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分类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管理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是指市场监管机关在依法归集企业信用信息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标准,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现代技术手段,自动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分类,并根据信用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实施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和分类管理,能够有效解决企业风险高低不分、双随机监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监管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降低社会治理的制度性成本。
一、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
(一)加强涉企信息归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使用的数据主要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归集的各类涉企信息,包括企业登记注册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监管行为信息、抽查检查结果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信息、第三方平台信息等。涉企信息归集应当遵循合法、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则,健全长效机制,明确归集部门范围、内容及标准,做到应归尽归,确保真正实现市场监管部门产生的所有涉企信息记于企业名下。要强化协调联系,畅通归集渠道,对接银行、行业协会、商会等,加强对社会舆情、关联关系、经营状况、异常变动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利用,加大数据整合归集共享力度。企业涉互联网信息主要通过网络技术从互联网上依法获取,可采取实时抓取、定期推送、部门提供、人工录入等方式,通过甄别、筛选、核实后归集到数据库。
(二)构建科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指标和指标依据构成。指标应大致包括本源指标、行为指标、检测性指标、公众反应性指标、奖励类指标、惩戒类指标等。指标依据大致有登记注册类、许可审批类、公示信息类、抽查结果类、投诉举报类、履行法定义务类、奖励荣誉类、违诺情形类、行政处罚类、异常名录、黑名单、第三方信息类等。对指标和指标依据进行科学分类,从企业属性、登记许可、年报公示、合规信息、舆情关系、关联企业、经营能力等维度,细化指标项,按照其性质设定分值,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植入技术平台,由系统自动学习、识别、评定,达到零人工介入。根据数据归集、行业分布、监管重点等实际情况,发现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风险行为,构建符合实际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并持续优化完善,使之与监管实际相适应。
二、以完善监管机制为目标,构建专业的预警模型
(一)合理设置风险类别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应突出监控风险控制这一关键,通过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模型和运行规律的分析,收集、确认其潜在和显现的信用风险隐患和缺陷,设置科学的、可供智能识别的评价规则,实施差异化精准识别和分级分类。根据智能数据分析结果,将企业信用分为A、B、C、D、E五种类型。“A”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零,企业信用表现良好,可不予关注;“B”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低,企业信用表现尚可,可做一般关注;“C”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中,企业信用表现一般,应予以适当关注;“D”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较高,企业信用表现较差,应予以重点关注;“E”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高,企业信用表现差,应予以特别关注。在分数映射分类基础上,再与定性分类判定规则相结合,确定企业信用风险类别。
(二)细化信用风险级别基于智能识别和评定考虑,信用风险分类细则应客观、直接、简单、便于计算。信用风险级别评定由系统采取赋分制量化评价,将指标分为正面、中性、负面三类评价。正面指标,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质量管理奖称号、政府表彰奖励等,予以“+”分,以次数计分。负面指标,如行政处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单、股权冻结、违反承诺制、其他行政司法部门惩戒名单等,予以“-”分,以次数计分。中性指标,如企业类型、性质、成立时间、行业性质、用水用电用气等,固定计分。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高风险行业和高风险行为,应设置专门的动态监测指标,并确定相关指标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程度。依托数字监管平台,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自动分类,对企业主要风险点精准识别、及时预警。
三、以信息联动应用为拓展,探索差异化监管模式
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企业,按照激励守信、惩治失信的原则,充分运用市场监管职能和手段,结合基层的人员素质、监管执法能力、力量资源配置等因素,进行科学匹配,实施差异化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分类结果有机结合,合理采取相应的检查事项、检查方式、检查频次和监管措施,加强市场监管风险评估、预警和处置,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
(一)对“A”类企业监管措施以企业全面自治为主,不主动实施行政检查,做到无事不扰。大幅降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和频次,被随机抽中的,尽量采取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非现场检查措施。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在监管中发现未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指导,督促改正,实行首次不罚。
(二)对“B”类企业监管措施实行适度宽松的监管,简化监管方式和程序,适当降低监管频率,不定期通过大数据监测实施监管。按照最低比例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被随机抽中的,可实行书面检查。开展专项整治时一般不列为检查对象,在监管中发现未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警告,督促企业改正。
(三)对“C”类企业监管措施实行常规监管,保持正常监管频次,定期开展大数据监测。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按正常比例抽取,被随机抽中的,实行实地检查。开展专项整治时列为一般检查对象,在监管中发现未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警告,督促企业整改,责令作出信用承诺。在办理登记注册、行政许可、知识产权等工作中实施常规审查。
篇2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一个全面、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直到1995年才在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第56条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于每一年度终了三个月内,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公布其上一年度的经营业绩和审计报告,至于公布的格式及公布的对象、范围、地点等均未作明确说明。为满足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的需要,2000年11月证监会陆续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号)-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与格式特别规定》和《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号、第2号和第7号要求上市银行在招股说明书和年报中披露银行可能存在的信贷风险,并就不良贷款率、重组贷款和贷款风险集中度等有关指标予以明确。同时要求上市银行对信用风险因素能够做出定量分析的,应进行定量分析,不能做出定量分析的,应进行定性描述。由于第1号、第2号和第7号披露规则均是在2000年年底前的,对各类风险的分类和定义描述仍然停留在原有阶段,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最新要求不尽一致。
2002年5月,人民银行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该办法是在考虑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础上制定的。办法针对银行资产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因素提出了比较系统和规范的披露标准,其中关于信用风险披露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披露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暴露、信贷质量和收益的情况,包括产生信用风险的业务活动、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政策、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资产风险分类的程序和、信用风险分布情况、信用风险集中程度、逾期贷款的账龄分析、贷款重组、资产收益率等情况”。条款基本涵盖了第1号、第2号和第7号披露规则中的有关要求。因此,本文将主要以《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中关于信用风险披露要求为标准,对四家上市银行的信用风险披露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四家银行信用风险披露情况分析
随着贷款五级分类法的推广和运用,有关信用风险的监管要求和手段也日益具体和完善。从各上市银行的年报来看,有关信用风险的披露相比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类别风险而言更为丰富和具体,在披露手段上也遵从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信用风险总体情况披露。从四家上市银行的总体披露情况来看,各行对信用业务活动的内容界定、风险管理和控制政策、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等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披露,披露方式以定性披露为主。各行对信用业务活动的内容基本界定为各类贷款业务和票据贴现、同业拆借、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担保函等贷款性质的业务;各行对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基本为信贷审批、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三分的组织架构;关于风险管理和控制政策,各行也主要从建立审贷分离相互制衡的风险控制体系、统一授信制度、加强对分支机构资产质量考核和风险责任人制度、加强对不良资产的重点监控与管理等方面明确了信用风险防范措施。除了招商银行披露正在积极建设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之外,其他银行没有披露有关措施,这说明尽管各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不断趋于系统全面,但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信贷资产质量披露。在信贷资产分类程序和方法方面,各行均明确了1999年(含以前)使用的期限法(通常称为“一逾两呆”分类)和2000年后的“资产五级分类法”,但对五级分类的具体判定标准和程序却缺乏详细披露。从信贷资产质量来看,从2000至2003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按“五级分类”口径)逐年下降,分别为10.3%、8.11%、5.53%和2.7%,民生银行也从2000年的5.72%降至2003年的1.6%,招商银行从2000年的16.59%降至2003年的4.18%.单从比率来看,可以说四家上市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非常乐观。
