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篇1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简述

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亦称课时教案,“是指小学英语教师根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理念,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诸要素(目标、内容、人员、方法、技术等)进行优化组合,而实际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

随着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实施和深化,英语课程标准已走进小学英语教师的日常生活,但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影响却依然不大。本文从标准陈述、课时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设计三个维度,对2013年参加郑州市“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比赛的163份教学设计进行统计,得出下表结果:

从上表结果可看出:

1.从上表中标准陈述这一维度,具有标准陈述的教学设计共44份,占总数的27%,其中标准陈述准确的仅占33%,是总数的7%。不合格的标准陈述占67%,占总数的20%。这些不合格的标准陈述大多数是直接从英语课程标准中涉及一、二级的分级标准的重复,并没有根据具体教学进行选择。由此可见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并不准确,更谈不上有效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2.163份教学设计中具有评价活动方案的占总比例的75%。然而,具有可操作性以及能够评价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活动方案仅占8%,是总数的6%。大部分的评价活动方案不具备可操作性。见下面三个评价活动方案案例:

案例一: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应当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在评价上主要采用小组互评、自我评价和课堂随机观察等途径。

案例二:(1)自我评价。有效评价要求学生投入。这种投入使他们进行反思,也可以使他们肯定自己学习的努力,并看到改革标准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进行的评价,而评价标准,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具体制定。(2)互相评价。(3)教师评价

案例三:注重生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一百六十三份教学设计中全部都有课时目标设计,而且目标设计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与课程标准一致的教学设计方案占总比例93%。其它课时教学目标陈述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强。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而10份具有合理评价活动方案的教学设计均来自这152份教学设计。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合理的评价活动方案来保障目标的有效达成。

通过上述统计可以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对课程标准的实施还处于生搬硬套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特征、要素、格式的分析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其理解,进而帮助读者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师深化对标准的理解、实施,以助于进行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特征

小学英语教师要具有基于标准教学的意识。崔允指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指的是“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撰写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时要思考上述三个指标。他指出基于标准的教案具有以下几个内容:

(1)课题:

(2)相关标准陈述:标准陈述从年段基准中而来,和上课内容息息相关;标准陈述是具体的,包含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3)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要描述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去证明标准陈述中的知识或技能。

(4)检测这些表现或成果的评价活动方案: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5)教学活动方案: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是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

设计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时,也必须要具备上述5个方面内容。尤其是第(2)、(3)、(4)、(5)项内容。在设计这四个项目内容时,要注意它们和以往传统教案的区别。林荣凑对传统课时教学设计方案和基于标准的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差异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如下表:

结合以上可以得出,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以下特征:

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中必须要体现课程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方案四个项目内容。

2.在陈述课程标准时,不能简单地从英语课程标准中把分级标准内容原班不动地照抄一遍。而是要根据课程纲要、单元纲要、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课时教学内涉及的课程标准内容,另外,课程标准是比较抽象、概括的文字,需要对其进行分解。

3.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要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来源于课程目标。但是由于课程标准目标的抽象性,小学教师需要按照“课程标准分级目标――学年/学期课程目标(来源于课程纲要)――单元目标(单元纲要)――课时目标”的层次来设计课时教学目标。这也就意味着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然后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年/学期课程纲要;再根据课程纲要制定具体的单元纲要。最后要根据单元纲要制定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不能够省略中间环节,直接从课程标准到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4.在设计评价活动方案时,要根据“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来制定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检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活动方案。在一中的三个评价活动方案都仅仅是描述性的文字,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也不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要素

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除了包括上述几个要素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其他要素。下面是方案包含要素:

一般项目:课题、班级、科目、时间、授课教师、课型、授课时长等;

课程元素:标准陈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评价活动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

其他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时教学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教学情境,选择方案要素,进而设计合理、可行、有指导性的方案。

(三)样式及案例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样式不拘一格。不同的小学英语教师由于年龄、教学实践经验、价值观等的差异可以选择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样式。总的来说,方案是辅助教学活动的,只要能够有助于教师教学,任何样式的方案都是可行的。下面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案样式案例部分内容,在此列出,以供大家更好地理解方案。

相关课程标准: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教学目标、要求:(1)借助图片、板书和班班通,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 Sundays? I often do homework, read books and watch TV.并能正确朗读和在游戏中灵活操练对话。(2)根据调查问卷,能同伴合作创编至少4句的对话。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PEP第五册教材Unit 2的第五课时,课型为对话课。谈论话题是周末活动。学生已在第四课时学习了Saturday, Sunday, do homework, read books,watch TV这几个词汇,同时还能听、说句子What do you do on…? I often…,但还不能灵活地替换关键词。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能在创设的情景中灵活运用对话。另外,本课Let's try部分的内容较多且易混淆,需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细听录音,独立完成听音圈图的练习,为对话的教学进行铺垫。

教学评价方案:(1)任务一: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设置“魔盒”游戏和头饰扮演,让学生对所学对话反复操练。(检测目标1的达成)(2)任务二:设置问卷调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调查,然后要求两人一组创编至少四句话的对话。(检测目标2的达成)

教学过程(略)

教学反思(略)

(四)评价

评价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指根据评价指标,科学地对方案进行价值判断。在评价时需要关注设计成果的规范性、创新性、可实施性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的支持性等方面。一份好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首先应当是规范、完整的,所采用的内容必须是准确无误的,教学步骤应该清晰,语言应该简练明确,另外,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有益于教学。下面是一份方案评分标准,仅供参考。

三、结语

小学英语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也是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对基于标准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思考,能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最终走向基于标准的有效教学。本文通过对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特征、要素、形式、评价的分析,旨在提高读者对方案的认识和理解,走出传统方案的一些误区。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8.

[2]周建平.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59.

[3]李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理论、实践与案例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86-188.

[4]崔允.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J].教育研究,2009,(1):74-79.

篇2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实施;信息学;多元评价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31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0-0165-04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ulti Inform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Tian Lei1,2Chen Gang1

(1.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2.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Abstract〕In the view of informatics,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is the process related to selecting,spreading,communicating,storing,processing,handling and giving feedback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while the evaluation of course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situ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course implementation.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ulti inform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s advantageous to the control of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is beneficial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urriculum goal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informatics ;the evaluation;system of multi information

由于课程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更多、更复杂,在实施过程中也有更多的变数,因此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本文应用信息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使其系统化,进而构建课程实施过程信息多元评价体系。自信息科学诞生之后,信息概念、信息思维方式及其一般原理,逐渐被其他传统学科应用以解决该学科所面临的难题。“当用全新的信息思维方式对传统的学科理论和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时,便会立即赋予这些传统学科以某种薪新意义的全方位改造或全新意义的阐释。”[1]用信息思维方式、信息及系统科学方法及理论来构建评价体系,对于课程实施的调控以及拉近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的现实之间的距离,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信息学释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信息交流的中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旨体现在着力建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有机结合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发展上。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建构以信息的传播和加工为基础,信息传播与加工发生在师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乃至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因此课程实施是根据主体需求进行信息的选择、传播和加工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是一个既关注国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所有地区、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基本的要求,也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具体情境中体育教师、学生的特殊需求,将相对宏观的国家课程“情境化”、“具体化”创造和丰富的过程。建构符合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与体育发展、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需要、体育教师可操作的国家课程的具体形态。一般情况下课程实施具有其潜在的工作流程或程序,地方化实施也不例外。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过程是指发生于国家课程在各地区实施中的一系列事件或环节。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通过对其实施过程的回顾与反思,寻找事实,使用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过程与要素,来提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认识,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一般规律。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国家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中信息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Oct,2015Vol35No102评价的目的

