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现状
1.机构不健全。有的县级法人机构未成立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而是将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合并在其他部门,有的合并在审计部,有的合并在风险管理部,有的合并在人事综合部等。合规部门的不独立性,造成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弱化。
2.人员不到位。从设置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的联社(商行)看,工作人员(含部门经理)一般为1-2人,并且要承担很多不属于合规风险管理专业的文秘工作,致使难有精力履行合规审查、风险评估、检查等职责。
3.职能不专一。从设置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的联社(商行)看,对合规风险管理部的职能界定并不是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职能,有的还兼职后勤管理、文明服务、接待等其它职能。
4.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部分合规风险管理岗位人员虽接受过专业培训,但培训内容大多仅限于理论层面上的知识,具体操作方面的知识普遍匮乏。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高层管理人员对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普遍重视业务发展,忽视合规风险管理。表现在业绩考核上,只重视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业务指标的考核,忽视了政策措施、制度规章合法合规性以及对质量、管理等各项指标的考核。二是片面认为农村信用社设置了审计部、风险管理部,合规风险管理的一些职能可以由这些部门来兼职履行,再加上专业部门的自查、检查,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显得可有可无。认识上的偏差是导致合规风险管理乏力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违法违规违纪现象屡见不鲜、使信用社遭受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重要原因。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看法
1.从高管人员做起,正确认识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一要明确,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强化法人治理的需要。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合规不仅是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原则,更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当前,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全公司治理。合规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应当包括在公司治理之中。二是要明确,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培育良好企业文化的需要。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团队和员工的具体行为,合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三要明确,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的需要。全面风险管理是对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和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实施管理,不仅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也包括合规风险为主的操作风险,且合规风险的管理是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基础。四要明确,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基础。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合规风险是农信社最基本的风险,对合规风险的防范是防范其他风险的基础。若合规风险失控,不仅可能直接导致监管处罚,而且可能引起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的失控。
2.加强全员合规教育培训,营造认知一同的合规风险机制建设环境。一要加强对全员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业务政策、行业和内部规章制度、操作程序等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对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和内部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熟悉和熟练程度。二要大力倡导“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主动拒绝违规”、“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从高层做起”等理念,牢固树立合规和风险意识,进而将合规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促进建立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篇2
关键词:风险偏好;创新激励;业绩差距;创新投入
一、 引言
本文基于前景理论,首先从总体上将公司业绩状况分为两类:高于预期业绩的收益状况、低于预期业绩的损失状况,深入分析这两种状况下创新激励的驱动因素有何差异;其次,进一步根据业绩水平对企业进行分类,从动态视角实证检验管理层风险偏好转移对创新决策的作用,理论分析面临不同业绩状况水平时,管理层激励差异对创新决策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着重考虑管理层风险偏好的动态变化之于企业创新决策作用的影响,这有别于当前文献大多集中于静态研究,从而拓宽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视角。
二、 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创新:基于静态视角
1. 管理层风险偏好的产生。风险偏好指的是对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风险偏爱还是风险规避。前景理论是企业行为理论中用于分析风险偏好对决策制定的主要理论。传统主流经济理论主要观点是人们会理性地“自利”,因而经济运行也具有自身的“理性”。而行为经济学论者则认为,人本身就不是那么“理性”的,经济活动因此也不是那么“理性”的。该理论是Kahneman和Tverskey(1979)在心理调查基础上,针对传统期望效用理论不能很好解释个人在不确定情况下决策行为中的确定性效应、反射效应和分离效应而提出的新理论,他们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去揭示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其矛头直指正统经济学的逻辑基础――理性人假定。前景理论的开拓者Kahneman和Tverskey(1979)、Tversky和Kahneman,(1992)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在作选择时会经历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评价阶段。在编辑阶段,决策者需要对企业“前景”作简化和重新编码,由于企业组织是一个目标引导的系统,因此管理层根据其企业组织当前的状况与预期状况进行比较,也即根据企业实际绩效和预期绩效作出反馈,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决策规则来编辑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前景”。在评价阶段,则假设决策者对每一个被编辑过的前景加以评价,然后选择最高价值的前景,进而形成风险偏好的类型。因此,可以用图1简单描述管理层风险偏好的形成过程。
图1中,可以看出管理层风险偏好的产生过程。具体来说,管理层通过比较企业实际绩效和预期绩效两者之间的差额,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编辑阶段,从而将企业分为两类:预测盈利类和预测亏损类,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价。
2. 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企业创新决策的作用机制。
(1)“盈利”情况下风险偏好对创新决策的影响。当企业实际绩效高于预期绩效时,在管理层看来,这属于“盈利”的情况。前景理论认为,面对“收益”的情况下,决策者会变得风险规避。
