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教案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文化常识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09-01
在听课和阅读优秀文言文教案时常常遇到这样的说法,“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节奏”,那么怎样就是注意了朗读节奏了呢?老师含糊其词,学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注意节奏就是读清句读,正确停顿。停顿,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对于读清节奏,师生均模棱两可,但它却是学习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这里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首先,要理解文意。保持句子语意的完整性是停顿的基本要求。
我们在朗读文言文时,要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以前学习文言词义的积累、页下译注和查阅《古汉语字典》等,基本弄清语意。然后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哪些词连在一起,哪些又不该连在一起,这样读起来的文章就晓畅通顺,使人明白。理解文意划分节奏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按音节兼顾意义划分
例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是以”是因此的意思所以连在一起停顿。
例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由是”是通过某种办法的意思,所以也要放在一起读。
二、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是双音节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就要停顿
例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句中“其”是“它们的”,“实”是“果实”。是两个单音节词,就不能连在一起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例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是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也不能连在一起读。这句话的节奏划分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像这样的特殊的词还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的“中间”,“可以一战”中的“可以”等等。
三、古汉语固定词组不要划破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的“得无”,“吾城北徐公美”中的“孰与”,“有朋自远方来”中的“不亦”等等都是固定短语,这样的词应连在一起读。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它的基本文意,然后朗读时,保持语意的完整性,即不读破。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
其次要借助语法知识来划分。
在弄懂文言文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个充当什么成分,这样也能把握文言文句子的自然停顿。
1、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如:滕子京 / 谪守巴陵郡。若 / 毒之乎? 吾父 / 死于是。佳木 / 秀而繁阴。急湍 / 甚箭,猛浪 / 若奔。水 / 皆缥碧。永之人 / 争 / 奔走焉。
2、谓语与宾语间要停顿。如:予 / 尝求 / 古仁人之心。问 / 今是何世。
3、谓语与补语间要停顿。如: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能 / 谤讥 / 于市朝。渐闻 / 水声潺潺 / 而泻出 / 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收任 / 于败军之际,奉命 / 于危难之间。咨臣 / 以当世之事 。骈死 / 于槽枥之间。
4、主语谓语宾语间停顿。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谓/之隐逸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如:山肴/野蔌。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6、能愿动词和动词之间要停顿。如:能/谤讥/于市朝。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7、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停顿。(1)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2)偏正短语中,修饰语较长的,一般要停顿。如: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再次,还要仰仗古代文化常识来读准节奏。
篇2
1.“目标研究曲”。同科同级段内集体通览、学习当册教材某单元或某章节,理清知识点、能力点、实践点、创新点及教学重点、难点提升点或拓展延伸点,然后依据“三维目标”进行梳理、归纳、整理为教学目标(自学目标、合作探究学习目标,讲授提升目标),此为课堂教学中的纲、自主互动学习的方向。
2.“课案研究曲”。即融集体智慧于一起编制精品课案,方法是:“研前人人备课———研中人人说课(说后中心发言人整合成精品课教案)———研后人人上精品课———上后人人写教学反思”的锁链式互助教研模式,此为高效课堂的保证。
3.“问题研究曲”。针对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难题或瓶颈问题,举行专题教研沙龙活动予以破解。此为提高教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起博器。现以我校名师姚小平主讲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谈谈对“三部曲”研究的操作实践过程。
第一部曲:目标研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八单元的一首古诗。本单元旨在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热爱祖国山河之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此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使人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通过本诗,我们体会到古代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随物赋形,敷色设彩。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新课标的精神,我们研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自学目标:(1)查阅相关资料,说出并理解画圈的字词意思。(2)按照标准读音和诗句声调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3)在深刻领会诗句内涵和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诵读课文。2.小组合作学习目标(1)说说你对家乡夏日早晨的印象,同时讨论比较与西湖夏日的早晨有什么不同,表达出自己的感受。(2)探究作者是借什么景,抒什么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3)试着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系统地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并把作者对友人的情感恰当地表达出来。3.拓展延伸目标(1)诗文中的西湖美在哪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2)要想让清澈的湖水、碧绿的荷叶永葆鲜亮之美景,我该做点什么?(3)诗文之美,手法之妙,意境之深你从“文化”角度感受到了中华古文化什么?(4)学习运用本诗的写法写一、两句表现家乡美景的话。
第二部曲:课案研究曲基于教学目标,教研时主题发言人先将自己设计的教案与同组教师交流,然后同组教师分别谈自己对教学这一课的构设和建议,最后由主题发言人整合为精品教案。
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1.自学:(1)先由学生自学老师提供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绝句》《江南春》等写景诗,让他们通过朗读发现写景诗的特点并找出相关诗句来佐证,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最后集体交流达成共识:写景诗常用的方法是“典型形象入诗,随物赋形,敷色设彩”。(2)学生自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老师重点加强朗读指导,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诗人的心情及表达的情感;2.合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合作学习目标,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写景诗的特点:“典型形象入诗,随物赋形,敷色设彩”,从而表情达意;3.展示评价:将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评价。4.拓展运用:学生尝试运用“典型形象入诗,随物赋形,敷色设彩”的方法自己写一、两句表现家乡美景的话。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本课有关的西湖实景和夏日清晨美景。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互动交流,去感受美景,品味意境,感悟场境,锻造心灵。时间分配:自学解疑(8分钟)———合作探究(7分钟)———展示、交流、评价(15分钟)———归纳总结、拓展延伸(10分钟)由于课堂设计精美,思路清晰,方法灵活,程序合理,学生参与率高,预设的教学目标全部完成,学生收获颇多,课堂效果较好。
第三部:问题研究曲在小学生积累较少的情况下,怎样上出高效的古诗教学阅读课,这是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最大困惑,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研讨并大胆尝试用古诗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予以解决。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最终达成共识、掌握方法。
