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

篇1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 双向互动式教学

基金项目:云南省《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主干课与专业基础课之一,这门课程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各个经济主体如何将其稀缺的经济资源分配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以取得最大利益,并以此说明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和效率。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丰富且相对抽象,同时又以较多的数学计算和推导为基础,结合模型、图形和高等数学方法,学生普遍觉得难度较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课程体系、重点难点等的理解和把握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笔者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将热点问题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丰富了授课方式和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锻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在此,笔者结合《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以及自己讲授微观经济学的实践谈点体会,希望能与有关教师交流探讨,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1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课程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它既不同于农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课程,也不同于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学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课程之一,微观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行业和市场是怎样运作和演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以及它们怎样受政府政策的影响等等。《微观经济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这门课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理论抽象、要求学生具备较深的数学功底以及较强的用图形说话的能力。

1.1 理论抽象

《微观经济学》所介绍的经济理论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几百年发展的总结,这些总结是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而且每一个结论的成立都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前提假设之上,这与我们国家的国情、市场经济发展的概况、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均不同,这些差异必然增加我们理解的难度。同时,理论知识原本就是抽象的,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理论、模型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再加上微观经济学概念、定理、规律很多,相互之间又极易混淆,对于初学者来讲,总会存在理论与现实理解之间的差距。

1.2 要求学生具备较深的数学功底

《微观经济学》中最常用的经济模型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法等等都要求学生具备较深的数学功底和逻辑推理能力。因为《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有很多学生微积分知识还没学,这时要求他们将数学知识熟练地运用到经济学分析中,无疑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心理负担。

1.3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用图形说话的能力

图形在经济学中非常有用,用于说明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情况。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过:“你必须具备足够的图形知识才能掌握经济学,图对于经济学家如同锤子对于木匠一样必不可少。”微观经济学每一个理论的得出与论证都与图形紧密相联,这对于刚刚步入象牙塔的学生而言,要学会正确地运用图形解释经济问题的确有些难度。

总之,如上所述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现实条件等各种因素决定了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和学习强度相当大。笔者结合《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

2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2.1 理论讲授

理论讲授是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手段。笔者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首先介绍基本的框架,在讲述每一章内容之前,都有一个本章提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视野,然后再介绍具体的内容,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理解基本的经济概念,了解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律,授课过程中采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层展开,脉络清晰,通过主线的引入,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整门课程的精髓,同时,在每一章结束后都加一个本章小结,总结一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

笔者讲授微观经济学,以市场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选择为主线,主要体现在这五个方面:第一,单个消费者行为的最优化。即研究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怎样选择使得他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实现消费者均衡;第二,单个厂商行为的最优化。即研究单个厂商在成本预算既定的前提下,怎样选择使得他的利润最大,从而实现生产者均衡。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在成本既定时,如何选择使得所获产量最高,(2)在产量既定时,如何选择使得所付出的成本最低。为此,将问题深入一步区分不同的市场结构,进一步考察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与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确定产量与价格的最优化行为;第三,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最优化。即研究消费者根据什么原则供给多少生产要素,厂商根据什么原则需要多少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第四,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同时最优化。即研究将消费者、厂商、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联系起来的整个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五,政府目标决策的最优化。即研究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弥补市场的缺陷,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2.2 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厂商的生产经营决策与居民的消费决策都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案例分析是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优秀的案例是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之中,将这些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能带动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提高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需求价格弹性理论时,可以结合安全帽专卖店的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来解释厂商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不同而进行区别定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能将枯燥的理论运用到鲜活的经济现实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3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对于微观经济学教学,不论是理论讲授还是案例分析,都离不开课堂讨论这一重要形式。通过讨论可以使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向双向互动式教学,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向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4 课后练习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决定,其中涉及大量的数学关系,理论性强,要实现将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不小的难度,所以要给学生布置练习题,通过做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特别是通过做计算题来加深对微观经济理论模型的理解。同时,这门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考研必考的基础课,因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对课后习题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给予特别强调和详细解答并进行适当延伸。

3 进一步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想法

3.1 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演变性的学科,由于这门学科的特点,必然要求微观经济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必须和现实的发展紧密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该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更新较快,那么任课教师的这桶“水”,决不应是“陈年老水”,而应是不断地从知识发展的奔腾江河中汲取的“新鲜水”,任课教师应及时掌握知识点的更新,如新旧理论的增减,同时及时调整相应的案例分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3.2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为一体,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积极地听取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但是,课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目前,很多高校教师上课时过多依赖课件,整门课程知识点完全通过点鼠标放映课件讲授,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包含很多的数学推导和图表,完全依靠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授,即使利用动画使得推导过程一步步显现,学生也不容易跟上。因此,在讲授公式推导以及有关图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最好结合板书进行讲授,通过“黑板+粉笔”的方式推导和画图,能够充分地带动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让学生看清推导的整个过程以及各种逻辑关系,形成知识间的连接,也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比如,在讲到古诺模型中厂商的产量选择的时候,最好板书推导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3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信息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提供了巨大的支撑,要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网上教育资源,经常登录经济学论坛、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家等网站,聆听专家讲座,参与学术讨论,这些经济学网站既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各种各样的案例,又能够帮助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鲜活生动的经济实践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红梅.关于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教学体会[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

[2]吴冬霞.基于启发式教学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3]王尉东.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10(1)

[4]童霞.微观经济学的本科教学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3)

[5]蓝文妍.浅谈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6]谭超.浅析微观经济学教学[J].管理观察,2009(12)

[7]张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8]芦雷.微观经济学教学理念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篇2

(一)课程的系统性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作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十分适合本科生学习。该教材共有11章。首先简单介绍西方经济学.然后介绍了消费者理论(包括需求、供给理论、均衡价格和效用论),生产者理论(包括生产论和成本论)。接下来讲述不同市场结构下生产者如何生产和定价,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最后,在介绍一般均衡的经济效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应如何行使职能避免这一情况。整个微观经济学理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理论的抽象性

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对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在课程中广泛使用的弹性这一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理解其含义且很容易混淆;此外,一些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理论,如寡头垄断理论、市场失灵等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案例来解释。再者,属于社会科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并非如自然科学一般可以在实验室再现,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缺乏深度。

(三)定量、图形分析

使用频繁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并结合定性分析,其理论的得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变化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其次,在很多经济学理论的求证中,往往是大量使用数学知识推导得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掌握这些也有一定的难度。第三,微观经济学课程中使用大量的图形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很多图形比较相似,学生不容易牢固掌握。

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切合实际的案例

比较少微观经济学是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及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逐步建立起来的。教材中主要也采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案列,缺少对于亚洲特别是我国当前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案例(如土地价格、房地产行业问题等)。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有距离感,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很难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的经济问题。

