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通过控制工程直接成本、降低间接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缩短工期及增加预算收入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有效措施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生存不变的主题,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保证项目工期、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将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也是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作为主要控制内容。
材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要做到开工前计算出额定材料消耗量,施工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要考虑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且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材料价格控制要进行采购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人工费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在施工之前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同时还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
二、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降低间接成本
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当前,特别应控制的是项目部的招待费,要根据工作制定出招待标准,从内部做起,严格控制。
三、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
当前迫切需要的是降低故障成本。因为故障成本是工程质量无缺陷时就会消失的成本,有人把可消失的质量成本喻为“矿中黄金”,以表示其潜力之可贵。我国目前建安工程质量尚低,因而可以开发的“黄金”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好的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降低质量成本。
四、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
建设工期与项目成本的关系是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五、从“开源”原则出发,增加预算收入
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树立明确的时间和成本观念。在招标中使用有效报价技巧,以保证报价在具有竞争力的条件下,最终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如在执行单价合同时,实用“不平衡报价”的技巧,通过对工程数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在维持总价不变的前提下,相对于正常报价水平,策略地降低实际施工时数量可能减少的分项工程单价,以便在竣工计价时获得可观的额外收入;同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适当提高前期费用的报价,降低后期费用的报价,以便达到尽早收回建设资金,加强资金周转的目的。如果能做到“早收多收”,还可以大大减少可遇见的风险损失。
篇2
关键词:成本控制;原则;方法
Abstract: A comprehensive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oday's relatively strong, cover and contain everything, more content: subgrade, pavement, bridge, tunnel and other projects have involved, so the cos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refore, the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for the task,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btains, asset structure, capital, manage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there should be a new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road and bridg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principle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of the cos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 cost control; principle;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81目前,施工企业要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新环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寻求时机,敢于竞争,以自身的优势占领大市场中的一席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所以,提高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水平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项目成本的降低,必须执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第一,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实现最低成本的目标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不仅要充分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还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的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第二,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以及班组经济核算等,但是在进行时,要防止出现“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的现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要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第三,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因此成本控制应强调对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不仅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成本控制,还要在施工过程中、竣工阶段做好成本控制。第四,目标管理原则。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
路桥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1.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有着一定综合性和群众性。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只有把所有的参建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否则就难以完成预期的成本目标,必然会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2.做好项目的成本预测
工程项目的中标价是本工程造价的上限,无特殊情况,不得突破此限。施工企业要在中标价内,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措施,对各单位工程师列出成本预测值,以此控制成本的支出。
(1)确定人工费:人工费=实际工日单价×实际消耗定额
(2)确定材料费:材料的价格随市场的供求上下波动,投标单价应及时掌握材料的市场价格行情,确定合理的材料价格。材料费=现行的材料市场价格×材料消耗量。
(3)确定机械费:机械费=机械台班费×机械台班消耗量。
(4)现场管理费:现场管理费计算无固定的公式。它的确定与施工的实际情况有关,如现场环境情况、气候情况、施工工艺的难度、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等,一般为工料机总和的6%~8%,一般情况不应超出此限。
(5)项目部管理成本:项目部管理成本主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项目部的人员组成情况综合考虑。目前一般采取“按实计算,总价控制”的原则,管理费用为工程总造价的2%~3%。项目部要严格审定开支项目,一般情况下不得突破。
3.质量与进度并重的控制
