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公司财务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公司财务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公司财务分析

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 成本管理

一、 当前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题

(一)项目资金结算严重滞后

电力(集团)工程财务管理办法地二十六条规定,“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工程管理部门应在工程投运后一个月内完成工程结算书(即:工程决算)。”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重施工轻结算的问题。工程项目已经完工交付使用,而财务发生数且严重偏低,致使工程项目不能及时转入固定资产,严重影响到了固定资产后续管理和折旧的提取。

(二)财务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信息沟通不畅

财务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应该是不可分隔的两个部门,必须是步调一致,信息共享。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各自为政,自己只管干好自己的事,便出现了如下问题

(1)财务对工程情况不了解,不能准确的建立工程明细,而工程部门对财务的核算方法不清楚,同一工程多个名称,导致工程核算出现同一工程多头挂账甚至张冠李戴现象,使得工程成本核算不准确。

(2)工程已达到可以使用状态,但财务部门不知道,不能及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同时也未停止利息费用资本化,使得资产虚高,利润虚增。

(3)工程建设因一些非正常原因出现了停建、缓解财务部门不知道,使得工程利息资本化不能得到准确的核算,都是因为信息沟通不畅所致。

(三)资金核算没有细化到工程具体项目

作为一个市级分公司,不仅要核算准集团公司拨付的资金,而且要核算好下拨县局的工程资金。现在集团公司拨付的资金已细化的各个单项工程,但我公司下拨县局工程还没有达到细化到各个单项工程的要求,已影响到了我们对县级单项工程的管理控制。

(四)工程施工合同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是确定工程建设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结算的依据。目前在我们的工作中出现的合同管理问题有:个别工程没有签订合同;先搞工程后补签合同;合同签订条款不够完善,没有签明合同价款最终应以审计机构审定的价款为准,没有签明工程变更的处理等,不能按严格照电力(集团)公司合同管理规定签订合同。使得甲乙双方在结算工程款时很容易出现扯皮现象,给工程管理增添了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五)工程结算、决算资料不及时,不全面

已竣工验收并投产运行的工程项目,按照工程档案管理规定,工程档案资料应当全部进行系统整理、分类立卷。而在我们实际工作中不能将整个工程建设从建设项目的提出到竣工投产、交付使用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资料档案。

二、 主要原因及建议对策

当前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原因众多,如有的工程前期调研不够充分,在工程立项施工后发现此项工程建设必要性和迫切性不大,就出现了工程停建、缓解的现象;有的工程由于不具备施工条件,建不下去,一搁浅就是几年,使得财务出现长期挂账现象;有的工程为了赶工期,在施工前没有签订合同,有的合同签了,但出现工程变更,在工程结算时和施工方出现了扯皮现象,这就导致了资金结算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很乱,归根到底是人和制度执行的协调问题。有鉴于此为了能让执行人和制度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加强对我公司工程财务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和管理对策。

(一)统一领导,归口管理

工程财务管理因为涉及部门多,核算周期长,管理环节多,出现的问题不是仅靠财务部门能解决,所以统一领导,归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的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逐步的建立一支工程财务核算队伍。

(二)明晰责任划分,落实责任考核

我们不妨推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的方法,由项目负责人控制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签证等,最重要的是要承担起应负的财务责任。在项目建设初期签订财务责任书,将财务完成情况做为考核指标。使得工程的实体建设进度和财务核算进度捆绑在一块,这样就从管理制度上解决了财务“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

(三)抓好“三算”管理,严格控制成本

在工程管理中控制工程成本是永恒的主题,要控制好工程成本,势必就要抓好概算、结算、和决算这“三算”工作,才能保证工程全过程的成本控制。首先要做好概算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对工程的可行性、必要性、规模的适度性等做充分的论证,免得在实施工程中因这些原因,出现工程停建、缓解、搁浅的问题。其次我们要做好结算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就应该加大合同管理的力度,签好合同,按合同办事,让合同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样既能加快结算的速度,又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并为最终的财务决算工作打下基础,最后要做好财务决算工作,财务竣工决算报告是核定工程最终造价的依据,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提高中介审计机构工作的质量,要敢于对审计技术和责任心提出质疑。

(四)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保障操作畅通

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更有效的是考虑建立一种能适合市级公司的工程财务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方法,理顺各个环节的传递手续,让财务人员介入到工程建设的过程管理中,使得传递手续成为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

篇2

关键词:财务重述 公司治理 成因

财务重述作为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表征,反映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和治理效率的低下。南开大学研究的2008年公司治理指数, 50分-60分的上市公司占比76%, 40分-50分的达1.5%, 70分以上的甚至没有。

一、董事会制约不足

一般在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公告中,董事会对其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是很必要的。作为整个公司治理的核心,若是董事会这一环节有所差池,整个公司的运作都会出现连锁反应。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比较高,分散的中小股东由于股份比重小,在董事会中无法获得席位,也无法对董事会人选进行影响。在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环境下,上市公司往往由控股股东所控制,而输送进董事会的成员也往往是由控股股东任命并代表控股股东的利益,整个董事会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使其成为这部分人的代言人。