选择怎样的议题为切入点,选择哪些诗文为延伸点,是有效开展群文阅读的重中之重。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大胆尝试,选择了以“夏天的古诗”为议题,引导学生先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后提供《山亭夏日》《小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供学生延伸阅读。选择这几首诗作为学生阅读的延伸点是因为:都是描写夏日的,且在写法特点上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共同之处,便于强化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本类古诗学习方法,也便于学生学会作者描绘美景的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个性这一理念。解决了课堂上出现的单一阅读、碎片阅读、低效、费时的问题。对教师而言,通过课后反思以及问题教研之后,对原始的课堂活动略加充实,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升;对学生而言,通过群文阅读,比较、联结、整合———兴奋点一下子增多了,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且能在持久的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了阅读力和思考力。
篇3
摘要:《世界古代史》教学对本科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世界古代史》教学进行了总结,提炼出五个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知识特点;世界视野:教学方法
《世界古代史》是本科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主干课系列《世界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一门素质提高课,对于扩大青年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世界视野、储备扎实深厚的文化素养,成为全球化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该课程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1 时空跨度大。如果从原始群时期算起,可谓上下千万年,纵横数万里。
2 头绪纷繁复杂,内容深刻丰富。
3 与现实社会相隔时间久远,学生最不熟悉。
4 课时量偏少,教学任务较重。
5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所占比重最小,受重视程度不够。
为了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我在04历史本科班进校之初就“历史地理知识的了解”、“《世界古代史》常识的了解”、“对开设《世界古代史》课程的总体感受”等三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摸底,以了解他们对该门课程的整体认知程度。结果如表所示:
最后的结论就是:04历史本科班学生对《世界古代史》的整体认知程度处于“偏低”状态。
针对《世界古代史》的特点和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状况,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该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我采取了如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将世界古代史与相关的中国古代史知识相结合
以往的《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各成体系,互不相干,学生得到的是孤立的知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与世界古代历史的发展似乎毫无关联。把相关的中国古代史知识放在相同时期的《世界古代史》框架中来讲解,能健中外古代史相互贯通,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视野,即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和整个世界古代历史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又具备各自特点的。“东亚封建国家”这一章,我首先把相同时期中国唐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状况作了大概的介绍,然后讲中国唐代对朝、日的巨大影响以及中、朝、日三国在这一时期历史的互动。关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我把西汉武帝以及东汉明帝对匈奴的战争,西迁匈奴人与日耳曼人的战争、日耳曼人与西罗马帝国的战争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对中外历史的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有了深刻的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人类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很多原始的材料、数据,有大量的叙述、分析,归纳、总结,
方向,以便为中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增强我院毕业生的就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直观性、生动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否则就会成为索然无味的教学,无法实现教学目的。
“古埃及金字塔”。展示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这张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金字塔的辉宏与伟大,理解古代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建造金字塔的艰辛。
“汉谟拉比法典”。展示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片。通过该图片,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汉谟拉比法典的概况:图片显示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该石柱高2.25米,上端是浮雕,沙马什(日神)端坐右边,将法典授予汉谟拉比,以此显示君权神授:浮雕下面满布楔形文字,是法典的具体内容,共8000余字。
“古印度瓦尔那制度”。展示“瓦尔那制度”说明图片:最上方是第一等级婆罗门僧侣贵族;往下第二和第三是第二等级刹帝利;再往下第四、第五是第三等级吠舍;最下端是最低等级首陀罗。各等级界限分明、职业身份世袭。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讲“荷马史诗”洛伊战争的起因时,我就讲众女神争“金苹果”的故事;讲古希腊戏剧成就,就讲《奥狄普斯王》、《美狄亚》等戏剧故事:讲古印加文明就讲“马丘比丘――印加失落的城市”它戏剧性的发现过程以及印加人追赶太阳的美好愿望和浪漫情怀。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情趣,让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去感受美和体验美。
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及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学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三、将德育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比其它学科更强、更直接、更具有优势,但如何最恰当的发挥好这种功能就得讲究方法。我在给学生讲《荷马史诗》时提到发掘出希腊早期文明文物的美籍德人考古学家亨利・施里曼。他在7岁生日时收到父亲送给的生日礼物――一套儿童版的《世界史》,书封面描绘特洛伊战争的图画震撼了他的心灵。他从此对《荷马史诗》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深信这场远古的战争不会是虚构的,立志要找到特洛伊古城。为了实现儿时梦想,施里曼在成为百万富翁、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变卖了所有财产,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到小亚和希腊去从事考古发掘,终于发掘出希腊早期文明时期的文物,印证了《荷马史诗》的传说。从施里曼的故事,引伸出人生理想、价值观、金钱观等等哲学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之中受到了德育方面的教育,不说教、不生硬、潜移默化、易于接受、一举多得。
四、结合教学适当的向学生介绍相关问题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对于本科历史教学来说,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培养学生一定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初步的研究能力是不能忽视的教学任务,这其中让学生了解相关问题的最新学术研究状况就显得很有必要。我平时收集了一些资料,在讲课的时候就介绍给学生。比如,关于现代人类均起源于东非的问题、关于玛雅古典期文明衰亡原因的问题、关于日本天皇一族的来源问题、关于美洲最早居民是否印第安人的问题等等,我都给学生介绍,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世界史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五、努力与中学世界史教学相结合
将本科教学与中学教学相结合,这是我院教学今后发展的一个业竞争力。如前所述,《世界古代史》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所占比例少,在历届中考和高考中所占份量也最小,而且涉及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材料分析和主观题几乎没有。
所以我在教学中将掌握基本知识点作为对学生的起码要求,并且引导学生综合的去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比如,在学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相关内容后,我就要求学生去分析古代东方四大文明的相似之处:都出现在肥沃的大江大河流域,都采取中央集权体制、都处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亚热带、都有着伟大的建筑。另外,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唐朝与日本的大化改新,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与西罗马帝国的关联等等。除此之外,我还布置学生写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世界古代史内容的教案,尽早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篇4
关键词:名师 精品课 渊源深厚
课名:法律导论
主讲:周旺生
时间地点:理教207教室,周二10~11节
推荐理由:全校知名通选大课。周老师口才极好,上课不用ppt不带教案,完全凭一张嘴说,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经典语录连出。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了解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在广阔的时间、空间的背景之下,向法律专业之外的学生讲授法律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法律体系、特点和传统,也介绍国外法律基本情况。由于周教授是立法学专家,课程中也会着重讲述立法的相关过程。
