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产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经济产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洋经济产业规划

篇1

新“蓝色”增长引擎

海洋是21世纪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也是世界各国争相角逐的制高点。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海洋新秩序的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沿海各国纷纷审视自己过去的海洋政策,着手制定新的海洋发展战略。2000年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制定了“全国海洋经济计划:海洋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2001-2003)”,全面深入的分析了近30年来美国海洋经济规模及其构成,为各级政府和产业界涉海经济活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2012年初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和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这意味着中国蓝色经济已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

据了解,2011年我国实现海洋生产总值4.5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0%,比上年增长10.4%,海洋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十二五”是实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的攻坚期。科技兴海工作要以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发挥沿海省市和企业在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中的主体作用。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呈良好势头,海洋经济总量和贡献率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发展新引擎。

2011年,国务院相继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确立了三大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发展规划。至此,在“十一五”沿海地区布局的基础上,从北到南,11个沿海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司长王殿昌说,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层面的布局,除了省级层面规划,还有我国沿海三角洲地区的规划,在这个基础上,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平潭综合试验区和横琴半岛规划区,标志着我国海洋经济正在延伸。

目前,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三大区域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7.7%,沿海地区“3+N”的经济区发展布局形成,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投资海洋”风靡全国

随着海洋经济的热潮兴起,目前地方投资规模计划已重磅推出,相关数据显示,9个沿海省市已明确海洋经济远期规划,2015年产值总额将高达7047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13个省市已经出台的计划投资总额共12.8万亿元。

据了解,进入8月以来,沿海省份政策开始密集出台。8月20日,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发展海洋经济、滨海旅游等内容的5项实施方案,规划了177个重点建设项目,提出2015年海洋经济规模目标1.5万亿元;两天后,浙江省编制出总投资超过1.2万亿元的海洋经济发展建设重点项目规划;8月24日,福建省发通知称,从财政、税收和金融等三个方面支持海洋经济建设,2015年跻身海洋经济强省。截至目前,除上海市刚于7月获批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外,其余9个已明确发展目标的沿海省市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远期规划,2015年海洋经济产值总额将高达70472亿元。

对于一哄而起的投资现象,专家表示海洋经济要“择优”而发,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海洋经济可以认为是在有效保护海洋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及相关产业所形成的海洋经济体系。其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海岸带经济,主要由海洋渔业、盐业及盐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等构成;二是海床带经济,主要由海洋能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功能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结构工程与技术装备、海洋探测监测与信息服务、海洋娱乐文化等产业构成。开发海洋尤其是200海里海洋专属经济区资源应是海洋经济的优先发展目标,而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需未来重点开发的四大海洋资源产业和两大技术支撑产业。

在海洋探测监测与信息服务业方面,未来海洋航天航空遥感探测、实时在线海底监测系统,集岸站、浮标、潜器、海底长期监测站等于一体的海洋综合观测平台,以及海洋观测信息的业务化服务等将成为发展的重点。截至“十一五”以来,我国相继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声相关海流剖面测量仪、合成孔径声呐成像仪、高频地波雷达、浮标、海洋水色卫星等一大批海洋监测技术装备。然而从总体水平看,我国仍远远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大多数仪器装备主要由美国以及欧盟的一些大公司垄断。在海洋立体监测和信息服务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了局部海域综合立体监测与信息服务能力。如美国综合海洋观测系统、日本新型实时海底监测网络计划、欧洲海底观测网计划等。我国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和信息服务系统上海示范区等的成功建设,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篇2

摘要:发展海洋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海陆统筹规划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首要环节。本文以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例,分析海陆统筹的内涵,对海陆统筹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海陆统筹海洋经济中的财政政策路径。

关键词 :海洋经济;海陆统筹;财政政策一、海陆统筹的内涵

海陆统筹是指在沿海区域内,通过统筹兼顾协调海陆复合系统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海陆统筹是我国制定和执行海洋政策中应坚持的重要原则,海陆复合大系统是涉及社会、经济、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等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海陆统筹包括:

1.统筹战略定位

山东省在建设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战略定位: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统筹空间布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按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桑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3.统筹产业结构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强化园区、基地和企业的载体作用,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大力实施现代海洋渔业重点工程,以海洋生物、装备制造、能源矿产、工程建筑、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坚持自主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海洋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和生活型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造,提升海洋第三产业引领和服务作用。

4.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指出,在沿海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体系。

5.统筹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保护

海洋资源具有外部性。海洋是连通的,海水水体是流动的,海洋生物具有向水平方向迁移的特点。许多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也是流动变化的,海洋鱼类的洄游不受地域和国界限制,给这些或那些地域和国家带来经济利益。而海洋污染具有外部性。海洋水体一旦发生污染等灾害,蔓延速度和面积也是不受人控制的,海洋各种污染会随海水的流动迅速扩散,一个国家某一海域的污染有时会使其他国家海域同样遭受污染,地区之间也是如此。海洋资源和海洋污染的外部性,决定了海洋经济发展中,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生态的保护必须统筹进行。海洋经济区之间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必须统筹规划,制定出能保证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开发的行为规则,并且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否则,统筹资源开发就难以得到保证;海洋污染的发生不仅是沿海地区问题,非沿海地区的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排放也会随着不同的渠道流入海洋,是海洋污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海洋污染的治理和防治也必须统筹进行。

二、海陆统筹的必要性

1.海陆统筹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海洋经济通常指以海洋空间为活动场所,或以海洋资源为利用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海洋经济的本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拓展生产活动空间,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获取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历来都是在陆地进行的,海洋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陆地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对海洋资源的认识不断发展起来的,海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多更好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海洋经济和陆地经济是不可分割的。

海陆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第一,海洋经济活动离不开陆地的支持,海洋捕捞活动在海洋进行,但捕捞物的加工、储藏等都要在陆地进行;海洋运输活动需要由陆地的运输工具进行继续的传输才能将海运物资运送到目的地;海洋活动所需要的工程机械需要在陆地进行加工,才能保证工程活动的进行;第二,海洋为陆地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海洋化工、海洋生物产业的资源都来源于海洋;海洋丰富的水产品也为陆地经济增加了丰富的资源;海洋的自净能力和降解能力为稀释扩散陆地废弃物提供了宝贵的废弃物处置资源,海洋能,主要是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海流能、潮流能等。为陆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清洁能源资源,海洋旅游观光业给陆地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多发展机遇;第三,陆地生产生活活动对海洋经济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它具有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必须以海洋产业为载体,而海洋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陆地资源进行;陆地经济对海洋的影响,更应重视其负面影响。近十几年来,随着人类涉海活动的频繁和深入,加之对海洋保护意识不够,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已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污染。由于人类大量的生活和工业污染物排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已造成许多海洋动植物的濒临绝迹,许多海洋动植物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这些反过来也对陆路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作用;海洋污染的另一方面表现就是海洋灾害的增加。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灾害公报显示,在上世纪的最后10年,我国沿海平均每年出现赤潮次数为23.5次,而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平均每年出现赤潮的次数为74次。此外,海上溢油、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发生次数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2.海陆统筹发展是涉海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据国家发改委有关数据统计,2010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 万亿元,是1978 年的600 多倍,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 年的8.7%提高到9.7%,创造就业岗位3350 多万个。海洋运输和海洋交通服务业表现较为突出,我国对外贸易的90%经由海上运输,我国商船队的航迹也已遍布世界1200多个港口。此外,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布局日臻完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也日趋完善,海洋从业人数不断增加。《2010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据初步核算,2010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 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069 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067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114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258 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据测算,2010 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350 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 万人。

在日趋完善的海洋产业经济背景下,海洋产业链不断拉长,海洋经济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海洋产业分布也从沿海、临海逐步向大陆腹地渗透。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临海地区的经济形态,更是涉海产业所在地与临海地区共同的经济形态。由此,海洋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以海洋经济为主体,以海陆统筹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蓝色经济体系。

三、海陆统筹的财政政策

海陆一体化发展是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重要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思想,主要是指通过海陆产业协调发展,利用二者之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等联系,以海洋产业、技术为依托,以陆域空间为腹地和市场,实现资源的顺畅流动、优势互补,强化海洋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科学合理的海陆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划能保证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内形成有力的经济增长极,在增长极基础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奠定基础;能促进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干预,从资金供给看,海洋区域经济需要的投资大,资金的周转期长,发展海洋经济的资金支持是发展海洋经济最为重要的基础。为更好地推进海陆统筹发展,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选择

