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2〕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虽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然却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这也就是说,人们既需要分析地研究三家、三科、三学各自的特点,更需要会通地把握三家、三科、三学的共同精神。此外,如果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等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对于这个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家、一科、一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将发生变异,或者说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文化整体了;而对于其中的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来讲,则都是这一文化整体中的一家、一科、一学,且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又都体现着这一文化整体的整体特性。唯其如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研究那一家、那一科、那一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否则将难入其堂奥,难得其精义。
一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贲卦彖传"曰: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
魏王弼对此解释说:
"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4〕
唐孔颖达补充解释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5〕
宋程颐的解释则是: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6〕
由以上各家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是人们所讲的"人文精神"一语,无疑与上述"人文"一词有关,抑或是其词源。但"人文精神"一语的涵义,又显然要比《周易·彖传》中"人文"一词的涵义丰富得多。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出现和展开显然要比"人文"一词的出现早得多,《周易·彖传》的面世不会早于战国末,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远则可以追求至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也至少可以推溯到殷末周初。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
"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7〕
《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8〕
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昺解释说:
"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
"夫称贵者,是殊异可重之名。"〔9〕
其实,在《孝经》面世之前,荀子也已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观点了。他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0〕
荀子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人最为贵的道理。其后,在《礼记·礼运》篇中,人们又进一步对人之所以异于万物的道理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如说: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11〕
这句话中"鬼神之会"的意思,是指形体与精神的会合。如唐孔颖达解释说:
"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故云"鬼神之会"。"〔12〕
以后,汉儒、宋儒如董仲舒、周敦颐、邵雍、朱熹等,也都不断地发挥这些思想。〔13〕正是有见于此,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认为,人虽是天地所生万物之一,然可与天地并列为三。如,《老子》书中就有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或作"人"字)居其一焉"的说法,把人与道、天、地并列。不过,在《老子》书中,道还是最贵的。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与《老子》相比,荀子对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强调得更为突出,论述得也更为明晰。他尝说: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能参。"〔15〕
这里的"参"字就是"叁(三)"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以其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对此,荀子又进一步解释说: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16〕
"分"是分位的意思。在荀子看来,"明分"(确定每个人的分位)是"使群"(充分发挥人类整体力量)、"役物"(合理利用天时地财)的根本,所以他所谓的"人有其治"的"治",也正是指人的"辨物"、"治人"的"明分"能力。同样的意思在《礼记·中庸》也有表达,其文云: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7〕
按照传统的解释,"至诚"是圣人之德。《孟子》和《中庸》中都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中庸》作"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也就是说,人以其至诚而辨明人、物之性,尽其人、物之用,参与天地生养万物的活动,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18〕
汉儒董仲舒继承荀子思想,亦极言人与天地并为万物之根本。如说:
"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19〕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20〕
"唯人独能偶天地。"〔21〕
"唯人道为可以参天。"〔22〕
从荀子、《中庸》和董仲舒等人的论述中,应当说都蕴涵着这样一层意思,即在天地人三者中,人处于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地位。从生养人与万物来讲,当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从治理人与万物来讲,则人是能动的,操有主动权。就这方面说,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可说是处于一种核心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等,正是由对人在天地万物中这种能动、主动的核心地位的确认而确立起来的。
由此,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即:一是高扬君权师教淡化神权,宗教绝对神圣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一是高扬明道正谊节制物欲,人格自我完善的观念广泛深入人心。这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包含着一种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现性精神。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根植于远古的原始文化之中。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而考其起源,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以及祖先崇拜,以先祖为监临人世的上帝(此亦为天,天命之天)等观念,不能说毫无关系。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中"天"的含义是合自然之天与天命(先祖上帝)之天而言的。以后,宋明理学讲的天理之天,即是自然之天与天命之天的统合体。
人与自然之天"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自然"一词的含义,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的"本然"法则与状态)。道家思想中强调顺自然,这是人们所熟之的。如《老子》书中就明确说过这样的话: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3〕
也正是《老子》书中的这句话,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成是一种消极被 动、因循等待的思想。其实,《老子》道家顺自然而不敢为(无为)的思想,有其相当积极合理的一面,这在以后的道家著作中有着充分的展开。如在《淮南子》一书,对道家的无为思想就有相当积极合理的论述。如说:
"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24〕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25〕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故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也。"〔26〕
这三段话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绝不是什么消极被动、因循等待,而是在排除主观、私意的前题下,主动地因势利导,即所谓"循理""因资"地去举事立功。这也就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27〕
这种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思想,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也是极为强调和十分丰富的。前面我们曾提到荀子关于人与天地参的思想,以往人们都以此来强调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殊不知荀子的人与天地参思想或如人们所说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恰恰是建立在他的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所以,他在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的结论之前是这样来分析的: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28〕
而紧接着"夫是之谓能参"后,则又再强调说: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29 〕
最后,荀子总结说:
"圣人清其天君("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正其天官("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备其天养("财 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天政("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 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养其天情("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 臧焉,夫是之谓天情"),以全其天功("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 是之谓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 役矣!"〔30〕
这里一连串的"天"字,都是强调其为"自然"之意。荀子认为,人只有顺其自然,才会懂得什么应当去做,什么不应当去做,才能掌握天时地财,利用万物。又如,前引《中庸》"唯天下至诚,……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一段,同样也是强调只有尽人、物的自然之性,方能参与天地之化育。儒家把大禹治水的智慧看成是顺自然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有为和无为在顺自然原则中的统一。孟子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是极有启迪的。他说:
"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31〕
朱熹非常赞赏孟子的这一论述,他的注释发挥了孟子的思想,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孟子这段话的精义之所在。现摘引朱熹部分注文如下,他说:
"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故者,其已然之迹,若所谓天下之故也。利,犹顺也,语其自然之势也。言事物之理,虽若无形而难知,然其发见之已然,则必有迹而易见。……然其所谓故者,又必本其自然之势。"
"禹之行水,则因其自然之势而导之,未尝以私智穿凿而有所事,是以水得其润下之性而不为害也。"
"愚谓,事物之理,莫非自然。顺而循之,则为大智,若用小智而凿以自私,则害于性而反为不智。"〔32〕