斯塔费尔比姆(LDStuff lebeam)从信息学角度认为,教育“评价是一种选择、攫取和提供、描述和判断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其优缺点,以便有效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从信息学来看,课程实施过程中信息评价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为课程实施的效果提供反馈信息,并根据所反馈信息进行价值判断。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评价是渗透于地方化实施过程始终的形成性过程。也就是说,地方化实施评价阶段是生成的过程,它不只是一种客观的技术性描述,而是互动的信息反馈,意在发现地方化实施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办法的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信息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证明地方化实施的正误、好坏、成败,也在于运用地方化实施过程信息评价发展,将地方化实施评价得出的各种判断信息,用于指导实践活动和为地方化实施过程各个阶段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实施状态的信息反复识别和判定,引导调整方向,为地方化实施过程的监督调控和纠错补救服务,引导和改进地方化实施的实践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评价主体与客体信息交流和反馈不断进行,使得地方化实施过程附有评价的功能价值,可以通过嵌入地方化实施过程的内部程序来发挥作用,而无需作为独立的逻辑程序。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信息评价,一般都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框架,课程实施评价较为成熟的模型、方案、设计、途径也都适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评价。

3信息评价的阶段划分

31评价的准备阶段

(1)评价目的的确定,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本地区地方化实施背景性评价。主要是指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有关的政策限度、需求状况、资源基础、师生发展水平等方面信息的综合判断,意在评估地方化实施的方向;二是对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方案本身的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方案的内在特征,而不是使用效果。意在考察本地区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方案目标的合理性、目标与内容间的一致性,以及方案内容的准确度、适切性等;三是对地方化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发现并意在通过评估予以解决。

(2)地方化实施评价对象的确定,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评价作为地方化实施过程中的特殊活动,不仅可以发生在地方化实施过程的任何阶段,还可以指向地方化实施本身、地方化实施运行过程以及地方化实施结果等不同评价对象。至于评价对象的确定,要根据评价目的选定,可以是地方化实施方案本身,也可以是评价的特定部分或环节。

(3)制定评价方案,包括明晰评价目的和要求、确定评价人员、拟定评价活动的时间表、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的实施原则、选择评价指标、确定收集信息的渠道、所需的技术和工具、确定用于评价的样本总量、选择或研制收集信息所需的工具、安排评价活动的方法、场所和经费等确保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评价活动顺利开展的各项内容。

32评价的实施阶段

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评价的实施阶段,主要涉及收集整理地方化运行情况及相关评价信息,分析、处理和总结评价信息,做出评价结论等工作。对于信息的分析,可以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或描述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的步骤包括:确定判断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成败的标准、确定地方化实施的潜在影响因素、确定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多种结果、确定地方化实施的各种因果关系。这一阶段是地方化实施评价活动的最关键环节,地方化实施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判断的全过程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是得出地方化实施建议和做出行动反馈的依据。

33评价的反馈阶段

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评价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评价的反馈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将评价结论整理成文形成评价报告的过程,以及对评价报告的运用过程。评价报告不单要对评价结果进行说明,还需要依据结果提出政策建议。除此以外,对评价报告的解读和使用也意义重大,它决定了评价结果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用于完善政策本身或改善政策过程的运作。

4信息评价的层次

41学校层次的监控

体育与健康地方化的实施过程“不是保证某种相对而言己知的和己定的事情”,“而是产生于人们曾经经历过的和现在理解的,是一种创造性和对待即将发生的东西的意图”[3]本次课程改革,各地区、各个学校、教师、学生往往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由于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具有独立的解释能力和运作能力,享有高度的自治,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区、学校乃至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呈现的课程改革都是具体的和相互差别的。

一般而言,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不可能是被直接告知的,而是在不断渗透中缓慢形成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不仅仅是有关知识、认知和技能的变化,最关键的还是人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转变。体育教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是对固有的先见观念和习惯的突破,这种突破需要通过群体间的相互激发、引导,形成改革的组织氛围和实践模式。

学校层面的监控,不仅可以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直接经验出发,具体指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或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进行整体评价,提升和改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水平,同时也使得体育教师在适应性解读和创造性改造中,逐步使教师形成一种信念,即他们应该作为伙伴来决定他们自己的工作计划或所在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化实施。

学校层面监控的内容包括:地方化、校本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规划;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管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发现、解决机制的建立情况、教师教研、培训、资源建设情况等。

42教育系统层次的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评价的一般组织都涉及一系列的程序性活动,需要依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关进行统筹安排、组织落实。他们不仅负责为政策实施和评价提供各种行政支持,如组织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资源供给和明确权责关系等,还通过他们的行政力量动员并落实多元主体的参与,如政府机构以外的专业研究机构及其人员、大众传媒、社会团体和各阶层的人士等,可见,行政权力的主导在政策实施和评价中是举足轻重的。

43用户取向的评价

社会相关利益团体、社会群体和普通公众也会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评价活动中,他们以群体或者个体的身份进行有组织或无组织的评价活动,这类评价有时是非正式的,但是作为社会各阶层不同人士之于改革的重要意见和判断,也会通过大媒介得到广泛地传播,具有反馈及时和辐射范围广的特点,会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的实际运作和实施方案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5信息评价多元主体划分

从关于课程实施主体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课程实施主体理解经历了由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由仅是自然人到吸纳团体、组织、机构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于对课程实施本质理解的深化。在特定课程实施过程的阶段,实施主体与评价主体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换,显然参与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体也是多元的、复杂的,所以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中信息评价主体进行划分。

51信息传递者

课程实施“是一个创造课程方案者和传递课程方案者之间的互动的过程”[4],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制定后,应用到实践需要一个传递者,是来连接课程方案制定者与课程方案执行者的媒介。传递者转达课程方案的理念与价值取向,课程方案实施的技术信息、课程实施的策略、课程方案实施的实际状况信息等,也同时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评价。这种传递是双向的,既包括由课程方案制定者到课程方案执行者,也包括课程方案执行者到课程方案的制定者之间的传递。课程方案传递的具体行为表现为: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宣传与动员、组织与培训等。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过程中,传递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需要地方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学校、体育教研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等,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与价值取向;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在本地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宣传;动员和组织本地区的学校及体育教育单位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师等一系列行为,旨在传递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中,地方文化、本地固有的价值观影响着传递者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宣传、组织培训等一系列行为要结合本地实际,使课程传递行为具有地方特征。

52指令执行者

课程改革只有落实到教学中才有意义,所以课程实施最终的归宿也必须是教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指令的执行者既可以是课程变革的主体,也可以是教学主体。教师作为课程执行阶段的执行者,体现在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上,在课程教学情境中,课程标准是通过教师教案而得以执行的。教师又依据课程标准,整合课程资源,而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执行者不仅仅是体育教师,还应包括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体育教研员、校长等。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执行者,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53决策调适者

