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行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经济行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研究背景财务年报作为公司年度财务信息的关键载体,其重要程度已广为人知,但许多投资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则相对较陌生。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社会责任报告是指企业或组织对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经济业绩、环境业绩和社会业绩等非财务信息为基础的自愿性公开报告。有时也称为企业公民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安全报告、HSE(健康、安全和环境)报告、三重底线报告、环境报告等。
社会责任报告自上世纪50年代,得到了会计理论界、会计职业团体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会计师协会和美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社会项目的效果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社会业绩会计委员会、企业社会行为会计委员会等五个专门组织,对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报告。1980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SC)出版了《公司报告》一书,鼓励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之外,另外编制增值报告、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股东以外的、关心企业发展状况的社会各界的信息需要。
我国企业从2005年江西移动《200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始,宝钢、中石油、中国平安、中海油、中铝、国家电网、上海浦发行、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中远集团等纷纷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正式央企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国远洋集团世界第一份按照GRI2006版要求编写的社会责任报告。这些报告不仅是企业非传统财务报告的开河之举,也是该行业其他企业效取的榜样,代表着企业先进的社会责任理念、高度开放性和透明度,是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标志。这些报告已经开始系统性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和较强的分析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选取2006-2007年时间窗内我国企业首次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由于企业近两年才单独较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报告,我国学者前期的研究只能从企业定期报告中萃取分散于其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研究。如刘长翠、孔晓婷(2006)选取了2002―2004年沪市171家A股公司年报分析后认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仅停留在自发原始阶段,既不规范又不完整,披露也无规律可循。杨亚娥、刘建红(2007)选取我国2002。2003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中的48家不同行业公司,发现有意识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少,真正自愿披露的企业更少;披露的连续性差;个别企业有连续披露的发展趋势且披露逐年详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差异大。
前期学者研究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主。部分具有超前意识眼光的学者则侧重于社会责任报告研究。宋献中(1992)提出社会责任报告包括简单、中级和高级三种模式,简单模式包括叙述性反映,中级模式包括污染报告、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和环境交易报告等独立报告,高级模式主要包括社会收益表、社会一经济营运表、综合社会效益一成本模型、增值表和社会资产负债表等。赵文娟(1998)认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模式宜由简到繁,由粗到细;在初创阶段采用简单模式,在现有报表中添加新项目,单独列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以货币信息和非货币信息结合的方式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情况;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采用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等较复杂方式披露。阳秋林(2005)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认为我国企业编制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应以传统三大会计报表为核心,对外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利润表和社会现金流量表,提供给社会有关部门和使用者。沈洪涛(2007)对国际上三种广为接受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GRI(全球报告行动)的G3报告框架、SAI(国际社会责任)的SA 8000标准和ISEA(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的AA 1000系列详解基础上,提出了借鉴思路。陈政(2007)选取了20份深交所2006年专门的社会责任报告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社会责任报告是公司传递社会责任信息的有效途径,政策指引对报告披露具有良好的引导推动作用,公司实力是践行并报告社会责任的基础,公司之间形成了披露的示范效应。
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和实践处于起步阶段,集中于社会责任报告理论和实施操作上的规范性研究,囿于样本数量和代表性,实证性研究凤毛麟角,相关研究成果较零散。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解析
(一)研究数据选取本文选取数据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公开网络披露途径获得:商道纵横、中国企业公民网、深交所和上交所网站、各上市公司网站。数据剔除了无法通过公开渠道获得和数据不完整的企业报告。遴选出39家公司为本研究数据资料。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特征分析主要包括行业分布、报告主体分布、报告内容分布,社会责任履责分布、报告时间分布、其他特征分析以及报告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行业分布。行业划分标准按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共分为22类,具体行业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c类(制造业)共有16家,占41.02%,D类(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6家,占15.38%,I类(金融业)4家,占10.25%,C类(信息技术业)3家,J类(房地产业)3家,共占7.69%,F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L类(传播与文化产业)各2家,共占10.25%,H类(批发和零售业)和K类(社会服务业)以及z类(综合类)各1家,共占7.69%。分析可知,在2006年,随着国家电网、中海油等数家中央国有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逐步升温,行业延展至能源、冶金、金融等,到2007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势头进一步上升,行业进一步扩大至食品、传媒、网络、房地产、汽车、电子等其他行业,表明越来越多行业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大提升。
从表1可看到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c类)。这主要由于制造业直接面对环境污染,处于社会责任顶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步,“绿色地球”、“绿色生产”、“以人为本”、会人居要求日益严格,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企业被迫更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报告。另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由具有国家垄断地位的通信、电力、石油等行业率先,这与其特殊地位、盈利能力、声誉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二是报告主体分布。地区发达、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成为CSR报告主流。经统计,企业(或公司总部)在北京的有10家,浙江4家,上海3家;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深圳、海口等,有11家;北方地区(陕西、山东、呼和浩特、沈阳)7家;内地包括四川、湖北、河北、安徽的公司有4家。企业地域以北京、南方沿海、江浙一带为多,这些地区改革开发领先于全国,是经济发展速度快,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责情况也领先于其他地区。大
部分企业为社会公众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既有世界500强或国内500强,又有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的特大骨干龙头企业,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普遍较高,2006年和2007年报告企业中人选中国企业500强的有21家,重复人选19家,2006年人选世界500强的有7家,2007年有10家,国资委所属的中央企业有10家。这些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各个方面都占有优势,资产规模庞大,业务影响面广。很明显,优良的经营业绩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也更容易实现责任角色转换,也有利于企业形象提升。
上市公司成为CSR报告的主体。研究数据中,上市公司28家,占72%。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6家,沪市8家,深市18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其余11家非上市公司中,有6家的子公司上市,如中化集团公司旗下“中化化肥”(股票代码:0297)和“中化国际”(股票代码:600500),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股“中石油”(股票代码:601875),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服(股票代码:601808)”和“海洋工程”(股票代码:600583)等。
三是报告内容分布。报告的内容详细程度、规范性存在较大差异。报告内容分布见表2。
经比较,约70%的企业对企业情况进行了简要概述,近50%的企业在报告中有企业管理层致辞、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以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未来展望或措施,约30%-40%的企业有开篇语、公司使命介绍、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界定、公司治理结构、社会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评价和报告编集适当说明。大部分报告缺乏详细的企业责任构建内容以及治理实施政策,约5/6的报告没有提及利益相关方和第三方审计意见,附有读者反馈意见表的更是甚少。
报告反映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详细程度、侧重点和规范性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报告只是简单陈列企业的礼会责任业绩,内容较空泛;有的报告内容详实,按照全球契约或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C2~C3版本等国际指标体系来编写,体现出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处于国际化转型适应阶段。
事实上,报告长短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理念的不同认识和文化氛围。39份报告中,报告平均页数30页,厚薄不一,详实不等。最长报告为中远集团总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长达104页,分为“公司概括、总经理寄语、远景构想与战略、管理架构和管理体系、安全和环境报告、社会业绩、经济业绩、第三方审计意见、报告与GRI指南条款对照”九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成更详细的子部分中间层次如宝钢报告,在提出“绿色报告,和谐报告,我们共同的家园”企业社会责任纲领后,第一部分包括“管理者致辞、公司愿景、公司概况、企业文化、投资者的参与”,第二部分为“报告主题,从环境、社会、经营以及附录”四个方面阐述了其社会责任实施情况。而最短报告只有3页。
四是社会责任履责分布。在报告中,企业都以较长篇幅报告了其社会责任的履责情况,归纳如表3。
从表3可知,企业对环保和节能降耗、员工和社会公益方面的信息披露最为关注,97%的企业报告了这三个方面的履行情况。在员工贡献方面,企业主要从工作环境、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学习和交流、安全和健康、文体活动和职工权益保障的履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披露。在社区和社会公益活动方面,涉及的社会责任活动主要有建设和谐社区,帮困扶贫、捐学资教、赈灾捐款、新农村建设、关注弱势和特殊群体、创造就业等。在经济收益贡献方面,企业主要通过列示销售额、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所得税等方面详细的财务数据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接近60%的企业认为提供安全可靠、质量优越的产品和规范高效的服务从而服务社会,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近50%的企业向公众报告了企业本年度的经济业绩;51%的企业披露了与供应商、经销商的关系,强调企业与其共同成长,合作双赢。
五是报告时间分布。从报告年份看,2006年公布7份(2006年报告份数总计应为11家,还有4家报告资料无法查到),占17.95%;2007年公布32份,占82.05%。在2005年以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本土企业寥寥无几(据统计只有2家通信业)。从中看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速度很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具备了社会责任报告意识和实践行动。从报告的社会责任时间跨度看,基本以当年度(会计年度)为主,并适当延至以前年度,也有企业报告跨越年度大,如中国移动为2000年4月-2006年9月,浦东发展银行为1993―2005年,西子联合控股为1981-2006年,反映部分企业注重历年社会责任累积贡献。从报告的月份看,29家企业选择在上半年,其中1月份1家,2月份3家,3月份9家,4月份11家,5月份5家;10家企业选择在下半年,其中7月份1家,8月份2家,9月份3家,11月份2家,12月份2家。在上半年的报告中,主要集中在3月和4月份,下半年时间较均匀,这与上市公司年报须在4月30日前有一定关系。
六是其他特征分析。从报告名称规范性上看,冠名“社会责任报告”有28家,占71.79%,成为报告名称的主流;其次是“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企业公民报告”,分别是6家和2家,占15.38%和5.13%;其他名称为3家,占7.69%。名称各异说明企业对于“社会责任”、“公民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在实践中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从符合我国国情出发,应规范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报告可读性和说服力方面,和传统的财务报告相比,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多样,案例生动,图文并茂。许多报告引用大量案例、图表和数据,以文字表述的方法论证观点或说明事实,更具清晰性、直观性和说服力,信息使用者能够直接有效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情况。在报告宏观因素影响方面,25家企业在报告中论述了政府政策、相关指南或国际指标体系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影响。其中国内政策影响主要有《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证券法》、《公司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国际相关组织影响主要有全球契约、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G2或G3版本、AA1000标准等。这表明,政府相关部门正站在外部监督者角度,逐步采取措施引导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和披露;国际相关指南或指引也得到一些企业认可和应用。
七是报告存在问题分析。在所研究的39家企业中,报告编制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企业按照国际报告指南来编写,在可读性、规范性、全面性和可比性方面远远超过其他一些企业,应当说是样本中的优秀范例。但也有一部分报告总体策划和设计欠佳,编排出现小错误,各部分内容均衡失调,各有侧重,重点难以呈现;缺乏有说服力、生动的案例;缺少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方内容,委托撰写机构专业水平有限;不注重信息的提供和反馈,报告跨度和时间不统一。说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性完
善和规范性操作还很艰巨。
在调查样本中,个别报告缺乏实质性内容,仅描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谈论更多的是较空洞的原则,缺乏实际行动方面的披露信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情况表现含糊。虽然有少数企业谈到了社会责任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但没有从具体事实中去分析。由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持续改进提升的过程,即便是大型跨国企业,在安全、环保等社会业绩方面也会有差错,真正负责任的公司不是选择回避,而是坦承自己不足或失误以获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信任和谅解。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思考与建议
(一)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我国现有用于指导企业会计和报告事务的法规主要是财政部的相关准则和会计法规以及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法规主要有2001年3月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和《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尚未制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法律(曹红飞,200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未能全面规定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内容,导致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时没有法律依据,造成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在我国社会责任意识尚不普遍的阶段,相关法律的出台十分重要。
篇2
中国的崛起实质上是
中国企业的崛起
国资委成立10年来,中国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成效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的变化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军团在世界500强中逐年壮大。根据有关资料,《财富》2002年的报告有11家中国大陆企业上榜,其中,央企7家,银行4家;2003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14家企业上榜,其中,央企6家;2004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18家企业上榜,其中,央企11家;2005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15家上榜,其中,央企10家;2006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19家企业上榜,其中,央企13家;2007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22家企业上榜,其中,央企16家;2008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26家企业上榜,其中,央企19家;2009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34家企业上榜,其中,央企25家;2010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43家企业上榜,其中,央企31家;2011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58家企业上榜,其中,央企39家;2012年的报告中国大陆有70家企业上榜,其中,央企43家。从近十年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榜单分析,2003年时非金融类国企只有6家,到2012年时增加到54家,其中,地方国企11家。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所监管的央企是196家,而入围世界500强的央企(国企)只有6家,占3%,2012年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已减至116家,而上榜世界500强的央企却增加到了43家,占37%,况且这种增加是在入围标准逐年提高基础上实现的。2002年时入围世界500强的收入标准为100亿美元,2012年这一标准已超过220亿美元。2003年时尚没有中国民营企业上榜世界500强,到2012年则已增加到6家。这说明中国企业在进军世界500强的征途中,不但国有企业在崛起,民营企业也在崛起,中央企业带动了中国企业的群体性崛起。
中国企业军团在世界500强中的逐年壮大,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动力、内容和体现。数据表明,当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时,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中国企业以69家的数量(包括台湾和香港的11家企业)首次超过日本企业的68家;2012年中国仅大陆企业即以70家上榜的数量超过日本,巩固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地位。正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所说,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如同“东方巨人”的“两条腿”,“两条腿”先后并进,相互协调,大步前行,要比单纯依赖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一条腿”走路要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协调。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发明专利申请国、第四大国际专利申请国,它们都是创造的主体。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业,它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与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2 000强企业开展激烈的竞争,不仅要在其中占一席之地,而且要迅速崛起,占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制高点,还要成为几百个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带头“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无论它们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为中国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那种片面强调“国退民进”或者“国进民退”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中国的崛起需要和坚持国企民企融合共进。