以上所引都十分明确而概括地表达了儒家"顺自然"而与自然之天"合一"的基本观点。
三
人与天命之天"合一"的中心是"疾敬德"。这一观念,大概起源于殷末周初。《尚书·召诰》中有一段告诫周王要牢记夏、殷亡国教训的文字,很能说明这一点。其文曰: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有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33〕
这是说,夏、殷之所以灭亡,主要是由于他们"不敬德",因此,周王如要永保天命的话,就一定要"疾敬德"。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是周初人的一种共识,也是以后儒家论述天人合一的一个中心命题。我们在《尚书》一书中,随处都可以翻检出有关于因"不敬德"而失天下的记述。诸如说: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34〕
"反道败德",这是有苗失天下的缘由。
"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只若天命。"〔35〕
"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祗。天道福善祸,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36〕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37〕
"有夏昏德"、"夏王灭德作威"、"夏王弗克庸德",这是夏失天下的缘由。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缅冒色,敢行暴虐,……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勋未集。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38〕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古人有言曰:'抚我则后,虐我则雠'。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雠。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肆予小子,诞 以尔众士,殄歼乃雠。"〔39〕
"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40〕
"弗敬上天,降灾下民","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这是殷商失天下的缘由。
这种自周初以来形成的"以德配天"的天人合一观中,无疑地其伦理道德色彩大大超过其宗教色彩。
天子受命于天,然只有有德者方能受此天命。何谓有德者?孟子在回答其弟子万章问及尧舜相传一事时,有一段论述是很值得思考的。孟子认为,天子是不能私自把天下传给他人的,舜之有天下,是天命授予的,尧只是起了推荐的作用。那么,天又是如何来表达它的意向的呢?孟子说,天不是用说话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舜的行为和事绩的接受来表示其意向的。具体地讲,就是: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泰誓》曰: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41〕
这里所谓"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显然只具有外在的礼仪形式的意义,而"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才具有实质的意义。由孟子所引《泰誓》一语可见,"人意"是"天命"的实在根据,"天命"则是体现"人意"的一种礼仪文饰。
这种"天命"根据于"人""民"之意愿,"人""民"比鬼神更根本的观念,发生于周初,至春秋时期而有极大的发展。《泰誓》中,除孟子所引那一句外,也还说过这样的话: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42〕
而在《尚书·皋陶谟》中说: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43〕
孔安国释此句之义,最能体现天命以民意为根据的观念。他说:
"言天因民而降之福,民所归者,天命之。天视听人君之行,用民为聪明。"
"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民所叛者,天讨之,是天明可畏之效。"〔44〕
至春秋时期,这方面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下摘引几条人们熟知的《左传》中的材料,以见其一斑。
"〔季梁〕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45〕
"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46〕
进而一些思想家更明白地宣称"妖由人兴"、"吉凶由人"。如:
"〔申繻〕对曰:'……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47〕
何谓"弃常"?晋伯宗在回答晋侯的话中,有一段可为说明。伯宗说:
"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48〕
所以,当宋襄公问周内史叔兴关于"陨石于宋五"和"六鷁退飞过宋都"二事"是何祥也,吉凶焉在"时,叔兴表面应付一下,退而则告人曰:
"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49〕
而晏婴对齐侯欲使巫祝禳彗星之灾时,则进言曰:
"无益也,只取诬焉。……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50〕
由此,人事急于神事,民意重于神意的观念深殖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历代圣贤、明君无时不以为诫的教训。《礼记·表记》中尝借孔子之口,比较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的不同特色,其中在述及周文化特色时说: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51〕
周文化这一近人而远鬼神的特色影响深远,以至当季路向孔子问"事鬼神"之事时,孔子相当严厉地斥责说: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52〕
而当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则又表示说: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53〕
"务民之义"是"人有其治"的具体体现,人之治如果搞不好,鬼神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说,只有懂得近人而远鬼神,把人事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好它,才能称之为"知"。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中,把政权看得比神权更重的文化上的根源。
四
"礼"起源于祭祀,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礼"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则是越来越富于人文的内涵,乃至最终成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之一。"礼"通过祭祀,从消极方面来讲,是为了祈福禳灾;而从积极方面来讲,则是为了报本。报什么本?荀子的论述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他说: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54〕
把君师之治作为礼之本,一方面是以礼制形式来落实人与天地参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是使"礼"包含了更多的人文内涵。"礼"字在《论语》一书中凡七十四见,然除了讲礼如何重要和如何用礼之外,对礼的具体涵义没有任何表述。即使当林放提出"礼之本"这样的问题,孔子也只是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55〕,仍然只是如何用礼的问题。《孟子》一书中"礼"字凡六十八见,其中大部分也是讲如何用礼的问题,只有几处稍稍涉及到一些礼的具体涵义,如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56〕;"恭敬之心,礼也"〔57〕;"男女授受不亲,礼也"〔58〕;"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指仁、义)是也"〔59〕。荀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学的奠基者。《荀子》一书中"礼"字凡三百余见,全面论述了礼的起源,礼的教化作用,礼的社会功能等等,尤其是突出地阐发了礼的人文内涵。如,他对礼的起源的论述,完全抛开了宗教的解释。他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60〕
据此,在荀子看来,礼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在上文提到过的"明分",或者说"别"。所谓"别"或"明分"就是要使社会形成一个"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61〕的伦序。荀子认为,确立这样的伦序是保证一个社会安定和谐所必需的。所以他说:
"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62〕
毫无疑问,荀子这里所讲的礼,充满了宗法等级制度的内容,是我们今天要批判、要抛弃的。然而,我们也无法否定,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一定的伦序,否则这个社会是无法安定和谐的。因此,荀子关于"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从而达到"群居和一"的理想,也还是有值得我们今天批判继承的地方。
荀子阐发的礼的人文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从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常常是把那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纳入到礼制中去,而不是使礼制作为宗教的一种仪规。试举一例以明之。如,荀子对于人问"雩而雨何也?"回答说:"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则典故。"雩"原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求雨仪式,荀子在这里虽然明确表示了"犹不雩而雨也"的意见,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仪式,只是认为不应当把它神化。换言之,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礼的仪式,荀子认为还是有意义的。请看荀子紧接着此问后所阐发的一个重要论点,他说: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63〕
这里所谓的"文",是"文饰"的意思,相对于"质朴"而言,"礼"为文饰之具,"文"为有礼的标志。荀子这段话的主旨,就是强调要把救蚀、雩雨、卜筮等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仪式作为一种具有人文意义的"礼"仪来看待,而不要把它作为一种求助于神灵的信仰仪式去看待。
人们常常把荀子的这段话与《周易》"观卦彖传"中的"圣人以神道设教"说联系在一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通常人们对"神道设教"的解释,则似乎并不符合其原义。按照一般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借"神"道以教化百姓。把"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的"神"字,与上述荀子《天论》中"百姓以为神"的"神"字,看成是相同的意思。其实,这里有误解。"观卦彖传"的"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神道"是一个词,而不是单独以"神"为一个词。试观其前后文即可明白矣。文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明白地可以看到,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的"神道",就是前文中"天之神道"的"神道"。何为"天之神道"?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四时不忒",亦即自然运行法则。所以,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即是圣人则天,以"四时不忒"之道来作为教化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效法天道自然法则正是传统"礼"论中的中心内容之一。如《礼记·丧服四制》中说: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64〕
由此可见,"观卦彖传"中所讲的"神道",与荀子文中所表扬的"君子以为文"的精神是相一致的,而与其所批评的"百姓以为神"的"神"字意思则是根本不一样的。
以"卜筮然后决大事"为"文"而不以为"神",这也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一个突出例子。"卜筮然后决大事"本来是一件"神"事,然而现在却把它纳入了"文"事。"文"事者,"非以为得求也"。这样,"卜筮"所决之事也就失去了它的绝对权威性,而成为只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意见。于是,"卜筮"作为一种礼仪形式的意义,也就远远超过了依它来"决大事"的意义。
把卜筮纳入"礼"中,确实有借"神"道以设教的意图。如,《礼记·曲礼》中有这样一段话:
"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豫)也。"〔65〕
