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相关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理相关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管理相关问题

篇1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程序

一、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一)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风险主要指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而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机会的可能性。企业风险具有客观性、偶然性、复杂性、可变性等。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面对风险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便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利益的管理活动。美国国家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赞助机构研究小组(COSO)报告中认为:内部控制是一种由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与其他人员执行,由管理人员阶层所设计,为达成运营的效果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令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二)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

损失前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经济性目标、安全性目标和履行社会责任目标3个方面:经济性目标、安全性目标、履行社会责任目标。

损失后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维持企业继续生存、促使企业继续经营、促使企业收入稳定、促使企业继续成长、完成社会责任5个方面。

二、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现代企业抗风险能力分析

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主要取决于其风险的识别能力、风险的承受能力和风险的化解能力这3方面。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与人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即与人的经验、风险意识、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对信息的把握等方面有关。企业有一个风险承受力的问题,当然也要有一个逐步适应、不断提高的过程。目前,企业的资金普遍短缺,其风险承受能力自然也就比较脆弱。现在频频出现的企业集团化趋势正是反映了企业努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置身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环境的变化既蕴含机遇,也隐藏着危机和风险。这需要企业具备化解和分散风险的能力。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企业管理者当局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模糊、风险管理缺位的现象比较普遍。具体来讲,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经营体制和管理制度上的风险,成功的管理模式如果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就会变成失效的模式。同时,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管理理论素质偏低。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改革滞后。

三、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管理技术选择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风险主体对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潜在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性质的过程。对风险的识别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来进行判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必须依靠对各种客观的会计、统计、经营资料和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损害情况以及风险发生规律。风险识别是一项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的工作。

(二)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的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风险衡量以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为主要测算指标,并据以确定风险的大小或高低。风险衡量一般需要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必要时借助计算机完成。风险衡量与风险识别以及风险处理在时间上不能截然分开。事实上,有些数量分析活动是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进行的,有些风险处理措施则在风险衡量时就已经存在。

(三)风险管理技术选择

根据风险衡量的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需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分为两大类: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和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前者是以避免、消除和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机会,限制已发生损失继续扩大的一切措施。后者是通过事先的财务计划来筹措资金,以便对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及时而充分的补偿。通过财务处理,可以把风险成本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进行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价称为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风险管理技术选择是否最佳,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风险管理效益的大小取决于是否能以最小的风险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通常要考虑该项技术的经济性、其与整体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实施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同时,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具有阶段性以及风险管理技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对风险的识别、评价,以及技术的选择需要定期修正,使选择的风险管理技术适应变化了的情况需要,从而保证管理技术的最优使用。

四、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对策

1、加强企业内部环境建设。内部环境体现了企业的特征,影响到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关原则和结构。(1)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便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保证经营方针和计划的贯彻与执行,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的相关要求,同时还能防止、披露和纠正错误与舞弊现象的发生。(2)加强企业风险文化建设。企业应形成相对稳健的风险文化。海信集团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们始终坚持“要发展,更要健康”的发展思路,在保持财务健康的前提下稳步地谋求发展。他们认为企业不应求一时一事的高低,应求强而做,只有做强的企业才可以真正做大。

2、完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为使企业风险管理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机构要独立地开展工作,但不直接干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它是对企业最高管理者负责。

3、完善现代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在现代企业风险分析清楚后,就应立即制定相应的预防转化措施,尽可能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现代企业风险预警制度若要能够有效运作,就必须要有正确及时且合乎企业所需要的各种风险管理资讯系统,提供及时而完整的经营成果数据供企业的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以实际经营状况数据体系来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

4、构筑3道防线――领导责任线、岗位责任线、审计责任线。(1)领导责任线。由于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企业的领导层应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定期专门研究企业风险管理问题,并根据企业的环境和形势变化确定本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和近期目标,要在企业行为决策过程中重视风险的比较论证,充分评估要对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对策。(2)岗位责任线。企业风险管理者要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负最终管理责任。在企业风险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下,企业各岗位风险管理者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执行并维护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企业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向管理者当局报告本企业的风险管理情况与问题。(3)审计责任线。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本企业的风险管理中负有监控责任。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可通过对企业管理者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提出改进建议来帮助风险管理者履行其职责。企业的外部审计人员也能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向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有用信息。3条防线缺一不可,其中领导责任线是关键,岗位责任线是重点,审计责任线是保障。

(二)未来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我国企业的风险有其自身的特征,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控的。因此,企业的管理既要借鉴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纵观全文,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是需要现代企业全员参与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是现代企业内控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现代企业继企业战略和质量管理的又一重大方面。现代企业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风险组合观、优化观、动态观,合理地确定企业风险度和风险管理目标,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群.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坤,李嘉明,周和生.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钱肇基.现代企业管理新思维丛书――风险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4、周兆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4).

5、宋清华,李志辉.金融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6、陈很荣,程鹏,吴冲锋.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10).

7、许谨良等.企业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阎天三,李永超.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J].经济经纬,2000(4).

9、唐振达,柯学宁.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关注风险管理 提升企业价值[J].学术论坛,2006(1).

10、陈洪隽.关于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5(93).

11、石玉英,乔林等.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方法简述[J].科技与管理,2005(4).

12、David Mcnamee,Georges Selim. The Nest Step in Risk Management[J].Internal Auditor,1999(6).

