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

篇1

【关键词】 财务状况; 层次分析法; 比较分析

一、引言

企业财务状况一直是管理者和投资者极为关心的问题,而企业财务信息主要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获得。但多数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模型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综合性强的模型很少。层次分析法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管理者的经验与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相结合,可以根据企业现状构建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模型。本研究主要通过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来验证层次分析法对于财务状况评价的巨大作用。

二、理论基础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是由美国著名数学家Sat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既不追求高深数学,也不片面注意逻辑和推理,而是把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并可以将复杂的系统分解,可以说是一种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由于该方法能够处理复杂的多准则决策问题,因此,它一出现就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并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将层次分析法运用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中是财务管理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传统的财务分析系统比较单一,缺乏综合性,即便是杜邦分析系统也仅以权益净利率为主要考核指标,并未考虑成长能力等因素。层次分析法则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方法的这些不足。AHP法不仅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也可以在指标体系中加入非财务指标,从而使模型能够衡量财务报表以外的信息,这是其他方法都无法比及的。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把问题分解并量化。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构建出层次结构模型;其次,根据两两比较与判断原理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比较判断;最后,将该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比较优劣的排序问题,通过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得出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由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通过递阶层次结构原理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定量分析问题。

(二)模型构建

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筛选出如下四类指标: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其中包括12个具体指标。构建出的层次结构模型见表1。

2.确定权重

四、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中的应用——以海尔和中国重工为例

本研究选取了两家A股上市公司海尔和中国重工作为研究对象,相关原始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通过将原始的指标数据与市场平均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指标的具体分值,再将所得分值与指标权重进行相乘,即可得到指标的最终评分。两家上市公司相关指标的最终评分如表2所示。

将表中的指标评分代入函数模型(1)中,即可得到企业的最终财务状况得分。将数据代入模型得出:Y海尔=0.887,Y重工= 0.554,表明海尔的企业综合财务状况良好,而中国重工的综合财务状况则比较差。通过表2可以看出:海尔的财务问题主要出在销售净利率C2和流动比率C5,总的来说财务状况较好。而中国重工出现问题的指标则比较多,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C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C6、应收账款周转率C7和资产现金回收率C9都非常差,其中,现金能力的缺失是中国重工的财务状况明显弱于海尔的最重要的原因。

五、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模型与F计分模型的对比

(一)F计分模型及其应用

(二)层次分析法与F计分模型的对比分析

相比F计分模型,层次分析法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模型的综合性强。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评价模型涵盖了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可以很好地概括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而F计分模型由于指标太少,综合性较弱。第二,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增减指标,还可以在评价体系中加入非财务指标,因此其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更能构造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评价模型;而F计分模型则是对所有企业用一个统一的函数模型来衡量,适用性较差。第三,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范围更广。由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模型不仅可以用于财务预警,还可以用于业绩评价、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债权人据此进行贷款与否的决策等等;而F计分模型的应用仅限于财务预警。第四,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针对公司作出整体财务状况分析,还可以就出现的问题分析具体指标,从而找出问题根源。相比F计分模型,层次分析法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计算繁琐。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强层次分析法的实用性,必须做好如下两点:第一,根据企业所处的具体行业和发展阶段等,筛选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评价指标;第二,企业管理者及专家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陆文娟,高俊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财务综合评价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665-666.

[2] 蒋麟凤,王红英,黄小梅.层次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6-99.

[3] 张梅.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建议[J].经济研究,2005(9):76-78.

篇2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

企业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的分析。企业财务分析主要包括对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资产营运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权益结构、企业资产分布状况和周转状况、企业利润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等。

第一,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通过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利润构成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帮助企业认清各项业务的贡献值,便于企业改善经营方向,调整业务结构以及改进业务模式,促进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第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现金流以及盈利状况的分析,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能够摸清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另外,通过对偿债能力分析,帮助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第三,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从企业各项资产的结构、规模以及资产周转情况的变化来反映。分析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及时的掌握和改进企业资产的利用状况,促进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第四,企业筹资和投资能力。分析企业的筹资和投资能力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财务分析得出企业投资和筹资的合理程度,能够帮助企业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向和筹资模式,促进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合理性,保证企业持续经营,有效的降低企业筹资和投资的风险。

第五,企业现金能力的分析。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的数据信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负债能力以及资产运营能力等,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周转率,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促进企业现金能力提升。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科学的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居于核心地位

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的所有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有效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财务状况,为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信息帮助。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筹资活动、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营运能力、现金流量状况和偿债能力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对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和经营业绩进行评价。通过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够有效地反映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时地发现企业经营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者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税金和利润完成以及上缴情况,从而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另外,财务分析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全面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向决策人详细的解释企业财务报告的相关数据信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有助于企业决策者更好的掌握和利用企业的财务信息,保证企业决策制定的准确性。无论是企业的投资决策、营销决策、人才决策等,都离不开企业财务分析数据的支持。

