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三语文试卷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三语文 试卷讲评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2-01
一、高三语文试卷评讲课存在的问题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语文教学的常规课型之一。做好测试后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通过讲评要使学生能够做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弥补缺陷,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试卷讲评课教学中,却不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有些讲评教学走进了以下一些误区:
1.注重面面俱到,忽略主次需要。习惯于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面面俱到。这种讲评方式信息量大,但是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耗时长,课堂气氛沉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注重结论呈现,忽略思维过程。只核对答案和结论,而不进行思维过程的呈现,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注重单向讲授,忽略学生参与。“教师一言堂”,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体验与思考的尊重,学生少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4.注重知识归纳,忽略拓展运用。注重知识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但是不能针对学生记忆过程中识记伴随着遗忘的特点及时安排拓展训练,缺乏对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巩固。
二、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针对现存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谈了以下几点体会
1.试卷讲评要收集错例,分析错因,做到讲评的针对性
试卷讲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为试卷讲评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讲评前教师首先要做好发现学生错误的工作,要广泛地收集错题,找出错误的病根,这样讲评才能有的放矢。每次试卷阅卷后、讲评前,笔者都要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看试卷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失分,还是因为审题不清失分,还是因为答题不规范失分。然后针对不同病症,对症下药,在讲评时精讲、细讲,讲深、讲透,加深讲评的印象,提高讲评的效果。
2.试卷讲评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讲评的高效率
一份试卷的合理结构应是考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础题到综合题的逐步延伸,因此讲评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应针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问题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精讲,做到讲评的针对性。在试卷讲评中,笔者一般重点确定一两个目标,重点讲评一两知识点。例如,在高考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中,会经常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即由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的语病。如果这份试卷中语病辨析出现了这种考查现象,就把它作为一个讲评重点,讲清并列短语在病句辨析中有几种考查方式,它的易病部位在哪里。下次试卷中若再出现这种考查现象,就能迅速激起学生的敏感点,快速地揭示出此句有没有语病,使学生达到讲一题,会一串,做一题,懂一片的效果。
3.试卷讲评要讲清思路,总结规律,指导答题技巧
高三进入总复习,知识的掌握和落实固然重要,但答题的方法、做题的规律等应试技能的培养也同等重要。高三复习试题的综合程度和难度的普遍加大,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做题能力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探寻一些解题规律,找寻一些解题技巧。例如:高考散文的阅读是学生感觉最棘手的,因为它在考试中高难度,低得分。而要做好现代文阅读考题的题目,首先要快速读懂文本,即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领会了作者作者在文中的主旨情感,清楚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正确解答题目。怎样才能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读懂文本呢?通过研究历年高考散文试题,总结出抓五段(领起段、中心段、过渡段、归旨段、结语段)看五句(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照应句)盯五词(时间词、空间词、情感词、标志词、反复使用的同义词)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对高考散文的阅读不再望而生畏。
4.试卷讲评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
高考每年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试题不同,命题人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题设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因此在试卷讲评中,还要通过具体问题拓展延伸,把试题进行变化,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例如在复习古诗意境型试题时,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笔者就对它作发散提问“这首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或“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是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让学生在试卷讲评中去探索、去发现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达到了对此类题举一反三的效果。
5.试卷讲评课要多给学生提供表达思维过程的机会,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试卷讲评课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实现自主学习。在高三语文备考中要始终贯彻新课标要求,努力在实践中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在试卷讲评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变主观题为客观题,让学生在填空中总结考试类型;不拘一格,在鼓励和引导中发挥学生才能。在试卷讲评中经常让学生做老师,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试题的讲解任务,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讨论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备考能力。总之,讲评试卷,老师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还要重答题技巧的归纳提升,还要重知识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和信度,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
