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贷风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贷风险分析

篇1

外界对于小额信贷产业过高的期望,导致国际热钱的涌入,从一级市场开始进行行业的爆炸式发展,从而导致了小额信贷的过快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对于没有接入征信系统的小贷公司,自建系统落后,现金流管理缺陷,资本比例失衡,农村商业银行“官办气息”重,内部欺诈现象频现,都充分暴露出小额信贷远远落后于市场规模的内部管理问题,导致小额信贷本地化现象严重,扶贫与盈利难以兼顾,福利性小贷组织难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二.主要风险论述

1.经营目标及其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值得商榷,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农村商业银行行政化管理僵化带来的问题.从成本上考量,农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由于客户数量多,对应单笔贷款额度小,造成各类成本的大大提升,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由于不再是农信社的产权结构,盈利水平在绩效工资中占有重大占比,所以实际情况下会更注重经济性目标,很难对于小额信贷有更大的兴趣。

2.内部欺诈与道德的综合风险从企业外部考虑,首先社会整体缺失诚信,我国的诚信度调查的结果历来在全球属于较低的水准;其次,传统征信系统与小额信贷信用体系有所出入,基于传统金融行业发展起来的征信系统地客户定位、服务方向、信用理解都与小额信贷有所差别,导致不少小贷公司即使拥有接入征信系统的权利也会选择自建系统或者采用第三方专门提供给小额信贷的征信系统,第三,与诸如印度等国家各阶层间泾渭分明不同,国内尤其是小额信贷较发达的地区,各阶层间有较多交叉关系,又由于熟人化情况严重,导致内部欺诈与道德的综合风险偏高。从企业内部考虑,首先职工权利缺乏独立监管,事实证明,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对于公司舞弊现象的减少有明显作用,而很多公司都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导致员工权利缺乏监管,而如果将监管权力放置于部门主管上,由于部门内部的交叉关系,监管权力缺乏独立性很容易造成流于形式;第二,职权范围缺乏科学分割,很多公司的业务办理只需要2-3人经手即可完成流程,据了解,一人完成整体业务操作的也不在少数,而且人员缺乏流动性,易形成团体,进行不正当行动十分容易操作且不易被察觉,导致这块风险相应地升高;绩效考评依据过于注重眼前利益,放款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放款量和收益,有将两个指标分开在进行不同业务的人员身上分别考量的,也有总体按照收益率进行考量的,但是都有一个特点,结合中国小贷公司本身就具有的还款周期短的特点,其指标考量周期也较短,这就容易使职工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了保证贷款量指标的完成,可能导致坏账率的升高,为了保证收益,从而收紧本应放贷的款项,为了保证短期内收益率,主动帮助客户修改信息,提供诸如降低利息、延长还款时间等便利。

3.心理风险心理风险是指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它指由于人的不注意、不关心、侥幸或存在依赖保险的心理,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的因素。我们认为中国的小额信贷面临较高的心理风险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国家扶贫政策方面的原因,在小贷兴起之前,国家对于扶贫的政策主要是补贴为主,直到近几年才转变为以小额信贷模式为主,所以农民与低收入者对于小贷仍然存有不正确的认知,把小贷与补贴相互混淆,即使明确区分了小贷与补贴的区别,但是许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国家补贴政策,即使不还也没有关系,导致还款积极性也不高,从而引起坏账;第二,小额信贷企业面临的严重的熟人化现象,导致业务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职业性,整个借贷过程与客户的主要接触者是业务人员,如果业务人员的态度不够严肃,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职业性,体现公司借贷审批及贷后措施的严谨、严肃,那么很容易给客户造成公司制度松懈的印象,从而降低还款积极性;第三,小额信贷由于规模原因,还有许多没有接入银行征信系统的公司存在,且内部也没有完善的信用系统,这也是导致心理风险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4.公共关系风险公共关系风险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这一名词代表了由于公共关系引起企业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是一种非直接可衡量的风险。小额信贷企业作为民间资本的代表之一,从一开始其公共形象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民众更加倾向于国有银行进行资金处置,另一方面也容易将小额信贷与高利贷混为一谈,这对于小额信贷的业务规模和坏账率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然而,公共关系风险与上述其他风险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是一种行业风险,不仅仅由行业特色决定,相比之下,受行业整体影响更大,大多数小额信贷公司很难在降低公共关系风险中起决定作用,其更加依靠整个行业的良好运行、优良剩余、政府的行政管理、社会观念的开放等外部因素。

篇2

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 风险分析 防范对策

一、房地产个人信贷的分类

(一)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是为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运用住房公积金、住房售房款和住房补贴存款,为房改单位的职工购买、建造、翻建自住住房而发放的贷款,主要包括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其他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

(二)自营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微观意义上的银行经营性居民以房借款即个人用房分期抵押贷款或个人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采用自己内部的本外金额储蓄,白发性的向城镇客户签发的房子担保借款。而宏观意义上的银行经营性居民以房担保贷款一般包括了居民以房借款、转让房分期借款、居民商用用房借款、居民用房装修借款、居民自建房借款和居民用房担保消费借款等种类。

(三)居民住房组合贷款。居民住房组合贷款是政策指导性和银行运营性贷款相组合的借款形式,就是商业银行在给房屋改造单位的员工发放政策性居民用房贷款中,若是该项借款不能够支付买房金额,商业银行则向贷款居民同一时间发放一些银行运营性用房贷款以补充买房金款的不足。

二、房地产个人信贷风险类别分析

(一)个人信用风险。其一,借款人薪资证明水分较多,借款人依据自我购买的房子可以在单位开出对应的收入凭证,就连快破产的公司或事业单位也可以给下岗员工开出对应的收人凭证。其二,因为商业银行之间可能会有信息对接不上,部分借款人的收入凭证一式几份,在不同的商业银行借款,多地买房。其三,居民用房贷款是中长期信用贷款,还款时间较久,自身支付能力缺失等不确定因素很可能出现,这将极大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隐患。其四,居民用房贷款业务当下实施浮动利率机制,借款人承受大部分的利率风险,放贷人在利率上升周期中可能出现违约现象。

(二)银行的操作风险

第一,审查把关不严,个别银行贷前没有认真调查贷款人所提供资料,甚至纵容贷款人弄虚作假,并且在贷款发放后,对贷款人的家庭状况和家庭收入变化情况缺乏必要的监控。第二,估价风险目前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之一,银行通过房屋价格或评断价格当作放贷根据,不能保证有效的担保率,在居民用房贷款业务中可能会有着较大的评估风险。第三,处罚力度不够,从银行关于信贷经营管理方面看,其制定的制度、规定是比较多而且详细的,但从银行信贷经营的实际结果来看,效果却不佳。原因主要是内部管理失之过宽,尤其是信贷责任追究制度没有严格执行,落实不到位。

(三)流动性风险。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来源是居民储蓄。在市场经济规则中,很多居民不愿意于把现金存入银行,而是要将钱变“活”,用来各类投资。这就提高了银行储蓄存款的波动性。存款的波动性会使商业银行自身把握的资金相对变少,而随着居民用房贷款业务范围的增大,银行使用资金长期化与资本来源短期化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影响商业银行Y本的流动性。

(四)政策风险。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还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得到了政府的扶植,一旦宏观经济发生变化如出现滞胀或衰退,这种扶持力度将会减弱或消失。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微观面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管理部门大都把精力集中在市场营销上,从而疏忽了对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形势、需求及风险敞口等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导致缺乏符合实际的理论和对策指导,对政策的把握和应用不能够随机应变,行动存在盲目性。

三、房地产个人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

(一)改善个人信用风险的识别环境。首先,要构建健全的居民信用系统,其核心是个人信誉机制,包括:居民信用注册机制、居民信用评断机制、居民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居民信用风险管控机制、居民信用风险转移等。其二,应尽快通过居民信用信息在金融体系中的互享,从而防止借款人多处借款,及时对借款人失信的概率做出预测,构建信用缺失的防范制度,如果发生信用风险,便可立即采用挽救措施。

(二)加强对政策的研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房地产行业实行不同的宏观管理政策。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政策和市场追踪与探究,迅速依据情况的变动发展给出合情的居民用房贷款业务发展策略和方法。观察政府对房地产经济加大宏观管理以及对房地产金融行业加大管控力度的政策势头,避免因市场的不稳定和不规范所引发的市场隐患。

篇3

关键词:产能过剩 贷款 风险化解

一、引言

我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陈佳贵等,2007)。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快,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均比较旺盛,我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2006年、2007年达到峰值,产能过剩的问题并不明显。但从2008年开始恶化,经过2009—2011年三年的产能继续扩张后,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方艺萌,2012)。

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呈现周期性过剩与非周期性过剩并存、总量过剩与结构过剩并存的特征,程度相当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易诚,2013)。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形成市场竞争,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但产能严重过剩将冲击正常的市场秩序,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必须及时加以有效引导、抑制和化解(朱宏任,2012)。产能利用率是国内外衡量是否产能过剩比较一致的标准。业界的共识是,如果产能利用率小于75%,那就是产能严重过剩。祝宝良(2013)指出,目前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许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极低。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同时,上述行业还有大量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矛盾呈日益加剧之势。此外,根据中司的调研数据,2013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光伏行业整体产能过剩更严重,前者过剩65%左右,后者过剩55%左右。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来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采取了严格控制政策,但产能过剩行业存量贷款的规模仍较大。如中国银行披露,其2009年末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造船、电解铝8个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余额为2190亿元,约占该行公司贷款的7%;工商银行披露其2013年9月末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和造船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1479.7亿元,其占公司境内贷款比重为2.39%。另据Wind统计,2012年我国钢铁、有色、煤炭、水泥、化工和造纸6个产能过剩行业上市公司的短期贷款为9092亿元(不包括中长期贷款),占2012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短期贷款的34%。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行为以及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面临的风险,并提出风险化解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如果处理不好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风险,很可能会引发较大面积的不良贷款。

