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篇1

一、范读,让低年级学生有样可学 

所谓范读,就是示范性的朗读。范读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方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低年级学生的语感还没有成熟,如果由着他们去读,对他们今后的朗读有很大的影响,就容易出现唱读、顿读等现象。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因此,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和情感美。 

1.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 

低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朗读,不知道什么才叫朗读,所以,他们往往只会把生字连起来机械地读,这时候,作为老师,就要教给他们基本的朗读方法,还要教给学生读好轻声、儿化和各种句子的语气的方法,这些方法光靠讲是不行的,教师要作必要的示范指导,这种示范指导无论是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 

2.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的朗读,其他学生模仿。 

一些比较平淡的句子、古诗的朗读等,我一般都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范读。在学习《悯农》这首诗时,初读古诗后,请了两位小朋友来读,读得还算流利,但没有古诗的味道。我就又请了一位平时朗读得较好的学生来读,这一学生的朗读赢得了全班小朋友的掌声,我便借机说:“××小朋友读诗时真像一位诗人,赢得了全体小朋友的热烈掌声,那你们也能这样来读读这首诗吗?自己先试试,也可以请同桌小朋友听听。”一分钟以后,学生纷纷举手,都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站起来展示的学生的确读得不错,都能读好诗的节奏。 

3.教师亲自范读让学生听,更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的确,低年级学生那极强的向师性驱使他们去模仿教师,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非常注重自己的范读。 

二、创境,让低年级学生有感而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是的,朗读训练,尤其是感情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的参与。 

1.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兴趣是激发学习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儿童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对朗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朗读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挂图、录音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2.音乐配读,激感。 

在朗读训练中,根据课文的风格和特点,选择适合儿童情趣、情感基调与课文相适应的画面、音乐,能直接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使其迅速地步入情境之中,能更好地调节感情,促使学生读好课文。 

3.学生的角色移位。 

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或课文中所描述的对象去感受事物,感受生活,体验情感。 

三、评读,让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快速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评价至关重要。恰当地评价,能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低年级学生朗读快速成长。 

1.学生互动评读,提升感情朗读的能力。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往往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来自同伴的称赞和认可,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归属感等。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很多,可同桌互评,小组互评,也可全班互评。课堂上,我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常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价。 

2.教师智慧评价,促进感情朗读的持续发展。 

评价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时,要以鼓励为主,多发现闪光点,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阅读中出现的大多数新字要靠拼读来解决,这就决定着低年级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把文章读得非常熟练,只要读得基本正确、流利,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快乐、伤心、喜欢、讨厌等感情来,就要给他鼓励。 

四、读悟,让学生“质”的提高 

篇2

1. 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执行环节却仍旧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阅读教学过于机械

有的英语教师由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的落后,在实施阅读教学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所以显得阅读教学过于机械,甚至让阅读流于形式,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也就很难实现阅读的预期效果。例如,有的英语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机械性的背诵课文,让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训练进入“被动”状态,其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1.2阅读教学过于孤立

阅读是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渠道和环节,但是由于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野相对狭小,所以没有将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没有适时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进行拓展性训练,形成阅读教学相对孤立的局面。如有的初中英语教师过分看重英语教材的阅读教学,但是由于有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中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也没有理解透彻,所以即便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机械性的阅读或背诵,学生也很难形成正确的英语语言思维和良好的语感。

1.3阅读教学素材过于单一

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很多英语教师觉得初中生英语词汇量的积累比较有限,所以对英语教材的依赖性比较大,但这常常调动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其它英语素材的机会比较少,阅读量也不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

基于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拓展阅读教学领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丰富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与信心。

2.1拓展阅读教学领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要想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英语教师就不能仅仅将教学眼光放在教材阅读上,而是应当结合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做好课堂教学的阅读延伸,向初中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可读性比较强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这样即便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陌生的词汇,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并解决问题,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例如,初中英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热情,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学龄特征,给学生推荐一些与童话故事相关的绘本类英语阅读素材,这样的阅读素材不仅趣味性强,而且便于学生的理解,所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

