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小学课件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小学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工智能小学课件

篇1

一、人工智能机器人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外形上都显著提高,并且,不断的进行功能延伸。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一划时代的概念产生,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新的创造天地。智能机器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渗透性、前瞻未来性、创新实践性的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机器人教学的教学现状

2000年,机器人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第一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在长沙举行。其目的是刺激机器人新技术的发展;鼓励年轻学生投身机器人技术。2002年,机器人竞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03年,机器人竞赛达到热潮。2004到2009年,机器人竞赛成为了主流,第四届至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分别在河南、广西、陕西、云南、重庆、湖南、青海举行,竞赛规模不断扩大,规格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成绩不断攀升。同时,第五届至第十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也取得了丰厚的成绩。2011年广东省的虚拟机器人竞赛,全省共有12个地市和顺德区报名参赛,参赛队伍106支,参赛学生148人。比赛形式新颖,要求学生现场编写虚拟足球比赛和虚拟灭火比赛的程序,然后进行投影演示,所有的同学都可以观看和学习。2012年的“乐博杯”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竞赛在西安举行,汇聚了众多的参赛者。同学们秉着重在参与、学习交流的态度,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比赛成绩优异,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编程人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兴围小学代表队,他们突出重围赢得了冠军,即将代表中国队去墨西哥参加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机器人竞赛已成为国内科技、教育界一致认同的一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赛事,作为一项富有时代性、创新性、参与性和普及性,适应当代青少年需求,深受当代青少年欢迎的智力开发活动,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面

1、智能机器人缺少科学、可行、实效的教学目标。按照学制的阶段性划分不明确,存在重复学校相同知识的现象,从而导致机器人教材特色不明显。

2、智能机器人教育往往没有固定的教学设计和规划。导致许多教学只能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教学,不能按照学生接受能力有秩序的开展知识体系教学。

3、目前学校教育使用的机器人很纷杂,缺少规范。并且绝大部分并不兼容,开放度低。还有就是教学用机器人单机价格偏高原因是销售数量上不去,导致厂商只能太高价格。

(二)教育资源方面。由于我国各省市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从而导致在教育资源投入方面也是参差不齐,很多欠发达地区软硬件教学设备都严重不足,智能机器人的教学活动很难正常开展。

四、改进措施

(一)资源环境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课堂教育环境的构建策略。建立完善系统的小学教育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课堂资源的开发、应用的管理运行机制。同时,应该加大对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学资源投入力度,以确保所有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同等级的教学资源。

(二)学科教学方面。对于小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教学工作来讲,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目前该门学科在小学教学当中仍属于一种新型的学科,相关教师之前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过相关理论,同时,实践经验也是严重不足。因此,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因此,对教师进行适当的教学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开展的“校校通”工程已经在全国的中小学基本完成,各地区小学已经具备了计算机房,而开展机器人教学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购置教学使用的机器人,从而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即“机器人”实验室。另外,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收集也是一项关键任务。学校可以统一添置一批有关机器人的教学信息资源,例如:教学光盘、教学软件等等。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机器人教学课件,教案等。丰富教师教学参考资料。

篇2

中学美术 教学技术 技术策略

中学美术教学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课程设计中起着完善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中学美术教学让学生在课程体验中不断地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空间。各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为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服务。合理选择使用各种教育技术,能够加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强化学生的教育接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是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文件,它要求“中小学教师能够灵活地使用各种教育理论与技术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技术的选择使用必须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要正确评价中学美术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水平、美术能力、知识基础等,针对不同的学习环节确定教学技术的实现目标,避免缺少思考的美术感官教学与片面的美术视角转化,不断地完善教学技术使用策略。

一、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

在我国,教育技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是运用技术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1]“物化技术”主要指教育中信息技术软件与硬件的使用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智能技术”则是指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技术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与综合素质。

教育技术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的技术,是“教”与“学”的有机融合,而教学技术则是连接“教”与“学”之间的媒介途径,二者都是为了实现课程的最优教学。教育技术中包含了教学技术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是教师转化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体现,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中学美术教学技术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各个流程中选择应用的各种技术手段,比如备课中的文字处理、图片处理、幻灯片制作技术等。第二,中学美术教学技术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采用各种媒体手段来体现的。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内容由抽象向具象的转化。美术学科具有特殊性,在中学美术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技术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图1所示,中学美术教学设计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以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对教学技术进行优化组合。教学技术的选择使用是中学美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的现状

“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2]中学美术教学技术分为视听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视听媒体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在中学美术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计算机的各种软件,各种数码技术的熟练应用使中学美术课程变得多姿多彩;教师采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演示技术进行教学,便于教学内容由抽象向具象转化。

网络技术在视听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实现了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平台。网络技术实现了校园内外以及国内外的同步教学及资源共享,为教师备课、教学演示、师生互动、作业练习、考试评价等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网络环境。另外,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促进了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别化教学”的教育平台,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提高了网络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编程技术与模拟法实现,不断地运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它可以完成智能控制、图像与语言理解、自主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等规模庞大的任务。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在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成为了必然的趋势。首先,它是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好帮手。它可以满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多种需求;其次,它为个别化教学增添了智能的选择与识别。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上的识别为中学美术课程的学生作业提供了识别评价的可能。

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为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提高了中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充斥着信息技术的中学美术课程中,各种技术使用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1.缺少思考的美术感官教学

所谓“感官教学”是指中学美术课经常采用“课件教学――课堂练习”这个由多媒体课件进行感官教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普及,由课件直接到练习成为了一些中学美术教学的主流模式,这种缺乏策略的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部分中学美术课堂成为了缺少思考的感官教学。一方面,缺少思考课程内容与教学技术契合度的问题;另一方面,缺少思考教学资源与学生特点的辩证关系。

不同的美术领域对教学技术的需求不同,教师要重视课程内容与教学技术契合度的问题。中学美术教学分为“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个领域,针对不同的教学领域,教学技术的选择也应不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即属于“造型与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它围绕“装点我的居室”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去装点自己的居室。这个单元让学生初步学习了中国写意花鸟画、版画、装饰画、铅笔淡彩画和挂画的形式美要求,最后通过同学之间的展示交流进行总结,树立学生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课程内容中,有欣赏环节、有知识技能学习的环节、还有学生的练习与评价环节,这三个教学环节中或多或少都需要使用到各种教学技术。教师通常使用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在知识技能学习环节中,教学课件与网络媒体的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补充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并能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比如了解相关的艺术家及其工作室,进一步明确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题材、风格、构图等。也就是在这个重点的教学环节中,教授的知识技能与教学技术的采用契合度尤为重要。中国写意花鸟画中“笔墨章法”是教学难点,是否能够完全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掌握呢?答案是否定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动手技能的掌握不能单靠“感官教学”来完成,需要学生通过体验,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教学课件中播放的绘画视频减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与绘画技术的交流,感官教学无法取代传统的动手技能的培训与学习。“笔墨章法”这个教学内容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堂示范,教师播放的图片与绘画教学视频只能是对这个教学内容的资源补充,教师在学生的实践中针对问题单独指导并示范,这种互动的直观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把握。

