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任职教育;实验室;规范管理;制度建设

实验室教学是任职教育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大,与理论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训练学员的任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具有着重要作用。毕业学员的实践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实作教学的质量。

实验室建设水平是衡量专业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其建设与管理工作内容复杂,任务繁重,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有许多值得注意研究与探讨的问题。尤其在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素质型”人才的任职教育转型阶段,处在素质教育前沿的任职教育院校实验室也必然要适应这一要求。本文就如何搞好新形势下任职教育院校实验室建设谈几点思考。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1.1严格登记制度

实验室是对学员开展实作技能训练的场所,所有的仪器设备都有其自身的操作使用规范,为保证实验实作的正常进行,无论是实验室工作人员还是任课教员,均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工作登记制度,准确记录实验实作时间、内容、机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其状态。防止走过场,事后登记或干脆不登记的现象,这对推动实验实作秩序是必要的;同时,作为实验室人员还应严格贯彻物品、资料借用登记制度,使仪器设备、随机技术文件的管理有序,不出现糊涂帐。

1.2保证实验课的开出量

实验实作课的开展要进行必要的细化,量化。每个项目应如何开展、实作内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求,都应有明确的概念,以便有的放矢,更好地开展实作。保证实验实作课的开出率,达到课程的实作要求,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总结提高,不断完善实作内容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1.3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教学都是以特定的仪器设备为主要内容开展的。因此,保证仪器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是保证实作正常进行的前提,这就需要实验室人员平时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随时掌握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严格执行周、月通电制度,及时做好记录,有问题及时维修排除或上报。

1.4完善健全实验实作教材、大纲

实验教材与大纲是实验教学的依据与纲领,产生好的实作效果,必须有相应的实作指导书与实作大纲作为依据,这样才能使实作教员目的明确,学员心中有数,更加突出实作的针对性。

1.5实施岗位工作量评定制度,提高实验室人员工作积极性

实验室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繁杂。既有教学、科研,又有仪器设备维修保养与实验室建设管理,且不同实验室工作量大小也会有所不同。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致力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自修自制等方面工作,但他们的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更没有得到政策上的鼓励,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实验室工作量评定制度,系统量化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这样可以调动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便于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1.6建立实验室分工负责制

实验室仪器设备众多,且功能不一,涉及到的往往不止是一个专业,如果协调不好,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建立分工负责制,使每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分工负责不同的实验项目或实验仪器设备,有利于人员的合理配置,增加实验室运作的有序性。也可以使实验室人员集中精力管理好自己的项目分工,更好地开展工作。

1.7开展实验室评估,促进实验室正规化建设

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任职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水平。为了适应当前优化环境、充实内涵、提高质量,讲求效益的要求和促进实验室工作,采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建立实验室评估体系,客观地评估实验室的工作量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可以为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依据,又可以使各实验室通过评估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解剖,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克服薄弱环节,从而加速实验室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实验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评估各条目的拟定,应该讲求实效,坚持客观性和可比性,适宜量化,便于进行,但不能给实验室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避免浮夸和单纯追求名次的现象发生。

1.8推进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为了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管理,使用计算机对实验室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实验室建设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极大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带来方便快捷地信息存储、处理机制,必然会极大提高实验室的正规化建设。如果采用网络运行方式,还可以实现实验室与实验室、不同院校的实验室之间的信息互通,互相借鉴,达到共同提高,互通有无的目的。

总之,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建设的框架,是基础,是实验室正常运作、顺利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必须对实验室的运作机制引起相当重视,建立规范、合理、严格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大力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

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第一性的,任何高、精、尖的仪器设备离开了人都不能发挥其独特的优越性,而人一旦真正掌握了它们,就能增添无限的生机和发挥极大的效益。因此,实验室建设也应该将人员素质的培训和锻炼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实验室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

2.1建立实验室人员导师负责制

为培养锻炼年青教员的工作与实践能力,院校实验室多充实有数量较多的青年教员担任实验员工作。这种情况下,应选派有学术指导能力、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和关心实验人员成长的中老年教员担任年青实验人员的指导老师,负责对实验室人员的政治思想、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实验室管理等各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对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比较集中的实验室,更应该配备责任性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员担任实验室主任,执行室主任负责制,以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实验室人员导师制,既有利于对实验人员的管理,使人才结构趋向合理,也有利于年青教员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2.2鼓励实验室人员进修、深造

实验室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员的任职实践技能,满足学员工作后的任职需要。而实验课程教学好坏高低,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任职教育院校应该积极为实验室人员创造机会,鼓励他们进修、深造,开阔视野,到其它院校交流合作,把握市场人才培养需求,以全面提高实验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更好地为实验室建设服务,更好地教书育人。

3.充分发挥现有设备潜力,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实验室建设受到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必然出现一定时期内先进设备与尚可使用的老旧设备同时并存的现状。充分发挥现有设备效能的同时,除了逐步更新先进设备,更应着力开发无实作设备情况下的教学方式――网上虚拟实验室。

3.1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其“一机多用”

实验室建设,应该立足于实际,既要逐步购置新设备,提高实验室的现代化水平,又要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发挥潜力,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以满足教学需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某新型设备未配备,但是某老型号的设备与其显示内容与功能分区基本相同,这样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使用老型号设备进行教学,克服无实装的难题。这样的举措也可以给学员建立深刻印象,提高实作教学效果。所以,结合新课程体系的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实验人员的积极性,想办法动脑筋使老设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技术性能,是解决新型设备到位困难的难题。另外还可以将一些老设备用在如锻炼学员的基本操作能力,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拆装实作的基本技能实验上,深层次挖掘老设备的潜力。

3.2开展网络教学,着力建设网络虚拟实验室

随着设备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院校实验设备滞后任职岗位需求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同时从院校教学训练的实际需求看,即使有相应实验设备,一个专业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在一台或几台设备上进行教学训练,不但教学效益低,且教学装备的使用寿命也不可能满足学员人数多和反复实作的训练要求。为此,建设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室是任职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利用虚拟实验室,可以实现某学科或某课程所有实验教学功能,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和仿真具体的实验环境、实验对象和实验过程,改善教育训练中缺乏实作设备所带来的弊端。

4.结语

实验室建设在任职院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实验室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开展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规范管理制度,强化任职教育院校实验室建设,培养出更多合格顶用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韩兆福,葛银茂,吴卫玲,等.岗位任职教育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115-118.

[2] 齐永钦.创新教育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9-13.