13、Bradbury,J.A.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differing concepts of risk[J].ScienceTechnology&Human Values,1998(14).

14、Fellex H.Kloman. Risk Management Reports[M].Seawrack Press.1996.

篇2

关键词 工程风险 风险管理 建设工程

作者简介:宋国栋,山东联邦律师事务所,研究方向:房地产与建设工程。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概述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定义

风险管理,即对潜在的各类意外和损失进行识别、预估,从而结合相应的情形采取应对措施,也就是尽可能做到事前防范,或者在客观上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找到卓有成效的弥补办法,从而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或有惊无险化险为夷。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整个过程都可能碰到不能预知的内外部的各类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大家称为工程风险。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是立项人员以现实的技术、管理和组织为基础,结合未来的情形(如政治、社会、经济、自然等)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进而作出预判,前述因素随时可能发生改变,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虽然人们期望的是在立项的研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详细而全方位的预期,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现实往往差强人意,而由于情况的多变性、随机性以及人们的有限理性,一般是达不到囊括所有的项目风险的,因此项目风险的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这也是本文要达到的核心目的――通过项目风险的过程管理,将风险控制到尽可能最小的范围,这不仅是一种技术性的变革,更是思维的革新。

(二)项目风险的特征及识别

1.项目风险的特征

(1)客观存在性。大家都清楚项目风险是伴随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因为导致项目风险的各类风险的因素客观存在的缘故,一旦导致风险的各种因素达到触发点,风险便会产生。虽然人们都希望能够有效控制甚至杜绝风险的发生,然而完全要达到消灭项目风险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下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发生的条件和几率进行改善,从而降低损失。

(2) 偶发性与规律性并存。某一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条件和不确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现象风险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个别风险事件的发生也许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寻,但根据统计学原理,如果对大量风险事件资料的统计分析与研究,会很惊奇发现风险的发生也是有章可循,当然前提是研究的样本足够大。只有掌握风险发生的规律性,我们才能对项目风险进行人为的掌控,不至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突发状况时束手无策,也就是说只有在掌握风险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风险管理才是科学的风险管理。

(3)多样性。作为大型项目的建设工程,它有实施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困广、涉及的风险因素数量和种类繁多等特点,因此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应对各种名目繁多的风险,这一现象也更加剧了风险管理的复杂性,但是也提醒风险管理者在指定风险管理策略的同时必须全面的检索风险点,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得有任何的懈怠,一旦遗漏风险点带来的损失可能是致命的。

2.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管理,最先也是最首要的自然是风险识别,也就是一种发现与识别项目风险体系的过程。基于工程项目的特征,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1)从结构角度,即将项目从结构角度进行拆分,不同的结构模块的特征和风险点也会不同,相应的应对措施也会有所差异。

(2)时间角度,即按照项目建设的阶段首先进行分解,由于工程不同阶段会产生各异的项目风险,遵从一般项目进度,时间轴的方式可分为: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计划与设计、项目采购、项目施工、试生产及完工验收,项目使用阶段――保修期。

(3)目标角度,也即将项目从目标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可能影响项目质量、费用、进度的因素,例如安全目标实现的风险的可能性。

(4)因素角度,也就是说按项目风险因素的种类进行分类考察。风险分解过程如果仅仅使用某一种方法显然无法达到目的,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配套其他方法综合分析。其中因素维可以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有:施工技术、生产工艺等;非技术风险有:政治及法律风险、自然环境等。

(5)环境角度,即将项目置于具体的环境中,随后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解,环境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非自然环境,前者指的是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而后者则指的是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工程管理;建筑行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27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139

建筑单位的招标风险管理是控制成本、提高建筑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招标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例如成本控制不到位、风险管理不及时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工程项目招标不规范,使得一些综合实力不高的单位竞标成功,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产生很大影响。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招标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招标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1 当前建筑单位招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招标管理是建筑单位根据项目需要编制标书,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相关事宜进行确定,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管理、验收的过程。招标管理是建筑单位对经营成本进行控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控制,通过招标管理,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对综合实力较高的企业进行选择,从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建筑单位招标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风险问题:

1.1 招标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建筑单位招标管理过程中,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建筑单位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等方面比较重视,招标过程也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招标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招标管理体系,导致招标管理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例如在合同制定、标书拟定等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使得各项工作不能积极落实,最终导致招标风险增大。

1.2 监管不严

招标过程的复杂程度较高,项目招标过程应该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投标人进行考核,选优择优,最终促进工程项目施工完成。招标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则会导致整个招标管理过程的监管不严格,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正当行为。例如在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暗箱操作、欺诈漏项,使得整个招标过程形式化,没有积极发挥招标过程的作用,这种现象在我国建筑市场中比较常见。另外,有的施工单位并没有施工资质和相应的条件,但是可以以挂靠的方式进行投标,而有的施工单位夸大自身的资金实力,在投标过程中故意漏报或者不报一些项目价格,压低工程造价,通过一些不正常手段获得项目,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使得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不达标,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1.3 招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比较差

在当前建筑单位的招标管理工作中,招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比较差,对整个招标过程的影响也十分严重,例如建筑单位的招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因此在编制招标文件的时候出现问题,我国很多建筑单位都是自行编制标书,很多企业的招标人员经验不足,在制标书的时候不规范,对涉及工程项目的各项内容的编制不全面,不符合国家的规定,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后期评定与定标,导致招标过程中的风险增大。