互联网的普及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有些课堂教学缺少思考教学资源与学生特点的辩证关系。“教学资源指教学材料可被设计、开发与实施的所有方式。”[3]从广义上说,教学资源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所有支撑教学和为教学服务的各种内容;从狭义上说,教学资源包括教学信息材料、教学软硬件和相关教学系统。在教学中教学资源主要是教师采用的教学信息材料与教学硬件设施。教学资源的选择使用必须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还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采用的教学资源为例:初二的学生处于生理成熟期,个性逐渐形成,对自我社会化发展要求增多,通过以前的美术课程学习有了初步的美术基础,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尽量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兴趣点的美术资源;根据学生掌握的文化知识可以选择学生文化素养范围内的中国画进行欣赏。只有正确评价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水平、美术能力、知识基础等,才能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

2.缺乏准确的美术视角转化

不同教师对课程内容有着不同的美术视角,美术视角转化于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转化过程的准确,以偏带全会导致学生认识的片面性。缺乏准确的美术视角转化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美术视角审视的准确性问题,一个是美术视角转化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片面性问题。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主要依靠教学大纲的规范与其个人的教育能力。教学资源的使用需要进一步推敲,学生首次在美术教学中对某一美术门类的体验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对该美术门类的主观经验主义,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的同时要思考该资源是否能够准确地带给学生正确的美术视角。比如《装点我的居室》的第一部分,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题材、风格、构图、等,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经典的写意花鸟作品,并明确告诉学生不同时期写意花鸟的特征,树立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正确认识。

三、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的改进策略

中学美术是技能、审美与艺术创造力的结合,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美术学科能力,还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教育技术,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4]。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围绕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技术展开,它包括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精简组合策略、“教”与“学”并重的产生激发策略、重视课堂内外的发散拓展策略。

精简组合策略以教学内容为主体、教学技术为依据。不同的教学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在学习上既有潜在的功能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地组合多种教学技术。并不是现代媒体手段使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合理安排教学技术的使用顺序,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

产生激发策略强调了在应用教学技术过程中“教”与“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奥苏贝尔与加涅提出以“教”为主体的教学理论,强调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接受学习”强调了学生的认知因素,“构建主义教学策略”指出了“学”的重要地位,美术知识技能的认知与掌握是由学生主动构建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选择互动多样的形式实现。在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中,要使用有效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自主地完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的积极和热情。

发散拓展的媒体选择可以积极地把课程资源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或以多媒体、或以软件、或基于网络、或采用仿真试验模拟等不同的技术支持课堂内外的教与学。由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广泛性,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的选择要为学生考虑到学科知识的发散与相关领域拓展的可能性。教学内容的发散与拓展分课内与课外的发散与拓展。课内的发散与拓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该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认知特点,在一定范围内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联系起来的教学活动,它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探究了创新的学习意识;课外教学内容的发散与拓展以学生兴趣为依托,对课堂知识技能进行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均衡个性地发展。

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技术,教师不断地完善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设计出不同的学习方式与活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保证了能够高效地进行中学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4).

[2] 张敬涛.教育信息化实用技术指南[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认知水平;教学情境;交互性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6-0063-03

1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概述

1.1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定义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属于多媒体课件中的一个种类,除了在课件中能集成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教学媒体外,最主要的是课件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交互功能,使得学习者能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跳出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计划,也利于学生课外进行自学。

1.2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1)教学情境游戏化。爱玩是人的天性,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抓住了这个特点,在课件中设置了相关教学情境,通过教育游戏来呈现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使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要学的新知识,让学习者在玩游戏当中来完成学习目标。通过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和挑战心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显著增强。

2)良好的交互性。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形式多样,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如通过菜单实现课程内容导航、通过文本输入接受学习者输入的数据、通过热对象实现链接等交互功能。

3)信息处理智能化。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在开发时由于可以进行脚本编程,而且支持数据库操作,还可应用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因此可以实现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例如:学习者在课件中进行习题测试时,课件会根据学习者的回答情况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因材施教。

1.3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工具

1)Authorware软件。该软件是由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它的最大特点是创造了基于图标的创作方式,用可见的流程贯穿课件制作的整个过程,清晰有序。Authorware的优点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和丰富的函数库,其提供的11种交互方式能轻松实现各种交互效果,丰富的内置函数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功能。

2)Flash软件。该软件是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但现在被许多课件制作人员用于课件设计和制作,因为它不但能集成多种教学媒体,还能制作出具有较强交互性的动画文件。另外,还可以通过内置的ActionScript脚本语言进行编程,实现更高级的交互功能。

3)方正奥思。方正奥思是北大方正公司开发的多媒体集成创作工具,具有直观、简便、友好的用户界面,可以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影像等多媒体素材集成编辑,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因其操作简单方便,适合普通教师使用。

4)PowerPoint。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制作幻灯片的软件,该软件制作的电子文稿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学术报告和会议等场所,当前很多教师用其制作课件。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比较简单,很容易上手,不足之处就是表现形式单一、交互功能比较弱,比较适合制作演示型课件。

2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教育时,要以其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不要提出太多和过高要求。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系统整理归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2.1 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地感知事物的整体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个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主要由自己的兴趣支配。小学生的记忆主要以具体形象识记、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2.2 想象、思维的特点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相联系的。

2.3 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低年级小学生虽然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

2.4 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是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常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2.5 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进行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

3 小学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在设计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时,要依照上述的小学生认知特点和教育规律来科学地进行,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件设计要定位于辅助教学和促进教学

在设计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时,课件内容和课件的组织形式要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制定,要选择教学所需要的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素材;在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特点,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

3.2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当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因此,在设计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时,应当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般在课件设计时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意境导入、音乐导入和游戏导入等交互来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提问,观察演示、组织讨论、联系实际和实物刺激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某公司开发的“悟空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软件中有个“看单词找图片”功能,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境,学习者看到出现的英语单词后,只要点击与该单词含义一致的图片,就能在断桥上架上一块木板,帮助两只小鸡顺利过桥,使学习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快乐地学英语。

3.3 科学地整合学习资源

整合学习资源可以更好地支持学习者学习,因此在设计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时,除了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源外,还要提供一些用于拓宽加深知识的学习资源,提供与学习资源相融合的辅助工具等。但是要注意提供的资源要与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难易度要合适。

3.4 提供学习评价与反馈功能

为了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课件设计时要提供评价和反馈功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例如:根据学习者在课件中做习题测试的得分和学习过程的记录来了解学习者学习情况,通过留言板中的提问内容来了解学习者没有理解掌握的知识点,以便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5 注重课件的交互性

课件的交互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学习者与课件之间的交互,即人机交互方式;另一个是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即人人交互方式。因在互动式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要采用相关技术来实现这两种交互方式。人机交互一般用Flash或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结合脚本编程来实现;人人交互一般以留言板或聊天室的形式呈现,要通过Web编程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来实现。

3.6 提供适当的帮助信息

为了让教师和学习者能正确方便地使用课件,在制作课件时应当提供对课件的使用说明和遇到疑难问题时提供帮助信息。课件使用说明可以通过在课件首页中设置帮助按钮或图标来实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则应当根据学习者具体的情形和需求来提供相关帮助信息。

4 结束语

由于课题组研究和实践的时间有限,对于小学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阐述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今后将继续致力于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教育界专家和教育软件公司加入这方面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互动式多媒体课件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瑞仪.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夏丽君.交互性教学动画的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6]李俊霞.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703-704.