篇2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档案 管理 规范化

0 引言

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是高校实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记载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历程,记载了高校的实验教学、科研情况以及管理经验,是对高校教学质量、科学研究以及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只有不断完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使其成为高校日常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才能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在高校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1 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范围

1.1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档案。具体包括:实验室的具置、面积大小以及内部设置等基本信息;实验室工作计划;校级以及相关主管部门下发的与实验室工作和实验教学相关的文件;批准建立、撤销、合并、调整实验室的文件;与实验室相关的考核评估资料;与实验室教学和工作相关的评优及获奖材料和证书;各项实验室规章制度。

1.2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档案。具体包括: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验收单、入库单、固定资产备查簿、使用和维修记录等单据;大型仪器设备的安装验收报告、说明书、技术资料、使用和维修记录以及样品测试的相关数据及其分析记录等;实验材料以及低值消耗品领用记录。

1.3 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档案。具体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课程表、实验教材、实验指导手册、实验教学考核评估办法等相关记录;科研实验研究成果;申请开设新实验报告、自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及相关鉴定报告。

1.4 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档案。具体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组织分工以及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日志;实验室科研活动记录;专业论文、科研成果鉴定证书;自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验收报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情况记录、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估资料等。

1.5 高校实验室经费管理档案。具体包括:申请经费项目立项报告、经费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益报告;年度购置仪器设备预算;实验用品消耗、仪器设备维修等经费支出情况统计;实验室年度科研项目、对外培训、专业测试、业务协作以及劳务收入情况统计等。

1.6 科研项目管理档案。具体包括:科研项目的立项报告、合同及委托协议书、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的鉴定报告;专利申请相关资料、科研成果转让等。

2 高校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撑。完备的高校实验室档案准确记录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也准确记录了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教学等与实验室相关的工作,它能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完整、及时的信息,为高校实验室的科学规划和正确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撑。

2.2 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实验室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逐渐壮大,实验室的等级和层次也越来越高。高水平的实验室是建立在长期的实验室工作和管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的,并以此来不断改进和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高校实验室档案真实记录和反映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工作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这对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为搞好高校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和实验室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高校实验室是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的主要场所,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高校实验室档案真实记录了高校实验教学、科研实验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果。只有对高校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才能为搞好高校的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和实验室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4 为组织开展高校实验室的考核评估提供基础材料。高校实验室档案记录了与实验室工作相关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成果,真实反映了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只有对高校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高校实验室档案所记录的各项内容的完整性,从而真实准确的反映了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历程,这也为组织开展高校实验室的考核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材料,保证了高校实验室考核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5 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管理提供参考。目前,高校实验室绝大部分的仪器设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受其专业知识的限制,需要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高校实验室档案则可以提供包括设备的品种、型号、价格、功能用途、关键技术指标、使用维修保养情况以及生产厂商等一系列资料,这就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对相关仪器设备的选择、使用、维护以及保养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6 为改进和完善高校实验室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为了改进和完善高校实验室工作,需要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档案,因为高校实验室档案记载了实验室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汲取的教训,这些高校实验室档案为改进和完善高校实验室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3 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必须有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高校实验室档案的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有效的规章制度能够改变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随意性,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因此,高校应当深入调查实验室档案的管理工作,并认真的分析研究,了解目前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3.2 加强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机构的建设。高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加强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机构的建设,特别是要重视高校实验室日常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经费以及设备和档案用品等问题,不断改善高校实验室档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构建覆盖全校的实验室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将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高校领导的职责范围,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列入高校的档案和实验室工作计划,并对归档内容、归档时间、归档类型、档案保管和使用制度等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

3.3 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才队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实验室档案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其管理手段和利用途径也将越来越先进。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高校必须加强对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此外,要继续加强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队伍,通过引进人才、评定职称、发放津贴以及奖惩评优等方面保证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改变目前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和业务水平低的现状。

3.4 加大经费投入,做好高校实验室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高校实验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必须有一定场所和设备条件,因此,高校必须投入必要的经费,才能保证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此外,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已经从原先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转向现在的档案开发、利用和服务上来,原先的人工服务和手工查询方式已经不利于更好的发挥高校实验室档案的作用。随着大学校园电脑和校园网的普及,这就为高校实验室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应当尽快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立高校实验室档案信息数据库,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从而更好的发挥高校实验室档案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萍,李咏梅.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117―118.

[2]魏伟,林少波,何湘民,加强档案建设,促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2):141―143.

篇3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化学药品;规范化管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基本技能、孕育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各项实验又与化学药品息息相关。所涉及化学药品种类繁多,性质不一,有易燃、易爆、剧毒等。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为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持,使相关管理单位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1化学药品管理制度的落实

实验室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实验人员的行为管理,还要对实验药品加以管理,保证能够更好地对实验过程加以规划,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为了加强对实验室化学药品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在储存、使用、废弃等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人员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应制定化学药品管理制度[1]。以M学院实训中心为例,完整的管理制度可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药品管理制度以防为主:根据不同药品的理化性质,结合季节气候和储存条件,严格执行药品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药品的申购、入库验收、在库检查、出库复核、分类储存,控制不利的外界因素的影响,做好药品管理工作;(2)制定适合的管理办法,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分类保管、顺序排列、原装配发、定期检查、存量适当、分清规格等;(3)普及药品管理技术知识,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参加各种高校实验室工作交流会,既能总结管理经验,又培养了药品管理技术队伍,同时推动药品管理科学技术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2化学药品存放的规范化管理

由于化学试剂的品种和规格是繁杂的,性质是各异的,因此要对试剂进行优化管理。首先就要对药品的基本性质进行集中的了解,根据药品的性质进行管理机制的分类,以保证管理制度具有基本的针对性。只有保证分类管理的有效践行,才能实现药品的快速寻找和快速取用。以M学院常用的化学试剂为例:

2.1强氧化性

由于元素的性质不同,化学药品可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对两种试剂进行优化存放,保证两种物质的分类放置。由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不稳定,并且容易发生反应,所以不能混合在一起。另外,二者在受热和碰撞的情况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就会造成药品性质的破坏,不仅对药品的管理模式不利,也对整体实验室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在实验室中KMnO4、KClO4以及Na2O2都是氧化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2]。

2.2低沸点及不稳定性

在化学药品中还有熔点、沸点不稳定的试剂,要进行集中的低温密封保存,以减轻环境对药品储存的影响。有机试剂甚至要进行砂土的掩埋,以减少药品的挥发。另外,碘单质要用棕色瓶进行保存,以减少药品的质量损失。而对于在空气中存放性质稳定的药品,要按照药品的基础性质进行分类放置,可按酸碱盐、单质和化合物进行有效地区分。

2.3易燃易爆类

易爆类试剂:应放置在通风、远离火源与强光的地方,采用防爆灯照明;与易燃、酸类、易被氧化等物质隔离存放。如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酚、硝化纤维等[3]。易燃类试剂:燃烧情况较多,如白磷自燃,应存放在盛水的棕色广口瓶中,水应将白磷全部浸没;再将试剂瓶埋在盛硅石的金属罐中;金属钾钠遇水燃烧,应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温、通风的地方;乙醚乙醇高温易燃,应避免日晒与隔离热源、火源。

2.4强腐蚀性

具有强烈腐蚀性,接触人体或其他物品后,即产生腐蚀作用,出现破坏损伤现象的试剂,如强酸、强碱类、酚及溴等,要进行集中存放管理。在存放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精密度较高的相应仪器,以避免不良的实验室设备损害。其中天平、稳压交直流电源还有其他的设备,都要远离腐蚀性药品,进行单独放置和保存。

