医疗设备仪器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并做好当班记录与检查记录。

1.2.3常清洁 运用常清洁的办法对进行手术的各个场地做到每人每班及时清理清洁,保证环境、设备仪器与物品处于洁净状态,以减少室内污染的发生;对手术室的各个区域进行定期的清扫与消毒,设备仪器使用过后要及时的清洁与保养,保证手术室内的所有物品都处于清洁的状态,以防止交叉感染。

1.2.4常规范、常自律 运用常规范与常自律的办法,不断的重复上面的三方面工作,坚持按照五常法所制定的管理措施,积极接受监督检查,运用制度化来维护手术室的管理,要求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其中,并按照规定办事,从而养成认真严谨、遵守规则的工作习惯。

1.3 观察指标

从2012年8月开始实施五常法,现将耳鼻喉专科手术室实施五常法的管理前后,医护人员、患者对于手术室环境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分析,对过期的无菌物品数量与产生治疗护理缺陷的现象以及手术室设备仪器完好率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计数对比运用χ2进行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通过实施五常法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五常法”是各种机构(单位)中用来提高安全、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提升企业形象及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管理技术,是医院机构各科室及部门都可以借鉴或采纳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3]。耳鼻喉科手术室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讨,通过了从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推进的过程[3]。“五常法”管理理念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形成了互帮互学,遵章守规,乐于奉献的自律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医务人员对清洁的理解,清洁不仅仅是打扫卫生,而要用心来做[4],以此规范了各区域的清洁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人人以标准为准则,以自律为中心,制定了各类流程及指引,使医护配合默契;明确了各项奖罚制度,并与季度和年终考评挂钩;已将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层层监督、指导,使医疗管理由监督型管理向自律型管理模式转变;做到了将必需品降低到保证使用的最低限度,真正实现了零库存管理,避免了资金积压和浪费,节约了开支。坚持定期检查、先入先出原则,避免了物品过期、重复消毒,减少了耗损,器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延长了使用寿命,有效地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率,降低了医疗成本,为医院和科室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5]。

[

参考文献]

[1] 李倩华,伍玉琴.五常法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14(6):488-489.

[2] 张荣.五常法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2):1671-1673.

[3] 李小兰,伦丽芳,钟婉崧,等.五常法用于手术室规范化管理[J].护理研究,2004,2(18):1009-1010.

[4] 林荣瑞.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209-223.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72;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614-02

随着医疗模式和护理模式的建立,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已成为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体制改革对人才层次、能力要求的必然结果,为顺应全新护理模式的要求而不断改进护理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2005年我院手术室在总结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求新,形成一整套规范流程式手术室护理教学,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实习生24名,其中中专实习生13名,大专实习生11名;该组中基础理论好、但心理素质、动手能力差的实习生有7名,而心理素质好、基础理论差、反应性及动手能力尚可的实习生有12名,另外基础理论、心理素质都好、反应性尚可的实习生有5名;针对实习生的不同情况,手术室改进了教学方法即运用一系列规范流程式教学,使该组24位实习生均能按实习计划要求独立完成中小手术的护理配合,其中有19名实习生能承担中等手术的护理配合;同时有6名实习生得到手术医生的表扬,医生觉得手术配合满意的实习生有23名,手术过程中每位实习生均具有较强的无菌观念,无晕台现象;有23名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达到“优”。

2 具体方法

2.1教学前准备阶段

根据教学计划与要求做好教学准备。

2.1.1 带教老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带教老师要经常参加科室组织的理论、操作专项培训与考核,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具有崇高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以更好地引导实习生学习,挖掘实习生的潜力,培养实习生的工作能力。

2.1.2 了解实习生情况 实习生的各方面情况可直接影响实习效果,而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同于病房护理工作,其技术性高、专业性较强、无菌技术要求严格,对实习生来说,较其他临床科室更为陌生和神秘,加上有些实习生反应性较慢、动手能力较差,而有些实习生反应性快、动手能力强,所以,带教老师先前要了解实习生情况,针对实习生的不同情况,因人施教,以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手术室工作环境,使实习生较好地完成手术室实习任务。