总之,试卷讲评是高三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试卷讲评课也和新授课一样,需要许多艺术技巧。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多方面、多角度讲评,这样才能达到讲评的目的,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康和刚.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课堂的创设[J].教学参考,2010,(34)
篇2
【关键词】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 讲解
进入高三复习,大量试卷铺天盖地而来,各种类型的考试接踵而至。试卷占了高考复习的半壁江山,如何用好一张试卷,在高考的知识系统复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这番话,不仅适用于平时的语文教学,对指导高三语文老师用好一张试卷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实际上,语文试卷也是高三综合复习的一个典范“例子”。下面我就自己多年带高三毕业班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用好试卷这个例子进行高效的复习备考。
1.及时讲解试卷是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心剂
“分分,学生的命根。”这话反映了学生对分数的重视。考试后,总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听分数。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有迫切的渴望,才有学习的动力。这时教师一定要趁热打铁,及时讲解试卷,查缺补漏。我在每次考试后,总是加班加点批改试卷,以便及时讲解。这就好比麦子成熟季节的抢收一样,不能有半点拖延。否则一场大雨,一年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作为高三语文教师,我对此深有感触。趁着学生有迫切需要时,及时讲解,这时的效果,就好比久旱的麦苗逢着甘霖,学生引领翘盼,酣畅地沐浴在知识的春雨中。孔子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隔个三五天再讲,黄花菜早搁凉了;如果拖一个星期才讲,兔子早过八架山了,学生早已把考试内容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效果自然不佳。
2.有效整理试卷是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系统的百宝箱
高三复习任务大,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积累,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却一时半会见不到明显的效果。在学习时间有限而各科都要复习的情况下,不少同学就把语文复习放在次要位置。除了正规的语文课上看看语文书,其他时间就束之高阁,所以抓紧语文课堂时间就尤其重要了,而讲解语文试卷就是教给学生整理语文知识、构建语文系统复习框架的绝佳时机。学生刚考完,对考试内容还记忆犹新,对考试分数还念念不忘,对所错题目还耿耿于怀,这时老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讲透一张试卷,学生缺漏的知识就会得到高效的弥补。我每次讲试卷时,一定要做到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满足知道答案,还要知道为什么错,考点的迁移提升是什么。并且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把错题认认真真整理上去。这样语文知识就慢慢积少成多,日益完备。这些整理的错题正是每个学生语文学习的薄弱环节,甚至是学习的死角。有了这个错题本,他们的复习就可以对症下药,重点突破。再则,人是有遗忘规律的。科学家研究证明,对学过的知识,一星期不看就会忘掉60%;时间久了,就没有什么印象了。一本错题本在手,方便携带,随时翻阅,可以强化记忆,温故而知新。
3.深入讲透试卷是教会学生有效答题的金钥匙
不少学生语文考试得分低,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缺少答题方法,所谓语文试题“一看都会,一做就错”。整理错题是夯实语文基础,讲解做题思路则是提高语文能力。我讲社科类文章的阅读题时不仅让学生知道答案选项,而且讲清做题思路,使学生凭借试卷这个例子举一反三,练成阅读的熟练技能。我一一查看全班学生的试卷,分析症状,总结规律,归纳技巧,教给方法:第一仔细阅读,认真标识,弄懂文章大意,不要在专业术语上纠结;第二抓住重要信息,准确概括全文。要注意中心句、过渡句、指示句、情态句等,抓住它们,就抓住了主动权;第三明确题干指向,划定答题区域。这类文章的答案一般与题干联系紧密,落实好题干在文中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蔓摸瓜,为正确答题奠定基础;第四去伪存真,排除干扰项。把各选项肢还原到原材料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仔细对照,凡是增删改换的,都是错的。命题设置干扰常方法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然必然混淆,错置因果关系等。学生掌握这类题的答题技巧后,以不变应万变,出错率就会大大减少。
4.联系课本讲解试卷是学生语文知识迁移提升的新台阶
篇3
【关键词】 高三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24-01
1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的成绩现状
语文教学的成绩与其他学科、同年级同班相比,平均分不如其他学科高。语文教师在学生评课中的满意率也不如其他学科高。就学生个人来看,成绩提高不明显。中等生是老师用心给予帮扶的对象。语文教师对这部分人的成绩提高没有把握,甚至会出现越帮越差的现象。社会各界对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不高。我们语文老师比其他任何学科的老师都辛苦,既要完成比其他学科厚的多的课本的教学任务,还要加班加点地批改作文,搬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结果换来的是学生、领导、社会的不满意,甚至指责。
1.2 教材与考题的不一致
我们的语文教参只说结果不讲其中的道理:主题思想怎样总结出来的?为什么层次结构那样划分?它不管。高考要考的重要词句的含义怎样解释?重要信息怎样提炼?这些思维规律它也不给指出来。有些内容老师还不理解其所以然,就让学生记录下来,反正“我”都教给你了,书上就这么说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占用大量时间做了与考试题目的要求不一致的工作,所以劳而无功。这也是造成语文教学成绩不理想的历史性原因。
1.3 教学过程(环节)中存在不科学因素
“理解”是讲课的一个目的。不通过你讲解,学生照样能理解,那么”讲”是不科学的。怎样让学生理解?如果通过你的讲解尤其是在他没有什么体验、感悟的情况下通过你的讲解达到理解,那就不科学。语文“理解”了的结果往往需要记忆。而你讲后才刚刚理解,但是他记忆不住,也不科学。让学生多读,结果越读越没劲,因为没有效果。还如,作文批语,语言简练流畅、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立意深刻等等正确而空洞的套话,老师批与不批,学生看与不看都对写作水平没有影响。
1.4 增加负荷是错误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于是乎,加大训练量,星期天不让休息,以考促学――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其实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有天壤之别,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也让人悲观失望。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2 解决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的问题的对策
