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

篇1

【关键词】:质量安全 标准 食品

中图分类号:TS201文献标识码: A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几年,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鸭蛋中有苏丹红,火腿中有敌敌畏,牛奶中有三聚氰胺,水饺中有泡沫,汤圆中有创可贴……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挑战人们的心理底线。其中,标准的滞后是主要因素之一。在现代工业社会,没有合理的标准化制度作保障,很多标准不统一、不完善,食品安全就无法独善其身。因此,加速我国食品标准化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才能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一.食品质量安全引出标准的问题

我国质量标准已存在几十年,但是绝大多数农产品,特别是百姓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粮、肉、鱼、果、蔬等生鲜食品,距离规范化、标准化还有很大差距。标准化法既是优化产品生产之法,更是产品质量安全预防之法。食品卫生标准是加强食品监管的依据,但以往我们制定标准的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推荐的危险性评价原则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在制定标准时往往把现实中的可行性作为依据,这就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危险性的评价。目前国际组织特别强调,在制定食品卫生标准时一定不要忽略危险性分析,否则,即使制定出标准,也难以接受住考验。

在实际生产加工中,有的食品没有标准,往往只有企标;即使有国家标准,企业也没有按照标准执行。如在糕点加工过程中,为了制作出细腻柔软的蛋糕口感,常加入大量甚至超量油脂,如蛋糕油、起酥油、奶油和人造奶油等。作为添加剂的蛋糕油只要用到面粉量的0.5%左右就能起到稳定的作用,但实际上大多数蛋糕房通常加到8%左右。因为这样才能轻易地令蛋糕变得更为顺滑、松软,也更容易成型。除纯正奶油外,其他3种油脂都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特别是标称的奶油蛋糕,目前大量厂家都采用价格远低于奶油而又更容易保存的氢化植物油(即人造奶油)来代替。目前已经明确,过量的反式脂肪酸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增加患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诱发妇女患Ⅱ型糖尿病和造成大脑功能衰退;干扰婴儿必需的脂肪酸代谢,影响生长发育。此外,一些产品标准,特别是中式糕点还存在标准老化和可执行性不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修订。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需要质量来保证,而食品质量问题首先就是标准问题,标准是评定和衡量食品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其它国家食品标准化现实状况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标准的形式包括标准、技术守则、标准案例、协议标准、事实标准、补遗和公告等,标准的发展应尽快反映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原则。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技术法规体系建设,技术法规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方面要求,由国家法律法规对标准化活动本身进行规范,并在法律法规等法律形式文件中引用标准,使标准成为法律法规和契约合同的组成部分。

美国颁布了《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食品质量保护法》和《公共卫生服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覆盖了所有食品和相关产品,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标准以及监管程序。若是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就不允许其上市销售。

日本是一个法律比较健全的国家,日本从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对使用频率很高的农药和兽药设定的农作物残留限量标准由288种增加到799种。在食品加工环节,食品生产企业一律不得制造、进口、销售和使用其他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首先经食品委员会确定每种添加剂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并经动物实验得出毒性测试结果,以此为依据确定人每天允许摄入量,最后在不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的前提下,限定每种食品的添加剂最大使用量。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日本政府还调查国民每日添加剂摄入量,一旦调查结果表明摄入量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就立刻着手修正添加剂使用标准。《日本农林规格法》明确制定了生鲜食品和加工食品的产品标注标准。

三.中国食品标准化现实状况

目前,我国共有1070项食品工业国家标准和1164项食品工业行业标准;为了适应进出口食品检验,还有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578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数量偏少、标准陈旧、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的问题。食品安全标准混乱、不健全,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现行的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标龄在10年以上的占1/4,而个别标准甚至已经超过20年未修订。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家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为60%。长期以来,我们的食品监管标准严重滞后。一方面我国的标准太老太少,未与国际接轨,我国食品标准中的各项具体指标大都低于国际标准。在较新的酱油行业标准中,三氯丙醇的限量与欧盟比较相差50倍。由此可见,我国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与国际上还有差距。另一方面,我国食品标准太多太乱,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各标准间重复交叉、层次不清,而且同一个产品甚至有几个互相矛盾的标准,小小一个苹果,既有国家标准,又有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标准、绿色标准、苹果外观等级标准,还有原商业部颁布的苹果销售质量标准。目前我国现行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有12个,这么多标准同时存在,造成标准之间指标混乱从而导致茶叶生产者、经销者、管理者、消费者在执行标准时无所适从,造成一系列问题和困难。由此可见,我国的食品标准制定工作还应进一步完善。

四.加快制定和完善食品标准刻不容缓

1.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食品标准短缺、不统一、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应统筹规划,组织制定和完善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内的食品标准体系,对标准统一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是否能适应食品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还要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外有关国家、区域组织已有的食品标准;不仅要考虑我国的国情,也要注意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食品技术;不仅要规范制定标准的组织,而且要进行标准定稿前的二次评审,即初审和终审。

篇2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吴国华副主任所作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行情况的报告》和省人民政府郑继伟副省长所作的《关于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行情况的报告》,并在联组会议上开展了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全省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逐步理顺体制机制,努力提升保障水平,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开展综合治理,着力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目前我省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可控、稳定向好。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我省食品安全保障基础仍较薄弱,政府监管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依然存在,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差距很大,食品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任重道远。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浙江省食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大力营造“市场监管者有责任心、生产经营者有良心、群众吃得放心”的社会环境。一是强化政府责任。省政府要督促市县政府把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负总责”的责任,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严格食品安全责任追究。二是健全监管体系。建议参照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省、市、县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层次,充实常设办事机构力量,充分发挥其领导、统筹、协调的作用,加快推进市县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餐饮服务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细化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联动监管机制,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网络建设,形成监管全覆盖。研究借鉴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体制。三是落实监管责任。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强化法律意识,依法履职,不断改进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坚决克服和防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品种的综合治理,尤其要加强对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禽、蛋品、食用油、大米和乳品等大宗食品的安全监管,进一步排查清理食品安全隐患,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持重典治乱,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安全治理常态。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省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为食品安全监管和企业生产提供健全可靠的技术依据,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化水平。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信息以及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市场准入、召回和质量安全追溯及餐厨废弃物管理等各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反馈机制,促进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改。五是强化基础保障。各级政府应健全食品安全财政保障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强和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条件,保障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食品抽验经费投入。扩大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的覆盖面和频次,推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三整合”做法,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信息共享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的合作,通过社会化、市场化途径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加强监管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基层监管队伍,提高执法能力与水平。

二、坚持多措并举,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强管理,严把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安全。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要大力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强化对农药、兽药、饲料等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积极培育专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快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应用。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杭州模式”及衢州市农产品“五有一追溯”制度。研究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强化食品安全的源头监管。食品生产流通监管方面:要严把食品行业准入门槛,认真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督促企业强化内部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从业者信用档案和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加快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优质企业和优质产品,不断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食品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餐饮服务监管方面:要坚持科学分类引导,强化对中小餐饮企业及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场所卫生、经营条件、持证情况及落实食品采购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和台帐建立、食品留样等制度情况的检查,规范餐厨垃圾回收程序。针对食品摊贩小、散、乱现象,加强政策和措施研究,引导、规范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努力改善其经营条件、提升服务水平。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一是发挥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作用。大力培育食品行业协会,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职能作用,并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和相关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职能,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二是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96317”统一投诉举报受理机制建设,提高公众知晓率。进一步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发挥群众监督的主体作用。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及时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公开监管、检测信息。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面向大众特别是农村、社区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增强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推广丽水市将食品安全知识列入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开展食品安全“八个一”活动的做法。四是发挥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的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正面典型,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构建群防群控工作新格局。

以上意见,请省政府研究处理,并于2012年12月底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研究处理情况报告。

篇3

〔关键词〕 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立法;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安全标准

〔中图分类号〕D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3-0077-06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不安全食品事件已经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民众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我们的生命健康正受到各种各样的潜在威胁,不安全食品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罪魁祸首。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主要源于食源性疾病,为什么食源性疾病能够在我国频繁大范围发生,有人指责作为监管者的政府监管不到位,有人指责无良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意识,有人指责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存在重大缺陷,也有人指责现行立法对不安全食品提供者的惩罚不力、没有起到法律的应有威慑作用,等等,诸多指责都有一定的理由和根据。然而,据2009年-2010年的统计,中国内地供香港、澳门以及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食品安全率极高,超过同期对自美国和欧盟进口食品的抽检合格率。〔1〕但是,为什么我国国内有关食品安全的事故频发呢?众所周知,出口食品要遵守的是他国或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或者采用被广泛采纳的国际标准,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如果提供超标的不安全食品,其后果可想而知。从以上信息可知,中国在食品出口领域的安全标准及合格率明显要高于国内流通的食品。这一切皆因出口食品监管体系明显较国内严格,评估标准也明显复杂得多。因此,我国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相较于中国食品出口领域的问题要严峻得多。

既然很多食品都存在国际标准,为什么我国却没有在国内明确采用并广泛执行这些标准呢?难道一定要把国内流通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出口食品的安全标准进行人为区分开来,非要搞双重标准吗?本文通过对我国《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问题的文本研究,以及对国际标准在一些国家的适用之比较法研究,探寻我国在对待食品安全国际标准适用上应该采取的态度、原则、步骤及具体完善路径。

二、我国法律中对食品安全国际标准所采取的态度

关于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界定,目前主要有《标准化法》及《产品质量法》相关条款进行了规定。涉及到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规定,还会涉及到专门的法律规定,例如《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其司法解释。

我国对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立法态度,可以通过以下主要法律条文进行廓清。例如我国《标准化法》第7条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根据该条可知,涉及人身安全的食品卫生标准、药品标准、兽药标准;产品及产品储运和使用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境质量标准等等都属于要适用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范畴。该法第14条明确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其实,国家强制性标准属于最低质量安全要求,所以该法第6条规定:“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而对国际标准,我国《标准化法》第4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我国《产品质量法》第6条规定:“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我国《食品安全法》第23条规定:“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从立法法原理及所制定法律的覆盖范围角度来讲,在食品安全标准问题上,以上《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两法中的相关规定相当于《食品安全法》中相关规定的上位法,前述两个法律就标准问题所做的规定是没有更为具体的立法条文时才适用,如果后者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定,则依照后者;如果后者没有就相关标准问题进行具体规定,则依照前述两法律的规定来适用法律。通过对以上法律条文的话语分析,就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问题的适用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我国优先采用的是国家标准,当然国家标准是最低标准,也是强制性标准;其次,国家对国际标准的态度是鼓励、支持和奖励;第三,具体到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国际标准仅仅起到参考作用;第四,国家鼓励产品质量标准超过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但是具体到《食品安全法》中,国际标准仅仅是参考,而对于一些暂时没有国际标准但却有相关其他国家或区域性食品安全标准的,则根本没有明确提及其可资参考。

