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标准农田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标准农田的特征

篇1

关键词:耕地治疗;农田建设;标准;综合整治

耕地综合治疗的高标准主要就是指通过一定的配套设施,采取科学有效的农田建设举措,集中、连续的形成一套完整的耕地治疗体系,旨在提高耕地的抗灾能力、改善农田经营方式,提高产能。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耕作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农田建设的高标准耕作研究尚且不够完善。如何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先进技术和经验制定详细标准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是研究的主要目的。[1]

一、高标准耕地治疗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高标准耕地综合治疗是指在传统农田建设基础上强化建设条件、建设要求等内容,侧重于不同区域的具体农田改进办法。在综合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耕地本身的区域性、适应性,根据土地条件的优良,完善基础设施,综合提高耕地质量。制定出的具体实行办法,要考虑到是否科学可行,要保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基本权益,有针对性、有导向性的开展农田建设、整治。

耕地的保护是从数量到质量的双重保护,农村耕地的基本整治是要保证高产和稳产,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抗灾能力,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积极实现耕作方式的创新性改革。耕地综合治疗要保证高标准,对于农田质量要划分等级,按耕地的优、良分布,这是对于耕地区域性整治的质量要求,说明基本的农田建设要努力实现高标准、高要求,落实好土地的灌溉、排水工程等,预防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实现科学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满足规模生产的要求。[2]

二、耕地综合治疗标准下基本农田建设的研究方法

指标考察。研究区域内土地的地形、地貌,结合气候、水文和土壤的基本特征,对耕地的总体生产力水平进行等级划分、评定。首先从构建评价体系着手,考察因素要从土地质量、生态水平双重方面进行,提高质量、稳定数量,保证生态景观良好。总体来说,高标准建设农田,一方面要考虑到耕地的生产条件,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是否能长久可持续的发展,这是高标准要求下农田基本建设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综合判定。在农田内部指标核查中,考虑到农田基本自然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考察方面要从耕地的土壤湿度、土层深度、有机质含量和整体土地质地入手,测定PH值。这些因素对于基本的农田建设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根据研究指标得出结论后,可有根据当地生产特点实施土地生产、保护机制。保证灌溉率、做好排水工作、完善道路的通达度,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活动,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进一步为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保障。除此以外,主导农田高标准建设的因素还包括当地的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程度和人口规模等。指标的综合判定一定要遵循全面性和独立性。[3]

三、基本农田建设研究结果分析

耕地的自然生产水平主要是由自然质量条件决定的,耕地自然质量等级可以按照评价值进行划分,等级靠前的耕地质量水平较高、自然条件优越,耕作没有太大的限制因素,应当作为农田建设的有限选择区;水平较低一级的耕地该是自然条件一般,主要会受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等因素影响,可能还会有轻微的土壤盐渍化。这种等级的耕地一般灌溉设施较差,应该是建设高标准农田体系中重点建设的潜力地块。这些可以通过增加土地平整度、改善基础生产实施实现土地的改良和升级,进一步提高农田建设的质量条件。最后,末端评价等级的耕地属于总体水平较次,自然条件没有什么优越性,改造难度系数较大,同时各项整治工程实施较难,不适宜建设。[4]

土地的总体质量评价应当综合各要素分析,作出科学计算、判断,同时还要结合农田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作出评价结果,将建设区域划分为重点建设地块和建设潜力性地块。耕地区域建设要控制在风险范围内就还要为一般建设区预留建设地块,保证耕地综合利用和保护。

建设农田保护机制还要优化耕地的基本自然条件,提升总体质量,凸显地块优势。需要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结合土地特点,完善基本工程实施。对于稳定性一般、自然质量水平较高的土地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处理好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耕地建设中,要提高土地产能就要可持续利用。例如,山区地块,地形起伏较大,不利于主要农作物的耕作,但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地区自然条件还是属于较优越,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保护机制;对于平原地区的耕地,地形平坦,灌溉便利,水文、土质条件都十分适用于生产活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耕地作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5]

结语:

当前社会经济要求下,要实现农业的大发展、大进步,在关于耕地综合治疗的高标准方面一定要做足调研、做好研究,在农田建设方面积极创新,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好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工作。在研究数据方面要选取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土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总体评价科学评判等级,作出合理的分析、验证。对于土地的限制性因素要做好控制,对于其优势要充分利用,提高耕地总体生产力水平。重点研究土地的综合情况,多元化推动土地建设工作,始终尊重民心民愿,以长久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使基本的农田建设实现耕地综合治疗的高标准、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传民,郝晋珉,陈丽,双文元,刘平辉.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15,08:233-242.

[2]钱凤魁,王秋兵,李娜.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5,18:225-232.

[3]钱凤魁,张琳琳,边振兴,牛朋,贾璐,王秋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研究[J].土壤通报,2015,05:1049-1055.

篇2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复垦的步伐,明确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18亿亩,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也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农产品供给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使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0.33万km2(18.05亿亩),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万km2(15.6亿亩)。近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40号),“保红线工程” 的行动主题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该行动分解下达了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开展500个示范县建设,确保建成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等任务。为此,在全国各地如海南省渡江流域、青海省湟水流域、贵州乌蒙山、、云南玉溪等地,正相继开展“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定、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大工程。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各地在实施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也在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目前,已有学者对土地开发整理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做了相应的研究,以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环评居多[1-5],且主要是偏向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3-5],而针对其建设项目的研究仍稍显欠缺[6, 7]。土地整理项目如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下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虽然跨越区域较大、覆盖面积较广,但是它们是土地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有关规划的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是按子项目分区实施的,因此,按照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也是土地规划项目规划环评的细化和补充。鉴于土地整治项目环评的行业导则还处于酝酿期,该类环评文件的编制主要依据总纲和专项导则。本文在编制青海省湟水流域、贵州乌蒙山、、云南省等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该类重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 工程分析的要求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导则》(HJ 19-2011)的要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工程分析时段应包括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勘察设计期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项目建议书工作在进入环评阶段前已完成,其主要成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会有体现;而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环评是一个互动的阶段,环评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评价过程中对发现初勘、选址选线、新增耕地的数量以及相关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应提出调整或修改建议,可行性研究报告据此进行修改或调整,最终形成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评报告。土地整理重大工程施工期跨度一般为3~5年,某些间接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如渠道衬砌导致渠道生态环境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应重点关注该时段。而营运期,由灌溉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生态退化等生态影响和农药、化肥、农膜等残留所带来的污染影响是并存的,该阶段也应是环评的重点。

虽然国家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增耕地的比例没有明文要求,但是“新增耕地率”已经成为各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一大特色,也同时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来源。所以土地整治项目一般是对现有耕地进行“田、水、路、林”的改造和开发一定比例的新增耕地,相当于改扩建工程。按照生态导则对工程分析的对象的要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主体工程为土地平整、灌溉排水、修路和农田防护林等四大工程,部分项目还包括村庄整治。其中土地平整和灌溉排水工程应重点分析。对现有耕地的整治主要是衬砌渠道、疏浚沟道、修整道路、补种防护林以及改良土壤等,该部分耕地经过长期的人为干扰,格局和生态环境较稳定,其配套修整不会对其产生大的影响;而新增耕地主要是新建道路、沟渠、新种防护林,并将盐碱地、其他草地、农村道路、田坎沟渠等通过植被铲除、表土剥离、土壤改良等转变为耕地。新增耕地及其附属配套工程占地在生态类型上基本上由原来的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转换为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格局转变较大,因此,新增耕地产生的影响应作为环评报告分析的重点。同时,作为改扩建工程,污染源的计算需做好三本帐,并提出“以新带老”的措施。

在工程符合性方面,因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一般都是集中连片的,因此不可避免涉及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所以在初步论证时要以列表的形式明确给出其保护区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和距离,分析工程新增占地与该保护区占地上的合法性;国家命令禁止开垦坡度大于25°的地块,已有的坡度大于25°的耕地应逐步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这就要求在丘陵地区广泛实施的“坡改梯”工程中把好耕地坡度这关,避免为追求土地数量这一目标而开发坡度大于25°的地块;同时还应并分析重大工程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各级规划的符合性与协调性。