(二)课时相较于内容偏少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来看,相对于这一课程的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48学时较为紧张。学生往往要在一堂课掌握近一章的内容。即使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完全吸收课堂内容难度也较大。这就导致前一章内容还未掌握好,教师已进入下一章赶教学进度。由于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往往陷入囫囵吞枣的恶性循环,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教学的评估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就决定了学生以书本为主、教师以应试为主,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经济理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因此,对于理论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弄懂数学公式的推导,或是概念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在于学会应用已掌握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三、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由于微观经济学内容庞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包括如何引入话题,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学生提出问题等。遵循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既能紧扣课本地掌握重点知识点,又能从抽象理论中体会其真正含义。讲课过程中,以价格决定机制为主线,让各章内容贯穿于这一体系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二)丰富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

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动画、短片、图片等形式引入课堂内容,并通过课件的制作使学生清晰微观经济学理论脉络、重点概念、定理等内容,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往往节省了大量的画图时间,且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变量的变化过程及相互间的影响,教会学生如何看图、看表。其次,加强课堂互动。微观经济学课程本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提出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入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能够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化为活跃的理论讨论,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活动中

篇3

【关键词】生产可能性曲线 雷布津斯基定理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如同西方经济学一样,国际经济学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也即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国际金融。根据我们自己学习和本科教学的经历,西方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由于比较抽象,学生通常掌握不好,很难建立起直观的理解和印象。不少疑难知识点的讲授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在不过多地借助数学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授这些疑难问题,需要老师仔细琢磨。

下面,本文将根据作者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验,对一些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简要评述,希望能够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难点。

凹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原因

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的解释,向来是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一般的微观经济学的教材中,最常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通常是凹向原点的,边际转换率递增。在国际经济学教材中,在国际贸易的标准模型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也是凹状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按照国内最受欢迎的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解释,生产的边际转换率递减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假设生产的两种产品分别是X和Y,通过减少Y产品的生产来增加X产品的生产,由于边际报酬递减,一开始减少生产一单位Y产品的生产会释放出较多的生产要素,到后来则只能释放出较少的生产要素,对于X产品的生产来说,一开始增加一单位X产品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生产要素,到后来则需要较多的生产要素。

其实,这种解释根本上来说是规模收益递减,而非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由于短期内至少有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在到达生产要素的最佳比例之后,随着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比例会越来越偏离最佳比例,从而该种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尽管规模报酬递减确实存在,但它并非边际转换率递增的最主要的原因。何况新古典经济学一般总是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因而主要用规模报酬递减来解释边际转换率递增显然会遭受严厉批评。

实际上,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仍然可以是凹状的,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李嘉图模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之所以是直线,除了规模报酬不变之外,还要求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并且是均质的。在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中,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要素并非均质,或者两种产品中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即便两种生产要素都是均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凹状的。生产要素的非均质性、不同产品中生产要素的不同比例,才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认为的机会成本递增或边际转换率递增的最主要的原因。

有关生产要素的非均质性导致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举例而言。假设某国部分土地是平原,适宜种植小麦;部分土地是山区,更适宜放牧与生产乳制品。该国最初只生产小麦,但现在要集中力量生产乳制品。通过把山区的麦田转化为牧场,该国小麦产量并未下降很多,但获得了大量乳制品。这样,用小麦减产来表示的乳制品的机会成本刚开始是很小的。但是,如果这种转化继续下去,直到最后很适宜种植小麦的平原都被用来放牧,生产乳制品的机会成本就会不断上升。

当然,即便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均质的,并且规模报酬不变,只要不同产品中生产要素的不同的比例不同,同样会导致机会成本递增。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更感兴趣的一种解释。尼科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一书用不太复杂的纯粹数学举例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此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为直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假设一国用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纺织品与钢铁。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假设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为4:1,钢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等于1:1。现在假设该国要缩减纺织品生产,增加钢铁生产。一开始的时候,缩减纺织品生产所释放出来的劳动与资本增加到钢铁部门中,并没有导致钢铁部门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偏离很多,因而钢铁部门的边际产量较高。随着纺织品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与资本数量的增加,钢铁部门劳动与资本的比例越来越偏离最佳比例。因而缩减一单位纺织品的生产释放出来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钢铁产品边际增量就会不断下降。这也就意味着,钢铁产品生产增加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

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前提

雷布津斯基定理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构成新古典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四大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最一般的表述就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要素禀赋的增加,将导致该要素密集程度高的产品的产出增加,并减少其他产品的产出。这种表述并不错,但并不准确,而且很难作出严格的解释。国内学者编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通常都是点到为止,语焉不详。克鲁格曼与奥伯斯法尔德所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举例进行了说明,但也没有形成集中性的严格论述。

对于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更为完整的叙述应该是,在相对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要素的供给增加,将导致该种要素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以更大的幅度增加,同时绝对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举例而言,在一个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和两种产品(X和Y,其中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的情形下,并且资本与劳动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劳动增加一倍,在X和Y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X产品的生产将增加一倍以上,而Y 产品的生产将会绝对地减少。

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关键,除了要求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之外,还要求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在一些教材上,干脆就把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作为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两个前提条件。不过,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商品价格保持不变这个前提条件就可以了,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是派生出来的。在一个新古典模型的世界里,技术是保持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商品价格不变,要素价格(工资率与利率)也必须保持不变。而保持要素价格保持不变,必然要求要素比例保持不变。

在上述例子中,假设劳动要素禀赋增加一倍,要保持两个部门中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并且使新增的劳动充分就业,只能是减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释放出一部分的资本与劳动,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当中。因而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的劳动减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劳动增加,并且增加的数量超过总劳动力的增加数目。由于劳动密集型部门资本/劳动比率不变,资本的数额也增加一倍以上。在新古典的技术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情况下,必然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长超过一倍以上。

总而言之,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关键,除了要求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之外,还要求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比例保持不变。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上)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九版)朱幼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篇4

第一章:导言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二、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弹性,充分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弹性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二、供给:定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含义、分类

三、蛛网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达到效用化实现消费者均衡的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及消费者均衡决定。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定义、特征

二、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化和产品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变动;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组合;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及机会成本概念。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三、规模经济

第二节 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及各短期成本变动的特征、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三、利润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成本线、等产量线

二、组合的确定:等成本线切于等产量线

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

二、机会成本含义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垒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广方是如何进行化产量、价格决策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含义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二、寡头理论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与总结

第六章 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

第一节 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

第二节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地租理论

五、利润理论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具体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分法:支出法、收人法、部门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二、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缺陷的纠正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储蓄、消费和投资

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的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变动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二节 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概念

二、乘数的公式

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就业理论和凯恩斯就业理论,掌握凯恩斯对失业存在的解释、IS-LM模型。

