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课程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阅读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学生长期缺失课外阅读,将会营养不良, 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指出:“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本文从课外阅读的目标定位、读物选择、实施建议、评价措施四个方面来探索研究小学课外阅读课程化之路。
【关键词】
课外阅读 目标定位 读物选择 实施建议 评价措施
目前,课外阅读现状堪忧,图书陈旧,学生热衷于读“快餐书”;教师过于重视成绩,淡化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学校也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
长期地缺失课外阅读,学生将会营养不良,得“软骨病”。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指出:“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朱永新先生曾大声呼吁:“中小学应该专门开设阅读课程,现在搞的读书活动还远远不够的,很难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阅读不走入课程,就很难在学生中扎根。”
一、目标定位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仅是“教学建议”,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课外阅读目标的模糊化导致了目标的偏离,如低年级把课外阅读当识字课本,低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高年级则把课外阅读纳入考试范围,拔高了课外阅读的要求,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目标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笔者认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要达到以下目标:①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能按要求精读、略读或浏览,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145万字;③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视野,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二、读物选择
阅读伴随着儿童成长,为儿童的阅读打底子。教师要把握住儿童良好的阅读时机,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选择阅读内容。不同学段的儿童,阅读内容应有所侧重。
第一学段,应以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古诗为主。低段学生天真,富有想象,多读童话、寓言、故事等想象性的作品,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喜欢“做梦”的时期,就应该允许他们“做梦”。
第二学段,开始重视叙事性作品的阅读,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中段学生喜欢阅读故事性强的作品。阅读叙事性作品有助于学生初步把握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第三学段,要扩展阅读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品味。高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并初步养成收集信息、概括提炼、欣赏与评价的能力。此时,扩大阅读视野,让他们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有效促进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近年来,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创建“红领巾小书院”,为各年级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如下:
推荐课外读物应考虑四方面:一是同教材中课文有联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二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三是文质兼美,能开阔学生视野,涵养学生精神;四是尊重学生的天性,鼓励他们选择喜欢的书籍,允许读一些“闲书”。
三、实施建议
(一)纳入课程设置
课时安排:教师要改变现行的阅读课现状,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减少冗长的问答与机械的练习,压缩时间,专设课时用于课外阅读指导,建议低年级每两周上1节课,用于师生共读;中高年级至少每月1节课,用于导读和交流。除上课外,还要充分利用每天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让学生尽情阅读,养成晨诵、午读、暮省的好习惯。
课程计划: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年度(学期)阅读计划,包含课内外阅读,尤其要注重假期的阅读安排。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份适宜的阅读计划,建立《阅读登记卡》,并督促学生每天按计划阅读,及时记录阅读情况。
课型开设:除了传统的阅读课外,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语文课,如好书导读课、读书报告会、童书阅读课、经典诵读课、好书推介课,展评读书笔记等,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内,促进了课内外的融通。
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085-02
1 前言
阅读一直享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的盛誉。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无论从修身养性还是知识迁拓而言,阅读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一门必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活动是“开始于课内,而丰富于课外”“学习于课内,而发展于课外”。这正是国家大力倡导“双语课外阅读”的根本目标之所在[1]。阅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厚积薄发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和积淀,就难有质的提升和飞跃。那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有力支持下,如何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丰富资源呢?