这里把"畏法令"也作为卜筮的一项内容,其教化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因而,与此相关,对于利用卜筮来蛊惑人心者,则制定了严厉的制裁条例来禁止它。如,《礼记·王制》中规定: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66〕
文中所谓"此四诛者,不以听"的意思是说,对于这四种人不用听其申辩即可处以死刑。
至此,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上薄拜神教的人文精神,应当说已经反映得相当充分了。
五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下防拜物教的人文精神,则大量地体现在儒、道、佛三教的有关心性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注重并强调心性道德修养,这是与中国历代圣贤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密切有关的。上面我们曾引过一段荀子论人"最为天下贵"的文字,在那段文字里,荀子把天下万物分为四大类:一类是无生命的水火,一类是有生命而无识知的草木,一类是有生命也有识知的禽兽,最后一类就是不仅有生有知而更是有义的人类。"义"是指遵循一定伦理原则的行为规范,如荀子说的:"仁者爱人,义者循理"〔67〕;"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为恶与奸者也。……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68〕等等。在荀子看来,这就是人类与其他万物,特别是动物(禽兽)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荀子的这一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绝大部分的圣贤都持这样的观点,即把是否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看作人的本质,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如孟子也说过: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69〕
那不同于禽兽的一点点,就是人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感情。孔子在回答子游问孝时尝说: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70〕
孟子则说: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71〕
孔、孟的这两段论述都是强调,只有具有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感情,才能把人的行为与禽兽的行为区别开来。对此,荀子更有进一步的论述,他说: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猩猩形笑亦二足而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72〕
《礼记·曲礼》发挥这一思想,亦强调人当以礼来自别于禽兽。如说: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73〕
宋儒吕大临阐发《曲礼》这段话的思想说:
"夫人之血气嗜欲,视听食息,与禽兽异者几希,特禽兽之言与人异尔,然猩猩、鹦鹉亦或能之。是则所以贵于万物者,盖有理义存焉。圣人因理义之同,制为之礼,然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男女有别,人道之所以立,而与天地参也。纵恣怠敖,灭天理而穷人欲,将与马牛犬彘之无辨,是果于自暴自弃而不齿于人类者乎!"〔74〕
明儒薛瑄也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何谓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者之伦序是也。何谓理?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天理也。于伦理明而且尽,始得称为人之名。苟伦理一失,虽具人之形,其实与禽兽何异哉!盖禽兽所知者,不过渴饮饥食、雌雄牝牡之欲而已,其于伦理则蠢然无知也。故其于饮食雌雄牝牡之欲既足,则飞鸣踯躅、群游旅宿,一无所为。若人,但知饮食男女之欲,而不能尽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理,即暖衣饱食,终日嬉戏游荡,与禽兽无别矣。" 〔75〕
吕、薛二氏的论说,足以代表宋明理学家们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历代思想家们一致强调,明于伦理是人与禽兽区别的根本标志。进而更认为,但求物欲上的满足,则将使人丧失人格而沦为禽兽。所以,对于人的伦理与物欲的关系问题,一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的确立(以区别于禽兽)和提升(以区别于一般人)放在第一位,而且把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养成看作是一切教育之基础的根源之所在。
事实上,在中国历代圣贤的心目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伦理与物欲的关系问题是确立人格和提升人格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致是从三个层次来进行探讨的。一是理论层次,讨论"理""欲"问题;一是实践层次,讨论"义""利"问题;一是修养(教育)层次,讨论"役物""物役"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概括地讲,在理论上以"以理制欲"、"欲需合理"说为主流,部分思想家将其推至极端,而提出了"存理灭欲"说;在实践上以"先义后利"、"重义轻利"说为主流,部分思想家将其推至极端,而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说;在修养上则概以"役物"为尚,即做物欲的主人,而蔑视"物役",即沦为物欲的奴隶。
由于部分宋明理学家,如程朱等,在理欲问题上过分地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因而不仅遭到历史上不少思想家的批评,更受到了近现代民主革命时代思想家的激烈批判,斥其为压制人性、无视人性,这是历史的需要,完全是应当的。但是,我们如果全面地来检视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理""欲"关系的理论,则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存理灭欲"之说实非据于主流地位。若如程朱等所说,必待灭尽人欲方能存得天理,即使以此为极而言之说,其理论上之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尝以为程朱之说发轫于《礼记·乐记》,如与朱熹同时之陆九渊就认为:
"天理人欲之分,论极有病。自《礼记》有此言,而后人袭之。"〔76〕
又说:
"天理人欲之言,亦自不是至论。若天是理,人是欲,则是天人不同矣。此其原盖出于老氏。《乐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而后好恶形焉。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天理人欲之言,盖出于此。《乐记》之言,亦根于老氏。"〔77〕
理学家之谈天理人欲或根于《乐记》,然程朱等所谈之天理人欲关系与《乐记》所论之天理人欲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乐记》所论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78〕
对照陆九渊所引本节之文,人们可以看到陆氏引文中略去了"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一句,然而这一句恰好是《乐记》本节所论旨趣之关键所在。《乐记》并未否定人感于物而动的性之欲,它只是否定那种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且又不能反躬的人。这样的人,在它看来就是在无穷的物欲面前,不能自我节制,而被物支配了的人,亦即所谓"物至而人化物也"。人为物所支配,为了穷其人欲,那就有可能置一切伦理原则于不顾,而做出种种背离伦理的事来。为此,《乐记》才特别强调了"制礼乐,人为之节"的重要和必要。
《乐记》的这一思想,很可能来源于荀子。上面我们曾引用过荀子一段论述关于礼的起源的文字,在那里他肯定了"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但同时他又指出,如果"求而无度量分界",那就会造成社会的争乱。因此,需要制订礼义来节制之,以达到"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理想。由此可见,如果说在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命题中具有禁欲主义意味的话,那么在《乐记》和荀子那里并无此意。《乐记》主张"是"节欲",而荀子则除了讲"节欲"外,还提出了"养欲"、"导欲"、"御欲"〔79〕等一系列命题,"节欲"理论甚是丰富。荀子尝指出,那些提出"去欲"、"寡欲"主张的人,其实是他们在实践中没有能力对人们的欲望加以引导和节制的表现。他说:
"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80〕
他还认为,欲求是人生来就具有的,问题在于你的欲求合理不合理。如果合理,那么再多的欲求也不会给社会带来问题,如果不合理,那么再少的欲求也会给社会造成的混乱。这就是他说的:
"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81〕
总之,荀子认为: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可免也。……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82〕
荀子的这些思想是合理而深刻的,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宋明以往批判程朱"存理灭欲"说者,其基本理论并未超过荀子多少。试举一二以见其概,如明儒罗钦顺尝论曰:
"夫人之有欲,固出于天,盖有必然而不容已,且有当然而不可易者。于其所不容已者而皆合乎当然之则,夫安往而非善乎?惟其恣情而不知反,斯为恶尔。先儒多以去人欲、遏人欲为言,盖所以防其流者,不得不严,但语意似乎偏重。夫欲与喜怒哀乐,皆性之所有者,喜怒哀乐又可去乎?"〔83〕
又如,清儒戴震在批判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说,以及解释《乐记》"灭天理而穷人欲"一语时说:
"性,譬则水也;欲,譬则水之流也。节而不过,则为依乎天理,为相生养之道,譬则水由地中行也;穷人欲而至于又悖逆诈伪之心,有佚作乱之事,譬则洪水横流,泛滥于中国也。……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是故欲不可穷,非不可有;有而节之,使无过情,无不及情,可谓之非天理乎!"〔 84〕
此外,道家等从养生的角度也讲述了不少有关"节欲"、"养欲"的道理,对于丰富传统文化中的"节欲"理论也是很有价值的。〔85〕
在荀子之前就流传着这样的教训,即所谓:"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对此解释说: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86〕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注重精神修养和伦理实践的人则轻视富贵地位,也就是说,注重内心反省的人,对身外之物是看得很轻的。历代相传的"君子支配物,小人被物支配",就是这个意思。做"役物"的"君子",还是做"役于物"的"小人",这是人格修养上必需明辨的问题。荀子进一步对比此二者说:
"志轻理而不〔外〕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乘轩戴 ,其与无足无以异。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
反之: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 之履而可以养体,屋室庐庾葭 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势列之位而可以养名。……夫是之谓重己役物。"〔87〕
这种不为物累,勿为物役的思想在佛、道理论系统中更是俯拾皆是,此处暂不赘述。然至此,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下防拜物教的人文精神,应当说也已经反映得相当充分了。
人不应当"役于神",更不应当"役于物",人应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不少人以为,依仗现代高科技,人类已经可以告别听命于"神"的历史,人类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支配"物"的世界了。然而,我们如果冷静地看看当今世界的现实,则恐怕就不会这样乐观了。"役于神"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绝非单纯的科技发展就能解决的。君不见,当今世界各大有神宗教,凭借着社会经济增长的实力后盾,几乎与现代高科技同步高速发展,且新兴宗教层出不穷。"役于物"的问题,则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人类向"物"世界索取手段的不断提高,因而对于物的欲求也是在进一步的膨胀。更何况当今世界是一个讲求实力的时代,全世界的经济实力竞争,把全人类逼上了"役于物"的险途而尚不能自反。
众所周知,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高扬人本主义去冲破中世纪神本文化的牢笼,然而诚如当时那些主要思想家所言,他们倡导的人本主义,从中国儒、道哲学的人文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88〕而当今东西方思想家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恐怕主要是想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以抵御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带来的拜金主义和拜物教,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为什么还值得人们在今日来认真研究一翻的理由吧!