2.2丰富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但是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学生的自主阅读重要,教师的阅读教学引导同样重要。这是因为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正处于培育阶段,很多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所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和教学组织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初中英语教师丰富阅读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例如,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其主要形式有案例教学、创设情境以及角色扮演等形式,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开展体验式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3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自信心

虽然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抱有畏难心理,但是只要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就能让学生逐渐树立起英语阅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还要对学生多进行激励和表扬,不要吝啬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赞美,即便阅读效果不理想,也要减少不当批评,保护好初中生阅读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初中生英语阅读的学习潜能,保持英语阅读的持续性和发展性。

3. 结语

实践证明,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更是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发展的现实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不仅要丰富阅读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更要加强与英语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不断发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加高效。

篇3

前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现在有很多研究都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但是关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却比较少。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这无论在语文教学的哪个阶段都不会改变,因此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效性的提高研究势在必行。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设定存在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求在阅读目标的设置中,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还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1]。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学观念、教学习惯、教学动机以及其他教学因素等,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难以满足理论目标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2]:一是,教材目标缺乏明确性。教材的理解、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关键,例如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学生要具有默读的能力,但是这一能力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目标有深刻的把握;二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比较大。一般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大多选择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等,这些概念本身比较模糊,并且目标太。

2.阅读教学内容引导上存在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引导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缺乏重点。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定与原有的教学重点存在比较大的偏差,具体来说是对阅读内容与范围要求过高,而并没有设置教学阅读重点,从而不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深度的挖掘。很多教师现在的教学理念仍然比较传统,但是在新时期为了更好的配合当前教学改革环境,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认为只要使学生拓展下阅读内容即可,却容易出现教学目标缺失的问题,导致学生不能扎实的掌握知识[3];二是,缺少言语训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扎实的语文文字训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另外,新课程标准中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情感体验也提出了新的要求[4]。但是从现阶段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仍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偏重情感体会,却忽略了对语文文字教学方面的训练,不利于学生语言功底的提升和原有思维的培养,在情感体验的认知方面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教学方法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不符合语文学科实际。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进行汉字、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教学,缺乏对相关技能培养的有效指导,教学方法上也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阅读教材的选择只是单纯的依照相关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优等生的培养,而对于差生则缺乏必要的了解、沟通以及关注,导致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断扩大,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并且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5];三是,没有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受教学基础设施条件和教学环境因素的限制,多媒体设备单一并且技术含量较低,即使有的学校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补充了多媒体设备,但是很多地方的教师由于自身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不足,导致多媒体教学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没有很好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可行性策略分析

1.对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能够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进展,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指标。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教师必须要明白,设定教学目标是在学习之后学生要通过哪些表现来证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因此目标不仅要能够明确学生在教学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能够做出具体可观察的表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对语文基础字词音的学习以及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因此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例如,在1~2年级要求学生要学会默读,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默读技巧,5~6年级要锻炼和提高默读速度。小学语文教师要对现阶段默读教学的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次,要做好教学内容引导。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对于教学有效性有直接的影?。从整体上来说,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不要一味的追求独创性。教学内容要以新课标为主,并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而展开阅读教学。

2.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心理特点比较特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通过竞赛来提高课堂活力。通过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例如,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定一定的时间先让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字词进行自行默记和掌握,然后随机选派学生到黑板前进行听写比赛,对于默写成绩最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或鼓励。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可适时、合理的运用多媒体,通过视频、音频等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重视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由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有效落实阅读教学。

篇4

物质积蓄包括两个层次:初级层次是语文基础知识积蓄,这里主要包括字词积累、语段积累、见识积累等;中级层次是语文学习方法积蓄,这里主要包括读书方法、写作方法、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等。

精神积蓄主要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积蓄,这里主要包括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态度,及其对于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从小学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初级层次的积蓄是教学的基本任务。

积蓄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阅读,而非阅读教学。

二、重新定位阅读教学的重心:略读教学

从“语文教学积蓄论”的角度审视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以精读教学为中心的现状必须改变。

阅读教学应分为自主阅读与阅读教学两部分。其中自主阅读应该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随着年段的增长,最终成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

略读是人们日常阅读的基本形式。

阅读教学的重心应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根本,把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