二、银行信贷投放推动了产能过剩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将产能过剩行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钢铁、水泥等“两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出口导向的传统加工制造业和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从总体来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冲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但对上述三类行业,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背后的原因又各有不同。

(一)“两高”行业的产能过剩

1、信贷政策难以做到“一刀切”

对钢铁、水泥等“两高”行业的新增贷款,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可以采取风险规避策略,即不向这些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但现实中商业银行难以做到。主要原因是许多产能过剩行业是中西部省市的支柱产业,是当地信贷资金需求的最大领域。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网点布局力度,导致这些地区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增加,竞争日趋激烈。由于银行各分行的行长和员工的薪酬以及业务营销费用等与该分行实现的利润密切相关。为了防范风险,虽然许多银行将“两高”行业新增贷款的审批权上收到总行,但这些地区的分行不断向总行风险管理部门施加影响和压力,要求总行考虑分行区域经济特点,对当地支柱产业(即是“两高”行业)给予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不要搞“一刀切”。中西部地区由于生产要素成本较低,许多产能过剩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好。商业银行总行迫于中西部分行的压力,一般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向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除了产能过剩行业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不同,不同的企业绩效表现也不同。在产能过剩行业内部,细分行业和企业有的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虽然这一行业过剩问题严重,但是对于具体的某一个企业来说,不存在这一问题。这也需要商业银行花费一定的成本去鉴别。

2、考核的棘轮效应导致存量贷款退出存在“惰性”

对产能过剩行业中长远发展前景不佳但短期内经营正常、风险尚未显现的贷款项目,商业银行理性的做法应是在风险来临之前加大压缩退出力度,及时收回贷款。但受考核指标的棘轮效应影响,一些分支行在这些贷款退出的问题上主动性不够,存在“惰性”。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s)一词最初来自对苏联式计划经济制度的研究。在计划体制下,企业的年度生产指标根据上年的实际生产不断调整,这种标准随业绩上升的趋向被称为“棘轮效应”。商业银行总行一般也是以分行上年实现的各项指标作为基数,再加上合理的增长率后向分行下达考核任务。由于一些商业银行总行确定的增长指标较高,分行完成的难度很大。因此,在没有找到足够合适的贷款投放项目之前,分行没有积极性退出目前还比较安全的贷款,即使这些贷款企业的长远发展前景可能不被看好。因为存量贷款的收回意味着分行要靠更多的增量贷款的弥补,才能完成总行下达的任务指标。因此分行每年将信贷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市场开拓方面,对存量客户的主动退出缺乏积极性,存在“惰性”现象。而银行总行由于不了解客户真实的经营信息,也很难下达强制退出的要求。

3、贷款“垒大户”行为加剧了“两高”行业的产能过剩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就是“产能过剩行业中也有好企业”。对这些好企业,一般银行将其定义为规模大、竞争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由于“两高”行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许多企业规模巨大,且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只要经济不出现剧烈波动,这些企业一般经营比较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商业银行一般也愿意向其发放贷款,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这导致大企业较容易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进而继续新建项目,扩大产能。这又增加了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为银行进一步“垒大户”创造了条件。由于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强,银行信贷决策人员没有不良贷款责任的压力,也容易审批贷款。而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加剧了行业的产能过剩。

(二)贷款支持过度造成长三角等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的产能过剩

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银行不良贷款大量爆发,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批发业,其中制造业的不良贷款源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过度等原因引发的制造业产能过剩。许多商业银行总行主要根据分行的存贷比、利润规模等因素下达每年的新增贷款投放指标。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大,各项存款较多,分行实现的利润也高,因此每年分配的新增贷款规模较大。然而这些地区缺少大的优质项目贷款,新增贷款中许多投向了原本竞争激烈的传统加工制造业,导致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利润微薄或出现亏损。而一些中西部地区贷款项目较多但存款不足,分配的信贷规模相对较少,因此,如果信贷资源向中西部地区的分行倾斜,则对整个商业银行而言信贷资源配置是最优的。但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下,商业银行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新增贷款规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直接为分行带来利润,进而提升分行在系统内的考核排名,进而获得更高的薪酬和费用。

长三角一些地区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过度贷款也造成了一些企业将贷款挪用于房地产和高利贷等高风险投资领域,加剧了银行信贷风险。如温州市许多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着产品雷同、技术含量低、易模仿以及相互间竞争等问题,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支持过度,这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利润微薄,因此企业开始寻求转型突围,将信贷资金转投到了高风险领域。2011年末温州市贷款规模与生产总值的比例是1.91:1。这说明部分银行贷款被挪用到外地高风险投资中。

(三)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

1、信贷投放的“潮涌现象”

林毅夫(2010)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对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所谓“潮涌现象”是指由于发展我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产业结构处于不断升级和优化之中,其可以通过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历程及已有技术、市场情况的分析,对自身的产业前景做出预测并形成社会共识,进而导致经济资源大量且迅速地集中于某个或几个行业的投资现象。“潮涌现象”也可以用来解释信贷投放与产能过剩行业之间的关系。在“潮涌现象”中商业银行基于这种社会共识,为这些新兴投资项目提供大量信贷资金支持(王立国、鞠蕾,2012)。“潮涌现象”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的不良导向,也反映出其对新兴产业缺乏前瞻性研究。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扩张速度较快,有些银行风险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达不到要求,缺乏对新兴产业风险管理的专业技能,信贷决策难以做到科学合理,很容易陷入这种现象,导致对某一新兴领域过度放贷,造成“高端产业低端化”,行业生产能力迅速过剩。

2、信贷投放的“羊群行为”

与“潮涌现象”相似,由于信贷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决策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即“羊群行为”,一家银行的信贷决策往往会参照其他银行的做法。通常来说,当一家银行向某一行业或某一客户提供贷款时,其他银行对该行业或客户贷款的概率就会增加(胡新天,2003)。王稳、杨为官(2003)认为“羊群行为”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贷款银行的最优决策。商业银行的这种盲目放贷行为忽视了新兴行业潜在的信贷风险。如2013年初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宣布破产时,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9家银行对其授信余额达71亿元,即是9家银行同时对该企业发放了巨额贷款。

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面临的突出风险

(一)信贷投放的亲周期性风险显现

产能过剩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前些年我国城镇化建设投资及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水泥、工程机械等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钢铁、水泥等行业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经营利润率(董玉华等,2006)。由于周期性行业经营景气,产能过剩矛盾很容易被掩盖。商业银行在逐利的动机下,也愿意向高速增长的周期性行业提供信贷支持。去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回调,国内外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快速暴露,钢铁、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经营急速下滑,许多企业经营非常困难,一些企业亏损严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频繁爆发,不良贷款上升。尚福林指出,2013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资产有所上升,不良资产上升的领域基本上属于过剩产能。从行业看,光伏、钢贸、造船、钢铁、煤化工、水泥等行业是2013年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行业。由于长期以来产能的不断扩张,许多产能过剩行业负债高企,资金链紧张。以钢铁行业为例,数据显示2013年8月我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率高达68.1%,比10年前上升了10.8个百分点。

(二)银行信贷管理面临“囚徒困境”

由于产能过剩行业中单个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大,贷款较多,且往往在几家,甚至几十家银行都有贷款。当前,产能过剩行业经营困难,企业资金链紧张。这个时期,各家商业银行都不退出贷款,或者协调一致稳步退出贷款对全部贷款银行而言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有一家商业银先压缩贷款,其他商业银行的理性选择也是加入到收贷的行列,结果导致企业快速破产,先退出的银行往往获得的收益最大。因此,单个银行的抽贷行为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稻草,使原本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迅速破产。

(三)产能合规风险和环保风险突出

国务院已明确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建成违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对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及排放不达标的项目,列入淘汰落后年度任务加快淘汰。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违规项目一律停建。产能过剩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产能在没有拿到国家发改委和相关部门的批复前,就已经纷纷开始开工投产。熊必琳(2009)指出,我国钢铁行业存在5800万吨的未批先建产能,占过剩产能的30%。这些违反规定的产能一旦强制淘汰,可能导致一定的银行贷款损失。同时,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国家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增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环保成本,这对原本经营困难的“两高”行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

(一)信贷投放应与周期性行业保持适当距离

我国古代《货殖列传》中有言“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也应遵循这一理念,与经济周期保持适当距离。朱小黄(2010)指出商业银行如果不能约束自己的亲经济周期行为,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经济周期中,不能自已。因此,商业银行应坚持审慎的信贷投放政策,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当前经济形势,合理设定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限额,将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系统性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快业务转型,扩大消费信贷、服务业等领域的贷款占比,大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逐步降低对制造业贷款的依赖,减小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冲击。

(二)完善信贷资源配置和考评体系

商业银行总行对信贷规模不应主要按照存贷比和利润规模等指标进行分配,而应按照各地区的贷款需求情况进行分配。对分行成功压缩退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总行要等额核减对其下达的利润和相关业务考核指标,防范分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退出的“惰性”效应。商业银行应该完善业务流程,在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大户管理、检查评价、业务监督、基础管理等指标体系方面实现数据化管理,不仅仅考核分行信贷业务总量增长、贸易融资占比、信贷退出、贷款违约控制、贷后管理和日常管理等指标,还要涵盖风险预警、风险识别等体系,尽早发现不良贷款的发展趋势,突出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风险控制。

(三)加快信贷结构调整

对于产能过剩行业,商业银行要实行分类管理,不能“一刀切”。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标准,属于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项目的合理信贷资金需求,商业银行可以审慎给予支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对未取得合法手续、不能依法依规补办相关手续的建设项目,立即停止授信,且不得通过理财产品等其他方式变相提供融资。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建设项目,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对企业的授信要坚持实需和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授信引发的贷款风险。对于竞争力弱,长期发展前景不看好的企业要加大贷款退出力度,同时,在退出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银行的配合,做到逐步平稳退出。商业银行总行要牵头组织制订产能过剩行业退出名单,向分行下发刚性退出任务,要求分行限期退出。