如果对不良贷款率的具体构成进行分析,结果不尽其然。无论是按照“一逾两呆”还是“资产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都是不良贷款额÷全部贷款所得的比率。首先,分析“分母因素”可以发现,深发展、浦发、民生和招商银行的贷款业务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如深发展银行2000—2003年的贷款额分别为145.7亿元、534.65亿元、841.15亿元和1101.2亿元,2001年比2000年增长267%,2002比2000年增长477%,比2001年增长57%,2003年比2001年增长106%,比2002年增长30.9%.即使如此,深发展贷款业务的发展速度在四家银行中仍处于末位,浦发、民生和招商三家银行的业务均以超常规的速度迅速扩张,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张与不良贷款率下降可以说不无关系。其次,从“分子因素”-不良贷款额的绝对值来看,个别银行较上年甚至大幅增长。如深发展2002年按“一逾两呆”口径计算的不良贷款余额合计93.85亿元,比年初增长18.24%;按“五级分类”口径计算的不良贷款合计97.64亿元,增长了19.28%.事实说明,在贷款规模急剧增加的前提下,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贷款的大规模增长是导致不良贷款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不良贷款的绝对额却在不断增加,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乐观。各行依靠扩大贷款规模来“稀释”不良贷款率似乎很有效,但并不能掩盖实际蕴涵的巨大风险,而这种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需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关于逾期贷款,除了深发展之外,其他三家银行都对逾期贷款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账龄分析,其中浦发银行对呆滞和呆账贷款均按细化的分类标准予以披露,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划分的标准较粗,且只对呆滞贷款进行了详细披露,对呆账贷款没有披露。对贷款重组以及重组后的逾期贷款,四家银行均进行了相关披露。
(三)贷款风险集中程度披露。关于贷款风险集中程度本文共统计对比了三项指标: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
从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来看,各上市银行的指标值逐步降低,从2000年的平均值8%左右降为2003年的3%左右,贷款分布行业主要集中在石化、电力、电信、房地产、公路、运输等方面。随着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和各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各行的贷款分布将进一步趋向煤电、高行业。从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来看,各上市银行的这两项比例指标逐步降低,基本符合≤10%和≤50%的要求,但是民生、浦发和招商银行在2000至2003年期间都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其中浦发和招商银行尤为明显。说明,各上市银行单一客户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的集中风险正逐步分散,但依然呈现出不平衡和波动形态,还需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三、相关政策建议
综上分析,当前我国上市银行无论是信用风险制度还是现实披露状况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一方面,上市银行有关风险方面的披露规范有待更新完善,如《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号、第2号和第7号颁布时间较早,对信用风险的披露要求较为粗线条,还未充分吸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相关风险的最新概念和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尽管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信用风险概念和披露保持一致,对信用风险的披露要求也更为具体,但总体来看,披露要求仍停留在基本阶段,缺乏更为体系化的信用风险披露规定,对信用风险评价标准和信用风险的因素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要求和标准;另一方面是当前上市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有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国际活跃银行和全球符合标准的大银行加快实施“内部评级法”,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和金融领域逐步放开的背景下,这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管理和管理手段均提出了挑战。
有鉴于此,监管部门首先要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将信用风险考核指标体系化、标准化,在考核不良贷款率的基础上,加大不良贷款绝对额的考核和奖惩力度,对不良贷款率下降而不良贷款额上升的银行应认真检查分析原因,防止银行利用新增贷款降低不良率的行为;其次监管部门应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
1.毛晓威、巴曙松,《巴塞尔委员会资本协议的演变与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进展》,《国际金融》,2001年4月。
2.汤云为、胡奕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巴塞尔原则及对我国的指导意义》,《研究》,2002年3月。
3.《巴塞尔核心原则联络小组成员国贷款分类和准备计提的现行作法的调查报告》,银监会网站。
4.项有志、郭荣丽,《银行监管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会计研究》,2002年11月。
5.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2002年5月21日下发。
6.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号-商业银行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号—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
7.中国人民银行《股份制银行风险评级指引》,2004年1月下发。
篇3
一、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信用风险是源于信用活动和交易对手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是由于债务人没有能力,或是由于债务人不愿意履行已签的合约而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更为一般地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债务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行合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而在金融全球化,市场波动性增强的趋势下、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环境瞬息万变,所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一)信用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
麦肯锡公司通过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我国自1999年以来,经过连续数年的大幅度剥离、核销、再剥离等优惠政策,国有银行消化减除的不良贷款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以及整个社会金融系统的安全。
(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巴塞尔协议》对信用风险的衡量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方法。标准法需要借助于外部评级机构确定资产风险的权重,计算最低的资本要求;内部评级法采用银行内部评级,确定资本要求,监管当局对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作出评估和认定,委员会同时建议实力较强的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勿庸置疑,《新巴塞尔协议》对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增强银行的稳健经营,促使银行间的公平竞争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课题。
二、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有商业银行就陆续开始尝试着建立“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任明确”的授信管理体制,后来又逐步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在信用风险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体制等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一)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到银行业务的各个环境,普及到银行内的各个员工,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部分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薄弱,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突出地表现为:第一,对银行业务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在有的分支机构中,存在着过分地、片面地追求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而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盈利水平,忽视信用风险管理的现象。第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在国际上,通常把银行市值的稳定作为银行的长期经营目标。而且市值的稳定增长才是衡量一家银行经营成败的根本标准,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部分机构漠视风险片面地追求眼前业绩的扩大。有的行片面地扩大贷款规模,通过扩大“分母”来稀释不良资产率,这种疏于信用风险管理的贷款规模扩大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包袱。第三,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在银行职员中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还不够充分,有的员工仍然片面地认为信用风险管理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
(二)尚未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还不够坚实。第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对商业银行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关系的一整套制度的安排,是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体系的具体体现形式。而国有商业银行控制权的垄断很难避免“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商业银行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构有效性不足,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第二,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的最大特征是纵向式的。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以分行为经营单位的体制,它致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也都是横向的。这种横向的管理体制造成了金融低效率。第三,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第四,信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第五,国有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
(三)尚未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开发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个贷系统、票据系统等多种信用产品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系统与系统之间衔接不够,信息之间存在冗余、矛盾的现象,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准确性不足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使得即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由于数据的质量问题,导致分析的结果缺乏可信度,从而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当中去。
(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
近二十年来,由于国际上商业银行贷款利润持续下降和表外业务风险不断加大,促使国际银行业采用更经济的方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同时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和新的信用工具的创新,给开发新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提供了可能。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比,新一代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括Credit Metrics、麦肯锡模型、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和KMV模型等四类。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应用和管理技术上还亟待进一步的发展。