第一节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一、萨伊定律

二、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三、工资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三、失业的存在及其根源: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资本边际效率

第三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二、LM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三、IS-LM分析: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时均衡:四个区域中点的含义

四、IS-LM分析的意义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并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乘数-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纯货币理论、投资过渡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结合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等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基本公式

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索的分析

三、关于增长极限理论的简介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政府宏观经济制定的背景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以及供给管理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目标、需求管理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 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银行制度、货币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改变准备率、其他措施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一、相机抉择

二、菲利蒲斯曲线及其运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50分。

三、参阅教材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研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750(2012)02

一、引言:高等教育的新环境、新主体呼唤新方法

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新形势,同时高等教育的受众和主体也有新的变化,不仅包括“90后”的大学生受众,而且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新的教育工作者与教师队伍(即“70后”、“80后”的加入),对西方经济学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都要有所创新。

很多学者都认为经济学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刘志彪等认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学教学模式经过多次更新,但由于其是脱胎于苏联的教学设计思想,因此仍存在若干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或问题[1]。方福前指出,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两大偏向:一是夸大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性,二是完全忽视西方经济学中所蕴含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全盘地将西方经济学作为方法论意义来对待。他认为要矫正这两大偏向,必须进行教学理念、方法的改革[2]。逄锦聚从宏观层面指出了经济学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认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有待转变,高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等方面[3]。

也有一些学者在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元惠萍从现代经济学本身的分析方法入手,指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适合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由抽象转化到具体[4]。阮守武认为,像西方经济学这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中心,教师应该侧重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尤其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5]。于泽认为,实验辅助教学是本科经济学教学较为理想的选择[6]。唐国华认为,教师应通过比较教学法使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课程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7]。

这些研究都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主要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尝试提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几种可能的“新方法”,包括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式教学法、内容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以期引发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二、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学教育宏观环境的新变化,面对教师与学生的“新主体”,如何设计、开发与选择西方经济学教学上的新方法,是本部分的核心研究主题。笔者认为,“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抑或以上这一系列方法的综合运用可能构成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方法的备选子集。

(一)换位思考教学法

在理论研究层面,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中有关换位思考法的研究较为鲜见;在实践教学层面,这一方法也未得到广泛运用。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同行听课,笔者发现,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并促使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实现双向换位思考,寻求相互间的交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主动将自身定位为学生,把握以下内容: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教方法,期望达到怎样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方法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的把握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当老师从学生的视角来开展教学时,一方面,更容易了解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对教学难点的解决与根除功效更为显著,更容易了解学生为何“卡”在某个问题上,找到问题的症结。

例如,在微观经济学“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总效应”的讲解过程中,如若教师能实现学生身份的换位,就能够很容易把握学生在理解这组概念的过程中的难点,这个难点在于对“补偿预算线”的来缘和对替代效应的理解,即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其一,使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其二,使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我们界定替代效应时,却提及“在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两种商品而言,其中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二者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进而导致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需求量发生变动”,看似前后矛盾,而事实上,笔者认为,教学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分析某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时要剔除其他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由此,在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界定过程常常出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这一表述,这样也容易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严谨与作为一门“科学”的显性特征。

(二)批判式与内容创新式教学法

这里的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均是相对教学内容而言,而非方式本身的创新。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将不仅使该部分内容取得较佳的传授效果,还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独立思考、创新的热情。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是富有创意的一代,教师理应注重这一层面的培养与训练。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对教师主体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更要求教师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而形成对原有内容的批判与创新。也恰恰因为这一要求较高,这个方法在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国内一些微观经济学教材往往倾向于将“需求”与“需求量”这一对基本概念相互混淆,进而使学生产生极大误解,笔者曾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上复习微观经济学内容时,问及“影响需求的首要因素”,95%以上的学生回答是价格,而且其理论根据均是来自于教材。

(三)研究式教学法

所谓研究式教学法,就是针对相关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在对基础理论进行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式的深入研究。研究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有利于对课程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根据差异化受众主体有针对性地、适当地应用,比如综合性大学可以尝试将其作为主导性的教学方法,而普通财经高校和其他一般性高校则可将其贯穿于重点章节和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之中。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开展研究式教学,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或难度高,而且相反能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掌握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并能拓展其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视野,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他们时间允许、精力充分和能力较强的情况下,要求他们个人单独完成,如若某些条件受限,可以采用分组开展,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

例如,教师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弹性理论时,可以布置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一定的应用研究,如“如何运用弹性理论看待叶圣陶的《多收三五斗》”,“运用弹性理论对超市日常与周末商品差异化定价进行经济学分析”,“从供求理论与弹性理论看公园门票的定价问题”等。再如,在讲解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中国近年来采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思考并形成若干小论文,如“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何提出保8而不是保7.6抑或9呢”,“家电下乡政策的逻辑出发点、内在机制与效果”,等等。

(四)体系式教学法

截至目前,体系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中较为鲜见,然而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逐步认识到该方法的必要性。这里的“体系”指的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教师在讲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其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坐标位置,即该知识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若能做到这一点,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具体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自然是水到渠成。事实上,这一教学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和教学体系了然于心,否则就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体系式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体系式教学[鉴于国内各高校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有所差异,因此这里笔者基于国内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部分与宏观部分)进行阐述。]十分必要。如从对微观经济学整个体系的把握来看,教师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引导学生对整个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进行把握:(1)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全貌进行介绍以使学生对之有个概览;(2)通过供求理论引出课程核心理论,即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之手”,尤其要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并将价格理论作为课程体系的主线;(3)进入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微观主体之一(即居民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理论)的介绍;(4)从生产论、成本论开始介绍另一大微观主体――企业的供给行为决策过程;(5)引导学生思考连接两大微观主体的纽带,这个纽带显然是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6)围绕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类型展开对市场行为的介绍;(7)在上述讲述的基础上可引入一般均衡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在市场体系中是否存在一般均衡,如若存在,是否存在经济效率,后一问题可引导学生进入福利经济学的学习范畴;(8)指出市场不是万能的,由此引出对微观经济干预的介绍。

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教师可以主要以国民收入或总产出为分析框架展开教学:第一,从国民收入的概念界定入手,介绍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第二,在国民收入内涵与核算基础上,讨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三,利用IS―LM分析工具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仍然是探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此同时对均衡利率的决定进行分析;第四,从政策理论与政策实践两个层面,仍借用IS―LM模型,论证财政或货币政策的运用组合方式以及政策效果,落脚点同样在国民收入;第五,借用另一种分析框架或工具,即AD―AS模型,放松在IS―LM分析中价格P不变的假定,使得分析更为接近经济现实,探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六,表面上探讨失业与通货膨胀间的内在关系,实质上仍围绕总产出为中间变量开展论证;第七,放松IS―LM、AD―AS模型中国际汇率E固定不变的假定,基于全球视角将汇率内生化进行考察,利用IS―LM―BP模型探讨国内外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八,从长期视角分析国民收入增长的趋势问题以及周期性波动问题。显然,国民收入构成其整个分析过程的核心主线。