(四)加强银行行业研究队伍建设

未来我国经济中还会出现新的产能过剩行业,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加快组建一支专职的行业研究团队,提升自己的行业研究能力。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行业研究团队,对行业风险进行专业化的研究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商业银行应着眼未来,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研究,建立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预警体系,及时调整信贷投放政策,不要陷入“羊群效应”,及时规避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朱小黄.远离冰山[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 “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

[3]陈佳贵等.2008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方艺萌.宏观经济改革的预期或带动风险偏好的回升[J].银行家,2012

[5]易诚.产能过剩与金融风险防范[J].我国金融,2013

[6]祝宝良.产能过剩的成因与化解[J].我国金融,2013

[7]李永宏.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金融,2006

[8]王立国,鞠蕾.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26个行业样本[J].产业经济,2012

[9]胡新天.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博弈分析[J]. 南方金融,2003

[10]王稳,杨为官.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问题及其矫正[J].山东社会科学,2003

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BOT项目;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058-02

长期以来,中国高速公路项目主要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或国有交通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民营企业难以涉足。

2001年1月开工建设的湖北省襄荆高速公路是中国第一条BOT高速公路项目,该项目已于2004年6月建成试运行通车,2006年6月正式验收通过。项目由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竞标获得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为三十年。但该项目并不是完全意义的BOT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在项目融资中承担担保责任。

2004年12月,四川省政府以川办发[2004]34号文转发《省交通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民间资金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BOT方式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了民间资金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可采取BOT、TOT、BT、投资参股和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等五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BOT),并在征地拆迁、税收、收费标准和收费年限等方面明确了相关优惠政策。根据已经公布的信息,“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已有15条高速公路实行BOT的建设经营模式,大型国有交通企业、大型施工企业、民营企业进入省内高速公路建设经营领域。

一、BOT模式中主要参与者的利益及行为分析

高速公路BOT模式中涉及的利益主体包括交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中标人。省交通厅为省政府授权的招标人,地方政府为省政府授权的具体签署和履行BOT特许权协议的实施者,中标人为BOT项目的业主。

(一)省级交通主管部门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可减轻交通部门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通过利用社会资金,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区域内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迅速形成高速公路网,带动区域内收费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交通部门仍可依法对特许经营项目建设经营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因此,省交通厅非常欢迎其他投资主体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参与投资偏大的项目,相应地在其职权范围内给予中标人一些优惠政策,如给予部分经济效益相对较差项目经营期限和通行费收费标准等方面的倾斜,促使项目的成功推进。

(二)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

在当前政府考核体制下,为体现政绩,地方政府需要保持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巨大,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快速发展,并能极大地改善投资环境。通过高速公路BOT模式还能引入外地有实力的投资者,有利于双方在多方面进一步的合作,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在高速公路招商引资中表现较为积极,在项目征地、税收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三)中标人(业主)

1.高速公路线路作为一种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垄断性,虽然其投资巨大,但收费期限长,在车流量、收费标准达到预期的情况下,投资回报稳定,所以是一些寻求稳定收益的大资金的重要选择。

2.在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的过程中,项目业主实现收益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如在项目建设期,通过项目总承包、分包及施工获取相应利润,这部分收益一般能够达到项目总投资的15%~20%,一些大型施工企业中标人由于建设管理经验丰富,能够十分有把握地取得这部份收益。在项目经营期,除取得项目经营收益外,还可通过股权的转让提前实现超额效益,一些有资本运作背景的民营企业更看重转让的超额收益。此外,虽然一些项目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以此为牵引,通过与当地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可以以优惠条件取得当地资源(如煤炭、房地产、港口码头等)的优先开发权,从而获取超额收益。

3.通行费收费标准的审批权限在省级政府,中标人一般利用政府引资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心理,通过与政府协商达成有利于自己的BOT条款,达到预期的盈利水平。

基于以上的因素,目前国内高速公路BOT招标进展较为顺利,大型国有交通企业、大型施工企业、民营企业等都积极参与项目投资建设。但由于中标人投资建设高速公路项目的真实目的各不相同、建设管理经验的差异明显,BOT项目实际建设经营情况参差不齐,项目信贷风险差异较大,需认真甄别。

二、银行营销高速公路BOT项目应关注的主要风险因素

1.中标人为大型国有交通企业或施工企业。大型国有交通企业和施工企业具有丰富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运作相对规范。由其中标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风险较小,银行贷款风险更多地集中在项目经营期:(1)部分中标人注重公路建设期盈利,忽视公路经营期效益。(2)部分中标人到处投标,中标项目较多,资金紧张,资本金不能到位,项目建设受到影响。(3)部分中标人由集团统一进行资金管理,项目贷款管理难度大。

因此,银行应对项目效益进行认真分析,并择优积极关注、区别对待:对于项目经营效益一般的项目原则上应由母公司或有实力的公司提供第三方担保;对于目前中标项目较多的企业,应重点分析资本金到位的能力,设置风险控制措施;对于集团统一资金管理的项目,应与借款人签订项目资金封闭管理协议,加强贷款管理。

2.中标人为民营企业。大多数民营企业基本不具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且部分民营企业背景复杂,银行难以全面掌握。由其中标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和经营风险都不能忽视。(1)部分中标人实力不济,资本金难以到位,致使项目难以实施,项目建设可能延期,甚至由政府收回。(2)中标人缺乏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总投资超概可能性较大,成本收入比高,在项目的车流量、收费标准难以达到预期增长目标的情况下,贷款面临较大风险。(3)部分中标人故意虚增投资,达到多贷款、少出资本金的目的。(4)项目贷款还款来源全部为通行费收入或其他特许经营收入,民营企业中标的BOT项目普遍缺乏有力的第二还款来源。(5)部分中标人与政府的谈判能力较弱,经营期短或收费标准低,投资回报难以保证。

因此,对于民营企业中标的高速公路项目,要保持谨慎,除认真评估项目效益外,还要重点分析企业的资金实力、知名度、资信状况、建设管理能力,综合判断项目信贷风险大小,严格把握贷款条件:一是项目本身效益较好,能够覆盖风险。二是企业具备建设、经营管理能力。三是设置可行的个性化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银行高速公路BOT项目信贷风险控制措施

1.科学评估高速公路BOT项目的财务效益,优先支持股东实力强、国家、省规划的骨干路网中财务效益明显的项目。

2.严把项目合规合法性审查关口,落实项目土地、环保、核准等相关手续,审查项目资本金比例是否达到国家和银行的规定标准,资本金来源是否真实可靠。

3.审查项目BOT协议、招投标相关文件和施工合同等,掌握项目前期约定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核实项目总投资,合理确定项目银行贷款额度。

4.合理设置担保条件,强化第二来源还款。(1)对所有项目设置特许经营权质押及收费权质押。(2)力争追加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等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1)全程担保。2)附解除条件的全程担保:若借款人能连续若干年以项目收益按特定还款方式测算的本息金额偿还贷款,就可以免除担保人的担保责任。(3)对项目效益有保障、投资人实力强的项目,在无法落实第三方担保的情形下,力争取得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出具的有法律效力的还款承诺函。

篇5

(一)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大幅放缓,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外国实体经济经营状况恶化,导致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大幅度萎缩,再加上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出口的商品附加值低、对外依赖性强,所以,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有较大影响。金融危机还影响受众心理,消费者会考虑缩减一些消费开支,并控制消费欲望。因此,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信息敏感度和关注度会下降,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及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速度,阻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足够的资金。

(二)我国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政策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生产销售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相继出台了多项金融政策,扩大对企业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范围。中央政府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并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各地政府及各级商业银行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来贯彻中小企业融资政策。2008年8月初,央行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8月中旬,央行又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9月中旬,央行决定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2008年12月,国务院要求国内银行要向在当前金融危机中面临困难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在其网站上公告称,为认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将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贷款规模人民币1.000亿元。2009年1月,银监会推出一系列微观干预政策,鼓励实施贷款重组,允许发放一定额度搭桥贷款以及有条件的中小银行业适当突破存贷比。各级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二、基于金融危机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

为了贯彻国家的金融政策,商业银行降低信贷标准,扩大信贷范围,无疑会增加信贷风险。如何贯彻国家的信贷政策,做好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保持自身良好的经营效果,降低信贷风险,是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政府行为严重

经过对中央及地方政府信贷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中,政府除用市场手段进行干预外,还频繁使用行政手段促使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其中《指导意见》提出不要求小企业有担保,主要看“三品”:另外,银监会尝试用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做质押,帮助小企业融资。这无形中都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我们可以参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动商业银行增发信贷,结果数年内银行不良贷款几乎增加了一倍。根据银监会报道,截至2008年末,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681.8亿元,比年初减少7002.4亿元,但扣除对农业银行约8000亿元不良资产的剥离,2008年第四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提升。这说明政府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银行独立性差

作为国有企业的各大商业银行,在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做出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规模,适当降低信贷标准等措施,来应对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中国两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初步设定了2009年信贷新增目标,计划增长16.5%,其他各大国有银行也将设定类似目标。有的地方实行中小企业贷款专项考核,规定确保年末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增速应不低于本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新增小企业贷款同比要实现多增:城市商业银行应将中小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力争实现全年70%以上新增贷款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坚持县域内银行业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并重点向中小企业倾斜等。政府过多的干预,给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篇6

【关键词】财务分析;信贷风险;研究

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运用特定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经济关系以及财务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为经营决策、财务监控提供依据的过程。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其目标导向就不同。商业银行对授信企业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判断授信企业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大小,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以便为银行授信决策、资产保全等提供基本依据。