此外,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往往是由其董事长兼任,董事会制约管理层的模式被打破,董事会很有可能丧失对管理层的监督职能,甚至可能出现反噬,反被管理层所制约。以上两种情况的发生就导致了“内部人控制”这一局面。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下,董事会无法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表重述都可能体现的只是控股股东的意志,这样就可能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原本引入独立董事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但是由于“内部人控制”现象的牵制,使得独立董事独立性大打折扣,其真正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在独立董事的聘任上就有缺陷,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的独立董事都是由控股股东提名,这使得独立董事与内部人的利益割裂不开;其次,在独立董事的权力配置上也存在不足,一些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发挥监督职能并没有明文规定,而且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一般比内部董事小,这可能会使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最后,缺乏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在这样的状况下,独立董事往往会选择服从内部人的要求而得到报酬。在这样独立董事不“独立”的情况下,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监督也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

二、审计委员会欠缺独立性

在国外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成员有严格的限定,一般由独立董事担任,同时独立董事具有相当专业的财务知识,这样,使得审计委员会既能独立客观又能专业合理地保证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是否能够实现有效监督的标志。只有真正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才能对内部董事形成制约,才能真正约束管理层的不合理行为,才能有效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以及切实保证财务重述中涉及的信息真实可靠。然而,很多组成审计委员会的独立董事成员的独立性却有待考量。理论上,审计委员会的成员既要有很强的专业胜任能力,能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进行判断,又要保持一定的自身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双重独立。但就目前情况,审计委员会很难做到这一点,很多上市公司一般都选派其内部成员作为其成员。在这种情况下,成员在待遇与升职上都依赖于内部人,审计委员会成员必然缺乏独立性,这将直接减弱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我国并未对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有强制性的要求,而只是在一些相关的准则和规范中对设立专业委员会有建议性规定。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设立专业委员会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其公司形象,而不是真正达到完善公司治理的目的。审计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本身的设立是为了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有制约作用,但它的设立在组织和人员上都是由董事会所决定的,在没有强制的法律规范要求下,其实施和执行的效果显然并不好,其能起的监督效用也是有限的。

除在审计委员会设立上没有强制规定外,还存在没有统一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质疑时发表意见的报告程序。审计委员会成员独立性的缺失、相关法律规范苍白无力、加上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敷衍态度,审计委员会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监督也只能在这些情形作用下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监事会权力配置欠妥

从监事会的设计角度来看,其初衷是非常美好的,一方面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代表公司全体员工的利益。《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有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权及对管理层的任免权,但是其并没有实质性的规定,尤其是对于监事会的监督可能会影响公司经营决策这方面,所以其监督权也只能形同虚设。由于公司治理中过分强调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作用,这就必然导致监事会往往被忽视,而使得监事会的地位明显低于董事会,对其所起的监督作用也没什么实质性意义。

在实践中,监事会往往成为内部人控制的工具而加剧了内部人控制的严重性和形式上的“合规性”。上市公司董事会往往代表的是管理层,而监事会成员则更多由职工代表等组成。当监督者由被监督者来选定,并由后者决定其工作报酬、职业待遇和职务去留时,监督者的监督是软弱无力的,必然缺乏其应有的独立性,难以实现其公正和权力制衡,更加剧了内部人控制的严重性。

在人员构成和专业素质方面,与公司董事和管理层相比,监事会成员明显处于弱势。从监事会成员的来源情况看,绝大部分公司的监事会成员来自企业内部,其身份和行政关系不仅不能保持独立,而且由于行政级别低于董事会中的执行董事,更无法担当起监督职责。

四、完善公司治理的若干建议

(1)强化董事会的作用

首先,继续完善股东选举董事会制度;应规定董事具有远程投票的权利,使董事更好行使其权利;对于董事要进一步完善。其次,推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独立董事对财务重述的监督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2)加强各专门委员会建设

首先,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专门委员会的设立进行明确的规定,赋予其应有的法律地位;其次,在专门委员会成员的选用上,既要考虑其是否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又要考虑成员的独立性;最后,还应对监事会与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有一定的划分。

(3)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力量

首先,应当允许适当的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的外部人员介入;其次,监事会应在经费上与董事会保持独立;再次,应对监事会的监督权利和应承担的职责有进一步详尽的规定;最后,划分清楚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各自应承担的职责。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舞弊是指上市公司或企业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本文将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对外公开财务信息过程中,蓄意虚报、错报或遗漏重要信息,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虚增资产、收入或利润,虚减或隐瞒负债、费用或损失,以达到欺骗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并谋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财务报告舞弊分为财务数据舞弊和非财务数据舞弊,其中以财务数据舞弊最为常见。本文主要基于财务数据舞弊类型进行分析。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分析

1.利益驱使。财务报告舞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舞弊行为背后的利益驱使。随着公司管理层面对的经营压力和考核压力的不断增加,促使了上市公司管理层选择财务舞弊粉饰其经营业绩,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部分公司为了避免公司业绩达不到上市公司或再融资的标准、拟上市公司为了满足IPO的条件、为了取得银行贷款或政府补助,亦或是管理层为了获得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奖金福利、股权激励等,通过非法手段制造出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或偿债能力、完美的财务指标等假象,以欺骗投资者、审核监管部门、银行等利益相关者。