2.1 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1)认识高三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三的教学直面高考,教学的功利性加大。应试时的心态和考场的技巧在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增强。这些特殊性必然体现在教学中。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来说,高三语文是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前面十来年的语文学习决定了高三语文教学的基础,高三语文教学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是早已奠定的了,高三语文教学只是把预期的可能转化为现实。
2)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以及历年高考真题
以《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为前提,研究《考试大纲》对考点的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对于考试对象进行细致深入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就能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的重点。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网络庞大的资源优势、先进的交互技术、多样的表现方式等都有利于提高高三语文教学的效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有关高考的最新说明以及相关例题,及时地把这些资料整理、反馈给学生。
2.2 开学后的教学指导
1)认识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了解语文成绩的渐进性。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艰苦性、积累性、长期性,从而培养学生坚韧的学习精神,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注重积累的学科,我们不可能指望它在短时间内就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也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们要有对教学对象的全面了解和把握,越详细越深入越好。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现状和心理,为他们建立一个数据库,并根据了解的不断深入随时进行更新。这要求我们做大量细致而烦琐的工作,平时跟学生多沟通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争取做到因材施教。
3)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高三的语文复习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一个是听老师讲,一个是做题,一个是想。 “想”是领会高考题目的一般思路和能力的要求,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在解题思路和解题实践中间搭一条桥梁,寻找解题规律,尽量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三个环节中,“想”是核心的环节。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敦促严格执行
在语文学习中,不少学生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具体表现在,上课不是努力思考,而是等待教师分析讲课材料,公布答案。作业拖拉,总是不能按时完成。考前不认真复习。这些是缺乏独立性品质的突出表现。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篇4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高三(4),高三(5)两个班的学生语文素质有所提高,但差生面仍较大,相当多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相当多学生基础知识漏洞较多,阅读、作文能力和鉴赏能力尚待提高,作文思路偏窄、语言平淡。
二、准确定位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情况,不强求每位学生能在短期内都有上佳表现,只要能够拉近和别的学生差距就是进步。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各个班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不强求整齐划一。
三、有教无类但又要分层指导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改作业时适当地面批面改。做到针对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辅导。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提高能力的作业。对情绪波动大的学生,还要做适当的心理辅导。部分学生基础较扎实,复习态度也主动积极,希望这部分学生,能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我们更要在这一轮复习中加强训练,让其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整体常抓不懈。虽然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教师对此部分学生基础能力提高同样需在复习中重视。这一轮的复习,这部分学生较其他学生主动,一般规定时间让其自主复习,按时检查小测,再校对答案即可。作文训练重点仍然要紧抓结构与审题,加强中心语段和开篇的训练。
其次,临界生重点辅导。对于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不错,且还有提高空间的,应在平时对其进行一些针对其各自弱项的个别辅导,提醒他们这一轮的复习里,加强弱项的复习。
再者,帮助差生进步。平时考试有部分学生总是垫后, 除了基础差外,其学习态度也有待端正。故对这些学生要进行单独谈话,让其从心底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并针对其实际,帮助学生做科学的复习安排,及时了解其复习情况,做相关指导。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学生,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我们决定重抓其基础,提高其保分意识。
首先,提高士气。学生难免具畏难心理,应极力避免他们破罐破摔。故在每次考试之后和平时聊天时,我们就根据高考专科录取分数线,让他们明白一张卷中的可保之分,且也是可拿之分,以便让他们定下明确又实际的目标。
其次,重抓基础分。就学生实际来看,语文卷中如做高层次要求的“诗歌鉴赏”、“文言翻译”及“现代文阅读”等题型,拿分不多,且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并不大,此类题他们拿下一半的分已是可以。但全卷中有十三分(字音、字形及默写)却是学生靠勤奋记忆就能拿下的,而这对学生的总分至关重要,故在平常复习中反复强调,并加强训练。
具体做法:单独找学生两两谈话,告之背默方法,安排其互背任务,按时抽查;临近考前,全班整体检查默背;高考题训练加强。
再者,作文是这部分学生的弱项,但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故在这一轮的复习里极力加强。具体做法:先抓稳学生的作文结构训练,这是基础。重抓作文审题,这是得分的根本。每周会安排两节课,布置一到两次的作文审题、构思和中心语段的写作训练,并进行相关讲评。
集体备课,科学备考。每一阶段,备课组都会进行集体备课,确定复习思路,合作找寻复习资料,每位教师在整体教学安排上踏踏实实地按备课组计划进行,作好每个专题的训练。
四、练习形式:
单项训练和套题训练相结合。练习以综合为主,结合学生情况,补充题组训练。
五、教学内容:
本学期是高三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有:
1.完成选修八、十二课本的教学,重点是。
2.语言基础知识、古诗、文言文和语用题的复习指导。
3,作文进行分层指导系列训练。 作文训练重点放在审题、构思、速度、围绕中心展开论证等方面。全批全改。
五、教学进度:
第1-2周:语言运用.综合训练.教学
第3-6周:新闻阅读与写作.写作训练
第7-10周:实用文体写作.写作训练
(期中考)
第11-15周:古诗词鉴赏训练和文言文阅读复习
第16-17周:语言运用.综合训练
第18-20周:现代文阅读(必考)
(学业测试)
第21-23周:语言运用.基础综合训练.考点辅导.