(五)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由于社会上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以及信用道德规范,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还很不完善,它直接给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人行信贷征信系统、大客户零售业务风险预警系统,但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严重。
三、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由于信用风险管理广泛应用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金融产品组合、贷款定价、授权管理以及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因此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十分重要。在充分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一)培育健康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信用风险管理要是能够有效地被执行,除了制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亦即是让银行这个组织中充满着重视风险管理的文化。所谓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是透过行动或文字的呈现,使全行职员随时察觉到风险的存在。它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信用风险管理行为、信用风险道德标准与信用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树立起涉及到各部门,各项业务的全方位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从而推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二)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国有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和其它风险以及各种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组合中包涵的这些风险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并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要构建完整独立的、纵向式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的架构,改变以往的“块块”管理模式,按照“条条”来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不同业务品种、不同行业、不同金融工具来设定风险控制与监督岗位人员。此外,这种管理组织架构还要求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制定的具体风险管理对策和目标进行检查和监督,健全内部的制约机制。
(三)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确保管理的信息对称
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及有效的交流渠道,要不断加大国有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而且要使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前瞻性和连续性,使信息系统能够涵盖银行所有的业务活动,并具有准确性和一致性,充分满足银行风险管理的需求。另外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工作制度和通畅的交流渠道,保证信息的充分流动。
(四)提高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逐步建立以资本约束为基础的自我调控和约束机制
第一,对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资产计量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按新巴塞尔协议中资产分类的标准及风险等级级数的要求,分别制定适合公司业务、零售业务、金融机构业务、项目融资业务等业务特点的信用风险评级办法,根据各类业务的特点采用模型评价与专家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评定信用风险等级,建立基本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资产计量模型。第二,深入研究国外商业银行资本分配方法,尽快提出符合国有商业银行实际的现阶段的资本分配方法,并在内部评级工程完成后,采用统一的风险资产计量模型,提高资本分配的科学性。第三,从以存贷比约束信贷规模向以资本约束风险资产余额的方式转变,迫使分支机构要么调整资产结构、减少高风险资产,要么通过增加收益转增“虚拟”资本。第四,考虑信用资产在其寿命期间信用质量会发生变化这一事实,通过分析客户信用等级及其在还款期限内的转移概率,计算预期损失及非预期损失,计算还款期限内的收益,统一风险与收益的衡量标准。第五,重新梳理有关绩效考核办法,逐步建立以风险调整收益和风险调整收益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重点建立对各级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各级分支机构自觉追求风险可接受情况下盈利最大化的目标,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不是短期的高收益。
(五)切实完善信用风险缓释技术和不良资产化解机制
风险缓释技术是指银行采取抵押、担保、风险净值、信用衍生工具等风险缓释技术或者采用保险等手段所实施的风险分散技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对现有的各种信用风险缓释技术进行全面的评估,对抵押物范围的拓展进行研究,同时考虑抵押物价值波动、潜在敞口波动等因素,通过风险缓释技术,从总体上降低信用风险。争取扩大风险权重为零的信贷业务。要切实推行不良贷款实际拨备制度,按照信贷资产的分类,动态提取坏账准备金,为不良贷款提供担保。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关键不是不良资产的剥离和转移,而是不良资产的出售和变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渠道清收和处理不良资产,要以公开拍卖或采取招标形式出售不良资产;要将不良资产证券化,通过资本市场一揽子处置不良资产。
(六)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为了实现商业银行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计量、跟踪信用风险,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为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银监会、人民银行、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征信公司和评级公司为辅助的征信和评级架构。其次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发挥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篇4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管理;客户信用评级法;贷款风险分类法
中图分类号: F832
风险是决定金融业发展及其行为的基本要素。金融系统的制度安排、结构设计、运作流程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配置。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产流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总枢纽”和“调节器”。而在本质上,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银行负债经营的独特性质决定了银行经营与风险相伴而生。能否有效地对其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在国内这样一个以银行体系为绝对核心的金融系统当中更是如此。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都是以定性分析、经验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各种财务工具的运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目前,这种局面已经有很大的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建立起由客户评价体系――客户信用评级法和债项评价体系――贷款风险分类法所构成的两维评级体系。
(一)客户信用评级法的现状
从2001年起,我国各商业银行先后改革了信用等级分类方法,全面引入国际先进的综合分析法,引入了量化评级手段,建立起信用等级评定的评级系统,使信用等级分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定性分析法
商业银行的传统定性评价方法中,包括财务报表、行业特征、财务信息质量、债务人管理水平等方面评价。其中,财务报表分析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中,财务报表是其中的重要资料。财务报表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概括与反映,它以规范的归类方法向股东、客户和监管部门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向银行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分析、衡量经营业绩和控制经营行为的依据。
此外,专家分析法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信用风险定性分析方法之一。它由一些富有经验的专家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主观判断,对贷款企业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权衡以后,评估其信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信贷决策。在此方法下,信贷决策是由专家做出的。对信贷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专业技能以及对某些关键因素的把握和权衡。
根据专家分析的内容和要素的不同,又分为“5C”法、“LAPP”法、“5P”法、“5W”法等,其中“5C”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5C”法是通过分析借款人的5项因素作出信贷决策,具体内容包括: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周期形势(Cycle Condition)。在这一制度下,不同的专家在对同一借款人的信用进行分析时可以运用完全不同的标准,这些人在选择客户时有着强烈的偏好,这样就加剧了银行贷款的集中程度,无法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合理分布。
2.定量分析法
(1)传统定量评价方法――财务比率分析
在财务报表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进行财务分析,方法很多,包括: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指数分析法、边际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其中财务比率分析是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财务比率一般是通过将同一会计期间财务报表上的相关项目的数据进行相除求得。一般将商业银行的财务比率分为:收益比率、风险比率和其他比率。
(2)信用评分模型
信用评分模型是将反映借款人经济状况或影响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若干指标(如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借款人的收入、年龄、职业、资产状况等给予一定权重,通过某些特定方法得到能够反映信用状况的信用综合得分或违约概率值,并将其与基准值相比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以及贷款定价,主要包括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Probit模型和线性判别模型等,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3)信用风险度量模型(Credit Metrics)
该模型是一个以VaR方法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模型。由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美国银行、KMV、瑞士联合银行等)于1997年推出的信用度量术,旨在提供一个进行信用风险估值的框架,用于诸如贷款和私募债券这样非交易资产的估值和风险计算。计算VaR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P,而大多数贷款不会在市场上公开交易;二是金融工具市场价值的波动性或者标准差δ。在险价值法提出了一个有创意的解决框架,利用可得到的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下一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和收益率,就可能为任何非交易性贷款计算出一组假想的P和δ,随之算出一项贷款的信用VaR。
目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缺乏一个多数人意见一致的模型或方法。各模型和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从风险定义、风险来源、信用事件、可回收率和求解方法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现状