2、为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信息

企业的财务报告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反映,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依据财务报告和相关财务数据进行的科学的、全面的分析。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利的数据信息。企业的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的分析,对未来企业经营状况所存在的风险和收益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有助于企业投资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现代企业的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企业拥有大量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十分关心。因此,科学的、全面的财务分析,为各方面潜在的投资者和企业的债权人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分析是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的重要的分析方法。

3、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财务数据的分析。对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的分析,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重要依据,反映企业的财务综合实力情况,有助于企业改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有效地反映企业会计期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从而有效的反映企业的价值。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帮助企业了解资产、负债在数量、结构、规模上的关系和变化,促进企业决策者做出优化结构、降低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决策。企业的利润表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收益情况。通过对企业利润表的分析,考察企业的投资收益情况,分析企业获利能力以及盈亏状况,为企业未来经营决策和投资预算提供科学的预测。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掌握企业在过去的现金的往来情况,掌握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从而反映企业的投资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反映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企业财务分析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促进企业财务综合实力的提升。科学的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帮助企业掌握成本支出情况,更好地控制企业成本。分析企业的筹融资渠道和成本,为企业的筹资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依据,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成本费用情况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找出企业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改进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促进经营效益提升。

三、完善企业财务分析的对策建议

1、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

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当前,许多企业建立了相应的财务分析制度,但是依旧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并配备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员。明确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基本职责、内容以及目标,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制定一定的质量要求。另外,通过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促进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无论是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指标的确立以及参照物的选择,都有明确的、科学的、统一的标准,促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能力。尤其是企业财务分析方法的选择,关系到企业的财务分析的质量,因此,财务分析人员应该充分的选取多种科学分析方法,对不同分析方法及其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建设性的财务分析报表,深入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发现财务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企业科学的决策当好参谋,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2、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现代企业日益重视财务分析的作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十分重视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这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质量。而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依据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相关财务会计资料分析的。因此,为了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质量,保证企业财务分析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提高企业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首先,应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数据质量的审计和监督。完善企业财务报告制度,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防止出现财务报告失真、失效的现象。其次,应该完善财务报告披露制度。加大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促进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重点加强对事关投资者利益信息的披露,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计监督,促进企业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再次,应该完善企业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加强对企业会计原始资料的真实性的监督,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规范企业从财务会计活动,完善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保证企业财务分析依据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提高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质

篇3

关键词:财务比率会计报表分析评价

单独分析会计报表中任何一项财务指标,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了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经营理财状况,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系统的、合理的评价,就必须进行相互关联的综合性分析,采用适当的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

1.标准财务比率的作用.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如果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与本企业的历史资料比较,只能看出自身的变化,无法知道在激烈竞争中企业所处的地位与同行业或其行业的个别企业进行比较,只能看出与对方的区别,而对方并不一定最好,与之不同也未必不好.有了标准财务比率,可以作为评价一个企业财务比率优势的参照物.以标准财务比率作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更容易发现企业的异常情况,以便于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

2.标准财务比率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统计方法,即以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作为标准.这种方法是假设大多数是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是反映标准状态的,脱离了平均水平,就是脱离了正常的状态.二是采用工业程序法,即以实际观察和科学计算为基础,推算出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方法假设各变量之间有其内在的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目前,标准财务比率的建立主要采用统计方法,工业程序法处于次要地位.

3.标准财务比率的资料收集.美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府机构定期公布各行业的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为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提供帮助,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正式刊物.在各种统计年鉴上可以找到一些财务指标,但行业划分较粗,且是新会计制度实施前的指标口径,不适合当前的报表口径.因此,可用《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定期据供的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包括一些行业的平均数据,作为企业标准财务比率参考数据.对于行业的平均财务比率,在使用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行业平均指标是根据部分企业抽样调查来的,不一定能真实反映整个行业的实际情况二是计算平均数的每个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不一定相同,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加在一起平均.

(一)理想资产负债表

理想资产负债表的百分比结构来自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进行必要的推理分析和调整.表1是一张以百分比表示的简化理想资产负债表.

1.确定负债百分率.以资产总计为100%,根据资产负债率,确定负债百分类和所有者权益百分类.通常认为负债应小于自有资本,这样的企业在经济环境恶化时能保持稳定.但是,过小的负债率会使企业失去经济繁荣时获取额外利润的机会,即反映出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策略比较保守.一般而言,自有资本占60%,负债占40%,是比较理想的,当然这个比率会因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和行业而异.

2.确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百分率.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数额应小于自有资本,占自有资本的2/3为好,这种比例关系,可使企业自有资本中有1/3用于流动资产,不至于靠拍卖固定资产来偿债.在固定资产占40%的情况下,当然流动资产要占60%.

