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产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结构 海洋强国 战略
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大背景
(一)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
过去的数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全面放缓,进入“新常态”。一些行业甚至已经陷入“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缺失”的尴尬发展境地,要化解这类发展矛盾,就必须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二)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国家层面发展战略布局
近年来,诸多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相继开幕。这些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包括:“一带一路”经济带、上海自由贸易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北部湾新经济开发区等。四大区域共同构成“四点一线”的沿海岸线城市群。
二、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模式选择
海洋强国战略可以分为三类因素,即基础性因素、发展性因素和完善性因素。基础性因素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本量四大因素,发展性因素包括海洋生态、海洋法制和海洋开发技术水平三大因素,最后,发展海洋文化作为完善性因素。这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时间上有顺承关系,形成“梯度推进”发展模式。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应该遵循“梯度推进”模式,循序渐进。
三、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政策建议
按照“梯度推进”发展模式,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应制定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战略,
(一)第一阶段:
第一,加强海洋开发力度,提振海洋经济。亚投行的战略机遇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国内产业的转移和承接,进一步促进海洋事业发展,如图2所示,
所以,要充分借力亚投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第二,培养海上力量,保障海洋安全。今年9月19日,日本通过新安保法案,意味着日本从此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鉴于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海上力量,形成区域威慑力。第三,完善海洋事务管理体制,规范海洋事务管理。对于东南亚一些国家,可以给予其经济或军事等方面的直接利益笼络人心,为我国加强海洋事务的管理扫清政治障碍。第四,发展海洋教育,培养海洋人才。2014年,中国海洋专业毕业生硕士、博士人数约4029人,说明我国海洋专业人才紧缺。所以,需要加强海洋人才培养。
(二)第二阶段
第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卫海上能源安全。要保证海上能源安全,就要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完善我国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为开采海洋资源提供便利条件。第二,完善海洋法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海洋法律体系共有法律文件约33件。随着海洋事务的复杂化,亟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海洋法律体系。第三,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2013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9.55%,相比于海洋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我国对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的投入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三)第三阶段
培育海洋文化,形成全民族的海洋传统。培育海洋文化包括国内民众海洋意识的培养和加强与海上邻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两个方面。对国内民众海洋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手段实现,提高国内民众对海洋的认识程度。在发展与海上邻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方面,需要寻找利益共同点,突破中国与亚洲国家尤其是海上邻国之间的政治成见,建立和平对话机制。
四、小结
结合当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特点,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应采取适当发展模式,即“梯度推进”模式,“梯度推进”模式下,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推进四大基础性因素,即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军事力量、海洋管理水平及海洋人才储备量。第二阶段:推进三大发展性因素,即海洋生态、海洋法制和海洋开发技术水准。第三阶段:培育海洋文化,形成全民族的海洋传统。按照三个阶段之间的顺承关系,有序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南海区域问题研究编委会.南海区域问题研究第一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熊显华编译.大国海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篇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滞后、社会重视不够、就业难度较大等方面,建议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树立重视基础产业学科的社会氛围和注重能力培养树立良好就业观。
关键词:
农林经管;学科建设;困境对策
上世纪末各地高校扩招扩建以来,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在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向,各自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性的大学。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的海洋水产高等院校也都积极努力地发展综合学科,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渔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农业总产值的9%,渔业人口达2000多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渔)业现代化,就应该更加重视大农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推进新农(渔)村建设,就必须解决“三农(渔)”问题,就不可忽视渔业、渔村和渔民问题,这都离不开渔业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作为农(渔)业院校的重点应该放在能够直接服务社会的应用型研究人才培养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基本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拥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工作之中。而水产(渔)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与现有海洋水产院校的学科设置不相匹配,其发展面临着困境。
一面临困境
(一)学科发展缓慢
农林经济管理中的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历史较长,如上海海洋大学的渔业经济管理学科教育,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设有渔业经济研究室,向学生传授有关渔业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1985年该校渔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招生,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唯一的本科专业;2002年随着渔业经济管理硕士点、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点和渔业经济与管理博士点的设立,成为具有全学科支撑的专业。虽然渔业经济管理专业办学的时间比较长,学科支撑有力,但与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和专业相比,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目前全国海洋及涉渔院校都开设和设立了专业,但基本培养模式雷同,形成相对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内容,专业办学规模比较小,力量分散,缺乏相关学科群的支撑,使得办学力量难以集中,资源配置分散,造成学科发展不尽理想,难以形成学科特色。
(二)社会重视不够
在当今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会计、国际贸易和物流等领域,对“农(渔)”字当头的专业,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难以摆脱社会的歧视,认为学习农业没有意义,学习渔业更没有意义,使得优秀学生不愿填写和报考该专业,学生就学率低下,专业名额极少。从上海海洋大学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报考生源来看,2010~2012年三年间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分别为61.1%、42.6%和51.1%,而且学生都不愿意调剂,其调剂录取率基本为零,并且在上海地区的报考生源均为第一志愿录取,其他省份的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同时,由于产业的因素,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他专业能够扩大招生规模,而渔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难以扩容,其本科学生人数一直维持在40名左右,且入学以后要求转专业学习的学生数量较多,造成学生生源严重不足。
(三)就业难度较大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的局限,涉农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力相对较强,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在竞争中毫无优势可言,导致学生人文教养不足,综合能力欠缺。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和部门的偏见和误解以及就业配套机制的缺乏,使得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削弱了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意向。目前,农林(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集中在企业、灵活就业和继续就学等方面,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下。根据《上海海洋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的统计,该校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为46%。以2012届毕业生为例,在34名毕业生中,继续就学(国内外)的11名,占总数的32.4%;从事与专业相关、到涉农类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仅为4人,占总数的11.8%;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的19名,占总数的55.8%。尤其在学生就业上,校院发动全系老师的力量,并通过校友介绍等途径,推动学生就业。
二对策建议
(一)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
涉农(渔)类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注重农(渔)业经济和经营管理应用人才培养,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增加人文社会类基础课程和产业实用技能型的实践内容。同时,应根据国家对基础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增加相关实用课程设置,并跟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建议意见,结合国内外专业学科发展实际,积极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培养方案,构建既具有渔业特色,又包含经济与管理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
(二)树立重视基础产业学科的社会氛围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看,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国家政策一般以重农主义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其政策导向逐步由重农主义转为重商主义。但在经历战争、经济大萧条和环境问题等危机之后,又出现了重视基础产业的大环境。推进现代农(渔)业建设,符合世界发展规律。只有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好,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中国梦。因此,需积极呼吁社会各界树立重视农业等基础产业的思想,只有农业稳固了,国家才能稳固。而农业的稳固和发展,迫切需要依赖大批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需要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涉农院校的大力培养,需要社会重视和支持基础产业和学科建设。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对涉农院校的偏见,加大财政投入和招收农(渔)业大学毕业生力度,为人才培养和流动提供良好环境。
(三)注重能力培养树立良好就业观
随着我国现代农(渔)业建设以及渔业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对农林(渔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期望,要求学生不仅能具备专业应有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针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农林(渔业)院校应改变培养方式,注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是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积极探索既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三是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克服自身专业等方面的压力,理性对待自己的人生观。
作者:乐家华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瑾等.关于农业类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8):99-102.
篇3
关键词:MyCOS 就业 主要问题
1.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选择
1.1就业所在地的选择――家乡所在地和就业所在地的差异
从图1中可见,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与生源分布是基本均衡的,大学生家乡所在地和所上大学所在地基本相当。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流向上,家乡所在地在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毕业时只有77.6%的学生留在本地区,有22.4%的学生到东部就业、发展。
大学生家乡所在地和所上大学所在地基本相当,说明地理位置不是接受本科教育的障碍。但是,家乡所在地和就业所在地的差异较大,显示了孔雀依然东南飞的趋势: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远高于中西部,显现了就业平台的经济科技条件与环境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1.2就业单位类型的选择――在不同所有制单位就业的差异
民营企业/个体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共雇佣本科毕业生的36.2%,雇佣高职/专科毕业生的57.1%。政府只雇佣了本科毕业生的12.3%,高职/专科毕业生的7.2%,并不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非国有企业雇佣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59.7%。
