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业务风险防控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债券业务风险防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债券业务风险防控

篇1

4月10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对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提出十大项共计三十五条规定,明确银行业风险防控的十大重点领域。

众所周知,当前银行业存在的各种经营违规甚至是违法乱象,其背后有许多推动因素,可以说它是银行业务发展不规范、管理存在漏洞及各种社会因素搅在一起综合发酵的结果。对此,必须全面诊断,综合施治,开出药效齐全的猛药,才能最终遏制各种金融乱象,有效防范化解银行经营风险。

据了解,银监会此次颁布的《指导意见》确定银行业防控的十大重点领域,基本涵盖了银行业有可能发生风险的方方面面。目前信用风险仍是银行经营风险产生的主因,表现为银行信贷风险底数不清、存量信贷风险得不到及时处置、增量信贷风险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且一些银行机构缓释信贷风险能力又不高,信用风险会越累越大。针对这种信用风险现状,《监管意见》要求银行严格落实信贷及类信贷资产的分类标准和操作流程,真实、准确和动态地反映资产风险状况,加强统一授信、统一管理;加强新增授信客户风险评估,严格不同层级的审批权限;加强授信风险审查,有效甄别高风险客户,防范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给“僵尸企业”授信、给“空壳企业”授信、财务欺诈等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目前银行业金融业务创新和中间业务兴起而新暴露的风险隐患,表现为通过同业业务、投资业务、托管业务、理财业务等绕开信贷规模和逃避监管,容易导致高杠杆加剧资产泡沫、期限错配等流动性风险。对此,《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将所有中间业务纳入流动性风险监测范围,制定合理的流动性限额和管理方案,完善流动性风险治理体系,扩大风险监测覆盖面;加强重点机构管控,创新风险防控手段,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完善流动性风险应对预案等等。

目前债券市场投资尚处“粗放经营”状态,表现为一些银行机构对债券交易合规性审查不严,风险控制流于形式,导致债券回购和质押融资失控,致使各种投资杠杆无限拉高;加之债券投资久期管理脆弱,出现不少债券违约的企业将债券违约风险向信贷业务传导,并引发社会不稳定,加大了金融风险。对此,《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债券交易内控制度,强化债券业务集中管理机制,加强债券风险监测防控,严格控制投资杠杆。

目前银行同业业务也暗藏诸多玄机,成了银行资金“空转”和“体内循环”的重要通道,表现为没有做实穿透管理,致使交叉金融业务与风险控制能力不匹配,产生了大量金融监管套利空间并滋生大量风险隐患。对此,《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强化同业业务整治,从严控制业务增量、做实穿透管理、消化存量风险、严查违规行为。

目前银行理财业务和代销业务乱象较多,表现为没有分账管理、不尽好告知义务,将代销产品与存款或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混淆销售,甚至自设资金池;还有不同理财产品主体之间的暗地利益输送;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少数银行员工的“飞单”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人利益和银行声誉。对此,《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理财业务风险管控,规范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审慎开展代销业务。

目前房地产信贷风险仍是银行的一个大隐患,表现为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据最近27家上市银行2016年年报披露,去年个人房贷增量为4.25万亿元,较2015年全年2.25万亿元,增幅近九成。这不仅与中央严控房地产信贷及“房子是用来住”的政策要求不相符,且也正推高银行信贷潜在风险隐患。对此,《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分类实施房地产信贷调控,强化房地产风险管控,加强房地产押品管理,做好房地产信贷压力测试。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仍是悬在银行头顶的“利剑”,表现在政府债务总量较大,据统计各种隐性的、显性的债务近3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有所化解,但都是靠发行债券进行的债务置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到期偿还问题,实质性风险隐患仍没消除;且随着今后新的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开闸,银行风险呈放大可能。对此,《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融资平台风险管控,规范开展新型业务模式,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的风险防控。

目前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正成为我国新兴金融业态的生力军及对传统金融业起到颠覆作用的“掘墓人”;但由于金融监管制度设计滞后及监管部门不明确,致使互联网金融一直游离于灰色地带,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生不少卷款跑路、非法集资等惊天大案;且“校园贷”、“现金贷”异化为裸的高利贷,严重危害了金融稳定和民众财产安全,且其风险也有不断向银行机构传染的危险。对此,《指导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稳妥推进分类处置工作,督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加强整改,适时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做好校园网贷、“现金贷”业务的清理整顿工作。

我国金融外部风险较大,主要表现为地下钱庄抽逃外汇及逃避外汇监管导致我国资本外流现象严重;各种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氖路欠ǜ呃贷者不在少数;社会非法集资不仅得不到有效控制,反而有呈迅猛增长态势,一些非法集资大案动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涉及数省上万民众,酿造了巨大社会金融风险,这一切也让银行难以独善其身。对此,《指导意见》要求银行重点防范跨境业务风险和社会金融风险,加强境外合规管理,及时排查反洗钱和重点领域合规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篇2

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须具备的市场条件

试点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是我国对高收益债券的有益尝试与探索。根据高收益债券的基本特点以及成熟市场经验,发展高收益私募债券市场,须具备三个主要条件:合格的投资者、成熟的市场、健全的法律。合格投资者指有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时能够自行判断、自行承担风险的投资者。成熟的市场是诚信的市场、有效的市场,具备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确保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会报告、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评级机构给予的评级等都真实、客观、完整;同时这个市场功能完善,交易便捷,有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和风险管理工具。此外,还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使各参与主体的市场行为都有章可循,在出现欺诈、违约等行为时,利益相关方的权益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在以上前提下,债券发行上采用市场化方式,放松对发行人资质的严格控制,减少在市场准入、发行方式、发行利率、期限等方面的行政干预;同时,强化和完善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市场约束机制,切实防范风险,增强市场透明度。

