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风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金融监管
一、引言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中,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分析,从而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十分必要,直接影响到银行能否长久经营下去。
二、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概述
国有控股银行,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国家全资拥有的银行,广义上也可指国有法人单位为第一控股股东的商业银行。目前,我国狭义上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有五家,即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加快建立商业银行。从1979年到1993年,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初步建立了现代商业银行体系。此时,银行体系中占据绝对地位的是国有银行,绝大部分国民生产中的“金融剩余”都进入了国有银行。同时,由于税收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导致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国有控股银行担负起了政策性职责,行使了财政职能。
2003年起,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虽然学者对于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式各有争论,不过股份制改革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一种方式,对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说并不是没有逻辑。此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规模、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盈利能力等各项指标持续向好。不过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主要收入来源为利差,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70%到80%。
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的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并不是长久之道,很容易受到不良贷款的影响。特别是从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利润增速开始下滑,被快速发展所掩盖的问题和风险开始凸显。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有必要全面分析风险,找出成因和来源,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一)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体系中的金融中介,其主要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如果借款人一旦出现违约现象,到期无法偿还贷款,这种违约行为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信用风险。尤其是对于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说,其体量比起一般股份制银行更大,并且往往担负着一些处置国有资产等职能。对于一些贷款项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往往无法选择。因此,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比一般股份制银行而言,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贷款逾期、借款人违约等信用风险。
一般而言,在金融市场上,对于少数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只能依靠司法强制力对他们进行信用威慑。法律要对不讲信用的行为有足够的震慑力,才能发挥其作用。然而在实际中,执法人员由于受到各种阻碍往往不能公正地审判。法律保障不完善,是商业银行的正当利益得不到保障、信用风险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是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者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在实际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支付风险,这是指银行在支付到期负债时,由于业务期限错配,长期贷款未到期,导致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满足支付,只好以高成本为代价在银行同业市场进行拆借资金来支付。二是大额资金往来风险,指的是由于商业银行在手头只保留少量的现金头寸应付日常提现,一些非预期提取将会使银行头寸吃紧,可能会发生间歇性透支,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引发局部性的流动性危机。
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而言,流动性风险具有内生性和隐蔽性两个特点。内生性,指的是商业银行通过为存款人和借款人提供流动性不同的合约,为客户提供了流动性保险,同时将风险转嫁到了银行本身。隐蔽性,指的是流动性风险存在于整体中,是一种间接风险。目前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认识不足,一般较难发现流动性风险。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属于外部风险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密切相关,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家政策风险等。商业银行对这些风险无法控制,只能通过预备防范,降低市场风险对银行的影响。目前,利率市场化和外汇行情的剧烈变动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风险已日益凸显。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与银行内部人员的操作失误或程序运转失灵有关。这种风险属于内部风险,其发生原因有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内部控制体系运转失效等。
四、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创新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
首先,银行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加快相关监管法规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要理顺政府和国有控股银行之间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国有银行的干预,强化政府的监督人的角色,使国有控股银行的角色更加清晰。
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一套对国有考核监测评价体系,综合考核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损益等经营管理业绩,进而控制经营风险。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科学监测指标体系,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客观公正的评级。
另外,需要建立国有控股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披露的信息质量。例如,定期公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建立重大案件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创造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以保证公众及时获取信息,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二)完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首先,由于国有银行改革时间不长,很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系冗余,对比一些年轻的股份制银行而言,体制不够灵活。因此,要注重治理结构的改善,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并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确立风险管理责任人。
同时,还要完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识别风险,是各种内部管理办法和制度的结合,更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机制。为了完善内控制度,需要健全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度,建立完善的授信审批制度,做好贷前审查、贷中追踪、贷后管理,建立信贷风险的监测及预警系统等。
五、结语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创新,我国银行业已经进入全面开放阶段,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面临全方位的挑战。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必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进行有效识别,创新风险管理体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为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章娅薇(1995―),女,湖北监利人,河南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在读。]
参考文献
[1] 郝宏海,武军.浅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J].河北金融,2011(12):14-16.
篇2
[论文摘要] 通过对资产负债非对称安排风险分析,构建非对称结构下商业银行潜在损失模型,从而指导商业银行提高非对称风险的免疫能力。
一、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商业银行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1] 重大历变过程。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多种管理模型,其中不仅有效率前沿模拟、久期匹配(或称免疫)、现金流量匹配等单一目标模型,还有动态财务分析模型、随机规划与随机控制、多重限制决策模型等多重目标模型。这些模型都从资产负债合理安排的角度对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指导建议,但很少涉及现有资产负债非对称安排的风险评价;如何对资产负债结构非对称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风险损失的数量和症结所在,对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达到合理经营目标会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面临非对称的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重要目标是在股东、金融管制等条件约束下,使利差最大或利差波动幅度最小,从而保持利差高水平的稳定,以便更好的实现最大化收益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管理者一方面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即运用利率敏感性、期限结构、var分析等理论作为依据,适当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减少或避免损失;另一方面是运用金融市场上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换等保值工具,弥补资产负债不合理安排的损失。银行在对资产负债调整过程中,出现结构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成为了困扰商业银行的难题,也是商业银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从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来看,可以将不对称划分为期限不对称和规模不对称两种形式,而且这两种情况还经常相伴而生。期限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产与负债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不一致,规模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产与负债比例安排不合理。无论是期限不对称还是规模不对称都会使得商业银行极大的风险之中,本文从期限不对称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从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安排给出较为合理的指导意见。
三、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建立
1.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适用范围
(1)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期限:模型中期限的确定利用了“持续期”的基本概念,模型中用d来表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持续期是指一种有价证券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即金融资产的现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反映。②持续期中体现了净值的观念,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机构,业务中包含了一系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构成了银行的负债和资产,银行的净值为某资产现值与负债现值之差。③持续期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同时包括了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④许多专家主张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不应以资产负债的到期日作尺度,而应以资产而负债的期限作为标准。
数量:在期限确定之后,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会出现一定差额,期限短的负债(资产)将对期限长的资产(负债)产生影响,期限短的负债到期后需要长期限的资产来保证支付,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收益潜在损失,由此模型中风险资产的数量主要由负债数量期限组合与单项资产期限对比关系来确定。
c(风险资产数量)=(约束条件:单项资产期限cdi<组合负债期限)
风险系数:与数量确定一样,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出现差额后,期限短的负债(资产)将对期限长的资产(负债)收益产生影响,短期内到期的负债项目需要动用长期资本项目保证支付,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潜在收益损失(应该收入而不能收入的损失),损失的系数为c涉及资本的组合利率,用rate表示。
(2)模型的适用范围。在资产负债期限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负债先于资产到期,需要用其他资产或提前变现资产的方法来弥补资金缺口需要,因此出现资产不能得到全部收益而产生的潜在损失。
2.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上述参数分析,确定如下模型公式:
其中 (1)
表1 模型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3.关键指标值的计算方法
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的计算
其中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其中分别为第j项资产在总负债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组合利率的计算
其中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目标总资产中权重和利率。
四、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验证
表2 2004年12月31日 xx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 (单位:百万元)
资产负债非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9、10、11、12项是基本不具有流动性的,负债项目中9、10、11项是不具有流动性的。
资产负债高度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1、2、3、4、5项都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第7、8项具有中等流动性,第6项(贷款)具有较差的流动性。负债项目中2、3、4、5、6、8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1、7具有较差的流动性。
资产负债抵补分析:
流动资产项目:1+2+3+4+5+7+8=4931(百万)
流动负债项目:2+3+4+5+6+8=3437(百万)
流动资产项目-流动与负债项目=1494(百万)(2)
从上表来看贷款占总资产的54%,长期投资占总资产的24.5%;存款占负债的82%,同业及金融机构占比8.4%。由于长期投资流动性非常差,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存贷款管理。这家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存期比例如表2所示。
由于(2)式中差额与负债中活期存款基本一致,因此在进行风险分析时不考虑活期存款对贷款资产的影响。
计算模型中的关键指标值:
(3)
(4)
按照模型中组合利率的确定原则,贷款资产项目一年、三年期持续期限均小于负债组合持续期,因此在利率确定时不考虑此两项资产,因此组合利率仅涉及五年、十年期贷款资产,结果为:
风险资产组合利率(5)
风险资产数量 (6)
根据公式(1)百万元
表3 2004年12月31日年末存贷款及长期负债结构表(单位:百万元)
结论分析: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由于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期限安排不合理,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巨大的潜在损失;上述模型中因期限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潜在损失约占利息收入的13.75%(如果商业银行得到全部贷款收益为4038百万元),对于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60%~80%的商业银行来说,损失近六分之一利息收入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可能将商业银行置于亏损的边缘。工商银行2005年利息收入达到约1300亿元,利润为约330亿元;如果按照损失五分之一利息收入测度,盈利状况将大打折扣。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免疫策略
以上模型仅仅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的损失分析,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还要面临利率变化而产生的资产负债净值变化的损失;因此资产负债的风险免疫策略还应该重点考虑期限限不对称潜在损失和利率变动资产负债市值的损失两个方面。
商业银行为规避上述两项风险,可以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期限结构最大限度的合理配比,尽量减少结构安排导致不对称损失和市值变动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商业银行要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创新,稳定负债资金来源和期限来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将短期存款用于发放中长期贷款的“短存长贷”现象比较普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现象非常严重;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具有被动负债比例高、主动负债比例较低、短期负债占比过高、中长期负债占比较低等特点;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特点,商业银行要从自身负债业务特点出发,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借鉴国外创新成果,积极地开发新型金融产品。通过吸引新的客户群体、拓展业务领域、增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资本业务创新、存款证券化、利率浮动型存款、个人理财产品开发工具创新,保持负债业务的相对稳定性,避免资本市场、利率市场化、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诸多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约翰·马歇尔[美]:金融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黄宪陈春艳赵伟: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模型的新发展[j].经济学动态, 2006,3:79~83