伯曼与麦劳克林(PBerman & MMcLaugh-lin)认为:“课程计划本质上要求实施过程是应用者与学校情境之间的相互适应过程――即是说具体方案的目标和方法是由参与者本人最终加以具体化的。”[5]不但是与“学校情境”之间,而是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不确定的、复杂的因素影响,完全“忠实”地、机械地执行课程计划,必然导致课程计划不能如期实现。这就需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调适者”,对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境之间进行“双向”调适。调适行为是以评价为前提的,任何没有经过评价的调适行为都是盲目的,所以,只有作为课程实施的评价主体才能作为决策的调适者。完全照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然使课程实施陷入僵化的境遇,如果能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传递者和执行者的需要,在体育课程实施的方法及技术上,乃至课程实施的目标上进行调整,以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地实施。

54评价中介

评价中介不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中,只应第三方要求对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具体来说,评价内容包括课程方案的制定是否基于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否符合实施主体的需求;课程的实际运行是否符合课程方案。评价中介是基于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否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运行的实际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际运行状态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进行双向评价。这种评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评价,但最终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存在哪些不足等。

6信息评价内容多元化

有效的信息评价在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多元的评价内容能更为全面地反映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的程序来划定评价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程序:地方通过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师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

61地方通过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评价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实施方案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关键,是课程标准与体育课堂教学的中介和桥梁,是本地区区域内学校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及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对地方制定的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应该从是否体现出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与理念,是否反映出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即在达成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情况下,是否充分体现出地区自身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评价。

62师生通过教学实施评价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体现地方化的特征,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要求学习目标结合地方实际,遵循地域文化,而这种“基于地域文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应在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知识与技能学习等方面体现地域性特征和地域文化色彩”[6]。二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以学习目标为依据,贯彻《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稿)》、《体育与健康标准》的“以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以教学内容服务于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三是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稿)》提出“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合理决定着教学质量好差,进而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我们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地实施就必须根据具体实际,选择科学、合理,又符合学生、学校、地方实际的教学方法。

7结论

应用信息思维方式及信息科学理论来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评价问题,使原本复杂、抽象的评价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系统化,为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实施过程信息多元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能。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实施过程信息多元评价体系是一个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不断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它渗透于课程实施全过程,它不只是一种客观的技术性描述,也是反映课程地方化实施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过程。构建不同评价阶段、多层次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和多样评价内容的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体系的意义,在于引导和改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邬.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460.

[2]斯塔费尔比姆.系统的评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8.

[3]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38.

[4]Ornstein,AC.& Hankins,FP..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Third edition.Boseon:Allyn and Bacon,1998:292.

[5]See MclaughlinM..Implementation of ESEA Title I:A Problem of Compliance[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76,80(1):69-94.

[6]娄坚强,樊炳有,等.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如何反映地域体育文化特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0):104-111.

篇3

【关键词】专业体系;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建设工作中,专业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纲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教学任务、检查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基本规格达到培养目标,表现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文件。

1.专业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按照学院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安排,我们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的反馈意见和需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并按照该思路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重点,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Www.133229.Com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这样的建设原则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

2.专业建设思路

2.1学习高职教育理论,转变教育理念;理念转变是专业体系和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为此,课题组在系部组织下,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及精品课程建设理论,转变教师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选派专业带头人、课程技术负责人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种旨在转变教师高职教育理念的培训,先后安排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等负责人参加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培训讲座,深化课程建设理论的认识;课程组老师还多次听取全国知名的职教专家来校举办的讲座,学习课程改革思路,先后听取了职教专家等有关精品课程建设讲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并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并将所学教学理念积极投身到课改中。

2.2专业调研;坚持走产学结合的专业发展道路,结合供用电技术专业实际情况,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主动立足于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专业和社会需求调研,关注毕业生就业需求和新技术应用。为此,供用电技术专业调研组制定了系统的调研提纲,专门制作了用于和现场人员讨论的本专业覆盖岗位工种所应具备的目标能力,各项目标能力应包括的工作任务等调研资料。并采用到企业调研、利用网络沟通调研、利用电话沟通调研等方式,先后对学院专业面向的行业6家单位、地区4家单位进行了相关企业的企业调研,内容涉及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工种员工技能需求、变电检修、电气试验、用电及配电系统的员工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技能,发放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表20余份。通过调研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改革的具体方向和举措。

调研显示:本专业面向的行业公司及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用户单位,覆盖的职业岗位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变电运行与检修、变配电所值班员(值班电工)、用电技术维护与服务等岗位工种。这些岗位工种涵盖了行业和企业用户12大技术工种,对应12种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体系建设思路和内容

通过调研,汇总整理有关资料,课题组以高职教育理论指导改革过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改革目标,分析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界定并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根据核心课程内容,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确定课程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

3.1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根据调研信息,经过分析综合,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应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31项,对着31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汇总,进一步归纳确定专业五大典型工作任务:变电运行技术、电气设备使用维护与检修、电机使用与维护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技术和用电技术与管理等。

3.2课程体系和理实一体课程重构;以企业真实的和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按照理实一体、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重构,形成本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

电子类课程:模电、数电、电子线路装配实训是供用电专业基础课,将原来单独开设的模电、数电两门理论课以及电子线路装配实训课整合为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两门理实一体课,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组织教学。

电机类课程:将有关电机的理论实训课程整合为电机运行与检修一门课程,该课程包括变压器、同步机、异步机、直流电机和微特电机4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学时数在45-60之间,各模块的教学在相应的理实一体教室以及电机实验室、电机专门教室完成。

plc课程将原来的理论课与实训课整合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分为电机控制、自动生产线控制及综合应用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多个项目组成,各个模块的项目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灵活进行选择。

3.3专业核心课程设定;课程整合后,重构了本专业电子电路基础与实践、电机运行与检修等七门理实一体课程作为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包含了本专业覆盖岗位的全部职业能力,实际授课时数达到31周86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40.3%。理实一体课时比例得到极大提高。

核心课程全部进行了学习情境的设计,包括本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目的是通过多个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之目标,解决专业课程进行中的讲练分离、不能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的问题。

在专业方案中强化了顶岗实习,课时数达到18周540课时,与专业核心课程两项合计140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65%。

3.4课程标准的制定;核心课程学习内容重构,确定了课程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在系部的指导下,课题组制定了本专业全部40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各个课程标准包括课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项目载体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标准、学习情境设计等要素,特别突出了建立在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学习情境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对制定的课程标准在教研室进行了研讨,保证课程标准能够准确指导课程教学。

4.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论证与实施

课题组、院、系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论证。

在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阶段,课题组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讨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定出了专业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初稿。学院和系部针对课题组制订的初步方案进行了多次反复论证,组织讨论专业方案,确定课程整合思路,并总结了专业改革阶段性工作。又组织讨论专业方案课程设置,在学院层面组织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会议,请企业专家对方案的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定位、专业覆盖岗位的完整性、典型工作任务的针对性、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等内容。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后,在学院的支持下,选定本专业一个班进行了一轮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经过一轮教学应用,进一步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体系建设解决的问题

专业体系的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为课程教材建设制定了依据,明确了思路,各门课程负责人正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制定教材编写计划,组织编写教材。计划在课程实施之际推出课程改革后的配套教材。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5.1专业教学模式;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突出了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设计;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充分利用真实的或仿真工作环境,确立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情境,强化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5.2课程体系特色;①强调通过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教育,同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②专业知识强调实用性、专业性,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做到知识够用、专长突出、技能娴熟。③课程设置突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注重实用性、开放性、科学性,专业拓展领域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及知识的实用性,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拓展能力。