2.2集体理论授课阶段

2.2.1 实习生入科时,首先由总带教老师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并介绍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职责、操作规程及手术室的环境布局、手术间的设备与要求;讲解无菌物品的管理、各种常规消毒液的浓度及配制方法和临床使用范围、各种布类的用途及折叠方法。

2.2.2 由总带教老师讲解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及常规手术的手术包、敷料包的准备,各种缝针、缝合线的型号及用途,污染器械、物品的处理方法、手术间的消毒方法等,同时重点强调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查对制度、手术标本的保存与送检等,在讲授过程中对特殊、易混淆的问题及地方要着重反复介绍并要求实习生做好笔记。

2.2.3培养实习生的沟通能力与技巧:给实习生讲解手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工作的必要性,教会实习生如何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使实习生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学会把人性化关怀贯穿到整个手术护理过程之中。

2.3集体模拟操作演示阶段

选择一间空置的手术间,由操作较规范的带教老师进行模拟演示手术室的基础操作,如无菌手术器械包的打开、刷手法、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法及注意事项、无菌手术台铺覆法、穿针引线法、如何传递器械及传递器械的正确方法、常用手术的摆放方法与摆放原则等。

2.4角色扮演法模拟操作练习阶段

角色扮演法是美国精神病学家Moreno所创建的广泛应用于各项领域的一项社会心理技术,就是使人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实习生进行互换扮演角色,例如扮演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以及带教老师等角色进行模拟操作练习,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反复强化练习,可让实习生了解到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方面的角色和工作规程,同时也让实习生自身体会到患者的角色感受与需求,从而使实习生与患者产生人性化的互动和交流,在了解患者内心需求的基础上,能高效保质地完成手术护理配合工作,为手术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2.5分散式临床实践教学阶段

通过集体授课与模拟操作练习,可了解到实习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实习生的不同层次与情况选择专职性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分散式实践教学,这样可保证带教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实习生,并能根据实习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来指导实习生学习,能较好地完成自己所负责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2.5.1首先前两台手术主要是以带教老师示范为主,也就是说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而实习学生主要是以观摩为主,目的是重点培养实习生的无菌观念、应变能力及协助意识和基础操作规范手法。

2.5.2带教老师与实习生同台练习阶段:实习生通过集体授课和一两台手术观摩后,对常规手术的配合过程已有了一些基础感性认识,但操作还是不熟悉,所以,带教老师应边操作边教实习生动手操作练习,并随时掌握实习生的配合能力和不足之处,及时给予指导,根据实习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逐渐实行放手不放眼的带教方法,让实习生逐步独立完成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工作。

2.5.3培养独立承担中小手术的护理配合阶段:带教老师在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上,逐步让实习生独立承担中小手术的巡回和器械配合工作;带教老师在旁督促、讲解和指导,并避免配合时实习生慌乱、盲目;实习生通过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可加深所学过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操作技能与自信心和责任心。

2.6出科考核阶段

总带教老师根据实习计划和带教内容,对实习生进行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并及时进行点评。同时还通过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测,在评教反馈中,针对带教的不足之处及时反馈到带教老师并进行分析与整改,为下一批实习生带教工作的改进打下基础。

2.7结果

篇5

【关键词】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急救;护士培训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地处郊区,经常有重大交通事故、打架斗殴、高空坠落等,大部分伤员病情发生突然、时间急、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等特点,我院手术室显的更加重要。手术室护理是应急性极强的工作,工作环境高度紧张【2】。这对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作为手术室专业化护士,既要求具备准确、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和手术室专科技能,又必须具备急救能力【3】。为了提高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我院手术室对护士进行急救能力培训和考核,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我院手术室护士38名,其中女35名,男3名。年龄21-49岁。职称:主管护师8名,护师21名,护士9名。学历:中专8名,大专10名,本科20名