2.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多数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而且往往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派,为控股股东利用其绝对控股地位,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授意管理层进行舞弊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监事会、以及公司聘任的独立董事不作为或不履行其忠诚义务,在监督层面为财务报告舞弊开绿灯,也降低了舞弊的难度。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虽然国家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执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对公司治理产生的作用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很多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存在设计不合理、不完善,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关键控制流程成为摆设,对防范财务舞弊作用并不明显。

(二)外部原因分析

1.会计准则前瞻性不足。我国2006年及2014年颁布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配套的解释文件,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上的趋同,在具体经济事项的财务处理上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性规定多于具体规定,准则也不可能事事巨细,这使得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过于片面的运用这些规定进行财务舞弊;另一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业务模式和经济业眨但会计准则的制定往往滞后于经济业务的发展,这就给舞弊者利用会计政策进行舞弊提供了“借口”。

2.惩罚力度不够、舞弊成本较低。财务舞弊案件被查处后,监管部门往往对其进行处罚和罚款,但纵观以往的财务舞弊处罚情况,处罚力度多停留在行政处罚层面,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则提及较少,罚款数额均较低,相对于舞弊者可能获取的巨额收益来说,舞弊惩罚显得微不足道,也正是因为如此,部分舞弊者置投资者的利益于不顾,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3.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监管模式是以证监会为代表的政府监管为主,以证券业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交易所的自律监管为辅。但由于各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重复,甚至在个别会计监管问题上相互冲突,且存在各地政府介入影响行业监管的问题,使得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的权威性削弱。而且,每当监管层开展新一轮的上市公司财务核查时,都会有一批涉嫌财务造假的公司浮出水面,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监管力度不足会滋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

4.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上市公司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有效屏障,独立性为其审计质量的生命。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其聘用与解聘实际上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影响较大,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存在为争取客户而丧失独立性的可能,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另外,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被暴露的原因上看,由中介机构发现并揭发或举报的舞弊案件非常少见,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机制的严重失效。

三、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与防范措施

1.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权限分离,相互制衡。建立中小股东权利保障制度,通过章程或协议对股东大会的投票制度进行约定,合理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力,防止控股股东绝对控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同时,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完善治理结构。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上市公司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全面梳理、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在道德文化建设、人力资源与薪酬政策、社会责任以及内部监督等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内控薄弱环节进行加强,从企业文化、战略管理层面防范舞弊的发生。

3.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针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过程中缺乏独立性的现状,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改变或改进现有的委托审计方式,减少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经济上的依赖关系,保证注册会计师形式和实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另外,需提高对参与财务舞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力度,从消极层面打消其参与舞弊的念头。

4.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舞弊成本较低是推动利益驱使下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因素。立法机构与证券监管机构应积极探索、借鉴国外在证券立法中对舞弊行为的处罚方式,加大惩处力度,从法律层面对舞弊行为形成威慑,使的有舞弊动机的公司或人员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1]李晓.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0):164-165.

[2]于倩.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及危害[J].科技咨询,2016(23):64.

篇4

【关键词】财务重述 股权融资成本 会计信息

一、引言

财务重述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同时降低了资本市场中信息资源的透明度,不仅会错误引导投资者对季报、年报等财务报表的理解与使用,而且还会阻碍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降低其资源配置、风险分配效率。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有关基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视角的财务重述的研究文献比还很少,且大多都是理论分析,并未利用已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从基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视角,进一步研究财务重述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何种影响。

二、财务重述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由于内外部人员了解信息的程度不同,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这一方便建立起了信息优势。这就使得拥有充分信息的一方在交易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与此同时,信息匮乏的一方就处于绝对劣势。也正是因为如此,企业管理者在与投资者的博弈过程中处于绝对信息优势地位。投资者只能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或其他公告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资产状况,而企业管理者通常比外部投资者拥有更多关于企业发展前景及盈利能力的内部信息。目前财务重述已经影响了信息披露机制的有效性,非但不能够降低投资者因经营者侵占利益而要求的风险损失的补偿,还将增加管理者对投资者利益的剥夺。

(二)信号传递理论

在证券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以及公司管理者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差异使得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广泛存在。信号传递理论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作为投资者而言,他们无法掌握所有企业的内部信息,为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作出合理决策,他们通常会查看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提供的年报等信息,理性的投资人会客观的分析所获得信息传递出的信号,从而影响投资决策。

(三)有效市场理论

作为信息披露之一的财务重述跟有效市场密切相关,无论是从政府角度、投资者角度还是公司角度上来说,其证券市场的行为都受信息资源的影响。财务重述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制度,其就是利用信息传递的方式,来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投资者在有效市场进行投资的机会是平等的,为了实现有效信息的获取,更加客观、合理地分析预测证券的未来报酬,投资者最直接关心的便是拥有公开、透明、完整的信息。企业在利用诸如财务重述等一系列信息披露方式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信息的同时,也增强了该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市场有效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公司信息的透明度的高低、真实性与否、反映是否及时,将是影响其融资成本关键因素。