国企是实现中国梦的
中流砥柱
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是中国的脊梁,是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国企是重大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的崛起是奠定在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工程的建设与完善基础上的。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界博览会、高铁、动车……在国家的各项标志性重大工程建设中,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同样离不开大型国企。当前的竞争是全球性的。尤其是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比如军工、航天航空、石油勘探等,规模经济要求很高,进行技术创新和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当前在民营大企业数量很少、实力较弱的条件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竞争还主要或只能靠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企业担负。10年来一批国有企业实现了从“中国500强”到“世界500强”的跨越,不仅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并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受到国际社会广泛称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强大的国有企业,为政府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更好地掌握全局提供了坚实基础。各种妖魔化国企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国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排头兵”。国企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国资委通过召开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等,积极指导中央企业深入做好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工作,建设创新型企业。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我国需要突破的11个重点领域中,中央企业都有参与。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中央企业参与了15个。在2011年初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有53家中央企业得到72项获奖项目(不含军工)。其中唯一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被中央企业获得。在2012年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56家中央企业得到93项奖项,“嫦娥一号”、高铁、4G标准等更成为央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主动出击,核电、风电、电动汽车等设备制造以及产品研发,达到或接近全球领先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不少央企的生产规模、全员工效、安全指标和发展速度等主要指标跻身国际前列,如中海油2010年荣膺普氏全球能源大奖最高奖项“年度最佳能源企业”,神华集团原煤百万吨死亡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低,中交集团参与全球主跨前十桥梁一半以上的设计建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制的预警机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防空能力,等等。一批国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神九”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蛟龙号”完成7 040米深潜试验及科考作业,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使用并成功完成国产舰载机起降,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TD-LTE-A正式被国际电联确认成为全球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特高压技术世界领先,981深海钻井平台顺利开钻等,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企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探路者”。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普遍不足、国际化人才短缺、经营层对国外的法律环境、经营环境往往不熟悉,而“走出去”的地方很多是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很大的区域的情况下,企业的境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数据表明:2009年,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占中央企业总资产的19%,当年实现的利润占中央企业利润总额37%;2010年末,99家中央企业在境外和港澳地区设立境外单位(不含境内业务境外上市和境外企业返回内地投资)资产总额2.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2%;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实现利润总额1 105.8亿元,比上年增长61.2%。2011年1至11月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营业收入3.4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 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8%。其中,海外原油和天然气权益产量分别达到6 604.3万吨和176.3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9.8%,为保障国家资源、能源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国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方面,国企贡献巨大。2003—2011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营业收入从10.73万亿元增长到39.25万亿元,年均增长17.6%;净利润从3 202.3亿元增长到1.94万亿元,年均增长25.2%;上缴税金从8 361.6亿元增长到3.45万亿元,年均增长19.4%。单是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从2003年到2012年就累计上缴税金19万亿元。不算所得税,国有企业缴纳的税费平均每100元收入是8.4元,大大高于私营企业的3.7元和外资企业的3.5元。过去10年间,国企的年实现利润总额由2002年的2 636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2.19万亿元。2007年,国务院确定了中央企业按照企业合并报表净利润8%的综合比例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央企开始上缴“红利”。2010年1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企业中的资源类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将由10%提高到15%,一般竞争类企业由5%提高到10%,军工科研类企业收取比例维持5%。截至2009年底,划归社保基金的国有股权转让收入占全部社保基金财政性收入的41%,其中有589亿元是央企转让的。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达到了全社会工商企业的35%、43%和40%。截至2012年11月底,各地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6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各地国资系统和国有企业为地方经济稳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支持民生工程和西部地区发展方面,电网电信企业大力投入“村村通”工程,农资企业加强“三农”服务,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有93家中央企业定点帮扶189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涉及全国21个省市区、8 300万人口,占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数量的31.9%;有44家中央企业在新疆、40家中央企业在开展了各类援助帮扶工作,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交直流联网输电工程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缺电问题。
国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精神园地
国企在承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的同时,还勇敢地担当了重大的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和文化责任。
国企是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者。国家和民族的急难险重任务,国企冲锋在前。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冰雪灾害等救灾抢险重建,央企的队伍往往是最先到达、最后撤离。2011年初的利比亚撤离中,相关中央企业出动飞机76架次、轮船6艘,共撤出员工25 481人,协助使馆撤离其他人员近8 000人。当老百姓拖家带口逃离险境的时候,中央企业的抢险队却在往最危险的地方赶,他们要在第一时间抢通灾区的通信、电力、道路和运输线,帮助那里的人们脱离危险、渡过难关。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在我们这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很多领域都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未雨绸缪,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国有企业在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使命感和责任感维护着这个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幸福,用企业的方式守护国家与百姓的今天和未来。据不完全统计,2008至2010年中央企业累计对外公益捐赠133.7亿元。国企履行责任并非轻装上阵,仍然背负着企业办社会、冗员安置、离退休人员管理和统筹外负担等历史包袱。仅中央企业就还有医院、学校和管理的社区等办社会职能机构8 000多个,对这些机构的费用补贴每年多达几百亿元,同时中央企业现有离退休人员523.6万人。据估算,中央企业厂办大集体企业要支付改革成本就高达1 000亿元左右。
自2008年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来,中央企业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作出表率。截至目前,已有83家中央企业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有的企业还了国别报告、省市公司报告和专题报告,不少中央企业的报告获得了国内外有关机构的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指出,2012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40.9分),高于民营企业(15.2分)和外资企业(13.2分)。在国有企业中,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最高(45.5分),国有金融企业其次(39.5分),其他国有企业居于最后(23.6分)。与2011年相比,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年度增幅最大(2.8分),民营企业其次(1.9分),外资企业略有进步(0.6分)。
篇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4. 16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是作为贸易的派生需求,我国航运业一直处于巨额逆差状态,逆差额从2000年的39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450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海运服务贸易逆差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关于货物运输,以往的学者更多关注交通运输业,大量研究集中在国内的公路、航空和水路运输领域,而对于海运方而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处于世界前列,随之产生了大量的海运需求,所以海运服务贸易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
而对当前航运业的严峻经营形势,笔者从马克思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马克思对航运和贸易的研究思想,认为发展我国当代海运业,特别是对于建立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国际航运中心、船舶制造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马克思从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家贸易等角度分析了它们与航运之间的关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贸易和航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工业革命年代,贸易和航运几乎同时兴起,共同发展至今。那么目前我国的海运服务贸易为什么逆差如此之大?这必须从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的结构、分工、竞争与管理等方而来综合考虑。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很少,如有学者推崇国货国运,但笔者认为那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即使采取措施让更多的出口商选择中国海运企业,也并不能有效提高中国海运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更不利于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会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要提高中国海运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还应多措并举,尤其要采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也可以从马克思关于贸易和航运思想中找到解决办法,包括航运与贸易的关系,贸易如何促进航运的繁荣等。因此,认真学习和借鉴贸易与航运经济思想,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航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将我国建设成贸易强国与国际航运强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马克思关于海运服务贸易思想的现代启示
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看,海运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派生需求,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量的80%以上通过海运来完成。海运服务贸易主要是通过船舶等运输工具运送货物或旅客从而获得服务收益的一种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海上运输服务、海运辅助和港口服务。马克思认为,一国的劳动进行国际分工后产生国际价值,而这种国家价值是遵循国际价值规律的,当一国的分工处于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时候商品价值就会高于国际价值,就会丧失国际市场竞争力。而我国加入WTO后,海运业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国外企业享有我国海运的国民待遇,不利于我国海运企业逐步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我国的海运企业应该更多参与第三方物流(3PL)和第四方物流(4PK)的分工中去,通过专业化的国际物流服务来进行海运操作,为国际贸易企业提供完整的、便利的供应链服务。在企业内部,也要加强不同劳动的分工合作,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从世界市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认为,在国内,商品的价值则由国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而一旦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商品的价值则由世界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世界市场是包括国内外市场共同构成的整体。我国海运业进入世界市场的同时,国外的海运企业也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中国海运业整体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相对较高,导致我国的国际运输业务往往会选择国外企业,因此中国海运业必须重视船队建设,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工业发展迅速,而与其他航运发达国家相比,服务业占比还不高。在海运服务贸易领域,首先是从业人数较少,从业人员的经验和国际化业务能力还较低。其次是我国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条还不够完整,相关行业衔接不够通畅,比如航运企业与外贸企业的衔接,航运企业与海关的衔接,航运企业与港口企业的衔接,航运企业与陆地物流企业的衔接等不够通畅,整个供应链的合理优化对于我国航运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三,我国航运业的产业主体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国有企业和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直接竞争。一方而,中小企业为了维持自身发展,不断降低运输价格,争抢运输机会,形成恶性竞争;另一方而,国有大型航运企业拥有更多国家政策和资源的支持,改革动力不足,企业发展滞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亟须优化产业布局。第四,我国海运服务贸易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特别是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的船舶技术水平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马克思认为国家贸易处于再生产的中间环节,航运促进了国家贸易方式的改变。随着跨国企业全球投资步伐的不断加快,众多跨国企业到我国进行投资,促进进口贸易发展,同时,在我国生产的产品两头在外,这些跨国企业也将商品销往世界各地。然而,国外企业更偏好于选择国外船队进行运输,这不利于我国海运业的长远发展。
三、推动中国海运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大力提高航运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技术水平。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技术的力量,只有将大量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并入到生产过程才能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运输环节,应大力提高海运业技术水平,加快国际物流设施、服务、货物运输和包装、流通加工的科技创新,加强与世界各国开展国际物流方而的技术交流合作,提高物流环节的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要建立航运业现代信息服务技术体系,加强海运企业与贸易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在双方信息对称的条件下,海运企业应及时了解贸易企业的需求,建立长期稳定的信用关系,同时建立现代化的货物跟踪信息数据库,及时向贸易企业报告货物运输状况,这样双方的效率都可以得到提高。在货物装卸和清关方而,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港口服务效率,吸引更多的船队在我国港口停靠,实现货物装卸和通关手续便利化。现代化港口作为交通枢纽在国际航运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合理选择海路联运、海铁联运和其他多式联运等多种现代运输方式,我国港口企业可以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港口运营管理经验,建立国际港口和国际航运中心。在船舶技术上,要加快缩小我国与海运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欧洲海域有的国家利用低碳贸易壁泉来阻挠我国船队的运输。我国的海运企业应加快科技创新,打造符合国际技术标准要求和满足国际航运需求的船队。
2加强航运船队建设。我国现有的运输船队还不能满足国际贸易运输的需求,世界主要船队正朝着年轻化和大型化发展,大型远洋船舶有利于降低运费和提高航速,从而提高船队效率,而我国的船队整体船龄较老,船型分布不合理,在遭遇全球经济波动时,航运企业难以抵抗风险和冲击。另外,当前我国的航运业存在运量过剩的现象。在航运的寒冬期,应该加快淘汰一批船型落后、竞争力差的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要优化海运产业结构。国有大型海运企业应该积极改革创新,中小航运企业应该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对于经营状况太差、结构不合理的船队要予以淘汰。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手段,发展航运金融。
3加快发展海运服务业。大力发展海运服务业可以壮大我国第三产业,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集约型发展。要提高船舶技术水平,降低远洋航行的能源消耗。在船型布局方而,在发展大型船舶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各种船型的调整,根据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订购有发展潜力的船型。另外应大力发展承运业务、报关业务、货代业务、船舶维修、船舶管理、海运仓储和船舶金融等海运服务业,一方而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让更多拥有海运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到海运服务业;另一方而,能够为我国船队和国外船队提供更便捷的海运、船舶和港口服务。
4积极与跨国企业和外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海运企业要积极与跨国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如跨国企业将工厂设在我国,而原材料生产地和产品销售地都在国外的话,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运单。我国外贸企业为规避运输风险,进口一般选择到岸价而出口选择离岸价,这种方式不利于我国海运业的发展。随着我国铁矿石、原油、煤炭等资源需求的日益旺盛,我国成为全球海运需求增长的第一大国,我国的海运企业应抓住这些机会,加快拓展海外业务。
5努力打造国际海运品牌,防止行业恶性竞争。我国中小型海运企业众多,其服务质量无法与大型集团化海运企业比拟,为了抢夺业务,往往采取恶性价格竞争手段。我国应该加强对中小海运企业的管理,鼓励其走强强联合的道路,防止恶性竞争。同时,对于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等大型国有海运企业,要打造国际知名海运品牌,鼓励其成为全球海运竞争力最强的企业。