目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依靠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由此可见,继续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1.3就业专业的选择――所学专业与就业专业的差异
就业大学生中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仅占一半(55.1%),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的接近三分之一(28.6%),即大约每三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三分之一的大学生用非所学的现状,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出现了部分专业供大于求的现象,也反映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符合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要,人才“不好用”的现象依然存在。
2.关于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与调整
2.1近几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需求趋势
由图2可见,最热门专业的供给量大于就业量的程度(余量)从高到低的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失业最多的10个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这一结论有力地证明了专业结构失调是大学生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2011届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和绿牌发展专业
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2011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从2011届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和绿牌发展专业的对照可见,多年前招生不景气甚至停招的专业又成了“香饽饽”了,说明国民经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下,资源型经济及其服务领域对相关专业的强烈需求。
3.关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还有22%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农学的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为31%,工学最低,为18%。
分析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的人群中,有98%是主动离职,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和薪资福利偏低(22%)。
频繁离职并不利于毕业生以后的职业发展。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在就业前并没有认真设计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也没有认真考察所选择的职业类型及环境与自己的“职业锚”是否符合。
4.几点结论及建议
4.1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理性思考与选择
4.1.1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前要认真设计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认真考察所选择的职业类型及环境与自己的“职业锚”尽可能地符合,以避免频繁离职,以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趋向确定时,要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合理地确定目标取向、能力取向、机会取向。
在进行目标取向时,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条件为依据进行自己的人生目标分析:价值、理想、成就动机、 兴趣等。
在进行能力取向时,要对自己与他人的优劣进行分析:智慧、技能、情商、学历、性格等。
在进行机会取向时,要对面临的挑战与机会进行分析: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
4.1.2资源型经济及其服务领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推动的发展领域,对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需求强烈。尽管目前条件和环境相对艰苦,但发展前景相当可观,是有志大学生的首选之地,来日必将大有作为。
4.2学校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义务
高等学校要全面规划与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发展环境、不同心理特质(兴趣、性格职向、智商、情商、潜能、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水准、态度、人格等)和生理特质(性别、年龄、体能、健康、身高、体重和外貌)的大学生给予不同的就业指导。
高等学校要在专业设置上坚持市场导向而不是收费导向,超前预测社会需求,走出“热门专业”的误区,避免大学生毕业时部分专业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符合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要。
高等学校及其大学生就业部门要加强大学生的求职辅导培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求学到社会求职的转变。
4.3政府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责任
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专业发展规划上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在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计划,控制部分专业供大于求的现象,既避免大学生的专业结构性失业,也避免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鉴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目前就业主要依靠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政府应该继续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事业,在创投资金、税收、经营管理、政府购买等方面予以扶持。
参考文献:
[1]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版。
[2]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6月版。
篇4
(一)经济指标稳中有升。
今年1-10月,东部产业集聚区(包括东部新区和上马工业园)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75亿元,同比增长42.45%,其中政府性投入7.2亿元(东部新区6.93亿元),同比增长44.91%,工业性投入13.55亿元(东部新区6.37亿元),同比增长41.18%;实现工业总产值23.21亿元(东部新区3214万元),同比增长87.92%;新入区企业6家,完成供地1696亩(其中工业用地1113亩);新开工企业14家;新投产企业13家(其中标准厂房企业6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二)规划编制更趋完善。
按照“富规划、穷建设”原则,邀请国内较高水平的设计院在编制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东部区域协调规划,现经多轮深化已确定;总体规划、南片城市设计结合周边环境变化,在多次调整后现已确定;478公顷的龙门湖湿地公园方案已评审确认;北片生态化排水规划已委托设计;供电、给水、燃气、弱电、综合管线等专项规划均已完成评审。
(三)平台建设全面推进。
今年以来,重点围绕13个续建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18个筹备报批项目,在建项目抓进度、报批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报批,确保每一个项目进展环环相扣不脱节。市政道路桥梁方面:累计填筑土石方1800万吨,形成北片“四纵八横”和南片“六纵六横”共计56.5公里长的道路路基框架。对外交通主通道港湾大道、松航中路全面完成硬化、绿化并贯通;7条市政道路完成临时路面,9座桥梁正在施工;15条道路处在不同程度报批中,其中12条道路已完成可研,2条道路完成初设,1条道路即将委托招标。生产生活配套方面:标准厂房一期附属食堂、宿舍楼、科研厂房基本完工;城市规划馆土建工程主体完成并已通过中间验收,布展方案10月10日完成招投标;新区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北片污水处理厂于8月29日开工建设,其中北片污水处理厂开始综合基础浇筑。生态基础设施方面:港湾大道、松航中路东侧及西侧、标准厂房、祥云河周边绿化共计35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已完工;松航南路、礁山湖、千禧路景观绿化施工图设计完成;曙光湖景观绿化及水体开挖工程已开工;南北片河道湖泊工程已完成开挖18公里长;北片造田造地工程已完成1500亩。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管委会专门出台了《东部新区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工程人员每日两次下工地巡查,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工程进度、施工进行管理,同时督促监理单位严格进行工程质量控制,通过制度的约束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区内工程的质量监管力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招商选资态势喜人。
一是招商办法进一步完善。修改完善了招商办法及入区企业项目评估办法,完成科技型企业园招商办法初稿。二是招商评估有序进行。继续严格按评估办法对意向入区企业进行评估,今年以来共完成企业评估15家,其中有6家企业已落户东部,出让土地1113亩。三是大项目落户取得突破。浙江爱仕达电器有限公司在10月26日获得新区南片643亩工业用地使用权,成为东部新区第一家上市企业项目;利欧东部泵业生产基地项目已确定一事一议方案,预计年底土地摘牌;欧瑞康集团真空涂层中心项目已完成厂房装修,11月底投产。此外,紧盯沃尔沃电动汽车项目、丰树新加坡产业园等大项目不放松。四是招商范围全面扩展。今年3月份赴广州、宁波、杭州等地进行招商,参加广州产业地产峰会,6月15日专门在杭州组织举办东部新区土地专题推介会。充分利用产业协会平台,与乐清电气协会、玉环汽摩配协会合作,多次邀请意向企业组团到东部新区考察。重点对接了台州市内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33家,其中1家台州上市企业(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初步意向入区。三产服务业招商同步跟进,千禧邻里中心已制订了餐饮、超市、网吧等项目的招商办法,餐饮企业、超市已经落实,年底投入使用。跟踪衔接了11家国内及省内房地产商。
(五)企业服务不断提升。
一是进行常态对接。管委会每位领导联系2-3家企业,重点抓协调。经济发展局每位工作人员联系3-5家企业,做到每天联系1次企业、每周下访1次企业、每月召开1次对接会,及时把控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个时间节点。二是及时排忧解难。主动帮助解决落户企业遇到的困难,如针对企业的宕碴资源紧缺、企业环评报批、企业融资困难、企业员工交通问题等,管委会积极衔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三是强化硬性约束。通过实施经济约束与加强法律约束相结合,针对未按规定时间完成进度和迟迟不报批不开工的企业,分别采取推迟退还保证金和开展“约谈”做好笔录活动,杜绝个别企业迟开工不开工的侥幸心理。通过这2项约束,东部新区第一、第二批13家入区企业在9月底前已全部按照规定时间办完报批手续并开工建设。四是注重深化完善。为加快入区企业报批速度,市政府出台《投资项目审批联合告知制度》,并在东部率先试行。管委会将该项工作作为当前抓好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全力贯彻落实。在9月26日,与市级各部门一起,对第四批9家拟入区企业进行了联踏联审。目前,8家已完成建筑方案会审,并已开始施工图编制。同时,积极探索加快工业项目建设的新思路,起草了《加快推进东部新区工业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促使企业加快开工投产的步伐,目前该实施意见已经 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
(六)各类难题及时破解。
一是政策处理工作及时。及时与白岩村签订延期协议,解决白岩一期工程土地租用到期问题;针对三八塘内三间房屋因运输车辆震动受损,及时与相关人员协商签订补偿协议,保证了一期工程正常出方;根据白岩二期工程矿区爆破安全距离要求,与相关企业和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确保了二期工程如期开工建设。二是资金紧缺难题缓解。完成3700余亩的融资权证办理,从工行、浦发行、农行、建行等获得贷款8.42亿元,农行、浦发行共7亿元的项目贷款正在跟踪,并实施了3.77亿元的第三期市政BT工程。争取到省海洋经济发展补助资金1500万元。此外,上马公司取得房地产开发暂三资质。三是用地保障加强。今年完成了6宗3319亩用海项目的验收和收储工作,完成了1000亩未利用地指标的报批工作。
(七)队伍建设长足发展。
一是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一年来,共选送各级各类人才外出培训20余人次,先后到玉环、椒江、绍兴等地开发区以及到省外广州松山湖、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等学习考察,学习规划理念、设施建设、园区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同时,专门邀请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作“区域形象”创意报告,开阔机关同志的眼界。二是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区大力倡导蓬勃向上的朝气、团结拼搏的豪气、求真务实的底气、和公正廉洁的正气。同时健全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各项机关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用机制管事,紧张有序、合力干事的良好氛围。三是全面深化廉政教育。积极落实廉政学习教育制度,创新形式,拓展载体,丰富内容,有效提高了机关同志的廉洁认知水平和自律自警意识,把岗位廉政的要求变成自知自觉的行为。
二、____年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充分把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市委“沿海开发”战略部署,坚持“产业新城、品质城市、宜居新区”发展定位,突出“平台建设、项目引进、产业集聚”工作重点,积极实施规划、要素、服务等各项保障,形成“设施建设出形象、招商选资显成效、企业动工掀热潮”的开发氛围,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坚持三个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1.坚持招强选优,培育“产业新城”。把招商选资作为开发建设工作的中心,加快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集聚,培育“产业新城”。全年实现工业性投入12亿元(包括上马工业园);实现供地600亩;新投产企业10家(其中标准厂房企业投产2家);新开工企业10家。一是重点集聚制造业。继续推行项目入园评估办法,严把产业准入关。招商重点集中于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目标是培育3-5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孵化园着眼于引进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和与区内三大产业有较高关联度企业, 形成内部产业配套能力。二是注重集聚服务业。重点引进开发房地产、龙门湖休闲旅游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生活配套设施等项目。通过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形成200公顷项目用地全面建设的开发景象。
2.坚持功能配套,建设“品质城市”。 把建设高品质基础设施作为主攻大平台的首要任务,引进企业时,同步注入城市元素,建设“品质城市”。全年实现政府性投入7.6亿元,完工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24个、续建项目23个、前期报批项目21个;填筑宕碴350万吨。一是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基本完成北片路网桥梁工程,重点加快南片路网建设,贯通南北主通道(港湾大道、松航中路、松航南路、龙门大道西段),构建园区便捷交通通道。二是加快生活、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在北片建设休闲商业街、邻里中心,布局商店、餐饮、娱乐设施等,推进北片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建设,开工建设学校,全面提升园区功能配套能力,方便企业和员工生产生活。
3.坚持生态优先,打造“宜居新区”。绿色是东部新区和谐发展的“主色调”,在注重产业引进、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新区”。全年填筑绿化用土60万吨,完成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完成河湖开挖270万平方米;启动4个重大生态基础设施项目。一是扩大景观绿化面积。推进沿海防护林、河道生态林及生态景观带、主干道绿化、沿河绿色无障碍慢步系统(慢行系统)和城市景观林建设。二是加快河湖疏浚步伐。对曙光湖、碧海湖、龙门湖、礁山湖实施开挖、疏浚、护岸等工程,营造亮丽景观。三是启动引淡排盐工程。开工建设龙门湖引(换)水闸、中片引水闸,疏理龙门湖净化过滤湿地地形并疏通其内部水系河流。四是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环保“三同时”的要求配套齐全各类治污设施。探索建立雨水滞留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生态雨水池,减小地表径流和地面沉积物对河流的污染。
