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区别

篇1

关 键 词: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最优经济规模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010-06

规模经济的概念,在中国经济界普及开后其实践热潮一直就未曾消退。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公司,从连锁店到企业集团,甚至政府机关单位,举国上下,各行各业言必称走规模经济的道路,规模经济似乎成为经济发展的理所当然的有效模式。[1]毫无疑问,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规模生产确实引起了降低单位成本、收益递增的经济作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即是规模经济的明证。然而,与国内轰轰烈烈的规模经济实践相比较,对规模经济的理论深入探讨就显得过于冷清。国内大量的关于规模经济的论文也往往停留在对西方所谓成熟理论的介绍上,似乎对西方已经成熟适用的东西我们也必定适用,似乎已成熟的理论再也不可能发展了。事实上人们在得到这些理论启发的同时,也往往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网络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规模经济,把规模生产作为发展经济的模式是否仍然合理?本文将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规模经济的本质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

一、规模经济与分工和专业化

“规模经济”的概念,在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中是从规模报酬的角度来分析、展开的。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可以用齐次函数来定义,如果生产函数Q=f(λL,λK)满足f(λL,λK)=λnf(L,K),其中,λ是任何大于0的常数,则生产函数Q=f(L,K)为n次齐次生产函数。对于n次齐次生产函数Q=f(L,K)来说,如果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量随λ增加,则当n>1时,Q=f(L,K)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当n=1时,Q=f(L,K)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当n

一般说来,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经济阶段,如图1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AB部分即表示规模经济。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此阶段成本最低,也就是规模最经济,如图1的BC段,[3]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此以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规模报酬递减,单位成本随规模的扩大而上升,规模不经济,如图1CD段规模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更合理和专业化。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节约。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一对概念,许多学者对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过深入的探讨,但未曾得出过一致性的结论。譬如盛洪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性表现为生产费用的节约,严格地说,是单位生产费用的节约,实现这种节约的途径,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分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性。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前提下,从较长的时间角度看,分工所引起的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间歇时间的减少和物质资料的节约等都可以概括为规模经济性。[4]很显然,盛洪认为是“规模经济性”带来了分工专业化的经济性,而不是相反。杨小凯则认为[5]:“分工经济概念与个人间的组织程度及相互依存度概念相关联,它与个人产出范围的内生化有内在联系,而规模经济概念则与个人专业化水平或企业内部专业化水平无关。一个企业的规模可能很大,而同时其专业化水平可能很低。”规模经济与分工专业化经济在杨小凯看来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杨并未探究两者产生的根源。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经济都被当成公理在运用着。盛洪将规模经济性当作公理推导出分工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亚当・斯密曾指出:“带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之后,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就将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作为推论的起点,于是萨缪尔森集他人之大成得出规模经济性很大程度上来自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

图1规模成本曲线

分工和专业化的议题,盛洪和杨小凯都有专著论述,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经济无论两者的关系如何,都有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经济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分工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无疑对我们理解规模经济大有裨益。前辈经济学家已对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作了许多论述,归纳如下: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性大致可分为直接经济性和间接经济性两种。直接经济性就是指采用一定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较采用这种方式以前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而间接经济性是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为生产方式的其他创新提供了条件,而对这些生产方式创新的采用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分工和专业化的直接经济性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1)分工和专业化使得劳动生产者越来越将其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操作上,能够较快地提高其生产的熟练程度;(2)分工和专业化会使劳动生产者节约或减少因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节约了生产的人力资源;(3)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得劳动生产者可以节约生产时所使用的物质生产资料;(4)分工和专业化还可使人们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变得简单;(5)企业的专业化发展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分工和专业化的间接经济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进步;(2)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3)促进了投资方式的出现和发展。

全面地评价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性还必须看到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坏处即不经济性。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劳动者越来越失去人的本性,即丰富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受到他所创造的产品――物质生产资料的支配,马克思称之为劳动的异化。从这一角度看,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福利的损失,此即分工和专业化的不经济性。汪丁丁也有类似看法。不过他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谈的。他认为:规模意味着只有标准化了的生产、交换、消费才谈得上“规模经营”;规模经济之下的生产、交换、消费往往要求以统一方式的调配资源,即要求权力集中;专业化,人类必须为规模经济支付两项代价,即允许“霸权”存在,允许人的异化。[6]

应该说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的描述是全面的,但他们却都只停留在现象的层面,其研究方法基本上只是实证,他们只是发现描述规模变动和报酬变动间的三种关系,规模变动既可能导致报酬递增(经济性),也可能导致报酬递减(不经济),也可能对报酬变动毫无影响,他们的理论最多只能算说明文。事实上对规模经济理论的研究如果仅停留在这种层面,将会阻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已有的这些理论,人们根本就不了解规模和经济的内在本质联系,因而也不能得出企业最经济的规模究竟在哪。当然已有的这些理论对那些只知道规模经济的人还是会大有启发;它明白地告诉我们,规模既可能经济也可能不经济,并不是一上规模就能经济的。但是,仅告诉我们这些并不够,我们还确切地想知道究竟规模和经济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什么样的规模才最经济?可以说,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家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并没解决它,甚至也不想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似乎也不大关心,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已有的关于规模经济的结论已经够用了。

新制度经济学家似乎忽略了这个“问题”,我们在他们那里也很难找到答案,但却为我们对此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科斯教授被视作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大师,在他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用此概念第一个提出并解决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换个提法就是企业为什么会有一定规模?既然互为专业化的个体生产者可以通过市场买他们生产的专业化产品(零部件或工序加工),为什么还要聚集在一个企业内?对科斯来说,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于: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交易成本)与企业内组织的成本( 也是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7]可以这么说,科斯是当代经济学家中对成本费用概念理解最深的人,他认识到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同样企业内部的组织也是有成本的。之所以企业会出现,形成一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市场,只是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罢了。这一结论对我们研究规模经济有两点启示:其一,最初规模经济体现在交易费用的节约上;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我们一直这么理解规模和经济的关系,即规模是因,经济是果,而根据科斯的理论,似乎经济是因,规模才是果。即企业的出现或生产规模的增长是因为节约交易费用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科斯的结论是在分工和专业化一定的条件下得出的。在科斯提出交易费用之前,传统经济学是不可能这样认识规模经济的。他们只能从现象到现象,描述性地介绍规模和经济关系的实证结果,再加上用分工和专业化经济来说明。综合新制度学派和传统学派的看法,我们可以把对规模经济的认识归纳如下:(1)在分工和专业化一定的条件,规模经济就是对交易费用的节约;(2)考虑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情形,规模经济其实就是分工和专业化经济,就是对生产费用的节约。考虑到企业的成本=生产性成本+非生产组织性成本=生产费用+交易费用,规模经济也就是对企业成本的节约。仅认识到这一层是不够的。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规模和经济两个概念其实是互动关系,因为节约交易费用的经济需要,出现了企业对市场的替代,企业是非个体的,即意味着规模生产,规模生产又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费用,实现了经济。

二、规模经济与结构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在讨论规模经济问题时,始终未明确指出什么是规模。他们明确指出规模变动是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的变动,却不明确规模的内涵让人十分困惑。他们似乎并没有考虑过此问题,便用跳跃性的思维把规模与产量一一对应起来,如图1的横轴Q本意是产出。“年产出多大的规模”已成行话,然而规模与产量是否存在一一对应,是否可以相互替代,令人十分怀疑。

事实上用产出Q来表示企业的规模,把企业规模和产出一一对应起来,是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黑箱的延续,也正是因为把企业视作黑箱,不愿分析企业的内部构造,对规模经济的理论探讨就无法深入下去。对于企业规模的认识,绝大部分人都停留在似是而非的境地,西方经济学教材都找不到企业规模的定义。企业规模的内涵不是“企业的大小”这样简单的认识就能概括的。譬如说:工厂甲和工厂乙,工厂甲有4台A机器,4个工人,1个管理人员;而工厂乙有3台A机器,5个工人,2个管理人员。对工厂甲和工厂乙进行规模大小比较,我们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后面讨论的方便,这里对企业规模作如下定义:所谓企业规模是指企业内生产要素的集合,用S( F1 F2…Fn)表示,其中S表示企业规模,Fn表示第n种生产要素。显然企业规模是一个多元向量。在传统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规模变动,毫无疑问,这只是规模变动的一种特例。在解释规模经济时,却又要认为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企业能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合理和专业化。这种解释与规模变动是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的假设相矛盾。生产要素的内涵已发生变化,同比例变动还有何意义?生产分工合理和专业化反映了企业内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改变,企业内部结构都不相同,何来规模大小的比较呢?再回到企业规模是否会和产出一一对应的问题上,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Fx≠n生产要素一定,Fn生产要素变化时产量Q曲线如图2。

图2产出规模曲线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Fna、Fnb在Fx≠n一定的条件下,产量Qn 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生产S完全有可能导致相同的产出,规模S与产量Q之间根本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当Fn≤Fno时,Fn与产量Q还是呈一一对应关系的,也只有在此条件下用产量Q来表示企业规模才有意义。

事实上传统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解释还是给了我们深入认识规模经济的机会。规模变动是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变动,规模的扩大带来新技术的使用和更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这些都让我们思考到:规模经济的原因肯定与企业内部结构变化有关。所谓结构是指事物各个部分的配合、组织,反映了各部分间的相同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结构既有量的规定性,如生产要素间的比例关系,也有其质的规定性。把结构理解为各部分的质态组合更为重要,如分工和专业化就是对生产结构质的规定性,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变动并不能保证生产结构质的不变。对于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导致的规模变动的情形,即Fx≠n一定,Fn变化导致的规模报酬的变化正是企业内生产结构变化的结果。而在同比例变动各种生产要素导致的规模变动的情形下,若企业内生产结构并无质的改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保持不变,如前面所提到的规模报酬不变的例子,规模变动对报酬将毫无影响;若企业内生产结构发生了改变,如重新进行了分工或专业化,则规模变动会导致报酬变动。产生经济或不经济的两种结果取决于分工或专业化是否合理或生产结构是否得到了优化,在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恒定的情况下,规模经济的出现则是用企业结构组织生产对用市场结构组织生产的替代。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不难得出规模经济的本质其实是结构经济即结构优化而导致的经济。规模变动和经济节约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随着规模变动而带来的经济性或不经济仅是现象,规模变动必须通过结构变动才能产生经济作用。正是规模量的变化引起结构质的变化,结构质的变化产生了经济效应,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说规模经济是不准确的,结构经济才是其应有之义。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我们在后面关于确定经济规模的讨论中仍将使用“规模”这个词,不过我们的讨论其实是在探索最佳的生产规模结构。细心的读者至此可能反问:只要生产规模结构一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经济报酬并无影响。可是现实中,机器大生产的企业规模是大的经济效益好而小的差。事实上假如生产要素都是连续可分的话,生产规模结构一定,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报酬确实毫无影响,可是生产要素并不是可以任意取值的。比如厂房、机器,无论如何是不能让半个厂房、半台机器运作的,对于人力资源也一样,你不能只计算半个人。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企业总规模的最小取值,即存在一个下限,达到结构最优的规模。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生产要素的非连续可分性,导致人们在规模和经济之间建立了牵强的联系。观察西方发达国家的机器大生产过程,表象上似乎是规模在起经济作用,其实不然,真正起作用的仍是结构,大机器生产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改善了生产结构,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创造了条件。在现存的一些手工业中,生产要素的可分割性强,我们就可以明显地看到结构的作用,而很难看到规模效应了。

三、确定经济规模与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仅单个可变生产要素Fn变动时的规模变动效应。前面已经介绍存在Fn,当Fn≤Fno时,Fn可与产量Q意义对应,亦即S可以用产量Q来替代表示。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我们可得出如下图的成本-规模曲线:

图3不同结构的成本规模曲线

图3中选用的是具有典型意义U型成本曲线,其中MC为边际成本曲线,AC为平均成本曲线,P代表市场价格曲线,我们假定市场需求无限,或认为企业的产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份额中是微乎其微的,即市场价格几乎不受某个企业产量的影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Q≤Q1时,Fn≤Fn1,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即单个生产Fn投入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步降低,收益递增;Q1点时,即平均成本最低点,企业的收益费用比=P-AC/AC时达到最大;超过Q1点后又呈下降趋势。

于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产生了:公司的最优规模究竟应定在哪一点呢?一般认为,公司为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公司规模会扩大到Q2点,此时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利润达到最大。然而Q2点是规模不经济的。从上面的分析已得知只有Q1点才是真正的规模经济点,此时才体现出经济一词的本质涵义,即“最少投入,最大产出”,从而实现资源节约。于是,这个问题又转化为公司究竟应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应遵循利润率最大原则呢?我们坚持认为,后者会比前者更为优越。实现利润率最大才能真正地实现利润最大。理由是很明显的:在理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可以自由转移(在此条件下,西方经济学认为完全经济利润为零,Q1 Q2两点重合)。一个公司其规模在达到规模经济点后,已实现利润率最大,如果还存在多余资本,完全可以将此资本投入到同行业中尚未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或别的行业里去。这样,资本总量一定,而利润率最大,所获利润无疑最大。对规模经济的这点认识,不仅有助于微观的公司、企业实现利润最大,而且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虽快,而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客观现状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企业的生产规模结构保持不变,即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一定时,规模收益不变,即规模扩大n倍,单位成本不变,产出也扩大n倍,此时规模与产出是一一对应关系。如图4中点A与B,直线AB、CD同特定结构下的成本规模曲线可表征规模收益不变。图中U形曲线是指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Fn,Fx≠n一定时平均成本曲线。规模经济的本质是确立了最佳的生产规模的结构,图中AB线单位成本费用最低,也就是最合理的生产结构,无论企业规模多大,产出的单位成本一定。CD线上的生产结构显然要次于AB线,但只要保持结构恒定,规模收益仍然不变。

图4相同结构的成本规模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结构下的成本规模曲线完全有可能相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其实是结构优化的过程,即寻求最低的成本规模曲线。结构优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结构优化是一种质变,其手段只能是创新,如技术创新、重构业务流程改善分工专业化水平、使用新型能源等,结构优化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降低了单位成本。

在企业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除受生产要素的不连续可分性限制外是否就没有约束呢?并非如此,企业的实际规模将受到来自市场的两个约束:

1. 市场交易费用约束

前面已经分析过,在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一定时,企业之所以替代市场,是因为企业的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费用的缘故。如果企业的组织成本高于市场交易费用,则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市场交易费用约束在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为企业存在性约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交易费用(用市场组织生产的费用)会比企业组织成本增长缓慢[8],如下图:

图5组织成本规模曲线

当SCM,企业就会被市场替代。所以企业的实际规模将受SO限制。

2. 市场需求约束

前面的讨论都没有涉及市场需求对规模经济的影响。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量的丰富与质的提高,社会需求的品位也完成了由量到质的转变。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同日益挑剔的社会需求产生了矛盾,商品生产者必须冷静地面对这一事实,因为在致命的飞跃中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本身。商品生产逐渐向产品多样化、小批量化方向发展,我们在考虑规模经济的时候不得不正视需求问题。

图6反映了市场需求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曲线PC表示市场价格受产量的影响,AB则表示最优结构的成本规模曲线,而AC1、AC2则表示产品成本单受规模中的某个Fn的影响。

从图6中我们看到,A点的收益费用比率是高于B点的,对于厂方来说,生产规模应确定A还是B是很分明的。这就是说,我们得出了一个更不寻常的结论:在考虑市场需求的影响时,厂方应尽量选取最优结构下的最小规模。这样不仅可保持最高的利润率,而且受市场需求影响的风险大为减少。如果我们还因习惯认可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准确地说应是结构经济),那么,厂方在考虑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务必考虑需求对其影响。