2 新增耕地的分析

早期,为片面强调数量而忽略开发整理质量,一些地方在土地整理中出现了毁林开荒、垦殖草场、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荒漠地”等打“擦边球”现象发生。其次要分析其来源可行性,以避免营运期新增耕地因质量问题或者水源问题而出现撂荒现象的发生。要《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要求把保护水面、湿地、林地和草地放到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位置;农业开发要充分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积极发挥农业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严禁有损自然生态系统的开荒以及侵占 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农业开发活动;在确保省域内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继续在适宜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在农业用水严重超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水;保护天然草地、沼泽地、苇地、滩涂、冻土、冰川及永久积雪等自然空间。这些环境政策也都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注重新增耕地来源要明确、合法、合规。

3 水资源论证专题

鉴于水资源是决定土地开发整理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土地开发整理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特别是对于缺水的干旱地区[8]。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首先就要摸清项目区的各种来水量和可供水量,根据农业、工业、生活远景的需水要求以及生态需水量,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论证,以水定地,确保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指出“在发生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超采的流域和区域,应停止新上的加重水平衡失调的蓄水、引水和灌溉工程”,这一要求表明了在当前阶段国家对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视,从源头上避免因新增灌溉用水等而加剧水平衡失调的问题。《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将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分为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包含4个水土保持型,分别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其发展方向为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限制陡坡垦殖和超载放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巩固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等。

以上环境政策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注重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采取节水灌溉等措施保证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尤其是在水资源超载或者濒临超载的区域通过节水改造在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的同时不新增灌溉引水量。在实际项目中,为避免连续干旱年因水资源不足而发生耕地撂荒等,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除渠道防渗、管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兴建涝池等工程措施外,还需加强管理措施,如沟渠铺膜防渗、消减新增耕地量等。对于消减新增耕地,应优先削减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9]附近的耕地。

4 地下水影响分析

4.1 地下水影响评价等级

土地整治项目因在营运期农药、化肥的残留会通过土壤淋溶以及地表径流入渗补给等作用影响地下水质;同时,田间的灌溉和排水会影响区域水资源的分布、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的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其同时兼具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的特征,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的Ⅲ类项目。按照《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执行有关问题的说明》环办函[2013]479号文件要求,实际工作中应以建设项目I类和Ⅱ类场地特征确定的最高工作等级作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但可以分别按I类和Ⅱ类场地特征确定的工作等级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

4.2 现状调查

4.2.1 污染源调查

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施用农药、化肥、农膜的情况。同时参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2009年)中关于农药、化肥的流失系数手册及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手册,给出项目区化肥、农药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折纯量和农膜的田间残留量,并估算出通过挥发等进入大气环境中的化肥、农药的量。对于污灌区,应重点调查和了解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面积、污灌水源、水质(执行标准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污灌量、灌溉制度与方式及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必要时可做补做渗水试验,以便了解单位面积渗水量。对于移土培肥、改良土质或施用生活污泥的等地块,要对农田和作物的选择和影响进行类比分析,对受纳的农业土壤土质、面积进行分析,最终给出污泥的农田施用是否可行的结论,是否会影响农田的土质达标情况(《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4.2.2 地域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地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包括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其他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其中其他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应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特征进行盐渍化、沼泽化、海水入侵、天然劣质水质进而土壤污染调查,在调查其现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产生的因素,项目建设对其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

4.3 影响评价

4.3.1 评价方法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要求,分别用标准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用预测水位与现状调查水位的对比来对项目可能导致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具体为地下水灌区中采用中心水位降和水位下降速率的方法评价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和地表水灌区中通过地下水水位变化速率、变化幅度、水质及岩性等发展趋势的分析来分析土壤盐渍化、沼泽化、湿地退化、土壤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

4.3.1 评价内容

应注意地域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与水文地质问题息息相关。如在河谷平原区河水侧向补给和微地貌形态等会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和水位埋深,要分析灌溉对盐碱化、沼泽化的影响程度;对滨海平原区,因淡水和咸水之间可能产生水力联系,要重点研究咸淡水界面埋深,淡水层的埋藏条件与水量,分析灌溉对海水上溯、倒灌的影响程度;对岩溶水地区,因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相互转化的速度较快,且伴随着地域性的各种岩溶形态,如串珠状洼地、干谷、漏斗、溶井、落水洞、塌陷等;因此,应了解项目区地下水径流集中和强烈的地带,以防止因为灌溉渗漏、蓄水、抽水等农业活动导致岩溶塌陷;对于黄土地区,应注意调查黄土台塬(包括呈阶梯状的台塬)、黄土丘陵(梁、峁、沟壑)、山前洪积扇(裙)和河谷阶地的形态等,收集黄土层中溶蚀、湿陷、沟谷切割密度及深度等数据,观察了解黄土地区水土流失及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等。研究合理开发黄土地区地下水的方案,并推测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应急方案。对于沙漠地区,如南疆三地州等地,年降水量少,蒸发强烈,盐碱化严重,应分析项目区地下水资源的供 水能力,项目的节水程度,是否会加剧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并分析项目灌溉定额的合理性以及对盐碱化的影响程度。在以上分析灌溉对地下水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应提出合理可行、可操作性强的的防治措施。

5 生态影响分析

5.1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

上述已经分析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相当于改扩建工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导则》(HJ 19-2011)的要求,在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上,其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面积计算。

5.2 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分析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现状、气象水文特点、自然灾害情况、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水利交通条件等情况。分析规划区域当前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环境的规模、范围、程度、产生原因等, 明确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并对生态敏感区( 点) 进行全面分析, 如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退化区、水土流失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观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点等,确定对规划反映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1]。

因农业区人类活动较为频繁,一般不存在大型动物及珍稀野生动物,为两栖动物居多。现状调查时,按导则要求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区生态背景和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即可。与项目关系较密切的生态系统应详细调查,如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系统,若有天然林地、河流、湿地分布其中,也应做出相应调查,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还应通过长期生态监测和走访等形式调查项目区涉及动物栖息地和迁徙路线以便后续分析修路、修渠等对其的切割作用和预留生物通道的合理性。在上述基础上,附以规范的生态图件和相应照片。而与项目关系不太密切的生态系统因做应相应简化,给出区域大背景的生态现状并辅以照片即可。对于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生态问题调查,应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9]。

5.3 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渠道衬砌、道路修整、土地平整和防护林种植过程中会扰动表土上的植被,虽然施工期一般在休耕期,植被已经枯萎,但是施工会切断植被的根系,破坏了原有土壤中的微生物群系、水分、养分,使得动工区域(除衬砌区域外)在施工期结束后仍以裸露地貌为主,植被恢复需要一定时间。除上述影响外,新增耕地的开发会减少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些已适应在田坎、盐碱地、沙地等生长的植物生存环境变迁、植被退化;使原本在当地生活的一些生物因栖息环境改变而减少甚至死亡。营运期内,除新增耕地由天然半天然的生态系统转变为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影响外,项目区内渠道的衬砌、路面硬化、田坎的减少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天然渠道因水土湿润,泥土路面水力连通性相对较好,阻隔作用相对较小,田坎因人为干扰相对较少等,这使得天然渠道、路面和田坎的物种较为丰富,对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实施后,渠系衬砌减少了降水、灌溉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在非灌溉期,表层土壤水分因渠系衬砌不能充分得到浅水的补给,在靠近渠道两岸1~5m的范围内将会以草本植物群落。

5.4 水土流失

对于侵蚀模数,新增耕地和现有土地的整治应分别计算,此外还应统计因项目实施而破坏的水土保持面积,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这部分工作应在水土保持方案的基础上进行。

5.5 生态风险评价

土地整治项目有区别于化工等污染项目,因此不适用于风险导则,但其生态风险仍然值得关注。土地整治的生态风险源主要来自农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及防护林建设大工程,其风险类型在建设期、恢复期与稳定期的表现各不相同[13]。可以从水、土与生物要素中选取了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用法得到综合生态风险指数, 能有效识别出土地整理前后生态风险的变化。得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发生生态风险的可能性的增减情况, 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变化趋势, 为以后的土地整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慧敏, 刘艳, 孙华.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浅探[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6): 64-67.