1.4 监督力度不够

招标过程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督制度作为保障,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督,才能达到招标过程的规范性,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数量增多,但是依旧表现出“僧多粥少”的现象,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竞争形势下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差异不明晰,则很容易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我国在招标方面的监督力度不够,缺乏明确的、完整的监督机制,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会想办法从这些漏洞中获取利益,不利于工程招标的顺利实施,同时还会对工程项目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2 建设工程招标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不断健全招标风险管理体制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可以对建筑单位招标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控制,是提高建筑单位招标风险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建筑单位的健康发展。建筑单位招标管理的过程中,第一,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得各个部门能够在招标管理管理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建设单位自身应该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对工程项目施工需要的成本进行分析,对施工质量要求等进行研究,从而有助于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的标书,对招标过程进行规范;第二,采购部门主要负责采购和招标,财务部门要负责对整个过程的监管、其部门要提出相应的物资需求,并且及时做好物资采购情况的跟进,确保招标风险管理过程可以顺利完成;第三,要树立一种风险控制意识。在建设单位招标过程中,整个企业都应该要树立一种风险管理意识,要将风险管理当作一项常规工作,设立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对招标过程中的常见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并且要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对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更好地做好风险管控,实现公平、公正招标。

2.2 规范招标行为

在招标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招标过程的规范,按照标书、行业要求、法律法规等,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审查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严格、公平,对投标人所提供的所有资质进行查阅,一旦发现有虚假投标行为,要将该单位列入黑名单,并且对其信息公示。另外,为了确保整个招标过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必须要定期对招标进度以及每个进度的结果进行公示,便于相关部门以及群众对其进行监督,防止暗箱操作。

2.3 不断提高招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建筑招标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影响招标管理水平的关键的因素是招标管理人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养会直接影响招标风险管理水平,甚至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当前招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不高是影响建筑单位招标风险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原因。在建筑单位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招标工作队伍的建设,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专门从事建筑单位的招标相关工作。在人员选聘的过程中,应该要选聘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上岗之前对招标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保证其业务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能够满足相应的岗位需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还应该要定期对招标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考核、培训,提高招标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及时编制科学、全面的标书,做好建筑单位的招标风险管理,使得整个招标过程更加公平、顺利。

2.4 加强对招标过程监管制度的完善

在招标管理过程中,由于对招标过程监管不够严格,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违规、违法现象,使得整个招标过程变得不规范。尤其是受到利益驱使,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频频出现,对此,要建立合理的监督制度:第一,应该要设计施工管理监管制度,工程项目建设必须要按照监管制度进行,不能随意更换现场管理人员;第二,可以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通过群众监督来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管,群众可以履行监管部门的义务,同时还可以对评标专家的评定结果进行监督,群众可以根据自己对建筑行业的了解,对招投标过程进行跟踪,发挥监督职能,可以有效减少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现象;第三,监督管理部门要注重招标后的投诉与质疑,在招标过程中可能有的企业对标的结果不满意,从而提出质疑,对于这些质疑,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要及时进行处理,参与项目调查,按照规范化设计标准以及程序对招标风险进行管理,并且督促建筑单位强化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使得招标过程变得更加规范。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招标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对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招标过程进行规范,减少招标过程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永健.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4).

篇4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量大,建设工期长,投资巨大,易受不可抗拒因素和意外事故的影响,具有风险性大,风险不确定的特点。随着铁路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展开,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带来的损失也无形加大。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此,就需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本文就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风险管理的引入、风险管理的程序等方面对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字】铁路工程,项目风险,项目特点,管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项目风险日益增多。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且易受不可抗拒因素和意外事故的影响,同时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且相互关系错综复杂,风险发生的概率、强弱程度、波及范围和致损规模都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项目招投标制、项目业主责任制和风险投资机制的逐步推行和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国际保险市场的局限性和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相对滞后,都要求我国各经济单位加强自身的项目风险管理。因此,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推广对促进我国铁路经济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存在的客现性和普通性

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超越人们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而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2、风险存在的整体性与叠加性

任何一个项目风险的发生都将对项目总目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项目总风险是各子风险的叠加与复合。

3、风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何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速发展。

4、风险的可变性

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5、风险的相关性

各种风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通过项目建设特定的环境和各种可能的途径进行组合,形成特殊的复合风险。

(一)因果相关:指一风险的发生导致另一风险的发生。

(二)共同前提相关:是指各项目风险共同地依存于同一前提条件。如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风险与施工安全事故风险,一般来说,共同依存于承包商能力,即承包商能力强,素质好,管理水平高,施工质量风险与安全事故风险就小;反之,施工质量风险与安全事故风险就大。

(三)复合后果相关:项目复合风险有时并不简单地呈现线性叠加,各单一风险的综合作用往往导致颇为意外的结果。

6、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及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风险的识别依据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里基础。风险识别的依据有:

风险管理计划

在风险计划中,应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对风险分析与评估及风险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2、项目计划

项目目标、任务、范围、进度、质量、造价、资源等涉及项目进行过程的计划和方案都是进行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特别是这些计划中的各种假设和约束条件,项目不同参与者的相关利益,以及对项目目标的期望值等。