推论1:当企业绩效高于预期绩效时,面临这种“微盈利”的局面,管理层会变得更加谨慎,企业的R&D投入强度随着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但随着企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冗余资源,这种资源是组织中实际的或潜在的一种闲置资源,它包括闲置的能力和员工,以及财务资源等(Levinthal & March,1981),它可以使组织成功地应对内部调整的压力和外部政策改变的压力,以及应对外部环境而改变战略。因此,企业行为理论认为除了问题式的研究方式之外,还有一种研发方式是冗余导向型研发,它指的是当企业积累了较多的冗余资源时,它作为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缓冲剂,可用于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冲突,从而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Cyert和March(1963)认为冗余式的研究方式也是当今企业适应环境的一种战略。企业可以将冗余资源投资于开发尚未被挖掘的新技术方面,以此减缓未来不可控的或有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危险。因此,当组织有更多的冗余资源时,它有更多的机会研发新产品,且企业管理层所受的绩效监督相对较小,也更愿意及更有耐心开展R&D活动,属于风险偏爱型(Greve,2003)。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推论2:当企业绩效远远高于预期绩效时,面临这种“大盈利”的局面,企业的R&D投入强度随着企业冗余资源的增加而增大。
(2)“损失”情况下风险偏好对R&D投资的影响。因为,前景理论认为,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决策者由于“损失厌恶”,而变得更倾向于冒险赌博,属于风险偏爱型。因此,当企业实际绩效若低于预期绩效,则管理层寻找渠道以达到目标预期值的倾向会增强。因为与成功企业相比,不成功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往往较高。基于这种观点,则当企业实际绩效低于预期绩效时,企业会增加它的研发投入强度。企业行为理论也将企业的研发方式分为两种:问题式研发和冗余式研发(Cyert & March,1963)。当企业实际绩效达不到预期绩效时,意味着企业处于“损失”状态。“损失”情况下,企业当前绩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时,则企业“前景”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管理层为了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偏爱风险,而有很强的动力去开展创新活动,因此这种研发方式成为“问题式研发”。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提出如下的推论:
推论3:当企业绩效不如预期时,面临这种“微问题”困境,企业的R&D强度会随着企业实际绩效低于预期绩效差距的增大而增强。
但是随着企业绩效状况的恶化,比如濒临破产边缘时,管理层会变得更加谨慎,会缩减开支,尤其是对于创新投入这类需要长期投入且见效慢的投资。因此,得出如下推论:
推论4:当企业绩效不如预期时,面临这种“大问题”困境,企业的R&D强度会随着距离破产边缘差距的增大而下降。
三、 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创新:基于动态视角
1. 基于前景理论之“框架效应”的分析。从上文的推论可以看出,根据前景理论的假定,管理层风险偏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将视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之间的差距而定。即使是在“盈利”情况下,随着企业“微盈利”与“大盈利”的变化,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也不一样,从而影响企业最终的创新投入决策。这就是所谓的前景理论之“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认为,风险偏好参考点是管理层在作出风险偏好判断时的主观参照点,管理层用于评价利得和损失的这一参考点是会随着“前景”问题的变化而发生转移的,而管理层在评估问题时依据不同的参考点所得出的结论又不一样(Kahneman & Tversky,1979)。
2. 风险偏好之“框架效应”运用到创新决策。
本文假定:(1)企业当前t期的绩效状况为亏损状况-L(L>0),t期实际绩效低于预期绩效,且差距绝对值为G(G>0,G
因此,当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的差距G1落在G0的左边,R&D投资预期收益G1y1,这一结果表明将当前绩效状况L和研发投入未来收益G分开后的收益值(x1)大于合并后的损失减少值(y1),故这种情况下将当前绩效状况L和研发投入未来收益G分开考虑是最佳的,从而得出以下的结论:
(1)对于绩效L,存在着一个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之间差距G的临界值G*(G*∈[0,L]),当绩效之差G值落在 G
结论一:也就是说,当企业面临“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即使管理层能预测到投入R&D投入强度为a1能产生G的收益,但由于相比损失而言,G太小了,于是管理层会放弃a1强度的R&D投入,变得更加谨慎。因此,R&D投入强度视绩效差距G而定,如果G太小,则投入动机不强。
(2)当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之间差距G值落在G>G*的区间,管理层则将t+1期研发带来的收益G与当前绩效状况的损失L整合考虑,由于研发收益G合并导致收益值所带来的心理价值被缩小,则R&D投入强度为a2,且a1>a2。
结论二:即如果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的差距G足够大,超过了临界值G*,此时,管理层才会将R&D投入强度a1所带来的收益G考虑进来,此时,R&D投入动机才明显。
3. 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企业创新决策的作用机制。
(1)“损失”情况下,管理层激励如何转移。将以上结论与企业创新决策相联系,则相当于从动态视角来看,实际业绩低于预期业绩时,管理层激励是否因“损失”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呢?当企业的实际业绩微低于预期业绩时,管理层希望通过开展新的创新活动等途径创造新的赢利增长点,以实现预定目标,此时“达到预期”是管理层投资决策的主要动机,但由于绩效之间的差距G比较小,管理层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进行创新投入的动机不强。
推论5:当实际业绩稍微低于预期业绩时,“微损失”下管理层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开展创新活动动机明显。
而当实际业绩远远低于预期,甚至濒临破产边缘时,面对这类“损失”严重的状况,如何使得企业能够存活下来是管理层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让企业存活下来,管理层“背水一战”,寄希望于通过创新投资来改变企业命运。此时,绩效之间的差距G足够大,管理层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进行创新投入的动机比“微损失”状况下的要强。提出如下推论:
推论6:当实际业绩远远低于预期业绩时,“大损失”下管理层为了让企业摆脱困境而开展创新活动的激励很强,且激励作用强于“微损失”动机。
(2)“收益”情况下,管理层激励如何转移?从动态视角来看,实际业绩高于预期业绩时,管理层激励是否因“收益”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呢?同理,本文也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当企业实际盈余水平稍稍高于预期盈余水平时,由于绩效之间的差距 比较小,企业积累的冗余资源较少,此时管理层会相对谨慎些,他们的创新决策激励更多地集中在如何保持现状,管理层投资决策更多地放在短期投资活动(Nohria & Gulati,1996)。而当实际盈余水平远远高于预期盈余水平时,企业拥有很多冗余资源时,由于绩效之间的差距 足够大,管理层激励参考点集中在如何充分利用冗余资源上,此时的投资决策往往倾向于一些着眼于改善企业长期业绩的活动(Cyert & March,1963)。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推论7:当实际业绩稍微高于预期业绩时,“微盈利”下管理层为了保持预定目标而开展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明显。
推论8:当实际业绩远远高于预期业绩时,“大盈利”下管理层为了利用冗余资源而开展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相比“微盈利”更为明显。
四、 研究结论
1. “损失”情况下与“收益”情况下,不同业绩状况影响了管理层不同的创新驱动决策。“损失”情况下,管理层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会增加强创新投资以缩小业绩差距,但随着差距的扩大,创新投入强度会下降。同样地,“盈利”情况下,冗余资源有利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且实际业绩越高于预期业绩,积累的冗余资源越多,也越有利于创新投资。
2. 管理层风险偏好对创新投入存在着框架效应,这一框架效应产生的不同影响主要受公司业绩实际值与预期值之差距影响。当差距足够小时,管理层风险偏好不明显,创新投入动机不强,只有当实际值与预期值之间的差距超过了G这一临界值时,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才会倾向于创新投入。
3. 从动态视角来看,管理层激励转移在创新投资决策中得到了证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当企业面临不同的业绩状况时,管理层激励转移是如何影响创新投资决策的。其中,“大损失”下管理层的创新投入动机要强于“微损失”的投入动机,“大盈利”下的同样也强于“微盈利”下的投机动机,这些推论与前文数理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Kahneman D, Tversky A.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Econometrica, 1979,47(2):263-291.