课名:广告学概论
主讲:张浩达
时间地点:第1教学楼105教室,周一10~11节
推荐理由:张老师既是一个幽默闲散又时尚洒脱的画家,又是一个随和亲切又博学多才的教授。他的教学方法新颖且活跃,上课就是看图片,分析,还能看到各种好玩的广告。他创造了一种没有权威的课堂,不知不觉之中就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占座率非常高,来晚了只能站后面。
课名:古今数学思想
主讲:范后宏
时间地点:理教201教室,周四7~8节
推荐理由:这是一门大开眼界的课程,数学有很多分支,数学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范老师能够高屋建瓴,从欧拉讲到牛顿莱布尼茨,然后伽罗华,把数学几千年的历史用“证明——计算——结构”精辟地概括。对于理科生今后的科研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开拓眼界的作用。对于喜欢数学,或者以后在科研中可能会用到数学的同学来说,强烈建议去旁听一下。
课名:中国美术史
主讲:白巍
时间地点:第1教学楼101教室,周一5~6节
推荐理由:课程内容是按时间编排,以器物为线,从远古至明清讲述中国美术发展。上课往往是在中午前后,白薇老师那种出口成章的、从容淡定的、优雅灵动的表述,配上午睡时间的恍惚感,真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这门课本身就像一场表演,整个过程是一种美的享受。每次听完都觉余音绕梁、神清气爽。
课名:经济学原理
主讲:海闻
时间地点:第2教学楼101教室,周日11~12节
推荐理由:是一门扫盲普及课,课堂氛围非常轻松,老师会用很多看似很高级很宏观的经济学现象让大家对经济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海闻老师是中国经济学界绝对牛的老师,能有这样的老师带领入门,还是很幸运的。
课名:犯罪通论
主讲:白建军
时间地点:第2教学楼101教室,周四10~11节
推荐理由:白老师口才极好,言辞风格鲜明而不失幽默,对内容的安排紧凑又足以撩拨兴致无限,实在引人入胜。犯罪通论主要介绍八种犯罪,从案例入手,再从犯罪学的角度分析,并引出相关的法律常识,甚是有趣,值得一听。而且白老师人很好,总是鼓励同学们要有自己的见解,相当热情地回答学生的提问。
课名:普通生物学实验
主讲:贺新强
时间地点:生物楼226教室,周六1~4节
推荐理由:此课可谓是所有通选中最独特的一个了,它是操作型课程,老师的讲述比较次要。共进行5次试验,涉及生物学各个门类,有解剖、细菌培养、剪切DNA等等,总之非常有意思,充满欢笑,尤其是解剖兔子那一节。
课名:中国古代文化
主讲:廖可斌
时间地点:理教403教室,周三7~8节
推荐理由:课程内容的线索不是历史朝代,而是把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小东西:比如姓名氏字、祭祀、官职、器皿等,这些知识对阅读中国古代文献很有益处,对实际生活也有一定的帮助。
课名:伦理学导论
主讲:王海明
时间地点:第2教学楼101教室,周二10~11节
推荐理由:这门课从“元伦理”说到规范伦理、美德伦理,能让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的治理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王老师上课特别有激情,会和同学们积极互动,讲到激动的时候会敲第一排的桌子,所以第一排一般没有人坐,专门给王老师敲桌子用的,是个有个性的老师。
课名: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
主讲:肖东发
时间地点:第2教学楼205教室,周三5~6节
肖老师按照专题讲授,还会请一些研究北京文化的专家,讲述北京历史、文化沿革、名人故居以及北大专题等等,虽然比较浅显,但是老师讲课方式让我们愿意课下另外找书看,继续学习。有次课去参观首都博物馆,由老师亲自讲解,非常有趣。
课名:社会学导论
主讲:刘能
时间地点:理教201教室,周二7~8节
推荐理由:刘老师讲课挺有条理的,也比较有意思,经常会用自己的经历或做过的研究作为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生动而且贴近生活,好好听还是会有收获的。上课好玩,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
课名:现当代建筑赏析
主讲:董豫赣
时间地点: 理教302教室,周四10~11节
推荐理由:主要介绍现当代建筑的大师以及主要的流派、主义,也涉及建筑教育、建筑电影以及中国现当代的建筑师,甚至老师自己的作品。董老师也是被人广为称赞的老师,讲课风趣幽默,经典语句颇多,而且文学哲学历史地理无所不知。
课名:西方音乐史及名曲赏析
主讲:朱秋华
时间地点:图书馆南配殿,周一10~11节
推荐理由:朱老师会非常清晰地分析每一首曲子,极大地拓展大家对音乐的理解,课程结束后能真正知道怎样去欣赏一个曲子。老师讲课的时间不多,以欣赏音乐会或音乐家传记之类为主,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课。比较火爆,选课的人很多,蹭课要早点去占个座位。
课名:中西文化比较
主讲:辜正坤
时间地点:理教108教室,周三10~11节
推荐理由:北大著名通选课之一,据说辜正坤老师从1995年就开始教这门课了。辜老师能把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哲学等多个方面进行概括,得到了中国文化重在综合,西方文化重在分析的特点,而且整个论证过程逻辑非常严密。这门课能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以多种方式启发思维,让人眼前一亮。
课名:新制度经济学
主讲:周其仁
时间地点:理教108教室,周六1~4节
推荐理由:周老师是北大最受同学欢迎的老师之一,自称是无可救药的经验主义者,主张没有到实地现场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结合大量实例来增加同学们对经济制度的理解,增加解释真实世界里经济现象的能力。
课名:中国现代戏剧
主讲:孔庆东
时间地点:理教107教室,周三5~6节
推荐理由:老孔,笔名甚多,不及备载。祖籍鲁国沂蒙山区,系孔丘仲尼先生第73代非嫡系传人,粉丝无数。课上老孔会向大家全面介绍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状况,以话剧艺术为主,兼及其他戏剧种类,重点介绍名家名作。上课过程中,一条条精彩绝伦的“语录”一路雀跃着奔涌而来,老孔自己有时候也忍不住笑。他在打动别人的时候,也不停地在打动自己。
课名:大国崛起
主讲:钱乘旦
时间地点:理教103教室,周四10~11节
推荐理由:除了钱乘旦老师的名气(纪录片《大国崛起》学术指导),这门课从内容上来讲,信息量也特别大,可以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前苏联、美国等九个国家的兴衰史中,寻找大国兴衰的规律性特征,从而为中国现代化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提供有意义的思考。听钱老师的课,能让人乘兴而去、尽兴而归。
课名: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
主讲:阎步克、叶炜
时间地点:理教203教室,周一10~11节
推荐理由:阎步克和叶炜都是非常牛的老师。阎老师从制度史和文化史的角度,而不是政治史或者战争史的角度来剖析中国历史,有一种高屋建瓴之感。这门课能把中国历史讲得特别透彻,比如王莽变法,实际上是儒学的一次集体反弹;史书上十足门阀林立的南北朝,实际可以从皇权衰落和贵族政治兴起来考察等等,能让人对历史有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
课名:中国电影史
主讲:李道新
时间地点:理教208教室,周四10~11节
推荐理由:以中国电影100年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以郑正秋、史东山、蔡楚生、谢晋、张艺谋、贾樟柯等六代中国电影人作为讲述内容,结合各个时期的经典影片的文本读解。李道新老师上课的语言值得称道,他的每句话都是影评。另外,这门课每学期的主题都会变化,有的学期是中国电影100年,有的学期是早期黑白电影,有的学期专门讲武侠电影。每个专题都能陶冶身心,增长知识,寓教于乐,值得拥有。
课名: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
主讲:姚锦仙
时间地点:理教108教室,周一7~8节
推荐理由: 鼎鼎大名的“三宝课”,主要涉及性教育等知识,内容绝对是一流的,教材+PPT+video三管齐下,上课轻松,课上有小组展示,各组的话题都非常给力,需要很多调查。姚老师将教会我们很多关于自己和另一半的知识,能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带来正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对性道德有正确理解。
课名:心理卫生学概论
主讲: 孙东东
时间地点:理教107教室,周一10~11节
推荐理由:鼎鼎大名孙东东老师真是很神气的老师,知识渊博、风趣幽默、思维敏捷、伶牙俐齿、观点新颖。主要涉及浅近的精神病学及重度心理疾病的知识。东东老师很有特点,讲课中会举很多很有趣的例子,就像说评书一样。每次课上都是笑声不断,听完课后总是让人心情很好。
课名:医学发展概论
主讲:各种专家牛人
时间地点:第2教学楼101教室,周三7~8节
推荐理由:这门课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真是大开眼界的课程,而且讲课的阵容绝对豪华。可以在这里听到韩启德院士、韩济生院士、柯杨校长等的课程。每堂课会针对一些医学的前沿课题进行简述。上这门课完全不用具备太多的专业知识,老师可以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把这门课讲述得深入浅出。
课名:地震概论
主讲:赵克常
篇5
一、一种尝试:引孩子走进“学习”磁力场
很久以来,我们已懂得备课不再是教学的脚本,而是教学过程的生成准备。从熟悉备课的每一个要素,每一个步骤开始;到选择适合学生掌握的方法和路径来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再到尝试多维度、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在备课这条路上,我们且思且行,一路高歌。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上讲解新教材以前就让学生积累问题,这倒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很快,我们便在名师的思想中找到了答案――“备学”。“备学”意为准备学习。在新课开始前,学生需要用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知识经验与文本相遇,独立分析,完成“发现”;同时要试着思考文本,遇到困难,提出“问题”。这与“预习”是有本质区别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学生的“发现”与“问题”展开有效的师生互动,以此形成新的教学环节:备学、交流、讨论、建构、应用。而教师要做的,首先是对将要引导的问题进行备课,组织备学;对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资源与问题进行备课,开展交流;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个性化问题与教学目标的融合点、差异性,深化讨论;预设思维模块,实现建构;预设作业题,突出课堂学习的实际应用。这些“备课”都基于“备学”,这些“备课”将开启促进课堂发展新一轮的引擎。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设计的备学清单要浅显,易懂。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英英学古诗》备学清单: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2.你能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哪些课文跟这篇课文有些相似之处?3.你对李白和他的《静夜思》有哪些了解吗?4.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你对课文有意见吗?试着提一提。