2.5剧毒类

一种是剧——具有强烈杀害性,少量侵入人、畜机体即可造成死亡,如汞、氰化物及有机磷制品等;一种是有——因误食、接触皮肤或侵入机体而使人、畜发生中毒或病害,如BaCl2、CCl4等。此类药品,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设置存储专柜,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以保证药品的安全管理。另外,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设置药品领用明细登记,保证取用手续的完整,对于基础的存贮量也要进行集中的控制,只要能供给相应实验即可[4]。

3化学药品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3.1合理取用药品

在实验室工作中,应注意合理取用药品,避免浪费和污染药品,需注意以下几点:(1)应取用与使用要求相适应的纯度等级的试剂;(2)取用过程中应注意不使试剂受污染。应用清洁的牛角勺或不锈钢小勺从试剂瓶中取出试剂。若试剂结块,应用洁净玻璃棒捣碎后取出。液体试剂应用洁净量筒倒取。从试剂内取出的没用完的剩余试剂不得倒回原瓶;(3)取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打开易挥发试剂的瓶塞时,不可把瓶口对着人,不可用鼻子对着试剂口嗅试剂气味。应注意试剂不得溅出;(4)取用易挥发性试剂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取用有毒有害试剂时应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3.2完善登记工作

在化学药品使用的过程中,药品取用工作的管理较为重要。首先,在药品使用之前,应将药品分为几类进行登记,保证可以更好地执行相关工作;其次,在药品使用过程中,注重药品登记的科学、合理性,保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药品加以合理管理。在此基础上,要对药品的使用进行登记,详细的记录药品使用情况,尤其是领用危险品。登记内容包括:时间、试剂名称、数量、用途、使用人签字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化学实验室药品进行管理。

3.3树立绿色化理念

在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绿色化管理理念,保证可以在管理过程中执行绿色化管理。首先,对于药品的使用要实行绿色化管理,提高药品使用的规范化,保证能够更好地对化学实验室药品加以管理;其次,要重视药品绿色化处理工作,保证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避免因为化学药品处理问题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后,要重视化学药品的循环使用,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化学药品的使用特点对其进行有效回收,在执行回收工作时,不仅能够更好的执行绿色化管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能降低相关管理单位的成本支出,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

3.4实验室废液的规范化处理

在化学实验室中会遇到各种有毒的废液,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就会对周围的环境和水源造成污染,或造成意外事故,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长期在实验室工作的相关人员。因此,有回收价值的废液应收集起来统一进行处理,回收利用。无回收价值的有毒废液也应集中收集送至专门的处理机构[6]。在此环节,相关管理人员要重视废液排放的周围环境,排放之前利用漂白粉对其进行处理,避免对下水造成酸化影响。在收集废液之后,用试纸对其进行检测,保证废液处于中性状态时将其排放到下水中,避免重金属药品流放到环境中,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盐酸废液,鉴于盐酸与污垢相互作用后,能降低污垢酸性,故可将其利用到生活中,对日常生活出现的污垢进行处理。例如,用废酸水对厕所的冲洗,不仅可以对废液进行分解,还能将厕所中的有害物质消除,对化学实验室药物管理工作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由此可见,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工作是较为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自身工作加以重视,保证能够为化学药品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4结语

化学试剂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试剂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技术。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重视绿色化管理基础上提升自身工作执行能力,保证各类化学药品能够得到规范化管理,提升药品管理工作质量,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保证药品管理的安全性。

作者:陈斌 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艳霞.浅谈实验室化学试剂的管理[J].广州化工,2013,41(4):214-216.

[2]李本一,栗继祖.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5):78-80.

[3]方青,徐明,王燕萍,等.实验室药品和废液管理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1):36-37.

[4]李硕,苏小柱,谢家庆,等.浅议有机化学实验室药品的安全使用管理[J].科学咨询,2013(22):50-51.

篇4

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追溯学校历史,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51年)称为金江书院,1920年命名为会理县立中学。如今的会理一中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现代化的寄宿制完全中学。2006年11月,学校通过检查验收,获“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称号。过去的实验教室,内无通风排毒设施,很难适应实验教学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的。2003年7月,学校综合楼的竣工使用,使学校的实验装备水平明显提升;2005年,学校争创“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县财政又专门划拨资金,给予实验设备重点保证,实验用品也得到更新和换代。目前,学校化学实验室已是一个能够保证全校师生完成整个初、高中实验的良好基地。从这点可以看到,上级领导和学校的重视与支持是关键。

现在的化学实验室 学校现有化学实验室教室4个、数字化实验室1个,准备室和储藏室6间,建筑面积570多平方米,实验装备和仪器设备原值37万余元。实验室里充分做到通水、通电、通风,实现了水电到桌,既能进行分组实验,又能进行演示实验;还分别设有药品房、仪器室、危险品铁制储藏柜。

管理规范化

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来保证实验室的有效运转,使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药品齐全有效,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则是实验室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要使现有的教学仪器充分发挥其教学效益,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保证。如用《学生实验规则》明确奖惩条例,让学生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用《教师实验守则》规范教师的实验教学行为;用《实验员岗位职责》明确实验员的工作责任;用《教学仪器(药品)管理制度》管理实验室的财产,做到账目和物品相符。

仪器、药品摆放科学规范 实验室仪器主要有三类:玻璃和瓷制器皿、金属制品、精密仪器和电学仪器。其一,玻璃和瓷制器皿,应按器皿的用途和规格分类存放。根据实验需要,要预先制作各种角度的玻璃导管,分类存放,做到随用随取。其二,金属制品中大部分是铁制品,如铁架台、坩埚钳、镊子等,用后洗净擦干,并涂上机油。其三,精密仪器和电学仪器如电子天平、分析天平、PH计、超声波清洗仪、各种电表等,单独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仪器室。此外,设置独立的化学药品储藏室,无机化学药品按单质(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酸、碱和盐分类存放。有机物按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以及烃的衍生物(以官能团)依次排列。根据药品性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混在一起存放。

管理档案齐全 一套完整的管理档案,不仅为实验员掌握教学仪器和药品的使用情况,便于制订购制计划,也为教导处了解实验教学情况和考核实验开出率提供了重要依据。管理档案包括实验教学档案、仪器药品管理档案。实验教学档案包括学期实验计划、教师演示实验记录、学生分组实验和边讲边实验记录、选修实验记录、研究性实验记录。仪器药品档案包括固定资产明细账、仪器分类账、药品分类账、学期仪器药品采购单、仪器报损记录。根据消耗记录在学期末消账,根据库存数量制订下学期仪器药品采购单。

实验教学手段力求创新

篇5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 生命科学实验室 实践与探索

Intensifying consciousness, changing idea,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Wang Wenji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Abstract: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aboratory oper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It is also critical for the security of state property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ar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hould change management idea. The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yrus Tang Hematology Center of Soochow University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life science laboratory;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2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从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实验方法日新月异,先进昂贵的仪器设备不断涌入,成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作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正常运转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准确把握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转变管理理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生命科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大多属于化学危险品,具有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等特点,在储存、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随意放置、使用会导致危险事故和环境污染,危及师生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加强危险化学品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对不同危险化学品分别进行妥善保管,专人专管。对易燃、剧毒物品实行领用管理,做好出入登记,确保责任到人。