3、风险分类

明确合理的风险分类可以避免在风险识别时的误判和遗漏,有利于突出重要的因素,发现那些对项目目标实现有严重影响的风险源。

4、历史资料

以往相关项目和相近项目的历史资料等是风险识别的重要信息和依据,同时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也是进行风险识别的重要依据。因为相似的工程风险都有相似的潜在发生因素,有经验的工程师就能判断在项目的哪个环节需要注意,或者一旦出现类似风险,用何种方法去应对。

四.风险的识别方法

1、工程类比法

类似的工程常发生相似的事故。这样,熟悉和掌握类似工程的事故及其原因和危害,在新的工程来施工前,将其与类似的工程进行比较,并结合该工程的具体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其可能发生的工程事故有所了解。

2、资料分析法

详细占有并深人分析与工程有关的各类资料,对识别铁路工程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它主要包括:设计资料、地质资料、气象资料、建设单位资料和建筑材料与设备的供应资料。

3、环境因素分析法

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义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地理和人文环境比较重要。

4、实地调查法

对工程有关的风险因素进行实地调查是识别工程风险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当资料不充足时尤为重要。

5、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是一种树形图。是从结果至原因描绘工程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主要用于分析工程事故的原因和评价事故的风险。

五.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风险进行监测和实施控制措施的工作。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订相应的规避措施。

1、建立风险源清单,清单中应根据铁路工程施工风险的种类分别明确列出客观存在的和潜在的各种风险,应包括影响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的各种因素,并确定风险控制对策和措施。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制。实现预前控制。

2、构筑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提升风险决策和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系统可以让风险管理部门尽快地掌握施工各个环节的风险苗头,还可以成为风险应对的支撑工具和平台。可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和以物资流、资金流、工作流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完善数据库信息系统,逐步开发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到风险监控处理等管理软件,建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模块,设立风险预警、防范预案、应急机制等系统。

3、强化要素管理,控制风险诱因。通过对现场人、机、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的有效控制,选择各种避免损失和控制损失的对策,分析各对策的成本及后果。根据实际状况及风险管理的总方针和特定目标,确定出各种对策的最佳组合,并形成最终决策,从而使损失减小

到最低程度,达到预期的目标。

4、强化过程控制,通过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的现场作业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督和控制,对于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可采取旁站等跟踪控制措施,严格把好安全关和质量关。

5、强化安全教育和方案审核,完善安全监管体系。通过有效手段做好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对安全问题的感性认识和风险意识。作好安全专项方案与技术措施的审核,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六.结束语

由于铁路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工期长,投资巨大,因此,如何多快好省地建设铁路,将投资约束机制和风险管理引入铁路新线建设管理之中,组建真正的项目法人或项目管理委员会,将是深化我国铁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崔丽红 魏庆朝 曹学贵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中国铁路2001-11-15期刊

[2]翟福杰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管理研究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04-20硕士

[3]王殿文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6-15期刊

[4]邱青云 石立成 王世宁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4-06-30期刊

篇5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对策

在我国当前很多工程的建设,由于一些经济风险,最终导致了非常大的损失。如何将风险降低,通过什么措施降低风险,这对于每一项工程来说我们都要对其做好经行风险评估和分析。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项目工程经济分析是最常用的。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实现预期目的,项目经理就必须对项目成本运行状况了如指掌,通过分析数据,严格对成本进行控制。现如今,建筑市场的竞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对于供需的不平衡,供大于需,必然会使不少建筑企业面临倒闭。当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风险,消除其影响。

一、控制工程施工企业经济管理风险的价值

加大对风险的管理工作,是提高有效控制能力的重要做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制定有效地控制风险的预案将可能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对其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对风险可能导致的危害进行评估,然后有效地处理这些潜在的风险,将项目的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我国建筑企业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市场中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工程管理,尤其是工程经济管理。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新形势下对建筑行业的要求,对于实现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改革也有巨大推动力。

二、工程经济管理中具体风险分布

(一)风险存在于招投标过程

(1)预估工程量和施工图纸设计花费较大。工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利益,所以目前,很多工程在设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私自进行招投标,各项准备活动将无法按照正常的时间完成。甚至有的企业错误的对于实际工程进行估算,结果工程量的施工与实际的工程量差距巨大,增加了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从而影响了企业对于工程的施工。

(2)风险存在于低价竞标过程。工程招投标市场目前竞争相当激励,面对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很多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开始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标方式,以谋取更多的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以低价方式竞标是夺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一是建筑企业众多,工程项目供不应求,一些企业因没有揽到工程,人员和设备闲置现象严重,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它们就会采取低价夺标。另外,在当前的招投标管理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业主利用自身买方地位,压低工程报价,并在发标后对合同和造价进行修改。最后,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合理,管理方法落后现代工程管理要求,导致工程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严重背离,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增大风险。

(二)工程清单项目和计量统计的不一致

这方面产生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招标过程不严格,存在一些企业自身就对项目所有工作量不明确,也就无法为中标方出具工程量清单,清单的工程量,基本上是由承包商自己根据招标图来计算的。第二,业主所提供的工程清单内容与计量统计的不相符合。招投标的过程,对于报价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误解。以上两种情况,一旦报价存在偏差,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就变大。许多施工人员的素质和素养不高,再加上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严格、不全面,这些都无形之中给施工带来了隐患。施工企业必须依靠人来实施,所以人员是工程施工质量过硬的保障。有一些施工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欠缺,没有充分的施工责任心及安全意识。对于安全隐患的忽视,对于工作环境的正确认识不高,这些都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甚至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