图6需求约束下,最优规模的确定

图7知识经济条件下规模成本曲线

最后我们来简要探讨一下新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问题。新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许多概念、规律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为了讨论的延续性,我们认定企业规模、结构及经济的含义都没有发生改变,但旧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新经济中失效。新经济区别于旧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讨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问题就转化为探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成本-规模曲线,如图7。

AC是平均成本规模曲线,即对于企业规模S(F1…Fn…),Fx≠n一定,Fn扩大变化时呈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下降,AC、MC始终向右下方倾斜。图中清晰地告诉我们,规模越大越经济,即当Fn趋于∞ 时平均成本最低,但是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受市场价格曲线影响较大。企业最适度的规模即投资收益率最大的规模为投资收益率=P-AC/AC。由于新经济条件企业本身的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如虚拟企业的出现,企业与市场的界限日益模糊。关于企业规模的市场交易费用约束还值得另辟专题探讨。

――――――――

参考文献:

[1]聂剑芳. 论当前国企改革的障碍与突破[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2]萨缪尔森,等. 经济学[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

[3]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4]盛洪. 分工与交易[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5]杨小凯.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汪丁丁.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M]. 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7]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8]迪屈奇. 交易成本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篇2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俄林在其《区域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H—0模型)。这一理论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确定性的结论。至此,奠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的核心。

比较成本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此后,雷布津斯基、萨缪尔森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逻辑严密,形式完美。但这也是它的弱点所在。因为现实的世界毕竟不如它想象的完美。事实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严峻的挑战。里昂惕夫之迷,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对它关于国际贸易商品和要素模式的预测提出了疑问。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发达国家间(即要素禀赋相似国家间)的贸易以及相似产品之间(即生产所需要素比例相似的产品之间)的贸易等。对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筹莫展。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相异产品等概念及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以斯蒂格利、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以及赫尔普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诸多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一理论因其理论的新颖、分析方法的独到和解释现实的能力逐步为大家所赞同,其地位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格罗斯曼、克鲁格曼为此先后获得了克拉克奖。该理论也被称为“新贸易理论Neo—tradetheory”。

二、新贸易理论的特点

(一)全新的理论假设前提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其理论的假设前提很多,最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模收益不变;(2)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4)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即通常所称的2×2×2模型。这些假设前提与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前提是一致的,在当时也是符合社会经济生活主流的。然而,时过境迁,面对客观现实,新贸易理论者意识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已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相去甚远。他们认为:

1.规模收益不再是不变的。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商品是以递增规模报酬生产的,并且这些行业(如汽车业、半导体业、计算机业等)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商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可分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两个部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指公司水平上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的递增性报酬以外部经济的形式出现的情况。这种外部效应原则上可以来自任何经济活动。比如说,日本电脑公司的生产率多半依赖于美国电脑业的大小——国际间的外部效应、日本半导体业的大小——产业间的效应以及日本本国电脑业的规模——国内产业的产出效应。但这些对公司间的经济行为影响并不大,因为各公司都同时和同等程度地享受这种外部经济效应带来的益处,公司间的竞争行为并不因此而受到影响。重要的是公司的内部效应,即公司水平上的规模经济。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较大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克服生产的不可分割性使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或者说,它能使用更专业化而更有效率的设备;同时,由于某些一般管理费用并不随着生产规模而变化,因此其每单位成本会随着生产增加而下降;甚至一些物理现象就为大的规模提供优势。例如,体积和表面积不成比例增长的关系刺激着加工工业中的管道、储藏柜以及其他器具做得更可能大。内部规模经济之所以重要,关键问题是,如果规模经济持续存在,则平均成本总大于边际成本,如果以边际成本定价就意味着损失。因此,内部规模经济不可避免地与竞争均衡发生了矛盾。也就是说,它必然与一个允许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市场结构相联系。这就引出了新贸易理论与传统理论的第二个不同假设前提。

2.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公司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价格受行为(即边际成本定价行为)与非负的利润不一致。因而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然而,对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西方经济学迄今没有一个一般性的理论。这涉及到两个难点:一是具有市场力量的公司以合作的方式还是以不合作的方式行事。现实的回答是两者都有。二是即使假定参与者之间是不合作的,一产业竞争的结果仍依赖于两种因素进行不合作游戏的战略变量及进入和退出该产业的条件。理论上游戏的战略变量有两个;一是产出——古诺假定,二是价格——伯兰特假定。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理论一致的困难。新贸易理论分析了以下可能的三种市场结构:(1)可竞争市场(伯兰特假定与无代价的无限制地进入和退出相结合);(2)古诺寡占(分进入限制使赚得利润以及自由进入使利润为零两种情况);(3)垄断竞争(伯特兰假定与相异产品相结合,并分进入限制利润存在以及自由进入利润为零两种情况),并指出,在各种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在实证和规范两个方面有关贸易的一些重要结论都有效,这也表明,即使没有一个关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理论,形成一种存在规范经济的贸易理论也是可行的。

3.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2×2×2的模型虽然形式简洁明了,但却把事实过分简单化了,以至忽视了一些重要而可能的情况。新贸易理论则如实地把经济世界划分为J个国家、N个商品、M种要素(以后我们称J×N×M模型),并指出在J×N×M模型下,可能出现商品的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不确定的情况。

至此,我们知道,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几乎全新的假设前提之上。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前提更贴切于当今的现实。

(二)全新的结论

1.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需求偏好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决定了对最终产品的需求,由此导出了对要素的派生需求。对要素的派生需求和要素的供给决定了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决定了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差异则是贸易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定了两国需求偏好与生产技术是相同的,得出两国间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两国相对要素报酬的差异,又直接导出了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相对要素报酬差异和相对商品价格三者在解释贸易原因的功能上是等效的。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是根本的原因。反过来,如果两国间不存在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则两国间的贸易不存在。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就不能由要素价格差异直接得出,必须加入生产技术的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经济规模的不同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不同,也就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商品相对价格差异决定的轨迹为,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相对要素价格差异,相对要素价格的差异和国家间的经济规模差异(具体地说是产出水平的差异)共同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因此,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要素价格差异是等价的,但两者与相对商品价格差异不再等价。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国家大小决定的经济规模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贸易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即使两国间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经济规模的不同也会出现贸易。这就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面临的发达国家间存在大量贸易这一难题。

2.贸易的商品模式。传统的贸易理论根据2×2×2模型得出:一个国家将出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该国相对丰饶和便宜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相对稀缺和昂贵要素的产品。简言之,这里存在着一种必然性,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相对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相对密集型商品,另一国则相反。新贸易理论突破了2×2×2模型的限制,指出,当贸易商品数量大于要素数目时,两国商品生产和商品贸易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一国在一个生产模式下可以出口一种商品,在另一个生产模式下则可能进口该商品。而生产模式却可能是由一些偶然的历史原因决定的,如政府计划等。下面我们假定存在两个国家(甲、乙),两种要素(K和L),3种商品(X、Y、Z),解释这种可能情况。

设全世界总资源为K=7,L=9。X、Y、Z的生产函数分别为:X=1K+3L;Y=2K+2L;Z=3K+1L。考虑:(1)资源集中于一国,则可生产X=2,Y=1,Z=1,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2)资源分布于两国甲国为K=3,L=5,乙国为K=4,L=4,则以下两种生产模式:①甲国(X,Y,Z)=(1,0,1),乙国(X,Y,Z)=(1,0,1);②甲国(X,Y,Z)=(1.5,0,0.5),乙国(X,Y,Z)=(0.5,1,0.5)都能使两国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即生产模式是不确定的。并且在第一种情况下,甲国出口Y商品到乙国,第二种生产模式下,甲国从乙国进口Y商品。对一国而言,Y商品既可能是出口商品也可能是进口商品。即贸易的商品模式也是不确定的。

3.贸易的要素模式。传统贸易理论的贸易要素模式很简单,贸易中要素的净流动方向为:一国出口本国相对丰富的要素,进口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即使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一国也可能是所有要素的净流入国。原因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公司不可能遵循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同时,如果由于规模、政府管制或是其他原因使进入受到限制,则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为中存在着垄断利润(经济租),当这些产业的商品出口到国外时,垄断利润将从国外获得。而两国获得的垄断利润的幅度(即垄断利润率)由于管理程度不同而不等时,一国就可以利用获得的垄断利润购买另一国商品,甚至可能达到进口所有要素的状况。这部分解释了当前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生产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现象。发达国家的产业一般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程度,以美国为例,在原铝、电话电报器材、机动车、合成纤维等行业中,前四大公司的工业产量均占全行业的90%以上。而1987年,埃克森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销售额竟超过了挪威、希腊、芬兰等中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凭借这些强大的垄断的优势,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以高价出售,获得了巨额的垄断利润,而从初级产品生产国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间接地占有了这些国家的资源。随着这种垄断趋势的加强,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4.贸易构成和贸易量。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必然出口相对丰富要素密集型产品而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两国间只存在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要素密集度相似的产品的贸易)不可能存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两国要素禀赋相对差异越大,贸易量越大。当两国要素禀赋无相对差异时,不存在相互贸易。现实情况却不然,不仅许多产业内(如小汽车、机械、电子)等存在着大量贸易;而且战后世界贸易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更有甚者,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更快,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作出解释的。

新贸易理论则引入了相异产品的概念来建立贸易模型。所谓相异产品是:我们确定了商品部门结构后,属于这一商品部门的不同种类的产品。譬如说,我们确定“石英表”为一商品部门,则精工牌、北极星牌、海达牌等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各种品牌的石英表均为“石英表”这一商品的相异产品(也称“变体”),不仅如此,有更多的变体可以潜在地生产出来,例如,一年后可能会出现“梦想牌”、“虚构牌”石英表,这些都属于新贸易理论相异产品的范畴。尤其重要的是,各种相异产品都能因其自身有价值(市场上总有一些人喜好这种变体)而存在,并且,相异产品各类越多,消费者可选择余地越大,社会福利越高。然而在一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由于规模的限制。变体的种类不可能很多,因为变体的数目越多,则生产规模越小,规模越小,规模经济效益受到限制。变体种类将保持在与规模经济权衡的水平上。开展贸易后,两国市场合一,两国分别生产几种变体,互不重合,但总数目大于贸易前任一国的数目。在需求方面,由于可消费变体数目的增加将提高福利,两国互相进口对方的变体。于是,产业内贸易产生。并且,就贸易量而言,存在相异产品的世界经济与传统的贸易理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此时,国家相对规模对贸易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家大小越相似,产业内贸易量越大。就总的贸易量而言,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产业间贸易量)和国家相对规模(决定产业内贸易量)共同决定了贸易量。

5.贸易利益。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不考虑贸易产生的动态利益,当存在着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两国分别进行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进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利。这种静态的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运行。但相比于各国自给自足的情况,开展贸易后,全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提高。这不仅得自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利益,而且由于存在以下的潜在得益:(1)生产效率效益。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由于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提高了生产率。(2)生产集中。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于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国家生产,使商品价格下降。(3)生产的合理化。贸易的开展的增加了不完全的竞争产业的竞争,减少了垄断利润,缓和了价格扭曲,资源配置优化。(4)产品多样性。贸易使世界市场远大于国内市场,可选择的变体增多,福利增加。但新贸易理论也指出,对一国而言,也存在着贸易受损的可能性。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这是因为本国生产效率低于国外,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失败),而贸易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补偿这种收缩带来的规模经济损失和垄断利润损失(此时垄断利润由外国获得)时,贸易使本国受损,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所要重视的是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贸易理论几乎在国际贸易的所有理论问题上修正了传统贸易理论得出的结论,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各种新的贸易现象,称其为“新”并不为过。

三、新贸易理论的理论和政策意义评价

新贸易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垄断竞争与产品种类内生化的模型。这种研究方法的创始人是迪克西特·克鲁格曼则把它应用到国际贸易理论中。但这一模型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此,它甚至影响到了发展理论和宏观经济学。

在这一模型中,有一对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之间的冲突,如生产很多种产品,则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反之亦然。市场竞争会调和这对冲突,找到一个均衡的产品种类数和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很大,则人们有更大的余地来平衡这对冲突。这一理论的直观意义是:美国经济规模比澳洲大,所以增长的潜力更大,以高速公路和电视台两个规模报酬递增行业为例,美国2亿多人共用三四个全国电视网,而澳大利亚2000万人共用4个电视网,结果澳洲平均每人负担的电视台固定费用要高得多。将此引申,由于国际贸易会使世界市场的总规模扩大,所以国际贸易会使生产率和产品种类数同时增加。而且会减少规模经济带来的垄断性,因而减少不可避免的垄断造成的信息歪曲。澳洲平均每人负担的高速公路费用也比美国高得多。而且根据这一理论,在保持国家的情况下,建立欧共体那样的生产要素较自由流动的经济共同体,就能一定程度上减缓规模经济和品种多样化这一对矛盾,促进各国共同的经济发展。这似乎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找到了一个不损人利已的正当理由。

在贸易政策方面,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所谓的对策贸易政策理论,即以著名的“波音一空中客车”的例子为模型所引出的贸易政策。这种理论把政府的政策加进了传统的纳什对策问题,其政策意义是反当前自由化潮流的,也与台湾、香港的成功的非对策自由化贸易政策的经验相冲突。连这种理论的创立者克鲁格曼也承认,对策贸易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硬要推行,一定弊大于利。

相反,新贸易理论中关于商品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国际商品中存在“经济租”(即垄断利润)的问题的提出能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具有指导价值。

由于商品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是不确定的,一国政府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目标,通过适当的干预,较灵活地调整生产要素的组合,使生产模式向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幼稚产业的目的。以我国的汽车工业为例。汽车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本要素相对匮乏。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我国不应该大规模进行汽车工业的生产,而应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轻工业品等。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汽车市场潜力很大,在今后不长的时间内汽车工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如果大部分依赖进口,则会丧失国民经济的自。因而,保护是不容置疑的。传统的理论上的依赖的幼稚产业保护论。但它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幼稚产业如何选择;二是采取何种保护措施。因此,这一理论的可操作性不强。根据新贸易理论,我们则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两个弱点。首先,幼稚产业的选择不再成为问题,因为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生产模式,使我们期望的保护对象得到充分发展。其次,要对这一对象进行保护,就不能单纯地采取传统高额关税的办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更多地是造成价格信息扭曲和低效率),而必须采取政府管制的措施,使这一产业相对对集中,形成规模经济。我国12亿人口,汽车工业市场潜力很大,发挥规模经济的潜力也很大。因此,政府管制引导产业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应是我国保护和发展汽车工业的主导措施。

“经济租”存在的问题以上已有过一些理论上讨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其政策意义。当没有对外贸易时,一国的“经济租”是生产者向消费者获得的超额利润,只是财富在一国不同的集团间的重新分配。而一旦加入了国际贸易行列,则牵涉到财富在不同国家间的分配问题。由于各国都是国家,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然而一味地保护和封闭又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根据新贸易理论,发达国家通过规模经济优势和垄断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超额垄断利润,而这种规模经济和垄断优势主要源自国家的大小和经济规模。根据平等的国际政治关系的原则,国家大小不应成为一国侵占别国利益的依据。因此,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发展中国有理由要求适当程度的关税保护,使发达国家的超额利益部分回流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不得以自由贸易为借口,限制发展中国的权利。

四、新贸易理论的地位和一点缺憾

首先,我们认为,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发展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下的2×2×2模型不过是新贸易理论J×N×M模型的一个特例,事实上,传统的贸易理论仍能够解释一部分贸易现象。即使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新贸易理论指出,只要作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将规模经济和垄断产生的垄断利润,看成是“企业家才能”这种虚拟要素的报酬(这种假设不尽合理),那么贸易商品所体现的要素净含正确量仍反映了国家间的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也就是说,新贸易理论兼容了传统贸易的正确结论,并有新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是将传统贸易理论的相对要素禀赋原理修正为相对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优势原理。