(二)突出三项重点,实现整体提升。
1.高标准建设发展平台。续建项目:全面推进三期3.77亿元BT市政项目建设,完成北片(金塘北路、千禧路、晨光路、21街、22街、23街、24街)和南片(松航南路、龙门大道、松航中路南段)市政工程的临时路面、桥梁和部分管道。推进“一馆两厂两湖三校”建设,建成城市规划展示馆并开馆,完成标准厂房二期和南北片污水处理厂土建主体工程,完成曙光湖、碧海湖开挖成型,完成新区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石塘中心幼儿园土建工程,完成港湾大道绿化景观带建设。开工项目:____年全面开工建设北片3路5桥——松航北路南段(桥2座)、25街(桥1座)、26街(桥1座)、二十七桥,南片7路12桥——金塘南路、柳海路、第五街(桥1座)、诗海路(桥1座)、第四街(桥1座)、第三街(桥1座)、鹭海路(桥3座)、紫阳桥、西沙桥、碧海桥、洱海桥、春波桥),中片2路3桥——鸣鹤路(桥2座)、祥云街、霁云桥。启动水系梳理工程建设,启动龙门湖开挖和3个引水闸和引水河道建设,开工建设曙光湖公园和龙门湖启动区块景观绿化、规划展馆周边景观绿化和千禧路东侧绿化共计2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实施470亩三期苗圃基地建设。报批项目:重点完成北片 2条道路、南片9条道路、3个绿化项目、2个服务中心、1个湖泊及土地固化等共计21个项目的设计和报批。
2.高门槛集聚优质产业。一是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导向,争取大项目。继续跟踪新加坡丰树集团、台湾义联集团、瑞士欧瑞康公司等市外大项目,积极加强与央企、国企、大型民企和优势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络,力争在引入市外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二是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筛选优质企业。依托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装备等我市产业优势,坚持严格的企业入区评估制度,重点引入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市外优质企业,为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拓展发展空间。三是以形成产业链为导向,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开工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二期工程,启动微小科创园招商,吸引一批与相关企业产业配套的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到东部新区,培育发展后劲,形成产业链。
3.高强度推进企业开工。一是入区项目联审批。继续坚持项目审批联合告知制度,确保每一个新入区项目进合审批“快车道”,进一步加强与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沟通,进一步探索项目审批提效办法,进一步创新企业服务平台,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为投资企业排忧解难。二是落地项目抓开工。对每个新落地项目进行分析、梳理、归类,找出企业不开工症结所在,采取专人服务帮办和督促调度相结合的办法,“软硬兼施”促进各项目提速提效。东部新区第四批入区企业确保在____年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三是开工项目促进度。重点督促已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抓好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进度,列出每个项目的施工时序,实施挂图作战,坚持一周一督查,一月一总结。争取____年已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在____年底前完成主体厂房建设。
(三)实施三大保障,强化建设支撑。
1.强化规划保障。按照__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在编制总规、控规的基础上,全面整理规划成果汇编。重点编制“四线”专项规划(蓝、绿、黄、红四线,其中蓝线为河道、绿线为绿化、黄线为市政管线、红线为道路)、绿道规划、数字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等规划。研究新区色彩和立面规则、产业用地指标导则、单元控制通则等,形成基本完整的规划体系。
篇5
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8月23日上午,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安排部署了23日下午至24日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申述论证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深入落实《质量发展纲要》、进一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的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出席会议并讲话,总局总工程师刘卓慧主持会议。
刘平均在讲话中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制定明确清晰的城市质量发展规划,把争创质量强市与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知名品牌建设、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政府质量奖励制度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落实一系列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措施,保障质量安全,提升质量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
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负责人表示,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活动。(来源:中国质量报)
王天凯会长率团赴新疆考察调研
8月7日至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率调研组赴新疆,调研考察棉花种植和棉纺织行业经济形势,为稳定新疆棉花、棉纺生产和推动棉花体制改革建言献策。
王天凯指出,新疆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在中央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全疆建设“两城七园一中心”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的作用下,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棉纺织行业也获得长足发展。保护好、促进好棉花产业链的稳定健康发展,是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建设纺织强国的基本保证。当前,新疆棉纺行业的大面积亏损,有受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更有当前棉花政策造成国内外巨大棉价差的影响。如果对当前棉花政策甚至体制不予及时调整,不仅影响到棉纺织的产业安全,最终必将影响到棉花产业的发展以及棉农的利益。(来源:中国纺织报)
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全国开展“阳光纤检进高校”活动
为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学生健康安全,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全国专业纤检机构从9月1日至9月25日集中开展“阳光纤检进高校”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消费警示宣传活动(以下简称“阳光纤检进高校”活动)。按照总局“质量月”活动部署,本次“阳光纤检进高校”活动以“深入宣贯《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和“送宣传、送咨询、送检测、送安全”为主题,引导高校学生理性安全消费,保障高校学生身体健康安全。中国纤维检验局制定了统一的消费警示内容,要求各地将消费警示内容通过纤检机构网站等平台进行宣传,并建议各省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利用其网站进行配合宣传。
此外,中国纤维检验局要求各地专业纤检机构采取印制并发放宣传单(册)、提供咨询、组织质量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高校进行现场宣传。除宣讲消费警示内容外,还要结合实际讲解劣质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危害和鉴别常识等,大力提升在校学生及社会公众对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状况的关注程度。(来源:中纤局)
监督·服务
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服务企业 助推名牌
2012年第十届“四川名牌”产品名单揭晓,15家纤维、纺织品及服装企业新确认获得“四川名牌”称号,其中成都仁和制衣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龙桥旺兔制衣厂、成都城缘家纺有限公司、成都市居比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兴蜀丽棉业被装有限公司、四川省通江县絮棉厂6家企业为四川省纤维检验局引导、帮扶企业。助推企业争创“四川名牌”是四川省纤检局落实省委、省政府“质量兴川、名牌战略”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举措。为帮助这些企业,该局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服务工作。一是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二是帮助企业深化质量管理;三是该局领导、技术骨干曾多次深入申报企业,主动帮助企业想办法、出主意,针对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查找解决办法,逐一帮助企业完善申报材料,帮扶企业顺利申报名牌产品。(来源:四川省纤维检验局)
河北省纤检局加强对高校集团采购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控
河北省纤检局连续12年对高校集团采购絮用纤维制品实施质量监控,并逐步形成了絮用纤维制品生产企业审核、产品检验、产品抽检、产品复查一整套从生产到进校的完整的质量监控制度。2008年至2011年期间,平均每年检验企业产品1100批次,年均16万件(套)。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对企业报验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工作于8月底结束。下一步将对送往各高校的絮用纤维制品是否有检验报告、产品质量是否与检验报告记录相一致等情况进行复查,以保障高校学生用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来源:河北省纤检局)
上海纤检所加强本市2012年高校学生公寓床上用品供货生产企业质量监管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与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学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升学生床上用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按照相关工作计划,近期,上海纤检所派员会同上海高校后勤有限公司和本市部分高校(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以及上海师范大学)的负责老师,分赴江苏、浙江和本市松江等地,对10家学生床上用品主要供应企业开展了飞行检查。本次飞行检查加强了产品抽查力度和针对性,覆盖了几款订购数量较多的床品和棉胎等重点监控产品,共抽取14批样品带回该所检验。经检验,此次带回的14批样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该所已将检验结果告知上海高校后勤有限公司,便于该公司开展下一阶段相关工作。(来源:上海纤检所)
阿拉尔纤检所开展医院新生儿用服装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检局《关于开展医院新生儿用服装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阿拉尔纤检所从8月6日起对辖区国立和民营医院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调查了解,除阿拉尔市人民医院有售新生儿用服装外,团场医院都不具备接产新生儿的条件。执法人员对阿拉尔市人民医院库存的200件(套)新生儿用服装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监督抽查,并寄送至自治区纤检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
此项工作的开展,是阿拉尔纤检所业务工作的又一次拓展,纤检所将以此为契机,认真做好辖区纤维制品的监督管理。(来源:阿拉尔纤检所)
福建省纤检局2012年度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立项数居全国纤检系统首位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2年度质检总局科技计划(质量技术监督领域)项目,我局申报的《聚乳酸材料中锡类化合物的形态分析研究》、《竹原纤维关键性技术性能指标研究》、《纺织品色泣牢度检测方法研究》等5项科研项目喜获国家质检总局立项,所立项目居全国纤检机构首位。2007年,该局《纺织品中有机挥发性物质(VOCs)的检测方法研究》首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立项,而后科研水平呈逐年上升发展趋势,至今已承担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20余项。另外,《绿色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用浆粕的研究》也于近期获得了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批准。近年来,该局的科研项目数量持续增加,科研质量不断提升,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来源:福建省纤检局)
吉林纤检处全面排查及整治絮用纤维
篇6
1.工业化建设阶段
工业化指的是在国民生产总值里第二产业即工业产值的投入比例不断攀升,工业行业的就业人数在我国就业总人数中所占到的比例逐渐增多的一系列过程。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整个过程是工业化建设阶段完成的标志。虽然工业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工业发展,但不能将工业化狭隘的理解成工业发展。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业化建设开始时间,建国后在过渡时期提出的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2.信息化进程阶段
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子学等六项作为未来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重点,其中有四项都和信息化紧密相关。规划中认为,决定一国国力国势强弱的不是传统技术而将会是新技术,所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不应放在重工业上而应该投入到新型技术、新型工艺的研发方面。所以,标志着我国工业迈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为上世纪50年代《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颁布。
3.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阶段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效推动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现阶段工业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信息化的核心目标是有效加强社会各领域间的服务、生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工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实现生产产品的多元化,通过有机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为社会提供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两化融合”的概念既是一次技术的革新,也是一种理论突破。技术的革新是指其全面认知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信息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而工业化又是承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基础,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发展开拓出了新的道路。针对该理论的突破主要是指将该理论有效应用到了二元结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条件恶化论、后发理论优势等经典理论的思想,为我国在特定条件下快速实现工业的现代化提出了新思路。
4.化工行业科技化阶段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的基础条件下,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逼近的临界过程中,工业发展史将迈入科技化阶段。具体来讲化工行业的科技化阶段主要体现在:
(1)从制造业角度来分析,传统的制造业主要以生产为企业运营方向,譬如中石油的原油勘察和开采业务、石油冶炼和化工业务以及石油的销售业务,这一整套企业运行过程形成了一个由开采到生产直至销售的产业链。然而针对科技化企业来讲,主要表现为重视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产品的销售环节,忽视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生产管理,总体呈现出哑铃结构。现阶段行业的标志性企业,如皇家壳牌石油、委内瑞拉石油、加拿大森科尔石油等一系列国际化能源公司,逐渐开始将利润微薄的石油冶炼与石油化工业务整体出售,将企业发展重心转移到原油勘察和销售等领域;
(2)作为以制造产业为主要运营方式的企业逐渐转换自身模式,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蜕变为技术密集型,将企业发展方向对准服务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一个企业如果缺乏相应的技术资源支持,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现阶段,大部分先进企业已经率先完成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将经济利润较为薄弱的产业剥离出去。譬如,较为典型的IBM公司,早在几年以前就已经将其企业中劳动密集的PC机业务进行了整体抛售,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密集型业务。
二、现阶段我国炼油化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
1.现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的具体状况与未来趋势分析
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模式相比较,我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信息化发展。现阶段,对于我国来说,采取何种手段能够在有效结合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处理好信息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在工业化发展中充分推进信息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党的十七届报告中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放在同一水平,说明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然而对于要如何走好这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则需由实践来解决。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科技含量要高,不能再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增加。制造业的信息化作为两化融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炼油化工行业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石油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
中国石油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代表,向来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众多是石化行业的典型特点,为了提升实时管控下属企业的能力,加强各业务间的协同,从2000年至今,中国石油对信息化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并将信息化作为公司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在整个石油集团采取整体规划、现状调查、技术展望三个步骤的实施方案,有效制定出了一套信息技术的规划机制,同时严格遵照该规划机制有效建设了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处理渠道,可以有力地支撑集团主营业务的良好发展。在该整体规划方案中总共包含了58个项目,其中有勘探开发、支持炼油化工、工程技术等一系列业务的生产管理体系,全面支持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各种业务管理经营的ERP系统等都与主营业务产生了密切对应的支持关系。
3.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其应用情况
我国石油行业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建设和推广,大部分炼油化工企业已经逐渐完成了该地区的业务信息化转型,建立了专项网络基础设施渠道,通过开展一系列管理系统加强企业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炼油化工行业的信息化总体建设成绩显著。但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相关的机制不健全,一些与信息资源开发技术和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等相关的基础工作在目前还不能全面深入地应用,企业与上级公司间、企业之间甚至是企业内部都还存在信息孤立分散的情况,信息共享的程度较低。信息化的建设受限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各个炼油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各不相同,重视程度也有高有低,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将信息资源与产品以及原材料同等重要的看待,战略性资源的意识缺乏。
三、对于我国炼油化工行业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信息化发展模型建设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逐渐深入,也扩大了其应用领域,不同专业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平台被相继开发出来,相关管理层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调控产业结构,与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实施运用,以数字化工厂建设为基础的背景下,用信息化的方法建立规避风险辅助决策的信息化发展模型。
2.建设数字化工厂
动态工厂建设与静态工厂建设是实施数字化工厂的主要途径,是对数字化工厂动态状态信息与其本质的信息反馈。在完成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后,除了能够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稳定、精准的静态、动态信息数据之外,还能够有效解决在实施数字化工厂建设与改造等一系列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型问题,主要包括工厂各机构间的数据、车间、装置缺乏准确性等问题。
3.我国炼油化工行业推广实施项目
炼油化工行业所实施和推广部分的模型充分展现了现阶段我国炼油化工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施项目,主要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层、EIP企业信息门户层、PCS生产操作控制层以及MES生产运行管理层共四层。
4.数据深层次应用
随着并行数据库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成熟,信息数据的应用逐渐向深层次发展,其中包括:一是数据挖掘,其本质是从数据的海洋中为了企业的特定目标选取更为精准的“信息”范围的一个过程。若要有效实施数据的准确鉴别,则要选用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再保证所提取的数据信息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制作成表格发送到企业内部各个专业部门。二是数据库,数据库要针对主题并全面包含了历史数据的集成、稳定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的主要作用是将分散在企业网络中不同站点的零散信息数据集中在一起,为相关人员的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分析。三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该过程的根本含义是通过数据挖掘,将准确定位后的相关信息提供决策需求。统计分析整合后的数据形成相应的报表资料发送到企业各个部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后,再快速形成不同类别的专业报表等资料,为部门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四、结束语
篇7
2008年秋,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向与会者介绍了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新兴领域,他的演讲引起巨大反响。这个新兴领域就是M2M。
M可以是人(Man),也可以是机器(Machine),广义的M2M泛指人、机器之间建立连接的所有技术和手段。据统计,目前全球机器的数量至少是人类数量的四倍,这意味着M2M技术和理念有着惊人的市场应用前景;而M2M先天所具有的行业属性和特色,又使其成为运营商抢占未来市场的必争之地。
近年来,随着M2M应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行业认识到了M2M的价值和潜力。这也使其成为运营商在推行行业信息化时绕不过的“潮流”。
将通信进行到底
“M2M应用的行业之广泛,市场前景之巨大,已成为全球通信业界公认的蓝海。”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M2M技术的正式商用仅仅五、六年时间。
2002年底,M2M技术在美国首先实现商用。BioLab公司作为美国最大的水处理产品供应商,在全球首次使用了M2M技术,对其游泳池水中的PH值和消毒剂水平进行了远程监控。这个可自动添加化学清洁药品的系统采用了诺基亚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和数据采集设备。此后,M2M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北美市场,除医疗设备的监测等外,M2M最主要的应用是对车辆的跟踪,包括私家车和商用车辆。这一应用在日本被开发成为了车辆防盗服务系统,该系统可在车辆被盗时主动向车主的手机发送提示信息。
更为有效的商用,在欧洲和韩国。在这两个地区,M2M已被商用于安全监测、机械服务和维修业务、自动售货机、公共交通系统、车队管理、工业流程自动化、电动机械、城市信息化等多个领域。
而德国InteractiveWear公司更是开发出了名为“KnowWhere”的多功能一体化外套。这件外套的GSM/GPRS装置以M2M模块为技术核心,内置手机、MP3播放器、耳机、麦克风和紧急呼叫按钮。用户穿上外套,不仅可以打电话、听音乐,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对自己的位置进行定位。
目前,全球IT和电信业界的众多巨头都已投身到M2M产业链当中,包括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英特尔和IBM等,这些公司在M2M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并陆续有商业产品推出。据欧洲著名行业咨询机构IDATE的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范围内的M2M(包括移动和固定)市场容量为200亿欧元;而到明年,这一市场容量预计将达到220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9%。
德瑞电信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到明年全球移动M2M的市场容量将为245亿美元,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将达到600亿美元以上。该公司分析师王海梅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数据仅具参考意义,随着全球3G网络的建设,未来一到两年内,移动M2M市场极有可能会出现更为可观的爆炸性增长。
“M2M与融合通信一样都将是NGN的热点”,易观国际高级咨询顾问陈邦威告诉记者,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除运营商外,国内的一些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商也已经开始行动,但目前大家尚都处于起步阶段。
路上的准备
据爱立信的数据显示,集团客户市场收入的总量占全球电信运营商总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提升,在过去几年内,这一比重已由原来的1/6上升到了1/4左右。
“而M2M作为未来主要的行业信息化应用,直接贡献具有“三高价值“的运营商集团业务,M2M注定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必争之地。”王海梅说。
事实上,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都对记者表示,强大的网络、随时随地的入网能力使运营商成为天然的M2M应用提供者。
“对我国运营商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王海梅表示,首先,我国的行业信息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其次,工业网络化是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大方向,工业控制需要实现智能化、远程化、实时化和自动化,而移动M2M正好填补这一缺口;再之,3G网络建设带来的无线宽带突破,为M2M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承载基础;最后,不同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模块之间不同程度的网络融合,为M2M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运营商已经开始了布局。王海梅表示,中国移动从2007年前后就开始开展M2M业务,并将其全网的M2M运营中心建在了重庆,目前已将M2M服务纳入到了其TD发展规划中;而中国电信M2M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目前仅剩的工作是将该平台计费系统接入到中国电信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中去。
“联通也推出了行业性M2M应用,如银行新时空、海洋新时空、物流新时空等”,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的数据显示,M2M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庞大的市场容量,将给运营商带来可观的收益。
其实,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研究机构对M2M的研究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中,而其高层领导对此亦颇为重视。去年10月,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视察重庆中移动M2M运营中心时表示,融入了中移动特点的M2M业务,将成为中移动决胜未来的一个凭借。他认为,M2M是典型的规模应用业务,只有形成规模,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中移动的一份资料显示,中移动针对M2M的战略部署是:首先,在卡号资源上对M2M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储备;其次,加强对M2M业务的宣传,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第三,培育以车管家、企业安防和电梯监控为代表的M2M业务,以行业应用标杆推动具体业务的规模化发展。
而中国电信虽在移动业务领域,还是新进入者,积累来自于新并入的C网,但在行业信息化具有一定积累。“这是由原有市场格局造成的,”陈邦威说,“但未来市场两三年以后
才能看出谁做得更好。”
梦想照进现实
相比于诱人的市场前景和宏伟的战略布局,运营商M2M业务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立君在一份资料中表示,目前中国移动的M2M用户仅集中在交通、电力等行业应用,用户认知度低。陈邦威解释道,这是因为,“交通运输市场容量大,可形成规模化应用,同时,车辆具有移动性特点,移动运营商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传统的通信手段又无法解决,地理分布较广的电力行业的一些需求,依托公众移动网具有明显成本优势。
以此来看,现阶段的国内M2M应用,一是受行业特点决定,二是受惠于该行业自身的推动。
“M2M业务在国内刚刚起步,产品形态的成熟度不高,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应用推广阶段。”王海梅分析,还没有实现规模化运营的M2M业务,目前对运营商的收入没有形成稳定的贡献,相比于其投入的研发成本而言,M2M没有实现盈利。
据易观国际估算,2008年全国M2M终端数规模在500万台以上。
对于需要规模化才能实现收益的M2M应用而言,这个数量太少了。
“市场不成熟和行业进入壁垒,导致了运营商处于摸索阶段”,陈邦威说:“国内移动运营商目前做得更多的还是通道型业务,而非应用。”
“运营商提供的M2M服务类似于其提供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在这个服务过程中,平台搭建者运营商作为主体,将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为客户提供服务;而客户向运营商支付的费用,将由运营商主导,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完成资金的分配。”王海梅分析,理想的运营模式应当如此。
事实是,目前国内的M2M服务更多的是系统集成商占主角,尤其是垂直行业市场中的系统集成商,例如电力公司的系统集成业务商等,他们将直接面对客户、为客户搭建平台,而运营商的收益仅仅是通信费用,很多时候占比不到5%,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那么如何让产业链各方进入运营商的平台呢?