3.确定流动负债的百分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以200%为宜,那么流动资产占60%的情况下,流动负债是其一半即占30%.既然总负债40%左右,流动负债又占30%,长期负债占10%.

4.确定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其基本要求是实收资本应小于各项积累,以积累为投入资本的两倍相宜.这种比例可以减少分红的压力,使企业有可能重视长远发展,每股净资产达到3元左右,可在股市上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因此,实收资本为所有者权益(60%)的1/3,即20%,公积金和未来分配利润为所有者权益的2/3,即40%.至于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之间的比例,并非十分重要,因为未分配利润数字经常变化.公积金与未分配利润结构应为3∶1,即公积金占总资产的30%,未分配利润占总资产的10%.

5.确定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由于速动比率以100%为最佳,因此,速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与流动负债相同,即30%.余额的盘存资产(主要是存货)占总资产的30%,这符合存货占流动资产的一半的一般情况.

在确定了以百分率表示的理想资产负债后,可以根据具体企业的资产总额建立绝对数的理想资产负债表.然后再将企业报告期的实际资料与之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

(二)理想损益表

理想损益表的百分率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一般来讲,毛利率因行业而异.周转快的企业奉行薄利多销方针,毛利率低周转慢的企业毛利率定得比较高.实际上每行业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毛利率水平.表2是一张以百分率表示的理想损益表.

表2所示理想损益表是假设某公司所在行业的毛利率为25%,则销售成本为75%.在毛利当中可用于期间费用的约占一半,也可以稍多一点,即按13%,余下的12%为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一般不大,并且通常支出大于收入,即按1%处理.虽然所得税率为33%,但由于纳税调整等因素的实际税负在一半左右,即按税前利润(11%)的一半多一点6%来处理,这样,余下的税后利润则为5%.

在确定了以百分比表示的理想损益表之后,就可以根据企业某期间的销售收入数额来设计绝对数额表示的理想损益表,然后再与企业的实际损益表进行比较,以判断其优劣.

指将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所得出的个别结果,运用一个简洁的综合系统予以判断、融合、平衡、分析并作出概括性的结论,借以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各方面活动的综合绩效,判断其财务状况的优劣.

(一)理想损益表

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企业财务状况作为企业财务实力的综合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很难予以定量揭示,这就给综合分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进行定量分析,其结论往往主观性较强,说服力不够,进行定量分析,又会使分析结论不切合实际,很难具有理想的实标价值.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有待于财务分析技术方法的改进和补充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财务状况理论的突破性进展.

(二)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方法

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7日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1、目的。20世纪初期,财务报表分析这一词产生。最初,记账核算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唯一目的,主要用于分析银行的信用服务的,后来,财务报表分析才逐渐成为投资者分析各个企业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晴雨表。如今的财务报表分析已经全部融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来满足建筑施工企业对外部或内部决策的需要。

2、作用。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分析和研究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数据,揭示有关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和数据的变化趋势,以便评价和预测财务活动实施情况,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提供直接、真实的经济决策信息,是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的依据。

3、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是给不同的使用者分析和使用的,每个使用者都有各自的分析侧重点,但有时也有时也会有共同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资本的结构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状况变动分析、成本费用的分析、运用资金效率的分析等内容。

4、基本方法。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财务比率分析法。该分析方法是将有关财务报表分析的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出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和意义的财务比率,据此来揭示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某一段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具体而言,财务比率分析法包括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等;(2)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该方法是对本建筑施工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方法,它可以对建筑施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变动趋势做出分析,分析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较长时期的动态经营状况;(3)财务报表趋势分析法。该方法是利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报表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将几期连续相同指标的比率,进行定基或环比对比,计算出这些指标未来增减变动的方向和数额变动幅度。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数据存在的问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必须取得与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数据资料,因此会计数据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而会计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会计信息都不够精确,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提供会计数据时只提供一些关键性的会计信息,很少提供关联性小的会计信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甚至为了向外界展示建筑施工企业效益,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使信息、数据使用者无法分析出关注建筑施工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数据周期过长,造成分析后财务报表结果已经无法真实反映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常存在滞后性。

2、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方法存在的问题。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正确评价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方案。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使用的重点是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但这些分析方法只注重数据发生的变化,而无法更深入地探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因此,传统的分析方法忽略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问题,导致分析结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正确性。

除此之外,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中,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的分析结果的滞后性最为明显,当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口径不统一或评价标准不一致时,便会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失去真实性。

3、分析财务比率存在的问题。财务比率分析包括三个面,即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营运能力分析。其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由于财务比率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分析的结果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所财务比率分析结果中存在问题,也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比率分析不够严密;第二,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评价标准不一同;第三,财务比率。

4、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不够全面。财务报表分析依据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对建筑施工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但是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例如企业发展的环境、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大的经济运营趋势。当前不够全面的财务报表分析,使得分析出的结果很难反映出建筑施工企业真实的发展状况。