[2]何芳军, 张建华, 索赟. 浅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4): 7548-7550.

[3]翟小娟, 申文金, 田磊.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2): 18-23.

[4]张慧, 付梅臣, 徐学华, 等.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9(4):

[5]范胜龙, 刘友兆, 雷广海.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张家港市、如东县和涟水县为例[J]. 莆田学院学报, 2010, 17(4): 30-36.

[6]付标, 祝桂兰, 贺传阅, 等. 土地整理的环境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 172-173,217.

[7]邓宣凯. 浅析土地整理对环境的影响[J]. 科技文汇, 2007, (12) .

[8]刘增进, 张钰婧. 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J]. 人民长江, 2009, 40(11): 51-53.

[9]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方法[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3.

[10]杜军, 杨培岭, 任树梅, 等. 河套灌区干渠衬砌对地下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 144-150.

[11]徐翠兰, 朱成立.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7): 3837-3839.

篇3

一、主要作法及成效

(一)主要作法

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主要采取了四项举措:

一是成立粮安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两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的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粮食局,16个成员单位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市政府将粮安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监督考核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明确目标责任,突出工作重点。市政府印发《关于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荆政发〔2015〕22号),明确各县市区政府承担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意见》共8个方面21条,涵盖了从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到消费等各环节重要内容,对粮食生产、收购、储备、加工、应急保障、安全监管、监督考核等方面作了全面安排,既强调了粮食数量安全,又强调了粮食质量安全、产业健康发展以及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等。

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市政府先后6次召_相关部门负责人协调会、粮食企业改革督办现场会,9次以市政府办、市粮安办名义发文。市粮安办制定《荆州市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监督考核办法》,推行“清单工作法”,明确考核方法、考核指标和考核权重,提高粮安责任监督考核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四是开展检查督导,推动整改落实。市政府分管领导两次率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县市区调研,市粮安办抽调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考核组长,开展对县市区政府粮安责任制监督考核。经过2015年“首考”和2016年“再考”,推动收储企业改革、“粮安工程”建设及新增储备规模等问题整改落实。

(二)取得的成效

荆州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全省水稻产量第一市。近年来,通过实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并严格监督考核,荆州市全社会粮食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市、县两级政府粮食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粮食产业发展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守住了“一条红线”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省政府下达荆州市2020年前耕地保有量为65.1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5.26万公顷。截止2016年底,全市耕地总面积68.68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5.64万公顷,全面完成省下达耕地保有量目标任务。二是保护与提升耕地质量。市政府出台《落实耕地质量保护的实施意见》,除中央、省财政资金外,地方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三是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和网络。全市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建成,规划建设监测点89个,耕地质量逐年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加强和秸秆还田工作的大力推进,全市耕地质量逐年提高。

2、调动了“两个积极性”

一是严格落实粮食补贴政策。2016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荆州市按照粮食产量、耕地面积4:6的补贴方案进行重新分配。全市共发放各种农业补贴资金68577万元,惠及近100万农户、400万种粮农民。通过落实各项粮食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政府抓粮两个积极性。二是积极支持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除中央、省级财政资金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松滋、荆州、洪湖等地对种子生产企业、水稻种植或稻虾共育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奖补,奖补资金达520万元。三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2016年,全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612人,完成年度培训任务。

3、增强了“三个能力”

一是增强粮食生产能力。2016年,全市粮食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38%,超额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0万亩目标任务,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和育制种大县建设。二是增强粮食收储能力。近两年,全市维修“危仓老库”仓容12亿斤,中心粮库改造升级9亿斤,形成以中心粮库为主导,骨干收纳库为基础,社会仓库为补充的政策性粮食收储体系。三是增强储备保障能力。突出地方储备粮保应急、控粮价、稳市场的功能,全市落实市、县储备粮总规模1.37亿斤,其中市本级0.16亿斤,县级1.21亿斤。同时,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粮食储备保障能力。

4、构建了“五大体系”

一是粮食收储保底线。通过强力推进粮食收储企业产权改革,全市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政策性粮食收储体系。2016年全市各类主体收购粮食54.34亿斤,刷新历史纪录,全面启动小麦、稻谷托市收购政策,全市农民增加卖粮收入5.16亿元。二是仓储物流提档次。2016年,全市新增标准仓库容量7.5亿斤,维修仓库1亿多斤,添置各类仓储设施200台(套);市粮库信息化建设项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粮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三是粮油加工争龙头。2016年全市粮油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90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产值的40%;形成“以粮油加工为主体,食品深加工、特种饲料加工为补充”的粮油产业经济体系;四是“放心粮油”全覆盖。全市建成成品粮油批发市场1个、区域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9个、“放心粮油”连锁店176家、应急加工企业44家、军民放心粮油超市8个,形成了粮食应急供应、军供网点、粮情监测、“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四位一体”的粮食供应网络。五是流通监管无盲区。健全粮食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机构,全面提升8个市、县粮食质量监测机构能力,完成34个企业检验室及78个收购网点质检能力建设;完善粮情监测网络,形成覆盖城乡的监管保障体系。

二、面临困难及问题

(一)考核内容复杂,重点不够突出

现行监督考核办法有59项内容,评分标准涉及近200个得分小项,需要佐证材料多、搜集难度大。有的部门一些具体工作也纳入考核内容,使得考核指标越来越细,内容越来越繁杂,分值越来越分散,有的前后交叉,甚至出现内容重叠,导致重点工作不够突出。

(二)评分标准单一,导向不够明确

如考核内容第10和11项,评分标准明确粮食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在前五年平均水平以上才能得分,这一要求明显与现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不吻合。就全国而言,当前我国粮食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小麦供求基本平衡,玉米和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南方的早稻、东北的玉米滞销;就荆州而言,全市早稻产量、收购量和库存量都相对较大,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应适当减少劣质早稻面积,压缩粮食库存,增加高产、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量化指标简单,依据不够充分

一方面,存在低报年度指标任务现象。如个别地方粮食收购目标偏低,考核指标难以反映客观实际。另一方面,存在年度目标偏高问题。个别地方过去粮油加工产值年度任务基数较大,2016年因遭受自然灾害,加之受市场持续低迷、粮油价格回落等影响,出现了粮油加工原料减少、销售收入下降,加工产值降低的问题,增加了完成年度目标的难度。

(四)流通分值^大,权重不够合理

2016年度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评分涉及6个方面、14个事项、28项指标、59项内容,涉及粮食流通考核分值占49分,得分多、权重大,而粮食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只有51分,得分少、权重轻,很难通过考核指标和分项权重设定,把握工作重点和着力方向。有的地方错误认为主要考核粮食部门,个别部门对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甚至对考核工作认识存在片面性、工作缺乏主动性。

(五)考核结果运用,赏罚不够严明

粮食安全考核涉及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考核牵涉10多个部门,安排布置、组织协调、材料搜集任务重、难度大,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省、市政府对2015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不够。据了解,各地还不同程度存在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迟缓、粮食仓储设施陈旧、粮食风险基金规模不足、加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严重制约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突出考核重点,精减评分项目

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指标应坚持实事求是,既不降低标准、减轻难度,也不随意拔高、脱离实际。从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发展,确保粮食消费安全的角度出发,应突出重点项目、重点内容、重点指标,加大考核权重,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建议对现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完善,达到精减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内容、突出考核重点的目的。

(二)坚持实事求是,落实年度目标

设定粮食安全年度目标任务,既要科学合理、恰当可行,又要贴近实际、便于操作,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把关,逐项论证审核。建议将粮食安全年度考核与相关部门平时掌握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得分由相关部门评分与年度考核得分的平均数构成,防止出现评分脱离实际、考核流于形式的问题。