[3]娄祖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资产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程乐砚刘胜会: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论自律性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及组合优化模型[j].科技与管理,2004,1:69~71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析;防范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导致其净利息收入或市场价值偏离预期值的不确定性。自1952年至70年代末, 我国人民币利率始终是管制利率。但管制利率并不等于利率的永恒不变,当政府调整利率政策时,依然存在利率风险的可能。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2008年下半年3个多月时间,央行已经连续5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因而有必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及其管理问题。
一、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作用与必要性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从而有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1.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作用
《商业银行法》第31 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上下限,确定存款利率,并予以公告。”这样就会造成利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市场的供求变化, 利率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在筹集资金时所付出的报酬, 以及在运用资金时所得到的收益不相同, 于是商业银行不得不面临利率风险。首先是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在利率市场化的过渡时期,银行业因为激烈的竞争而导致存贷利差缩小。具体表现是:贷款利率大幅下降、银行筹资成本增加。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总体上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水平下降将难以避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普遍在70%以上,利差缩小无疑将对银行赢利造成严重影响。其次是当前国家为鼓励投资,刺激国内经济增长,人为地压低利率,形成“金融抑制”。
2.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迫切主要体现在:(1)外部环境的变化。从经营环境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运用利率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日益频繁,商业银行经营的利率环境波动性加大,利率风险更加凸现。从监管环境来看,巴塞尔委员会和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要求不断加强。(2)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资产长期化趋势加剧,负债中定期存款比重降低,存款活期化趋势加剧。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为利率风险的来源。加之净利息收入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更加大了利率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二、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措施
1.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越来越暴露在利率风险之中,传统的利率管理模式己不适应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一套新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来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一个完整、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系统需要由以下责任部门和相关的支持部门、业务部门构成,每个部门和组织都具有明确的风险管理责任。
2.完善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的资金定价机制
资金的定价对外是银行与客户商定借贷资金价格的行为, 对内是对资产运作风险和预期收益的控制性活动, 要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高效率、低风险, 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就必须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资金定价机制。金融产品定价主要是确定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变动规则及违约责任, 也就是确定是采用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 但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定价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利率风险问题。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基本上没有设立专职的金融产品定价部门, 容易造成各种风险。因此, 要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完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加强对金融产品定价问题的研究, 设立并强化专职的金融产品定价部门。
3.科学预测人民币利率走势
有效的利率风险控制必须建立在对利率走势的正确判断上。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波动受市场影响,银行管理者对利率风险的判断有更多的依据和基础。而我国商业银行关于利率预测的工作还刚刚起步。要科学预测利率走势,必须系统地掌握利率预测理论和方法,借鉴西方先进利率预测模型,结合我国的利率形成机制,创造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预测模型。利率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率变动方向,利率变动水平,利率周期转折的时间点等。同时,商业银行也要随时关注央行政策举措,及时捕捉政策信号,准确预测政策走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减少政策性风险。
4.完善利率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 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1)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职能部门基本上是资金财务部门, 主要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文件的转发及解释等工作。但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尚无法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鉴于金融产品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 我国商业银行要将金融产品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能集中由同一部门管理-利率风险管理部, 并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 如董事会负责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政策, 统计部门负责提供资产负债剩余期限等数据, 研究部门负责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利率的走势预测等等。(2)建立利率风险管理的监督反馈机制。建立利率风险管理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对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进行及时、定期、规范的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与之配套的、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 通过其反馈功能将获得的信息与部门正加紧制定“放贷人条例”和相关的管理规定。此举意在保障有资金者的放贷权利, 是对其财富使用权的尊重。
5.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
(1)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建设。首先
要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丰富发行品种,调整证券的期限结构使其逐步合理化。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资产证券化的二级流通市场,使证券市场为商
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要大力培育金融衍生
市场。金融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金融衍生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银行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2)提高利率市场化的透明度。一旦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利率水平就将由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来决定,此时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价格就会各不相同。因此要通过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来确保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要加强对利率的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的利率行为,提高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要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总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利率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在科学进行利率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银行可承受的利率风险总额,并将其按产品、部门进行分解,由各部门、机构分别承担各自风险限额的控制进行管理。否则,利率风险管理方方面面只能是空谈。
参考文献:
[1] 冯宗宪,郭建伟.银行利率定价原理和方法[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8
[2] 李焰.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及管理研究[J].财贸经济,2000(9):43-44
[3] 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1):68-72
[4] 石彬.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6:104-105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10-0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日常信贷工作过程中预测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和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办法综合处理风险(包括降低和避免风险),最大程度地保障信贷资金的效益性,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下面,笔者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定义及分类
1.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定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不确定性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约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引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或概率。
信贷风险管理是指银行通过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并选择相应的手段,以最小的支出获取最大安全效果的过程。
2.西方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分类。西方的信贷风险管理起源于保险,根据贷款风险结果可否保险,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1)静态风险。静态风险又称之为纯风险,主要指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它只有风险损失而无风险收益,一般不可回避,风险承担者不得不被动防御。由于是源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静态风险基本符合大数定律,一般是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其发生概率,因而可以通过社会保险来承担风险损失。
商业银行只要发生信贷业务,就必然面临静态风险,此时商业银行可通过保险的方式对风险进行转嫁,从而降低信贷风险,减少信贷损失。(2)动态风险。动态风险又称之为投机风险,主要指商业银行贷款决策失误或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或经济环境的改变和市场各种行情波动等因素引发风险的可能性。由于其发生的概率和每次发生的影响力大小都随时间而改变,这种风险难于计算和把握,一般社会保险不对此承担风险。动态风险只能由商业银行和其借款企业共同承担。
3.我国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法。贷款风险分类指银行综合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并运用最佳判断,根据贷款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作出论证,它不但包括结果,也包括过程。近年来,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在比较研究各国在信贷资产分类方面做法的基础上,要求商业银行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商业银行实行风险贷款五级分类,是我国金融监管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自身稳健经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客观上也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从而有助于推动在我国建立现代银行制度。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原因,又有银企关系,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及相关各部门的原因。综合起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性原因。商业银行是信贷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经营性原因和具体操作失误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自身对信贷资产风险的产生、发展缺乏一整套完整、健全、科学的管理与防范体系,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和制度执行不严格,缺乏严格的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制度。加之,由于经营管理人员和具体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放款缺乏对贷款企业及项目审查,加上责权利不对称,形成信贷经营风险。
2.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信贷经营活动中,企业在贷款申请材料中故意隐瞒甚至谎报其投资项目的风险信息,以获得他们需要的贷款,而商业银行若不能力争获取详尽的资料及信息,就不能排除贷款决策的潜伏风险。
3.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没有对信贷风险准确评估,这反映了银行对信贷风险缺乏判断力。
4.其它原因。信贷风险的形成,还会由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行政干预、企业机制不健全和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商业银行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大量存在。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程序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为了正确识别和认定信贷资产的经营风险,建立并强化风险的防范、控制和补偿机制,降低信贷资产风险,减少信贷资产损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信贷风险管理程序一般包括收集数据信息、核实并整理信息资料、分析信贷风险,并作出管理结论。
1.收集数据信息。根据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目标,信贷人员要收集分析所需各种信息和数据资料。一般信息收集内容有宏观经济形势信息、行业情况信息、企业内部数据,如企业市场占有率、销售政策、产品品种、有关预测数据等,以及对信贷风险分析起重要作用的企业财务报表。但财务信息只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在某一时期的结果,能部分地反映造成当前结果的原因,但并不反映经济活动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不能全面揭示形成原因。因此,需要分析者收集相关资料信息。信息收集可通过查找资料、专题调研、座谈会或有关会议等多种渠道来完成。
2.核实并整理信息资料。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资料,首先核对和明确信息资料是否反映了真实情况,所收集到的资料相互间是否有较大出入。如果证明企业财务报表中重要数据不真实或有重大出入时,应该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提出怀疑,放弃投资或借款给该企业。以下所介绍的各种分析方法和理论,都是以提供和使用真实的信息和资料数据为基础的。因此在进行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信息的真实性。
3.分析信贷风险并作出结论。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在作出信贷风险分析结论时,要根据信贷风险分析目标和内容,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寻找信息和资料数据间的因果关系,联系企业客观环境情况,解释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揭示企业经营成绩和失误,暴露存在问题,提出分析意见,探讨改进办法与途径。
四、信贷风险分析内容及方法
1.信贷风险分析内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面风险分析、系统性风险分析、财务风险分析、担保风险分析等方面。(1)企业基本面风险分析。在这一部分,信贷风险分析人员应分析客户基本情况、经营范围及主营业务组织结构、企业类型及业务经理人员的情况及其附属机构的情况,还要对借款用途、生产利用效率、融资能力、信用记录情况进行分析。(2)系统性风险分析。主要分析该企业所处行业、市场情况,对其产品未来发展前景作出判断。(3)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是由于公司筹措资金时举债而引起的风险。对公司的财务风险分析主要对企业的资产结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等方面进行风险分析。(4)担保风险分析。主要对作为企业第二还款来源进行分析,对保证单位偿还能力进行分析,对抵押品、质押品进行准确评估。
2.信贷风险分析方法。对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法是指预测者根据已有的有关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未来变化趋势作出分析判断,确定预测值;定量分析是指利用有关历史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对未来作出预测。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信贷风险分析也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要作出定性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在进行分析时,既要掌握分析目标所需指标的资料,又要了解相关指标的因果情况;既要收集企业内部的报表资料,又要掌握企业环境的变化情况;既要有客观数据资料,又要有文字意见资料。(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过去情况的反映。因此,要时刻注意数值的时间性,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下的可能结果。要联系企业和投资者、决策者的实际情况,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提出建设性的分析意见。(3)抓住重点、综合分析。在进行信贷风险分析时,往往一两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既要对指标本身的数值进行分析解释,又要对该指标数值对其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解释。企业的经济业务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要通过综合分析判断,得出分析结论。
参考文献:
1.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圣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董谭玖.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3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79-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成为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明显,但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艰难曲折,我国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依然困难。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困扰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授信审批放贷逐步集中、风险管理不断强化,银行资金更多地流向了大集团、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越来越严重,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环境不断恶化。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既影响了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也反映出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信贷资产在商业银行资产中所占比例最大,信贷资产质量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特征,对于防范银行信贷风险至关重要,也成为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一)外部风险要素
1、宏观经济环境。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随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较为明显。随着科技进步、技术更替,一些观念落后、不愿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的中小企业,很有可能被淘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周期波动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生产,尤其是中小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差、应变能力弱,往往首当其冲,进而引发银行信贷风险。
2、区域因素。区域自然资源、金融生态、经济环境、地方政策等区域因素对中小企业发展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引发银行信贷区域风险。人民银行在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中发现,政府干预造成的占30%,政策影响造成的占30%,国家产业或行业结构性调整的占10%,地方政府、司法、执法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占10%,而银行自身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仅占20%,外部区域性因素合计占了80%。
3、行业因素。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所处行业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处于孕育形成、衰退阶段的行业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市场供求、企业生产管理都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银行对处于该阶段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处于高风险状态。对于处于成长阶段行业的企业而言,银行风险则相对较小。
(二)内部风险要素
1、财务风险。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不真实的情况。财务信息披露的很少,银行审批信贷时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资产结构上,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比率都较高,严重依赖于流动资产和短期负债。中小企业创造现金流能力较低,通过再投资扩大生产的内源融资能力受到限制。中小企业可抵押的合格资产较少,抵押担保难以有效落实,增加了信贷风险。
2、管理风险。我国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少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作用过分突出,缺乏有效约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的影响,造成中小企业经营随意性大、稳定性差,容易盲目扩张,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因此,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企业经营者或主要控制人的个人征信状况,亦是衡量风险的重要因素。
(三)银行自身风险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管理机制等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在信贷中往往只重贷款,不重管理,尤其对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不够重视。而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不规范性使得贷前实地调查成为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而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又使银行需要时刻关注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严格进行贷后管理。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
(一)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
1、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银行应当变被动响应国家金融政策为主动寻求利润增长。只有商业银行重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业务而不是政治任务,才能真正把中小企业信贷做好。
2、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应实现一定的经济规模,这是风险和成本控制的先决条件,因此商业银行要树立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做大的理念和决心。
3、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要特别重视人的作用。中小企业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指标去衡量风险,所以提高信贷经办人员的调查水平和风险识别水平尤为重要。
(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组织体系建设
1、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其一,传统的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是“谁审批谁负责”,出于对中小企业风险的考量,信贷人员会产生“惜贷”行为,宁可不贷款,也不愿意承担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风险。其二,中小企业信贷的特点决定了该业务的开展不同于一般的大客户信贷,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负责中小企业信贷的营销、审查、风险控制、贷后管理。其三,专业化运作有利于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从而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信贷单笔业务成本偏高的问题。
2、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特征对客户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户经理不仅要能够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还要能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调查来核实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加强对客户经理的业务培训,使客户经理熟练掌握信贷业务、企业经营和会计核算知识,提高客户经理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了解和预测企业经营信息,消除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贷风险,实现银企互利双赢。
(三)优化信贷流程
1、加强贷前调查。完善非现场调查和现场调查。在现场调查之前,信贷人员应从工商部门、行业协会、银行同业、供应商、商、消费者等方面广泛收集有关借款申请人的信息,并综合分析借款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同时,商业银行信贷人员要跳出财务会计资料,改变传统的偏重企业报表的习惯做法,更加注重客户人品、产品、押品以及水表、电表、纳税表等信息,以真实、全面反映客户的经营情况。信贷人员还要开展现场调查,通过实地走访,与企业员工交谈、沟通,来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资信情况。
2、强化贷后管理。要经常深入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强化对客户经营风险的监控力度。检查不仅要密切关注客户经营、资金运转、贷款流向等情况,更要关注担保人或被担保人的经营情况,防止因担保人经营困难,导致第二还款来源不足的风险,以及信贷客户自身经营正常、但被担保人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风险。信贷业务人员要经常跟踪保证人、抵押物的状况,分析保证人的偿债能力和抵押物的价值减损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
(四)创新担保方式
中小企业可供担保的资产不多,往往担保方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信贷发展的因素。
1、重视人保作用。其一,以有实力的主要经营者个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作为中小企业贷款的辅助担保方式,要求主要经营者以其个人全部资产承担无限责任;其二,请贷款人寻找一定数量的担保人,共同担保债务的履行。
2、群体担保。中小企业及其经营者往往存在一个关系相对密切的群体。由这些群体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能有效减少监督成本甚至交易成本。如果中小企业恶意逃债,而群体代为赔付,将导致中小企业及其经营者失去群体支持,这是极其高昂的成本;同时群体成员也十分了解各自的信用状况,会对加入者的信用状况做出谨慎选择。
篇6
【关键词】操作风险;收入模型;度量方法
操作风险是伴随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三大风险之一,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相比,操作风险更加难以识别、计量和控制,因此国内外银行极易忽视对它的防范与管理。直到巴林银行等一系列国际银行破产倒闭事件发生之后,操作风险的管理才逐渐引起国际金融机构的重视。而我国商业银行也是近年来才开始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和管理的。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表现
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最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首次规范了操风作险的定义是由于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1]。从定义中可知,操作风险与生俱来,可能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过程的每一个部门和环节。
在我国,近些年商业银行大案要案频发给银行代来巨大损失,表1是邵兵、徐越根据中国中小银行网相关资料整理出的近年来部分银行操作风险案件[2]:
表1案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操作风险管理缺失,这不仅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资金损失,而且会严重损害商业银行的声誉和社会形象。必须持续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识别、研究和管理。
二、操作风险的特点
操作风险有其自身的特征即不可预测性、分散性、内生性、频率与损失成二维分布四个特点[3]。但具体到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操作风险呈现以下5个新特点:(1)发案的频率高,且突发性强。(2)涉案金额较大、且管理人员欺诈所占的比重增加。(3)操作风险的主要形式是欺诈。(4)案件多发生在基层营业分支机构。(5)作案形式更加多样化。
以上特征表明了操作风险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商业银行很难对其进行计量和控制。因此,通过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将抽象的操作风险转变为直观的数字,可以有效地对其加以防范和化解。
三、我国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及实证分析
(一)操作风险模型的选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规定了操作风险的三种计量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高级衡量法。21世纪以来,操作风险的衡量呈现出模型化发展的趋势,其量化方法大致分为“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两类[4]。
1.“自上而下”法,是在对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不甚了解情况下,对其市值、收入、成本等变量进行分析,然后计算操作风险。这一类的模型包括:CAPM模型(收入模型、证券因素模型)、基本指标法、标准法。
2.“自下而上”法,是在对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经营状况及各种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后,分别考虑各个部门的操作风险,最终将其加总作为整个企业的操作风险。这一类的模型包括:计分卡法、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极值法。
目前,由于我国一般情况下只能取得金融机构的公开年报数据而很难获取其内部数据,所以我国不适合选择“自下而上”法。在“自上而下”法中,基本指标法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考虑银行的资产结构及资产质量等总收入以外的因素;而标准法虽然风险敏感度较高,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达到此方法的使用标准;对于证券因素模型,由于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所以也不适合采用。只有收入模型对数据要求相对较低,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所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用收入模型进行操作风险度量。
(二)收入模型
收入模型法的原理:各种风险因素都表现在企业的收入中,将企业收入的波动性中不能被所选风险因素解释的部分认为是由操作风险所导致的。将企业的净利润作为被解释变量,企业外部的因素如市场因素、行业因素等作为解释变量。具体模型为:income=a+b1x1+b2x2+b3x3+……bkxk+u(式中a是常数,b1,b2,b3,……bk是k个未知参数,x1,x2,x3……xk是k个风险因素,u是随机误差项即操作性因素)[5]。具体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我们认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主要因素有:1、国民经济的增长。银行发展应该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使用GDP的增长率作为这方面的代表变量。2、银行的盈利能力。存贷利息差是我国银行主要的收入,我们使用两年期存贷款与两年期存款利差作为银行赢利能力的指标。3、消费物价指数(CPI)。物价指数代表了经济环境中的通货膨胀情况,通货膨胀的大小会影响到银行的存贷情况,从而间接影响银行利润。4、证券市场。我们考察的对象是上市银行,其收入受证券市场的总体表现的影响,所以选用上证日平均指数作为这方面的指示变量。
将以上变量代入收入模型,得出商业银行的收入模型为:
(三)实证分析
为了方便数据的选取,选择招商银行和深发展银行两家股份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具体数据如表2:
(数据来源:净利润来源于招商银行、深发展银行公布的各期年报;GDP增幅、物价指数来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证指数来自中国金融投资公布的数据;存贷款利率来自人民银行历次存贷款利息调整对照表。)
1.回归分析结果
对以上两家商业银行的资料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为:招商银行的可决系数R为0.968,Adjusted R-Square值为0.951,F值为60.308;深圳发展银行可决系数R为0.913,Adjusted R-Square值为0.87,F值为21.11。可见OLS线性回归结果比较理想,整个方程的拟合程度很好。可决系数都达到0.9以上,说明利润方差的90%以上都可以由该模型进行解释,即操作风险在总方差中占到10%以内。
2.操作风险资本的计量
(1)绝对操作风险的计量。操作风险对应的方差=净利润总方差×(1-R2),操作风险对应的标准差为操作风险对应的方差的平方根值。根据收入模型知,在99.9%置信水平下操作风险的估计值为3.1倍操作风险对应的标准差[6],计算出招商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在99.9%置信水平下操作风险的资本金分别为18.94亿元和8.22亿元。由于两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净利润的平均值都存在差异,使得绝对操作风险不能准确得比较两家银行操作风险的实际大小,这就需要借助相对操作风险数值来比较。
(2)相对操作风险的计量。根据统计知识,引入了比较系数ν,即相对操作风险值ν=σ/X。其中,σ为操作风险引起的标准差,X为净利润的平均值,ν值越大,表明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净利润的波动越大,即相对操作风险值越大[7]。由表2中数据计算出招商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在1998-2007年之间的平均利润分别为36.674亿元和7.465亿元,根据表3中σ值计算招商与深发展银行的操作风险的比较系数分别为0.167和0.3549。可见,深发展银行的操作风险要高于招商银行的操作风险。
3.模型有效性验证
采用收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深发展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明显高于招商银行,此结论符合实际情况。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验证:
(1)资本充足率方面。从公布的年报数据获知,截止到2007年末,深发展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为2200.56亿元,资本充足率仅为5.77%,还达不到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严重制约了该行业务的快速发展。而招商银行2007年末的资产规模达到了13105亿元,资本充足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能够有效抑制该行风险资产的过快增长。
(2)不良贷款方面。从两家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可知,截止2007年12月31日,深发展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4.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5.62%,是上市银行中不良资产率最高的;而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03.94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1.54%,在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率较低。
(3)成本费用控制方面。深发展银行在2006年之前每年的营业支出和营业费用的增长速度总高于其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而招商银行通过不断提高其将费用投入转化为收入的能力,来保持每年都能有较高的净利润增长率,减少了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或有风险方面。从比较两家银行近几年的财务公告来看,深发展涉及的诉讼案件远远多于招商银行,可见招商银行面临的或有损失可能性与损失金额较小,这表明招商银行在经营的稳健性方面要优于深发展银行。
综上可知,深发展银行的操作风险高于招商银行。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与两家银行的实际操作风险状况是相符合的。把一些从银行外部获得的数据代入收入模型不仅可以得出较准确的绝对操作风险资本量,还可以通过相对操作风险值来对不同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比较[8]。对银行外部来说,监管机构或者投资者可以利用收入模型评估某家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或权衡投资决策;对银行内部来说,银行自身也可以通过该模型计量出绝对操作风险资本量,从而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操作风险的收入模型度量在我国银行业是可行的。我国商业银行此阶段应在现有条件下不断熟悉和完善该操作方法的具体过程,不断积累操作风险的衡量经验,以便将来采用更精准、更灵敏的度量模型。
参考文献
[1][英]休伯纳(Robert Hübner)著.李雪莲万志宏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新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3-5.
[2]邵冰,徐越.论我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08(4):53-56.
[3]尹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J].消费导刊,2008(3):77-80.
[4]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S].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田玲,蔡秋杰.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3(8):38-43.
[6]魏海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测度和监管方法[J].新金融,2002(8):20-22.