这一方法的运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全程教学过程能否做到认真对待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每一门分课程、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

(五)启发式教学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并没能具体细化,也不具可操作性。事实上,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初始阶段,而且还可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之外的经典寓言、人生哲理、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还可以利用西方经济学课程自身内容进行启发。

教学过程中的启发非常重要,它能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经济生活的现实,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企业微观经济主体是如何定价的?该考虑和权衡哪些变量和因素?如若定价不当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现实当中又有哪些成功案例和惨败的经验教训?这一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启发足以引起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再比如,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如何判定与认识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宏观经济政策该如何制定?政策力度该如何把握与决策?政策效果当如何评价?这一系列贴近现实的问题必然能激发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六)兴趣式教学法

兴趣教学法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都非常重要,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中,笔者之所以撑起为“新方法”,是因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兴趣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从根本上激发教师“教”的热情与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应成为授课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当学生兴趣被调动时,教师就在一定程度上驾驭了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就完成了一半。至于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其实上述每一种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将学生导向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其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其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与探究提供了动机。从宏观层面来讲,校园的教风与学风、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等都会对其有较为深刻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教师的人格魅力、具体的课堂传授方式等的影响更为直接。

从某种意义上说,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一门艺术,它并没有标准划一的方法或模式。对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而言,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常见的生活案例,“假定今天早晨你的口袋中只有3元钱,你如何安排你的早餐?”“假若只有馒头和油条,你又会如何选择你的消费组合?”这会让学生对“消费者行为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兴趣激发式教学会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之感。

(七)实验教学法

尽管实验教学法在众多课程(如物理、化学等)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事实上,这一方法目前在国内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尽管实验经济学这门课程近年来已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并重点采用实验方法进行教学,但截至目前,它在我国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仍较为鲜见。

实验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与热情,进而转向研究式学习的境界。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运用这一方法。事实上,很多教师会有疑问: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如何去设计实验?换句话说,设计实验很难。事实上,现有研究已为教师提供了很多良好的素材,教师主体在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lin)曾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研究市场的不完全性。尽管由于众多原因他当时未能取得成功,但这却为实验方法的应用与拓展提供了重要思路。随后,当时还是哈佛大学研究生的史密斯(V.L.Smith)开始深入思考经济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并倡导经济学实验方法,促成了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借鉴史密斯有关市场机理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同样可以设定由某班全班同学进行经济学实验,具体的做法是:将该班同学随机分成市场上的购买者和销售者两组,然后由这两组模拟市场进行自发交易,最后通过实验中的供需情况,来观察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供求理论以及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进而也使其能够通过实验实现对理论的验证。

三、评价与建议

以上论述了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一些可行的新方法。事实上,以上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也较为显著。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和讨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他们从事学术研究与创新的内在潜力也得到挖掘,不仅表现在课程成绩和成果方面,还表现在理论的升华、分析问题的视角拓展与能力的提升、实践应用等诸多方面,学生的创新实践立项、获奖、等比率均表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述教学方法的先后顺序并不意味对其重要性的主观价值判断。事实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很难量化每一种方法的具体效果。这一系列的“新”方法,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学中所提及的一般教学方法相比,结合了经济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特征,显得更为具体、更为专业,因此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笔者建议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对以上教学新方法进行综合运用,而不是单一方法或单纯几种方法的组合运用。

其次,鉴于专业之间的差异,比如经济学专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之间的不同,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上有所侧重。

最后,教学方法的内涵界定上通常不仅包括教师“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本文这里论及的“新”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更凸显了这一方法论上的内涵特征,即不仅对西方经济学教师在“如何教”方面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学生在“如何学”(包括批判式学习、创新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系式的系统学习、实验中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启发。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王国生.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1999(12):64-69 .

[2] 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5(9):13-15.

[3] 逄锦聚.当前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0-12.

[4] 元惠萍.思想与工具――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教学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8):18-19.

[5] 阮守武.对现代经济学的理解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44-45.

[6] 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4):70-76.

[7] 唐国华. 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妥善处理[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1):98-102.

The New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Western Economics in China

Fan Shide

篇6

【关键词】马歇尔;效率理论;启示

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其《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领域中划时代的著作。马歇尔的经济学说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产生的前提是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其研究目的是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率问题,即在投入一定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问题,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马歇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生产者身体的活力

马歇尔认为,物质财富的生产取决于工业效率,而身体的活力即强健的体格、坚强的意志、旺盛的精力是工业效率的基础,是一切进步的源泉。他说:“我们必须考虑身体的、精神的和道德的健康与强壮所依靠的种种条件。这些条件是工业效率的基础,而物质财富的生产要看工业效率而定;……在许多职业中,工业效率,除了身体的活力———这就是筋肉的强壮、健全的体格和奋发有为的习惯———之外,不需要什么其他东西。……这种人的坚强、这种决心、精力和自制力,简言之,这种‘活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它在伟大的事业中,伟大的思想中,以及对于真正的宗教情感的能力中表现出来。”[1](P212-213)他认为,决定体力和活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生活必需品

马歇尔认为,生活必需品的第一样就是食物,食物的烹调是否适当关系很大。烹调不当,会使食物的营养受到损失,或者营养难以吸收,甚至食物中毒。营养过剩、不足或不平衡都会危及人的活力。在马歇尔生活时代的英国,食物缺乏导致身体普遍衰弱,体弱多病是工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适度的休息和娱乐也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休息与食物、衣着等其他物质的必需品一样,都是人们保持旺盛的活力所必需的。马歇尔指出,维持效率的生活必需品因工作的性质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曾几何时,手机还是身份的象征,现在的城里人可以说人手一部手机。在当今信息时代,一台高档笔记本电脑对普通员工而言还是奢侈品,但对高级管理和研究人员来说则是必需品,没有它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所以马歇尔说:“高工资不仅能提高工资领受者的效率,而且能提高他们子孙的效率,……即报酬优厚的劳动一般地是有效率的劳动,因此,不是昂贵的劳动。”[2](P184)