篇4
宏观经济|中信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经济形势把握到位,对国内外形势判断均有领先性,分析全面翔实,框架清晰,对《开辟蓝色的疆域: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估计》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2012经济走势前低后高,GDP增长8.5%
2012年经济的焦点将转向增长。由于欧债危机蔓延,发达国家将陷于低增长,欧元区可能陷于衰退,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中国外需将出现下降,中国经济回落的趋势将延续至2012年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经济走势前低后高,预计2012年GDP增长8.5%。通胀将明显回落,预计回落至3.2%。货币政策方面,信贷将放松,新增贷款规模略增,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幅度将放缓,货币增速将回升。财政政策重在促使经济转型,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
诸建芳/男/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华盛顿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8-1998年任职社科院经济所,1998-2007年3月任职华夏证券研究部,2007年5月至今任职于中信证券研究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9年宏观经济第1名,2007、2008、2010年第2名,2006年第3名。
张忆东、吴峰、李彦霖、蒋仕卿、刘晓清
策略研究|兴业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策略把握精准,逻辑连贯,灵活,从博弈角度分析A股市场,善于准确把握行情关键点,能够及时挖掘投资机会和提示重大风险。
研究领域评述:
消耗•黎明之前
如果用“抗战”来勾画,2012年的行情是处于底部区域的消耗战、持久战,最终会惨胜,构造出黎明之前的启明星。2012年多数时间仍是股市存量资金的博弈、消耗,岁末年初,利空因素多,下行风险大;春节后,政策、流动性边际改善,有望反弹;之后向下“磨”;下半年利好累积、赚钱效应显现,行情向上“磨”。
资产配置方面,宜保存实力,耐心寻找穿越“牛熊”的中长期成长力量,筑底阶段是中长期择股的好时光。可以立足防御,配置债券和金融、家电、交运及设备等低估值“蓝筹”;进攻点为具有成长性的产业链,如现代消费服务业(信息技术、医疗、节能环保、旅游、文化传媒、安防)、制造业升级概念(通信设备、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航天军工)。
张忆东/男/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硕士,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研究所总经理助理。证券从业经验10年,其中4年在外资券商研究部工作,从事A股、港股策略研究及行业配置。2006年加盟兴业证券研究所。201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4名。
徐小庆、张继强、姬江帆、陈健恒、徐寒飞、李一硕、许艳、张莉
固定收益|中金公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研究具有一贯性,观点清晰,策略务实,既有基础研究又贴近市场。对《中国信用策略周报:回售权的信用保护价值凸显》、《巨轮转债上市定价分析》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债券表现看好,信用债仍两级分化
我们看好2012年债券市场的表现,其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下行的特征,长端和短端降幅分别有望达到50和100基点。支撑这一牛市基础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宽货币、紧信贷”。一方面,人民币结束单边升值导致外汇占款的大幅下降,会倒逼央行通过持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保证国内货币的平稳增长;另一方面,银行信贷投放总量受到贷存比、资本充足率和贷款不良率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明显超过2011年,这使得宽松的流动性大部分将转向债券投资。同时,由于M2增速维持在低位,经济的复苏将十分缓慢,而通胀压力也会大幅缓解,CPI全年同比均值将降至2.5%左右,基本面对债市也十分有利。信用债仍将呈两级分化特征,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将随基准利率同步回落,且信用利差会逐步缩小,而低等级信用债出现违约事件的概率在上升,仍将面临较大的估值风险。
徐小庆/男/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2002年起就职于中金公司,现为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7、2009、2010年固定收益领域第1名,2008年第2名。
葛新元、董艺婷、焦健、戴军、阳璀、周琦、黄志文、徐左乾等
金融工程|国信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观点具有实战价值,研究覆盖广,创新多。对《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市场情绪指数研究》、《股指期货运行回顾:期现套利亟待精化,对冲基金崭露头角》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量化投资全面铺开,
颠覆A股市场生态
2012年将是中国量化投资全面铺开实践的一年,众多采用量化方法进行指数增强、对冲的产品将展开全面的竞争。这些产品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它们将提高A股市场的有效性,降低市场的非理性波动,提高流动性;同时也将促进机构投资者全面优化投资流程,降低投资的隐含成本,注重组合管理、风险控制和严格的投资流程建设。这种变化将在未来几年中以超过预期的强度和速度改变这个行业的生态,我们对此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十分期待。
葛新元/男/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博士,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副教授,2004年至今任国信证券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5、2010年金融工程领域第1名、2009年第2名。
贺平鸽、丁丹等
医药生物|国信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行业走向判断准确,长期坚持专业、客观、及时的研究,勤奋严谨,对《医药:机遇远大于挑战》、《医药:乍暖微寒时,积极备战业绩分化》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医药:长线牛股的摇篮
中国医疗药品市场是未来10年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催生长线牛股的摇篮,因此,我们必须乐观看待医药行业的中长期战略性机会。但同时,这一行业又受强力产业政策的影响,这决定了在蛋糕扩大的同时,结构性机会的演绎有曲折性。新医改已步入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加大了政策的不确定性,而试错代价被迫由药企承担,2011年所面临的“两降一升”压力可能持续,因此我们判断,未来3年行业增长景气度依然强劲,但效益景气度再次转弱,这意味上市公司业绩继续分化在所难免。而经过2011年大幅调整,医药板块已回归理性,各类公司估值层次分明,这为2012年奠定了一个相对好的基础―再次聚焦细分领域龙头,追寻“资源+创新”类公司,以时间换空间。
贺平鸽/女/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硕士,药企工作4年,医药分析师11年,2004年至今供职于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医药生物行业2010年第4名、2009年第3名、2006年第5名。
陈志坚
通信(通信设备/通信服务)|
长江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行业和个股把握到位,数据翔实,逻辑性强,对《通信:流量经营,光通信与网优并举》、《宽带建设:大幕刚刚开启,尚未来到》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通信业核心主题是宽带
通信业近期有两大事件,一是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出台国家级的宽带战略,二是发改委前期展开了针对宽带领域的反垄断调查。这两件事情表明,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宽带网络对于整个ICT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基于此,我们预测,政府出于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实施国家宽带战略的考量,可能会给中国移动颁发固网宽带直营牌照,此外,国家级的广电网络公司也有望加速成立。循此逻辑,我们密切关注宽带设备制造业和宽带运营业在2012年的投资机会。
陈志坚/男/华中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9-2001年就职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至今就职于长江证券研究部,任通信行业、电子行业研究员,7年证券从业经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通信行业第2名、2009年第5名。
孙建平、李品科
房地产|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对行业投资机会把握准确,对公司跟踪紧密,及时掌握动态并与投资者交流,对《地产+X 模式新标的,销售、业绩拐点到来》、《政策决定论》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房地产市场平衡再生
2012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是平衡再生的一年:政策面从失衡回归平衡,基本面也将从调整走向平衡,继而再生。我们对行业评级为增持,未来最敏感因素是政策面变化,基本面居次。预判2011年四季度到2012年上半年政策及基本面仍为矛盾关系,之后将建立平衡、重归一致,从而创造超配机会。选股上,高周转、低估值龙头进入中期选股时期,持有必将制胜,2012年四季度前将获超30%的绝对收益,包括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万科、金科集团、首开股份、荣盛发展、金地集团、中南建设、苏宁环球。在四阶段中的房价下降I阶段,建议侧重估值安全、兑现能力强地产+X:华侨城、北京城建、中国宝安、新湖中宝、华业地产、中天城投、建发股份。
孙建平/男/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从业8年,2004年7月加盟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先后从事宏观经济和房地产业研究,2007-2011年连续5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房地产行业第1名。
李婕等
纺织和服装|光大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对纺织服装行业研究多年,理解深刻,用国际化和长期眼光观察分析行业与公司价值,重点公司研究细致、深入。对《优选细分行业,精选企业模式》、《小荷才露尖尖角,品牌家纺谁立上头》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品牌服饰扩张远未触天花板
品牌服饰短期面临着前期提价对终端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暖冬使冬装销售承压、商场数据呈现放缓迹象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需密切关注销量变化,预计2012年收入增速将放缓,但毛利率提升可期。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短期谨慎不改品牌服饰长期向好趋势。通过人均消费量及龙头公司市占率的国际比较判断,品牌服饰各细分行业在规模扩张和提升市占率上离天花板仍较远,未来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广阔。看好产业生命周期位前、增长确定性强的公司,如富安娜、七匹狼、报喜鸟、罗莱家纺、探路者、美邦服饰等。以出口为主的制造型企业2012年仍面临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上升、外需疲软、出口受压的影响,建议关注估值低、对负面因素消化能力强的龙头公司,如鲁泰A等。
李婕/女/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博士,拥有近10年从业经验。2008年起任职基金公司研究副总监,2010年10月重新加盟光大证券研究所,兼具纺织服装背景及买方经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6、2007年纺织和服装行业第3名。
赵晓光
电子|中金公司
机构投资者评价:准确把握电子行业走势,个股跟踪紧密,投资机构把握及时准确,对《电子:V型周期的两部曲,抗周期+精密制造》、《电子元器件:劳动力成本上升推进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之智能化篇,物联网助推智能化进程》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换机周期展开,消费电子持续高成长
消费电子行业进入换机周期,2012年开始,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有望复制智能手机过去两年的发展路径,Ultrabook和智能电视上的输入和输出创新将触发换机需求。坚持输入输出创新、具备垂直一体化能力和大客户的厂商将受益。从行业景气判断,目前库存低水平,随着换机周期的展开,2012年一季度将开始补库存的向上周期,最受益的产业链是精密制造,消费电子和军工电子领域的公司都会持续高成长。
赵晓光/男/2010年加盟中金公司,“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电子行业第1名、2008年第3名团队成员。
杨涛
建筑和工程|中信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行业报告很有启发性,在市场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对策略解析及时准确,《建筑工程行业2011年专题研究报告之三――三重受益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筑装饰行业跟踪报告――需求仍然旺盛,回款风险可控》等报告令人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增配建筑板块,须待地产政策放松
2012年上半年,房地产及基建投资面临一个低谷,因此,可以等待地产政策放松信号出现时,加大建筑板块配置。当前看好受益煤化工投资及海外扩张的化学工程板块,以及政策鼓励的建筑智能节能新兴产业。
杨涛/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2004-2008年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财务部业务经理,2008年至今就职于中信证券研究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建筑和工程行业第1名团队成员。
胡雅丽、廖欣宇
家电|中信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对行业格局作出准确判断,报告及时,主题明确,对《家电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美债危机下出口前景或存隐忧,子行业影响有别》、《家电行业201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后政策”时代,空调刚需保景气》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彩电业竞争格局或存变数
展望2012年,所有行业都面临压力,之前支撑家电业快速增长的农村普及需求、城镇新增与更新需求、出口需求均面临一定压力,行业低迷态势可能在下半年随宏观经济形势好转改观。政策逐步退出之后,行业运行将更服从于各类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普及率是景气保障的刚性指标。市场可能忽略成本下降对龙头公司的利润支撑,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的优势明确增加。在彩电行业,2012年随内容提供与监管的完备,3D电视与智能电视的阶梯型推广有助于拉升更新需求并维持企业盈利空间,主要品牌杀价动力不足但杀价能力提升,竞争格局或存变数。
胡雅丽/女/中信证券研究部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证券从业8年,武汉大学管理学硕士,2003年7月进入招商证券研发中心从事家电行业研究,2007年4月加盟中信证券。2005-2011年蝉联“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家电行业第1名,第二届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詹凌燕等
煤炭开采|申银万国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研究深入,紧扣行业政策热点,及时分析跟踪报道,敬业,对《煤炭行业周报:迎峰度夏动力煤价仍坚挺,秦港调出上升库存下降》、《煤炭开采:资源税改革从价计征条件尚不成熟》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三大不平衡助煤业高景气多飞几年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电利用将面临三大不平衡―发电结构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未来几年,随着极端气候加剧、铁路建设降速、中西部发展加速,煤炭的调配利用体系将不断面临挑战,区域煤电紧张加剧。展望2012年,中国煤炭产销量将冲击40亿吨大关,存量效应对于煤价的支撑将进一步显现。供应方面,山西小矿产能释放仍将低于预期,当地运能增量较2011年也有所下降;但需求方面,短期经济仍处下滑通道,旺季过后煤价仍有下滑风险,未来1-2个季度,投资者需等待价格下滑预期转向。个股方面分化继续加剧,可重点关注煤种优势、成长性、区域投资、主题投资四大逻辑,依次推荐中煤能源、兰花科创、中国神华、国投新集、山煤国际。
詹凌燕/女/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5年煤炭行业研究经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2008年煤炭开采第3名。
周海晨
造纸印刷|申银万国
机构投资者评价:行业跟踪紧密,研究深入,业绩预测准确,推荐时机好。对《造纸:产能释放+销售淡季,静待盈利拐点,造纸“中性”,“看好”轻工》、《造纸轻工周报:纸种走势初现差异,国内浆价回升》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静待造纸业盈利拐点
宏观经济前景不明及旺季不旺造成造纸企业库存偏高,加之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令这一行业2011年四季度盈利压力仍在,而随着稳定回升的经济拉动纸张需求及产能释放告一段落,中期看,企业盈利将逐渐好转(预计在2012年一二季度环比改善),回升幅度依赖于产能约束力度及宏观恢复程度。从估值看,部分公司已低于或接近1倍PB,渐具安全边际,暂维持“中性”评级,可静待盈利拐点。相对看好太阳纸业、岳阳林纸及晨鸣纸业。近期推荐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销量可稳定增长,价格有黏性、能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且具有盈利弹性的大众消费品及包装印刷企业,推荐上海绿新、永新股份,主题关注中顺洁柔、恒丰纸业等。
周海晨/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证券从业5年,2006年至今就职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造纸印刷行业2010年第1名、2009年第2名、2008年第3名。
赵雪芹、姜娅
社会服务业(酒店、餐饮和休闲)|
中信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对行业发展规律和运行特征研究深入,对上市公司跟踪密切,研究条理清晰,对《旅游行业201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估值不是瓶颈,成长创造价值》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景区、经济型酒店、免税业看好
在2012年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不论从行业增长内在需求还是政策拉动效应看,旅游业都具有较高的成长确定性,预计当年中国旅游行业收入增速在15%以上,建议对旅游行业进行战略性配置。目前中国旅游消费需求呈现观光、休闲并存的特征,在此背景下,符合大众化消费需求和部分满足高端升级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将显著受益,而资源将成为保证成长空间和盈利能力体现的首要要素。在此逻辑下,看好景区、经济型酒店及免税子行业。
赵雪芹/女/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1991-1999年任山东经济学院讲师,2002-2006年任海通证券社会服务业首席分析师,2006年至今担任中信证券商业零售、旅游行业首席分析师,2005-2011年7届蝉联“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社会服务业第1名,第二届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裘孝锋
石油化工|招商证券(现任职于中国银河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研究客观、有深度,数据翔实可靠,敬业,较好地推荐了主题投资品种,对《化工:涤纶价格稳步上涨,制冷剂价格持续下滑》、《化工:需求淡季,产品价格普遍弱势》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石油化工迎来政策春天
2012将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政策春天。我们预期国内成品油将进一步出现实质性的改革,这将显著改善炼油行业的盈利和估值。同时,国内为了促进天然气消费比例从4%上升到8%,也将出台一系列的促进政策,尤其是价格政策。这将对天然气生产企业、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及下游管输企业形成利好。此外也特别看好二甲苯(PX)这个子行业,随着下游精对苯二甲酸(PTA)的大规模投产,对PX的需求将大增,同时PX的供应受制于石脑油裂解产能增长的制约,增长有限。
裘孝锋/男/复旦大学理学学士、管理学硕士,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在光大证券研究所任职,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招商证券研发中心任职,现供职于中国银河证券。“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7-2010年石油化工行业第2名。
路颖、潘鹤、汪立亭
批发和零售贸易|海通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对公司的内在价值理解深刻,行业覆盖广,荐股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对《中国超市主要上市公司经营指标分析》、《批发和零售:受益通胀,区域百货弹性更大》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零售业四大投资看点
2012年,零售业仍相对乐观,投资看点主要包括:1、好区域的龙头零售企业外延、内生增长仍将继续,好区域可容纳一个市值100-200亿元的零售龙头;在中国这样区域结构、收入结构、消费偏好结构极度复杂的大国,渠道下沉等机会仍巨大;2、2011年因各种原因业绩低迷但开始或即将出现向上拐点、2012年业绩弹性大的公司是我们重点跟踪的对象(主要关注其有无业绩释放能力和动力);3、各种方式的资产整合;4、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完善仍是最大看点。2012年,我们重点关注的零售板块投资指标包括:市值对应的销售规模,未来业务发展空间对应的市值空间;拥有自有物业的百货公司的资产价值及资本开支进程;旗下门店店龄等。建议重点关注小市值区域零售龙头业绩弹性和空间。
路颖/女/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CFA。2000年7月加入海通证券研究所,现任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首席分析师兼副所长,“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8-2010年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第1名。
吴非、 王海旭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中信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逻辑清晰,行业数据点评及时,见解独到,紧扣政策方向,服务到位,对《电力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近期行业热点问题讨论》、《电力行业近期热点问题讨论之二(供求篇)―紧张持续,行情延续》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火电板块活跃度提高