其次,我们说,新贸易理论没有否定比较利益原则。事实上,它也无法否定比较优势原则,因为“取长补短,发挥优势”是世之公理。问题是比较优势从何而来。新贸易理论指出,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规模经济优势带来的比较优势。而规模经济优势不仅取决于国家大小和国家经济规模大小,而且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产业的干预情况。因此,在这一点上,新贸易理论又摆脱了完全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阴影,强调了人的行为的重要性,这和当前的主流经济学是相通的。

篇3

关键词: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风险与控制

1引言

近年来,地域限制严重影响了地方商业银行发展,主要表现在地域限制不利于银行分散经营风险,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我国地方商业银行日益向区域化发展。据统计,资产规模前50名的银行中,跨区域发展的商业银行占了百分之八十还多,近期新上市的商业银行全部为跨区域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银行起着特殊的作用,跨区域模式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要求。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将面临着一些列的问题,商业银行发展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内控不力等原因引起看多起银行大案,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必须加强内控,力争控制各种风险。

2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必要性

2.1扩大经济规模

规模经济效应是银行业的显著特征,银行发展规模大了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降低单位资产的人力、技术支持、后台结算、风险内控及其后勤保障成本,从而扩大了银行的利润规模和盈利能力。国际金融市场上,不断出现银行并购,这正是扩大经济规模的具体体现。从银行发展的行业属性来看,地方商业银行区域化发展是规模扩大内在动力的效应。为了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地方商业银行逐渐实现跨区域化发展。

2.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一起金融机构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理解为风险控制与管理是金融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显著的技术特征。风险管理水平是金融机构在同行业内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除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以外,银行所在区域的地域性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例如有的地区经济增长快,银行发展相对有利,从而盈利能力就比较强,风险就小。相反,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银行风险就增大。如果实行区域化发展,就可以有效的协调银行资金,控制区域风险。

2.3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银行监管措施越来越严厉,中小银行经营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迎接严厉的金融监管,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通过跨区域发展拓展生存空间,寻找新的增长点发展壮大,达到监管要求。由于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地方商业银行必须扩大规模,通过跨区域化发展,实行区域选择和战略布局,增加互补优势,壮大一批本身品质优良的地方商业银行,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银行自身要缺的良好的发展,要有良好的金融也如和产品的创新能力,这必然要求地方商业银行突破地域限制。

3风险与控制

3.1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存在的风险

(1)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虽然银监会先后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等一系列监管条例,并对商业银行实施强有力的监督,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体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并且地方商业银行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善了尽力理念,更新了技术力量,强化了管理机制,内部控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国际银行相比较,内部控制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多数地方商业银行都建立了现代公司的管理架构,但是在职责划分上还不够明确,有些角色重复担任,这将影响监督和执行机构各自职能的发挥。

(2)信息系统不足。目前,地方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内控工作的实施、评估、检测、沟通及培训都是以内部人员为主导,现代化信息设备不够健全,这就造成了风险识别和处理、数据准确性等方面的人为因素过大,跟不上自动化系统和标准的方法,必将存在风险隐患。另外,实施内部人员培训则效果不明显,不能及时传达、接收全面化、创新化的理念。信息及知识结构的更新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3)市场定位不明确。我国地方商业银行的定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意识到中小企业服务的比较优势,但没有进行具体的落实。地方商业银行忽略市场定位,盲从于大银行拼机构、拼网络、拼客户,忽略了自身特征,淡化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地方居民的独特的优势。在客户定位上,有的地方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为主,而有些仍依然将大企业作为重点客户,这严重违背了地方商业银行的服务趋向,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不平衡。

3.2地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1)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机制。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是地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有力保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加强合作,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策略,内部控制管理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抓起:内控文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内控责任;内控管理框架;内部控制分工、地位与职责。另外,董事会必须代表全体股东看管好银行,定期接收内控方案和内控问题报告,定期评估银行内控管理的有效程度。做好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必须强调一线业务人员和中后台人员的培训,高效的信息系统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执行。为了配合地方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建立以人员岗位、能力、资格等为主要内容的全体员工培训机制。有必要时,聘请外部机构专家对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尽职情况和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估。

(2)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根据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地方商业银行必须制定明确中长期信息科技发展规划,逐步改善内部审计操作系统和信息科技系统,搭建科学的信息平台,集中管理业务和财务数据,并制定相关的信息管理政策和汇报体系,从根本上提升风险识别、分析到内部控制的全面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从操作层到管理层,从一线业务部门到后台职能部门的、从上到下的全方位风险管理。

(3)科学、合理地定位。根据地方商业银行自身的特征,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地定位。地方商业银行的经营区域以经济圈经营为主,探索区域化经营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客户,即中小企业和市民。构建详细的客户信息库,及时掌握客户的动向,把握客户资源是地方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策略。发展业务重点考虑零售业务,以信用卡为纽带,促进保险、证券等业务、银保、银证第三方村管业务、外汇宝业务等的交叉销售和全面发展;在个人贷款业务上,应该推动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工商创业贷款等新业务的发展。

科学、合理的定位必须以其所处的经济、金融、市场环境和自身的经营特色作为依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三个服务”的市场定位是符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即使实现跨区域发展后这一定位也是不应改变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地区发展后仍然会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市民、坚持中小”的零售银行市场定位。

地方商业银行要因地制宜,开展市场细分,发挥总分行联动的优势,以中小企业、个人金融、资金营运、中间业务作为重点业务领域,并相机抉择参与部分大型项目,培育、强化城市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深化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

4总结

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主要面临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带来的压力,以及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压力,我国地方商业银行必须发挥其特征,克服重重困难,改变原有的单一城市经营制度,向跨区域化发展,扩大经济规模。同时,完善内部控制体制,健全信息系统,综合分析自身特征,明确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克服跨区域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风险,保证地方商业银行的良好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启伟,刘天.跨区域发展战略对商业银行市场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 2009(6): 61-64.

[2]高绵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金融科学,2000(3).

[3]刘华.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

[4]万新鹏.加入WTO后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J].锦州师范学报,2003(05):104-105.

篇4

论文关键词:反垄断政策;新经济;经济全球化;进入壁垒

一、创新重要性的凸现要求反垄断政策立足于现实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

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经济结构、经济组织、经济运行呈现出全新特点的创新型经济。因此,将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归于创新是毋庸置疑的。创新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更适合于创新呢?现实情况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这主要缘于:

1.创新的风险性创新需要大量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企业通过直接从政府、社会、创新板市场进行风险融资,对无形的创意或点子进行的投资,当期的投资只能通过后期利润来回报,这一点不同于当期的投资就可以从出售产品的利润中获得回报的常规投资。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激励创新,后者限制创新。由此看来,创新投资的风险性、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向投资者支付较高的报酬,企业前期的大量投资也只能通过后期增加创新产品的销售来收回,因而投资的固定成本极高,但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生产、销售技术的发达,却使创新投资的边际成本极低。新经济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获取市场垄断力量,才能产生赢利否则,如果缺乏市场垄断力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将会极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将创新产品的价格压低至边际成本,从而无法弥补高昂的固定成本,其结果自然是无人愿意创新。这表明新经济发展依靠创新,创新需要垄断,新经济时代垄断的普遍存在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只是垄断势力不同,垄断程度有别而已,具有相当大垄断势力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企业依靠有限的垄断力量,通过创新,展开竞争。但这里的垄断并不全是产品差别化、进^壁垒、规模经济等引起的,更多的则是基于技术先行创新、品牌或文化习惯、市场先人等因素在一段时间里占有市场优势的情况,因而垄断并不排除竞争.相反,在竞争者的模仿、追赶、超越中,这种垄断很难保持。这里的竞争也不是以价格手段为主.而是以更高档次上的来自于潜在威胁的非价格竞争为主.正如克鲁格曼(p.krugman)所言:“当你在通用汽车公司干.你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但是·如果你从事电子或诸如此类的行业,那么,可能打败你的对手的名子你连听也段有听说过。这样,你就不可避免地一直承受着竞争的压力。”可见.新经济时代,垄断只是相对的,竞争才是绝对的。竞争的结果要么是适者生存.要么是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式的创造性毁灭。所谓创造性毁灭,是指竞争对手依靠更新的创新打破原有的垄断局面,形成新的垄断。但垄断并不妨碍创新,而是促成创新.推动更新的创新,“它形成了使创新不断出现的最大基因竹。因此.反垄断政策在调节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实现经济效率,还是推动创新?为什么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肢解微软的经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推动创新”作为自己的主要理由?这是否意味着新经济时代反垄断政策更应注重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保护?

2.创新的动力从创新的动力来看.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这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后一段时间内可以持久地保持优势地位;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这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后.很快会遇到新的对手,优势难以持久,引起创新困难。假定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假定只有后者而投有前者,就会出现模仿而无太的创新。显然.技术创新要求既保持一定的垄断性,又不失竞争活力的市场结构,只有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能推动技术创新。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四种具体形态: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均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但缺乏现实性.现实的市场结构是以介于二者之间的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为主,在产品差别化条件下.寡头垄断实质上也是垄断竞争。这一点早在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之初,张伯仑(e.h.chamberlin)等人就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这也是为什么现有反垄断政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并不是一味地消除垄断,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倾向于对垄断的限制和对竞争的培植。新经济时代,创新的突出重要性,不仅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现实的市场结构的正视,对垄断的普遍性的认可,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反垄断政策的倾向性的重新思考:反垄断政策是更倾向于对垄断的培植而不是抑制,还是相反?

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要求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的视野更加开阔——关注国家战略利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场与信息经济相联系,以新型的国际分工为基础,以完整发达的世界市场体系为纽带.以全方位、网络型的国家间经济交往为手段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悄然兴起。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企业过去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本国的同行,而现在更经常的威胁则来自外国企业,企业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展开竞争。这一切使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从过去主要弥补国内市场经济的局限性转而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干预经济,突出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性。体现在反垄断政策法规上就是.拓宽了政府实施反垄断政策的视野,政府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展示本国的规模优势.让本国企业获得世界市场利润的更太份额,谋求实现国家战略利益,而不再当然地以着重保护本国消费者和其他生产者的利益为政策关注的重点。因此.遵循在全球范围内国家战略利益为重的原则,政府在全球范围内设计反垄断政策法规的目标,处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问题时,自然侧重于鼓励规模经济发展。在微软案中,国家战略利益成为美国政府首先考虑的因素。微软公司的软件技术已经垄断了整个世界市场,目前,还没有能够同微软相抗衡的软件公司。因此,在确信美国软件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牢固地树立了垄断地位,垄断利润能够源源不断地流进美国人腰包的前提下,美国政府可以从容地在国内对微软公司进行反垄断起诉。但与微软公司垄断案相反,美国政府对90年代先后出现的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时代华纳与在线公司、麦道公司与波音公司等几起公司超级兼并案是否会导致垄断却态度暖昧,为什么?同样,也是出于对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以在线公司对时代华纳的兼并为例.美国的传媒业和网络技术并不像其软件技术一样垄断全球,其遇到了欧洲的强有力竞争。为了与欧洲抗衡,美国需要规模巨大的企业在这一产业参与全球垄断性竞争。因此,这类巨型兼并并无反垄断之忧。美国政府运用反垄断政策措施上的不置可否.既体现了保护竞争活力的倾向,促进本国生产者进行竞争、创新,巩固本国软件技术在全球的垄断地位,又体现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意愿,鼓励了本国其他产业的企业参与全球垄断性竞争。可见,反垄断是有条件的,其本质是符台国家战略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当政府需要鼓励本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时,利用垄断优势比限制垄断弊害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变化要求政府运用反垄断政策的目标侧重点有所转移——突出经济效率

70年代以前,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模型,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并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的重点,十分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认为理想的市场结构应该是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即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格局。判断市场结构是不是有效竞争的标准为集中度不太高;市场进入容易;投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在此基础上,该理论主张政府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严格限制垄断的政策法规.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为企业开展有效竞争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台意的市场绩效。以此为依据.政府的反垄断政策也是严格禁止垄断的,具体体现在:①禁止直接限制竞争的卡特尔;②为了防患于未然,对形成强大市场支配力的台并进行限制、禁止;③对现有的垄断企业进行严格的结构管制(企业分割)。即只要企业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对市场具有支配力,即使企业投有滥用市场优势妨碍竞争,仍在反垄断政策所及之列。可见,基于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法规是结构主义(针对经济力量的过分集中,企业市场份额过高的市场结构所作的严格的防范性、禁止性规定)的。在哈佛学派盛行的1970年前后,美国曾对一大批反垄断案件相继提起诉讼,但这种严格的结构主义反垄断政策法规,以其巨额的诉讼费用、遥遥无期的诉讼时间、削弱美国优势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弊端,从8o年代开始在美国逐步失去了主导地位。政府放弃结构主义反垄断政策法规的情况也出现在欧洲和日本。

7o年代以后,在与哈佛学派的争论中,几乎与美国的新经济同时起步的芝加哥学派开始崛起。遮一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其中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取得更高的市场效率,所以,它们才能获得更高利润,并进而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垄断企业是竞争中的胜者,垄断地位是“效率性的证明”但垄断势力在市场中的存在,垄断利润的获得并不是长期稳定的现象因为垄断企业如果滥用权力,获得超额利润,必然诱发新的企业进入,在进入障碍较小时,政府不必过分担心,其他厂商的进入自然会使原厂商的垄断地位消失;在进入障碍较多时,特别是垄断厂商通过市场策略抵制潜在进入者,延缓了其他厂商的进入时,政府就有必要运用反垄断政策法规进行管制。但政府对垄断的分析不能单看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而应当根据市场绩效来判断。企业规模大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绩效良好,政府就不必管制。据此,芝加哥学派认为政府反垄断政策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卓越的经济效率”。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和主张对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法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政府的反垄断立法从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转变。按照行为主义规范,企业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优秀的商业技巧或历史原因而获得市场支配力,从而规模大,占有市场份额高并不违法,除非他们滥用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即只有大企业滥用其市场优势,采取合谋、勾结、搭售、对新的竞争者进人市场设置人为障碍等行为,并在一定的交易顿域内对经济效率造成实质损害时,才为反垄断政策法规所禁止。产业组织理论的变化使反垄断政策法规不得不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规模、市场势力和企业行为,哪个对经济效率更有影响,更值得关注?