从2002年起,各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一逾两呆”的期限分类方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以风险为基础,通过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核心是对还款可能性的分析,对还款可能性的把握主要是从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非财务情况和信用支持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对银行客户的信用评级不同于对贷款(债项)的评级,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是对客户偿还银行贷款的历史记录、主观意愿和客户还款能力的综合评价,对贷款(债项)的评级是在对客户信用评级的基础上,结合贷款方式和违约率大小进行风险评级。在具体实施五级分类法的过程中,一些商业银行设计了贷款风险分类的七大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分别是: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借款人财务状况,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能力,宏观经济、市场、行业情况,还款保证情况,银行贷款管理情况,保证偿还的法律责任及其他因素。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全面推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路逐渐由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转变,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的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一)客户信用评级法存在的问题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评级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我国商业银行通常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评级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评级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评级指标和权重一旦确定就很少更改,使评级结果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风险状况。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不同,使用同一模式的评级标准,显然存在局限性;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因素对其信用状况的影响可能不同,用固定的权重进行评级也是不合理的。
评级结果缺乏前瞻性。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以企业过去3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评级。对于中长期的预测,过去的情况往往与未来趋势的相关性不大,以过去的财务数据为依据的评级结果不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此外,现行的评级方法对企业发展前景重视不够,给予的权重较低,也使评级结果更多的是反映企业过去或现在的信用状况。
信用评级没有与相应的信用风险度量相结合。企业资信状况的不同和资信状况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是通过违约率的不同和变化而被量化的。信用等级发挥作用是通过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违约率水平以及信用等级改变会导致违约率变化来实现的,即AAA级的违约率应该低于AA级,AA级的违约率要低于A级,依次类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关于信用等级违约率的测量、统计,信用评级体系没有与违约率挂钩,信用评级仅应用于客户选择、授信管理等少数领域。
(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存在的问题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不尽合理。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人为因素较大。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很大程度上是信贷人员主观判断的结果,而信贷人员在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同一贷款不同的分类结果。更为严重的是,信贷人员有时甚至根据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原则进行评定,人为地操纵分类结果,例如在其收入与清收不良资产联系的情况下,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数量就可能人为地增加。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没有合理确定。一些商业银行在执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时,虽然设定了一些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如前文所提到的七大量化指标,但这些因素或被同等对待,或由信贷人员的喜恶来决定其先后顺序,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还款能力是决定按时足额偿付最重要的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与客户的关系或客户提供担保品等情况而没有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贷款风险分类没有与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结合。贷款的风险程度是通过贷款的违约损失率来衡量的,正常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关注类,关注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次级类,依次类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没有和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联系,按贷款分类结果实行差别定价以及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调整下一年度的授信额度等深层次的风险管理无法开展。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对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等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尽快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银行界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的对策
改进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评级指标和权重是评级体系发挥应有作用的基本前提。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因为充分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我国企业从1998年起才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商业银行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重视不够,可在现有的财务指标分析基础上补充现金流量比率分析,以完善财务分析体系。第二,加大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预期状况等评级指标的权重,使评级结果更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资信状况。第三,定期对评级指标和指标的权重进行考察,根据影响企业信用状况因素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将违约率引入信用评级法中。违约率的取得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信用评级确定被评对象的违约概率,二是通过违约率模型直接测定违约率。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前一种方法更可行。各商业银行可以积累历史数据,通过对以往评级结果的跟踪,把违约数量或金额与这一等级的贷款总数量或总金额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等级的违约率,建立起违约数据库,这样就可以通过同一信用等级的违约率来预测目标企业的违约概率。
改革信用评级法中过于简单的量化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评级法主要是进行简单的财务比率分析,风险揭示不足。然而,要运用Credit Metrics、Credit Risk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诸多条件还不具备。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型,例如阿尔特曼的Z评分模型。Z评分模型选择了一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的比率,构建了一个线性函数,Z值直接反映客户违约可能性的大小。Z评分模型所选取的财务比率可以从客户的财务数据中得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计算出来的Z值较为明确地反映客户的信用状况,运用这一模型对完善信用评级方法有一定借鉴作用。
(二)完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对策
改进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加强贷款分类标准的量化。对贷款分类标准中可以量化的因素,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评价,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得出同行业的平均值以及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值,以此为基础设定不同级别的标准值,使分类标准更具操作性。对于其他不能直接量化的标准,可以使用加权打分法,根据不同标准对还款可能性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权重,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设定每一级别的分数。
合理确定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不同因素对客户偿债的影响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各项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顺序。取得借款人偿债能力信息的最佳途径是分析借款人的财务报表,可将借款人财务状况评价放在第一位;借款人的正常业务经营收入是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贷款的抵押和担保都是第二还款来源,可将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评价排在第二位,还款保证情况评价排在第三位;同理,根据其他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其次序。
把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与预期损失率挂钩。贷款风险分类信息要反映贷款的损失率和清偿率,并以之作为银行制定贷款损失准备金和拨备政策及贷款定价决策的依据。我国商业银行尚未把贷款分类结果与损失率相联系,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跟踪过去的分类结果,对每一级别的贷款损失情况进行统计,把损失金额与这一级别的贷款总金额对比,得出这一级别的贷款损失率。由于贷款风险分类法在2002年才开始全面推行,所以现阶段要获得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的样本,各商业银行之间必须加强合作。
进一步建立较为合理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度量和管理进行研究,对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提供合理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国雄.信用风险决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王光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 夏红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 叶蜀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5] 杨子健.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 宋效军,任若恩,张晓晴.商业银行运用内部评级法构造风险管理体系[J].企业经济,2006(4).
[7] 夏朝光,张绍平.关于改造现行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1(2).
[8] 孙艳.内部评级法下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分析[J].新金融,2010(4).
[9] 方洪全,曾勇.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实证研究及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4(1).