从中期看,火电行业面临的大环境与以往几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供求由2004-2009年的持续宽松,转为2011年开始的逐步偏紧(这一点在2011年上半年电力板块的行情中已经得到市场多数的认同);另一方面,煤价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持续上涨后,正在接近本轮顶部;此外,为弥补历史问题的资源品价格改革外部条件也已成熟,行业盈利在2011年触底后逐步回升的趋势基本确立,这也将使板块中期的活跃程度进一步提高。
吴非/男/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金融学双学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2001-2002年华北电科院助理工程师,2004-2006年国信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2006年加盟中信证券研究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8年、2010年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第1名团队成员。
朱琰、肖斐斐、
程、王一峰
银行|中信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对重大事件跟踪到位,反馈及时,观点鲜明新颖,服务态度认真。对《银行业资金业务专题研究―紧缩催升资金价格,息差提振行业盈利》、《银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新资本监管下行业融资缺口及融资周期测算》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银行业面临风险周期拐点
2012年,银行业应注重宽松趋势下的差异化投资。预计全年信贷增长8万亿元、增速14.6%,货币条件具有放松的必要,存款准备金率存在多次下调可能,利率调整较为审慎。银行收入端总体增速20%:信贷仍重点投放中小企业,息差将于一季度见顶,全年2.6%,与2011年基本持平;手续费净收入增速放缓至25%。行业面临风险周期拐点,不良贷款温和反弹,信用成本0.5%,行业盈利增速18%。看好2012年一季度投资机会,优选盈利性与安全性兼备的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南京银行。
朱琰/女/复旦•香港大学MBA,日本庆应大学金融学博士。2004年加入国信证券研究所,2008年6月加入中信证券。“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2009年银行业第1名、2008年第5名,2007年非银行金融业第2名、银行业第3名。
彭波
有色金属|国信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分析深入要害,数据更新及时,观点标新立异,研究体系完善,对《有色金属行业2011下半年投资策略:压力依旧,机会依旧》、《有色金属行业并购重组投资机会初探》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政策红利下,战略性布局小金属板块
不容乐观的全球宏观经济背景之下,遭流动性泛滥所挟持,涨速大幅超越实体经济复苏步伐的有色大宗金属已然展开“金融属性退位,商品属性回归”的痛苦历程。2012年的大宗金属板块,呈现的将主要是超跌反弹式的交易性投资机会。如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最终陷入“高通胀,低增长”的漩涡中,作为避险保值圣品的黄金及黄金股仍将是较好的投资选择。虽然产品价格短期的暴涨暴跌导致了以稀土为代表的部分战略性小金属品种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但我们相信,符合国情的小金属板块的投资将是战略性的,政策红利下将迎来横跨“十二五”的行情。
彭波/女/湖南大学金融学硕士,英国雷丁大学ISMA CENTRE证券投资学硕士,12年证券从业经验,2009年3月至今任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有色金属第2名,2009、2008年第4名。
毛长青、施亮
农林牧渔|中信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对行业整体把握较好,对公司长期价值判断准确,研究覆盖面广。对《中国种业开辟新纪元》、《饲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加速转型,景气持续回升》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农业景气度从高位下调
由于供给出现较快增长,以及需求增速相对放缓,2012年全球农产品价格进入周期性震荡回落通道。国内粮价任将保持稳中趋涨格局,其他农产品价格将逐步回落。2012年农业科技发展等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农业发展仍处于快速转型期,但行业景气将从高位逐步进入调整期。建议选择转型快、抗周期、低估值的板块和个股,重点关注种子、饲料和水产等子行业,看好登海种业等种业龙头企业,以及新希望、大北农、海大集团、獐子岛、中牧股份等个股。
毛长青/男/中信证券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北京大学MBA、中国农业大学学士。曾任职于农业部政策法规司等机构,10年证券从业经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农林牧渔行业第1名;2008、2009年第3名;2006、2007年第2名。
曾旭、纪云涛、
王爽、朱峰
交通运输仓储|
兴业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建立了翔实有效的数据库体系,及时更新分析数据的变化,个股跟踪紧密,对《交运兵法,运筹帷幄》、《交通运输:张弛有道看航空,政策春风吹物流》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四大交运子行业可望获超额收益
2012年,转型的中国面临着贸易保护之困境、物流费用之痛楚、破除垄断之迫切、消费升级之契机、技术替代之希望。此时,以下交运子行业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其一,物流政策红利下,具备供应链管理理念的网络化和专业化物流公司将持续受益,并有望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其二,铁路市场化改革中,站在最前沿的铁路上市公司将被赋予历史重任,兼并收购的外延扩张之路和多元化经营的内生增长之路有望齐头并进;其三,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和人民币持续升值,航空消费升级渐行渐近,机场广告商业带动机场的估值水平向消费股靠拢,国际航线的边际改善有望一扫航空股的盈利和估值阴霾;其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正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通用航空产业链公司在开放的低空中冉冉升起,承载中国高端设备出口的特种船公司正高速驶向广阔蓝海。
曾旭/男/兴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美国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民航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2008-2010年分别在国金证券、中信证券担任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第1名团队成员。
易欢欢
计算机 | 国金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个股把握深入,服务周到,研究缜密,条理清晰,对《软件与服务:产业基金扶持北斗,行业发展节奏加速》、《信息技术行业日常报告:建筑信息化规划引爆项目管理百亿市场》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软件业产品类公司看好
从收入看,软件业依旧维持高景气,但由于一季度是传统淡季,建议2011年年报出台前后谨慎,但要密切关注下半年的投资机会。软件业在TMT中非常独特,其长期看“类消费”、短期看“强周期”,历年增长非常稳定,上下半年又极其不稳定,展望2012年,增值税及营业税对行业业绩的明确影响也在中报后。我们更看好产品类公司,建议慎对外包类公司的费用上升趋势。我们最看好北斗地图板块、公共安全板块、民生信息化板块。选股上,对百亿级大企业,可聚焦自由现金流、创新壁垒、客户年度;对中小市值企业,可密切关注超募资金使用带来的业绩增长及上市后地位的变化。推荐榕基软件、超图软件、广联达、易华录、新北洋、用友软件、威创股份。
易欢欢/男/北京大学信息与通信系统硕士,应用数学、经济学本科,4年工作经验,曾任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战略咨询顾问、和君资本分析员,两年半证券从业经验。
李春波、许英博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中信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数据及时,研究观点新颖独特,令人深受启发。对《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行业影响点评之二―日本汽车业陆续复产,零部件供应有望缓解》、《汽车行业2011年中报业绩前瞻―优势乘用车、客车企业值得关注》等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汽车股投资应兼顾优势公司和阶段性机会
走过汽车消费政策和宏观经济双紧缩的2011年,汽车销量增速有望在2012年恢复至10%左右。因产能利用率趋降,低端经济型车依然面临压力,市场地位稳定的乘用车中高端优势公司盈利持续增长。伴随宏观经济走出底部,商用车销量和业绩有望在2012年二季度后逐步改善。汽车股投资应兼顾市场地位提升的优势个股机会和行业阶段性表现。宏观和市场走势不明朗期,中高端乘用车、大中型客车和中重卡零部件优势公司是稳健的投资品种;宏观预期改善,则销量、业绩弹性较大的公司具有阶段性投资机会。
李春波/男/中信证券研究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证券从业11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毕业,管理学博士候选人,2001年加入中信证券,“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8-2010年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第1名。
韩其成
非金属类建材(水泥、玻璃等)|国泰君安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准确把握行业动向,投资主线清晰,分析透彻,对《水泥制造:确立未来3月底部,临近旺季震荡向上》、《水泥:淘汰落后夯实边际为正,股价震荡向上》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宏观和地产政策决定建材业拐点
建材行业2012年投资策略定位于“着眼需求分析、紧盯政策变化”。地产开工、CPI、贷款增速与水泥需求及盈利大体方向一致,错位在于供给端价格协同,宏观和地产政策最终决定拐点,2012年一季度是关键观察期。水泥需求增速或最快当年6月、最慢10月转暖回升,盈利下半年好于上半年。2012年上半年地产开工销售有变差趋向,关键看供给端和宏观政策能起多大反冲作用。从供给端看,东三省、湖北、河北、宁夏2012年新增产能少。2012年PE低于10倍的有海螺水泥、江西水泥、冀东水泥、亚泰集团、华新水泥,2012年吨市值最低为冀东水泥、江西水泥、祁连山、华新水泥、赛马实业,冀东水泥2012年吨EV为429元,几近重置成本,估值跌幅有限。
韩其成/男/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经济学硕士,2005年供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至今,现任建材、建筑行业首席研究员。“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金属类建材2010年第1名,2009、2008年第3名;建筑与工程行业2009-2011年第2名。
董亚光
机械|国金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准确判断行业趋势,对关键子行业研究深入,敬业,对《机械:投资好转需待信贷放松,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工程机械:公司1季报简评》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机械投资冷中有热
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影响的消退和限购等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作用显现,预计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惯性下滑,投资呈现冷中有热的状况。在机械行业下游需求中,预计能源/资源投资领域将保持较高景气度,而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领域将经历调整、企稳的过程。在行业配置上,看好工业气体服务、煤炭机械、石油(气)机械设备及冷链设备等子行业在2012年的表现,可适时把握工程机械、铁路设备和核电设备等子行业在政策刺激下的投资机会。
董亚光/男/港大-复旦MBA,机械工程师,曾任职于戚墅堰机车车辆厂、金信研究,“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机械行业第3名、2009年第2名、2008年第1名。
皮舜
传播与文化|中信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观点清晰,服务周到,研究方法独特,逻辑性强,对《静静的调整在黎明》、《传媒文化行业2011年投资策略―十二五的开始 踏上黄金征程》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传媒业调整蓄势,未来仍是主流
中线看好传媒文化行业,这基于传媒文化发展具有三大需求:第一,国家需要;第二,人民需求;第三,经济转型。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文化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GDP占比将从2.5%提升到5%,预计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未来至少达到22-25%。但从即期来看,传媒文化通过前期快速上涨,估值相较于市场与历史处在相对高位,我们认为,适当调整有利于传媒行业未来的行情表现。因此,中线看好具有“细分行业龙头+独特商业模式+市场化程度高”基因的公司,认为它们能够跨越周期波动,分享传媒文化中线繁荣。
皮舜/男/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证券从业6年,2009年开始研究传播与文化。
刘元瑞
钢铁|长江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见解独到,条理清晰,行业数据及时全面,对《7月国际钢价回落,但出口环比小幅增长略超预期》、《钢铁行业周报:现货涨期货跌,长材库存首次上涨》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钢铁行业表现取决政策转变力度
2012年,钢铁行业面临的是需求预期的下滑及产能投放的惯性:地产投资难以避免的回落对钢铁需求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很难通过其他领域的增长来弥补,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材的表现将会弱于板材。行内产能投放在2012年有放缓的势头,但惯性仍在,在对钢价表现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会导致矿价虽有回落但依然会维持在相对高位震荡。整体来看,行业表现取决于政策转变的力度,因此,至少在2012年一季度,我们依然需要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刘元瑞/男/华中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硕士,2007年7月加盟长江证券研究部,从事钢铁、非金属材料行业研究。“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钢铁行业第3名、2011年非金属类建材行业第3名。
李聪、张黎、丁文韬
非银行金融|
华泰联合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逻辑性强,思维缜密,分析完整,点评及时,态度敬业,基本功扎实。对《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锦》、《加息累计效应逐步体现》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金融业多点开花
分子行业看,金融租赁业呈多点开花局面,预计航运等子行业将获更快发展,推荐渤海租赁。保险业保费和投资均已见底,寿险保费2012年有望平稳增长,投资收益将改善。目前保险板块已具投资吸引力,建议积极配置,但趋势性机会还需流动性配合。信托业报酬率在紧缩的货币环境下持续享有溢价,但行业估值受到地产信托违约担忧的压制。展望2012年,地产信托出现系统性风险概率较小,被压制的估值有望逐渐获得修复,看好借壳后的中信信托。证券行业龙头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的PB安全边际开始显露,一旦股指反弹,券商股的高弹性特征将展现无遗,转融通、新三板启动等提供了诸多催化剂,但仍以波段机会为主。
李聪/男/英国Cass 商学院精算学硕士。2010年1月加入华泰联合证券,2008-2010年任职于长江证券,2005-2008年任职于普华永道精算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非银行金融业第3名。
郑方镳、毛伟
基础化工|兴业证券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对化工行业运行周期有深刻理解,对子行业有深入研究。在发掘成长股方面有深厚积淀,重点公司研究深入细致。对《化学原料:硝酸铵供应偏紧,景气有望持续》、《化工行业周报:尿素价格小幅上涨,硝酸价格上涨明显》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化工投资立足三条主线
展望2012年,从产能周期看,基础化工行业处于上升早期阶段,但经济复苏疲软制约大宗化学品的下游需求以及行业景气,因此,投资上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结合供需两方面的视角,我们建议重点立足三条主线,进行战略性布局:一是资源主线,资源集中化进入政策加速期,带来行业产能的持续优化,重点子行业为磷化工、钾肥等;二是环保主线,环保标准提升、执行力度加大,可关注高污染子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进程,其中农药行业是一个代表;三是精细化工与新材料主线,需求持续增长、全球产业转移,行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依然充沛。
郑方镳/男/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兴业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12年工作经验,证券从业4年。2007年加入兴业证券,从事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工作。“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0年基础化工行业第4名。
童驯等
食品饮料|申银万国 研究小组
机构投资者评价:观点具有长期参考价值,覆盖面广,坚持对板块和个股的持续推荐和时点把握给人印象深刻。对《食品饮料:中报有望刺激板块继续走强》、《食品饮料:把握消费升级,分享板块机会》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食品饮料板块将继续跑赢大盘
2011年食品饮料行业表现一枝独秀,是所有行业中唯一获得正绝对收益的板块。长远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偏低的食品饮料人均消费量和独特的面子文化、酒桌文化等因素将共同催生世界级的食品饮料企业。展望2012年,食品饮料板块将继续跑赢大盘,消费升级和成本回落是2012年该行业的两条投资主线。我们继续看好兼具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的超高端、次高端酒水企业,也阶段性看好原料成本回落带来盈利弹性的大众品龙头企业。
童驯/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2002年加盟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9年证券从业经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8-2010年食品饮料行业第1名。
张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国金证券
机构投资者评价:拥有深厚行业经验,对新能源行业理解深刻,报告令人受益颇多,对《输配电及控制:把握时点,寻找增量―智能电网调研纪要》、《太阳能:历史性的机会逐渐降临》等报告印象深刻。
研究领域评述:
光伏产业可能反弹,
输配电设备仍须谨慎
篇5
选报一所大学是许多家长及考生的共同愿望,这无可厚非。高校不仅能让人接受到良好教育,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人文环境也能润物细无声地帮助考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受益终身。
但是,考生选报志愿时,专业选择也很重要。因为专业很多时候就是未来的行业,决定着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专业选择是职业定位及人生发展的第一步,它不仅关系到在大学学什么,更关系到今后干什么。选报志愿时如果仅仅关注院校,忽视专业,轻者入学后后悔不已,想方设法转专业;重者厌倦或放弃大学生活,重返高考考场;更严重者会影响一生的发展与幸福。所以我们认为:志愿选报时专业选择与院校同等重要。
专业选报分三大类
专业选择分艺术、文史、理工三大类,每一类包含的院校、专业、计划数是不同的。艺术类基本上面向文史、理工类考生兼招。文史类专业数量、计划数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而且绝大部分专业文理兼招。理工类专业数量、计划较多,只有个别专业招收文科生,理、工、农、医这四大门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在教育部颁布的2013年《新版专业目录》中约有500个专业,其中理、工、农、医四大门类就有270多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一半儿以上,可见理科生专业选择空间大,范围广。
考生和家长在志愿选报时要以今年北京市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根据考生类别选择相应专业目录。文理兼收专业,在《招生专业目录》艺术、文史、理工各类别里都有所显示。
专业选择抓准内涵
面对诸多院校琳琅满目的专业名称,一些考生及家长“一头雾水”,感觉像“雾里看花”一样。
有的家长和考生会望文生义,从专业名称上妄加评定专业内涵。如看到“航空”、“航天”字眼,就认为都是研究制造飞机的专业,殊不知二者差别很大。“航空”研究的是地球大气层内的飞行器,如飞机、热气球、飞艇等;“航天”研究的是大气层外的飞行器,如运载火箭、载人飞船、各种卫星等。可见,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家长和考生如何“拨开云雾”,清晰明了地识别专业的真实面目呢?我们认为,家长只有提前做好功课,从类似《高考专业介绍与选择指导》的书中、从招生通讯《招生专业目录》中、从《院校招生章程》中、从各院校网站上,通过不同渠道了解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修业年限、毕业后授予的学位及就业具体流向等事宜,才能“慧眼识真金”,迅速地揭开专业面纱,将专业内涵了解透彻,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
同一专业不同院校差异大
通过对2011年811所在京招生院校的不完全统计分析得知:有300所院校招收计算机类专业,280所招收英语专业,240所招收法学专业……这说明不同院校会开设相同专业,但考生及家长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院校差异很大。
随着高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很多院校陆续开设“计算机专业”,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但彼此间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水平却差别较大。相比而言:历史悠久、师资雄厚的综合性理工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更突出一些,文科类院校要弱一点。
“法学”专业普遍开设,但每所院校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各不相同。有的即使在同一院校,培养方向也会有所差别。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是既能从事立法工作,又能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是特色”,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四大 法学院,课程设置通识课、主要专业课等课程统一,占专业的90%以上学分,其余10%为自选,毕业生从事公检法系统或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较多;大连海事大学也是法学专业名校,但培养方向更趋于院校特色,有两个法学专业,一个学海商法,另一个向国际经济法方向发展。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可根据高考成绩优先选择专业的院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院校,如土建类老八校是清华、同济、东南、天津、西安建筑科技、重大、华南理工、哈工大等,经济学类实力派院校是人大、北大、南开、复旦、清华、对外经贸、中央财经、上海财经、厦大等。然而,并非所有专业的院校都是重点院校,一些普通院校中的重点专业在全国也处于地位,如北京印刷学院的印刷学专业、北京建筑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日语专业等都是资格老、教学水平比较高的专业。所以,在分数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考生根据专业发展及培养方向不同,报考一些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也是明智的选择。