三、预防风险的原则

有两个原则是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所必须遵循的:一是未雨绸缪,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制定的进度计划是科学合理,具有可操控性。在各个监管环节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确保工程项目的进展和计划一致。首先,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前,应该详细列举双方的责任明细,深度强化思想意识。其次,可以购买相应的保险,小投入,大回报,这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突发性事件对于企业的影响。还有强化企业应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某些紧急状况,要用合理的手段降低企业的损失。最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想要利润效益最大化,还应该有强有力的管理防范系统。

四、风险预防防范措施

(1)工程担保。在防范风险的所有的方法中,工程担保是较有效的一种,担保需要分阶段设置实施:招标投标阶段的投标担保;工程实施初期的预付款担保;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履约担保;工程保修期保修担保及业主支付担保。

(2)工程保险。工程保险对于建筑企业避免风险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为了工程施工中出现事故时,施工企业能够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赔偿,而不至于造成资金链断裂迫使项目工程停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关规定,要求建筑企业必须为建筑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3)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技术加强工程风险管理。有三个问题主要存在于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中。一个是施工技术方案缺乏选择空间。另一个是工程造价师很少参与施工方案讨论,无从进行经济分析。三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施工图纸与施工具体情况不相符的问题时,不能及时修正。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也出现过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为了有效应对这个问题,项目部成立了专业技术小组,专门负责修正施工图纸工作,有效提升了相关工作效率。

(4)加强管理招投标工作。寻找专家队伍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和打分,剔除不合理的施工方案;要根据工程业主要求来选择最佳施工方案;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来开展工程造价编制工作,确保工程预算符合实际要求;要综合工程报价、施工企业实力来选定最佳承建企业。

(5)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要对合约关系人的财务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合法的检查工作。一是审计承包商对外签订的一系列合同,主要审查以下两个方面:合同主体是否为关联单位,合同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二是检查承包商的开户银行。三是对承包商的拨付资金严格监管,就那些手续不全的承包一经发现要立即要求补充手续,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依据,则拒绝继续合作。四是对承包商的进出账目全面监管,重点是对关联单位和内部往来的账目检查,和其他长期挂账而没有进行即时结算的资金往来。

五、结语

由于每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都是庞大、复杂化的工程,每一个建设步骤都紧密相连,并且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属性。针对不同的项目又有不同的经济管理办法和措施,从而产生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因此,实事求是这是对于问题处理的最好的态度和方法。参考文献:

[1] 秦素珍.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商情,2013(49):254.

[2] 谢丽,谢世权.路桥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2):4041.

[3] 张虹霞.浅议提高工程经济管理作用的办法[J].世界家苑,2011(8):94.

[4] 曾庆军.全面质量管理下工程经济管理的功能定位及实践[J].城市建设,2012(14).

篇6

【关键词】 建筑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策略;研究

建筑施工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建筑工程不仅资金投入较大、工期长,同时建筑工程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很多,所以面临风险会更多。由此看来,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风险管理指的是正确认识和分析风险,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的过程。也就是说,对没有发生的风险和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造成严重后果,进行科学、合理管理,从而完成既定目标。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建筑项目存在风险,探讨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策略,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建筑项目存在风险分析

1、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建筑施工风险之一,毕竟整个建筑施工主要是以资金最为保障的,没有资金作为保障,建筑施工很难做到顺利开展。建筑施工经济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业主因素以及材料因素。首先,业主因素。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业主没有资金,但是却争着要项目,即使有了资金,也是尽量少给以及不给,甚至出现欠拖资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以后的建筑工程款项的结算买下了祸根。另一方面,材料因素。材料经济风险主要来自于材料价格上涨,实际建筑施工中,材料费用可以占到整个工程成本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因此,材料涨价也是很重要的经济风险。

2、组织管理风险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所涉及的部门是很多的,包括设计方、施工方以及业主等。为此,要想做好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加强组织风险管理是必须的。组织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风险。在建筑施工之前,由于设计时间较为紧迫,施工图纸会陆续出现,甚至会出现图纸拖延的问题,还有可能出现图纸错误,这是设计风险的典型代表。其次,承包人风险。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也是千变万化的,承包单位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管理不完善以及问题解决不及时,都会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以及效益。最后,供应商风险。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出现物资供应不及时以及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甚至物资时间、数量以及供应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3、技术以及自然风险

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与自身技术专业能力不相适应的工程技术问题,由此造成的工程事故、试验失败等,严重的会造成人员伤亡,程度较轻的至少也会造成工程成本增加。由于工程项目施工一般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气候、水文、地质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必然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行。

二、建筑项目风险管理解决策略

1、努力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风险管理人员是建筑施工管理层,他们管理素质的高低与水平深刻影响着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人才选拔机制,对于那些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三高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分配,保证他们岗位与水平能力相匹配,充分发挥他们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强化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于那些水平低、素质低的人员,企业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包括基本知识以及技术能力的培训,甚至包括对建筑工程基本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素质与水平。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做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