篇5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敞口;授信
1体系总体目标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工程建造服务、提供劳务服务等业务,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伴随着企业赊销行为而形成的一项债权。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是指因客户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支付款项责任而造成的风险,本质上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具体体现为资金周转风险和坏账风险。资金周转风险是指由于客户不能按时足额偿付货款或者拒绝付款,导致企业的资金不能按时回笼,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坏账风险是指由于客户拒绝付款或无力还款,而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对企业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其账面金额,还会拖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增加融资成本,减少利润,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1]。据资料显示:我国小型企业应收款平均回款期为90天左右,坏账发生率平均是5%~10%,而作为西方商业信用发达的国家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仅为7天,坏账发生率仅为0.25%~0.5%。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应收款管理存在巨大问题,信用管理不完善[2]。为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建立债权保障措施和预警机制,年底将应收账款控制在3000万以内。在某企业实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工作。
2实施过程
2.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为防范风险、规范生产和销售运营方式、有效监管企业运行情况,结合目前实际经营情况,2017年7月开始组织筹备,8月正式成立了风险管理领导小组,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风险管理工作组,明确了组成成员、职责及风险管理职能机构。企业管理部负责风险管理日常工作,明确风险管理人员和职责。
2.2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公司的管理基础薄弱,为抓住重点解决主要问题,按照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在集团公司整体规划、集中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信用风险管理办法》、《产成品发货管理试行规定》、《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客户和供应商债权保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审批、发货流程。(2)建立起多职能部门协同共管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作为是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议事和决策机构,负责把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确定信用风险资产分配、组合,并审议各项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评估模型、评级标准等重大事项。企业管理部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在集团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指导下,制定本企业发展需求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负责客户、供应商的年度信用评估,对客户、供应商信用信息进行统一收集管理;对所有授信客户、供应商使用模型进行信用评估;根据业务部门提出的授信申请,复核客户、供应商信用评估结果和信用等级,依据额度测算规则,提出测算额度、建议额度与账期天数;组织编制年度信用预算,建立和维护客户、供应商信用档案;负责监管公司发货等工作,实现并完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处理”全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根据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要求,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管理职责和流程中涉及信用风险部分的管理工作。(3)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中台机制,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过程管控。公司的管理基础薄弱,为抓住重点解决主要问题,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信用风险管理办法》、《产成品发货管理试行规定》、《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债权保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审批、发货流程。由于公司产品品种规格型号多、客户较多、生产周期长、交货期长、发货频繁等特点,为确保业务不受影响,又能有效的防范风险,建立业务中台管理,通过业务合同和发货审批对合同签订和发货进行控制。发货必须由财务审计部、企业管理部对客户的合同签订、授信额度、应收账款及逾期情况等审核后,仓库见审批后的发货通知单发货。严格以销定产,按合同进行发货,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要求,禁止无授信发货、超授信发货、逾期发货、无合同发货、发货量与合同不符等情况。(4)建立信用信息搜集与管理、信用评级与授信的事前防范管理流程。依据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管理部、财务审计部、业务部门的职责,对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信用风险预警、信用风险评估、授信申请审批及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进行规定。通过内部和外部信用信息逐步完善客户供应商信用信息,把信用信息分为定性信息、定量信息和交易信息三大类,加强客户信用信息收集与管理。结合公司客户类型,制定了国内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将客户分为A、B、C、D四级。根据客户往年的合作金额、回款情况、产品类型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客户进行分类,分为战略性客户、优质客户、潜力客户和一般客户。通过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分等级管理,将信用政策细化落实到每个客户,逐步实现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差异化、精细化管理。严控授信总额,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集团公司的年度授信额度的基础上,梳理出确实需要临时授信额度,核减不需年度授信额度客户的额度,在集团下发的额度内进行调剂,并向集团公司备案。经过梳理,核减了17家客户的授信额度191万;临时授信客户12户,授信额度1027万元;2017年公司共对58家客户授信3112万年度授信。9月后公司共审批五家客户的17笔临时授信,共计108.55万元。共有39家授信客户通过信用交易产生2394.02万元应收账款,占总授信的80.63%。加大债权保障措施的宣传和实施。通过业务员对客户的解释和介绍,对授信额度较大,注册资本少的客户,希望客户尽量通过提供债务保障措施的方式取得授信额度,减小公司信用风险。(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事中监控。除了从赊销交易中的资金和货物流转进行严格控制外,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根据集团公司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把合同签订、发货情况、客户和供应商信用敞口、应收/预付账款逾期敞口及期限列入预警指标,将所有产生应收款与预付款的客户和供应商都列为监控对象,并特别关注通过特例信用额度审核流程交易的业务和曾经发生过合同违约的客户和供应商,通过风险预警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做到信用风险“早发现,早处理”。(6)建立应收账款应收/预付款例会机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积极进行事后处理。制定了《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业务部门(销售、采购、物资部门)、企业管理部、财务审计部、主管法律事务部的职责。建立了应收账款例会机制和报告体系。企业管理部负责人在每月月初定期召集应收/预付账款例会,对上月销售、上月应收款与预付款情况、逾期账款与坏账情况,新增逾期应收账款占比、客户/供应商结构情况、客户/供应商信息收集、账务处理规范性、对账工作和企业管理部的配合等信用风险管理基础工作方面的总体评价等工作进行汇报。除按月召开应收/预付账款会议以外,还按每季度召开季度应收/预付账款工作例会,向公司领导汇报相关工作成果,及上报需由公司领导决策的疑难问题。根据每月的应收预付账款例会按月撰写应收预付账款综合分析报告,每季度撰写季度分析报告。加强对账、催收工作,确保债权清晰,加大力度催收逾期应收账款,对于超出合同回款期限的逾期货款,严格按照“四定”、“四督办”、“三不放过”的原则,落实责任,切实催收,催收应收账款落实到具体业务人员,制定回款计划,明确责任,将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列入考核中。根据客户往年的合作金额、回款情况、产品类型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客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应收账款催收措施。战略客户和优质客户逐步收回应收账款,在9月底将应收账款敞口控制在授信额度内;其他客户在8月底收回应收账款。通过发出集团和公司催款函的方式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发出逾期一年以上客户77家,总金额838.53万元。对逾期应收账款的客户进行了梳理,目前根据客户情况及可收回的可能性分析,已经请律师对4家客户进行催款。截止12月31日,公司的应收账款信用敞口2474.06万元。
2.3整改销售模式,通过中台加强过程管控,实现“四流”合一
通过建立合同签订、发货等中台监控体系,每月财务审计部、市场营销部、企业管理部、仓库进行四方对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实现货物、现金、合同可追溯。严禁合同签订单位和开票单位不一致、发货单位与开票单位不一致、货款回笼与合同签订单位不一致等情况。梳理财务和销售账目,财务和市场营销部门进行逐一对账,将往年不清楚的账目向客户发送对账函等进行对账和处理,清理了带拖斗客户10家,清除拖斗109家。通过梳理客户、规范合同签订和发货流程,实现了现金流、货物流、票据流、合同签订一致。
2.4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及审批流程,规范合同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合同管理规定和内控管理要求,对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的审批流程进行了完善,设定了业务合同审批权限,即合同金额300万以内的总经理审批、300万以上的上总经理办公会、2000万以上的报集团公司审批。业务合同对外签订之前必须经过生产安环部、财务审计部、风险管理部审核后提交法务副总监、财务总监(分管风险管理)、分管销售副总、总经理审批。制定了销售合同标准合同文本。根据业务形式、客户回款、发货方式的不同,共拟定了5个版本。
2.5建立经销商选聘和准入机制,明确经销商权利和义务,做到有章可循
2017年8月至10月,对公司客户资信、客户分类、合同执行情况、应收预付账款、带拖客户进行了全面梳理。将现有交易客户分为战略客户、重点客户、潜力客户、一般客户四大类,系统整理客户情况,针对不同类别客户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明确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真正体现让低风险、优质客户为公司创造更大利润,严控高风险、差信用客户,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12月,根据2017年的销售情况,结合2018年公司的经营计划,经过反复测算,对2018年经销商奖励机制进行了调整,一是明确奖励范围,即特定低附加值产品不纳入奖励范围;二是调整奖励方式:所有产品的销售奖励只设定一种奖励方式,取消现金折扣奖励和特定产品的综合奖励。产品销售奖励实行超额累进的阶段奖励形式。奖励以销售折扣的方式进行兑现。设立享受奖励的基本条件,达到条件的经销商才享有销售奖励。三是降低销售奖励返点。四是通过调整经销商的奖励方式,调整经销商结构。2.6全面梳理客户和供应商,保持科学合理的客户比例,清理历史遗留的睡眠客户,保留优质客户和供应商。已完成客户梳理工作,梳理客户为战略客户、重点客户、潜力客户、一般客户,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规范三流,总体开票客户151家,已经平账客户37家,待处理客户114家,不再增加新开票单位,89家客户逐月减少。
篇6