(三)兼顾三大领域,合理设置权重

统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鼓励主产区围绕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和收储能力建设;鼓励粮食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去库存,推动粮食经济全产业链发展;鼓励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突出确立粮食种植面积底线,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增加粮食流通设施投入等。建议对现行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考核权重进行调整,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可各按35分设置,消费领域可按30分设置。通过考核,促进粮食生产、流通发展,确保粮食消费安全。

(四)围绕“五个结合”,完善考核机制

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全面监督与重点考核、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平时评价与年度考核、奖励先进与处罚落后相结合的原则,考核工作由地方政府牵头,有关部门既分工负责、又密切配合。建议将粮食安全责任纳入省、市、县三级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得分排序靠前的地方,上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项目支持和资金奖励;对排位靠后地方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在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情况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健全考核监督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五)落实保障措施,补齐发展短板

篇4

一、哈市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效益

哈市现有的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具有内部效率,但缺乏外部效率。既不利于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也不利于农户参与市场竞争。而家庭农场不仅可以实现规模经营,还运用先进机械设备、信息技术和生产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率。

2、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农场以盈利为目的,生产经营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化特征,因此需要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加强管理、追逐利润,以集约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释放哈市农业农村的发展潜力。

3、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家庭农场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避免“规模小而无效、规模大而不精”的弊病,使哈市土地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得到优化配置。

二、哈尔滨市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模式选择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及哈市各县域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发展培育家庭农场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类型,即种植业家庭农场、机农结合型、种养综合型和水产养殖型家庭农场。

1、种植业家庭农场

为培育发展种植业家庭农场,哈市可以先培育一批种植业规模大户,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耕种,并在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自己的品牌。农户可以委托村委会进行土地流转,村委会将农户手中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后,由政府出面、出资将耕地整治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再将耕地发包给承租者。

2、种养结合,以种辅养型家庭农场

这种模式农场的经营方式为:综合经营种植业、养殖业,并以种植业为主,且超过种植产业规模标准的下限,同时又从事奶牛、肉牛、生猪、家禽等饲养的农户。这种模式的家庭农场适于双城、宾县、五常等县域既拥有大型奶制品企业又属产粮大县的农户。

3、机农结合型家庭农场

这种模式中,可由懂农机具维护使用的农民自愿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其中既从事较大规模粮食生产,又懂农机具维修,并能够对农业机械加以利用和创新,为附近的家庭农场提供农机服务,且具有多年的农机驾驶经验的农民担当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与各家庭农场签订协议,以优惠价格负责每季农作物的收割。

三、哈尔滨市培育家庭农场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扶持政策

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筑牢发展基础。逐步建立以农户投入为主、政府扶助、金融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从而保证规模户稳定发展,并向更大规模、更高要求的家庭农场过度。

1.加大财政资金扶持

建议哈市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家庭农场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指导家庭农场建设的人员和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扶持示范性家庭农场开展商标注册、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

建议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示范家庭农场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在土地流转、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给予奖补。农田水利建设、农场道路建设优先安排示范家庭农场实施;为农场主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技术指导,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家庭农场的发展建设。

2.强化项目支持

结合哈市特色农业发展布局,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的整合,并向有条件的家庭农场倾斜。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凡适合家庭农场承担的,优先安排示范性家庭农场承担。

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建议哈市家庭农场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税务部门要完善税收管理措施,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环节,为家庭农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确保家庭农场可以享受的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4.支持家庭农场创品牌增实力

引导、鼓励和支持哈市家庭农场申请注册商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地理标志产品等相关认证。积极支持哈市家庭农场参加知名商标、著名商标、省级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名录等评选,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

(二)推进土地流转,夯实发展基础

土地流转是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从哈市目前土地流转情况来看,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流转机制,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强化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为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中介协调、指导签证、服务、纠纷调处等服务,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推动土地有序有效流转,从而夯实家庭农场规模性发展的基础,做家庭农场发展的坚固基石,解决家庭农场的后顾之忧。

篇5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引 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指的是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问题分析

1.1招标投标不够公正透明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和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密不可分,需要他们的大力支持,否则很难进行。项目的招标投标就基本由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控制,缺少透明度,导致以后实施中问题不断暴露。

1.2设计方案变更过多

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变更比较频繁,频繁的变更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影响工程投资。

1.3施工中质量意识普遍较低

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安全系数是遵循国家相关规范的,质量要求和其他水利工程项目一样,绝对不允许马虎。在农田水利工程实施中,忽视质量管理的大有人在,甚至技术干部都存在这种思想。

2 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措施分析

2.1建立农田水利综合体系

加大节水力度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

2.2因地制宜,促进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根据农业经济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布局,坚持走“政府组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之路; 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2.3开发人力资源,培养水利技术人员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 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2.4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2.5加强资金投入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2.6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2.7提高施工设计质量管理水平

2.7.1施工方案编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在施工之前确立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和施工部署,选用基础施工方法,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前准备工作计划,以及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等需要量计划;在工程开工之后,分阶段编制施工方案,譬如在主体结构阶段、装饰阶段等,重点是对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项需要量的调整为主;施工方案的编制应该有技术负责人主编,并由各相关部门参与,使其发挥真正指导施工的作用;施工方案的编制,还要做到动态管理,使其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7.2因地制宜完成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在批复“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的,施工图要按照以下标准设计:首先,选择较优的技术经济指标,使得工程能够满足排灌功能,还可以尽量少占农田;其次是在在施工图上标识灌溉片区沟、渠、路等的平面位Z,为避免部分沟渠及建筑物留下质量隐患,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地裁弯取直,与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相符合;最后是计算确定根据沟渠灌溉面积、排水面积、地下水埋深,根据地质条件优化其纵横断面。

2.8选择质优材料,加强材料管理

(1)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采购人员坚持“货比三家”原则,选择质量上乘的材料,杜绝选购价格便宜而质量有问题的材料,材料的运输问题也要在采购的时候综合考虑,尽量就近选购材料和单家采购材料,降低采购成本;

(2)材料的进场审批,工程项目经理应该委派相关人员对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进行严格检查,需要实验室出具质量证明的,必须审核实验室的资质并在出具的证明文件上签字盖章。

(3)材料的储存,材料应该根据本身的特点分类、分地点存储,譬如水泥等材料应该放在干燥、恒温的地方,而砂石只需放在防止流失的地点。

3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点内容分析

3.1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预应力锚固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特别是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都面临着原先建筑物的加固和受力条件的改善问题,而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在工程施工特别是水利工程施工中有着巨大潜力的应用。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及施工技术管理实践表明它能有效地满足加固改善原有建筑物的目的,也能有效的在新建工程项目显示其独特作用。

3.2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该技术使用填筑土石坝的大型运输,振动碾压机械,压实非常干硬的混凝土拌和物,采用大体积,薄层碾压上升的浇筑方法,这种施工方法速度快,投资省,经济效益高。碾压混凝土有别于常规混凝土的主要特征是拌和物干硬,坍落度为零。施工方法更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式的铺料,振动碾表面压实,而常规大坝混凝土施工采用柱状分块,插入式捣固。

3.3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修建闸坝工程所特有的重要工程措施是施工导流。导流时段的划分、导流流量的选择、导流方案及措施的拟定等,均应按国家建设计划的要求为标准,按水工建筑物主体工程的控制进度作为主要依据。

控制性施工总进度实际就是坝和导流工程在洪水赛跑中所必须达到的时间指标,如何安全度汛在施工中是十分关键的,导流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工期,熟悉地理知识,在设计中做到细致有度。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应该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求发挥工程在服务人民生活生产的作用,减少自然灾害等给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带来的危害,对于农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

1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跨度大,因此各区域的地质特点、水文特征、气候种类和自然条件都大不一样。但我国人口多,即使在整体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水土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旧非常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季节气候以及昼夜温差都不一样,所以依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规律,各地区的农田水利在不同的季节就要采用各自适应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建设了[1]。