2 方法

2.1 建立急救能力培训及考核小组

由手术室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以及科室总带教3人组成培训考核小组,该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培训及考核。

2.2 培训方法

2.2.1 急救知识培训

2.2.1.1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具体包括:心电图、CPR基础知识及技能、常见休克类型;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用法、途径及不良反应;吸痰、气道管理技术等。

2.2.1.2 急救专科知识培训:由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多媒体授课,主要包括: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专科急救知识,例如急重症手术、交通联合伤手术的种类、物品准备以及护理配合要点。

2.2.2 急救流程培训

护士长负责每月组织一次手术室重点急救流程培训,主要包括:多器官复合伤的急救流程;手术患者突发局麻药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流程;患者术中发生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流程;手术用物计数错误的急救流程;患者发生躁动的急救流程等。

2.2.3急救操作技能培训

手术室急救技能主要包括:急救设施的操作使用技能;CPR操作技能;急救器械、耗材的应用技能。主要有:除颤仪、负压吸引、监护仪等设备的培训;急救器械、耗材的培训,由高级责任护士及总带教负责每月培训、操作、演示,监管护士反复操练,准确掌握。

2.2.4急救情景模拟训练

由护士长组织并指导,根据手术室可能出现的急救情况设置场景,组织护士进行紧急情况下模拟抢救护理。如术中心脏骤停发生猝死时,按发生猝死的急救流程进行模拟训练。

2.3考核方法

在实施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参与护士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模拟训练考核,以百分制评分,考试内容及评分依据由护士长严格制定。

2.4统计方法 对培训前后资料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

3 效果

通过培训,我院手术护士的急救能力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

4 讨论

4.1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 急救意识来源于护士的临床经验,以及多学科知识和急救能力的掌握【4】。手术室是随时接收危、急、重患者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救治服务的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急救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意识。

4.2提高护士的急救应急能力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5】。通过对急救能力的培训及考核,护士能够迅速、熟练、准确的获取急救器械、耗材并能正确使用,能迅速判断并积极处理,提高了急救应急能力、避免出现抢救程序中的混乱局面,使抢救过程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的进行,提高了急救的安全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忆兰,彭桂平.手术室青年护士能力不足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36.

[2] 林岩,谭淑芳,潘淑芳,等.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新护士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42-1144.

[3] 傅晓玲,石兰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的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9(22):16-18.

篇6

关键词: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医院感染不仅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还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操作,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较多,切口暴露、手术室空气中细菌入侵等使手术患者潜在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1]。因此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分析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 进行有效的防范管理, 能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对降低医院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共有手术间8间,其中层流无菌手术室5间,有菌间3间。手术室洗手间、储物间、待手术间、医疗废弃物处理及过道等整体布局完全依照相关标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共29人,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30.82±6.13)岁;本科及以上学历12人,大专学历16人,中专学历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5人,护师7人,护士6人。

1.2方法

1.2.1 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

1.2.1.1手术室被服及物品管理风险 交换车清洁消毒是易忽视的护理问题,未严格的清洁消毒的交换车及被服进出手术间是造成手术间污染的风险之一。由于本院施行统一高压消毒,手术包消毒后用推车集中送回手术室,未消毒的消毒车进入手术间可造成细菌入侵。手术过程中患者病历、影像学资料及术前使用的药物带入手术室均易导致细菌污染。

1.2.1.2手术室人员管理风险 护士消毒隔离意识淡漠,工作责任心不强,消毒隔离不到位;手术室护士人员不足,巡回护士常在多个手术间流动巡回,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术前准备工作不充分,频繁进出手术间取物增加了细菌进入无菌间的机会,均为易忽视的消毒隔离护理风险[2];对观摩手术的人数控制不严,手术医师未按无菌操作规程洗手均可将致病微生物带入手术室,增加室内空气污染及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1.2.1.3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风险 一次性导管、手套、手术刀片等医疗废弃物、手术过程中被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废弃物和污物处理未用专用医疗废物袋放置及未按规定进行终末处理,均是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高危风险因素[3]。