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的选报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传统专业。近几年,新兴专业也时有产生,有的是两个专业交叉形成的,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地理学加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科学;有的是从大专业中分离出来的专业,如给水排水专业是从土木工程专业中独立出来的一个专业,是负责房屋上下水工程、城市地下水管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工程的学科;还有的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专业,如会展专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个新兴服务行业,是我国今后十年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
对于院校的传统、特色、主打专业,只要成绩允许,家长和考生可以放心大胆选报。一般来说,传统专业在院校录取分数中相对偏高一些。而对于新兴专业,一方面要看到新兴专业培养的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急需行业的专门人才,有利于今后就业,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兴专业可能在教学上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资源、设备、师资上还有所欠缺,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前行的,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与检验。所以,考生和家长在选报时还需冷静分析、斟酌利弊、慎重取舍。
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选报
“冷、热门”专业是人们在填报志愿时根据现实的就业难易、就业收入和工作环境等情况而衍生出来的。其实“冷”与“热”是相对于某一时期的社会热点、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而言的。
在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报考时所谓的“热门”专业,如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如今在就业上遭遇了寒流,已连续3届(2007年-2009年)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报考时的“冷门”,90%的调剂专业,如地质、船舶与海洋、石油、采矿、油气储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如今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成了就业“香饽饽”。所以,家长和考生在志愿选报时不要过分追求当时之“热”,冷落一时之“冷”,要遵循“热”极必反,“冷”极必“热”的规律,结合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设立长远目标,合理选择专业。
实事求是选报适合自己的专业
篇6
(一)经济指标稳中有升。
今年1-10月,东部产业集聚区(包括东部新区和上马工业园)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75亿元,同比增长42.45%,其中政府性投入7.2亿元(东部新区6.93亿元),同比增长44.91%,工业性投入13.55亿元(东部新区6.37亿元),同比增长41.18%;实现工业总产值23.21亿元(东部新区3214万元),同比增长87.92%;新入区企业6家,完成供地1696亩(其中工业用地1113亩);新开工企业14家;新投产企业13家(其中标准厂房企业6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二)规划编制更趋完善。
按照“富规划、穷建设”原则,邀请国内较高水平的设计院在编制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东部区域协调规划,现经多轮深化已确定;总体规划、南片城市设计结合周边环境变化,在多次调整后现已确定;478公顷的龙门湖湿地公园方案已评审确认;北片生态化排水规划已委托设计;供电、给水、燃气、弱电、综合管线等专项规划均已完成评审。
(三)平台建设全面推进。
今年以来,重点围绕13个续建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18个筹备报批项目,在建项目抓进度、报批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报批,确保每一个项目进展环环相扣不脱节。市政道路桥梁方面:累计填筑土石方1800万吨,形成北片“四纵八横”和南片“六纵六横”共计56.5公里长的道路路基框架。对外交通主通道港湾大道、松航中路全面完成硬化、绿化并贯通;7条市政道路完成临时路面,9座桥梁正在施工;15条道路处在不同程度报批中,其中12条道路已完成可研,2条道路完成初设,1条道路即将委托招标。生产生活配套方面:标准厂房一期附属食堂、宿舍楼、科研厂房基本完工;城市规划馆土建工程主体完成并已通过中间验收,布展方案10月10日完成招投标;新区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北片污水处理厂于8月29日开工建设,其中北片污水处理厂开始综合基础浇筑。生态基础设施方面:港湾大道、松航中路东侧及西侧、标准厂房、祥云河周边绿化共计35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已完工;松航南路、礁山湖、千禧路景观绿化施工图设计完成;曙光湖景观绿化及水体开挖工程已开工;南北片河道湖泊工程已完成开挖18公里长;北片造田造地工程已完成1500亩。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管委会专门出台了《东部新区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工程人员每日两次下工地巡查,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工程进度、施工进行管理,同时督促监理单位严格进行工程质量控制,通过制度的约束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区内工程的质量监管力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招商选资态势喜人。
一是招商办法进一步完善。修改完善了招商办法及入区企业项目评估办法,完成科技型企业园招商办法初稿。二是招商评估有序进行。继续严格按评估办法对意向入区企业进行评估,今年以来共完成企业评估15家,其中有6家企业已落户东部,出让土地1113亩。三是大项目落户取得突破。浙江爱仕达电器有限公司在10月26日获得新区南片643亩工业用地使用权,成为东部新区第一家上市企业项目;利欧东部泵业生产基地项目已确定一事一议方案,预计年底土地摘牌;欧瑞康集团真空涂层中心项目已完成厂房装修,11月底投产。此外,紧盯沃尔沃电动汽车项目、丰树新加坡产业园等大项目不放松。四是招商范围全面扩展。今年3月份赴广州、宁波、杭州等地进行招商,参加广州产业地产峰会,6月15日专门在杭州组织举办东部新区土地专题推介会。充分利用产业协会平台,与乐清电气协会、玉环汽摩配协会合作,多次邀请意向企业组团到东部新区考察。重点对接了台州市内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33家,其中1家台州上市企业(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初步意向入区。三产服务业招商同步跟进,千禧邻里中心已制订了餐饮、超市、网吧等项目的招商办法,餐饮企业、超市已经落实,年底投入使用。跟踪衔接了11家国内及省内房地产商。
(五)企业服务不断提升。
一是进行常态对接。管委会每位领导联系2-3家企业,重点抓协调。经济发展局每位工作人员联系3-5家企业,做到每天联系1次企业、每周下访1次企业、每月召开1次对接会,及时把控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个时间节点。二是及时排忧解难。主动帮助解决落户企业遇到的困难,如针对企业的宕碴资源紧缺、企业环评报批、企业融资困难、企业员工交通问题等,管委会积极衔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三是强化硬性约束。通过实施经济约束与加强法律约束相结合,针对未按规定时间完成进度和迟迟不报批不开工的企业,分别采取推迟退还保证金和开展“约谈”做好笔录活动,杜绝个别企业迟开工不开工的侥幸心理。通过这2项约束,东部新区第一、第二批13家入区企业在9月底前已全部按照规定时间办完报批手续并开工建设。四是注重深化完善。为加快入区企业报批速度,市政府出台《投资项目审批联合告知制度》,并在东部率先试行。管委会将该项工作作为当前抓好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全力贯彻落实。在9月26日,与市级各部门一起,对第四批9家拟入区企业进行了联踏联审。目前,8家已完成建筑方案会审,并已开始施工图编制。同时,积极探索加快工业项目建设的新思路,起草了《加快推进东部新区工业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促使企业加快开工投产的步伐,目前该实施意见已经 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
(六)各类难题及时破解。
一是政策处理工作及时。及时与白岩村签订延期协议,解决白岩一期工程土地租用到期问题;针对三八塘内三间房屋因运输车辆震动受损,及时与相关人员协商签订补偿协议,保证了一期工程正常出方;根据白岩二期工程矿区爆破安全距离要求,与相关企业和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确保了二期工程如期开工建设。二是资金紧缺难题缓解。完成3700余亩的融资权证办理,从工行、浦发行、农行、建行等获得贷款8.42亿元,农行、浦发行共7亿元的项目贷款正在跟踪,并实施了3.77亿元的第三期市政BT工程。争取到省海洋经济发展补助资金1500万元。此外,上马公司取得房地产开发暂三资质。三是用地保障加强。今年完成了6宗3319亩用海项目的验收和收储工作,完成了1000亩未利用地指标的报批工作。
(七)队伍建设长足发展。
一是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一年来,共选送各级各类人才外出培训20余人次,先后到玉环、椒江、绍兴等地开发区以及到省外广州松山湖、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等学习考察,学习规划理念、设施建设、园区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同时,专门邀请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作“区域形象”创意报告,开阔机关同志的眼界。二是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区大力倡导蓬勃向上的朝气、团结拼搏的豪气、求真务实的底气、和公正廉洁的正气。同时健全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各项机关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用机制管事,紧张有序、合力干事的良好氛围。三是全面深化廉政教育。积极落实廉政学习教育制度,创新形式,拓展载体,丰富内容,有效提高了机关同志的廉洁认知水平和自律自警意识,把岗位廉政的要求变成自知自觉的行为。
二、____年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充分把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市委“沿海开发”战略部署,坚持“产业新城、品质城市、宜居新区”发展定位,突出“平台建设、项目引进、产业集聚”工作重点,积极实施规划、要素、服务等各项保障,形成“设施建设出形象、招商选资显成效、企业动工掀热潮”的开发氛围,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坚持三个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1.坚持招强选优,培育“产业新城”。把招商选资作为开发建设工作的中心,加快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集聚,培育“产业新城”。全年实现工业性投入12亿元(包括上马工业园);实现供地600亩;新投产企业10家(其中标准厂房企业投产2家);新开工企业10家。一是重点集聚制造业。继续推行项目入园评估办法,严把产业准入关。招商重点集中于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目标是培育3-5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孵化园着眼于引进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和与区内三大产业有较高关联度企业, 形成内部产业配套能力。二是注重集聚服务业。重点引进开发房地产、龙门湖休闲旅游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生活配套设施等项目。通过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形成200公顷项目用地全面建设的开发景象。
2.坚持功能配套,建设“品质城市”。 把建设高品质基础设施作为主攻大平台的首要任务,引进企业时,同步注入城市元素,建设“品质城市”。全年实现政府性投入7.6亿元,完工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24个、续建项目23个、前期报批项目21个;填筑宕碴350万吨。一是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基本完成北片路网桥梁工程,重点加快南片路网建设,贯通南北主通道(港湾大道、松航中路、松航南路、龙门大道西段),构建园区便捷交通通道。二是加快生活、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在北片建设休闲商业街、邻里中心,布局商店、餐饮、娱乐设施等,推进北片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建设,开工建设学校,全面提升园区功能配套能力,方便企业和员工生产生活。
3.坚持生态优先,打造“宜居新区”。绿色是东部新区和谐发展的“主色调”,在注重产业引进、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新区”。全年填筑绿化用土60万吨,完成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完成河湖开挖270万平方米;启动4个重大生态基础设施项目。一是扩大景观绿化面积。推进沿海防护林、河道生态林及生态景观带、主干道绿化、沿河绿色无障碍慢步系统(慢行系统)和城市景观林建设。二是加快河湖疏浚步伐。对曙光湖、碧海湖、龙门湖、礁山湖实施开挖、疏浚、护岸等工程,营造亮丽景观。三是启动引淡排盐工程。开工建设龙门湖引(换)水闸、中片引水闸,疏理龙门湖净化过滤湿地地形并疏通其内部水系河流。四是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环保“三同时”的要求配套齐全各类治污设施。探索建立雨水滞留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生态雨水池,减小地表径流和地面沉积物对河流的污染。
(二)突出三项重点,实现整体提升。
1.高标准建设发展平台。续建项目:全面推进三期3.77亿元BT市政项目建设,完成北片(金塘北路、千禧路、晨光路、21街、22街、23街、24街)和南片(松航南路、龙门大道、松航中路南段)市政工程的临时路面、桥梁和部分管道。推进“一馆两厂两湖三校”建设,建成城市规划展示馆并开馆,完成标准厂房二期和南北片污水处理厂土建主体工程,完成曙光湖、碧海湖开挖成型,完成新区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石塘中心幼儿园土建工程,完成港湾大道绿化景观带建设。开工项目:____年全面开工建设北片3路5桥——松航北路南段(桥2座)、25街(桥1座)、26街(桥1座)、二十七桥,南片7路12桥——金塘南路、柳海路、第五街(桥1座)、诗海路(桥1座)、第四街(桥1座)、第三街(桥1座)、鹭海路(桥3座)、紫阳桥、西沙桥、碧海桥、洱海桥、春波桥),中片2路3桥——鸣鹤路(桥2座)、祥云街、霁云桥。启动水系梳理工程建设,启动龙门湖开挖和3个引水闸和引水河道建设,开工建设曙光湖公园和龙门湖启动区块景观绿化、规划展馆周边景观绿化和千禧路东侧绿化共计2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实施470亩三期苗圃基地建设。报批项目:重点完成北片 2条道路、南片9条道路、3个绿化项目、2个服务中心、1个湖泊及土地固化等共计21个项目的设计和报批。
2.高门槛集聚优质产业。一是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导向,争取大项目。继续跟踪新加坡丰树集团、台湾义联集团、瑞士欧瑞康公司等市外大项目,积极加强与央企、国企、大型民企和优势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络,力争在引入市外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二是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筛选优质企业。依托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装备等我市产业优势,坚持严格的企业入区评估制度,重点引入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市外优质企业,为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拓展发展空间。三是以形成产业链为导向,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开工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二期工程,启动微小科创园招商,吸引一批与相关企业产业配套的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到东部新区,培育发展后劲,形成产业链。
3.高强度推进企业开工。一是入区项目联审批。继续坚持项目审批联合告知制度,确保每一个新入区项目进合审批“快车道”,进一步加强与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沟通,进一步探索项目审批提效办法,进一步创新企业服务平台,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为投资企业排忧解难。二是落地项目抓开工。对每个新落地项目进行分析、梳理、归类,找出企业不开工症结所在,采取专人服务帮办和督促调度相结合的办法,“软硬兼施”促进各项目提速提效。东部新区第四批入区企业确保在____年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三是开工项目促进度。重点督促已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抓好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进度,列出每个项目的施工时序,实施挂图作战,坚持一周一督查,一月一总结。争取____年已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在____年底前完成主体厂房建设。
(三)实施三大保障,强化建设支撑。
1.强化规划保障。按照__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在编制总规、控规的基础上,全面整理规划成果汇编。重点编制“四线”专项规划(蓝、绿、黄、红四线,其中蓝线为河道、绿线为绿化、黄线为市政管线、红线为道路)、绿道规划、数字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等规划。研究新区色彩和立面规则、产业用地指标导则、单元控制通则等,形成基本完整的规划体系。
篇7
【关键词】:水路货物运输;运输安全监管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贸易额的不断增长,进出口货物的数量快速增加,品种越来越丰富,这对水路运输,港口作业,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安全监管提出更高地要求。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水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是大势所趋,为了实现信息连通、区域内通讯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需要对水路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进行不断完善。
1、水路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水路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由带GPS功能的船载设备、通讯服务器和GIS监控客户端3个部分组成。船载GPS设备实现船的信息采集,包括位置与速度信息等,发送给通讯服务器。通讯服务器是水路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前置通信程序和后置通信程序组成,前置通信程序将所有转发的GPS信息进行汇总并发送到后置通信程序中,同时将行业监管系统和运营调度系统发送过来的数据分发到各船载终端;后置通信程序负责数据存储,并将数据转发到各GIS监控客户端。GIS监控客户端从通讯服务器的通讯队列中获取GIS数据,实现信息的显示。
2、功能分析
2.1、通讯服务器功能分析
水路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旨在实时获取船舶的状态和物流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以友好的可视化方式显示,供监管人员实时监控。通讯服务器是水路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的核心部分。
(1)船载设备数据接入分析和双向通讯功能
实时接收船载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过滤问题数据以进行验证分析,同时对问题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故障设备列表和故障原因,便于提醒企业维修船载设备;对企业接入线路进行侦测,一旦发现线路断开等相关问题,能够及时报警;能够向船载设备发送行业监管系统和运营调度系统数据,实现监控人员和终端人员的交互。
实时接受企业平台通过TCP连接发来的用户登陆信息,通讯服务器进行分析和过滤,并实时进行记录分析;同时对企业接入线路进行侦测,一旦发现线路断开等相关问题,能够及时报警。
(2) 船载设备数据二次处理功能
实时处理采集到的数据,用水压计程仪测出相对水的速度,可以直接算出海洋洋流速度,以保证舰船在适宜的洋流区航行;定位和测速信息,船只可始终沿大圆航线精确航行。以节省燃料和时间;接收设备,在狭窄航道和汇流区域,即使在雾天和黑夜能见度下降的情况下,实施海上交通管制,也能使碰撞减至最低限度。尤其使巨轮在港口航行或通过狭窄航道时,可通过差分。形成各种报警数据:超速报警、越界报警、意外报警等二次处理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分发到各GIS监控客户端;二次处理还生成各种报表基础数据:如超速监控、里程统计、连续驾驶监控、越界报警等报表基础数据。
(3)数据存储功能
存储GPS原始数据、设备故障数据、二次处理形成的报警数据和报表数据,以实现查询和轨迹回放,优化数据库设计,以加速查询和报表生成速度。
(4) 实时转发GIS监控客户端的功能
将汇总的船GPS采集数据、GPS二次处理形成各种实时报警数据,转发给各个GIS监控客户端,保证其第一时间收到GPS数据和各种报警数据,便于监控人员进行各种针对性处理。
(5)可配置的客户端功能
提供Web配置平台,能对通讯服务器各参数进行配置,如配置用户能够监控的船数据、GPS二次处理中用到各参数、企业使用情况接人参数等。
3、通讯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通讯服务器根据需求进行设计,并充分考虑了大规模船接入的性能要求。采用Java技术体系实现,运用了多线程、多队列技术手段,提高服务器吞吐率;采用多元数据融合技术,形成各种类型行业监管指标。
3.1多线程监听程序
通讯服务器中的前置通信程序需要与企业通信网关(以下简称客户端)进行通讯,用于接入船载GPS数据和企业平台使用情况数据,实现时采用TCP协议监听模式,客户端主动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维持连接。前置通信程序使用多线程的处理手段,对每个连接建立一个线程,各设备提供商的船载GPS数据和企业使用情况通过同一个TCP连接传输过来,数据接收线程根据消息ID号区分数据类型并进行分析处理。这里采用多线程技术,同步完成多项任务,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对请求连接做出相应,使得监听程序的整体效率得到提高。另外,设计了链接监控程序,用于对TCP连接进行监控,对异常连接进行清理;对长时间断线连接进行报警,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使系统恢复正常状态。
3.2通信协议的制定
前置通信程序与客户端进行通讯,需要制定接入通信协议,客户端以Socket Client身份连接到服务器,发送与接受的字符串以UTF -8格式编码。数据包中的“消息ID”字段指明消息数据的功能类型,目前有9种消息类型,分别是:客户端登录网关、船舶参数设置、文字信息发送、心跳报告、货物上传信息、船舶位置和速度及状态实时报告、企业用户登录退出协议、监管平台问询消息请求、监管平台问询消息应答。
3.3 多元数据融合技术
通讯服务器接收到船载GPS数据和企业平台使用情况数据后,需要分别进行分析处理。船载GPS数据分析模块实时从数据队列中获取数据,并根据已有基础数据、历史GPS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有船载无信号分析、GPS数据有效性分析、区域分析、禁入区域报警、超速报警和紧急报警等处理分析功能。类似地,企业平台使用情况数据分析模块实时从队列中获取使用情况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主要包括有在线企业分析、离线企业报警、无应答企业分析和在线用户分析等功能。上述功能都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监管指标来进行判断和处理,在设定监管指标时,我们采用了多元数据融合技术。
由于水路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涉及到的数据源有多种类型,有静态的船舶基础数据、GIS水路地理信息数据、运输企业数据等,有动态GPS船舶位置、速度、状态数据,货物运输信息、线路数据等。数据来自二十几个系统,主要涉及到约20家GPS设备供应商平台数据、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危险品运输货物填报系统、交通综合数据库系统、交通部通信中心的联网联控数据分发系统等。通过对多系统多类型数据进行分析,抽取各个系统共性数据,同时兼顾个性化,制定和确定了统一标准协议。