2、强化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指的是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对建筑施工项目所进行的项目分析以及绿色控制。技术施工人员根据建筑工程的各个细节各个过程制作出绿色控制的方法和途径,进而建立施工企业绿色管理战略。在施工企业中树立全员绿色理念,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建筑施工以及规划。绿色工程管理不仅仅包括绿色管理理论,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绿色管理渗透到建筑施工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当中,使得建筑施工更加的生态、环保、绿色。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理念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效益,是近几年在建筑行业中普遍流行的重要建筑施工管理理念。

3、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风险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全过程风险监督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监督管理的关键,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风险监督管理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全过程风险监督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风险监督管理交底制度。在每一个项目施工之前,风险监督管理人员都应该根据规章制度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做好相应的风险监督管理交底工作。其次,制定相应的风险监督管理作业指导书。对不同的机械、材料、环境以及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确保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建筑工程风险控制。再次,执行风险监督管理样板制度,在进行大面积的建筑施工之前,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实施样板间、样板制度,保障建筑工程风险监督管理得到有效提升。

4、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是做好建筑工程风险施工管理的重要方式,安全应急预案在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原则基本一致,但是根据不同的施工环节,安全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也是不同的。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首先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相应的调查,根据不同的施工安全程度,进行相应的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做好基础。其次,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设备保养。各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建筑工程安全风险施工管理的有力保证,定期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进行相应的保养,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速度以及效率。

总结

总体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建筑工程越来越复杂,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风险。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及时掌握必要的风险识别技术,同时还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尽可能解决和防范风险出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建筑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以及质量的顺利开展。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深入探讨自身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创新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策略,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唐伟镔.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的形成与处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2)

[2] 王志金.基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 2009(07)

[3] 卿姚,王月明.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02)

篇7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使企业面临威胁,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如国家政策变化、法律条文修改、利率波动、原材料市场变化等,都可能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2.资本结构不合理。许多经营者认为,资金越多,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因而盲目扩大资金规模,忽视对资本结构的控制。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增多、利润减少,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有可能息税前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侵蚀自有资本,使企业资不抵债,不得不宣布破产。

3.市场风险机制不完善导致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大。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很多制度还不规范、不成熟。整个市场的风险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完善的市场风险机制应是:高风险的产业利润高,并且承担风险的企业的权利和责任非常明确。而现实的情况是有些风险高的产业利润并不比低风险产业利润高,有些承担风险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很不明确。

4.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来临时往往措手不及;有的企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纵容甚至参与违法事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有的财务人员过分依赖经验决策,导致决策失误。

5.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我国很少有企业建立起规范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缺乏准确预测、衡量、跟踪、解决财务风险的方案和程序,企业无法准确预见和把握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与风险,从而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就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它是随客观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产物。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可以帮助人们主动去揭示引起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

2.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了风险。对于不确定性的控制有助于财务风险的控制。

3.可度量性。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可以用数学尤其是概率统计等科学方法来进行度量。如果企业财务风险不能度量,对财务风险控制便是一句空话。

4.双重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双重性是指财务风险既有收益的一面,又有损失的一面。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对我们全面把握财务风险有很大帮助,既要看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避免财务风险损失;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风险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准确把握时机,进行科学决策,获取风险报酬。

5.全面性。创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企业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对我们从全局出发有很大裨益,既要探寻各种财务活动中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表征及度量和控制方法,又要对企业财务风险整体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又要正确地权衡企业各种财务关系。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提高企业应变能力,防范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财务风险。首先,要分析财务报表,随时准确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在作财务分析时,要重点分析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其次,要随时收集外部环境信息,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机遇及所面临的威胁。如央行一再提高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财务人员要仔细分析这些变化为企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同时又给企业造成哪些威胁。再次,准确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对于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企业可运用投资报酬率、内含报酬率、回收期等指标进行分析决策;对于所面临的威胁,要尽可能采取各种规避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可采取的防范措施有风险转移法和会计上的提取损失准备法。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一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产品销售给商业企业,将特定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拥有专门技能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完成。二是将资金转换成黄金或其他不易贬值的固定资产。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企业可借助会计上对各风险事项进行评估并提取风险准备金的做法,如对各种投资提取风险减值准备,以防范投资减值损失;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以防范资本损失。

2.改善资本结构。为防范资本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财务风险,一要树立资本结构控制观念;二要参照国家要求、同行业平均水平、竞争对手情况建立企业资本结构控制标准,如一般生产性企业流动比率应控制在2左右,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40%-69%。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为防范财务人员素质原因造成的财务风险,一要建立财务人员培训机制。要制定培训计划,为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创造条件,对财务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制定培训考核制度,考核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参加培训或予以解聘。二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不仅要控制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有关的风险,还要控制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预警体系是进行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预防风险或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财务风险预警对于预防或识别重大财务风险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具体步骤有:

篇8

[关键词]白癜风;精神紧张;精神抑郁;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75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70-02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虽无自觉症状,但由于常发生在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且目前治疗相对较困难等原因,给许多患者的精神和心理造成极大痛苦,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同时,由于白癜风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心理问题又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及疗效,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报道甚少。因此,我们就本院皮肤科门诊近5年的551例自觉有心理问题的白癜风患者的性别、职业、皮损面积、单双侧分布、皮损的活动性和分型等情况与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自2000年来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7443例白癜风患者的完整病案记录,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共551例,其中男304例,女247例,年龄1~74岁,平均为(29.8±12.6)岁。