三、财务重述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

(一)基于股票流动性的层面

股票流动性是指投资者以最小成本、最小价格影响和最快速度完成交易大宗股票的容易程度。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只能通过投资者的财务报告单方面的获取企业经营、财务信息。也正是因为如此,多数企业无法充分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和关注,导致企业吸引投资能力下降,股票的流动能力也会因此受到不小的阻力。当企业股票流动性较低时,更高的流动性成本将会直接附加在投资者身上,这时投资者将会要求更高必要报酬率来寻求补偿。另外,由于上市公司与利益关联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管理层有强烈的动机通过依靠自身信息的优势来发起财务重述的机会主义行为。当公司历史财务信息不可靠或者不真实,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都会对其持观望态度,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大大下降,此时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率来补偿自己承担的流动性风险。作为结果,上市公司融资难度上升,股权融资成本也相应提高。

(二)基于市场预测风险的层面

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会考虑由于信息披露数量、质量的不同而形成的各个证券之间的风险差异,这是因为投资者是基于己经掌握的信息来估计公司未来价值、预测风险的,所以投资者就会发现不同的股票其信息含量存在差异。因此,投资者对低风险公司股票要求较低的投资回报,对高风险的公司股票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信息含量不同的公司股票所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是不同的,而财务重述作为信息披露的重要方式,它的存在便会督促上市公司谨慎财务重述、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来降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

四、总结与建议

研究发现,企业发生的财务重述行为会加剧和外部关联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企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投资者作为外部信息的重要应用者及相关者,其对风险的控制来自于对所获取信息的分析判断,财务重述严重影响了公司在投资者心中的形象,会提高投资者的预计风险水平,其报酬率也会随之提高。另外,由于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同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投资者会从自身角度要求更多的风险溢价,从而会提高其必要收益率。

现阶段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公司以前会计年度报告的错误信息进行追责。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大力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化。对于重述公告的格式、原因、等详细的信息方面,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同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报告比较自由,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制度可以规范。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将法律条文再进一步细化深化,对重述涉及到的披露时间、规范格式、所属类别、具体内容等问题进行明确,引导上市公司作出理性、合理的重述行为,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

参考文献

[1]王霞.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5(12):55-56.

[2]李明毅,惠晓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学报,2008,5(1):88-95.

[3]李雪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相关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财务公司;纳税筹划;税务成本;策略

财务公司主要是指金融公司,是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销售或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中长期金融服务的非银行机构。目前,在我国财务公司运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10种,经常涉及的税费有11项,其中税费比重较大的是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两项。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财务公司的税种比较复杂,其税费成为财务公司运营的重要成本费用。因此,分析财务公司合理纳税筹划对降低税务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财务公司合理税务筹划以及降低税务成本的策略。

一、纳税筹划的特点

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是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相关的措施来实现合法降低纳税费用的经济行为。税收筹划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法性

纳税筹划的前提基础是符合国家税收的相关政策,其本质有别于避税、偷税和漏税。科学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中的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公司的税务成本,同时有利于国家发现税收制度的漏洞,不断完善税收制度。

(二)目的性

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旨在通过一些经济活动策略,降低财务企业的税务费用或是延长纳税时间。

(三)综合性

纳税筹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其主要侧重于对财务公司运营状况和资金运作的综合管理,在实现财务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降低财务公司税务成本的目标。

二、现行税收政策为税收筹划的实施提供可行性

目前,我国财务公司涉及的税种较多,在实际的税收过程中,财务企业运营状况不同,其税务费用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营业税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贷款利息收入所需要缴纳的税费计算方式不同于转贷款利息收入的税费计算方式;二是财务公司与其他公司之间的财务往来的利息收入可以免缴税费;三是财务公司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运营场所可以免缴营业税,但若是财务公司自己持有的运营场所房产,则需要缴纳营业税。财务公司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和资产负债结构,选择税务成本费用最低的模式进行相关的财务活动。

三、关于财务公司合理税务筹划降低税务成本的思考

(一)税务筹划能够平衡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

税务筹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安排财务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运营活动,以实现降低财务公司的税务成本,提高其利润额,实现财务企业利润最大化。在财务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财务企业实施税务筹划过程中,通过协调各股东之间的关系,保障税务筹划方案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财务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税务筹划成本及实施成本

财务企业在制订税务筹划方案时,会有一定的筹划成本支出;在税务筹划方案实施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若财务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运营情况制订并执行税务筹划方案,其总体的收益额度是远大于其筹划成本和实施成本的。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其利润额度。若财务企业制订并实施的税务筹划不适合其运营情况,使得筹划成本和实施成本比总体收益要大,对财务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没有任何意义。

(三)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税务筹划方案

每个财务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实际的税务筹划方案制订过程中,必须基于财务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故每个财务公司的税务筹划方案也各不相同。除了财务公司自身运营情况的差异外,各地区的税收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经济特区的税收政策就明显不同于一般地区的税收政策。

(四)制订长期的税务筹划方案

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成效是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在财务企业的实际运营活动中,税务筹划方案应该随着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对税务筹划方案的不断改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公司的税务成本。因此,在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财务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财务管理活动,需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确保其与财务企业的运营情况相适宜。