5.3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六步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在实施教学的六个步骤中,根据实际需要可辅以其它教学手段,如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等。

6.研束语

本文提出了专业体系建设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并对专业体系中关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阐述了专业体系的优化意义,对专业体系中的专业建设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所提出的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已经体现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专业体系建设仍需后续的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4

1.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不足的情况。“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是由于现行高考制度的引领作用及“应试教育”的惯性,大部分的学生都面临着应试升学的压力。不少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对语文、数学等科目高度重视,对体育与健康课则重视不足,常出现体育与健康课时被占用、体育活动开展不足等现象,对体育与健康教学产生不良影响,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受到限制。

2.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大纲不同,它的主体是一个目标体系,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体育教师以目标为指引,结合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定。但在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多按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授课,忽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以致教学内容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不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缺乏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学生喜欢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情况比较多见。不合理的教学内容,与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思路不相符。

3.教学场地与器材配置不足。实施体育课程标准、开展体育教学,必然地需要相应的场地与器材。一直以来,教学场地与器材的不足,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开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的增大,场地器材配置情况有所改善,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当前中小学更存在着体育场地、器材普遍没有国家标准和没有安全认证,体育器材与课程标准、学生需求脱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器材严重缺乏等突出问题。

4.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观念老化。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国家加快了体育教师的培养,但是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缺乏现象还是较为多见。仅以广东省为例,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标准》,2011年全省尚缺体育教师14866名。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的观念、角色、方法、知识都应进行相应的转变。但在一线体育教师中,思想保守、观念老化者不在少数。有研究者对北京市民办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认识情况作了调查,发现对两个版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分了解的体育教师只占全部体育教师的50%。不了解体育课程标准,实施则无从谈起了。

5.农村学校有更多的困难。在教育领域,城乡差异明显。在家长观念、体育投入、师资素质、教师待遇方面,农村学校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农村学校不落实课程标准,伪造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现象较普遍。

二、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建议

1.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坚决落实。两个版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较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在指导思想、课程设计思路都有重大改变。特别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与选择方面,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一线教师充分落实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开发、选用适合本地条件、学生情况的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服务。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一线体育教师应认真领会课标的精神,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计划与工作方案,并按计划与方案开展教学。

2.建立监督体系。实施计划与工作计划是必要的,但是工作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更重要的是如何付诸实施、具体落实。为此,建立严格的“督查督办”制度是必须的。监督体系应由校长或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监督的目的就是检查课标实施计划与方案,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督促老师认真上课,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于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监督体系应迅速作出反应,调动学校的各种力量与资源,予以解决。

3.大力开发课程资源。要想更好地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与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场地器材资源、课程内容资源、时间资源等。学校与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将重点放在场地器材资源、课程内容资源上。

4.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最终都要体育教师在每一节体育课中予以落实,才能产生效果。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成败。针对当前的体育教师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高体育师资力量,使之适应新的要求。一是尽快补足所缺的教师,二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加强体育师资建设,高校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改进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无论是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还是将来体育教师的培养,都要调整课程体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鼓励跨专业学科的学习;重视师范技能、创新能力培养。

5.加强宣传与教育,更新家长观念。让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从来不仅仅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学生家长对此也负有重要责任。但学生家长都成长在按体育大纲授课的年代,对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与健康水平的提高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误区,诸如“不生病即是健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是学校和体育老师的责任”等。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全社会的健康知识与体育价值的宣传与教育,更新家长的观念,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对学校实施体育课程标准的认识,为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在不少的学校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建立了家校沟通平台。学校、体育教师可应用此平台,与家长交流体育知识,提醒家长督促学生参加课余锻炼。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课程联结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课程标准以来,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上的引领作用就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被固定下来。依据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观点,教师的教学应该基于课程标准,标准和教学之间能够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结关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隔膜越来越深。虽然目前理论界普遍意识到课程标准和教学之间存在距离,但是,对于两者在实践中几乎是“无联结”的状态,可能还没有深切的体认。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课程标准有自身的局限性。课程标准比较“虚”,它的知识体系不是很清晰,它的动词运用比较模糊,它与教材、练习、考试之间不是很配套。这些问题都限制了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但是,教师可以因此摒弃课程标准吗?

我们要认识到,课程标准不可能变成考试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这种模糊性质,为教师在特定课堂中的发挥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课程标准是国家层面对学习结果的界定,教师需要将之转化为对自己的教学有实际影响的学习目标,并通过课堂教学验证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与学习、教学具有内在联结的性质。在国家不断改进课程标准的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构建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紧密联结。本文将以数学中的某个单元为例,详细探讨这种联结的可能性。

一、标准――学习――教学的内在联结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规定学生在各课程门类学习中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教学具有内在联结的性质。要理解这种联结关系,我们首先要从本质上看看到底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一般包含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从本质上看,内容标准是一种特殊的目标体系,它就是回答“学生要学什么”。内容标准主要是由行为动词和核心概念(名词)构成。比如“能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等。表现标准则根据内容标准界定学生的表现,它回答的是“多好才表示足够好”这个问题。

教师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运用课程标准,有课程标准编排的原因,它脱离了具体的教材内容,教师很难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实际感受,不像教学大纲,是直接和教材相关的;也和它的学段性有关,标准是课堂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这与教师熟悉的每一堂课的目标制订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课程标准昭示了一种从学生学习结果出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让习惯了教学内容取向、考试题目取向的教师不习惯了。运用学生学习结果的思维,就意味着不只是用教学行为来衡量优劣,也不只是用学业成绩来衡量优劣,因为学习结果包含多种认知类型和层次。

课程标准与学习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结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我们需要对教学再概念。什么是教学?教学并不是教师的演示或展示,而是为了引出对学生达成学习结果的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是否成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判断。良好教学的证据是学生达成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水平。如果证据表明学生没有适当的表现,教师就应当调整或提供额外的教学。课程标准引导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思考:我为什么要教这节课?这节课我想教给学生什么?学生怎样学会比较好地达成内容标准?我应该提供怎样的机会让学生达成标准?等等。不同的教师可以有千差万别的方式来达成学习结果。教师也要有多样的策略来规划学生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达成结果。

由于目前课程标准的不完善和缺少相关的培训,教师还很难将这种内在的联结转化为实际课堂上的联结。因此,构建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紧密联结,从宏观上讲,是对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是让课程标准能够真正准确地描述出学生应该学什么,学到怎样的程度,目前我国的课程标准并不能准确回答这两个核心问题,尤其是很多课程标准都没有表现标准;而从微观上讲,是要建构课程标准的可教学性,即分解课程标准,重新理解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流程以及评估与教学关系的意义,建立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间的紧密联结。下文从技术和程序上提供了一种行动的支架,这是让课程标准从微观意义上与课堂教学建立联系的一种可能。

二、分解标准:以数学中的“万以内的加减法”为例

为了让教师能够分解课程标准,我们提供了让教师理解学生达成标准的框架。这个框架由“学生学什么、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三部分组成。在此,我们以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万以内的加减法”为例加以说明。