以下将就我国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的适用情况,其他国家对待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的立法态度,WTO背景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以下简称“CAC”)所制定的食品安全国际标准范本——《国际食品法典》(Codex)以及其他国际动植物卫生组织所制定的国际组织标准等在国际食品贸易争端解决中的适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探寻食品安全国际标准未来在我国的适用及立法完善。

三、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比较:以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为例

根据《标准化法》,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最高制定机构应该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农业部、卫生部也有权制定在全国施行的要求较低的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食品安全法》颁布后,该法第23条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但是,没有法律条款对之前其他部委各自颁行的国家标准进行清理整合,所以实践中仍旧是标准林立,混乱丛生。这种局面明显是导致我国食品标准与食品安全国际标准接轨的程度一直很低的主要原因。目前,就所有产品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程度来说,我国只有40%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具体到食品行业国家标准对国际标准的采标率仅为14.63%。在与食品安全卫生国际标准接轨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家采用国际标准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发达国家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的面更广,某些标准甚至高于现行的CAC标准水平。”〔2〕我国食品安全卫生国家标准对相关国际标准的接受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从食品安全标准科学角度来看,食品安全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标签标准、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标准、食品安全基础标准、食品安全控制及管理标准,以及其他标准。〔3〕以食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中的MRLs标准为例,食品安全限量标准主要包括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污染物限量标准、生物毒素限量标准、有害微生物限量标准等。目前我国在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方面仅仅覆盖了100种污染物,大部分指标都集中在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等少数几种农药,污染物覆盖面范围明显过窄。而近些年来,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明显,随之对农药的需求量大增,农药品种也在不断改善,常年用于生产的农药已经达到260个品种,3000多个制剂产品,除了国产农药在我国使用外,还有大批国外进口农药在我国使用。〔4〕这一情况说明,我们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覆盖面窄,根本无法紧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而对于一些国外农药根本就不存在限量标准的规定,这方面近乎完全空白。其次,我国的残留限量指标值少。到2004年为止,CAC共制定了210多种农药在农产品及食品中的3000多个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值;欧盟共制定出了200多种农药活性物质在食品中的30000多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其中有3/4以上的MRLs标准设定在检测限上;〔5〕美国共制定320多种农药的9600多项最高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而我国国家标准对农药限量的规定仅涉及136种农药的480项农药残留限量指标,相比这些国家或地区,我国在这方面无论是MRLs标准数量,还是指标数量都少得多。例如以茶叶中的农药MRLs标准为例,我国迄今为止只制定了包括六六六、滴滴涕等在内的9项农药MRLs值,而日本对茶叶农药残留的MRLs值多达276项,欧盟则多达153项。〔6〕第三,我国的MRLs标准过于笼统,农药MRLs标准对粮食、蔬菜和水果等食品的限定不如CAC、欧盟、美国和加拿大标准中具体。CAC、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在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中规定的食品详细划分到具体的每一种粮食、蔬菜、水果品种。例如在我国国家标准中乐果在蔬菜上的MRLs值统一限定为1mg/kg,而CAC国际标准中针对菠菜、番茄、胡萝卜等蔬菜品种制定了不同的农药乐果MRLs标准。欧盟、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分类及各种农药限量标准其专业程度及标准都比我国要精细得多,相关数据,参见马爱进《中外食品中农药残留量标准差异的研究》,《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第1期;周才琼主编《食品标准与法规》,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199页。很明显,我国针对具体食品制定农药MRLs标准尚处在初级阶段。

尽管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已经部分与CAC、欧盟、美国或加拿大规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指标相同或一致,有极个别的甚至超过国际标准或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但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CAC、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药残留MRLs标准在农药限量指标数量、食品限定范围、农药种类限定、限量指标值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存在农药残留限量指标较少、食品限定过于笼统、限定的农药品种较少、有些限量指标高等问题。〔7〕

总之,我国对食品安全标准国际化立法的相对局限性的现状,直接导致了我国目前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相比显得明显滞后。

四、 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在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地位

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在协调国际贸易、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协调一致的食品国际标准可以起到降低或消除动物卫生、植物卫生和其他技术性标准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涉及到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的制定方面,CAC的地位极其重要,该委员会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建立,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确保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目前CAC已有181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国组织(欧盟)加入,覆盖全球99%的人口。其制定的《国际食品安全法典》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可,所有《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都主要在其各下属委员会中讨论和制定,然后经CAC大会审议后通过。 CAC标准都是以科学为基础,制定CAC标准、准则或规范的关键因素是采用危害分析和关键环节控制点(HACCP)方法,这一到目前为止最为科学的方法包括危险性评估、危险性管理和危险性信息。CAC要求所有的分委会介绍其使用的HACCP方法,这些资料是所有未来标准的基础。此外,质量保证体系已成为CAC工作的重点,CAC最近通过了应用HACCP体系的指南,把HACCP看作是评估危害和建立强调预防措施(而非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检测)的管理体系的一种工具,CAC非常强调和推荐HACCP与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操作规范)的联合使用。并在获得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CAC成员国参照和遵循这些标准,既可以避免重复性工作又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财力,而且有效地减少国际食品贸易摩擦,促进贸易的公平和公正。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该法典一直都在酝酿修改、完善。该国际标准已经成为国际间技术法规、标准和国际标准合格评定以及人类、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措施的协调基础, 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唯一参考依据。

《国际食品法典》关涉到所有食品的安全及质量标准和准则,包括食品添加剂、兽药、杀虫剂、污染物、分析方法及抽样,以及卫生规范或准则。这些规范或准则由国际食品规范委员会、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公认的机构制定标准及准则。虽然这类规范或准则本身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得到国际社会成员的一般性认可,在国际贸易当中成为广为接受的规范,同时也意味着只要这个领域没有国内立法约束,为了保护世界食品安全及与食物有关的援助之安全,该组织的标准就可以直接适用。实际上,《国际食品法典》制定的标准已经被视为是食品安全领域最为基本的参考标准。尽管是自愿性质的,但其适用得到极大激励,因为食品生产要是达到这些标准就通常会被认为是有利于食物出口及可以提升食物出口比例的。

为了确保该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在成员国或者贸易国之间得到有效实施,WTO的两个重要协定专门明确了其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中的重要性。例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 明确指出: 当WTO成员国需要制定技术法规和成员国的标准化机构制定标准时,如果已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或该国际标准即将完成, 则成员国必须使用这些国际标准或其相应部分作为制定本国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基础。《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SPS) 对国际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的重要性作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和阐述, 要求在不改变各国有关人类、动植物生命健康的适当保护水平的前提下, 成员国间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调一致, 以有关的国际组织, 包括食品法典委员会,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IPPC) 框架中的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为基础。符合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的SPS措施视为是保护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8〕

在WTO《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中,“根据第5.7条的规定,有权利根据第5.1、5.5及5.6条就风险评估要求作出的规定采取相关临时性措施”。该协议一直在努力平衡两种相互冲突的利益:一方面,成员国在其认为合理的健康保护水平方面所享有的自;另一方面,则需要确保卫生和检疫要求不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一种不必要的、武断的、歧视性的、科学上不合理的或隐蔽性的限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的《前言》及附件A第3(a)段提出,鼓励成员国适用现存的国际标准、准则及推荐规范;明确建议各国参照《国际食品法典》的标准,承认该食品法典的权威性,并以此作为国际一致规范的优先根据;由于认识到前述《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在植物卫生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规定IPPC组织为影响贸易的植物卫生国际标准(ISPMs)的制定机构,向WTO成员国推广该组织制定的植物卫生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的重要性后来得到WTO上诉机构所作判例的进一步支持,WTO上诉机构将该标准视为国际标准,以应对各国根据《世界贸组织协议》规定的法律标准对内国的食品措施及监管进行低于该国际标准的评估。尤为重要的是,在涉及欧共体沙丁鱼(EC-Sardines)及欧共体-荷尔蒙(EC-Hormones)两个争议案件当中,上诉机构报告指出将《国际食品法典》的标准视为是“相关国际标准”(releva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得到各成员国的适用,并且暗示其中的标准可能会被各成员国一直接受。在认定了这种可能性之后,上诉机构的此举明显推动了《国际食品法典》决策过程及标准设定程序的泛政治化,因为采纳该标准时要是没有一致同意就意味着存在这种可能,即成员国会被要求去遵守其当初没有投票支持的所谓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还得到了WTO贸易裁判机构的支持,因为不遵守《国际食品法典》的国家将会自动输掉与那些遵守《国际食品法典》的国家的食品贸易争端,除非这些不遵守法典的国家有合理理由证明他们针对相关食品所采取的制裁措施是在得到了充分的科学证据支持后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基础上作出的。这种处理路径在欧共体-石棉案(EC-Asbestos)及欧共体-荷尔蒙两案中都有体现,在这两个案件中,上诉机构专门为那些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产品创设了相关贸易限制基本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其认为公众健康利益必须任何时候都置于优先位置,除非单边风险预防措施隐藏了保护主义者的利益,并且这些风险预防措施没有得到国际标准或者风险评估所提供的保护措施的支持;其次,该判例认定让内国保护措施处于较高层次的合理性,他们源于其可以得到相关科学信息的支撑,这就意味着在保护措施和风险评估之间存在一种合理的关系;第三,该判例强调了一点,成员国基于风险预防原则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必须延续其科学研究及对风险预防措施继续进行严肃的审核,并且要提交显示其诚信的证据。通过这个路径,上诉机构强调“在重视人类健康和安全考量的同时,充分重视国际标准的重要性,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从而确保市场准入安全并且可预测”。〔9〕

中国作为WTO成员国,CAC标准对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和国际贸易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我国出口的食品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或者相关进口国的国家标准,每年被拒收的出口食品占整个食品出口贸易总量的比例并不低,给我国食品出口造成重大损失。从我国食品贸易领域这些年所遭遇的“国际标准壁垒”来看,《国际食品法典》所制定的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应该成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应该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优先适用的标准

1960年代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补充的较为完整的食品标准体系。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方面曾发挥了重要作用。〔10〕

2012年8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将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使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人民群众对食品满意度显著提高。《规划》特别要求重点制(修订)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行业标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基础通用标准、重点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其中强调指出“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参与程度及对相关国家标准的追踪研究”。该政府规划很明显再次突出了对国际标准的重视程度,但是我们认为光有政策及《食品安全法》中的简单表述还远远不够,一些食品安全立法及监管水平高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实践表明,必须突出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的转化和优先适用。