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大了政府运用反垄断政策的难度——兼顾企业、市场、法律和技术

从微软一案所引起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众多争议来看,这一案件所涉及的已不只是单纯的法律或经济问题,而是新经济时代市场、法律、技术相互碰撞的结果,由此引发的一些新的深层次的问题是传统的思维和知识难以圆满解答的:

首先,市场进入壁垒问题。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扩大经济规模,降低成本,一旦形成垄断,潜在进人者会遇到物质资本构筑的高壁垒,再加上在位者采取阻止进入的市场策略,垄断者的地位很难动摇。而在新经济时代,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要素是知识、技术、信息、创新意识、时效观念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已退居其次,而人力资本可以随着人员流动而流动因此,人力资本构成的进人障碍比物质资本低得多。现有的反垄断政策法规是否适用新经济时代的高科技行业值得思考。现有的反垄断政策法规都是以工业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态势为背景的,主旨在于减少进入壁垒.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的秩序。基于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主要针对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别化等进入壁垒,通过增加政府对市场结构的干预,降低市场集中度来增加有效竞争;基于芝加哥学派的反垄断政策主要针对政府管制所造成的进入壁垒,通过减少政府对产业组织的干预来扩大企业自由竞争的空间。然而,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态势是熊彼特式的“创造性毁灭”,人力资本构成的进人壁垒大大降低,技术创新的速度远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垄断不可能阻碍竞争,也不可能阻止技术进步。反垄断究竟反什么?是市场高集中度,政府管制,还是企业阻止自由竞争的行为?如果贸然引用该政策,即便政府并不必然地考虑企业利益,至少也该为高科技领域的国家战略利益着想。难怪微软一案一渡三折,持续敷年;司法界、经济界、消费者各执一词,褒贬不一;美国政府既态度鲜明,毫不含糊,又小心谨慎,留有余地。这恰恰表明了作为新经济领头羊的美国在运用工业经济时代的反垄断法调节新经挤时代、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关系时,遇到了矛盾和难题。

篇5

【关键词】 城市发展模式 波及效应 城市群 马太效应 回波效应

一、湖北省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古代的城市乡村化。生产要素的流动、交换和聚集形成了城市或城市扩张,扩张城市形成的外部经济效应进一步推动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经济的增长,它们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发展,相互制约。

湖北省地处中原,资源丰富,三次产业基础较好,素有农业大省、工业大省、教育大省、文化大省之称。2011年湖北省生产总值19632.2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4.2%。2011年湖北省辖市12个,县级市24个,县城40个,其中武汉市人口已达1002.00万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湖北省委省政府,按照十精神在省十届二次会议上确定了“竞进提质”的总要求,到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要突破4万亿元,建设15个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全省城镇化率要达到5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为完成湖北省新的富强建设计划任务,总结分析湖北省过去多年相对成功的城镇化进程,探索出一条区别于过去的城镇化道路,研究湖北新型城镇化道路是非常迫切且必要的重要课题。

文章在对湖北省城镇化指标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协调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和科学管理。将湖北大都市(武汉),大城市(省辖市),中等城市(县级市)、小城市(县城以及乡镇)城市群视成一个大的经济体,基于城市群各自现有的资源要素、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开展产业专业化分工、地区内部贸易,发挥劳动和资本活动的“溢出效应”,缩小二元化发展差距,协调同步推进大都市、大、中、小城市有各自特色、个性和气质的发展。

二、湖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直接对比实证分析法,选取几个相互有关联的经济变量,描绘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轨迹。本文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1992年―2013年湖北省统计年鉴,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城镇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城镇化指标(Ut),采用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值来表示;工业化指标(It),从产值和就业两个角度考虑,以第二产业人均产值表示工业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指标(Pt),劳动力人均产值可以综合表述劳动的先进性,以第一产业人均值表示农业现代化;经济增长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如图1所示。

1、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化、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分析

由图1可得,随着年份的增长,Ut、It、Pt、GDP发展趋势基本相同并同步增长,“波及效应”明显。说明湖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性,协调健康同步发展。以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可得,Ut每提高1%,Pt就提升4.21%,It提升4.72%,GDP提升4.60%。显然,城镇化对工业化的贡献率,要大于农业化贡献率。城镇化水平Ut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单位,能使GDP拉高17.41亿元;工业化水平It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单位,将GDP拉高0.15亿元;农业化水平Pt每增加一个百分比单位,将GDP拉高1.40亿元。显然,城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要大于工业化和农业化对经济的贡献率。

2、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化正相关性分析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由图一可得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提高,2011年人均产值1.53万元是1990年的9.83倍。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0.35下降到2011年的0.13,优化了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了第一产业经济规模,2011年第一产业总值2569.30亿元是1990年的8.87倍。

由图1可得“扩散效应”明显。城镇化、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刺激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时产生了两个市场。一是,产生丰富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市场,向非农产业提供“无限”的劳动力。城镇化重要的标志是城镇人口比重增加。2011年湖北城镇人口为2984.32万人,比1990年提高了1.81倍。二是,扩大了农村生产资料和城镇居民生活资料需求市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8275.20亿是1990年的22.073倍。进出口总额335.19亿美元,进口总额139.83亿美元。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90年的13.4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90年的11.33倍。

3、工业化与城镇化、第三产业相关性分析

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看,工业化生产供给,城镇化产生需求,内需形成或扩张了该城市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丰富和提升了产业结构。1990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是35.1∶30.8∶26.9,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是13.1∶50.0∶36.9。

从生产角度看,工业化的核心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外部效应的结果是对城镇化提供支撑力,提升其经济实力基础。从图一可得2011年工业总产值是9815.96亿元是1990年的30.13倍,人均产值提高了25.20倍。1990年到2011年城镇化水平跟随提高了1.81倍。

从城镇化服务功能视角看,城镇化是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实体,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是要有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只有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匹配,才能提高第三产业经济规模。

三、湖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马太效应”产生,第二产业产生积累优势。

由图一还可得,Ut、It、Pt、GDP时间序列数据之间存在着“马太效应”产生的积累优势。城镇化工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本、资源由农村转移到城镇,扩大了工业生产规模经济。第一、二产业不平衡增长,扩大了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经济发展差距的运动趋势。扩大了第一、二产业人均产值发展差距,1990年第二产业人均值比第一产业人均值的比值是3.5倍,而2011年该比值达到了8.13倍。

2、“回波效应”出现,扩大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差距。

由图一可得“回波效应”明显,验证了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rdal,1957)的“波及效应”和“回波效应”会同时起作用的理论。城镇化扩张过程中,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聚集,扩大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拉大。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83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898元。2011年城乡收入比是2.66,而1990年城乡收入比是2.24。

3、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

世界上通常用钱纳里、库茨涅茨等人相关研究结果,来衡量工业化水平。如表1所示。

我国通常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10)、黄德林(2010)等研究的成果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如表2所示。

由表1、表2可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前期和成长期是工业化和农业化拉动城镇化,二者相互支持。工业化后期,工业化产值要小于第三产业。只有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相当高,第一、二产业值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对服务规模有相应的需求,第三产业才能加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不能仅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值来判断工农业是否已经进入发展后期继而误判工业化水平超前了城镇化水平。根据库茨涅茨和黄德林的研究结果,湖北省工业化处在工业化水平中期,农业化处在成长期。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发展水平偏低,人均GDP偏低。农业、工业产业对第三产业、城镇化的发展支撑力不足;城镇化发展对农业化、工业化的拉动力不足。

四、湖北省大都市与大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的设计

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产业差异是产生城镇之间梯度、差别化特色的主要原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产业链由大城市产延伸到小城市、乡镇企业,发挥产业间劳动、资本和贸易活动的溢出效应,有利于合理加快大都市与大中小城市发展进程。

1、将武汉建设成有自己个性和气质的国际性大都市

武汉市是历史名城,工业基础雄厚,有较强的集聚能力,城镇土地利用率高,素有“东方芝加哥”之称,被誉为是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2011年武汉市人均GDP是68315元,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33%,人均地表水占有量居全国大都市之首,在校大学生全国第一,有国内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是中国内陆中部地区经济、金融、贸易、商业、物流、文化中心,基本上具备了国际大都市的几大要素,如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际贸易、信息汇聚与传播、各类人才聚集、国际性机构和金融性机构、跨国公司、国际意义加工业等。目前,虽然武汉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相比,在几大要素指标上相差比较远,但是只要继续扩大目前拥有的光电产业、生物产业、机电产业、汽车产业、能源化工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金融服务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区域影响力和控制力,继续争取国家政策,包括国家外交资源和资金,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大广泛的国际交流,将武汉建设成有自己个性和气质的国际大都市是有一定的经济、金融、基础设施、产业、文化、科技基础的。

2、将省辖市差别化建设成有各自特色的大城市

目前,黄石、十堰、宜昌、襄樊、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11个省辖城市的GDP均超过500亿元,人口均在100万人以上,分别有本市的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承担着不同的经济功能。基于11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和资源,将11个城市当成一个大的经济体开展产业专业化分工、地区内部贸易等,释放各自的潜力和优势,形成优势合力,着眼于国内外市场,扩大与国际间物质、文化交流,促进11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地整体提高,支撑各自的城市化建设。

3、将县级市建成多元化的中等城市

城镇化的目的是多元化提高生产效率,将二、三产业延伸至县级市,使县级市一、二、三产业很好地融合,促进农民非农化,财政投入成本低,农民非农转换的智力成本、心理成本低,有利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4、将县城建成多功能的小城市

将某些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不高的加工制造业延伸到县城企业。农业劳动力亦工亦农的方式主要从业于农业劳动,享受新型城镇的居民社会权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县城小城市。

5、发展乡镇企业

改善第一产业结构,发展都市农业。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层级提升到生产、生活、生态保护综合功能层级,推进家庭农场建设,使农业人口享受田园般的城镇生活。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度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项目”课题(鄂教思政函[2014]1号)“湖北省城镇化“三区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以京山绿林镇生态园区为例”(项目编号:14G48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均衡城镇化: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J].人口研究,2010(1).

[3] 崔慧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2010(6).

[4] 王双进:产业经济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5] 宋洪远、赵海: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2(28).

[6] 万鹏龙: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7] 张贵先:重庆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运动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0.

篇6

随着我国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强,物流配送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的 发展对物流和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立更为先进、科学的物流体制。配送方式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核心内容,可以说是现代市场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系 统物流思想的重要产物,这与人们一般所熟悉的“送货”有本质的区别。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具 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兼具大机器工业生产和传统商业特点两方面的优势,要求商业企业在分散经营中,采取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 经营过程的标准化、集中化、专业化和简单化。然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来支持,物流配送正是高效益的连锁经营的供货枢纽和保证,它促进 生产、满足消费、降低成本,能够以最少环节、最短距离、最低费用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2002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正式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 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文件要求大致如下:发展连锁经营是促进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的重要措施,是改造传统商业、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推动流通现代化的有效途 径,所以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促进连锁经营的发展。

在我国,连锁经营业主要是近一二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发展时间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明显较短,虽然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然而现阶段我国连锁经营的总 体水平仍然较低,突出表现是企业的规模偏小,规范化程度不高等。特别强调的是,我国现阶段的配送体系仍相对落后,现行的配送方式也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配 送,这是我国连锁经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国外连锁巨头已大批登陆中国,这无疑预示着我连锁经营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国外连锁业无论是经营方式还是运作理念都已相当成熟,它们在物流配送方式 建设上的经验更是值得我国连锁企业借鉴。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7-11等知名企业,它们拥有超乎寻常的竞争优势,除了归功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品牌效 应之外,更是他们运用先进物流配送手段的结果。

《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重点提到统筹规划,加快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旨在促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就是 先通过介绍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物流的配送体系,进而认识我国连锁经营及其物流配送体系的总体现状,分析国际连锁经营配送体系的特点,说明良好的配送 体系在连锁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连锁经营的优势,合理地改善连锁经营配送方式的思路与对策,以响应当今连锁发展之大势,最后列举案例说明上述观点理 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及论文内容

一、论文写作的主要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连锁经营业在西方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在日本也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使得连锁经营业在这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得发展,并呈现了日趋成熟的发展态 势,其成功的发展经验、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以及配送模式值得我国的连锁经营业的借鉴。本文将对连锁经营业及其配送体系中外理论研究、实践以及发展现状等方 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指出我国连锁业及配送情况在管理水平、经营理念、经营规模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配送现状的一些建议。

(二)文献综合归纳法

文献研究是论文写作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文献查阅过程中,了解到许多国内外连锁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现状,配送体系现状等有关文献,从而使本文写作是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避免了盲目性。

二、论文主要内容

本篇论文共分6章,各章主要思路和内容是:

第一章 引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介绍连锁经营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实质,说明发展连锁经营的优越性。

第三章 现代物流的配送体系,介绍配送的概念、类型,配送模式及其选择,以及配送中心相关概念、功能等。

第四章 连锁经营网络配送体系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主要介绍配送中心对连锁经营的作用、国际先进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状况及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体系发展现状和不足,提出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体系现代化的对策。

第五章 案例-奥康集团的连锁经营配送体系,说明上述观点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图1-1是论文的主要框架。

 

图1-1 论文的主要框架

 

第二章 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流通体制改革是至关重要的领域,现代经济就需要现代的流通体制。半个对世纪以来,许多国家致力于发展集中配送和连锁经 营的现代化流通体制,不但使消费者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带动了规模生产和经济发展。现在,有些连锁企业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如美国的沃尔玛就成 为全球500强的第二位,证明了这种流通经营方式的强大的生命力。连锁经营是现代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连锁经营业特别是国有商业的一 项重大改革。

第一节 连锁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一、连锁经营的概念

(一)连锁经营的内涵

所谓“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由同一经营总部领导下的若干分支企业或店铺构成的联合体所进行的商业经营活动。

国际连锁业协会以及西方各国政府规定,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商店的零售业或饮食业的组织为连锁店。我国连锁经营协会1997年在《连锁店经营管理 规范意见》中规定:连锁店指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采取统一采购或授予特许权等方式,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组织形式。 连锁店应由10个以上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必须做到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经营管理规范,采购必须同销售分离,部分商品可根据物流合理和保质保鲜原 则由供应商直接送货到门(二)连锁店的组成

连锁店由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组成。连锁店各组成部分职能介绍如表2-1:

表2-1连锁店各组成部分职能介绍

组成部门 重要性 职能

连锁店总部 连锁经营管理核心 采购配送、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经营指导、市场调研、商品开发、促进销售、教养培训

配送中心 连锁店的物流机构 各门店所需商品的进货、库存、分货、加工、集配、运输、送货等任务

门店 连锁店的基础 按照总部指示和服务规范要求、承担日常销售业务

连锁店形象图如图2-1所示:

 图2-1连锁店形象图

二、连锁经营的基本特征

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作《市场营销管理》中指出 :“公司连锁店比起独立商店有很多优势。由于规模大,因此可以大量进货,以便充分利用数量折扣和运输费用低等优势。连锁店能够雇佣优秀的管理人员,在销售 预测、存货控制、定价以及促销等方面制定科学的管理程序。”与传统的商业形式相比,连锁经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组织形式的联合化和标准化

连锁企业是由一个总部和多个店铺构成的一个企业联合体系,这种联合是整体性、稳定性、全方位的联合。这一联合体系将向消费者提供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而标 准化也正是连锁企业成功经营的基础之一。例如,全世界的麦当劳餐厅都有一个明显的金黄色M型的标志,店内的布局也基本一致,柜台高度统一为92厘米。在色 彩心理学中,黄色有提醒人们注意的效果;壁柜全部要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便于打扫,保持卫生,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不论高矮,人们在92厘米高的柜台前是最方便掏钱出来的。

(二)经营方式的一体化和专业化

连锁企业实行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来源于对企业重要原料和重要市场的控制,在这种控制中企业能够获得经营的确定性,减少经营风险,同时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企业效益。

专业化是指连锁店的营运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实行集中管理,以便使连锁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反应,领先于对手。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的运营使连锁店获得了速度上的优势。

(三)管理方法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连锁店必须实行集中规范化的管理,连锁店总部是决策中心,各职能部门是执行中心,而分店是作业现场,配送中心是协调上述各部门的纽带,只有集中规范管理才能实现连锁店的协调运行。

现代化是连锁店在运营、决策方面的速度与效率的保证,这得益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第二节 连锁经营的类型与实质

一、连锁经营的类型

发展连锁店的方法,各国不尽相同,但从资产关系、经营管理体制方面划分,连锁经营主要有直营连锁、自由连锁、特许连锁三种类型。

(一)直营连锁

直营连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连锁形式,也是连锁经营的基本形态,又称为正规连锁、公司连锁,特指单一资本统一经营的连锁类型。直营连锁的连锁店的店铺都由 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经营。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国际连锁商店协会规定: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商店的零售业或 饮食业组织为直营连锁。