1.2.2风险防范 我院根据手术室消毒隔离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并于2014年在手术室开展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活动,并与2013年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1.3观察指标

1.3.1切口感染情况 比较2013年(实施前)、2014年(实施后)两个年度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室因素切口感染率、由此引起的护患纠纷发生率。

1.3.2消毒隔离抽检结果及患者满意度 实施前后,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评估手术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消毒隔离抽检得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消毒隔离知识掌握情况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切口感染情况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切口感染率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室因素切口感染率及由此引起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

2.2消毒隔离抽检结果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消毒隔离抽检得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场所,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较多,除需完善消毒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监控的自觉性,还需提高护士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医务人员的手监测均符合卫生学标准。本研究中通过落实手术室消毒隔离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室因素切口感染率及由此引起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下降;手术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消毒隔离抽检得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和相关报道基本一致[4],说明加强风险防范措施能规避风险及降低风险系数, 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3.1手术室被服及物品管理防范对策 加强手术室交换车、消毒车的管理,消毒车进出手术室应严格消毒,严禁外用车推入手术间,病历夹、X 线、CT 片等影像学资料、术前用药等手术室外物品用消毒液擦拭后方可带入手术室,减少污染的机会。

3.2手术室人员管理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其无菌意识,重视易忽视的护理风险教育,让手术室护士对清洁、消毒、灭菌、感染、洗手、隔离、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等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掌握常用消毒液浓度、配制方法、空气消毒机的使用参数等,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从各细节方面防范手术室护理风险[5],提高手术室消毒隔离效果。手术医师应严格执行洗手制度,避免医务人员手被污染造成医院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要求更衣、更鞋。控制手术参观人数≤3人,不得随意在各手术室间走动,无关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避免频繁空气流动增加手术室空气污染机会。

3.3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及流程规范包装、集中放置、焚毁医疗废物,手术室中被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废弃物应专门处理,对HBsAg 阳性和梅毒抗体阳性患者手术污物应重点进行终末处理[6],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素平,王珏芳,胡来凤. 洁净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问题与防范对策[J].吉林医学, 2011,32(31):6747-6748.

[2]陈坚, 陈菊珍.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08):963-964.

[3]陈小娣,钱小毛,高建萍,等.手术室环境消毒质量现状及其监管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6(12):121-122.

[4]谢树梅,陈艳玲,徐干如. 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396-397.

篇7

【关键词】 手术室;新护士;角色转换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科室,其工作特点是业务面广、技术性强、洁净度要求高、无菌操作严格,加之越来越多的高精设备和新技术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1]。目前,多数手术室现状是手术难度高,手术量大,护士以招聘居多,流动性大,人员短缺。因此,如何做好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快速实现角色转换,一直是手术室面临的难题。我科自2006年至2008年对22名手术室新护士进行培训,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培训,并经科室考评组考核,平均在12周左右,顺利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并具备了单独上岗的能力。本文就手术室新护士培训后快速角色转换效果报告如下。

1 岗前培训

本组新护士22人,男6人,女16人;年龄19~24岁。中专6人,大专11人,本科5人。岗前培训时间3 d,以指导和帮助新护士了解手术室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工作性质为重点:①第1天介绍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人员职责及要求,观看手术室护士行为规范录像;②第2天强化无菌观念,初步展开三基训练,讲解示范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无菌单铺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③第3天初步了解手术床及高频电刀等设备的使用,手术的安置,训练穿针、器械摆放及传递等基本功。