(五) 执行税务筹划方案要松弛有度

税务筹划方案的制订是根据市场运行环境和税收政策进行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掌握好税务筹划方案实施的尺度,结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和企业的运营状况,避免过度筹划导致与市场运行环境不适应,出现得不偿失的现象,不利于降低财务企业的税务成本。

(六)正确执行财务企业税务筹划流程

财务企业税务筹划的执行流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运营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法律风险等问题。在财务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税务筹划方案执行正确流程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由财务部门根据企业运营状况,制订与其相适应的税务筹划方案;其次,由法律部门对税务筹划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审核,待审核通过后确定税务筹划方案;再次,由财务企业的业务部门执行税务筹划方案;最后,由财务部门缴纳税费。税收筹划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必须提早制订相关方案并落实于财务企业的整个运营活动中。

四、财务公司税收筹划的策略

(一)合理运用税收政策,鼓励金融创新

财务公司的金融创新主要是以财务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工作原则为依据,对财务企业衍生的金融产品的税务额度、时间等根据现行的财务会计准则进行计算和确定。在计算财务企业所得税时,应该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企业所需要缴纳的税额,避免财务公司因暂时还未实现利润而出现的税费。

(二)改革财务公司的贷款损失计算方法

根据我国税收的相关规定,在处理财务公司贷款损失的税务费用时,采取折中的原则。我国财务公司的贷款损失税务费用与国际上的相关惯例是一致的,要求财务公司设立受损款项的准备资金,在确认贷款损失后,从准备资金中进行税后费用提取。

(三)简化账务的核销程序

我国财务公司在纳税筹划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国外财务公司的经验,建立健全财务公司的拨款、备用资金的自主使用体系,对一些贷款额度不大的贷款业务,可以适当地简化其账务的核销程序,对一些贷款额度较大的贷款业务,应该经过专门的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进行核算和认定,这有利于对财务公司的贷款损失账务进行及时的核销,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公司的运营风险,提高其经济效益。

(四)明确公允价值得利是否需要交纳所得税

2007年,我国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明确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能够出售的金融资产在会计工作中应该按照公允值进行计算,公允值的收益或损失应该计入当期会计科目的收益或损失。在债务发生重组时,应该用公允值计算其抵债资产。但是,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允值的收益是否应该计算其所得税,可以通过一些税收政策予以明确规定。

五、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公司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使得财务公司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财务公司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合理的纳税筹划对财务公司的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合理纳税筹划在财务企业中的作用,强化财务企业运营活动中的税务费用管理,降低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财务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宝书蓉.财务公司合理纳税筹划 有效降低税务成本[J].现代企业教育,2009(18).

[2]管友桥.企业降低税务成本的方式分析[J].今日科苑,2009(04).

篇6

[关键词]中小型公司;精细化;财务危机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204

1中小型公司开展财务成本措施的重要性

11加强中小公司财务基础工作的内部要求

中小型公司在正常的运营过程中要随时遇到公司的外部市场财务情况不好、融资的大环境很差、资产的投入回报率比较低、财务的管理情况很差等问题,所以中小公司随时都要应对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这对中小公司的正常发展很不利。开展财务的成本管理精细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针对成本管理的措施进行细化,对财务管理的方法进行不断的额量化,在财务成本管理措施的全部过程里对中小型公司的销售和市场开展更合理的措施,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有激励的作用,使员工能够大范围地参与到这里面来,在现公司最大利益化的同时使得成本减少得最低。可以为公司内部带来更好的、更稳定的工作环境。

12公司面对财务危机的处理办法

中小型公司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下列目标:首先,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全部竞争力,让公司取得利益最大化;其次,公司的绩效大幅度提升,为管理层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以便于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判断。精细化财务管理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最小的变动和成本,产生最大化的利润,最大程度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降低公司对外部市场融资的考虑,降低公司的负面消息。

13中小型公司危机管理财务控制的重要性

在中小型公司的正常工作中,危机管理财务成本是很重要的方面。然而,现在很多公司外部融资的条件都不成熟,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也不强,生产规模要么小,要么没有扩大,所以公司的运营成本都比较高。很多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合理,使得公司的高层在面对危机做出决策也不很正确。这些所有的因素,都让公司的危机应对变得复杂,而财务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就可以让财务管控制度得到发挥,使得控制措施更适合公司的发展,可以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实力。

2中小型公司在财务危机中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办法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成本管理的效益,完善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制度,公司必须改进观念,从全体员工的角度,整个管理过程投入,开展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

21组建小核算体系

中小型公司可以运用小核算的措施,通过区分一些核对的部分,制定精细化的各个核对制度,让财务成本管理深化到公司的每一个部门,让公司的管理层和业务部门可以结合沟通发展。

22实施全员目标成本管理

221整理成本管理组织全体系

中小型公司在发动全部员工目标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能把公司的内部核算组织层细分化,可以推动公司财务精细化的不断进步。通过对公司各部分的各自的细分,进而让公司对自己的经济目标完全实现,让公司各个部门的员工都可以参与到其中。首先,中小型公司可以成立财务成本管理机构,这其中有公司的管理层,有财务的相关负责人,另外还有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最后建立以财务为主的成本核算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体系。在各个部门也设立自己的财务管理处,制定考核的相关规定,使得公司牵扯到财务的部门都有员工和负责人。