中小企业私募债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业界对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风险认识不足。券商在推介时过多强调其较高的收益率,而对风险提示不足。不少券商囿于发行公募债的惯性思维,认为私募债有交易所背书,对未来信用风险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二是承销商准入门槛过低,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相对于之前的公募债而言,私募债蕴含的信用风险更大,对项目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发生信用事件后主承销商的处理能力与承受能力要求相对更高。而现行的承销试点办法规定的主承销资格门槛过低,使一些没有主承销经验的券商也获得了主承销中小企业私募债的资格。这些券商的整体资本实力、创新能力、信用状况本身就不够强,现有的余额包销和做市商制度又使他们承受较大经营风险。如果在承揽业务和风险防控关系上处置不当,过于激进,有可能发生类似于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主承销商——德雷克塞尔公司被迫申请破产的事件,造成较大的市场波动和负面影响。

三是缺乏有效的风险隔离、分散和转移机制。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深度不够,资产证券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托制度不够完善,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和丰富的金融衍生品,比如用信用违约掉期(CDS)等来缓释转移风险。

四是投资者、承销商普遍缺乏债券违约处置经验。私募债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之前市场上的公募信用债券,评级基本都在AA+以上,基本没有违约先例,投资者和承销商不知道违约后该怎么办,通过怎样的程序。而这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很不健全,在私募债违约处置如何与《破产法》、《公司法》、《物权法》、《证券法》等衔接上存在不少障碍。

五是信息披露制度存在漏洞。深沪交易所《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办法》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比较笼统,仅规定证券公司在承销过程中应进行尽职调查,发行人按照发行契约进行信息披露,并承担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和责任。从前期发行实践看,获准发债的承销商为尽早推出产品抢得头筹,尽职调查往往做得比较仓促,监管层除象征性地要求券商进行尽职调查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监管或认证,完全交由市场;而且对于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也没有明确的惩罚规定,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信息披露存在不少隐患。

加强中小企业私募债风险管理的建议

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等。信用风险指发债主体违约的风险,是中小企业私募债最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由于中小企业私募债交投不活跃导致的投资者被迫持有到期的风险。市场风险是未来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等)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它影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道德风险是指参与主体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的风险。如银行和银行理财产品都是私募债的合格投资者,银行有可能会出现倒手交易这样的道德风险;同样,承销券商可能垄断承销,大量募集资金买私募债,发展自身的资产管理业务,实行自循环;发行人也有可能搞利益输送、欺诈行为等。解决上述种种问题,防控各类风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篇3

【关键词】私募债券 中小企业 融资

一、引言

从2008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目前迫切需要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基于此现状,2012年5月22日,沪深交易所双双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正式推向市场。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66家券商总计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171支,募集资金规模199.49亿元。中小企业私募债募集资金的总体规模非但没有像业内先前预测的出现爆发式增长,反而出现了萎缩的苗头。根据统计显示,2012年6月募集资金规模为23.83亿元,此后4个月的月发行量均降至20亿元以下。虽然2012年最后两个月和2013年1月的发行量重回20亿元以上,但自此以后的3个月再度陷入低迷,特别是今年4月份的发行量降至5.67亿元低点。这与上市前被众多业内机构看好的预期大相径庭,也让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也陷入了困境。

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的意义分析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降低融资成本

由于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大幅增加,但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使得信贷规模总量减少,银行放贷也就更加谨慎。在银行信贷规模不断的收紧的情况下,发行债券可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通过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综合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助于解决部分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短贷常用,使用期限不匹配的问题;能够增加直接融资渠道,有助于在经济形势和自身情况未明时保持债务融资资金的稳定性。

(二)资金用途灵活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没有对募集资金进行明确的约定,资金使用的监管比较宽松,发行人可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设定合理的募集资金用途,允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募集资金全额用于偿还贷款、补充营运资金,若公司需要,也可以用于项目投资、股权收购等方面。

(三)提高资本市场影响力

债券发行期间的推介、公告、与投资者的各种交流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形象。债券的成功发行显示了发行人的整体实力,有助于企业在证监会、交易所面前提前树立良好印象,有利于企业未来的上市等其他安排。私募债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供求错位的矛盾,同时,规范化的民间金融也可以进入到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机制中。

三、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面临的困境分析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陷入困境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债券评级问题、风险防控问题以及不受重视问题。

(一)债券评级问题

债券评级问题是该产品发展的首要阻力。有意发行债券的公司的评级本身普遍较低,而能够达到评级要求的公司又往往不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融资。

(二)风险防控问题

根据金融理论分析,任何一种金融工具都存在收益和风险,而私募债券最大的特点就是存在较高的风险。其原因在于私募债在发行流动和偿债等一系列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存在融资风险。这也是私募债券融资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不受重视问题

虽然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展较快,但规模仍偏小,目前总计50亿份,份额对于数千亿的债券投资资金而言诱惑力不大,参与投资对整体收益贡献不大。而吸引基金投资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更是少之又少。

四、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困境应对方法

(一)加强私募债券的风险防控

对于私募债券市场的监管定位可以有别于公募债券,监管者不必为了刻意追求私募债券市场的稳定,而一定要做到所有到期债券如数如期偿还,而是应当主要监督在债券发行及债务存续期间,程序是否公正,信息是否透明,运作是否规范,实行适度监管,力求做到松而不乱、管而不死,兼顾市场的公平和效率,既能确保私募债市场的规范运行,又要探索出较公募债券市场宽松的、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的监管模式,营造符合私募债券市场良好成长、发展的监管环境。

(二)改变私募债券信息的披露方式

目前私募债交易及公告采取定向披露的方式,分为面向私募债券合格投资者及面向私募债券持有者两种。然而在现有的信息披露平台,即使是有资质的机构投资者在登录平台后也难以全面了解有哪些私募债券可以购买、票面利率及已发行的规模是多少等关键问题,使得机构投资者几乎不可能在二级市场再次配置私募债券,出手也变得相当困难。对此,可以适当研究放开私募债券信息披露的范围。在仅向私募债券持有者公告企业财务信息的同时,向更多机构投资者公开现有存券的规模、利率等信息,鼓励机构投资者购买。