(一)学生学什么:知识的类型

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学习的是什么。目前我们的内容标准比较散,知识与技能体系的结构关系建立得不是很到位,需要教师再度开发。明确学生学什么,首先要从处理内容之间的关系人手,根据教材、考试等多种资源,确定标准与标准之间的关系,确定要精熟的标准。何谓精熟的标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三个指标来衡量:一是对所有学生而言,都是最基本且重要的;二是在仔细的规划下,学生可以学得最好的;三是可以被直接用来测验或测量的。

在“万以内的加减法”这一部分,数学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内容标准有三个:一是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二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三是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在这一课程标准中,教师经过讨论,发现有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标准中没有验算这一条,而验算是这一阶段很重要的内容,而且在教材、考试中都有对验算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标准作出调整,加上验算。第二,课程标准非常强调估算,但是估算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较有用,却很难考察。不过,当我们将估算作为一种验算的手段,要求学生体会估算的价值时,估算就和验算联结起来了,估算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新课标中对学生数感的要求也凸显出来了。第三,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不是孤立的,而且很难直接被评估,因此可以体现在第―个标准的实现过程中,结合起来共同设计。

鉴于以上考虑,教师最终确定了这样的精熟标准: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意义,结合估算,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在标准间建立联系是第一步,教师还应该知道,学生学习的是什么样类型的知识,现有的内容

属于哪种知识类型。根据安德森(L.W.Anderson)等人的分类,知识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程序性知识,如何做的知识;反省认知,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通用的学习策略,如复述、精加工和组织、概念图。

上述的三个精熟标准,“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是程序性知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结合估算,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则是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这样划分知识类型是为了让教师教得更加自觉,因为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主要采用的教学、评估策略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这种划分能够帮助教师在进行标准一学习联结的分析时反省:学生为什么没有达成课程标准?我所教的是这种知识类型吗?学生学的是我所教的吗?

(二)学生怎样学:认知的过程

教师应该知道,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怎样的认知过程,达到怎样的认知层级。教师也应该知道,在一个教学任务下达后,学生有可能经历怎样的认知过程。这样才可能保证自己的教学不会给学生太高或太低的认知要求。

根据安德森等人的分类,认知层级可以分成六类: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估、创造。事实上,教师对这种划分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很少有意识地运用于教学。而在安德森等人的分类中,对教学更为有用的是这些认知层级中具体的认知过程。比如“理解”,就包含解释、举例、分类、概要、推论、比较、说明等过程,而“运用”这个层级包含执行、实施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它们的要求很不一样。

根据上述的分类,“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认知类型是“运用”中的“执行”,“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的认知类型是“运用”中的“实施”。这两个标准虽然同处于运用层级,但前者是执行,后者却是实施,因为前者是一种程序性的熟练任务,而后者需要根据不熟悉的问题情境进行选择。“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结合估算,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的认知类型是“理解”中的“解释”、“运用”中的“执行”和“评价”中的“核查”。

确定每一个标准包含哪些认知过程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过程。必须承认,在一开始,教师进行这一过程是有难度的,他们需要将这些看似熟悉实则包含丰富内涵的概念与自己的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但是,一旦他们初步掌握了这些认知层级,发现了这一过程的乐趣,它们就会成为教学利器。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团队是必要的。在教师合作讨论认知层级的过程中,他们对自己应该怎样教学,教到怎样的程度有了更深的体认。这一过程能够帮助教师在联结分析中反省:我所教的认知层级过高或过低吗?学生所经历的认知过程是标准所规定的吗?

(三)学生学得怎样:表现标准

完整的表现标准包含表现水平、表现级别、表现描述、范例、分数线五个方面。要求教师发展出完整的表现标准是不现实的,但教师应该能从结果的角度尽可能将要学生达到怎样的程度表现出来,如“至少写出两种解题方案”“80%学生都能回答正确”。在“万以内的加减法”这一部分,根据三个精熟标准,我们可以制定出如下具体表现目标。

精熟标准1: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目标1a: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共6课时),全班学生独立解答时,解题步骤和答案的正确率至少应达到“不连续进(退)位”80%,“连续进(退)位”70%。

精熟标准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目标2a:学生根据N类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购物、租车……),能够正确地选择估大(小)、估多(少)等方法进行估算。

目标2b:能用简洁的语言和式子,合理而完整地表述出来。

目标2c:能通过估算,基本判断计算结果的数值范围。

精熟标准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结合估算,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目标3a:能正确说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包括说出两种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联)。

目标3b:会用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初步验算。

目标3c:能通过验算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率达到100%。

教师需要确定教到怎样的程度,确定学生表现出的行为。这个过程看似轻松,却是非常考验教师的,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很少考虑学生掌握了这一目标到底意味着什么。

三、建立联结:评估先于教学

标准与教学之间的距离只有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追问“学生达成标准意味着什么,他会产生怎样的状态”才能被不断缩短。当教师通过上述三个阶段深入剖析了学生达成标准意味着什么后,他要做的不是教学,而是设计评估方案。

这是非常重要的“评估先于教学”的思想。通过先设计评估,一方面,教师可以检验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另―方面,设计评估的过程也让教师进一步追问:我希望不同层级的学生有怎样的表现。下面我们以目标1a为例展示评估方案的基本组成内容。

目标1a: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共6课时),全班学生独立解答时,解题步骤和答案的正确率至少应达到“不连续进(退)位”80%,

“连续进(退)位”70%。

评估载体:课堂练习、试卷。

评估任务:计算题。

评估要点:要达到一定的量;要达到一定的速度;要包含两种类型,且有一定比例。

题目设计:……

这时的1a就成为评价目标。不仅对目标1a,对上述所有的目标,教师都可以设计出包含上述要点的评估方案,并进行相互的讨论,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作出调整。这个评估方案可以帮助教师验证,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确实帮助学生达成了标准。我们并不能给出一幅静止的图景或一个固定的答案,告诉教师―个真正基于标准的教案或课堂是怎样的,因为达成标准的教学路径多种多样,而规定学习结果以及验证结果的手段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篇6

二、把握一个原则。现在制定新的高考方案有一个原则必须把握住,那就是必须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紧密联系,不可脱节。新课程的相关指导思想不仅仅在指导着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也在指导着高考如何考。新课程标准是高考方案制定的基础,高考方案的制定,它不是谁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是越新越好,越奇越好,更不是将原来的高考方案简单改变一下,换汤不换药。它需要在整个高考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处处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把高考与新课程标准融为一体,让高考成为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师生真正感受到新课程实验所带来的无穷益处!