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手段

(一)银行信贷管理的主要流程

贷前通过调查,评估与识别银行信贷风险;放贷过程中完成相关审批;贷后管理是银行信贷管理的三个阶段。1.贷前调查、风险识别与评估阶段流程主要包括:掌握。公司信贷品种、建立客户关系、客户资格审查、贷款受理、贷款调查、客户信用评级、明确授信额度及范围、贷款审查、撰写贷款调查报告、客户准入审核、授信发起等诸环节。2.贷中审批审批阶段阶段流程主要包括:授信决策、放款审查、执行放款等环节。3.贷后管理阶段阶段流程主要包括:贷后检查、资产分类、风险预警、客户退出、贷款档案管理等环节。

(二)信贷风险管理的手段

银行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手段有贷款前对授信企业作出信用评级、放贷过程中作出授信决策以及贷后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一是授信企业信用评级是依据企业的管理水平、竞争实力、经营环境、宏观经济数据及企业近两年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对授信企业因经营情况变化而可能导致的偿债能力不足进行评估、分析和预测,以确定授信企业信用情况及等级的过程。二是放贷过程中银行要根据授信企业信用评级和可偿债资源确定企业未来一段期限内最大承债能力,做出授信决策。三是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指银行收集授信企业和担保方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及与财务状况相关的其他信息、抵(质)押品最新的价值评估信息,按照最新信息并且以授信(担保)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为核心,依据从授信企业和担保方及时、足额收回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大小将贷款风险分为不同的档次。

二、银行现行财务分析方法的不足

从上述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手段可以看出,财务分析贯穿整个信贷业务的全过程,财务分析结果的有效程度,对商业银行能否及时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的主要手段是依据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构建一整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对授信企业按照现行会计制度所编制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因为财务报表本身及相关财务指标体系的局限性,使得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风险分析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自身存在的不足

1.不能实现财务信息无遗漏披露。财务报表只能反映能以货币计量的、且已经发生的历史财务信息,许多对银行进行授信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信息及其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均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完全反映。如:预测信息、企业的管理层状况、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等,这些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信息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却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授信决策。2.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具有滞后性。财务报表对外披露越及时,商业银行据此进行信贷风险分析就越有效;反之,财务报表对商业银行的价值就越小。比如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两个指标反映的都是资产负债表编报时点的情况,由于这些信息在不同时点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同时间点所得出的财务评价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拿到最新的财务数据,根据滞后的财务报表数据所做的财务分析就可能不能识别已存在的信贷风险,做出错误的授信决策。3.会计估计的存在直接影响报表数据的精确度。会计报表中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无形资产按多少年摊销,固定资产按多少年折旧、采用哪种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的估计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主观估计因素。其结果的精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4.财务报表数据之间可比性不强。《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对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对外投资收益确认、坏账准备计提、所得税会计确认等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由此可能导致经营和财务状况相差不大的企业,其同类报表反映的财务数据相差很大,缺乏可比性。这种差异加大了商业银行通过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信息选择信贷对象上的难度。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局限性,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局限性,例如授信企业提供经美化或粉饰的财务报表数据、企业管理层片面注重短期效益。不论是现行会计政策导致的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还是报表数据被人为操纵和粉饰,财务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银行在根据财务报表进行贷前评估、贷中审查及贷后跟踪的过程中,都应该根据财务报表信息存在的上述问题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尽可能接近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银行现行信贷业务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的不足

目前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是杜邦分析体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着一些缺陷:1.没有利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主要是依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两个报表中的数据,以权益净利率为起点通过逐级分解进行分析。这两个报表的数据均为静态数据,同时,这两个报表中的数据容易通过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等方式进行人为的调节,甚至可能通过编造虚假财务信息特别是调节净利润数据的方式来粉饰。2.杜邦分析法没有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由于杜邦分析体系没有分析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单从权益报酬率角度反映企业的过去会计年度的经营及盈利状况,容易助长企业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过分重视短期的财务成果。比如削减研发费用可以减少企业当期费用支出,从而使得企业短期内的会计利润得到增长,却对的企业长远发展不利。今天,企业的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素质的高低,企业的研发能力的强弱这些长期要素对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要,而这些都无法在杜邦指标分析体系中反映,商业银行依据该体系也难以判断企业的成长能力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单纯依据该指标体系做出授信决策难以降低银行信贷风险。3.企业面临的风险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杜邦分析法体系中没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该体系侧重评价和反映的是企业以往会计年度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无法依据该指标体系判断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4.杜邦分析体系中总资产净利率指标中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公式中,总资产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等提供的企业的所有资产,而净利润只属于股东不属于债权人,该指标中分子与分母的口径不匹配,商业银行依据该指标不能准确判断企业实际回报率。5.杜邦分析体系中的损益指标,包含了经营带来的损益和融资带来的损益,没有把这两种损益分离开来,这就使得损益指标与经营资产不匹配。商业银行在分析企业的损益时要将两者进行区分,将金融资产所带来的收益和耗费的费用相应从杜邦分析体系的损益指标中剔除,这样才能经营的资产与收益口径一致。

三、构建有效识别和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财务分析体系

针对以上银行信贷工作中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对银行的财务分析体系做一些改进,构建一个更加准确有效的财务分析体系,以使其能够更真实准确的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一)改进杜邦分析体系

1.将一些现金流量指标补充进入杜邦分析体系。相比净利润指标,现金流量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收付现金的能力和盈利质量,管理层难以对其进行操纵和干预。引入现金流量后的杜邦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净资产收益=总资产收益×权益乘数;总资产收益=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销售净利润率/销售现金比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2.在杜邦体系中引入衡量风险因素的指标解决传统体系中风险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的问题。加入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盈余(利润)变动额/基期息税前盈余(利润)]/[销售变动量/基期销售量],反映经营风险的大小;加入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基期每股利润)/[息税前盈余(利润)变动额/基期息税前盈余(利润)],反映财务风险的大小。

(二)基于现金流量构建银行评估授信企业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由于现金流量指标较少受到人为因素的主观影响,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商业银行充分利用企业现金流量表数据,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估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及经营能力,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更准确、有效的依据。1.建立基于企业现金流量表数据的盈利能力评价体系。前已述及,净利润指标容易被人为操作和干预,而现金流量指标较少受到人为因素的主观影响。因此,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传统指标,其可信度就大打折扣;商业银行在评估企业盈利能力时可以引入现金流量表数据,构建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四个财务指标:主营收入净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中主营收入净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每股主营收入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年末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数;利润成本费用比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2.建立基于企业现金流量表数据的偿债能力评价体系。企业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即债能力是银行信贷工作中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由于流动资产中通常包含了存货、预付和应收款项等变现能力和流动性均较差的资产,因此,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中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两个传统的财务指标已经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偿债风险,银行在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时引入现金流量表数据就十分必要。加入的评价指标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支出。基于企业现金流量表数据的偿债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四个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倍数。3.建立基于企业现金流量表数据的营运能力评价体系。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用一些财务周转率指标来反映。传统的财务周转率指标通常采用收入或成本总额作为总的流转额,而实际情况是,对大部分收入或成本来说,并没有实际的收回或支出,即没有参与流转。资金周转应以实际收到或支出现金为参照。因此,银行评价企业营运能力时需要依据企业现金流量表数据引入应收账款收回率这一指标,同时改进存货周转率指标:应收账款收回率=(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某期销售存货收到的现金/(某期存货的平均余额-应付账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新构建的基于企业现金流量表数据的营运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四个财务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收回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4.基于企业现金流量表数据的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根据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增长情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覆盖企业营运支出的能力情况以及均摊到每股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情况可以初步判断企业的发展能力,因此,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数据,构建企业发展能力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包括三个财务指标: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增长率=当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去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1;净现金流量覆盖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该指标值≥1时,表明企业现金流较为充沛,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经营活动每股现金净流量增长率=本年经营活动每股现金净流量增长额/上年经营活动每股现金净流量-1。该指标补充了资本积累率,反映了股东权益报酬率增长情况,该指标>0时,企业股东的收益呈增长趋势;若<0,则表明企业股东收益呈下降趋势,对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兼并不利。

参考文献

[1]胡寄望.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和防范研究———以建设银行某支行为例[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3.

[2]金彦辛.商业银行基层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流程研究—以A银行D支行为例[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3.

篇7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24-02

一、引言

由于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色,中小企业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重要性显著,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我国企业最有活力的构成部分之一。工信部联企业在[2011]300号文件中,依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及资产总额等指标,对各行业设置不同的划型标准并据此将中小企业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说法。对中小企业规模和观念的细分,是对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及政府的政策结构和制度调整的要求,体现了政策的导向性逐步提高以及金融服务重心的进一步下移。小微企业往往经营情况复杂且规模小、贷款资金可得性低。在征信体系、补偿与担保、信息披露制度不成熟,银行审贷、企业管理不完善,非正规金融信贷迅猛增长以及政策落实情况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的前提下,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较为迂回复杂。对此,政府已出台并完善了涉及税收收费、政府采购、金融及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近年来我国小微的信贷风险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二、小微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一)小微信贷发展现状

自2007年8月次贷危机浮出水面至欧债危机逐渐升级,国际资本市场一蹶不振。欧洲市场需求消退、贸易保护主义及欧元的汇率贬值,部分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经营发展受阻,我国经济实体的经营情况受到一定影响。受外汇占款持续上升、经济流动性过剩及通胀压力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连续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首次下调。2012年,社会信贷融资总规模到达历史新高,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

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近年增长强劲,微贷技术与风险管理技术有所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中小银行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在银行网均贷款方面优势依然明显,专营机构进一步发展,事业部制的小企业专营机构获益明显,民间金融不断阳光化,2012年初,规模约为3.5至4.5万亿元,小额贷款机构发展速度迅猛,国家开发银行近年也在小微信贷中体现了良好的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导向作用。