篇7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中间业务迅速发展,无论是中间业务的范围,产品服务品种,还是在总收入的占比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展与提升,中间业务已成为许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高效运行,可以为客户带来带来便利,其意义明显,具体表现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同时有利于银行监管,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但是,中间业务的风险不容忽视,它在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安全经营带来隐患。因此,如何有效的评估中间业务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是我国商业银行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和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防范措施,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所以,研究中间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对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及其意义
(一)中间业务的含义
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有多种划分方法,传统的分法是将银行业务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所谓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产,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英语中,中间业务原文为Intermediary Business,意为居间的、中介的或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也可称为中介业务、业务。中间业务是银行在办理资产负债业务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银行业务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
(二)中间业务的种类
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传统的中间业务包括汇兑结算、票据承兑、收付、代客理财、信托租赁及国际业务的信用证、代客买卖外汇等。近二三十年来,适应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变化,银行的中间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新兴业务层出不穷。如由于电子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信用卡业务、电子转账系统业务;由于世界贸易和资本借贷的发展,出现了担保承诺、融通、债务互换、信息咨询业务;特别是为了风险规避和逃避金融监管,出现了一大批新的金融衍生业务,变称收费性业务及表外业务。这些新兴业务大多属于中间业务范畴。
为了进一步落实2001年7月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将中间业务分为九大类,具体如下:
1、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国内外结算业务,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
2、银行卡业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业务。银行卡是由经授权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3、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包括政策性银行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代收代付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其他银行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等。
4、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业务,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等。
5、承诺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贷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种。
6、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业务。如远期外汇合约、金融期货、互换和期权等。
7、基金托管业务,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会计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和其他基金托管业务。
8、咨询顾问类业务,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以及银行的客户资金运动的记录和分析,并形成系统的资料和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业务经营管理或发展的需要的服务活动。例如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
9、其他类中间业务,包括保管箱业务以及其他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
(三)发展中间业务的意义
1.中间业务创新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必不可少的业务内容
从现代银行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经营的盈利点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从最初的货币兑换到存贷款业务,从证券投资到多种经营,就是一个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的历史,就是从一种传统业务转向另一种新兴业务的历史。我国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己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储蓄和投资主体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转变为居民个人和企业,居民成为储蓄主体,企业成为投资主体,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在商业银行单一贷款资产结构状况下,尤其是在防范金融风险,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等约束条件下,普遍存在“惜贷”和“慎贷”现象使其获利能力大大降低。
2.中间业务创新是应对激烈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的限制将逐步取消。与中资银行庞大的服务网络和长期的本土关系相比,外资银行经营传统的存贷业务仍然存在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等问题。而中间业务成本低,利润高,风险小的特点,必将成为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竞争的切入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银行的竞争,就是银行新兴业务的竞争,重点是中间业务的竞争。因此,面对国内、国际金融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面对产品众多、服务全面的全能制外资银行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创新业务,完善功能,增强自身竞争力。
3.中间业务创新是树立形象、带动存贷业务的需要
商业银行利用中间业务服务面广、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特点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有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 稳定的关系,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和信赖性,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从而对传统的存贷业务起到稳定和带动作用。有一些中间业务,经过试点,积极创造条件,即使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情况下,也是完全必要而又可能开展的。在商业银行法之后出台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在经过央行批准后,可以开办金融衍生业务,证券业务以及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 。这可以被看作是管理层在银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下的一种大胆的尝试。这对于正在寻求利润增长点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要抓住机遇,大胆地创新发展中间业务。
4.中间业务创新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增强资金流动性
根据中间业务的定义可知,多数中间业务交易费用较低,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资金,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中间业务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之内,不必为此类活动提取风险准备金,也降低了管理成本。中间业务中的许多金融产品,具有可转让性,从而增强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如商业银行通过有追索权的贷款债权转让,将流动性较差的贷款证券化后出售,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再如发行备用信用证安排票据发行便利等,或者以银行的信用与信用评估能力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等等。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各类中间业务的风险情况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这些类型的风险在银行各类中间业务都有所表现,但是不同风险对不同类别中间业务的影响却有较大差别。总体上说结算性、性、服务性中间业务风险性较低,融资性中间业务风险虽然较高,但风险来源并不是银行作为中介者所产生的,而是银行作为贷款者所产生的,其实质是信贷风险。剔除这一因素,融资性中间业务的风险也是十分小的。相比之下,担保类与避险类中间业务风险较大。在这种条件下,商业银行开展各类中间业务就应该有不同的风险估算。
具体来说,我们从各类中间业务主要涉及风险的性质来比较狭义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我们将巴塞尔委员会所列8类风险按性质分为市场性风险、管理性风险、政策法律风险、递延风险。市场性风险是由市场状况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政策法律风险是由国家政策法律变动或银行法律文本漏洞所引发的风险,管理性风险是管理疏漏或银行内部人员职业道德缺乏所引发的风险,递延风险主要指上述各类风险在社会中传播所进一步引发的风险。在风险性质分类基础上,我们发现,结算性、性、服务性中间业务主要涉及到管理性风险,而很少涉及市场性风险,融资性中间业务所面临的市场性风险主要来源于其信贷风险,相比之下,担保性和避险性中间业务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状况的变化。
(二)中间业务风险的特点
1.分散性
中间业务是多元化经营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筹资、信用卡、国际金融、电脑信息等部门都与中间业务有关联,风险点较多,防范风险的难度较大,风险分散于银行的各种业务之中。
2.自由性
目前,许多中间业务的开展没有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类中间业务,大多数不需要相应的资本金,无规模的限制,只要交易双方认可,就可达成某些业务协议。这样虽然能刺激中间业务的扩张,但是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3.隐蔽性强
在现代科技支持下,银行信用卡、电子转账系统、ATM机、网上银行等创新手段和创新业务不断涌现,同时,也加大了中间业务的风险。另外,中间业务中的大部分业务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这使得许多业务的开展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真实反映,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中间业务潜在的风险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分析,也使得金融监管当局无法对银行的。
4.估算难度高
对于大量的不断出现的创新工具,单笔业务量相对较小但种类繁多,要运用传统的风险识别评价及决策方法来准确衡量这些业务的风险程度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中间业务的交易,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主要集中在银行的证券商手中,有交易集中化的趋势,这种集中化的趋势和中间业务的高杠杆率联系在一起,使得从事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即存在较大盈利的可能,同时也必然潜伏着巨大损失的可能。
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在高级金融发展史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己有160多年的历史,近二三十年发展尤为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随着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签订和实施,中间业务已成了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经过几次大的中间业务风险事件后,各国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风险控制也得到了加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除了交易类中间业务没有开办以外,其他各类中间业务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从中间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来看,不同的商业银行都有较大的提高。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该项指标分布在18%-29%的区间内。新兴商业银行的比例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分布在22%~34%之间。 但就总体而言,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规模偏小,范围较窄,而且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业务品种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在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方面,人民银行虽然已经制定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但还没有完备的中间业务风险防范机制,中间业务防范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防范风险的组织结构不合理
我国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上的缺陷更多的表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身上,其他新兴的商业银行虽然在产权结构和四大行有所不同,但其组织结构和四大行的差别不大。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是一级法人的总分行制,分支机构层次之多、之广是罕见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这种机构设置造成管理困难,信息传递不畅,是一种粗放式经营,主要表现在:一是重传统,轻创新,中间业务的发展严重依赖于传统业务;二是重规模、轻效益,中间业务的发展仍然没有走出粗放经营的路子,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业务所处的从属地位,再加上不少业务尚未规定收费标准,使得中间业务普遍缺乏成本核算意识,也没有较强的效益观念,不仅没有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反而成为制约效益提高的成本耗费源,给商业银行带来经营上的风险。
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庞大、重叠的机构设置,内部机构的多头管理,使商业银行职能和效率的提高受到严重影响,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严重制约。多头管理影响了下级行的日常工作,也加重了下级行的负担,使下级行一个时期内的经营目标、任务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难以提高。上下级行各内部机构之间的联系被紧紧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形成条块分割,因而不能发生多方联系,掌握全面情况。目前,银行经营收入主要依靠存贷利差收入的大背景没有改变,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考核主要还是以存贷款规模为主,辅以资产质量指标考核。各基层领导出于对政绩的追求,将中间业务当作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吸收和稳定存款的一种附带性手段,而且开展中间业务的动机不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夸大市场份额,分支机构考虑的是没有个人风险责任前提下的业绩,对中间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好与坏,风险程度的高与低则不予重视,致使银行在中间业务中出现随意确定收费标准,少收费、无偿服务甚至垫付资金的恶性竞争局面。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银行用银行传统业务的思想去经营中间业务,以吸收多少存款作为是否开办中间业务及其开展好坏的标准。这种不讲价格,不计成本,致使银行信用价值扭曲错位的做法,给中间业务的开展埋下了大量风险隐患。
(二)风险防范制度不完善
第一,缺乏一套完整的防范中间业务风险的管理办法及操作程序,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存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明确、缺乏全局性的问题。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掌握不准,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即使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也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对于如何开展审批制的中间业务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缺乏对中间业务的有效监管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容易使各商业银行对 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考核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致使商业银行难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的中间业务经营制度和风险评估与监控制度,导致中间业务在开展中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间业务内控制度有待改善。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高负债、高风险、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目标等特点,客观上要求建立与其业务性质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目前,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指引》中,专门制定了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是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经营实践中去,致使中间业务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案例频频发生,如信用证垫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力还表现在没有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8年11月公布的《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原则》,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从管理层营造监管与控制的文化氛围、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管、银行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等8个方面进行评价。
第三,中间业务的会计制度及信用评估制度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现有的会计标准不能反映中间业务对资产负债表内科目的影响,尤其当金融衍生工具出现后,无法确定其市场价值,传统的会计记帐方法不能及早发现这些中间业务的风险。西方各国金融监管部门为改变这一现状,纷纷表示要尽早统一中间业务和会计标准。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制度尚不健全,微观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较差,随意违约、无理拒付、拖欠和逃废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信用的法制保障不完备。这给中间业务的信用评估制度的建立带来困难。
(三)金融监管滞后
其一,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滞后。忽视效率的单一目标监管创造不出股票价值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是金融机构化解风险不可缺少的金融环境,但在我国,国家更加突出了金融安全,实施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这种做法在防止金融机构之间恶性竞争的同时,一些合理的、有助于增进金融体系效率的竞争也遭到人为的遏制。与此同时,现行的合规性监管压制了金融机构开展中间业务的主观能动性。所谓合规性监管,就是规定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要求金融机构只能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违规则要受到严厉处罚,处罚对象包括违规机构和机关责任人。这种合规性监管对于维护金融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安全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特别是由于处罚时掌握政策及把握尺度的差异,及各金融机构在理解法规和执行时的差异,导致金融机构在开展中间业务时带有很强的被动性,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掌握不准,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同时也不能很好的引导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好中间业务开展过程中安全与效率的关系。
其二,金融监管的法规政策具有滞后性。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几大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几乎很少涉及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问题,对金融机构不断推出的中间业务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对新工具、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运用所引发的法律责任等缺乏应有的界定。 虽然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但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更不用说对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规范性管理。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区分日益模糊,业务定义逐步增多,这就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监管乏力。目前对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竞争规则、收费规则、收费标准和监管办法等还没有,或是不完善、不健全,使得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竞争中的风险太大。为了保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衡发展,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中间业务法规,增强基层央行监管的可操作性。
其三,被动的事后监管突出了中间业务发展的负面效应。监管部门只注重对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处分、处罚,而不是对金融机构的合法有益的经营行为进行表扬、奖励;对金融机构各种超出现行规定的行为不是结合实际的进行具体分析,加以疏通和引导,而是不加研究的予以堵截和取缔。监管部门总是在出了金融风险以后再去充当“消防队”,而不是在风险发生前,积极主动加强监管去控制。这种情况之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效应无疑被放大了。
(四)风险量化管理工作几近空白
商业银行在进行中间业务活动时的风险控制是极为关键的事情,要做到有效的控制风险,首先就应该对风险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各种业务品种风险的大小、本银行所能够承担的风险程度等。商业银行用于度量各种中间业务风险的体系应该是健全而精确的,风险度量及风险度量的处理过程应足够健全,能精确的反映银行所面临的多种类型的风险,为银行决策者提供一个准确的风险度量标准。但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过程中,几乎很少考虑中间业务的风险,更不用说对中间业务风险进行度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经营管理者对中间业务的风险没有超前的意识及理论分析的落后。