阅读教学应重视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其中,略读教学整合了各种阅读方法的培养。略读作为最为高效的阅读形式,略读能力的培养必然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略读教学可以成为小学各年段阅读教学的重心。

三、重新定位语文能力的重心:习作教学与说话教学

习作是学习的支点,习作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习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没有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这种重难点不统一的现象,本身就不符合教学规律。

习作教学的重点是写的习惯的培养,自由习作应该是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

加强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是提高习作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说话是生活的支点,说话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说话教学应是以口语交际为基础的朗读、背诵、讲故事等多种说话形式教学的综合。

进行说话能力的单项训练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内容。

四、重新定位人文内涵的重心:人格培养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用,在学生身上最基本的表现应是学生人格精神的培养与提升。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正确阅读方式,使学生能在小学阶段就能进行广泛的文字阅读,从而积累大量文字阅读经验。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以后的教育经历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小学生语文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国家教育局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要求各地区的小学教育应该基于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本地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本文主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现实的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从现今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在“自顾自”的照本宣科,学生则机械性地在下面听。虽然新课标已经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但是很多教师依旧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难以进行转变,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积极性不高,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不愿意或者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回答,使很多教师无法知晓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这样让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认识不足

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足够透彻的理解和投入,大多数教师单纯凭借自身多年的经验来认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及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对于课本和新课标的研读不重视,对教材课文的理解不透彻,对课文深层次的情感挖掘不充足,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不懂得完美运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进行基础性广泛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则在于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全面熟悉课本大纲,抓住课本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教好一门课的前提是必须要熟悉透彻的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并对教学大纲进行详细和全面的解读。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课本下足够功夫,分析课本阅读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形成详细的教学方案,通过实践中有趣的教学途径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语文阅读的技巧。

(二)结合新课标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一,重视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现状,根据新课标改革后的具体明确要求,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式,牢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有步骤和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在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班级的语文阅读学习状况,采取适合高效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在教学手段上应该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方法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使课堂内容不再单一,使小学语文内容重点和难点变得更加鲜明,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也得到提高。

(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对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有积极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不应该是教师,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地位,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非常有必要,这样不仅使学生有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积极性,而且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学生换位思考,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状态,了解课文中哪些地方容易理解,哪些地方不容易理解,从而具体改进教学内容、方式和教学侧重点,这样对于教学的改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语文阅读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和重点内容。如何结合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熟悉掌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小学语文教学方式重点和难点,是决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本文分析可以得出,教师首先要全面透彻地分析教材,结合新课改要求,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海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把握[J]. 求知导刊,2014(12).

[2]刘宁琪.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析[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重视阅读,喜欢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与特点进行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活动中,需要仔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摸清学生的学习规律,并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在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转换,教师在了解学生大体处于感性认知的阶段后,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感染力强的文章,或者抒情散文一类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依靠强制性的方法让学生阅读,而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灵活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持续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阅读教学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笔者在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先摸清班上学生倾向于感性阅读还是理性阅读,然后,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在得知学生偏感性阅读的情况下,笔者选择了余秋雨的《都江堰》、《风雨天一阁》、《白发苏州》等文章让学生阅读。在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之后,笔者再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向,选择不同的文章让学生阅读。通过这一教学策略,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坚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内容、文章的主旨学会文章的表达技巧之外,还需要让学生熟悉阅读的技巧,获得阅读的能力。小学生需要用到的阅读方法主要有四种,下面对这四种阅读方法进行分析。(1)快速阅读法。笔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使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非常低效,还影响了学生整句、整段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2)目标阅读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只是在认字,而不是在阅读,当学生阅读完时,完全不知道文章在讲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前,需要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在学生阅读《都江堰》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都江堰的建造者是谁,弄清建造都江堰的作用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学生使用目标阅读法阅读文章时,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把握。(3)精细阅读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按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学生多读几遍就自然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文章不理解时,让学生使用精细阅读法,多读几遍文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4)以意逆志阅读法。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从片面理解整体的情况,学生常常从诗句的单个词语、文章的单个段落来概括全文的立意,学生的这种阅读行为阻碍了学生对诗文真实内涵的理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意逆志阅读法,让学生从诗文的整体来理解诗文的真实内涵。例如,笔者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普遍较慢,在对文章的理解时,总是以一句话或一段落来概括文章的主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使用快速阅读法叫学生怎样快速的阅读,在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之后,使用以意逆志阅读法,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对文章主旨进行把握。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各方面的阅读能力都逐渐增长。