(三)券商研究分级设计

私募债券整体信用风险较高,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差异较大。针对投资者不同等级的风险偏好,券商在设计私募债券产品时可进行优先、中间、劣后等诸多层级设计。具体来说,就是优先级产品违约风险最低,但只能获得固定的较低回报;中间层产品承担中等风险,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劣后层产品承担垫底的违约风险,投资收益率较高。通过分层设计满足不同等级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扩大投资者范围。

参考文献

[1]陈明伊,朱友干.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风险及其控制,理财视点,2013(1)

[2]周旻,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初探,时代金融,2012(12)

[3]高涛,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与监管模式的再反思,证券保险,2012

篇4

一、不要孤立地看待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在很多人看来,投资与交易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方面。但是仍在持续的经济危机告诉我们,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无论是国外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尤其是拆借利率的急剧上升,还是国内商业银行对外资机构人民币短期融资的谨慎交易,都反映出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的风险溢价在增加。在信用类债券资产方面,次贷类相关债券资产的价格大幅下挫,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房价大跌,引致债务人违约率和预计违约率大幅提高,由此产生不能还本付息的信用风险。国内债券市场虽运行良好,但是在经济下行的预期下,行业、产业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不可小视,部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发行人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会导致严重的信用违约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银行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务证券化的市场环境下,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等息息相关。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的边界也愈发模糊,比如前面提到的次贷类相关产品,包括抵押贷款证券(ABS、MBS)、担保债权凭证(CDO)等,还有很多结构性产品、混合证券,其还本付息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状况。传统市场风险管理模式与现实市场存在差距,这些产品创新的风险包含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部门认为它们主要包含信用风险而疏于管理,信用风险部门则由于该类产品被定义在交易账户中而认为应属于市场风险管理的范畴。因此,不要孤立地去看市场风险或者信用风险,在交易和投资方面,三大风险联系紧密,风险形态不断变化,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交易和投资业务进行适当的风险整合,避免风险管理漏洞。比如成立专业团队负责投资与交易业务的整体风险防控等。

二、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如何得以体现是关键

经济危机也让人思考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如何体现。风险经理是否要负责审批相应的业务?是否有业务否决权7这些问题似乎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是至少要保证风险经理可以独立地思考、判断,对商业银行整个投资与交易的风险水平进行独立地监测与报告,根据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实际情况设定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头寸限额。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必须从组织设计、用人制度、绩效考核上给予保证。一是实行资金交易部门的风险经理派驻制,派驻风险经理对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部门对派出风险经理进行考核、评价,还有一种派驻经理是双线报告制度,由资金交易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考核与评价,其中风险管理部门考核的权重要高于资金交易部门。二是风险经理要有一个独立的报告路径,以确保管理层能够及时全面知晓全行的风险状况和所承受的风险水平。三是要求管理层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不仅仅是站在业务发展的角度,更多要在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中按照既定风险偏好和经营原则处理两者关系,要维护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并不断强化独立性要求。如果说,风险经理只是一个建言者,笔者认为这不足以保证风险管理部门在体制和机制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和理顺管理决策机制,给与风险经理相应的权限,保证业务经营在既定的风险管理框架内进行。

三、市值重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制度安排和偏好选择问题

估值问题对于国内外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一个难度不断增加的问题。显而易见,随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产品的估值难度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模型建设所需要的数据问题和参数调整问题,二是成本考虑问题。在经济危机中,我们看到,即使是花旗银行总裁对于其持有的CDO的价值和风险也无法准确估量和评价。从某个侧面可以看到,业务发展已经超出风险管理的既有轨道。从国内商业银行来讲,其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货币市场资产结构相对简单,随着做市商制度和双边报价制度的推进,中债收益率曲线的推广,人民币债券、货币市场资产估值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是人民币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意味着在估值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在Callable/PuttableBond(发行人可提前赎回债券/投资者可提前赎回债券)的定价估值上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目前外汇资产分为三大类进行估值.第一级资产可根据市场价格或可通过其他在市场买卖的相关资产评估价值,第二级资产以内部估值模型评估价值,第三级资产则通过向第三方机构进行询价来获得估值结果。国内商业银行在外币债券资产、场外外汇衍生品方面的估值很多都是采取第三级资产估值方式。因为报价和实际成交价格存在较大差异,这类估值的可信度存在问题,也给风险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风险管理的原则应该是,业务发展要与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对于难以估值的交易和投资,要在市场风险基本制度和风险偏好中予以明确;对于难以估值的产品,应该秉承不做或者少做的态度。此外,要在制度安排上确保估值程序的独立性、严格性和一致性,要建立内部治理架构,使用可行的建模技术,定期检查独立的价格核对程序和数据来源。

四、除了评级和模型,风险经理还能依赖什么?

毋庸置疑,风险计量是风险经理的主要职责。而评级和模型则是风险经理最为依赖的风险管理工具。在经济危机中,投资者往往依赖外部评级来决定其投资的品种、额度,风险经理也依赖外部评级来决定交易和投资的授权、限额和授信。但是过度相信和依赖外部评级也给商业银行沉重的教训。一是不少次贷类债券的资产池评级都非常高,但是跌价幅度很大;二是投资者一般都假设如果出现流动性危机,可以很容易出售其评级为AAA和AA的债券,动态调整投资和交易组合,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类债券跌幅比投资组合中非投资级的债券要大,同时更难以出售;三是投资者相信信用评级机构掌握着最准确全面的信息,风险经理的任何质疑难以获得内部的赞同:四是这些投资可能比贷款类资产风险大,由于被记入交易账户和投资账户,但是没有得到严格的审批程序,而恰恰是这些程序才能识别交易中的一些漏洞。在人民币交易和投资管理方面,对于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一是目前的评级不能反映发行人的信用差异:二是人民币债券的流动性与评级高低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所以,风险经理要做到:一是定量分析要与定性分析结合:二是结合外部评级和内部实际情况.使用适合商业银行的评级指标和限额指标。在设置限额方面,不一定要用高深难测的风险指标。一些基本的名义限额(notionalLimit)在市场变化较大时更能揭示和控制风险,原因在于其不需要太多的假设条件。例如,持有10亿美元的债券敞口头寸,同时为避免信用风险而购买信用违约互换(CDS),从表面上看,市场风险已经规避掉,但是其假设前提是债券价格和信用违约互换的相关性服从历史分布,但是在市场上大量存在此类交易时将会导致历史分布发生变化。