“备学”就像是给孩子的语文学习种下的一棵“知识树”,刚栽下去时,需要教师洒水、施肥;渐渐地,当小树生了根,它就会自己吸收阳光和雨露,总有一天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备学”是对教师和学生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一种更大的考验,它能促使课堂向着更高、更深的领域延伸。让学习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充斥着强大的引力,把孩子吸引进学习的意向场、学习的资源场、学习的问题场。
二、两项延伸:领孩子接近“语文”发展区
《新课标》指出:“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的确,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如果仅限于借助教材和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各类情况下识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才能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向语文学科活动延伸
大纲中指出: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可见语文的学科活动已不再局限于简单意义上的游戏、训练,而是真正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在应用中获得新知,以此来提高能力。以二年级为例,我们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我的新朋友―字典。尽管很多孩子开始学习查字典了,但对字典仍然比较陌生,对于运用,更是生疏。我们将通过自查字典、小组比赛查、全班比赛查、交流方法的活动形式带动孩子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通过用字典来解决一次次的识字困难、用字困难,切身体会到字典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让字典真正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2)班级故事王。二年级的孩子已初步具备讲短小故事的能力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展示自我的机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两名学生参赛,全组同学共同参与,找故事、试讲、背诵各环节通力合作,最终形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在规定的时间讲给大家听,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终决出“班级故事王”。
(3)我是小小书法家。通过此项活动引导学生具备较为熟练的写字技能,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端正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开始有书法欣赏的意识。比赛将由各班择优推荐参加年级竞赛,由此产生年级各奖项,颁发证书,奖品。
2.向校本课程体系延伸
依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特点,本着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课本”的局面,打造一本适合年级阅读的校本课程教材显得得体而适当。还以二年级为例,可以以童谣为立足点,结合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诗词、故事等多元素,把习惯培养、文明礼仪、生活教育、常识积累等丰富的内容融于此,为孩子的生活化语文开凿出一个曲尽通幽的入口。
三、三份坚守:扶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无论是传统的中国语文教学,还是国外非常畅销的读本;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是叶圣陶;都无一例外地积极倡导“阅读”。“阅读” 已成为很多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阅读”,无论是哪个年级,我们都可以通过优秀书籍的推荐,阅读时间的设定,阅读兴趣的奖励让大多数学生养成了阅读的兴趣。
坚守1:热爱阅读的习惯。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翻开书,无论学习的基础如何,都能阅读,这道“大餐”可以帮助他们得到文字的滋养,在课前挤出时间读书给他们听,在课中结合课文补充故事读给他们听,在课后让他们找故事自己读给自己听。相信,他们早晚会在白纸黑字间找到乐趣。
坚守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古代文人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墨要做的一是圈画批注,二是做读书笔记。学生先要学会圈圈画画,画出生动的、生疏的词、句、段,并反复诵读,这种扎实的基本功,是最好的佐料,能让“阅读”这道大餐拥有珍馐美味。
篇6
微课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颠覆式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认清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利用全新的教学手段,调整大学语文的课堂设计,深度参与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以便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发挥微课在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疑难破解和引导学生课外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微课;大学语文;教学
美国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论人的延伸》中提到:“口耳相传的教育模式起源于希腊-罗马世界,靠拼音文字和手稿在中世纪传播。然而几十年后,印刷术的占领地位结束了,新媒体登上历史舞台,这意味着历经2500年的口耳相传的教育模式结束了。”[1](p.21)此后,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的论述和解读也越来越深入,对新媒体概念的争议也日趋达成一致,这就为我们利用现代化的电子媒介,如电子书、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手机、触摸媒体等,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改革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内容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利用这一新媒体,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发挥微课在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疑难破解和引导学生课外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课时量过少,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与专业课相比,作为通识和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时被严重压缩,很多学校将其由48节骤减为24节,有些院校将此由必修课降为选修课,有些院校甚至干脆取消了这门课程。在这样尴尬的教学氛围中,教师们不得不删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节奏,想较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已经变得不可能。教师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显得匆匆忙忙,患得患失,只能敷衍和应付,学生们也从心理上轻视大学语文课,教学质量必将大大折扣。长此以往,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将不复存在,培养他们对人生的思索,对心灵的关怀,对历史和社会的理解,对整个世界的义务和责任,学习从精神上成人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加重学生疲劳和迷茫情绪
大学语文在一般院校作为一门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而开设的,不仅课时少,而且学生们在心理上也是不重视的,再加上别的课业负担重,这都会不断地侵蚀大学语文的学习时间。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和迷茫情绪,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位大学语文执教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虽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其重要性不可替代,也是不可动摇,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早已受人诟病的“填鸭式”的教学,教师一言堂,师生互动少等现象,这都会消磨掉学生本已不多的学习热情。所以,如何实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就必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大学语文的课堂设计
大学语文教学的最佳组合模式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保持相应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创新性教学。科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学生处于“理想听课状态”的持续时间为20-25分钟。如果我们能够在此时适时地转换教学模式,调整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从一种“理想听课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理想听课状态”,这将是一种高效率的无缝对接,课堂效率翻倍。微课、慕课等新媒体由于时间短(控制在10-15分钟范围内),内容精(学习内容高度浓缩),一些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或盲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适时地呈现,学生们瞬间就可以找到一种豁然开朗和醍醐灌顶的欣喜和释然。故理想的大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师生互动的平台、点拨与升华的良机和反思与重构的舞台。那么,大学语文的哪些内容最适宜以微课和慕课的形式展现出来呢?