(二)希望、自由、变化

马歇尔认为,希望、自由和变化三个因素与人的活力密切相关。有希望才有进取的动力,有自由才有创造力。他把自由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受外界约束的自由”,一种是“由自制力而来的较高的自由”,后一种自由对于高级的工作更为重要。希望与自由使人乐于工作,有助于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变化才有生机,呆板的、单调的生活会损害人的进取精神,以至于破坏身体的活力。亚当·斯密在论及变化与活力的关系时说:“大多数人的智力,必然由他们的日常活动发展起来。终生从事简单操作的人……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智力……他的迟钝和无知就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的呆板的、单调的生活自然损害了他的进取精神……他甚至破坏了他的身体的活力”。[3](P401)

(三)生活环境

马歇尔对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论述较多,他重点从城市与农村生活环境差别的角度,分析了污染严重、拥挤不堪的城市环境对活力的消极影响。他说:“新鲜空气和阳光的缺乏,各种年龄的人和儿童游戏所需要的室外休息处的缺乏,耗尽那些不断流入大城市的最优秀的英国人的精力。”[2](P316)因此,马歇尔主张,在大城市中设立公园和运动场,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通过发展交通运输等措施,加快企业和工人向郊外迁移,使人们能够亲近大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从而提高人们的活力。

二、生产者的能力

马歇尔认为,知识也是资本,知识是最有力的生产动力。投资于教育是否明智,不能单以其直接结果来衡量。“一个伟大的工业天才的经济价值,足以抵偿整个城市的教育费用;因为,像白塞麦的主要发明那样的一种新思想之能增加英国的生产力,等于十万人的劳动那样多。”[1](P233)

但知识不等于能力,所以马歇尔强调了能力。他批评以往的经济学家太不考虑这一事实:人类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都是重要的生产手段。他特别强调了企业管理才能,他说:“私人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权衡任何方针的得失和鉴别它们真正相对重要性的那种能力。由于实践和天才而学会使各种因素各得其所的人,业已获得致富之道;我们生产力的效率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许多能干的人,他们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获得这种企业才能。”[2](P168)

影响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教育。他把教育分为普通学校教育和工业教育两大类。普通学校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人们在以后的专业性工作中发挥潜能、自我发展打好基础。他强调:“教育必须更加普及。学校教师必须懂得他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因为几先令买来的报刊上的知识一个人的头脑就容纳不了。他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个性、能力和才干。为高级工业而设的工业教育,应像普通教育那样,不断以发展才能为目的。它应当与完善的普通教育建立在同一的基础上,但应进一步详细制订出特殊的学科,以利于特殊的行业。”[1](P227)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三、分工协作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他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4](P5、8)但是,马歇尔指出,分工不是越细越好“在低级工作上,极端专门化能增大效率,而在高级工作上,则不尽然。在最高级的工作部门中应当实行专业化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困难而未解决的问题。在科学研究中以下一点似乎是一个正确的法则:研究的范围在青年时代应当广泛,而随着年事日增,就应当逐渐缩小。”[1](P267-268)虽然工作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其意思是正确的。马歇尔举了两个医师的例子,说明研究范围较广的医师比专门研究一种疾病的医师高明:一个医师总是专门研究某一种疾病,而另一个医师依靠广泛的经验来研究这种疾病与一般健康的关系,然后集中于这种疾病的研究。尽管前者很专,但他对于这种疾病的见解不如后者高明。许多疾病具有相似的症状,仅研究一种疾病显然难以做到精确诊断。

马歇尔的理论虽然产生于19世纪末,但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饮食要科学,劳逸要结合,节俭要有度

我国有句谚语说“病从口入”。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四大基石,第一个就是要合理膳食。日本人均年劳动时间比德国多547个小时,比法国多542个小时,但日本却是世界上第一高寿国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非常重视饮食科学。1947年日本颁布了《营养师法》,1952年颁布了《营养改善法》,规定凡能容纳100人用餐的食堂,至少要配备一名营养师,日本的营养师与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300。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营养不足的现象大大减少,但营养过剩问题日趋严重,肥胖人口迅速增加。我国有两亿人超重,7000万胖子。肥胖会导致少儿智力偏低,是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最危险因素,肥胖已经成为世界性四大医学问题之一。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运动。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是必要的,过度劳作、烦恼忧虑、精神紧张有损于人的健康和活力,使人的工作效率降低。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的美德,但是节俭要有度,节俭不等于吝啬。有一个公司的员工说计算机运行速度太慢,要求提高配置。总经理批复:半小时以内能够开机就不必升级。这位老总只知道升级配置需要花钱,而不知道时间就是金钱。这样的老总将会象286一样,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要开创一种开放型的文化环境

作为领导,要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任人唯贤,让员工感到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升迁和提薪的希望;要学会放权,用人不疑,要放手让下属大胆干,不要象婆婆管小媳妇似的,事事过问,事必躬亲;要从善如流,学会善待不同的声音,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革故鼎新。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工作、地点和个人接触事物的变化,能够带来新的思想,鼓励一种“神圣的不满”,使人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束缚于既定框框之内,没有自由,就很难有创新。熊比特认为,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创新才是发展的本质。

(三)要加强环境保护

马歇尔早就强调了环境污染对人的健康与活力的消极影响,但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马歇尔提出通过发展交通运输等措施,加快企业和工人向郊外迁移,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活力。企业外迁要占用大量耕地,我国虽然地大,但人更多,人均土地很少,改善生活环境不能靠企业外迁,而是要靠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加强污染治理。马歇尔的在大城市中设立公园和运动场的建议值得考虑,更重要的是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绿化率,专用运动场公共化,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维护人们的健康与活力。

(四)要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

知识使人们能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知识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生产要素,其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增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重要已成为人之共识。人们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充电,各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人预言,资本时代行将过去,知本时代指日可待。无论资本时代还是知本时代,都是能者统治的时代。能力源于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表现为能力。知识的获取是一个过程,灵活运用知识以提高工作能力是学习的目的。我国的教育在传授知识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应试教育导致的高分低能现象依然严重。当务之急是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从注重传授知识向全面培养能力转变。

(五)专业不可太专

分工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潜藏着危机。工人一旦失业,就难以找到曾经从事的工种,不得已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工作效率也不会高,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如此。另有一些人具有特殊的天赋,只适合于特定的行业,若使他做其他工作,则难以发挥其特长,工作效率低下,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这就需要政府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步伐,来减少结构性失业和结构性人才浪费。

有些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分专业,学生能够打下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对以后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学生有时间对各个专业进行了解,进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了因为不了解,选错专业而留下终生遗憾。而有些大学在学生入学以前就已经分了专业,学生知识面很窄,就业面也就窄,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对专业相近的工作也难以胜任。在学科交叉发展的今天,专业太专,知识面狭窄,科学研究很难出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篇7

论文摘要:《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目前在许多学校都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应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加以改革。

《经济学基础》是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西方经济理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取舍和优化整合、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可以使学生提高对现实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因此,根据《经济学基础》的课程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在总结教学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程特点及地位