2 积极发挥网络视听优势,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趣
在人w接受各类外来信息过程中,仅是凭借眼睛和耳朵这两种视听感官接受的外在信息量,就占据人体各类感官所接收外来信息总量94%左右的比例。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特征,小学生群体不仅属于“天然唯情趣一族”,而且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他们普遍存在一种“非趣勿视、非趣勿听、非趣勿做”的心态。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动画形象、文言生动、语音迷人和色彩绚丽等综合性特点,它的技术性工作原理就在于以直观形象、音像和谐、动静自如等方面的综合性效果,有效地刺激接受者的视听感官,进一步深入人的内在心理而产生相应的作用。这就是说,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作为组织者、主导者和推动者,教师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把课内外阅读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不断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情趣,努力在寓读于乐、潜移默化中攫取情绪智力的良好效益和效应。
比如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后,有教师指导学生课后运用搜索引擎,以“帕米尔高原”“桂林山水”“杭州西湖”“景德镇陶瓷”“傣家竹楼”“战国编钟”等为关键词,利用网络搜寻并下载大量相关信息,并且在全班范围内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有效地实现课外阅读资源的相互共享。此外,开展“坐地一日游”学生手工画报制作和评比活动,在“以赛激趣”中放大课外阅读的情趣效应[2]。
3 充分利用网络承载功能,努力丰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信息
Internet极具十分强大而又充满无限活力的各类信息承载量,不失为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网络系统承载的各类信息具有“量大、时新、速变”等基本特点,网络资源被科学、合理而又充分地运用于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学段、年龄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积极推荐更多一些的课外阅读材料,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不断丰富他们的阅读视野[3]。比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前后,可推荐小学生网上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后,引导并激励学生网上阅读《史记》中的历史(成语)故事,让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有效把握文章的结构“命脉”。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趣,更加丰富语文的课外阅读量,而且非常有利于他们在自我阅读与感悟活动中内外联系、举一反三。
4 善于凭借网络交互特质,充分展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自由
清代文学家袁枚先生通过《黄生借书说》一文,为世人生动地揭示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通俗易懂的生活性道理。计算机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在教育领域中深入应用和广泛普及以来,逐步实现“以工具改变促进教学革命”的教育发展目标,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让每一位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在任何时间自主灵活地选择学习。只要教会学生上网阅读的基本方法,潜心培养他们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情趣、能力和习惯等必备品质,就一定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把他们逐步引向随机阅读、自主阅读和长期阅读的良性发展之路,从中赢得“滚动式学习”的阅读效益和效应。例如:学生在家里可以从家用电脑上随机开展阅读学习活动,出门在外可以从随身携带的阅读器或者家长手机上相机开展阅读学习活动,探亲访友时可以借助于亲友家的电脑和网络因需开展阅读学习活动。
如果暂时无法继续阅读,可随时停止手中的阅读活动,等有了时间再接着读;如果阅读疲劳了可以休息一阵子,实在不想读了,随意搁置一段时间后再接着读……由此可见,“随时阅读”“随处阅读”“自由阅读”等为学生群体自主、广泛、大量地课外阅读提供了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网上交流和相互推荐活动,实现异地同步的协作化阅读愿望[4]。
5 不断依托网络综合力量,大力促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深化
把语文学习活动视为一个综合性整体的话,那么,阅读学习就是对于语言材料进行“输入与吸收”的首要环节,在历经人脑“储备与加工”的中间流程之后,写作活动也就成为语言产品进行“输出与倾吐”的终极性程序。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如果阅读活动是一种客观基础,写作活动就是阅读学习的有效深化,读写活动始终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了后续写作的深化,阅读学习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体现。
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地球人的一本“精彩课本”,而丰富多元的社会生活也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只有组织并引导学生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链接起来,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各类阅读与写作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中获取切实有效的“活性知识”和“有用知识”。例如:教师可把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景象或某些现象进行录制,或者从网络下载一些内容,或者制成微视频形式,适时适量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自由、认真、快乐地进行阅读;与此同时,再以“我眼中的自然美”“我的家乡在变化”等一些主题来引导他们写下来。
6 结语
积极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既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客观反映,也是考量师德师风的重要标准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师应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李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个案研究[D].四川:西南大学,2008.
[2]杨玲.小学语文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M]//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2004.
[3]任丽艳.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4):89.