----------------
注 释:
〔1〕佛教典籍浩如烟海,就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约可与"三玄"、"四书"、"五经"之地位相当者,当数以下"三论":《中论》、《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此论为疑伪论),"九经":《金刚经》(附《 心经》)、《法华经》、《华严经》、《阿弥陀经》、 《维摩诘经》、《涅槃经》、《楞严经》、《圆觉经》(以上二经为疑伪经)、《坛经》(此经为本土禅宗之根本经典),"一录":《景德传灯录》(此录为禅宗一千七百则公案之所本)。这一归纳仅为个人浅见所及,以便初学者入门,不当之处,切望高明赐正。
〔2〕这里借用了《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尚"和"而卑"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和"是综合会通的意思,"同"是单一附和的意思。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地综合会通才能发展创新,若是一味地单一附和则将萎缩死亡。诚如周末史伯所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
〔3〕引自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37页。
〔4〕同前注。
〔5〕同前注。
〔6〕引自《伊川易传》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四库全书》本,第85-86页。
〔7〕引自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一,《泰誓上》。《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 印本,第180页。
〔8〕引自《孝经注疏》卷五,"圣治章第九"。同前注(下册),第2553页。
〔9〕同前注。
〔10〕《荀子·王制》,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 104页。
〔11〕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二,同前注第1423、1424页。
〔12〕同前注。
〔13〕如,董仲舒说:"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汉书·董仲舒传》)。周敦颐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邵雍说:"惟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如禽兽之声,以类而各能其一,无所不能者人也。推之他事亦莫不然。惟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他类则不能也。人之生,真可谓之贵矣。"(《皇极经世书》卷七上《观物外篇上》)
〔14〕《老子》二十五章,引自拙著《王弼集校释》上册,第64-65页。此文中之"王", 即代表了"人"。所以王弼注此句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
〔15〕《荀子·天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206页。
〔16〕《荀子·礼论》,同前注第243页。
〔17〕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三,同注10,第1632页。
〔18〕此处参考朱熹的解释。朱熹《中庸章句》说:"……能尽之者,谓知知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赞,犹助也。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33页。
〔19〕《春秋繁露》卷六《立元神》,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781页。
〔20〕《春秋繁露》卷十七《天地阴阳》,同上第 808页。
〔21〕《春秋繁露》卷十三《人副天数》,同上第 797页。
〔22〕《春秋繁露》卷十一《王道通三》,同上第 794页。
〔23〕《老子》六十四章,引自拙著《王弼集校释》上册,第166页。
〔24〕《淮南子》卷九《主术训》,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1245页。
〔25〕《淮南子》卷一《原道训》,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1207页。
〔26〕《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1296页。
〔27〕《老子》十七章,引自拙著《王弼集校释》上册,第41页。
〔28〕〔29〕〔30〕《荀子·天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205-206页。
〔31〕〔32〕《孟子·离娄下》,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 297页。
〔33〕引自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五,《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 年影印本, 第213页。
〔34〕《尚书·大禹谟》,同上卷四,第 137页。 烈按,以下引《尚书》各篇只是为了说明周初以后传统文化中以"敬德"祈天命观念的广泛与深入,所以对于其中各篇今古文之别及时代之差异,未予细计。
〔35〕《尚书·仲虺之诰》,同上卷八,第 161页。
〔36〕《尚书·汤诰》,同上卷八,第 162页。
〔37〕《尚书·咸有一德》,同上卷八,第 165页。
〔38〕《尚书·泰誓上》,同上卷十一,第 180页。
〔39〕《尚书·泰誓下》,同上卷十一,第 182页。
〔40〕《尚书·武成》,同上卷十一,第 184-185页。
〔41〕《孟子·万章上》,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 308页。
〔42〕《尚书·泰誓上》,同前卷十一,第 181页。
〔43〕〔44〕同上卷四,第 139页。
〔45〕引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六"桓公六年传", 《十三经注疏》(下册), 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750页。
〔46〕《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庄公三十二年传",同上第1783页。
〔47〕《春秋左传正义》卷九"庄公十四年传",同上第1771页。
〔48〕《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四"宣公十五年传",同上第1888页。
〔49〕《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四"僖公十六年传",同上第1808页。
〔50〕《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二"昭公二十六年传",同上第2115页。
〔51〕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四,同上第1642页。
〔52〕《论语·先进》,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 125页。
〔53〕《论语·雍也》,同上第89页。
〔54〕《荀子·礼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233页。
〔55〕《论语·八佾》,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62页。
〔56〕《孟子·公孙丑上》,同上第 238页。
〔57〕《孟子·告子上》,同上第 328页。
〔58〕《孟子·离娄上》,同上第 284页。
〔59〕《孟子·离娄上》,同上第 287页。
〔60〕〔61〕《荀子·礼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 231页。
〔62〕《荀子·荣辱》,同上第44页。
〔63〕《荀子·天论》,同上第 211页。
〔64〕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六十三,同前第1694页。
〔65〕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同前第1252页。
〔66〕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同上第1344页。
〔67〕《荀子·议兵》,同前第 185页。
〔68〕《荀子·强国》,同前第 203-204页。
〔69〕《孟子·离娄下》,同前第 293页。
〔70〕《论语·为政》,同上第56页。
〔71〕《孟子·滕文公上》,同上第 259页。
〔72〕《荀子·非相》,同前第50页。
〔73〕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同前第1231页。
〔74〕引自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上册,第11页。
〔75〕《文清公薛先生文集》卷十二"戒子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薛瑄全集》上册,第661页。
〔76〕《语录》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陆九渊集》,第 475页。
〔77〕《语录》上,同上第 395页。
〔78〕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七,同前第1529页。
〔79〕荀子提出"节用御欲"的命题,是强调人们在消费时应当有长远的后顾之忧,时时控制欲求,节约消费。他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荀子·荣辱》,同前第42页)
〔80〕〔81〕〔82〕《荀子·正名》,同前第283-285页。
〔83〕《困知记》卷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8页。
〔84〕《孟子字义疏证》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11页。
〔85〕如《吕氏春秋》卷一"重己"篇说:"昔先王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其为宫室台榭也,足以辟燥湿而已矣;其为舆马衣裳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五者,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也,节乎性也。"(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 630-631页)又,卷二""篇也说:"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同上,第633页)
〔86〕《荀子·修身》,同前第16页。
篇2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以和为贵、宽容博厚的精神;“慎独自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修养方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的诚信守信传统美德;“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的义利观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些在医学教育中应大力传承弘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闪烁着科学精神的光芒;“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移,而耻智之不博”,体现了谦虚好学的求知精神和传统;“反者道之动”,阐明了万物在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的是反对盲从,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精神。李时珍本着强烈的实证精神,认真研读文献,实地调查研究,亲自采集、品尝草药以判断药性药效,历经数十载,编著《本草纲目》。清代的闻若豫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几乎找到了古文《尚书》中每一句话的来源,举了100多条证据,证明古文《尚书》是后人伪造的。对古代最具有科学精神的墨家学派,在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曾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家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三)有利于培养人文精神。
尊重人、关爱人,追求人的幸福和自由,是人文精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怀。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精神,还要培养人文精神。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有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陈竺院士曾说:“医学工作者从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离开了医学人文精神的总纲,医学科学精神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归宿和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儒释道等各家学派互相渗透的基本文化格局,蕴含了以人为中心、追求和完善人的理想人格、先义后利、群体利益至上等丰富的人文精神。“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明确了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孟子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民为本、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阶级和时空局限的生命力和价值。
(四)有利于中国特色医学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和在数十万首古代方剂中蕴藏着难以估量的治病经验、用药规律和原创知识,蕴含着巨大宝藏,需要进一步发掘,继承发扬、继承提高、继承创新。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正是首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并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相关记载的启发下,提出了使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从传统中药青蒿,创新研发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对造福人类、促进人类医药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说:“屠呦呦的研究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这扇窗户也是对中医中药内涵的再发掘。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
二、医学教育中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充分。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落后,备受西方国家的压迫。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图存图强的紧迫感,使得传统文化一度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进而受到矫枉过正的全面、激烈的否定和批判,主张全盘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特定的历史和国情背景,使得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不可能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和公正。这种否定和批判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上长期保持优势,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认识产生负面影响,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西方的舶来品,与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关系或关系不大。
(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冲击。
近年来,一些高校从思想上比较偏重专业学科的建设,重点突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把专业教学与科研作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注重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视传统文化的弘扬。孔子说“君子不器”,而现代大学教育越来越像一种工具,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沦为青年学生学习谋生技能的“企业”或者“工厂”,学生忙于学习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忙于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忽视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的目的、视野和任务都从内转到了外,从人转到了物,从德性转到知识,从行为转到技能。”医学教育实践中缺少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没有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没有找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