[7]谭波涛.基于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1):44-47.

[8]李萍萍.浅谈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交互设计[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82-83.

篇4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CAI;面向对象思想;协同创新;智慧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019-03

0 引言

多媒体技术是20世纪80年展最迅速、最活跃的技术。大量的科学工作者和教师正在为推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产生了大量的论文。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学术性较强的刊物来刊载多媒体研究方面的论文,因此对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上的相关文章进行整理和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内容相关发表在2011年的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研究热度比去年(2010年)有所升温,这说明多媒体相关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实际系统中,并且“其他应用”类的文章数目和所占比例的增加,也说明多媒体应用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里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相关文章也大量涌现,大部分都是应用到具体的学科教学的文章,再就是关于课件开发流程,开发工具及改进的文章也较多,而且刊物级别也不高。多媒体CAI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里的应用之一。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把多媒体CAI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来研究,成为一个整体体系,还没有这么做的。查阅并分析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对多媒体CAI研究的内容界定也说法不一,通过研究分析最终确定本文的多媒体CAI的研究内容。同时找出了多媒体CAI现在存在的不足,将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当前的不足,提出解决当前不足的方法,并提出了企事业联盟运行平台架构和理论基础。

1 多媒体CAI概念

多媒体CAI概念的由来首先要追溯到媒体的概念。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媒体在计算机中的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新的物理实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等;二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通常指后者。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通常情况下,多媒体并不仅仅指多媒体本身,而主要是指处理和应用它的一套技术。因此,多媒体实际上常被看作多媒体技术的同义词。多媒体教育是多媒体技术众多应用领域之一。多媒体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包括将计算机直接用于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各类应用。按照课程内容相关性对教学软件进行分类,在教学软件中,内容特定软件为课件,内容相关软件为学习资源,内容无关软件为学习工具。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教育和CAI,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这里所研究的多媒体CAI等于多媒体加CAI。广义上指教学软件总称。并不是特指课件本身。因此,这里的多媒体CAI包含的内容如表1所示。

2 多媒体CAI的现状

目前,多媒体CAI课件开发人员的组成由组织管理人员、CAI教师、学科教师、编程人员、艺术教师等人员组成。开发课件的组织机构一般是学校或者是专门进行软件开发的公司,如果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开发,一般都是面向个人的教学软件,无法成套,成体系。因为学校有关资金和一些实际情况制约着。如果是专门进行软件开发的公司进行CAI课件的开发,又会存在教育性不强,价格昂贵等一系列问题。当然,在这方面也有做的很好的公司,如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这是一所有高校科研团队支持的进行中小学教育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公司,目前的产品已经投入市场并且很成熟,而且已经占据了中小学的大部分市场。另外还有洪恩教育软件公司在国内也比较知名。针对目前我国多媒体CAI发展的现状,归纳出多媒体CAI现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开发机构分散,不系统,导致开发人员也分散,各干各自的。②开发出的教学软件也是不成体系的,各自为各自的服务,不能成系列,成套,成批。③开发出的教学软件由于是各自开发的,通用性不强,可移植性不强。④开发人员之间没有组织结构,相互之间没有沟通,联系,重复开发,资源浪费。⑤开发人员层次不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开发的教学软件也良莠不齐。

3 面向对象思想

在对多媒体CAI进行设计和开发时可以借鉴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有助于设计出可扩展的、灵活的和模块化的多媒体CAI。下面对多媒体CAI中的面向对象思想作详细分析。

面向对象是一种新兴的程序设计方法,或者说它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范型,其基本思想是使用对象,类,继承,封装,消息等基本概念来进行程序设计。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OO)是当前计算机界关心的重点,它是90年代软件开发方法的主流。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很宽的范围。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式界面、应用结构、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结构、CAD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领域现在可以扩展到多媒体教育领域了。面向对象的特征如下:

①对象唯一性:每个对象都有自身唯一的标识,通过这种标识,可找到相应的对象。在对象的整个生命期中,它的标识都不改变,不同的对象不能有相同的标识。

②封装性:在面向对象思想中,封装指的是使对象成为黑箱的概念,这样当使用对象时就不知道它的内部工作原理。在模式方面,这一概念就变成了创建这样的类型:类型是预先定义的,并且只要引用该类型就可以很容易地在任何地方创建和交换数据。这样便实现了面向对象思想中的封装性。

③继承性: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把这个已经存在的类所定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加入若干新的内容。软件重用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可以通过继承实现软件重用。在编程语言中,通过子类提供这一能力。

在软件开发中,类的继承性使所建立的软件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这是信息组织与分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简化了对象、类的创建工作量,增加了代码的可重性。采用继承性,提供了类的规范的等级结构。通过类的继承关系,使公共的特性能够共享,提高了软件的重用性。

④多态性:多态性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多态性增强了软件的灵活性和重用性。

4 面向对象思想的多媒体CAI

根据面向对象思想中的去藕合和内聚的设计模式,宏观上,首先需要成立一个企事业联盟,该企事业联盟基于多媒体CAI资源建设平台来展开工作,由政府、学校、公司共同构成。其中该联盟中的学校代表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公司代表企业,政府作为纽带。用来解决第一点不足,开发机构分散,不系统,导致开发人员也分散,各干各自的情况。该企事业联盟体现的是面向对象思想中的整合的思想。把多媒体CAI看待成是一个整体工程来进行管理,企事业联盟作为这个整体工程的总的管理者或者是组织机构。通过这个企事业联盟来制定统一的制作规范,建设教学软件资源库,人才培养计划,统一的培训机制,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发展扩大规模,吸收新力量;定期举行政府、学校、公司的资源建设交流会、研讨会,加强政府、学校、公司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该企事业联盟注重破除政府、学校、公司之间的沟通壁垒,实现相互之间价值增值;以提高多媒体CAI的教学软件质量,共建共享教学软件资源为根本出发点,以满足公司盈利需要,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政府为纽带来实现这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和互动。政府、学校、公司三者关系如图2所示。

其次以企事业联盟为后盾加上协同的理论基础发展成为企事业联盟运行平台架构。如图3所示。

该企事业联盟运行平台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1971)提出协同的概念。“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 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另(Veronica Serrano·Thomas Fischer,2007)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的合作绩效变化理论。该理论主要从行为互动维度(X轴)、资源整合维度 (Y轴)两个维度来动态描述协同创新对合作绩效产生的重要影响。其中,行为互动维度主要包含互惠信息、共同约定、系统协调、优化同步等协同要素,资源整合维度主要包含信息、目标、性能、行动等创新要素。如图4所示。

企事业联盟运行平台架构给多媒体CAI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有了这个发展平台,微观上,可以按照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思想来系统的开发多媒体CAI软件,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单元测试阶段,验收测试阶段,维护阶段。软件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学生、教师、编程人员等各类人员的通力合作,并结合具体学科的特点,以此提高开发效率,保证软件质量。

第三,在企事业联盟运行平台架构下,进一步开展多媒体CAI的设计、开发和研究。有了统一的规范,加之企事业联盟运行平台架构,通过面向对象的特征的启示,得出以下的解决办法。