一是应大力支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二是应积极鼓励海洋相关产业向内陆延伸,例如,对一些上下游产业链较长的企业,通过设立产业转移奖励基金,或提供部分初始建设补贴资金形式,为其在内陆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对与海洋产业配套的内陆地区机械、仪表、电子等企业,通过财政补贴和贴息方式,加快与海洋产业的融合。三是支持海洋类生产业发展,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促进沿海与内陆的资源要素与产品流动。四是支持沿海与内陆的共建工程,通过奖励机制和转移支付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间的协同效应,促进沿海与内陆地区互补型行业和企业发展。

2.财政工具的运用

针对不同的财政政策作用领域,应根据该领域的经济活动性质,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涉及多个行政区间的协调,投资额度大,应更多考虑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适合以政府主导的方式进行,财政政策工具更多的采用财政直接投资方式。但是,海洋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巨大,光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可能完成,需要规范资本市场,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在适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鼓励国有大企业和有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山东省蓝色半岛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海陆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领域”。鼓励海洋相关产业发展领域多涉及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微观经济主体资金的运动机制是利益驱动。因此更多的适合采用税收、税式支出、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财政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可操作性强,见效快,政策运用的弹性较强,在时间的选择上、在作用的力度上、在作用的方式上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这些工具对利益的导向作用,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资金流向符合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建平,黄茂兴.陆海统筹布局: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3-7(B06 ).

[2]孙吉亭.蓝色经济学[M].海洋出版社,2011.

[3]陈可文.中国海洋经济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篇3

这里是宝钢钢铁基地项目的工地现场。这个巨无霸重工业项目承载着湛江海洋经济崛起的希望。

广东海洋强省战略提出之后,成为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急先锋”的湛江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缩影。

2011年,广东省再次以9807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5%,这已经是广东省海洋产业第17年蝉联全国首位。

荣耀的背后却是广东海洋经济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薄弱的尴尬处境。作为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的海洋产业依旧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发展乏力、发展规划不清晰等种种弊端。

在广东海洋强省战略启动的第一年,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的冲动刺激了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但这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做大海洋第二产业过程中,地方政府大干快上或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埋下隐忧。

新兴产业困局待破

在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的西部,是广东省最著名的海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湛江。作为广东海洋经济产业“第三城”,湛江长期占据着广东海洋经济第一梯队位置,多年来,其海洋经济总产值仅次于珠三角地区发达的广州和深圳。

广东海洋强省战略提出之后,湛江成为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急先锋”。2011年,湛江市主要领导开始奔走于国家海洋局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等相关部门,就湛江先后引入的两个重大临港工业项目: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和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审批进行“公关”。

这两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的“巨无霸”项目将给湛江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革命性的意义。根据《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到2015年,湛江的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将可以优化为8:76:16,以临海重工业为龙头的海洋第二产业比重将得到显著提升。

湛江着力发展海洋第二产业的冲动在于改变其在广东省内并不匹配的经济地位。尽管其拥有发达的传统渔业经济,但单一的经济结构令湛江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市。2011年,广东省21个地市的综合经历实力排名中,湛江仅以1650亿元的生产总值位列全省第八。

“湛江是传统的海洋大市,但其海洋产业主要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海洋第二、第三产业仍然发展落后,比如装备制造、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还很低,海洋产业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海洋经济管理与研究中心主任朱坚真教授表示。

两个投资超千亿项目的落户承载着湛江崛起的希望。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湛江宝钢钢铁基地项目上报国务院批准的程序,项目主体工程有望在年内动工。

4月10日,当记者来到湛江东海岛宝钢钢铁基地项目的工地现场时,一块面积达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平整完毕。举目四望,除了一座孤独的灯塔外一无所有,海风所到之处,黄沙滚滚,天空暗黄一片。

已从这片土地上搬迁离开的当地居民吴伯对于这个巨无霸项目并无多少好感,对其而言,这个项目带走了他们祖祖辈辈所有的农田和房屋。在领取了一笔数目不多的补偿款后,如今吴伯只能以摩托车载客为生。

他的载客生意也并不好做。随着石化和钢铁项目的落户,东海岛上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龙海天”近年来已经游客寥寥,岛上衰败倒闭的海滨旅馆随处可见。

而真正令朱坚真等学者担忧的是,大项目的落户有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朱坚真认为,东海岛进驻如此大的项目后,针对岛上原有的一些生态,比如红树林、珍稀物种等,理应划分一个保护区,“但接近15平方公里的一大片土地被推平之后,只剩一片黄土,被扫的一干二净,连规划图纸上都没有(保护区规划)。”朱坚真认为,湛江对大项目可能带来的环保问题考虑仍有欠缺,缺乏具体的举措。

对于类似的这些担忧,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曾表示,在大项目落户方面,湛江一方面要求投资方必须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同时环保部门也会对项目实施最严格的环保监测和管控,项目与居民区严格按规定划定安全防护区。只是对于湛江政府本身会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维护生态环境,刘小华未有表述。

尽管上述两个项目建成投产仍需时日,其将来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有待评估,但在建设初期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已经足够引起警示。

海洋经济主打重化工

湛江的海洋经济发展冲动不过是整个广东提出建设海洋强省战略以来,海洋产业谋求破局的一个侧面写照。“湛江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也是目前整个广东省海洋产业现状的一个缩影,广东的海洋产业经济也是以海洋第一产业为主,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产业的关联度也太低,而且海洋产业的规划布局也存在着多重点、无序发展的弊端。”朱坚真表示。

根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当年广东海洋经济中的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0:42:48。对于这个数字,朱坚真表示值得商榷,“这组数字有统计口径、比较价格体系及海洋产业行业指标体系等技术性问题,即使这组数字是真实的,也不能表明目前广东海洋产业结构已经趋于合理。”

一个广东政界、学界公认的事实是,目前广东海洋经济的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存在着发展乏力的短板,广东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程度远远不如山东、浙江等沿海省份。

朱坚真以及其领导的课题小组在他们最近撰写的《广东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研究报告》中,将广东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归结为广东多年来在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上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同时缺乏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倾斜,而在新兴海洋产业方面亦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

篇4

[关键词] 海洋强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经济 广东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6-0089-05

[基金项目]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强国建设的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编号:201405029);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基金(1609)。

[作者简介] 杨黎静(1985 ― ),女,福建莆田人,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经济与管理;钱宏林(1957 ― ),广东人,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管理;李宁(1980 ― ),河南郑州人,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海洋经济研究室,博士,研究方向:海洋经济。

一、 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优势

广东毗邻港澳,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地缘优势突出。“湾区”特征明显,具有“六湾区一半岛”①,是多元文化融合与合作的平台。随着CEPA 等深入实施,跨行政区域、跨界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合作进一步加深。加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自贸新区的助力,未来广东将以湾区为核心,扩大区域共同利益,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

广东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3倍,岸线长度占全国的1/5,居全国之首,港口岸线资源丰富,适宜建港的海湾200多个。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港为枢纽港的港口运输体系,全省生产泊位码头数、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均居于全国沿海省市首位。截至2014年底,全省货物吞吐量居全国第二,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广东港口群在贸易往来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此外,广东海洋生物、旅游、矿产等资源相当丰富,沿岸海洋能开发潜力巨大,海洋资源综合实力排序中居首位,海洋资源存量指数也远高于其它沿海省市。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场体制发育良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及其配套体制,为海洋经济的市场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者,广东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洋工作,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重要战略,并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率先在全国建成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

二、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现状

海洋政策不断完善。广东先后签订、出台了《关于促进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框架协议》、《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以及相关配套实施方案,带来了大规模海洋建设项目的规划以及海洋经济建设的全面启动;又率先在全国编制《广东海洋经济地图》,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广东省财政厅和海洋与渔业局还联合的《广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为建设海洋强省提供了相应的财政政策保障。此外,广东沿海9地市纷纷制定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意见或实施方案,旨在助推海洋强省建设。

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广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379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3%。同时广东海洋经济在地方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近三年广东的海洋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5.7%,高于同期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目前形成了以滨海旅游业为首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如图1),五大支柱产业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海洋产业结构已呈较为合理的“三二一”模式,进一步拉大了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