摘 要 从我国银行业自身看,尚未从制度、机制上根本解决新的不良资产产生问题,信用风险依然很大。因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 风险
银行的风险分类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世界银行在关于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中指出,银行破产最经常的原因就是信 用风险。银行的信用风险不仅在计量、管理上比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更复杂,通常是银行经营风险组合的最主要方面,同时也是金融体系系统风险重要的直接来源之一。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银行的信用风险,是理论和实践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仍是关系到银行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处于初创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尚不规范,再加上多年制度缺陷的累积,致使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国外对企业授信一般采用信用评分技术,这是一项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模型和信息技术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计量分析从而做出决策的新技术。这种信贷管理手段对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该项技术比较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且要求有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数据,实施上较为困难。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的评级系统使用简单的打分模型,这种简单的打分模型虽然同时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但其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比例的分配上往往比较落后(比如模型中经常忽略对关联交易的考虑、缺乏对资产质量变化趋势的考虑)。此外信用评级人员未能充分理解评估模型的内涵,只是机械地对客户进行打分,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借款人的内在信用风险,这样评定出的信用等级不但缺乏准确性,而且银行的监察和稽核部门也难以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复审和跟踪。
其次,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另一个原因便是银行缺乏识别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技术水平,正如所提到的,国内尚无统一的、有效可行的对企业的评级技术和标准,因此,国内银行在发放贷款是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考察企业的资本结构,不重视非财务因素分析,在实际中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首先,传统的财务报表上通常过去的静态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企业在某一时点的数据对于需要准确评估企业风险的商业银行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银行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信用品质,这其中就包括管理策略、行业信息、环境风险等非财务因素。因此,银行在分析不同行业的企业的时候往往缺乏相应的指标值进行对比,导致银行很难准确把握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阶段。同时,缺乏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横截面比较,容易忽视企业特定的行业风险。因此,单纯的分析财务数据,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人手加以解决,在这里仅就加强信用风险文化的建设这一途径做一定探讨,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的灵魂。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中,信用文化居于核心地位,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
一个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常常失败,其原因并不是它缺少信用管理系统、政策及程序,而是因为它现有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文化不能使这些系统、政策、程序真正发挥作用。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但对银行极其重要的工作。国外银行一般比较重视塑造银行自身的信用文化,使银行的信贷人员能够准确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和实力,在整个银行范围内为客户评定出统一的、准确的信用等级。
银行投入一定的费用到员工的培训中,从而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和塑造银行信用文化,把不良贷款损失降到最低,而为银行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将远远超出培训的投资,达到经济杠杆的效应。我国商业银行也应树立起这种理念,在发展中要保证资产质量,也要建立起风险防范的文化,让风险防范不仅停留在制度和技术的层面,而且要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使风险防范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要明确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不止是某个管理层或者某个管理部门的事,必须贯彻到银行的全体成员中。每一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应当合理的兼顾效益、风险和成本,从风险管理中寻找收益点,应当明确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创造银行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一项复杂和漫长的工作。商业银行应该从现实的基础条件出发,善于学习他行的先进经验,始终坚持“稳健为本”的经营原则,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健全完善风险和内控体制机制, 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与内控文化,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风险日益加大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建.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浙江金融. 2011 (10).
篇7
之所以称之为信用衍生品,是因为它的价值是从其他资产,如债券、贷款或其他金融资产中衍生而出。信用衍生品是一种双边合同,目的在于转移、重组和转换信用风险。合同的双方利用信用衍生品来增加(或减少)对某一经济实体的信用风险的承担。在这一合同中,签约的一方将经济实体的信用风险转移到另一方。合同中,双方同意互换商定的或是根据公式确定现金流,现金流的确定依赖于预先设定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事件的发生。从实质上来讲,信用衍生品在保留基础资产的前提下,将贷款或是债券的信用风险从其他市场或操作风险中剥离出来,在市场上被具体定价,并转移给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使信用风险管理开始拥有了对冲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机制。
信用衍生品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信用风险分担工具,而我国金融市场在这一领域还处于空白。当前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的需求。
一、分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当前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以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为主。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比例较高,说明我国金融体系信用风险的主要承担人是银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这种贷款融资发放的地方产业结构趋于集中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带来了很大风险。从风险的预防和管理角度看,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信用风险的转移。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放贷、再融资、再放贷方式是其经营的主要模式,长期来看不利于信用风险的转移和缓释资本。而信用产品可以实现有效的信用风险转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商业银行提供主动动态的风险管理工具。
能够为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全新工具。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依靠信用等级分类、授信等预防性的静态管理手段,若在放贷后或交易后发现资产出现信用风险损失苗头,往往只能通过增加保证措施、要求客户提前还款等方式避免可能的风险损失。创新发展信用衍生品能够使银行在经营环境多变及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丰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与产品,推动银行从以往被动、静态、事后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主动、动态和事中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二、有助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正在加快从“信贷银行”向“信用银行”的转变,即从信贷资产的持有人转变为信用产品的发起人、交易商和做市商,改变目前贷款发放后一直持有到期、承担全部风险和收益的经营模式,逐步将持有的信贷资产变为可以分层、转让、交易和流通的资产。信用衍生品的特性恰好契合商业银行转型的需求,为盘活银行信贷资产、增强资产流动性提供市场工具和手段。
随着经营战略的调整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型,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致力于向客户提供更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在金融市场业务领域,国内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起涵盖利率、汇率和商品类的金融产品体系。随着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未来国内金融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多元化,相对于成熟市场的先进同业而言,国内银行业信用类产品相对薄弱,迫切要求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信用衍生品,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债券产品日益丰富,但是我国债券市场企业融资的发行人主要为高信用等级的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行规模偏小。而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中小企业贡献程度已经超过了我国大型企业。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以及缺乏信用评价,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还很困难。因此,信用衍生品的引入可以合理匹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债需求。
篇8
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信用风险测定方式主要有信贷决策模型和信用评分模型两种;评定借款人信用的标准主要有六种:一是工商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基本品质评定,这要求评定借款人先前的借贷情况、还款意识等;二是工商企业的还款能力评定,这要从工商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来测定,如工商企业的设备是否先进、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等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等,而外部评定主要测定工商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经营的产品是否有详尽的市场调研情况如同行业竞争者的经营状况等;三是对工商企业抵押品的评定,如何核算抵押品的有效性等;四是评定工商企业生产线在经营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性;五是评定工商企业产品与科技的融合程度,即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此评估其市场含金量;六是动态监测工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实时掌握工商企业突发的意外情况,从而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发生。这些测评方式,主要是对借款工商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使风险降低。