(三)教师队伍素质的制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指的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传道”之“道”是为人之道,是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既教书又育人。受到自身教育经历、文理分科、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隔离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教育者本身的传统文化素质也是欠缺的。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功底薄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薄,重视科研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不足;对传统文化及人文学科心存轻视,认为人文学科是无用的学科;教学方法落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采取照本宣科、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医学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一)增强文化自信,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成就和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同科学精神绝不是相对立的关系,将近代中国科技落后归结为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精神没有揭示出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而数学和可控制实验是科学革命的主要特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给予继承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改革开放、鼓励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制约近代中国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因素已经发生根本转变。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特色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认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的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然而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因此,搞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要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医学专业教师和人文社科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加强激励引导,在教师培养、职称评审和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在各类医学专业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培训、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非医学专业教师,加强对基本医学知识和医学哲学的学习和了解,提升医学专业素养。适当安排传统文化基础较好的医学教师,讲授人文课程或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建设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人文素质较高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三)规范课程设置,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强对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提高教材质量和水平。改变单一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更多采取参与式、启发式等教育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专题教育和专题研讨,增强针对性。举行传统文化节,激发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篇3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茶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来说,茶道精神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体育人文教育中,茶道精神的引入也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茶道精神本身的内涵,对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体育人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茶道精神;体育人文教育;作用
作为我国传统精神文化中的重要一类,茶道精神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茶道精神的价值被不断挖掘,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并成为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体育人文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品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现状来看,通过茶道精神推动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并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仍然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析,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1茶道精神简析
何为茶道,最为简单、纯粹的理解就是品味茶、欣赏茶的美感之道。我国种植茶叶、饮用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道精神的内涵从最初的饮茶方式到饮茶艺术,再到成为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其内涵被不断丰富、不断扩充。到今天为止,茶道精神的内在实质已经非常丰富,并自成体系,茶道精神不仅仅代表了饮茶、品茶的礼仪精神,也包含了从茶叶中品味出的生活感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代表着清静、悠然、与世无争、修生养性的生活方式。茶道精神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成熟,深刻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本土文化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茶道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的载体,带有深刻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理念的烙印。从茶文化体系层面来说,茶道精神即是茶文化的核心精神。茶道精神中包含了儒家文化,茶道精神崇尚的和谐、仁义、礼仪都是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包含了道家思想,茶道精神中超脱世俗、安静从容、悠然自得的精神追求,就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也包含了佛家文化,茶道精神倡导的清心寡欲、静坐修身、俭朴求真的理念,就是佛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茶道精神的灵魂,与其说是茶叶文化的灵魂,倒不如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可见茶道精神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以及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联系之紧密。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精神内涵一同影响着中国人,一同引导着中华民族在思想层面上的前进方向。爱茶人士将茶道精神归结为“理、敬、清、融”四个字。具体来说,理指的是理智、事理,引导人们通过饮茶明理,做事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在理智的支撑下,在事理的主导下,行为才能不失方向、不失准确,做人才能正直;敬指的是敬意、礼貌,引导人们通过品茶明礼,要重视各种行为活动中的礼仪、礼节,通过礼貌增进人和人之间的情谊,通过礼仪实现人和人之间良好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清指的是清廉、清心,品一杯清茶,让心中的杂念沉淀下来,让心绪回归内心的本真,回归心灵的纯粹,以此涵养人的节操,升华人的品格,引导人做一个心灵纯洁、精神超脱、清廉正直的人;融指的是融洽、和谐,品茶的气氛是融洽的气氛,茶道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在品茶的过程中,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包容、和谐,茶禅一体,世间万物尽在包容本心。
2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可行性分析
体育人文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是团结的精神,是和谐的精神,是公平正义的精神,客观地看,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联互通的。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共同之处,将茶道精神的内在本质提炼出来,促进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来说,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和实践价值的。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二者来说都可以受益。在融合过程中,茶道精神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这对于茶道精神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传承来说,非常有帮助,通过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开展,茶道精神的影响力必然会继续扩大,茶道精神的价值理念和核心内涵也必然被更多的人所知悉、所接受。而茶道精神对于体育人文教育的促进作用则更加突出,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契合度,茶道精神的融入,可以迅速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实现体育人文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接轨,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显然更加能够增加中国人对于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文教育的认同感,进而促进体育人文教育质量、教育效果的提升。
3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实践表明,在茶道精神的辅助和推动下,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正是基于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此,将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分析如下:
3.1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达体育人文精神内涵,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人文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人文教育往往由于内涵单一且过于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在体育人文课程中产生逆反情绪,严重阻碍了体育人文教育的开展。而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有所不同,茶道精神的内涵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茶道精神广泛的社会受众基础,也更加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改变体育人文精神内涵单调、乏味的客观现状,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融合,从更大层面上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而且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拓宽学生的体育人文视野,可谓一举多得。在现代体育人文教育中,茶道精神的融入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其基础就在于丰富和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使体育人文教育可以从更宽广的精神领域向学生传达理念,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来说,益处良多。
3.2突出了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
体育人文教育是以提升人的体育人文素养、涵养人的体育人文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人文教育的特征表现为教育的人文性、持续性和多样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公平正义、崇尚健康(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皆有之)、和谐包容的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塑造学生成为真正具有现代体育精神、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体育人文教育重点的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和茶道精神的核心表现不谋而合,这为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的比较、融合过程中,二者的相同点被数倍放大,而这些相同点正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通过茶道精神的良好推动和有效支撑,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领域、重点内容凸显出来,学生可以更加鲜明、一目了然地掌握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内涵,而教师也可以更加一针见血、事半功倍地将体育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教授给学生,大大提升了体育人文教育的效率、质量,实现了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3.3以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
现代体育竞技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从体育和人文的角度来看,这是体育竞技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重要表现。然而在真实的体育竞技项目中,仍然有很多不和谐的行为、不正当的做法、不科学的理念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甚至将现代体育领域的价值观引向偏颇。在这样的情况下,茶道精神的引入,犹如一股清泉,以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底蕴,有效净化了体育竞技领域。茶道精神崇尚和谐、融洽、包容,茶道精神追求明理、明礼、正直,这都是茶道精神中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以茶道精神的影响为推动力,将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展现出来、传达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文素养之于现代体育竞技是多么的重要。真正的现代体育竞技,是人文和体育的结合,是道德与竞技的融合,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从体育竞技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以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3.4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时展到今天,无论何种层次的教育,都越来越重视人的内在、外在素质的全面提升,以此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培养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将茶道精神融入现代体育人文教育当中,就是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全面提升的一个非常积极的做法。从内在人文素养来说,茶道精神可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何为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从外在体育素养来说,在全面健身的理念下,茶道精神倡导的和谐、融入、交流互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体育参与习惯,产生体育参与需求,并帮助学生掌握以人文素养为支撑的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判断力,使学生在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过程中,既完全融入,又张弛有度、行动有节,以一个健康、向上、公平、正直的体育参与者的姿态,促进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的发展进步。
4结语
体育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健康发展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高度契合度,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并且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茶道精神对体育人文教育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未来,应当继续挖掘茶道精神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精髓,探索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方式,更好地将茶道精神植入、融合到体育人文教育当中,丰富现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拓宽学生体育人文视野,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人文内涵并塑造科学的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同时,间接促进体育竞技领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效推动体育竞技领域的继续发展。
作者:胡泯 单位:攀枝花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6):177-178.
[2]陈光.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福建茶叶,2016(1):201-202.
[3]张彦斌,郭娇.“茶道”融入体育精神———以足球运动为例[J].福建茶叶,2016(2):191-192.
[4]杨利芳.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奥运精神的异同[J].福建茶叶,2016(5):250-251.