《经济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包括供求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理论。在理论的介绍和分析中涉及许多图形、公式和模型,使用到许多数学分析方法,《经济学基础》可以说是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而且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和市场营销、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财政与金融等学科都有一定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觉得理论抽象难以理解,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它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很多理论来源于经济管理活动,同时与社会生活中许多经济现象密切相联,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对发生在身边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并且能正确认识政府所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

2教学现状及问题

2.1经济学基础课程抽象而难以理解

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作为理论经济学,经济学偏重于理论分析,再加上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理解起来感觉比较抽象。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涉及面广,而且每一个结论的成立都包含着严格的前提假设。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数学化理论和模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再加上概念、定律、原理、方法很多,相互之间又极易混淆。特别是刚刚接触时,经常会觉得迷惑不解。比如在生产者理论中,为何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2.2分析方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颇有难度

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数学分析等方法论,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理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教材中针对一个研究对象,先介绍理论,再构造函数,其次画出图形直观描述,然后再形成一般的数学推导。这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熟练运用是分不开的。但是,作为高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数学功底比较差,逻辑思维能力比较欠缺,而且高等数学的铺垫不是很及时,导致知识的学习都是前学后忘,不甚理解,课程学习的难度系数自然比较大。

2.3课时安排明显不足

经济学基础教材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在本科院校都是安排两个学期的学习,而高职院校由于只有两年半的理论学习时间,不得不压缩课时。老师要在教学效果和教学进程之间不断地取舍和衡量,顾了前顾不了后,和学生良好的知识学习和掌握就形成了矛盾的局面。

3教学改革的思路

3.1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明确的把握

在对学生有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制订出符合高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一般而言,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基本的经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会运用所学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对于过于复杂的数学分析和理论证明就简要解释,甚至一笔带过。另外,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教学时间少、学生的掌握能力有限,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有一定的取舍。在有限授课时间的约束下,需要我们对主要内容主要章节进行较深入的讲授,而一些章节可能会有其他课程再去详细探讨的,就简单的做介绍。我们可以把供求和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理论,把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作为重点内容,而宏观经济部分的理论作为选讲内容。

3.2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使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53页)

为有两种方法值得注意。一是案例教学法,通过引用案例和问题,引发思考,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把现实的一些热点案例和事例融入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这样学生对于经济现象和问题产生很大的兴趣,然后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课外实践教学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是教育部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经济学又和社会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由于课时有限,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能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通过课外的实践和自学环节加以弥补。

3.3加强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直接的方式。如何使用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对学生的教学考核要打破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即常用期末考卷作为唯一的评价尺度,不注意对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态度、参与热情做出全方面的评价。在考前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导致学生平时不下功夫,只需要在考前进行突击就万事大吉,考试结果难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对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有害无益的。因此,教学考核应采用平时成绩和表现、期中测试、期末成绩各占适当比重的方式获得总评成绩。这样,就加强了对学生全程学习状态的监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

随着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国内各高校都将西方经济学列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理论性较强,在学习中还需要借助于大量的数学公式、图形以及经济学专业术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近年来,已经开始了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用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经济学时所遇到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作用

经济学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从人们具体的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中抽象出一定的规律形成的一门学科。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借鉴和引入了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使经济学理论研究更为科学和严谨,但同时也变得枯燥、复杂、难以理解。这种特点使在本科阶段学习经济学的同学对其很难提起兴趣,更难以熟练掌握。但是,经济学毕竟是来源于生活的,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利用更加直观的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将枯燥的理论还原为生活。具体来说:

1.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复杂抽象的经济理论

目前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就这门课程本身来说,对经济管理类学生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就好像盖楼房,地基打牢了盖的房子才能坚固,西方经济学学好了才能在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相关的课程时更加游刃有余。

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更加具体和丰富的实践结合到枯燥抽象的经济理论中,使其形象化、通俗化,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易于掌握。例如,“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不仅在经济学比较重要,在财务管理学、管理学等课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讲解时,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上的概念去解释,则拗口且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引入案例进行讲解则学生会更易于掌握,如可以让同学们计算一下上大学的成本、选择观看演唱会的成本等等。

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和迷茫,虽然这些理论来自于实际,但是学生往往不清楚学习这些理论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经常会出现“学习西方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若不使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能够帮助他们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中引入的案例都是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可以将理论和实际很紧密地连结起来,尤其是一些正在发生的经济热点问题,特别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主动性。例如近期发生的新一轮工资上涨现象就可以用若干经济学相关理论来进行解读,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结果没有统一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一话题和条件下,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非常高,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也得以提升。

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对经济学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打好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外,经济思维的培养也是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本科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但在有些时候,解决和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成熟性。经济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成熟。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和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提高他们关注经济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口头表达等等。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们逐渐生成一种经济思维,从而在考虑问题时更加成熟和理性,提高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形式

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采用合适的形式进行教授,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主要适用于在讲授新课时。学生在接触新概念或新的知识点时,思维往往趋于固化,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如果用生动的案例来解释呆板的理论则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点化作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生活的实践,打破学生在学习理论时的思维限制。例如对于价格歧视这个概念,各级价格歧视都可以选用一些案例来进行解释,学生们如此便能意识到原来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价格歧视的影子,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思考,如果他们自己是商品的卖方,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运用价格歧视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2.课堂讨论案例

用于课堂讨论的案例可以有两种具体的形式,一是在每一章的开头作为本章内容的引例,二是在每一章结束时作为本章内容的总结性综合案例。

作为引例的案例,教师需要在每章开始时选取相关案例进行阐述,同时提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问题,但不做解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等到本章学习结束,再对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顾,请同学们利用本章出现的相关经济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作为在章节结束时的总结性案例,教师需要选取与本章理论相关度较高的典型性案例,首先请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观点,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分析。例如在需求与供给这一部分,在课程一开始引入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的案例,请同学们思考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课程结束后利用供求定理等相关理论来解释。课程结束时,可以请同学们讨论1990年美国征收的“奢侈品税”为什么会成为最短命的税项,并利用供给理论和弹性理论共同来进行分析。

3.综合案例讨论

综合案例讨论主要是在有相关联的几章内容结束后进行的大案例讨论。案例涉及到的经济理论比较复杂,不能够仅以某一章的内容进行分析,需要考查到学生对若干章节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在案例的选择上以讨论式案例为主;在发生的背景方面,以选择本土化、现实经济学案例为主。例如,在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一些相关理论后,可综合生产要素理论、总需求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内容,让学生讨论“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4.课程小论文

课程小论文一般在课程结束时,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布置。小论文的选题一般以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某一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社会经济生活等为对象,请学生自行拟题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通过撰写课程小论文,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深化对