对于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的态度,发达国家基本比较一致,要么是优先适用,要么是直接转化为国家标准,要么是修改后采用国际标准。例如,(1)在加拿大,其国家标准的制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即采用国际标准、制定国家标准。标准机构在制订一个新标准时,加拿大标准化协会(CSA)首先调查是否有国际标准,能否全部等同采用,或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使其符合加拿大的实际情况。如果没有现成的国际标准,那么加拿大标准化协会就调查美加自由贸易协议范围内的合作伙伴是否有合适的标准可资借鉴作为该协会的标准基础。如果还是找不到可资参考的现成标准,才会考虑制定新的加拿大国家标准。

(2)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标准协会(SAA)是澳大利亚最高层的非政府标准制定机构,其遵从关于标准制定的《良好操作规范》(GMP),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采用国际标准。(3)在德国,作为工业品出口大国,德国的国家标准仅次于国际标准,主要是执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只占10%,而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则占到90%。(4)日本非常注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食品标准,并结合日本国情对该国际标准进行细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5)法国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以扩大其世界影响,目前法国是多个国际标准组织的成员及秘书处所在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法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许多国际标准就是根据法国标准制定的。法国作为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的成员,其国家标准必须采用欧洲标准,每一项欧洲标准经CEN正式公布后,法国必须在6个月内将其采用为国家标准,并撤销与此标准相抵触的本国国家标准。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中也充分认识到了参与国际食品法典事务的重大意义。其中指出“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需要,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工作,学习和借鉴国际食品标准管理经验,同时参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维护我国食品贸易利益。到2015年,实现全面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各项活动,动态跟踪食品法典标准工作,全面了解WTO主要贸易成员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跟踪其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工作进展,做好WTO/SPS通报及评议工作,参与或牵头与我国食品贸易利益密切相关的国际食品标准制定、修订和相关技术交流,不断完善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和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亚洲地区执行委员工作”。 ⑤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卫生部官方网站。

但在食品安全国际合作中,中国在一些核心领域的参与度仍然非常有限。因为中国自1984年才正式加入CAC,到现在才28年时间,虽然成绩不少,但是目前为止,中国的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覆盖面远远不够。中国目前主要参与了CAC农药残留及食品添加剂两个委员会的工作,参与度还不是很高。对照中国的食品卫生标准,无论是框架体系还是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指标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食品标准与国际食品标准相比,除了在整体格局上不一致外,在具体的技术要求上也存在差别。〔11〕

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方面尚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一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基础研究滞后,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安全暴露评估等数据储备不足,监测评估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完善,目前缺乏专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技术管理机构,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标准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与当前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标准工作的质量。三是标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研制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且较分散,研制标准的能力不足。⑤但是,我们参照以上发达国家的经验,应该把参与食品国际法典委员会的工作及其《国际食品法典》中所制定的国际标准列为未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优先位置。毕竟,采用国际标准,可以协调国际贸易伙伴的要求,减少或避免出现贸易摩擦;其次,采用国际标准,可以使本国产品或服务更容易打入及占领国际市场;第三,在广泛适用国际标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准,使食品生产者形成良好操作规范,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从而在根本上大幅度提高我国食品的安全标准及国际竞争力。

为了使我国的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放在“第二章”近乎首要的位置,明显突出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地位和作用,并勾勒了相关制度,其宗旨与《国际食品法典》及WTO《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等国际食品安全规范文本非常契合。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只有一部分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而大部分的标准则没有进行风险评估。”〔12〕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呼吁政府及决策者在这方面加大人财物的投入,按照国际认可的手段或者参照相关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新进展,加强对食品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关技术等危险因素的评估,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达到国际标准,甚至超过相关国际标准,从战略角度看,甚至还应该创新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在未来更多参与或主导一些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的制定。

鉴于《国际食品法典》及CAC等国际标准组织所设置的相关标准在WTO、WHO及FAO等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视为类似于“国际惯例”尽管在国际法的国内适用问题上,《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将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一般法律原则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等列为国际法律渊源,但是对于诸如一些得到广泛认同和参与的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是否可认定为国际法渊源问题尚没有言明。不过,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从《国际食品法典》及CAC标准在大多数成员国、相关国际组织及相关国际判例中的广泛接受度来看,其被视为国际法渊源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得到认可和采纳,考虑到中国在食品安全标准建设方面的落后局面,中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完全可以直接规定:“食品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而有相关国际标准存在的,应当优先适用该食品的国际标准,但相关国际标准不存在时,适当参照相关国家在该食品上设置的更高标准,除非这些标准已不适合我国的食品安全保护要求。”这样规定,既可以弥补中国食品,尤其是在一些新资源食品监管领域出现的法律漏洞和技术真空,节约立法成本;同时还可以使中国的食品因为符合国际标准而更容易被贸易伙伴接受,不失为“两全其美”的上策。

〔参考文献〕

〔1〕文静.《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示中国出口欧美食品合格率近100%〔N〕.京华时报,2011-12-08(4).

〔2〕石阶平主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189.

〔3〕〔4〕〔6〕〔11〕周才琼主编.食品标准与法规〔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96,198,199,190.

〔5〕张志恒,陈丽萍.欧盟农药MRL标准及中国的主要差距〔J〕.世界农业,2004,(10):47-48.

〔7〕马爱进.中外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差异的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12-15.

〔8〕钱富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组织机制及其标准体系研究〔J〕.上海标准化,2005,(12):21-25.

〔9〕Sabrina Shaw and Risa Schwartz, Trading Precaution: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and the WTO, UNU-IAS, Report (2005), available at http://ias.unu.edu/binaries2/Precautionary%20Principle%20and%20WTO.pdf, at 11.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目标任务

通过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动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化、岗位作业要求标准化、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范化,促进工业企业建立运转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整体水平。

到2013年10底前,4个白酒生产企业、电力公司和自来水公司实现三级安全标准化达标。

三、组织领导

为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县经商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经济股,由李高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

四、实施步骤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根据国家和省颁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法律法规总体要求,结合经商系统实际,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分为宣传发动、自查整改、自评申报、考评验收和持续改进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20日-5月20日。制定印发《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关于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各相关企业要正确认识和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自身情况,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编制创建方案,明确指导思想,设定工作目标,规划时间进度,细化岗位职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宣教活动,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和考评标准,让企业负责人和自评人员都能熟悉标准、理解标准、掌握标准、运用标准,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阶段,5月21日-7月31日。各相关企业要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有关行业标准进行自查整改;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作业行为,使各生产作业的多个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阶段:自评申报阶段,8月1日-8月31日。各相关企业对照标准自查整改自评合格后,形成自评报告,向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评审定级。

第四阶段:考评验收阶段,9月1日-9月30日。我局协同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省或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考评细则对申报材料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进行考评,形成考评报告,并根据考评分数授予相应的安全生产等级证书和牌匾。

第五阶段:持续改进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各相关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检查情况,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本质安全,使安全基础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的创新举措,只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企业真正达到了标准化建设,我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必将进一步好转。

(二)加强领导,整体推进。各相关企业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标准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来抓,加大宣传推动力度,明确工作目标,增强达标信心,完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建立。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顺利开展。

篇5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农产品 对策

按照 WTO/TBT协议中的说法,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型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地区市场造成影响。

一、我国农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频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给我国农业造成了很大损失。据商务部调查,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

1、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外贸出口额

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出口产品结构落后、档次较低,一些出口农产品在安全和质量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容易授人以柄。进入21世纪以来的短短几年里,日本围绕《食品卫生法》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了多次重要的修改,对进口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规制越来越严格。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涉及对所有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

2、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部分农产品频频受阻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基本被规模小、技术差、质量低、不符合国外有关标准等劣势所抵消,对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冻鸡曾是我国的优势产品,但由于国外对我国冻鸡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我国的冻鸡不仅出口总量减少,价格也有所下跌。2007年我国冻鸡出口总量减少了15万多吨,出口额减少了4亿美元,影响了105万人的就业。此外,我国冻兔出口量曾占世界需求的70%,而现在只有个别省份还在出口,出口企业已经由过去30多家缩减为3家;鲤鱼、对虾、贝类等水产品的出口也相继开始走下坡路。

3、技术性贸易壁垒大幅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

我国出口农产品受阻在很多情况下是信息系统不发达、缺乏对进口国各种技术限制的了解所导致的。一方面,企业要达到对方标准、技术法规的要求,只有通过贸易商社获取对方的标准,常因交涉不利而贻误成交机会,由此造成的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也使得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的技术标准很严苛,我国许多企业现有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往往达不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如果进行调整势必要修改设计、工艺,甚至推迟交货,相应地会增加生产成本。

4、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不同农产品、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不同,造成发展不均衡

在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农产品中,水、畜、禽产品所受的影响较大。据统计,我国79%的土畜企业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另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各省、市的外贸发展影响程度不平衡。分地区调查显示,湖南、贵州等内陆地区因技术水平较低,标准认证、产品认证不完善,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较大,这些地区接受调查的进出口企业全部认为出口受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而福建沿海地区接受调查的进出口企业有68%认为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二、我国农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贸易技术壁垒的产生有其技术原因,也有其深层次的内部和外部原因。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许多现行技术标准低于国际标准,我国农产品遭遇贸易技术壁垒的内部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市场主体脆弱,农产品质量及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我国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农户和农业企业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体,这种主体的脆弱性很明显。小农户在面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时,没有能力获得有效决策所需的充分信息,这使得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较大、农产品的市场认同度和竞争力差。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标准落后,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在农业生产中还没有树立。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从追求产品数量到追求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转型阶段,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标准相距甚远。

2、出口农产品的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尽合理

(1)产品结构失衡,特色产品少、竞争性产品多。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质量不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对进口国往往只有替代效应,而不具备补充效应。我国在出口农产品生产方面缺乏有效规划,对一些适应独特气候、在其他国家难以生长的产品和有中国文化特色、深受国外居民喜爱的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相对于高档、特色农产品而言,我国出口的中低档产品无疑是贸易技术壁垒冲击的主要对象。

(2)市场结构失衡,市场风险集中。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相对狭小,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些国家和地区科技发达、技术先进且标准严格,在设置贸易技术壁垒方面经验丰富。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经营主体的增加,我国大量农产品竞相压价进入国际市场,势必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也容易遭遇贸易技术壁垒。