1.2 实验技术安全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实验操作涉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动物实验等,步骤相对烦琐,需要使用各类生化试剂及仪器设备,对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及操作规范均有较高要求。如进行RNA操作,要有RNA 操作专区;使用离心机要样品配平,以防离心机受损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动物实验需小心谨慎以防抓伤、咬伤。应加强操作者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过程,切实保障技术安全。

1.3 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仪器设备是生命科学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一旦发生仪器设备类安全事故将对实验室成员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管理制度对于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1.4 废弃物的合理处置

生命科学实验室产生的许多废弃物属于特殊垃圾,污染性、危险性大,处理不当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主要包括(1)有毒物品,如EB、重金属、氰化物、丙烯酰胺、甲酰氨、有机溶剂、电泳凝胶等。这些废弃物要用专用容器进行分级分类收集,统一处理。(2)含生物细胞或培养液的废物,如病毒、细菌、细胞废弃物,带抗性标记的质粒类垃圾。含菌体量较少的废弃液采用消毒剂杀菌,含菌体量多的废弃液进行高压消毒处理,最大程度减少污染。(3)实验动物尸体或器官。高压消毒处理后送至有关部门集中焚烧。(4)实验耗材,如吸头、吸管、Eppendorf管、手套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耗材应高压灭菌后丢弃;玻璃或金属制品需要使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处理。

2 转变理念做好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2.1 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淡薄是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强化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实际工作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尊重生命,以保障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安全教育是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包括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教育,也包括对师生的科普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教育,也包括安全技能培训。

2.2 管理与服务并重

管理的目的是服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根本上是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由单纯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管理与服务并重。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开展安全管理,坚持服务宗旨,体现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实验室安全工作解难事办实事。从观念上明确安全管理是为大家解决安全问题,提供安全保障。

2.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工作海恩法则和墨菲法则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妄自尊大,要避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监管是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制定科学、完善的预警机制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2.4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脱离健全的管理制度谈管理将是纸上谈兵,安全管理各方面都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制度。

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包括(1)不断深入开展安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2)大力倡导实验室安全文化,树立安全价值观念,逐步实现师生内在安全需求与外部环境安全的和谐统一。(3)以大局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整体效能,同时充分考虑到各个细节;结合生命科学实验室的现状和特点,使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保证能够落到实处。

3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3.1 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3.1.1 实施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通过设置门禁严格把关实验室准入制度,对新成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确保每位新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考核后才可开通进出门禁权限。

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多种渠道帮助成员接受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树立师生安全价值观念,使师生从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去做,包括(1)参加各类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2)邀请保卫处、设备处领导进行安全专题报告。(3)中心内部以幻灯片形式学习国家安全与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强化安全责任与义务,营造“安全在我心中,安全人人有责”的氛围。

3.1.2 实际工作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对于安全隐患做到人人告知;对于安全违规行为“早发现,早纠正”,并有相应惩罚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内部通报,违规人员被批评的同时,也对其他成员进行了安全教育。

3.2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3.2.1 健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落实安全责任人制度

目前中心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为:安全总负责人全面领导安全工作;各研究团队带头人直接安排本实验室安全管理,并指定专人为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指定专人为公共平台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必须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人,责任落实到人,中心与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管理责任、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签订安全责任书不是将责任推给个人,而是号召人人重视安全。

3.2.2 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涉及诸多方面,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中心门禁管理办法”“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奖惩办法”“公共仪器分级管理办法”“公共平台仪器负责人制度”。这些制度明确了实验室准入制度,从各方面将安全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2.3 加强日常监管

实行常规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定期进行实验室卫生安全检查;各安全责任人进行每月安全自查,及时纠正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向保卫处设备处递交安全自查报告;保卫处设备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集中检查或专项检查,对于安全问题进行现场纠正。

3.2.4 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警机制

制定“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突发事件给出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以最快速度和最小代价控制事态发展,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3.3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3.3.1 切实保障实验室技术安全

“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规定:对剧实行“五双”管理;使用有毒药品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需要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害性生物毒剂、转基因动物,须向设备处安全科申请,在符合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甲醇、丙烯酰胺等废液分类收集,统一回收;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耗材(如移液管、手套等),有传染性、疾病的废物(如血样、尿液等)和动物尸体必须经过消毒灭菌的无害化处理,送至指定地点集中焚烧;尖锐废物(如针头、玻璃等)单独收集在锐器盒内回收处理;组织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3.3.2 切实保障设备安全

“公共仪器分级管理办法”对公共仪器采取分级管理:Ⅰ级禁止使用设备(高温烘箱、高压灭菌器),Ⅱ级仪器负责人操作设备,Ⅲ级负责人及授权人操作设备,Ⅳ级常用设备。Ⅰ级常用特种设备由专人管理操作,禁止他人使用;Ⅱ级仪器由仪器负责人统一操作;成员可对Ⅲ、Ⅳ级仪器提出使用申请,参加仪器培训、考核后授权使用,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操作仪器。分级管理有效保证了仪器的规范、安全使用。

“公共平台仪器负责人制度”规定仪器负责人职责包括编写仪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对申请使用人员的培训、考核及授权;完成仪器状态、使用登记的每日检查;做好仪器的定期维护、保养、校准,出现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

3.3.3 加强安全防护建设

不断规范整个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装火警感应系统,配备防火设备;安装洗眼器和喷淋器;自备急救箱,备好消毒液、创可贴、纱布等急救用品;设置门禁,控制无关人员进入;在各出入通道及公共平台区域配备数字视频监控设备,记录人员进出,监控实验室安全状况,对于违规行为及时调取录像,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 结束语

安全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确保中心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执行管理制度,管理与服务并重,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会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与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为创建平安和谐的实验室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田在宁.试论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2(2):198-200.

[2] 曲波,李庆章,高学军.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1-72.

[3] 刘凤莲.实施规范化管理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0):136-137.

篇6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高职

Exploring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uang Zhaoqin, Cheng Ting, Hu Dahua

The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angsu, Nanjing, 210036, China

Abstract: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a complex system project. In vocational college, the construction must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professional positioning, it should be constructed especially in aspects of setting up open laboratory and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skills certification stations and cooperation laboratory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laboratory management aspect,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perfecting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develop teaching items and manage the apparatus and equipment and laboratory file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we made.