三、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的对策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财务报表中使用的各种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能够真实地反映建筑施工企业某一段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由于财务报表中涉及大量的财务数据,准确的计算这些数据,才能确保数字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这就要求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认真核对数据、辨别数据的翔实并核对资料的完整性,在取得的数据中不能存在估计或推算的数据,也不能存在弄虚作假的数据。

2、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综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到一起,将不可计量因素考虑在分析结果中,进行综合判断,修正单一分析方法中的误差,使分析结果更趋于实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也可以结合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或是结合趋势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总之,无论使用什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都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特点,以及当时相应的经济信息和投资者的投资方向等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

3、正确应用财务比率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正确利用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财务比率的三种分析方法计算出建筑施工企业相应的资金流动比率、资金周转比率、资产负债率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利润率等相关信息。除此之外,相关财务分析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应该尽可能地多掌握被分析的信息与背景资料,为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打好基础,尽量减少财务比率分析的错误。

4、注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全面性。在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时,除了要注重财务报表分析数据取得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财务分析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外,还要注重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背景和财务报表中的附注。其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背景的分析,应当注重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所处行业的背景信息和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策略;对于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应当充分地了解、更深入的研究相关附注信息与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正确地掌握附注披露的重点和要点。

四、结束语

在当下的经济社会中,只有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式,运用多元化的分析方式,突破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瓶颈,才能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水平,才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系统;单变量指标;多变量指标;线性判别模型

一、财务预警系统重要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在中国也迅速发展起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也开始确立。全球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使民族企业因财务问题相继陷入生存困境。出现财务问题的原因既包括外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也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有关。企业只有具备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持久生存并不断发展。

二、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

目前关于财务预警系统及应用研究还属于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财务预警系统是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的,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分析企业中潜在风险的系统。”

(2)“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的,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实时监控、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能及时有效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对企业各个经营环节所潜在的风险预先发出警示信号,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

在综合考虑分析前面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意义远远不止看中它的分析系统。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目的主要还在于通过对分析结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自身发展方向、经营战略的矫正,重新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财务预警系统的特点

财务预警系统是企业进行自我财务状况监测分析判断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对影响企业自身发展较大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进而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系统性。企业的财务状况很难用某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衡量,需要统筹全局将整个企业从研发、生产、供应、销售及售后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作为财务预警系统跟踪监测的范围。

(2)实时性。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是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在不断积累过程中的综合反映。

(3)预见性。即通过对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持续实时性的检测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和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建立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

(4)针对性。由于每个企业与其他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都不同,且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时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5)成长性。危机解除后,造成危机的原因,处理过程及应对措施实施后的反馈与企业仍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都是宝贵经验和教训。

四、企业财务预警的分析方法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以财务报表为分析的基础,再结合专业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对企业财务运营状况、组织管理进行综合评判得出预警结论。其特点是分析人员根据已往的经验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判断并对造成危机的原因进行预测分析,而不是通过对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研究。定性分析中常见的分析方法有: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管理评分法、专家调查法等。定量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加工来完成预警的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定量分析法主要有单变量分析法和多变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主要是指通过引入单个或多个变量建立模型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变量一般为财务比率,预警模型往往采用一元或多元函数的形式。将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结合起来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定性分析法是根据分析人员对企业状况、行业特点、活动周期、产品普及情况以及企业社会信誉、知名度、管理结构等的了解,加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分析经验对企业的各种风险综合评判得出的预警结论。定性分析法分析得到的结论只能作为一种判断。标准化调查法是指那些经过咨询公司、协会及专业人员等相关组织,就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加以详细调查与综合分析、形成报告文件供企业管理层参考的方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是指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将财务危机分为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实现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症状。流程图分析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但对专业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定量分析中,财务预警分析可以划分为单变量预警分析和多变量预警分析。单变量预警模型是企业通过对单个因素进行分析,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判断是否发出财务预警信号的过程。多变量预警模型是把不同的财务比率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汇总构成一个多元线性函数来预测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危机。多变量预警模型与单变量预警模型相比,预测能力更强,也更加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

五、结论

本文从财务预警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组织、责任、运行机制及财务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浅显的研究、分析和探讨。简单总结了财务预警系统的相关理论:财务预警系统的概念、特点、功能、分析方法等,分析了财务预警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并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分析了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篇6

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2016 年的五大任务。这对我国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但是,新常态下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和改革政策都在变化,很多企业面临挑战大于机遇,因财务危机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为避免或减弱新常态下企业的不利影响,加强企业财务运营的监控,及早发出预警信号,将企业面临的潜在财务危机告知利益相关者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在回顾已有的财务预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融合神经网络和Kalman 滤波法的财务预警模型,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这既改变了单一方法的预警模型,又提高了财务预警的准确性,并对经济新常态下的风险管理有参考价值。