①由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得出可以建立多媒体CAI资源库(积件库)。在面向对象思想中,封装指的是使对象成为黑箱的概念,这样当使用对象时就不知道它的内部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把课件也看成是封装好的一个一个积件,有些使用者直接可以拿过来二次使用,而不用去考虑这个积件是怎么编程的,怎么生成的,增强了重用性。同时加强这类可编辑课积件的研制和开发,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联合攻关,开发出丰富、实用的可编辑积件系统并推广应用。

②由面向对象的继承性得出可以开发出一些课件、积件、软件的二次开发工具。这些二次开发工具留有进一步生成课件的接口,同时集成了一些其他开发工具,这些工具也可以重新封装,作为新的使用工具,使用者不用考虑其原理和背后的编程代码,直接拖过来就可以使用,大大的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难度,更利于一线教师开发出更符合教学目标的课件或者教学软件。

③由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得出可以从资源库里原有的积件加以改进生成新的多媒体CAI,并不用彻底从头开发,这就需要在积件的编制和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遵守统一规范和标准,并留有接口,注重资源整合和共享。

5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CAI的发展已经朝着智能化、协同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前进。多媒体CAI与当今的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有机的结合,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

①智慧化:像智慧校园,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一样,智慧教育也将越来越多的影响多媒体CAI的未来发展。这需要当前很多先进技术的配合发展,如物联网技术,云技术,网络技术等。②游戏化:将越来越多的教育游戏引入多媒体CAI中,使学习变得越来越轻松,寓教于乐。③体验化:将可穿戴技术引入多媒体CAI中,学习者将身临其境,同时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特点,选择适合学习者的多媒体CAI资源,按照自己的人脑的联想的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多媒体信息,改变以往的学习感悟;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仿真环境,学习和探索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接触到的事物,为学生提供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这些都将让学习者有全新的体验。

经过无数科研工作者和学者的不懈努力,如果再能得到国际的专家的指导和帮助,相信多媒体CAI的未来发展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史元春,徐光祐,高原.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2011[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2.7.

[2]王国权.大学计算机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8:213-214.

[3]庄燕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4]张福大,房飞.浅谈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过程[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42.

[5]张艳超.面向企业教育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探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95-96.

[6]卢春燕,雷景生,邢诒杏.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在CAI课程制作中的应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6.

[7]Veronica Serrano,Thomas Fisch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J].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2007,(18):599-615.

[8]蔡晓敏,杨玖琳,顾君忠.面向对象技术在多媒体CAI开发系统中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2.

[9]庞志.面向对象的多媒体数据库在CAI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5.

[10]郑小军,王屹,卢文华.论多媒体CAI课件(积件)开发的模式和多媒体素材库(积件库)的规划与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0.9.

[11]李文莉,张际平.软件工程的管理思想对多媒体课程开发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2.5.

篇5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指对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它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式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研究生物体(包括人类)是如何感知事物的,属于认识科学的领域;二是如何利用计算机,在给定任务的前提下,研究实现模式识别的理论和算法。第一方面是生物学家、神经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内容,后者则是数学家、信息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研究内容。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系统和阶段性的成果。

语音识别是模式识别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把人类讲的声音、单词和句子转换成电子数据并保存在计算机内。语音是人类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在现实语言学习环境中,如果学生能够以最为轻松的沟通方式,即语音进行学习交流,则学习的收获将是最大的。使用计算机作为语音输入的难点在于人类语言和多数传统的计算机输入存在巨大差别。计算机程序能够对正确的输入产生一个准确且可预知的答案,而人类语言和所讲出的词汇和句子却不是精确的,甚至是模糊的。每个人的声音不同,相同的词语使用不同的语调、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即使如此,语音识别技术在近十年来依然克服了不少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语言教育中,利用计算机系统和模式识别技术,识别语言教育中学生的读音是否正确,句式发音是否标准,不但能纠正学生的语音,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加学习乐趣,还能增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传统语言教育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媒体是语言教学的工具,教材是语言教学的内容,学生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总体来讲,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学设计而进行,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是语言教育主体的客观事实,使得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很难自由发挥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语言教育要求听、说、读、写4个环节缺一不可。在语音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中,读、写环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占比例较重,而听、说则由于多种原因而被忽视。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外文电影和语音音频在网络中越来越普遍,很多网站还提供在线广播,大大地缓解了“听”这个环节,但“说”的环节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法确定发音是否正确,以及句式理解和整个语句发音音调是否满足要求,这必然造成所谓“哑巴”英语的普遍存在。在香港和澳门以及台湾地区,英语应用的社会环境客观存在,学生能够将所学语言直接应用到生活中。但大陆恰好相反,尽管大陆地区已经将英语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但社会使用率依然很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鲜有人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在学习这门语言时,没有“说”的环境,因而无从知道自己是否能将所学语言准确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相当于是学习了一门“哑巴”语言。

2新一代语言教育系统

新一代语言教育系统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解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二是解决语言学习环节中“说”的关键环节。另外,也要提供听力资料、多媒体游戏和其它寓教于乐的学习资料

2.1普通语言学习课件

基于互联网络的语音学习课件在网上非常多,简单的如背单词、在线广播、听力测试等。这些学习软件都解决了学生是语言学习主体的问题。不如背单词软件,学生不但可以选择内容广泛的词典进行背诵,如英语四级词典、六级词典、toel词典、gre词典、考研英语词典等,有些还提供英文小说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不认识的单词,利用简单的鼠标点击操作可选入学生自己创建的生词本中。对于生词本中的生词,采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法,要求学生在规

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并对学习的单词进行分级管理。

记单词的同时,还可以用图片、语音提示学生,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大量的词汇,不仅仅是记忆字形和音节,还能根据语音和图片联系到词汇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在线广播能够让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最新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知识,能使学生迅速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如英语教学时,有时连教师都难以分辨清楚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发音规则,即使在网上可以查询到相关资料,也很难真正地体会明白。借助于在线广播,这一问题可以轻松得以解决,如果能听懂语言广播,则语言应用必定可以达到新的高度。许多在线网站不但提供音频资料文件,有些还提供讲解,甚至提供英文视频加中文翻译。

上述所讲到的学习课件中,有些是基于windows平台,有些是基于移动平台,如android或apple。这些课件利用网站服务器作为中转站,学生可以在各平台的学习中做到数据同步。

2.2基于模式识别的语言课件

上述所讲到的课件能够推动学生掌握基础英语学习,但不能促使学生很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如果有一种软件能够像教师一样随时监督学生学习,纠正学生发音和判定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准确,必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模式识别的语言课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模式识别的语言课件其核心功能就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学生的发音,比如音标和单词的发音、句子的发音、段落的发音、实时场景对话等。语音识别技术实际上已经应用得比较广泛,典型的有google的语音输入法、qq的语音输入等,但将语音识别用于语音教育却少之又少。

如果能够将人脸识别,甚至行为识别结合在一起,则语言教学软件更能将实际问题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去。由于人脸识别和行为识别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加上技术本身的难度,因而限制了其在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随着硬件技术的提高和识别算法的改进,人脸识别和行为识别将成为可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能够根据学习者的表情、声音、行为,识别到准确的思想表达。