2. Levinthal, D.A.and March J.G.A Model of Adaptive Organizational Search.Journal of Eco- 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81,(2):307-333.
3. Nohria N, Gulati R.Is slack good or bad for innov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1245-1264.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S201204000656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201104908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C630008)。
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事业单位;应用;风险控制
一、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应用的主要作用
(一)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传统工作形式也在发生改变。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催生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信息化建设也已经成为当前许多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档案管理领域同样如此。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方式较为落后,工作效率较低,并且随着档案数量的增多,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呈现出逐渐加大的态势,给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1]。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将很好的解决工作质量低下的现状,并且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效率,可以说,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很好的契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在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目标是储存资料,与此同时,档案中承载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通过查询和利用档案工作信息,可以更好的指导下一步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工作体系。通过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可以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传统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档案利用与开发上。通过对档案的总结和梳理,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并且为事业单位主营业务的发展与优化提供建议,实现工作效能总体提升。
(三)节省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大量资源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下,管理质量较低,档案管理工作受到了较大的空间限制。纸质版的传统档案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随着人数的增加,会产生大量的档案,如果不进行信息化收集与处理,会严重影响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此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档案资料查询与调取等方面,都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工作中应用及风险控制措施
(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目标就是发挥档案作用,实现档案资源的利用与流通。要想提升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水平,就要构建一体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在传统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和收集模式中,各部门之间一般各自为政,档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流通,通过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需要信息和资源的时候,可以通过调阅档案的方式,有效整合工作资源[3]。
(二)合理利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资源,提升风险防控质量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开展电子信息建设,既要优化工作流程,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捷性和便利性,还要实现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检索等方式,发现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找到共性和有指导性的问题,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得出有效数字,指导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4]。
(三)及时填补事业单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提高安全性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随时注意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漏洞,因为档案中涉及许多隐私性的个人资料[5]。所以,为了消除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的风险,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一方面应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填补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的漏洞,防止档案中的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和盗取,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抵御档案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抵御能力。
(四)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较为机械,重复性很强,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高,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融合,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6]。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档案管理专业,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的时候,除了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外,还要注重引进档案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升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等方式,提升事业单位原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具体的工作中,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档案管理工作与日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要经常性开展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应用意识,提升工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在利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同时,要对档案信息的安全和风险控制措施给予重点关注,不能一味的追求管理的效率,而忽视档案的安全,应积极制定档案管理的风险防控措施,提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因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漏洞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付冰.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及风险控制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186.
[2]敏.现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技术化[J].中国信息化,2013(10):20-20.
[3]谷红艳.电子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分析研究[J].东方教育,2014(z2):90-90.
[4]李咏梅.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5(13):163.