海洋科技能力不断增强。广东的海洋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果转化初见成效。2014年广州南沙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此外广州、湛江还被确定为国家海洋高科技产业基地。全省海洋科研机构(含中央驻穗机构)数量约占全国的1/7,居沿海各省前列,其中有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多家海洋科研机构。此外还有中山大学等部分院系参与海洋科研和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教育体系和强大的海洋科研力量,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撑。部分高校还设立海洋学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在粤涉海科研机构成立海洋高新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启动建立国内首个海洋天然产物化合物库公共服务平台。近两年共争取国家支持广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专项扶持资金5.58亿元,引导社会投资超过20亿元,重点开展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洋装备等领域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海洋生态文明不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基本建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宜林海岸线绿化率达94.6%。开展重点湾区海岸整治修复,陆源入海污染防控力度加大,启动美丽海湾建设,初步实现还海于景。截至2015年全省海洋与渔业保护区总数达10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海洋公园4个,保护区数量、面积和种类均居全国首位,涵盖河口、海岛、珊瑚礁和海草场等生态系统。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数量也居全国沿海之首,珠海横琴、汕头南澳、湛江徐闻更是纳入了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此外,广东还将与海丝沿线国家进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合作,在国外建设海洋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站9个,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污染物监测与控制等联合研究。

海洋公共管理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广东在海洋管理方面建立相关的组织领导机构,确立了联席会议等统筹协调机制,有序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先行区建设,先行探索海砂开采海域使用市场化配置、区域性集中集约围填海开发管理模式,推进“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海洋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组织开展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海洋灾害影响评估和警戒潮位核定,启动建设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及部分海洋气象浮标站,部分沿海地市建成三维海域动态监视监测应用、海域使用移动监视监测和三维海底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三、广东建设海洋强省面临的挑战

海洋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双重压力。目前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海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各种累积性环境矛盾尚未完全解决,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滨海湿地减少、海洋生物群落退化等,环境调控和修复的速度滞后,近岸海洋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此外海域、岸线等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也不高,自然岸线被截弯取直,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污染物加速在海底积聚,海岸生态、景观价值严重损耗,也减弱了抵御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能力。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全面的统筹规划和有效的市场化配置机制,严重制约着广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海洋新兴产业规模不大,关键技术自给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差距明显,许多成果距离产业化目标尚远,缺乏海洋高新技术创新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对海洋产业的贡献明显不足,缺乏大型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制约海洋强省的建设。

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不高。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缺乏宏观统筹协调,沿海产业结构雷同,出现部分低水平重复建设及无序用海争夺,无法发挥区域竞争的正面效应。与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产业结构还存在有较大差距,急需深度调整,其中第二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海洋主导产业没有形成优势突出、相互关联的格局,产业集聚度不高,尚未形成整体规模优势。珠三角与粤东、粤西之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资源过度开发与闲置并存。区域海洋经济合作不足,粤闽台、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实质内容不多,不利于海洋强省的建设。

参与次区域合作圈力度不够。广东政府在区域发展策略上对东、西两翼的重视不够,导致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不足,不仅使粤西地区错失发展良机,也给参与东盟次区域合作形成一道无形壁垒,阻碍了对相关次区域合作的深度参与。对东盟的研究较缺乏,尤其体现在参与相关次区域合作机制方面,在政府层面对东盟区域合作热情不足,力度及层次也不够,相关针对性政策比较缺乏,这与广东―东盟彼此的经贸份额、地位较不相称。

海洋综合管理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广东尚缺乏具有高度权威的综合管理机构对海洋事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监督及服务,相关涉海部门职能交叉,用海项目仍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效率。海洋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已严重滞后于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海洋防灾减灾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理有待提升,海洋资源市场化管理技术体系尚未形成,岸线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海洋事业综合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水平不高等。由于目前缺乏开展海洋综合管理的配套管理办法及相关经费支持,也尚无海洋综合管理专项资金,未能通过强有力的海洋宏观调控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广东建设海洋强省战略构想

根据《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中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定位并立足于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优劣势,未来广东省海洋强省的建设目标应该是:2015~2020年广东省真正实现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跨越,至2020年全面实现海洋强省建设;至2025年,全面完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自贸区建设等历史重任。

海洋强省的具体目标应包括:

――海洋基础设施和基础领域加快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实现“五通”①要求,达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标准;

――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3%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海洋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区域海洋发展协调度明显增强;

――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陆源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单位GDP能耗达到0.4以下,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比例达到90%以上;

――海洋科技贡献率进一步加大,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海洋科技投入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

――海洋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海洋环境监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处理等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海洋文化发展迅速,文化考古、遗址修复、海洋展览、海洋影视等各类海洋文化业态得到充分发展,全社会对海洋的认知度得到明显提高。

五、广东建设海洋强省路径

(一)运用政策优势促进海洋经济稳增长

首先,在当前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应加快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广东自贸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利用金融创新引导海洋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机制。其次,应该大力发挥政策优势,强化海洋生态资源和海洋灾害治理,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广东建设海洋强省获得国家前所未有的支持,大规模海洋建设项目的规划以及海洋经济建设的全面启动,都有利于广东海洋经济发展。

(二)提高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通过不断地提高海洋高新技术在海洋科技中的比重,加强海洋科技的人才投入、集中力量进行知识、技术、集成创新,不断完善科技转化与服务平台,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才有助于海洋经济的升级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进程。其次,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涉海科技基础,推进海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如2015年广东成立的首个海上丝路协同创新中心,充分整合了全省科技创新力量,不仅在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学术研究上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而且积极拓展多边海洋合作,提供社会服务,为海洋强省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统筹产业竞争与次区域合作圈发展

注意突出特色,集中重点,发挥地区优势,建立跨区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特色鲜明、错位竞争、合作双赢的现代蓝色产业发展体系。首先,需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强各产业在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及合理配置,通过提升珠三角海洋经济区的核心作用,带动粤东、粤西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其次,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发挥临海区位和资源优势,带动腹地对外开放,发展地方特色海洋产业,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并努力提高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逐步降低资源依赖型产业的比重。再次,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积极推动构建粤港澳、粤桂琼、粤闽台海洋经济合作圈,统筹次区域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发展关系,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共拓,打造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主力省,争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

(四)坚持海陆联动实现共赢发展

以优势海洋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形成配套完整的产业链,也要进行海陆统筹,改善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条件,发挥港口工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全面的开放格局,以点线带面,利用湾区推动城镇化建设,统筹海陆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城市群,带动海洋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共赢发展。

(五)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人海和谐

首先,应构建海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重点推进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逐步实施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海洋环境综合整治修复示范工程,积极推动海洋牧场建设,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在海草、珊瑚等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合作,探索建立蓝色碳汇生态功能区。其次,要打造高质量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推动各地开展港湾整治和生态修复,开展海岛陆域生态修复、生态廊道修复,建设亲水平台和海洋观光体验园、红树林公园,并在美丽港湾内推动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加强自然岸线和生态敏感海域的保护,制定港湾生态容量。再次,结合城镇化建设,优化国家级渔港、美丽港湾和幸福渔村建设,打造海洋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滨海城镇,打造一批生态优美、宜居宜游的海岸景观带。最后,树立尊重海洋、顺应海洋、保护海洋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海洋”、“美丽广东”,实现广东海洋强省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文刚、黄小珍、刘沛.广东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J].2014(2).

[2] 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大力推进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J]蓝海经济,2015(1).

[3]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15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R].2016年.

[4] 杨黎静.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财政思路与对策――以广东为例[J].地方财政研,2013(11).

[5] 张莉.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研究[J].太平洋学报,2009(8).

[6] 杨黎静,谢素美,王平.广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现状与使用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5(9).