质量与工期是保证施工项目满足需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对成本产生影响,规范施工降低报废或者返工的情况出现本身就是对成本的节约。同时,施工中工期短则成本低,但是工期并不是越短就越好,而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如果工期过短就意味着投入增加,反而会增加成本。工期成本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保证工期而采用的附加措施,耗费了多余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工期如果延误则面临合同索赔。这种情况往往是因施工环境或者自然因素导致的工期延误,也可能是内部管理所导致的。所以不能盲目的为了工期而打破既定管理方案,而应均衡安排进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资源优势,利用管理措施来提高效率,自然就会减少工期,保证成本降低。
4.从成本的费用组成上,强化成本控制根据成本控制的概念知道,实施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制定成本控制的标准,因此,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方法,也主要是用不同标准的控制方法。一般来说,有定额控制和预算控制,无论是定额控制还是预算控制,按其费用的经济性质来划分,基本上可分为对材料、机械费用的控制,对人工费的控制,其它费用的控制等。
4.1 对材料、机械费用的控制 主要包括主要材料、构件、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机械等,它在施工生产经营中的消耗占总成本的比重很大,是施工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工期安排合理使用机械。作为占工程项目总成本60%~70%的材料费用在成本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被认为较难实现控制的环节。除了材料涨价因素外,严防死守材料的采购、质量、运输、验收、领用及结算等六关。首先货比三家,择优选择材料,防止缺斤少两和质次价高,再者是就近购料,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二次搬运,根据工期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降低材料储备和减少资金占用;其次是加强物质收发,保管、领退管理,限额领料,防止损耗、超耗和浪费,特别控制好钢材、水泥、沥青、砂石料三大材料,依靠技术力量和分明的奖惩有效减少材料损耗。
4.2 对人工费用支出的控制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应本着既满足施工需要,又例行节约开支的原则,以施工定额和取费标准作为控制依据,引入劳务市场化机制,劳务队伍市场准入制度。内部建立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能进能出,工效挂钩的自主用工机制,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数量比例,适时安排人员进退,压缩零散用工和辅助用工。
4.3 对其它费用支出的控制这里所说的其他费用,从费用的习性上看是固定费用或半变动费用,从费用的用途上看大部分是期间费用。要控制好管理费用的开支,实施好项目经理审批制度和财务审核制度。另外,项目经理部应该做好内部竞争和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做到有备无患,避免因业主索赔导致额外损失。
5.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 我们在工作中往往制定一些工作指标来衡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或者以计划进度的完成情况来制定进度目标,从而作为奖惩的依据,但往往忽略了成本控制的责任。比如:一味的强调质量,将标号较低的水泥构件,擅自加大水泥用量,虽保证了质量指标,却增加了生产成本;用超大型的机械组合完成较小的单位工程,进度保证了,成本消耗也不得了。总之,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各参建人员应该在原有的责任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使每一个员工都要有这样的认识,抱着对企业负责的主人翁意识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为节约开支严格把关。所以,建立一个严密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来约束和指导工程参建人员的工作,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在项目施工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篇3
1、引言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大体上说,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对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进行成本的过程控制和成本核算,为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事后控制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对预测计划提供反馈情况。这样,一个环节推动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全面成本控制,使整个成本控制工作有序进行。其中,成本的事前控制对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体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企业进行成本与费用决策及其它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为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从而有利于企业建立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和实行目标管理,推动企业增产节约、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与费用水平;其次,它可以为企业未来的筹资活动提供依据。总之,成本的事前控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若干的实际调查表明,在具有单件、小批、多品种、大成套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特点的大型设备制造企业,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导致费用成本计划及各项降低率指标在预测时就产生了偏差,预测的数据难以指导实际,企业的成本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带来的效益不显著。因此,对该类型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以制定生产/加工工序的费用标准为基础的工序费用标准方法进行成本的控制和核算。
2、生产组织特点及其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由于其特有的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对于成本的计划控制有着与一般企业不尽一致的需求。从生产类型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这一对应关系来看,其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1)单件、小批、多品种、大成套。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的这一根本性特征通常要求企业需要对产品项目的成本计划和核算给予特殊的关注,而不能仅仅注重企业的综合成本管理。
(2)订单设计制造方式。大型设备制造企业通常要根据订单要求重新设计产品,甚至需要研究开发,产品技术资料数据重复性差,进而导致成本计划与成本核算所需的参照数据很难得到,不成体系,且精度低、对比性差。
(3)产品结构复杂。由于大型设备产品结构复杂,此类企业为生产组织方便,一般按生产周期及产品结构关系将产品组成描述为产品—部套—部件—零件等多层次,且通常按部套级进行产品的成本计划与核算。产品的重要零件又被称为主件,需要在一些重要的精密大型稀有设备上进行加工的零件,而这些设备一般都是企业的瓶颈资源。因此,从任何角度看,主件/精密大型稀有设备都是成本控制的主要控制点。
(4)产品零部件多、吨位大、制造周期长。大型设备单台零部件通常数万个,有的零部件重量达上千吨,而整台设备时常要在现场安装。制造周期长既由于机组制造周期长,又由于技术准备、生产准备和物料准备等准备时间长。因此,对产品的成本核算更为重要,成本项目的独立性强,更加重了其成本计划核算的产品项目性特点。
(5)产品工艺种类复杂多样。大型设备产品的零部件制造需要多种多样的工艺来完成,这导致按工时分摊产品成本合理性难以保证。
(6)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大型设备产品的主要零部件均需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一些配套零件通常采用国家标准零件(简称国标件),以外购为主;此类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也形成若干种类的通用件,使之成为企业标准零件(简称厂标件);在设计过程中,还通常借用某些已生产过产品的零部件(简称借用件)。从总的情况看,国标件、厂标件还不是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零件主流,这也是此类企业成本计划核算缺乏参照体系的基本原因。