一、文献回顾

财务预警是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促使企业管理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是Fitzpatrick 开展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他首先将样本公司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再尝试用不同的单一财务比率进行对比,最终认为股东权益/负债这个比率的判别能力最高。

随后,William Beaver提出单一比率模型,即利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的财务困境,发现营运资本流/负债和净利润/总资产是最好的判别变量。但由于用单个指标判别的方法本身存在缺陷,Altman重新选择样本进行研究,确定出了判别效果最好的五个指标,最终对每个指标确定出权重,构造出了一个综合指标由此进行判别。Altman 采用的多元线性的方法,对后来学者的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Ohlson将Logit 回归模型引入财务预警的研究中。

因此,过去对财务预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些成果,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这些预警模型的运用都有较强的适用条件。从现实案例和财务理论来看,公司财务危机都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越临近财务危机的发生,财务指标中所包含的危机信号就越多; 二是财务数据的时间序列性,当期财务数据会对下一期造成影响; 三是财务危机具有历史累积性,财务危机是长时间的经营不善所导致的最终结果。而现有研究成果大部分只是从其中一方面进行考虑,所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的适用性大大减弱,预警的准确性不高。本文中融合神经网络和Kalman 滤波法的财务预警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二、研究设计

国内学者在过去的研究中常把是否被ST 作为划分财务危机公司和财务良好公司的界限。这样非黑即白的划分方式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研究中忽视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 二是如果临近财务危机的发生才对企业做出预报,企业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应对危机,这就丧失了预警的意义。所以,为延长企业财务危机的应对时间,从财务状况良好到发生财务危机,应该再划分一个过渡状态。

本文将企业财务状况分成三个状态: 财务状况良好、轻度财务危机和重度财务危机。以前的研究显示,企业被ST 当期的财务数据,与该企业之前7 ~ 8 年的财务数据呈现显出著性关系,所以本文将企业在T 期至T - 7 期之内净利润均大零的情况,定义为财务状况良好; 若在第T 期企业被ST,则第T 期的财务状态则被定义为重度财务危机,T - 1 期至T- 5 期的财务状况被定义为轻度财务危机。

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选择标准为: (1) 2012 年或2013 年首次因连续两年亏损被ST 的30 家公司,其T 期数据作为重度财务危机企业的判别样本。由于ST 企业从其前7 ~ 8 年的数据开始才与发生ST 当期的数据呈显著性相关,所以本文选择企业T - 1期至T - 7 期数据作为预测T 期财务数据的预测样本。(2) 2012 年或2013 年首次因连续两年亏损被ST 的29 家公司,其T - 5 期数据作为轻度财务危机企业的判别样本,其T - 1 期至T -7 期数据作为预测T 期财务数据的预测样本。(3) 2012 年或2013 年非ST 公司,并且十年之内均未出现净利润为负值情况的30 家公司,其第T 期数据作为财务状况良好企业的判别样本。为满足配对原则,同样选择其T - 1 期至T - 7 期数据作为预测T 期财务数据的预测样本。

此外,剔除有以下情况之一的ST 公司: 纯B 股的ST 公司,因其他状况异常而被ST 的公司,存在严重假账的公司,上市两年内就被ST 的公司,这类公司存在虚假包装上市的嫌疑,有严重数据缺失或数据不合理的公司。根据上述标准,本文从CSMAR 数据库中选择了89 家公司见表5) ,选择的对象均为工业企业,时间分别为20062013 年、20052012 年,共11392个数据,满足客观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等基本特征。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发现:

(1) 融合了神经网络和Kalman 滤波法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较好的预判效果

本文综合运用神经网络与滤波法以及Matlab 和Python 编程技术,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两个角度建立预警模型,通过对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全局主成分分析,得到了保留大部分信息同时又完全正交的主成分因子,从而为神经网络和Kalman 滤波器提供了最优的输入集,模型预测的正确率达到了73. 03%,这表明将神经网络与Kalman 滤波法有机结合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实现企业财务预警是一种有效路径。

(2) 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企业可以运用财务危机出现之前的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现金流量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财务指标数据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发出预警信号。本文研究结论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投资者、企业管理层和证券监管部门均有一定启示意义。

第一,融合了神经网络与Kalman 滤波法的财务预警模型对预判企业财务风险具有良好效果,投资者可以直接将该模型用于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从而了解已投资或计划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高低,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

篇7

【关键词】财务分析 方法 财务分析数据 问题

财务分析融合了经济、金融、运筹、管理以及数学等相关知识,是一项综合性特别强的经济分析工作,并且财务分析包括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但是不管哪一种财务分析方法都能够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另外,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都是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获得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财务分析方法及其财务分析方法中存在着问题,以期能够为财务分析提供一些帮助。