三、设计一种形式。有人或许不能理解,2009年的语文高考方案难道只有一种形式。这里所说的“一种形式”指的是2009年高考时呈现在考生面前的那张试卷的外在结构形式。这种形式是就大的方面来说的,也只能是一种,因为那只是一张试卷,而不是多张试卷去供学生选择,就安徽省目前情况来看也只能是这样了。那么在这张试卷上如何体现新课程思想呢?高中学课程的一个指导思想思想就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帮助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这就要求在试卷结构安排上改变以前的形式。在最近这几年的高考中,语文试卷的客观题选择题一般都是10题,分值是30分。这个比例要缩小,要减少客观选择题,提高主观题的比例,尤其是作文题。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高考作文60分已不能体现新课程的思想了,作文的分值在语文试卷总分150分的情况下最好提高到75分,并且分成大小两篇作文,大作文50分,小作文25分,在考察上各有侧重,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

语文新课标实行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这在高考试卷的结构上必须有所体现。根据这一点,可以把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分成两部分,即必做题部分和选做题部分。必做题的设置是依据必修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重要的必须掌握的知识,而选做题则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在选了自己喜爱的课程之后,选择自己拿手的题目,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最能体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帮助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这个高中新课程指导思想。这样就很好地通过试卷结构的安排兼顾必修和选修两个方面。如果在2009年高考方案中没有兼顾这两个方面,这将不利于以后的教学是很显然的了,高考导向性是不容忽视的。

四、试题的命制须慎重。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方向是很明确的,就是要体现新课改思想,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命题时重点必须要围绕学生的语文素养,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不搞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去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道试题的命制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体现语文的素养,合情合理地解决,就可以得分。前面提到的作文命题形式的改变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这样做就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尽情地展示自己,尽情去享受语文,享受生活,这也或许是对新课程思想的最好诠释。

篇7

关键词: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标准;比较

一、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概述

澳大利亚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6 个州中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是澳大利亚教育的典型代表。本文以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FrameworkII)为例进行比较。澳大利亚所有的州和区都采用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基础,分别是艺术、英语、体育和健康教育、外语、数学、科学、社会和环境研究、技术。每个州根据自己的情况,以此学习领域设置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隶属于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中的技术部分,技术包括三个分支:信息、材料、系统。

二、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内容结构

(一)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和目标

1.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信息”是指经过加工而呈现出来变得有用并且能向人们提供知识的数据资料。运用一系列信息技术设备,信息能被储存检索和交流。不同类型的资料,如文本、动态或者静态的影像、声音、符号和统计资料,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备通过电子技术转化为信息。学生要运用广泛的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及程序来处理及交流信息以满足特殊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高中阶段定位为:学生要学习信息及通讯领域的新兴技术,并且要运用工具、技术及程序去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中,在技术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运用信息来工作使学生:

(1)通过应用一系列技术设备及设计出来的程序,这些程序用于获取组织运用储存检索和交流信息,从而创造性地把资料转化为信息。(2)获取及处理信息通过不同的媒介将信息传达给不同的接收者。(3)最大限度地分析资料和呈现信息。(4)理解信息的性质用途。(5)分析解释和预测信息的格式及趋势。(6)评价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7)理解用于获取处理及交流信息的设备的作用功能及特征。(8)探究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当前及未来社会经济的影响。(9)理解信息在社会中的作用。(10)考察已有的设备和程序探究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应用。

以上课程目标,主要认为学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系统地、创造性地提出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使用多种设备和资源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评价信息的能力;真实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结构

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结构框架清晰。《课程标准框架》中信息技术课程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的学习共分为6个水平以及水平6拓展,每个水平包括三个要素:课程重点、学习成果和评价指标。

1.课程重点

包括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四个阶段的详细内容:调查、设计、制作和评估。

2.学习成果

对每个水平都设定了学习成果标准,都有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学习成果,这些标准是可以被测量的。

3.指标评价

对于每一水平的学习成果,课程标准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说明学生获得该学习成果时,应该达到的水平。

(三)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以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中阶段(水平6及水平6拓展)为例进行说明。

1.课程重点

信息技术水平6的课程重点是:学生研究几项新兴技术的性质以及影响,运用工具、技术及程序来解决问题。他们以个体及小组的方式进行工作。学生解决十至十二个涉及处理三种不同类型资料,如文字、数字、声音及图像(动态与静态)的问题,以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当学生解决信息问题时,学生得完成技术过程的调查、设计、制作和评估四个步骤。他们以适合问题得以解决的序列来完成这些步骤。

2.学习成果

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每个水平都设定了学习成果标准,每一个水平都有两个方面的学习成果:(1)有关特定技术概念的知识,以及对这些概念的理解;(2)以满足使用者需要的方式,表达学生解决信息技术的能力。

3.评价指标

对于每一个水平的学习成果,课程标准设置了一系列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表明获得该成果需要达到的水平。

三、中澳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比较

根据以上对澳大利亚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具体分析,中澳对比归纳如下几点。

(一)课程定位

中澳两国课程定位都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澳大利亚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在向学生提供制作高质量产品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知识和技能侧重于制作产品的实际需要。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偏重于计算机技术,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

(二)课程目标

中澳两国课程目标都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对信息活动进行评价,利用技术和设备解决实际问题。中澳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澳大利亚课程目标中提出,在真实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应通过制作产品来解决问题或满足需要,注重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2)澳大利亚课程目标中提出在考察已有的设备和程序基础上探究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应用。(3)我国强调信息素养及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

(三)课程标准结构

澳大利亚课程标准结构框架清晰,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的学习共分为6个水平以及水平6拓展,每个水平包括三个要素:课程重点、学习成果和评价指标。强调能力培养,并通过样例对教师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我国的课程标准对老师有指导性建议,但缺少具体指导;评价指标不明确,缺少可操作性。

1.澳大利亚课程标准

(1)课程重点。相当于我国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实施建议,课程重点通过给出一个设计要点样例,来详细描述学生在完成这个样例的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技术过程的四个阶段:调查、设计、制作和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有实质意义的帮助。以水平6为例,信息问题表述在设计要点中,设计要点将包括对以往实践细节的描述以及有关具体技术、设备、程序或时间的具体规定。如,“计划并形成一个学校足球淘汰赛的试验解决方案。”样例详细描述学习过程中经历技术过程的四个阶段,其中当学生“设计”其解决方案时,他们考虑:现行的解决问题方式的缺陷;可供选择方案的细节,包括对较好方案选择的证明;解决此问题所需的设备及运行方式;保护信息安全的实践策略;检测运行适当性的标准,如人们获取被保护的信息的能力;当学生组成小组时,组员的责任及期限。从上述看出,澳大利亚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调查、设计、制作和评估完成学习任务。(2)澳大利亚课程标准中学习成果和评价指标具体清晰。详细描述了水平6(水平6拓展)的学习成果和评价指标。

2.我国的课程标准

我国课程标准由以下几大部分构成: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与要求(含教学提示与建议)、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通过分析,我国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有指导性建议,但缺少具体指导;评价指标不明确,缺少可操作性。

(1)课程内容标准。澳大利亚课程标准内容强调学生能力培养,一是立足于信息技术所能给予学生的发展来提出目标,目标具体可测;二是从完整的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来说明学生应达到的水平,操作性强。我国的课程标准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但内容上以模块单元进行编排,侧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几个方面抽象谈学生的发展,不易操作。(2)课程评价。澳大利亚对学习成果设置清晰的评价指标。对于每一个水平的学习成果,课程标准设置了一系列相应的评价指标。我国课程标准的纲要性太强,不够具体。仔细研读了标准依然不少,教师无法准确理解标准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水平,具体评价指标不明确。(3)课程价值取向。澳大利亚信息技术整合到技术领域各分支,并与其他领域综合。在材料、系统及“材料与运动”的学习中关注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及信息素养的培养。

四、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中澳两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比较,澳大利亚课程标准对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从上述标准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通过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内容是以技术主导的。