3、传统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周限
传统的、经典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三种: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对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来讲,由于上文谈及的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特点及其对成本计划控制的影响,沿用传统成本控制方法是不适宜的,存在以下:
(1)产品成本的参照体系问题。由于上述提到的原因,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技术资料数据重复性差,企业成本计划与成本核算所需的参照体系很难形成,即使制定出来,使用率也是很低的,缺乏经济意义。因此,对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而言,标准成本法所提倡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作为预计成本的成本标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谓通过比较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同样,定额成本法的应用也是很难实现的。
(2)产品成本的合理分摊问题。由于大型设备产品及其零部件的技术个性强,其制造时间数据也是不易及早得到的,而且其准确性不足,就不可能适时编制成本定额进行有关控制和分析,这样就提高了部门成本总额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的难度。对于单件定制产品,成千上万个零件及其多多少少的制造工艺,编制成本定额是不现实的。
(3)层层细化的目标成本问题。目标成本是指根据预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目标利润后计算出来的成本,它是目标管理思想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目标成本法就是通过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相比较,揭示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并克服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目标成本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必须先收集市场需求的情况,确定产品的具体要求,据此进行设计、制定工艺和确定所耗用的原材料和零件价格,从而初步测算得出一个目标成本;为了对初步测算得出的目标成本的可行性做出分析和判断,必须在目标成本实施前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目标成本法的要点在于关注成本科目的最高层设置目标、明确组织的任务、设置下属人员的目标以及拟定目标的反复循环过程。大型设备产品需要的是层层细化的目标成本,如何编制定制产品的目标成本,又如何将其分解到产品结构层次上去,是此类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以上传统成本控制方法都不能简单用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无法完全满足其成本控制需求,大型设备制造企业需要寻求适宜、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4、工序费用标准及其制定
4.1工序费用标准的概念
工序费用标准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数据,以产品加工部门为核算单位,测定生产/加工工序的有关工时费用标准。这里所说的工时费用标准,指的是此类标准仅与设备加工有关,是占用设备每单位小时或每个周期(例如,周或月)的加工费用。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不总是与加工设备相关,所以产品的材料费用不在工序费用涉及之列。这里指的工序并不是产品加工的每一道具体工序,其内在含义指的是企业生产加工产品所需的设备或工作中心,这样就把难以解决的产品成本标准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加工设备费用标准。对于企业所有的生产产品,只要使用某一设备,就按照这一设备的消耗费用和分摊费用计算成本,并据此作为产品或其零部件的成本标准。
工序费用标准可以有工序费用总标准以及细分为某一个具体成本科目的工序费用标准。后者是指针对人工费用、动力燃料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各科目而制定的费用科目标准,即用一定的方法得出每台加工设备在各个费用科目名义下的费用标准;前者则是由每台设备的所有费用科目标准汇总得出的工序费用标准,即该设备工作时每工时所消耗的全部费用。除了材料和材料差异之外,工序费用科目标准的科目可以根据需要涉及涵盖所有成本项目。
工序费用标准方法的编制和是通过事前的调查,结合企业的历史数据,采取的方法制定出企业所有设备的标准费用,再根据产品零部件使用设备工时计算费用标准,将其与实际费用对比,及时揭示生产中的成本差异,进行成本控制。工序费用标准可以贯穿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个过程,把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来说,是比较科学而实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工序费用标准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企业内部工艺性协作的价格;
(2)指导成本计划及其它有关成本控制活动;
(3)作为成本核算的计算基础。
4.2工序费用标准的具体制定
(1)分类制定工序费用科目标准
工序费用科目标准是根据表1所列具体科目的属性类别而分类制定的。
制定工序费用标准的数据来源于年度/月份费用预算和设备的制度工时。年度/月份费用预算一般是由历史数据得来的,统计比较或人为选择的控制总额;制度工时则是根据技术要求和工时需求而制定的。下面列出几个编制例子。
例1,直接记入成本科目/制度工时分摊——工人工资及附加。可以根据不同工作中心的工资水平和人员的结构制定本工作中心的工资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C(n,m,h)=N.M/H
其中,C(n,m,h)为设备定员工人工资及附加费用标准(元/小时),H为制定标准的设备的每月制度工时数(小时/月),A/为该设备的定员人数(人),M为该设备的工资水平(元/人。月)。
例2,直接记入成本科目/制度工时汇集——动力燃料费用。该设备的能耗标准是根据其能耗特点制定的,依据该能源的能耗单价和设备制度工时,就可以制定该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单位小时的费用标准的计算公式如下
E(β,h)=β。P
其中,E(p,h)为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小时标准(元/小时),β为设备能耗标准(能耗单位/小时),P为该动力燃料单价(元/能耗单位)。
月费用标准的计算公式如下
Em(β,p,h)=β。P.H=E(β,h)。H
其中,Em(β,p,h)为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月标准(元/月),片为制定标准的设备的每月制度工时数(小时/月)。
例3,分摊科目——(车间/非生产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该费用标准的制定根据是其设备原值分摊占其所在生产部门的设备原值总额的比例,月费用标准的计算公式如下
Es(p0,pr)=Cst.P0/Pr
其中,Es(p0,pr)为(车间/非生产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月标准(元/月),Cst为所在生产部门该月该项的动力燃料费用(元/月),P0为该设备的原值,Pr为所在生产部门全部设备的原值。
(2)汇总制定工序费用总标准
对于某一个设备,其所有成本科目费用小时标准的汇集,就是其工序费用总标准。
图1给出了根据年度成本预算编制工序费用标准的详细流程。
4.3工序费用标准的注意要点
(1)理想标准性。工序费用标准是在企业或部门全部设备均为满负荷假定下计算制定的,而开工不足是现实的。因此,工序费用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应作为分析的参照标准,或作为核算的基准,必须补充其与实际值的差异。
(2)企业费用总量的水平特征。在制定标准时所采用的费用总量是人为事先给定的,总量水平的适当与否限制了工序费用标准的作用。
(3)标准的统一范畴。标准的制定范围是全企业内部统一制定还是各部门分别制定,对不同分厂的同一种设备的标准将会产生。
(4)比例标准和数值标准。上述介绍的标准均为数值标准,比例标准在实际中多有应用,本文在此不予赘述。
5、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工序费用标准方法在企业整个成本控制各阶段的作用参见表2。
以工序费用标准为参照体系,可以比较计算其与某种成本的差异,主要可以用于工作效率成本差异和设备利用率成本差异。工作效率差异是指由于产品实做工时与工时定额的差异所导致的成本差异;设备利用率成本差异是指由于不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而产生的成本差异。两种差异来源于企业经营和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差异产生的不同原因进行成本控制,从中找出降低成本水平的途径。
如前文所述,在事前的、事中的和事后的成本控制中,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不尽相同,但各个环节之间确是紧密相连的。工序费用标准的作用体现在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它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提供成本计算所需的数据,促使各阶段成本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