直营连锁的本质特点可以归纳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集中,即所有成员由总部集中领导,各成员店经理是雇员而不是所有者。直营连锁具有以下优点:有较强的议 价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发功能和多店铺销售的效率;有明确的管理和长期计划;便于计算机统计分析;具有广告优势。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灵活性;限制了个人的独立 性;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

(二)自由连锁

自由连锁又称自愿连锁,是由一个总部和多个加盟店结合而成的经济事业体。各加盟店是独立法人,只是在部分业务范围内合作经营。自由连锁保留了单个资本的所 以权,同时实现了联合经营。自由连锁在所有权和财务上是独立的,与总部没有隶属关系。只是在经营活动上与总部存在协商和服务的关系,统一订货和送货,统一 使用广告宣传,统一制定销售策略。自由连锁的特点是成员店所有权、经营权和财务核算都是独立的。其优点在于灵活性较强,各店自主性强,主动性高。但缺点是 统一性差,决策迟缓。

经营非常成功的自由连锁组织如果增强整个体系的统一化活动,并对新加入者征收加盟金,提供相应的特许权时,自由连锁就可以转化为特许连锁。

(三)特许连锁

特许连锁又称合同连锁,是总部和加盟店之间靠合同契约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如肯德鸡、麦当劳等。加盟店是独立的法人。在与总部签订合同的同时取得使用总部 的商标、商号、经营技术及销售总部开发的商品的特许权,而经营权集中在总部。总部确定商品、价格、销售方式、广告、管理等一系列经营方式,加盟店必须按照 总部确定的方法方式经营以获得预期收益。在吸收分店的过程中,总店对分店的经营技术的转让是有偿的,通常包括以下几项:加盟费、特许金、供货加价、指导管 理费用,有的还包括保证金。

特许经营的特点是投资少,扩展快,对于分店则是可以降低风险,减少投资失败率。在现代的“打不胜它就加入它”的观念下,许多独立商会选择加盟来分享利益。

二、连锁经营的实质——规模经济理论

提到连锁经营,往往会涉及到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经营活动存在“不可分割性”,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生产或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就是规模经济。否则,就不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连锁经营是规模经济原理在流通领域的运用。这种经营方式的规模经济特征体现在随企业的连锁扩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经营成本不断降低,以此确立企业的规模经营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规模经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连锁经营企业一般都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销售的经营形式。大批量进货使连锁经营企业提高了自身讨价还价的能力,可以得到供应商较大的折扣,降低了原材料或商 品的进货成本。仓储、配送中心的统一送货,节省了连锁门店的库存面积,减少了占压资金,从而降低了销售成本。连锁经营企业分工细致,专业化程度高,劳动效 率高,节省了人力成本。由于店铺众多,连锁经营企业的广告宣传、促销手段效果明显,也节省了这方面的费用。(二)连锁经营实现网点布局

连锁经营企业一般拥有众多的门店,许多国家对连锁经营企业的界定通常在11家分店以上。一般来将,网点的多少能决定企业的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单体企业 很容易受到其他企业的冲击和影响,即使是大型百货公司也不例外。实行连锁经营,使企业既具有经营战略、网点布局的优势,又形成了目标一致,联合对外的竞争 优势,为此许多中小企业采取特许的方式加入连锁行列。

(三)规模经济赢得品牌效应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全世界,各国零售企业名列前茅的均为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马狮,德国的腾格尔曼,荷兰的阿侯德,日本的大容, 法国的家乐福等。这些企业的社会知名度高,容易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品牌、名店的优势。另外,各国政府对连锁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有助于企 业快速形成规模,通过资源共享,获得经济效益。

第三节 发展连锁经营的优越性

一、发展连锁经营的作用

连锁经营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关键在于它具有其他商业形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连锁经营有利于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连锁店的大量进货,大量销售,缩短了流通时间,降低了生产费用,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

其次,连锁经营有利于提高竞争力。连锁经营是通过零售职能和批发职能的统一创造规模效益。它把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大批量的采购和专业化的销售,降低了进货价格,减少了资金的占用,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

第三,连锁店在经营战略、产品营销、企业形象设计、信息处理等方面都有专业人员负责,不仅提高了各个分店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也促进了各店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第四,连锁经营有利于提高零售业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连锁商业的现代化。连锁经营把众多小规模、分散的零售企业组织起来,使之整体化、专业化,有利于采取和推广现代流通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提高流通效益。

二、发展连锁经营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发展连锁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

其次,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加快国有商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第三,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指导消费、指导生产,优胜劣汰,保护消费者利益。

第四,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稳定社会秩序。

第五,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我国商业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采取连锁化、集团化的方式,增强自身的实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第三章 现代物流的配送体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物流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配送是一项特殊、综合性的物流运动,其运行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背 景,传统的作坊式营销方式以及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形式,必然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例如,我国2000年全社会流通费用为17780亿元,约占GDP 的20%,如果社会流通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资金178.8亿元。如此诱人的发展前景,确实是企业的第三利润的源泉。当今世界没有哪家企业不关注 成本控制、经营效率、改善顾客服务。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个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基础之上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物流配送如同人的血管,把国民经济各个部 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节 配送的概念与类型

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流思想的综合产物。它与人们所熟知的“送货”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企业界普遍认为,配送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企业创造出更高的效益,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配送的概念

配送的概念原本是从日语中直接引用的,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既配又送,即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结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送交收货人。目前, 较为权威、科学、全面的定义为:配送是整个物流过程的一部分,包括输送、送达、验货等以进货上门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它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一种综合的、 特殊的环节,同时也是物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所以,配送活动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配送不仅仅是送货,它是配货、分货、送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配送的概念描述了接近用户资源配置的全过程;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是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流通领域的体现。

二、配送的类型

在长期的实践中,配送以不同的运作特点和方式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配送类型。这些配送类型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表3-1简要地说明了各配送类型及其特点。

 

表3-1配送的类型和特点

配送的分类标准 配送的类型 各类型的特点

配送机构 配送中心配送 专业性强,和顾客有固定的配送关系,一般实现计划配送

 商店配送 这种配送形式的组织者是商业或物资的门市网点,规模不大,但经营品种比较齐全

 仓库配送 一般以仓库为结点进行配送

 生产企业配送 组织者是生产企业,可直接从本企业进行配送

配送商品种类和数量 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配送量大,商品品种较少,配送较稳定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按照用户差异化的要求,配送作业水平要求高

 配套配送 将装配的各种零配件、部件、成套设备定时送达企业,易于企业组装生产

配送时间和数量 定时配送 配送方式时间固定,易于安排工作计划

 定量配送 按照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

 定时定量配送 适合生产和销售稳定、产品批量较大的生产制造企业或大型连锁商场商品配送

 定时定路线配送 一般由客户事先提出商品需求计划,适合消费者集中的地区

 即使配送 配送速度和时间要求严格,有望实现准时制生产和经营

配送组织的经济功能 销售配送 配送企业一般是销售型企业,供给配送 是用户或用户集团为自己的供应需求所采取的配送,在连锁业中较频繁

 销售-供给一体化配送 连锁经营中最重要配送形式,有利于保持流通渠道的畅通

 代存代供配送 经常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并与经营权是分离的

配送企业的专业化程度 综合配送 一般在性状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类产品进行配送

 专业配送 根据专业的共同要求优化配送设施,适应性强

第二节 配送模式及其选择

配送是物流过程的终端环节,从物流本身的运作规律来看,尽管各类配送服务作业的内容是一致的,但由于物流运作组织的主体和服务对象不同,也就是说,配送所 服务的企业性质、使命与目标不同,其配送运行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样。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配送运行模式。根据目前配送运行的情况,可将配送活动的组织与运行 分为企业自营、厂商共同配送、第三方配送三种基本模式。

一、自营配送模式

企业自营配送是工商企业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需要,独自出资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对本企业所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进行配送活动。其配送活动根据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一般分两个方面。

(一)企业的分销配送

企业的分销配送根据其服务的对象又可分为企业对企业的分销配送和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两种形式。

1.企业对企业的分销配送

这种配送活动发生在完全独立的企业与企业主体之间,基本上是属于社会开放系统的企业之间的配送供给与配送需求。企业对企业的配送,配送量大,渠道稳定,物品标准化,在地方性较强的产品生产企业种应用较多。

2.企业对消费者的分销配送

企业对消费者的分销配送主要是指商业零售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这种配送是在社会大的开放系统中运行,其运行难度比较大,另外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小,地点分散,配送成本相对较高。一般超市配送有兼营配送形式和专营配送形式。

(二)企业内部供应配送

集团系统内部供应配送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或销售供给,所建立的企业内部配送机制,其实质是企业集团、大资本集团、零售商集团等的内部共同配送。3-1图就是企业集团的系统内部供应配送。

 

图3-1企业集团的系统内部供应配送

二、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配送形式,也是现代社会中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配送模式。其定义概括如下:共同配 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用户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物流模式。一般采取由生产、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共建一家配送中心来承担 他们的配送业务,以获取物流集约化规模效益,从而解决个别配送的效率低下问题。

共同配送具体有四种模式,主要模式为系统优化型的共同配送。它有一个专业物流配送企业综合各家用户的要求,对各个用户统筹安排,在配送时间、数量、次数、 路线等方面做出系统最优的安排,在用户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全面规划、合理计划的进行配送。如3-2图所示。另外,共同配送模式还有车辆利用型共同配送、接 货场地共享型共同配送和配送中心、配送机械等设施利用型共同配送等,这里就不作详细的描述。

 

图3-2系统优化型的共同配送

三、第三方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也叫物流服务提供者,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物流新概念,是指专门从事商品运输、库存保管、订单处理、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物流信息管 理等物流活动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它依据第一方(供应商)或第二方(需求者)签订的合同,以最低的物流成本,快速、安全、准确地为客户在特定的时间段,按 特定的价格提供个性化的物流系列服务。所以,第三方物流配送有以下几种运作模式。

(一)企业销售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这种模式是工商企业将其销售物流业务外包给独立核算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运作,企业采购供应物流配送业务仍由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部门承担。其销售物流配送图如图3-3:

 图3-3企业销售物流配送第三方运作模式

(二)企业供应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这种配送组织管理方式,是由社会物流服务商对某一企业或者若干企业的供应需求实行统一订货、集中库存、准时配送或采用代存代供等其他配送服务的方式。可以 按照用户的要求实现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门到门供应配送,即由配送企业将用户供应需求配送到用户门口;第二种,门对库供应配送,由配送企业将用户供应需 求直接送到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仓库;第三种,门到线供应配送,将用户的供应需求直接送到生产线上。显然,这种配送可以实现企业的零库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 生产成本。

(三)供应销售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在完成物流服务企业销售配送的同时,又承担用户物资商品内部供应的职能,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既是用户企业产品销售的物流服务者,又是用户企业 的物资商品供应人。这种配送模式,不仅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物流供需关系,而且更有利于工商企业专注于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的发展。同时,长期稳定的物流供 需关系,有利于实现物流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化、配送作业的计划化和配送手段的现代化。从而保持物流渠道的畅通稳定和物流配送运作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 本。

第三节 配送中心概述

前面章节已提到,连锁店的三大组成部分:连锁店总部,配送中心,门店。配送中心是连锁店发展必须的物流中心,是专门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流通企业,经营规模较大,专业化、现代化程度高,设备和设施比较齐全,货物配送能力强。所以这节再详细论述一下。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

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它是一种末端物流的结点设施,通过有效的组织配货和送货,使资源的最终端配置得以完成。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

(一)存储功能

通常配送中心都建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存储一定量的商品,形成对配送的资源保证。

(二)分拣功能

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组织来的货物进行分拣,然后按照配送计划组织配送和分装,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三)集散功能

配送中心可以把各个用户所需要的多种货物有效的组合或装配在一起,形成经济、合理的批量,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品流通。

(四)衔接功能

通过储存和发散货物功能的发挥,体现出配送中心其衔接生产与消费、供应与需求的功能,使供需双方实现了无缝连接。

(五)流通加工功能

通过按照客户的要求,开展配送加工,可以使配送的效率和满意程度大大提高。

(六)信息处理功能

配送中心连接着物流干线和配送,直接连接产品的供需双方,因而不仅是实物的连接,更是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包括在配送中心的信息生成和交换。

三、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图3-4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图

四、配送中心的作用

现代物流活动中,配送中心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供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二)经济高效的组织储运。

(三)提供优质的保管、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四)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五)是连锁店的经营活动所必需的。它可以帮助连锁店实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使流通费用降低;减少分店库存,加快商品周转,促进业务的发展和扩张。

  第四章 连锁经营网络配送体系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大大高于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13.7%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69100个,同比增长57%,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调整后门店总数增长26%,与销售规模增幅基本 持平。营业总面积达51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员工人数达204万人,同比增长31%。继2005年“连锁100强” 总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首次突破10%(达到10.5%)后,2006年进一步提高到11.2%。看到我国连锁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该看 到我们连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看到制约我国连锁经营业发展的瓶颈。物流配送在多数连锁经营企业还很不成熟,配送中心的建设明显落后于连锁经营的发展, 这也影响了连锁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配送中心对连锁经营的作用

配送中心在一般物流系统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对连锁经营企业而言,更是具有核心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配送中心有力地支持了市场营销体系

配送中心从事的是物流活动,是为经销服务的一种活动。配送中心的设置,强化了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协调能力;就配送中心来说,作为物流的一 个重要内容是生产营销系统的延伸。如在向门店供货时,可进行小批量的商品包装、装卸和发运,使得配送中心如同生产过程的延伸;同时,配送中心的多种活动都 以满足门店需求为目标,体现了物流活动的内涵,在某种意义上支持了市场营销活动。

配送中心不是以储存为目的的,然而,配送中心保持一定的库存,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特别是对国庆节、春节等销售量比平日成倍增加的销售高峰期间,配送中心 的库存对确保销售,起到了有力的支撑。配送中心以集中的库存形式取代以往一家一户的库存结构方式,这种集中库存比起传统的“前店后库”,大大降低了库存总 量,增加了供销的调控能力。

二、配送中心是连锁的信息中枢

配送中心接受连锁商店通过信息网发来的订货单,据此编制订购、拣选作业流程表,由自动拣货系统按单拣选配送;由计算机系统编制合理的配送计划,确保一定的 商品及时按量送达分店;同时,还可以将零售店的订货信息及配送中心的库存情况,及时反馈给生产厂。例如,深圳沃尔玛店为了保证与总部的联系,一次投入了 7 亿美元买下 2 个卫星频道,只要收银小姐一按电钮,信息便通过商用卫星送到配送中心,同时,还可以把该从哪里给深圳店补货,下次采用何种营销手段等信息,按总部要求下达 到商店,配送中心就成了连锁企业的信息中转站。

三、配送中心实现了物流的系统化和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

物流系统化是指把物流的各种环节视为一个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的效率,实现整体的物流合理化。这一方面可以具体参照第三章第三节配送中心的功能这一具体章节。

四、配送中心因拥有大型专业设备而体现专营供货的经济性

配送中心配置了专用运输车,自动高速分拣设备、专业仓库、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其高效运作能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鲜度、温度、质量保持等多方要求,并使物流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工成本大量节约,从而实现连锁经营中的物流规模经济。

五、配送中心对各分店实现“零库存”起到关键的作用

由于各连锁分店的主要任务是现场销售,在场地安排上,营业场所面积要占70%,用于储存的场次不会太大,而建立在大量采购、快速分拣、加工、配货、快捷运 输基础上的连锁配送系统,辅以信息系统对各分店销售库存信息的准确及时反馈,能够解决什么时候送,送多少最好的问题,从而能够使各分店不需自设仓库,实现 “零库存”。这样,整个集团就可以大量节约库存成本,通过分店的专业化销售而提高效率。