1.2 研究方法:根据我们自行设计的白癜风科研病历,详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型后逐项如实填写。采用统一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员对病例进行面对面同等细致询问。内容包括:性别、职业、皮损部位、面积、单双侧分布、疾病分型、活动性等情况,并让患者自身评价其心理状况。心理状况评价分为:基本正常、精神紧张、精神抑郁、抑郁+紧张,共四个等级。

1.3 统计学处理:统计数据用SPSSl3.0版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用统计分析方法为X2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心理问题与白癜风患者性别的关系:在本组被调查的551例患者中,自觉精神抑郁者106例,其中男75例(占70.8%),显著多于女性。男女患者不同心理状况的构成经卡方检验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理问题与白癜风患者皮损分布的关系:白癜风皮损双侧分布的患者其精神紧张、精神抑郁及紧张和抑郁的比率分别为65.5%、76.4%和76.2%,明显多于单侧分布的患者人数(P<0.05),表明心理问题与白癜风皮损的分布密切相关(见表1)。

2.3 心理问题与白癜风患者病情活动性的关系:在自觉有精神紧张、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方面,病情处于活动期的患者人数所占比率分别为76.1%、91.5%和82.2%,而处于稳定期的患者人数仅为23.9%、8.5%和17.8%,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白癜风患者病情的活动性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确的相关性(见表1)。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患者心理问题与皮损分型和面积的关系。皮损分型包括皮节型、局限型、肢端型、面颈型、泛发型等5种类型,而皮损面积则分为轻度(小于1%体表面积)、中度(1%~5%体表面积)和重度(大于5%体表面积)三类,但经统计学处理,未发现精神紧张或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与白癜风皮损分型和面积之间有相关性(见表1)。

3 讨论

虽然目前白癜风的病因、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的异常已成共识,提示精神心理因素与白癜风的发生发展存在相互作用。

篇9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借贷;风险管理

在目前网络借贷十分复杂的情况下,网络借贷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无法有效的对风险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检测,但是有效的运用大数据分析在网络借贷中的结合,可以实现网络借贷的高效、风险低的特点,这是有效提升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的方法。同时在网络借贷过程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可以有效的提升网络借贷风险测试的效率,并且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的成本,促进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的水平。

一、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的落实监管层的政策

在现如今,之所以会出现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各种相关的法律不够完善和相关的监管措施缺失,因此这就需要对我国的网络借贷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健全专门的监管机构[1]。当前由于我国的相关借贷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如今的网络借贷不同与以往的银行借贷。现在的网络借贷过程中,有很多都是属于混业经营,在借贷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因此传统的金融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无法有效的运用到网络借贷业务中来,也就造成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的缺失,这同时也是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二)在网络借贷过程中风控的措施单一

在目前的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借贷行业正在飞速的发展,同时网络借贷中的风险问题就是借贷中的最大问题,同样目前由于网络借贷风险管理过程中监管上的问题,从而导致在网络借贷过程中,有效的风控手段十分单一匮乏[2]。基于大数据的背景下,网络借贷风险管理机制中,部分平台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十分薄弱,有的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只顾于信用风险,从而忽视了实际的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从而导致在网络借贷过程中,对于风险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太过于单一和狭窄。另外还有因素就是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而网络借贷相比较银行借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目前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从事相关的网络借贷方面的人才和本身的资金不足,也是导致网络借贷过程中风险存在的因素。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借贷L险管理的策略

(一)不断的健全风险监管的制度

在目前的大数据时代,要想有效的优化网络借贷网络借贷管理,首先就需要注重不断的健全网络借贷的风险监管制度,不断的健全网络借贷行业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建立相应的违规处罚措施。有效的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网络借贷的外部环境,有效的避免网络借贷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事件,从而有效的提升网络借贷中的风险管理[3]。另外对于相关的网络借贷的各个平台的注册资本和经营模式做出详细的规定,有效的设置相应的行业门槛,对不合格的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源头上的杜绝,而且需要不断的完善网络借贷平台的退出机制,避免在网络借贷平台中出现诈骗等等这样的恶性事件。另外需要不断的完善、明确相关的监管机构的职责与职能,在2016年8月24日由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这也是有效提升我国网络借贷风险管理机构的有效方式,让我国的网络借贷行业至此走进有法可依的时代,但与此同时仍然需要注重不断的健全相关的风险监管制度。

(二)不断提升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大数据的时代下,要想有效的进行网络借贷风险管理,就需要具备极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在目前的网络借贷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把风险控制作为前提,再来进行网络借贷业务的开展[4]。在网络借贷过程中,要注重提升风险意识,不能只注重追求网络借贷平台的交易额,因此要网络借贷平台要注重业务部门和平台风控部门的有效监督和合作,注重在提高网络借贷的交易量的情况下有效的兼顾到实际的风险问题。另外要加强网络借贷平台中,整体的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在网络借贷行业中,需要注重对员工进行定期的风险培训和学习,在实际借贷的各个环节中,让员工能够有效的养成主动的考虑和评估的习惯,有效的保证整个平台能够有效的相应国家相关政策和监管的正确方向,保证平台的健康良好发展。

(三)不断的提升网络借贷平台的实力

在现如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借贷行业正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但由于网络借贷行业本身的入门标准不高,因此要想在网络借贷行业中始终保持长久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建设力度,有效的提升网络借贷平台的实力[5]。只有有效的提升网络借贷平台自身的实力,注重在网络借贷平台中有效的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才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优势,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要深刻的认清网络借贷和传统借贷模式最大的差异就是互联网的属性,所以在大数据的环境下,要不断的进行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从而有效的提升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升级,实现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的最优化。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的深入人们生活的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借贷行业同样也正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对于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的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的研究,都对网络借贷行业的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分析,为我国的网络借贷行业有效的提高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从而促进网络借贷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文正. P2P网络借贷风险形成机理及其监管思路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

[2]黄国平. 模式"异化"的网络借贷风险管理与监管[J]. 财经问题研究,2015,11:40-47.