篇4
摘要:随着校园信贷消费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信贷消费信用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校园信贷市场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我国信贷消费市场并不是特别成熟,大多提供校园信贷的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浅析校园信贷市场中企业普遍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为信贷市场的完善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校园信贷;个人信用;风险管理
近年来,校园信贷的信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支付在大学生中的逐步普及,使得信贷消费快速风靡全国高校,但高校学生信贷消费信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若把信贷过程看成双方博弈,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企业则处于劣势地位,加上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风险进一步增加。
一、校园信贷发展现状
当今时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对于新产品和新概念有浓厚的兴趣,崇尚个性,追求变化,并且消费过程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依附性强。然而大学生缺乏消费规划意识,消费过程中不能做到理性思考,并且消费经验匮乏,尤其是大部分人在大学校园已经脱离了父母的监督管理,消费的行为不再受到约束,因此大学生信贷消费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因为大学生信贷消费行为复杂性、冲动性、多样性的特点,导致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时需要承担一定风险。而目前传统银行贷款模式僵化,网络贷款规模迅速膨胀,民间借贷质量又参差不齐,并且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使得校园信贷风险管理存在许多问题。
二、校园信贷放贷方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一)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
因为校园信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旧存在在借贷双方中,导致企业很难真实把握大学生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同时无法随时掌握大学生的可支配金额的变化,而且企业也没有办法观察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所以就无法事先预测到大学生是否会违约,而这种不确定性就会导致信用风险的存在。
(二)企业缺乏对校园信贷信用风险进行管理的动力
企业的运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且监督机制不完善是造成这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部分企业例如京东、分期乐的主营业务不在通过信贷服务获得差额利润,他们提供校园白条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营业收入;另一方面,客户拖欠贷款,企业也没有较为有效的追究措施,往往靠有损个人信用的威胁。所以企业本身不注重信用风险的管理,考核的指标也往往只是考虑赢不赢利,而忽略了信贷的风险和损失,缺乏管理动力。
(三)企业在校园信贷消费管理的控制机制不完善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慢慢重视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大多采取审贷分离、统一授信以及对学生进行信用评估等手段,有的企业还建立了风险管理部门,投入了这么多可风险管理的功效不明显,坏账率仍然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还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第一,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控制部门不够独立,且权威性不足,企业也没有真正认识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第二,实行岗位责任制的企业,这一制度的执行还是不够严格,并没有清楚地将责任和权利划分到每一个人;第三,比如会计以及财务这些辅的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做到公开透明,还需要再次完善,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也相对落后;第四,有很多业务范围很广的企业,由于自身的管理链过长,导致企业信息流通缓慢,所以上传下达的效率太低,企业控制能力差,也就造成了信用风险。
(四)企业在校园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术落后
在我国,很多企业在对大学生的信用进行初始认定时只要求你出示身份证、学生证等基本证件材料,企业也很难了解到一个学生是否遵纪守法,无法对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况且还没有正规有效的渠道和程序去进行调查。同时企业在信用贷款发放上表现出来的重放轻管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企业在收取了你的资料后就会决定是否给你贷款,而且发放后也没有制定出一套相对应的管理措施,对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情况没有相应的跟踪和监控手段,所以如果借贷大学生的可支配金额发生重大变动造成无力还款,企业也不能及时得知,更别提对大学生的品德、信用以及贷款偿还能力的动态变化的掌控。企业有的只是一些较为笼统且效果不佳的管理制度,不能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实际操作性差。书面上反映的问题往往是企业内部在界定责任时的唯一依据,往往进行简单处理,一般就按照材料情况谈贷款。总之,各家企业既缺乏大学生动态信息的来源,也缺乏一套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所以没有办法做到多全方位并且动态地核对收集到的大学生的信息材料。
三、加强校园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根据目前校园信贷处于的两难境地来看,我国必须加快规范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规范对个人征信服务机构的管理,同时加快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建立有效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企业也要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信用评价体系,选取一定的指标,构建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科学准确地对大学生进行个人信用评估,从源头上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健全校园信贷贷后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同样势在必行,要有自己的校园信贷信用风险转移机制,将信用风险造成的损伤控制在最小。
只要我们针对当前信贷消费市场问题对症下药,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予以改善和调整,建立起针对高校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引导树立以“信”立“贷”的观念,实现良好大学生信贷消费生态环境的营造,从树立信贷消费理念,构建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贷消费法律体系等角度入手,使得大学生信贷消费在规范化和法律化的背景下开展。同时企业加强监管,完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风险控制的技术,加强借贷双方信息的对称性,我国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定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任慧英.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教育对策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08(11).
[2]孙浩.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1(02).
[3]祁问雪.我国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篇5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评价;电费管理
电费风险防范一直是电力企业电费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各地供电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滚雪球”似的巨额拖欠电费,许多欠费已成了“呆帐”、“坏帐”甚至“死帐”,巨额欠费使供电企业负担加大,成为影响和制约供电企业正常运转乃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沉重包袱,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地方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如何化解电力销售与电费回收矛盾、规避拖欠电费信用风险和依法追缴巨额拖欠电费,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得力有效的措施加以规避。规避电费风险重在事前防范,建立完善客户电费信用评价工作则是事前防范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电费专业按照电费风险重在事前防范的思路,从细节入手逐步建立完善了客户电费信用评价体系。
1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利用客户办理用电业扩报装申请时预留的各项信息、客户实际用电电量信息、客户历史交纳电费信息等资料,结合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理论,采用成熟和先进的信用风险控制和智能决策技术对电费风险管理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醒供电企业营销工作人员加强对电费风险点的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费应收账款的损失率,提高电费及时回收率。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1.1 建立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指在电费管理全过程实现“三层防范、内外控制、数据统一”。