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进度;控制方案;施工成本;影响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施工进度是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对施工中涉及到的各项作业在时间和逻辑上进行的合理安排,通过这种前期安排准备工作能够更好的将施工中的有限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做到将工期缩到最短,将成本降到最低。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工程的项目工程量大,投资成本高、工期相对较长,为了将施工耗费降至最低,施工队伍更应当针对这些施工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进度方案制定,并结合施工进度方案控制和施工成本之间的影响将整体施工成本降至最低。有关建筑施工进度的控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方案,下面笔者就先以理论知识为最初依据开始本次论文的分析。
2建筑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机理简述
建筑施工的最终目的是建造出符合客户功能要求的建筑物产物,而在建设工程中建筑物需要的固定地理位置、建筑物形状、选材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都影响着建筑施工的周期、成本。因此建筑施工队伍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对施工过程中牵涉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合理规划。规划内容需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一般施工规划应当符合以下几项施工规划原理。
2.1动态控制原理
建筑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和实现的动态过程,同时它亦是一个不断循环进行的控制的过程。从施工开始至结束,施工队伍都必须做好施工进度的控制并在实际施工中结合实际发生情况作出最合理的调整。
2.2系统原理
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系统结构,其中由可以分为多个子系统。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控制实际是一种总——分式系统控制。例如在实际施工进度控制中一个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就包括了施工进度计划系统、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系统及施工计划进度控制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2.3信息反馈原理
信息反馈是建筑施工中及时有效的解决施工中出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施工中通过将施工进度信息定期反馈给控制人员的方式来实现对建筑施工的实际、实时控制。且准确的反馈信息也是施工领导层做出信息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可以说信息反馈是施工进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的建模
3.1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层次分析法实用性强,实现方法简单,施工简单利用电脑编程即可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定性和定量的抽象分析。同时在建模过程中还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矩阵一致性和矩阵计算与人思维差异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很多施工建筑单位通常将这种方法作为施工进度计划建模的最优方法。
3.2建筑工程进度方案实际建模的具体过程
对建筑施工进度进行调整需要考虑到实际问题存在的两个基本特性:(1)模糊性;(2)相对性。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施工人员的经验积累来进行问题判断;而是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将施工中多个目标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目标的重要程度和相对优越性进行仔细分析。实际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建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考虑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方面的问题同时对这些已存在问题进行层次框架的构建并建立最基本的字系统模型;(2)首先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系数和反应优先性的相对隶属度向量,其次针对不同层次框架中的各因素做出简单分析并理清不同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给出初步评价;(3)各基础层次框架和包含因素初步确定的基础上,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求解,并获得最终施工决策依据。
3.3建筑施工进度计划模型建立
建筑施工进度计划按照实际施工情况可以分为过程模型和作业模型两种。过程模型是一种控制模型,其主要是用来表现综合的工作内容。作业模型是一种实施型模型,其主要是针对具体施工作业内容进行的动态建模。在建模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利用Petri作为建模方法,同时以HNPC为主要建模依据来建立二级网络计划优化模型。
4建筑施工进度控制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4.1进度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具体安排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的高低。且在实际建筑施工中,施工中的各工序之间也有着严格的继承与被继承关系。施工项目的工期变化会直接工期中各环节费用的变化从而导致总体施工成本产生变化。在实际施工中若能够利用网络建模优化的方法来进行施工进度的控制和施工进度计划方案的制定,就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压缩施工线路上的工序时间,从而力保将整个施工中的成本降至最低。
4.2建筑施工进度控制对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影响
适当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能够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最大程度的发挥施工投资资金的优势。但是一些特定工程中若想在特定工程造价内提前完成施工工程是一项复杂工作。因此建筑施工中应当能够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一味的求快不仅不能保证施工质量更给施工带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此外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进度规划时可以结合施工中的具体项目选择合适且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采取科学技术组织方案来做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缩短生产工期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适当的增加施工资源也可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的效果,但是增加施工资源肯定会提高施工成本,此时施工领导阶层就必须做出重要决策,在确保施工费用合理的情况下适量增加施工资源。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般利用会通过以下两个渠道来缩短工期:(1)接受新施工项目,若新项目所创造的实际效益大于老项目的成本,就可以加快老项目的施工进度;(2)经过客户愿意适当增加施工项目的投资已加快施工进度。
若在施工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就能够加快进度,缩短工期并尽量减少施工成本的支出。而工期的缩短能够保证项目提前使用,这样项目中投入的投资即可快速收回,成为了投资效果。这也是项目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之间的转变。
5结语
建筑施工进度影响着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作用于建筑施工成本。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实现了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就是实现了整体建筑施工项目的有效控制。可以说建筑施工进度控制在具体施工准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围绕施工进度,就实际施工中施工进度控制和具体施工进度方案制定及施工进度对施工成本的影响这三个大的方面展开分析,望能给读者以借鉴。