篇3
关键词:苏教版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81-01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科,其中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不能在阅读教学工作中,做出良好的形式创新,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专注做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研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教育工作开展中一项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开始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专注于对学生课外阅读读物的兴趣培养。通过课堂时间与课外时间的综合协调,为学生多进行讲述自身对某类读物阅读的体会及收获,来激发学生们情感方面的共鸣,使其产生较为强烈的阅读兴趣。并能够采取对教学题材内容精心设计,做出课外阅读的延伸,为学生介绍较为优秀的书籍作品。诸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授课时,教师既能够在课堂开篇以一曲《好汉歌》作为牵引,调动学生的关注度及学习热情,继而在课文讲述的同时,对林冲这一人物性格进行深度的剖析,通过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牵引出一百单八将,穿插讲述同林冲这一人物关联的相应好汉人物形象。继而在引出古典四大名著中《水浒传》,为学生们讲述《水浒传》的写作背景及组织框架结构、叙事风格、基本内容。这样一来教师既能够在课堂知识授课完成的情况下,达到与同学科知识的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主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
2 教师应专注于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
小学学生,正处于智力的开发启蒙时期,对于事物的辨识度相应较差,因此在对该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时,教师应当专注做好学生这一特性的把握,强化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书籍的选择性阅读,在此所讲的引导具体能够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应当明晰学生阅读的方向,使其意识到哪类书籍才是对自身具有良性影响的读物。其次,通过为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使学生逐渐具备书籍文化内涵的理解把握能力。最后,为引导学生做好阅读之后的总结,能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也能够以读后感协作的形式,或者是通过组织学生在班级授课中展开自身“课外书籍阅读感受”讨论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具备阅读同时思考的意识,切实达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阐述如何精读和粗读及速读等方法概念,令其在粗读时,可以理清层次,掌握概念。在细读时养成标注的习惯,对难点和不理解之处做好记录,及时向教师请教。以此类方法使学生具备好的阅读习惯,深刻感悟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此为终身学习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3 以多元化教学形式加强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就自身课堂授课形式做出改变创新,加强研究调动学生各类感官意识思维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产生轻松的阅读体验,以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节点。同时在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还应着重加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问题探究的良性思维意识。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授课的形式,强化运用相应技术手段,如投影仪及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具象的视觉冲击将形式内容从概念化衍变为形象化。诸如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哪吒闹海》一文的授课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先在课堂中作出情景的导入,问学生有没有听过哪吒这一神话人物?学生答:听说过,教师即可继续提问:那你们喜欢他吗?学生:喜欢。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看关于小哪吒闹海的动画片好不好?学生:好!师:那我提一个要求,你们每人都要先将课文读几遍,将课文里面所讲具体内容讲给我听,我届时根据你们有没有认真读课文,再考虑给你们播不播放影片。在此形势下学生必然会投入热情去研究课文,带着教师所讲的要求进行课文阅读,在一定层次上做到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而教师在学生们精读课文后可提出问题,令学生们讨论回答,继而为学生们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哪吒闹海》动画课件,进行播放,这样一来学生们即会带着问题深入到影片的观赏之中。在影片轻松欣赏的过程中,将教师提出的问题予以解决。以此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强度,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活跃课堂的整体气氛,以文本阅读之外的另一种阅读形式,轻松达到将阅读内容深化传播的目的,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4 结语
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参考文献:
[1]谢学华.刍议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J].中国教师,2012,(6):49-50.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实践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存在的误区
1.相关概念模糊不清
生成性教学概念模糊不清,是导致该课程教学实践中认识泛化的主要原因。在对生成性教学的认识与理解上,有的人是从教学意义上来理解,有的人是从心理层面上来理解,还有的人是从立足于生命的高度中来理解。再比如,从教学资源的角度中看,有的人认为生成是基于个体内部的思维活动,有的人认为生成是来自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中,也有的人甚至把外部环境的意外干扰当成是生成性因素。基于此,生成就导致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形式上的互动,而忽略了互动的内涵和效果,只注重形式上的花哨,而忽略了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所接纳。总而言之,由于对生成性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含糊不清,缺乏统一的看法,才导致课堂教学实践中认识的泛化。
2.教学设计主观化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前的教学设计通常都是静态的。教师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资料进行认真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过程的安排甚至教学中的提问行为,都是教师的固有意识和已有经验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教什么、怎样教,很少会考虑学生想学什么、想怎样学的问题,这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从教师教学经验和主观判断出发而形成的教学设计,不但剥夺了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的主动权,同时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有效落实。