相关经济理论的认识。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可在审阅完成后对小论文进行综合点评,指出各自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案例选择要注重典型性,并注意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分析案例是为了说明理论,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有典型性,案例的内容必需能够说明理论所要传递的含义,并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最好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兴趣。

除此之外,案例的选择还要注意与中国本土的实际相结合。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很多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案例都诞生在西方国家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都有一定差异。例如,目前我国微观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大量案例,很多都是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缺乏既有我国特色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案例。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案例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对有西方国家背景的案例进行科学的取舍,取其精华,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收集和整理有中国特色背景的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和我国的经济热点、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

2.教学方式上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案例讨论不能是教师唱独角戏,要特别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最好的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进行交互式教学。具体形式可以有:(1)学生回答问题。由教师导出案例,然后根据案例所反映出的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做点评。(2)小组讨论。由教师导出案例,学生自由分成若干组,每组5名同学左右。各小组针对案例进行自由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整理,由一位同学负责阐述该组观点,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3)建立学习小组。该种方式主要在课下进行。由一到两名学生负责组建学习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小组活动。组员就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收集整理相关案例,在小组活动时进行发言和讨论,同时由专人负责记录小组活动内容。教师可参与小组活动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也可针对小组活动记录进行点评。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信息社会互联网上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不乏趣味性,科学性的精彩案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博采众长,还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经济学的灵感,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尤其可以选择一些热点的、能够说明一定经济原理的短片进行播放,将比纸面上的案例文字更加生动,更能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地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晓红,李定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师,2008(8)

篇9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多媒体

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在为教学发展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推动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但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改进。

1多媒体应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1.1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内容复杂、概念难懂、理论抽象,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把诸如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感官表象材料合成处理为一个交互系统,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影音、文字、图形的有机结合变得更为直观、形象,从而增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感官体验,并能调动全身多种器官参与到对知识的认知和解析中来。学生接受的信息刺激增多,学习热情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1.2可提高教学效率、增大教学容量

西方经济学中图表分析和公式推导较多,如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公式书写、图表制作及案例抄写将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上课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大量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图表及其变化的情况制成课件,上课时再用展示界面或动画的方式把相关内容呈现出来,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清晰明了,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通过Powpiont等软件的运用,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把诸如office表格及图形、Word文档等很多软件对象加进课件中,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把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相关的内容、信息介绍给学生,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1.3有利于攻克知识难点,提高效学效果

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表达的教学内容,通过利用视频技术、动画技术等手段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领会,这对重难点知识的攻克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讲“短期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这一问题时,教学通常遵循这样的思路:先介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再根据规律的内容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再由学生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结论。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仅在黑板上作出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三条曲线一项教学任务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还不能保证作出的图形符合要求,作图的不准确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三者关系的正确认识,进而影响学生对这一问题结论的正确得出。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动画分步骤演示三者之间关系及变化趋势,既节约了时间,可以让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又可以克服板书作图所存在的图形不准确的问题,使学生更容易得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攻克这一难点。

2多媒体应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倾向严重,教师主导作用被弱化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很多,但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它,教学就容易陷人“程式化”陷阱,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被弱化。首先,课件作为“提前板书”,往往会使教师感到“心里有底”,尤其是在上过几轮西方经济学课以后,就不太注重课前准备工作。又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不够熟悉,因而上课时就会对课件过分依赖。其次,这种程式化倾向还使教师课堂即兴发挥的时间大大减少,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上课反应及课堂气氛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2信息量大、教学速度快,学生听课易感到疲劳

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和抽象,不易理解,而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制作的课件又会附加较多的内容。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快语速、缩短每一页多媒体课件的呈现时间,减少留给学生思考、记忆的时间。这样大容量、高强度的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的感觉,或急于抄写笔记而忽略听课,或忙于跟上教学进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2.3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西方经济学教学侧重于图形的分析,公式、理论的推导,但受时间、精力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不高,很难把推理、思考递进的过程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出来。而且图形的课件制作往往要花费数倍于板书的时间,一些教师为了方便起见,便从网络上直接下载,自己并没有根据先后顺序进行动画设置,因此在显示时,图形不能按照分步聚显示,而是一次性或简单地分两三次呈现出来,导致学生来不及反应,一头雾水,不知道图形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还没有解释清楚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就省略了过程,直接一步得出结论。

2.4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在传统教学中,图形的分析采用的是板书形式,教师需要在黑板上按步骤为学生画出图形,并对每一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做虽然耗费了较多的时间,但有利于学生对作图技能的掌握、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后,由于课件制作水平不高的原因,板书作图的过程和步骤就被省略或简化了,在屏幕上这些图形一是显示的时间短,二是显示时不分步骤或步骤太少。学生对图形的形成过程不是很清楚,因而不能掌握作图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弱。

3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效率的建议

3.1积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固然有许多优势,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不能主次不分,要明确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各种多媒体技术仅仅是服务于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已。教与学的矛盾只能通过教师的主导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过程来解决,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化功能和作用也是多媒体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不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被弱化。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应在备课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学内容和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比较熟悉,教师才不会过多地受制于多媒体课件,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自如地互动,针对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气氛灵活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从而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二是讲课时,教师不能只是机械地充当“放映员”和“播音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口头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增强教学感染力,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要注意利用诸如幽默的语言,有起伏的语调、丰富的表情、有感情的表述等情感因素赋予课件以生气,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3.2精心设计课件内容、准确把握教学节奏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内容上,不要求面面俱到,要做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为使教学的中心内容能被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教师应把其归纳为提纲挈领的学习要点,并以简明扼要的提纲式文字显现于多媒体的展示界面;第二,在结构上,因为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在各章节之间,各理论之间都有较强的联系,应建立分级设计、能体现教学内容的树状立体结构图。为使各模块、各章节之间能够相互跳转,还应建立它们之间的链接。第三,多媒体各页面的色彩搭配要尽量合理,使之既能对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刺激,又不至于因长时间观看而导致眼睛疲劳。此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一部分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对学生易于理解的理论、图形、公式推导,课件演示速度可快一些,而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要适当放慢播放速度。

3.3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对专业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

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板书量大幅度减少,课堂信息容量大幅增加,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对于大量的基本概念用更多的口述替代板书,即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的同时,需要花更多时间对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同时补充大量的实例,力求通过更多形象的例子来讲清经济现象。另一方面,若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需要教师对所讲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课件内容及结构安排。”①此外,多媒体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对软件使用的水平也有要求,所以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与更新软件使用的新知识,尤其是要掌握一些在西方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用得到的技能,如公式的输入与修改、图形的分步骤展示,前后内容的灵活跳转等。

3.4通过课堂同步作图和开设习题课以板书讲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是要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做好图形分析、公式推导等的动画设置,使教师在用多媒体讲课时,上述内容均能按顺序分步骤地显现出来。要手动控制动画的每一步骤,尽量放慢讲解的速度,让学生能及时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应。还可上课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拿出纸笔,在耳朵听、眼睛看的同时,手也一起动起来,跟随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步骤和老师的讲解作图或推算公式。二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安排一节或一次课作为专门的习题课,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以必要的板书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达到解题和分析能力训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义军,付桂军.多媒体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阴山学刊,2012(1):99.