(二)小微信贷风险影响因素

1.经济制度背景。我国小微企业具有风险抵御能力弱,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分析能力较弱,应变能力不足等特征,经营与信贷风险受宏观经济波动及经济制度、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相对于整个宏观经济与其他经济主体,小微企业竞争力有限。对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或对行业发展前景的预知能力上存在劣势;同时,企业反应决策不够敏感,自身规模又有限,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单方面承受外界带来的影响,却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恰当措施进行抵御或缓解。

2.法律法规与市场建设。由于签署的贷款合同受到各项法律法规的限制,都能对贷款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信贷审批、发放,以及在事前和事后的风险都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市场因素作为掌握较为困难但又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分析其对信贷风险影响的关键和难点就在于除了对未来市场要有合理的预期,还需要研究市场及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需求市场的转移、传递以及替代市场的出现与变化。

3.信贷模式及信息披露因素。在现有情况下,我国传统信贷模式亟待发展,商业银行的流程化改造的“信贷工厂”模式、零售模式以及商业银行专营机构模式兴起。信贷中贷款审批流程显得十分重要,大体涵盖了小微企业绝大多数的“硬”信息与“软”信息。现有情况下,“软”信息的合理判断对信贷风险管控意义重大。因此,贷款审批必须建立在高度透明的风险分析的评价之上,在信贷风险不透明的前提下,会使贷款审批变得盲目。

《贷款通则》第40条做出对审贷分离的规定,降低了发放的贷款成为潜在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也突显了商业银行风险收益不匹配,引发信贷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倾向于利用“软”信息,对不同的借款人实行差别待遇形成信贷配给行为。贷款审核与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对审贷结果也有重要影响,需要最大限度避免分析评价人员的主观偏颇。并应满足合规监管的内容,研究每笔交易贷款的贷款条例,多层次多角度监视信贷风险,尽可能多的掌握客观变量因素。

4.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企业自身而言,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信用风险上,重点在于信息不对称。伴随着我国体制转型的特点,我国小微企业管理模式较为陈旧、信息获取不足、产业技术落后,缺乏周密的市场调查。对于技术密集型的小微企业,技术更新不够,建立初期对资金需求量大,又缺乏足够的人力及抵押担保品,难以起步;对于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由于缺乏品牌及核心竞争力,经营受制于宏观经济波动与行业整体水平的波动影响,信贷风险可控性差。

体现在财务信息管理上,其一,小微企业现金流错配的现象较为明显,用于投融资的期限与现金流、资产负债与贷款总额的错配会引发企业贷款偿付的危机。其二,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预警与风险内控机制不健全。以上原因易引发高违约率、高破产率吊销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信贷风险产生不利影响。

5.抵押/担保条例。小微企业存续变动大,经营能力不强,且具有较少的可抵押的资产,担保机构对其担保意愿不高,影响了企业贷款的增信等级。我国实物资产的担保、抵押行为存在较大困难:90%以上的中小企业厂房用地多为集体用地、宅基地,同时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至少3个)在法律上的模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难抵押问题较为普遍,还要考虑抵押品的估价、变现能力、实物价值保持时间及处理的程序费用,抵押产品的选取尚需创新。不同于美国全面的风险担保体系与中小企业管理局、金融投资公司和政府资助的多管齐下,日本政府介入的方式,贷款计划的政策指导,德国的全能银行建设及财政预算中的小企业信贷补贴,我国的担保机构尚需整顿与完善。

6.非正规金融渠道。资金供给者的身份,由于影子银行、民间金融作为非正规金融能够给一部分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也逐步在向光明化、规范化方向前景,但两种融资方式的开展较为隐蔽,受监管少,融资成本逐级增加,它的高利率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部分曲线流出的信贷资金在民间借贷链条出现风险甚至断裂的情况下,不仅在贷款审批中存在局限性,安全性也无疑会受到挑战,对信贷风险的影响需要综合考量。

(三)小微信贷风险综合分析

假定时期,参与人为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利润期望,在[0,]上分布,投资者只知道的概率分布。在当前小微企业选择传递信用信号X(包括公司素质、财务质量、发展前景、经营情况、偿债能力预测等),投资者观察信号X判断企业融资后经营状况在时期的实现:

其中,是给定企业信号时,企业在时期的盈利水平;/2是企业的期望价值;X/≤1表示中小企业在内失败的概率;是中小企业失败受市场惩罚;是权数。

根据根据上式得到的精炼贝叶斯均衡博弈,获得以下综合结论:第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消除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关键在于企业信用能力与企业的征信行为;第二,众多小微企业由于不规范存在各种信用问题,需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提高竞争力,使企业的信用建设得到根本保证;第三,小微企业比较弱小,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需借助征信体系、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社会信用担保体系等外来辅助力量;此外,政府的政策性扶持也会对企业信用建设起重要作用。

三、小微信贷风险政策建议

(一)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补偿担保制度

小微企业缺乏专门提供该类企业信息的机构或数据库,我国银行征信系统发展虽已取得一定程度进展,但在实际贷款中的作用并不明显,需进一步扩大该系统平台对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良好的补偿与担保制度可以给予小微企业信用增级,从而加强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控。

(二)优化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在商业银行对小微信贷的审批中,不仅要基于我国特殊情况合理考虑相关的“软”信息和“硬”信息,也应将供应链理论的思路转化到贷款中,倘若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的上下游是有固定的较为垄断且资信情况出色的企业,或者考虑到一些内在的人力资本要素对信贷风险有也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有对产业链企业的数据库的建立。此外,对商业银行审批的流程与效率也要求进一步提高,已有数据表明,拥有较少网点数的中小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争夺中小企业客户实力已有所增强。同时,商业银行专营机构进一步发展,就标准事业部至的小企业专营机构已在微贷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此外,还需抓住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扩大“信贷工厂”和零售贷款服务的实施。

(三)促进小型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服务的合规发展

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有重要的历史原因。由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给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差异较大,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企业信贷问题的重要出路,同时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模式、风险收益比与小微企业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倘若能专于小微企业信贷,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产生规模效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的环节有所帮助。虽然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信贷困境。但由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只能是正规金融的补充。我国必须不断提升和改进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尽快出台扶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强化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在有效防范影子银行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及其市场深化,促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弥补当前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不足。

(四)满足小微企业升级转型的需要

小微信贷的核心在于企业自身,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于小微企业经济更为公正的待遇,完善公平市场竞争机制,从创业环境、财税政策、金融支持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经营环境的改善,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此外还要加强小微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制定相应的财务政策促进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以及现金流错配导致无法正常还贷影响信用等级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安仰东.风险分析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J].金融研究,1997,4:42-45.

[2] 范飞龙.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号传递模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6):59-60.

[3] 魏永亮,韩雪峰,王文荣.影子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的相关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表现成因分析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表现

1.不良贷款数额巨大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面临着严峻形势,按五级分类法统计,截至2010年3月末,我国主要商业 银行 (5家国有商业 银行 和12家股份制商业 银行 )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1614.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02%。

2.呆帐准备金严重不足

根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披露的年报统计,2010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余余额为1547.8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率为1.8%,相对于巨额的不良贷款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可谓杯水车薪。

3.信贷资产收益率低

从账面上看,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但是,如果按贷款风险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足额提取定期存款应付利息,足额消化表内应收利息挂账,则实际财务成果都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与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水平相比较,差距是很大的。

4.资本充足率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

资本金是银行应对风险、支撑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本构成较为单一,主要来源是实收资本,附属资本种类少、占比低,不利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我国商业银行虽然资本绝对值较大,表面上看银行资本实力雄厚,但实际上资本充足率达不到最低的监控标准。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的理论分析

1.内部原因

(1) 信息不对称

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其中一个假设就是经济交易双方拥有完全信息,从而忽略了信息不完全所引起的各种现实问题。而在实际中,交易双方拥有相关的信息或知识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了拥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在交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交易者是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决定其交易行为的。在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则是国有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

① 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

在信贷市场上,作为借贷者的企业出于信息优势地位,作为放贷者的商业银行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由于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可能事先不完全知道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还贷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借款企业不会蓄意隐瞒,银行对于借款企业的诸如风险倾向、品质、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有关情况的了解远远逊色于借款企业本身,从而使利率和贷款准入条件不能达到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最优水平。

② 银行与政府间信息不对称

我国政府引导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货币政策机构中央银行来实施的。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关于产业导向、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目标、货币政策方向等方面,中央银行比商业银行具有信息优势或扩展信息优势;而商业银行只能通过观察前期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来推测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变化。

③ 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

在我国,银行体系内部信息共享不足,商业银行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银行之间为了竞争,甚至故意封锁信息,提供虚假信息,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此外,总行与分行在信贷管理中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2) 银行贷款过度集中,结构单一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热衷于对大中型、超大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往往流向总行、一级分行所在的大城市以及二级分行所在的中心城市,而县级以下城市贷款资金所占的比例很小。大企业、大项目,贷款金额一般较大,而且投放贷款的期限长。而民营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贷款的单一不利于信贷风险的分散,按照分散组合的原理,信贷的集中程度越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

(3) 银行风险意识尚未真正确立

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如果出现经营管理不善,风险过大等信号,就会面临着被兼并或破产、倒闭的危机。风险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采取一定措施加以解决。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的附属行政机关,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能力承担事实上的风险,最终风险仍然由国家集中承担。其发生机制是由企业或个人将风险转嫁给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再把风险转嫁给国家。一般来看,这种风险的转嫁性和集中性与我国现行体制下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机制有关。总以为有国家作为后盾,即使到了无法经营的地步,国家也会出面解决,银行倒闭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了银行对信贷资产关切度不够,信用约束软化,资产质量下降,风险加大。

2.外部原因

(1) 政府的行政干预

受我国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过多,政府和银行的管理者都习惯将银行看做是政府的银行、国家的银行。许多地方政府的领导者,为了体现业绩,大兴土木。事实上,许多项目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往往最终被市场所淘汰,使银行贷款成为风险损失。此外,政府通过信用担保,为下属企业贷款,存在“失信”的可能。政府为下属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前,只是出于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支持企业发展的目的,往往对企业能否偿还贷款本息并不了解,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