五、主动性和前瞻性管理是交易与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则

篇5

关键词:银行;混业经营;比较;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3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90-02

伴随中国加入WTO,中国金融业对全球金融机构全面放开,本土金融机构正在承受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境外金融机构以其混业经营的业务发展模式,为客户带来的是不仅止于单一银行业务的全新金融服务体系,这一切都将迫使我国金融业不得不思考中国金融业未来之路到底在哪里,是坚持既有的分业经营模式,还是走上混业经营之路。分合之间,中国银行业究竟该何去何从。笔者将着眼于对西方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多种形式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并借以探讨在中国现阶段银行业发展形式中,可能适合中国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

一、西方银行业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及其优劣势

西方银行业混业经营主要有3种模式,即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英国的母公司银行模式和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1.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是以银行对社会大众的全方位服务供给, 又通过系列的专业性银行和特殊信贷机构服务加以补充为特点的。即在全能银行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业务部门全面经营包括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等业务种类。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一个法人的前提下,同时拥有多张执照,可以经营多种业务。全能银行型模式是在业务经营方面最具自由性、开放性、兼容性的银行模式,是混业经营3种形态中混业的最彻底的一种模式。全能银行多元化的业务开展方式可以使银行最大限度的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业务经营协同效应效果显著,能够依托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交叉范围最深入的金融产品组合,并能够充分利用混业经营的优势将服务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其中全能银行又可以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这3大种类银行。而其中商业银行又可以细分为大银行、地区性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以及私人银行等。

全能银行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总结为4点:一是银行业务的全面覆盖。银行可以提供几乎全部的金融业务,具体包括公司及个人的存贷业务、各类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二是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建立具有统一法人、但具有多张营业执照且各子公司地位不完全相同的全资或控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从事有关证券、保险、信托投资、资产组合管理、基金管理等多种业务。三是集团外部相互持股。全能银行不但可以与自身的股东相互持股,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持有非银行机构的债券和股票。四是占据对证券市场绝对的组织和控制权。据统计,德国的证券市场几乎完全是被银行组织和控制的,德国的全能银行享有着以机构投资者身份进行证券投资的特权,包括新发行的股票和债券都是经由大银行定期在市场上组织销售,并且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的交易中,绝大多数也由银行控制。

2.英国等国的母公司银行模式。这一模式又被称为经营性控股公司,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以加拿大、英国为代表,许多欧洲国家银行也采取这一模式,母公司银行模式是一种介乎全能银行与纯粹控股公司之间的一种混业经营组织模式。母银行模式即在金融控股公司或集团外设立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种类。这一组织模式不同于德国全能银行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多个法人、多张执照和多种业务。母银行模式下,在银行和非银行附属公司之间有着严格的法律界限。因为在这一模式中银行与证券、保险等子公司之间存在着在法律上的明确隔离,因此银行与其他金融业务活动的一体化目标只能得到部分地实现。

将母银行模式与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比较可以得出,母银行模式不能在银行的内部进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业务,一定要通过设立相对独立的子公司来进行经营,这种模式与全能银行的模式相比较起来较为松散,且由于混业经营而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也会相应减弱。

3.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控股公司模式又称纯粹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以美国为代表。美国法律明文规定,商业银行或与其存在直接投资关系的子公司不得直接经营相关证券业务,如果商业银行想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证券、保险等业务,必须以控股公司的形式,即在同一机构框架内通过相互独立的附属公司来从事其他金融业务。在这里,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是控股公司的并列附属公司,具有完全相同的地位。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具有4点主要特征:(1)金融控股公司在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控股子公司的基础上,在承担不同金融业务的子公司之间建立起了“防火墙”,各子公司之间存在有严格的法律隔离,即不同的子公司承担不同种类金融业务的定义与界限明确,且每一个子公司都拥有自己完全独立的一套资本金和管理队伍等必要配置。(2)独立的金融控股子公司会极大地降低银行与证券、保险等业务部门的一体化程度。因为这种模式必然会带来对信息、人力资源或其他投入要素在各子公司即承担不同业务的金融机构内的流动的抑制作用,从而带来降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必然结果,对由于混业经营从而可能使得金融机构间开发和利用信息优势以获得协同效应的能力被大幅度削弱。(3)纯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能力以及减少收益变动的能力也较差。这是由于各业务部门间明确的界定使得各子公司在业务发展中所获的收益归各部门所有,其混业经营所带来的收入分散化效应只能在控股公司层面上才能得以体现。(4)纯粹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由于工作范围界定不清而导致发生利益冲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并采用防火墙的设置,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能力,风险波及到其他业务部门的可能性从而得以大大降低。

以上三种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各有利弊,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最大程度上便于各金融行业间的业务协调、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业务混合,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业务优势,但缺点是其风险防控主要依赖内部监控风险,风险在各行业间容易传递且不易阻隔;英国的母银行模式是介乎德国全能银行模式和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中间选择,在规模经济和风险防控中,效果也均为中等水平;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非常有利于风险的防控,其各子公司间严密的防火墙设计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了银行体系存在的稳定性,但这一设计也同时造成了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间缺乏协作、信息成本和经营成本都较高,难于形成协作效应的弊端。总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各种组织形式之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最优选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具体分析。

二、在我国实行混业经营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实行混业经营模式,必须具备健全的法律体系。在混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建设中,法律建设不仅能为混业经营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还能对混业经营这个组织形式的建立起到理论和规范层面的引导作用。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实行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国家,都是通过进行法律、法规的集中清理、修订,并将之作为变革开始的突破口,通过新法例的颁布来重新确定金融业改革的方向、路径和步骤。因此,我国要实行混业经营,首先要以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近些年,在我国金融业多个法规的修订中,已经逐渐出现了混业经营可能性的信号,其中《商业银行法》将原有的“商业银行在国内不准从事信托投资业务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准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不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改为“国家另外有规定除外”,这表示已经我国为可能到来的混业经营从法律的角度上预留了空间,并且提供了可能的法律保障。