(一)诗、词、歌、赋的讲授
大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诗、词、歌、赋占到相当大的篇幅,由于时间的限制,只能选择性的进行讲解,大部分的篇章无法讲授,这时微课、慕课等形式就成了有益的填补,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起众多的“碎片时间”遨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统筹规划,把握全局,运用音乐、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把抽象的诗词形象化,让学生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融入一种真实、形象的意境。笔者在讲授“孔子与儒家文化”中的《论语》时,就进行了精心的微课设计,分为导入、内容讲解、小结和课后思考与作业等部分,在“导入部分”通过简单的提问,了解学生对《论语》的熟悉程度,然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并从日常生活、古今中外等方面对《论语》进行现代的解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内容讲解”方面,将《论语》的背景知识分为《论语》的出处、《论语》的作者和《论语》的内容和编排等三个部分。在“小结”部分进行精炼的释疑和总结,最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思考与练习。这样就可以不断深入理解《论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不可再现的局限性。
(二)字、词、句的辨析和解读
大学语文课程中,对字、词、句的解释不容回避,特别是关于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探讨问题,而中国古代的汉字演变非常复杂,如甲骨文、今文和小篆的书写,如果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不仅不规范,不准确,而且效率极低,但是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展示,既形象生动,又准确无误,将汉字的演变轨迹和脉络一清二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被激活,效率倍增。在学习《苏秦始将连横》时,文中出现不少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的问题,这些概念的辨析既是难点,又是学习的重点,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中途详细讲解这些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不仅会影响师生共同欣赏文本时的那种惬意、和酣畅淋漓,而且课堂时间不允许这样做。如果把这些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通过微课等方式让学生在其“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就能起到温故而知新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背景知识和文学常识的呈现
背景知识和文学常识是讲授一课的边缘性、储备性的知识,专门专时讲授耗时费力,效果也不好,而且挤占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如果将这些知识以微课的形式提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及当时大的社会背景,这对理解文章的主旨会有莫大的作用。我在讲授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时,我将白居易贬谪江州作为其一生的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之前是兼济天下,之后是独善其身,并将这两个阶段与白居易的生平结合起来,这样白氏的一生的人生经历和发展脉络就十分清楚了,然后我将这些素材制作成微课,提前呈现给同学们。最后我讲授《问刘十九》时,同学们对白氏为什么能写出如此清新、隽永的闲适诗的原因就会不言自明,对白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主张也会心领神会,也会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艺术效果。
(四)精彩片段的欣赏
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很多已经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如果我们能够就地取材,将其中与我们教材有关的部分剪辑出来,放在微课或者慕课之中,呈现给学生们,寓教于乐,同学们的兴趣一定会大增。笔者在讲授《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这一部分时,就将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移植到微课之中,效果就比教师的讲解好得多。
三、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问题
在大学语文的课堂设计基本确定之后,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就成为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微课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
首先,通过大学语文微课的开发,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的大学语文特色、又有别于大学文学课程的微课资源。这些资源在内容上便于大学生接受,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能更好地体现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特色;在形式要多样化,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不一而足。其次,通过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培养一批能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学生队伍。学生在微课上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才能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才能与老师积极地互动和交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也是竭力贯彻这个原则,而微课就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样,学生才能自然地进行角色转换,从容地走向讲台,学生20分钟或40分钟课堂内容的准备,一定超过老师10个小时或20个小时的灌输教育的效果。《尚书》云“学学半”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微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其它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再次,通过大学语文微课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能培养一批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又能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专家型、技能型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作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只有鼓励教师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们的成就感和创作冲动就会不断的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如鱼得水,高屋建瓴,将自己的教学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通过大学语文微课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心思拉进“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营造一种健康、活泼、友好的校园气氛和学习型的校园环境,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培育良好的校风,增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二)大学语文微课资源开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微课虽“微”,但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过程简短但结构完整”[2]。因此,在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中要体现微课内容的选择性和结构的完整性。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虽然有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却不是很多,质量上乘、深受学生欢迎的微课更是如凤毛麟角。那么,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的呢?首先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凝炼与整合问题。开发大学语文微课资源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我们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哪些内容应该精讲,哪些内容应该略讲;哪些内容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哪些内容不适合;哪些内容适合采用视频作为微课载体,哪些内容又适合采用音频、微电影等。上述问题需要一线的教师们深入研讨,周密调研,反复论证,拿出合理的方案。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上一节已经进行详细地阐述,不再赘述。其次是大学语文微课制作的技术问题。多媒体制作技术精良与否直接影响微课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们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对现代多媒体制作技术娴熟的掌握和运用。很多教师一边在自己喜爱的讲堂上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但又不愿意被浩浩荡荡,来势迅猛的现代技术所淘汰,成为边缘人,于是他们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受条件的限制,很多语音、动画和视频无法自己制作,都需要凭借大型的、现代化的设备,故有些教师有时不得不忍痛割爱。鉴于这些不容回避的技术原因,很多高校从外面引进一些商业化的制作团队,为老师们排忧解难。我校一直走在现代化教学和改革的前列,为了开阔我校教师的视野,学校多次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教师们介绍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转变的情况和趋势,以及网络课程整体技术方案与实现的路径等等。为了解决微课、慕课等实际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学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一些商业的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目前已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有了学校和机构提供的技术支持,教师们就可以将传统和现代进行完美的结合,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再也不是“疲惫之师”了。微课是大学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是收集大学生“碎片时间”的好形式。然而,作为新鲜事物,微课的潜力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挖掘。我们教师一定深度地参与资源开发,才能最终破解微课资源建设难题。不管怎样,“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的兴起,昭示我们告别传统资源观,代之以大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用微课程资源的新资源观”[3]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每一位教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程平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篇7
1.会写“辩”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 明白课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各是什么,懂得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名句导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
2.交流资料。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课件出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师: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然而,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名句导入,引出课文主要人物之一——孔子,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若遇到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查工具书,同桌交流或举手询问老师。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音、语速和语气)
(2)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3)指导书写“辩”字:左中右结构,中间的言字旁要写得小而窄。
3.教师领读,提升能力。
(1)教师领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分小组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把文章读通读顺尤为重要。本环节按照“试读—范读—指导朗读—练读”的步骤进行,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 自读理解,合作交流
1.自读理解,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2.检查学习效果,出示课件:
(1)解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l 问其故。
l 及日中则如盘盂。
l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l 孰为汝多知乎?
l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l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l 孰为汝多知乎?
3.理解全文的意思。
4.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课件出示:
l 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l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l 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争论的问题:
人物
观点
依据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
(3)对话交流,填上表。
①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争论的是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
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课件出示:
小儿甲小儿乙
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③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
小儿甲: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视觉)
小儿乙: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触觉)
小结:他们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方法,分别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说明各自的观点。
(4)过渡语: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
【设计意图】两个小孩的观点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更是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圈点勾画,渗透着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只是点拨,做一个引领者,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1.汇报交流,领悟寓意。
(1)孔子最后做出判断了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不能决也)
(2)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但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我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课件出示动画)
课件出示:
本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两小儿视觉和触觉上的错误,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为此设计了“错觉演示”和“太阳辐射”演示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得到理性的认识。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
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
(4)演一演。
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总结学法: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课件出示: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反复认真读课文——联系注释说文意——研读交流悟道理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找到了两个小儿各自的观点,知道他们不同观点的依据,明白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结论不一样的道理。
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阅读主题丛书《日近长安远》
1.学生借助注释及译文默读《日近长安远》
2.完成下表。
问题:
观点
依据
3. 晋明帝为什么两次回答不一样?(考很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说远是从客观考虑,说近是从个人情感角度考虑。晋明帝对京都思念却无法回归,太阳还可以看见,但京都却无法亲近。
三、板书
板书设计一: 日初 盘盂 日初远 日中 车盖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日初 沧沧凉凉
板书设计二: 两小儿辩日 一儿 近(大) 远(小) 一儿 远(凉) 近(热)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辩日》教案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两小儿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说说你了解的孔子
(学生交流,教师以课件进行补充)
2.咱们学过孔子的哪些名言?
(回顾孔子名言)
3.就是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却被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给难倒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辩”
师:注意观察这个“辩”,它的中间部分是什么?和他的意思有什么联系?
2.对于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3.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读通,解意,悟理,背诵)
三、读文
1.同桌之间互读课文,互相听听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配乐朗读
3.指导学生读好关键字,读出停顿和韵律
四、解意
1.谁能以一句话概括这篇古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孔子不能决也”
(1)“决”是什么意思?
(2)让孔子不能决断的事是什么?(两小儿辩斗)
3.什么是辩斗?辩斗需要什么?(观点和理由)
4.在文中用“______”画出两小儿的观点,“~~~~~~”画出两小儿的理由。
5.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1)小儿甲:日初近,日中远
小儿乙:日初远,日中近
(2)图片辅助理解“车盖”和“盘盂”的区别
创设情境辅助理解“沧沧凉凉”和“探汤”的区别
(3)引导学生带动作读两小儿辩驳的理由,注意读出对比
五、辩斗
1.两小儿说的是不是事实?(是)
2.可他们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理由,谁又说服不了谁,就要据理力争,用文中的话就叫做——辩斗
3.同桌之间互相辩斗
4.指名上台演示,指导学生加入一定的神态、动作加强语气
5.全班分两组进行辩斗
六、悟理
1.就在他们俩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时,谁来了?他有结论吗?
2.“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什么态度?
3.体会两小儿的“笑”是怎样的笑?