3.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也让小学阅读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鼠标代替了粉笔,屏幕代替了黑板,录音代替了示范诵读,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情感碰撞被人机互动取而代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理想境界――联想、想象,也因多媒体所呈现的纷繁视觉材料而受到限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在课堂上也有所表现,但也由于“预设”的静止化而没有发挥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1.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由此可以了解到,智慧涵盖了个体多方面的素质,它融合了个体的知识、技能、经验与能力。智慧在教学中表征为“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是课堂教学智慧。具体来说,课堂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是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教育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技能,体现着教学活动的机智性和创造性,是教师教育文化素质和教学技能水平的综合体现。
2.把读、思、议、练有机结合在一起
宋学家朱熹的“朱子读书六法”提出的“熟读精思、虚心涵泳”,揭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科本位,读书既要做到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朱熹提出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明熟读有助于理解。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朱熹提出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对于精思的方法,朱熹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精心思考的结果。“虚心涵泳”,说明读书方法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考,仔细体会书中的含义,虚心静滤;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为此,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诵读与范读,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认真诵读,可以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孕育学生良好的审美品质;伴随教师精彩的范读,课文中真善美的丰富意蕴会像一股清泉流淌于学生稚嫩的心田,会引发学生情感的波澜,从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这样,语文的教与学便可实现和谐完美的统一。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征在生成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在整个教学期间,教师应找准语言训练点、知识能力生长点,适时创造读写训练的机会,设计诸如仿写、续写等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创作新文本,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3.要做到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书本知识的传达者,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与学生主体性丧失,教学生活成为通过课程授受而进行的规训与被规训的生活,课堂则成为了一个规训与被规训的场域。肖川曾经说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体现教学主体的两面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信条把教师与学生之间本应存在的沟通与理解完全割裂开来了。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不再具有绝对权威,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存贮器,他们通过平等的对话、交流的方式,共同营造一种探究式的教育过程和氛围。通过“学习场域”的建构和不断改造,教师和学生双方通过合作学习、交往对话、行动体验,实现人性的发展与完善。在生成性阅读教学中,平等对话的实践诉求表现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与合作是对话的过程、建构自我意义的对话目标。
4.改变教学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预成性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教学的发展,更不适应动态的课堂,具体反映的课堂上,就是教师按继定的计划和步骤来组织教学,毫无挑战和创造可言,将教师和学生牢牢地束缚住。而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具有重创造、重差异的特点,正如邹广文与崔唯航在《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中指出的那样,“在生成论的视野中,一切都是生成的,都处于永恒的变化过程之中,不再存在一个预定的本质”。这说明,只有用生成性思维来看待社会,研究教学才是科学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推进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教学的演化是多变的,我们要彻底摒弃以往的线性的预成性思维,设计多个框架式的方案,这样才能保证阅读课堂教学的路径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具有生机与活力,并充满弹性和张力。
结语: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它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实践。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是生成追求的目标,所以,在科学的教学预设的基础上,生成性教学就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开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课程建设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其中心环节。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得到许多阅读推广专家学者和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已成为语文阅读的最新发展趋势。“群文阅读”立足于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突破并极大拓宽学生阅读资源的结构和来源,是对传统语文的阅读教学思想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创新,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发展。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他认为统整课程推动了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1]。所谓“群文阅读”,即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2]。大陆名师蒋军晶等人对群文阅读进行了大量成功的实践教学,其中蒋军晶老师上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引起了各位专家学者和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和赞赏。
二、“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可能性
随着知识容量化和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在复杂的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实现个体的自我建构,从而对人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因此,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运而生。同时,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存在“少、费、差、慢”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可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群文阅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二)“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群文阅读”是基于语文学科基础上的特色课程,有利于彰显学校的特色课程文化,从而营造书香型校园,提高整体校园文化的水平。另外,“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教学理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学活力,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研文化。同时,“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吸引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及途径