2.要实行混业经营模式,必须要以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作为保证。我国在实行长期的分业经营管理后,已经形成了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形成的分业监管模式。这必然无法满足混业经营下的业务需求。因此混业经营模式下,应在现有3大监管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负责统筹,协调3大委员会的工作,并辅以审计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保证监管主体的有效监督。

三、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可选择模式

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究竟应该选择何种模式,这不单单取决于三种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劣势比较,更多的取决于我国现阶段银行业的发展情况,即我国银行业自身的发展阶段、我国监管体系的完善程度、现阶段实行混业经营可能带来的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失衡等。因此综上所述,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并不适合我国现阶段银行业的发展特征,其可能带来的风险性以及必须经过大规模重组才能生效的监管体系对于我国现阶段既不经济,也不易防控风险。英国的母银行模式虽然较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建立了防火墙等风险防控方式,且具备较大程度上谋求多样化收益的能力,但是对于我国现阶段很多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管理经验欠缺,风险防控能力不够全面的新兴商业银行仍然不适用,风险传导机制依然可能在集团内部造成巨大的危害,为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是在现阶段适合我国各类型银行的最优化选择。其集团内部各子公司的独立核算和运作体系,既有效避免了风险的连带传导,又能最大程度适应我国现有3大监管机构的独立运作模式,是在效率和安全性兼顾的前提下,我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最优选择。 (责任编辑:云馨)

参考文献:

[1] 郭璐.西方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投资,2007,(04).

[2] 郭福春.解读外国商业银行的婚姻经营与监管[J].金融博览,2006,(11).

篇6

【关键词】自营业务;核算;风险防控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自营业务。所谓证券自营业务,是指证券经营机构用自己可以自主支配的资金或证券,通过证券市场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买卖证券的经营行为。证券自营业务包括自营股票买卖、自营债券买卖、自营基金买卖以及余股承购包销等。实质上,证券公司进行的自营业务是一种投资活动,其面临的风险程度大大高于发行承销业务和经纪业务。证券的风险性决定了证券自营业务的风险性,可以说自营业务利润高,风险也大。作为证券公司传统业务之一,证券自营收入约占一般券商总收入的30%,但其风险却比承销和经纪业务大得多。自营业务的风险与利润并存使得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如何对自营业务的风险进行管理,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正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

1 通过交易所进行自营业务的核算

1.1 科目设置

设置“自营证券”科目进行自营证券成本的核算,科目借方记录买人自营证券的成本,贷方记录结转的已售出自营证券的成本,余额为借方,反映结存的库存证券的实际成本。本科目应按自营证券的存放地点、种类及品种设置明细账,并控数量和金额进行明细核算。设置“证券销售”科目进行自营证券收益的核算,科目借方记录结转的已售出自营证券的成本,贷方记录卖出自营证券的收笔,贷方余额反映自营业务的收益,借方余额反映自营业务的亏损。

1.2 核算过程

公司买入证券成交时,按清算日买入证券的实际成本,借记“自营证券”科目,贷记“清算备付金”科目。公司自营股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借记“清算备付金”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公司自营股票持有期间派得股票股利或转增股份时,应于股权登记日,根据上市公司股东会决议公告,按本公司持有的股数及送股或转增比例,计算确定本公司增加的股票数量,在“自营证券”账户数量栏进行登记。

1.3 配股

公司因持有股票而享有的配股权,通过网上进行配股的,在与证券交易所清算配股款时,按实际清交的配股款,借记“自营证券”科目,贷记“清算备付金”科目。公司通过网下配股,按实际支付的配股款,借记“自营证券”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4 认购新股

公司通过网上认购新股,申购款项被证券交易所从账户中划出并冻结时,借记“应收款项”科目,贷记“清算备付金”科目;公司认购新股中签,与证券交易所清算中签款项时,按中签新股的实际成本,借记“自营证券”科目,贷记“应收款项”科目,同时,按退回的未中签款项,借记“清算备付金”科目,贷记“应收款项”科目。公司通过网下认购新股,将申购款存入指定机构时,借记“应收款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公司认购新股中签,按中签新股的实际成本,借记“自营证券”科目,贷记“应收款项”科目,同时,按退回的未中签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款项”科目。

1.5公司卖出自营证券成交时,按清算日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清算备付金”科目或“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证券销售”科目;但在卖出债券时,可将购买日至卖出日持有期间的应计利息确认为投资收益,即卖出时,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清算备付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按买卖持有期间应计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两者差额(即实际收到价款扣除买卖持有期间应计利息),贷记“证券销售”科目。结转已售证券成本时,借记“证券销售”科目,贷记“自营证券”科目。

2 行证券结束时取得自营证券的核算

当公司采用包销方式行证券,发行期结束后,如将未售出的证券转为自营证券,则按转入的金额借记“自营证券”科目,贷记“行证券”科目。该证券上市后的核算方法同前。

3 证券自营业务潜在风险的防控

3.1 对证券自营业务潜在风险的防范

强调证券投资业务及二级市场操作的整体性,强调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资金管理和调拨、统一核算。将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集中于公司总部的证券投资业务部门,置于投资决策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之下,公司下属各营业网点、各分支机构以及公司的其他部门未经授权原则上不得从事证券自营业务。在制定自营投资业务时应制定各种量化指标和技术性措施。运用优化组合投资和技术性对冲保值等手段解决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投资组合,防止单一性投资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对证券投资业务部门实行授权经营制度,其工作对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实行项目决策、资金运用、实际操作、风险限额控制的严格约束与分离制度。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措施,提高证券投资业务部门组成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杜绝来自非市场因素的人为风险。建立有效的市场反馈体制和灵活、迅速、程序化的分层决策机制。决策由上至下贯彻实施,意见由下至上反馈汇报。