篇5

(一)海水养殖业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渔业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海水捕捞业发展受到限制,尤其世界进入200海里时代管理后,日本高度重视本国200海里以内水域的渔业生产,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日本海水养殖主要品种有鱼类(主要为真鲷和鱼类)、贝类(扇贝和牡蛎)和海藻类(紫菜、海带和裙带菜)。以海水鱼类为例,2011年,日本养殖真鲷4070万尾,五条1653万尾,高体838万尾,黄条74万尾。在海水养殖产量上,日本时刻保持着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坚守稳定供应才能使养殖户获得持久经济效益的原则,严格按照养殖空间和水域环境情况发展海水养殖业,将海水养殖产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避免因盲目追求产量导致养殖密度过大,进而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二)海洋药物开发

日本在海洋药物开发研究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88年,日本就设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并投资10亿日元建立两个药物实验室。近年来,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及日本海洋科学和技术中心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高达1亿多美元,在海洋抗癌药物研究、海洋心脑血管药物研究、海洋抗菌抗病毒药物研究,以及海洋消化系统药物研究等方面,拥有多项世界领先专利技术,处于全球海洋药物开发的前沿。如日本学者发现,约27%的海洋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这些活性物质的药理活性作用包括中枢神经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抗炎、镇痛、抗氧化、降血糖,具有巨大的新药开发潜力。

(三)沿海造船业

日本的海岸线十分曲折,天然形成的优良港湾有利于造船业的发展。日本作为世界最发达的造船大国,具有一流的造船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造船技术和效率方面完全领先于韩国及中国。仔细谨慎的技术标准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是日本造船业的取胜之道。这主要源于日本对船舶技术和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的极度重视。为有效地进行造船研究开发,日本制定了国家综合性重要研究开发计划,以技术力量雄厚的日本国家级船舶技术研究所和民间造船公司所属研究部门力量为核心,将各方科研力量集中起来,由产、学、官三方联合开发。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后,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及日元超升等因素导致日本造船订单量落后于中韩两国,但继“安倍经济学”框架下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的实施,日元开始走低,其价格竞争力随之复苏。随着日本造船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造船厂之间的整合及外地造船厂的规模扩大步伐进一步加快,日本造船业迅速复苏。2014年9月,日本新签造船定单量为55.1850万CGT,占据世界第二的位置。

(四)深海采矿业

由于国土资源贫乏,日本大力开发海洋能源资源,一直掌握着深海采矿方面的世界先进技术,深海采矿业也成为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日本在1994年就实施了大洋锰结核开发计划,并积极推动大洋锰结核的商业开发,这成为日本深海采矿技术迅速发展的良机。2011年,日本开始着手开发“凝结尖端技术”的深海采矿系统,并运用深海机器人对日本周边海域海底资源进行勘探。新的《海洋基本计划》也将今后数年的海洋资源开发重点放在勘探和试开采稀土矿。目前,深海采矿业日益呈现出发展成为采矿、海洋能源利用和深海农牧渔业等综合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趋势,深海采矿技术将是未来海洋新兴产业中的先导性行业技术,日本在此领域的技术实力和领导地位将进一步推动其海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五)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

20世纪50年代,日本成立了造水促进中心,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事业。目前,日本工业冷却水总用量的60%来自海水,每年高达3000多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利用海水冷却总用水量的一半多。除拥有合成纤维膜海水淡化技术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外,一批实力强劲的国际型企业也积极参与海水综合利用事业,如日本蓝星、东丽、日立公司都从事海水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与推广,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二、日本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重视产业规划的先导作用,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规划,有力地推动了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1968年《日本海洋科学技术》的制定,为日本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规划有力推动了现有先进工业技术在海洋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成为日本海洋新兴产业体系发展的技术指导。1990年,日本出台《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海洋开发方针政策的长期展望》,借助海洋卫星和深潜技术、深海资源开发技术等海洋高新技术的开发促进日本海洋新兴产业发展。1997年,日本政府相继制定了《海洋开发推进计划》及《海洋科技发展计划》,提出发展面向21世纪的海洋高新技术,并初步规划了海洋新兴产业集聚的雏形。2001年,日本制定了《新世纪日本海洋政策基本框架》,为日本21世纪海洋科技发展提出了“海洋科技大国”的目标,其与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编制的“科学技术综合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海洋技术的深度开发和国际合作,使日本参与了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OceanDrillingProgram,IODP)、全球海洋观测网(ArrayforRea-timeGeotropicOceanography,AR-GO)等项目,日本海洋科技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2007年,日本颁布实施《海洋基本法》,同时在内阁府新设以首相为部长的“综合海洋政策本部”,标志着日本完成了海洋经济发展与技术支持的立法、组织构架及人才配置等基础性工作,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制度保障。2008年又进一步“海洋基本计划草案”,设定基本计划有效期为5年。作为日本中期海洋战略的基本指南,其提出“率先挑战海洋领域中人类所面临之课题”,为充分提升海洋科学认识,加强海洋资源基础调查及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条件。〔1〕日本海洋基本法规定,政府负责全面、有计划地实施海洋政策,制定海洋基本计划,负责开发专属经济区和保卫日本海域的安全。2013年,新一轮《海洋基本计划》(2013-2017年)出台,将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提出战略步骤。这一系列的海洋经济发展与技术开发规划,不仅为日本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更重要的是,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把握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有力地推动海洋新兴产业体系的形成。(二)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集聚以高度化为标志日本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极力推动产业集聚,以资源整合和技术协同为目的加速高度化过程。目前,日本已经形成了以沿海旅游业、港口及海运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为支柱的海洋产业布局,尤以关东广域地区、近畿地区等9个地区的海洋新兴产业集群为代表,依靠大型港口城市及内陆经济腹地的支撑和配合,不断实现“海洋开发区都市构想”、“知识集群创成事业”〔2〕的产业集聚发展思路。同时,注重陆海产业体系的一体化及海洋产业资源的保护,以陆地原有产业集聚为前提,确保海洋资源与陆地原有产业无缝衔接之后,才进一步大规模开发海洋、建立近海产业集聚区,因此其海洋产业聚集速度通常很快,产业高级化程度较高。日本临港工业是海岸地区产业发展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海洋新兴产业特色区域。

(三)以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积极推动技术创新

日本在推动海洋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采用了“官民合作”体制。无论是前沿技术开发,还是基础技术研究,尤其是涉及技术应用与市场化推广的方面,大多采取官民合作与合资形式。例如,日本开发的高科技资源采矿系统以低成本和高效率著称,确保了日本海洋资源及能源的稳定供应,在其研发过程中,吸纳了大量民间投资和研究力量,形成了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资于一身的合股公司,通过多方合股减轻了政府筹资困境。更为重要的是,日本确立了有关海洋技术开发与合作的混合所有企业制度,大大拓展了海洋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广的资金来源渠道,大幅提高了技术研发及投资运行效率。例如,20世纪80年代,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与国际能源署(IEA)共同研制出浮体式波力发电装置“海明”,此后,依托此技术完成了更高端的同类发电装置“巨鲸”的开发,这是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但是,之后政府停止提供相关开发预算,相关技术领域就被欧洲企业迅速占领。日本政府产生危机感,开始提供一定补贴鼓励本国企业采取具体行动,如三菱重工业公司在英国参与海上风力发电业务,并建设研究开发基地;丸红公司及三菱商事公司积极投资于海上风力发电相关业务;川崎重工业公司签订了租赁苏格兰欧洲海洋能源中心,开展潮流发电业务,通过企业的市场化开发短时期内重夺技术领先者地位。依靠这种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推动的技术创新模式,日本海洋开发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了以海洋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海洋技术开发体系,在港口及运输业、海洋土木工程、船舶修造业、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与铺设、海水淡化等关键技术领域,引领世界海洋技术发展的方向。(四)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作用,加大技术及资源协同开发力度日本将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国际间海洋研究与开发的一系列举措,使得世界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快速进入日本,带动日本国内经济主体积极谋求变革,市场经济活力增强,信息化和现代化过程的快速推行,对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也逐步扩大。海洋新兴产业布局和资源整合一定意义上得益于技术发展与市场活跃的双重作用。如,世界知名的“国际科技信息网”就是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独立行政法人)与美国、德国相关机构自1987年共同搭建的,现其能够提供包括海洋开发在内的200多种科技信息资源,成为全球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技术发展的“风向标”。此外,日本环境省通过亚洲太平洋环境信息因特网,向世界各国提供日本海洋开发等环境信息。〔3〕2012年,日本基金会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团队合作,研究设计出名为“海神(Nereus)”的未来世界大洋生命模型,使用三维(3D)视觉向科学家、政策制定者预测及展示未来海洋生命逼真、生动的真实状态,引起世界轰动,显示了日本在海洋技术国际合作方面的成就。