2 当前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设计

2.1.1 前期工作欠缺

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成年代久远,坝为土坝,渠为土渠,建设及管理比较粗放,资料档案缺乏有效的管护,基本上都没有进行专业设计,更谈不上资料的保存。另一方面,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基本没有相关建设档案资料。由此导致工程现状资料相对混乱,真实有效资料数据严重匮乏,这给以后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往往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上其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调查与勘察灌排渠系及建筑物的规模和主要参数,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与大量的时间,而这两方面都满足不了实际要求,因此,前期工作不足显而易见。这就容易导致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较差,也影响了设计成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1.2 设计标准不一

目前,水利工程实施部门多,各部门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改造中普遍都存在设计标准不一致的问题,设计流量、断面面积、衬砌厚度、衬砌超高、垫层厚度等取值没有按照规范规定值,凭设计人员经验及常规进行设计,如渠道过水断面采用原有土渠过水断面而不经计算,水池墙体单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或者是经济较浪费等情况[2]。

2.2 工程施工

2.2.1 技术力量薄弱,管理难度大

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加之水利工程实施部门多,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而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工期要求又紧(秋收后才能开始建设,必须在次年春灌前完工),致使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困难较多,管理难度大。

2.2.2 质量意识淡薄,监管体系不全

因农田水利工程改造的主要内容为渠系整治,一般不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很多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淡薄,认为只要任务完成即可,不太重视工程质量,质量意识较为淡薄。由此导致在工程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无工程监理人员等情况,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3 产权管理与工程养护

2.3.1 工程产权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

小型水利工程大都是由国家投资与群众投劳相结合建成的。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分产到户经营,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已不相适应,普遍存在工程管理主体缺位,工程产权不明,管护责任不清,建管互相脱节,管理上出现“无人问津”

的现象。

2.3.2 养护经费不足

因小型水利工程量大、面广、线长,国家投入少,受益农户及管理单位也无力投入,致使工程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养护,工程老化失修、破损严重,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3 农田水利工程的季节性施工技术

3.1混凝土冬季施工建设

3.1.1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

当前,一些施工规条例规定在低温期间进行施工,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寒、保暖措施,以防止寒冷低温造成混凝土损坏。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水分在零下二度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结冰,这样一来,混凝土结构就无法进行水化作用了,水体积将在冻结过后急剧膨胀,从而损害到混凝土结构。水化作用会在结冰融化之后继续进行,虽然强度会恢复增长的态势,但是强度或多或少会因为曾经的结冰而受到影响[3]。

3.1.2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保温蓄热、凝固加速以及人工制热是在寒冷时节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的主要手段,这样混凝土结构在进行浇筑后的护养条件就得到了保证,其自身温度也会高于五度,就大大降低了冻结率。选取发热量好的快凝水泥材料是相对于非大体的混凝土结构而言的,混凝土材料的配制比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同时,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在结冰的状态下就会造成相应的静水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可采用气剂进行缓解,也可使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得到提升。但是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会随着含气量的提高而降低,所以减水剂要和其一起采用,方可减小因为加气而造成的损坏。如果当天的平均气温在-2~5℃时,就应该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添加热水进行搅拌是可取的方法,而添加热骨料就要等到气温再次下降了。将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之后进行搅拌成混凝土结构,这期间就可放出一部分热量了。为降低混凝土结构冷却的速度,就需要在混凝土结构的散热面上盖上一层保温材料进行保温,这样一来,混凝土结构就可在常温条件下冷却变硬,在其温度减到零度之前就可满足混凝土结构所需的强度要求了。

3.2混凝土夏季施工建设

3.2.1混凝土夏季施工要求

夏季施工最显著的特点是环境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这些对于新拌以及硬化后的混凝土除有利的一面外,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在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4]。

3.2.2混凝土夏季施工措施

1)对于大面积混凝土的施工,应做好混凝土浇筑方案,明确出混凝土的浇筑方向、浇筑顺序,在适当的部位增加混凝土膨胀带,并要养护14 d。

2)配合比的计算是混凝土技术关键,常规计算配合比,不但水泥用量增加,成本加大,而且容易使混凝土温度应力过大,使混凝土产生开裂,破坏耐久性。以低水泥用量有效养活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以大掺量掺合料增加混凝土密实度和体积稳定性,采用复合高效外加剂,有效降低水胶比,保证了结构设计强度要求。

3.3混凝土雨季施工建设

3.3.1混凝土雨季施工要求

在雨季进行施工的时候,混凝土工程就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保证施工场地排水体系的顺畅,运送的设备应该做好防滑、防雨等一系列的的安装准备工作,在浇筑的仓面上设置好防雨设置。对于结构骨料的水分含量,应该严格进行检测和控制。

3.3.2混凝土雨季施工措施

雨季混凝土、浆砌体施工严格注意以下事项:1)掌握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雨、暴雨时浇筑混凝土。2)做好砂石堆料场与水泥仓库的防雨工作。3)露天浇筑时,应通过试验调减用水量,防止外水入仓,及时排水,不得带走灰浆。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遇大雨或暴雨,应停止浇筑,并将仓内混凝土振捣好,雨后须先排除仓内积水,清理表面软弱层,继续浇筑时先铺一层水泥砂浆,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应按施工缝处理。5)加强水泥等物资防潮、防水的保护,避免损失。

4 结论

搞好农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地势高低悬殊,寒暖、干湿差异很大,我们这些从业者,应当从分析当地自然条件演变规律入手,因势利导,区分不同的自然环境,从而建造出合格的农田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 芦菊芳.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方案[J].中国农业信息,2013,11:166.

[2] 霍丙臣,焦军.浅谈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J].科技与企业,2013,19:67-68.

篇7

关键词: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研究

水利工程主要用于控制及调配自然界地表水和地下水,为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整体来看,投资大、工期长、工程量多,施工的过程中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施工要求复杂多变,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则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水利工程施工要求严格,必须充分认识水利施工生产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及时解决现存问题,为农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1新疆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引水工程的供水能力较差

目前很多工程的实际供水能力达不到设计水平,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控制性调蓄工程无法实施,导致无法正常供水,夏季可能出现洪水,而春季干旱、秋季缺水、冬季干枯,使农业用水供需矛盾越来越大。另外,由于管理水平较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地下水供水能力也不高。蓄水工程蒸发渗漏较严重,其水利用率只能达到预期一办的水平,问题水库一直存在,致使防洪无法正常进行。

1.2监管体系不完善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安全性问题一般被很多施工单位忽略掉,质量意识薄弱。施工单位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对于质量的要求漠不关心,这一问题普遍存在。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较为繁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经验,农田水利建设监管体系不完善,管理责任不明确。进而导致无人监管、推卸责任等问题产生,无法保障农田水利建设质量。

1.3农田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不完善

近些年,新疆很多地区只重视供配水,忽视排水工程的建设,重视农业灌溉工程,但是排水设施的建设时常被忽略。还有部分县在实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时,荒废了现有的排水系统。新疆很多地区土壤都盐渍化,而有些灌区缺少检测体系,没有相应的土壤监测制度,对于土壤水盐理化特征和盐分运动根本无法监测出来,其对农作物影响也无法评估。

1.4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高

农田水利建设任务不断加大,但是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人员缺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导致完工后出现渗水现象,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实施和监督,阻碍农业发展。另外,农田水利建设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专业知识不能与时俱进,无法适应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

2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策略

2.1加大政府投入

资金筹集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来讲非常重要。政府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主体,其应该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更多资金,加大对基层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为农田水利基础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另外,政府还可以联合一些社会机构提供资金,保证农田水利建设一些薄弱环节所需的建设资金。不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节水灌溉覆盖面。

2.2完善农田水利管理体制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首先,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恰到好处。在确保社会效益充分发挥的同时,提高农田水利管理水平,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其次,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处理恰到好处。建设与管理同等重要,在建设的同时,加强管理,采用高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再次,将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权、责、利之间的关系处理恰到好处;最后,因地制宜,制定完善适宜的农田排水系统管理制度。确保可利用率达到最高,减少浪费。能够有效预防影响本地区农作物生长因素产生。

2.3不断创新农田水利建设

不断创新农田水利建设,形成一个完善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深入研究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技术,优化勘测、设计和施工过程,为构建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做好技术铺垫。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结合本地区农产品结构以及农村土地流转,使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创新。另外,建立农田水利信息管理系统,使水资源合理利用。

2.4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农田水利建设专业性较强,其是一门技术工程,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求拥有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关系着农业产量质量问题,而且还关系着人们安全问题,农田水利建设是否完善与人们生活和生命关系甚大,因此,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维护上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因此,政府应该鼓励这些人员与时俱进,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从技能和素质上提升自身。如聘请从事水利工作的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进行人员培训,如水利工程日常管理、防汛应急处置、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相关专家可到实际中指导和教授。

3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农田水利建设需要足够资金的支持,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操作。此外,由于新疆地区有特殊的地形和地质,因此,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形及地质状况进行。

参考文献

[1]许复初.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水利,2009(5).