3.2 对自营业务潜在风险的控制

自营业务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操作,加强自营调研与策划,自营调研与策划作为实施自营业务的准备工作或者说可行性研究,对于自营成败有着关键性的意义。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投资品种的日益增多,自营投资对象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作出投资决定之前,应对投资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周密的策划。实行自营分级决策,为尽可能降低自营管理与决策不当导致的风险,自营业务宜采取分级管理、分级决策的原则。审时度势,控制规模。自营决策者与操作者对市场大势的正确判断,以及选择适当的时机进出市场,是自营获利的关键。对我国股票大势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宏观、微观经济形势、股市供求关系、政府对股市的调控政策、投资者心理预期、投资行为和投资理念等。投资银行在综合分析影响大势走势的各种因素后,得出对大势走向的一个基本判断。在判断的基础上,证券公司再确定离场、进场的时机,决定一定时期自营业务的最佳规模,包括这一时期投入资金的总量、选择哪些投资对象、各投资对象投入资金的分配等。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加强自营业务的资金管理和账务管理。为控制自营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自营业务经营资金的划拨与清算应由公司总部集中统一管理。同时,自营业务的资金清算和账务核算应由总部的资金管理部门负责办理,自营部门不得兼办。自营业务与业务的核算应严格分开。此外,自营部门应设置交易操作记录簿,详细记录每日操作情况,并设置交易台账,用以详细记录每日成交情况,并定期与财会部门核对库存。自营部门应及时编报自营交易报表,上报公司领导。 建立自营业务操作记录档案。为了及时掌握公司自营业务动态,同时也为了健全自营操作的责任与权利,降低操作的风险,投资银行必须建立完整的自营操作记录档案,一般可按投资项目进行细分,并定期由公司财务部门、稽核部门等组成的风险检查小组对各个自营项目的原始记录进行审核,将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建立自营业务保密制度,实行资产比例量化管理。

4 结束语

加强证券自营业务的会计核算管理,并采取措施对自营业务的潜在风险做好防控,以确保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昕.等.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分析[J].经济问题,2006(12).

[2]南凤兰.中国证券公司风险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02).

[3]卢文莹.金融风险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6).

[4]彭明生.对证券公司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探索[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

篇7

麦金农 (1973)认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必须实行金融自由化,放开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1]黄金老(2000)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利率还是要受政府的控制,商业银行无法根据每个借款人风险承受能力差别确定利率,此时银行与客户的风险就不对称。[2]王世伟和赵保国(2005)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就是逐渐减少政府对利率波动的控制,使利率的变动随着资金供求、经济活动的风险、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3]2012 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课题组对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利率市场化是必然发展趋势。[4]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始于1996年,20年间,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以下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心路历程。

1996年5月,央行允许金融机构 ( 不含农村信用社) 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上浮 10%,农村信用社上浮40%,允许各类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下浮10%。1997 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10月,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 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保持10%不变。1998年10月,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 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保持10%不变。

2006年8月,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基准利率的0.9倍提高到0.85倍。2008年10月,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基准利率的0.85 倍提高到 0.7 倍。2012年6月8日,将存款利率上限增加至 1.1倍,同时扩大贷款利率的下浮区间扩大至 0.8 倍。2013年07月20日,央行宣布自该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4年11月20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2015年8月26日,央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

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商业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将逐渐打破银行主要以存贷款利息差的盈利模式。本文选取了十家商业银行近三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

数据来源:商业银行年报

上图表显示:近三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所占营业收入比重均超过70%,并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部分商业银行所占比重甚至超过了80%,可见,商业银行对利息收入的依赖程度很高。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不断收窄,将面临着利率风险,这就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出了挑战。

四、对策建议

其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以净利息差为主要的盈利模式,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超过30%,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远超过这一数值,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将会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产生冲击,所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金融创新,将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提高其竞争力。

其二,培养创新型人才

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要想发展,人才是关键。对于银行这种对人才有较高要求的行业,更是如此, 培养能和国际接轨的创新性人才,尤为重要,人才的储备能很大程度的提高银行的软实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业界地位。

其三,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利率风险监管

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所以,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利率风险监管尤为重要。合理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面临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商业银行应加强利率风险监管,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良性机制,尽量将风险控制在事前,成立专门的风险防控小组,研究国家的政策法规,研究市场变化,做到事前有效防控风险。

篇8

转型,是2017年互联网金融的必选题,而从目前进程看,“转偏”风险也不得不防。

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互联网金融”,这是2014年以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四年被“点名”,相关措辞也从“促进”到“异军突起”再到“规范”,直至今年的“高度警惕风险”,监管风向逐渐变化。 风险整治不仅是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同时也为未来进入常态化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经历前两年野蛮生长以及2016年密集出台政策落地、整治行动开启,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风险正在逐渐缓释。但是,在转型带动下的“创新”业务风险苗头再现,一些以合规为目的的调整与退出也裹挟着风险。

2016年底,招财宝“侨兴债”第一、二期随着浙商保险兑现赔付承诺暂得平息,但随后第三期至第七期债券全部违约,相关赔付工作并未结束。这一产品可谓是将高风险企业债经过层层“洗白”,从地方股权交易中心转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分散化销售,忽略了风险匹配,也扩大了违约影响面,揭开了某些所谓“创新”转型模式的风控漏洞。

如今,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已从普遍性机构排查逐渐进入重点领域整治阶段,为未来进入常态化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下一步的整治工作,将是发放整改通知书,及时跟进机构整改情况,而互联网金融长效化风险防控机制也在逐渐讨论和形成中。

转型大戏

转型大戏,正在上演。

自监管政策在2016年逐渐落地之后,互金平台转型的大戏就已经拉开帷幕。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将单一业务多元化,常见于网络借贷平台集团化趋势,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二是将复杂业务简单化,多指原本资产端和资金端都有涉猎的机构逐渐转向单一渠道挖掘,消费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火爆就是佐证之一;三是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将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型金融机构的产品、渠道相互打通。