中国移动M2M运营中心正着力于标准协议的研究和推进工作。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表示,对于中国移动在重庆的工作,产业链上的众多厂商还在观望。
陈邦威表示,依据易观国际EnfoGrowth以往咨询项目研究成果来看,由于机器间的智能通信和管理涉及到产业链中多个厂商,运营商只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M2M本身牵涉众多环节之间的互通,其中各家厂商的技术规范并未实现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要求各家厂商在整体应用平台上,实现设备互相通信,共同遵守一个协议规范,这个工作在国内和国外都是在做的,目前还没有太大的突破性进展。”陈邦威说。
“中国移动的平台有一个协议,上下游产业链的开发如果基于这个协议的话,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协议,那么前期的投入怎么办?对企业的冲击就较大”,王海梅表示。
技术标准规范的不统一,直接导致终端成为M2M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一位供职于运营商M2M平台竞争对手的从业者表示,因为终端的非标准化,运营商平台将很难对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运营服务。事实上,平台上的应用开发商面对不同终端的开发接口,其开发成本也居高不下;而行业用户也就因为无法自由采购终端,受制于终端厂家,进而无法成为运营商客户。
因此,推进产业链的合作将有效促进运营商M2M业务的发展。
除了产业链的合作需求之外,用户的需求也将决定着运营商M2M平台的成功与否。事实上,限于传统观念,很多用户并不接受ASP(SaaS)这种服务模式。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时候人们更期望于政府,在国内,信息化的推动者更多是政府扮演关键角色;而是否可以产业联盟的形式进行推进,结果并不好确定,但运营商无疑会起到关键作用。
对以上问题,王海梅比较乐观,她认为运营商的M2M业务推广需要一个过程,毕竟中移动等运营商有着良好的客户关系,而且具有较强的主控产业链的能力和较多的资源。
“从国内来看,尽管一些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商都提供一些M2M应用,但这些企业分布较散,产业的集中度不高,并没有形成规模”,陈邦威表示,不论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电信,运营商在这个市场,从规模上、网络上、市场覆盖上和品牌信誉度上都具有显著优势。
■M2M代表业务
车管家
该业务是基于LBS定位等技术开发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能对车辆实施定位和远程监控,有效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车管家”业务的远程监控方式分为手机监控和网上监控两种方式。其中,手机监控主要通过语音、短信和USSD三种方式实现。一旦车辆出现非法闯入或其他异常情况,车主会立即接收到通过“车管家”平台打来的电话或短信通知,并及时关闭车门、断油断电等;车主也可以用手机USSD查询方式了解汽车的违章信息,了解车辆的具置。使用“车管家”后车辆运营费用可节省10%。
电梯监控
“电梯运行管理系统”通过安装在电梯的传感器采集电梯冲顶、蹲底、停电、关人等故障以及电梯维保信息,并通过无线GPRS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到电梯运行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处理。它可以提高电梯故障处理效率,实现电梯安全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电梯运行管理水平。该系统为政府部门、电梯维保单位、物业单位提供故障实时监控、故障告警、维保记录、维保和年检提醒、统计报表、信息查询等。
企业安防
以无线通信技术为依托的企业安防监控产品,利用分布在企业各个重点区域的报警探测器采集信息,通过中国移动广泛覆盖的GSM将数据传递到后台,用户可通过短信方式及时获取告警信息和监控信息,也可通过WEB、WAP方式登录应用平台查看告警信息和进行监控操作。目前,该业务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是基站监控。通过该业务能够监控基站的温度湿度电压等动力环境、明火烟雾等消防情况,在非法闯入等情况下自动告警同时实时抓拍现场,并具有基站动力环境、安防情况、消防情况的详细统计功能和自动巡查功能,大大提高了基站运行的可靠性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许婷)
建议如何破局
移动M2M服务涉及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分工,只有整个产业链协调、健康的推进才能够最终把市场推进起来。M2M终端的多样化,导致其不能产生规模效应,目前M2M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终端标准化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M2M业务,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运营商应牵头建立基于WMMP的M2M业务开放式产业链;
其次,运营商应完善和继续投资建设3G网络,发挥无线宽带优势;
再之,大力创新发展适合运营商网络承载的M2M业务;
第四,运营商应与应用开发商、终端厂家加强合作,建设标准化的行业应用,形成运营商建设、用户租用的运营模式;
篇8
关键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Weaver-Thomas模型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在外部需求萎缩和内部消费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破解经济困局、支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引擎。各地区纷纷在政策激励和外部压力下,确立各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选择、发展路径及制定各自发展规划。在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各地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容易产生无效竞争、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根据中科院课题组完成的《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实现绿色的经济转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选择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比如除外的其他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把新能源、新材料及相关产业列为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少地区争抢机遇、争先恐后、不注意产业对象的选择和本地区的产业特点,一哄而上,极容易形成一哄而下的浪费资源的结局。为了有效地解决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趋同和重复建设的问题,需要建立起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体系。对各地区的产业遴选,不仅选择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更要选择体现本地产业特征、产业发展阶段和区位优势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基准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动力和未来优先发展产业的方向,其选择要符合相关产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促进本地区科技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也能够带动整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因此,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不仅要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性要求,也要满足本区域资源禀赋的要求。根据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要求,确定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基准:第一,技术创新基准,即要求不断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和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第二,成长性基准,即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和增长速度;第三,带动性基准,即具有战略影响力和很强的带动力;第四,可持续发展基准,即要求发展过程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第五,区域比较优势基准,即本区域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区域比较的优势。
(二)各基准指标的选择及计算
1.技术创新基准指标选择。R&D投入比重是指研发投入占整个销售收入的比重,用字母Tj来表示第j产业的R&D投入比重。R&D投入是一个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保障,R&D投入比重高说明该产业对研发投入重视,这是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基准中为数不多的可获取权威数据的指标。
2.成长性基准指标选择。根据筱原三代平的相关理论,成长性基准指标选择是需求收入弹性和产业增长率。
第一,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国民收入变化引起产业需求变化的程度,反映了收入对该产业的影响程度和依赖程度。需求收入弹性越高说明该产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会快速提高,同时能够使产业结构与随着国民收入提高而增长的需求结构相适应。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该产业产品的需求变化率/国民收入变化率,Ej=(ΔQj /Qj)/(ΔIj /Ij),其中Qj和ΔQj分别表示当期j产业社会需求量及其变动额;I和ΔI分别表示当期国民收入及其变动额,Ej为j产业需求收入弹性。
第二,产业增长率是指某产业的增长速度。,其中Vj为增长率,Qjt为某产业当期产值,Qj0为前一期产值。产业增长率Vj越高说明该产业发展越快,越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3.带动性基准指标选择。根据赫希曼的产业关联的相关理论,带动性基准指标选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第一,影响力系数是指里昂惕夫逆矩阵的列元素之和除以全部产业各列系数和的均值。如果Ij表示第j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aij表示里昂惕夫逆矩阵的各元素,那么 :
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大于全国各产业的平均影响力,也就是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对其他产业的产出具有较强的影响。反之,该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弱,对其他产业的产出影响较小。
第二,感应度系数是里昂惕夫逆矩阵的行元素之和除以全部产业各行系数和的均值。如果Rj表示第j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aij表示里昂惕夫逆矩阵的各元素,那么:
如果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j产业部门最终需求程度大于各产业部门的平均需求程度,其他 产业部门对该产业的感应度较强烈,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关键地位。反之,说明其他各产业对j产业的影响较小,关键程度也较低。
4.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标选择。可持续发展基准主要指该产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这里选择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值需水量两个指标。
第一,单位产值能耗是指每单位产值需求消耗的总能量(以万吨标准煤作为单位)。单位产值能耗一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反映了产业发展过程总对能源的消耗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用UCj表示j产业的单位产值能耗。第二,单位产值需水量是指每单位产值对水的消耗数量,反映了对资源的需求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用字母Wj来表示j产业单位产值需水量。
5.区域比较优势基准指标选择。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
计算公式:LQj=(yj /y)/(Yj /Y),其中yj、y分别表示某地区某产业产值和该地区总产值;Yj和Y分别表示该国某产业产值和该国总产值。
Weaver-Thomas模型拓展
(一)Weaver-Thomas基本模型
Weaver-Thomas基本模型是由Weaver提出并经O.Thomas完善的组合指数模型,是进行复杂体系比较和排序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Weaver-Thomas模型的主要原理是把一个观察分布(实际分布)与假设分布进行比较,根据相关原则建立一个最接近的近似分布。使用该模型时,首先要把各项指标按大小排序,其次再通过计算和比较假设分布于实际分布之差的平方和,以此确定最佳拟合。设ENij为第i产业第j项指标值,i=1,2,3 …,m ,j=1,2,…n,其中m为产业总数,n为指标总数,则对i于第t个产业的第j个指标的Weaver-Thomas组合指数WTtj为:
(1)
其中
(2)
(3)
(4)
(5)
(6)
公式(1)至(6)中,nqj为第j指标对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个数,nq为全部指标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总数,Xq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的集合,A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排序矩阵,Aij表示第i产业相对于第j指标的排序值,其值可正可负,ej为第j指标的赋权值,Bi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排序值。
(二)Weaver-Thomas模型拓展
在基本模型中,现有文献中ej大多取平均值或简单主观予以赋值,其科学性和准确性较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方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可以有效弥补这个不足。因为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各个指标权重赋值时,首先需要综合多位专家的意见,而且需要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确定指标值,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指标赋值的随意性和主观性。AHP是美国运筹学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值,即可以得到ej,j=1,2,…n。代入(6)式可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排序值Bi,最终可得各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排序,从而可以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产业。
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排序的实证分析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兴起和发展阶段,相关的统计数据不系统和不健全。国务院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处于制造业,故在此选择比较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和要求的10行业进行实证分析。它们的代号和名称分别:(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医药制造业,(4)化学纤维制造业,(5)通用设备制造业,(6)专用设备制造业,(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数据来源是2010年、2011年的《河北省经济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经过整理和计算得出各指标数值。2011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0%,其中,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领域分别增长54.8%、25.6%和22.7%。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531.8亿元,增长35.2%,其中,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投资分别增长40.4%、38.3%、28.6%、55.9%和95.2%。河北省产值和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说明了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坚实的发展基础。因此,以其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各评价指标的数据统计
根据各指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指标的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其中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是根据2007年河北省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的;2010年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R&D投入没有记载,所以该产业的R&D 投入比重就按照当年河北省的平均值0.36来进行替代。行业代码分别代表上述10个不同产业,下面各表意义相同。
(二)Weaver-Thomas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
根据公式(1)~(3),运用MATLAB软件可以计算出各产业各指标的W-T值如表2所示,并且确定每个指标所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量及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量。
从表2可以清楚看到8个指标的对应的战略新兴产业的数量分别为10、5、10、10、10、6、5、8个,根据公式(3)可以得到nq=8,即河北省可以确定8大产业作为备选和培育战略性产业的产业。
(三)各指标的权重值