Key word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岗位的,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特定岗位的职业能力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现代高职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室是校内实践环节的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科学创新思维的主要场所,是实现高职院校师生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因此,必须以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改革。

1实验室建设思路

1.1 明确专业定位,统一规划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如何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课题。第一,必须明确实验室定位,确定所面向的人才服务类型和建设内容,提出实验室建设目标。第二,在建设过程中注意结合院系的实际情况,将长远计划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从专业发展、科研方向以及队伍建设、实验场地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结合高职特点,打破普通本科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小而全”以课程建实验室的传统模式,而以学生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拓展素质的锻炼和培养为目的建设实验室。第三,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要充分考虑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突出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实践性、职业性和技能性,综合考虑专业和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建设“理实一体化”实验室,给学生一个仿真的实践环境,边学边练边操作,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高职院校突出技能培养的实验室建设特色。第四,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在实验室建设上应具有超前意识,将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工艺引入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1.2 建设开放式实验室

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验室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活动外,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许多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实验室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传统的实验教学以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的验证性项目居多,缺乏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建设开放实验室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实验室的开放不仅是指仪器设备与时间概念上的开放,更是指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各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半开放、全开放或者限制性开放的实验室,条件不足的院系可先选定某个实验室作为开放试点,分部分、分阶段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在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自主选做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或者参加教师教研活动,将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此外,开放式实验室可面向社会开展对外服务,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工学结合,推进实验室建设改革和人才培养。

1.3 依托实验基地,建立技能鉴定站

为了增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即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学历证书还至少要有一种职业资格证书。为贯彻落实“双证书”制度,各院系各专业均会组织学生参加鉴定机构的职业技能考核。各高职院校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相关考试单位加强联系与合作,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设立技能考核和鉴定站,按照技能鉴定的要求和标准购买仪器设备,布置鉴定场所,制订职业技能鉴定站相关规章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争取在校内开展各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工作,方便高职院校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此外,通过技能鉴定考核,可将职业及技能鉴定考核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落实于教学中,强调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实现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1.4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鼓励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有条件的院校亦可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共建实验室,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验实训,开发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实验实训课程,产学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在发挥实验室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强化校企合作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功能,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效益。在应用项目的开发、研究和转让等工作中可以吸纳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其中,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术能力,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提供条件,并通过培训和考核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

1.5 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实验室队伍是高校开展实验实训教学、实验室管理、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工作的中坚力量,一支高素质、善管理的实验室队伍必将带动高校实验基地的建设,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促进高等学校健康、稳定、和谐发展。但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验室现状来看,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对实验室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实验教师待遇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实验技术队伍的发展。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核心,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吸引具有一定学历和水平的人才从事实验室工作,促进实验室建设,并在职称评聘、待遇、培训进修等方面与理论课程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制定切合实验室工作内容的津贴分配政策等考核激励制度,激发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高职院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2.1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规范的实验室管理是发挥实验室功能的基本保证,实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只有实行统一严格的管理,才能使实验教学井然有序,保证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实践证明,管理模式越简单,参与管理的人员越少越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根据实验室工作人员、使用人员、实验耗材、仪器设备、实验室档案等的特性,建立《实验室使用规范》《实验室工作人员规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档案保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规范实验室使用和管理工作。此外,为保证实验室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贯彻落实各种管理制度,还应做好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实验耗材领用登记、开放实验室使用登记、学生出勤情况记录、实验教学情况记录、实验室管理人员日志等在内的实验室管理记录,这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验室日常工作情况,还能预防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校内技能鉴定站应建立鉴定站工作规程和档案管理制度,考评员、考务员和鉴定站工作人员守则等,健全技能鉴定设备的安全操作使用规程和其他管理制度,保证鉴定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2 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是影响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保障和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为实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实验经费,实验教学物资应由实验室管理中心集中管理,按照实验教学安排和项目内容配备实验物资,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进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手段和评价指标,严格控制实验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之余,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提出切合高职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项目,有计划地将新的思想、方法、手段、仪器引入教学活动中。

此外,为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各院校应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依托校园网搭建优质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实验室的基础资料、实验室使用情况、开放实验项目、仪器设备信息等各种数据库,并适时更新,促进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和开放实验室的建设。

2.3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

实验室是仪器设备管理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使用和保管。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的数据库,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主要性能、管理人、购买日期等参数,便于资产管理和仪器设备使用及维修。师生在使用前需提出书面申请,标明所需仪器设备名称、类型、数量、用途等信息,由管理人员调配仪器设备,填写领用记录。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实验结束后做好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登记。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教学科研和开放实验活动正常开展,如发现仪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应及时组织维修并做好仪器设备维修记录,对不能继续使用的仪器应按照报废程序处理。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价值和潜能,应将分散在各实验室的相同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和调配,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2.4 实验室档案整理和保存

完善的实验室档案是全面反映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改革等工作的原始资料,也是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具体要求。实验室档案有电子文件也有纸质资料,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教学情况、实验经费预决算、开放实验项目等一切与实验室相关的资料,内容纷繁复杂。因此必须重视对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工作,坚持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实验室档案。第一,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权利、法律义务责任做出明确规定。第二,在日常工作中明确任务,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做好档案记录和整理工作,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对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方便信息查询和实验室高效管理。第三,实验室应该设置专门的档案室,并具防潮、防火、防腐功能,确保实验室档案安全。

3结束语

实验室在高职院校办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应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紧密结合,明确专业定位,确定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内容,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及实践性,建设开放式实验室、职业技能鉴定站及校企合作的实验室,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注重健全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遵章开展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及实验室档案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培标.高职院校培养实践与应用型人才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8:28~30

[2] 刘卉卉,徐涛.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4(3):117~119

[3] 孔永红,卢卯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开放实验室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1:172~173

[4] 李鑫玲,侯玉泽,任广跃.高校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0,33:435~436

[5] 陈建国.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就业竞争力[J].职教论坛,2007,3:27~28

[6] 谢军军.新形势下高校实验队伍建设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8,6:168~170

[7] 潘雄飞,赖天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3:90~92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维护;管理;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780-02

信息时代,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实验室。现今大多数院校为满足教学,都不同程度地配置了多间计算机机房,每个机房计算机都很多,近年来,由于职业院校不断扩大招生,作为教学资源的计算机利用率迅速增加,上机需求量也不断攀升,为此计算机实验室机器的使用频繁也随之增高,并且上机人员需求日益多样化。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实验环境必须可供上百名学生同时操作。第二,具有网络综合布线平台。第三,实现远程网络教学。

以上情况无疑给实验室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实验室经常不同程度出现软、硬件损坏或其他故障。为此,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有效的避免和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更显重要。笔者总结多年的管理实践做以下思考。

1职业院校计算机环境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电脑在使用过程中,环境对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有很大影响。如果环境不符合电脑技术设备的信息记录介质以及环境条件参数范围的规定要求,那么电脑性能就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随之使用寿命也会相对缩短。其中不可忽视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职业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在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1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1)适合的温度。温度过高会使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导致半导体材料老化,当环境温度超过26℃时,内存中数据可能丢失也可能出现逻辑运算、算术运算错误,甚至磁盘上数据丢失。一般要求室温控制在开机时18~24℃,停机时0~40℃。

2)避免灰尘。计算机实验室一般要使用空调,环境比较干燥,极易引起静电的产生。主机和显示器中的静电会吸附灰尘,空气中的灰尘在计算机内部不断的积累会损害电脑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如电路板老化和损坏。如果磁盘、磁头上尘土多,还会造成计算机读写错误。

3)光线、湿度适宜:显示器长期受强光照射或环境潮湿容易加速显像管老化。因此计算机不要长期放置在强光或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以免损害机器。