转型之路,迫不得已。一是为应对监管,二是为寻求新的市场空间。

在十部委联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关于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的监管陆续落地,再参照目前商讨中的关于众筹的监管思路,互联网金融整体的监管环境趋紧,关于金额、资金监管、混I经营的限制,使得原有的许多互金产品不得不及时进行调整。

当然,除了监管之外,市场竞争逐渐加大,即便是老牌互金平台也要通过丰富产品、追捧概念才能维护客户粘性和吸引投资人,新起步的互金公司更是要从细分、新颖的市场来实现弯道超车。

于是,转型路上一些原本不受青睐的机构或业务成为新宠。比如,原本生意寥寥的地方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成为了香饽饽。

与此同时,高门槛的牌照难求,网络小贷牌照陡然走俏。

自2014年获得广东省金融办批准,广州民间金融界率先在广州开展互联网特色小贷公司试点,试水“互联网+小贷”业务。据盈灿咨询统计,截至2016年12月26日,全国已有78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这表明互联网小贷正成为新风潮。

风险新藏

转型背后,有合规的诉求,亦有规避监管的考量。因此,风险隐患随着转型深入逐渐显现。

今年1月9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称,一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将收益权等拆分转让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开发行。金融资产交易所联姻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已引起了监管部门关注。

具体来看,一方面,金融资产交易所通过将收益权拆分发行、降低投资者门槛来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或将投资收益权、应收账款收益权拆分转让给投资者,投资者门槛低至几万甚至千元,吸引了大量不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自然人前来投资。这也正是招财宝“侨兴债”违约引起大范围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部分金融资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包括信托产品、信托收益权、保险资产、债券、银行理财产品和商业票据等多种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投资需要具备一定的风控能力,并非普通投资者所能涉猎的范围,也不允许网络借贷平台参与,但却被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层层包装成了简单投资品。

除此之外,新竞争领域的风险逐渐高企。一个典型的代表是消费金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互金机构杀入消费金融市场,各类场景、消费品逐渐被抢占一空,原本只有信用良好的客户才能实现的消费金融,几乎成了人人触手可得的金融产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网贷为金融消费需求提供帮助,作为下一步转型方向是可预期的。但网贷平台做消费金融没有牌照,消费金融领域的不良率又居高不下,网贷平台如果没有相应的风控能力,做到后面也将是一地鸡毛。

并且,这些消费金融产品不仅涉及分期付款,还包括各种现金贷。不同于网贷平台凭借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历史经验,消费金融的收益被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挤掉了水分。在没有核心风控的情况下,那些号称“一小时放贷”甚至“秒贷”的产品,都蕴藏着坏账风险。

长效机制

前述种种现象,折射出互金整治工作还要继续走一段路。

全国范围内的互金专项整治从去年4月拉开大幕,根据央行联合十四部委下发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顿工作方案》,具体分为三个时间段。而从整体部署来看,整治行动的长期效果将在2017年加速显现。有专家指出,着眼于推进风险管理、安全管理与合规管理,是行业长效发展的健康保障。

1月23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透露,此次专项整治的前期工作是清理整顿,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下一阶段,央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成总体报告,并形成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议。

与此同时,截至去年底的数据显示,网贷行业仍在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为2448家,相比2015年底减少985家。在专项整治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势必要有一番优胜劣汰,留下风险可控的业态和机构,让整个行业更加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风险整治不仅是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同时也为未来进入常态化风险管理奠定基础。”北京金融局风险管理处处长刘军表示,目前已经完成了普遍性机构排查,进入重点领域的整治阶段。下一步将发放整改通知书,及时跟进机构的整改情况,并对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验收。

篇9

1.社会保险基金流失风险的表现形式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涉及基金的“征收、支付、管理、运营”四个主要环节。近年来,各地和有关部门围绕基金的监管做了大量的工作,社会保险基金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显遏制但是社会保险基金流失风险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环节上,用人单位不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不履行社会保险登记;谎报、瞒报,不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基数和人数;挤占挪用代占代缴的职工个人缴费;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致使社会保险基金未能做到应缴尽缴,应收尽收。

(2)在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环节上,用人单位不及时报告职工变动和离退休人员死亡情况,弄虚作假,骗取冒领基本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待遇。

(3)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环节上,收入不按规定及时入帐和专款专用;不按规定开设银行帐户,未按规定进行基金划转和会计核算;个人帐户不按规定记录,基金不按规定归集。甚至个别地区发生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社会保险基金的问题。

(4)在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环节上,存在动用社会保险基金进行违规投资运营的问题。《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第二十七条规定,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商定的、最高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但是,仍有个别地区动用社会保险基金进行违规投资运营。

2.社会保险基金流失风险的主要原因

社会保险基金流失风险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2011年7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为有效维护劳动者和公民的社会保险权益,使他们更好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了法制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应参保缴费的单位,不参保缴费;应该按时足额缴费的单位,少缴、漏缴和欠缴社会保险费;不应该领取的相应待遇的人员,冒领、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2.2监督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虽然注重建立内部监控机制,但尚未形成多元的、全方位、参透到经办机构内部各个层次,覆盖所有部门及基金征收和发放的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监控不及时、不到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政府监督力度不够。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社会群众的监督比较薄弱。社会保险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尚未形成,基金运作透明度不高,公开化不够,社会团体、社会组织、舆论机构和社会公众难以发挥有效的社会监督,使暗箱操作违法违规行为有隙可钻。

2.3运用信息技术管理程度低

计算机在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中的普及和使用,为提升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和内控质量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人为控制和制度控制只能解决不想违规和不敢违规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个别人想违规而不能违规的问题。只有建立科学、合理、严密的程序和授权系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个人有意和无意的错误行为。但目前各地依靠信息科技手段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致使个别人有机可乘。

3.防范社会保险基金流失风险的对策

随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种类和规模将继续扩大。数以亿计的基金进进出出,征收、支付、管理、运营,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因此,必须从法律、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等各个层面入手,多措并举,全面防控。