(五)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强调人才储备的基础性作用

日本十分重视人才对国家发展作用的发挥,有意识地进行人才培养和完善本国教育,日本海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海洋专业人才的提前储备,其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依靠海洋人才对国外先进技术与知识的快速吸收消化,迅速为我所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战斗力,日本实现了海洋新兴产业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日本大学有关海洋研究的学部数量众多,如水产学部、海洋学部。日本还拥有许多有关海洋及其相关学科及技术的研究所,其中最有名的为日本东京大学的海洋研究所,还有东海大学海洋研究所以及千叶大学的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等。此外,日本还成立了有关海洋的学会,如日本水产学会、日本海流学会、日本海洋调查技术学会、日本气象学会、日本鱼类学会、日本浮游生物学会等等,有力地推动了海洋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把握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出台指导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

目前,我国已有《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国家海洋规划,沿海地区也出台了相当数量的总体和专项海洋规划,由国家总体规划、国家专项规划、国家区域规划及省级规划所组成的国家海洋规划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沿海部分省份也出台了地方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如《福建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浙江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但是,针对海洋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综合性、国家性及区域性规划尚未出台,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缺少统领性、综合性规划指导。从未来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看,首先,资源依赖型的发展道路已经被技术带动型所取代,海洋关键技术成果的深度开发、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应该成为海洋新兴产业技术发展的主流。其次,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应该由数量增长型向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型转变,“数字海洋”、“绿色海洋”、“美丽海洋”的理念已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三是海洋经济的发展应从分散自发型向区域统筹型转变,强调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合作,以园区、产业基地、项目组团建设为载体,通过科技研发、金融服务、行业中介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实现海洋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4〕在掌握上述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应在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性规划,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制度基础,从国家战略层面确定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道路,推动海洋新兴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二)创新海洋新兴产业技术发展理念,提升产业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实力

日本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依托有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建立由产业链上的企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等构成的技术创新产业联盟,能够加快技术研发速度。目前,我国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涉海企业,尤其以大型造船集团、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及涉海技术服务企业为代表,如中船重工、中远集团、渤海公司等,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吸引这些企业资金加大海洋技术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同时拓宽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等多种海洋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此外,鼓励企业开展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合作设计、合作制造,掌握海洋新兴产业的关键设备生产技术和科研动态。通过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在沿海地区建立一批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海洋兴海基地,推动形成若干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海洋生物医药基地、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基地等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区,加速海洋新兴产业的高度化。〔5〕

(三)政府承担资源整合和市场维护责任,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日本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的早期通过财力投资、加强技术支持、培养海洋人才,能够有效推动海洋产业布局调整,直接带动海洋经济完成起步与腾飞。同时,私人及市场也在发挥其资源配置和提高投资效率、推进政府产业发展目标达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其对政府主导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也是海洋经济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在适宜私人竞争的领域,政府应积极主动退出,保持竞争的可持续性和适宜性,以促进市场力量自身的功能释放为目的。因此,政府应积极承担资源整合和市场维护的责任,建立各类海洋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变化、功能与作用等信息数据库,摸清海洋资源“家底”,牢固实现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这对管理者制定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保护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者的引导和监督职能,建立完善的海洋资源使用价格体系和交易机制,引导海洋资源配置到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绿色海洋产业,优化海洋新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质量。〔6〕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即将进入腾飞阶段,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正处于加速时期,政府力量在此阶段的重要主导作用应继续巩固和加强,明确政府的任务和关注点,引导海洋新兴产业要素的集聚,为未来加快市场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四)重视海洋科技投入,建立高质量的海洋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人才是海洋产业和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日本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就十分重视对海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其人才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加倍重视海洋人才的培养,加大投入提高科技研发人员的素质,利用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推动海洋先进技术的研发,占领未来技术的制高点,增强海洋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实现海洋高新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的目标,以高质量的海洋人力资源体系支撑海洋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7〕借鉴日本经验,建议设立海洋人才培养联合基金,吸引各类海洋科技人才进入研发领域,不断壮大海洋科技队伍。在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增加涉海技术及管理专业研究的相关专业和研究机构,促进海洋新兴产业人才培养。

(五)加强海洋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核心技术与关键领域的开发力度

篇6

(一)区位及资源条件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与江浙沪为一体,东西连接长江经济带,南北贯通沿海经济带,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其处于亚热带季风区,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临东海、黄海,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达791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3。其中,上海海岸线长约470公里,江苏省为954公里,浙江省为6486公里。长三角地区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的1/3以上,深水泊位为1185个,共计拥有盐田76605公顷,海洋石油可采储量约为2067万吨。

(二)经济规模及优势

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第六大都市圈,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其中长三角区域海洋生产总值为1205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1.4%。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重要的金融经贸中心、世界闻名的港口城市,有着纵深的腹地和广泛的对外经贸关系。浙江省在海洋建筑、海洋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优势,江苏省有着潜力巨大的滨海滩涂资源。长三角区域海洋产业辐射关联效应显著,海洋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地延伸,海洋经济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产业结构状况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经济产业主要集中在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临港产业五大领域。其中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占海洋经济主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滨海旅游业、海洋风能等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两省一市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江苏省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船舶,医药等产业为主导的海洋工业结构,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及经济效益均居全国第一;浙江省主要以电力、化工、船舶修造为支柱产业,年造船能力、总产值均居全国第4位,海洋生物医药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海上动力总量和年完成水路货运量均居全国首位;上海的海洋产业主要有海洋运输、船舶制造、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全国海洋船舶总产值的1/4由上海创造,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约占全国相应产业总产值的1/3。

(四)科研及人力资源优势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人力资源优势。江浙沪三地共有高校266所,其中上海66所、江苏122所、浙江78所,2009年在校学生达2144.7万人,在校研究生为140.5万人;2010年长三角专利授权总量为30.12万件,其中江苏省授权量为13.84万件,浙江省为11.46万件,上海市为4.82万件。长三角地区还拥有一大批与海洋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包括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二、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结构还不十分合理,特别是海洋产业结构,其中主导产业依然是以资源依赖型为主,例如传统的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传统的船舶制造业等。知识技术型的新兴产业发展依然不成熟,由发展海洋经济所带来的城市综合功能的重塑还未提上日程。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长三角16个城市之间分工与协作关系不够明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不清晰,个性特征不鲜明,从而造成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和非理性竞争等现象。两省一市产业结构高度相似,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竟高达0.97。

(二)缺少区域统筹规划,合作机制尚未健全

长三角地区存在产业发展规划不协调问题,如内部分工与协作关系不明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不清晰等,是由于缺少立足于区域海洋经济整体发展的协调管理部门。这种只顾自我发展、很少考虑到自身规划与区域整体规划以及与周边地区发展关系的发展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地发展的孤立性、封闭性和盲目性。现行的合作机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首先表现为多方力量盲目推进,协调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理顺;合作层面众多,既有两省一市层面,也有16个城市层面,还有各条线对口政府部门之间;其次,合作组织松散,缺乏统一的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最后,合作缺乏战略谋划,区域经济合作意图目标不够明确。

(三)资源粗放式开发利用,资源环境遭到破坏

长三角地区海洋环境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我国目前海洋开发技术装备比较落后,许多海洋资源尚处于粗放型开发利用阶段,造成开发不平衡、综合利用不足、没有形成合力。如沿海港口货物运输带来产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造成部分海洋经济产业粗放式利用沿海滩涂和海域资源,在同质竞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外,行政区域的划分,也加重了长三角海洋资源的粗放式和掠夺式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模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方式。就目前而言,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数量的增加,其中资源依赖型产业比重最大,经济发展仍然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为代价。

(四)分散式的管理体制造成管理权限不清晰

目前,中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分部门、分行业的分散式管理,涉及的部门有农业、土地、交通、能源、环保和外交等。组成部门多、管理主体多,存在管理权限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等问题。首先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不清晰,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引发实际操作中的许多矛盾,例如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争夺滩涂、争夺渔场,行业之间争夺空间、争夺资源等。其次是涉海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不够明确,存在着职能交叉等问题。

三、长三角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协调发展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处于同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的各个城市在平等和互相开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对各类发展要素进行科学有序的互补性整合,实现类似报酬递增的协同效应,从而使各级政府得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海洋经济优势,并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应该重视政府的引导,发挥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委员会和各海洋产业协会沟通、协调作用。为此,有学者建议在现有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体制下,增设长三角海洋经济协调机构,协调区域之间的海洋产业、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同时,由海洋局牵头,加强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分工与合作,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协调、平衡和协作,特别是市场微观主体———企业之间的协调,往往是政府和管理部门所难以做到的,而海洋行业协会却能以其独有的职能和优势,根据需要进行区域间的合作和联合,服务区域海洋经济发展。