按照上述介绍的层次分析法的步骤,运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的各指标的权重值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层次分析得到的各指标的权重明显比各指标均权重更科学和符合实际情况。由于设置了更科学的指标权重,可以为科学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学的方法保障。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Weaver-Thomas模型结果
根据公式(6)和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得到各产业的综合值并进行排序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得到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对象应该是(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通用设备制造业;(6)专业设备制造业;(1)文体教育用品制造业;(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4)化学纤维制造业;(3)医药制造业。
模型结果分析
从上遴选出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看,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新材料和新医药等产业(因为新能源的产业的统计口径和现有的统计口径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此没有分析河北省的新能源产业)。河北省首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信息产业,其次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还要大力发展新材料和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些产业在河北省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总体看来模型分析结果与河北省实际情况是吻合的,可以作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和产业布局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其他地方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借鉴。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研究了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体系,为各地遴选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Weaver-Thomas的基本模型及各指标等权重的不合理性,然后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方式弥补原模型的不足,提高了原模型的解释度和准确性。同时,以河北省为例,计算出河北省各个产业的综合评分和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对河北省产业经济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二)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新一代信息产业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河北省应努力优化环京津“四基地、八园区”的信息产业布局,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打造特色产业。发挥华为、富士康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联合京津科研院所和高校,努力打造以交换传输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为代表的通信制造业等。另外,加快推进芯片设计制造、通信网络设备、物联网、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软件与信息服务、云计算等产业发展,支持建设四大信息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河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主导产业。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比如现代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唐山轨道客车公司、高端输变电装备行业的天威集团和张家口直升机基地等。另外,高端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现代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输变电装备、核电装备、通用航空、电子工业装备、医学工程装备、工业智能装备等。
新医药产业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省不仅有一些具有带动和创新作用龙头企业如华北制药集团、石药集团、神威药业和以岭药业等企业,也有安国现代重要产业基地,承德生物产业基地,廊坊、邢台生物制造基地等一批特色医药产业集群。河北省应重点发展抗体药物、多肽类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支持先进剂型制剂、创新药物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中药现代化和规模化。
新材料产业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既是资源大省也是重化工省份,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意义重大。河北省的新材料产业今年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2011年河北省新材料产业投资增速达38.3%,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5.62%,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河北省应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非晶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特种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材料。
参考文献:
1.刘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
2.陈 淼.注重差异化 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恶性竞争[N].中国工业报, 2012-08-01
3.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方创林.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
5.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5)
6.王景利,于海坡,冯新广.组合指数综合排序模型方法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8)
篇9
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企业采用了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达到96%,其中75%选择了能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使计算出单位成本平均化的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有8%、9%、5%的使用率;在本次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不再予以采用的后进先出法有1%的使用率,有一定使用范围。计划成本法有4%的使用率。
本文将沪市800余家企业分成20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掘业、食品饮料业、纺织服装与皮毛业、木材家具业、造纸印刷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电子业、建筑业、机械设备仪表业、医药生物制品业、金属非金属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综合类。分别按照各个行业统计存货发出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数据见表3-2,表3-3。
表3-2 上市公司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分行业统计表
信息技术业
采掘业
传播与文化产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房地产
木材家具
加权平均
75.51%
58.33%
75.00%
69.44%
53.57%
51.35%
100.00%
移动加权平均
6.12%
8.33%
8.33%
7.14%
先进先出
6.12%
16.67%
16.67%
25.00%
13.51%
实际成本
2.78%
16.22%
后进先出
2.04%
8.33%
个别计价
24.49%
16.67%
25.00%
2.78%
23.21%
29.73%
机械、设备、仪表
建筑业
金属非金属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农、林、牧、渔业
电子
食品、饮料
加权平均
69.64%
71.43%
89.55%
91.03%
92.31%
88.89%
88.24%
移动加权平均
5.36%
9.52%
2.99%
3.85%
3.85%
3.70%
2.94%
先进先出
0.89%
4.76%
5.13%
15.38%
3.70%
2.94%
实际成本
0.89%
14.29%
4.48%
2.94%
后进先出
1.49%
2.56%
3.85%
个别计价
9.82%
4.76%
1.49%
1.28%
3.70%
2.94%
医药、生物制品
造纸、印刷
社会服务业
纺织、服装、皮毛
交通运输、仓储业
综合
加权平均
84.21%
100.00%
76.47%
86.11%
58.97%
77.08%
移动加权平均
5.26%
5.56%
11.76%
5.56%
5.13%
2.08%
先进先出
3.51%
5.56%
29.41%
8.33%
15.38%
12.50%
实际成本
10.26%
2.08%
后进先出
2.56%
2.08%
个别计价
5.26%
8.33%
17.95%
8.33%
表3-3 上市公司所采用的其他存货日常核算方法的分行业统计表
整体平均值
信息技术业
传播与文化产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房地产
木材家具
标准成本
0.51%
计划成本
3.93%
8.33%
售价法
1.90%
17.86%
机械、设备、仪表
建筑业
金属非金属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农、林、牧、渔业
电子
食品、饮料
标准成本
0.89%
1.28%
3.70%
2.94%
计划成本
15.18%
4.76%
2.99%
1.28%
3.70%
售价法
2.94%
医药、生物制品
造纸、印刷
社会服务业
纺织、服装、皮毛
交通运输、仓储业
综合
采掘业
说明:1、统计数据的样本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800余家公司,除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股份五家金融类企业,由于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在这些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存货并不是其必备部分或者所占比例微小,一般不设置存货类账户,期末报表也不披露,这里借用一下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忽略不计;2、主要信息来源为证监会网站所公布的沪市公司2005年度的财务报告;3、由于各企业在制定存货计价方法时可能采用的是两种方法,如: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还有的企业是根据不同的存货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00571),其原材料和商品的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产成品的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工程施工和环保产品采用个别计价法,这样使我们在做数据统计时出现困难,本文在解决该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一个公司无论使用了几种方法,其出现的方法,均作为统计的数据计入其中,如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统计个数时三种方法均增加1,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统计出的有关存货计价方法的数据和公司的数目难以达到完全的统一;4、划分不同行业的标准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
四、新准则关于存货计价方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一)选择后进先出法企业的特点及动因分析
后进先出法从总体上来说采用的企业比较少,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采用,而且分布于各个行业,云南云天化(600096)、吉林森林(600189)、太原化工(600281)、金瑞新材料科技(600390)、贵州盘江精煤(600395)、安源实业(600397)、天津港股份(600717)。在调查中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其行业内部一般都符合毛利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存货占流动资产(或资产)比重较小等特点(除太原化工、贵州盘江精煤的毛利率低于平均值,太原化工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平均值,吉林森林的存货占资产比重高于平均值)。具体数据见附表1。在以下分析时认为价格上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企业的毛利率较高,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会相对降低企业的净利润,毕竟各个上市公司要依据财务指标评价各位经理人业绩,评价公司的业绩,利润上不去,每股收益不好看,投资者也容易失去信心。同时在统计中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没有一家是ST或*ST的企业,更证明了,在“退市”压力之下,没有哪家企业会拿自己的利润冒险。以采掘业为例,采用后进先出法的贵州盘江精煤(600395)各产品利润率只有12%—13%之间,(该企业选择后进先出法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利润因素为非主要因素,所以认为利润率应该与该行业其他企业相当,这里作为反例出现)而采用其他方法的企业,如采用加权平均法的企业郑州煤电(600121)、兖州煤业(600188)、安徽恒源煤电(600971)、内蒙古伊泰煤炭(900948)主营业务利润率分别是40%、55%、36%、66%,就算假设贵州盘江精煤在2005年内经营不善(事实并非如此,2005年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际增加值大于实际成本增加值),加之地理位置影响,也不至于使该企业的利润率比同等状况下的其他企业低这么多,况且我国煤炭行业的大环境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后进先出法对于企业的利润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不是利润率很高的行业,还不一定能承受得住“退市”的压力敢使用这种方法。
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不愿采用后进先出法,因为后进先出法计算结果会导致企业利润较低,资产价值较低,这将影响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债权人的信心,加之如果融资时企业的状况不好,在订立债券合同时会有限制性条款,限制企业发放股利,要求企业有最低资本额予以保证,限制企业再借债等等,这使得负债相对较多的企业,不敢采用后进先出法,防止给企业日后的再融资带来困难。
存货占流动资产(或资产)比重较小,因为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价值相对就会比其他方法计算的低,自然比值也就相对较低。但是单纯这一原因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同行业中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企业存货占资产(流动资产)比重相差如此之大。而且一般理论上认为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存货与企业流动资产或资产的比值较大,这样才有相对较大的收益,才能弥补利润相对较低等带来的报表损失,而比值较小的企业适合采用先进先出法。但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在统计中发现只有农业企业相对符合这个特点,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的存货与资产比值大于平均值,但采用先进先出法企业的存货与资产的比值并非很小。)尤其是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在这两个行业里,先进先出法下存货与资产比值基本是后进先出法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天津两家企业对比情况见表4-1。
表4-1 两家企业相关财务指标对比情况
存货占资产比率
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
总资产
存货
主营业务收入
母公司报表
天津港股份
0.05%
0.30%
5212461171
2820910
1036974729
中储发展
8.25%
13.08%
3271135169
269784841
4120731925
合并报表
天津港股份
0.20%
0.96%
6390645764
12474806
2364943472
中储发展
9.32%
13.92%
3625892049
337921211
5214572580
天津港股份(后进先出法)的资产价值要大于中储发展(先进先出法),但其存货价值却远小于中储发展,单纯由后进先出法和先进先出法之间方法差异很难使天津港股份的存货与资产的比值高于或等于中储发展。其他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差异虽不这样明显,但是从数据上来说,上述存货与资产(流动资产)比值大的企业倾向于采用后进先出法的说法不能被证实。而且如果按此理论,一般商业企业存货占资产(或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大,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动机更为明显,但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没有任何一家商业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采用后进先出法对企业的资产价值影响较大,必然会影响到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等。各个企业在考虑这种方法收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所带来的财务报告成本。