4.孔子为何不下结论,引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生再次齐读。
5.你佩服这两个小孩吗?理由?(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善思好问)
6.引导:孔子“不能决”是一种智慧,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善思好问也是一种智慧。
七、拓展
1.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问题,孔子回答不出,假设两小儿请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该如何回答他们?
2.补充相关常识
(1)远者小而近者大”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
是视觉误差、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显得小了。
(2)“近者热而远者凉”中午气温高,是否此时的太阳教早晨离我们近些呢?(不是)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3. 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又会怎么想、怎么回答呢?请你写一写。你可以用白话文来写,那就用“孔子说”开头;如果你对文言文感兴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语气写,那就用“孔子曰”开头。
4. 拓展阅读
《列子·汤问》的作者是列御寇,这本书的内容为神话传说,全书共虚构了十五个神话故事,像《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都出自于此,每个故事的形式以问答的方式呈现。这些玄幻的故事并不是的故弄玄虚,而是告诉人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应用固执、传统的思维禁锢人们的思想,从而开拓人们的思想。
八、板书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日初 日中
小儿甲 近(车盖) 远(盘盂)
孔子不能决也
小儿乙 远(沧沧凉凉) 近(探汤)
篇8
一、如何理解生活数学?
叶军明(株洲市白鹤小学):第一,生活数学应该基于课改前数学过于枯燥,过于强调数学的本质特征一抽象,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需要改变而提出来的;第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然来源于生活,那就让数学从生活中起步,更利于学生的学习,更利于师生理解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生活数学,这个概念可否拆开来理解,先有生活,然后才产生数学。然后用数学的语言来刻画生活。因数学是符号化语言。生活数学就是把抽象的数学回归生活,化抽象为具体,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解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而已。
申建春:生活数学如何理解?我的看法,一是生活中的数学,也就是生活中所需要的、与数学相关的内容抽象为数学学习内容;二是数学所要学的东西来自生活,即将数学学习的内容,赋以生活的背景,运用这样的背景去理解数学。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释?大家可以探讨。
张新春(长沙市岳麓区教研室):本次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实践操作中被演绎成了“数学生活化”这个口号。于是。不可避免地给数学教育带来一些影响。所以。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理清一些基本关系,反思当前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供参考。
李闯:要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我觉得首先要看我们有什么样的数学观。历史上有三大数学观: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数学观――数学就是逻辑;以布劳威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数学观――数学是独立于物质世界的直觉构造;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数学观――每一门学科都有公理体系。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哪种数学观,都是带有近于孤傲的排斥世界事物的性质。也就是说,在数学家眼中,形式化才是最重要的。
申建春:对的,数学观决定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决定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教学方式。其实,如果再通俗一点说,老师们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数学,然后才能确定数学教育要教什么内容,再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教。生活数学也可以说是数学内容呈现的一种方式,是数学要教的内容。如果这样确定教学内容的话,那么,教学的方式必定要与之相适应。
张新春:李闯的意思是数学家拒绝“生活数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才强调“生活数学”?可不可以认为,之所以有人提“生活数学”,即是因为这些人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是的话,我们应不应该想一想“数学来源于生活”到底在什么意义上是对的?这种提法有没有什么问题?
申建春:李闯不是这个意思,数学家眼中的数学与普通百姓眼中的数学是有很大区别的。同时,数学家所用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所用的数学也是有区别的。作为教育所用的数学,教师必须先基本弄清数学是什么,教育的数学是什么,才能比较好地理解生活数学的是与非。
姚窕淑女:《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们数学老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数学知识以生活化的设计走进课堂。
屈运湘(长沙市天心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生并没有多少生活经验。我觉得数学加上“生活”二字,更多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建伟(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岭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指数学知识向生活世界回归,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数学”)相联系并上升到“数学模型”(“书本数学”)。
李闯:之所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值得商榷,是因为太笼统。站在数学观角度来看,严格地说,数学的真正起源应该是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开始,因为从欧几里得开始抽象化。在他之前,已经有很多数学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数学知识看成生活常识。
邬天泉(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中学):对于学生来讲,强调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是必要的,但我觉得真正吸引学生走进数学的,是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及探究的兴趣。
申建春: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帮助教学,没有错。但数学上的内容并不是生活中能够全部找到的,更在于数学的抽象与形式化。因此,如果将数学认为应该生活化,不利于学生认识数学。
例如,负数的学习,现在很多教材都是采用“收入5元,记作+5;支出3元,记作3”的方式引入负数的概念。其实,这里用到的仅仅是负数的表达形式,并没有涉及到负数的本质。负数是因为数学中仅有正数而不能解释许多数学现象时必须引进而产生的。如,1+2在正数范围内可以实施,而1-2就不能实施。怎么办?引进负数就解决了这个矛盾。因此,许多数学知识不能靠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或者说即使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也会显得牵强附会,不会触及数学的本质。因此,提生活数学至少是不那么全面的,有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夏克君(益阳市南县实验小学):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固然必要,但数学知识的来源有两种:一是数学的外部原因――生产、生活、科研的需要;二是数学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外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内部与数学本身知识相联系。作为教育的数学,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低年级生活味要浓一点,以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高年级学生知识储备增加、思维能力提高,利用知识储备系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所以我认为教学中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
李闯:应该是这样理解。开始,人们在生活的时候,用到了一部分数学知识,但是这都是零散的。后来,人们(这里主要归功于希腊人)开始总结和反思他们用过的知识,并进而形式化,慢慢通过形式的推演,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
叶军明:课标中说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课标中还有这么一段话: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这里看,数学不是一门超现实的学科,为生活、劳动带来了方便,生活与数学关系非常的紧密,数学教学要回归生活,但一定要高于生活。生活数学应当还是数学,不能演变成与数学无关的东西。我们尽可能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建立数学模型的情景凭借而已,数学
题目都是基于一定的数学模型拟定的,拟定中的数量关系只要符合数学模型的需要就行,是可以随意变化的。
夏克君:不错,生活与数学关系非常紧密。生活中蕴藏大量的数学知识,现实生活是研究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则是对生活现象的提炼与升华。数学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数学味中到底要加多少分量的生活味,就要视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当学生储备的基础知识不足,生活味要多点;当学生储备的基础知识足够时,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生活味要淡点。
李闯:大家说的课标里的话,这是对的。但是这是教育形态下的数学。我们看待问题,应该站在科学形态下的数学角度,因为这样更加科学严谨。正是因为科学形态下的数学太过形式化和抽象化,在传授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就把它转变成教育形态下的数学,这样更加通俗易懂。于是,联系生活成了必然。
夏克君:我想应辩证看待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包涵日常数学,而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是有区别的。教师要及时将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过渡,同时也要注意学校数学与日常数学必要的结合。
张新春:可不可以这样看,大家认为我们提生活数学,至少基于以下认识:
一、从数学的本质、原则上,或者说终极意义上来看,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三、数学教育过程中,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建伟:我认为生活数学的含义应该是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生活,但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必须高于生活。教学的内容和活动,必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度,做到两者兼顾,联系生活但不生活化。
申建春:课标中所提及数学为生活、劳动服务,我们就不能理解为直接的服务,更多地是从数学思维这个比较高的层次上说的。但有人说,学了四则运算就可以到生活中算数了。如果这样,可以追溯到我国上世纪50、60年代初的教学大纲,上面就是这样说的。但到了21世纪,数学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算数用计算器完全可以代替了,人要做的工作是计算机(器)不能代替的工作。因此,如果认为简单的数学知识对生活有作用,恐怕难以体现。