(2) 社会诚信缺失

在欧美发达国家,诚信制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包括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较为完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很少发生。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服务体系薄弱。近年来,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信用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国有商业银行正处在转轨的时期,信用意识模糊,观念淡薄,因信用缺失导致的信贷风险并没有减弱。

(3) 信贷企业体制不健全

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不适应的企业,它们破产或者停产,带来的后果是大量银行债务无法偿还,问题日积月累形成了今天大量不良资产的现状。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直接影响着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企业体制的不健全。

总之,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信贷风险的成因非常复杂,既有政府的因素、也有企业和银行的因素,且信贷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信贷风险又是造成一个国家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做好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

参考文献:

篇9

(一)课题背景

消费信贷是为满足消费者消费的一种融资性活动。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且在发达国家己是相当成熟的一个行业,是联系生产制造业、商品零售业、银行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桥梁。我国的消费信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这场危机给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消费信贷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被提了出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为标志,我国消费信贷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消费信贷作为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的产物,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将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之一。相对于投资和净出口而言,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消费则处于主要位置,虽然消费没有前两者变化活跃,但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惯性最大,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历史和现实多次证明,如果单纯靠投资拉动经济,会出现拉动滞后、短期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这也提示我们,投资拉动必须和启动消费相结合。从经济规律看,最终消费的增长才是实实在在的增长。实证研究表明:信用消费占消费的比重提高到10%,可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而信用消费对最终消费的又有着巨大的扩张作用。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不到贷款总量的1%,大大低于国外商业银行20%至30%的普遍水平,可见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意义

消费信贷的发生、发展是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成熟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界面临着来自银行内部“存贷差”和同业竞争的双重压力,也面临着支持发展以住房、汽车工业为龙头的全国经济需求,更要迎接WTO带来的金融服务开放化的空前机遇和金融服务国际化的激烈竞争。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服务的利润价值,发展作为商业银行盈利最高的业务之一的消费信贷,是金融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消费信贷作为一个新的金融领域,它的发展也将带动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资产资信评估业等在内的相关金融产业的深化发展,为整个金融业开辟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消费信贷势在必行,控制风险则是重中之重。消费信贷风险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很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在发达国家,风险问题始终贯穿其中,消费信贷也仍然是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自发性大于自觉性,理论研究非常有限。

个人消费信贷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从理论到实务都还在探索之中,这些是我们的劣势,同时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作为后来者,我们不必重复国外多年的探索过程,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的经验,避免走他们的弯路,降低我国消费信贷探索过程中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又可以在比较中发现我国消费信贷的市场特点,结合实际,设计和建立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以及高效运作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因此研究个人信贷消费风险及对策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美国学者费雪[1]在其《利息论》中首次分析了消费者对于目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时间偏好,并对消费者将全部财富在当前和未来消费的分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2010年的希斯勒弗和2010年2月的加斯特[2]分别对费雪的理论进行了拓展。在拓展后的理论中,假定耐用消费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与租借这些消费品相比,购买这些消费品能够使消费者在使用期内节约一定的时间和租金。在消费者目前和将来的消费偏好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更愿意购买耐用消费品。而当目前的收入和财产不足以满足消费需求时,消费者就会利用消费信贷来满足购买欲望。消费者在选择一种跨期的消费最佳模式时产生了对消费信贷的需求。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3]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这两种消费函数理论将消费需求与收入水平联系起来。它们认为,消费者根据他们一生中预期的收入水平和积累的财富来安排一生的消费支出,一般来说,消费者更愿意在一生中保持比较平稳的消费水平。如果消费者对于收入水平的预期比较高,消费支出也会比较高。如果他们目前的收入和财产不能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他们就会借助消费信贷来维持一个稳定的消费水平;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出现暂时性的下降,他们也会转而使用消费信贷,来保证正常的消费水平不会因为收入的暂时下降而降低。消费者对消费信贷的需求是为了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消费水平而解决暂时性的资金缺乏。

在凯恩斯[4]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开始注意给消费者贷款,消费者也逐渐接受了举债消费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收入理论应运而生。

2.国内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者陆一晴[5]在《我国券商经纪人核心竞争力分析》中认为:任何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能否到期偿还或转让变现,归根结底是以该资产所投资的项目或借款人的未来收入为基础,如果未来收入可以加以分析估算并有保障,那么即使是进行长期性放款,只要通过分期还款的形式,就可以保持该资产的赢利性、流动性与安全性;反之,如果未来收入没有保证,哪怕是短期贷款,也有发生坏帐,到期本息不能收回的风险。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除了发放商业贷款以及投资有价证券作为二级储备金外,还可以对一些未来收入有保障的项目和个人借款,发放中长期贷款,如项目贷款、设备贷款、住房抵押贷款和耐用消费品贷款等。预期收入理论丰富了信贷管理理论,推动了信贷业务多样化的发展,它提供了信贷风险管理的尺度,通过未来收入的判别来进行风险信贷管理。

针对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信用风险计量与经济资本展开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葛正良(2011)[6]对新的资本充足率框架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陶砾,杨晚光[7] (2011)根据巴塞尔协议,对个人消费信贷信用评级的实践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探讨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建立有效的内部评级系统的发展道路。扬中军(2011) [8]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评级标准、评级方法等基础环节入手,将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评级作为信贷管理控制的导向系统加以创新和设计,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客户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武剑(2011)[9]认为个人消费信贷从包括风险内控机制、风险转化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监管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等几方面内容,详细阐述了如何加快建立我国的信贷防范机制。高伶(2011)[10]认为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关键在于对借款客户的违约风险的控制,并借鉴国外银行对企业违约风险的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我国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模型,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本文评析

综上所述,通过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笔者发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这个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很丰硕了,但是个人消费信贷的研究文献还是少之又少,特别是个人信贷消费风险的防范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以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为切入点,全面系统的研究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防范,以期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与防范的发展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主要内容

制约消费信贷市场扩展的核心问题是风险,对消费信贷风险问题要做出深入的研究,围绕风险产生的根源来提出解决风险问题的对策,使风险降低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促进消费信贷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本文从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内涵分析开始,以风险的形成、化解与管理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消费信贷风险的特点,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重点,分析了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的现状及成因,并据此提出了管理消费信贷风险的措施。

2.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国内银行业相对落后的现实,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不断发展的现状下,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不适应当前对于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的要求,需要对现存的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

(2)历史的考察与经验的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中通过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历史的考察和状态的描述,重点在于归纳和总结消费信贷发展历程中的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希望从中寻找某些带有结论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一)消费信贷风险的界定

从风险的一般含义推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在开设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贷放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银行本息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和幅度。消费信贷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除来自借款人和银行外,消费信贷一旦发放,还面临着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经济政策改变等风险因素的作用。企图消灭风险,是不现实的,必须积极地认识风险、处理风险。同时由于消费信贷风险是风险因素变量的各种可能值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和幅度。因此,风险既包含对银行不利的一面,也包含着有利的一面、换句话说,有些风险大的消费信贷资产。其最终实际收益可能要比风险小的消费信贷资产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风险高收益,故有收益与风险相当之说。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中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消费信贷较晚,从1999年开始较大规模地开展个人住房贷款,此后其他个人消费贷款也逐渐开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各金融机构开办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医疗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在各项贷款中,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占绝大部分。

为推动个人信贷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正在加快制定落实相关的政策方针和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2010年10月12日,为推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再登新台阶,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隔不久的2010年2月12日,在综合借鉴和吸纳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银监会《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在保护个人贷款权利的同时,进一步防范个人贷款的风险。然而,对比国外的发展状况,我国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迫切需要社会各界协力合作。

1.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规模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重点一直放在吸收存款、对公贷款、汇款业务上,消费信贷业务几乎是空白的。直到2008年国家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出台了多个促进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政策,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才开始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哦啊,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也在不断地发展,到现在己取得了一定的规模,我国产业得到不断改革升级。2001年我国的GDP为84402.3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796元,到2010年我国的GDP上升到300670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2698元,比2001年分别增加了216267.7亿元、15902元,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1元,到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0.8元,比2001年增加10355.7元。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刺激了他们对消费品及借贷的需求,使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贷款余额不断增加,消费信贷资产在贷款总资产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到2010年末,全国商业银行消费性贷款余额达到55333.65亿元,比2001 年末增加了54877.65亿元,是2001年贷款余额的121倍。消费性贷款在银行各项贷款总额的占比也从2001年0.5%上升到2010年13.8%.