二、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的类型
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必须要弄清楚风险的类型,根据风险类型实行分类管理。一般来说,可以把工商企业信用风险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生产经营风险、借款人恶意风险、抵押物贬值风险、财务管理风险、担保质量风险。
第一,生产经营风险。
生产经营风险是工商企业借款人借款后,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经营困难的问题,许多都是突发性的、不可预见的。如一些工商企业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本来经营状况一直呈良好的发展趋势,突然就会跌入历史的最低点,及时采取国家与工商企业都采取有效措施,要让企业从根本上走出困境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会加大信用风险。
第二,借款人恶意风险。
借款人恶意风险是指工商企业借款前,经过风险测评、考察均在正常范围内,工商企业借款后按照计划将借款用到生产与产品销售中,带来预期的收益。还款日期未到时,工商企业法定代表人看到了资金投入资本市场带来的巨大利益如股票,就会忘记信用借款的限制,结果资金被套牢,到了还款日只能恶意拖延。
第三,抵押物贬值风险。
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在评定信用时对抵押物的抵押货款率定在50%左右,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如果发生突发事情,是很难预料了,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名牌车销售较好,但由于破产或者重组,势必会造成消费者的不信赖,造成车价的大幅度贬值,从而凸显出信用风险。
第四,财务管理风险。
工商企业借款前,信用管理会考察其财务体系,但很难预测企业使用借款资金后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比如资金到位后,工商企业是否按照原计划使用资产,很难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因为巨大的经济利益而滥用借款,这种风险时难以监控的,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三、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工商企业信用管理中常会面临的种种突发性或不确定的风险,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制定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将信用风险降低到最低。
第一,加强工商企业经营管理。
工商企业信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会面临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对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全面检测,重点要抓好借款发放后的中后期监测,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对检测人实施有效管理,确保检测的效果,从而提高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第二,高度警惕恶意风险。
工商企业恶意风险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它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要高度警惕恶意风险,时刻关注工商企业信用资金的使用情况。首先在信用资金使用周期结束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督促工商企业提前还款,如给予一定的优惠,提前还款的可以提高信用等级,为再次借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提前还贷的工商企业可以给予再借款时降低浮动利率的优惠,从而调动工商企业还贷的积极性。其次可以与人民法院联合建立恶意欠款的民事应急处理机制,从而有效制止恶意借款人的行为。如发现信用资金流入股市,就能通过检测机制发现,联合人民法院制止其恶意行为,从而降低资金信用风险。同时对工商企业法定代表人挪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调查取证,做到依法严惩,确保资金安全。
第三,强化人才培养机制。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大,工商企业要把信用管理及风险管理等放在第一位。通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其化解风险的能力;培养工作人员严谨的作风,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地跟踪调研,掌握最原始的资料,从而提高风险预测能力;工商企业管理要加强人才管理,给他们提供走出去的机会,不断地更新观念,掌握先进的防范风险的方法。
第四,加强工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工商企业财务管理对信用风险防范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工商企业财务管理正常运行,可以指定一系列的实施细则,督促借款工商企业执行,从而减少信用资金风险,欧诺个时还要及时的与工商企业沟通,举办一些风险管理的讲座,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篇9
【关键词】风险管理 计量 稽核
1.独立审批人制度的建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商业银行开始高度重视银行的风险管理。各类商业银行都设立三类风险管理部门,分别派遣高级管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会有很好的独立性,直接对银行的董事会负责。此外,他们三者相互合作,共同监控,为银行提供了稳健的、有效的风险监管体制。
目前国内银行正着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实行授信集中审批,风险分类集中审核,建立了专业独立审批人制度,加强授信发放审核和贷后管理工作,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置力度。
2.信贷业务风险日常管理的主要经验
信贷风险管理关键是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业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
2.1强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日常管理
在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方面,新加坡的商业银行基本上形成共识,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程序,银行对于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遵循三个步骤,即“了解相应政策——分析财务报表——贷款分类管理”。
2.2重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消化和处理
在对问题贷款的处理上,新加坡实行贷款分类管理程序,具体操作中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控制企业的资金往来,将给于企业的贷款存放在特殊账户,由银行统一支配,综合管理,并且建立抵押品账户,及时观察抵押品的贬值与跌价。其次,信贷业务人员根据引发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并通知主管负责人风险的现实状况,以及可能解决的措施。再次,凡是欠息在六个月以上,贷款逾期在三个月以上,如果抵押品的价值已经不足以覆盖本息,则应立即停止借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在消化不良贷款的处理上,主要采用有五种形式;风险递延;破产清算;清偿债权;债券互换;债务减免。最后,催收的过程中,信贷业务人员确认借款的可能性,对于具有持续可能性的企业实行包括增加贷款、延长使用期限支持方案,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最终化解贷款信用风险;若企业无法继续经营下去,尽早制定收款计划。
3.要重视方法制度的创新
3.1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监控技术
信用风险度量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与基础,西方商业银行无不对此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开发相关度量方法与模型,并已将其广泛应用于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具体实践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信用组合模型不断涌现,其中尤以瑞士信贷集团开发的CreditRisk+模型[1]与摩根大通开发的CreditMetrics模型[2]最为著名。
这些组合模型的核心思路都是通过计量行业信用风险耗用的经济资本,评估行业信用集中风险。西方商业银行一般将情景分析、压力测试与组合模型相结合,计算得到不同情景及敏感事件影响下,经济资本等相关风险参数水平及变化情况,更好地实现了风险度量的动态性与前瞻性。
瑞士信贷集团利用以信用风险价值(CreditValueatRisk,简称CreditVaR)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模型,计算预期损失与经济资本等风险参数,度量行业信用集中风险。同时,及时识别易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压力事件及情景,进行评估其潜在影响,度量行业对组合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贡献,防范因行业信用敞口集中导致的总量损失。
3.2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防止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出现,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办法如下:
第一,相互制约的业务部门和谨慎的审批授权机制。西方银行一般在业务部门的设置上采取制约与均衡措施。不同的业务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他们彼此独立,业务也不得越权。
第二,科学的银行治理结构。在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中设有监事会,用以监督银行高级经理人员以及银行业务经营状况。审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三,将电子化管理手段引入内部控制。电子化风险控制系统的实施,有效地化解了客户经理级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并将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引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第四,建立了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防范风险是西部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的目标,他们把风险的防范和监控作为工作的重点。银行建立了完善、独立的。稽核机构通过灵活的工作方式,达到稽核工作的总目标。
4.国外经验对国内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启示
4.1强调个人责任
国外商业银行均把信贷审批决策授权于个人,同时赋予其相应的责任。这样做有利于明确责任,达到权力与义务的统一,将“业务风险”与“个人风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风险人格化”。
4.2实施授权分类管理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分类授权管理方式,国内商业银行可根据各分支机构所处的市场和经济环境、资产规模、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各分支机构进行授权权限的调整,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并根据对分行绩效考核和风险监测结果,进行授权权限的动态调整。