六、配送中心完善了连锁经营体系

由于配送中心为门店的销售活动创造了种种优势,从而使整个连锁经营体系的成本大大下降,成为零售业中的一种有竞争力的零售经营形式。配送中心对于整个连锁 经营体系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统一进货,有利于严把质量关;第二,加速商品周转、减少商品损耗、降低流通费用;第三,扩大配送中心的拆零、分拣能力,改善 门店的存货水平,有利于实现零星商品无库存、少库存经营;第四,保证门店管理逐步向“只管销售”方向发展。“企业经营决策权向总部集中,物流活动向配送中 心转移”,这是连锁超市成功的关键之一。例如,流通加工可减轻门店的工作量;拆零作业有利于商场增加销售商品的品种数。

所以,配送中心在连锁集团内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它以自身的合成效应去支持实现连锁的规模效应,因此,要实现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配送中心是不可少的。

第二节 国外发达国家配送体系的发展思路

配送最早出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加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这种先进的物流方式逐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行起来。在发达国家,配送发展良好、迅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对我们的提示。一、配送的规模日趋扩大,配送中心的数量明显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品产量及消费量的急剧增长,在发达国家,配送的规模及其范围也在同步扩大。据统计,在许多产品的供货总量中,通过配送方式到达经营者的 比例高达50-90%,与此同时,配送的品种也不断的增加。从配送的活动范围来看,随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一些发达国家的配送服务已经延伸到 了省际和国际。如荷兰的国际物流中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货物送到欧盟成员国的用户手中,使得配送活动超越了城市和地区的界限。发达国家配送规模日益扩 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配送中心的数量明显增多。据统计,到1999年,日本在各大城市建立的配送中心以近30个,仅在东京,就有五个配送中心。美国的配送 中心数量达到数万家,仅共用型配送中心就有250家。

二、配送技术和设备更加先进

由于发达国家物流设备的更新周期比较短,因此,其配送技术和设备非常先进。目前,在发达国家配送业务中主要采用的新技术有:条行码标识技术、自动存货和补 货技术、自动分拣技术等,其设备的选用尽可能考虑到建设自动仓库的要求,具有蓄电池叉车,机械化或半自动设备,高架仓库增加堆垛高度,扩大发展站台等。同 时,发达国家的很多配送中心建立了自动化的配送系统,包括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处理系统和数控分拣系统等,大大提高了配送的效率。

三、配送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才能立足。因此,发达国家的一些配送中心都把提高配送服务质量视为发展配送业务的重要手段, 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商品配送作业准确有序的进行,真正体现了优质服务。具体来将,要做到拣选配货准确无误;发货不出现错装;发货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期 限;发送的目的地准确无误;运输货物要保持货物的完整性,不得污损货物。

第三节 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体系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外连锁巨头已大批登陆中国,这无疑预示着我国连锁企业发展不容乐观。与连锁企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称的是,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建 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的配送方式也相对落后,这已成为了我国连锁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总体说来,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发展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物流行业人才的缺乏和物流配送观念的落后

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短缺,是连锁经营企业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巨大障碍。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培训系统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 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各国在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 开展了物流和配送的职业教育。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很落后,虽然有一些高等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和课程,但为数较少;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是缺乏。

二、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规模较小,统一配送率不高

配送中心只有形成规模,才能获得效益。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对于鲜活易腐商品、冷冻商品,分店不愿意统一配送, 多数采用直接送货上门的办法,不统一配送说明没有统一进货,而不统一进货则也就丧失了连锁经营的根基。绝大多数配送中心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60%的 人员、大部分设施处于闲置状态,配送成本偏高。在电子商务普及的今天,大部分配送中心还不能满足顾客各种需求,同时配送成本高,造成送的越多损失越大。这 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设施薄弱,功能不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国外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装卸搬运由吊车、电动叉车和传送带完成;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使储存向空间延伸。美国 的立体仓库大部分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存取搬运都利用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日本已呈现采用尖端物流技术的趋势,如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和搬运特殊物品的 机械手,高速分拣装置和特殊运货车辆等。而我国的大部分连锁商业目前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运输、通讯等手段都很落后,技术和设备都比较缺乏,经营效率 低、效益差,无法完成配送功能。

四、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管理手段落后

物流作业不规范,各种编码缺乏标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致使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内部业务的管理。同时没有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不能对诸如货物 组配、运输车辆的送货路径等活动进行有效的决策管理。例如:在库房管理中,不仅出库、入库都依靠手工操作,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由于库存商品种类较多,没有 实施统一的条码管理,导致商品和货物的准确位置不能确定,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库区和库位管理。配送计划调度方面,由于没有良好的配送调度控制,作业执行得 不到有效地监控和跟踪,而且由于缺乏对运输车辆的管理,无法准确计算配送成本。

五、连锁经营企业对配送中心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连锁经营企业建立的配送中心与传统的零售店或仓库在功能、布局、作业流程方式,管理办法上无明显差别。配送中心只充当仓库和运输中转站的角色,甚至某些连锁经营企业将配送中心功能理解为“送货上门”。配送中心的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第四节 连锁经营配送体系现代化的对策

目前,中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一般都以原来的商品仓库、物流仓库、运输公司及批发站为基础,功能仅限于储存、保管、运输。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政策 和传统观念的沉淀外,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来对企业及其供应链的资源按照供应链的战略进行统一分配,造成统一企业和供应链在物 流管理上的地区差别,无法在事实上对网络内的资源,按照供应链的战略目标统一规划和配置。所以建立科学的物流配送系统已成为连锁企业发展的关键。

篇7

在我国,经济型酒店并没有公认的概念,但对于经济型酒店的认识有两方面可以明确:一是经济型酒店是具有现代化国际接待水准的非奢华型酒店;二是能适合普通大众,满足基本住宿需求,提供完好设备、卫生清洁的旅客之家型酒店。

经济型酒店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产物。本文将经济型酒店界定为:能够为宾客提供有限服务,满足宾客的住宿与餐饮的基本需求,质量与三、四星级酒店相当,但价格优惠20%~30%的个性化的、价格较低的酒店。

有人曾给经济型酒店这样的描绘:“一星级的墙、二星级的堂、三星级的房、四星级的床。”尽管这样的描绘并不能全面地概括出经济型酒店的特点,但从侧面也说明了经济型酒店注重在“经济”上下功夫,去繁就简,突出主要功能的特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产品功能简化。一般来说,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是B&B服务,即只提供客房和早餐服务。经济型酒店把服务功能集中在住宿上,把餐饮、娱乐、购物等众多繁琐的服务功能大大的压缩、简化甚至不设,紧扣酒店的核心价值――住宿,以客房产品为灵魂,减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务,从而大幅度削减了成本。

(二)房间价格适中,符合大众消费,性价比高。与其他星级酒店相比,经济型酒店相对于高档酒店动辄上千元的房价来说,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主要集中在300元以下,一些青年旅舍和汽车旅馆只收取100元左右,符合大众的消费需求。

(三)市场定位明确。经济型酒店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将其目标顾客群的着眼点放在了国内旅游的散客、个人、家庭及商务散客中去。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展开市场营销,可以更加广泛地争取客源。

(四)目标市场明确,针对一般商务人士、工薪阶层、普通自费旅游者和学生群体等。而高档酒店往往以高级商务客人、高收入阶层、公费旅客为主要目标市场。

(五)突出清洁、舒适、温馨的特点。经济型酒店更加突出“家”的感觉,强调客房的温馨、清洁与舒适度。采取变化房间格局、颜色、装饰等方式赢得消费市场,努力营造个性化、居家化的住宿环境。

(六)从经济型酒店的外在表现来说,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通过连锁经营达到规模经济,提高品牌价值。这种经营方式也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其他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的一个明显特征。

(七)经济型酒店在能源、人工用品等方面高度节省。星级酒店的客房数与员工数的比例通常在1∶1.5左右,而经济型酒店仅为1∶0.5。经济型酒店省去了许多繁琐的服务设施,节省了相应的人力资源,压缩了成本,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二、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态势分析

(一)以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战略为指导。目前,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单体经营较多,规模小而散,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没有可依靠的雄厚资金和资本运作能力,加之欧美酒店集团旗下经济型酒店品牌的进入,直接冲击我国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和经营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共同的客源市场,经济型酒店在这种日益开放的环境下保持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就有全球化的视野。集团化是酒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酒店企业寻求更大的发展之时,扩大经济规模便成为其自然选择。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在于规模优势凸显、成本的节约。国内单体经济型酒店可以通过兼并、联合、入股等方式成立集团体,集中资源将其做大做强,在资源的采购、人员配置、服务标准及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会受益良多。各资源成本的降低,大大增强了酒店的效益,远远胜于过去单体酒店单打独斗的局面;强强联合、弱弱变强、强弱组合等多种集团组合方式,具有资金雄厚、偿债能力强的融资优势。经济型酒店的集团化使得各个成员之间的闲置资金得以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盘活了集团内部的资金,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信用,不论在银行方面还是在资本市场上,都会较为容易地获得大额的资金支持。经济型酒店集团化后,集团的连锁企业可用统一的名称和标识,实行与此相一致的产品和质量标准,并统一进行宣传和推销,大大提高集团和成员企业的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品牌就有重要的促销功能,它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建立相对稳定的客源,并且不断发展新的客源市场。所以,以集团化、品牌化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是国内经济型酒店与国际接轨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以服务质量作为建设品牌的基础。作为服务性企业,经济型酒店经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酒店的服务质量。消费者对酒店产品的评价不在于提供服务项目的多少,内容是否丰富,最重要的是是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在硬件方面,我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上经济型酒店的标准,但在软件方面仍然存在着差距,尤其在服务质量上。现在消费者对经济型酒店的要求,除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外,更加注重的是“高质量的服务”。酒店要创立品牌,赢得客源市场最为看重的也是宾客对酒店的满意程度。

品牌是企业的标识,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好的品牌不仅要在专业团队的评价中赢得信誉,更重要的是在宾客的口碑中获得认可。创立一个优秀的品牌,仅靠为宾客提供好的实物产品是不够的,“高质量的服务,获得宾客的认可”才是经济型酒店在未来发展中赢得大市场、大客源、大利润的重砝码。在经济型酒店客源市场活跃并不断壮大的前提下,经济型酒店的竞争会更加的激烈。随着国外品牌酒店集团入住以及国内经济型酒店小、散、乱,在双重压力下,迫使国内的大中型经济型酒店,必须创立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而服务质量则是建设其品牌的基础。

(三)以特色明显、经济性质突出赢得市场。消费者对经济型酒店的品位和性价比的要求在逐年提高,这就要求我国的经济型酒店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经营理念。随着经济型酒店市场的不断壮大、饱和,必然要有一场经济型酒店的大规模商战上演。各经济型酒店为提早避开“战圈”,免于在市场中淘汰,在经营理念上,需更加注重对宾客个性需求的满足。例如,经济型酒店的主题概念引入,立即受到了经济型酒店的推崇。苏州的“书香门第”主题的营造,如家“家的温馨”主题的营造,成都七斗星“视觉与空间”的主题营造等,个性化突出、特色明显,同时也兼具了经济性的特点。实践证明,“模仿秀”、“千店一面”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宾客的需求。经济型酒店在保持其经济、舒适、快捷的特点的同时,更应该满足客人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和消费理念,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市场。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

(一)制定行业标准。为保证市场稳定、有序地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必须要有标准来约束。对于消费者来说,“标准”就是“公平”和“保障”。就旅游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从惯常居住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事物都有一个“防御心里”状态。经济型酒店的行业标准化,也就代表着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在任何地区、任何城市其服务标准、价格标准、设施设备标准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任何地方、任何人入住品牌经济型酒店都是公平的、有保障的。从国内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看,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并不像国外经济型酒店那样按顺序发展,我国的经济型酒店从形成到快速发展仅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这期间相应的规章制度,一种是借鉴国外的管理制度,另一种是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不论是哪种规章制度,都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对经济型酒店来说,就是品牌,是质量的保障,是占领市场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涉外星级酒店由旅游局管理,工商部门对非涉外酒店进行管理。经济型酒店这种特殊酒店形式的出现,恰恰出现在了我国酒店业管理最薄弱的地带。因此,制定经济型酒店的行业标准,对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机制。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产权关系,产权不清、责权不明、政企不分等情况仍然存在,严重制约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产权人与所有权人不能分离开来,集团组织与母体企业、政府部门等关系复杂,使得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运用流动资金、设施设备;没有明确清晰的经济关系,集团组织的各成员不能共同承担风险,集团的稳定性很差。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机制,运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委托、兼并控股等多种酒店经营管理模式拓展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道路;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注重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提高酒店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财务监管、资本运营的力度,确保酒店的每一分资本都运用到酒店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三)注重人才专业化的培养。国际酒店旅馆协会研究所奥尔森先生曾指出:“当今世界酒店所面临的最激烈的竞争莫过于人才的竞争”。在经济型酒店内部,应建立科学化的人才激励体制,注重员工文化素质和管理才能的培养,不断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在经济型酒店这样劳动强度大,要求一专多能的工作要求下,经济型酒店应提高员工的薪酬,在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其更好地为酒店服务;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在员工中树立典型人物,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建立企业的基础文化,避免或减少员工的“跳槽”情况;在经济型酒店外部,建立校企人才培训基地,根据经济型酒店自身的需要,培养专业型、技术型、管理型等综合素质较高的企业员工,采取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方式,既满足了经济型酒店对人才的要求,也避免了高校人才过于集中、供大于求的就业拥挤现象,经济型酒店也可将在职员工送进高校进行再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蒋丁薪.饭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静.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06.