2.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不仅在规模上发展很快,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特点。

(1)总体快速增长,但银行间发展不平衡。我国银行业中,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规模占绝对优势,四大银行以网点优势、存款规模,占据着消费信贷市场份额的3/5以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占比较小。近年,除四大银行外的其他股份制银行越来越重视对消费信贷市场的开拓,贷款份额正逐步提高。

(2)各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资产规模在本行信贷总资产规模中占比较小。以工商银行为例,2007年个人贷款在信贷总资产占比为15.9%,2010年该占比上升到21.1%,占比虽有所上升,但在信贷总资产规模中占比仍较小。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来自银行内部的风险

1.个人信贷风险管理薄弱。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个人信贷方面经验,同一个借款资料人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客户经理通常只通过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等原始信用资料对借款人资质进行判断、决策,而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必要的了解。

由于现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个人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操作手段相对落后,手工办理,加上从事个人信贷业务的人员紧、网点少,往往不能做到每笔贷款的认真审查、核对,加上一些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审查不严,难免有疏漏。同时贷后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不能及时补救,致使个人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2.缺乏专业化的风险研究团队。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对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缺乏专业化的研究,银行在个人资产业务方面的分析除了进行简单的个人资产五级分类外,很少有定期不良监测报告。缺乏在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上对个人资产业务的专业化研究团队的设置,还不能对以下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专业分析与研究:如各类消费贷款所涉及的产业、行业风险的发展趋势;消费贷款结构的现状与演变;客户违约率和不良率在不同个人信贷产品之间的分布规律;客户消费者行为等。论文格式同时,由于没有建立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的历史数据资料库,包括各种个人信贷产品的规模,比重结构,总客户数分布、违约客户数分布、不良资产数额分布等,使得相关风险研究变得更为艰难。

3.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对个人财务收支状况缺乏有效的跟踪和监控手段,无法对借款人的信誉、品德、工作、收入、财务状况等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控。而目前我国个人的社会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大量可以开放的数据由于没有统一的征信体系、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而被封锁在行业主管部门手中,除了工商部门的部分数据明确对外开放以外(如上红盾网查询企业信息),大部分的数据都不对外开放,这极大地阻碍了对借款人资信情况的征询和调查,使商业银行对借款人财务状况等重要资信信息的了解只能落到一张收入证明之上。由于无法实现多角度和动态的收集个人资料,银行很可能通过所掌握的片面资料对借款人资质做出错误判断。

(二)由消费者方面因素导致的原因

消费者原因是导致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消费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导致了银行的任何设计上的缺陷都有可能被利用,从而产生消费信贷难以回收的风险。总的来说消费者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

1.消费信贷本身蕴涵的风险

消费信贷在银行贷款业务中有“金融零售业务”的特点,借款对象是众多的消费者个人,信贷户数多、额度小、个人生化因素复杂,手续繁琐,居住分散费用高等。由于贷款户数多而散,银行难以集中精力对每个借款人进行深入细致的贷前调查及贷后跟踪检查,加之消费贷款期限长、金额小,不确定因素增多,无疑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贷款风险。

2.消费者偿还能力的不确定性

由于消费信贷的发放和收回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消费者财产的安全性、收入的可靠性、职业的稳定性、家庭结构的变化、未被预期到的开支、乃至意外事件等,在贷款期内均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其中任何一个甚至几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偿还能力,可见消费者的偿还能力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消费者的偿还能力波动到不足以偿付应偿付贷款额时,损失就会转嫁给贷款人,由贷款人吸收风险:反之,当消费者的偿还能力始终超过应偿付额时,对于贷款人是安全的。因此正确分析消费者的偿还能力和采取措施弥补消费者偿还能力的不足,是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有关涉及个人信用的交易行为中,在相关信息占有方面,借款人拥有私人信息而处于优势地位,贷款人拥有不完全的私人信息处于劣势地位。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缺位的情况下,使个人信用在数量及质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借款人对自己的风险类型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贷款人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况且即使风险偏好型的借款人也会极力伪装成是合乎借款条件的借款人,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贷款人往往无法对借款人的信用质量、风险类型和资金偿还概率做出可靠的判断。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约束与制度约束,作为信息优势方的借款人,就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即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了获得更有利于自已的条件,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可能故意隐瞒某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甚至制造扭曲的、虚假的信息,或者不履约借款合同中的规定,而是见机行事,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力图获得超额利润或不能获得超额利润时逃废银行债务,从而造成个人信用风险。被借款人为了获得每个借款人的真实信用信息以及监督贷款的合理使用去向,势必要投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当搜集信息的成本和监督成本过大,即搜集信息投入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被借款人则无利可图。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使得被借款人很难按照贷款定价的一般方法,对不同风险的借款人进行差别定价,而只能规定一个相同的利率水平,为了弥补搜集信息的成本和监督成本以及因违约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贷款人总是规定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试图通过提高利率增加收益。假设银行将利率提高至一定程度后,由于高风险的借款人愿意支付的利率一般比低风险的借款人高,当有很多风险偏好的借款人愿意接受高利率的借款时,资信较好的、风险较小、比较安全的借款人就会放弃借款而退出市场,因为过高的利率可能使安全的贷款项目变得无利可图,这时可供银行选择的借款人大多是风险偏好型的,这种风险类型的借款人意味着较高的违约概率,过高的违约概率最终增加了银行的边际风险,导致贷款顶期收益的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效应。当风险偏好的借款人借到高利率贷款时,由于必须追求更高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有积极性倾向于改变投资项目的本来性质,使项目风险加大,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效应。

可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提高对借款者的利率可能会逆向影响银行贷款的质量,其主要原因是存在着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道德风险效应将激励那些愿意支付较高利率的借款者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因而偿还的可能性较小;逆向选择效应会导致借款者的逆向选择行为,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两种效应的结果是利率的提高将使银行的平均风险上升,且可能降低而不是增加银行的收益。

3.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

在有偿付能力的情况下是否存在风险还取决于消费者的行为。目前在我国的消费信贷活动中,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就很大,其中最典型的有两种:

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之前,可能会夸大自己的偿还能力,以取得更多的消费信贷,这实际上是把大量的风险转嫁给了贷款人;理性的贷款人预期到借款人虚报有关偿付能力的信息,会通过提高利率,以降低自己的贷款损失;结果是偿付能力较高的借款人退出消费信贷,剩下坚持要求取得贷款的人恰恰是那些偿付可能性较低的申请者;这将导致银行预期借款人平均偿付能力下降,会进一步缩减信贷规模,提高贷款利率水平,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如此循环最终是质量低的借款者将质量高的借款者排挤出消费信贷市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讲,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现象。

消费者在取得消费信贷之后,有可能隐瞒或转移自己的财产,造成自己偿还能力低下的假象,抵赖债务,这称之为道德风险。该类风险在没有任何抵押和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中表现最为突出。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违约率也高到了银行无法承受的地步。因此,如何解决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借款人行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是消费信贷风险控制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社会环境方面

1.缺乏个人消费信贷担保制度

我国已有的担保法规没有针对消费信贷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时难选择有效的担保形式;现实中有些消费信贷品种,贷款担保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银行助学信贷,银行要求贷款人提供有效的、足额的担保:但最需要贷款的往往正是贫困学生,要他们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物或质押物做担保,几乎是不可能的,找一个合适的担保人也很难,所以往往是银行的钱难进学生的口袋:再次,由于房地产二级市场发育滞后等原因,抵押的住房产权变现能力较差,不能为贷款机构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

此外,还有中介机构方面的问题。信用消费中介机构的障碍,主要是信用消费中介机构不健全,个人信用评估困难,限制了个人信用消费的范围扩大;我国的担保机构尚处于刚刚发展过程中,贷款担保公司较少。还没有专门的消费信用担保公司:政府对消费信贷的参与度也不足,而在消费信贷成熟的美国,住宅按揭担保机构,由其担保借款人违约风险。

2.个人消费信贷的商业银行保险制度滞后

国外为防范消费信贷风险,使银行和消费者双方利益都能获得安全保障,将个人消费信贷与保险结合起来,发放个人信用贷款时,强制要求客户购买保险。法国早在70年代末就将寿险产品与银行业务组合起来运行,意大利、西班牙采用团体保险模式对住房贷款进行保障,美国在汽车贷款中,对购车者有一条严格的要求,就是借款人必须拥有足够的人身保险、驾驶责任保险和对新购买汽车的汽车保险。国外政府对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保险的做法,对许多中低收入的居民家庭运用消费信贷扩大消费需求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这使银行、贷款个人、保险公司三者皆受益,有效地避免贷款风险。显然,我国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我国目前与消费信贷直接相关的险种仅有对所购商品投保的财产险,对于由于借款人的原因出现的不能按期还款,并没有相应的险种加以保障,使得银行面临因意外事故而导致借款人偿还能力下降而无法得到清偿的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一)完善银行内部管理体系

1.完善银行内部的个人信用评价与管理系统

既然个人信用需要一个规范、标准的评价来衡量其优劣,那么就要建立一个个人信用制度,这个制度就是个人信用评价的基础。个人信用制度是指个人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消费、投资和经营制度,即指国家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它使个人不仅单纯根据劳动报酬所得进行支付,也可以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制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

个人信用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个人信用形式、个人信用工具及其流通方式、个人信用机构和信用管理体制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机制,它把各种与个人信用相关的社会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个人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从而保障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正常地运行和发展。

个人信用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的,它是个人信用制度普遍完善的产物。个人信用制度的普遍完善包含两方面含义:第一是个人收入和资产的公开化,每个居民都在银行开立实名制的个人基本账户,个人的收支都在这个基本账户上得到反映。这种资产公开化使居民的任何个人收入都置于银行的监控之下,个人的财产资信状况如何,通过银行检索可以一目了然。第二是社会居民普遍信任感的建立和信用维护机制的完善。个人信用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金融机构等硬件力一面的安排,还要有社会居民之间普遍信任感的建立及信用维护制度等软件方面的完善。每个居民的信用程度,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应有一个检索机制,很快可以查出。当某位居民出现信用污点时,不仅在银行的监控机制上会对其做出反映,而且在个人信用记录方面也会有负面评价,就像对司机驾驶执照的罚分制度。这种负面评价对其择业、入学、求职、提薪、升迁及使用信用消费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这种信用维护机制会使人像爱惜自己的财富一样珍惜自己的信用,因为信用就意味着则富,社会居民普遍信任感和信用维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个人信用普遍完善的保障。

在信用交易中,当授信人(债权人)授信失当或受信人(债务人)回避自己的偿付责任时,信用风险就会发生。为了规避信用风险,任何社会都需要一整套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只有在这一体系基础上建立起稳定的信用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才有可能生存与发展。

2.建立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

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即在银行内部以信用卡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将其他各部门保存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使每个客户都有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总账户。标准化的个人征信数据库是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核心环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征信数据库的硬件设施。一个典型完备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必须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这是建立征信数据库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高级的计算机资料中心,它山大型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磁带取读码机、大型机房、大量应用软件;完善的电力控制机组,以保证不间断充足的电力供应:必要的系统工程人员,进行系统管理工作,以确保系统与网络的正常工作。