3、国内技术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检测检验手段落后

我国目前制定了900多个农业标准,涉及谷物、水果、糖类、肉类、奶制品等,一些农产品的测定方法及标准参考了ISO等国际标准。但在现行140项食品加工产品标准(国家标准)中,等同、等效或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只有24项,占17%;现行61项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国家标准)中,只有4项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占6.5%;现行475项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国家标准)中,只有63项等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占13.3%;现行133项食品添加剂标准(国家标准)中,等效或非等效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只有23项。

纵观近几年我国出口动物源性食品屡屡被美国、日本和欧盟检出质量问题,而我国对进口动物源性食品的检测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微乎其微,关键原因就是我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及检测检验体系不健全,TBT体系远未建立起来。因此,我国应认真研究发达国家农业质量安全标准,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增加质量安全评定、标签、包装及卫生检疫等方面的标准,不断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对于我国的传统农产品,应积极推广国际通行的HACCP检测系统,加强监测检验力度。

4、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1)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不健全。首先,透明度不够。进出口商对我国法定检验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不能全面了解,无法具体实施。其次,我国与国际标准化有关机构及组织接轨不够。尽管我国已经参加了ISO、IEC等国际组织,但对一些与检验检疫有重大关系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国际兽医事务局(OIE)、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还未全面参与,因此在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标准上还落后于国际水平。最后,法定检验标准、规程过多,可操作性差,与WTO/TBT要求明显不符,没有纳入安全、卫生、环保、健康、反欺诈的技术法规轨道。

(2)相关管理较为混乱,涉及众多部门。由于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最终造成管理上的空白,而且管理部门间合作不够,信息难以共享,造成管理效率低。因此,我国在管理机构、管理体制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农产品生产及贸易链上所有从业者以及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1、生产者与管理者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活动者包括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两个方面。其中生产经营者是主导,政府作为管理者以协助者的身份出现,也就是说生产者要对产品质量负首要责任。生产者必须了解出口目的地要求(注册、认证、标签、品质、证书等)以及严格按照要求组织生产(保证生产资料的安全性、科学管理体系、标准化生产等)。而管理者就是要履行好“把关”与“服务”义务:首先是提高把关质量,如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链所需生产资料的质量管理、提高口岸检测能力;其次要提高服务水平。

2、完善法律体系,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

首先是完善标准化法律体系。加强符合WTO规则和国际标准的我国农产品及食品安全、卫生、环保、地理标志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及颁布实施工作,以适应国际市场日益严格的要求。其次是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逐步使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这是我国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前提。再者是实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包括:标准化的基地建设、标准化的生产过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的检测体系、标准化的追踪追溯。最后是建立TBT/SPS通报、咨询、协调机制和信息渠道。

3、针对重点出口农产品和出口对象国建立跟踪和评估体系

建立一套及时跟踪和合理评估的体系,要围绕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重点产品,对设置壁垒的国家开展情报信息跟踪调研工作并及时信息,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服务。跟踪调研内容要尽量全面、动态,主要包括:壁垒设置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相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农业技术操作规范的发展动态、趋势及具体要求;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标准残留限制量;农产品包装、商标、形状、尺寸及相关辅助材料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如具体的标志、步骤、指标、机构、要求等;壁垒设置国相关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情况等评估体系,包括预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范围;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预测。

篇6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73-02

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抓好源头管理,加强生产环境、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产品销售的规范化控制,坚决做到不合格产品“生产不了”和“销售不出”,就抓住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矛盾。

一、“自由农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

198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曾将中国食品列为“全球四个最好”之一。但不知从何时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农产品正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究其原因,是缺乏约束的“自由农业”制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麻烦。

1.中国成为了世界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倾销地,植物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重重

2007年7月31日的《中国化工报》报道,2006年度,中国化肥消费量达到5 100万吨,其中农用化肥施用量占4 800万吨,化肥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0%。而中国的耕地,仅占全球的9%。目前,中国的施肥强度已达到383公斤/公顷,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土污染而设置的255公斤/公顷的安全标准,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以上。

2006年第1期《湖南信息》介绍,目前,中国年化学农药使用量为25万~3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农药使用总量的17%,单位面积农药用量是全球水平的5倍左右。

超量使用化学肥料,一是增加生产成本;二是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对肥料的依赖性增强;三是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四是使土壤、水源和农作物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植物产品积累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超标使用化学农药的危害性更大。一是造成大量人畜,特别是幼小动物中毒和死亡;二是高毒高残留农药长期积聚于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中,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群体大量增加;三是严重污染了河流、湖泊、库塘、水井、大气等生态环境,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在2004年10月30日召开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4年年会上,中外专家共同认为,中国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已到极限,对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

2.水产养殖业疫病频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缺乏保障

现阶段,中国水产养殖以家庭散养为主,由于缺乏科学养殖知识和技术,抱着“只要牲口不死,就能赚钱”的朴素经营理念,对于动物发病的处理方法,就是大剂量、多品种地使用抗生素等添加剂。据2006年8月28日《消费日报》披露,中国每年有6 000吨抗生素用于饲料添加剂,占全球抗生素饲料使用量的50%。

超量和轮换使用抗生素,容易引起细菌耐病,导致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近年来的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猪链球菌”疫情,给部分地区的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而“化肥养鱼”导致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积聚,安全事故时有耳闻。

此外,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身生命的威胁,食用和接触存在安全隐患的动物制品,对人类的生殖质量、抗病能力和身心健康负面影响的研究,都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警惕。

3.法律法规执行缺位,致使问题农产品“从田间(栏舍)到餐桌”层层过关

现阶段,中国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家机关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卫生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相关法律法规有《农业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准化法》、《环境保护法》、《动植物防疫法》、《畜牧法》、《渔业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503号令)。

职能部门不可谓不全,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由于种种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喊得凶,抓得松,落了空”的现象普遍存在,部门监管和法律法规执行缺位问题备受社会非议。

二、“制度农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振兴的出路所在

市场经济最强大的优势是竞争与优胜劣汰,最显著的特征是规则与合作共赢。面对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必须用制度管人、管事和管市场。打造“制度农业”,是生产“放心”农产品、保障人民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1.简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赋予相应的行政执法权限,建立起从中央、省、市、县到乡延伸至村“一条鞭,纵到底,横到边”的无缝监管体系,实现从规划、布局、技术、生产、检验、销售一体化即“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全国一盘棋”,建立严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组织体系,规避“多头监管,有利扯皮,无利推诿,监管失控”的体制缺陷,构建“政府主管,农业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的良性管理体系。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领导和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落实“领导抓,抓领导,真正实干”措施,一是各级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力、物力、精力的到位,政策具有“含金量”,当前要重点解决县乡农业部门“缺钱养兵,无人打仗”的问题;二是各级农业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当做三农工作的中心来抓,年初有任务,月月有活动,年年有起色,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治久安。

3.推行HACCP等国内外先进食品安全控制标准

HACCP是《食品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规范》的英文缩写,是联合国食品标准委员会推荐使用的食品安全控制指导纲要,广泛应用于各国食品生产领域。

HACCP重视预防和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分析和防范,对包括原辅材料的生产、食品加工和流通,及至消费的每一环节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进行分析、控制以及控制效果验证,通过建立加工控制系统和微生物检测规范,防患于未然,保障食品安全。

近年来,中国相继制定食品国家标准3 000多项,行业标准近4 000项,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 000多项,其中食品卫生标准、食品检验方法标准等1 000多项,涉及种子、品质、生产规范、检验方法以及产品标准等内容,都要在今后的生产实践和市场监管中全面推行实施。

4.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

今后,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要通过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农业龙头企业或成立经济联合体,提高科技素质和团结协作意识,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农产品质量形象和合法权益。

5.坚持生产资料使用许可和产品上市准入制度

首先,加强试验示范,筛选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种苗、肥料、农药、饲料等生产投入品进入生产环节,大力推行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严禁高毒高残留和有毒有害生产资料进入生产领域。其次,加强检验检测,严格监控信誉等级低的业主入市销售,严禁问题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

6.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销售市场

第一,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格禁止“废渣、废水、废气”排放,搞好城乡以根治“白色污染”为主的垃圾集中填埋,打造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优美城乡环境。

第二,配套农业基础设施。重点解决乡村道路硬化、排灌沟渠畅通、电力进田入户等基本生产条件,以及农机具普及、土壤增肥、田地园田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配套措施,建设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基地。

第三,优化区域布局。坚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原则,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名优化、高效化、安全化的要求,建设各具特色、市场畅销的专业农产品供应基地。

第四,配套销售市场。按照满足供应、方便群众、功能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建立国家、省、市、县、乡、村级农产品销售市场,方便质量安全监管。

篇7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

一、淮安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

1、信息化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淮安市加大了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推进、协调平衡和规范管理,以公众信息网、有线电视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形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数字传输网络,整体水平保持与全省同步。到2009年底,市区宽带IP城域网基本建成,公共通信网已联通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移动通信网实现全区无缝隙覆盖,全市程控交换机1000万门,固定电话容量达356万门,互联网出口带宽达15.5G,分别是2000年底的8.3倍、5.9倍、125倍,主线普及率70%;本地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330万、195万,分别是2000年的3.9倍、4.2倍。有线电视加速数字化进程,广电光缆行政村通达率达到80%,有线电视用户数95.8万户,是2000年6倍[1]。

2、企业信息化不断加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得到普及应用,85%大中型企业建有信息系统,企业上网已超过1.5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上网率达90%。淮阴卷烟厂、金湖石油机械公司等一批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的综合效益,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方兴未艾,城乡居民对信息消费的依赖度不断提高,

3、政府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市信息化的龙头和示范

“中国淮安”政府门户网站运行良好,丰富内容、完善功能,影响不断扩大,8个县区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府网站。市直机关80%建成内部局域网,办公电脑普及率达到60%,部分单位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政府上网工程进展迅速,一批专业应用系统和政务信息数据库相继建成,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金盾、金税、金审、金财等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从整体上整合、推进市级机关信息化的市电子政务平台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行业信息化成效显著,教育系统“校校通”工程已联通全市36%的中小学,市级医保信息系统、城市公交IC卡系统、供电自动抄表系统、联网缴费系统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金融同城结算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供电生产管理系统、银行国库联网支付系统等均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

4、在江苏省内信息化水平排名相对靠后

江苏13个地区信息化总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可见淮安市在全省的信息化总指数中所居位子比较靠后,与全省的信息化平均水平比较还比较低。目前,信息化综合指数为57.1,比全省平均指数68.3低11.2个百分点[1]。

二、淮安市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淮安市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难,因此必须总结经验教训:

(1)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是新生事物,还有不少人对它认识不够,了解不多。一部分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形势和信息化的巨大作用缺乏足够认识;有些人把信息化工作神秘化,认为信息化是高、精、尖的东西,淮安没到搞信息化的时候;有些人又把信息化工作以及信息产业简单化,认为信息化就是上上网、打打字、出出材料,而信息产业就是单纯的电子产品制造业。

(2)电子政务建设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领域窄,网上审批和办事少,部门间进展参差不齐,网络和系统建设各自为政,信息共享困难,存在“信息孤岛”、“资源垄断”现象,少数部门过于强调自身业务的系统性和特殊性,不愿互联互通,电子政务建设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带动作用不高。

(3)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政府对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规划、引导不够,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部分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投入力度不大;家庭上网的基数还不够大;电子商务规模还很小,配套环境也不完善;县区和农村信息化进程滞后,推进力度和资金投入都不足,城乡之间“数字鸿沟”逐步拉大。

(4)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产业规模偏小,企业数量少、个头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结构比较单一,核心产品、有带动性的整机产品几乎没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5)信息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信息化工作体系还不够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安全存在隐患;财政资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比较分散,没有发挥出对社会资金投向的引导作用;政务与公共服务类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统筹机制仍须强化,信息化知识宣传普及、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进一步加快淮安市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坚持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跟踪国内信息化基础建设最新进展,应用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充分发挥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基础网络的积极性,加快建设超大容量、技术先进、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础网络,提高信息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覆盖率和应用普及率,适时启动建设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NGN)。

积极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本地传输网,提高网络的带宽与速率,优化网络结构和配置,提高网络性能,加强网络的自愈保护能力。大力推进方便可靠的接入网建设,扩大无线接入(WLAN)区域和范围,提高视频、数据、语音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能力,着力解决“最后一百米”瓶颈。按少局所、大容量的原则合理设置综合交换端局,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推动公众电话网向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数字化、分组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网,优化网络结构,扩大网络覆盖,提高通信质量,及时、平稳地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过渡[3]。

2、拓宽渠道,加大投入

淮安市的信息化与发达地区相比,资金和人力的投入都严重不足。信息化建设涉及公共利益,国家应加大开发扶持力度,在财政、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支持,提高扶贫及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地方政府应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各地最重要、最优先的公共投资领域,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财政方面,要给予充分保证,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相应比例。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利用各种政策的引导来加快信息化发展,通过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发展信息经济的开放政策和宽松环境。

3、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

在资金筹措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外资,积极争取国内外优惠贷款,借助市场力量,吸收各种社会资金,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各信息化部门也可以通过财政预算支出、启动市场运作进行引资合办、争取上级政府的专项建设资金或科研经费等多形式、多渠道的筹措资金,保证建设资金的落实、到位。在解决人力投入方面,通过形成良好的人才吸引机制,解决机构、编制、待遇方面的困难和信息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在设置机构时,对于公共管理部门,还要注意给予信息化机构一定的行政职能,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管理。在配备人员时,注意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熟、技术能力强的信息化人员。

4、统一规划,整合资源

淮安市的信息化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在资金投入有限、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就更需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规范。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就是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提高共享程度这一核心,眼光要远,落脚要实,必须明确信息化工作思路,确定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远景,科学进行总体设计,协调统一,注重信息的质量及标准化建设,避免分散、重复建设。既要发挥各行业系统的积极性,又要克服各地区、各系统、各部门在信息系统的网络建设中互相分割的倾向,加快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地制定具体实施的可行性方案,加强部门间和地区间的相互沟通,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地搞信息化,确保各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达到信息资源的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最终目的。

目前,淮安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有取得重要进展,但是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初级阶段,还需提供公共上网设施,并降低上网费用。信息化的推进中,还要加强数据库建库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数据资源要达到标准化,在管理上确保数据资源的时效性、连续性和永久性。

5、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

淮安市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信息化建设就要走一条相同的发展道路。淮安市在经济基础条件的制约下,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就十分有限。因此,把握好“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这一原则非常重要。

首先,准备建一个什么样的系统,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什么为抓手去有重点地建,是确立建设目标的关键。淮安市必须坚持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出发,根据地区特点有重点地推进信息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变淮安市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其次,信息化的实质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信息基础设施是推进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得以实现的物质平台,也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硬件设备的更新、淘汰速度又较快。因此,应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产品的实用价值和投入、产出比;可以适度提高标准,使建设成果不仅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还能为今后的扩展和更新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一种超前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来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三,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应用,打破以往“重建设,轻应用”的局面,抓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信息化建设与本行业、本系统、本部门的业务工作和核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需求为动力,以应用促发展,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通过系统应用的成果不断推进系统建设的深入发展[4]。

6、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信息化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机制,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运行管理体系,以应用服务为核心,以信息服务对象为中心,拓宽信息服务范围,集成服务,提高网络利用价值和信息服务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快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必要的信息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和各种为信息化服务的质量检测标准。要加强信息化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依据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信息化政策性规定和规范性文件,重点研究制定吸引外部资金加入地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信息网络工程建设规范、评估、监理、验收等方面管理办法。增强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安全是重要的基础保障。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一方面,要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信息安全标准开展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建立可靠的安全运行机制,完善应用服务、信息内容、技术设施保障体系,提高防护、预警、监测、应急、恢复等能力,切实提高信息数据、应用网络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规定和安全素质培训教育机制,增强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确保信息化建设、使用、管理等过程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1]宋宁华.江苏省各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统计年鉴[Z].2010.

[2]李朝.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J].情报科学,2001(6).

[3]梁松练,唐世连,钟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瓶颈因素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5(3).

篇8

1.1设施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永宁县把推行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新阶段设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战略选择,从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入手,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实现以质取胜、以品牌取胜和以质促销、以质增效。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的原则,在开展的“一减双保”(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农业环境、保障农产品卫生安全)工程基础上,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目前,永宁县主要的葡萄、苹果、桃李杏生产基地取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主要的蔬菜、粮食生产基地也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建立了小任果业、天天鲜果业、建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宁夏领鲜果蔬开发公司等一些经营效益良好的设施农业基地。

1.2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

在标准化基地建设过程中,永宁县探索总结了5种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分别为果蔬经销公司+基地+农户、非农企业+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模式,利用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经营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矛盾,带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民耕作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中央财政资金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实施带动,使设施农业标准化组织建设、基础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基础日益夯实,农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设施种类有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4类,其中设施果树面积1 666.67 hm2,占设施农业的59.52%;设施蔬菜面积933.33 hm2,占33.33%;设施花卉、食用菌面积200 hm2,占7.14%。

2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设施农业标准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不强

设施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是推行设施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工作,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技术基础,永宁县在这三大体系建设上还存在缺陷。一些设施农业地方标准还未经过质检等相关部门的认定,缺乏权威性,许多技术规范还需细化,区、市、县、基地、市场多层次的农业质量检测网络还未形成,现有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网络不完善,检验检疫全过程监管、企业自控和检验检疫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动植物疫病快速反应和预警机制不完善。

2.2设施农业标准化技术普及推广速度慢

目前,全县几个大型的企业化运作的示范基地基本实现了生产的标准化,但农户集中的园区标准化技术水平还不高,推广速度较慢。

2.3设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投入不足

在财政投入上,区、市、县用于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专项资金极为有限。财政投入无论是用于标准化基础体系建设的资金,还是对标准化生产、经营、品牌创建给予补贴,如对企业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给予适当的补贴等,与实际需求相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2.4设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

重点是质量监管制度,监督检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基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各个环节,并且侧重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和市场农药、肥料抽检,检测力度和规模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

2.5设施农产品质量认证及培育品牌产品方面存在不足

各有关企业进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体系认证方面展开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县在培育名牌商标、统一包装、统一认证体系、统一销售等方面离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永宁县一部分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的认证有效期即将到期,需重新申报。这方面还有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

3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的对策

3.1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注重与国际接轨,大幅度提高农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满足外向型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项目库、生产技术规程项目库。根据资源与区域优势制定出相应的地方标准或生产技术规程,全面实现按标准生产。制定主要农产品和畜禽安全无公害食品地方标准、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技术规程。要做好国内外农产品安全标准、食品标准以及有关技术性法规的收集、研究工作,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化体系[1]。

3.2加大农业标准的普及推广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区建设,带动面上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行业协会、专营市场等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帮助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多种形式连接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2]。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培训、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

3.3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构建政府监督、行业自查、企业自控、基地自检等与各级、各类检测工作相配套的质量检测体系,把建设重点放在县级农业质量检测站和基地、市场的检测设施建设上。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接轨检测水平的重点检测实验室,引进、开发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推动主要农产品监测检测网络体系的技术升级,加速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检疫防疫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3]。

3.4大力实施品牌名牌战略

农业标准化生产要与名牌战略实施相结合,加快名优农产品认定工作,促进名优农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实施品牌名牌战略,努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市场信誉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名牌,通过授予优质产品标志,实行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带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4]。

3.5加强质量监管,逐步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对实行标准化的基地或区域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确保终端农产品质量达到控制的预期要求,实现农产品安全进入市场。建立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在市场内设立速测点或抽样检测,加强专营市场的质量监管,在批发市场设立专卖区、在超市设立专卖柜,按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挂牌销售的经营模式,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严禁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交易。另外,要加强动植物检疫和防治工作,围绕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展开工作。

3.6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快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完善农业标准化法制体系建设,依法进行农业质量市场监管,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生产与使用的监管。强化农业投入品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的管理规定,依法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在农产品市场监管工作中依法对超标农产品进行销毁处理等都必须具备法律依据。

4参考文献

[1] 宫晓杰,梁汝艳,罗丽萍,等.宁城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83-84.

[2] 黄真国,黄秀敏.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1999(7):15-16.