五、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国外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己有几十年的历史,其对如何开展中间业务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各国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控制的经验,都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70年代以前业务比较稳定,在经营管理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加强对资产负债谨慎管理的问题。70年代以后,中间业务的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风险,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从最初的一般管理、杠杆管理、巴塞尔协议的静态规则管理,发展到现在的以资产组合理论、期权理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为依据的新型风险管理方法,形成了包括市场风险披露机制、风险价值理论(VaR)、信用风险披露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的风险管理体系,从测算静态的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发展到建立积极的动态金融风险管理系统。
(一)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模式
1.董事会直接负责的风险管理机制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通过专门机构,如风险审计委员会(常设机构为风险审计部)或稽核委员会(稽核部),对全行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监测。现代风险管理系统强调风险管理部门既要与各业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信息畅通,同时又十分强调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对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性。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银行高级管理层则建立另一套风险控制框架,实行风险的自我控制与管理。组织机构上,一是设立对中间业务风险进行控制的管理部门;二是设立对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的部门,如稽核部或内部审计部,对CEO负责。内控机制上,规定内部严格的中间业务操作规章,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对中间业务风险的科学量化方法。
2.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
随着信息技术和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广泛运用了数理统计和分析模型。在市场环境较为成熟且积累了庞大而健全的数据库的条件下,这种经大量真实历史数据验证和调整的各类风险管理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监测和度量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监测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从而大大提高了中间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和效果。
3.适宜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完善的内部法律风险控制制度
在宽松的金融监管法律环境下,金融监管当局奉行“法律无明文禁止即许可”的监管理念,大大促进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宽松的监管法律环境并不意味着西方国家法律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的自由放任。长期的监管实践和银行立法的发展,西方国家逐渐确立了一个明晰的银行监管法律框架,覆盖了从银行成立到银行倒闭的全过程,保障了银行合法经营的权利,也保障了监管当局依法有效监管。银行自身则通过完善的内部法律风险控制制度保障中间业务的发展,并重视内部法律机构的建设及其职能的发挥。
(二)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方法
1.针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关于银行信用风险(包括中间业务产生的信用风险)的计量和管理特别强调银行内部评级方法,内部评级方法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方法,它是在归纳了由于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款责任而造成的损失风险后对特定贷款进行的评级。风险评级是银行揭示贷款风险的主要指标,是一种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多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的一个或几个领域,包括指导贷款的受理、贷款组合和管理报告,呆账准备金或资本金充足性分析、利润及贷款定价分析,作为参数来建立正式的贷款组合风险管理模型等。内部评级方法的优点在于加入了外部评级通常不能得到的客户信息,比如银行可以监督客户的账目,了解贷款的保证与抵押情况,还可以对单个中小型公司通过内部评级进行信用质量评估,可以对没有评级的大客户通过详细的分析后进行评级。巴塞尔委员会鼓励各银行进一步开发和强化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测量风险的技术,而不要过多地依赖于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估。此外,内部信用评估方法与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模型有许多类似之处,不断精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为进一步应用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模型估计资本充足率铺平了道路。
2.风险价值法(VaR)
在各种市场风险管理方法中VaR方法近年最为引人瞩目,目前己有超过1000家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把VaR方法作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手段,许多银行和法规制定者开始把这种方法作为衡量风险的一种标准来看待。VaR的实质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通常是95%或99%)上,在给定的持有期间内,某一投资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或者说,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时间段内,该投资组合发生VaR值损失的概率仅为给定概率水平(置信水平)。
3.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
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收益与VaR值的比值。银行用这种方法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决策时,不是以盈利的绝对水平作为评判基础,而是以该资金投资风险基础上的盈利贴现值作为依据。投资收益与风险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负相关关系。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对投资亏损及其后果十分敏感。但是,承担风险是盈利的前提。商业银行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也是RAROC的宗旨所在。决定RAROC的关键是潜在亏损即风险值的大小,该风险值越大,投资报酬贴现就越多。RAROC可用于业绩评估,如果交易员从事高风险的投资项目,那么即使利润再高,由于VaR值较高,RAROC值也不会很高,其业绩评价也就不会很高。巴林银行倒闭、大和银行亏损等事件,都是由于对某一个人业绩评价不合理所致。即只考虑到某人的盈利水平,没有考虑到他在获得盈利的同时承担的风险而对其进一步重用的结果。RAROC方法用于业绩评估,可以较真实地反映交易人员的经营业绩,并对其过度投机行为进行限制,有助于避免大额亏损现象的发生。
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银行内部各层次业务单位,各种类风险进行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依据统一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量、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一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
5.资产组合调整
资产组合调整是银行吸取证券投资组合经验而发展出的一系列方法,它是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对已经形成的资产组合进行科学调整,以达到利润最大的风险管理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贷款证券化、收购兼并、信用衍生产品,等等。
六、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开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使收益最大而损失最小是商业银行防范中间业务风险的根本目的。全面认识风险只是风险管理的一个良好开端,正确评估风险为风险防范提供了目标,要想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关键是做好风险防范。
(一)增强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风险意识
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增强中间业务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大中间业务开拓创新的力度,提高竞争能力。
1.正确理解中间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积极开拓中间业务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史就是金融业务不断创新的历史。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普遍存在着创新慢、服务大同小异等弊病,很大的原因就是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上存在着偏差,没有对自己的业务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受传统银行经营理论影响,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而未能从经营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中间业务的发展。现在国内商业银行虽已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但仍然缺乏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在中间业务的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加强风险意识又是中间业务良好发展的保证,为此,应加强中间业务的系统管理与长远规划工作。商业银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中间业务的研发、推广等作出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和部署;要加强市场调研,明确市场定位,把握中间业务发展趋势和规律,根据中间业务发展战略要求,合理配置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建立健全中间业务开发推广组织体系,统一协调好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推广工作:要建立健全中间业务产品的管理制度和运作程序,逐步改变中间业务目前存在的业务水平低、条块分割、管理分散、协调配合不当、难以形成合力的局面,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中间业务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正确认识中间业务的风险
随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风险已不容忽视。首先,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化和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原有简单的以存贷款为内容的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双边关系已无法反映多边信用关系,商业银行为满足社会经济活动对信用中介的需要推出了大量以扩大信用中介范围为内容和特征的担保、承诺、承兑、信用证等中间业务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其次,随着金融的自由化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业竞争日趋加剧,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变得十分严峻。比如,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大量存款流入股市、债市,严重影响了贷款业务的开展,降低了利差收入。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受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国外同业的严重挑战,为了稳定自己的利润水平,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不断推出类中间业务。由于风险总是和收益相伴而生,所以,在租赁和融通业务中,仍需垫付资金,尽管在性质上是业务,不承担风险并拥有追索权,但风险仍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由于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银行经营风险的增加,商业银行为规避监管的限制或为规避风险,加大了表外业务的发展。尽管表外业务不等于中间业务,但表外业务作为中间业务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一定风 险的业务,丰富了中间业务的内涵,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强化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有限,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在从事中间业务过程中接受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有效评估和防范中间业务风险。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强化对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以保证中间业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1.提高中间业务和风险控制人才的专业水平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关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服务内容复杂、服务领域宽,中间业务涉及到金融、财会、法律、税收、资产管理、工程等多项领域,要拓展中间业务领域,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需求,就必须有一支包括各类专门人才的复合型队伍。目前,中间业务专业人才的不足与拓展业务的迫切性形成了十分突出的矛盾,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提高现有员工的业务素质,以适应业务的急需。同时从现有的从业人员中选拔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进行培训,重点进行中间业务知识以及外语、计算机、经济理论及公关艺术等方面的培训,从事中间业务创新的专业工作,以利于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其次,可以从社会和大专院校,从沿海发达城市的商业银行甚至国外,引进一批具有较深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高级金融人才,从而提高整个中间业务队伍的素质。再次,建立中间业务新产品开发部,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既要研究市场状况和市场需求,又要研究国外同业的产品动态和产品开发经验,培养出一批开发中间业务的人才。
我们要认识到是否拥有优秀的人才是现代金融企业兴衰的关键,因此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计划,还要积极吸引和留住人才,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金融企业实行与绩效挂钩,与责任和风险相称的薪酬制度,打破企业内部的平均主义。总之,要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入世挑战的紧迫任务。同时还要合理使用和管理人才,建立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用人制度,逐步实行金融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公开竞聘,破除“官本位”。只有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中间业务才有了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才会得到迅猛发展。
2.加强中间业务创新和风险防范的国际合作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金融风险也往往和涉外业务相联系,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中,必须提高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学习国外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国内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创新和风险控制方面的国际合作。首先,通过央行、银监会或银行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规范同业在中间业务领域的竞争,防止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出现,使我国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特色的强弱差异,有选择地确定自身中间业务重点发展的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逐步形成;其次,鼓励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行关系,利用双方的信息和信用优势,大力开展对客户的各种信息和信用咨询业务;再次,大力发展国际业务中的信用证、银行保函、国际托收、汇款和押汇业务,并根据国内外客户的需求适时开展国内、国际保理业务和国内信用证;最后,发展国内外培训工作,通过到国外培训和聘请国外专业人才到国内任职或当顾问的方法,推进中间业务的创新和风险控制工作规范而健康地发展,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逐步与国际接轨。另外,随着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逐步市场化,分业界限逐步模糊,商业银行可不断拓展与利率和汇率有关的衍生工具业务来为风险防范服务。
3.加快中间业务风险防范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使用,各种金融产品的形态不断改造、创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产品的开发和风险防范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首先,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银行网络资源优势,建立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中间业务开发和风险评估的数据库,形成大型信息网络,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和效率,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支持。比如,利用银行信息处理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发展代客理财和企业财务顾问业务以避免信用风险:利用新开发的电子清算系统为大客户提供销售结算网络服务以避免系统性风险;利用信用评级系统提供的服务以避免操作风险。其次,要利用银行网络资源优势,建立全国联网的信用卡组织体系,并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学习国际上“零余额账户”的经验,发展个人现金账户管理的中间业务创新,以避免违约风险。再次,是利用银行网络资源优势,建立中间业务信息处理中心,避免潜在风险。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创新产品后,还必须向客户推广应用,受到客户的青睐,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需要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在市场和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因此要建立中间业务创新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创新信息的透明度。商业银行必须积累必要的信息数据,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和评估系统,降低某些潜在的风险。
4.建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内控机制
首先,要完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部操作制度,制定与中间业务相关的内部授权制度,按照业务品种、风险程度高低、金额大小、操作程度难易等标准来界定相应银行内部的各级权限,确定分、支行经营种类与额度;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账证、报表定期进行核对,对现金、有价证券、重要凭证等有形资产及时进行盘点,对柜台办理的业务实行复核或事后监督把关,对授权、授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等。其次,建立监控各类中间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应当实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立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及时、准确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真实、准确地向监管部门报送报表资料和对外披露信息。第三,对具有信用风险的或有资产和负债业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对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的资本金管理,注重对交易类业务的头寸管理和风险限额控制,同时完善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制度。第四,建立有效的中间业务内部审计制度。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状况、财务状况、遵守内部规章制度情况和合规合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独立审计,并对各部门、各岗位、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的监控和评价。第五,建立新产品立项、验收制度。新产品的开发应进行可行性研究, 按照管理权限报上级行审批、开发、验收,验收合格后正式投放市场。实现中间业务产品开发的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开发的金融产品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预期效益目标。基于中间业务的风险类别和风险程度各不相同,商业银行在对中间业务进行风险控制时,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强统一管理,有的放矢地选择控制措施。
(三)深化监管部门对中间业务风险的监管
尽管中间业务的吸引力在于它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但中间业务面临风险同样需要监管当局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应把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我国应对入世挑战建立一道安全网。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是顺利推进金融发展的基础,银行的监督机构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充实监管力量,转变监管理念,切实把工作重心从审批事务转移到对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业务的监管上来。
1.按照《巴塞尔协议》Ⅲ制定中间业务的监管标准
《巴塞尔协议》Ⅲ将所有表外业务都包括在衡量资本充足率的指标中,而且把表外业务进行了分类,并于规定了不同业务转换为表内资产的风险程度指标—信用转换系数。通过这个系数可以把各类表外业务折算成表内业务金额,然后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确定风险权数,用这些权数将折算出的金额进行加权汇总,从而得出风险资产总额,最后按标准资本充足比率确定这些表外业务所需分配的资本数量。这就使表外业务与资本充足比率要求挂起钩来,从而将其纳入《巴塞尔协议》Ⅲ资本充足比率体系。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对表外业务的分类和转换系数的确定,我国中央银行应参照《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对应确定我国中间业务的风险转换系数,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指标体系,以便对中间业务的经营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2.严控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
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非零性”的特性,监管部门应严控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即金融监管当局要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以及客户的需求,做好有关中间业务审批或备案工作,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首先,监管部门应严格审查拟开办业务品种的风险性和防范措施、成本和收益预期、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配合情况、业务支持系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等资料的完整性;同时,监管部门应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金融业发展状况、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及自身监管能力来确定是否允许商业银行拟开办的业务品种。监管部门的工作应提前介入,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关,把中间业务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把风险带入市场。
3.强化信息披露监管
由于中间业务本身固有的特点以及现行财务报表固定模式的限制,使得它既不能在财务报表以外作充分揭示,又无法在财务报表内作正式披露。目前我国仅将中间业务以注释或附录形式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做法已不适应加强对中间业务监管的要求,因此,应尽快制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专项报表,商业银行应定期报送。可以考虑改进现行财务报表结构模式,使之符合充分揭示金融衍生工具信息的要求,或是增加若干充分披露金融衍生工具信息特殊需要的补充财务报表。改进后的财务报表应能反映以下中间业务内容:第一,对己发生的金融衍生交易等中间业务,规定最低信息披露内容,如工具名称、金额、交易条件、发生日期等;第二,对于某些能够合理确认和正确计量的中间业务,可作为正式财务报表项目,正式反映其较为详细的信息,如债权金额、估计的标的价格、变动损益、未来可能的利益或损失等;第三,在财务报表日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要进行再确认和再计量,同时对某些信息予以披露。