[2]赵兴军.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经营管理者,2013(8).

篇8

关键词:旅游农业;开发;美丽乡村创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12

美丽乡村创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美丽乡村创建各地有各地的标准,但综合起来至少要达到“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环境生态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等“四个美”[1]。这也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基础,而农业旅游又是推进美丽乡村创建的有效途径。笔者以江宁湖熟为例,积极思考如何发展农业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创建。

1 湖熟发展旅游农业的条件分析

1.1 湖熟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湖熟位于南京市的最东南部,辖区内水网密布,良田万顷,农业资源丰富,是南京著名的“板鸭之乡”。2012年,湖熟被定位为“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道”,其现代农业园区也成功跻身18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列。该街道已建成以5 000 m2玻璃温室和30 000 m2连栋大棚为代表的连片设施农业基地;由“南京周岗圩稻米专业合作社”牵头,以“稻鸭萍”技术为特色的200 hm2高标准粮田;以2 000余棵名贵树木、林果为特征的10 hm2经济林果基地;以 GPRS远程水质在线监测的40 hm2繁育场和53.33 hm2高标准青虾养殖基地。在此基础上,该街道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现代农业建设成果,大力建设旅游农业,尚桥生态园等一批旅游农业点已初具影响。

1.2 湖熟旅游农业的开发优势

1.2.1 区位优势明显 湖熟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中心仅12 km。处于国家、省、南京市构筑的大交通网络枢纽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

1.2.2 自然条件适宜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1.2.3 文化底蕴深厚 发轫于近4 0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湖熟文化”,使湖熟成为长江中下游文明的典型代表、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熟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街道,地产的“湖熟板鸭”曾是皇室贡品,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过金奖。

1.3 湖熟旅游农业的开发障碍

1.3.1 开发资金不足 当地农业的发展除申请财政支持外,还计划运用市场化的方法,争取多方投资开发旅游农业,但收效甚微。

1.3.2 农民参与度较低 当地村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积极创业的意识缺乏,只愿从事普通农活。

1.3.3 农业发展不均衡 当地农业有些区域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局部区域或有些村落总体生产方式较为粗放。

1.3.4 内部交通不畅 虽然大交通格局形成,但镇域内部没有形成完善便捷的交通体系,且路面较窄,到达主要农业区域还相对困难。

2 加快湖熟旅游农业开发的重点

湖熟具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多方面内在优势,但是这些优势条件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总的来说,加快当地的旅游农业开发,就要充分发挥它区位优、环境好、客源广、资源特、科技强等优势,扬长避短,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积极与当地人文资源挖掘有效对接,逐步积聚人气、名气,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惠及群众,促进美丽乡村建设[2]。

2.1 建设富有特色的农业基地

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水面等资源,梳理湖熟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及景观资源,以咸周公路和北干沟为纽带和骨架,规划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基地。

2.1.1 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建设设施蔬菜及标准化叶菜基地面积66.67 hm2。主要以标准八米钢架大棚为主,以玻璃温室为核心,配套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高标准生产各类蔬菜的同时,展示现代农业设施及精品蔬菜生产,让市民体验现代农业的别样乐趣。

2.1.2 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建设优质稻米基地466.67 hm2,配套建设一个稻米文化体验中心。在已有稻米基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产配套设施,推广物质良性循环的“有机稻-绿肥/萍、有机鸭/鹅”生态种养模式,打造高标准稻米基地。汇集优新水稻品种,组织进行绿色生产,部分区域开展有机转换认证。

2.1.3 现代渔业生产基地 建设水产标准养殖区、优质虾苗繁育中心约366.67 hm2,配套建设一个水产文化体验区。立足现有水产养殖基础,进一步与科研单位合作,建设规模优质虾苗繁育中心。以青虾养殖为主,通过良种选育,采取异地青虾交换,引进使用秦淮河、长江、太湖等野生良种青虾,繁育良种虾苗,提高虾苗质量,普及良种虾苗放养,实现青虾的生态养殖。

2.1.4 经济林果生产基地 建设特色苗圃区、特色盆景园、果趣乐园等约66.67 hm2。选择樱桃、猕猴桃、梨、桃、葡萄等不同季节的种类,使四季皆可观花、都有果尝。丰收时节举办观花摘果嘉年华,游客也可进入果园采摘、品尝、购买,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同时,优化整个园区生态环境和视觉景观。

2.2 挖掘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

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 km2,其周围山脉绵亘,当中为秦淮平原的圩田区。“湖熟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遗物,有石器、陶器、青铜器。遗物的发现表明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湖熟这个地方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从出土器物特征及演变,考古学者认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铜器的部落,他们在新石器时代村庄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

“湖熟文化”遗址需要大力进行挖掘,与当地现代农业产业有机对接[3],可打造更具影响的独特的湖熟农耕文化。

2.3 打造主题突出的农业景点

以农业为基底,以文化为骨架,将生态、村落、文化等与高效水产、特色禽畜、有机稻米、优质蔬菜、应时鲜果等产业相融合,打造主题突出的农业景点。

2.3.1 咸周公路沿途陆地游 沿着咸周公路这条主轴线序列展开,设置开心农场、农家乐一条街、愚人码头、稻田迷宫、主题公园等。咸周公路两侧的绿化带上层以疏朗乔木林带为主,下层采用自衍能力强的宿根花卉形成流动的花带,游人行驶在咸周公路上,可以透过不影响景观视线的乔木林干,欣赏两侧动人的农业风光。

2.3.2 北干沟沿线水路游 以北干沟为纽带,统筹田林水网布局,打造陡门桥九村沟至北干沟3 000 m水上湿地景观,结合高效水产产业基础,重点建设水生植物培育、水产新品种养殖等基地,打造集生态园林、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一条水上风光带。

2.3.3 特色菊园花卉文化游 以南京农业大学花卉基地和南京友邦有限公司的落户为契机,重点引进花卉种植及花卉下游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扩大切花菊、盆栽菊、食用菊、药用菊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在园区内进行种植产业化推广,发展“”下游产业。特色园和主题公园交相辉映,成为休闲农业示范带上的一大亮点。

2.3.4 地域特色文化游 以古村落、前人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为展示亮点,将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景点相串联,打造“湖熟文化”标志性地域文化。围绕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以杨柳古韵核心风貌展示体验区、农家特色餐饮区、梁台古遗址公园和集镇段句容河滨水商业区建设,形成“湖熟文化”展示和休闲旅游核心区。

3 加快旅游农业开发的保障措施

3.1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湖熟旅游农业建设工作指挥部,制定下发《湖熟旅游农业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建设内容、时间节点和工程要求,为旅游农业建设提供强大的组织机制保障。

3.2 强化舆论引导

编写印发《致村民一封信》,积极营造旅游农业开发的良好氛围。定期编发工作简报,交流工作进展,有针对性指导村(社区)开展连片环境整治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设立湖熟旅游农业开发专栏、专题,大力宣传开发旅游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深入挖掘建设中的鲜活事例和典型,积极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增强群众对旅游农业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认同感、参与度,努力形成人人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4]。

3.3 强化整体协调

解决人与资源各要素在场地规划中的空间关系与时间进度,协调基地面临的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矛盾,促进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的良性互动,形成环境互补、产业互动的共同发展格局[5]。优先保护园区的农田、鱼塘等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敏感区域,维护和强化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物种多样性。

3.4 强化集约高效

始终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突出集约高效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引导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形成旅游农业开发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陈荣高.围绕“四美”目标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新农村建设,2011(10):60-61.