篇4
一、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人文教育成为美术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如在《过春节》一课的教学中,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让学生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习俗。春节曾经是“团聚”的代名词,全家人要一起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它是贺春节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习俗,久盛不衰。在这其中蕴含着许多文化礼仪,在此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你知道和长辈们一起吃饭时,有哪些礼仪吗?王少暄说:“应该让长辈们先动筷子吃,然后我们再吃。”我马上夸奖道: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接着顺势利导,那谁能用《弟子规》中的话来概括呢?蔡羽童站起来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立刻评价道:老师就喜欢象你这样自信的孩子。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开心,他们已经能把我们在课堂中所教的传统文化学以致用了。接着我告诉学生: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对待长辈应懂得礼让。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请同学们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我把相关的德育目标自然的渗透其中,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如:民间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让学生了解美食文化――吃饺子的来历。在讲放爆竹时,我提醒大家:一定要遵守有关规定注意安全!在讲派发红包时,请同学们注意:在发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并利用小天使的话: “如果你能将压岁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做有意义的事,长辈们会更加喜欢你!你打算怎样做呢?”告诉学生怎么合理理财等等。
美术教材中处处蕴含着人文因素。作为美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将传统文化溶入教学环节之中,培养人文素养
作为美术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上的传统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补充和拓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知识与相应的教材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在《百变团花》一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感知能力。通过欣赏及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感受团花的美,并了解团花的相关文化。学习剪纸语言,了解剪纸艺术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并结合《弟子规》教育学生做事情要认真仔细,不要忙中出错。
如:在讲“折”、“剪”时,我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原因,并总结出剪时且慢要细心。我因势利导,告诉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要忙中出错。正如《弟子规》中所述“事勿忙,忙多错。”很自然的把传统文化的知识渗透给了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并告诉学生要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三、有效整合开发美术教学资源,渗透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在研究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对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从各种有效资源中选取与美术学科主题紧密联系的内容,让自然的、社会的、生活的知识和内容进入到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使美术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实际具体。
如在《漂亮的小钟表》一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在学生设计制作完钟表之后,安排作息时间游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比一比谁能先拨出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吃午饭,几点睡觉……不仅让学生与数学课进行了跨学科的综合,同时结合传统文化《弟子规》中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和名家名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联系自然和现实生活,渗透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美术教学是美育的直接形式,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阶梯。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从而培养人文精神。
如在《大树的故事》一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问题去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结合传统文化《弟子规》和《论语》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问题一:大树不仅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请你说说大树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 ①美化环境,净化空气。②可以做家具、做桌椅。③可以做铅笔,可以造纸……
问题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在破坏着这一切,有些大人,违背了人们的意愿,他们任意砍伐树木。同学们,对这些人的做法你们想说点什么呢?张佳慧站起来说:不要砍树了,要不然就会有沙尘暴和泥石流了,我们和小动物们就会没有安稳的家了。听了她的话,我非常兴奋,马上评价道: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听了我的赞扬,学生们纷纷汇报自己的感受:①不要破坏这些树木了,它们也是有生命的,这样它们会疼的。②请保护我们的环境吧! ③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为什么要这样破坏我们呢?……孩子们的话使我感到十分惊讶,看来,二年级的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知!他们开始发芽,成长,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思维空间了。这不禁让我刮目相看。我赞扬道: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个个都是个爱护大自然的好孩子。正是因为有些人的无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乱砍乱伐树木,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会造成很多自然灾害的恶果,这正如《论语》中所述:“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意思就是人要目光远大,考虑长远。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问题三: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此时的孩子们兴奋极了,抢着来汇报:①制止这种行为,告诉他们不要砍树。②我们还要爱护树,不摘树叶,不折树枝。③不摇树,不在树上荡秋千……听了同学们的这番话,老师真是被你们所说的话语感动了。的确,爱护树木,要从小做起。《弟子规》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告诉我们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重,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同时我们人类也要爱护世间的万物,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这样人类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此环节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让我很自然的把传统文化结合到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教育之中,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人文精神。使我和学生们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篇5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篇6
一、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缺陷
由于过度强调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生产或经营管理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仅仅从社会职业的需求入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有关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由此形成了提法不一的各种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但总结种种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都可以概括为“三合一”的结构形式: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应用三个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课时进行大幅度削减。“必需、够用”的尺度如何把握,全凭专业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因此“必需、够用”就少了许多教学科学规律的成分,少了许多人文素质的成分;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由于片面地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只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考虑眼前培养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专业技术能力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专业技术应用,强调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而真正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却很少顾及,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健康人格培育。造成许多高职学生美德观念淡薄、生存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乏、耐挫能力低下、相处之道拙劣的困境难以摆脱。在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的人缺乏健康人格的“才”、缺乏人文关怀的“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才”。
二、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必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如何转变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中急功近利的状况,就要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不论哪个层级的教育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如果只强调实践而忽略理论、只强调本领而忽略人文,只强调技育而忽略德育,复旦研究生的投毒悲剧还会发生。那么,如何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因为这样的德育教育我们从没有间断过,并且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当从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找优秀文化积淀,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德育文化”,它如同空气一样,和我们须臾不离、息息相关,但我们又浑然不觉未加重视。[2]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律;贵和持中的精神表现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自强不息的典范抒发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的践行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务实品格;重德尚义的理念展现出崇高的理想境界;有容乃大的风范树立起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都是高职教育中培养人才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可见,整体思维、和谐稳定、自强不息、勤劳务实、道德仁义、团结协作等中华优秀精华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培养职业创新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我们在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时,必须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方式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寻找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高职教育的契合点,既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又不使优秀传统文化游离于高职教育之外,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得以体现:
一是在教育方针上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基于我们的国情,人才培养体系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政府与院校的支持。在高职的教育方针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能片面的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不可割裂了技术与人文的内在联系。我们的教育核心是育人,而非制器,[3]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懂技术的人才,而不是只懂技术的“机器”。
二是创设体现传统人文因素的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需要在课堂之外的更广泛区域协调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职业技术的二者关系。要将院校的环境建设与传统人文精神联系起来,通过校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设施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高职文化完美结合的肥沃土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理想,把高职教育的培养过程引导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是构建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注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构建承续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伦理、艺术、科技、文学等文化瑰宝作为课程体系的内容,通过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使学生具备独立健康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正直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鲜明的是非观念,并使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从而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是实施“责任师傅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能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应当为每一位学生指定“责任师傅”,通过“责任师傅”的全程跟进,将以往简单的课程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人才培育的环节,使学生的思想、作风、职业技能、职业迁移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现状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高中教学仍然存在注重理科、轻视文科的现象。要想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重视语文教学。语文作为高中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不仅能够增强高中生的文学知识,还能够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分析语文教学对高中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影响已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一项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高中生的素养现状
人文素养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所形成的内在品质的价值体现,语文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而且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现阶段所处的环境正是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新观念、新思想也随之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这使得高中生的内在品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语文教学对高中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影响
要想真正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就必须认清人文素养教育的本质,把握其独有的特征,只有全面了解人文素养的本质和特征之后,才能够真正实现人文素养教育。人文素养是人文精神的内在品质体现,人文精神需要通过人的内在品质来体现。结合人文素养教育这一特征,高中语文教师要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心灵和精神的培养,要努力营造有人文思想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仅要用文学知识来影响学生,还要用自己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影响学生,用形象生动且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产生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共鸣。除此之外,营造一种文学讨论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的影响。
三、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1.加强对学生的经典文学教育