4.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规
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区分日益模糊,业务交叉逐步增加,这就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监管的有关法规还不系统完整,不详细充实。可考虑在《中央银行法》及《商业银行法》中增加有关针对中间业务监管的内容。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首先,监管部门应根据银行业务能力、财务状况等对参与中间业务经营的商业银行进行资格方面的审查认定,在市场准入阶段就严把质量关。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财务状况、管理素质和治理结构以及高级经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水平对参与中间业务的商业银行进行资格认定,从而在市场准入环节降低风险度。其次,对于衍生金融产品等中间业务,还应根据资本额的大小规定持仓限额,制定合理的保证金比例。同时规范交易所内部管理,完善交割、清算制度等。第三,要加大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率。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采取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相结合的方式,并以非现场稽核为主,一是在非现场检查中增加中间业务的监控指标;二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中间业务进行现场检查,防止出现监管“真空”。第四,在目前我国金融法规及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监管部门通过法令限制商业银行在一定范围内参与中间业务活动很有必要。同时,在某个金融机构因突发事件发生危机时,监管部门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迅速注入资金或进行干预,以防金融市场过度震荡。
5.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风险监管体系
首先,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监管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商业银行开办中间业务的风险和复杂程度,分类制定不同的风险系数和费率系数。如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资本充足率的管制,根据对象、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资本充足率,以规避其可能带来的业务风险。其次,要根据审慎原则,加强中间业务的风险监测和控制,从市场特点和产品特点出发,适时调整有关风险系数,做到动态监管风险,改善金融监管方法,提高金融预测及化解风险的能力。第三,随着中间业务广泛的开展,商业银行逐步向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渗透,这就要求我们实行监管体系的改革,以适应监管国际化的需要。同时,通过强化监管,还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内控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内控机构。此外,建立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恰当的利用市场力量约束金融机构行为。
(四)优化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加强管理,努力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对于促进中间业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发展中间业务必须以完备的金融市场和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依托,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促进公平、高效竞争,引导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积极、稳妥、规范的发展。在西方,中间业务能够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银行三大业务之一,是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分不开的。西方国家从《银行法》、《投资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到《信托法》、《期货法》等法律体系,对银行中间业务都有全面详细的规定 。在我国,长期以来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银行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应为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提供政策支持,应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情况对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实行备案制或审批制(已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有所涉及)。建议出台一批完整的中间业务法规、管理制度、收费标准以及中间业务发展规划来规范中间业务的经营行为,使商业银行做到中间业务收费有据,避免银行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或无收益,使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改变商业银行自发状态下开展中间业务存在的种种问题,减少业务竞争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当手段,影响业务拓展,努力使我国中间业务积极、稳妥、规范的发展。
2.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的公正、市场的效率、市场的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的合法权益,都需要信用的支持和保障。中间业务虽然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来说,风险较小,但是也同样存在风险。因此应尽快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评级体系,培养社会信用意识,从而提高整体的社会信用水平。
首先,加强信用立法,构建金融安全保障机制。法律是维护信用的利器。我国 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则。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是对信用关系严肃性的维护,而信用关系的维护,有赖于法律体系的规范和约束。但是,在法律体系中,还没有全面系统的体现信用经济的要求。加强信用立法,应依照WTO的有关规则,制定信用法律规章,以约束和打击恶意违约、逃费债行为,使其在法律面前付出沉重代价。
其次,实行信用公示制,建立管理、评价和披露机制。实行信用公示制,首先应建立起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以科技网络为依托、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网络体系。以统一数据采集、统一编码和格式、统一软件开发、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公布披露为原则,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系统、银行登记咨询系统、统一的银行帐户系统、所有开户企业和个人的资信、信誉反馈系统等,实现所有金融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可以随时查询到与其有信贷关系的企业和个人的资信情况和信用状况,形成集权威性于一体,“一网览尽”的社会信用监管体系。
再次,构建以同业公会为主体的企业信用评审机构、制订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与相关部门间联合的信用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将分散于各金融机构的信用记录集中管理。对守信和信誉好的A类企业,或不守信、恶意逃费债的企业以名单的形式分别在网上和当地媒体进行公示,达到保护守信者、惩罚失信者、警示企图违约者的目的。
还有,强化政府职能和行业监管,健全信用约束体制。一是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有计划的出善信用机制的政策;二是推动各经济主体参与守信,使企业、个人、中介机构融为一体,相互依存,共谋发展;三是建立正常的信用机构。建立以质检、工商、审计和新闻媒体为一体的监管网络,形成制度,规范经营,净化信用市场,提高信用质量。同时,抓住各经济主体,实施全程信用监控,发挥“裁判员”作用,筑起信用安全“堤坝”。
总之,必须把增强信用观念,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正着手在原有的信贷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和企业的征信制度。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还要靠综合治理,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有收信的益处和便利,使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付出代价,声誉扫地。
3.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商业银行无视成本、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或争取存款而在中间业务的开展中进行不正当竞争,对中间业务少收费或不收费的行为,势必会对整个竞争环境造成损害,并且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商业银行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遵守市场规则,共同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首先要规范中间业务定价,合理收费。中间业务定价要体现成本补偿、风险补偿和收益性原则,考虑成本、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使收益能够弥补成本,收费水平与风险程度相适应。我国政府和人民银行要制定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进行收费的权利,积极发挥中国银行同业协会的作用,协商制定中间业务的费率标准,杜绝不合理收费的现象,防止恶性竞争,进一步规范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日前,我国正在着手进行对商业银行从事的中间业务进行定价的工作,可以相信在不久将会陆续公布不同中间业务的统一收费标准。同时,中央银行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调控,对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合理竞争予以协调管理,督促其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规定,保障中间业务市场的公平秩序。
参考文献
1. 武思彦,“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商业研究》,2006年第5期。
2. 竺彩华,“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及防范”,《银行家》,2006年第12期。
3. 成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策略”,《银行家》,2007年第12期。
4. 余保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金融论坛》,2003年第7期。
5. 阳,“论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项原则”,《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4期。
6. 罗坤,“浅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
7. 马境晗,“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经济纵横》, 2006年第4期。
8. 胡美琴,“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金融会计》,2002年第6期。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房地产融资;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一、房地产融资风险分析
(一)房地产融资风险类型
第一,宏观经济风险。由于房地产开发活动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大,而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的规律,因此,房地产开发活动也必然有着周期性的涨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就有过三次大起大落的经历,而这三次涨落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而言,经济发展趋势是影响开发时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发展的成长期,各类房地产需求旺盛,市场处在不断上升势头,房地产金融获利的机会也就较多;当经济不景气时,失业增加,收入下降,房地产市场需求也随之下降,供过于求,房地产金融业就会少获利或亏损,出现风险。
第二,市场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主要还是靠银行贷款。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投入资金中约20%-30%是银行贷款;建筑公司往往要垫付该总投入30%-40%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也多是向银行贷款;此外,消费者购房的预付款除一部分个人储蓄金外,至少一半以上的购房者申请了个人住房贷款。由此可知,房地产项目中60%的资金来自于银行。当社会购买力不足或供过于求的时候,或者说通货膨胀造成社会购买力下降,进而导致投资者收益减少时都会形成风险。这样开发商和购房者一旦出现风险,直接受损的是银行。
第三,经营操作风险。一方面,经营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的银行信贷风险。房地产开发从获得土地、前期开发、项目投标、投资、施工、验收到销售,涉及部门环节多、周期长,期间的风险可来自筹资方式、地段选择、设计定位、项目组织、施工质量、材料及总体估算、行政干预等各个环节,而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风险,则整个项目的风险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是银行自身经营房地产信贷业务不善而导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贷与不贷、贷多贷少、什么时间贷、用什么方式贷等决策上的失误而造成风险。二是房地产金融业务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操作规程,特别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质量审核不严、对企业经营活动检测不够、抵押担保率不高等,使一些投机分子有空可钻,增大了银行风险。
第四,变现风险。变现风险即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市场中因消费者购买力较低而导致房地产商品不能在市场中消化而变成货币或延迟变成货币,从而给房地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风险。房地产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不能移动、不能运输,属于不动产。因此,投资于房地产项目中的资金流动性差,变现性也比较差,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可以轻松脱手。另外,房地产投资公司从获得土地使用权到开发建设物业,最后向客户出售或者出租,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有的甚至需要几年。
(二)商业银行在开展房地产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房地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融资,银行成为风险转嫁对象。由于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完备,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股权融资形式还没有完善,企业债券发行又受到了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渠道较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自筹等)。由于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营周期相对较长,用款时间较为集中,房地产资金的密集性与贷款期限常常不配套,部分开发公司套取银行房地产信贷资金现象突出。目前,某些商业银行为扩大房地产信贷市场份额,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倾向,一些不法开发企业抓住可乘之机,使用各种手段从银行套取房地产信贷资金,如在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同时挪用项目资金进行其他投资,或为了相对容易获得贷款,申请贷款时故意将项目所需贷款打折扣,银行在发出第一笔贷款后就陷入被动,待项目建设出现资金缺口时银行往往被迫追加贷款。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由于利益的驱动,缺乏诚信,面对有钱不还的不正常现象,银行往往无可奈何。
第二,同业竞争无序,违规的金融业务时有发生。房地产信贷融资业务在各银行的业务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突出地位,因此,为了争夺房地产信贷市场份额,各家银行在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信贷投入等方面均加大了力度,并不惜采用各种优惠措施,使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甚至表现出恶性竞争的态势,有的银行为了争夺一些效益较好的房地产公司和收入较为稳定的个人客户阶层,不惜放宽贷款条件,有些做法甚至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房地产信贷的政策和规定,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如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发放贷款。甚至有的银行基层房地产信贷部门为追求盈利,超规模发放贷款或把房地产信贷业务视同银行信贷业务,混业经营,超范围发放贷款,大量房地产信贷资金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及购置其他固定资产。有的银行房地产信贷起步晚,资金来源少,资本金严重不足,且不到位,而又盲目扩充业务,而这些现象在房地产信托中也屡见不鲜。
第三,房地产业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滞后。少数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松弛,导致内控风险时有暴露。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也使得一些银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忽视了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视。突出表现为:缺乏房地产融资业务发展的总体和长远规划,纯粹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对市场运行趋势的分析及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管理部门对其全盘业务的开展没有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和发展方向,平时又缺少检查、诱导和监督,使其内部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约束。一些银行的基层房地产信贷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对银行信贷业务较精通,而对房地产业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缺乏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和风险控制经验,制约着房地产融资业务的发展。
第四,房地产融资业务服务体系不健全。房地产融资业务涉及银行、评估机构、房地产管理机构、保险公司、公证司法部门,需要彼此的配合和支持,而目前的现状是:涉及部门多、手续烦、涉及到评估机构、登记部门、公证部门和保险部门等。办理时间长,环节多;评估有效期短。不动产评估有效期最长为2年,一般为1年,动产为1年,超过有效期须重新评估;由于目前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好坏不一,管理较混乱,评估费用依据评估资产标的收取,评估结果暗藏风险。因而商业银行有时需要自行重新评估抵押物的价值,增加了环节和成本。
二、商业银行控制房地产融资风险的主要策略
第一,提高银行风险防控能力、规范银行操作。银行信贷风险的规避应重在事前预防而非事后补救。贷前,应收集有关借款人的资料;贷后,应关注借款人所发生的可能会影响到贷款安全的事情。目前在决定对房地产商是否进行发放贷款时,主要评估对象是房地产商的抵押资产,一旦无力归还贷款,银行规避风险的办法就是没收房地产商的抵押资产,但这种评估方式只是消极的补救措施。所以,要改变把房地产信贷当作低风险项目品种开发的观点,严格对房地产信贷各环节实施监控。商业银行必须遵循央行有关规章制度来办理信贷业务,杜绝不符合规定的开发商攫取贷款的机会,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认识,不被虚假繁荣所迷惑。推进银行体制改革,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银行要制定科学的银行内部业绩考核办法,建立责权合一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二,把准宏观经济脉搏、提前预测,合理规避宏观风险。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自己的专家队伍,组织、强化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分析、研究。这种专家队伍必须是高起点的,组织结构不必层层设置,可考虑两级构架:总行一级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无几的区域一级(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总行主攻全球及全国经济形势,区域主攻区域经济,使两者相互补充。队伍建设上要以社会学者为主,内部人员为辅,使信息来源更具广泛性、全面性。
第三,加快建立完善的房地产风险预警体系。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备的贷款发放、使用监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有资金得到落实后,可根据项目的进度和进展状况,分期发放贷款,并对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控,防止贷款挪作他用,具体表现在:一是商业银行应严密监控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使用情况,防止用流动资金贷款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垫资。二是商业银行应对有逾期未还款或有欠息现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款进行监控,在收回贷款本息之前,防止将销售款挪作他用。三是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房地产企业的开况,确保对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住房贷款发放后,该房屋能够在合理期限内正式交付使用。四是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建筑工程款优于抵押权受偿等潜在的法律风险。五是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及市场的变化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影响,加强市场风险预报,建立针对市场风险程度和风险类型的阶段检测方案,并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因此产生的各种风险。
第四,配备建筑工程估价专业人员,从技术上防范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为有效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国外银行一般都是聘用信誉较高的社会专业中介机构进行技术把关。但是由于目前国内信誉较高的社会专业中介机构尚未充分发展起来,大部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是由开发企业自行编制的,所以国内的商业银行必须依靠自己审查建筑工量和工程估价,对于业务量大的银行,可以设置建筑工程估价岗位,配备专门的估价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对于业务量较小的银行,可以设置建筑工程估价岗位,也可以聘请外部的专业人员来做这项工作,但必须与其签订合同,明确其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第五,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管理,防范抵押物的评估风险。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如从事评估业务的年限、资产规模和业务量、资质等级、是否具备充足的有执业资格的专业评估人员、在行业内的声誉等来确定拟合作的评估机构名单,并与评估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规定双方在评估质量、工作效率、收费标准、赔偿措施、相关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在进行抵押物评估之前,客户经理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方式,说服客户聘用银行确定名单中的评估机构。评估机构的名单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银行应定期对名单中评估机构的工作进行审核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有价值虚增的问题、是否已发生实质性风险、客户对其工作效率和服务是否满意等,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名单进行调整。
三、结束语
我国房地产融资风险控制,目前不管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和突破。但在我国改革大旗之下发展起来的房地产融资市场,本身存在太多矛盾性的问题。当然,房地产金融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都是为该项金融业务保驾护航,确保这一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但如果控制过严,门槛过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发展速度,影响长远发展。所有的经营都存在风险,而风险通常也与收益存在着正比例的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在拓展房地产融资业务中更主要的是追求风险可控,如何处理好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的关系,这将是房地产金融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孙翠兰.我国房地产融资方式的比较、选择与调整[J].金融论坛,2005(11).