2.3rosetta stone

美国rosetta stone语言科技公司是语言教学领域的领先者,它提供包含英语、中文、法语以及其它冷僻小语种在内的30种语言学习课程。和其它语音学习方法不同,该教学软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多媒体技术和人工识别技术,模拟了母语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必切换到熟悉的语音环境,直接利用新学到的知识处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这样的方式,它可用超乎想象的速度帮助学习者实现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图像、动画、声音、文字永远联系在一起,学习者通过观看图片或者视频、听标准语音和查看文字提示进行语言学习,像学习母语那样自然而然地学会外语。

听说读写是学习任何语言的标准过程,rosetta stone全面提供听、说、读、写4种语言技能的互动,同时提供预习、练习和测验多种模式,还有游戏、小说阅读等多种互动,为学习增加乐趣。

在听方面:学习者听到的是标准发音,系统平台就如同母语“外教”一样,可以按照要求解读每个单词、短语、句子,以图片的方式解释其意义,还可以放慢语速读出发音。

在说方面:这是该软件最有特色的部分,利用语音识别系统和评测仪,它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出学习者的发音与母语发音的区别,并提示学习者重新发音,进一步提高口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读方面:有别于其它软件,系统提供视觉化的图像和与其紧密联系的文字,以游戏的方式要求学习者快速匹配和阅读,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习对文字和句意的理解,增加阅读的乐趣。

在写方面:软件利用键盘输入式和字符块式两种方式进行写作练习,在语音或者图片提示下,自动检查并快速诊断学习者的拼写错误并不断提供更多机会帮助学习者练习,从而提高正确率。

3结语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提高,模式识别技术在语言教育中的应用瓶颈得以突破,必将在语言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一作用是传统语言教育无法实现的,它使得学生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模式识别技术的软件系统,能够提供一个虚拟现实环境,学习者利用此环境,能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真实场景,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关键词:Flash;交互技术;多媒体课件;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14703

0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教学、科研及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已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该技术尤其对广大教师教学手段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是多媒体技术中的一种,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集教育技术、艺术表现于一体,从而成为参与、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给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1]。Flash多媒体课件有三个特性:集成性、智能性、交互性,其中交互性处于中心地位,它起桥梁和沟通的作用,既是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核心,也是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成败和辅助教学能否顺利进行。但从人机交互的层面上,操作交互是软件界面交互性和学生操作软件熟练程度的综合体现[2]。目前很多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交互类型单一,常常忽略了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多媒体课件带来的操作交互的乐趣和价值[3]。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但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多媒体课件由之前单一科目的课件如何转化为集德智体美于一体的综合性课件,由简单化的操作交互如何转变为综合性的操作交互,更能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化的统一,这是本研究关心的课题。

1Flash多媒体课件交互设计现状

在Flash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增强课件的交互性,用来辅助课堂、网络及远程教学,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是影响资源质量及学习者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游戏的趣味性融入具有学科性质的Flash多媒体课件知识点考核中,通过全方位的交互操作来增加学习者对学习知识的渴望[4]。

分析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研究侧重于网络交互理论和设计及教学互动理论,关于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案例研究阶段,探讨基于Flash的多媒体课件操作交互设计的文章尚不多见。国内网络课程及远程教学中涉及的多媒体课件有很多,但在Flash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设计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综合性多媒体课件不多;②多媒体课件大多使用鼠标点击型和鼠标拖动型操作,交互功能简单,单纯以这两类操作交互来完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形成的是以演示为主、操作为辅的多媒体课件,无法达到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教学目的;③灵活性差,不能体现综合性、设计性的课件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效的交互操作应该对不同环境的Flash多媒体课件中所运用的交互进行分类,再考虑Flash多媒体课件中应该运用哪些操作交互来合理搭建学生自主操作的综合性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操作结果给予直接的客观性评价反馈。笔者对Flash多媒体课件中使用的交互操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如图1 所示。

2Flash多媒体课件操作交互设计案例及特色

2.1Flash多媒体课件框架

目前,大部分多媒体课件都是一门课单独做成课件,在“因材施教,以人为本”这个大教育背景下,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素质教育有很多内涵,包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所以单一科目的多媒体课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综合性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操作交互,不仅考虑了学生与内容的交互,而且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多媒体课件带来的操作交互的乐趣和价值,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下面以多媒体课件“七巧游戏乐园”为例,具体阐述基于Flash 的操作交互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该Flash多媒体课件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共分七个功能模块,即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和“拓展”,如图2所示。在“语文”、“数学”和“英语”模块的安排上,采用闯关的形式,依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由记忆到分析的原则,分三关开展学习,各模块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相互衔接;在“科学”、“美术”和“音乐”模块中,分成“初级”和“高级”两个功能模块进行学习;在“拓展”这个模块采用答题抽取游戏的形式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2.2操作交互案例设计

课件操作交互理念是多种操作交互相结合,利用时间、生命、得分等机制激励学习者进行交互式学习,以具体的数值形式量化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及交互效果,促使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5],不仅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还保证了学习的可持续性[6]。

2.2.1鼠标点击型操作交互

鼠标点击型是Flash多媒体课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交互类型,是多媒体课件中最基本也是经常使用的操作交互,包括按钮引导型和文字引导型两类。按钮引导型通过按钮引导来设计学习,文字引导型通过文本(静态文本或动态文本)说明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操作。但此类操作交互性不强,学生只要用机械性的鼠标点击即可完成学习。笔者以英语模块中的疯狂单词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图中,在疯狂单词下方有许多字母按钮,学习者需要单击界面上的数字,此时右下方会出现图片提示,学习者根据提示单击下方的字母按钮来完成单词的拼写,然后单击旁边的“check”按钮进行判断,课件会自动进行判断。假如输错可以单击“clear”进行这个单词的清除,然后再次进行单词的拼写。如果学生在单击中出现多处错误,单击“重来”按钮还具有操作还原的能力,使舞台上的对象恢复到初始状态。

多媒体课件中所阐述的鼠标点击型操作交互,不全是设计按钮,还包括一部分Flash软件中本身可以做交互的组件,例如单选、复选以及组合框按钮等。

2.2.2鼠标拖动型操作交互

鼠标拖动型操作交互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匹配型,通过设定答案的位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将答案拖动到给定位置的框中。第二种是连线型,课件中课后练习和游戏部分是最常用的交互形式,教师可以通过连线题的设计让学生回顾旧知等。笔者以科学模块中的拼地图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让学生自己拼地图,使其真正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性。该操作交互在操作方式上要求学生对多个实际对象进行控制,避免了单纯利用鼠标点击和其他控件代替对象控制产生的问题。学习者在进行测验时它需要将旁边的省份块拖到该省在中国地图的位置上,当学习者感觉无从下手时,可以单击旁边的“查看原图”按钮寻求帮助。

2.2.3文本输入型操作交互

文本输入型操作交互主要是通过输入文本框来记录答题结果,提交后,课件会判断正误,并给出相应评价。笔者以拓展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单击界面上的“开始”按钮,这时界面中的大转盘将会高速转动起来,当它停下来时,在每一个色块中会出现一个数字,学习者需要找出这组数字的规律,然后完成结果的输入,最后单击“OK”按钮。如果回答正确,课件将随机抽取一个“**七巧板游戏”,如果学习者对此游戏感兴趣,单击“进入”按钮进入该游戏;如果回答错误,单击“关闭”按钮后,再单击界面下方的重试按钮,大转盘将会重新抽取一组数字,学习者继续作答。