222确定目标成本责任体系

中小型公司能根据企业内部的财务内容,对以往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主要降低各种成本的消耗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建立合理的财务成本制度体系,来制定公司各个单位的财务成本预算。并把各项工作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员工,建立合理的采购物料的管控体系。公司的业务部门也应该对销售成本进行节约,把销售成本跟销售的总额进行细分化,分析两者间的关联,进而确定出费用标准。管理部门则可以根据资料,对费用做出正确的判断。

223理顺成本管理运作机制

中小型公司要建立合理的适合自己公司的财务成本管控体系,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财务部门的核算资料制定,这样就可以让财务信息公开化,而且比较流畅,对公司的发展很有帮助。

224实施成本管理绩效考核

中小型公司可以根据各个部门的资料对考核标准进行研究,并建立各自的考核表彰制度,对公司发展节约有很大成果的人都要给予明显的表彰,对不符合要求,浪费的员工要做出严重的处罚,借此来确保各部门责、权、利的进一步明确。

23实施价值链成本管理

231技术研发环节的成本控制

在技术研发阶段,中小型公司可从下列方向考虑:比如对于复合型的人才大力地招聘,然后公司内部也加大培养,让科技人才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展研发工作,对于老旧产品的研发要逐步地降低成本,然后改进并提高现在使用中的设备的技术水平,让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最终降本增效。

232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

原材料的采买是很多中小型公司比较大额的财务成本开支,所以公司要对这个方面进行关注。公司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可以采取招标等方式减少成本,进而完善采购的各项体系流程,跟一些大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公司可以用很低的价格采购到物料。

233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在生产实际情况中,中小型公司把最后的财务成本落实到实际的生产中,让一线的生产员工也参与进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成本。公司也要对生产的技术进行革新、创新。让产品的次品率下降,这也是有效的方法。同时,生产部门在考虑不耽误生产计划的同时,根据自身优势,找到新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另外,要严格地控制生产成本的付出,对没有必要的开支进行把控。

234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

中小型公司可以通过优势销售的形式,来完成降本增效的要求。比如产品的外包装,很多客户对产品的外部装饰都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根据他们每一个人的要求,实行不同的包装。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客户满意,也能降低公司的成本支出。

235服务环节的成本控制

可依据应收款管理,构建客户信用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按不同的类别控制产品的发货数量。同时,在物流方面,可通过改变运输方式,来降低成本。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型公司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增强财务危机抵御能力,营造稳定的内部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秋梅财务风险下的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朱连欢欣美电器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3]李想吉林油田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张晓磊中小型民营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3

[5]张碧雪采油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1

[6]王守海金融审慎监管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篇7

一、投入毛利率分解模型(GMDM)在互联网平台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适用性

互联网是多方共存的生态系统,有着统分结合的双层结构:“统”即基础业务平台是免费的生态系统,“分”即多元增值业务的盈利模式。互联网平台公司普遍具有轻资产、无污染、资源消耗少的特征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投入毛利率分解模型(GMDM)的基本内涵

投入毛利率分解模型(GMDM)既从总体效果上考察互联网平台公司的营销效果,又深入分析营销的各种驱动因素的贡献价值。该模型的核心公式:投入毛利率=毛利率×单位活跃用户价值×用户活跃度×单位营销效果。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1)毛利率。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销售费用是作为单独费用列支的,没有计入毛利率的成本中,但在互联网平台公司中,用户数量和收入由营销费用驱动,所以营销费用应该计入毛利,调整后的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销费用)/营业收入。

(2)网络效应乘数。网络效应是指信息产品存在互联需要,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与传递网络的规模的密切相关。如果网络中用户很少,那么他们不仅需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有限的人员交流信息和使用经验。随着信息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情况可以得到改善,所有信息使用者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更多价值。因而,网络效应乘数=单位活跃用户价值×用户活跃度×单位营销效果。

(3)单位活跃用户价值。活跃用户是相对于“流失用户”的一个概念,是指那些会时不时地光顾网站、并为网站带来一些价值的用户。单位活跃用户价值=营业收入/活跃用户数

(4)用户活跃度。对于一个网站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活跃用户数而并非总用户数,因为只有这些用户在为网站创造价值。用户活跃度=活跃用户数/用户总数。

(5)单位营销效果。单位投入获得的用户,包括自然流量和购买流量。单位营销效果=用户总数/(营销费用+营业成本)。

(二)投入毛利率分解模型(GMDM)与传统杜邦分析方法的比较

投入毛利率分解模型(GMDM)与杜邦分析体系相比,有其特有的优势,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投入毛利率分解模型的最大特点是针对互联网平台公司特有的核心指标,将其有机整合串联成一个整体,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与潜力。通过对投入毛利率层层地深入分解,可以有效发现互联网公司的营销瓶颈与驱动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二、投入毛利率分解模型(GMDM)在互联网平台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具体运用