[3]杜忠原. 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 电子商务,,:.

篇10

1.管理者风险规避意识滞后。我国企业管理者滞后的风险规避意识意识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的原因之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方面,管理者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上并没有将风险规避意识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是放置在了无关紧要的位置,这就使得风险规避意识制度的制定缺乏可操作性,甚至于是直接外来引进一些规章制度,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险规避意识制度,在落实期间,往往出现碎片化的问题,即制度不成体系,与内部管理、内部审计、会计管理无法结合在一起,执行起来缺乏力度。另一方面,管理者风险管理思想意识滞后,还表现在无法把握风险规避企业文化这一问题之上。毋庸置疑,有关会计风险规避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是目前我国企业风险规避意识管理最为影响的因素之一,但是,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上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存在“人云亦云”、“得过且过”的问题。在实施企业文化的建设的实践中,不重视企业文化的渗透力与长效性建设,从而导致会计风险规避制度建设的低效化问题,无法对风险规避意识管理实施有效支撑。

2.会计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建设亟待完善。作为企业来说,是否具有完善的会计风险管理体系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有效对策之一,如果反其道而为之,则会产生上述诸多会计管理风险的表现形式。为切实发挥其作用,要实现企业收益合理分配,首先构建起会计风险监管体系,并根据实际需求予以优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管理风险规避体系的完善,但是,就目前来说,其独立性建设亟待加强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过程控制阶段。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体系是为了防止会计业务与预算相背离的一个主动预警的体系,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可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预测、主动纠错的手段,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实效。但是在具体的监管中,会计人员不具有独立的独立监管权,从而使得过程监管只能是处于形式化的发展状态,无法实现过程监管的实效化发展。二是机构的设置。一些企业低估会计风险管理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在机构的设置上并未将其作为独立监管机构单独予以设置,即使有的企业设置了相关的机构,但是却存在职责不明、权力不够的问题,从而导致其处于“名义监管却无实权”的尴尬境地。

3.会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不能满足需要。会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建设是目前我国企业所面对的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在其业务经营的过程中,会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建设如果高度重视自己岗位上的会计风险管理管理,就会在会计风险管理岗位上强化自己的职责,注重对自己相关的部门与人员实施有效的会计风险管理监管,并将落实各项会计风险管理要求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这一会计风险管理思想意识的指导下,必然会使得企业的会计风险管理管理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各岗位的管理人员与相关从业人员无法履职,相关制度落实总是存在一定的漏洞,从而使得企业会计风险管理面临诸多风险。这主要表现在目前一些会计风险管理岗位人员技术水平低下、实际的从业经验不够往往就会直接导致个人的会计风险管理职责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履行,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增加企业会计风险管理的难度。

4.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我国企业目前缺乏专门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机构,不同部门的会计管理风险规避制度往往是由本部门来制定,其执行也是具有部门化的特点,这就导致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风险规避就存在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内部控制制度整体性和协调性极为匮乏,再加之上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从而使得不同部门之间的会计管理风险规避的制度规范在具体的执行实践的过程中互相打架,这就使得制度的落实难以有效发挥其控制作用,以致会计管理风险规避制度的落实只是流于形式。

二、我国企业会计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1.强化会计风险规避管理意识。我国的企业的发展还处于低级的阶段,其从业人员对于实施全面的会计风险规避管理还处于认知的阶段,为有效实施企业的会计风险规避管理,就应该强化管理者与员工的风险规避优先性的意识,即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落实国家、行业的会计管理风险规避的各项制度规范,同时强化企业文化在会计风险规避制度建设中的渗透力,并将其作为自己履行职责的基本前提。

2.提高会计风险管理的独立性。正如前文所言,制度的建设是强化会计风险管理的基础,为达此目的,就要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根据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与自己企业的主要具体的实际发展水平相结合,对现在的企业的业务实况作出全面的梳理,从而使得制度的制定更具有实践性,具体来说,则是要建立长效化的会计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同时要明确各岗位的主要的职责,并以此作为考核奖惩的主要依据。

3.完善会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建设。强化培训是合理规划会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建设有效手段。培训,可以使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员工成长,或是提高员工会计风险管理操作技能,或是提高员工理论知识,或是增强会计风险管理员工的质量意识,或是使会计风险管理员工了解企业企业的文化,提高凝聚力。开展着实有效培训是可行之道。

4.健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内部构架。对于企业的会计风险管理实践而言,完善的内部组织架构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这是抵御风险,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基于此而言,企业就应该切实按照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的相关规定予以落实内部组织架构建设的具体任务,针对企业在内部组织架构建设方面所存在的“只建设不落实”的问题,注重制度的落实,即以公司制的构建为契机,明确各部门、各相关人员的基本职责,尽力做到“依法办事、各司其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