邬天泉:对于小学生来讲,首先要熟练掌握数字运算方法,并能对身边的一些事物准确记数,对不确定的数量进行估计,对整数的一些简单性质进行探究。比如:若一个整数是9的倍数,则这个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反之也对。能够进入这种因果关系的探究里面去,就意味着其数学品质已经提升了,已经进入符号运算领域了。生活仅仅是数学的一个背景而已_
申建春:生活数学与“”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不是一样?40岁左右的老师能否回忆一下那时的数学内容?这对帮助我们理解生活是有所帮助的。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参阅《2005年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实录》(《数学通报》2005年第4期),会上有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数学老师谈了这个问题。许多数学家反对过分地强调数学与实际的联系,第一线的教师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我们不说数学家的意见是对还是错,但值得思考。
叶军明:应该把抽象的数学模型还原于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过于把数学生活化,那就偏离数学的严谨、抽象特征了。但数学教学中,你总是不联系生活谈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难提高,尤其是起步阶段。
李闯:叶老师说得对,但我觉得也不一定。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不一定要靠联系生活。数学文化博大精深,有数学家离奇曲折的故事,有惊心动魄的数学战争,等等。它们一样可以吸引学生。相反,我认为,就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有些老师设计的情境都是虚假的,并不见得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叶军明:数学文化确实可以加大利用的力度,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不太容易。到了小学高年级以上可能好些。李老师说有些老师设计的情境是虚假的,并不见得能提高学习兴趣,这也要分开来说,对于低年级学生只要有故事情节,一般都会来劲头的;但到了高年级,你来虚假的,可能会发生不合作的现象。
申建春:联系生活并不等于数学生活化。我认为,看待任何事物不要绝对化,不要公式化,而是要从普遍性中寻找特殊性,发现数学教育的特殊性。中小学数学都是普通常识,所以很容易引起老师们的误解,认为数学就是生活中的那些坛坛罐罐。老师们在设计教案时,用到生活中的例子,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使学生能够从例子中想到数学?学生只知道热闹,将课忘记到九霄云外了,这样的例子用到课堂能有作用吗?可能这也是目前课堂效率低下的表现。
下面链接2005年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部分发言(选自《数学通报》2005年第4期),以便大家更好地把握对生活数学的认识。
王梓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概率论专家。院士):这次课程改革为什么这样改?我想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想减轻学生的负担;再者,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是尽可能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这也许是编这个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这些不光是数学需要,任何科学都需要。
……为了学这么一点点数学,要学好多好多的实际东西,一会儿是工业的,一会儿是农业的,把人搞得筋疲力尽,老师们感觉负担很重,学的人也很苦。
李尚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原主任,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院长,代数学家):……第二个联系实际,不是说你在课堂什么都要讲,就什么都联系了。你在课堂上不车零件也可以,你学了几何知识,以后走上社会,遇到车零件的时候,你照样会车,或者是很快学会。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发展的机会,实际上我想这个是符合课标上写的要给学生发展的原则的。发展需要哪些东西?要学会自己发展的能力,而不是什么都拿到这儿来讲,这个反而是加重负担的。我在别的教改会议上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一个小孩儿,从娘胎里面生下来能有几斤重?大概就是鲁迅说的九斤老太,九斤算重的了。你以后这一辈子要长到100多斤,这100多斤不可能都由母亲来给你。但是母亲必须要给你基本的器官,头手脚都得有。不能说,手不给你,以后还能长出个手来,这是不可能的,脚也是。有了这些基本器官,以后自己发展,自己吃饭,自己消化吸收营养,长身体长智慧,这些不能靠母亲给的。
二、案例剖析
周建伟: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案例。
教学伊始,教师先让学号是2和3的两位学生分别站在讲台两侧,然后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站在2号学生的一侧,是3的倍数的学生站在另一侧。教师一声令下,好几十个学生纷拥而上。你推我挤,好不容易站好了位置,
还有很多位学生一会儿从左侧奔到右侧,再从右侧奔到左侧,最后选择站在了讲台中间。老师从质疑讲台中间的学生着手,从而揭示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现象评析:从表面上看,教师已经考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材料的选择也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联系,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会用“2的3倍”“3的4倍”等数学语言来表示6、12、24这些数的。这个生活情境的导入,人为修饰的味道浓,未能较好地体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一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在有趣和热闹背后,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现实意义。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这种有点异化或泛化的生活化中,显得极其苍白与无力。
夏克君:教师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的有趣,数学的有趣。
例如,一老师在教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时,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刚好有几个同学生病回校设计例题:五年级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刚回校的3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刚回校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接着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编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刚回校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等题目。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感到用分数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会到分数的用处。
叶军明:1、小朋友去公园划船,公园里有6条船。18人,每条船坐几人?2、小朋友去公园里划船,公园里有6条船,54人,每条船坐几人?你看,每条船坐的人数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坐法不一定符合生活实际,坐9人可能是严重超载,但从数学模型上来说,这完全正确。
周建伟:有时候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会人为构造一些问题,提出一些不同于现实生活情境的要求。比如:烙饼的问题、切西瓜的问题。教学的内容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也许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的,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只能舍弃。
张新春:切西瓜问题,来源于人教网。
原始森林:一个西瓜切4刀,最多切成多少块?谢谢帮助。
冰风:14块吧。
elf:14块,横切3刀为7块。纵切17I为14块。
原始森林:37/可以切8块,那471可否切16块呢?
硕苏:大家觉得这道题有意义吗?如果真的给你一个西瓜。让你切4刀,能切出这么多的块数吗?不符合实际啊。这个答案只是我们理论上的结果吧!大家说呢?本人觉得,如果要知道是不是14块,可以拿个西瓜切一切,看能切多少块?(我的观点不是针对楼主和各位。只是觉得当时想出这道题目的人到底有没有切西瓜的经历)
我的观点:尽管拿一个西瓜来,切4刀的确可以切出14块(事实上可以切出15块,只是不会每块都带皮)。这道题的意义应该不是用来指导如何切西瓜。我的意思是讨论这道题有没有意义,不应该看研究这个问题对切西瓜有没有指导意义。(西瓜切得好的标准有很多,绝不只是所用刀数越少,切的块数越多越好)切西瓜是我们熟悉的所谓问题情境,这个情境背后的数学本质是平面划分空间问题。具体到这里是4个平面最多可以把空间分成多少份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它引导我们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也引导我们经历直线到平面到空间的推广过程。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的一本数学教育名著的书名就是《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相应地,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讨论有价值的数学或讨论数学的价值时,也应该谈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的价值。
首先,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无疑要培养有生存能力的公民。从而,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能直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学了小数的乘法,去菜市场买菜时你就会付款;学了基本的概率知识,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抽奖、彩票一类的事,如此等等。基于对这种价值的认同,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往往特别注意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直接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所谓“数学生活化”,将来要用什么现在就学什么,将来要怎么用现在就怎么学,以期通过这种方式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其次,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的价值还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上。理性的、批判的、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该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在这方面的作用也就成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的重要价值。为了达到培养科学精神的目的,有时候也不得不弱化甚至暂时放弃数学的现实效用的一面,而强调它的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中那些并无直接实际用处的、甚至是难以言表的一面。
申建春:数学上要做到知识与今后应用上的无缝对接难度极大,我赞成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的观点,知识仅是思维的载体。因此,不管教学中采用什么材料,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不能丢。像切西瓜问题,目的不在于西瓜切得好不好,而在于如何从特殊问题过渡到一般问题的思考方法。我重复一下:教学中的实际例子,学生能够想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吗?能否有案例可以说明?