(名句名篇的背诵、双基的训练和作文将贯穿始终)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执教文科重点和文科普通班,但两个班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存在很大差异,从假前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以下问题:文1班的成绩不错,文2班的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思想意识方面,文1班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但也有个别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文2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学生知道认真学习,并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但从考试情况总体来说这两个班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二、主要教学内容计划安排
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教学完成及读本中一些重要篇目的学习,力求做到充分借助读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借鉴或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语言综合能力。(二)组织并完成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三、具体教学措施
基于学情分析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我准备深入备课,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作业批改方面,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期间我还计划充分利用早自习时间,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基础知识,做好高一高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发挥学生主动性,分小组找题做题,共同练习基础知识题,力求在本学期末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另外计划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并建立培优学生档案,将每次考试成绩列表,分析每次考试得失,以求出现语文拔尖生。
四、个人专业水平提高
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网络学习,尽可能多的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与同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还向其他老师学习,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设计,做到充分备课。另外积极参加教研室教学处组织的各种活动。力求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
总之,新的一学期马上来临,面对新的一学年,我将以饱满的激情来面对每一天!!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xx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应以新课标和江西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近三年特别是xx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为依据,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力争在xx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复习安排
(一)一轮复习时间
xx年6月——xx年2月
(二)复习具体要求
1、全面复习不遗漏,夯实基础不放松
一轮复习在整个高考复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认真仔细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全面复习,要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突破每个考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不论什么层次的班级,都要十分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不惜下功夫。
2、帮助学生自主复习,明确学生复习任务
对于语文,学生普遍不够重视,高三尤其。因此帮助学生明确早晚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复习计划显得很重要。学生一方面要落实基本背诵默写任务,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字音、字形、成语(包括熟语)、文言、作文素材等内容的积累,做好检查落实工作。
3、教材复习
江西卷历来提倡回归教材,回归文本。因此在复习时除《全品》外,也要兼顾必修和选修教材。从字音、字形到默写、背诵,从诗歌、文言到作文素材的挖掘,教材中可资料借鉴的东西其实很多,要引起重视。
4、作文(大作文、小作文)复习
作文(大作文、小作文)复习训练应贯穿整个第一轮复习全过程,注重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素材例子的运用指导,尤其要牢记“切合题意”,反复抓,抓反复。
5、名著导读
鉴于名著导读在试卷中分值加大、题型更改的实际情况,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已不可取,要通过阅读原著、交流心得等方式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原著。
6、周练
语文应注重平时积累,但适当训练也十分必要。为了让学生练有所得,练有效果,周练的命题、批改、分析、总结极其重要。
(1)自主命题,追求质量。不可随意网上下载试卷直接使用,应严格根据江西卷高考特点选题,严把质量关。
(2)认真校对,注意排版。网上下载试卷要求认真校对,题目和答案不能有明显错误硬伤,确实需要应纸质校对。按高考试卷样式要求排版,方便学生阅读答题。
篇5
一、基础是细胞
在高考试卷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比皆是,大到对文本的解读,小至对名篇名句、文字的书写等等,无不是对考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核。因此,夯实基础,是高三语文复习的关键,是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
1.落实默写,加强识记。2010年福建高考对名篇名句的考查,由2009年的12篇增加到18篇(段),针对这18篇(段),学生要人人抓落实、篇篇抓过关,且要做到会背、善记,即所有要求的篇目均会背诵,又能掌握每篇的名句、重点句及其正确的书写。教师要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这18篇(段)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及易错字,并通过练习或考试的形式加以巩固,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2.落实古文,加强拓展。高中教材中,文言文知识是与高考试题联系最密切的一部分,但高考并不考教材的内容,而是知识的再现、能力的迁移,正如叶圣陶所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句式特点等,大多可在教材中找到例子。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第2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及属稿