2.2.4键盘按键型操作交互

这种操作交互类似于趣味性游戏设计,通过特定的按键来进行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笔者以数学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学习者按键盘上的“”、“”、“”和“”键控制羽毛矮人的运动,学习者在进行此闯关游戏需要拿到界面上的所有钥匙才能进入下一关,每把钥匙是一道数学题目,在闯关过程中,上方的小精灵将会阻挠学习者获取钥匙,学习者共有三次机会闯关,同时游戏会进行计时,当学习者用完时间或三次机会时,闯关失败。

2.3基于 Flash多媒体课件操作交互设计的特色

通过制作这种集德智体美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媒体课件,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操作交互,使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大大满足了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要。这种综合性多媒体课件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3.1多媒体课件中科目的综合性

目前大多数Flash多媒体课件都是单一科目的课件,而本研究设计的集德智体美于一体的综合性课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2.3.2多媒体课件中操作交互类型的多样化

现有的基于Flash的多媒体课件,主要以鼠标点击型或简单的鼠标拖动型的操作交互为主,而本研究在这种简单化的操作交互基础上,提出综合使用多种操作交互技术,形成操作交互综合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

2.3.3鼠标、键盘的操作交互层次分类清晰

首先要弄清楚Flash课件中不同类型的操作交互的特点,然后才能将不同的知识点渗透到各类型的操作交互中。如果Flash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时总是以单击、点击和拖动作为交互,将导致知识点的设计单一,应用操作交互的方式简单化,学习者无法体验到操作交互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3结语

伴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现实方向发展。目前,操作交互是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对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进行很好的考核。但显然只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交互对学习者进行知识考核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为了设计出更多优秀的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者还应从学习者本身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环境出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思路,为Flash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设计打开更多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梁洁,岳丽娟.Flash课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2011(9).

[2]王荣芝,杨雪,于洪涛.网络虚拟实验的交互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2):6365.

[3]刘凡丰.网络教育中的四种交互及交互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2(6):2830.

[4]张学军,李刚.基于Flash的虚拟实验操作交互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9):8488.

篇7

【关键词】终身教育;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1-0019-04

【作者简介】马丽洁(1976—),女,呼和浩特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软件开发、高职教育

早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经过50年的发展,终身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目前,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前进方向。在积极提倡“活到老学到老”思想的同时,我国政府更应该关注终身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全面推进远程教育的发展,为更广泛人民群众的教育提供资源。因此,积极推进远程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现在的远程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网站,而是一个能让学生、教师和教学单位进行互动和交流的系统和平台,需要更扎实的设备基础和更先进的技术支持。因此,将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有机地结合尤为重要。将信息技术充分地融入到远程教育中能够有效地促进远程教育的建设,对提高我国教育的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远程教育与当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是指依托计算机等载体,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的技术。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研发、安装并应用相关的信息系统和软件,为人们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方式。远程教育是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电视、电台、电话以及面对面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的一种教育模式。在远程教育中,来自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从而更方便地学习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整个远程教育系统既可以将不同地方的学生、教师、教育单位结合在一起,又能有效地保证他们之间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对于远程教育而言,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应该是其贯穿始终的技术基础。因此,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并不是单纯地将两者相加,而是真正将信息技术融入远程教育中。这里的整合不是“混合”而是“结合”,是将信息技术渗透到远程教育系统中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要求我们根据实际的教育内容灵活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效率,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升华。

二、远程教育与当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积极意义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远程教育与当代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能够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1.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远程教育与当代信息技术整合对教学形式多样性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远程教育的教师更多是一种单向的传输,很难得到同学们的实时反馈,因此,他们在设计课件时就要做得更形象更生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更清晰地表达出来,以方便同学理解。因此,远程教育中教材的类型往往要包含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2.发挥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结合无疑给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过去,教育受教学地点所限,很难实现跨国交流,而出国留学等形式也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教育资源很难实现共享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阻碍。然而在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融合以后,各国的教育资源依托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知识共享网络,为世界各国渴求知识的同胞分享书籍、报刊、教学视频和课件等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使资源的共享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增强教学方案的个性化

远程教育与当代信息技术整合对教学方案个性化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杰出成果,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给远程教育的建设注入最新鲜的活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建立智能导师系统,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的采集,建立学生行为表现库,了解学生的兴趣及其自身的天赋或优势,从而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促进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通过这个学生行为表现库我们还可以分析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步。

4.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掌握学习的技巧,增强自学能力是学生进步的根本方式,因此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必然是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的,而远程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和便利的渠道。远程教育本身就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平台,加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便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选择时间和地点接受远程教育,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自己喜欢的教师,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增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促进教学管理的自动化

传统教育中学生的管理一直是学校的头等大事,从布置、收取、检查作业到为学生答疑解惑,从维持班级纪律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一系列的任务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够使远程教育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可以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教师只需要在远程教育系统中输入相关指令,系统就能自动地帮助教师完成布置作业、收取作业、检查作业、错题解析、测试评分等多项任务,不但能够帮助教师减少冗杂的工作量,还可以详细记录学生的课堂和课后表现,为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提供最原始的资料。自动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整合的应用

远程教育与当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为Web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我们应积极做好这三个方面的整合,完善远程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1.Web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

Web的原义是指网,在信息技术中的含义为网页、网络、互联网等,是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正如其最主要的功能———信息传输所示,Web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能够为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分享提供高效的信息交互平台和广阔的交流渠道。Web技术与远程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全球的学生带来更丰富更全面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能降低教育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使得学生学习操作更加便捷更加有效,为人们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方式。Web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主要表现为用户的注册与登录、网上阅读课件、完成在线练习、进行远程测试等各个方面,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Web技术来设计和完善网页内容,并通过建立数据库为学生提供课件、作业、测试等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便捷和自主。同时,Web技术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动静结合的学习模式,避免网上学习的枯燥情绪。例如,在认真学习完教师上传的电子课件后还可以去视频室与同学进行讨论,将所学的内容活学活用,动态地完成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2.多媒体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顾名思义即为能够提供多种传播媒体的技术,目前主要的形式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将多媒体技术灵活地应用于远程教育中,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方式,带来更直观、更具表现力的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多媒体技术在表达上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极大地避免了教师冗杂的讲解,重复多遍却还是不被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简单演绎就可以轻松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丰富多彩且灵活多变的教学不仅为他们减少了将学习内容形象化的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对课件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可以体现在整个远程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远程教育系统中,除了可以看到基本的文字以外,各种图片也被充分地应用于课件中的各个部分,每个实物的讲解中都有其对应的图片作为参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在学习电子课件的时候,还可以听到教师讲解的声音,配合ppt等方式将学习内容分析得透彻明晰。此外,课件中也穿插着动画、视频等更形象的表达形式,这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信息安全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