三、巧妙的调整阅读步骤

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主张“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前提是对“序”的灵活调整。阅读的主要步骤为:初读(速读)、精度、悟读、熟读。在学生阅读文章时,首先需要初读,在初读的过程中,笔者主要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生字生词进行标注与熟悉,大概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学生在大略的浏览了一遍文章之后,需要对文章进行精读,精读指的是,学生弄懂生字生词的意思,对文章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向教师求教,并且了解文章的结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熟悉文章的中心思想,欣赏文中的一些美词佳句,对文章中表达的东西产生一些疑问。在精读阶段完成之后,学生可以进入更高一层次的阅读:悟读。悟读即是领略学生的一些思想情感,明白文章背后表达的含义。在悟读之后,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熟读,通过不断的朗诵,了解文章整体的脉络,结构,思想感情,以及熟悉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笔者在阅读教学课堂中,给学生布置完阅读任务后,会灵活调整学生阅读的顺序,或者直接省略、合并阅读的步骤,在《桂林山水》一课的阅读教学中,笔者直接省略了初读阶段,先在黑板上将学生没学过的生词写出来,并让学生熟悉,然后,让学生进入精读阶段,在这一阶段的阅读完成之后,笔者让学生进行段落的划分,并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让学生进入悟读与熟读阶段。由于笔者在阅读前解决了生字生词,学生的阅读速度有了相应的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摸清学生的阅读偏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避免一味的采取灌输式教学,尽可能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学生阅读步骤方面,不应只死板的要求学生按照一种步骤进行阅读,可以根据文章的类型与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的阅读步骤。

参考文献:

[1]孙秀丽;;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3期。

[2]沈小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3]蒋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才智;2010年06期。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92-01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前提,只有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英语语言素材、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但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影响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现状,并提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提供借鉴。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阅读能力是体现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点,但在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而阻碍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1]。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认识不够,大多数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提高学生英语考试成绩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对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氛围较为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常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先领读一遍,之后再要求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最后教师将阅读中的重点句子拿出来单独讲解,将整篇阅读文章瓦解开来,形成分段、分句讲解,阅读变得毫无意义,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积极性,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困难重重。

其次,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英语阅读教学无关紧要,没有深刻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教师和学生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阅读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单词和短语,正是由于对英语阅读教学本质认识不足,教学目标也不明确,从而严重影响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再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利用更多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存在学生盲目阅读现象,这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学生在阅读中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使学生阅读信心受挫,这也是影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激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就需要将阅读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2]。

例如,在进行“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先用汉语和学生一起聊聊理想,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想象力中,这时教师再引入相同题目的英语阅读,使学生试着用英语说出“I am going to be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畅想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主动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中学习自己也想表达却不会表达的句子,同时学生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努力开阔思维积极回忆以前在阅读中学到过的句子和单词,并模仿英语阅读录音中的标准口语和教师交流,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意愿,这对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2 认识阅读本质,明确阅读目标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初中师生都应认清英语阅读的本质,明确阅读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深入了解到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了解西方文化知识、积累英语语言元素的关键,只有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才能正确指导学生重视英语阅读学习。

例如,在进行“It is a nice day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该篇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通过阅读学会如何运用反义疑问句以及反义疑问句的一些回答方式,只有明确了阅读本质,才能明确阅读目标,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了解阅读的关键点,使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方法,从而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3]。

2.3 注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的加强阅读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中浏览、阅读、设问、提取纲要等方法,学生在浏览时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扫除阅读中的词汇障碍,再进行细读、复读等阅读,此外教师还要教授学生在阅读中如何设问,在每一遍阅读中都进行设问,并在下一次阅读时解决问题。此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要求学生阅读不同风格和不同题材的文章,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增强英语语感,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4]。

3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同时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初中学生的成长心理,设置有趣的阅读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要传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英.有效文本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12).

[2] 林兰花.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6(06).