一、财务分析方法

(一)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方法是从数量上,根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确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受若干因素的影响,公司每个会计指标都有高、低。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具有说服力地评价经营状况,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在因素分析法中,连环替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要点在于当其他因素都没有变化时,分析对象受若干因素的影响,可以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连环替代法虽然是一种简便、快捷的简化形式,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因素替代的顺序性等问题。该因素采用分析对象数据与判断标准数据之间的差额,在计算某个因素的变动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时,排列在该因素后面的各个因素均采用判断标准数据,排列在该因素前面的各个因素均采用分析对象数据。

(二)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方法是为了揭示公司财务状况变动趋势,将现阶段公司财务状况同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纵向比较,或将公司的财务状况与通行业平均或其他公司进行横向比较,从而能够在同行业中,充分了解公司所处的水平及财务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具体比较的时候,基本计算公式为:差异额=分析对象数值-判断标准数值,是通过计算差异额来反映差异的大小。

(三)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是用一个数据除以另一个数据求出比率,是以同期财务报表上的若干重要项目间相关数据相互比较以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并且同历史状况进行比较。财务比率包括盈利能力比率、经济增长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等,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方法不但具有局限性,还用途广泛,难以分析动态情况,属于静态分析,并且比率分析数据对于预测未来并不完全合理可靠,都是历史数据,不能反映物价变动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此方法时,判断企业的整体状况,要注意将各种比率有机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一种比率,要对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将来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要结合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共同进行。

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表缺乏准确性

在企业之间具有规模、存货管理方法、成长时间等不同之处,财务计算方法也不同,导致财务分析的结果也不同。财务报表的数据容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企业员工记录的结果,从财务报表的数据角度上来看,这存在着个人主观因素,导致数据缺乏准确性,从而影响了财务分析的结果置信概率。而财务分析数据是企业历史数据,其本身就带有滞后性。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确保历史数据分析的结果。在对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评估时,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要获得第一手真实财务数据,才能够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才能确保财务报表中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企业的主卦因素、人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数据资料失去真实可靠性。并且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财务人员对企业目前状况的错误哦按段,导致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信息失真。

(二)认识不足,目的存在局限

目前,一些企业在财务分析的目的上,都是为了满足领导及其它有关部门的需要,并不是加强企业管理。预测企业未来的风险和报酬,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够为投资人、经营者等的决策提供帮助,能够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同时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能够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从而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由于财务分析目的具有不同,这是由于对财务信息的需要不同所造成的,从而导致财务分析人员常常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某一方面的分析,导致结果无法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

(三)缺乏高素质的分析人员

财务分析报告应该层次分明,通俗易懂,是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经过综合整理写出来的报告,论点应该清晰才对。但是目前,财务分析人员滥用指标、对实际工作流程不熟悉,对指标只是机械性的计算,只是单纯地做财务分析,脱离了实际工作,缺乏必要的写作能力,缺乏高素质,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财务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特别强的经济分析工作,对相关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融合了经济、运筹、金融等相关知识,需要财务分析人员具备熟悉相关的财经理论、了解我国经济、金融等相关法律政策及税收规定,熟悉企业的经营业务等。但是由于财务分析人员自身文化水平的不同,造成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差别,导致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导致财务分析结果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四)财务方法存在的题

财务分析多以定量分析为主,主要有上述几种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法都能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目前,各个企业的财务分析方法普遍存在着方法单一、不全面等问题,并且相对来说,财务分析技术比较落后,导致财务分析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仅仅靠财务分析人员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中,会计环境及会计战略以及企业财务报表都可以影响各个企业相关财务系统。会计系统的变化是由会计环境的重要变化引起的,其主要包括会计规范、管理、外部审计等,并且会计环境的重要变化会影响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会导致企业财务报告的差异并影响其可比性。

三、财务分析的改进措施

(一)要增强企业财务分析意识

从领导层开始都要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的作用,要把财务分析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提高财务分析工作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唯物,积极向财务分析人员及时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信息,使企业的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局面,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同时,为了落实财务分析在企业正常运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企业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视财务分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努力做好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另外,才充分了解财务报表中数据的具体内容,为了避免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要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

(二)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极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并且财务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自己分析、理解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所反映的意义,及时作出正确的财务分析。同时,应该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作为基本报表,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充分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要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等,来披露企业的生产状况、受物价变动影响等因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另外,要详细分析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三)要形成统一的会计环境,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健全我国会计体系,优化财务分析的外部环境,加大违反会计法的惩罚力度,深化制度创新,加强会计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同时,要注重对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将各种分析指标取长补短,采取与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方式来剔除影响,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21世纪,电子计算C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财务会计事项可以实现自动化数据处理,将企业财务信息存入计算机中,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在采用趋势分析时,要把经营环境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注意对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和竞争优势的分析。同时应该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做出投资判断。

参考文献

[1]徐敏.浅析中小企业财务杠杆优化[J].经营管理者.2016(19).