本文以“去哪儿”与“携程”两家互联网平台公司为例,运用GMDM模型对两家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探究是否能发现一些不同于传统报表分析方法的结论。

(一)“收入结构”决定盈利模式

从图2可以看出,“去哪儿”的收入主要来源靠广告,“携程”的收入主要是靠佣金;“去哪儿”的盈利模式是建立比价搜索平台,赚取点击服务费;“携程”的盈利模式则是向酒店和票务供应商收取佣金费用。

(二)“成本结构”决定平台延展性

成本结构主要由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重决定,如果固定成本比重较高,则平台延展性越好,收入越增长,毛利率变越高。由于边际成本在平台扩张中趋向于零,免费模式有了实现的基础。“携程”的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的比重高于“去哪儿”,说明其平台的延展性更强。

(三)毛利调整

通过图3和图4可以看出,当作出调整后,“携程”的表现明显好于“去哪儿”,即“携程”的利润空间更大。

(四)“去哪儿”的投入毛利率与具体分解

本部分主要对表现不佳的“去哪儿”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对投入毛利率分解后,可以发现“去哪儿”近年来的投入毛利率的增长主要靠单位活跃用户价值驱动,而单位营销效果不断下降。从长期来看,“去哪儿”单位营销效果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为随着各种应用的不断增多,营销渠道资源必然更加稀缺,营销的单位费用自然高企。如果“去哪儿”想继续大幅提升投入毛利率,则应该把工作重心聚焦于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五)应收应付与生态圈的话语权

通过图5和图6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携程”在行业内更有话语权,其利用上下游资金的能力突出,经营风险更小。

整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携程”比“去哪儿”更加值得投资。基于传统分析角度,很可能认为“去哪儿”的业绩更加亮眼,但是通过GMDM模型分解后,无论从应收模型还是营销效果都显示出:“携程”的财务状况更加健康、财务可持续性更强。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综上,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对互联网平台公司而言有其固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能将与互联网平台公司特有的关键性指标纳入体系之中,如用户活跃度、单位活跃用户价值等。本文构建GMDM模型作为对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补充与拓展,以适应互联网公司的运营特点。该模型更适合于初创发展期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因为初创期的公司更加关注发展能力与营销效果。

篇8

相识多年的周力与高由共同投资成立了乐居装饰工程公司。周力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并主抓市场与财务,出资占公司2/3的股份;高由主管技术与施工,出资占公司1/3的股份。高由推荐自己的朋友张卫担任公司的会计,由于公司人数较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出纳也是由张卫一人兼任。

凭借周力过去建立的市场关系和高由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把关,乐居公司很快就驶上了快车道,第一年的营业额达到800万元,第二年仅前10个月的营业额就突破了1000万元。业务形势一片大好,工程数目越来越多了,每项工程又有分包、转包、合作项目分支,每天光费用申领单就多达几十张,大到十余万元小至十几元,每张都要周力签字回复后方可申领。对财务完全外行的周力很难辨别这些支出的合理性,基于对张卫的信任,只要经张卫认可的支出,周力就放心大胆地签字。

不过,令春风得意的周力与高由奇怪的是,公司发展得这么好,营业额也不少,每项工程测算都有相当的利润,按理讲该挣到钱了,但公司总是处于资金紧张状况,流动周转不畅,该分红也分不出来。

这种状况引发了周力与高由之间的矛盾,他们都怀疑对方是否在财务上做了手脚,但从账目表面上,两个财务外行又都找不到问题所在。无奈之下,公司请一家财务公司实施了15天的内部审计工作。结果出来后,两个股东都有点傻眼:张卫用虚支的手法分批把公司150万元的资金挪为己用已达半年之久。公司随即将张卫开除。

周力与高由私下不禁互相埋怨,周力怪高由识人不惠,介绍这样的人来公司;高由怨周力眼力不好,让张卫从眼皮底下挪走这么多钱。此后,公司逐步完善财务制度,但新招的财务人员来来去去,都难以执行到位,技能上不足以控制住多头的项目财务走向,支出上依旧混乱。此时,先前实施审计的财务公司提出可代为乐居公司管理财务,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从事市场开拓与工程建设。

尽管对财务管理外包早有耳闻,周力与高由还是疑虑重重:财务状况是公司的商业机密,一旦为外人掌握,会不会出现不好的后果?将自己的钱完全交给外人管理,自己如何控制?

结合本案例来谈:

1.乐居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出在哪里?总经理应懂得哪些财务知识,在财务管理中应充当什么角色?依目前情况,乐居公司能不能将财务管理外包?

2.什么样的中小企业适合将财务管理外包?财务管理外包对中小企业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3.将财务管理外包常常会出现哪些问题?乐居公司如果外包财务管理,可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些问题? 眼睛干吗去了?

作者:深圳市智慧同盟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 李焱

乐居公司混乱的财务管理让创始人周力和高由很头疼,在眼皮子底下被会计张卫挪走了150万资金,的确令人恼火。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眼皮子底下被人摸了东西,长达半年后才发觉,我们不禁要问:眼睛干嘛去了?到底睁开了没有?