(1) “三层防范”概括电费信用管理手段。它贯穿于电力营销的全过程中,对电能交易实施全过程的信用管理。在企业内部对每笔业务,特别是高压用电客户和重点客户,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监控和管理。全过程可以划分为事前防范、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理三个阶段。
事前防范:主要是对新增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分,对老客户信用状况变坏时进行重新评判,并根据信用评分结果制定科学的信用决策工作。它是建立信用调查和评估机制的信用前期管理阶段。
事中管理:指用电客户用电到电费缴费截止日期之前,对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变化及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监督和债权保障体系的建立。它是建立债权保障与风险转移机制的信用中期管理阶段。
事后处理:指用电客户发生电费拖欠之后,及时进行电费短期账龄分析并对应收电费余额进行有效催缴。它是建立电费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的信用后期管理阶段。
(2)“内外控制”概括电费风险管理手段。风险管理的核心:一是加强内部的电费管理风险的控制;二是加强对用电客户信用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的预警和控制。
(3)“统一数据”概括信用信息整合的思路。即在供电公司建立统一的电费信用风险数据库和客户信用风险动态档案,利用该共享资源开展客户授信、应收帐款管理、欠费追收等工作,并协调供电企业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1.2 降低DSO,加快流动资金周转
供电企业通过增加售电量来刺激销售,加快发展。但是如果应收电费不能及时收回,甚至拖欠,价值增值仍然无法实现。这个转换机制还必须是迅速的,只有迅速地转换,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竞争地位。衡量这个运转速度的一个有效的指标是资金积压期间。
资金积压期间=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针对电力销售的特殊性,电力无法储存,设定一个电费回款周期。
电费回款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销售变现天数(Days Sales Outstanding,DSO)是西方企业衡量赊销工作最重要的指标。DSO指标表现了企业的平均收账期,即把赊销收入转化为现金所需的时间,是企业衡量应收账款水平的重要指标。
1.3 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
针对用电行业,根据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行业平均附加值、行业平均资本、行业平均工资、生产价格指数、行业电价政策、风险电费构成、整体欠费概率和拖欠比、短期帐龄分析、电费回收难度系数和风险防范绩效等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风险防范重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用电客户,根据信用等级、信用变化、风险等级、欠费预警(欠费概率)、电费回收难度系数、欠费拖欠概率(1至6个月各期)、电费回款周期等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信用额度(期限)、风险防范和风险对冲策略、欠费催收策略及业务流程控制(包括业扩报装、合同管理、抄表核收、欠费催收各节点风险控制策略)。
1.4 建设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支持系统
电费信用风险模型包括信用风险评价类模型和信用风险决策类模型两大类。信用风险评价类模型包括信用评分模型、风险评分模型、欠费预测模型、拖欠预测模型、绩效管理模型。信用风险决策类模型包括信用分类决策模型、风险定价模型、信用额度/期限模型、欠费催收决策模型。
2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制定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电费风险一方面产生于供电企业内部的电费管理过程中,另一方面产生于客户信用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因此,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需要建立在电力营销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之上。管理流程采用“三层防范”和“内外控制”手段,将以往单一的欠费事后处理,扩展为对欠费的事先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闭环控制。根据信用评估和欠费预测结果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电费风险防范策略,从而有效地防止拖欠电费的发生。
2.2 客户信用评价
(1)美国银行家爱德华1943年提出“5C”客户资信分析法。它是用5个以字母C开头的英文单词代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的5个要素,品质(Character)、能力( Capability)、资本( Capital)、担保品( 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
电费专业对于电费回收提出用户的资本评价。
(2)首先制定了评价标准:①电费做到月结月清,从未出现拖欠电费现象,并能预付电费。电费做到月结月清,无陈欠电费。②电费做到月结月清,从未出现拖欠电费现象,无陈欠电费。③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交费态度较好,并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无陈欠电费。④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但经常出现,无陈欠电费。⑤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不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需维权诉讼才能缴清。⑥无法交纳电费,使陈欠电费不断增加,有可能形成呆坏帐。 ⑦评价结果:符合评价标准1、2可评为AAA,符合评价标准3可评为AA,符合评价标准4可评为A,符合评价标准5可评为B,符合标准6可评为C,共分为3级。
(3)信用评价法
信用评价法是对收集的企业数据和信用情况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然后进行加权评分,得出顾客的信用分数,并以此进行信用评价的一种方法。
客户信用评价分类及对策
在对客户信用评价后,应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程度采取不同的信用对策,如表1所示。
表1
CA1、CA2这两个级别的客户一般实力雄厚,规模较大。这类客户的长期交易前景都非常好,且信誉优良,可以放心地与之交易。CA3这个级别的客户具有较大的交易价值,没有太大的缺点,也不存在破产征兆,可以适当地超过信用限额进行交易,但必须监控其用电情况。CA4这类客户应严格控制在信用限额之内,最好能寻求一些额外的担保。CA5这类客户必须实现先买电后用电政策,而且长期监控用电。
2.3 建立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有效运转以及关键节点的计算机辅助控制,常州公司与专业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系统软件作为技术支撑平台。该系统在综合分析电力客户的信用表面特征、用电特征、行为特征和行业特征的基础上,以供电公司掌握的客户数据为基础构建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提供供电公司、用电行业和用电客户三个层面的客户信用动态评估、风险分析识别、欠费预测预警、信用风险防范决策和绩效评价等多项功能,同时实现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辅助控制。
2.4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电费管理
公司层面上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强化电费回收管理,保证全市电费回收的可控、在控;建立电费风险预警机制;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等方面。具体描述如下:
发挥统一集中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心的作用,协调财务部门、信息中心、法律部门等共同做好公司的经营风险防范工作;指导建立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机制,采取相应的电费回收策略和措施;结合电费回收情况,分析影响电费回收的主要因素、电费风险预警信息;提出具有指导性的电费回收工作意见供领导决策等。
供电公司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负责用电客户信用档案的日常管理,及时维护和更新客户信用信息。根据客户的信用变化和风险等级,建立电费回收预警机制等。负责动态掌握本单位应收账款回收率以及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按照时段、地区、行业等展开欠费构成和电费回收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合适的应收账款回收策略;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电费现金流量的预测及与信息流的差异分析;跟踪每位收费员收费进度,督促催费人员按时催收电费;制定本单位电费回收责任制考核办法,分解电费回收目标任务,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兑现。
3 效果分析
通过建立完善客户电费信用评价体系,按照不同信用等级客户信息,电费专业在2013年共计下达维权通知书20份,下达停电通知书20份,公证送达4份,依法16户,申请安装预付费卡表10户。上半年市区大客户电费全部结清,电费回收率100%。电费回收工作基本做到了可控、能控、在控。年底的客户座谈会上,有客户表示,“原以为电力客户信用评价只是一个形式,没有想到我公司评上CA1级客户,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免费的技术指导、人员技术培训,今天又领了奖牌和奖金,既是荣幸又有压力啊。”
4 结论
4.1 建立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防范电费风险的有效手段。
4.2 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是实施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
4.3 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是实施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必由之路。
4.4 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之际,利用好信用风险管理将有效控制供电企业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先国,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高级营销师[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8.