(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课程标准和内容强调以知识为主线

我国课程内容以模块为单元集中安排,如要求进行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等模块的学习,学习知识技能、掌握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澳大利亚课程以问题为主线。以水平6为例,要求学生解决十至十二个涉及处理三种不同类型资料,如文字、数字、声音及图像(动态与静态)的问题,以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更加重视产品制作,以完整的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来说明学生应达到的水平。

2.我国课程标准和内容强调技术导向

从我国标准的课程设置就可看出,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为主,强调工具的使用。以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为例,五个单元内容标准中四个是让学生掌握关于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较为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工具的使用。澳大利亚课程强调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设计、制作和评估完成具体的学习。

3.我国课程标准评价指标不明确

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显著特征就是有着鲜明的评价标准。对学习成果设置清晰的评价指标,每一水平下都有相应的学习成果,评价指标对应于学习成果。

相对而言,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评价体系上有着明显不足。评价建议是从总体上指导“评价”。如《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年版)》提出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没有给出具体如何操作,没有具体的学习评价指标。

(二)对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内容修订的建议

1.更新课程理念,明确课程定位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技术过程的四个阶段:调查、设计、制作和评估。强调学生制作产品的能力,希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内容。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依然是以模块单元知识为主线,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强调技术导向。建议在修订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时,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内容编排上以任务或问题为主线,通过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

2.明确评价标准,增加可测性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为学生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的学习共分为6个水平以及水平6拓展来测量其成就。每一个水平都有两个方面的学习成果:(1)有关特定技术概念的知识,以及对这些概念的理解。(2)以满足使用者需要的方式,表达学生解决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于每一个水平的学习成果,课程标准设置了一系列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表明获得该成果需要达到的水平。这些指标是能够证明学习结果成就的操作水平细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建议修订将我国课程标准,明确评价标准,相对于每个具体的内容,制定具体指标,说明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习成果。将评价指标细化并分类编号,增加评价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参考文献:

丛立新,章燕.澳大利亚课程标准(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FRAMEWORK Ⅱ译)[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5.

篇8

论文关键词:工学结合;管理实务课程;课程标准;开发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和重要特征已经形成共识,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还存在许多空白,尤其是财经职业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实务课程标准非常缺乏。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导致教学无法贴近实际管理需要,一些对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隐性能力”、“经验性知识”、“职业素质”在教学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要求与体现,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制定来解决上述问题。 

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一门课程所期望的学习效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涵盖课程定位、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情境设计、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标准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依据。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设计,其核心理念是“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与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其根本要求是以行动为导向,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笔者基于工学结合理念和要求,结合我们已经开发出来的《管理基础及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等课程标准的实际操作,针对高职管理实务课程标准的开发进行探讨。 

课程定位 

所谓课程定位,就是明确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课程定位是课程标准开发的基础,有了明确的课程定位,就可以为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采用、考核与评价方式的选择等提供直接的依据。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对管理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教学化处理的结果,其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基础》、《会计基础》、《经济学基础》、《统计基础》等;二是培养学生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课程,主要有《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生产管理实务》、《营销管理实务》、《财务管理实务》等;三是培养学生管理经验性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课程,主要有《中期实习》、《顶岗实习》、《多专业综合实训》、《erp沙盘实训》等。由此可见,管理实务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的任务,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它处于管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组成部分的中间环节,是《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等先导课程的延伸,为《中期实习》、《顶岗实习》、《多专业综合实训》等后续课程提供支撑。 

设计思路 

基于工学结合的管理实务课程设计应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思路:一是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根据学生就业于基层管理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确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二是以行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设计应包括认知管理、模拟管理、实践管理三个环节,让学生遵循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过程进行学习。强调无论是那一个环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都需要通过行动去完成,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后练”、“学后用”。三是以任务为归属点,课程以管理的业务活动、资源、对象为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及子情境,每一个情境及子情境就是一项学习(工作)任务,其设计应突出关键知识点、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应用与表现,学生在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训练各种能力,修炼职业素质;通过学习(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及学习成果的迁移和应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应实现的最终行为,是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开发中,清楚表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和教师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它可以作为教学评价标准,有效地评价教学效果。 

目标结构 管理实务课程目标从层次上划分为课程目标、情境目标、子情境目标,首先确立课程目标,然后分解、落实为情境目标、子情境目标,三者必须保持一致;从内容上划分为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在目标设计时特别需要明确素质目标,以体现教学的“育人”功能,即职业教育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 

目标特征 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开发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的确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教学是围绕目标来进行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很难有效地组织教学。另外,由于管理实务课程要实现的目标具有多元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素质目标(态度、信念、价值观等),不同的目标具有不同的特征,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目标具有显性、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等属性,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素质目标具有隐性、笼统、不易测量等属性,这样就使教学目标的表述成为了一个难点。 

目标表述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课程结果,是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如上所述,这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包含许多隐性能力和经验性成分,不可能成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所以,可以采用“手段+行为+结果”的方式来表述情境及子情境目标。在我们所设计与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中,就采用了“手段+行为+结果”目标表述方式。例如,“工作分析实施”子情境目标可以表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自学、社会调查以及网络资源,并在教师的讲授指导下,实施工作分析。完成本情境学习(工作)任务后,学生应能够写出工作分析报告,包括认识工作分析的要求,阐述工作分析的流程,能利用适当的方法获取工作分析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能对组织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分析。这样表述的意义是:目标的实现需要哪些手段和条件很明确;目标是通过完成特定的学习(工作)任务行为来实现的;结果是用语言可以明确表达出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完成了特定的学习(工作)任务,学生就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同时也具备了所期望的隐性能力和经验,即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态度、价值观等,这样就比较圆满地解决了学习目标表述这个难点问题。 

情境设计 

高职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情境设计一定是来源于组织实际管理工作的典型任务,当然更要跨越实际工作局限,进行教学化、系统化处理和加工,以体现教育的普适性。并且通过选择适当的载体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将完成学习(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机地置入所设计的学习(工作)情境之中,使学生在真实(仿真)情形与环境下,通过开展各种管理活动实现学习,以体现“寓教于做、寓教于用、寓教于乐”的工学结合理念及要求。 

以我们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为例。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基层管理岗位的实际业务活动设计了工作分析、计划制定、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设计、劳动关系处理七个教学情境,并通过“超市收银员”作为典型管理对象来承载教学活动过程。每一个学习情境下设置若干子情境,每一个子情境就是一项学习(工作)任务,完整体现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学习(工作)环节。每一个子情境都是一项独立的学习(工作)任务,各情境及子情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完成每一个情境及子情境的学习(工作)任务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完成每一个情境及子情境的学习(工作)任务的结果,是形成解决各种管理问题的计划方案、工作报告、经验总结、分析报表等管理文书。 

教学方法 

基于工学结合开发的管理实务课程一定是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去实现,而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最理想的形式,所以,项目教学法必然成为管理实务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将每一个学习情境及子情境设计为一个项目实施教学,每一个项目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组织教学,学生分小组实施和完成项目任务及目标,每个步骤学生都要共同参与行动。 