2、曹建元.房地产金融[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周雪飞.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创新[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4).
4、王重润.房地产融资结构与金融风险研究[J].中国投资管理,2006(9).
篇9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贷款集中度 效益与风险
0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虽已成为过去,但其余波仍然扰动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当年央行所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在早期效果显著,稳定了经济形势,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不良反应逐渐显现出来,商业银行贷款去向过于集中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钢铁、建筑、房地产等行业沉淀了银行大量的贷款,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全国性的股份商业银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信贷集中的现象,商业银行自身,各监管机构以及学界的许多人士对这一现象也已做了许多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方法与政策。然而,作为国内整个金融体系组成部分之一的农村商业银行,其存在的信贷风险,却鲜有人对其进行关注。
农村商业银行,其前身为农村信用合作社,改组后按照现代公司结构进行治理,是农村正规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整个金融行业的重要参与者。自2001年底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率先挂牌成立以来,到目前为止,江苏省范围内共成立了50多家农村商业银行(13个市辖内均存在农商行)。
相比较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窄,抗风险能力低,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区别在于,首先,农商行是地区性质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本地区范围内,这就导致了其信贷集中维度中的地区集中程度非常高;其次,农商行不仅仅是作为商业性机构存在,同时也承担一定的“支农、扶农”责任,这一点与其他商业银行也是显著不同的。这样,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度风险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别于普通的商业银行,同时,作为一股正在蓬勃发展的金融力量,讨论其在控制信贷风险方面的问题也就显得很有意义。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贷款集中的内涵和概念 关于信贷集中的概念学术届众说纷纭。根据L.Douglas Smith与Edward C.
Lawrence(1995)的论述,贷款集中是贷款的长期性趋势。而Kay Giesecke与Stefan Weber(2004)对于信贷集中则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他们认为信贷集中是银行在投放贷款时,在相关或有关联关系的行业和企业中投放过度集中的行为。目前国内对信贷集中的涵义也是百家争鸣。学者唐杰和任吉武(2002)认为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包括信贷管理权限上和信贷资金投放集中两层含义。著名学者陈刚(2003)从两个层面定义信贷集中现象,首先它是公有制经济体制下向国有企业集中贷款的行为;其次是在已知存在贷款集中的风险下,银行为了追求收益,仍将贷款集中投向特定行业、地区的行为。杨庆和(2001)认为将信贷集中是政策的周期性与长期一致性抉择的结果,是中国在国民经济转轨期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集中的趋势。
1.2 贷款集中的成因 Tobia F.Rotherli(2000)通过调查和统计瑞士三大银行1987-1996年间的相关信贷数据探讨信贷集中的成因,他发现信贷市场中,银行习惯于相互模仿彼此的贷款决策行为,这就是“羊群行为”。他认为“羊群行为”是造成信贷投向集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林毅夫,李永军(2001)从宏观金融体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银行结构论来解释信贷集中,他们认为国有银行主导了整个市场,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同时对国有大企业信贷集中。巴曙松、肖凡(2010)认为2008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得银行贷款在企业类型上向大中型企业集中,在贷款类型上向中长期贷款集中;在行业特点上,向房地产、钢铁和道路运输行业集中;在地域差异上向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集中;在融资模式上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集中。从整体来看,信贷集中度风险逐渐显现。张雪兰(2010)将信贷集中现象归结为“信贷羊群行为”,认为我国银行信贷羊群行为是信息不对称、行政干预及政策导向、银行风险观及市场定位趋同、银行经营者声誉及报酬考量等多重因素的综合结果。
1.3 贷款集中的度量方法 目前在客户集中度风险计量方面,学术理论界比较推崇的几种方法有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基尼系数法、敞口比率法、基于Credit Risk+模型的分散度调整法、基于ASRF模型的分散度调整法等。提倡通过多因素模型法、解析式方法、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以及敞口比率法来计量行业集中度风险。著名学者陈国立(2006)分析中国信贷集中程度时提到了三个指标,即行业集中度、洛伦茨曲线和吉尼系数以及赫芬达尔指数。其中,行业集中度又称作贝恩指数,它通常用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在产业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通过行业集中度对信贷市场的集中度进行分析和描述,继而对中国信贷市场中的绝对集中程度进行判定。第二个指标是洛伦茨曲线和吉尼系数。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状况直接反映在洛伦茨曲线和吉尼系数上。大部分产业的吉尼系数为0~1。在吉尼系数越接近1,说明银行贷款余额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市场集中度较高;吉尼系数越接近零值,说明银行贷款余额分布均等。第三各指标是赫芬达尔指数,也叫做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该指数兼备上述两项指标的优点,而且巧妙地规避了上述两项指标的缺陷,因而备受业界推崇。在信贷操作中,赫芬达尔指数越大,表明信贷集中度越高;赫芬达尔指数越小,信贷集中度越低。
2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的测算
2.1 指标的选取 当前,业界主要通过赫芬达尔指标法、行业集中度指数法和区分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的分类法来测算集中度。
①赫芬达尔(Herfindahl)指标法:即企业各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平方和,当该值取值为1时,表明企业未采取分散化经营,集中度最大;反之,数值越小,表明集中度越小。
②贷款客户集中度指数定义为CHI,同上商业银行采用前十大客户所占资本净额的百分比来表示对客户贷款的集中程度,CHI越大,说明贷款总额分布在前十名客户中的比重就越大,集中程度越高。
③地区集中程度,因为农村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大多局限于本区域,故可以认为地区集中程度较高,达到1,在实际计算中,可以将此变量剔除。
2.2 苏南地区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测算 根据数据的需要以及实际的可获得性,本文搜寻了苏南地区三家农村商业银行(分别为常熟、吴江、江阴农村商业银行)2008年至2012年的数据,根据三家农村商业所披露的资料,计算贷款的行业集中程度以及客户集中程度。研究中使用EXCEL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从图1中可以看出常熟农商行行业贷款集中程度在20%~30%这个区间变化,吴江农商行则处于30%~40%这个区间,江阴农村商业银行2008年贷款集中度较高,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其走势逐年下降。
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最大十家客户的贷款集中度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常熟农商行下降幅度最为明显。
3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收益及风险分析
3.1 研究方法 对所收集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税前资产利润率ROA以及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银行的盈利能力,建立回归方程:
其中,ROAij表示第i家银行在第j年的税前资产利润率;ROEij表示第i家银行第j年的净资产利润率;MHIij表示第i家银行第j年的市场集中度情况;CHIij表示第i家银行第j年的客户集中度情况;SIZEij表示第i家银行第j年的总资产,计算中对其取对数;α0、β0为常数项;α1、α2、α3、β1、β2、β3为回归系数;εij、μij为残差项。
以不良贷款率(RBL)来衡量银行的风险,建立回归方程:
4 对回归的结果进行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农商行的税前资产利润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MHI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两者对贷款的客户集中度CHI以及资产规模LNSIZE的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以上这点说明三个问题,第一,贷款的行业集中度情况明显影响着农商行的收益水平,这一点在现实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对收益率水平高的行业集中贷款不仅可以在行业层面上集中而且可以同时在企业层面上分散,有利于提高收益,例如:对房地产业、城建、出口制造业的集中投资都可以带来明显的收益;第二,客户集中度对收益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说明了在区域范围内,对大客户与中小客户的信贷并不存在明显的效益差异;第三,资产规模对收益情况的影响也不显著,这从侧面说明了农商行对资产管理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为资产规模大的议价能力强投资面广理应获得更高的收益,但从表中的数据并不能看出这一现象。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坏账率RBL与贷款集中度的相关关系并不明显,反而与资产规模呈正相关情况。这一点与人们的常识,即与其他中大型的商业银行的情况截然相反。
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般与贷款的集中度呈一定的相关性,而农商行的两者却不显相关性,这是因为中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是在全国内展开的,而农商行的业务范围却主要局限在一定区域内,在一定区域内的企业数目和产业数目与全国相比,自然不存在可比性,这一点也从侧面表明了农商行的贷款集中去向并不一定是自身的主观意愿而有可能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表2还表明了资产规模与不良贷款率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也同样可以在现实中得到解释,农商行整体规模较小,人员构成简单,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如其他中大型银行高,内部风险管理结构也相对的不完善,当资产规模大时,其管理能力不能同时跟进,对坏账的管理力不从心,从而增加了坏账比例。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Herfindahal指数为基础来计算的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集中度和以前十大客户贷款占比来衡量的客户集中度这两个指标来测算三个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这些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对其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农村商业银行这一特定群体来讲,银行的效益主要与贷款的行业集中程度有关,而不良贷款率却与银行的资产规模相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区域性,二是农商行自身资产管理水平的差异性。
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的建议是,首先,要加强对农商行自身员工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可以从制度上引进其他成熟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第二从内部人员招聘培养上下工夫。其次,就是经营业务区域性的问题,随着国家金融管控的逐渐放松,也早有部分农商行走出原本所在的区域,向其他地区拓展业务,后来者可以模仿先行者,乘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东风,拓展市场,增加业务种类并最终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魏晓琴,李晓霞.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的测算及效应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4:22-26.