[2][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洪瑞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编写,于崇伟,主编.电力市场营销[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7.
篇6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
银行是一个具有经营风险的企业,而农村信用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也是存在着经营风险的。它是为农村的金融服务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现在国家在不断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其业务能力及服务类型都在全面的发展着。
一、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
1.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农村信用社中,高管人员及业务人员不能够正确地认识所存在的风险,并且经常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给对立起来,不能自觉地对风险进行识别及科学的评价,错误地把它考虑成风险的控制问题,这就会阻碍其业务的发展,且在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轻风险管理的现象,有些农村信用社不是通过控制风险的角度进行业务的拓展,而是通过业务量的减少来降低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这使原本的良好业务从手中流失,也使业务的发展进行缓慢,这不仅没有降低农村信用的风险还降低了其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2.农村信用社中风险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在农村信用社中,风险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其被全行所共同认识的风险管理文化也没有形成,风险管理一般仅以后台管理为主,没有作为信贷决策、资本资源配置、贷款定价及风险敞口限额控制的有效工具,有些业务员注重了信用风险,但对组织风险、科技风险、操作风险等却重视不够,且在风险的管理过程中,没有对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地区及不同风险进行差别化的对待,其差异化思维不足,这种一把抓的思维不仅不能有效的管理好业务风险,却增添了不少新的风险。
3.农村信用社中存在风险管理手段落后,预警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较为重视风险管理的定性分析,而很少进行量化分析,这主要表现为重视了贷款的合法性、政策性及贷款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这些分析在风险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量化分析的缺失,会使风险的识别及度量方面不够准确,对借贷企业的市场状况及财务状况的微观分析也不尽人意,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4.内控管理体制不完善,风险管理的执行力也不强
依据巴塞尔银监会的《银行机构内控指引》的内容可知,完善的银行内控管理体系应以合法、有效、畅通的运作为目标,并且包括银行管理控制文化、风险有效识别与评估、责任分离及活动控制、信息交流、缺陷修正及监控等几方面的内容,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中,还没有实现独立风险管理的部门,更没有专职风险经理;在农村信用社的内控体制运作上还不能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方法与化解,也不能有效地做到经营的审慎及监管,在农村信用社中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操作规则及内控制度,内控管理机制的缺乏、审贷不严及风险责任不清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量一直都很大,基本业务内控管理不到位也就使得执行力度不够,并且常出现一些相关业务岗位的问题及案件。
二、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一些措施
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
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及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是农村信用社有效控制及防范风险的根本,要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先进风险管理理念的培训,让整个农村信用社都处于先进风险管理理念的氛围当中。先进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主要包括现代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思想、风险管理行为、环境及风险道德标准等,它是金融企业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农村信用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风险管理理念的更新及风险管理的认识,首先,要对风险管理核心地位进行强化,农村信用社由于以往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是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识,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贯彻到共组哟中的每个环节当中,真正突出它的核心地位;其次,在风险管理中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风险管理方式应有原来的事后管理转为事前、中、后全面的防范及控制。二是风险管理有原来的侧重于信用风险转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及合规性风险等并重的综合性风险管理理念。三是由原来的区域单一、岗位分散等向不留空白的全方位、层次多及覆盖广进行转变。然后,对高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及管理观念更应该加强。
2.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农村信用社拥有了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后,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手段及完善的 管理机制也是很难有效地开展业务的,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加强风险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创建统一的数据库,并用规范性的评估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完善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计量、评估及决策体系与管理程序,而整个过程是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及电子设备的;另外,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约束激励机制,包括对整个工作流程有效监督机制,奖惩考核制度以及预警制度等的完善,对农村信用社的所有工作部门及工作流程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
总结:
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基础的金融机构,它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与发展具有功不可没的地位,而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的发展,就要结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加强,能够良好的开展各项业务。
参考文献:
[1]白军库.浅谈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J].现代营销,2010(12)
篇7
1、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存在的建设问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际多家银行因受到信用风险而倒闭,由此,商业银行便对信用风险防范及管理报以普遍重视,在此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运而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建设问题,主要由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实效性及系统性引起。
1.1、主客观因素对信用风险的计量造成制约
主观上分析,商业银行在度量信用风险方面,长期由信贷主管人员对借款对象的财务报表与近期往来结算记录进行分析,进而作出信贷决策的方法,具有非常浓厚的主观评价色彩,是一种被动的,静态的管理方法;客观上分析,信息征集渠道及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缺乏,就商业银行进行分析,我国当前大多数的征信公司起步晚、规模小、效益不理想;企业之间的信息也缺乏互通性,透明度不高,许多企业的财务数据难以有效搜集,部分公开的大企业财务数据也同样缺乏真实性。
1.2、商业银行不具备成熟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当前,我国众多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由于信用风险评估水平不高,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及其造成的损失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因而未能使用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对银行的经营风险难以进行准确识别与度量。此外,商业银行普遍未能建立以科学识别、度量信用风险机制为基础的风险预警机制,因而导致商业银行将借款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抵押贷款上,而未能建立出有效的分散管理机制,以及具有防范、转移信用风险作用的衍生产品。
1.3、严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复杂性,要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否则将对相关产品及业务存在的风险性质难以进行充分理解,更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风险对策。因此,相比于现代化的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及复合型金融风险管理人才显得尤为缺乏,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2、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完善对策
2.1、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就应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并落实到银行日常的业务运营管理中。为取得良好发展,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管理作为接下来信息化建设的重心:首先,加大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其次,在做好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完善银行内部评级工作。商业银行应将资产评级制度的完善与改造作为基础,进而逐步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经营导向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根据当前信用环境实际情况,开发出具备反欺诈功能的一套风险检测体系。同时,运用科学的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建立出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加大新型度量模型的开发利用力度;进一步完善信贷档案管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派专人进行负责。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同相关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进行协作,改建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使其充分满足我国当前风险管理需要。
2.2、建立健全的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应用内部评级法时,应严格按照具体的实施条件与步骤,一方面,在贷款审批权限结构的制定、贷后管理,及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三个方面应用;另一层面,应用在信用风险限额的设定、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确定、风险定价、分配资本以及绩效评估方面。对于前一层次,可在近期实现,而后一层次则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方可实现。