篇8

关键词: 中学英语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目前,信息化和全球化使英语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交际的主要语言工具,掌握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已迫在眉睫。所以,把英语作为我国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战略意义,而只有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和获取信息,此外,阅读作为一种技能还具有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的功能,尤其是对人的潜能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1.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师对阅读教学进行过反复的研讨、改善,但终究摆脱不了英语阅读课堂教师大量讲解、分析,学生机械听讲、记录的基本模式。目前我国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在教学目标上,只注重讲授知识而忽略了培养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3)在教学方法上,学生被动多于主动,难以培养学习兴趣。以至于教学课堂气氛呆板,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无法落实教学目标,阅读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

当前学生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有以下2个:(1)逐词阅读:克服逐词阅读这种不良习惯的方法除了进行计时阅读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之外,还应当通过大量练习学会按词组摄取和理解信息充分发挥眼睛的作用;(2)声读:声读或朗读会影响阅读速度不利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时主张不依靠声音为媒介,而由视觉器官直接与思维器官发挥作用。

2.英语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导读

英语阅读是通过感知理解获取信息的心理过程,而英语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课文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正所谓“入境才能生趣”,才能刺激求知欲望,才能引发阅读动机,进入并保持良好阅读心态,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导读是引导学生进入良好阅读心理状态的行为,其目的就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阅读新材料的呈现做好心理和知识准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导读主要包括背景知识导入、故事情节导入、话题导入、悬念导入、情境导入等。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针对阅读材料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导语,使阅读活动开始得自然、合理,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求知,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故事情节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在阅读故事性强的文章时,在新材料呈现之前,教师用学生可以听懂的语言讲述精简的故事或文章的精彩片段,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为进一步阅读全好心理准备;情境导入就是在阅读之前,教师把阅读内容用图片、声音或图像等呈现给学生,师生之间就所见情境进行问答、讨论、探究,把所看到、所听到的图片、声音或图像与阅读内容联系起来。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导读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异曲同工。重要的是教师能够根据阅读材料、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灵活设计并运用导语,实现各种方法优化组合,求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读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新意识和教学艺术的综合展示,教师只有掌握导读艺术并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及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更多、更快的提高。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课本是信息源,眼睛是输入设备,大脑是处理和储存设备。信息处理的快慢取决于信息输入的快慢,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要训练学生正确用眼,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并提高阅读速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用眼看读直接理解书面意思尽量抑制唇读或声读;(2)按语义单位即阅读词组和句子,扩大视距,避免单个词的读和用手指或笔尖等指着阅读;(3)克服目光回视;(4)移动眼球,避免摆动头部;(5)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30cm左右,且视线垂直于书本,避免眼睛疲劳。

此外,要培养学生的如何预测、寻读特定信息、略读大意、识别关键词,获取综合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效的阅读技巧之后,才能够真正保证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

4.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实践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对未来教育做出了如此评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随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容量,扩大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人机互动灵活多样;生生合作加强,凝聚力提高。

通过调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运用,结果表明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提高最为明显。为了适应未来的网络信息社会,教师应积极努力地创造真实的多媒体环境,运用新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整合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个人的最优化设置。

实践证明,多媒体网络环境可以为学生创造最真实、最直接、最主动、最优越的英语互动学习环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5.结语

21世纪的教育发展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运用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认真领会教学大纲,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和制订课堂教学程序,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技能训练,重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变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才能获得良好阅读效果,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步华.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智力开发功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9(3):74.

[2]罗晓杰.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导读艺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5.

[3]张西玲.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与学[J].中学文科教学,2001,(10):40.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效率 提高

1.前言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所占总教学内容的比值是最大的。任何一个学生从开始学习的时候起,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与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到了高中阶段,很多高中生对阅读似乎不是那么很感兴趣,阅读能力不够强、阅读品味不太高以及阅读水品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归其原因都是由于阅读教学的效果不明显,所以要想让高中生在阅读方面的情况有所改善,就必须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是结合目前高中的阅读教学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个人建议,希望能对高中的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2.目前高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2.1阅读教学的观念太过陈旧。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进行的心灵对话,然而在目前的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太过于陈旧,总是沿袭着以往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老观念,那么无形之中教师就剥夺了学生进行阅读的权利,学生的主观思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对阅读的独立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2.2阅读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纵观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通常都是将阅读材料自己读一遍之后,就开始把阅读材料分解成几个部分来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失去了阅读材料在整体性上的认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没有很好的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这种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让阅读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3阅读教学太过脱离实际。身边的事情往往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然而在高中的阅读教学中,阅读内容的选取往往仅限于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缺乏新意和吸引力,以至于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造成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