参考文献
[1]王金龙.建筑施工进度计划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篇5
关键词:项目管理;设计阶段;限额设计;成本控制;
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虽然有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但在众多的项目管理中,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在业主方的项目管理中,由于投资成本的控制工作是业主对工程实施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业主方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必须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采取合理的、有效的措施加强工程各个阶段工程建设资金的控制,对提高投资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成本控制和管理要实施“静态控制,动态管理”。建设项目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工程即进入设计工作阶段,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在设计。
但是,多年以来,工程建设部门强调要重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的工程造价控制,却把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的审核图预算和结算建安工程价款上面,对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重视非常不够。在设计单位工作流程中,设计工作的开展和概算工作的计算是分开进行的,设计人员一方面对概算认识不够充分,重视度不够,只重视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不考虑如何降低项目投资。另一方面设计人员本身缺乏概算知识,从而使得设计与概算失控,相互脱节。由于只需要对设计技术负责,不需要对经济控制负责,设计人员只重视设计产值,进度和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不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及技术经济分析,任意加大安全系数。这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建设项目本身的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
设计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主要在于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每个阶段都采用合理的、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设计浪费是工程预算超过概算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想达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这一目标,就要将重点放在建设前期阶段的设计工作中来,建立合理的责任体系,将设计工作和造价控制严密的结合起来,实行控制设计或者合理的限额设计,通过以上方法确保成本控制上的良好效果。
项目的设计工作是项目动工的前提,合理的设计不但能够给施工单位提供品质皆优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也能够完成在技术和经济上的筹划安排,在项目的设计中,对项目产生影响主要影响是建设规划的设计,在项目规划前,要根据业主方提供的资料确认工程的基本功能和要求,确定各构成部分的合理层次与关系。据此安排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管网、道路及绿地的布局,确认合理的人口与建筑密度,房间距和建筑层数,布置公共设置项目、规模及服务半径,以及水、电、热、燃气的供应等,并划分包括土地开发在内的上述各部分的投资比例。用地面积指标是考虑建设用地利用率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影响建设的总造价,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密度越高,越有利于降低总造价。在建筑面积相同时,不同的住宅建筑平面布置将带来不同的工程造价。
在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及居住质量的前提下,加大住宅的进深对降低造价也有明显的效果。住宅结构面积与建筑面值之比为结构面积系数,此系数越小,设计方案越经济,所以,该系数是评比新型结构经济的主要指标。住宅的建筑将结构方案的选择对工程造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采用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在建设资金合理的范围内,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提高经济效益,相对上讲,降低了工程成本。
综合起来,设计阶段控制工程成本应该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目的。
一、重视设计阶段的估算和概算
工程成本的控制必须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项目决策阶段估算,到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再到施工阶段的施工图预算,然后到最后工程完后的竣工结算。重视建筑方案设计的成本论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全面贯彻设计三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依据概念性经济指标和统计性经济指标选择和确定设计方案。实现建设项目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概预算人员从方案开始,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并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
二、调整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
政府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职能应有所变化,改变工程造价定额颁布的法定性以及执行中的强制性,使定额不再成为政府直接干预建筑产品价格形成过程的依据,而是间接调控建筑产品定价方向的指导性价格。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定额应改为“量”、“价”分离的形式,将相对稳定的人材机等消耗与受诸多动态因素影响的“价”合理分开,对价格部分实行动态控制,而对“量”的部分则由政府主管部门按定额管理分工统一的要求,制定并颁布符合国家技术、质量标准并反映一定时期施工工艺水平的消耗量定额标准。
对于那些由施工措施导致的周转性材料的消耗,由于它取决于施工单位的基本素质,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应从定额中分离出去,不做统一规定。这部分工程造价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定额应该反映合理的设计、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正常的施工条件和日常管理的社会平均水平,而不应再按平均先进的原则来编制。
三、合理运用价值工程
1.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
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非常重要,运用价值工程,参与设计,对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选择合理工程建设方案
同一个建筑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建设方案,同时会有不同的造价,利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的选择,从功能和成本两方面进行考虑,确定最佳方案。
3.合理确定建筑材料和设备
建筑材料及设备是完成建筑产品的必备条件,材料设备选择好了,既能满足功能,又能降低成本。运用价值工程选择建筑材料及设备,对提高建筑功能和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工程价值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四、加速推行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
工程建设设计阶段监理的主要工作是对设计进度、质量和投资的监督管理。总的内容是依据设计任务书编制设计资金使用计划、进度计划和设计质量标准要求,并与设计单位协商一致,圆满地贯彻业主的建设意图。对设计工作进行跟踪检查、阶段性审查,设计完成后要进行全面审查。审查概算编制依据的合法性、时效性,使建设项目总投资力求达到准确和完整,这有利于合理分配投资资金,加强投资计划管理。
五、积极实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的只考虑节约,也不是简单的将投资一刀切,而是包含了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实事求是、精心设计和保证设计科学的实际内容。
1.推行限额设计的责任制成本价