2.3、加大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篇8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及其存在的主要原因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守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偿还债务而使授信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信用活动传统的主要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一种综合风险,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的债务人,它在商业银行的很多业务活动中都广泛存在,但最主要、最经常的是存在于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依约偿还贷款造成的风险。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管理体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沿袭着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并未真正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就形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出资人代表、没有关于权力制衡的制度性安排、没有合理的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等等,致使银行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内部监管缺位,各经济主体行为缺乏长期的发展动机,由此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的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因此,在信息传递、资金调拨等方面的困难,制约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合理配置;机构设置和经营业务缺乏内在联系,造成一些机构业务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银行业务过多地受制于地方政府,影响了银行统一法人的体制,使银行风险控制弱化,不良资产大量增加。
(三)社会信用环境欠佳。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法规尚不完善,致使少数人、少数企业及少数地方政府不讲信用、不守诚信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信用风险的防范
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产权制度安排是产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而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是造成信用风险的症结所在。因此,对于信用风险的防范,应该通过股份制改革、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一)股份制改革。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誉的支持,可以获得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来维持其低效率运转。股份制改革将改变它“国有独资”的身份,使其变成承担有限责任的股份制公司,从而使其有了从市场退出的机制,这就意味着其将失去国家信誉提供的信用担保,有可能导致存款人信心的丧失而造成支付危机,使流动性风险集中显化。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就有可能使银行陷入危险的境地。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应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避免股份制改革使部分居民产生恐慌心理,并减少银行破产对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冲击,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此,从产权结构的演变来看,股份形式的股权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减少信用活动风险、提高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较合理的制度选择。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建立和完善外部评级体系。目前,我国由于信用制度还不完善,信用评级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介性的信用评级机构还较少,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已做出要求,银行要把信用评级作为贷款审查的必要条件,企业发行债券的管理部门将资信评估机构的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审批的重要依据。
2、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尽管我国有些商业银行收集了一些公司财务报表、违约损失的数据,但是由于数据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各家商业银行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原因而不愿意公开这些数据。因此,必须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
3、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在借鉴国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总结已有的信用担保、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等信用中介机构的实践经验来发展我国自己的信用文化。
4、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5、加强外部有效监管。新巴塞尔协议要求政府应当通过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来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最终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因此,我国银行监督委员会应当加强监督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不良贷款率、信贷规模等经营指标。
(三)重塑银行经营机制。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具体到信贷管理而言,应当实施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树立风险观念,通过信贷资产业务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带动金融创新,促进银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以资产质量的提高来保证风险的最小化,从而实现资金配置的最优化。简言之,重塑银行经营机制具体包括:风险防范机制、风险分散机制、风险转移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等。
篇9
为推动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引导产业发展,政府部门通常会设立导向资金,来扶持一些地区或企业,如研发资金、技改资金、信息化项目资金、鼓励机电产品出口、鼓励“走出去”进行境外原材料和能源合作资金等。但是多年的实践操作表明,这其中部分资金运用效果并不理想,从经济学概念上来讲是缺乏效率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导向资金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相反,积极探索导向资金运用的有效途径,强化导向资金的管理势在必行。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借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管理平台,可以提高政府导向资金的使用效果。
风险管理机制为银行减负
过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大,信贷风险高。加上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驻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市场竞争加剧。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了打造“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特别是加快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步伐,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2年,该行实现经营利润448.5亿元,增长29.3%;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降至25.69%,下降4.09个百分点。2003年实现经营利润635亿元,增长42%;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降至21.2%,下降4.2个百分点。2004年,实现经营利润746亿元,全年提取风险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717亿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降至18.99%,下降2.25个百分点。该行1999年以来新发放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57%的较低水平。而这些数据的良性变化就得益于风险管理机制的确立和运作。
国有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重组“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推行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处置、补偿的全过程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实行风险管理问责制。
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方针、政策、总体战略与目标,研究制定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研究向业务单元分配经济资本方法等。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四个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会议实行委员投票表决制度,辅之以委员会议辩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辨清风险来源 做到“有的放矢”
降低风险首先要明确风险的来源。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而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因子(如利率、汇率、股价等)的不利波动而导致的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两种形式:市场/产品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资金风险,前者是指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的交易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的风险,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要,这种情况往往迫使机构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
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有的放矢”,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处理、风险管理的评估与调整等。其中,风险计量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风险识别是指识别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风险类别,并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做出初步估计。风险计量是指用一个基数(与序数相对)和损失概率来表示风险的大小和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风险处理是指综合考虑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的性质、大小,银行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策略和工具,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回避、转移、保留、防范和控制。风险管理的评估与调整是指对风险管理策略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由于风险识别、计量、处理等风险管理进程涉及了银行所有组织层和交易层,为了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银行建立了由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三大支柱组成的全面风险信息管理组织实施体系。在国外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风险计量是风险管理的核心,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实现风险组合管理的基础,通过RAROC系统对银行不同的业务部门和产品,采用同一的指标进行绩效测算。
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准确的风险识别、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风险计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主要体现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预警、风险干预和风险减低,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违规放贷、违规办理承兑和贴现、住房假按揭等问题的出现,提高了信贷的质量和效益。
政府要关注导向资金的有效性
在政府层面上,政府对导向资金使用的关注点和商业银行不完全相同。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金主要关注其安全性,政府对于导向资金主要关注其有效性。但是安全性、有效性都是以项目成功实施为前提的,都需要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对项目的市场前景进行科学、正确的预测。这些共同性决定了政府可以借鉴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的管理机制,完善对导向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具体来讲,政府导向资金的管理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