当今社会,丰富的物质文化以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非常容易让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失衡,人们的情绪浮躁、精神失落以及心理失衡,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尤其是较为年轻的高中学生,这样的现象让他们的心理浮躁不安,同时,商业文化也趁着高中生心理浮躁不安的时候进入,使得高中生的精神意志更加薄弱。据笔者了解,现代高中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他们更愿意追求外来文化,例如,喜爱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有些人对西方哲学能够侃侃而谈,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中国的老子哲学。在商业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他们逐渐走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道路。尽管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非常丰富的物质生活,然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如此的贫穷。对于高中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要从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文学开始。
2.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比较看真理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可想而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因素。正是这种深厚的人文因素塑造着中国人的民族之魂,使我国自秦汉之后成为“礼仪之邦”,立于世界文明古国之林。我国的人文主义精神在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而且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价值、最值得骄傲的一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还体现着我国的人文素养。
我们在运用传统文化来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弊端,不能全盘认同,也不能全盘否定,要通过现象看到其本质,通过对比来看到真理。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袤丰厚土壤之中,其内容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独有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基石,是多种不同的文化理念融合、发展、沉淀、传承的集合体。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和体系,顽强的存在着,它沉淀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准则已深深的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中,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进步、繁荣昌盛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的教科书,它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素养及道德情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大学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组织载体、战略基地,它更是培养青年人人文精神的思想库。“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涵。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是人类进步的精神源泉。它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视野更为开阔,为大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我、面对人生提供多方面理性的启迪,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二)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爱国主义是其中最核心内容,“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充分彰显了我们的先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这些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对纠正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与集体意识淡薄、个人主义严重的不良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特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史中熠熠生辉,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润物细无声中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瑰宝中,有清丽婉转的《诗经》,有波澜壮阔的唐诗宋词,有吐纳天地的四大名著,有刚柔并济、方圆适度的中国书法,有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的中国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爱好,增强大学生多方面知识的积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审美追求。
(四)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以道德修养及伦理观念为主线,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忠、孝、节、勇、和)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性的核心要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古人留下的道德资源可以充分融合到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去,继而建立起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使大学生始终将道德理性作为心灵支柱,在人生的道路上守住做人的浩然正气。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在教学组织上采用有效措施促使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当前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纳入到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养成计划的高校很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对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 (1)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依据教学计划实施跨学科选课,使学生在交叉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2)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授者,因此,高校要重视对优秀师资队伍的打造。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应该做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那么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具有优秀的道德修养。一方面,高校教师尤其是传授传统文化的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新观念,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现时问题。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示范引领大学生。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的专业水平。比如,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开阔他们的视野;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从学术角度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科学的融合、渗透。(3) 组织教师编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编写教材中要注重深厚、稳重的传统性,还要具有现实性和创新性,以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课堂学习只是大学生生活的一种状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热情洋溢、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他们的生活更充实。高品质的课外活动能够对大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深入到他们的课外生活中去。 (1)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知R讲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2)开展阅读国学经典和历史名人典故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国学经典、仰慕历史名人的过程里,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3)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将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事实证明,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习得,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吸收转化,从而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实践。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走入社会的机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参照传统,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发生的困难,使学生在实践中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有效运用新媒体吸引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当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这个时代的到来,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新鲜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传播载体的形式,也为高校在大学生中传播传统文化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模式、传播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以及生存样态。大学生是新生事物积极的接受者,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中普及的优势,有效规避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其吸引力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深入、透彻地把握传统文化传承规律和新媒体传播规律,有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这是急需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动漫人文精神;民族性格矛盾;动漫语言
中国动画曾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如《大闹天宫》《渔童》《金色的海螺》等,在不同程度上都标志着中国动画的辉煌成就。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以致中国动漫一度陷入了低谷,这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失守。因此,要振兴中国动漫产业,其核心的条件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文化。那什么才是能够被动漫人继承的文化精神呢,人文精神是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念之社会主体意识,这种意识通过长期文化实践,逐渐积淀、升华,同时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也因习俗、看法和思维方式之差异而有不同表述,并具一定民族文化特性。①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的动漫人文精神现状和民族性格的阐述和分析,试图从中国传统精神价值和民族性格矛盾中,挖掘与新时代意义和价值相符合的动漫语言。
一、美国动漫人文精神的民族性和普适性问题分析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和精神,这就决定了其不同的动画剧情和动画表现特点。我们先审视一下美国动画,可以看出他们都在不同程度流淌着美国的传统人文精神。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血缘的混合和文化思想的交融不断给这个新生的民族增添活力、传统的反抗精神、天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对不同文化的博怀等。外在形式则表现为惩恶扬善、快意恩仇,单纯善良等。如美国动画片《汽车总动员》,西部场景、英雄落难、偶遇美女等已经被无数次演绎的剧本再次搬上银幕,但传统不代表俗套,美国文化提倡个人英雄主队精神并重,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而不该淹没在人丛之中。因此在这些剧情和构思的背后,正迎合了观众的“情感温泉”,让每一位观众在影片主人公上都能找到超越自我的理想身影。如皮克斯的《超人特工队》,其把间谍片中的机巧玩意儿、漫书中最爱渲染的超能力等流行元素打包推出,但最引人反思的却是对于家庭观念的关注。在特效视觉享受背后,无不触动了观众心灵深处对事业、家庭和个人价值问题的思索。正如皮克斯的副总裁约翰•拉塞特所说:“我喜欢影片的创意,即使一家子都是超人,他们也要努力去实现所有家庭都想努力实现的事儿――让彼此幸福。”
如果说上述的都是美国典型的故事情节和美国本土风俗。我们再来看看迪斯尼的动画大片《木兰》,其造型设计颇具匠心,内容却是取自中国传统题材。如人物装束是明代的,而马的造型是唐代的,开篇的祠堂、神灵、说媒等情节都充分地营造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力求拍出的是一部中国式的迪斯尼大片。但事实上,美国的《木兰》只是借用了中国《花木兰》的故事外壳,其内核是现代美国式精神理念,如人物性格设定方面,美国人大胆地进行了符合西方人接受的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塑造了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框架束缚,追求个性释放的花木兰人物形象。如果把它同中国的《花木兰》稍作比较,就可以发现二者之间许多骨子里面的不同,因为中国版的《花木兰》的根系是深扎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的。首先其必定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尽孝道、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人物形象,并且具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特质。这就必然导致了她只能局限于中国观众的理解,而很难让全世界人民得到认可。最近马楚成执导的最新版《花木兰》,虽然淡化了“孝道”却依然塑造的是一部牺牲个人爱情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传统爱情悲剧。这样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人能理解,女权、爱情自由观的西方国家可能就难以接受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美国人塑造的花木兰并非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样子,但是在进行艺术再创造中体现的大胆想象和剧情表现上,既体现了中国式的风情同时又让西方国家在他们的认识领域中去欣赏,好莱坞的这种在全球赢得观众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同是取材于神秘色彩的东方经典传说,同是一种英雄主义,为什么美国动画片可以获得不同文化、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普遍接受,并在全球范围获得巨大成功呢,这就涉及民族性和普适性的问题。通过上述《花木兰》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类的审美需求是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性别、不分宗教,美丽的东西在时间上是永恒的,空间上是普遍的。虽然各个民族都有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但是人文精神是人类最高贵、最普遍情感的一种集中表达,是没有差异的,应该是人类所共有的,只是各民族文化显露的程度不同而已。②电影《阿凡达》同样是英雄主义、爱情、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主题,当奇幻绚丽的外太空植物,真挚的友情、爱情,捍卫家园的情节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能不为所感动吗?人文精神是导航灯,是方向标。如果我们的动画离开了人文精神而创作,那就意味它只有一个躯壳,不会给人以任何启迪,也不会给人以任何感动,更不会得到任何的认同。
二、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在日本动漫中的体现以及给我们的启示从各国动画发展指标和表现手法来看,上述的分析体现了美国动漫追求的是一种“在娱乐中宣泄”的手法。那日本动漫呢?从我们熟悉的《阿童木》中可以看出,日本的英雄主义更注重的是“在警世中陶冶”,这些都是有因而寻的。日本是个资源贫瘠的岛国,由于生存不易,这种对未来的不安定感造就了一种弥漫在日本文化传统中的危机意识,外在表现为实用主义、利益至上和团结合作精神;另一方面悲观、自卑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深植在这个民族中,外在表现为遇事容易走极端、情绪化,在动画中则表现为宿命论的横行。以上这些特质在动画片《新世纪福音战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内容以体现人物和世界观的联系为主,在新颖的机甲科幻因子上,更着重体现深邃的人的主题。日本人具有“亲自然”的情感倾向,在思维方式上重感觉、轻抽象,重经验、轻思辨。所以我们在这部日本动画片中看到了心理剖析的成功和独到之处。主人公心里充满了病态,片中一直贯穿晦涩的心理描写,这就体现日本的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而不是类似西方社会的“罪感文化”。然而它对善恶、执著、胜利等精神信念的追求,不仅“风向标”式地影响了日本青年一代的思潮走向,对日本式动漫风格的定位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更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公认和热捧。
日本动画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在模仿和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汲取与他们民族早已存在的价值观相契合的那部分。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为动画外在表现形式上开创了意识流,时空跳跃、倒错等高难度的艺术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现。
如日本动画片《棋魂》,扣人心弦、迭起的剧情,人物间深深的牵绊和感情,无不打动人心。《棋魂》更多体现出来的是对围棋的热爱而不是棋局的胜负。而中国动画片《围棋少年》,其展现的是少年江流儿在围棋挑战面前中国棋手的围棋精神和爱国气节。由此看出《围棋少年》“在愉悦中教化”的表面说教方式,注定其必然输给能感触观众心灵的《棋魂》。再如获得奥斯卡奖的《千与千寻》,它体现的不是简单的教化,也不是简单的善与恶的对决,所有的故事冲突都源于人的内心,是对自我的艰苦寻找。将深刻的哲理寄寓于剧中角色的内心行动与视听感官中,对观众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让观众去回味、去意会,这样的教化方式显得更加有内涵和深度,这种方式正是体现了《老子》中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人文关怀思想。
另一方面,《千与千寻》中起用了现代都市背景,同时,故事的主要部分是安排在一个日本古时期的澡堂,是根据江户东京建筑物园而描绘的。一方面借此场景表现日本民族传统文化,体现本土观念的回归;另一方面,场景本身也有其寓意,千寻在这个场景中成长与洗练,不仅是对人身体的洗礼,更重要的是超越了现代与古代的时空,是对人类灵魂的洗礼。面对古旧的建筑,创新性地演绎了现代小女孩在传统的神灵世界中所经历的友爱、成长、修行的现代版冒险故事。
三、中国新的价值体系形成和对动漫未来发展的启示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经逐渐被瓦解,而新的价值体系至今尚未建立。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准则去区分传统伦理学说究竟符不符合当代的价值观,如果符合,我们又如何将民族人文精神与新时代内涵结合、从传统渊源中悟出其现代意义和价值呢?