[2] 蒋国强,毛根法,余坚. 以“四级联创”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政策瞭望,2013(4):42-44.

[3] 沈启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芜湖县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13,15(1):123-125.

篇9

杭锦后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旗县,现有耕地88000hm2,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耕地地力评价,其中高产稳产田为33433.5 hm2(主要分布在我旗的西南部即头道桥、二道桥、双庙镇),占38%;中产田为25718hm2,占29%;低产田28848.5 hm2,占33%,(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即三道桥镇、沙海镇,总排干沿线即蛮会镇、团结镇、其余零星分布在总干渠、干渠沿线及一些局部低洼的地区)。

2 土壤肥力状况评价分析

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结构、布局和效益等方面。如何科学、合理、实用地评价土壤肥力,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杭锦后土壤肥力因素的土壤的光热条件、土壤水分、土壤成土母质及质地、土壤养分变化与耕地制度、土壤环境质量的五大方面做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出适合于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肥力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1 土壤的光热条件 杭锦后旗有着发展农业生产的立地条件和光能资源。属中温带温热亚带,河套平原――乌兰布和沙漠温热干旱气候区。太阳辐射强,日照资源丰富,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夏季短促而湿热,秋季降温剧烈,冬季漫长而寒冷,寒暑变化剧烈,风多雨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无霜期只有135天左右,日照时数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181小时以上。霜冻初日在9月23日,终日为5月17日。有效积温高,大于10℃的有效积温年平均为3030℃,大于5℃的有效积温年平均为3800℃。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51.36千卡/厘米2,年平均气温6.9℃,年平均降水量140mm。

近年来在利用光热资源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建设了设施农业,兴建了日光温室和大棚,挖掘土地和农业生产潜力,提高了光热资源利用率,为全旗农业生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2 土壤水分来源 河套灌域是全国自流灌溉第二大灌域。杭锦后旗是引黄灌溉区,境内灌排配套,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100%。引黄灌溉保证了农作物的水分需求,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由于多年的大水漫灌导致地下盐分上升到土壤表层,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2.3 土壤成土母质及质地 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对土壤的形成、性状及肥力有显著影响,杭锦后旗的土壤是由黄河沉积物和山洪沉积物发育而成的。

灌淤土和盐土是杭锦后旗的主要的土壤类型,面积大、分布范围广,非盐土和盐化土是我旗的主要耕种质地土壤。非盐土基本上分布在地形部位较高的地方。盐化土和盐土主要分布在地形部位较高的地方。盐化土和盐土主要分布在干渠与干渠、干渠与分干渠、分干渠与分干渠之间地形较低的地区及其干渠、分干渠下游地带。杭锦后旗明显在北片和东北片分布较广,即总的趋势是以总排干在杭锦后旗47公里沿线和干渠、分干渠下游的北片和东北端分布较集中,其它地区为插花片分布。

2.4 土壤养分变化与耕地制度 从1982年土壤普查和2008年对我旗5000个土壤样本化验数据看,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比1982年有所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37g/kg,全氮含量增加0.23g/kg,速效磷含量增加14.2mg/kg,速效钾含量增加了27mg/kg。证明当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壤肥力总体呈升高的趋势。

土地的耕作方式对于土壤养分的含量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80年代初期杭锦后旗土地耕作方式都比较粗放,施肥不足,因此土壤养分含量较低。近年来杭锦后旗大力推广集约化耕作方式,推行留高茬和秸秆还田等耕作措施,有机物还田量逐年增加,促进了土壤养分的积累。随着农区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养畜总量的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量也大幅度提高,无论是总用量还是单位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杭锦后旗有机肥主要是作物秸秆、牲畜粪肥和及沼渣、沼液。绿肥种植2002年以后在行政干预下部分农户种植豆科牧草以增加有机肥。施用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逐渐增加,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流失,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肥力得以提高。

2.5 土壤环境质量 据杭锦后旗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报告,杭锦后旗全旗工业源废水排放总量为170.8203万吨,废水实际处理量为82.583万吨,COD产生量为4587.01吨,COD排放量为2325.59吨,工业源锅炉总数75台,原煤消耗量142846.22吨,热力、电力消耗量1375741百万千焦,SO2排放量为3316.79吨。杭锦后旗属于农业旗县,工业企业少,农产品加工企业污染较轻。生活源中所排废水全部通过污水泵站提升后排入三排干,通过总排干进入乌梁素海。我旗种植业污染源产生主要来自地膜残留和化肥农药残留。全旗地膜使用面积大约70万亩左右,地膜残留0.21万吨。化肥流失量折合的氮0.915万吨,平均每亩7公斤标准氮,磷0.645万吨,平均每亩5公斤标准磷,农药迳流流失量和土壤淋溶量约占10%,流失量为26吨,主要污染了耕地和水体。我旗境内渠道纵横,灌排方便,最终排放到受纳水体是乌梁素海。

3 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情况与效果

我旗从1992年开始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截止2008年共改造中低产田34533 hm2。从2008年起,紧紧依托中央、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在10年时间内对河套灌区实施533333 hm2中低产改造的契机,我旗每年承担5333 hm2,10年共改造53333 hm2中低产田,项目已连续实施3年。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及标准粮田项目的实施,各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实现了渠、沟、路、林、机、电、井八配套,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特别是项目区普遍推行了节水灌溉,项目区灌水时间平均缩短了3天,用水量减少了10%左右,减少化肥用量20%左右。在项目区内通过农毛渠衬砌、安装田口闸、毛渠口闸、修建农渠桥等工程,起到了节约灌溉用水的作用,缩短了灌水时间,特别是建筑物新建后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启闭机铸铁闸门的安装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改变了过去用铁锹柴草堵口的历史,机耕道修通后,项目区内畅通无阻,机械化作业程度大大提高,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更加方便,减少了流通环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平地缩块的实施提高了地力等级,排水沟清淤后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得到遏制,使项目区中低产田得到了改良。总之项目实施后当地农田面貌焕然一新,粮食产量提高2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30%。

4 耕地升级改造的对策与建议

4.1 狠抓农田基本建设为内容的中低产田改造工作 杭锦后旗目前有三级、四级、五级地有54560hm2,占耕地面积的62%,称为中低产田。这部分中低产田具备了提高耕地生产性能的很大潜力,是耕地中重点改造对象。依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对项目区内要求按照统种统收、机播机收的要求,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把渠、沟、路、林、田进行高标准配套,同时要安排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科技推广示范工作内容。

4.2 长期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形成工、农、商合力建设现代农业 在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就必须按照耕地实际情况和作物产量,搞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整个测土配方施肥的工作中,农业部门、化肥生产企业和商业形成合力,形成一条龙作业(服务),实现成龙配套,才能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4.3 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生态文明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大规模的实施及耕地地力评价的成果应用,提醒我们看待耕地不仅仅只关注农业生产,同时还要教育农民了解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使广大农民不仅清楚地肥不肥,也要关心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的变化。

4.4 加强化肥、农药及环境污染管理 杭锦后旗耕地每年农业施入化肥1500万标准吨,其中氮素化肥8400万吨,磷素化肥4500万吨,钾素化肥2000标准吨,拌种喷施农药大约200吨。农民科学施肥的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往往轻视预防措施,着重于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时,才喷施大量的农药,再就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多,轮作换茬造成困难,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都加大了药剂防治面积和喷施农药增多。因此要从教育和培训农民入手,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农闲时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预防为主的方针放在首位,把病虫害发生和危害扑灭在萌芽阶段。