属:撰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
题中加点的“属、具、寻、贾”等四字,不止一次在教材中出现,只是变换了另一个语境而已,如果学生熟悉教材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在复习必修5个模块的文言文部分时,要针对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旬式特点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归纳、总结并做好知识的迁移引导。另外熟记、巩固教材中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句式特点等,对解读试卷中的文言文、诗歌鉴赏、文化经典部分将是轻车熟路、轻而易举,因为高考要求的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落实名著,加强识别。“文学名著”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积累和课外阅读的效率,仍然定位于检测学生是否“读书”,虽然考查中外八部小说,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但试题仍是对名著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简述题,能力层级均为A级(识记)。正因为名著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在高中三年教学中,对名著阅读应该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可采取化整为零,逐渐积累的方法,根据教材后指定的阅读篇目及本校的特点,把八部作品分散在各个学期完成,高三复习时加以总结,化零为整,强化突破。同时,在学生掌握名著情节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辨别同一个情节或人物在命题角度上的变化而作答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应变能力。
4.落实语用,加强联系。“语言运用”部分,范围广、涉及面大、实际运用强。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第1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1)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改为――
(2)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描写了“今夜部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吹响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本题所选材料为2010年5月份报刊登载的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报道,这样的题目设置既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文明”的教育,又能在现实情景中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考查内容为成语使用(或修改病句)、语言连贯两个考点。
“语言运用”部分是现行初中教学的一大盲区,这给高中教学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如果知识点逐个讲解,内容多,耗时长,且收效甚微。我认为除了“修改病句”这一考点需单独复习外,其他考点如仿写、成语使用、语言连贯得体等等均可以结合作文教学进行。
笔者每次外出教研、学习,内心得到的感受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基础好,什么先进经验都比不上。因此,基础的落实、巩固,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法宝。
二、能力是灵魂
高考是能力的考试,“考而不教,教而不考”已是明摆着的潜在规律。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关注考生的发展潜能,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它把考查的能力分为六个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种能力。能力是高考的灵魂,是基础知识内化或外化的结果,能力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可以说,解答试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考生语文能力外在显现的一个过程。
当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习得的,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各种语文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高三语文复习更要以“能力”为突破口,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各种能力如审题、语言运用、阅读、探究等的培养力度。其中,写作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头戏、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分数占70分,作文的得失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作文训练要贯穿教学始终。而审题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是写作的重点、难点,这两者关系到作文的成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典型的新材料作文,充分展示了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从要求上看,体现了“四自”方针:自主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从材料内容上看,开放性大,采用“无主题材料”,即材料没用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从另一个角度,也可说是
“多元主题材料”。“多元主题材料”,写作角度多,但必然涉及“多元有界”,必然涉及“最佳立意”,因此,今年作文存在一定的审题难度,检测的是考生对材料的多角度审读和提炼能力。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今年作文的关键。
因此,作文教学中,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明确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特点,领会“四自”方针,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材料,领会文意,提炼观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其次,辨明作文类型,加强文体写作指导,对现在流行的四种作文类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根据各种类型的写作特点,逐一训练,让学生辨明写法,同时针对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不同的文体特征,适当训练加以区别,规范文体写作:再次,适时提高审题难度,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高考命题是不可臆测的,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好种种预设,以最坏的打算获取最好的成绩。
三、技法是支架
技法指的是学生答题的技巧和方法。高考是在一定框架下答题的特定考试,有其潜在的游戏规则。虽然有的考生答案大意基本相同,但有时评出的成绩却有出入,因此,如何规范答题是考生减少失分的必备条件。我认为,在高考试卷中,最佳的答题规范有三:观点明确、开门见山、分点阐述。当然,题型不同,命题角度不同,答题技巧也存在差异,教师在分析试题、讲授习题答案时,应帮助学生归纳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让学生掌握答题规律,在答题时有“法”可依。