在以往人们对后进先出法的研究中表明,一般为规模较大的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因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存在着较大政治成本。这类公司往往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即使选择后进先出法,也不会使公司的股价有明显的下跌,使投资者、债权人失去信心,即:从减少政治成本的目的考虑选用后进先出法所引起的其他财务报告成本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在对我国数据的统计中发现,我国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无论是以总资产还是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大小的衡量标准,都没能证明这一说法。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的企业规模都小于行业的平均值,更远低于行业的最大值(见附表1);而农业和化工业两家企业的规模大于行业平均值,而且排位也较为靠后,属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与理论预期不太一致,即:我国选择后进先出法的企业与其规模似乎没有必然联系。我认为这和我国经济体制有关。我国的大型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肩负着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责任,并不存在着类似于国外企业的政治成本。
由此可见,一个企业是否选择后进先出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既要考虑税收收益2,财务报告成本,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借款的限制性条款,国家政策等等,而作为一个经济人,还要考虑到由于奖励机制的存在,对自身收益的影响。这些便是影响企业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潜在因素。
(二)案例分析
新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这对于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里以一个企业为例进行说明。
吉林森林工业股份(600189),位于吉林省长春市,1998年10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中的木材及人造板行业,主营业务:森林采伐,人造板及饰面材料,进出口贸易,林化产品、保健品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木材产品,人造板产品,实木复合地板等。
该企业2003、2004、2005年的经营情况如下表4-2所示。(因为本企业会计政策——固定资产折旧在报告期内曾发生变更,所以列示为调整后的会计利润)
表4-2 该企业连续三年经营情况
表4-2 该企业连续三年经营情况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主营业务收入 1166921988.96 1120331599.03 828633021.64
主营业务成本 873924145.79 838508398.46 592708356.05
利润总额 85809437.51 109274654.27 100953183.19
净利润 78300759.88 99807371.01 99707924.4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82459010.35 98802010.10 101276307.62
每股收益 0.25 0.32 0.32
数据来源:该公司2005年财务报表(下同)
各项指标变化率见表4-3。
表4-3 该企业相关财务指标变化率
04-05 03-04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16% 35.20%
利润增长率 -21.47% 8.24%
净利润增长率 -21.55% 0.10%
每股收益变化率 -21.88% 0.00%
该企业2005年期初、期末存货值见表4-4。
表4-4 该企业连续两年存货状况
2005年12月31日 2004年12月31日
金额 跌价准备 净值 金额 跌价准备 净值
产成品(含库存商品) 137181343.13 1947672.27 135233670.86 122350938.36 953755.09 121397183.27
半成品 53887661.70 53887661.70 42785577.73 42785577.73
原料及主要材料 267530129.98 2298488.63 265231641.35 220536623.29 2743433.02 217793190.27
包装物 1229150.75 1229150.75 1216644.01 1216644.01
备用备件 625813.69 625813.69 903569.32 903569.32
低值易耗品 329287.20 329287.20 374289.28 374289.28
合计 460783386.45 4246160.90 456537225.55 388167641.99 3697188.11 384470453.88
该企业存货采用永续盘存制,存货购入与入库采用实际成本法,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存货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
从整体来看,该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符合上文中提到的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的特点——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占其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以上的主要产品木材产品、人造板产品、实木复合地板的利润率分别达到了49.83%、20.66%、18.09%,高于行业平均值16.06%,资产负债率为25%左右,低于行业平均值46.51%。而且该企业在营运期间内,煤电油运和化工原料不断涨价,木质原料短缺,价格不断攀升,使企业运行成本不断上升,毛利下降。在原材料等存货价格不断上涨的基础上,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使企业的产品成本接近于市价,主营业务成本相对于其他方法较高,在主营业务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相对较低,盈利能较真实的反映企业目前的获利水平,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这样的会计方法是可以的。
那么如果企业采用的是先进先出法,结果如何,下面进行假设性运算。
这里主要讨论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这两种相对极端的方法。由于移动加权平均法同加权平均法实质相同,而且采用这种平均计价法的结果也将处于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之间,所以这里假设该企业原来全部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在会计方法改变后,全部采用先进先出法。再假设本期只有一次购货或生产出的存货只有一个价格,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成品成本上涨20%。
计算结果如下:
在后进先出法下,由于期末存货数值大于期初存货,表明本期发出存货全部来自于本期生产或购买的存货,但一旦采用先进先出法,期初存货要先发出,在本期购货或产出存货只有一个价格的前提下,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可作计算:
122350938.36+(873924145.79/1.2-122350938.36)*1.2=849453958.12元
然后计算出期末存货:
122350938.36+888754550.56-849453958.12=161651530.80元
表4-5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比较表
后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
期初存货 122350938.36 122350938.36
本期生产或购买 888754550.56 888754550.56
本期发出 873924145.79 849453958.12
期末存货 137181343.13 161651530.80
数据来源:后进先出法的数据来源于该公司2005年财务报表,先进先出法由计算所得(下同)
方法改变后企业资产价值增加:161651530.80-137181343.13=24470187.67元
方法改变后,企业利润变化见表4-6。
表4-6 两种方法下企业利润比较
后进先出 先进先出
主营业务收入 1166921988.96 1166921988.96
主营业务成本 873924145.79 849453958.12
利润总额 85809437.51 110279625.18
净利润 78300759.88 102770947.5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82459010.35 106929198.02
每股收益 0.25 0.34
这里在计算利润总额时使用了相对较为简单的假设,即:主营业务成本的减少值便是利润的增加值,也就是净利润的增加值,并未考虑税收等其他因素影响。
利润总额=85809437.51+873924145.79-849453958.12=110279625.18元
净利润=78300759.88+873924145.79-849453958.12=102770947.55元
由此可见,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对企业的影响的确很大,在假设条件下,由于会计方法的变化使企业的利润增加了24470187.67元,每股收益从0.25元增加到0.34元,利润增长率也会有所改变,见表4-7。
表4-7 两种方法下企业利润变化率比较
后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
利润增长率 -21.47% 0.92%
净利润增长率 -21.55%
2.97%
由此案例可以进一步看出,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报表的影响,它不仅可以使企业由ST变为非ST企业,更可以使企业的一些财务指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例利润增长率由-21.47%变为0.92%),而且这种差额随着价格变化的幅度增加而不断增大。
(三)新会计准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最新会计准则对原有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与完善,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2、规定存货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3、新准则有关于存货的适用范围更广,把农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和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也作为存货的范围;4、新存货准则取消了对商品流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内容的相关说明,企业可以选择将原先计入营业费用中的, 与存货采购有关的费用计入存货成本,这样商品流通企业在核算存货成本, 调节当期利润的时候,有了更灵活的处理方式;5、取消了接受捐赠存货成本确定的相关说明;6、新存货准则中删去了企业“应当披露存货的取得方式、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当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的内容,补充了企业应当披露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的要求。这些的变动,对于各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利润、财务指标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存货发出计价方法选择,在这方面,新会计准则主要是取消“后进先出法”,本文认为原因如下:
1、新准则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上,在IAS2存货中规定,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是被禁止的。在国际上很多国家也是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的,所以为了增加与国际市场上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使我国的企业更好的迈向国际市场,减少各种贸易壁垒,使我国经济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更好的经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在最新会计准则中取消这种方法是合理的。而且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合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或是B股上市的公司基本都是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没有采用后进先出法的。
2、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后进先出法使用的企业并不算多,仅1.02%,分散于各个行业,取消的话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尽管计划成本法和售价法分别有3.93%、1.9%的企业采用,也不算高,但这两种方法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有着特殊的实用性,而且在这两个行业内部的使用比例也相对较高,一旦取消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后进先出法假设后购入的商品先发出,而实际情况必然是先购入的商品先发出,这样造成了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
3、新准则减少企业盈余操纵的空间和利用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据深交所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是13%,而该报不报,隐瞒信息的比例高达70%,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3。存货计价方法太多,给企业的选择也较多,企业存在着通过计价方法的选择操纵利润的可能,而后进先出法也一直受着操纵利润的指控。取消这种方法,缩小了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空间,便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怀疑。尽管这种改变短期内可能会使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毛利率和利润出现不正常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取消后进先出法,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存货的流转情况,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也增加了行业内信息的可比性。
4、现在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很多企业通过购并我国的企业,寻求在国内的发展。采用后进先出法在我国经济大环境下会使企业资产价值较低,利润偏低,企业的获利能力及价值被低估,股票价值相对较低(这些在案例中都有所体现),极有可能造成外资企业在并购时压低企业的价格,导致国有企业廉价售出,国有资产的流失。而其他两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5、与后进先出法相比,企业采用其他方法时利润值相对增加,应纳所得税额增加,现金流出增加,促使企业在以后的经营中加强对现金流的关注,放弃对利润一味追逐,提高利润的质量,更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使投资者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进行更为正确的投资。现在有很多企业,单纯追求高利润,只顾生产、签订合同,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甚至坏账、呆账,产生企业利润很高,却没有现金购买原材料,归还贷款等现象。取消后进先出法,有利于减轻这一现象。
尽管取消后进先出法,会使我国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出现主营业务成本相对降低,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利润增加等现象,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但是由于我国使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较少,而且其存货占资产(流动资产)比重较小,即:存货的价值较小,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后对于我国经济和证券资本市场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况且按照有效市场理论,由于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所引起的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于公司股价是没有影响的,市场能理解会计方法变更的含义和结果。
从整体来看,尽管后进先出法有一定的使用范围,但其取消后对我国经济整体影响不大,而且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适应于我国经济大环境的,所以应该予以取消。
五、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一)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总体描述
从新准则实施之日起,原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面临着对原有会计方法的变更。企业再次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及所处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税收,借款的限制性条款,管理者的薪酬计划,宏观经济状况等上文提及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潜在因素,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项基本原则,进行有关会计方法选择的成本效益分析,权衡轻重,在充分考虑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合法性、客观性基础上进行选择。
表3-2,表3-3中列示了各行业选择情况,可作为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上的有效参考,毕竟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给这些上市公司出具无保留意见,证明他们也认为这些方法的选择是相对符合企业实际的。