业主方应针对项目本身督促设计院内部建立限额设计责任制,切实做到限额设计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检查有标准,真正形成严密的科学管理体系。
2.制定科学的限额设计控制目标
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是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的,它一旦批准,就成为初步设计的最高限额。工程概算是以初步设计文件作为基础编制的,它一经有关部门批准,就作为施工图设计和投资限额设计目标,这是限额设计“目标管理”的原则。
3.限额设计目标的贯彻执行
限额设计的纵向控制,随着不同设计阶段的深入,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至施工图设计,各个阶段依次逐步贯彻限额设计,而且每一阶段贯穿于各专业的各道工序。
六、积极推行设计招标
1.严格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加强招标管理
业主方在做好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相关工作后,必须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严格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并加强招标管理。我国目前施工招标推行的是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做法,通过工程的招投标制度,对工程的造价实行总体控制是最为有效和合理的办法之一。
通过招投标可以选着信誉良好,工程经验丰富的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实施建造,同时,招投标的使用使施工企业投标时产生竞争,这样就使得在保证施工单位成本的基础上尽量压缩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减少了业主方的成本投资。因为在招标过程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进行招标,在招标文件中包括了工程量清单,所以,欲投标的施工企业可以将业主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作为自己投标报价的主要参考文件。
2.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
业主方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必须要按照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即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方法、统一的计量单位及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得出清单。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过程中涉及的人员要求有较强的预算业务知识,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和施工经验,这样能够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编制人员在编制清单时,应该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分析招标文件中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及不同的技术要求。
3.对投标单位报价的综合评审
建设单位在评标过程中,对投标单位报价的评审应从总报价和单项报价两方面综合评审。总价不但要符合要求,而且,项目单价也要符合要求,评标时要做到单价和相应工程数量的综合评审,工程数量大的单价要重点分析,还要做到单价与工作内容、施工方案、技术工艺的综合评审,从而择优遴选施工单位。
七、结语
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成本控制中,必须重点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强化决策层及技术人员的投资决策估算及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意识,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规划设计,有效控制,采取措施,案例分析,成本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规划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工期、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以及建成后能否较好地发挥经济效益或使用效益,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实现“事前控制”的关键,在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事后变动带来的成本增加,具有“一锤定音”的地位和作用。尽管规划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所占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3%,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规划设计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正确处理工程设计和工程成本的关系。
合理科学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10%左右。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特别是扩初设计阶段对项目经济的影响达70%-95%,实际上,当扩初设计批复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五大策略可供借鉴:
实行方案设计招标,优化设计
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定标,这样既可优选出高水平、善沟通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单位在项目整体的空间布局、建筑造型、使用功能和景观环境设计上开拓创新和改进管理,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
按可行性研究上的要求进行设计,力求做到技术上先进,功能上满足需要,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而要做到这点,最主要是和采用主要的方法就是采用设计招投标,综合评定设计方案优劣。设计方案评定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必须处理好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的关系
2、必须兼顾项目全过程费用
3、必须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
4、必须节约用地和能源
通过方案设计招标,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从中选择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技术方案。
实行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
由于当前设计单位普遍经济观念和市场观念淡薄,“重技术、轻经济”,设计节点把握度差,常导致赶工期、轻质量、各专业图纸矛盾多、细部设计缺失等问题出现。加上设计费的取费标准一般按建筑面积或投资额计算,不利于设计单位加强成本控制意识,浪费较大。
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设计任务书或投资估算上规定设计限额(造价、主材消耗指标,如每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用量等),并和设计费挂钩,同时尽可能实行设计监理制度,建立奖惩考核激励机制,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克服那种只顾画图、不顾算帐的倾向,变“画了算”为“算了画”。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和同地区其他楼盘的经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限额设计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工程项目投资目标管理的过程,即目标分解与计划、目标实施、目标实施检查、信息反馈的控制循环过程,全过程详见下图:
限额设计工作流程
限额设计的主要内容:
投资决策阶段要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合理确定设计限额目标。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家主管部门核准投资总额的重要依据,经过批准的投资估算是下个阶段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投资的目标。
初步设计阶段要重视设计方案比选,把设计概算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限额内。这一阶段主要是解决建设项目经济和技术问题。在限额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限额在控制工程量下进行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控制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工程量和设备、材料的控制。