4.3确立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充分发挥风险政策审议功能,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指导业务的开展。对于市场定位、业务规划、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应紧密围绕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各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应分解、细化、明确、落实,避免各自为政、目标不清甚至是互相扯皮的事情发生。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我们虽然也有客户信用评级制度,但实际评级工作做得还不够规范。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也开展了对部分行业的信贷政策研究和风险分析工作,但分析力量较为分散,研究结果对制定信贷政策的影响力和对信贷投向的指导作用发挥得也不够。因此,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制等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尽快地把各项信贷业务的操作规程完善起来,使我们的风险管理真正做到防范在先,对风险有所承受而不使之蔓延扩大,不是仅仅停留在“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控制和具体化解上。
参考文献:
[1]李静静.国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商界.2013(4)
篇10
关键词:内部评级法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应用
为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不断推进实施新巴塞尔(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协议。2008年9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等5个监管规章的,标志着中国实施新资本协议规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确保新资本协议在2010年~2013年如期实施奠定了基础。内部评级法(InternalRatings—BasedApproach,IRB)是新资本协议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保证新资本协议按期成功实施的关键。内部评级法的实施能够提高监管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从而有效促使商业银行降低所持资产的风险.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一、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思想
内部评级法包括初级法和高级法,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时需要四个基本参数: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lt,PD)、违约损失率(1ossgivendefault,LGD)、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atdefault,EAD)和有效期限(effectivematurity,M)。初级法仅要求银行根据内部数据对不同类别的风险暴露计算违约概率,其余的参数由监管部门给定;而高级法要求银行利用内部数据和信用评级模型测算上述四个参数并代入给定的公式计算监管资本。内部评级方法对每一类风险暴露都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风险参数量化
风险参数量化是指商业银行估计内部评级法风险参数的过程,是内部评级法的技术核心。对于非零售风险暴露,实施初级法的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实施高级法的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
(二)风险权重函数
内部评级法根据风险权重函数将风险参数转化成为商业银行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风险权重。对每一类风险暴露,风险权重函数都是通过一个精确、连续的函数给出的,其含义是违约时单位风险暴露的损失率,表明某项资产对总风险加权资产的边际贡献,可以简单表示为RW=F(PD,LGD,M);计算资产组合层面的风险权重时还要考虑资产问的相关系数R。可以看出,风险权重RW与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等参数正相关,不同的风险参数将产生不同的风险权重。
(三)最低实施要求
为保证资本计提的充分性,新资本协议对实施内部评级法提出了一系列最低要求,包括:建立以计量模型为基础的风险评级系统,具备一套完整的评级标准,并证明其使用的标准涵盖了所有与借款人风险分析相关的因素;实现信用风险的有效细分,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单独测算其PD等基本的信用风险指标;确保信用风险评级的完整性;建立独立的风险评级或评审机制,通过完善的风险评级流程和组织结构来保证评级的独立性;科学测算违约概率PD;收集数据和建立信息系统;使用内部评级;内部检查;信息披露等。
二、内部评级法在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目前,国内银行普遍加快了内部评级法的研究,一些大型银行已积极投入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发工作,但是开发建设内部评级体系还面临不少约束。
(一)基础数据不够完备,相关数据积累不足
开发建设内部评级体系需要从积累基础数据开始,目前我国的银行风险管理最薄弱之处就在于基础数据缺乏。根据新资本协议要求,使用IRB初级法的银行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并验证违约概率;对于使用IRB高级法的银行,必须有7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违约损失率。新协议同时要求银行对评级的历史数据必须加以保留,作为系统完善和检验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积累较少,缺乏连续性、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
(二)风险管理模型缺乏,仅处开发探索阶段
风险管理模型是内部评级法的重要技术基础,内部评级法中违约概率等风险参数输入值要通过风险管理模型才能得到。但目前国内银行还处于风险管理模型的探索阶段,尚未开发出实用性强的应用模型。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风险管理模型的开发研究属于金融领域的前沿技术,需要结合统计分析、风险计量、资产组合、期权定价以及保险精算等金融理论,对研发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国内银行缺乏符合条件的人才队伍;其二,相关数据积累不足,不能满足统计分析方法对历史数据的需要,无法建立不同解释变量与历史违约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测算未来违约概率,也就无法推导资产组合价值或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对不同置信水平上的VaR值进行计量和管理。
(三)资产分类层级较少,无法细分信用风险
对资产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信用风险进行细分。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采用内部评级方法的银行对任何一个风险评级水平的授信不能超过其总授信的30%;与此相应,推荐了最少8级的资产分类标准架构,这8级资产分类架构中有6级是正常资产,2级是不良资产。采用8级资产分类架构的银行可能会发现8级分类架构下满足30%的比率限制难度较大,这就需要银行在内部资产分类上采用更多层级、更细致的资产分类方法。但是,目前国内银行采用的风险资产分类体系还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一些银行的分类标准与巴塞尔委员会最少8级分类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评级体系缺乏独立性,风险评级政出多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评级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上都尚未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没有独立完整的评级体系,一些商业银行在评级中存在“不评级”而比照一定等级的做法,导致风险评级存在政出多头的现象。
三、应用内部评级法加强国内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还相距甚远,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促使国内商业银行尽快达到新资本协议关于使用内部评级法的最低要求,从而在风险管理与内控机制上与国际接轨,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夯实数据基础,改造完善信息系统
内部评级法以精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基础,对数据的质量、完整性和信息系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用初级法的银行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历史数据积累,使用高级法的银行必须有七年以上的数据积累。因此,商业银行应首先加快数据清洗和补录工作,建立并实行完整、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章,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夯实数据基础;同时,要改造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提高信息的通用性,客观反映所有客户(包括违约客户)的基本面信息、财务报表、信贷记录等,为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奠定基础。
(二)借鉴国外方法,开发内部评级模型
作为对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总结,内部评级法为国内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了思路。要坚持借鉴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评级模型。目前,国外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定量分析模型,~IALTMAN、KMV、穆迪RISKCAL、标普MEU等,在国际银行业受到广泛认同。但这些模型大都偏重财务分析,有的大量引入利率、汇率、股价等市场价格变量,这对西方银行可能比较适用,而国内银行在内部评级时,既要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又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充分考虑诸如利率市场化进程、企业财务欺诈现象、数据积累量不足、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偏高等特性,研究开发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从而节约时间和资源,实现国内银行业跨越式的发展。
(三)增加评级数量,有效细分信用风险
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对正常类贷款的客户至少要划分为6—9个等级,对不良贷款客户至少要划分2个等级,但对于同时从事大、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银行,由于所覆盖的信贷风险范围较广,至少应将正常贷款客户分为九个等级。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有单独测算其基本风险的指标。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适当增加贷款的评级数量,避免信贷资产过度集中于一两个级别,从而有效区分信用风险的不同水平,严格区分信用等级标准,评估每一等级的违约概率。
(四)完善管理流程,构建内部评级体系
商业银行要指定信用风险主管部门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实施和监测。信用风险主管部门应独立于贷款发起及发放部门,负责人应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并具备向董事会报告的途径。同时,要构建对评级体系和过程有效监督的机制,通过独立于信用风险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评级体系及风险参数估值进行审计,检查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数据维护的完善程度,评估内部评级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测试内部评级结果的可靠性。
(五)制订内部政策,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构建内部评级体系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理念、体制、政策、方法、标准、手段的全面更新,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组织协调有关业务管理部门,研究制定信贷政策、信贷审批、产品定价、限额管理、监测预警、准备金计提、组合管理、经济资本配置、RAROC绩效考核、资本充足率测算、压力测试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与内部评级法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使内部评级方法和系统工具有效融入到业务流程中去,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 上一篇:海洋经济行业报告
- 下一篇:农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