“群文阅读”是依托小学语文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特色课程,本文主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研究。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群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生成的阅读课堂,需要教师开阔的阅读视野、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开放的阅读胸襟和灵活的教学机智。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要转变自己的阅读教学理念,除了单篇阅读教学,应尝试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重视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指导阅读技巧和方法,充分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另外,除了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境界之外,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合作,如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成立专门的“群文阅读”研究小组,为丰满课堂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学校可邀请专家学者或者优秀教师进行群文阅读讲学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研讨,推动“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给老师们带来更多的经验和启示。
(二)教学内容的建设
“多文本”是“群文阅读”的一个最大外显特征,群文的选择就是依据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议题”就是组选文中蕴含师生可议论的话题,是组选文的组织线索,贯穿选文的始终。议题与选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决定“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群文阅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以编者的身份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整合相应的文本,组成一系列以某种线索为组合标准的文本群,以便服务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参与群文教学内容的选编,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方便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教学内容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设
“群文阅读”教学以单篇文章阅读作为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从而实现个体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粗读略读法,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教师总结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不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与综合、分析与归纳等阅读能力。另外,要教会学生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参与同学的讨论。阅读不局限于课堂内阅读,还可带动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将课内外群文阅读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建设
“共识”和“集体建构”都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词汇,以参与者的不同意见为基础,关注集体智慧的共享,建构文本的意义,从而达到认可某种理解的共识。“群文阅读”是开放生成的课堂,因此其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观点,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交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比较中获得认同和共识。“群文阅读”最终上升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需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师采取鼓励和引导策略,调整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等方面的制度硬性要求,弹性支持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尝试。
通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学习积累,发展思维,进而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可以说,做好这项教学实践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打好基础,也为他们学习各门知识打好基础,为他们一生的发展、一生的幸福打好基础。目前,关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还在积极探索中,“群文阅读”为阅读教学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关于它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生阅读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95-01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理会文章的主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原则,阅读教学具备了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等特征。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将阅读教学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极力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同时也要培养其阅读、赏析、感悟语文作品的能力,全力为现代社会培育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人格健全的复合型人才。
1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1.1让小学生从多方面丰富知识
小学生主要是由以下两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一是直接获得,指的是由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从而变成自身的经验;二是间接获得,就是由阅读经典名著、报纸杂志等来完成知识的积累。书本可冲破时间的限制,保存与传递几千年的知识,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文化的发展。小学生可以就阅读来获取知识,明道穷理,见多识广。因此,小学生可通过阅读,获得课堂外的知识,充实自己。
1.2在深层次上可让小学生得以发展
正所谓“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善辩,使人深刻”,在阅读书刊的时候小学生可从中获得知识,同时直觉与感觉一起参加其中,对信息进行摄取、储存、提取;小学生需要领悟读物的内容,并将其进行分析、推断、综合等思维活动。在小学生阅读之后会形成新的见解、看法,这是阅读所创造的成果。当小学生完成这些活动之后,其智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1.3阅读可以让小学生从多角度提高其审美能力
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拥有统一的文道规律,其对小学生开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时,还要对学生们开展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语文新课程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观,逐步培养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文化品位以及审美情趣。”所以语文的阅读教学拥有了地利人和的条件。况且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多属于文质兼美,例如《济南的春天》、《春》、《荷塘月色》等。小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渐渐受到文化的陶冶,净化心灵,熏陶情操。
2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时效性的对策