篇9

(一)加工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1.食品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按照食品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不同,食品分为: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茶叶,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特殊膳食食品及其他食品共28大类525种。目前,全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72%,产量和销售收入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下、10人以上企业6.9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8.7%;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9.3%(见图1)。

据统计,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586.95亿元人民币(不含烟草),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8%,同比增长23.5%。其中,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增长率均超过20%。2006年,中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小麦粉5193万吨、食用植物油1985.5万吨、鲜冷藏冻肉1112.5万吨、乳制品1459.6万吨、啤酒3515.2万千升、软饮料421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2%、17.5%、24.0%、23.5%、14.7%和21.5%。2007年1月至6月,食品工业总产值累计128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啤酒、食用油、饮料、味精等食品的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部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啤酒等行业的大型企业普遍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膜分离、物性修饰、无菌冷灌装、浓缩、冷加工等加工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缩短了中国食品加工技术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企业质量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共有10.7万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2675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三是产品结构趋于优化,有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精深加工食品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液体乳产量占到乳制品总量的85%以上;软饮料制造业打破过去一直以碳酸饮料为主的局面,形成了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等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粮油行业中,特制二等以上的精制小麦粉占小麦粉总产量的65%;标准一等米以上的精米占大米总产量的88%,特等大米在大米中所占比重达到33.9%;一级油、二级油(分别相当于原国家标准中的色拉油和高级烹调油)在食用植物油中所占比重合计达到58.5%。

2.食品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食品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2006年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77.9%。2007年上半年,食品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了85.1%。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并呈上升态势(见图2)。

二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呈共同提高的格局。2007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2%,其中有14个省达到90%以上。

三是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达到较高水平。经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专项整顿,中国28大类525种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日常大量消费的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提高显著。据统计,中国消费量最大的前10类食品分别为: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酒类,水产制品,粮食加工品,饮料,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糖。2007年上半年,除水产制品抽样合格率为85%外,其余9类食品专项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制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7.6%(见图3)。

3.优质食品成为市场主导产品

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优良。2006年,销售收入排名前100家的食品企业销售总额占全行业比重达24.9%;乳制品行业10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4.7%;饮料行业10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39.5%;制糖行业10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43.6%;肉制品50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销售量占整个行业的70%;啤酒行业中100万千升以上的8家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7%;葡萄酒产量前10位的企业占全国葡萄酒产量的62.1%;方便面行业中最大的3家中国名牌企业占据中国国内市场份额的76%。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1.安全优质的品牌农产品快速发展

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能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牌农产品已成为出口农产品的主体,占到出口农产品的90%。近5年来,绿色食品出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得到40多个贸易国的认可。截至目前,全国有无公害农产品2860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600个,面积2107万公顷;有5315家企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14339个,实物总量7200万吨,认证产地面积1000万公顷;经认证的有机食品标志使用企业600家,产品总数2647个,实物总量1956万吨,认证面积311万公顷;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3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100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近3500个,带动种植面积超过3333万公顷。

2.农产品质量合格率持续上升

根据2007年上半年的监测结果,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3.6%;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8.8%和99.0%;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的平均合格率为99.6%,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污染监测合格率为91.4%,产地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三)进出口食品质量保持高水平

中国是食品进出口大国,多年来食品进出口不断增长。2006年,食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04.48亿美元(不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下同),同比增长了21.45%(见图4)。

1.出口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2006年,中国出口食品2417.3万吨,货值266.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29%和16.0%;出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品种分别为:水产品、水产制品、蔬菜、罐头、果汁及饮料、粮食制品、调味料、禽肉制品、酒、畜肉及杂碎(见图5)。

中国食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贸易额排序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日本、美国、韩国、香港、俄罗斯、德国、马来西亚、荷兰、印度尼西亚、英国(见图6)。

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据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分别为9.4万批和5.5万批,被美国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752批和477批,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1%;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分别为9.1万批和6.2万批,被欧盟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91批和135批,合格率分别为99.9%和99.8%。日本是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口国,2007年7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日本2006年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日本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达15.7%,但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也最高,达99.42%;其次是欧盟(99.38%);第三是美国(98.69%)。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食品主要来自内地。香港特区食物环境卫生署2007年上半年两次大规模食品抽样检测表明,香港地区食品整体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6%。

2.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

2006年,中国进口食品2027.3万吨,货值133.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94%和25.11%。进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品种分别是:植物油、水产品、谷物、食糖、乳制品、酒、烟草及制品、禽肉及杂碎、油料作物、粮食制品(见图7)。

中国的进口食品来自世界上143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法国(见图8)。

多年来,中国进口食品的质量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过因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的严重质量安全事故。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合格率分别为99.29%、99.46%、99.11%和99.29%。

二、食品监管体制和监管工作

为保障食品安全,中国政府树立了全程监管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监管工作格局。根据中国国情,2004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决定》,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分工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了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明确了责任。该决定将食品安全监管分为四个环节,分别由农业、质检、工商、卫生等四个部门实施。其中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农业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日常卫生监管由质检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工商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由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进出口农产品和食品监管由质检部门负责。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相互衔接,形成了严密、完整的监管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立足当前,规划长远,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中国政府坚持从源头狠抓食品质量安全,完善食品监管的各项基本制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01年中国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蔬菜中高毒农药残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控制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最为关心的高毒农药、兽药违规使用和残留超标问题;以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市场准入三个环节管理为关键点,推动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监管;以开展例行监测为抓手,推动各地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落实管理责任;以推进标准化为载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监管能力逐步增强,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二)建立并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中国政府于2001年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生产许可制度,即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具备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质量管理、储存运输、包装标识、生产人员等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必备条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销售食品;二是强制检验制度,即要求企业履行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方能出厂销售的法律义务;三是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即要求企业对合格食品加贴QS(质量安全)标志,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承诺。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截止到2007年上半年,共向生产企业颁发了10.7万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食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同类食品的90%以上。同时,加强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管。截止到2007年6月底,共撤回、撤销、吊销和注销了1276张达不到标准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根据食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进度,国家质检总局分批公布了获证产品的生产企业名单,分期公告了未获证和无QS标志食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警示消费者不要使用。

(三)加大食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力度

中国政府对食品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这项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不断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提高有效性。近年来,重点抽查了乳制品、肉制品、茶叶、饮料、粮油等日常消费的主要食品,重点对食品生产集中地的企业、小作坊进行了抽查,重点检验了食品的微生物、添加剂、重金属等卫生指标,并对质量不稳定的小企业重点进行了跟踪抽查。通过加大抽查频次,扩大抽查覆盖面,基本实现了抽查一类产品、整顿一个行业的目标。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共对7880家企业的11104批次食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同时,对抽查中发现有问题的产品和生产企业,加大了整改、处罚的力度。一是严格执行公告制度。对抽查中发现质量问题严重的355家企业355批次产品公开曝光,同时,积极宣传“优秀企业、优质产品、优良品牌”,240家获得“中国名牌”和548家获得“国家免检”称号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赞誉。二是严格执行整改制度。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督促严格整改,按时复查,复查不合格的,责令停产整顿,整顿期满后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吊销营业执照。三是严格实行处罚制度。对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食品,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四)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专项整治力度

中国存在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决定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目前,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对从事传统、低风险食品加工的小作坊,中国坚持“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工作原则,一方面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让小作坊尽快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近年来对小企业小作坊重点实施了四个方面的监管:一是基本条件改造,达不到要求的不得生产;二是限制销售范围,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销售范围不得超出乡镇行政区域,不准进入商场、超市销售;三是严格限制预包装,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在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之前不得使用相应包装,防止其乔装打扮混入市场;四是公开承诺,小作坊必须向社会公开承诺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滥用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产品不进入商场、超市销售,不超出承诺区域销售,确保食品达到最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经过整治,2006年食品小作坊的平均抽样合格率提高到70.4%;截至2007年6月底,已取缔5631家,强制停产8814家,5385家整改后达到准入要求。

(五)推行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

建立并实施了以“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一报告”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三员四定”即按照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的方式,确定质检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员到乡镇(办事处)负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具体监管工作,乡镇政府协管员协助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社会信息员收集提供各种食品质量安全违法信息。“三进四图”即进村、进户、进企业,调查摸底,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制定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食品安全警示图,实施动态监管。“两书一报告”即政府签订责任书,企业签订承诺书,质检部门定期写出食品安全报告。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区16030个,确定食品安全专职监督员25346人,聘请政府协管员72474人,聘请社会信息员106573人。2006年,各级质检部门共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90万次巡查。

(六)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

深入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推进经销企业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制;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质量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管理;打破地方封锁,鼓励质量优、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全国流通;健全社区食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集中力量整治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

(七)加大餐饮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餐饮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中国政府在餐饮业卫生监管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加大对餐饮卫生的监管力度,制定并落实《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餐饮环节监管。二是推进餐饮业、食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和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建设。三是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大案要案,并及时向社会通报。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年,卫生部门检查各类餐饮单位和学校集体食堂204万余户次,查处涉嫌非法生产经营食品案件4.5万余件,取缔无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单位2.5万余户。四是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部署开展全国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专项检查工作,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五是开展食品危险性评估,科学食品安全预警和评估信息。

(八)全面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为解决一些地区、一些食品的假冒伪劣问题,全面开展了食品质量安全区域整治。组织实施了“百千万工程”,围绕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加工点、重点加工户及加工的食品,采取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加强标准和检测等技术力量建设、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推动组建食品行业协会、加大执法打假力度等措施,解决了一批区域性制售假冒伪劣问题。同时,工商、质检部门不断加大食品执法打假工作力度,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线,突出生产加工源头,部署开展专项执法打假行动,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证照皆无的制假制劣黑窝点。2006年,质检部门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4.9万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金额4.5亿元人民币。工商部门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560万人次,检点食品市场1.6万个,检查食品经营主体1040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15.18万户,吊销营业执照4629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6.8万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48件,对1.55万吨不合格食品实施了退市。

(九)强化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建设

建立了全国食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积极开展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风险监控,通过动态收集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初步实现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包括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预警和快速反应,做到立即报告、迅速介入、科学判断、妥善处置。

(十)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

这项制度分为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两种形式,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食品召回的责任主体,要求食品生产者如果确认其生产的食品存在安全危害,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主动实施召回;对于故意隐瞒食品安全危害、不履行召回义务或生产者过错造成食品安全危害扩大或再度发生的,将责令生产者召回产品。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开展食品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中,对发现存在致病菌、化学性污染、使用非食品原料等重大安全隐患的食品加大了召回力度,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了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降低了不安全食品可能带来的危害,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十一)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中国政府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红黑榜制度,并充分发挥各类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食品行业的自律。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措施,采取政策、行政、经济的手段,对重信誉、讲诚信的企业给予激励,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的诚信环境,创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诚信意识。逐步完善食品安全诚信运行机制,全面发挥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加强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建设,推行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重点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做到掌握情况,监管有效。近年来,采用最新网络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实施电子监管网终端查询,及时、方便、快捷、有效地辨别食品真伪,维护了消费者利益,打击了假冒伪劣行为,促进了企业诚信建设。

多年来,中国食品生产种类不断增加,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保障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政府也清楚地看到由于受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食品安全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将重点打击生产加工中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不按标准生产,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三、进出口食品的监管

(一)进口食品的监管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建立了一整套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和保障措施,确保了进口食品的安全。