2 岗位培训

将新护士安排给工作责任心强、有扎实专业理论、技术娴熟的主管护师以上人员跟班培训。岗位培训:①清洗包装部的培训时间为4 d。初步认识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及保养方法。掌握器械、敷料准备,器械清洗及包装,布类质量验收,布类包的折叠,并按规定流程进行灭菌处理[2]。②供应准备部的培训时间为2周。熟悉无菌室的管理,定期检查无菌包的种类、数量及有效期。负责各种常用物资的领取、保管和准备,定期更换各种消毒液,准备好次日手术所需的特殊器械等。③巡回护士的培训时间为3周。选择一个普外科或妇科常见的中小手术为重点突破,掌握、领会巡回护士的工作要点,主要包括围手术期访视、手术物品充分保障、严格查对、记录意识培养、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术中安全保障、手术间管理等。④洗手护士的培训时间为4周。同样选择一个普外科或妇科常见的中小手术为重点突破,掌握、领会洗手护士的工作要点,主要包括术前了解病情,翻阅局部解剖,熟悉手术步骤。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相关的护理配合;术前检查与整理;严格执行核查制度;积极主动的手术配合;术后整理与总结。⑤值班护士的培训时间为2周。重点掌握值班期间的工作要点。坚持24 h值班制,学会急诊手术的配合及抢救工作。掌握各类物资的交接并作好记录。熟悉手术室内环境的安全检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组织择期手术病人的接入并做好查对工作。

3 讨论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实现新护士角色转换的基本要求。手术室护士的行为基本上不被患者监视,只有靠良好的道德风范、高尚的医德修养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来自我约束。针对新护士在道德修养不够、基本业务技能低、制度观念淡漠等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达到尽快完成新护士角色转换是十分必要的[3]。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实现新护士角色转换的长期工作。手术室工作专业性强,要求物品准备齐全,无菌技术过关,术中配合默契,术后消毒处理彻底。我们在带教过程中注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严格要求,对关键问题反复强调,细节指导到位,操作由易到难,规范进行[4]。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讲解,使新护士尽快的熟悉、适应工作。

工作方法的培养是实现新护士角色转换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手术室护患纠纷逐渐增多,而其中大部分是由工作方法不当引起。因此,我们特别重视新护士工作方法培养,强化新护士的服务、奉献意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防范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加强新护士与手术医师之间的沟通。我们要求新护士必须以笔记的形式记录每位医师的手术习惯,带教老师在术前利用短暂时间向手术医师介绍新护士,增进彼此了解,解除已有或可能有的各种误会,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焦俊敏.如何作好手术室新上岗护士的带教工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2(6):2229.

[2] 寇慧玲,聂智蓉.PBL教学法在手术室器械室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1):50.

篇8

手术室作为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及抢救伤病员的重要场所,环境要求高,如清洁、无菌、安静等,但手术室的噪音污染却常常被忽视[1]。尽管噪音对人类的危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噪音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所具有的潜在危害,特别是手术室内的噪音所带来的危害尚缺乏重视。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就手术室的噪音污染与对策综述如下。

1 噪音的概念

医学上噪音的概念是指引起心理不适的一切声音,强度常用分贝来表示。国际噪音协会规定,日间噪音应低于45分贝,夜间噪音应低于20分贝[2]。

2 手术室的噪音来源

2.1 噪音强度 有文献报道[3]手术室平均噪音60~65dB,但常接近90dB,这是8小时内允许的最高水平。

2.2 噪音来源 ①来源于医疗设备。大多数机器报警声为60~70dB,有的超过80dB[4]。噪音的来源主要有:手术器械放入碗、盆发出的声音;空调;麻醉排污系统;排风扇使用时发出的噪音;电刀、电凝使用时发出的噪音;麻醉呼吸机;手机、电铃、电话;手术负压吸引器[5];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6]。②来源于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的交谈声和脚步声[6]。

3 噪音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3.1 生理影响 噪音会导致人体应激反应,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65dB低噪声很敏感,可致血清17羟皮质类固醇水平升高53%,持续30min的90dB噪音可使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排泄增加,并在噪声停止后持续分泌30~90min[7]。噪音会影响人的听力,持续超过85dB的噪声可以对听力造成损害,长期接触高强度(>90dB)、高频率噪音后就可能发生听力丧失[8]。长期接触噪音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症状,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比安静环境的高5倍之多[9]。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等眼损伤现象。有实验[10]表明,当噪音强度达到90dB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度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加长;达95dB时,40%的人瞳孔放大,视物模糊;而噪音达115dB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3.2 心理影响 在噪音源作用下会引起情绪改变,最常见的是烦恼,包括烦扰感,活动性受干扰,以及头痛、疲倦和激动等症状[11]。人易出现烦躁不安、疲劳、迟钝甚至严重的焦虑[12]。