工程量控制为施工图设计阶段限额设计的重点。控制的工程量标准是经审定的初步设计工程量,并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不得突破。
限额设计应贯穿于设计工作全过程。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
限额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应熟悉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照项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预算,从而避免设计人员为了设计上的工作方便或是为过分保护自身设计不出问题而不惜加大设计的安全系数,以牺牲业主方的工程造价的控制为代价。
因此,设计公司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成本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设计标准一定要与项目的市场定位相适应,不要一味追求高、新、美,不要多余的功能和多余的承重力,积极推行合理成本、利润下的设计价值前期控制,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加强对设计图纸的会审与审查
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查。设立专门的审查部门对设计单位设计的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防止设计粗糙。比如某装饰工程,因为其设计图纸不够细致认真,造成设计4KW的电线本用6m2就够用的了,却设计成了16m2电线,投标单位却通过看图知道这里设计错误了,日后施工过程中肯定是重新变更的,所在在该项目上投标单价比较低,待日后设计变更时再要求新的单价,从而造成了工程造价不必要的浪费和给了投标方不平衡报价的机会。
加强对设计概算的审查。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全部投资的文件,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实行建设项目投资包干、签订承发包合同的依据,包括建设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等的全部建设投资。
加强对施工图预算的审查。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按照各专业工程的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工程量,并考虑实际施工图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案或方法,按照现行预算定额、工程建设费用定额、材料预算价格和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费用计算程序及其他收费规定等,确定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及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技术和经济文件。
深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
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价值工程是运用集体智慧和通过有组织的活动,着重对产品的功能分析,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掌握“功能提高,造价降低;功能不变,造价降低;辅助功能在允许幅度内降低,造价大幅度降低;适当提高造价,功能大大提高”的原则,才能在限额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最终推出最佳设计方案。
价值工程的运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新阶段、实施阶段,其中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在设计阶段成立价值工程工作小组,小组负责对设计单位价值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和监督,并对设计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明确工程技术目标和投资目标,寻找设计挖掘的可能性。(2)要求设计单位提交价值工程工作计划,对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审查,提出修改计划的要求。(3)要求设计单位定期提交价值工程实施情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工作内容的分配、设计工作进展、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结果等。(4)审查设计单位提交的实施情况报告,对价值工程推广效果不良时提出更改要求。(5)针对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成果,组织专家、设计人、审核人召开价值工程专题讨论会,确认实施价值工程的机会,提出通过修改工程设计而节约工程造价的建议。(6)聘请专家组成价值工程评价小组或聘请设计咨询机构对设计进行审查,提出改进设计而降低造价的建议。(7)督促价值工程专题讨论会建议或专家小组及设计咨询机构建议的实施。(8)设计任务结束时,组织设计人、审核人召开价值工程评价会议,对价值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形成价值工程报告。
在建设项目设计中运用价值工程可以优化设计,在保证产品功能不变或提高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降低成本约25%~40%。
由此可见,价值工程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但大量事实证明,它在工程设计中对于控制项目投资,提高工程“价值”,是大有可为的。特别是随着“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的尝试和推广,价值工程会越来越显示出它对控制项目投资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
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
通过合同的约束性来控制成本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手段。在设计合同的签订中,首先要明确设计单位提供房地产开发企业认可的设计进度及付款计划(付款与设计的进度,质量等挂钩),并明确延期的赔偿责任,甲方按合同对设计的质量与进度进行跟踪。
同时在签订设计合同时,针对目前多数设计单位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随心所欲的现象,应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5%)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同时在合同中明确要求设计单位提供设计概算及电子版设计图纸。
为控制设计起点的建安造价,甲方在项目成本估算的基础上要求设计单位控制好单方造价的上线,避免到全部设计成果完成时才发现与目标成本控制要求相差甚远的情况发生。
案例分析
1、项目概况:某综合性办公大楼,主楼36层,地下两层,屋顶标高139.7m,首层5.5m,2~5层4.8m,1~5层为商业及餐饮服务,21层为避难及设备层,层高5m,其余为办公用,层高3.6m。抗震设计按基本烈度8度考虑,H类场地土。
该项目原设计者采用的方案为钢筋混凝土外框内筒结构,平面为圆形(外直径44m),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具有很大的抗侧刚度和强度,承担大部分水平荷载。在纵横两方向的外圈设置8根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可承受部分剪力。另外在角部布置8根圆柱,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为加强整个结构的抗侧刚度,减少层间及屋顶侧向位移,在21层和35层,设置了两道刚性层。
2、原设计方案:主要构件尺寸为:核心筒混凝土厚度从600mm逐渐减少为400mm;巨型柱断面尺寸从2500mm×1300mm变化为2000mm×1300mm;角部8根圆柱断面从1500mm变化为1300mm;主要框架梁尺寸450mm×650mm,400mm×700mm。
经过结构计算,方案结构自振周期最大为3.145,顶点层间最大位移如表所示。为了考察其功能水平,将规范中框筒结构的限值要求同时列于下表中,便于对比。
结构方案计算结果
3、对原设计方案的评价:由上表中可看出,本项目由抗震控制,风荷载作用下位移很小,说明结构刚度很大,与规范要求相比还是比较保守和安全的。
该方案为典型的框架――筒体结构,受力明确,传力清晰。框架柱部分的结构面积,底层柱为40.13m2,顶层柱为31.41m2。结构占用的面积较大。
4、结构改进方案:根据钢筋混凝土的适宜高度的规定,该方案采用筒中筒可能更经济。为此提出接近于筒中筒结构的改进方案,即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不变,外框架柱改为30根1000mm×1000mm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框架梁尺寸不变。
经过结构计算,新方案结构自振周期最大为3.035,顶点最大位移和层间最大位移如下表所示。套用筒中筒结构的规范限值,也同时列于表中,便于对比。
新方案计算结果
5、对结构改进方案的评价:由上表可见,计算结果也满足规范要求,而且从抗侧移角度看仍有潜力可挖。功能分析:改进方案类似于筒中筒结构(开洞率为66%、柱间距为4.6m),能较好地满足抗侧移的功能要求。无论根据何种结构的规定限值,方案都满足要求。
6、两种结构方案的经济对比
改进方案外框架的结构面积:
底层柱:1m×1m×30=30m2,比原方案减小10.13m2;
顶层柱:0.8m×0.8m×30=19.2m2,比原方案减小12.21m2.