篇8

关键词:工业企业;财务分析;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64-02

引言

工业企业按照年主营业务收入水平可以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工业小企业,一般情况下,与工业小企业相比,在研究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状况更稳定,且更具有代表性。

2012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3 10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3%,高于三季度0.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稳居全国第二。2012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002年、2006年的10.7倍和4.1倍,十年间翻了三番。从重庆市直辖以来的数据看,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2006—2009年“一年一跃”,2011年突破万亿大关,2012年达1.3万亿,重庆工业经济总体实力在不断地快速壮大。

一、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1.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概念。所谓财务综合评价分析就是将企业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诸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所有财务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和判断。

2.构建企业财务状况指标体系的原则。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可比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第二,公开性原则与保密性原则。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也就是说把原有的多个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代表性较好的综合指标,而且这少数几个指标能够反映原来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并且各个指标之间保持独立,避免出现重叠信息。

三、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数据分析

1.指标的分类。《重庆市统计年鉴》中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行业分为39类,通过加工和计算,并遵循构建财务指标体系的原则。本文选取了2012年度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项指标作为分析对象,将其进行归类,则以流动资产周转率、产权比率、资本积累率度量企业的资产质量,以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用率、产品销售率度量企业的盈利能力,以资本增值保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度量企业的经营增长情况,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度量企业的债务风险。以下为分析过程:

2.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在下页表1中,共有四个因子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提取相应的四个公因子,这四个公因子可以解释80.876%的方差。

3.因子的命名解释。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因子与各指标的联系程度。观察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列表提取的4个因子分别在11项指标上的载荷,可以得到:因子1在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上均有较大的载荷,与债务风险相联系,因此,因子1可命名为“债务风险因子”;因子2在全员劳动周转率上较大的载荷,与经营增长情况相联系,因此,因子2可命名为“经营增长情况因子”;因子3在流动资产周转率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因子3可命名为“资产质量因子”;因子4在产品销售率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因子4可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

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到的综合评价函数中,主成分系数越大表明各主成分在综合得分中所占权重越大,在企业财务状况评价中越重要。由表达式Y=0.40385Y1+

2.研究建议。针对上述结论,以下对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情况两项提出两点建议:(1)应加强对企业内外部债务风险的关注与管理,避免因企业外部环节引起的债务风险,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的债务管理,有效遏制因管理不善带来的债务风险。(2)响应政府号召,跟随政策走向,加速企业生产经营。目前,重庆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回升态势已基本确立,在此良好的发展基础上,加上宏观背景的支持和优惠政策的扶助,可以预期重庆市工业企业的发展前景良好。企业家们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制定经营发展计划和目标,抓住时机,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小娜.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研究[J].财经纵横,2011,(2):135-136.

篇9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研究

一、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又被称为财务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结合其他相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运营状况展开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依据的一种工作方式。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很好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单纯的依靠财务报表的数据还无法准确、全面的对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尤其不能准确的反应企业实际发展状况,这就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比较,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做好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能够正确的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等等,充分的揭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风险。良好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做出准确的评估、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政策的支持、揭示企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识别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分析,来审视企业发展的弊端。

二、 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表数据失真

财务报表的数据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效果。财务报表的数据依托是各种会计数据,会计数据质量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在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当中,许多会计信息都不够精确。有些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只提供一些关键性的会计信息,对于一些不关键的会计信息提供的较少。个别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情况,许多企业为了向外界展示自己企业的效益,往往采取弄虚作假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特别是一些上市企业,为了一份漂亮的财务分析表,不惜对财务数据进行造假,最终影响了财务报表分析的真实性。

(二)财务报表数据的滞后性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都是根据各种数据来完成,而这些数据的统计往往都需要一定的周期,许多企业的数据统计周期较长,等数据收集完毕再进行汇总统计,再生成各种各种会计数据,才能供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使用,这个过程中,企业发展状况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得出的数据只能反映前一段时间的企业运营状况。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滞后性

当前许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较为落后。当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为比率分析方法与趋势分析方法。这两种分析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比如比率计算口径不统一、评价标准不一致,或者企业经营状况一旦发生变化,就会使财务报表分析失真。

(四)财务报表分析不全面

财务报表分析要求对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进行分析,依据是财务报表,但是也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比如企业发展环境、大的经济运营趋势。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如果只根据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很难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但是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都仅仅依靠财务报表,不够全面。

三、 做好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方法

(一)完善企业财务报表

企业财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企业要完善对财务报表准确性的控制,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制定过程的监督,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也是提高财务报表准确性的有效方法,企业加强对会计部分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要严格的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来执行会计事务,坚决避免会计数据的造价以及假账的出现。同时要加强对企业财务披露制度的控制,向着更加透明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利用社会的力量来加强对相关的财务信息的监督,从而完善企业财务报表,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二)提高效率,减少数据收集时间