作文是评卷中主观性最强的题目,虽然采用两评或三评四评,较为公平、公正,但由于评卷时间短,阅卷老师大多是匆匆扫过,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开篇点题、观点明确、材料新颖、结构匀称、有文采及书写规范等,将是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考场作文获得好成绩所必备的技法。
探究题是新课标下的产物,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它不仅题型开放,而且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第15题:
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w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分)(文学类文本闼读之林斤澜《春风》)
文章最后说“《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一。理一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6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王庆其《“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
这两道探究题都是要求考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深度解读。文学类文本《春风》要求探究的是“写法”,实用类文本《“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要求探究的是“启示”,都是从一个侧面命题,探究性不浓,答题时只要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展开即可。但如果是从多角度命题的,答题就相对比较复杂:首先要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可从正面肯定,也可从反面否定:其次要紧扣文本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最后略加小结。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篇6
严格按照教研室统一要求及本校高三备课组计划进行复习。高三语文教学复习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稳扎稳打,对高考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要面面俱到,即使没有涉及到的,只要和高考有关的,仍有复习的必要。备课要细,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补漏要勤,检测要有针对性。为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做准备。第二阶段,知识的网络系统阶段。以专题训练为依托,以第一轮复习为基础,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以专题(中学生语文试卷设计)促归纳,让学生对所有考点的知识心中有数并自我成体系。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归纳,这样的东西才是他们自己的。第三阶段,模拟提高阶段。在模拟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必须精讲,而且坚决不再留任何尾巴。
二、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其实,高考命题虽不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高三我狠抓了高中五册必修课本及《史记》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逐句翻译课文,通过练习检查督促。试图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各种必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发展学生的文言知识迁移能力。按照备课组的统一计划,注重每日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名句默写训练,让学生将能拿到的分数尽量拿到手。并且利用好早晚读的时间,安排好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诵读中加强相关知识的积累。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却常读错写错用错的字音字形字义分类归纳,要求学生逐一过关,该拿的分数坚决不能丢。
三、重难点的复习
古诗文在高考中占29分。不但分值高,而且难度大,而这些知识恰恰是学生语文成绩拉开距离最关键的地方。教师如果解决得准解决得好,就解决了语文中最为核心的部位。鉴于此,我用了大量精力和时间首先复习了古诗文。从背诵入手,扎实复习了古诗及鉴赏的所有知识;从阅读入手,解决了文言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材中涉及到的背诵篇目,都要求学生背诵,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了文言语感,为准确翻译做了准备。然后根据考纲把15个主要文言文虚词120个主要的文言文实词及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活用及固定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及古文化常识都进行了详细的复习。
四、精选习题,优化训练
针对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三复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做足够量的练习题,是十分必要的。但训练必须讲求实效,那种不分试题优劣,不顾训练效果,盲目搞题海战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平时注意以精制滥,认真筛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高考试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导向性,成为我们首选的训练题。我们把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训练,然后认真评讲,讲命题依据,讲命题特点,讲命题思路,讲解题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每周一小练,双周一大练(综合训练),训练适度,效果比较明显。
五、加强阅读,促进写作
加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但对解语知题有利,因为命题材料多出自报刊,更重要的是对写作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僵化、思路闭塞,与平时的不读书、孤陋寡闻密切相关。似乎可以这么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读的书多了,视野开阔了,既积累了写作素材,也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同时又学到了巧妙的构思、活泼的语言,顿悟了作文之道。因此,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显得尤为迫切。高三一年我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训练。(1)要求学生课余尽可能多读一些精美的时文、散文、小说,归纳积累这些作品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选材取舍、遣词造句方面的突出之处。(2)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利用周记进行练笔、积累材料。(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选例文,认真研读揣摩,利用文中材料进行仿写,然后对照原文,比较优劣,找出差距。(4)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5)传授学生写作技巧。