(2)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原则。从调查项目看,可分为一般项目与特定项目,调查的重点从涉及消费者个人的品行(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担保(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诸方面考察,即所谓的5C项目调查。个人信用调查主要考察消费者个人信用偿还意愿与偿还能力。

(3)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报告应具有标准化的版式,包括:消费者识别号码、当事人的姓名、住址、当事人信用历史、社会安全号码。报告版本应基本符合国际标准版式设计,考虑到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在设计上应具有中国特色。此外,为保证信用报告的公正性与维护消费者个人的合法权益,应允许消费者进行申诉,对于消费者的服务应有一定的作业流程。

(二)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标准

在国外对个人信用的评估以6C理论比较出名。所谓6C,是指Character,Capacity,,Capital,,Collateral,Conditions,Common Sense,即借款人的道德、能力、资产状况、抵押,借款人情况和直观判断。

道德品质主要是对借款人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的考察,这里主要是看借款人是否有赌博、酗酒等不良嗜好。另一方而,道德品质也能反映出一个人商务或职业中的操行,他对待责任、义务的态度,是否尊重他人的权利。在个人信用中,道德品最能反映一个人对于债务的偿还意愿。因此,大量的过去信用行为的记录结果能够大体上作为个人信用评估的依据。

能力,在个人信用评估中包括两方而的含义。一是指借款人的收入及工作情况,因为适当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是其保证持续偿还债务的一个客观基础:第二是指借款人的支出及其他债务状况。我们知道,即使借款人的收入稳定,如果他的各种开销很大,或同时还有其他债务,当这些占去所有的收入时,他的持续还款就不会得到保证。因此,考察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要从收、支两个方而考虑。

资产状况,就是借款人的财力,主要取决于借款人已有的资产水平。通常我们会认为考察借款人的资产状况,要求他出具房产证,行驶证就可以了。其实,房产、车辆都属于有形资产,我们忽略了资产不仅包括这些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这里的无形资产主要指借款人获得的某种技能或知识,其实正是这种无形资产决定了Capacity中的收入和工作,所以无形资产的考察也是不容忽视的。资产状况在个人信用中的作用可以用借款人失业这个例子来说明,如果在贷款偿还期间借款人遭遇失业,则借款人可以利用已有的积蓄(有形资产)来继续履行还款约定,同时可以依靠自己的特殊技能或学识尽快获得另一份工作(无形资产)。抵押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保障,如果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款约定,债权人则可以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这种抵押既包括了已有物品的抵押,也包括按揭。抵押对于评估借款人的作用很容易理解,例如,借款人可以用自己的车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如果借款人小能按照约定还款,则车就归银行所有,作为借款人的还款。但是在抵押中,银行需要知道抵押物,就是此车是否真实的属于借款人所有,且此车是否已作为抵押物申请了其他贷款。因此,虽然抵押可以有效的保障债权人的资金安全,不过,这是在抵押物经过审核无误的情况下才可以的。

借款人情况,是指借款人对于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经济事态对借款人偿还能力及偿还意愿的影响。如果是建筑工人借款,就需要了解其在冬天的收入情况及来源,如果借款人将因失业带来的收入减少归咎于社会的原因,则其很有可能在失业期间小愿归还借款。高龄、技能过时、缺乏系统教育及其他条件都会对借款人是否能够维持收入产生影响。

(三)建立有效的个人消费信贷担保制度

消费信贷的担保,应既符合降低风险的要求,又要手续简便,方便借款人。我国要健全抵押担保制度,在规定金额以上都要设定担保,银行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规定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全部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对担保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消费信贷的安全。我国要建立有效的个人消费信贷的担保保证制度设想三个层次:

1.个人提供担保;这种担保形式是借鉴香港按揭贷款的经验,开展以借款人所购消费品为抵押的按揭贷款。按揭贷款主要有以下优点:

第一,安全性好;第二,手续简便。由于消费品是以市场价格购买的,因此无须再进行评估,只须按照要求办理保险、登记手续。这种手续的简化,是按揭贷款的重要优势所在。第三,成本较低。银行可以与开发商签定合作协议,形成较稳定的协作关系,依照固定模式批量处理按揭贷款,这样就有效地降低了银行与不同保证人打交道的重复成本。

2.以社区为单位,成立合作性质的担保机构;

3.由政府部门成立专业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由政府出资或参股,建立担保基金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担保基金公司,专门为消费信贷、尤其是期限较长的消费信贷提供担保,以解决担保不到位的问题。根据国外消费信贷发展的经验来看,政府担保机构对于分散风险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以较低的收费对为配合会福利制度改革而发生的消费信贷业务进行担保或保险,以降低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目前在上海等地已成立住房担保公司,在完善住房贷款担保制度方面,商行提出由开发商和银行共同担保。消费信贷担保保证制度的建立必将减少商行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中面临的风险,提高其发放消费贷款的积极性。

(四)加快个人消费信贷法律法规建设

良好的法律环境是消费信贷顺利健康发展的保证,它通过对参与消费信贷各方的行为明确的约束,使银行更放心的进行消费信贷活动,也使消费者的权益有所保障,能够更积极的投入到消费信贷活动中。所以我国要加快消费信贷的立法,为消费信贷发展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消费信贷立法一方面应尽快制定个人消费信贷基本法,从总体入手,制定《消费信贷法》,对消费信贷的主体、对象、程序、方式等做出规定,对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做出总体设计,以此规范各行为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对消费地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中央银行应制定消费信贷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国统一的消费信贷政策,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的规章制度和各项配套措施,提高消费信贷规章制度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担保法以及相关消费贷款法规,增加针对消费信贷以及担保的规定,从而建立有效的消费信贷制度和形式,尽快制定和健全与信用消费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如《消费信贷法》、《住宅抵押贷款法》,还有个人信用制度、担保和保险制度、个人信用破产制度等,使消费信贷有法可依,有序运作。并且针对具体的消费信贷品种制定贷款准则,如《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等,逐步构建完整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

此外,作为我国消费信贷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建立,还应该注意在我国消费信贷法律中个人信用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篇10

关键词:贷款风险五级分类 信贷风险 客户评级

一、贷款风险分类的目标

1.Zeta分析法是“贷与不贷”的贷前审查管理,而贷款风险分类是则是贷后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掌握资产质量状况,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分门别类的采取相应的处置手段,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水平,为信贷风险的量化打下基础。

2.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贷款管理。

3.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从而判断资本是否充足,为监管部门提供最低资本要求监管依据。

二、贷款分类的标准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从还款的可能性出发。我国《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第三条规定:“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简称贷款风险分类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实际上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纪录;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银行的信贷管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贷款风险程度与企业信用等级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即信用等级越高,贷款风险越小,分类等级越高。

客户评级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与还款能力有正相关关系,但就一笔贷款而言,影响本息归还的因素往往超过借款人信用评级所包含的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AAA、AA级企业中仍然存在大量不良贷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借款企业提供虚拟的报表和资料,使信用评级失准。二是一些评估机构对国有、股份制大中企业评级偏高、偏松。所以,有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虽好,但还款能力不一定很强,因此,不能用客户的信用等级代替对贷款的分类,否则就会掩盖影响贷款归还的本质因素,最终影响贷款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贷款五级分类在信贷风险中的作用

1.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对信贷资产的关注

由于五级分类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各类贷款的风险真实状况,为各行采取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风险化解措施提供了依据,一是通过五级分类揭示出贷款的风险程度,对尚未到期但风险度较高的贷款予以关注,发挥了风险预警作用;二是在加强对不良贷款管理的同时,还加强了正常贷款的管理,特别是对关注贷款加强了信贷监督。银行对关注以下贷款形态的客户必须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对于在期限内不能解除风险预警信号的,要根据预案实施贷款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退出,切实掌握风险客户有效退出的主动权。

2.促使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和稽核机制

一是对贷款的发放、管理和信贷资产的保全等分别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对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风险的控制与化解起到了良好作用。二是完善了贷款审批、发放与管理的授权授信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了贷款台账管理系统。四是制定了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的相关制度;五是根据五级分类结果,改进授信工作,对于次级以上贷款客户进行重新评级、授信,并且把授信作为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的手段,而不是给予企业的优惠措施。

3.为不良贷款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界定了资产质量,有利于银行根据不同风险类别的贷款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为银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采取有力措施收回资本以尽量减少损失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贷款五级分类还可以通过对行业和地区的不良贷款的考查,修订评级指标体系,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合理分配资源提供了依据。

四、对于贷款五级分类的几点建议

1.对贷款分类层次更进一步细化

完善的贷款分类体系应该对五级分类进一步细化,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应认真研究与分析发达国家现有较成熟的贷款细分标准和原则,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研制出更加合理与更具可操作性的贷款细分标准,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较为粗放的分类体系。同时,各行还应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损失计提比例的上下浮动幅度内合理确定细分后应提取的损失准备金,以便更加科学地测算贷款风险度,计算贷款的合理价格,进而判定本行的市场定位。

2.加强培训,提高分类者的综合素质,让分类者成为“专业的把关人和独立的判断者”。

五级分类制度是由专业人员在收集和分析借款人的经营、财务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风险影响贷款偿还的程度做出估计,判定贷款的分类级别。要胜任这种重要而复杂的判断,需要具备丰富的经济、金融知识,需要了解借款人所属行业的专业运作规律及其动态行情,还需要积累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实务操作人员分类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促进分类工作质量的提高。

3.强化贷后管理工作

各行要根据现有的客户情况,合理配置客户经理,并实行科学的量化考核,使客户经理在必要的压力下有较充足的时间对所分管的客户及其担保单位进行日常的、定期的走访与检查,及时地了解相关客户的经营状况及其它非财务因素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该变化实时地调整贷款形态,将分类结果的监测、调整与运用工作日常化,以避免季末短时间内集中分类所造成的形式化。

参考文献:

[1]潘文波.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实证研究报告.投资研究,2001,(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