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的信用等级的评定,通过由易到难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对项目实施主体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很好的控制。目前政府对项目实施主体的评判还主要局限在资产规模、销售额等宏观数据,缺乏对其财务数据、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经营状况、信誉状况、发展前景等的综合分析。结果使得一些本可以成功实施的项目,由于主体能力的缺失半途而废。这方面,政府可以参照商业银行的评价标准做适当的调整,增加定性分析的权重,减少定量分析权重,然后全面引入到对导向资金项目的管理中来。
保证风险管理有效性的组织机构。商业银行为了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各种风险管理的专业委员会,在操作流程上,实行前、中、后台等,并辅之以其他利害相关部门的配合。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从而使风险管理得以有效地实施。从政府导向资金的管理来看,可充分发挥专家、各部门的作用,设计适当的组织形式,把对将要实施项目各种风险的论证进行拆分,然后加以汇总、综合分析确定是否支持,从而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信息支持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商业银行基本上实现了风险管理的软件化、程序化、数据化、同时对绩效测算也实行了统一的标准。相比之下,政府对项目的论证还停留在浅层次,对项目实施的绩效也缺乏考核或统一标准的考核,这也影响了导向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虽然导向资金的使用效果不可能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那样做到量化分析,但仍然可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效益评估体系,进行类比于投入产出的测算,来最终衡量项目实施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措施及对策
2007年,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许多颇具实力的欧美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雷曼兄弟也不例外。其破坏力之大、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各国都在极力扭转乾坤,其效果却是戚微。危机仍在不断蔓延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的惊呼中迎来了“第二波金融风暴”。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我国想要置身其外是不可能的事。而事实上我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如扩大内需等。由此场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最基本的便是金融市场上的最基本、最古老、最危险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信用带来的危害可大可小但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运行的风险最终都会集中反应或表现在信用体系上,一定程度上信用风险决定了金融体系能否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一员,信用风险对其的影响自然不能被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使人们常说的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型。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受经营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两中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针对企业来说。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常在外汇交易中出现。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银行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费拉斯也曾指出“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盈利,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没有很好的管理风险能力银行的生存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为信用风险管理好了,银行能顺利的运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润;管理不好,亏本是自然严重时甚至是银行倒闭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说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很高,从银行贷款是企业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不足为奇。同时这也是银行发展的一种动力,银行要想健康、平稳发展,也需要业务来支撑。一般来说银行的利息收入是总收入的3O%~上甚至达到70%。有着这些业务的往来,风险就应运而生。信用风险也在贷款中潜伏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旦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合格,那么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承担了信贷者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偿还本息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一个客户可能不能造成致命损失,但是多个客户就难以想象后果。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下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描述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一些审核,符合条件者银行才能担当~部分风险贷款给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企业主投机取巧通过临时拼凑资金来当做注册资金。一旦通过了银行审定,就把拼凑的钱还掉。这样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的承担的风险就将无形中增大;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家长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就使得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这样银行追不到贷款也只能自认损失;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下表是各大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比较表:从表中也能看出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而这一事件也已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显而易见,银行诉讼案一般需要处理的时间都是较长的,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自然就会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从上述这些现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地提高,而信用风险又是所有风险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风险。从银行的长久发展来看,找出信用风险问题的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文中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地深入,商业银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相关监督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了。虽然已经在降低信用风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
(2)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在全体员工中普及.没有将这一基调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中去,不能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中,也不乏某些管理人单纯的认为风险就是控制,对一些风险认识还只停留在理性认识,谈不上统筹考虑。
(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
(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5)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很大的依赖专家管理,形式主义更为趋向。而忽视量化分析,缺乏对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监测方面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也是逊色一筹。
四、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措施
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对于各个企业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不在例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的统一认识,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银行工作人员都树立起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经信用风险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针对我国现行的贷款体系风险系数的确定,其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的确定,很大依赖认为因素。我国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风险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金融工程技术对这些指标系数得出科学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缺乏专业评级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设立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不管对外对内企业,都要用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去评定。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不全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在信用风险现状中,有的企业就制造一些假的资料来蒙蔽银行而造成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评级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公开的信息资料来评定的。企业制造的一些假账、假会计凭证等必然会影响大到评级的结果。所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是很必要的。制定制度保证银行能得到企业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自身也要培养人才去辨别真伪、取精弃粕,提高评级水平。
4借鉴国际现金银行的现金风险管理方法理念。虽然在金融风暴过后,某些国外先活跃银行也受到了或重或轻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信用风险具有普遍性。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银行要经营日常业务就必须要全面认识这点,而认识风险不是说去竭尽全力去杜绝所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认识风险来如何经营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其次,学习国外活跃银行的灵活高效的信贷执行机制。人不是万能的,在工作过程中总会出错的,在银行工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对银行的巨大损失,就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材料作出准确判断是基本技能,不是主观意识错误时可以不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采用“双线授权、双线监控”手段降低犯错率。再次,权责制。权责不分也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一大原因,实现权责制时,工作人员会清楚考虑各个方面,一旦贷款出现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也会全面尽量去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权责制内人员不超过三人。实行“三签制”因为连带责任,每个人都会认真做好本分工作。降低因认为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