2.4阅读教学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多时候都是讲解所谓的标准答案,其实他们忽略了阅读教学本身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从中去感受一些不同于教师讲解的乐趣,因为相同的文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也许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标准,就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乐趣,也就失去了对阅读学习的最初动力。

3.提高高中阅读教学效率的建议

3.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让人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因材施教,激发人的学习潜力,提高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教学中学到的不仅是材料上的知识,还可以学到更多学习的方法和培养起一些应该具备的能力。

3.2阅读教学模式应该创新。在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要对阅读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主要是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来弥补其不足。既然是"互动",那就要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学习,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师生间的紧密配合,最后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所需的阅读学习任务。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实现师生间真正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不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对阅读方法和阅读知识的掌握程度。

3.3让社会生活走进阅读课堂。俗话常说"投其所好",我们的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要想让高中生真正的喜欢上阅读课,就必须把阅读材料准备来符合他们的"喜好"。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感兴趣了,自然就会认真的想要去阅读和理解,此时再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辅助,相信阅读教学的效果定然不会差,所以让社会生活走进阅读课堂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3.4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每个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阅读教学很大的一个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起学生的自读和自悟能力,这也是阅读的基础。并且在语文的新课标中就明确的指出了:"阅读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很好的具备理解、感受、评价以及欣赏的能力"。所以在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独立思考、独立品味、独立感悟等等方面的能力,以此来加深学生独自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能把自己融入到作者的写作意境中去,达到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最终目的。

4.结束语

对于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效率,还有一段较为漫长的改革之路要走,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还很重,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进行创新。因为我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老师到底是会教还是不会教,主要就是在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进行体现的。所以,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责任,因为它对激发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及写作水平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孙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

[2]柴树梅,李青云.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篇10

(一)申论考试的特点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把申论单纯理解为命题作文的写作,可能是申论的某些形式引发了人们的误解。其实,根据申论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申论是一种整合体,有别于命题作文,它考查的内容更加全面并把阅读理解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因此,申论作为一种新文体,具有以下特点:

1.申论考试内容具有广泛性。

申论考试的阅读材料不是命题人主观编造的,而是现有的社会问题延伸出来的,有既定的事实存在。所以说,申论考试的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时事新闻,能够多角度认识、分析社会问题,形成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申论考试内容具有针对性。

申论考试的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考查目标明确。学生在作答不同题目时,要求有所不同,可能是概括、缩写,也可能是要求以一个执法者的身份来作答。前者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后者则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申论考试内容具有灵活性。

申论考试内容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考试形式和文体方面。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给予不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使用不同的文体体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图。

(二)申论考试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申论考试,阅读理解目标有所不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职位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包含的观点,并揭示反映的本质问题。”“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则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虽然具体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就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阅读、整理、概括、说明是常常使用到的,而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是否胜任职务的考查标准之一,如果没有基本阅读能力的辅助,何有工作绩效之谈。所以说,在申论考试试卷结构中明确表示要先阅读材料再完成后面的题目,再一次强调了阅读理解能力在申论考试考查目标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突破阅读材料是进行申论考试的第一关。阅读材料的阅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申论考试的成绩。从现行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要求来看,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是重点,也是考生口中的难点。近年来,公务员申论考试中阅读材料的字数越来越多、篇幅越来越长,2004年和2005年国考中申论给定资料字数在4000字左右,2006年则高达8000字,2008年申论材料为7000字左右。字数和篇幅的加大,使考生们叫苦连天,文章字数这么多,读下来都需要好长时间,怎么有时间答题。在考生的抱怨声中不难看出:大多数考生在阅读能力上存在欠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是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极大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好教材课文,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量。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语文阅读教育教学不断革新,教师阅读教学的实践虽然不缺乏优秀案例,但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痕迹,效率低、效果差说明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学生的阅读量不足。