通过对数据格式统一转换处理后,形成数据融合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数据融合处理,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如超速规则、敏感区域判定规则、掉线分析规则等),形成各种类型行业监管指标,供船载GPS数据分析模块和企业平台使用情况数据分析模块使用。
3.4数据存储
通讯服务器主要存储两方面的数据,分别来自于企业平台使用情况分析处理模块和GPS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的数据,这两个模块把需要写入数据库(采用ORACLE 9i)的数据放到待写队列,使用数据库工具分析队列中数据类型、各类型数据优先级和数量,进行写入优化,并进行批量提交方式实现数据写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入库速度。
3.5 实时转发到GIS监控客户端
企业平台使用情况分析处理模块和GPS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产生的数据除了发送给数据库写入程序外,还要写入GIS监控客户端介发的多个队列中。这里后置通讯程序也采用了TCP协议的监听模式,GIS监控客户端需主动与其建立连接并维持连接,且具备断线重联机制。后置通讯程序为每个连接创建一个线程,各线程直接从队列中获取数据,实时将数据转发给GIS监控客户端。由于采用多线程多队列技术,可以确保数据交换效率最优。
4、结束语
利用GPS、数据库、消息队列、线程和GIS等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现水路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监控运输船及货物在运输途中的状况、对突发事件的实时报警监控和危险预警的功能,不但可以提高监管的实效性,实现水路货物运输科学化管理;还能积累水路货物运输状况信息,为运输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配、资源优化,更有效的对水路运输货物进行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篇8
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企业采用了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达到96%,其中75%选择了能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使计算出单位成本平均化的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有8%、9%、5%的使用率;在本次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不再予以采用的后进先出法有1%的使用率,有一定使用范围。计划成本法有4%的使用率。
本文将沪市800余家企业分成20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掘业、食品饮料业、纺织服装与皮毛业、木材家具业、造纸印刷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电子业、建筑业、机械设备仪表业、医药生物制品业、金属非金属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综合类。分别按照各个行业统计存货发出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数据见表3-2,表3-3。
表3-2 上市公司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分行业统计表
信息技术业
采掘业
传播与文化产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房地产
木材家具
加权平均
75.51%
58.33%
75.00%
69.44%
53.57%
51.35%
100.00%
移动加权平均
6.12%
8.33%
8.33%
7.14%
先进先出
6.12%
16.67%
16.67%
25.00%
13.51%
实际成本
2.78%
16.22%
后进先出
2.04%
8.33%
个别计价
24.49%
16.67%
25.00%
2.78%
23.21%
29.73%
机械、设备、仪表
建筑业
金属非金属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农、林、牧、渔业
电子
食品、饮料
加权平均
69.64%
71.43%
89.55%
91.03%
92.31%
88.89%
88.24%
移动加权平均
5.36%
9.52%
2.99%
3.85%
3.85%
3.70%
2.94%
先进先出
0.89%
4.76%
5.13%
15.38%
3.70%
2.94%
实际成本
0.89%
14.29%
4.48%
2.94%
后进先出
1.49%
2.56%
3.85%
个别计价
9.82%
4.76%
1.49%
1.28%
3.70%
2.94%
医药、生物制品
造纸、印刷
社会服务业
纺织、服装、皮毛
交通运输、仓储业
综合
加权平均
84.21%
100.00%
76.47%
86.11%
58.97%
77.08%
移动加权平均
5.26%
5.56%
11.76%
5.56%
5.13%
2.08%
先进先出
3.51%
5.56%
29.41%
8.33%
15.38%
12.50%
实际成本
10.26%
2.08%
后进先出
2.56%
2.08%
个别计价
5.26%
8.33%
17.95%
8.33%
表3-3 上市公司所采用的其他存货日常核算方法的分行业统计表
整体平均值
信息技术业
传播与文化产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房地产
木材家具
标准成本
0.51%
计划成本
3.93%
8.33%
售价法
1.90%
17.86%
机械、设备、仪表
建筑业
金属非金属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农、林、牧、渔业
电子
食品、饮料
标准成本
0.89%
1.28%
3.70%
2.94%
计划成本
15.18%
4.76%
2.99%
1.28%
3.70%
售价法
2.94%
医药、生物制品
造纸、印刷
社会服务业
纺织、服装、皮毛
交通运输、仓储业
综合
采掘业
说明:1、统计数据的样本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800余家公司,除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股份五家金融类企业,由于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在这些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存货并不是其必备部分或者所占比例微小,一般不设置存货类账户,期末报表也不披露,这里借用一下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忽略不计;2、主要信息来源为证监会网站所公布的沪市公司2005年度的财务报告;3、由于各企业在制定存货计价方法时可能采用的是两种方法,如: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还有的企业是根据不同的存货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00571),其原材料和商品的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产成品的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工程施工和环保产品采用个别计价法,这样使我们在做数据统计时出现困难,本文在解决该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一个公司无论使用了几种方法,其出现的方法,均作为统计的数据计入其中,如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统计个数时三种方法均增加1,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统计出的有关存货计价方法的数据和公司的数目难以达到完全的统一;4、划分不同行业的标准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
四、新准则关于存货计价方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一)选择后进先出法企业的特点及动因分析
后进先出法从总体上来说采用的企业比较少,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采用,而且分布于各个行业,云南云天化(600096)、吉林森林(600189)、太原化工(600281)、金瑞新材料科技(600390)、贵州盘江精煤(600395)、安源实业(600397)、天津港股份(600717)。在调查中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其行业内部一般都符合毛利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存货占流动资产(或资产)比重较小等特点(除太原化工、贵州盘江精煤的毛利率低于平均值,太原化工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平均值,吉林森林的存货占资产比重高于平均值)。具体数据见附表1。在以下分析时认为价格上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企业的毛利率较高,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会相对降低企业的净利润,毕竟各个上市公司要依据财务指标评价各位经理人业绩,评价公司的业绩,利润上不去,每股收益不好看,投资者也容易失去信心。同时在统计中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没有一家是ST或*ST的企业,更证明了,在“退市”压力之下,没有哪家企业会拿自己的利润冒险。以采掘业为例,采用后进先出法的贵州盘江精煤(600395)各产品利润率只有12%—13%之间,(该企业选择后进先出法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利润因素为非主要因素,所以认为利润率应该与该行业其他企业相当,这里作为反例出现)而采用其他方法的企业,如采用加权平均法的企业郑州煤电(600121)、兖州煤业(600188)、安徽恒源煤电(600971)、内蒙古伊泰煤炭(900948)主营业务利润率分别是40%、55%、36%、66%,就算假设贵州盘江精煤在2005年内经营不善(事实并非如此,2005年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际增加值大于实际成本增加值),加之地理位置影响,也不至于使该企业的利润率比同等状况下的其他企业低这么多,况且我国煤炭行业的大环境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后进先出法对于企业的利润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不是利润率很高的行业,还不一定能承受得住“退市”的压力敢使用这种方法。
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不愿采用后进先出法,因为后进先出法计算结果会导致企业利润较低,资产价值较低,这将影响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债权人的信心,加之如果融资时企业的状况不好,在订立债券合同时会有限制性条款,限制企业发放股利,要求企业有最低资本额予以保证,限制企业再借债等等,这使得负债相对较多的企业,不敢采用后进先出法,防止给企业日后的再融资带来困难。
存货占流动资产(或资产)比重较小,因为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价值相对就会比其他方法计算的低,自然比值也就相对较低。但是单纯这一原因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同行业中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企业存货占资产(流动资产)比重相差如此之大。而且一般理论上认为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存货与企业流动资产或资产的比值较大,这样才有相对较大的收益,才能弥补利润相对较低等带来的报表损失,而比值较小的企业适合采用先进先出法。但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在统计中发现只有农业企业相对符合这个特点,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的存货与资产比值大于平均值,但采用先进先出法企业的存货与资产的比值并非很小。)尤其是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在这两个行业里,先进先出法下存货与资产比值基本是后进先出法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天津两家企业对比情况见表4-1。
表4-1 两家企业相关财务指标对比情况
存货占资产比率
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
总资产
存货
主营业务收入
母公司报表
天津港股份
0.05%
0.30%
5212461171
2820910
1036974729
中储发展
8.25%
13.08%
3271135169
269784841
4120731925
合并报表
天津港股份
0.20%
0.96%
6390645764
12474806
2364943472
中储发展
9.32%
13.92%
3625892049
337921211
5214572580
天津港股份(后进先出法)的资产价值要大于中储发展(先进先出法),但其存货价值却远小于中储发展,单纯由后进先出法和先进先出法之间方法差异很难使天津港股份的存货与资产的比值高于或等于中储发展。其他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差异虽不这样明显,但是从数据上来说,上述存货与资产(流动资产)比值大的企业倾向于采用后进先出法的说法不能被证实。而且如果按此理论,一般商业企业存货占资产(或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大,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动机更为明显,但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没有任何一家商业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采用后进先出法对企业的资产价值影响较大,必然会影响到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等。各个企业在考虑这种方法收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所带来的财务报告成本。
在以往人们对后进先出法的研究中表明,一般为规模较大的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因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存在着较大政治成本。这类公司往往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即使选择后进先出法,也不会使公司的股价有明显的下跌,使投资者、债权人失去信心,即:从减少政治成本的目的考虑选用后进先出法所引起的其他财务报告成本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在对我国数据的统计中发现,我国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无论是以总资产还是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大小的衡量标准,都没能证明这一说法。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的企业规模都小于行业的平均值,更远低于行业的最大值(见附表1);而农业和化工业两家企业的规模大于行业平均值,而且排位也较为靠后,属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与理论预期不太一致,即:我国选择后进先出法的企业与其规模似乎没有必然联系。我认为这和我国经济体制有关。我国的大型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肩负着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责任,并不存在着类似于国外企业的政治成本。
由此可见,一个企业是否选择后进先出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既要考虑税收收益2,财务报告成本,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借款的限制性条款,国家政策等等,而作为一个经济人,还要考虑到由于奖励机制的存在,对自身收益的影响。这些便是影响企业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潜在因素。
(二)案例分析
新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这对于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里以一个企业为例进行说明。
吉林森林工业股份(600189),位于吉林省长春市,1998年10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中的木材及人造板行业,主营业务:森林采伐,人造板及饰面材料,进出口贸易,林化产品、保健品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木材产品,人造板产品,实木复合地板等。
该企业2003、2004、2005年的经营情况如下表4-2所示。(因为本企业会计政策——固定资产折旧在报告期内曾发生变更,所以列示为调整后的会计利润)
表4-2 该企业连续三年经营情况
表4-2 该企业连续三年经营情况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主营业务收入 1166921988.96 1120331599.03 828633021.64
主营业务成本 873924145.79 838508398.46 592708356.05
利润总额 85809437.51 109274654.27 100953183.19
净利润 78300759.88 99807371.01 99707924.4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82459010.35 98802010.10 101276307.62
每股收益 0.25 0.32 0.32
数据来源:该公司2005年财务报表(下同)
各项指标变化率见表4-3。
表4-3 该企业相关财务指标变化率
04-05 03-04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16% 35.20%
利润增长率 -21.47% 8.24%
净利润增长率 -21.55% 0.10%
每股收益变化率 -21.88% 0.00%
该企业2005年期初、期末存货值见表4-4。
表4-4 该企业连续两年存货状况
2005年12月31日 2004年12月31日
金额 跌价准备 净值 金额 跌价准备 净值
产成品(含库存商品) 137181343.13 1947672.27 135233670.86 122350938.36 953755.09 121397183.27
半成品 53887661.70 53887661.70 42785577.73 42785577.73
原料及主要材料 267530129.98 2298488.63 265231641.35 220536623.29 2743433.02 217793190.27
包装物 1229150.75 1229150.75 1216644.01 1216644.01
备用备件 625813.69 625813.69 903569.32 903569.32
低值易耗品 329287.20 329287.20 374289.28 374289.28
合计 460783386.45 4246160.90 456537225.55 388167641.99 3697188.11 384470453.88
该企业存货采用永续盘存制,存货购入与入库采用实际成本法,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存货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
从整体来看,该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符合上文中提到的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的特点——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占其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以上的主要产品木材产品、人造板产品、实木复合地板的利润率分别达到了49.83%、20.66%、18.09%,高于行业平均值16.06%,资产负债率为25%左右,低于行业平均值46.51%。而且该企业在营运期间内,煤电油运和化工原料不断涨价,木质原料短缺,价格不断攀升,使企业运行成本不断上升,毛利下降。在原材料等存货价格不断上涨的基础上,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使企业的产品成本接近于市价,主营业务成本相对于其他方法较高,在主营业务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相对较低,盈利能较真实的反映企业目前的获利水平,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这样的会计方法是可以的。
那么如果企业采用的是先进先出法,结果如何,下面进行假设性运算。
这里主要讨论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这两种相对极端的方法。由于移动加权平均法同加权平均法实质相同,而且采用这种平均计价法的结果也将处于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之间,所以这里假设该企业原来全部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在会计方法改变后,全部采用先进先出法。再假设本期只有一次购货或生产出的存货只有一个价格,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成品成本上涨20%。
计算结果如下:
在后进先出法下,由于期末存货数值大于期初存货,表明本期发出存货全部来自于本期生产或购买的存货,但一旦采用先进先出法,期初存货要先发出,在本期购货或产出存货只有一个价格的前提下,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可作计算:
122350938.36+(873924145.79/1.2-122350938.36)*1.2=849453958.12元
然后计算出期末存货:
122350938.36+888754550.56-849453958.12=161651530.80元
表4-5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比较表
后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
期初存货 122350938.36 122350938.36
本期生产或购买 888754550.56 888754550.56
本期发出 873924145.79 849453958.12
期末存货 137181343.13 161651530.80
数据来源:后进先出法的数据来源于该公司2005年财务报表,先进先出法由计算所得(下同)
方法改变后企业资产价值增加:161651530.80-137181343.13=24470187.67元
方法改变后,企业利润变化见表4-6。
表4-6 两种方法下企业利润比较
后进先出 先进先出
主营业务收入 1166921988.96 1166921988.96
主营业务成本 873924145.79 849453958.12
利润总额 85809437.51 110279625.18
净利润 78300759.88 102770947.5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82459010.35 106929198.02
每股收益 0.25 0.34
这里在计算利润总额时使用了相对较为简单的假设,即:主营业务成本的减少值便是利润的增加值,也就是净利润的增加值,并未考虑税收等其他因素影响。
利润总额=85809437.51+873924145.79-849453958.12=110279625.18元
净利润=78300759.88+873924145.79-849453958.12=102770947.55元
由此可见,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对企业的影响的确很大,在假设条件下,由于会计方法的变化使企业的利润增加了24470187.67元,每股收益从0.25元增加到0.34元,利润增长率也会有所改变,见表4-7。
表4-7 两种方法下企业利润变化率比较
后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
利润增长率 -21.47% 0.92%
净利润增长率 -21.55%
2.97%
由此案例可以进一步看出,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报表的影响,它不仅可以使企业由ST变为非ST企业,更可以使企业的一些财务指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例利润增长率由-21.47%变为0.92%),而且这种差额随着价格变化的幅度增加而不断增大。