(二)统筹规划各城市的功能定位,错位发展

政府应该根据长三角各地区的海洋资源禀赋,规划各城市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错位发展,这样可以缓解过度竞争、海洋经济产业结构雷同等局面。其中,江苏省沿海滩涂、风力资源较为丰富,可以优先考虑发展海洋渔业、风力发电等,再考虑海洋制造业和滨海旅游业。同时还应加快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融合,避免各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要在经营上体现出各自的特色,管理目标明确,充分发挥港口对两地临港工业的拉动力;发展上海海洋经济,有学者指出应从三个方面确立发展方向:一是要整合上海海洋科技资源,用创新的机制组建上海海洋科学院。二是要设立新兴产业培育基金,鼓励和引导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要建造海洋高科技产业培育基地,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建立双赢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

当利益协调机制运行良好时,长三角地区各方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如果利益协调机制失灵,会直接阻碍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因此,构建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必然的趋势,在提升各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完善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一套完善的海洋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将有助于合理协调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

篇7

【关键词】江苏 海洋经济 产业集群 领先发展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大量消耗陆地资源给人类带来的诸多问题,迫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经济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现在,我国已把海洋开发作为重点经济战略,制定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扩大海洋经济规模,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江苏是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的沿海大省,承担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任,海洋经济崛起势在必行。

一、江苏海洋经济崛起的必然性

1、海洋经济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经济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由于过去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认识有限,世界经济的主体是陆地经济。随着人类自身的扩张和工业化规模的扩大,现在已面临陆地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资源的供给正趋向海洋,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主体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从当代科学发展观来看,地球上绝大部分资源蕴藏在海洋,海洋经济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经济。

海洋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今世界海洋经济形成了4大支柱产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业。2006年世界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约为1.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4%。目前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由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阶段跨入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化的,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基本内容的系统整体协调发展阶段。

2、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发展海洋经济是顺应新世纪全球海洋大开发潮流的客观需要。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大约滞后10年左右。2008年2月,我国正式《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总的指导思想是:海洋事业要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调控、指导和服务,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壮大海洋经济规模,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加快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把海洋科技列为我国科技发展五大战略重点之一。因此,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海洋经济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进一步战略部署。一是要积极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二是深化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拓展海洋产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海洋经济的水平。三要大力发展海洋等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据统计,200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4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11%,远远超出同期世界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占世界经济总产值4%的平均水平。从实施海洋开发到发展海洋产业,标志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从资源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向整体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

3、江苏不应该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洼地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沿海,而江苏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却在沿海。这深刻揭示江苏经济发展的严重缺陷――沿海地区内陆化经济现象。无庸质疑,江苏现在已经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洼地,明显落后于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等沿海省市。如果这一被动局面不及时扭转,将会使江苏逐渐失去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江苏省政府把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作为江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一个事关江苏经济发展全局的方向性选择。江苏是人口和经济大省,资源紧缺是长期制约江苏发展的客观因素。从长远看,要想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性,增强资源的自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实施沿海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才能使江苏未来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沿海开发的可利用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如海洋生物资源、化工资源、新能源、旅游资源等,都属于世界性未来经济资源。

二、科学构建江苏沿海开发产业集群

1、海洋经济开发需要产业集群支撑

从世界范围看,产业集群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海洋经济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沿海各国发展起点都比较高,采用产业集群模式发展海洋经济是经济趋势。它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

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和崛起,是人口和产业向特定自然区的集中、集聚、轴向扩散的过程,也是以产业活动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的有效融合。资源和环境具有自然和吸引人类繁衍生息、从事产业活动的集聚力。临水区位带来的便利和低成本运输,是许多产业集聚的基本动因和动力。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海洋经济发展,都是由早期的自由式发展逐渐调整为有规划的产业集群式发展,以产业集群的结构支撑与配合取向,来确定本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2、江苏沿海开发需要构建七大产业集群

江苏沿海开发的核心是科学构建产业集群。江苏省这些年在沿海经济发展方面虽然有些落后,但在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过程中,也决不能急功近利、盲目发展。应该以后来者居上的目标和战略远见来审视江苏沿海发展的前景。要在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看江苏海洋资源的价值趋向;要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江苏海洋经济的区域定位和方向;要从沿海其它省市的发展模式中,借鉴经验,力争在高起点、高水平上做到科学发展。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培育沿海产业集群,树立新观念、接受新思维、开创新路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系统,以科学构建沿海产业集群为核心,培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这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方面。

江苏沿海的区位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非常明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应构建和培育7大产业集群。

(1)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发挥国际通港口优势

(2)港口城市服务产业集群――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

(3)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发挥生态型海滨城市优势

(4)重化工产业集群――发挥海洋能源、资源综合优势

(5)医药产业集群――发挥当地龙头企业优势

(6)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挥近海渔业资源优势

(7)重型装备制造、修造产业集群――发挥海陆联运优势

在上述7大产业集群中,港口城市服务产业集群将对其它6大产业集群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三、要充分发挥连云港的领先发展作用

1、连云港在江苏海洋经济崛起中占核心地位

纵观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港口城市历来都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基地。庞大复杂的海洋经济系统运行,所有环节都与港口城市的服务功能密不可分。江苏沿海开发的首要任务应该是重点建设和发展港口城市,围绕港口服务提升城市功能。连云港是江苏第一大港,也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这也是江苏发展海洋经济所必须利用的第一资源。现在连云港市的城市定位已基本明确,需要江苏省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力度,把连云港打造成本省的沿海港口城市品牌,充分发挥其在江苏海洋经济崛起中的领先发展作用。

2、政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要把连云港市作为以港兴市的港口城市,服务港口发展是城市的主要功能

长期以来,在连云港市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主城区与港口相脱节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对港口服务功能的支持力度,不仅影响了港口的发展,还模糊了港城的发展特色。自2005年以来,连云港对城市长远发展规划进行了科学论证,确定了主城区东移,重点发展港口所在地连云区,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港口发展战略。只有城市与港口联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以港兴市的目标。从政府层面来看,支持港口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完善金融、物流、贸易、餐饮、文化旅游服务等各种中介服务,营造海港城市活力氛围,创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

3、着力发展临港工业产业集群

港口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龙头,而临港工业是港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比较单一,物流海运是主要内容。从国内外港口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围绕港口先行发展临港工业产业集群,是支撑港口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连云港在新的“一体两翼” 发展战略中,要吸取先进理念,把发展临港工业产业集群作为大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以“一体两翼”所展开的广阔空间,吸纳与港口优势联系密切的新兴产业集群,使更多的工业产业分享港口的便利辐射。同时依托优越的港口城市服务功能,实现相关海洋产业经济,真正使连云港成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

4、尽快创建江苏海洋大学

在连云港市创建江苏海洋大学,已列入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当中,这是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国外来看,一个重要港口城市的发展,人力资源供给是缔造软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是集聚和涵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它对港口城市文化、投资、服务环境等的改善,是全方位的。连云港的建设需要大量海洋专业人才,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更需要大批科研人才。以淮海工学院为基础,在连云港创建江苏海洋大学,使其成为支持江苏海洋事业发展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对江苏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和海洋经济崛起有重大意义。淮海工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聚集了一批与海洋科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科研人才,已具备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条件。在连云港创建海洋大学,将会有力地推动连云港及苏北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注: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8SJB7900002。)

【参考文献】

[1] 李珠江:21世纪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叶向东:现代海洋经济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 于谨凯: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 褚同金:海洋能源开发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金融创新;海洋经济;蓝色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1)10-0003-03

一、实现山东半岛蓝色战略需要金融支持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得国务院批复、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下简称“蓝区”)建设不仅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肩负着发挥山东省区位优势、推动山东省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责任,是未来造福山东人民,保证山东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蓝区应着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选择和培育具有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围绕这些关键领域和重要任务,金融部门加大支持蓝区的力度,责无旁贷。但海洋经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周期长和技术性强等不同于陆地经济的特点,要充分发挥金融资金媒介、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利益激励的作用。必须综合协调财政、税收、土地、产业等政策,发展适合海洋经济特点的金融体系和制度,提供契合海洋经济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蓝区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缺乏海洋产业依托造成海洋经济与陆地金融错位