1.1.2计算机软件损坏的原因及对策

计算机机实验室的系统软件维护是比较艰难的工作,尤其是操作系统维护则更为困难,一方面,上机的学生大多是初学者,常常会出现错误操作导致的计算机系统崩溃或病毒感染;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不够严格,学生将个人文件不经允许存储在计算机硬盘或服务器内,或者下载感染病毒的文件放置在计算机内,致使系统运行速度低或瘫痪。造成机器无法使用而影响教学。目前一般职业院校的在校生数量都比较多,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为避免上述问题,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班次的教学任务需要,每台计算机都应该安装多种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由于安装一台计算机系统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要多方式多渠道加强软件保护管理。以下是两项行之非常有效的办法。

1)设置系统保护。可以使用还原软件来对硬盘数据实行保护。

2)控制网络使用。管理网络时使用服务器来控制网络连接,从而避免插拔网线使水晶头断裂。

另外避免CPU占用率增高或100%。如若玩大型游戏或打开很多程序,CPU占用率会增高或100%,CPU假如过热也有自动断电关机的功能,不会损坏硬件,但有可能损坏软件。CPU过热一般是以下原因所致:

1)病毒木马造成。大量的蠕虫病毒在系统内部迅速复制,造成CPU占用率居高不下。可使用最新的杀毒软件在DOS形式下杀毒,并常常更新和升级防火墙可解决此问题。

2)打开的网页过多,可造成短时间CPU占用率高。

3)看视频时因为硬盘读写慢,网速慢,也可引起CPU占用率高。4)玩大型游戏时,也可引起CPU占用率高。

5)有时自启动项过多(其中包括与系统不兼容的程序),引起响应慢引起CPU占用率高。

6)使用多款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打开杀毒软件的监控功能,也可引起CPU占用率高。因为新版的KV,金山,瑞星都加入了对网页、插件、邮件的随机监控功能,这样增大了系统的负担,可关闭该监控功能解决该问题。

7)驱动没有经过认证:大量测试版的驱动在网上泛滥,这是造成难以发现故障的原因。建议安装经过微软认证的或者官方的正版驱动程序。

1.2硬件损坏的原因及对策

计算机主要由主板、CPU、内存、显卡等组成,硬件维护应在这些部分加强管理。

1)主板。主板是计算机内各部件的载体,它直接决定着系统的稳定性。如果主板出现故障,计算机将无法正常运行。

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首先是主板电容故障。电容爆浆导致的计算机无规律反复重启动。其次是主板的内存插槽故障。立式机箱内存插槽都横在主板上,很容易松动,如果经常插拔内存卡还会使内存插槽接触不良,出现上述情况,则需要更换主板或把内存插槽拆下来重换。再次,主板背面接口也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检查。

2) CPU。CPU长期工作在高温下会烧毁,所以要经常清理机箱内部灰尘。检查CPU风扇散热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换安装高质量,转速快的风扇。

3)内存。机房里经常会遇到内存卡接触不良的问题,一般会引起机器系统报警或黑屏,但黑屏有时也可能是显卡问题。主板上内存插槽接触不良内存条金手指被氧化,可用橡皮擦一下金手指。

4)显卡。开机状态下显卡和显示器连接线如受到牵拉会使显卡从插槽里面脱落,很容易烧毁显卡,所以要叮嘱上机人员不要随意牵拉连线,有问题及时与管理员取得联系。

2职业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维护管理建议

2.1环境管理制度化

计算机硬件是精密的电子设备,对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及电源稳定性都较为敏感。近几年,由于职业学院招生急剧扩大,计算机实验室利用率非常高,灰尘容易侵入而产生静电。所以有效地防尘、适当控制湿度(30%~80%)、温度(10℃~25℃)都是不能忽视的环境要素。此外还应注意环境安全管理,定期进行线路检查,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离开时切断电源并上锁。实践证明:建立健全计算机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并监督使之落到实处是环境管理工作最有效的办法。

所谓制度化管理是强调规章制度健全,管理中事事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实验室管理要坚持制度创新,多元发展、更加开放、灵活的管理新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合理利用优化。计算机实验室制度化管理最大好处有以下几点:一是可将制度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并逐渐形成统一的体系;二是能够发挥整体优势,计算机资源更好的优化利用;三是制定了资源公平合理分配的平台;四是操作有据可依,使用流程顺畅。

2.2软、硬件管理科学化

计算机软件维护一般可使用硬件还原卡,使计算机重启时系统恢复到使用前状态。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预防病毒危害。在日常维护中应定期打开机箱检查接线、插口等有无松动。内存条、显示卡等可用橡皮擦擦净,可以解决接触不良等一些常见故障;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关机,关闭显示器,这样可以避免打开总电源时,瞬间产生的电流对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的冲击;拆装硬盘时要避免振动以防损坏硬盘;维修时要可先用手触摸大的金属外壳或洗手并擦干来释放人体静电,以免静电烧坏主板及设备接口。严禁带电拆卸计算机。科学管理软硬件。

合理配置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即管理的科学化。职业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手段,遵循软、硬件规律,使系统内形成最佳配置,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职业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科学化就是以基本规律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建立起管理决策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过程监控系统,进而实现对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2.3统筹管理规范化

统筹安排好各类班次的教学是计算机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了解本学期上机实验的班级的专业和人数以及课程内容等,然后根据其课程设置、设备数量等安排上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协调满足各类教学任务需求。每学期做出一份规范管理计划书并落到实处。

统筹管理规范化是科学化管理的保障,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不可或缺的条件。统筹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管理水平的整体状况。尤其在当今信息社会时代,职业院校发展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统筹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因此,职业院校必须积极推进统筹管理规范化进程。首先,必须注重改进环境,创建规范化办公设备,为实现统筹管理规范化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其次,必须注重采用计算机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信息及时地进行收集、传递、加工、贮存、维护和使用,从而实现日常统筹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整体优化学校的计算机资源,真正实现分工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实时性、可靠性、综合性,确保工作协调、高效地运转。

综上所述,计算机实验室维护管理是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更新管理观念,坚持制度创新,实施规范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现代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验室建设;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Ope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Ke

(Jiangsu Institute of Economic&Trade Technology,Nanjing 211168,China)

Abstract:Experi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e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ducation system,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laboratory is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In this paper,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open laboratory is necessary,open laboratory to the conno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open laboratory restrict element analysis,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Laboratory construction;Open

一、高职院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必要性

(一)开放性实验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服务面向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等三个方面,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开放性实验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封闭式实验室存在种种弊端。1.传统的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局限性。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课主要依附于理论课,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教材模式单调,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实验时间固定,实验教学方法单一,死板。不管学生水平的差异,同模式培养,批量培养,不能发挥学生个性,不能激发学生兴趣。2.忽视学科的交叉性,造成资源浪费。封闭式实验室多由各系自己管理,在建设期间,往往不能考虑学科之间的交叉性,造成重复投入,在使用的过程中,又造成要么资源闲置,要么资源的过渡消耗。

综上所述,建设开放性实验室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二、“全方位开放”实验室的内涵