《三个和尚》,这部动画作品源于一句中国的民谚,是典型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体现中国文化根基的重要部分。作者很好地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即完美的人格是造成理想社会的逻辑起点,这是把握儒家思想的一条主要线索。③影片通过简洁的线描勾勒出高矮胖瘦的人物造型,采用西方化的叙事手法,在处凸显了三个和尚的关爱与协作的精神,在结尾处以工业社会的分工合作的方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作品注入了国际化的元素,也为它赢得了国际声誉。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化、现代化是并行不悖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构思,如何运用。
在多元文化竞争共存,基本价值观念趋同化的大趋势下,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普适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甚至引起全球范围的“儒学”热。如电影《孔子》不正是向世界人们展示中国心目中孔子的智者形象以及他所推崇的价值观念吗?“儒学”热对于中国本土动漫创作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如何从观念出发,回归动画艺术本身,开拓其自身内涵与精神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借助民族本土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味回到“古装戏”状态,而是从本土文化中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寻找当代人所缺、所想、所需的精神和文化境界,并想办法满足观众的需求。众所周知,人的需求是设计的出发点,而这种需求更多来自于观众的情感需要。因此重新审视我们民族自身,从现代国人性格矛盾中挖掘根深蒂固的人文精神,只有中国人心理上崇拜的精神文化,才是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的源泉,才可以激起全世界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共鸣。
注释:
① 冯皓:《试论大学人文精神及其体系的构建》,云南大学教务处,2007年版。
② 《人文精神:文化产业的灵魂》,。
③ 姜澄清:《中国色彩论》,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参考文献]
[1] 日本民族的起源问题与日本民族精神透视[OL].省略/group/topic/1399727/.
篇10
关键词:地域性;独特性;东北油画;情感表达
0 引言
国内东北油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其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艺术文化的内涵为世界文化进程中物质文明、规则制度及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包括语言符号、行为价值、知识技术、情感理想、油画艺术观念与精神、油画艺术设施及油画艺术配套服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要素等。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历经生存区域、生产方式、生存环境的周折变化,通过与文化气息、特征相融合成为传统的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层面上,油画艺术文化映现出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状况,其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去思考现代社会是否展现油画艺术的内在精神,从现实生活中揭示油画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而对油画艺术文化的社会功能加以评判。随着油画艺术文化社会功能日益显著,东北区域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状态隐存特定的精神风貌,其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功能同等重要。油画艺术文化通过与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溶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文化,能够较完整反映出社会文化背景与时代特色。
1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与作用
1.1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了不同时代的潮流,见证了历史朝代的更替与变迁。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皇宫殿宇、风景建筑甚至是街头巷尾中都充斥着东北油画的身影。在历史朝代的更替与时代环境的变革的发展历程中,东北油画从某种标志性的部件转变为朋友交往互赠的佳品,成为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奖励颂扬美德的媒介,是人民情感的寄托于表达,有褒奖激励和人际交流之作用。然则伴随我国历史朝代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文化的引进使我国人民逐渐淡漠了曾经引领时代潮流、充斥街头巷尾的东北油画文化,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的入侵造就了我国历史朝代经济、技术的进步,也导致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流逝。在一些极为偏远的山村还是保留了先人留下的样式使得部分东北油画得以存活,但是由于人民对传统艺术的认识不够,更缺乏保护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导致一些好不容易留下的东北油画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要想后世可以看到这遗留的艺术品,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说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就要对东北油画进行拯救。现代社会,东北油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东北油画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其遗产的保护与内涵文化的传承是我国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2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现代多远文化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区域性文化,在发展和加强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油画艺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整个油画艺术文化体系构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分析,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中国油画艺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油画艺术文化的发展在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的开放、融合发展缺乏一定积极性。现代社会针对油画艺术文化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能,加强对油画艺术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对研究油画艺术文化的相关人员在工作上予以支持,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油画艺术文化应立足于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审视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解析现代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汇点,弘扬中国传统油画艺术文化的内在精神,挖掘油画艺术文化的人文性特征,为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油画艺术需求民众提供保障。现代社会逐步关注油画艺术文化的独特风格,人们通过对油画艺术文化特质进行多维审视,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生存理念等社会文化相融合, 扎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油画艺术文化的健康发展,仅为完善现代真个社会油画艺术文化的体系建设
2 基于地域性的独特特征探讨东北油画中情感的表达
2.1 东北油画艺术优秀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油画艺术的多元化功能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社会实践中逐渐突显出其实际意义。油画艺术文化的独具特色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建设中显露出了生机与活力,具备时代性、性、教育性、文化实效性等相关特征,凭借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情、生活习惯、的历史发展进程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映现出数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决定的浓郁的特征。东北油画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通过独特的生活方式表现本的精神底蕴,通过多种艺术活动表达出油画艺术的内在气质与凝聚力,其的价值观念及精神思想得以传承和发展;油画艺术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性特征,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以教育为依托,这也是油画艺术文化发展一个核心观点,同时形成的油画艺术文化也彰显出其教育性特征。传统油画艺术是国内油画艺术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其现实教育意义逐步得到重视和挖掘。传统油画艺术其社会功能就是能够培养出生活目标明确、学习品格优秀、完整人格理想及内在文化涵养的人格力量,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增强自信心,弘扬和培育精神,增强自豪感。传统油画艺术文化是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创造、沉淀而成,是对性最内在、最深刻、最本质的反映,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秀的历史文化积累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油画艺术文化具备时代性和性特征。油画艺术文化是发展过程中形成群体共有的,符合油画艺术价值观、思维思想的一种精神文化,行为制度,习惯准则。东北油画艺术文化具有沟通特定中全体成员心灵的作用,具备独特风格的油画艺术文化、民俗风情及艺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过程,传递了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及聪明才智,折射出的独特风格、内涵气质、理想观念等。时代性是通过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生活方式、社会理念、工业技术及思想思维等来评价或判断时代特征,经过长时间优秀文化的积累和不良习惯、思想的淘汰形成具有高价值,深内涵,广渗透的优秀文化底蕴。
2.2 东北油画艺术是人际交流的重要媒介
时代环境背景下的人们赋予东北油画的内涵都体现出以东北油画作为奖励、馈赠的物质礼物来表达自身情感以及对鼓励、馈赠对象品格、行为予以肯定的标志。东北油画在朝代更替与环境变迁的发展历程中从不同时代的流行风尚到以精神层面为导向的东北油画文化,在对人们家族予以象征或人们品质赞美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一种家族品质、个人事迹、特殊故事的一种文化传承。现代社会东北油画制作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体已然不复存在,但在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仍有机会去思索到东北油画中词句的内涵,感受古代人们大气磅礴的胸襟与气度或婉转流畅的至高情怀。东北油画文化与书法文化、篆刻绘画及雕刻的融会贯通传递出古代人们真切的内在情感与思想品质,折射出古老文明伟大人们的智慧结晶,一系列的优秀文化品质警示我们亟须完善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建设,将东北油画文化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部分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予以重视。
2.3 东北油画艺术是现代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基础
人文精神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人文精神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区域文化是中国文化进程中的根源。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生存意义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的生活价值、生命存在以及生存意义的关注与思考。传统人文精神的构建要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劳俭朴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己的慎独精神、中庸尚和的人生境界、百折不挠的实践精神为支撑架构出传统文化体制下的人文精神。现代人文精神的构建要素是建立在传统人文精神构建要素基础之上,强调尊重个体自由、宽容、诚信与公德,注重社会人文关怀,强调个人人文责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社会,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人文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导社会民众正确的价值取向,倡导着民众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保障个体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尊重自由、宽容与诚信是现代人文精神构建的基本要素,体现出社会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与个体对社会的人文责任。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影响着地区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传统人文精神构建要素与现代人文精神要素的有效融合为地区的经济、科技、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区域性文化,东北油画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强劲的艺术感染力、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多重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一定程度、层面上,油画艺术文化映现出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状况,其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东北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具有区域性的优秀历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有的文化符号,现代社会应该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拯救,重视研究与批判继承中国东北油画文化,强化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聪.从地域性特征谈东北油画的情感表达[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 卢玉国.东北乡土油画的情感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3] 陈海兵.东北地区油画作品地域性特征分析[J].大家,2012(08):297.
[4] 王春明,王占坤.东北油画风景形式语言特色研究[J].中国艺术,2013(02):129.
[5] 郭燕.悲悯于苍生――东北当代美术思想研究[J].美术研究,2013(0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