3.3 对外科手术的影响 突发的、意外的仅30dB噪音即能引起工作人员的“吃惊”反应,这可降低警戒性和影响手术时刻的注意力。意外的和失控的低噪音,也能对复杂的外科手术的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神经外科导航技术及腔镜技术在手术中应用及显微外科手术等要求外科医生保持高度注意力,对手术环境要求高[13]。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思想教育和认识 从思想上去认识噪音带来的危害。为此,进行宣传是首要任务,在各无菌区域内较醒目的位置挂“静”字牌,以强化人们自觉意识。

4.2 对医疗设备的管理 医护人员在用各种仪器时动作应轻柔,移动设备时打开刹车开关,避免生搬硬拉,发出刺耳的声音;根据患者的病情适量调节各种监护参数的高、低限报警位,并尽可能将报警音量调到最小,可将暂时不用的设备关掉;加强对监护仪、麻醉机、电刀、吸引器、层流设备等的保养;放置橡皮垫来减少正、振动产生的噪音;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维修,对易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改进,定期对活动部件上油剂。

转贴于

4.3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管理 建立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禁止在手术间内大声喧哗或嬉戏打闹,禁止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禁止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进入手术间;术中尽量减少人员进出的次数和频繁的走动;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加强管理。

4.4 护理工作的改进 手术器械较多时需准备两个手术器械台,以免器械碰撞;手术室使用塑料器皿、托盘用纱布等材料包裹,对术中过于紧张的患者,分散其注意力;对发出的异常噪音耐心解释。

4.5 科学设计与手术室建设 手术室选择安静的地方,装修材料尽量选择隔音材料;工作区与办公区域隔离,减少人员谈话、活动造成的噪音;工作区域与消毒区隔离减少清洗器械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蒋建阳.避免手术噪音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影响.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1):2425

2 钟就娣,辛明珠,张小萍.ICU噪音对危重病人的不利影响及护理对策.护理研究,2005,19(1):141142

3 李秀荣.患者对手术室噪音的应激反应与对策.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5):397398

4 Chambrin MC.Alarm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how can the number of false alarms bereduced?Crit Care,2001,5(4):184188

5 杨 明,张娅男.循证护理在减少手术室噪音污染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6):33

6 王琼瑛,林慧萍.手术室噪音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探讨.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6(9):7374

7 Babisch W.Stress hormons in the research on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noise.Noise Health,2003,5(18):111

8 Fraenkel R,Freeman S,Sohmer H.Use of ABR threshold and OAEs in detection of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J Basic Clin Physiol Pharmacol,2003,14(2):95118

9 张希平,李翠萍.噪音的危害与控制初探.山西护理杂志,1995,9(3):106107

10梁贵生.噪声与健康.护理研究,2004,18(9):15101511

11艾乐民.麻醉和监护环境的噪音污染.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1,18(3):176178

篇9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管理;手术室;应用

手术室作为医院各科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而被医院所关注。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尖端技术的充分应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重及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决定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性,主要包括:劳动强度大,护理人员精神高度紧张,工作时间不规律,具有较高危险性及工作环境压抑等,针对手术室的现状,护理管理着应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体差异进化人性化管理,成为现在护理管理的主要趋势。本文分析了我院2010年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并根据特殊性进行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1.1 劳动强度大 手术室为各科进行手术、诊断或者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通常除了大手术外,其余均实行连台手术,护理人员配合手术时间不固定,临时、突发手术经常发生,护理人员应做到随传随到,因此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精神高度集中,体力、精神经常透支,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生活、学习及自身健康。