与传统教育相比,远程教育可以摆脱时间、地点的局限,具有教学方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等优点,然而对于教育的安全性而言,远程教育却处于劣势地位。传统教育中,教学内容存储于书本和教师的大脑中,犯罪分子很难窃取机密内容,对教育系统展开攻击。而在远程教育中,尤其在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充分融合之后,由于网络环境空前开放,所有的信息和资源实现了共享,给犯罪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这时,就需要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者们在整合过程中加入信息安全技术,利用信息技术为远程教育的安全性提供保障。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之中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信息安全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主要应用于远程教育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对远程教育网站设置访问控制,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限制不同用户的访问内容,从而提高系统中重要文件的保密性。此外,还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可以对用户设置不同的身份和密码,防止非法人员进入,也可以对文件的访问设置密码,保护重要文件。目前用得比较多的信息安全技术有防火墙,这是一套非常成熟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能够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并做出限制或允许通过的决策,能够有效地防止不良信息渗入远程教育系统。比较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还有数字签名技术,它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识别身份的有效途径,在远程教育中,只有拥有正确数字签名的教师、学生才能信息,远程教育系统中的数字签名代表了信息人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这些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为远程教育系统的顺利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远程教育与当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建议

1.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在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服务质量是最核心的原则。在任何教育改革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都是最根本的方向和路线。因此,提升教学服务质量、注重学生体验,提高学生满意度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整合过程中,应该积极调查了解学生群体的诉求点,这里的学生并不是指狭义上在学校里学习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们,而是指广义上所有愿意学习知识和技能,通过接受远程教育充实自己的人们。在整合时,要切实做好学生群体的服务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一方面要尽量使远程教育系统做到无任何纰漏,以免对学生产生误导;另一方面更要想学生之所想,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

2.创新教学系统建设

创新是改革的灵魂,在教育中也不例外,在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指导思想。在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1)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前面已经提到,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丰富教学方式,而教学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更多的创新。

(2)注重学年制到学分制的创新。传统教育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都是采取学年制,而在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后,根据此时远程教育的特点采取更灵活的学分制,不但能够突破时间上的限制,还能够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注重学历教育到技能教育的创新。传统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信息化的远程教育则更注重对学生某一技能或能力的培养,以实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为目的,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要实现管理观念到服务观念的创新。过去我们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学校就是最权威的管理者,约束着学生的一言一行。统一的规范加上严格的要求虽然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但也可能磨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过程中,我们要抛弃管理观念树立服务观念,以学生为核心构建远程教育服务体系。

3.延伸教学服务链条

教育中引入了信息技术以后,其服务范围也有了新的变化。在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中,我们要积极扩张服务范围,延伸服务链条,将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完善,提供一条龙的便利化服务。传统教育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但事实上教育的产业链不只这些。从上游来看,可以增加网上招生和收费环节,在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充分融合后,不但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招生宣传,还可以利用数据库系统完成招生并利用网上支付平成收费环节。从下游来看,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将各企业引入我们的远程教育系统,企业可以通过学生的资料库选拔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就业信息平台寻找自己心仪的企业,为学生的就业问题搭建平台。

4.加强教学主体交流

远程教育中学生作为个体独立进行学习活动,从而造成了同学之间缺乏团队交流与合作的弊端,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调节作用,努力改善这一缺陷。信息技术可以使人与人的交流更方便更密切,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系统之中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的渠道。例如,我们可以引入视频系统为学生们创造互相讨论互相合作的机会,如果不同学生的时间难以统一,我们还可以加入小视频的录制,同学们可以通过录制小视频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观看其他同学的观点视频,再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商讨,如此交互地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王岚,王连彬.流媒体技术在开放大学成人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新闻战线,2015,(4):103—104.

[2]袁松鹤,齐坤,孙鸿飞.终身教育体系下的远程教育质量观[J].中国电化教育,2012,(4):33—41.

[3]范如永.终身学习理念下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2):34—37.

[4]冯秀彦,高强,朱昊.探讨远程教育与当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成人教育,2011,(1):83—84.

[5]国卉男.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6]祁淑霞.浅析成人远程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4):124—125.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素质 兴趣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受到很大冲击,并促使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目前,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卫星电视技术、数字音像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其中,在校教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易于控制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全方位的立体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情境,充分发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语文教学成为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动态方式。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下面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1、巧用媒体,激趣导入

心理学研究证明,浓厚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学习态度,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提高,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运用电教手段可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巧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使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如《威尼斯的小艇》的导入:先出示课件,威尼斯文字概括资料: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以导游的形式简介了威尼斯概况。再出示课件2.波音飞机飞翔在天空。教师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波音飞机,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2、巧用媒体,突破阅读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是理解,小学语文教学形成难点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教材中某些文字内容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缺少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中间媒介。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把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技术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不但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爬山虎的脚》一课,在讲课文时,为了能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教学重点、难点直观化、具体化。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一动感的过程是很难用抽象的文字把它讲解清楚的,利用多媒体,把爬山虎脚爬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学生看到的是动感的画面,鲜艳的图画,准确的词汇,这样将有关的知识和语言材料牢固地保持在头脑中,达到感知、积累、内化的目的。

3、巧用媒体,创设情境,激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忽视知识的教学是失掉基础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必须靠创设情境来实现,因为学生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才会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巧用媒体,就可以创设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情境。

4、巧用媒体,指导练习朗读

小学语文多媒体以其具有声感、色感、行感、动感的独特功能,在教学中起到传统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把静止的文字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热情火花,促进感情朗读,形成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如在指导朗读《小毛虫》第五小节时,我是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的:先让学生看看小毛虫变成蝴蝶的经过,再让学生谈谈:假如你就是这只蝴蝶,你的心情如何?有说开心的,有说高兴的,有说兴奋的,有说快乐的,在情感得到激发时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其乐无穷。

5、巧用媒体,启发想象

篇9

关键词:蒙古语授课;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

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当中蒙古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辖区有12个盟市,101个旗县。大部分盟市和旗县几乎都有蒙古语授课的普通高中,这些蒙古语授课高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内蒙古边远地区的农村牧区。随着我国教育部把信息技术纳入普通高中必修课后,这些蒙古语授课高中也逐步开设了这门课程。蒙古语授课高中生总体上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也很努力上课,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并寻求解决对策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一、高中信息技术蒙古语授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生源的影响

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地域辽阔,8000里边防线,横跨祖国“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内各盟市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各盟市初中阶段的信息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学生之间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存在差异。这些初中生升到高中后往往会出现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机水平有高有底,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的现象。

2.语言的影响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比起汉语授课高中生多学一门蒙古语课程,这样导致信息技术课的安排就有缺斤少两的现象,比如,我校蒙古语授课部只在高一年级安排一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平时都是用蒙古语来交流,而在参考汉语版的材料时,会出现逻辑混乱和语序倒排的问题,或者意思理解错误的问题。因此,在搜集网络素材做作业时有绝大多数学生存在语言障碍问题。

3.信息技术基础差

多数蒙古族学生上高中之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太少,虽然有的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也都是形同虚设,偶尔上一两次课,认为上与不上一样,导致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可有可无,学与不学一个样,反正也不参与中考。这样心理作用下的学生升到高中后信息技术基础极差。