篇8

一、生态农庄经济的主要类型

据不完全统计,作为省会城市的,现有各类生态农庄1000余家,2004年接待游客273万多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11亿元。这些生态农庄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生产示范型。主要形式有观光果园、茶园、花园、菜园、中草药园、科技示范园等。可在园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开展观赏、采摘、挖掘、参观、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生产示范型农庄是生态农庄的主体,一般在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种养基地、种苗繁育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产示范型农庄的主要特点,就是把农业种养基地、种苗繁育基地、科技示范园区以往单纯的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的功能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延伸,延长了产业链条和增值渠道,扩大了基地和园区的影响,也使园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从的生产示范型生态农庄来看,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是其重要功能。如望城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湖南优质果茶良种繁育场、浏阳现代农业园、浩博农庄等。其中大多数汇聚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形成高度密集的农业科技硅谷和农业技术市场,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观念、品种、技术、装备、管理以及运作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生产条件自控化、农业育种定向化,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展示窗口和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休闲观光型。就是将农业与旅游、生产与消费融为一体,开辟特色果(花)园、渔场等供市民观光休闲以及采购新鲜农产品;兴建如旅游农场、森林公园、花卉植物园、农业大观园等,为市民提供与农村和农民进行交流,体验农事劳动乐趣、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的场所和机会,逐步向集观光、娱乐、休闲、体验、购物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方向发展。休闲观光型生态农庄涵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业文化娱乐园。即将一定面积的土地规划为景观区、生产区、消费区、休闲娱乐区,开展公园式的农业休闲活动,开展观赏、划船、垂钓、烧烤、餐饮等活动。如石燕湖生态旅游公园可归入此类。二是生态养殖牧场。即利用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禽、鸟养殖场,开展放牧、喂养、骑马、狩猎等活动。三是休闲农家乐。即开展耕作、栽培、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活动等。四是休闲度假村。即利用农村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兴建休闲、娱乐、疗养、度假村(区)。如望城县的兴隆山庄、千龙湖山庄,岳麓区的广宇金星生态休闲园,开福区的海天山庄等。休闲观光型生态农庄是目前最为兴盛、最为普遍的一类生态农庄。投资规模可大可小,经营档次高低不一,由于紧邻城市,一般经营效益都比较好,不仅能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而且还可以扩大鲜活及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带动种养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3、民俗文化型。民俗村、古村落、民族村、古民居等都为民俗文化型生态农庄的主要内容。利用乡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民间文艺和农耕文化,开展观光、游憩、休闲旅游活动;利用村落房屋、园林、牌坊、祠堂、书院、古桥、古井、古树、古堡、古道、古庙等,开展观光、考古等旅游活动,利用少数民族风情、习俗、民族文化、民族建筑、民族生产活动、节庆礼仪、婚庆歌舞、工艺技术等,开展观光、体验、休闲旅游活动。如市就有浏阳的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望城的铜官窑等。将民俗文化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注入生态农庄的范畴,丰富了生态庄园农业的发展内涵和层次,也有利于宣传各地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态农庄经济的基本特征

生态农庄不仅为城市提供生活消费的农副产品,而且为市民提供享受自然的优美环境,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价值放大效应。这个效应的获得,主要是源于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由此可见,生态庄园经济具有区域的特定性、要素的融合性、功能的多元性等特征。

1、基于区域的特定性分析,生态农庄经济是城郊经济发展的优选模式。20世纪早期,西方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导致人们重新定位城乡关系,具有新兴功能的都市农业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相似的农业发展概念如城郊经济在我国得以研究。而后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城郊经济成为了我国大中城市郊区的发展模式,即城市中心区边缘地带农村经济中有关产业和相关行业,直接或间接服务城区的一种经济模式。其基本内涵包括: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和手段,对城市郊区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开发,拓展郊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多种功能和发展空间,把郊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融入城市经济发展之中,实现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和更有效的利用,以此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使郊区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城郊经济是城区经济的外延与补充,生态庄园经济则是在城郊经济基础上的概括与升华。生态庄园经济不仅保留了以城市为依托、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生产鲜活农副产品来满足城市商品市场需求的内涵,而且更主要的是向人们提供宁静的农村自然生态、景观环境以及农耕文化、民俗民艺,是实现农村与城市服务一体化、推进城郊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近郊区域发展的良好态势。

2、基于要素的融合性分析,生态农庄经济是庄园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现代庄园经济与传统庄园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庄园制度,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它是指封建领主在大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创办的田产经管组织制度,其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现代庄园经济则是以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为条件,在不改变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系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委托经营为机制,以生产商品和组织商品交换为目的,按标准化合约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经营组织。现代庄园经济是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现代公司经营体制的前提下,针对农业投入机制和城市居民投资方式的欠缺进行的产业创新。基于庄园经济的研究视角,生态农庄经济是现代庄园经济的高级阶段。一方面,它利用庄园经济这个集约化的平台,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现代管理等要素聚集起来引入土地,大大增加了土地的产出,并促使土地升值,使农业由弱质产业逐步变成具有强大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它利用庄园经济的运行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市场化竞争,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成功对接,促进了农业与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融合,推动了农业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从提品型向提供服务型转变,体现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3、基于功能的多元性分析,生态农庄经济是生态经济发展的良好载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我们的土地和生态资源呈约束型,生态资源显得日益珍贵,必须坚持保护和利用结合,整合资源、有效配置,把城郊地区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城市与农业的有机融合。但是,我们看到,传统农业只具备单一的经济功能,即生产农产品,而生态农庄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还实现了生态、文化等功能的开发。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庄经济,实现了生态资源增量、生态存量增值、减少环境污染,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从推进城市化的角度来考察,生态庄园经济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把城市建设在绿野碧水青山之中,过去那种城市扩展到哪里,农业就在哪里消失的城市粗放式扩张模式,在组团式格局的城市布局中便以生态庄园的崭新面貌出现。一个个生态农庄,好比一个个“绿肺”,营造绿色景观,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美化、绿化了城乡生态环境。如湖南省首批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县黄兴镇,几年前,化工厂遍地开花,全镇5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污染。如今,所有的化工厂全部关闭,代之而来的是雨后春笋般的农家乐群体,沿着一条九曲连环的浏阳河,40多家成片农家乐连同数十个苗木基地一起,犹如一片片花海、树诲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生态农庄经济的实践意义

作为农村转型时期的新生事物,生态农庄以其全新的经济形态、先进的经营理念、较强的规模实力,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农庄经济,不仅成功开辟了农业现代化的崭新途径,而且有效激发了城郊经济的内在潜能,大力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生态农庄经济的社会学意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明显加大。正是如此,我们国家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考察生态农庄经济,这其中的农业已由生产初级产品、满足人类生理需要,延伸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丰富人类文明生活需求的层次,有效地实现了城郊农业由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的转变。生态庄园以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生态、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上,使农业由一个传统古老产业转化为充满活力的阳光产业,成为了城市社会的生态屏障和城乡居民的绿色休闲场所,为人类社会的正常生存、繁衍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联系,充分挖掘了农业的生产性、生态性和生活。生态农庄的社会学意义还表现在它是带动城郊乡村社区建设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一大动力。生态农庄的发展必须注重区域整体规划和乡村环境改造,而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环境的整治以及城乡的交流,则必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生态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

2、生态农庄经济的制度学意义:促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以诺斯、兰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创新是由于现存制度下出现了潜在的获利机会,这些潜在利益是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发展或者人们对现有制度下的成本收益之比的看法有了等因素引起的。但是,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要求,将外部性内在化困难,厌恶风险,市场失败等原因,使这些利益无法在现存制度中实现。原有制度下总会有人为了获取潜在的利益而率先起来反对这种障碍,当潜在利益大于这种障碍造成的成本时,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就会出现。生态农庄就是在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不能满足农业发展要求的制度安排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土地产权制度形式,其实质就是通过土地租赁方式实行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从而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国家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允许强制逆农民意愿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城郊地区,以非农产业为主导的城郊经济不断扩张,农业功能的多元化趋势明显,农民的非农机遇增多,加上家庭分散经营的市场脆弱性,都为土地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和必要。作为城郊农业主要形态之一的生态农庄顺应了这一趋势,有效地解决了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条块分割、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实现了农业经营的集聚式发展。

3、生态农庄经济的经济学意义: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最大的问题是资本投入不足,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资本农业。这一点已经获得广泛共识。发展资本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激活存量生产要素,以此改造微观经济,城郊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农庄经济则集中体现了这一优势,成为资本农业的组织载体。其一,实现了土地与现代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生态农庄通过集约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为资金、管理、技术、知识等各类资本、进入农村、投资农业,将传统的低效农业改造为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增值提供了可靠平台,成为城市资本下乡,从事开发性农业和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从而告别了简单劳动与土地的结合。其二,实现了农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生态农庄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了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同时,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经营者素质,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从等地的情况看,生态农庄的亩平产值一般在5000元左右,最高的可达到3.6万元。此外,生态农庄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分工,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兼业空间。其三,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农庄既是资本农业的有效载休,也是生态农业的大本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生态农庄开发建设保持旺盛活力的根本。目前,许多成熟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如立体生产技术、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能源开发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在各种生态农庄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经营成为生态农庄发展的一大亮点。

四、生态农庄经济的创新发展

从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看,生态农庄经济已展示出蓬勃活力和广阔前景,是城郊农业由传统型、封闭型、粗放型向现代型、开放型、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部分农庄开发急功近利,功能发生偏差,制度建设滞后,开发手续不规范,权益得不到保护,宏观管理和发展环境亟需改善等。

l、正确认识生态农庄经济的内涵:立足生态、生产、生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生态农庄所具备的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庄园农业而在城郊经济发展框架内独领的根本所在,缺少或偏废其中一项,都是对生态农庄内涵认识上的错误、开发建设上的失误。近几年,一些地方生态农庄的发展就存在上述问题,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投资和经营主体的个体行为。由于对生态农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简单地以为生态农庄就是有鱼钓、有饭吃、有牌玩、有歌唱,唯休闲是举,忽视或放弃农业生产经营,也不注重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配套和保护,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在乡村田野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更谈不上挖掘乡村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更有甚者,以开发农业旅游为名,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大兴土木,过份依赖非自然手段,进行破坏性开发,人工化痕迹明显。总体上讲,此类生态农庄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产品、功能单一,缺乏精品,缺乏体验,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重游率低。二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行政行为。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急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在对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没有充分论证、缺乏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组织动员农民利用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盲目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生态农庄,既没右突出自己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功能雷同,效益低下,而且还造成了生态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城郊区域内生态农庄的发展必须生产、生活、生态并举的原则,其中生态性是第一位的,是发展的基础;生产性是生态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的主体;生活性以良好的生态性为前提,是发展的目的。

2、全面把握生态农庄经济的外延: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增强生态农庄发展的内生动力。

生态农庄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为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没有资本的投入,也就没有农庄的生存与发展。为此,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由于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办法不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滞后,土地流转困难,用地手续不规范,导致目前一些生态农庄的开发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庄园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相当部分生态农庄的房屋建筑没有办理报建手续,产权不受法律保护,给投资者扩大经营、融资发展造成许多被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办法,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一是实现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确保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互换、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四荒”使用权拍卖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土地、山林、水面的使用权流转,为生态农庄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推进农户承包土地的物权化。加快制定有利于保护农民承包权的政策,以制度保障承包土地的物权化,变目前的债权为完整的物权,以解决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后的后顾之忧。三是探索土地收益分配的市场化。主要是制定保护农地使用者权益的相关政策,出台鼓励发展生态农庄的优惠政策,使各权利主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获得稳定的预期收入,以科学合理的利益机制来促进土地流转,为生态农庄的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9

关键词:品牌经济学分析

Abstract:The brand,day by day becomes the noun which the consumer and the business loves to talk about and pursues holds.That,must establish the brand,the brand meant regarding the consumer and the business any,how analyzes the economical effect and the result which the brand brings,is this article research content.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theory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the gambling analysis and the economical theory of utility,finally obtain,regarding the highgrade merchandise expense,the consumer rather chooses the brand;But the business chooses the brand,is beneficial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also brings a greater income to the manufacturer.

Keywords:Brand Economic Analysis

新世纪以来,中国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现象,商品市场出现全面过剩,供过于求的现象凸显出来,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商务部调查结果显示: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有154种,占25.7%;供过于求的有446种,占74.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①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中,电子商务时代下,企业之间的有形营销威力大大减弱。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提升企业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独占优势,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金融危机侵袭,国外品牌将进一步打入国内市场,商品过剩现象进一步加剧。如何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对于每一个国内企业都是一种挑战。而品牌能够带给企业许多价值,如获得持续而稳定的高收益和高利润,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决策的不确定性,赢得积极的、正面的口碑效应,抵御竞争对手的攻击,有利于低风险地进行品牌延伸,激发员工的品牌热情和责任,等等。因此,品牌近年来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讨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

所以,对于品牌的分析,尤其是其经济方面的理解十分重要。

1.品牌简介

品牌在发达国家早已盛行。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共有名牌商品8.5万种,而其中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归属于工业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我国品牌能位居世界名牌为数不多,甚至是凤毛麟角。

1.1品牌的含义。到底什么是品牌呢?著名学者Philip Kotler的表述为:“品牌是卖者所提供的实体产品或服务的名称、标记、图案或者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劳务区别开来。” 还有人认为:品牌是指企业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培养消费者的忠诚,用于市场竞争,而为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确定的名称、图案、文字、象征、设计或其相互协调的组合。总之,品牌是一符合概念,它由品牌名称、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及商标要素构成。品牌名称,指语言中可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辨认但不能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包括符号、图案或专门设计的颜色、字体等;商标,当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后,企业享有使用这个品牌名称或品牌标志的专用权,其他企业不得仿效使用。商标是一法律名词,是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的一部分。

1.1.1品牌对于消费者的意义。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意味着:①产品的来源;②可以降低风险;③降低寻找成本;④质量象征;⑤地位象征。

若不存在品牌,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前就要搜集信息,多方比较,花费大量资源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品牌对企业的价值理念和产品信息等进行集中表达,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消费者对代表特定信息束的品牌产生认知,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求,在提供相同产品或服务的各种品牌中选择,而不必逐一对比各种产品,这就缩短了购买时间,降低了搜寻成本,节约了交易费用。

1.1.2品牌对于企业的意义。对企业而言,品牌意味着:①较高的忠诚度;②不易受竞争对手营销的攻击;③不易受营销危机的攻击;④可以扩大营销空间;⑤拥有更多的品牌延伸的机会;⑥可能的许可经营机会;⑦增强营销传播效果;⑧更多的贸易合作和支持;⑨消费者对降低价格更有弹性;⑩消费者对增加价格更无弹性。

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其核心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通常我们习惯把品牌看作是市场的概念,实际上它是资本的概念,因为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可以使企业的业绩成百倍增长。一个品牌的真正拥有者是这一品牌的忠实消费者,真正的品牌资产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这种“忠诚”是无形的。没有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介入、信赖和忠诚,品牌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品牌表达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具有相同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消费者具有“锁定”效应。一方面,品牌使他们对产品反复购买并形成习惯,成为忠实用户;另一方面,利用品牌的信誉和名气吸引使用同类产品的其他用户,使其成为忠诚顾客。也就是说,品牌不但可以巩固已有的消费者群体,还可以扩展出潜在的消费者群体,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1.2市场失灵使得品牌塑造成为必然。这里主要指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消费者对一个产品了解的信息很有限,而生产者对其了解很多。两者差别越大,信息就越不对称。像“旧车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导致的逆选择(“柠檬”原则)一样,商品市场上也会出现逆选择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或市场运行的低效率,使得市场参与者不得不借助其它方式(非价格竞争手段)来提高市场效率,使由于非对称信息而瘫痪的市场能够重新运转起来,而塑造品牌作为一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无疑是一种典型的市场信号。品牌,尤其是名牌,能传递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的等等方面的市场信号。而信息不对称程度决定品牌价值大小,对于那些使用前不能凭借手感、口感等其他方法确定质量,使用后才知道质量好坏的商品,人们更需要品牌。

2.品牌的经济学分析

2.1从消费者角度看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

2.1.1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的供求分析。在经济学看来,两种外观、质地、性能等等完全相同的产品,因品牌不同,而成为两种不同的产品。品牌包含了有关产品的综合信息,包括质量、可靠性、售后服务的水平等等。这些信息具有价值,不仅是因为“好”的信息,而是因为其可信。以品牌为标准,没有品牌并不意味着产品一定“坏”,却没有办法保证品牌所保证的质量、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水平,尽管品牌产品偶尔也会出现质量问题,比如“三鹿”事件,但在所有商品中这样的时间还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品牌的价值,来源于人们对信息成本的节约。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检测、试用、或者出现问题后索赔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但这样做要花费成本的。如果这些成本高于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间的价格差额,选择品牌显然是值得的。在竞争性市场中,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显然存在价值差。假定非品牌产品在品质等方面和品牌产品完全一样的,但人们并不知道有关品质的消息,这个价格差恰好是在生产成本决定的价格基础上,由边际信息成本和对产品的边际效应的均衡决定的

假定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在外观、质地和性能上完全相同,它们的成本也一样,因此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也相同。在不考虑信息成本的情况下,两者的价格Pp也一样。然而信息是有成本的,且信息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在缺少充分的信息确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时,产品有可能是一种质地较差的廉价货,人们对它的评价D′较低,且成本S′也较低,且价格Pi也较低。人们有可能用价格Pp购买只值Pi的产品。为了避免这一损失,人们愿意支付信息成本,直到信息的边际成本IC加上由生产成本决定的价格Pp等于产品的边际效应为止。由这一点决定的价格为Pt。如果品牌给出这所有的信息,只要品牌的价格略低于信息成本,这里即Pt-Pp,人们就愿接受。于是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的差价就约等于Pt-Pp。