2.1让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弥漫生命力
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但这个独特的群体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等,并非教师知识的“接收器”。这就可诠释教师和学生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是要建立在足够的沟通和交往的条件下。但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填鸭式”灌输,这样教学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十分枯燥和缺乏生机活力,缺少学生对于智慧的挑战以及好奇心的刺激,完全体现不出师生在课堂上互动这一要求。新课程改革是需要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尽力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课堂能够真正地“活”起来;让教师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解放。
2.2教师应该极力让语文阅读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语文的阅读教学从本质上说是生活的剪影,语文的真正源头是生活。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存在社会、家庭甚至课堂当中。因此小学生阅读教学要切近生活,使得小学生能够在社会这个大范围内学习语文;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在生活里寻觅美,感受人生的真理,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小学生在阅读相关书刊时,如果仅仅看到静态的语言文字,没有理解作者的情感,没有了解作者生活的背景。所以在咀嚼作品时有时会有所欠缺。此时教师可依靠社会这个大的教学氛围,来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易于理解的情境。从而缩短学生和作者在心灵时空上的距离,领导学生走进作者作品深处,去探索作者真实情感。
2.3积极给予学生评价,并适时予以鼓励
在阅读教学开始时,学生是不明白阅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如果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教师要开启其阅读的兴趣,比如适当的赞许、鼓励,让其增加阅读的兴趣。正所谓:“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因此教师不能吝啬夸奖和鼓励,让学生能够在关怀的气氛中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2.4加强小学生阅读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想真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换而言之即是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并且小学生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果只依赖课内教学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因此一定要加强其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只要将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把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落实好。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初步培养好学生“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爱护图书,才有认真阅读图书的可能性。同样新课程标准里明确要求小学生能够“阅读日常的书报。”但仍然有不少的小学教学的实际条件差强人意,学校里没有固定的阅览室,就算是一个规模很小的阅览室,里面所保存的资料也陈旧不堪,试问这样的情况还怎样实现阅读书报杂志的习惯呢?另外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有限,这也是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关键原因之一。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到当地相关的教育部门或学校专门设置相关的资金,用于购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比如《格林童话》、科学画册、古典名著的启蒙本等等,一旦发现合适小学生阅读的材料都应该给予采购,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扩宽小学生阅读的视野。
篇7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本放在一起作比较,突出它们在主题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简单介绍比较阅读这一方法的两种基本思路:
1.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突出同一作者作品的不同风格,让学生加以区别比较。如,学习杜甫的五言诗《望岳》可与其另一首七律《登高》比较阅读,就可以感到《望岳》整首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抱负;而《登高》一诗则使人感觉到诗人饱经战乱后凄凉的心情。同写登临,二者却有天壤之别。
2.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以突出不同作者的风格特色。如,学习王维的《渭城曲》后,可拿另一位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与之比较,前者借景抒情,表达关切和惜别之情,而后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却给人出乎意料的天清地阔、前途光明之感,二者截然不同。比较阅读法除了运用于古诗教学之外,还可以广泛运用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阅读教学之中。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即在进行比较阅读时,并非任何几篇文章都可以比较阅读,必须是在体裁、题材等方面有着一定联系的文章才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对照,进而突出这一阅读方法的比较性特点。
二、批判阅读突出反思性
1.“反弹琵琶”,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可反其道而行之,从原文本意相反的思路来分析人物,体会感情、把握内涵。如,教学“狐假虎威”时,在学生理解寓意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狐狸狡诈、欺骗的行为虽然不对,但当碰上老虎、自己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它却巧妙地将自己的狡猾变成了一种机智,保护了自我,这恰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2.“迁移拓展”,课文之间的人物、场景、情节等往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学时可结合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迁移,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主题的拓展与升华。在“反弹琵琶”的基础上,将“狐假虎威”与“狐狸和乌鸦”联系起来,分析“狐狸”这一形象所蕴涵的意义,就能启发学生认识到,人应当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财富。从而,狐狸这一形象的意义得到了拓展与升华。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重文本而不惟文本,重结论而不惟结论,敢于“鸡蛋里面挑骨头”,敢于向教材、教师及权威说“不”,敢于发表自己“挑战性”的见解和主张,从而拓展文本的内容,升华文本的主题,这正体现了批判性阅读的反思性特点。
三、个性化阅读突出自主性
1.主题式,确定一个阅读主题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研究。如,读“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让学生围绕“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这一主题去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阅读的主题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的;可以是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考证;也可以是某个思想观点的争论;还可以小到某个字句、某个词的研究。