4.5 强化农作物质量安全,发展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杭锦后旗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要进一步调整好种植业结构,强化对农作物质量安全的检测工作,把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做为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各个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年年讲、年年抓此项工作,使农业生产的目标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农作物质量安全响亮地提出来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生产出符合农作物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通过此项工作,能够使消费者食用安全和满意,在此基础上农民可获取最好的经济利益。

篇10

关键词:托克托县 土地整治规划 指标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

前言

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我国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土地整治工作。与上一轮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相比较,本轮《规划》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给各级有关负责部门,足可见国务院对本次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规划》一方面剖析了我国土地整治规划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土地整治总体战略。

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土地整治活动的纲领性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区域内土地资源的现状情况,在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条件下,对一定时期内区域土地整治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落实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措施,选择土地整治项目和保证土地整治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我国当前土地整治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因此在其规划编制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忽略了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2009年实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件》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 托克托县概况

1.1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1.1.1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

托克托县隶属于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东与和林格尔县接壤,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毗邻,南与清水河县交界,北同土默特左旗相连,是内蒙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被命名为“海生不浪文化”。地理坐标在东经111°2′30″-111°.32′21″、北纬40°5′55″-40°35′15″,全县平均海拔1,132米。黄河流经县境37.5公里,县辖5个建制镇,行政区域面积140,195.30公顷。托克托县人民政府驻地双河镇。

托克托县地理位置优越,是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一个近郊县,距呼和浩特市仅65公里,距草原钢城包头市130公里,距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准格尔煤田40公里,处在呼市、包头市、准格尔煤田“金三角开发区”之腹地。

(2)气候条件

托克托县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经常受冷空气的侵袭,具有显著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又由于依山傍水,故而个别地区又有明显的区域性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干冷,夏季短暂而温热。冷热变化剧烈,雨量少、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6.7℃,最冷月(一月)气温为-12.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2.9℃,年较差为35.7℃。年平均降水量361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34mm。降水量的分布由南向北增加。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035小时,光照最充沛的5、6月份日照时数均在3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不多,为8.5个,但沙暴日数较多,为18.9个,且集中在3-5月份,年平均风速为3.7m/s。

1.1.2社会经济条件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2.9亿元,年均递增15.2%。人均GDP达到12,764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5.3亿元,年均递增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9亿元,年均递增15.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8.5亿元,年均递增15.3%。财政收入完成2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亿元,特别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090元,年均递增1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54元,年均递增15.8%,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托克托县由国家级贫困县一跃跨入全区一流旗县行列,并连续五年进入全国西部百强县行列,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第68位,并跻身于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

1.2托克托县土地利用概况

根据托克托县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托克托县土地总面积为140,195.30公顷。其中农用地91,689.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39%。建设用地11,249.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2%,其它土地37,256.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58%。

农用地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面积分别是65,717.85公顷和18,123.8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1.67%和19.77%。园地面积很少,只有558.5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61%。牧草地面积1,557.1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70%,其它农用地面积5,732.0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25%。

全县建设用地面积为11,249.23公顷,在双河镇和新营子镇分布较多,分别是3,408.11公顷和3,986.38公顷,这2个镇的建设用地占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5.73%。建设用地以城乡建设用地为主,其面积是9,016.5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0.15%,其中建制镇1,358.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7%;农村居民点7,467.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3%;采矿用地190.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3%;交通水利用地面积2,020.3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7.96%。其它建设用地面积很少,只有212.3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89%。

其它土地面积为37,256.62公顷,其中水域2,290.91公顷,占其它土地面积的6.15%,自然保留地34,965.71公顷,占其它土地面积的93.85%。其他土地主要分布在古城镇、伍什家镇和新营子镇,这3个镇的其它土地占全县其它土地的69.54%,其中古城镇的其它土地数量最多,为10,159.13公顷(见表1)。

2 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

根据《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本轮土地整治与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相比较,在整治范围上,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在整治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在整治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在整治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运用转变,土地整治管理模式有了显著改变,综合效益有了质的飞跃。

规划期内,面对托克托县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趋势,结合《托克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为托克托县实现生态富民强县的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本轮整治规划目标为:(1)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规划到2015年,补充耕地1,113.96公顷。(2)挖掘农用地整理潜力,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等级。规划期到201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为8,159.29公顷,其自然质量等别提高1等,利用等别提高1等,经济等别提高1等。(3)加快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到2015年,土地复垦目标为312.71公顷。(4)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宣农后备土地资源,规划期内,到2015年,土地开发目标为577.28公顷。(5)积极推进全域城镇化,实施迁村并点,整理农村废弃地和闲置宅基地。到2015年,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为453.52公顷。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

3.1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在对托克托县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性原则,找出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环境影响识别,识别内容如下:

(1)识别土地整治规划中与环境关系密切的内容

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中与环境关系密切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方面是土地整治规划目标与方针,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土地利用目标和土地整治规划具体目标等;另一方面是土地整治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安排。

(2)分解或列出规划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行为

首先,根据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规划期内进行土地整治总面积为140,195.30公顷,新增农用地面积17,883.34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113.96公顷。

其次,在规划期内,对现有集中连片的耕地区域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再次,通过土地整治,其区域的林地面积、水域面积、交通用地面积、水利设施面积等都发生变化。

3.2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能够对《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规划方案进行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2.1指标体系的建立

以土地整治规划对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环境的影响考虑为基础,以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生态影响为准则层,构建本研究的指标体系(见表2)。

3.2.2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综合托克托县实际情况,分析计算可得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值(见表3)。

以上所建的指标体系是在参考托克托县各项指标而形成的。该体系有如下特点:

(1)该指标有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之分。正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大,对环境目标越有利的指标,逆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大,对环境目标越不利的指标。

(2)规划指标来源于两种类型:一种是规划中直接给出的指标,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另一类是通过相应规划指标分析计算得出的指标,如人均耕地面积,林地覆盖率等。

(3)充分体现了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不是一般的污染评价,它只能从土地整治规划内容中寻找曲折反映环境影响的因子。

3.3确定权重

3.3.1构造判断矩阵

一般地,随机一致性比率CR愈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愈好。当CR

根据目标层与指标层各权重的计算结果,得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因素的权重表(见表9),得出指标层中权重最大的因子为基本农田保护率,权重最小的因子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其余因子的权重居于二者之中。

3.4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对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太少,缺乏相应的法定标准,所以无法根据法定评价标准赋予评价指标分值,为此,本文采用正负指标标准化算法:

对于正指标ci=Ci/Cmax

负指标ci=Cmin/Ci

ci表示Ci的无量纲化值,Ci表示规划方案的实际值,

Cmax=max{Ci};Cmin=min{Ci}

依据以上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标准化值(见表10)。

4 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4.1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个指标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土地整治规划对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情况。根据上文中确定的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影响的各指标标准化分值和权重,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表(见表11)。

4.2评价结果分析

从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的实施,对区域的综合环境影响有改善作用。本次规划不仅考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重视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从社会环境影响角度来看,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对社会环境影响是正面的,该规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也有所提高,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从经济环境影响角度来看,通过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耕地面积的增加,人均收入、粮食总产量等都得到了提高,城镇工矿用地占地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从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来看,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基本农田得到保护,水利设施用地增加,林地覆盖率也有所提高。

综合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三方面评价,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总体上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5 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预防减缓措施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对环境影响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而且要对规划产生的影响提出预防减缓措施,以降低规划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对《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得出规划对区域的综合环境影响有改善作用,但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新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预防减缓措施。

1 合理保护林地、坑塘水面等生态用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形地貌、土壤水分保持等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规划过程中应该进行合理保护,保留一定数量和面积的生态用地。

2 严格控制基本农田占用、闲置及破坏。在该规划中基本农田面积控制得较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基本农田占用、破坏等问题。因此在规划中应进一步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布局安排、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