六、认真分析学生每次考试情况,对症下药
每次考试之后,必须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管理,从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
1.细化内容 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每节课要求学生干什么,都有明确的目标,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
2.序化训练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练习上做到训练有序,合理安排各个考点的训练思路、训练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
3.量化分析 对平时的每次练习、考试,我们都进行全面的分析,认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的“软肋”,建立学生的学情档案,确定下一步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深化辅导 课后辅导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一环。
七、提高效率,上好讲评课
进入高三后期,我们面临着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等一系列困难,学生的复习训练也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忽略训练和试卷讲评的过程,光对答案耗时、耗力。我认为认真抓好讲评这一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是高三复习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讲评前认真分析试卷,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评过程重方法指导,引思路、给时间、讲技巧、富有针对性;讲评后,引导学生领悟小结,注意深化巩固,突出实效性。
八、激发兴趣、营造民主课堂,提高课堂质量
大部分学生总觉得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高考语文成绩完全靠运气,而且到高三,各学科大量的做题,势必给可怜的语文学习带来了没时间做语文看语文的局面。语文教学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在课堂上要质量,要效率。努力为学生学语文、自己教语文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学习环境。
篇7
关键词: 语文高考 参考试卷 高考试卷 备考策略
通过多年的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高考语文的复习效率,优化高考语文的复习效果,应重点探究两个问题:一是高考“考什么”;二是“怎么备考”。前一个问题容易解决,依据《考试说明》逐点明晰即可。而后一个问题,往往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依循考点,做系统的诠释、真题演练、巩固提高,这是极其必要的,而2012、2013语文参考卷、高考卷的信息比对、认同、辨异,备考策略的深悟、践行,也是极有助力的。
笔者从“2012、2013语文参考卷、高考卷的信息比对、认同、辨异”、“2013语文高考卷的启示意义”、“2014高考语文备考策略”三个方面,谈谈对2014语文备考的意见,祈方家批评指正。
一、2013语文高考卷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之认同与辨异
1.认同。
2013语文高考卷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在以下考点设题相同:
(1)识记字音。题干设置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或“没有错误”)的一项是”,考查多音字、形声字、误读字、形近音异字等。涉及词语16个,课内、课外兼顾考查。
(2)使用词语。题干设置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理解。
(3)辨析语病。题干设置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病句类型。
(4)小现代文阅读。客观题注重考查辨别、筛选信息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主观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5)大现代文阅读。设主观题5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语言、形象、结构、内涵(主旨)等的赏析能力。
(6)文言文阅读。客观题考题分别为:实词题、虚词题、内容赏析题。加点实词注重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辨析、推断词义的能力;加点虚词考查考生将选文例句与课文所学例句进行比较,把握不同句子中同一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内容赏析题,注重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观点态度的分析能力及对文章构思特点、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的鉴赏能力。主观题考题为断句题和翻译题。断句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翻译题设题2小题,注重考查考生对文言文重点词语、特殊句式等的理解能力。
(7)古诗文默写。题干设置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题目基本出自《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第(5)句主要出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背诵篇目)。
2.辨异。
2013语文高考卷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在以下考点设题略有变化:
(1)识记字形。2013年高考卷创设语境考查“登录”的辨识,“录”设误为“陆”。到底是“登陆”,还是“登录”?考查近义词语语境中的辨识,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相比,提升了字形辨识题的难度。
(2)语用题。2013年高考卷5、6、7三题分别设题为衔接题(以客观题形式出现)、概括寓意题和仿句题,完全不按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套路出题。
(3)诗歌鉴赏。2013年高考卷第21题设题考查理解与迁移,有别于2012高考卷、2013参考卷从文本中整合相关信息;第22题要求考生“赏析诗歌对比艺术的特色”,命题直言答题指向,较以往易把握。
(4)《论语》阅读。2013年高考卷第23题,要求补出材料中的空缺部分,对考生理解并识记经典提出了更高要求。
(5)作文。尽管同样是材料作文,但2013年高考卷审题较2012年高考卷、2013年参考卷难,对考生的筛选提炼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感悟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从与2013语文参考卷、2012语文高考卷的比较看2013语文高考卷的启示意义
1.试卷结构与类型。
结构上,试卷分为四部分并先后设题没有变。这四部分分别是:(1)语言文字运用(24分);(2)现代文阅读(29分);(3)古代诗文阅读(37分);(4)作文(60分)。总题量为26题。
类型上,与2013年参考卷、2012年高考卷相比,2013年高考卷几无变化,形式为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只是诗歌鉴赏填空题、论语填空题(23题)由原先的注重考查文本内容整合能力转变为注重考查理解与迁移能力,体现出了新意。