4.教师和教学方法的因素

有些教师在给蒙古语授课的高中生上信息技术课时,没有依据蒙古族学生的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而是对课本内容照抄照搬,教学计划与教学过程主要是在参考汉语授课的学生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步伐,或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有些教师是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照搬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讲授法等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太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太好。

5.蒙古语文教材的因素

普通高中蒙古语授课信息技术教材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现用教材中必修部分与汉语授课学生一样外,选修部分只有一个“信息技术应用”蒙古语版本的模块教材,但汉语版的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教材的有些名词术语不准确、与其他刊物著作不统一。尤其是蒙古语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特别短缺。

6.蒙古文数字化、网络化资源短缺的因素

首先蒙古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滞后。近年来,虽然内蒙古的蒙古文软件企业开发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蒙古文软件,如,蒙古文智能整词输入法、蒙古文编码转换工具、蒙汉数字辞典等,为蒙古文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但由于不同的蒙文输入法编码标准不统一,录入计算机的蒙古语文字互不兼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古文资源的共享使用。其次,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现有蒙古文数字化资源关注意识薄弱,所以蒙古语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特少。这样的条件下,蒙语授课高中只能直接利用汉语资源或翻译汉语资源后使用,很难用蒙古语来网上查找解决信息技术课上遇到的问题。

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蒙古语授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怎样才能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蒙古语授课教学效果呢?教育部门、学校、教师需各负其责,共同努力寻求问题解决对策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1.教育部门要尽快实现蒙古语授课小学和初中均衡发展,改变高中生源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和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的现象

要重视蒙古语授课教育的统筹兼顾,促进蒙古语授课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教育投入的资金,大力支持蒙古语信息技术教材开发工作,要改善蒙古语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建设滞后的现象,尽早实现名词术语统一正确的、共享的蒙古语文教育教学资源库,为蒙古语授课高中生用蒙古语上网查资料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全面提高蒙古语授课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

2.学校层面要改变应试教育依然横行的现象,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制订考试考核制度,让教师以及学生重视,开齐开满信息技术课程

定期对高中信息技术蒙古语授课程专任教师进行培训或参加比赛,经常组织教师之间的信息技术教学评比活动,从课堂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资源搜集等多方面考查蒙古语授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对信息技术相关理论的掌握运用。加大对蒙古语信息技术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明白蒙古语信息技术教育的功能。如,请我区一些蒙古族信息技术专家或先进个人进行讲座或报告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信息技术方面的比赛,激发广大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和激情。

3.教师层面要参加过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培训或比赛后,一定要将其运用到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

课堂上,采用精讲多练、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针对蒙古语授课高中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存在差异的现象采取因“人”施教、分组教学等授课方法,使每名学生都不掉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应考虑提高学生汉语水平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尽量结合其他学科课程内容以及汉语学习,使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提高对其他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多媒体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改善课堂结构,构建能适应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不断深人,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手段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运用不当又有弊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前对于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引起一线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本人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进行了深人反思,获得了几点体会,现列出,以期和同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粉笔加板书"的局限,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而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对所学内容可以加深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显着.多媒体的运用,大大节约了传统教学"板书"的时间,不仅能实时、高效地传播教育信息,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程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使用多媒体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

3.活跃课堂,师生互动.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气氛轻松了,就某一问题互相提问,互相论证,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和双向交流的场所.老师也成为课堂中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了.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导积极性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要在实践中摸索和提高,不能一说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就一统课堂教学天下,不管课件质量,不问使用效果.不能认为:有就是好,没有就是不好;多就是好,少就是不好.当前不少课程就存在着多媒体运用不当或过滥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引起诸多弊端,有的还很严重,从根本上说不是提高了,而是减弱了教学效果.

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就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教师用大量时间制作课件,而忽视了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接受能力的研究,忽视了主观能力的发挥.虽然备课很辛苦,但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不可避免会伤害教师积极性.

2.课程全程使用课件,教师整堂课站在计算机旁,成了课件放映员,没有了板书,没有了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忽视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

3.有些课件制作粗糙,冗长的文字成了教科书的拷贝;还有些课件制作过多追求形式,色彩变换频繁,动画效果杂乱,只突出了课件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多媒体显示速度过快,学生思维跟不上又无法笔记,常引起学生的反感.

应该看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在教学手段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克服.只要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出发,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平台上集中力量,深人探索,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会成为一线教师自觉的行动.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1.正确处理多媒体运用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多媒体要强调其"辅",运用多媒体不是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师讲授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教学课件的运用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课件所表现的内容凝聚了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因此,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是合理运用教学课件的关键所在.

但多媒体教学不是文字、图像的简单播放,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精心设计.若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放映员的作用,课堂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生气,教师的形体语言和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

有些教学内容,比如图表的内容,用多媒体表达出来就形象直观,就不失时机地利用好课件;有些内容教师通过板书讲解更清楚更细致,就不一定非用课件.例如:一些重要计算公式的推导,在教师板书讲授过程中,速度适当、重点突出,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会对这些重要概念印象深刻,比课件效果要好.

多媒体的运用表面看好象教师课堂教学变得"轻松"了,一些难点相对容易突破了,板书相对减少了,劳动强度似乎降低了.如果把多媒体的运用视为减轻教学负担,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实际上,多媒体的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量不断增长的新世纪,多媒体教学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展知识面.教师要不断把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引人教学内容,介绍给学生,这样使得教学效率会提到更高层次.

多媒体教学更广阔的空间将是用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成熟的课件可以通过网络传给每一个学生,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生会一目了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大量的练习题、思考题供学生参考,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可以利用人机对话,促进师生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相辅相成,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到那时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求学过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革将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2.正确处理课件外在形式与实际内容的关系.实践证明,朴实无华的教学课件只要运用恰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使用不当则会画蛇添足,辩证处理好课件的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统一显得尤其重要.既要注重课件的可观赏性,又要避免过多的感官刺激是课件制作首先应关注的问题.画面格式、背景颜色、动画效果等外在形式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花样太多反而容易冲淡讲授内容,影响学生思维,分散学生注意力.高校课堂氛围不同于中小学,理应不失庄重与严谨.但是也要注意在保证教学内容充实完整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多媒体语言,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若课件是整版整版的文字,如同教材的翻版,很单调很枯燥,这样的课件更不可取,不如不要.

课件制作应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要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画面简洁明快,字体清楚美观,动画效果恰到好处.另外,课件放映速度不可过快.把重点内容用精练的文字归纳起来,调整播放速度或延长停顿时间,再采用链接形式多次回放,这样的课件一定受同学的欢迎,这样的课件效果定会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3.正确处理多媒体课件引进与自制的关系.教学课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人较大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优秀的教学课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课件制作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

成功的课件制作不能单枪匹马地干,若每个教师各起炉灶,制作课件要花费大量时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该采取引进与自制相结合的办法.

如今许多学校积极开发、交流本学科的教学课件;一些高档次的立体化教材备有电子教案、题库等光盘;还可以从网上下载许多教学课件资料,引进课件的空间逐步开阔.但是引进的课件不能拿来就用,也不一定完全适合课堂运用,这是因为存在有学生层次、教学规模、课时数和设备条件等差异,因此,只引进还不行,还要有教师的自制过程和再创作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讲课风格,适当删、加内容或重新组织材料,加工成个性化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