(一)开放实验时间与实验空间。实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实验时间和内容,以适应实验者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二)开放实验室的管理。采用实验室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管理人员和教师,还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在内的管理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学生的自我管理作为主要形式。(三)开放实验设备。树立服务意识,,加强设备使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充分利用和挖掘设备功能,讲求使用效率,允许师生根据实验需要随时使用仪器设备。(四)开放实验体系与实验内容。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体制和内容体系,组合、调整、优化实验内容,提高独立开设实验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步骤、有目的的学习相关知识,并根据本人的专业和兴趣选做实验题目,设计实验内容,构建实验流程。(五)对社会,及兄弟院校开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有偿服务或服务互换的形式,对社会和兄弟院校开放。这样既可以弥补经费短缺,提高投资效益,还可以与兄弟院校优势互补。同时,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对社会教育、科技发展也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制约因素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成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舍不得投入。建设开放性实验室涉及到场地、设备、人员等调配问题,增加实验室设备及维修费用投入问题。实验内容的增加、实验时间的延长会带来编制紧张,课时费、劳务费支付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如果领导没有足够重视,舍不得投入,将很难得到解决。(2)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要求跟不上。开放性实验教学以及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要求更高,如果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则无法达到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要求。(3)管理观念、手段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

四、对策

(一)改变管理理念。对实验室实行成本核算,控制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队伍,主要依靠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教师和管理干部作为技术指导和管理指导。有偿对外开放,补充运作资金。(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和管理实验室。实现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要充分利用实验中心这个平台,引进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采用计算机管理代替人工管理,集知识获取、知识应用与管理为一体。建设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所有设备及消耗物资的信息上网,便于学生设计方案时获得所需信息,构建虚拟实验平台,对于价格昂贵和难以购置的仪器设备以及难度较大的实验项目,通过仿真实验完成。(三)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要保证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必须进行规范管理,而规范管理则要靠一套完善的条例和制度去实现,,做到有人负责、有章可循、依法管理。(四)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定岗,根据岗位职责定期培训,考核,加强队伍建设,保证师资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符合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要求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势在必行。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规范化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在构建实验资源和在实验室管理上的应用,才能使实验室真正实现开放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冀平,祝凤荣,张红等.全方位开放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C].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四).中山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医院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医院及社会对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不断加大,医院的科研经费来源由过去的上级拨款变成上级拨款、医院资助和社会合作等多层次、多渠道。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医院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情况,而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当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思想陈旧、管理体制不合理、管理方法落后、保障效益不高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医院现行的科研财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合理、高效的使用,大多数医院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方式。各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基本上实行了从经费的收入、支出、日常核算的专项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的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就我国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医院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院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呈多元化, 研究人员对课题经费使用的自也逐步地扩大, 同时由于管理工作没有跟上, 使得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在科研中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只立题不出成果,造成科研资金的浪费。医院都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把是否有科研项目作为晋升正副高级职称的条件。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想方设法“捞”课题、搞项目,将商品交换的原则带入科研中。为申报课题疏通关系、请客送礼,使申报课题变成了某些人晋升晋级的跳板。一旦课题到手资金到位就万事大吉,部分课题到期不结题造成不良影响。科研人员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 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已争取回来的,使用的自在自已手里,可以随意支配。较多地用于劳务费、加班费、津贴、差旅费等开支,而用于购置设备、实验的试剂、动物、材料的支出比例较少。

第二,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较大,开支管理过于松懈,资金使用综合效率不高。由于科研经费开支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课题组自行计划开支,使得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各自为政,从医院整体看,因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资金使用综合效率不高。同时,科研负责人往往只注重技术问题,较少考虑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预算及项目进度安排支出,因而结题时突击开支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数量科研经费转化为沉淀资金,以致医院不能更充分利用科研投资。

第三,科研投入与产出失衡,科研人员出成果意识强烈而成本意识淡漠,造成高成本低收益。大多数医院的科研人员都是医疗科研双肩挑,科研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都计入医疗成本,图书馆、实验室、医疗设备等无偿为科研课题提供所需资源,对于科研课题无人考虑成本的高低。同时,多年来,由于缺乏正确的科研导向,医院科研选题多偏重理论研究,实用性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研究较少,劫过导致纯学术性成果多,而这些成果又常常缺乏原创性,科学意义有限,真正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成果偏少,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极低,造成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对于科研成果很少计算其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一味投入资金搞科研而不考虑科研成果的经济实用。因此不能如实核算科研课题的成本,更不能高效率低成本地形成科研成果,造成了科研成果在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高成本,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第四,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是两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各自在其职责范围内承担着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经费的审批权,而财务部门只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两个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及时地信息沟通手段,不能够及时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就从而在经费审批上带有一定盲目性,财务部门不掌握经费中各个环节的使用管理规定,只是机械的履行经费的出入账管理,既不能有效的监督经费的开支,更不能全面的履行管理职能。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不可能配合默契,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上存在问题。

二、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实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科研从项目选题、项目申报、结题、评选奖励的过程中,由于科研项目研究对象、研究经费来源等不同,而管理要求不同,因此必须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首先,明确科研科为医院科研管理的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医院科研人员标书编写、统一报送标书和结题报告、评审费的支付等具体工作。同时,科研科与财务科等管理部门制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这些办法应紧紧围绕国家制定的有关经费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参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对开支内容、范围、审批权限、结算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使科研经费支出更合理更规范。如科研配套经费不直接拨入各科研课题组,而是由医院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项目评审等开支;自筹的本院或校级课题经费,不能用于差旅费、招待餐费等开支,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经费用到实处,使科研项目管理规范化、系统化。

2、完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开展项目论证、预算评估、招投标、设备购置、人员费用的重要保证,合理的经费管理,是保证项目完成的关键。管理好项目经费必须从制度入手,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与科研有关的所有收支都纳入医院统一的财务管理,禁止任何个人、课题组利用医院的设备、资金、技术条件、私自收取横向收入、防止资产流失。明确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减少财务人员报账时的盲目性、随意性,使得财务会计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防止科研经费滥用。明确经费审批权限,每个课题设立经费卡,专项管理,防止项目体外运作,造成资产流失;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手段进行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分析,在科研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分为科研成本和期间费用,将科研与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及房屋的占用费,专业图书资料等作为科研成本,对于当其发生的科研生产服务的管理费等公用经费支出,分别情况进行财务处理,真是地反映科研经费状况。解题时与财务收支有关的数字,必须经财务部门审核才能出具财务报告。

3、建立医院科研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制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企业还是医院的无形资产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对经济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为此,医院在不断强化科研经费中货币形态和实物形态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对通过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规范化的管理。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收益等信息纳入科研经费的核算体系,为无形资产的转让和综合测评医院科研开发实力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还要加强科研经费中设备购置监督和管理,由于科研购置仪器设备是课题负责人根据科研项目需求决定采购,设备部门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一般很少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课题组也不会提出设备报废申请,项目结束了就没有人去核对科研设备的去向。因此, 医院要加强成本核算,统筹安排,防止科研设备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对所购置设备应与医院正常经费购入的设备一样进行管理,即从预算安排、购置、在用、调拨、报废等全过程跟踪管理。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用结余的科研经费购置先进设备, 尽量减少医院自筹经费购置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对有效使用科研经费的科研人员在往后的经费拨款或配套中给予政策倾斜,不断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从科研经费的管理上为医院科研提高水平、上档次作保障。