选择项目教学法的理由 (1)项目教学法实现了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通过“知识导向”讲授法是难以培养这三项能力的,特别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都具有隐含性,只有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学生通过学习(工作)过程以及学习(工作)任务的完成,形成解决各种管理问题的专业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以及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即培养自己的社会能力;逐步训练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对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和总结,能自主学习,即获得方法能力。所以,项目教学法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的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2)项目教学法与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实现了完美的结合。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个基本职能来实现的,管理实务课程就是要训练学生的这四项基本能力。项目教学法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步骤属于管理计划职能的范畴,检查、评价属于管理控制职能的范畴,所以,按照项目教学法对每一个情境实施教学,学生的计划、控制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另外,按照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求,学生需要分小组进行学习(工作),学生要轮换担任组长,对学习(工作)过程进行组织、领导。这样,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也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项目教学法实现了对学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能力的全面培养。 

项目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项目教学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并不完全对立,它们的关系是: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六个步骤中应穿插其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能顺利进行以及使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其他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等。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管理实务课程的每一个子情境教学可以按照下面六个步骤和具体要求组织实施。(1)资讯。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录像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导入学习;教师讲授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师布置学习(工作)任务;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得有关信息。(2)计划。教师提出有关要求;学生小组通过讨论,制定出各种学习(工作)方案;教师参与学习(工作)方案的制定。(3)决策。在教师在指导下,学生论证各个学习(工作)方案;教师参与论证,并提出有关意见;教师与学生共同选出学习(工作)任务方案。(4)实施。学生按照所选方案实施学习(工作);学生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并提交学习(工作)成果;各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学习(工作)成果交流;教师对各学习小组的学习(工作)成果进行点评;教师将学生学习(工作)成果记录、归档。(5)检查。学生自行对学习(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检查,采用自查、小组成员互查、各小组交换互查等方式;教师对学习(工作)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6)评价。教师运用课堂提问、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教师运用量表评价学生学习(工作)任务过程及成果;教师和学生运用量表、360°方法评价学生的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责任感、事业心、工作作风等;学生运用量表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责任心等。 

考核与评价 

篇9

上海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出台后,不少教育培训机构“闻风而动”,大力宣传高中“课外加餐”的重要性,让一些高一学生的家长倍感焦虑。据了解,针对高考改革,上海高一学生普遍增加课外补习的科目。从上海高考改革试点方案看,从2017年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学生在完成基础型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学习其中3门科目并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针对高考改革的这一新变化,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课外加餐”的热情变得更加高涨,“课外加餐”的科目数越来越多,小科目“课外加餐”逐渐走俏。

在很多家长看来,此次高考改革对于今年的高一新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没有参照对象,因此早学点、多学点、学深点总没有坏处。有的学生一下子报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门科目的辅导班,而同时补习很多科目的学生不在少数。此外,小科目“课外加餐”逐渐走俏,语文、数学、英语之外的“小科目”课外补习需求也大大增加。不少家长表示,等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出台后,还将根据相关政策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增加“小科目”的辅导科目。不少培训机构也重新研发课程,调整教学方法,还有不少培训机构从“小科目”上面嗅到了商机。无巧不成书,“商机”的另一面是“嗅到了”那“教育变革”所可能带来的“大数据综合测评”,换言之“考绩”或曰“考机”。

一直以来,“课外加餐”被家长和学生视作备战高考的法宝,因此家长和学生沿袭这一思路应对新高考,倒也不足为怪。但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和学生对“课外加餐”不可过于盲从,层层加码也未见得是一种好的选择。伴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标准的调整势在必行。然而调整的总体方向和趋势是什么?新的学业水平考试难度如何确定?仅靠课堂教学是否能够应对这样的考试?这是家长和学生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

目前,上海市教委正着手对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调整,要求合格性考试内容以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其难度将低于现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等级性考试内容以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其难度也会略低于现行高考“3+1”模式中“+1”科目考试要求。但也有人认为,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来划分等级并计入高考成绩的,虽然考试可能降低了难度,但仍然存在很强的竞争性,不可掉以轻心。然而正如专家所言,在现阶段如果盲目地进行“课外加餐”,有可能花费了大量时间,却补了很多课程标准根本没有要求的内容,可能会得不偿失。

篇10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提法,课程标准这个术语只是近年来才开始涉及。2006年以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有关文件中提出了建立以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1],但是对课程标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2]对课程标准作出了相对宏观的的定义: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网站[3]参照基础教育中的课程标准概念以及现代各国对课程标准的不同界定 ,将课程标准定义为: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及评价建议,体现该课程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对于课程标准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的关系,国内有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是以马树超[4]为代表的等同说,他认为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课程大纲“严格来说没有实质区别,只是课程标准更细一些”。一种是李建平[5]等提出的差别说。这些学者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而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关于课程标准的建立主体,也有几种不同意见。马树超[6]等认为,“课程标准学校难以建立,应该由国家统一制定才有权威性,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但我们国家研究力量不足,只能靠大家先尝试”。黄进[7]则认为,高职院校是课程标准制定的主体,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由国家统一制定、由学校负责实施, 绝大多数课程标准是需要由高职院校自行制定并负责实施。因此,高职院校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尽快启动课程标准工程。课程标准既是高职院校内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石,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各高职院校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论据之一。课程标准的有无以及质量的高低将成为高职院校未来激烈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

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都非常熟悉各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具体规定了日常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的变化,内容的增加或删减;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应当说,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明显的差异,课程标准不等同于教学大纲[8]。课程标准体现的是标准制定单位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法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管理课程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从教与学的角度来分析,课程标准是从学的角度规定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是基本要求,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

而教学大纲则是从教的角度规定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教学大纲是最高要求,所以教学和考试都不应超越大纲。

3 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标准的制定

3.1 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概况

“软件项目开发指导”是我院信息工程系中英国际合作软件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英文名称为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已有三届学生学习了本课程。学生所选择开发的项目可以是基于工作实际的,也可以是基于学生兴趣的。但无论怎样选择,项目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框架体系和要求,以利于培养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开发出符合特定需求的实用软件的能力。

选择本课程开发课程标准的主要考虑为,该课程为国内同类院校率先开设,课程对于学生能力提高作用显著。课程教学团队中有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留学回国人员,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有英国合作院校教师。此外,团队成员还参加了近期在英国召开的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9],带来的一些有关职业教育标准的最新信息也为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3.2 课程标准制定原则与主要流程

对于制定和实施课程标准的教师,我们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相关知识,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内涵,明确课程标准基本框架和内容,掌握课程标准制订技巧。在实施过程中更要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课程教学的模式和途径,不断完善课程标准的内涵建设。

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我们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1) 主要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2)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3) 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和可评估的;

(4) 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积极设计者;

(5)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

我们对课程标准进行开发的主要流程为:

(1) 讨论软件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2) 参照中国职业大典和[10]英国职业课程标准[11];

(3) 分析软件项目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4) 征求意见,反复研讨,修改制定课程标准。

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单位共同开发,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这门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4 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标准的特点与主要内容

4.1 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标准的特点

在课程标准开发中,我们能紧密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开发的课程的标准明确具体,并积极开展了与专业教学改革相配套的教材建设,有关教材将于2009年初出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还特别重视校内学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协调性,建设了软件仿真工厂,积极推行和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为:

(1) 课程标准格式规范,主要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学习指导等部分;

(2)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为基本的要求;

(3)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4) 将职业标准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标准中。

4.2 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学时、课程对象、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学习指导等八个部分。

各主要部分的内容有:课程概述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用直观的语言提出了学习成果;课程内容详细地列出了课程五个方面的分项要求,包括制订项目开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