(三)新会计准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最新会计准则对原有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与完善,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2、规定存货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3、新准则有关于存货的适用范围更广,把农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和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也作为存货的范围;4、新存货准则取消了对商品流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内容的相关说明,企业可以选择将原先计入营业费用中的, 与存货采购有关的费用计入存货成本,这样商品流通企业在核算存货成本, 调节当期利润的时候,有了更灵活的处理方式;5、取消了接受捐赠存货成本确定的相关说明;6、新存货准则中删去了企业“应当披露存货的取得方式、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当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的内容,补充了企业应当披露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的要求。这些的变动,对于各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利润、财务指标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存货发出计价方法选择,在这方面,新会计准则主要是取消“后进先出法”,本文认为原因如下:
1、新准则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上,在IAS2存货中规定,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是被禁止的。在国际上很多国家也是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的,所以为了增加与国际市场上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使我国的企业更好的迈向国际市场,减少各种贸易壁垒,使我国经济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更好的经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在最新会计准则中取消这种方法是合理的。而且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合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或是B股上市的公司基本都是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没有采用后进先出法的。
2、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后进先出法使用的企业并不算多,仅1.02%,分散于各个行业,取消的话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尽管计划成本法和售价法分别有3.93%、1.9%的企业采用,也不算高,但这两种方法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有着特殊的实用性,而且在这两个行业内部的使用比例也相对较高,一旦取消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后进先出法假设后购入的商品先发出,而实际情况必然是先购入的商品先发出,这样造成了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
3、新准则减少企业盈余操纵的空间和利用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据深交所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是13%,而该报不报,隐瞒信息的比例高达70%,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3。存货计价方法太多,给企业的选择也较多,企业存在着通过计价方法的选择操纵利润的可能,而后进先出法也一直受着操纵利润的指控。取消这种方法,缩小了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空间,便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怀疑。尽管这种改变短期内可能会使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毛利率和利润出现不正常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取消后进先出法,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存货的流转情况,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也增加了行业内信息的可比性。
4、现在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很多企业通过购并我国的企业,寻求在国内的发展。采用后进先出法在我国经济大环境下会使企业资产价值较低,利润偏低,企业的获利能力及价值被低估,股票价值相对较低(这些在案例中都有所体现),极有可能造成外资企业在并购时压低企业的价格,导致国有企业廉价售出,国有资产的流失。而其他两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5、与后进先出法相比,企业采用其他方法时利润值相对增加,应纳所得税额增加,现金流出增加,促使企业在以后的经营中加强对现金流的关注,放弃对利润一味追逐,提高利润的质量,更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使投资者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进行更为正确的投资。现在有很多企业,单纯追求高利润,只顾生产、签订合同,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甚至坏账、呆账,产生企业利润很高,却没有现金购买原材料,归还贷款等现象。取消后进先出法,有利于减轻这一现象。
尽管取消后进先出法,会使我国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出现主营业务成本相对降低,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利润增加等现象,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但是由于我国使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较少,而且其存货占资产(流动资产)比重较小,即:存货的价值较小,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后对于我国经济和证券资本市场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况且按照有效市场理论,由于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所引起的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于公司股价是没有影响的,市场能理解会计方法变更的含义和结果。
从整体来看,尽管后进先出法有一定的使用范围,但其取消后对我国经济整体影响不大,而且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适应于我国经济大环境的,所以应该予以取消。
五、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一)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总体描述
从新准则实施之日起,原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面临着对原有会计方法的变更。企业再次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及所处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税收,借款的限制性条款,管理者的薪酬计划,宏观经济状况等上文提及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潜在因素,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项基本原则,进行有关会计方法选择的成本效益分析,权衡轻重,在充分考虑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合法性、客观性基础上进行选择。
表3-2,表3-3中列示了各行业选择情况,可作为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上的有效参考,毕竟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给这些上市公司出具无保留意见,证明他们也认为这些方法的选择是相对符合企业实际的。
加权平均法由于其使用起来最为方便,而且在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存在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其作为一种在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使计算出单位成本平均化的方法,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移动加权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本质相同,只是权数不同,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但现在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使得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有所增强,局限性已大大减少。加之其能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成本计算较为客观可信,所以也有了一定的使用范围。相对而言在采掘业、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使用较多。个别计价法用于房地产业,信息技术业、大型设备制造业,及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存货,数目不是很大,容易辨别其所属批次,便于将成本按最终产品归集进去,还适用于开发产品。在统计中发现,一些从事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也喜欢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农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社会服务业中酒店餐饮业等,其存货相对而言不易保存或是烟酒等价格不菲的消费品,先进先出法还可应用于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存货种类少,数量少的企业,一般企业都是将先购入的商品先出售,采用先进先出法符合其实物的流转过程,便于经营管理和控制。售价法和进价法适用于批发零售贸易类企业,尤其是价格不算太高的商品,其最终目的在于出售,存货进出量一般较大,同质产品相对较多,以售价法和进价法对商品计价不失为一种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同时建立实物负责制,加强存货的盘点等管理,消除其弊端。
(二)计划成本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
在我国,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计划成本法作为制造业存货日常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对存货的管理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是在一个生产大型设备的制造企业的成本科实习,对此深有体会。该厂基本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单件小批量生产,其日常成本核算都是采用计划成本法。生产自制半成品的金结构车间,从原材料到最终生产出的自制半成品,结构件,都是采用计划成本法予以核算,按计划价转入下个车间,月末结转差异。由于该厂生产的是大型设备,每一个设备都是由二十几个部件组成,而每一个部件又是由几百个零件组成,不同的零部件由不同的车间生产,加之不同设备之间会有通用的部件,由于紧急度不同,设备之间会有零部件的借用,而一个设备的生产一般持续一年以上,对于最终产品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但是对于同质的各类原材料,零部件要分批次结转存货的成本,区分记录不同生产批次上千种零部件的实际成本,然后在生产使用时,采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结转发出成本,同一部件,同一零件极有可能因为生产年份不同,而成本不同,即使采用计算机记账,要对同样零件分不同批次进行记账,工作量是巨大的,更何况一旦出现收入与成本巨大差异时,查账也将无从下手,还要去寻求究竟这个产品使用的零件是哪一批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该企业每期对于材料成本差异大的产品都会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控制成本。计划成本法只登记数量不登记金额,只记录差异,不区分批次的计价方法,给大型企业带来无限方便。
制造业对于产成品的核算还是以实际成本法为主(见表3-2,表3-3),发出时主要采用加权平均法,对于大型终端设备采用个别计价法的居多,如:南京自动化(600268)电力设备生产销售;浙江华立科技(600097)电力自动化终端设备等。但如果产品数量,品种较多,按实际成本计价较繁琐时,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法进行核算。从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产成品可以看出,基本还是符合这条原则。如:东风电子科技股份(600081)汽车零部件等生产;特变电工(600089)变压器及电线电缆制造;贵州电器(600112)电器制造,汽车配件生产;凌云工业股份(600480)汽车配件生产;上海永久(600818)自行车及配件生产制造;上海自动化仪表(600848)各种仪表生产等等,产品基本处于品种多、数量较多、收支相对频繁的状态,用计划成本法对发出存货的成本进行核算要简单很多,避免了很多由于存货流转假设所带来的麻烦,只登记存货数量不登记金额也可以大量简化会计工作。当然还有如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600178),整车发出采用计划成本法的。
对于原材料的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的比例有所增加,各制造类行业使用情况见表5-1:
表5-1 制造类行业计划成本法使用情况
整体 平均值 机械、设备、仪表 电子 采掘业 金属非金属 化工 电力
实际成本 75.77% 45.54% 55.56% 58.33% 64.18% 71.79% 72.22%
计划成本 22.81% 55.36% 44.44% 41.67% 35.82% 28.21% 27.78%
数据来源:对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关于原材料计价方法选择的数据统计
制造业中,使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较多,机械设备仪表业更是一半以上的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钢铁和汽车两大制造类企业,分别达到了64.29%和53.85%,更说明了计划成本法的应用广泛。
制造业一般生产的中间过程较多,原材料种类也相对较多,使用量较多,所以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较为简单;再者,为保证销一条龙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保证原材料等存货数量充足,不能因为缺货而停产,所以企业必须随时掌握其收发结存的数量,进行存货控制,计划成本法有利于数量控制;同时,计划成本法还有利于进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和利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控制是获得利润的关键,采用计划成本法,随时反映出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准确地反映、考核和评价企业各部门的经营成果,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中对于目标的偏离,分析原因,明确责任,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实现利润的增加。而加权平均法一个月反映一次,相对来说及时性不如计划成本法。
当然,现代企业中仍有很多制造类企业在存货日常核算时没有采用计划成本法,其产品从各种零配件到汽车、变压器及各种电力设备、自动化设备,与采用计划成本法的企业并无差异,而且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企业。可能是由于这些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即使采用实际成本法也能对存货进行较好的收发结存及成本的核算控制。在这些企业中,如:长春一东离合器(600148)、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600523)等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国第一铅笔(600612)笔类制造;凤凰股份 (600679)自行车及配件制造等,其存货发出的核算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但是我认为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
尽管有人说,采用了会计信息系统,计划成本法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计划成本法无论是在简化会计核算还是在成本控制、利润提高、业绩考核、提供领导决策信息上的作用,都是实际成本法所难以替代的。同时在原材料等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采用计划成本法,月末结转差异,又避免了在实际成本法下有关于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的选择,何乐而不为。
当然计划成本法也有其不便之处,譬如说计划成本的制定非常不容易,要尽可能的接近实际成本,否则就不能有效的执行其控制成本、考核业绩的职能,市场价格发生巨大变化时,必须相应的改变计划成本。
对于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的企业,如果存货品种较多、收发较为频繁,可以考虑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
六、 结论与本文局限性
(一)结论
诚然,在理论界有很多支持后进先出法的理论,认为后进先出法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也不否认,后进先出法有着无可厚非的优点,而且以后也很有可能重新作为存货计价的备选方法,但是在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是有利于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和证券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准则的变化使得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面临着一次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通过调查和数据统计,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一般具有毛利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存货占流动资产(或资产)比重较小等特点,这说明税收收益、财务报告成本、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借款的限制性条款、国家政策、奖励机制等均是影响企业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潜在因素。企业在选择新的存货计价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统筹安排,科学决策,从自身出发,全面观察企业所处经济大环境,扬长避短。然而由于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在不同的情况下各有利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旦超出其适用范围,对企业的存货管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在各种方法中不停的探索,以寻求一个适合企业的方法,然而究竟哪种方法是适合的,依然没有定论,各企业要慎重选择。各制造类企业在实际成本法下各种存货发出计价方法难以抉择时,不要忘记计划成本法——一种适合于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并能够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业绩评价的方法。
(二)本文局限性
首先,在统计数据时,由于一个公司可采用几种计价方法,导致公司的数目和统计出的有关于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数据相对有些不符,在统计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百分比时,出现百分比之和大于一的现象。
其次,本文完成时,由于各上市公司的2006年的最新的财务报表还未披露,统计时采用的是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的报表,2005年的数据,不是依据最新会计准则编制报表产生的数据,相对而言,数据的及时性不够,未能了解新准则的使用情况。
再次,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由于各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有限,很多详细的数据未能获得,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使用了一些假设条件。
最后,由于本人分析问题能力有限,很多问题只是浮于表面,不够透彻,很多地方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附录
附表1: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各项财务指标比较表
交通运输业 存货占资产比率 资产负债率 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 毛利率 资产 存货 主营业务收入
后进先出法 600717 天津港股份 0.05% 22.32% 0.30% 47.60% 5212461171 2820909.54 1036974729
平均值 1.55% 39.79% 5.68% 32.83% 7513540590 156424953.9 2846183890
最大值 8.71% 88.32% 30.28% 71.39% 63021000000 1979267181 30643000000
最小值 0.00% 2.62% 0.00% -91.76% 359510335 0 2817379.19
先进先出法 600125 中铁铁龙集装箱股份 0.19% 29.39% 0.61% 62.93% 1450167369 2814176.05 232313466.5
600787 中储发展 8.25% 53.68% 13.08% 5.22% 3271135169 269784841.0 4120731925
采掘业
后进先出法 600395 贵州盘江精煤 3.68% 31.86% 8.18% 12.58% 1982456696 72884863.25 2529494773
平均值 7.07% 36.13% 22.10% 29.21% 39409911698 4304198311 47976181400
最大值 22.32% 52.39% 63.22% 67.32% 4.27928E+11 49862000000 5.32621E+11
最小值 0.82% 17.27% 1.81% 3.82% 963660814.4 13856804.13 766206311
先进先出法 600582 天地科技 16.73% 35.10% 23.91% 23.06% 963660814.4 161255878.1 766206311
600583 海洋石油工程 9.92% 32.50% 23.56% 17.84% 3476352859 344973062 4225659244
化工
后进先出法 600096 云南云天化 5.11% 25.30% 25.22% 43.84% 3582650772 183239810.4 1415624664
600281 太原化工 6.41% 55.23% 13.61% 15.30% 2593743643 166254798.8 1608664984
平均值 9.49% 46.79% 23.20% 17.47% 2455097646 162882269.6 1206712808
最大值 40.77% 110.11% 81.77% 50.54% 46454417451 1157989000 19517219000
最小值 0.05% 2.55% 0.09% -6.78% 76685279.34 1034105.04 2782841.02
先进先出法 600063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 7.09% 66.27%
30.88%
11.54% 1939291078 137587256.6 1189525451
600618 上海氯碱化工 6.39% 39.61% 25.44% 9.30% 4854119175 310280579.7 3871801106
农业
后进先出法 600189 吉林森林 14.37% 25.16% 48.77% 27.08% 1797312971 258284841.4 866361236.9
平均值 9.82% 46.51% 23.41% 16.06% 1466361621 153769875.6 574020917.5
最大值 39.63% 110.38% 72.53% 51.04% 7797023150 727518456.5 2476200413
最小值 0.03% 4.42% 0.06% -26.35% 476597627.3 238421.49 1887696.08
先进先出法 600257 湖南洞庭水殖股份 13.51% 44.06% 42.14% 51.04% 925710253.1 125066748.3 111814606.8
600242 广东华龙集团 0.02% 148.27% 0.04% -533.84% 325163269.8 51049.61 1251405.8
600975 湖南新五丰 8.04% 6.89% 12.15% 10.80% 498640584.9 40081559.16 523654156.5