加权平均法由于其使用起来最为方便,而且在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存在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其作为一种在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使计算出单位成本平均化的方法,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移动加权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本质相同,只是权数不同,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但现在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使得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有所增强,局限性已大大减少。加之其能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成本计算较为客观可信,所以也有了一定的使用范围。相对而言在采掘业、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使用较多。个别计价法用于房地产业,信息技术业、大型设备制造业,及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存货,数目不是很大,容易辨别其所属批次,便于将成本按最终产品归集进去,还适用于开发产品。在统计中发现,一些从事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也喜欢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农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社会服务业中酒店餐饮业等,其存货相对而言不易保存或是烟酒等价格不菲的消费品,先进先出法还可应用于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存货种类少,数量少的企业,一般企业都是将先购入的商品先出售,采用先进先出法符合其实物的流转过程,便于经营管理和控制。售价法和进价法适用于批发零售贸易类企业,尤其是价格不算太高的商品,其最终目的在于出售,存货进出量一般较大,同质产品相对较多,以售价法和进价法对商品计价不失为一种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同时建立实物负责制,加强存货的盘点等管理,消除其弊端。
(二)计划成本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
在我国,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计划成本法作为制造业存货日常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对存货的管理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是在一个生产大型设备的制造企业的成本科实习,对此深有体会。该厂基本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单件小批量生产,其日常成本核算都是采用计划成本法。生产自制半成品的金结构车间,从原材料到最终生产出的自制半成品,结构件,都是采用计划成本法予以核算,按计划价转入下个车间,月末结转差异。由于该厂生产的是大型设备,每一个设备都是由二十几个部件组成,而每一个部件又是由几百个零件组成,不同的零部件由不同的车间生产,加之不同设备之间会有通用的部件,由于紧急度不同,设备之间会有零部件的借用,而一个设备的生产一般持续一年以上,对于最终产品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但是对于同质的各类原材料,零部件要分批次结转存货的成本,区分记录不同生产批次上千种零部件的实际成本,然后在生产使用时,采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结转发出成本,同一部件,同一零件极有可能因为生产年份不同,而成本不同,即使采用计算机记账,要对同样零件分不同批次进行记账,工作量是巨大的,更何况一旦出现收入与成本巨大差异时,查账也将无从下手,还要去寻求究竟这个产品使用的零件是哪一批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该企业每期对于材料成本差异大的产品都会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控制成本。计划成本法只登记数量不登记金额,只记录差异,不区分批次的计价方法,给大型企业带来无限方便。
制造业对于产成品的核算还是以实际成本法为主(见表3-2,表3-3),发出时主要采用加权平均法,对于大型终端设备采用个别计价法的居多,如:南京自动化(600268)电力设备生产销售;浙江华立科技(600097)电力自动化终端设备等。但如果产品数量,品种较多,按实际成本计价较繁琐时,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法进行核算。从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产成品可以看出,基本还是符合这条原则。如:东风电子科技股份(600081)汽车零部件等生产;特变电工(600089)变压器及电线电缆制造;贵州电器(600112)电器制造,汽车配件生产;凌云工业股份(600480)汽车配件生产;上海永久(600818)自行车及配件生产制造;上海自动化仪表(600848)各种仪表生产等等,产品基本处于品种多、数量较多、收支相对频繁的状态,用计划成本法对发出存货的成本进行核算要简单很多,避免了很多由于存货流转假设所带来的麻烦,只登记存货数量不登记金额也可以大量简化会计工作。当然还有如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600178),整车发出采用计划成本法的。
对于原材料的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的比例有所增加,各制造类行业使用情况见表5-1:
表5-1 制造类行业计划成本法使用情况
整体 平均值 机械、设备、仪表 电子 采掘业 金属非金属 化工 电力
实际成本 75.77% 45.54% 55.56% 58.33% 64.18% 71.79% 72.22%
计划成本 22.81% 55.36% 44.44% 41.67% 35.82% 28.21% 27.78%
数据来源:对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关于原材料计价方法选择的数据统计
制造业中,使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较多,机械设备仪表业更是一半以上的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钢铁和汽车两大制造类企业,分别达到了64.29%和53.85%,更说明了计划成本法的应用广泛。
制造业一般生产的中间过程较多,原材料种类也相对较多,使用量较多,所以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较为简单;再者,为保证销一条龙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保证原材料等存货数量充足,不能因为缺货而停产,所以企业必须随时掌握其收发结存的数量,进行存货控制,计划成本法有利于数量控制;同时,计划成本法还有利于进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和利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控制是获得利润的关键,采用计划成本法,随时反映出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准确地反映、考核和评价企业各部门的经营成果,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中对于目标的偏离,分析原因,明确责任,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实现利润的增加。而加权平均法一个月反映一次,相对来说及时性不如计划成本法。
当然,现代企业中仍有很多制造类企业在存货日常核算时没有采用计划成本法,其产品从各种零配件到汽车、变压器及各种电力设备、自动化设备,与采用计划成本法的企业并无差异,而且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企业。可能是由于这些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即使采用实际成本法也能对存货进行较好的收发结存及成本的核算控制。在这些企业中,如:长春一东离合器(600148)、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600523)等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国第一铅笔(600612)笔类制造;凤凰股份 (600679)自行车及配件制造等,其存货发出的核算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但是我认为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
尽管有人说,采用了会计信息系统,计划成本法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计划成本法无论是在简化会计核算还是在成本控制、利润提高、业绩考核、提供领导决策信息上的作用,都是实际成本法所难以替代的。同时在原材料等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采用计划成本法,月末结转差异,又避免了在实际成本法下有关于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的选择,何乐而不为。
当然计划成本法也有其不便之处,譬如说计划成本的制定非常不容易,要尽可能的接近实际成本,否则就不能有效的执行其控制成本、考核业绩的职能,市场价格发生巨大变化时,必须相应的改变计划成本。
对于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的企业,如果存货品种较多、收发较为频繁,可以考虑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
六、 结论与本文局限性
(一)结论
诚然,在理论界有很多支持后进先出法的理论,认为后进先出法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也不否认,后进先出法有着无可厚非的优点,而且以后也很有可能重新作为存货计价的备选方法,但是在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是有利于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和证券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准则的变化使得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面临着一次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通过调查和数据统计,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一般具有毛利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存货占流动资产(或资产)比重较小等特点,这说明税收收益、财务报告成本、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借款的限制性条款、国家政策、奖励机制等均是影响企业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潜在因素。企业在选择新的存货计价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统筹安排,科学决策,从自身出发,全面观察企业所处经济大环境,扬长避短。然而由于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在不同的情况下各有利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旦超出其适用范围,对企业的存货管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在各种方法中不停的探索,以寻求一个适合企业的方法,然而究竟哪种方法是适合的,依然没有定论,各企业要慎重选择。各制造类企业在实际成本法下各种存货发出计价方法难以抉择时,不要忘记计划成本法——一种适合于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并能够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业绩评价的方法。
(二)本文局限性
首先,在统计数据时,由于一个公司可采用几种计价方法,导致公司的数目和统计出的有关于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数据相对有些不符,在统计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百分比时,出现百分比之和大于一的现象。
其次,本文完成时,由于各上市公司的2006年的最新的财务报表还未披露,统计时采用的是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的报表,2005年的数据,不是依据最新会计准则编制报表产生的数据,相对而言,数据的及时性不够,未能了解新准则的使用情况。
再次,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由于各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有限,很多详细的数据未能获得,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使用了一些假设条件。
最后,由于本人分析问题能力有限,很多问题只是浮于表面,不够透彻,很多地方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附录
附表1: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各项财务指标比较表
交通运输业 存货占资产比率 资产负债率 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 毛利率 资产 存货 主营业务收入
后进先出法 600717 天津港股份 0.05% 22.32% 0.30% 47.60% 5212461171 2820909.54 1036974729
平均值 1.55% 39.79% 5.68% 32.83% 7513540590 156424953.9 2846183890
最大值 8.71% 88.32% 30.28% 71.39% 63021000000 1979267181 30643000000
最小值 0.00% 2.62% 0.00% -91.76% 359510335 0 2817379.19
先进先出法 600125 中铁铁龙集装箱股份 0.19% 29.39% 0.61% 62.93% 1450167369 2814176.05 232313466.5
600787 中储发展 8.25% 53.68% 13.08% 5.22% 3271135169 269784841.0 4120731925
采掘业
后进先出法 600395 贵州盘江精煤 3.68% 31.86% 8.18% 12.58% 1982456696 72884863.25 2529494773
平均值 7.07% 36.13% 22.10% 29.21% 39409911698 4304198311 47976181400
最大值 22.32% 52.39% 63.22% 67.32% 4.27928E+11 49862000000 5.32621E+11
最小值 0.82% 17.27% 1.81% 3.82% 963660814.4 13856804.13 766206311
先进先出法 600582 天地科技 16.73% 35.10% 23.91% 23.06% 963660814.4 161255878.1 766206311
600583 海洋石油工程 9.92% 32.50% 23.56% 17.84% 3476352859 344973062 4225659244
化工
后进先出法 600096 云南云天化 5.11% 25.30% 25.22% 43.84% 3582650772 183239810.4 1415624664
600281 太原化工 6.41% 55.23% 13.61% 15.30% 2593743643 166254798.8 1608664984
平均值 9.49% 46.79% 23.20% 17.47% 2455097646 162882269.6 1206712808
最大值 40.77% 110.11% 81.77% 50.54% 46454417451 1157989000 19517219000
最小值 0.05% 2.55% 0.09% -6.78% 76685279.34 1034105.04 2782841.02
先进先出法 600063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 7.09% 66.27%
30.88%
11.54% 1939291078 137587256.6 1189525451
600618 上海氯碱化工 6.39% 39.61% 25.44% 9.30% 4854119175 310280579.7 3871801106
农业
后进先出法 600189 吉林森林 14.37% 25.16% 48.77% 27.08% 1797312971 258284841.4 866361236.9
平均值 9.82% 46.51% 23.41% 16.06% 1466361621 153769875.6 574020917.5
最大值 39.63% 110.38% 72.53% 51.04% 7797023150 727518456.5 2476200413
最小值 0.03% 4.42% 0.06% -26.35% 476597627.3 238421.49 1887696.08
先进先出法 600257 湖南洞庭水殖股份 13.51% 44.06% 42.14% 51.04% 925710253.1 125066748.3 111814606.8
600242 广东华龙集团 0.02% 148.27% 0.04% -533.84% 325163269.8 51049.61 1251405.8
600975 湖南新五丰 8.04% 6.89% 12.15% 10.80% 498640584.9 40081559.16 523654156.5
在计算农业类企业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时将广东华龙集团排除。因为其数值过小严重偏离行业平均值,即入后会对行业整体数值产生影响
数据来源:对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财务报表的数据统计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网站 100paepr.com
2、《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3、《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
4、耿建新:《行业会计比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124页
5、王竹泉:“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及其协调”,《上海会计》,2001年第1期,45-47页
6、左刚:“浅谈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财会月刊》,2000 第20期,24页
7、鹿美遥 王延明:“财务报告成本和税收利益之间的权衡---基于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理论分析”,《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第19卷第6期,24-27页
8、许骞 杨荣本:“新会计准则发出存货计价规定的影响和意义”,《商场现代化》,2006 年11 月(中旬刊)总第485 期,385页
9、段明佳 蔡利 牛颖:“对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变革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 年9月(上旬刊)总第478 期,347页
10、王小莉:“新旧存货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影响”,《现代审计与经济》,2006 年第6 期,20-21页
11、师银萍:“新经济环境下存货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优越性”,《科技与经济》,2006 年第16 期,35-36页
12、付同青:“关于财务报告质量问题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6期,29-30页
13、Herbert G. Hunt III: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Inventory Account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23 No. 2 Autumn 1985, 448-46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2海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