[2]崔岩.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利与弊[J].科教导刊,2013(9月上):190.

[3]高霞.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8-149.

[4]林军,付泳.浅析多媒体教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52-53.

篇10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州 510520)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仅有助于其加巩固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我们可以从学生、指导教师、管理部门三方面加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管理,提高经贸类大学生的竞争力。

关键词 : 创新创业;经贸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3-0242-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出口企业的异质性变迁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研究》(批准号:13YJC79007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多重异质性变迁视角的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批准号:S2013040013024);2009年广东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投资潮涌背景下广东制造型企业的产业升级研究。

作者简介:李军(1981-),女,湖南岳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民营经济。

0 引言

2012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计划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至此,创新创业教育正式作为国策,纳入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日程,教高函[2012]5号也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 高等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创新创业理论”最早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而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而创业就是这种“新组合”的实现,企业家作为“新组合”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创业的载体。

在熊彼特创新创业理论的影响下,随着全球技术进步的风起云涌以及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日益流行起来。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率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被认为是美国大学的第一门创新创业学课程,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次出现。1967年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开创了现代的 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美国迅速发展开来。在美国的带动下,创新创业成为各国竞相采纳的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全世界范围展开,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潮流(王丽娟、吕际云,2014)。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1997年,清华大学将美国的商业计划大赛引入中国,并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全国性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正式开展。2002年,教育部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确定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12年,教育部又正式《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经费支持。目前,在全国形势的推动下,各高校也以此为契机,通过组织包括“挑战杯”、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同时通过建立创业园区和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探讨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王美萍,2009)。

2 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目前,经济贸易类专业大学生(后文简称经贸类大学生)主要参与其中的创新训练项目。结合2012年以来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实践,笔者发现,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既有助于其加巩固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

2.1 巩固理论知识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是在专业基础知识之上的一种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对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良好巩固。

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时,首先在选题方面往往会选择跟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本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国家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在选题时就能将本学科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较好地应用于分析现实问题,而传统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恰恰也是来自于经济学家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和解释。

其次,选题确定之后,在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这就需要大学生们广泛地搜集和阅读国内外文献,并形成文献评述。就经济学科而言,其理论本身的发展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因此,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训练大学生们的文献检索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在文献评述过程中思索本研究主题的最新发展和已有传统理论的适用性,探讨在新的经济情境下更适合本国(地区)及本产业的经济理论框架。

第三,在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经贸类大学生选题的现实性,他们一般需要结合问卷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或者来自官方统计的二手数据,然后选择合适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如Eviews、Stata、SPSS等,利用所得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他们所选主题的相关影响因素,验证其所建模型的适用性和解释力。这一过程有助于经贸类大学生们系统地巩固其关于数据挖掘、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说是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之外的一次绝佳实验课。

2.2 提高实践能力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周期至少为一年,这也是大学生第一次真正系统地去组织和参与整个项目的设计、实施全过程,其中涉及到很多人、很多环节,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其实践能力。

首先,表现在团队协作能力上。由于整个项目一般会有三到四名同学参加,可能这三到四名同学还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从组建团队、选题、收集资料、撰写申报书,到实施过程中的问卷设计与调查、模型建立、数据处理及,整个过程从无到有,需要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努力。整个团队成员之间多次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团队荣誉感与责任感,从而使整个团队能有效地运转,圆满完成整个项目计划。因此,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时间管理能力。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公平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经贸类大学生而言,由于整个创新创业项目周期至少为一年,且申报项目时一般为在校大二学生,这意味着大二、大三都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而此阶段同时也是经贸类学生理论学习和各种考证任务最繁重的两年,这就要求经贸类大学生合理分配各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有效管理时间,实现创新创业项目和自身专业学习的双赢。因此,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有助于经贸类大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第三,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创业项目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循,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从选题阶段就要思考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把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与国家(地区)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结合起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对基础理论知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在项目设计环节,项目团队需要思考“如何做”,充分考虑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有助于训练其严密的科学思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可能会面临各种具体问题,这都要求他们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评估方案并果断进行决策,并在执行中不断优化、调整。通过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贸类大学生可以改变思维方式,逐渐养成思辨、发散等创新性思维;进一步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带给参与者设计、执行和完成项目、战胜困难的成就感,这将有助于激发其创新创业激情(刘堂卿,2014)。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不仅有助于经贸类大学生巩固理论,培养创新创业技能,更能激发其创新创业激情。对于风华正茂的经贸类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激情的激发意味着更高更远的职业发展梦想,意味其人生蓝图增添了无限可能。

3 加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提高经贸类学生竞争力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动力需要创新创业,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需要创新创业。从2012年教育部正式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经贸类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学生、指导教师和管理部门精力投入不够,导致学生刚开始参与热情较高,但是实施过程中搭便车现象严重,而指导教师和管理部门又缺乏对学生的实际监管,从而最后项目草草收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从而真正提高经贸类学生的竞争力。

第一,对于学生,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激励机制。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张燕,2008)。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目前,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物质激励主要来自项目经费,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支持,对于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创新创业项目分别给予0.15万元~1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同时,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需要建立精神激励机制,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兴趣持久和广泛,从项目中提升自己,达到自我实现。具体而言,可以将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纳入到综合测评加分、硕士推免、推优入党等方案,形成机制并认真执行。

第二,对于指导教师,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结合起来。对于校内指导教师,可以考虑将教师指导的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作为教师教学改革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折合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从而激励教师真正投入精力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项目与学科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学院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校外实践导师时,同时考虑聘请社会上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作为经贸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指导老师,从而形成一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

第三,对于管理部门,集中力量,加强过程监管。由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数目较多,学科分散,而且在管理上同时存在学校教务处、团委、二级学院、指导教师等分头管理,导致管理力量分散,而且缺乏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因此,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管理部门应该集中力量,依托学校专家委员会,通过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评审制度,切实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从而使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真正落到实处,让经贸类学生真正从项目中收益,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ED/OL] news.xinhuanet.com/edu/2012-03/12/c_122823222.htm.

[2]王丽娟,吕际云.学习借鉴熊彼特创新创业思想的中国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6).

[3]王美萍.江西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刘堂卿.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运作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6).

[5]张燕.管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