2.问题式,以问题引起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兴趣,这个问题可以是课本中提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倒向性问题,如读“夜晚的实验”,让学生思考:斯帕拉捷是怎样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还可以是学生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什么麋鹿会长成“四不像”呢?可以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解决疑问。
3.自由式,阅读前既不确定主题,又不提出问题,只给出阅读的范围,甚至连范围也不作界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阅读、去思考、去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激发潜能突出创新性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通常可以采取如下的手段进行训练:1.复述文本;2.改编文本;3.续编文本。
复述文本是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并内化语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文本内容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一过程融入了学生对文本词汇、语句、主题、思想等的理解,是创新的基础。改编文本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迁移”,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后,对文本内容、情节等加以改编,以突出新意。续编文本即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没有讲完的文本,文本故事的结果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学生综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观、价值观等,对文本故事中人物的命运、事件的结局等加以创造性的续写。
篇8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本领,陶冶情操,进行相关知识、情感、态度的交流,能够让人身心愉悦。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将阅读的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具有体会、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本领。这种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该把他们机械的割裂开来”。这里所说的是“重点”,自然还有别的本领。《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逐步教育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本领”,当然还应该包括有朗读,语感、速读、默读等本领。这种各方面的能力被表述为独立阅读本领,独立阅读本领的基础和核心是理解本领。
二、引起阅读兴趣
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语文教学既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又要教育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能否培养出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假设教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教育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增强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阅读感受的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中老师们要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多加关注,尊重学生鲜活的生命存在,树立学生主体牢固地位。在阅读过程中要落实“对话”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树立且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中、相互讨论中、小组交流中去学习阅读,理解词句内涵。学生要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评价,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使阅读过程成为快乐的精神体验过程。
四、养成写作习惯
作文教学往小处说便是处理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难题,写什么属于内容范畴,主要靠学生的生活积累;如何写属于形式范畴,主要靠学生阅读的积累。如何写有关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不但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了解部分语言现象和语言形式,还要有对语言比较敏锐的体会本领和理解本领,这些不是作文教学所能处理的难题,而主要应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处理。所以,阅读教学需要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情况,理解语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立意、选材、安顿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教学中一定要将有关知识用最浅显的、适应小学生认知本领的语言来表述。教材中的课文多为文章的经典或精品,表现手法高超,自然有许多不适宜小学生学习,但只要是文章,除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外,还有一般的、基本的表现手法。又如:作者在具体描写中应用了哪些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这些语言有哪些特色,这些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及表达效果等。
五、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学贵有疑”,知识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阅读也不例外。能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阅读中要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探讨疑难问题。阅读应是开放性的,阅读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如图书馆、网络等。阅读应是挑战性的,要敢于探究未知的,要张扬个性、有创新。阅读还应是实践性的,要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篇9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人文素养;课外知识
一、营造氛围,引导阅读
要引导学生阅读,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宣传活动,带领学生布置教室,每期黑板报有固定的读书角,如“名人读书”“好书推荐”“奇文共赏”“读书一得”等。教室四周悬挂学生自己书写的读书名言,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书香环境中。
其次,设立班级图书架,发动学生买书、捐书,组建班级小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500多本印刷精美、可读性非常强的图书摆上了图书架,教师和学生一起将图书分类,登记造册,制定图书借阅及管理制度。学生可以随时借阅图书,午休、课间常见学生捧一大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学生也可以把图书带回家,利用早晨起床后的时间、晚上回家作业后的时间以及节假日进行阅读。
再次,争取家长的配合,鼓励家长茶余饭后与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带孩子到书店逛逛,选购合适的图书;也可以到邮局瞧瞧,订阅少儿报刊,让孩子有好书好报可读。教师这种有意无意的引导,让学生耳濡目染,许多学生也因此不知不觉地爱上了阅读。
二、巧借资源,拓展阅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因此,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有意识、有系统地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学完节选的文章,笔者总是要求学生将整本书读完。