1.2 危险性较大 手术室进行各科手术都离不开品、消毒剂等手术常用制剂,护理人员长期接触能够严重危害健康;护理人员还要接触手术者的血液、组织液、分泌物、呕吐物等,具有较高的感染率;术中尖锐医疗器械较多,能够损伤护理人员的身体,还能够增加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机会。

1.3 精神高度紧张 术手术室进行手术时,需要应用各种仪器,其发出的噪音,为护士精神紧张的来源;因为手术影响因素众多,患者病情变化多样,护理人员在紧张工作的同时,还要规范有序的操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精神长期处在紧张状态;器械护士则需眼疾手快、头脑冷静,密切关注手术的同时,还要规范操作流程,同时要熟悉手术医生的习惯和喜好,以达到更好配合的目的,导致护理人员精神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若有急救及复杂手术,则护理人员则经常加班,使其长期处于不固定的状态从而影响到家庭生活,增大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2 人性化管理措施

2.1 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 护理人员作为社会的一员,还具有母亲、女儿、妻子等不同角色,因自己工作的不稳定性及精神的高度紧张,情绪也会经常波动。管理者应善于观察,注意护理人员的心理变化及家庭情况,并及时与之沟通,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情感支持;积极培训护理人员,使之做到安全护理,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使之具有最佳的工作状态。管理者应对手术室的各种仪器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尽量减少噪音。通过人性化管理。来减轻护理人员的紧张情绪及降低危害性的发生率。

2.2 合理分工 管理者应善于观察每个护理人员的特长,根据工作长短、所受教育、生活环境和经验的多少等方面进行判断,尽最大力量来发挥每个护理人员的作用,激发其积极性、责任感及创造性,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通过工作和交流,了解每个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处事能力,让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对于优秀的护理人员要积极选送去进修及学习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管理者应善于观察各个护理人员的家庭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制,以解决护理人员的家庭矛盾,总之,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排班,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3 强化团队精神 手术室以团队作战为主,管理者是整个团队的支柱,协调好医生之间、护理人员之间、麻醉师与护理人员及医生之间的关系,来以身作则。做到互相协作,不记得失,以他人优点来衡量自己的短处,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努力提供行之有效的护理配合。

2.4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操作的标准,也是预防差错的重要措施。为了减少差错、事故甚至医疗纠纷的发生,管理者应定期培训,严格操作标准,定期组织考试和评比,根据评比结果与奖金挂钩,来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激励 激励能够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主要动力包括物质和精神。手术室管理者应根据工作量、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努力解决其具体问题,物质方面根据表现给予晋升、福利和待遇等物质动力;精神方面积极培养护理人员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倡导奉献和敬业精神。

3 体 会

手术室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病人要求提高,医院改革、减员增效、新手术技术及新仪器广泛应用的今天,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护理工作者应采取人性化管理的措施激励护理人员,调动其积极性,减轻护理人员的各方面压力,来保证医疗护理的质量和安全,为手术室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我院通过人性化管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整体素质,手术室护理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牛玉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270-271.

[2] 邵丽,王惠琴,刘丽.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9):1308.

篇10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职业性损伤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1]。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和骨科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室的各种设备、材料先进化和多样化。骨科手术室护士在参与手术过程中经常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锐器、放射线、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中[2],导致各种职业性损伤。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所以应该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其自身保护意识,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从而保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况。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1.1.1 意外损伤的影响 手术室护士在配合中频繁的传递刀、剪、针等锐利器械较多,极易误伤自己和他人。术中意外被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国内曾报道,健康医务人员80%-90%的血源性疾病都是由针刺伤所致。

1.1.2 噪声的影响 手术室属于噪音污染严重的科室,它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抢救设备及器械等。噪声来源于各种监护仪器的报警声、电刀、吸引器、电钻、骨刀、骨锤、推车等,其水平常常超过安全限制,使护士极易出现烦躁、易怒、头痛、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甚至引起噪音性耳聋。

1.1.3 电离辐射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提高骨科手术的准确率,术中使用C型臂机透视技术越来越多,手术室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受到辐射的损害,长时间反复受放射线辐射,可造成机体损伤如致癌、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结构、辐射病等。另外,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护理不当易引起电光性眼炎、皮炎、诱发癌变。