由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仅是对未来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给出了一个大致的导向,未能明确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阶段目标,缺乏相关政策进行配套和支持,因此,尽管《规划》已经出台,但蓝区的海洋经济发展仍表现出明显的陆地特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蓝区内与陆地关联度较高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制药、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发展较快,而与海洋相关、独立性较强的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上风力发电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低于浙、闽等出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省份。另外,蓝区的工业园区产业配套率普遍较低,与海洋直接相关的产业配套率更低,例如胶东半岛的汽车、家电等产业配套率大约在30%,而船舶工业配套率只有20%,明显不利于培育和形成未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可以说,目前的蓝区经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洋经济,与之相适应,现阶段的蓝区金融也不是真正的海洋金融,而是以蓝区中的陆地经济为依托的“陆地金融”。虽然它已能很好地支持蓝区现有产业的发展,表现为“十一五”期间受金融危机冲击,山东省整体金融生态环境略有下行的同时,蓝区金融生态环境却整体向好,但在支持未来海洋经济方面会存在错位,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组织体系不匹配。银行、证券、保险行业比重失衡,海洋经济与金融机构缺乏利益共生机制,导致金融资源不能很好地向海洋产业聚集。二是资本市场不健全。专业人才和技术缺乏导致涉海保险发展缓慢,证券公司实力小,产业基金、私募基金等股权退出渠道不畅通,风险投资发展缓慢,难以形成良好的创投环境,不利于成长型海洋产业的发展。三是抵押物创新滞后。由于海洋经济产业中机器设备等有效抵押品的专属性较强,抵押率相对较低,融资规模受限;海域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抵押虽无法律,但在司法保全、交易费用等方面仍有障碍,商业银行对此项业务涉足较少,海洋资源与海洋金融无法形成良性互助。四是风险规避手段缺失,配套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缓慢。海洋经济产业多为涉外企业,面临较多的汇率风险,而目前金融市场和机构缺乏足够的手段来规避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资金向海洋经济产业的投入。此外,缺乏专门的担保等中介机构,也制约了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步伐。

总之,蓝区经济的“非海洋化”导致了目前“填海造田”式的金融格局,使得向蓝区倾斜的金融资源更多地集中在蓝区的陆地或与陆地相关的产业,并不能给未来蓝区海洋经济可持续的增长提供有效支撑。因此要尽快明确蓝区海洋产业规划,在此前提下,以产业为先导,加快海洋金融的跟进和海洋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三、金融有效支持蓝区建设的定位:海洋金融创新

山东半岛蓝区建设对资金持续、大规模的需求,决定了加大信贷供给仍是金融支持蓝区发展的主渠道。在当前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各金融机构要围绕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的核心差异,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在解决海洋产业风险与潜在收益不匹配、海洋生态环境公益性与效益外溢脱节的前提下,最终建立有效增加流动性、转移风险、提升信用和物化权益的海洋金融体系。

实现海洋金融创新的基本构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蓝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有扶有控”的原则下,通过创新信贷政策和工具,扩大蓝区融资渠道和规模,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围绕支持蓝区海洋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创新风险定价和控制的金融服务模式,锁定金融投入的风险收益比。三是围绕推进蓝区海陆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创新非信贷融资方式和发展汇率避险工具,延伸产业链,增强海洋战略的辐射力。四是围绕加快蓝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生态建设,通过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发展多方合作融资方式、组建金融交易市场等,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蓝区建设的金融创新举措

(一)加快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加大信贷政策支持力度

结合《规划》,全省各级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窗口指导,通过完善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以及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资源投向,并进一步提高海洋产业企业预收款结汇额度,保证海洋企业的正常资金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信贷政策,制定适合海洋产业资金需求特点的贷款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在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同时,继续加大对海洋渔业、海洋生物、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文化旅游、涉海商务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积极探索发展设备融资租赁、信贷资产证券化、桥隧模式、银团贷款、转贷款等方式,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高端产业加快发展以及满足渔民渔户改造船只设备、发展加工养殖等的长期信贷需求。

(二)加快海洋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实现资金供给主体多样化

海洋经济产业链较长,经济主体呈现多样化,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各类型的金融需求。由于海洋产业以及海洋专利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融资、监管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从长远看应组建和发展专业性金融机构,包括海洋专业银行,海洋租赁、典当、拍卖行等。但近期可以考虑由政府出资整合当地法人金融机

构,成立面向海洋经济的专项部门;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已允许民间资本参股和兴办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专门为海洋经济服务的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其灵活性和低门槛可以保证以低成本和高效率服务处于发展初期的涉海企业。此外。针对海洋高科技企业“高风险、高成长”的特征,发展风险投资,发挥风投机构对项目的筛选和监督作用,降低信贷风险。

(三)加快金融市场创新,构建多元化海洋经济融资体系

加快金融市场创新步伐,着力发展非信贷融资,是构建多元化海洋经济融资体系的必由之路。一是稳步发展股权融资。积极培育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已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债等方式扩资,推进海洋高新企业加入“新三板”扩容试点。打造地方产权交易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托管、股权或资本置换等方式扩大资本规模。二是大力发展债权融资。积极推动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特别是高收益债券、海洋高新技术可转换债券等,扩大融资来源,优先推荐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三是有效发挥保险资金的融资功能。拓宽海洋保险的业务领域,尝试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等形式进行资本化运作,提高资金与产业的对接能力。四是鼓励发展银行间市场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便利金融资源的余缺调剂,提高资金可得性和利用效率。

(四)加快金融工具创新,契合海洋主导产业的特征需求

推进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锁定金融支持的风险收益比,引导金融机构对蓝区规划的重点和主导产业提供支持。一是针对蓝区发展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的媒介作用,通过BOT、TOT、信托等方式加快建设步伐;同时推进蓝区闲置土地资源流转与交易的平台与渠道建设,降低土地建造和使用成本,从而以土地拉动海陆总成本的下降,吸引区外的物流、资金流。二是针对蓝区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着重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包括扩大专用设备与合同的抵押范围,提高抵押率:同时针对海水养殖、临港工业、船舶建造业等,拓展海域使用权、土地使用权、股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应收账款抵(质)押贷款业务,切实提高融资保障水平。三是针对蓝区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着重创新非信贷融资工具,依托海洋经济供应链和产业链优势,规范发展供应链融资、存货质押、组合担保贷款、保理、保函、信用证等业务。四是大力发展环境金融,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探索将环境资源转换为具有产权和可计量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产品,发展排放权抵押融资,有效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五是针对蓝区经济涉外产业较多的现状。开发与海洋经济相结合的外汇结算产品、贸易融资产品、汇率避险工具等,规避汇率风险;积极推进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小币种挂牌交易,在区域内实现人民币对部分小币种的汇率挂牌和直接兑换,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五)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创新,打造海洋经济融资支撑平台

篇9

【关键词】海洋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互动关系

一 引言

海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取得的成就显著。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长为13.5%,持续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速。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聚水平显著提高,涌现出很多沿海地区增长极,海洋经济的规模效益明显提升。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积极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的目标,目的是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空间开发格局。充分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区的经济引领作用,推进我国建成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存在^域间发展不协调及发展同构化明显等问题。因此,测度海洋产业的集聚程度以及对三大海洋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相应对策,对实现海洋产业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海洋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相关文献综述

张耀光,魏东岚等(2005)应用分析区域空间差异的方法,对各省(市、区)海洋产业以及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程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海洋经济形成的机制和规律:1995-2001年对各海洋产业而言,集聚与分散趋势表现不同;但海洋产业整体在地区分布上大多都表现出较高的集聚程度。任博英(2010)以山东半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集中系数的计算,揭示出山东半岛海洋第一、二产业集群己经形成,第三产业在2006年之后也逐渐显示出专业化优势,但整体态势不明显,通过对海洋集聚产业和地区分布的评估,得出半岛地区的海洋产业集聚发展不均衡。

(二)海洋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

影响海洋产业集聚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差异、海洋资源禀赋、海洋资源环境约束以及海洋相关政策。对于我国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可以通过提高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来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李青、张落成 (2010)利用赫芬达尔-赫斯曼指数,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各海洋产业的集中化程度,用专业化指数分析了不同海洋产业在不同地区的集聚变动情况,得出导致空间集聚变动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的变化。