企业会计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并且由于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所以说生成报告的时间越短越好。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对相关的会计数据的收集力度,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对企业运行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汇总与分析,为财务报表分析人员提供最新的统计数据与财务报表,从而让企业的决策者能够了解到最新的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三)改善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

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要充分的采用新的分析方法。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对于分析数据及时进行修正,选择一些相互联系的方法结合使用。并且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要针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将企业的运营环境与总体的经济运行趋势的影响考虑进去。

四、总结

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充分的重视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加强重视,采用新方法,积极的解决分析过程中的问题,更好的进行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夏菱.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187- 189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 局限性

一、引言

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报表能整体上反映出中小型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从而确定中小型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大小,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强弱。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及经营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周密分析,以此作出各种相关的管理决策。投资者是否对中小企业投资主要依据企业的获利能力;而债权人是否向中小企业放贷则主要依据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重点考虑中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未来的发展问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要从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各种能力,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也可借助于财务分析总结经营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发展水平。

二、中小型企业进行精准化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财务报表是企业信息披露的核心,也是分析企业基本面的重要资料,它对所有投资者都是公开的。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的数据中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大小,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到位,因此就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奖励机制提供帮助。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管理者发现管理与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各种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作为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有的人员不懂得会计核算,根本谈不上进行财务分析了。而有的管理者,就算懂得会计核算,但要从财务报表中整理出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也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来完成。面对大量的财务数据,需要快速而准确地得出分析结论,不管是财务人员还是非财务人员,通过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实现,成为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不需要借助于财务软件平台,只需在系统中手工输入或导入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分析,得到所需的分析结论,从根本上能解决中小型企业决策之需。

所以,中小企业进行精准化财务报表分析尤为必要。

三、当前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第一,缺少反映长期信息的数据。由于按中小型企业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同时由于中小型企业报表本身的原因,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对报表使用者来说,可能不少需用的信息在中小型企业财务报告中找不到。

第二,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完全性。由于会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很多数据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通货膨胀时期,有些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假设币值不变,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时难以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第三,中小型企业报表信息所能反映资源的不完全性。列入中小型企业企业财务报表的仅是可以利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而在现实中,中小型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者因为客观条件制约,或者因会计惯例制约,并未在中小型企业报表中体现,比如某些中小型企业账外大量资产不能在报表中反映。因而,中小型企业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四、解决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的主要途径

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上的,要对一个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报表作出比较深刻、透彻的分析,找出有用的信息,发现隐含的问题,应该了解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趋势分析法。是指根据中小型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析期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二)比较分析法。是指将实际达到的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1. 横向比较法。是指通过差异揭示成绩或差距,作出评价,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为今后改进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指引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

2. 纵向比较法。是指将实际达到的结果,同不同时期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中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中小型企业财务比率表明某一方面的业绩、状况或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

(四)因素分析法。是指确定影响经济指标的因素,测量其影响程度,查明指标变动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1. 连环替代法。是指确定影响经济指标的因素后,按照一定的替换顺序逐个因素替换,计算出各个因素对综合性经济指标变动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2. 差额计算法。是指确定影响经济指标的因素后,通过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再进行汇总的一种计算方法。

在运用以上分析方法基础之上,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对资产类数据有重新认识。“账面资产”不一定代表“真实资产”。在分析过程中需留意以下几方面:账面资产含有虚资产,如: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递延税款借项等;账面资产内容不够完整,没有将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管理资源等软资产列入资产核算范围;账面资产中有不良资产,虽作为资产核算,但是已不满足给企业带来经济资源的条件,再列为资产已欠妥。账面余额不一定代表企业的收款权利。如已计提准备金、按净额列示的应收款项。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界限不清晰。如许多长期挂账的应收款项、长期积压的存货等虽列入流动资产核算,但其实质已失去流动性。

二是要对负债类数据进行重新认识。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界限不清晰。如: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的长期化;长期贷款的短期化。“账面负债”不一定代表“真实负债”。如虚负债:预提大修理费用、预收账款(在会计核算上是债,实际可能是现金流);或有负债未列入账面负债核算。

三是要对利润数据进行重新认识

“利润”不一定代表“经营业绩”。当前,许多企业均以利润量作为经理人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而事实上,利润不仅包括经营利润,而且包括非经营利润,而经营利润又受到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利润”不一定代表“赚钱”。要想知道企业是否赚了钱,不能单纯以利润来衡量,因为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实际与“钱”没有关系。

参考文献:

[1]徐露萍,企业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初探[J],财会月刊,2011年19期

[2]崔红娟,论内部审计如何运用财务分析方法控制监督企业的财务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