——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按照WTO/SPS协定及国际通行做法,中国政府对肉类、蔬菜等高风险进口食品实行基于风险管理的检验检疫准入制度,包括:对出口国申请向中国出口的高风险食品开展风险分析,对风险可接受的食品与出口国主管部门签署检验检疫议定书,对国外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对动植物源性食品实施进境检疫审批等。如果出口国发生了动植物疫情疫病或严重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暂停可能受到影响的食品进口等。

——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进口食品到达口岸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检验检疫,只有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允许进口。入境地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办理进口食品的验放手续,之后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在检验检疫时如发现质量安全和卫生问题,立即对存在问题的食品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006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口口岸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2458批。2007年上半年,共检出896批,均依法作出退货、销毁或改作它用处理,确保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完善的质量安全监控制度。在依法对进口食品实施检验检疫的同时,对风险较高的食品以及在口岸检验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食品和项目实行重点监控。对发现严重问题或多次发现同一问题的进口食品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采取包括提高抽样比例、增加检测项目、暂停进口在内的严格管制措施。

——严厉的打击非法进口制度。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海关总署建立了关检合作机制,联合打击非法进口食品行为。2006年与欧盟委员会签署了《中欧联合打击非法进出口食品行为合作安排》,明确了双方将通过开展信息通报、技术合作、专家互访和联合专项打击行动措施等,共同打击欺诈、夹带、非法转口、走私等非法进出口食品行为。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仅非法进口肉类就查获12292吨。

(二)出口食品的监管

中国政府按照“预防为主、源头监管、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以“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一个模式,就是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这个生产管理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出口食品的实际,是出口食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主要出口食品,特别是肉类、水产、蔬菜等高风险食品基本实现了“公司+基地+标准化”。

十项制度,包括源头监管三项:对种植养殖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制度、疫情疫病监测制度和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工厂监管三项:严格实施卫生注册制度,全面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稳步推行高风险食品大型出口生产企业驻厂检验检疫官制度;产品监管三项:对出口食品的法定检验检疫制度、质量追溯与不合格品召回制度、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制度;诚信建设一项:对出口食品企业实施红黑名单制度。

——加强种植养殖源头监管。为有效控制动植物疫情疫病风险和农兽药残留,从源头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存在疫情疫病和农兽药残留风险的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实行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只有获准备案的种植、养殖场的原料才可用于加工出口食品,所有获准备案的原料基地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公布。截至目前获准备案的养殖场6031个,种植基地38万公顷。对备案基地加强疫情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使备案基地的疫情疫病问题和农兽药残留问题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禽流感疫情高发,中国实施备案管理的养殖场无一发生疫情。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中国对所有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只有获准卫生注册登记的企业方可从事出口食品生产加工。截至目前,获准卫生注册登记的企业共12714家,其中有3698家企业的HACCP体系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验证。对获准卫生注册的生产加工企业,由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统一实施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原料来自备案种植、养殖基地,确保生产加工活动符合要求。对肉类等高风险食品大型出口生产企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需要派驻检验检疫官,实行驻厂监督管理。出口食品的包装上还要加贴符合要求的具有可追溯性的标签或标识,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对问题产品的召回。

——加强食品出口前检验检疫。中国法律规定,所有出口食品只有经过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口,出境地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出境货物通关单办理出口食品的验放手续。对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口食品,如进口国有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还要出具卫生证书,证明该批食品已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并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卫生注册号、生产日期、出口日期、启运口岸、到达口岸等追溯信息。货物到达离境口岸后,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还要对出口货物进行查验,检查货物是否完好,货证是否相符,确保货物的可追溯性。

——加强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实行出口企业质量承诺和红黑名单制度,着力强化企业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促进企业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诚信经营的良好机制。对自控体系健全有效、诚信度好、产品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进口国享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列入“优良企业名单”,给予优惠和鼓励政策;对于被进口国家或地区通报发生严重质量违规问题或逃避检验检疫,以及有欺骗检验检疫机构行为的出口企业,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列入“违规企业名单”上网公布,促进出口企业增强自律意识。截至目前,列入“违规企业名单”的企业共55家。

多年来,质检、商务、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密切协作,促进了中国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以质优、味美、价廉的食品满足了国内外众多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但也存在着少数企业无视中国和进口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采取弄虚作假、偷梁换柱的手法,逃避检验检疫监管,通过非正常渠道出口的情况,致使有些掺杂使假、假冒伪劣不合格食品流入国外市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打击的力度,坚决不让不合格食品流出国门。

四、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体系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中国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质量水平、规范进出口食品贸易秩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

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

行政法规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

部门规章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等。

(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加强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中国食品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食品标准化工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各相关部门负责草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立项、统一审查、统一编号、统一批准。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相对合理、具有一定配套性和完整性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灌溉水质,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准则,动植物检疫规程,良好农业操作规范,食品中农药、兽药、污染物、有害微生物等限量标准,食品添加剂及使用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特殊膳食食品标准,食品标签标识标准,食品安全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标准,以及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等方面,涉及粮食、油料、水果蔬菜及制品、乳与乳制品、肉禽蛋及制品、水产品、饮料酒、调味品、婴幼儿食品等可食用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基本涵盖了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到最终消费的各个环节。目前,中国已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18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2900余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634项。

为解决食品安全标准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复、层次不清等问题,共对1800余项国家标准、2500余项行业标准、7000余项地方标准及14万多项企业标准进行了清理,废止了530多项国标和行标。与此同时,加快了标准制修订工作,对246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开展了修订,新制定了200多项国家标准,下达了280余项国家标准制定计划。加大标准的宣传、推行力度,促进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标准。

(三)食品认证认可体系基本建立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的认证认可工作,加强认证市场整顿,规范认证行为,现已基本形成了统一管理、规范运作、共同实施的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局面,基本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认证类别包括饲料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食品质量认证、HACCP管理体系认证、绿色市场认证等。目前,中国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203万公顷,已进入世界前10位;与国际接轨的GAP认证已在18个试点省286家出口企业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认证试点工作;2675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HACCP认证;28600个初级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饲料产品认证、酒类产品质量等级认证、绿色市场认证等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国家不断加强对认证产品和企业的监管,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有效性。

(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在国内食品监管方面,建立了一批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初步形成了“国家级检验机构为龙头,省级和部门食品检验机构为主体,市、县级食品检验机构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检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加工、储藏、流通、消费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检测的需要,基本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对食品安全参数的检测要求。中国对食品实验室实行了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的认可管理,加强国际互认、信息共享、科技攻关,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中国认定了一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共有3913家食品类检测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其中食品类国家产品质检中心48家,重点食品类实验室35家,这些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达到了国际较先进水平。在进出口食品监管方面,形成了以3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支持体系,全国共有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163个,拥有各类大型精密仪器10000多台(套)。全国各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直接从事进出口食品实验室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有1189人,年龄结构、专业配置合理。各实验室可检测各类食品中的农兽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等786个安全卫生项目以及各种食源性致病菌。截至2006年,已经建设国家级(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323个、省地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1780个,初步形成了部、省、县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

五、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政府重视发展同其他国家、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检测技术,促进本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食品安全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技术专家参与各类食品安全技术培训、研讨、交流和水平比对等活动,并欢迎国外技术专家来访、学习和培训。除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活动外,自2001年以来,先后同美国、欧盟、意大利、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士、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泰国等国家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领域的技术培训与交流项目。2006年8月,为14个南太平洋国家的专家代表举行了食品安全培训。为了及时了解国外食品相关法规要求,保障出口食品安全,组织编译了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卫生法规和要求,并先后邀请美国、欧盟、日本的专家来华举行HACCP指南及应用、贝类卫生控制计划、残留监控、肯定列表制度等专题培训。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还多次参与英国食品分析能力测试(FAPAS)等国际比对实验,定期参加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澳大利亚国家测试认可委员会(NATA)等知名认可机构组织的国际间能力验证活动。国家级和十几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并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检测能力考核。截至2006年11月,共有22家检测机构获得韩国“国外公认检测机关”的认可,经过上述22家检测机关检测的输韩食品,入境时韩国予以免检。日本承认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垂直管理的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所属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其中许多实验室是开放性实验室,多次接待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团组访问和考察。

(二)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活动

中国政府一贯倡导并积极参加各类国际食品安全组织活动,包括派团参加各类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会议以及其他相关国际性会议,并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正式倡导开展区域性食品安全合作,得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等国家的积极呼应,成立了APEC食品安全合作论坛,由中国和澳大利亚共同主持。中国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化活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管理局和合格评定委员会成员。2007年5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7年10月20日至21日,中国政府将在广西南宁同东南亚国家召开“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会议的主题为“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与合作保护消费者权益”,目的是研究建立中国与东盟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增进中国与东盟和各成员国食品安全主管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确保相互进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

(三)注重发展国际食品安全合作

截至目前,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挪威、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定期、不定期地举行研讨会或专家互访。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同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蒙古国、越南、菲律宾、丹麦、法国、荷兰、爱尔兰、匈牙利、波兰、意大利、挪威、瑞士、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香港、澳门等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33个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签署了48个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卫生议定书,从而确立了中国与有关进出口食品贸易伙伴国家或地区的长效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合作机制下建立了年会制度。其中,规格为正部级的第二次中欧食品和消费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2007年9月12日在北京召开;规格为副部级的第三次中美食品安全会议将于2007年9月11日至12日在美国召开。

(四)推动食品贸易发展

篇10

  日本商人对进口服装早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检验体系,拥有一批成熟的检验人员队伍。日本商户在服装检验这一环节的预算费用一般水平都在2%~5%以上。在日本有一个词――“一生悬命”。日本人的“一生悬命”,就是尽全力追求完美无暇,往往是在被要求下,按严格规则去检验服装,而且检验苛刻,从而创造出奇迹。

我国服装企业的78%有出口日本5年以上的经验,接近90%的服装企业有出口日本服装的经历,但对日本客户检验服装的环节和细节处理得不算完美。我们中国人给日本人做服装,占据了日本服装市场的95%的份额,虽然有我们自己不懈的努力,但客观上,我们也得益于日本商人把握严格检验的环节。因此,研究日本商人对进口服装严格检验的精准,对我们保持对日服装出口份额,继续扩大战果有重要意义。

严检进口服装的思维方式

日本人之所以对中国,包括对所有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服装检验绝不留情,究其原因,也反映出日本独特的审美观点和处事风格,反映出日本人特殊的民族思维方式。

伴随着日本国人无力回避中国人为他们制作服装的现实,这种思维方式又充分展开,自觉地对本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行再认识与调整,以适应“中国人做衣服,日本人穿衣服”的客观要求。

日本商人长久、稳定、精准、敬业的思维结构与思维习惯是他们严格检验进口服装的基础。日本商人的行为方式是在自觉的商业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方法、结构和模式的写照。