课外阅读是自由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教师或别人去决定,而该由兴趣决定。俗话说:“开卷有益。”只要学生打开课外书开始读,不管读什么,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实,扪心自问,谁开始读书,不是挑自己喜欢的、篇幅短一些的、情节吸引人的来读?读到人物关系复杂的地方,遇到冗长的描写,有多少人不是大段大段地跳过?因此,名著固然要读,但不适宜强行推荐。当然,“放任自流”,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一种宽容,是寻找合适的时间、地点、场合进行不露痕迹的引导。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表演和竞赛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展示,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能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如开展“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的评选、具有学生个性特色的故事会、办手抄报、给书中一段话配画、写续集、读书笔记、读书周、诗词诵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丰富课程资源,进行课外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也是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课外资源开发的主要依据。教师从教材文本出发,综合学生的实际,精心选择拓展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拓展形式,于课堂教学中最佳时机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将文本和课外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此举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活学活用,训练语文学习的能力,又能彰显教师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完成好单元的学习目标后,剩余的课时就作为学生课外拓展的时间。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阅读实际,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拓展方式。第一,追溯原著,阅读经典。课本中的故事个个精彩粉呈,学生学完意犹未尽,可以推荐他们读原著。第二,融入角色,自导自演。课文内容精彩,人物栩栩如生,适合改编课本剧。第三,说书讲古,故事纷呈。通过讲故事比赛,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阅读的成就感。第四,读写结合,感受深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什么?是听说读写,而其中最重要的两项能力就是“读”和“写”。语文阅读的训练,从某些方面来说,就是为作文教学打基础,作文也是对阅读教学中所学知识的运用。在阅读完古典名著后写读后感是笔者常用的拓展方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感受文章的精髓;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中有针对性地有感而发,有利于读写结合。如《草船借箭》读后感中,有学生表达对诸葛亮聪明才智的敬仰之情,有学生则不屑周瑜的心胸狭窄等。学生选材丰富,观点明确,真情流露。这些活动的开展直接把课本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等知识点融入到其中,不仅省时高效,而且实实在在地将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实到位。
篇10
关键词:语文 小说 阅读
一、前言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教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新性阅读的能力,在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二、从知识能力层面讲,对小说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小说的三个要素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认识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作品的任务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有时候是单一的,有时候是群体的,要能够从作者着墨的浓彩度等方面来判定小说中的主人公;小说中对主人公以及其它主要人物的描写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环境描写有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小说情节的展开有开端、发展、、结局、尾声;从而培养、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的阅读
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课程空间里存在着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作者及编者的对话、学生与作者和编者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社会的对话等,教师只能是对课堂进行科学、周密、切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个体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让学生自主与作者对话并在对话中自行发掘小说文本的意义,能感知到作者、编者的意图,从而让学生在整体把握小说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特征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作者、编者在“对话”中碰撞出绚丽的心灵火花,构建出一道道灿烂的心灵彩虹。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不同,所以只要教师认真组织和积极鼓励,促进学生作出自己的个体反映,学生就会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映,甚至是’突发奇想”,产生出以文本为基础而又超出文本意义的一些新课题、新观念、新问题。在时间分配上,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方法有选段朗读、整篇默读、对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语段进行精读、探究问题时的浏览、概括总结时的略读等等。
四、落实好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启发、引导和形成是我们在“三维教学目标”中要首先关注的问题,因为小说中人物的形象性格、环境的渲染烘托、情节的演化发展,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是因人而异、千姿百态的。学生在品析人物时会将其形象、性格、命运与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人物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并作出自己的评论和情感反映。这时,教师要及时予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在评价交流和情感反映之后及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意识上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哪类人是危害社会而遭人唾弃厌恶的,哪类人是有益于社会而受人崇敬和赞美的;我追求向往什么样的人格品质,我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在人生道路上我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什么……于是,同学们就能从学习中真正懂得真、善、美,明辨假、丑、恶,并在今后的成长生活中自觉践行符合社会发展的规范和准则,同时抵制和批判危害我们社会生活的不良言行,同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恶劣行为作斗争。在实现小说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上,教师的引导就尤为重要了,必须从理想信念、热爱祖国、关注自然、当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多媒体素材的选择设计上恰当进行情景再现,重点抓好情景链接,多用图片视频、音频感染学生,让学生触景生情,情随境生。
五、高度重视小说课文中人物形象对学生的后续影响,强化前瞻性教育
和散文、诗歌、戏剧相比,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作品对学生未来生存、成长的影响是最深刻的。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观念、生活方式、人生选择都会因小说中某一主人公的因素而自我定位,于是他们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道“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懂得“即使‘劫难荒岛’,也要勇于留生”,。素质教育不要求我们的学生未来都当文学家,也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当作家,
- 上一篇:固定资产基本情况汇报
- 下一篇: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