[2]关闯.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9.
[3]王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4]王海霞,金桩.城市商业银行客户贷款集中度研究[J].财会月刊,2010,29:38-40.
篇10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信贷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75-03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弊端
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不能真实掌握企业的情况
因为企业给银行提供的信息具有单一的目的性和很强的功利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短期内又难以有效地防范,这就使银行时常处于虚假信息的笼罩之中。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尚无一套完整、规范的贷前调查标准,如果信贷调查人员缺乏工作经验或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与企业合谋骗贷,则无法了解借款人的真实情况,导致风险产生。
2.虚假财务报表泛滥,信用评估形同虚设
长期以来,信贷配给是我国政府干预银行的主要手段,对信贷市场的价格和数量歧视引起市场分割,信息极度不对称。一方面,银行追逐高利率或照顾关系户而驱逐低风险的融资者,选择高风险的融资者;另一方面,为了使高风险融资者符合评估标准,银行或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粉饰财务状况,信用评估如同虚设,产生大量不良贷款。
3.信用评估机构各自为政,评级体系存在缺陷
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导,加上各家信用评估机构缺乏联系和交流,整个评估体系的评估原则相当混乱,评定标准和数据指标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存在着很大差异,评定结果也比较混乱。信贷管理比较松的银行对企业的评级一般高于信贷管理比较严的银行,不同银行对同一家企业的评级甚至相差3到4级。
4.贷后管理粗放,不能了解企业的变化情况
虽然银行制订了严格的贷后管理办法,但是,实施起来却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正落实。往往是企业一旦得到贷款,就不再主动联系银行,发生如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管理层变动等重大事项都对银行隐瞒不报,如果信贷人员疏于管理,极端的情况是说不定企业已人去楼空,贷款已形成事实上的损失,而银行还浑然不知。
5.激励机制不健全,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科学、公正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也可以避免由于分配不公产生的人为的不良影响。如果银行无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则会打击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他们会因待遇不公而产生怨愤心理,甚至会产生过激行动,在工作中牟取私利,产生道德风险。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议
1.改善征信体系
按照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可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分配,即帕累托最优。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充分流通,市场所有参与主体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目前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还存在大量的信息流通障碍,商业银行应利用现有的法律手段改善在经营中不对称的信息劣势。由于商业银行与企业在信息拥有“质”和“量”上都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因此,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并在法律上进行适当监督,对于改善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是非常关键的。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商业银行要以《公司法》、《会计法》、《统计法》等法律为准绳,严格规范企业的会计财务信息,使企业会计信息处理标准化;同时,商业银行可借助社会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和有关信息部门,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进行披露和报告,提高企业信息公开程度,强化企业信息的社会监督和制约。
2.规范统一信贷业务流程
信贷业务流程是指信贷业务人员完成各项贷款业务所必须遵循的程序。严格按照流程来办理各项信贷业务,可以实现业务处理的标准化、格式化、规范化。信贷业务流程对各级管理决策者也是控制、检查、监督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多方位选择优良客户,多环节控制信贷风险,实时监测、预警信贷不良资产,进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借助信贷决策支持分析和信贷经营分析的结果,构造了一条基于信贷业务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同时,借助该流程汇集的大量相关业务信息,为信贷分析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分析数据,从而减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信贷流程图中的每一个分叉点即是银行的风险控制点。如实地考察阶段,如果信贷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情况较差,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则会提出否决的意见;如果调查表明该企业是优质客户,则进入下一步流程。为了确保流程图中每一阶段的准确性,还需对每一步工作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使其不会因为人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果,即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标准文本,把对贷款企业进行分析的目标、内容和公式形成表格,由信贷人员在表格中对规定内容进行答题式选择、分析、填充,通过技术手段来规范和提升贷前调查水平,减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整个贷款调查过程中,用以研究判断的因素仍应用了信贷五C原则,即借款人的品德、才能、资本、担保和经营情况。
3.提高信贷活动中的信息对称度
(1)建立高效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一个高效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的标准是:数据能做到每日更新、实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统计及查询功能,能为客户信用评估、项目风险评估、信贷组合分析、信贷风险分析等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和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日常检查工作提供全面支持,在提高银行与企业、银行内部信息对称度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我国有的商业银行虽然也建立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但在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功能完备性方面远未达到高效的标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改变独立各部门进行信息收集、利用的现状,统一配备专门力量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更新和管理工作,建立全行统一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切实提高信息共享率和利用率。二是保证系统基础信息内容的全面性,一般应包括:客户信息,即客户的信用记录,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贷款资金使用情况,抵押品、保证人基本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信贷业务信息,包括信贷业务所有的资料、合同、数据等;包括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经济、地区经济、金融、法律、产品市场在内的综合信息。三是要保证系统基础信息的真实性,特别是客户信息。企业在借款时倾向于提供虚假信息,因而银行要学会识别和判断一些企业制造的假信息,企业申请贷款时提供信息只能作参考,只有经过仔细甄别后的信息才能输入系统,并且对输入系统信息的可信程度要划分不同等级,以便于在分析决策时参考。银行应主动地尽量去搜集客户的信息,在这方面可以学习借鉴外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区分大、中、小型客户采取不同信息收集策略。对大客户委派客户经理专人管理,搜集企业全方位信息,注重专业信用评估机构对大客户的信用评级,对客户所在行业风险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门研究,获取行业信息。对小客户采取联行征信方式收集信息,充分利用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信息,注重客户的信用记录和非财务信息。对中型客户采取介于大、小客户之间策略。四是保证系统信息的时效性,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化经营环境中,借款人的情况是多变的,银行应该掌握和了解这些信息,及时更新有关信息,确保信息质量。
信贷业务信息对于上级行了解下级行、行长了解信贷员的信贷工作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尽快实行信贷业务网络化,使所有信贷业务必须在全行内部网络中办理,实现信贷业务信息全行联网,这样便于上级行及时、准确地掌握下级行的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对下级进行有效的监控。
(2)加强对CMIS信息的深度分析
对CMIS信息的深度分析会使风险信息得以较完全的披露,有利于防止产生贷前决策的逆向选择和贷后的道德风险。CMIS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并不能直接反映风险程度,只有在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进行深度的数理分析,才能使风险得以较完全的反映。
(3)实行客户经理制和完善主办银行制度
这两种制度的安排,都便于银行了解企业贷款前后的财务状况、实际经营情况和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信息对称度,有利于银行对企业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监督工作,对于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客户经理制是指商业银行的营销人员与客户,特别是重点客户建立一个全面、明确、稳定和长期的业务对应关系。客户经理的工作目标是全面把握客户的经营情况和业务需求,在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组织银行内部有关部门,共同设计、实施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客户经理作为商业银行的触角,可以深入企业了解其项目风险、经营能力、资金使用情况,为信贷风险管理获取第一手的详实的资料,改善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主办银行制度能使商业银行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商业银行能更详细、更具体地了解到企业的运作,有时甚至能参与企业的决策,这些无疑有利于提高银企间的信息对称度。但是,在推行主办银行制度时要防止企业对商业的过度依赖。主办银行制度还能通过银行与企业建立一种重复博弈的关系,使企业立足于长期合作利益,约束自己的道德风险行为。
(4)按扁平化要求设置组织结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三级管理的一级经营管理模式,组织层次太多,委托链太长,管理中的信息传递路线太长,失真度高,会使上级行与下级行间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为下级行的机会主义行为创造条件。若按组织层次扁平化的要求,设立总―分―支三级行的组织构架,则可以缩短委托链的长度和信息传递路线,提高初始委托人与最终人的信息对称度,增强初始委托人对最终人的控制度,从而使最终人尽可能按照委托人所希望的努力负责程度进行信贷工作,人的道德风险因此会得到较好的防范。
4.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赚取利润,因此,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制度,合理确定财务考核指标,明确划分利润中心和责任中心。
(1)改进商业银行目前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
商业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最终会导致形成逆向淘汰机制即“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为了减弱、克服这种逆向选择效应,商业银行应改进上级部门对下级的考核标准,选择和设计不易造假或造假成本较高的考核指标。首先,这些考核指标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评价核心指标应由主要以存贷款指标发展为主转为以实际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为主,重点考察投入产出效果,强调速度与效益、投入与产出的统一;二是评价指标由单一层次发展为多层次,使经营中非正常因素、隐性因素及建立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潜在因素表面化,克服评价内容的不完整和不客观;三是评价方法及程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加强定期考核;四是统一业绩评价标准,促进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其次,在目前情况下,具体考核的内容可分为财务、客户、业务经营、学习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这些方面综合反映并兼顾了全行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滞后性指标和前瞻性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等多方面的业绩评价情况。在对内部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的考核中,强调“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建立纵向(分支机构)和横向(职能部门)的责任中心,以推行分部门核算为突破口,明晰各个单位的经营目标、经营收益和经营责任。
(2)经营考核必须要求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有机结合
在对从事信贷业务人员的考核中,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必须与选拔任用方式、报酬确定以及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从银行长远发展的角度合理调整评价方式,将其与员工的工作业绩、劳动时间和劳动能力挂钩;改变过去根据职务大小确定工资的方法,增加业绩含量的比重;改变过去员工之间收入差距很小的状况,根据市场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一般说来,在委托关系中,制约信贷人员从事道德风险活动的因素包括其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的额外收益、工资激励、外部监督、未来收入预期以及惩治力度等。因此,为了防范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所带来的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银行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强化奖励和激励机制以及加大违规和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建立严格的贷款决策责任制,实行贷款责任终身制度,以此达到在金融交易中降低道德风险、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的目的。按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运作模式,信贷调查人员的贷前调查工作是决定一笔贷款是否发放的关键,信贷调查人员必须对调查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信贷审查人员和有权签批人则应对贷款决策负责,贷后管理人员则应按规定监督检查贷款发放后企业的运作情况及变化情况,及时报告异常情况。通过明确三方的责任,实施严厉的惩戒措施,可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减少信贷风险发生的几率。
5.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挖掘和识别能力
产生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银行自身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通讯手段可以弥补人的能力的不足,为有效披露信息服务。因此,改善信息不对称局面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准确的信息披露与报告制度。而全面、准确的信息披露与报告制度依托于完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环境。第一,要通过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引入内部信息网和全行性的中央数据仓库来构建全面的金融数据网络,并且使数据信息分析处理更加面向主题、更加集成、更加及时和更加稳定及可组装,为业务分析、市场营销及管理决策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持。第二,通过建立风险控制系统使全系统人员的越权和违规经营在计算机技术的限制下无法操作,从而强化风险监控的效力和权威性,加强对员工风险行为的管理与控制,避免内部风险和道德风险。第三,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提高银行的战略经营能力,加强对客户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预测,避免行业、区域投资结构趋同化,防止“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行业、企业投资方向失误的风险转化为银行不良资产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Brian.Coyle.信用风险管理[M].周道许,关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 王卫东.现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 许光建,秦永良.非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的贡献及其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02(2).
[5] 姜崎.借鉴西方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信用评估系统[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
- 上一篇:供水安全保障情况汇报
- 下一篇: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