从服装进口商检验严格的结果统计数据发现,日本可以100%的实现进口服装上架后零投诉、零召回的完美,不仅对日本国民放心消费进口服装做出了贡献,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对日服装出口质量的稳定和提升。在日本人的潜意识里,以“特别的眼光”对进口服装的检验细致到了极致。

当代日本人的守法意识浓厚,他们认为,自己是受到法规保护的,同时也相信,别的人也应该同样遵守法规,所以完全可以无所顾忌,只需遵法守法即可,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自己具有守法意识,既然法律规定进口服装是法检商品,就按照规定进行,而且严格执行法律规定;二是相信别人也具有守法意识,别人也同样遵守服装法检的规定,本国消费者的安全才不会受到侵犯。日本人之所以对进口服装旁若无人的严格检验已经形成严谨的系统,是他们近代以来形成守法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

国家法律确保审核机制的严肃性

2008年秋季的一天,日本某服装进口公司以5万日元悬赏可以在一批进口服装中找到半枚缝纫针的人。故事的源头是说这家日本进口商接到报告:在这批服装中藏有一枚折断了的缝纫针,是因为服装加工厂在缝纫车间的缝纫针统计中,发现了发放的数量比回收的数量少了半枚,这批针是专门制作这批服装的专用针。如果这半枚缺失了的针发现不了,肯定就藏在这批服装的某个部位。这可是一件大事,如果因为检验过失漏掉银针,检验人员和进口商将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并必须接受严厉的经济处罚。

七十年代,日本为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消费者人生安全,颁布了日本服装标准检测法。检测法规定:任何进出口服装,都必须经过检测仪器的检测,服装中不得残留任何断针或小铁屑等对人身造成伤害的任何物质。之后,该法又增补了相关环保、详细的染色、缝制、商标、吊牌、包装等标准要求,否则,法律规定给予1万美元到3万美元的高额罚金。

由于法规的苛刻,日本贸易商及零售商为满足本国消费者对服装品质要求,对服装的品质要求也相应异常严格。对在日本本土销售的服装,日本的贸易商会依照国家法律有一套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审核的机制,一般可分为日本工业标准(JIS L)、产品责任法(P/L)与产品品质等。在日本纺织服装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有试验和检验两种管理办法。服装制品的质量管理就是以此为中心来进行的。在日本,服装制成品的检验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通过使用试验仪器进行质量性评价以及指以人体感官为中心进行的外观质量评价。这些措施都是依法进行的。日本之所以能够长期在本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保证了所有进口商品的安全和质量,都是通过严格检验的手段达到目的的。

根据日本国家行政体制,政府各部门在自己分工权限范围内,对有关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实行分工管理。通商产业省(分管全国所有工业生产和商业、外贸等事务),负责进出口工业品的检验管理,其中包括对进口服装的质量检验管理。日本的服装检验机构已经相继在中国很多城市开设事务所,向中国大陆服装生产商提供日本客户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的信息,帮助中国大陆企业提高加工技术,改善产品品质。在这些认定的事务所检测合格后,可直接出货,到日本后可免检。

通过立法实现对进出口服装的检验管理

日本政府通过立法对进出口服装商品检验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

1、通过国家立法进行管理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发挥法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陆续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出口检查法》、《工业标准化法》、《产品责任法》等等,通过立法形式建立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的依据。这些法律明确规定进出口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单位以及商品检验、海关等执法部门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

2、对重点进出口商品实行强制性检验

根据《进口检查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根据需要,规定了若干必须由政府或政府指定的民间检验机构检验的商品种类(法定检验商品种类),进口服装就列为重点强制检验的商品。凡被列为法定检验范围的商品,有关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向政府或政府指定的检验机构申报检验,经过这些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发给检验合格证书,并对商品加附BESST标志,经海关审核验证后予以通关放行。如发现违反检验法律的行为,海关即将情况通知政府有关部门,由政府的检验机构负责复验、调查核实,提交地方法院,由法院视情对违反法律的当事人进行处罚。

3、对民间检验机构实行监督管理

为了使有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律顺利实施,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组织和利用社会检验力量。日本国内的一些民间检验机构包括日本商业协会下设的检验机构,由政府主管当局根据《进口检验法》的规定批准营业,代表政府对出口商品进行检验,开展“法定检验“的具体业务。为了保证检验工作的公正准确,这些民间机构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进行工作。日本政府对有关民间检验机构的检验技术水平、检验设备手段、检验范围和能力以及组织结构进行考核认证。对具备条件的授权代表政府执行有关进出口商品的法定检验。政府部门对所指定的民间检验机构的检验业务和检验结果进行监督管理,不定期进行抽查,如发现问题可撤销授权。近年来,日本一些企业经过日本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陆续在日资在华服装企业的集聚地和中国对日出口的热点地区北京、天津、济南、上海、杭州等地成立了服装检验机构,使用日本制造的检验设备,依据日本的检验标准对我国出口到日本的所有服装进行检验。

日本服装检验的环节

日本商人对进口服装的检验环节藏在很多魔鬼般的细节里。这些细节不是通常意义上检验的细节,而是日方检验人员独具对所有服装构成要素的慧眼。他们对这些细节的检验令人瞠目,除了对衣服从整体外观至每个针脚进行整体与明细单原件对照外,还要判定对样衣纸板划线剪裁确定排料是否“完整、合理、节约”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来料加工),至于对前后衣服接片、口袋的缝制与锁边、袖口罗纹布的接合、领口的缝制,以及最后衣服的熨烫外观平整、尺寸准足、衬布嵌入的准确和坚牢度、缝制纽扣等详细检测全部的关键点无一遗漏。甚至对于服装的对称情况、卷边、包装材料、唛头描述等各项细微评定。

执行这些严格检验环节的日本检验员,一般都从日本本土来华,或者直接委托认定的检验机构委派,服装检验人员待遇很不错,必须通过缜密的检验技能培训和心理承受测试。如果检验机构认为检验员有潜在的致错风险,宁可不用。日方检验人员多持有死板的检验观,他们的专业素质极高,检验技术娴熟、恪尽职守、行事果断、我行我素、追求完美无暇,但多数通情达理,能够主动协调进口商和工厂的关系,具备很强的预防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用独到的方法对产品进行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度量,并将这些测定结果与评定标准加以比较,以确定每件衣服的优劣以及整批产品的批量合格与否。一旦由于检验员的过失造成服装运到日本后发现不合格,根据法律规定,这样的检验人员一定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承担经济处罚。当然,进口商无权执行处罚,须交由相关法律部门比照责任轻重依法处理。

日本商人对进口服装检验环节包括:抽检率、检验标准、检验步骤、检验项目、检验设备、检验证明等。

1、抽检率:

日本的服装检验一般都在大货的生产工厂抽检,也有在规定的检验机构内进行。一般的抽检率在60%―100%之间,如果事先经过粗检就发现30%的产品不合格,检验员有权拒绝检验。一般来说,检验员进行检验的比例可以在合同或者信用证中规定,也有对熟悉的供应商不予文字规定,但是,检验这一关是必需的。

2、检验标准:

日本商人会依据日本政府和客户要求的双重标准检验,一般对我国法律规定的服装检验标准经常不予理会,更无视我国商检部门出具的品质证明。他们选择所需要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来规定其自己的合格等级线。在对服装质量最终判定时,检验员会随身携带一个特制的印章,合格的打上印记,不合格的立即抛弃,只有合格的可以发货,在所检测的项目中,若有一项不达标准,即为不合格。

  服装检验标准除对外观质量有详细规定外,特别注重内在质量的检测。但在具体检验中,由于其检测的设备及具体方法的不同,其检测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也会和生产商自己检测的数据有较大的不同,但是,一般来说,日本客商都会预先和供应商沟通形成一致,不会节外生枝。

3、检验步骤:

日本委派的检验员所采取的检验步骤规定了严密、细致的顺序,不能打乱顺序。

一般步骤如下:样品检验 样品确认 产前样品大货成品检验.包装检验出具检验证明书按照合同规定出货

4、检验项目:

日本服装市场的各项检测指标则普遍比较严,无论是在检验项目种类的齐全性上,还是在检验指标限定值的设立方面规定很细。主要项目包括面辅料的各项规定指标、缝纫加工标准、整理标准、商品规格、数量等。这些项目除包括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外,还包含形成产品过程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使用的设备。

从广义上来说,日本进口服装的检验主要从安全性、色牢度、物性、规格、外观、缝制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检测和判定。如色牢度指标就包括耐光、耐洗涤、耐汗渍、耐摩擦、色泣、盐素处理水、干洗、升华等;物性指标为缩水率、引张强度、引裂强度、破裂强度、抗起球、绒毛保持、防水、吸水性、耐水性等;特殊机能性:吸湿快干、抗菌防臭、紫外遮蔽率、远红外保暖性、形态安定等;规格指标:面料里料的成分、密度、支数、自然克重等;安全性指标:甲醛含量、pH值、燃烧性等以及外观、缝制、吊牌、洗涤标的内容检查、制品的耐洗涤性能等。

5、检验设备

日本为了保证进口服装切实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全部采用日本制造的检验设备。这些检验设备已经通过日本相关部门的认定。对这些检验设备,日本商人只卖给政府认可的检验机构或批准的民间检验机构。其中最重要的验针机,都是日本的专用检验设备。如果日本有关部门认定以外的机构购买了这种验针机,也无权用于检验,即使证明这是日本原装的验针机,检验结果也不被认可。

6、检验证明

人们发现,到现在为止,尚无一例在华生产的出口日本的服装可以免除检验。日本对服装商品没有任何可以免检的规定。因此,所有进口日本的服装都需要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检验证明书。被认定的检验员出具的检验证明书是日本海关报关、批发零售的必备文件,也是出口商获得货款的重要凭证。

严检服装的启示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具有足够的能力接受日本严格的服装检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绝大多数欧美进口商如果认定某企业具备5年以上的成功对日出口经验,下单会非常痛快。

从2008年11月1日起,中国出口服装检验已采用新的《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产品的环保和安全标准有所提高。与之前的标准相比,新标准相对更加严谨,执行规定更为严格。但是,几乎没有一家日本服装进口商认可我国的检验标准。笔者曾经与我的日本客户多次交流,他们认为,中国的服装检验标准已经十分完善,但他们担心或不能认可的是执行这些检验标准的人员和机构不能认真履行职责。日本客户时有发现受检单位与检验人员或相关部门关系过于暧昧,“人情味”太足;日本企业的生意往来都在桌面进行,既公开又公正,他们对那种把生意场当作酒宴场、关系场甚至贿赂场的行为非常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