对于小企业而言,财务部门就相当于公司的眼睛。除了保证公司资金流和货物流的畅顺,财务部门更应擦亮眼睛,行使好监督职能:保证公司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看起来,乐居公司的眼睛有些朦胧:会计和出纳在很长一段时间由同一个人担任,在内部控制中犯了不相容职务由同一人兼任的大忌,形成财务控制的漏洞、而且财务流程也似乎与业务流程不相匹配。财务管理的失控使得周力和高由萌生了将财务管理外包出去的想法。

财务外包是众多外包业务中的一种,而外包 (outsourcing) 的思路较早源于--B.Dumaine和 J.Labat 1992年发表在《财富》杂志上的《大的仍旧是好的?》一文,在文中,他们指出:“按照新思想,任何一项工作,只要公司不再具有独特技能,都可以从公司中剥离,如果需要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外部购买来解决。”从标题中,你也可以看出外包的出发点是瘦身,通过瘦身降低运营成本,将有限资源集中用于发展公司的核心技能,追求利润最大化。最早从财务管理外包中受惠的大约是BP公司(英国石油),十年前,BP将北海钻油工程项目的会计业务转包给著名的咨询公司埃森哲,并在埃森哲的帮助下实现成本减半。

除了通过寻求专业合作降低成本,目前,财务外包也与生产外包类似,出现了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区转移的趋势,比如说美国的企业将记账、报销、发票对账等繁杂的财务数据通过广域网传输到东南亚国家,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处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完成后数据再传回总账系统。一些香港的银行也开始把支票清理等业务外包到深圳处理。但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财务外包通常是将财务处理、财务报告和分析咨询的部分外包出去,自身仍然必须保持基本和必须的财务控制环节和程序,并非把所有的财务工作都包出去。

从案例中看来,乐居公司应该是个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自身内部必需的财务控制环节尚未健全,所以还谈不上瘦身和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周力和高由之所以动了财务外包的心,主要原因有三:

1、希望尽快摆脱当前财务管理失控的局面

2、内部资源的局限:财务上没有可靠的人,而核心管理队伍中缺乏财务管理的技能。

3、期望获得更高品质、更专业的财务服务

所以,不同于瘦身,乐居财务外包的想法更类似与“借眼”---使用外部的财务机构来全面行使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职能。可是“借眼”真的可以解决乐居的视力问题吗?要知道:

·“借眼”并非拿来主义

现在中小企业所谓的财务管理外包通常是指请一些机构比如会计师事务所每个月做做帐、报报税。至于出纳,还是要公司自己委派信得过的人,同时财务流程方面,如支出签字流程、报销流程等还是需要公司根据自身的组织机构和业务特点来设定,所以“借眼”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前面提到的一些基本工作还是要由企业自己完成的。

·“借眼”不能一劳永逸

借眼睛是短期行为,比较适合处于生存期的创业型公司。创业型公司由于专注于生存挑战,而且财务管理的工作量较小,所以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通常会请会计师事务所代为做帐。即便对于他们,借眼睛也只是个权宜之计。一旦公司业务量上来,大部分的公司还是会选择在公司内部健全财务部门,否则将难以适应物流、应收帐款、和现金流管理日益增长的压力。

·长在别人脑袋上的眼睛

乐居今年的发展势头不错,头十个月的营业额就超过1000万,并且每项工程测算都有相当的利润,应该说公司已快速摆脱生存期,进入成长期了。对于成长期的企业而言,财务部门不光要行使眼睛的监督和支持职能,也要准备行使脑袋的职能---为企业提供财务分析、预算,帮助经营者做决策。这项职能,乐居的原财务似乎没能提供,因为乐居的经营者仍是凭着项目的毛利高低来判断现金流状况---“令春风得意的周力与高由奇怪的是,为什么公司发展得这么好,营业额也不少,每项工程测算都有相当的利润,按理讲该挣到钱了,但公司总是处于资金紧张状况,流动周转不畅,该分红也分不出来?”其实,撇开财务人员挪用的嫌疑,流动资金周转不畅的还可能有其它原因,比如:应收帐款过大、帐期过长、存货结构或数量不合理、项目间工期衔接不科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大、采购成本较高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向管理层说明。同时,每个项目的收支状况也是可以通过ABC(Activity Based Costing)成本分析法计算出来,让管理者对每个工程的盈亏状况了如指掌。这些分析,对公司选择业务方向、建立内部控制和激励机制都将大有裨益。可是,如果脑袋不是你的,你能指望它围绕你的战略、象你一样思考吗?财务管理外包相当于借来长在别人脑袋上的眼睛,对于成长中的乐居来说,承担得起没有自己脑袋的风险吗?

·无缝对接?----借来的眼睛怎样传递眼神

对于国内多数财务外包的创业型公司而言,由于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财务信息和单证传递的频率较低(比如一个月两三次),所以多用人工或信件传递的方式。但在路途遥远、信息传递量大而频繁的情况下,人工传递就显得效率极其低下。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企业和外包商之间的无缝对接呢?----你和外包商需要借助IT平台和网上安全保障技术。不过,这又意味着成本上升,别忘了,你的初衷之一是节约成本喔。

·借来的是一双慧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