(三)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韩增林、王茂军等(2003)利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海洋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及海洋产业空间集聚的变动趋势,得出结论:90年代我国单一海洋产业的集聚与多种海洋产业的集聚呈现出相反的动向;90年代我国多种海洋产业在同一地区的空间集聚程度减弱,其中1995-2000年多种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加剧;我国海洋经济地区差异与多种海洋产业的同一空间集聚表现出相同的变动过程。以此推出,单一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缩小地区差距,而多种海洋产业的空间急剧扩大地区差距。韩增林,许旭(2007)以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对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的构成进行来源分解,并分析空间差异的成因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属于特定资源的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属于遍在资源的产业和滨海旅游业集聚程度较低;海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造船工业等集聚程度属于中间;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产生区域经济差异的动力机制。黄瑞芬(2009)在博士毕业论文中以环渤海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对其海洋产业集聚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该区域各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第二、三产业集聚程度差异较大。傅远佳(2010) 分析了海洋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的藕合协调关系,以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藕合度和藕合协调度方法,得出北部湾经济区存在着海洋产业集聚,但总体上来看海洋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没有优势。

本文与以上研究的区别在于从计量实证的角度分析海洋三次产业的集聚程度与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以北部、东部、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为研究对象,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测度其三次产业的集聚程度与其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 海洋产业集聚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关系格兰杰检验

根据《全国海洋经济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将沿海区域划分为北部、东部、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包括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即包括山东四省。东部海洋经济圈包括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南部海洋经济圈包括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即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本文中采用人均GDP代表各海洋经济圈的发展水平,计算方法为各海洋经济圈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数之比。

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把海洋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海洋第一产业的特征是生产活动直接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第二产业特征是生产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加工和再加工;第三产业特征是生产活动提供非物质财富,包括海洋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公共服务业等。

(一)沿海经济区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测度海洋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有很多,主要有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赫芬达尔-赫斯曼指数等,结合本文研究需要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本文采用区位商为指标,计算三大海洋经济区三次产业的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

di为某海洋经济圈三次产业的产值,Di为某地区的产业总值。即以三大海洋经济圈的海洋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占全国该海洋产业产值的比重作为分子,以该地区整个海洋产业产值占全国海洋产业产值的比重为分母,得出两者之比即为区位商。

通过以上方法计算出的海洋三次产业的区位商如下:

通过表1可看出,北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第一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表明海洋第一产业形成了一定的集聚规模,东部海洋经济圈的区位商小于1,表明海洋第一产业集聚程度偏低。

通过表2可看出,只有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即海洋第二产业形成一定的集聚规模,但是集聚程度不显著。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小于1,海洋第二产业的集聚程度偏低。

通过3可看出,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说明海洋第三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集聚程度不显著。北部海洋经济圈第三产业集聚程度偏低。

(二)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本章研究海洋产业集聚与三大海洋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首先,分析海洋产业集聚程度和人均GDP变化的趋势。

由图1可知,各区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各海洋经济圈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图2、3、4表明三大海洋经济圈的三次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从图初步判断,海洋产业集聚与三大海洋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不明显。

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进一步验证海洋产业集聚与三大海洋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由于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文本可利用的数据只有2006年到2012年的数据,样本数量过少,检验结果可能不可靠,本文提供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以下是各海洋经济圈的三次产业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格兰杰检验结果。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北部海洋经济圈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其他地区的三次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没有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分析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海洋产业集聚与三大海洋经济圈的相互带动作用十分不明显,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各海洋经济圈都没有形成显著的集聚规模。在表1、表2、表3中,各产业的区位商都没有超过1.2,集聚优势不显著。这与文中选取的三大海洋经济圈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关系。

(2)各海洋经济圈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以北部海洋经济圈为例,其第一、第二产业形成了一定的集聚规模,但是第三产业集聚程度低。这就表明此地区过度依赖某一产业,被依赖的产业虽然初步具有了规模优势,但是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分工与合作关系,致使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不能很好实现,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因而也不能有效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3)海洋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政府的扶持和适当干预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海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如果与沿海区域经济的协调匹配存在问题,而政府未能及时制定相关的海洋产业政策、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来吸引更多的涉海生产要素等,会导致海洋产业集群不能充分带动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政策建议

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带动产业的集聚,从侧面表明了当地的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匹配。根据本文的结论,给出如下几个建议:

(1)各海洋济区应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等状况,发挥海洋主导产业优势,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合理做好海洋产业的分工,避免产业雷同。

(2)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海陆一体化。海洋经济不能单一发展,必须依存于当地的产业发展。因此,必须将海陆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制定发展路线,在一致的方针政策下实现同一个目标。首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避免陆地污染物大量排入海洋;其次,合理规划海陆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间联动,进而创建产业链;第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统一规划海陆经济发展,重视海洋经济发展。

(3)加大海洋投资,充分利用民营资本。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海洋科技水平总体落后,海洋开发成本过高,大量核心技术需进口。因此,为最大程度的利用海洋资源,需要扩宽融资渠道,广泛吸收民营资本。

参考文献:

[1]陈秋玲,于丽丽.我国海洋产业空间布局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4(12):

[2]张耀光,魏东岚,王国力等.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J].地理研究,2005,24(1):46-56

[3]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 硕士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0.

[4]纪玉俊.我国的海洋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3(2):

[5]李青,张落成,武清华.江苏沿海地带海洋产业空间集聚变动研究[J].海洋湖泊通

[6]韩增林,王茂军,张学霞.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变动及空间集聚分析[J].

[7]韩增林,许旭.中国海洋经济地域差异及演化过程分析[J]地理研究,2008,27(3):613-622.地理研究,2003,2(3):289-296.

[8]黄瑞芬.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耦合研究[D].博士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9.

[9]傅远佳.海洋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1(9):126-129.

篇10

科技服务拉动力

在宁波和丰创意广场2000多平方米的新办公楼里,东方船舶设计公司的70多名设计人员正埋首案头。经过10多年发展,“东方船舶”设计的船舶运力已达6万吨,成为目前浙江省内最有实力的甲级船舶设计单位之一。像东方船舶一样,宁波江东区众多的海洋科技服务企业已率先出港,抢占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比如地处宁波城市向东发展前沿的江东区,既无岸线资源,又未直接临港靠海,其如何发展海洋经济?“根据《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贡献率将达70%。江东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重点支撑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江东区委书记胡军说。

一方面,江东区通过着力完善物流服务、强化贸易平台打造等举措,大力发展以金融、科技为依托的大宗商品交易和物流平台。目前,在江东,从事大宗商品(物资)批发贸易为主的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并以每年超过100家的速度在增长。另一方面,江东通过依托宁波电子口岸、第四方物流平台,还着力打造信息共享的海洋经济“数字港”。

此外,江东区还率先推进涉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积极推进临港物流产业、港航信息服务产业和蓝海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产业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实现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这三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与宁波大学联合运作。

对此,胡军表示,“从国际经验看,海洋科技是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同过产业自身的发展对海洋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凸显。”

而在鄞州滨海区域,一座占地约150平方公里科技城的崛起则把宁波海洋科技服务产业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据介绍,这里将以海洋科技研发、海洋教育培训、现代海洋产业为三大支柱,重点依托鄞州滨海创业中心,建立军民结合科技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在甬科研基地,建设海洋高科技孵化中心,建设海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目前,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海洋生物分中心”已经在这里落户。而按规划,到2020年宁波现代海洋科技城将基本建成,届时,这里的总体经济规模(GDP)将达400亿元以上。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基地

与宁波一衣带水的舟山市,则把海洋信息服务产业化的步伐进一步向前推进。在工信部的支持下,将打造国内第一个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5月,《舟山市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规划》正式出台。

报告首次明确了海洋信息产业的概念,指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是一种融合产业,即电子信息技术在海洋经济领域应用形成的融合产业,是信息技术在海洋相关产业应用的产物。包括用于开发、利用和监测海洋、海岛、港口等资源的电子产品,以及用于提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电子产品。未来,舟山海洋信息产业布局将从船舶电子、海洋软件和信息服务、临港电子产品出口加工、节能与新能源电子、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5大类入手。而这与目前舟山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则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记者了解到,舟山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车船仪器仪表、微特电机、海洋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电子元件、应用电子为主的海洋电子信息产品结构体系。 目前舟山市有关扶持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也正在制定中,将涉及具体招商引资和鼓励创新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