2.1.2消费者行为分析。“品牌厂商”制造市场信号的成本,最终将打入商品价格而由消费者承担。从消费者角度看,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难以确定市场上商品的具体质量。然而,他们知道品牌商品的质量高于非品牌商品的质量,尽管并不是每件品牌商品都是高质量产品,但消费者购买非品牌产品遇到低质量产品的概率,要大大高于购买品牌产品遇到低质量产品的概率。并且购买低质量产品的效用损失可能高于品牌商品与非品牌商品的市场价格之差所带来的效用损失。由于市场产品质量保持离散,且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选择地位,消费者搜寻高质量产品的成本通常是非常高的。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自然愿意选择高价格的品牌产品。下面,我们用数学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定市场上有两种质量不同的产品,其中一半产品为可以给消费者带来300单位效用的高质量产品,另一半为只能给消费者带来200单位效用的低质量产品,同时假定消费者每进行一次探询损失的效用为10单位(消费者事先不知道这种商品的质量如何)。

只要品牌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于256.78单位的效率,消费者就会选择品牌。而事实上,消费者往往注重的只是买普通商品(非品牌商品)需要花费的信息成本,而不去关心信息成本的具体值是多少,所以品牌商品的价格虽然较普通商品偏高,消费者仍会选择品牌商品(当然,这是对高端市场而言,对于低端市场,由于其相对寻找成本较低,且并不十分看中品牌,其仍会选择普通商品),从而给品牌生产商也带来利润。

2.2从生产者角度看品牌的必要性。

2.2.1品牌效应中的博弈分析。有时企业塑造品牌不仅仅由公司主观因素决定,通常在客观上,其他公司塑造品牌也迫使企业塑造自己的品牌,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因此,品牌效应的建立不仅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需要,也受同行业其它企业行为影响。

转贴于

假设有两个企业生产两种商品,其中甲企业生产A产品,乙企业生产B产品,A与B属于相互替代商品,而且A、B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水平相当。在漫长的谈判之后双方一致同意不打造品牌,以使双方均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达成协议后,双方都要考虑是守约还是违约。图1-2表示双方利润如何取决于他们选择的战略:

如果两企业均不塑造品牌,则双方均可获益60;若二者只有一方塑造品牌,则塑造品牌方将获利90,另一方则获利30;若双方均决定塑造品牌,则双方各获益50。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参与者,都存在优势战略,就本例而言,甲乙两企业的优势战略均为塑造品牌。

由于现实中生产同一类产品的生产商不仅仅有两个,所以只要是有塑造能力的生产商,都会选择塑造品牌,因为这样可以给他带来更大的收益。

2.2.2品牌效应可以给生产者带来更大的收益——品牌效应的供求分析。

假设在未塑造品牌前的供求曲线方程为:

DD:q=80-20p

SS:q=20p

解方程组得:p=2,q=40

即供求平衡点为p=2,q=40。此时生产者剩余为OAE,其面积为1/2*40*2=40。

此后,企业决定塑造品牌,这一过程中必然引起生产成本的提高,从而导致价格上升,由此引发供求曲线移动。生产成本提高,SS向上移动,DD不移动,但由于品牌效应,会使更多的消费者不惜花高价购买品牌商品,从而使DD向右移动至D′D′,此时新的均衡点为 E′。则新的供求曲线方程为:

D′D′:q=140-20P

S′S′:q=20p-20

解得:p′=4,q′=60

此时,生产者剩余为O′A′E′,其面积为1/2*60*3=90。

显然,塑造品牌给生产者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2.2.3品牌的成本分析。品牌产品的价格高于非品牌产品,将未来要出售的所有该品牌产品高于非品牌产品的价格加总,求其净现值,即将其资本化,就是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价值。

品牌既然是一种资产,就有与其他资产相似之处,即第一要对其投资,第二要使用。从投资角度看,已经完成的“生产”品牌的所有投入,与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无关,因此对品牌的投资具有某种固定费用的性质;从使用角度看,在大多数情况下,品牌资产覆盖了企业所有产品,即企业所有产品都“使用”品牌资产。与企业所有其他资产相比,如一个工厂的设备,或一个产品的设计,品牌资产的覆盖面最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品牌具有最大的经济规模性。与品牌相比,所有其它投入都可以近似的视为变动费用,如在已经拥有的品牌中再加上一个新的产品品种。我们可以将企业的成本函数近似的堪称如下的形式:

C=T+Bx(1)

其中,C为总成本,T为对品牌的所有投入,B为变动费用,亦即边际成本,我们假定其为一个不变的常数,x为产量,是变量。平均成本AC为总成本C除以产量x。即:

AC=C/x=T/x+B(2)

显然,随着x的增长,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性。应该指出,由于在品牌的经济规模之下,有几种技术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所谓平均成本的单位也可以不同。最基本的单位是一个产品;高一点,是一个工厂;再高一个层次,则是一种品牌。相应的,边际成本也可以按着几个不同的单位核算。即增加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工厂的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品牌的边际成本。

然而从投资的性质看,品牌作为一种资产又有与其他许多固定资产很不相同。一般作为固定费用的投资,多是一次性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如一个年产50万辆汽车的工厂,或是1000万千瓦的发电站,只有其设备作为一个整体投资完成后,才能发挥资产的作用。但对品牌的投资则不然。理论上讲,对品牌的投资具有无限可分性。即任何一个微小的投资都可以增加品牌的价值。如一个售后维修工的一次高质量的服务,就能为其就业的企业的品牌增砖添瓦。而且在不同的价值水平上,品牌资产都可以发挥其作用,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3.结论

“品牌”问题将是中国企业在未来长期面临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国内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品牌塑造之路,并且初具成效。并且,也有一些中国的品牌,如海尔、联想,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只是我国品牌与世界品牌在经营观念、品牌价值、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市场全球化程度上,仍有很大差距。规模化、集团化、多样化、国际化是我国创立品牌的必由之路。

选择品牌经营,就是把企业推向了前台,面对消费者的评价与监督,去实现所有对市场的诺言;选择品牌经营,企业制度及开发模式等方面要持久创新,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要求。通过市场研究、项目运作和市场销售的集成化管理,从而赢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本文的结论是:①考虑到当今商品的激烈竟争、卖方市场的形成、有形营销威力的大大减弱,品牌塑造成为必然;②品牌可以增加产品的价值,有关品牌的经济分析,不仅要关注品牌产品的成本,还要关注价格和价值,即品牌的溢价;③从消费者角度而言,高档商品的消费,会优先选择品牌;从商家角度而言,品牌有益于市场竞争,带给企业经济效应;④因此,一个企业的品牌战略,应该以有关品牌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博弈论、供求分析和信息不对称等经济学工具,考虑当前的市场情形,科学分析和制定。 参考文献

[1]宋品、孔文.论品牌意识与品牌运营,财经问题研究,2001(12):67~70

[2]薛云建、刘爱兰.外企品牌营销策略,企业研究,2001(7):43~45

[3]高志丹.用科学的质量观营造品牌,市场营销,2001(1):24~26

[4]马永生.品牌关系管理——营销理论的新发展,财经研究,2001(12):44~49

[5]张世贤.略论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南开管理评论,2000(1):20~23

篇10

一、失地农民与创业投资

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因土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无法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由于土地被征用后,征用者只提供少量的经济补偿而不负责就业安排,导致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这样的相似景象:大量失地农民转变为“城市人”后,难以进入城市的经济职业结构,成为城乡夹缝中的“似农非农,似工非工,似商非商”的庞大的“三不像”群体。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失地农民职业虚化,这将最终导致失地农民家庭现有的经济结构失衡、家庭成员地位和关系变更,进而衍生出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失地农民问题实质上是后续生计表象下的就业问题,相对稳定的就业,可以瓦解一切失衡与不稳定,实现市民身份的转换与安居乐业。如前文所述,失地农民就业通常也有两种形式:从他人处获得劳动报酬的工资就业和创业投资的非工资就业。第一种就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依赖性较强,异地就业情况下易于造成儿童、妇女和老人留守人,“尤其是这6000万留守儿童,本来有望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人才,但目前城市化的现实却极可能使他们成为流浪失学儿童乃至少年犯的最大后备军”,会伴生较多的社会问题。第二种就业方式意即失地农民创业投资,是指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和经营形式,扩大劳动就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此种方式可以催生大批个体经营者和中小型企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和繁荣。国内外经验表明,鼓励和扶持创业投资,不失为一种破解失地农民就业的有效方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基于背景差异,国外学者关于失地农民创业投资研究成果很少,基本倾向于农民创业投资的研究,研究的焦点汇集于三个方面:1.农民创业概念界定。西方学者将创业划分为农村创业与城市创业,这里的“农村创业”就是“农民创业”,认为所谓的农村创业是指“在农村创建新组织以生产新的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或者创建新市场或采用新的技术”(Wortman,1990)。2.农村环境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研究。西方学者认为农村创业环境反映了不同的创业机会,并且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不同的创业机会与限制条件最终影响创业过程及其结果(Stathopoulou,2004),比如创业所在农村地理位置的偏远程度对所创事业的业务创新、业务增长以及就业创造等会有显著性的影响(Smallbone,2000)。3.创业者自身条件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创业农民自身条件与创业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年龄和性别都会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BlanchflowerandMeyer,1994)。第二,国内学者对失地农民创业投资的研究主要汇集于:1.失业农民创业融资研究。学者认为,资金短缺是制约失地农民创业的关键(韩志新,2009),只有创新金融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才能有效破解农民创业资金不足的“瓶颈”(张梅,2009)。2.失地农民创业培训研究。学者认为创业培训效果与创业绩效存在正向关系(罗军、张叶平,2013)。因此,通过合理设置创业培训内容、增强实用性,采用多元化的创业培训方式,提升创业培训实效就显得尤其重要(花月,2014)。3.失地农民创业政策研究。学者认为,单纯的考虑补偿和保障不足以彻底地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创业支持体系,才能很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生计问题(郑风田、孙谨,2006)。国内外学者研究,为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创业投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些许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探讨:失地农民创业投资行为界限界定不清晰;鲜有对西部多民族聚居省份失地农民创业投资问题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辟新视角,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更进一步。

三、失地农民创业投资行为界定

我国目前尚未对失地农民创业投资行为范围进行界定,梁惠清、王征兵(2009)以投资规模是否在于2万以上确定了其研究农民创业行为的范围与界限。周易、付少平(2011)认为“失地农民创业”是指既包括投资数万元办企业,也包括投资数千元开饭店、经商,或进入非农产业部门,或从事有别于传统小农生产方式的农业生产活动。由此可知,“失地农民创业投资”包括两类形式:资本增值形式和扩大就业形式,且差异明显:首先,起始条件不同。资本增值形创业投资多存在于失地前就已在参与创业行为,已有一定的财产积累的情况下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对其经济来源影响不太明显,甚至会出现财富累积的马太效应;失地前家庭财产积累较多,失地后国家赔偿也多,成为失地农民中的最大受益者,无论资金来源还是创业投资经验,都明显优于扩大就业形式创业投资者。其次,投资诉求不同。资本增值形式的创业投资主要目的是实现现有财产的保值和增值,而扩大就业形式的创业投资,主要的目的是寻求一个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就业机会,解决眼前及将来的生计问题。依据笔者前期调研显示,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失地农民中,资本增值形式创业投资者与扩大就业形式创业者并存,第二种投资情形占绝大多数,应该做为研究和扶持重点。

四、失地农民创业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投资项目选择盲目好的项目是创业投资成功的一半。失地农民在创业投资项目选择过程中最常见如下问题。第一,盲目跟风。笔者调研中看到,失地农民创业投资过程中不会抓市场空白,而只会盲目跟从,加剧竞争同时严重影响投资效果。第二,轻视非农领域。数据显示,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农民现有创业实践及创业意向涉农倾向明显,57%受访者选择种、养殖作为创业首选。第三,盲目的风险预判。失地农民对风险的预判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即盲目的悲观和过度的乐观。两种极端要么导致机遇错失,要么经营受挫,都极不利于创业投资的顺利进行。

(二)创业投资培训效果欠佳创业培训是提高农民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促成其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调查显示,75%以上的失地农民对创业投资培训抱有较高期望,然而实际的创业培训却因诸多问题难以达到期望。第一,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原因之一,大部分培训师本身不具有创业投资的经验,能向学员灌输的仅仅是书本上的创业方式以及创业理念;之二,培训内容的选择上缺少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环节,内容不接地气;之三,培训内容零散,课程间没有形成体系。第二,培训形式单调。现有的培训以课堂灌输为主,造成培训内容过于抽象和枯燥,难以吸引失地农民的目光。第三,培训主要集中于创业前的培训,忽视了创业过程中的指导服务,使得创办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影响创业培训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三)缺乏必要创业投资金融支持金融支持的缺乏主要表面为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必要的金融信贷支持。创业的实施与资金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创业与工资性就业重要的区别。商业银行作为最重要的资金融通渠道,仅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银行在县以下设立分支机构,金融网点少,且贷款审批程序复杂,抵押要求严苛,无情地关上了为失地农民提供融资服务的大门。第二,创业投资风险保险无门。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发挥,就能够解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推动失地农民积极投身创业投资。但是,我国目前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和保险公司提供针对农民创业投资风险的保险险种服务。

(四)失地农民与政府工作人员合作协调性偏低生计问题单纯凭借失地农民的单打独斗是难以彻底解决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协作。但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失地农民与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间的对立较为明显,导致政府的理性与善意往往会被农民曲解,各种惠民性质的培训、项目推介都会不同程度地遭受农民质疑,严重降低政府工作效率,也使很多商机随着质疑的消释而烟消云散。

五、失地农民创业投资引导对策

(一)搭建创业投资项目推介平台鉴于失地农民创业投资项目选择的盲目性,专业性与公信力兼备的推介平台的搭建是非常必要的,这一平台的搭建任务应主要由政府来承担。可以通过赋予相关部门创业投资信息的收集与职责,借助与企业及其他民间组织的合作,通过设立投资项目公告栏、信息公告网页或印刷品的方式,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新与发行,及时将创业投资信息传递给失地农民。这一平台主要承担如下职责:第一,关注创业投资行业的宏观布局,适当引导失地农民投资行业与项目的选择,防止一窝蜂现象滋生与漫延。第二,鼓励非农投资。以旅游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一般投资周期短、技术要求低、生态负担小,易于形成招牌式特色产业链,如互助县小庄村等,政府可以通过奖励与补偿方式更好地发挥这一职责效能,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第三,宣传科学合理的创业投资理念,在失地农民中树立正确的投资风险观,正确对待投资风险,提高创业投资成功率。

(二)落实创业投资培训针对现有培训方式中的不足,加大国家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支持和财政支出力度的同时,首先,应该严格失地农民创业投资培训机构与师资遴选,选择口碑好、实战经验丰富的机构与师资开展培训。其次,设立农民培训相关问题研究课题,邀请专人有针对性地对失地农民创业投资内容体系、培训方式做研究,从理论上攻克失地农民培训零散、不成体系的难题。第三,借鉴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分层次和分部门对失地农民开展培训,杜绝培训流于形式。第四,建立农民创业实训基地,帮助想创业的农民进入企业近距离学习实践,在具体的管理、操作中让想创业的农民身临其境地学习,促进其迅速成长。第五,增加创业中培训与指导。

(三)拓宽创业投资金融服务领域为了更好地推进失地农民创业投资,必须做好如下工作:第一,改革现行农村信贷制度,对农民开展信用评级、分级授信,简化对农民贷款手续,使其有更多的资金创业。第二,开办涉农商业保险。政府要积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创新保险机制,积极推出费率低,覆盖面广的涉农商业保险,增强创业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第三,创新贷款担保机制,组建农民创业贷款担保机构,为农民创业提供贷款担保,帮助创业农民解决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