在计算农业类企业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时将广东华龙集团排除。因为其数值过小严重偏离行业平均值,即入后会对行业整体数值产生影响
数据来源:对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财务报表的数据统计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网站 100paepr.com
2、《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3、《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
4、耿建新:《行业会计比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124页
5、王竹泉:“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及其协调”,《上海会计》,2001年第1期,45-47页
6、左刚:“浅谈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财会月刊》,2000 第20期,24页
7、鹿美遥 王延明:“财务报告成本和税收利益之间的权衡---基于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理论分析”,《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第19卷第6期,24-27页
8、许骞 杨荣本:“新会计准则发出存货计价规定的影响和意义”,《商场现代化》,2006 年11 月(中旬刊)总第485 期,385页
9、段明佳 蔡利 牛颖:“对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变革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 年9月(上旬刊)总第478 期,347页
10、王小莉:“新旧存货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影响”,《现代审计与经济》,2006 年第6 期,20-21页
11、师银萍:“新经济环境下存货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优越性”,《科技与经济》,2006 年第16 期,35-36页
12、付同青:“关于财务报告质量问题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6期,29-30页
13、Herbert G. Hunt III: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Inventory Account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23 No. 2 Autumn 1985, 448-467
篇9
随着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研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研究上,出现了多种流派。首先,有学者根据人力资本是属于资产还是权益将其划分为资产性人力资本会计和权益性人力资本会计。前者认为应把人力资本作为一项资产来确认、记录和报告。后者认为应承认人力资本具有剩余价值分配权,对人力资本进行确认和报告。其次,在承认人力资本的权益属性的观点中,又划分为两种观点:债权性人力资本和股权性人力资本。持股权性人力资本的学者居多,他们认为人力资本代表人力资源使用权让渡给企业后所形成的企业的一种“资金来源”,在性质上近似于实收资本。人力资本这种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债权性人力资本则被认为相似于“长期负债”,企业从人力资本所有者(劳动者)或使用者(其他企业)那里借入人力资本,享有债权人权益,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再次,在具体的计量模型上,根据对人力资本是投资在人身上的资金还是由于投资形成的创造价值的能力的问题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划分出不同的人力资源会计类型——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论则认为应当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成本来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着眼于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的资本化,计量方法有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认为应按照价值确认人力资本,着眼于人力资源产出的资本化,计量方法有未来收益现值法、薪酬折现法、经济价值法等货币性计量方法及一些非货币计量方法。同时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支出可以短期费用化或长期资产化。
由此可见,人力资本会计核算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争议的焦点在于人力资本的属性是资产还是资本。本文认为应该将人力资本按照资产属性进行会计核算。将从资产角度来研究将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的理论框架,为人力资本会计核算构建与现有会计准则吻合的具有可行性的核算体系。
二、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必要性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Schultz)在1960年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提出人力资本应是完整资本概念的一部分。而在智力资本理论在学术界兴起的时候,人力资本被作为智力资本的一部分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广义的无形资产被普遍认为应等同于智力资本。托马斯·A·斯图尔特(1997)认为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顾客资本。著名的无形资产专家,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列夫教授(2001) 指出智力资本是指企业对未来收益非实物形态的要求权。瑞典Skandia保险公司的埃德文森和马隆则在1991就构建了Skandia 导航器来管理智力资本,他们认为从数量来看,智力资本就是企业市价与其账面净资产的差价。从性质来看,智力资本就是所有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出贡献的专业知识、应用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职业技巧。其中,人力资本是个人的知识、技能、经验、改革和创造力的结合体。人力资本成为了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国内董必荣(2009)等都认可智力资本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竞争优势的所有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也代表了企业对未来收益非实物形态的要求权。
既然人力资本被公认为是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并且在人力资本这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和价值产生越来越重要影响的情况下,对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核算就具有了必要性和迫切性。特别对于以人力资本为主的公司来说,如软件业、律师业、注会业、咨询与服务业等,不能真实反映其人力资本的状况,也就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收益能力,不利于这些企业的竞争与发展。
(二)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可行性 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其中确认和计量是基础。会计上核算的无形资产指的是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中使用的非实物资产或企业能够控制的,并能带来未来预期收益的非实物资产。笔者认为,目前人力资本还未纳入会计核算的最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难以确认符合无形资产性质的人力资本;第二,难以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
只要解决了以上问题,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就具有可行性。一些专家和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罗新华(2007)采用期权和综合评价体系来构建企业家人力资本计量模型。采用期权模型计算的只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模糊性计量可以揭示该人力资本效率和能力发挥的高低;新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则可以全面考评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经营业绩并确定其“乘数”,由其和期权价值共同决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真实价值可以体现内在价值、模糊性计量结果两者的综合。何建国,罗拉(2008)在分析山东航空以人抵债的案例中,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飞行员的人力资本计价,然后对其进行分期摊销。赵选民,王雪英(2011)基于人力资本不可精准计量的特点,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人力资本的折现率,给人力资本计量提供了依据。耿建新,朱友干(2009)提出了基于职位资本来进行人力资本会计核算。他们认为,可以将企业对职位资本的薪酬支出现值作为该职位资本的价值。也就是采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相结合的计量属性,以名义货币购买力为计量单位,以薪酬折现法确定每一级别职位资本的价值。该方法有效地排除了企业雇员流动性的影响,并体现了不同企业、不同级别的职位资本的专有价值。
三、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体系构建
(一)人力资本纳入核算的确认原则 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人力资本必须是具有无形资产基本特征的人力资本,包括:无形性:即不具有实体形态;超额收益性:即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超额利润;第三,能够用货币计量。
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人力资本分析:第一,无形性的满足。人力资本的基本特点就是具有无形性,存在于人的载体上,离开了人的载体便不复相同存在。因此,所有的人力资本都满足无形性这一特点。第二,超额收益性的满足。从知识和技能角度来看,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人力资本显然是具备较高知识性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的部分人力资源。一般来说,人力资本的超额收益性只能在企业两类员工的身上得到体现,即从事创新性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具有企业家素质的职业经理。因此,在企业的具体职位上也就是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组成的群体的人力资本满足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特点。第三,货币计量的满足。人力资本的取得具有合同或协议,有明确的金额,都能够满足货币计量的特征要求。因此,采用目前企业报表附注中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的金额即可满足货币计量的要求。因此,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研发人员构成的人力资本符合无形资产核算的全部特点,可以纳入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二)人力资本核算的计量属性确定 根据我国的现行会计准则的一般规定,本文遵循可行性、便捷性来确定人力资本在各个时期的计量属性。(1)人力资本获取时的计量: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无形资产应以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成本,则在人力资本初次核算时采用合同或协议价计入。(2)期末余额调整时的计量:在人力资本期末余额调整可采用的计量属性可以有:可收回价值和账面价值孰低法和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计量是指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进行交易时的价格来计量。人力资本核算期末计价的计量属性适合采用公允价值法。理由如下:第一,人力资源的交易具有合同和协议。第二,人力资源存在完善的交易市场,能够取得市场价值。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人力资本根据期末人力资本的公允价值调整期末其账面余额。
(三)人力资本核算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明确了人力资本核算的确认、计量之后,核算时在“无形资产”下专设“人力资本”二级科目。第一,人力资本获取时的会计分录:按照人力资本的合同,借记“无形资产-人力资本”,贷记相关科目。借记“无形资产—人力资本”,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实收资本”。按照合同或协议发放报酬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人力资本在取得剩余收益时,按照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方法同样进行核算。第二,期末人力资本账面余额调整时的会计分录:期末人力资本的减值或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其公允价值变动中,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不再单独计提。
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则调增账面余额。若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则调减账面余额。会计分录为:调增:借记“无形资产——人力资本”,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减: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无形资产——人力资本”。
四、人力资本核算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与模型
(一)人力资本核算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选择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通常包括市价法、类似项目法和估价技术法。通常情况下,首选市价法;其次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往往采用类似项目法;最后当无法运用市价法和类似项目法时,则考虑采用估价技术法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估价技术法是指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采用一定的估价技术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的方法。运用估价技术法需要至少存在下述情况之一的情形:(1)一项现时或近期的交易是不可能或很困难的;(2)该资产或负债是独特的或非常的不寻常;(3)虽然存在交易,但市场参与者对其交易的价格或估价技术保密。
人力资本的市场价格符合估价技术法的应用条件。(1)依附于个人的人力资本具有个人特色,在市场上是独特的;(2)市场交易中的价格通常会保密。因此,可以采用估价技术法来估计人力资本的公允价值。
(二)人力资本核算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构建 (1)已有的人力资本价值的估计模型。国外很多专家提出了多种人力资本价值的估计模型,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历史成本法:该方法是布鲁梅特(Brummet)、弗兰霍尔茨(Flamholtz)和帕利(Pyle)于1968年提出的,它是将企业为取得人力资本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该项人力资本的价值,这些支出包括招聘成本、选拔成本、培训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等。
第二、内部竞价法:该方法是赫奇曼(Hekiman)和琼斯(Jones)在1967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只有稀缺的人力资本才具有价值,其价值是由各个部门投标竞价来确定的,竞价最高者即可获得该项人力资本,最高竞价就是该项人力资本的价值。
第三、未来超额利润折现法:该方法有较多学者支持。赫曼森(Hermanson)于1969年提出的群体价值计量方法认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是人力资本带来的,这部分超额利润应资本化为人力资本价值。阿斯沃思·达蒙德理于1996年提出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可以按照在有无特定人力资本情况下的自由现金流量计量的企业价值之差来确认。
第四、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巴鲁克·列夫和阿巴·施瓦茨等认为人力资本价值应该等于劳动者在未来特定时期提供的服务将得到的工资报酬总额。
(2)基于增长型年金现值的人力资本价值模型。本文认为,员工薪酬是最可靠和最易于反映人力资本价值的。因此,采用员工未来薪酬折现法来计算人力资本的公允价值。员工薪酬可以看作按年支付的现金流,人力资本的现时公允价值也就是员工现在及将来所能够获得的全部现金流的现值。
由于员工薪酬一般而言可以看作具有固定增长率的年金,并且员工薪酬的增长不会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进行,为此,假定员工薪酬先会经过高增长率增长,然后会回落到一个平稳的增长率。因此人力资本的公允价值模型也就可以看作一个二阶段增长型年金现值模型。二阶段增长型年金现值模型公式如下:
当r≠g时,
PV=■■+■1-(■)T
当r=g时,
PV=■■+■
其中:PV——人力资本公允价值;An——第n年的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i——高速增长期折现率,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n——高速增长时期数;T——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总期数;r—稳定增长期折现率;g——稳定期应付职工薪酬增长率。可采用企业近三年报表附注中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的平均增长率。TA—应付职工薪酬总额。
折现率i的计算公式为:Ri=Rf+βi×(Rm-Rf)
式中:Ri—公司股票的收益率;βi—公司股票投资组合的β系数值;Rf—无风险收益率;Rm—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常用所有股票收益率的平均数来代替。
折现率i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估计β系数值。
第二步,确定无风险利率。我国一般采用长期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原因为一方面,长期利率通常与被评估公司的现金流量期限基本对应,同时国债长期利率又是短期国债利率的几何加权平均估计值;另一方面,长期国债利率更容易与股票市场组合指数的期限相匹配,能保持与β值和市场风险溢价相一致。
第三步,估计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我国上证综指和深圳综指包含了两个市场交易的所有股票,因此可以采用两个指数的平均值作为市场收益率。为了消除波动,采用2001至2011年的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具体过程如下:
(1)计算当年指数收益率: In=(S末 -S初 )/S初
S初为2001到2011的年初指数,S末为2001到2011的年末指数。
(2)计算股票平均年收益率:将上证指数和深圳指数11年的收益率分别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出各综合指数的综合平均年收益率;然后将上证和深证的年收益率相加然后除以2计算出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五、人力资本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
案例公司选用了某软件公司。其主营业务为软件开发优化、网络信息服务、技术支持、计算机系统优化等,是我国软件行业的安防工程企业。公司现有研发技术人员达2441人,占到员工总人数的83%,拥有近2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其人力资本的核算要求具有迫切性和可行性。
(1)人力资本的原值入账 从该公司的年度财务报的附注中查知2011年度的管理费用中的员工薪酬为45658058.30元。则人力资本的入账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人力资本 45658058.3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5658058.30
(2)期末人力资本价值调整。计算该公司人力资本的期末公允价值,并据此调整期末人力资本的账面价值。
第一步:折现率i的计算。经查知该公司2011年的贝塔系数βi=2.03。无风险利率采用我国5年期国债利率,即Rf=6.15%。2001至2011年的上证指数的平均年收益率为15.71%,2001至2011年深证指数的平均年收益率为23.94%,二者平均得到股票市场的年平均收益率为19.83%,即Rm=19.83%。因此,经计算,i=33.92%。
第二步:增长率g的计算。假定当人力资本一旦被获取,其持有期间为30年。同时假定前三年薪酬增长率为50%,为高速增长期,后27年薪酬增长率为20%,为平稳增长期。
第三步,现值计算
将以上数据代入二阶段增长型年金现值模型计算即可得出
PV=■+■+■+■1-(■)27
该现值即为该公司人力资本的期末公允价值。由于原公允价值为30年全部薪酬支出的公允价值,因此2011年的人力资本的公允价值为1158255557.53/30=38608518.58。 该公司2011年的人力资本账面价值为45658058.30元,高于期末公允价值38608518.58,因此需要调减2011年的期末人力资本价值45658058.30 -38608518.58=7049539.72(元)。
会计分录为: 借:公允价值损益调整 7049539.72
贷:无形资产—人力资本 7049539.72
六、结论
本文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方法与权益论观点的相同点:都需要在资产中确认人力资本,并同时在权益进行核算。企业在取得人力资源时,一方面确认一项资产,另一方面确认一项权益和一项负债,即借记资产类相关科目,贷记人力资本、负债类相关科目。但是,本文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的核算体系与权益论的不同点有关键的两点:
第一,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是资产还是资本。本文认为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是资产。在具体核算中应纳入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根据会计核算的平衡等式,在资产一方进行了人力资本的核算,必然也需要在权益一方进行核算,否则就不能保证平衡。因此,在本文的人力资本核算体系中,视人力资本的取得方式来在权益中进行核算。根据人力资本取得时的合同与协议可以判断不同的来源。如果在合同与协议中有以公司股权为激励和报酬来取得的人力资本,则可以在权益计入中纳入到所有者权益中核算;如果只是以支付与股权无关的报酬来取得的人力资本,则对应计入负债中核算。与之相反,权益论认为应首先确认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计入实收资本,然后根据实收资本的具体形态,对应确认为资产或者成本、费用。
第二,人力资本能否确认为成本或费用。本文认为人力资本不能计入成本或者费用,否则与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基本观点产生背离。而权益论认为与人力资本对应的人力资源,在收到时就是资产,但因不能储存而不应确认为资产,应确认为成本或费用。
总之,本文的人力资本纳入无形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的体系,既能体现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特性,又符合现行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要求,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和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0YJC630388)“海洋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战略地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
- 下一篇:信用风险管理分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2海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