4、制定相应的监督办法,督促科研人员及时完成课题

在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加强科研过程的检查和督促,要求课题负责人定期报告科研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根据课题级别、进展与结题、成果与论文水平以及获奖情况给予评分。规定科研项目立项和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是晋升晋级的必要条件,无客观原因不按时结题将收回科研资金,今后三年内不予申请课题。

5、加强科研人员的成本意识,努力降低科研成本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十分有限,在科研工作中不能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必须加倍重视科研投入-产出的分析,加强对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目前要清清楚楚地将医院科研成本从医疗成本中分离出来,具体详细地核算课题成本是很困难的。在成本核算方面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方法:科研课题的人员费用根据其全年在科研岗位工作的时间年底一次分摊到科研成本,冲减医疗成本;专门用于大型课题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房屋折旧及试剂、水、电、汽等消耗直接计入科研成本;对于医疗科研共用的实验室应健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课题项目开题进入实验室结题退出实验室须清点盘查实验室配备的器材物料、折算其价值作为区分医疗、科研成本和不同课题成本的界限。建立仪器管理室,使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做到专管共用,资源共享;配备课题成本核算员记录实验室占用工时、使用仪器工时等需要核算的项目,要求记录全面、真实、及时、避免随意性。

6、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医院科研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记账、算账、报账,而要将视野扩展到管理活动的广阔领域。医院科研事业的大发展,这对财务管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通过业务培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下,怎样将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有机结合,搭建起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因此,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利用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手段,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模式,提高科研管理经费工作水平,进而达到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目的。

总之,要管理好医院科研经费,提高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科研项目人员、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之间必须互相支持,共同配合,不断寻求提高医院科研开发、科研管理的途径,实现“科研兴医”、“科研兴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钱毅: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7(8).

篇10

关键词: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管理;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16-02

由于实践教学的需要,高职院校生物类、化学类专业需广泛地使用各类化学品。但因多种原因,许多学校在化学品的管理使用方面采用传统的手工统计等方式,因此存在管理分散、保障条件不足、监管缺乏、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导致库存积压、药品变质经常发生,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当前高职教育要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历史条件下,实训(验)室的管理要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为避免因化学品管理不善引起的安全事故,更有必要对化学品进行规范的科学管理。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化学品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其他高职院校化学品的管理对高职院校化学品的管理方面有一些看法。

一、合法

各高职院校化学品的管理使用首先必须符合国家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1995)、《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通知》(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199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等有关规定。

二、安全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根本保障,化学品的安全也是学校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相关部门都应重视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1.宣传培训,统一认识。我校和其他多个学校在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方面的经验是:对化学品管理人员通过岗前安全知识培训、在岗操作技能学习及对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培训等形式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1]。另外学校还应建立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实践教学场所的安全系数的评估与检查的机制,防患于未然。

2.健全制度,落实职责。管理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践教学中的化学品的管理必须健全采购、保管、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各方面的制度,科学、严密、规范地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如:“危险化学品采购申报制度”、“化学品保管制度”、“化学品领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使化学品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3.落实职责,措施到位。我校和其他多个学校对化学品的管理经验是:存放化学品的位置应通风、干燥,远离火源、电源、热源、生活区、办公区,且应到公安部门备案;库房应按国家标准配制,其门窗须为金属结构,试剂柜也应符合相关的规定;管理人员应当政治可靠、工作认真、具有一定专门知识、身体健康;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必须做到“四个专用”(即专用场地、专用库房、专用存放室柜、专用管理人员)和“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本账、双把锁、双人领、双人使用)等[1,2,3]。

三、规范

对化学品的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地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将化学品的危险降至最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统一入库。由于高职院校科研任务相对较轻,原则上同一学校内的所有化学药品都应在同一地点统一存放管理,这样有利于管理人员熟悉了解本学校化学药品的现状,避免重复购置,使有限的经费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且也可减少一些药品因存放时间过长导致失效引起浪费。实践教学场所可允许长期存放一些最常规使用的药品。

2.存放规范。我校药品在库房中首先要分成无机类和有机类。无机类通常按照卤素及其盐类、硝酸盐、硫及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含单质磷)、硫氰化物及氰化物、金属及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其他几个大类,无机酸宜分开单独成一类。存放时还应考虑化学品的禁忌关系、危险程度。有机物通常按照烷烃、烯烃、醇、醛、酮、酸、酯、醚及相应的盐分类存放,指示剂一般按其指示类别存放,染色剂通常按其名称中颜色顺序分类存放,生物试剂如糖类、氨基酸一般按其功能团或繁简顺序分类存放[4]。

3.规范使用。有研究人员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引入到化学品的管理中。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即利用化学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也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研究者指出要对化学品从存放、分装、配制、使用、处理等方面进行绿色管理[6]。

四、创新

研究人员探索了对化学品采用超市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管理方式,究其核心就是借助网络手段采用化学品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目前有一些学校进行了这些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7,8]。由于软件开发的成本不高,笔者建议各校可根据本校的情况开发出适应本校校情的软件,该软件至少应包含以下功能:

1.该软件应包含管理模块、教师应用模块,使用人员须认证通过后使用。

2.采购申请。任课教师在学期开学初即通过该软件填写本学期药品购置计划,该计划在管理人员处自动合并汇总,并自动与库存比较,由此生成本学期的购置计划。管理人员也可通过该软件对未及时填报计划的教师进行提示。

3.入库登记。管理人员将新购置的药品按编号、品名(别名)、型号、规格、批号、数量、单价、生产日期、购进日期、保质期、存放位置、生产单位、供货商、使用状况等登记入系统(原实践教学场所的以上物品均可如此登记)。

4.教师使用。任课教师如需使用药品,应在系统中填报申请表,打印出来由实训(验)室管理人员经主管领导签字到库房领取,系统应能对历次领用情况进行记载和自动比较。

该软件也应适用于仪器、器材、材料。

总之,对高职院校实训(验)室化学品的管理应当合法、安全、规范,而且应当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妙贤.农业院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J].农业与技术,2004,24(5):175-177.

[2]周舟.高校教学物资仓库(化学药品)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29):189.

[3]蓝建京.高校化学与生物双专业实验室的药品管理[J].科教文汇,2012,(2):185-186.

[4]卢晓翠,罗海吉.科学管理实验室药品试剂[J].基础医学教育,2001,3(2):139.

[5]闵恩泽,傅军.绿色化学的进展[J].岩矿测试,1999,18(2):81-86.

[6]何邦平,陈杰,钟如意,刘小宇,朱梅,杨峰,徐建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13-114.

[7]薛叙明,张启蒙,汤戌龙,李军.高职院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科学管理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85-88.

[8]曾建强,陆海南,黄海儒,黄晓红.高校化学药品超市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