(1)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为防范社会保险基金流失筑起“防火墙”。将社会保险各项工作纳入社会法制监督之下,社会保险基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完整,使少报瞒报缴费基数,骗取冒领养老、失业待遇的用人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和非法投资运营谋取私利的人藏身之地,确保基金安全。

(2)强化政策制度执行力,为防范社会保险基金流失风险设置“警戒线”。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规定性和严肃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的各项政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变通。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确保基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同工商部门、民政部门和公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工商注册登记,变更登记,参保、退休人员死亡、服刑等情况,及时堵塞社会保险登记管理,征收社会保险管理,反欺诈冒领养老金、失业待遇管理工作上的漏洞。对于少报、瞒报社会保险基数和骗取冒领养老、失业待遇的用人单位和个人进行补缴和追回,并进行经济和行政处罚。

(3)用信息手段创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模式:

用信息手段创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模式,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充分利用流程设置、信息技术、考评机制等有效加段加强监管,实现有效内控。

1)网上经办。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通“网上经办大厅”,通过将门户网站和社会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将参保登记、参保变更等社会保险申报服务延伸到互联网,采用“前台受理,后台处理”的业务模式,实现互联网前台和业务后台的有效衔接,实现“数据网上流、正常经办按程序、非常业务设开关”的内控目标。

2)财务业务一体化:

在业务经办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间建立数据库间的无缝接口,不需人工干预,实业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完全交换,使业务系统能够即时传递相关实收实支数据至财务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满足业务、财务与金融机构间的往来对账和综合分析需要。依托信息系统提升管理的监控手段,实现“数据自动生成、报表定期报出、联网监控、即时预警提示”。

篇10

近几年来,在领导高度重视下,我们加大了信息科技建设的推进力度,大大缩小了与同业科技差距:建成了现代化、高标准的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初步形成同城生产和灾备两中心模式;全面开展网络改造,将广域网三级架构改为二级架构,各营业网点配置2条专线,分别直接上联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实现了业务网与互联网专网进行物理隔离,增强了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设完善了网上银行、银行卡系统、资金债券系统、信贷系统等应用系统,形成了结构清晰、业务功能基本满足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体系。相对于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我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略显滞后,也与监管当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开发测试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代码质量管理、Bug管理、开发过程管理、测试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系统运行管理有待改进,生产系统监控和流程管理自动化管理手段不足,逻辑访问控制有待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及应急体制建设有待加强,应制订全行性的业务连续性规划及应急演练方案,并定期更新,切实发挥相关部门职能,按要求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演练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李秀生:北京农商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涵盖开发测试、运行维护、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计31项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和修订,并在全行范围内印发执行,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进展为了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北京农商银行根据监管要求,结合信息科技建设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科技风险管理治理架构,初步建立了科技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消除了科技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

1.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明确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的职责。成立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除了审议信息科技战略规划、推动信息科技建设的职能外,着重加强审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重大事项和信息安全评估报告等科技风险管理职能,强化了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高层的推动作用;设置了首席信息官,直接参与跟信息科技运用有关的业务发展决策,确保信息科技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形成了由信息科技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组成的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

2.持续建立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对现有信息科技制度体系进行了整体评估,重新梳理确定信息科技制度体系架构,建立包括制度、实施细则及技术规范(标准)三层架构的制度体系。同时规范对现有制度的管理,形成了《信息科技制度汇编》,涵盖开发测试、运行维护、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计31项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和修订,并在全行范围内印发执行,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指导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3.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并重,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一是强化风险防控意识,防范于未然。持续对全体科技员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树立对风险防控的高度敏感性和责任心,积极向员工传导遵守法律法规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培养员工的诚信和道德,规范员工职业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二是健全内控机制,规范事中管理。科学合理设置科技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了逐级授权和审批机制,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规范岗位操作流程,重要操作如版本迁移、数据修改等实行双人制,一人操作,一人复核,防止出现控制真空,产生风险;同时重视利用技术手段来强化风险管理,如批量作业自动化系统、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建成有效地提升了系统运维风险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和检查,持续督促、跟踪整改,深入挖掘信息科技运行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制订整改措施并积极整改。建立内部定期专项检查机制,根据每年年初制订检查计划,进行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建立风险整改台账,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及跟踪。除加强上述自查工作之外,还积极配合监管当局开展各项检查,积极借助外部的力量帮助发现问题,查找隐患,从而提升科技风险防范能力。

4.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完成了信息安全体系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制定较为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通过实施网络边界控制、内网与互联网隔离、全面病毒防护、桌面系统监控、数据分级与使用保护等系列安全项目,建设形成覆盖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的综合信息安全体系,确保生产系统安全和客户信息安全,防范科技风险。未来的工作重点通过以上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消除和防范了科技运行及科技管理中的风险隐患,近几年我行未发生信息科技风险事件,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针对目前科技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未来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持续推进科技风险“三道防线”建设。进一步明确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中各级主体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级主体的职能作用,形成职责明确、结构合理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特别是加强风险管理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管控,形成一个职责明确、功能互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的有机整体。

2.加强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开发过程中风险的管理。建成基于我行现在的CMMI3级的软件研发规范体系,通过CMMI3级验收,全面推广体系的应用,整个体系涵盖了软件的需求、设计、开发、测试等各环节,有效规范了整个开发过程的管理;落实需求归口管理机制,推行重大项目需求评审机制,进行重要系统组织级方案评审,提高项目计划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推行软件配置管理,提高软件版本管理水平;强化外包管理,规范外包人员工作量评估,加强外包人员工作环境管理。

3.进一步推进运维体系建设。加强对生产变更的风险评估,严格变更过程管理,严控变更风险;确保事件分级制度的落地执行,形成有效的事件升级和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快速解决,并逐步深化问题的后续管理,从多维度进行生产问题分析,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系统监控、网络监控工具的作用,完成应用监控建设,全面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定位故障;全面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及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