2.试卷命制与试题特征。
2013年高考卷,在选材、立意、考点分布、试题内容、命题思路、难易度区分等方面,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际,贴近课改理念,坚持立人为本,关怀生命成长,体现了“稳中有进、实中有活”的特点,既保持了浙江卷的特色,又体现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
语言基础试题取材新颖,直面生活。打开试卷,你会看到诸如城镇化建设、“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重建家园的芦山、第六代导演的青春片、3D打印技术等关键词,极富时代气息,凸显新课程“大语文观”,寓意“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
语言运用试题,情境鲜活,设题精巧。衔接题取材于清代文学家张潮的作品《幽梦影》,寓意概括题取材于著名语言教育家、作家刘征的杂文诗《刺和花》,仿句题语料出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年的《青龙峡的夜》,创设鲜活情境考查考生的内蕴与思辨能力。
阅读材料选材典范,如实用类文本《社会建筑》、文学类文本《牛铃叮当》、文言文《送丁琰序》、诗歌鉴赏《秦中吟·歌舞》等材料均出自大家手笔,人文蕴含丰厚,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
作文题进一步加大了对考生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的考查力度,深化了新课程理念。试题材料文字简洁,导向性、可写性、防套性原则贯彻自然无痕。讨论“童真早泯”,话题重大,却举重若轻,尤胜于往年。
3.重点把握如下关键词。
(1)同义词辨析。同义词辨析是浙江卷传统考点,自2007年以后不再单独设题。2013年高考卷字形题“登录”设误为“登陆”、词语使用题“热忱”设误为“热诚”,可谓从多种语境隐性、动态考查同义词辨析能力,应引起注意。
(2)语言运用题。与2013参考卷、2012高考卷相比,2013高考卷语言运用题全被更新,它们分别是第5题衔接题、第6题寓意概括题和第7题仿句题。需要注意的信息是,这并非简单的考点轮换,而是对语文套题、猜题或题海战术的一次修正,比如,“对今年的考生来说,第5题可能从未模拟;第6题或偶有涉猎;第7题即使大量模拟也于事无补,该题仿写示例由青天、芭蕉叶、月亮、露珠等意象构成一个有诗意的整体,这为形象思维能力强、语言表现力丰富的考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仿得好就是一首诗。假如只会机械模仿句子形式,充其量可得基本分。”(湖州中学特级教师羊刚《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3)填空题。2013年高考卷,“古诗鉴赏与《论语》解读,均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内容理解与知识迁移能力,看似平常,却见匠心。这一形式激活了‘静止’的语文知识,实现了能力互通。尽管这种‘填空’的结果呈现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恶衣恶食’等样式,但命题着陆点并非识记,而是理解和迁移,跟通常的‘背诵默写’形似实非。此类题型,对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周红阳《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三、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1.研读2013、2014《考试说明》,明确方向。
认真研读2013《考试说明》,吃透高考语文的精神实质,明确备考的方向,尤其是2014《考试说明》出台后,要认真比较两者的异同,把握变化点。唯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2.研习2013高考卷,探究“变”与“不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比较才有鉴别。2013高考卷与2012高考卷、2013参考卷相比,尽管作了局部调整,但科学性更强,针对性更高,语文味更足,考查范围、考查方向更明确。我们应该更深入细致地分析2013高考卷,挖掘各考题的潜在内涵,从容应对“变”与“不变”,依纲备考。譬如,字音、字形考点,把握“常用”二字及高考试题潜藏的信息:考题不会考繁、难、偏、怪字。这两个考点的复习,我们只需重点整理高中课本(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与相关读本中的字词读音、字形和日常生活中易误读误写的字,关注以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基本语素构成的词语,加强训练即可。
3.熟悉考点,掌握方法,锤炼技巧。
高考就是应试,应试就有技巧。高三,学生会做很多专题和综合训练题,需要提醒的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总结技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一道题,通一类题。应该说,考试说明规定的每一个考点都是有方法可循的。如字形的辨认,可综合运用音辨法、形辨法、义辨法、结构分析法、语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语段的压缩,可采用合并同类并举异义、摘中心句打叶削枝、去伪存真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舍末逐本等方法。文言文断句可综合运用虚词断句法、句式断句法和谓语动词断句法或通文意、抓标志、察对话、懂常识、知语法、依总分、明修辞、辨句式等方法。文言文翻译要领为“一大原则四项注意”:(1)不脱离语境理解句意,(2)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3)注意特殊句式,(4)注意词类活用,(5)注意译文通顺流畅。顺序为:(1)先分解(按句子成分解剖,找出动词);(2)再对应(字对词,排语序);(3)后组合(重在调整,前后照应,确定复句关系)。一般要直译,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诗歌鉴赏依凭“整体感知,主旨先行”、“找准通道,准确切入”、“熟悉术语,点面结合”的策略,等等。
4.加强思维和语言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2014年高考语文,很大程度上,仍将是材料作文的考试样式。为此,加强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极其重要。笔者认为,审题方面考生应注意培养三种能力,即筛选提炼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感悟能力。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大量积累写作素材,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加强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写出构思新颖、材料新鲜、用词贴切有表现力、见解独特的好作文。
平时作文训练,应注意片段和整体相结合,把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训练和整篇文章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既做到各个突破,又做到整体提高。
特级教师羊刚老师有句话说得极好:“开阔胸襟视野,唤醒切身体验,思考精神成长,着力于此,作文应考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明确了备考方向,认识了自我实际,增加了语言积累,锤炼了答题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高考中以实力争胜。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 上一篇: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 下一篇:冬季施工监理细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三挑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