1.1.4 其他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会接触粉尘和纤维等物品,如橡胶手套上的滑石粉,整理各种敷料、纱布棉球制作及术中铺无菌巾,这些微小粉尘、棉布纤维的污染可引起鼻炎、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另外,骨科手术在协助医生消毒时,巡回护士既要暴露足够手术野消毒范围,又要避免骨折端错位引起负重伤。

1.2 化学性因素

1.2.1 麻醉废气的影响 手术室的环境相对密闭,术中CO2、七氟醚等品的残余都可能污染室内空气,长期吸入可造成肝脏损害,细胞突变,免疫力下降[3]。

1.2.2 化学消毒剂的影响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常会接触各种消毒剂,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常用的84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高锰酸钾对人的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1.2.3 骨水泥的影响 骨科手术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使用的化学药物骨水泥与溶解剂混合,产生强烈的刺激气味,长期吸入对人体的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有严重损害作用。

1.3 生物性因素 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手术室护士每天频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和体液,被病毒、细菌、支原体、霉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感染的概率大[4]。经血液接触造成传播的病毒主要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其次,长期强烈的灯光刺激,使眼睛处于疲劳状态,易引起角膜炎、结膜炎。

1.4 心理因素 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繁重,工作连续性强,加班的机率比较高,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手术室护士每日高度紧张、注意力过度集中、精神压力大,容易导致疲劳。长期的疲劳有可能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

1.5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超负荷的工作致使生理、心理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手术室护士固定的工作姿势、长时间站立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频繁急走及处理重物致使腰酸背痛;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无规律性、精神高度紧张,易引起生理疲劳。2 防护措施

2.1 物理性因素防护 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器,电器设备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应尽量避免皮肤、眼睛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下,术中使用C型臂透视时要控制好时间、控制好距离,采取屏蔽保护,尽量减少照射次数。工作人员自觉保持“四轻”良好习惯,在工作中尽量包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另外,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加强自身保护意识,正确传送器械,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刀片不可直接装卸。术中若不慎被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挤出血液,用碘伏冲洗,更换手套。

2.2 化学性因素防护 手术室护士应加强防护知识的教育,充分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麻醉人员在实施麻醉时要注意麻醉机的密闭程度,减少空气中的药物浓度,减少污染源的产生。手术室护士在配合需要骨水泥的手术时,要避免骨水泥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搅拌动作敏捷,与手术迅速衔接,避免造成手术人员呼吸道的损伤及影响骨水泥的性能。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定时通风换气。其次,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应严格掌握消毒时间,消毒过程中严禁入内。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在夹取消毒物品时,规范操作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如不慎将消毒液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术中在使用高频电刀时,用吸引器将产生的有害异味气体和烟雾吸走,以减少污染降低手术人员的危害程度。另外,手术室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对手术室被污染的物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废弃物处理流程,进行分类、包装、登记、转运、消毒及处理。

2.3 生物性因素防护 手术室护士进行有关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的宣教,使对职业感染有较全面的认识,术前做好访视,对乙肝、梅毒、HIV等阳性特殊患者应在常规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在接触患者各种血液、体液、黏膜、破溃的皮肤、处理被污染的物品时,一定要戴手套,操作完毕彻底洗手。严格无菌技术,注意隔离制度,安全处理医疗废物。

2.4 心理、生理因素防护 手术室护士要加强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注重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素质。其次,培养和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当调整护其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根据手术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人员。另外,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遵循节力原则,养成良好的姿势和习惯,减轻身体疾苦,提高工作效率。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因而存在很多的职业危害因素。了解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强化其职业安全意识,加强自身防护措施和心理调节能力,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适应能力,将其危害性减少到最小程度,从而保护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健康,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君.手术室护士职业伤害因素防护[J].中国护理管理,2005,5:20-22.

[2] 赵体玉.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现状调查[J].现代护理,2003,9(4):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