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历来是教师的教学重点。教师课上的阅读教学是想用方法来引导学生体味阅读的乐趣,并从中获得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目前中国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以支撑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在全国学生阅读量调查中发现:我国小学生平均每学期阅读课外书11.76本,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阅读量呈下降趋势。这足以说明我国学生阅读量的严重不足。阅读教学问题的本质在于阅读量的多少,这也就是虽然有些学生学习名列前茅,但语文成绩平平;相反,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好学生在课上关注阅读的“精读”,忽略了课外的阅读量。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即使再好的阅读方法也无法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也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2.学生的阅读习惯欠缺。

有句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对于提高阅读能力相当重要。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但现在的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路线:先分自然段、再精读文章、总结文章。这种阅读路线只是考试的产物,没有实效性。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自主读书,边读边思考,使用工具书,对于重点知识随时做读书笔记,以便以后参阅。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会终生受益的。

3.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被禁锢。

新课程标准一直倡导学生要有创新性思维,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在现实的阅读教学课上,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一定程度上受到禁锢。因为一些老师认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会扭曲课文的意义,所以会反对学生对课文的新解读。实际上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4.学生的“快餐式”阅读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渗入日常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学生们的阅读方式逐渐“快餐化”,不再进行长篇的文字阅读,而是喜欢短篇幅的阅读。手机、电脑现在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他们认为这样的阅读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能够大容量获得信息。但是,这样的阅读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反而在做长篇阅读材料时,易浮躁,没有耐心分析,导致题目的失分现象。

5.教师的阅读评价和指导。

阅读评价作为一种阅读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教师阅读教学中阅读评价的缺失极为严重,甚至可以说没有阅读评价。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布置或督促学生去阅读,但是针对阅读后的评价和指导却没有,这就可能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阅读教学的进行。

(二)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认为教学中最棘手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它不仅需要教师教好,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关于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1.教师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备好课。备好课不仅仅是通读课文、做好教学设计、讲解重难点、看教参,而且是对所讲课文有独特的感受,从自身的感悟出发,给学生去讲解,讲出自己的风格,不仅仅只是泛泛重复教参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2.教学思路老套,无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对阅读教学充满兴趣,就要对教学的思路进行革新,不仅仅是学生都会重复的老套路,毫无创新之言,反而引起学生的枯燥感,使学生丧失兴趣,以致出现厌烦感。

3.阅读教学课堂生成资源少。

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想要的阅读资源。但现在,不少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只是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展开阅读教学,特别是新教师(因为害怕在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从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堂的生成资源少。

三、申论考试视角下的阅读教学

在申论考试的视角下看阅读教学,可以发现学校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实用性”和“应用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针对课本上文章的内容,再加上学生阅读量少,致使在申论考试中第一关—材料的阅读上失误,从而导致了申论考试分数的不理想。针对申论考试的特点和申论考试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阅读教学:

(一)实用性

实用性是针对阅读教学中知识与社会和日常生活脱离的现状提出来的。申论考试内容有广泛性、针对性、灵活性,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阅读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文章的内容。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研制组专家郑国民表示,“没有真正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考试得高分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应该从多角度,如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报纸、期刊进行阅读、探讨,拓宽的阅读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其次,要注意将阅读教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相联系,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多知识面的综合性学科。从联系中有针对性地充实阅读教学的内容,从而增加阅读教学的实用性。最后,要灵活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解答问题,能够举一反三,从整体出发,全面把握阅读材料的本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从不同角度多样性地阐述话题。

(二)应用性

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无论是申论考试还是阅读教学,最终目的都是在实践中应用。申论考试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也提出了要能全面把握阅读材料,并能找出反映的本质问题。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这种阅读理解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处理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实践中演练,并积极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抓住阅读材料的关键点,同时把握阅读的准确性也至关重要,比如: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教师可采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让学生对看的这本书向同学们进行一下介绍或推荐,这看似与阅读教学无关,但实际上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对所看书本进行了概括总结、提炼书中关键点的练习,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指导、鼓励;另一方面,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比如说可以采取概括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缩写或是扩写等等方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