去年在重庆听课时,黑龙江的“数字编码”是个好案例。这个案例为什么好?我认为有这么几点:一是联系生活实际非常自然。将为什么要编码的必要性说清楚了;二是学生能够自然地联想到数字编码上,也就是说,有机地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了;三是运用数学知识确实能够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能够促使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名字重复问题。这就是数学教学中要解决的头等大事――思考促进思维发展。
何亩文(株洲白鹤小学):与张老师切西瓜问题类似的还有:一张纸折多少次就有珠峰高?其实生活与数学并不矛盾,关键是有些人把生活当成数学课的点缀,或者是把数学当成生活的点缀。
夏克君:圆柱的认识。学生汇报完圆柱的高的有关知识后,老师不失时机地问:日光灯管可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它的高人们通常怎么说?学生说用“长”表示。老师又问“一元硬币可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它的高人们通常怎么说?”学生说用“厚”表示。
学生兴趣很高,老师又问“我们有些同学家里挖的井可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它的高人们通常怎么说?”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深”。
从这个片段看出这位老师将学校数学很好地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的不同形态,扩大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体会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李闯:我觉得一定要抓住数学本质来联系生活。有位老师这样设计周长教学的:课件出示一张奖状和一个镜框。小兔在赛跑中获得奖状,它要把奖状放进镜框中,它能不能放进去呢?学生一致认为,先分别量出奖状和镜框的长、宽,再分别求出奖状和镜框的周长,两者一比较,就知道放不放得进去。
这根本是无稽之谈,看一个奖状是否可以放进镜框,将两者重叠稍微一比就知道了,哪里还要测量来测量去的?这里根本不能体现求周长的必要性,人造痕迹太重。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老师本身对这个数学问题没有理解。专业素质还有待加强,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还有一个这样的例子(笑话)说明人为编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可取。
法官:你被控殴打你的邻居,有这事情吗?
被告:有,不过我要澄清一些事实。
法官:什么事实?
被告:他见到我,总想为难我。例如,他前天问我:如果一只半鸡一天半下一个半蛋,那么两只四分之三的母鸡15天下多少蛋?
法官:明白了,你被免于了。
何亩文:记得有人常常举这样的例子――下水道为什么通常做成圆形的?但现在我也赫然看到很多长方形、正方形的井盖。敢情不用数学知识也解决了井盖掉下去的危险?(里面做一圈小的突出什么的,照样不会掉下去呀)所幸车轮必须做成圆的,暂时没找到别的可以替代的形状。
李闯:我认为,数学课还是数学味道要浓一些。没有很好的生活情境的话,尽量不要人为编造,就用数学问题引入。其实,小学生并没有多少生活经验。我们现在出现了将成人的生活强加进小学课堂的现象,这不是好事情。
比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第92页第9题。
下面是张阿姨2005年4月份信用卡的对账单:
(1)估计一下,张阿姨4月份的结单余额和上月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2)张阿姨的信用卡3月份的结单余额是多少元?
又如某大型赛课教学片段:
上课伊始。
师:小朋友们,很高兴来到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老师想在这里买房子,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不能一次性支付房款,只能采取分期付款的办法购房。这分期付款里面的数学学问可多呢,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
接着,整个一堂课就围绕着如何付款买房子,房子买到后如何装修最节省等问题进行,其间“渗透”比和比例、百分数等的教学。该课被评为一等奖。
这些事情我们大人都难理清头绪,才开始学习的小学生未必能懂?我相信不会有小学生对信用卡、买房等事情有兴趣。
鉴于此,我觉得大家可以试着往这个方面努力:将某一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活生生地搬到课堂,当然,要作教学法的加工。
点数问题:若有甲乙两人(赌技相当)各出赌金96金币,规定必须要赢3场者才能赢得全部赌金192金币,但比赛中途因故终止,此时甲、乙胜局数为2:1。问:此时应如何分配赌金?
A认为,其赌金分配应就其胜局比数,即2:1,依比例分配,因此甲应分得192×2/3金币,乙应分得192×1/3金币。
问题1:请问你认为A的分法可不可行?请说明。
B认为,其赌金分配应考虑若不终止比赛,两人各须赢几场,按其各须赢得场数反比分配:即甲已赢2场,须再赢一场可获赌金,而乙已赢1场,须再赢二场就可获赌金,因此甲应分得192×2/3金币,乙应分得192×1/3金币。
问题2:请问你认为B的分法可行不可行?请说明。
c认为,根据至多需要几场比赛才能看出赢家,如果甲需要再比m场才赢,乙需要再比n场才赢,则需要经过m+n-1场才能宣布赢家。以胜局比为2:1为例,接下来的两场比赛可能结果如下(a表甲胜,b代表乙胜):aa(甲胜)、ab(甲胜)、bb(乙胜)。所以,两人应得赌金之比为3:1,即甲可得192×3/4金币,乙可得192×1/4金币。
问题3:请问你认为c的分法可不可行?请说明。
D认为,甲赢两局,乙赢一局,在掷下一次骰子时,若甲赢了,他将得到全部192枚金币;若乙赢了,他们所赢局数比为2:2,在这种情况下分赌金,每人将拿回自己的96枚金币。综上所述,若甲赢了将得到192枚金币,乙将获得0枚金币;若甲输了则会拿到96枚金币。乙会拿到96枚金币。因此甲至少可拿到96枚金币,乙至少可拿到0金币。假如他们不继续赌下去的话,可将96枚金币先给甲,至于剩余的96枚金币,可能甲得,可能乙得,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甲乙两人均分剩下的96枚金币。各得48枚,因此甲、乙两人所得金币分别为144枚和48枚。
问题4:请问你认为D的分法可不可行?若不行,请说明。
问题5:利用你所学过的概率知识,此赌金分配问题应如何解?为什么?
尽管这些看法中并没有出现任何数学家的名字,但所列的4种方法分别是15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帕西沃里、卡兰奇和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和帕斯卡的解法。学生在无形中回到了历史中,并充当了当时的几大数学家的角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比生活情境好呢?现在国际上有大批人在研究这种教学方法,成立专门的机构(组织):HPM。因为历史上数学家遇到的困难,今天我们学生在学习时候大都会遇到。而且,根据生物学家研究,人的成长过程,总是要大体重复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
还有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高斯求1+2+3+…+100的和。大家总喜欢用这个例子引入简便计算。这也是数学史教育的好例子。其实,求自然数列的和并不只有高斯发现,古代人们喜欢用点阵求,数形结合,更加直观。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让他走上攻坚道路的,是一位数学知识功底深厚的教师――沈元教授(后成为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当年沈元教授因故滞留在福州,欣然接受母校的邀请,担任数学老师。当他一站在陈景润所在班级的讲台上,立刻引起所有学生们的一片倾慕。沈老师讲课风趣、形象、生动,居然演义出数学界几乎惊天动地的一幕活剧。在一次讲课时,沈老师或许是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或许是寄希望于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子们的未来;或许是一个大学者神游数学王国之时,无意中扯来了一片奇光闪烁的落霞,谈起了数论中著名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沈老师从小学生都能理解的奇数、偶数开始,循循善诱。将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数字,阐释为蕴藏着极为玄妙的智慧,将本是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解释成为全部闪烁着生命的异彩。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凝聚着人类文明、智慧和创造的学科,竟是一个何等鲜活、何等瑰丽的自由天地。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年轻的陈景润爱上了数学,更是暗下决心,发誓要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难题。最后终于跻身于顶尖数学家行列。
可见,纯数学问题,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