假定内核心筒和楼屋盖系统保持不变,仅考虑结构体系改变而引起的外框柱子的变化,方案改进前后的对比如下。
(1)柱子截面面积减小,结构面积减少:若每层平均减小11m2,则36层总计可以减小结构面积约400m2,即增加净使用面积400m2。
(2)柱子截面的减小,也同时意识着钢筋混凝土材料消耗减少,每层平均按11m2计算,结构总高度139.7m,总计可以减少混凝土用量1540m3;成本按每立方米费用1000元/m3计算,总计可节约成本约150万元。
(3)由于混凝土用量减少,使得结构重量减轻,荷载降低,共计减少荷载:1540m3×25KN/m3=38500KN。因此可减少桩的数量和底板厚度等基础造价。
7、结论:此案例表明,用改进后的结构体系能更有效地实现功能要求,降低造价,增加使用面积,改进方案的价值得到提高。
结束语
规划设计阶段是工程成本的重点和关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成本的高低,同时,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和成本管理人员应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比如收集和分析开发项目所在区域的各项控制要素,如区域周边的市政状况、市场和产品的定位要求、主力客户群和户型配比等。并对项目的定位、产品的购买人群、对规划设计中的布局及建筑风格以及对各种套型的大小及套型比例等要求要明确。为设计提供了有用的第一手资料。
综上,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核心工作之一,而规划设计阶段具备项目成本的最大可控性和最大决定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益,规划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控制应以规划设计阶段为核心。
参考文献:
地产王牌成本控制手册/决策资源集团房地产研究中心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周和生、尹贻林主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董士波编著.沈维春主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二)/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1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组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的优选是方案设计阶段主要的任务,对建设场地进行选择、对建筑设计进行选择、对工程总平面设置进行选择等,在对这些方面在进行选择时要要充分考虑建设工程投资效果的提高问题,在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确保经济更加合理、技术更加先进,并且在选择时要对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加以考虑。总而言之,在选择最优方案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设计构思要具有超前性,使其项目更具好的卖点,并且花费一定的时间为房地产项目塑造良好的形象;(2)将建筑风格要策划好,所策划的建筑风格一定要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能够体现一定的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具有这样的个性有利于楼盘的销售,节省了一定的销售成本,但同时还应该对建筑风格的投入的增加与其对项目价值提升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考虑,选择的建筑风格一定是性价比较高的;(3)对建筑平面进行合理布置,房地产市场需求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建筑平面布置和户型,规划设计应该对建筑物的性质、客户的活动特点、用途进行充分考虑,从而实现建筑的合理布局,既要将面积利用率提高起来,又要合理布置其使用功能。对于住宅的平面布置,可以尽量使外墙周长和建筑面积之比缩小,在确保建筑功能和质量的情况下,加大建筑进深对成本的降低有很大帮助。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
结构是建筑的骨架,结构成本占整个住宅房地产项目成本的比重较大,所以也应注重房地产开发项目结构设计中的成本控制。首先应根据建筑层数和使用功能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一般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三者的成本依次降低。建筑的基础选型对造价影响也很大,应根据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和真实的地勘资料,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既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也要最大限度地控制建造成本,还应认真选择持力层,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超深或返工现象。在有的结构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对配筋及截面不进行单独计算而统一配筋,以减少其设计计算工作量,这样必将会造成浪费,因此要对标准单元的样板截图及配筋图进行优化,应控制好梁的配筋方式对成本的影响;还应合理布置剪力墙,太长或太短都会增加成本。基础与地下室的设计,应考虑满足建筑物整体性的要求,还应尽量满足便于施工、降低造价的因素。通常一层地下室面积对应的是底板和顶板共两层板的费用,而两层地下室面积对应的是底板、中间楼板和顶板共三层板的费用,因此在不考虑对侧壁、土方量及支护的影响的情况下采用两层地下室更省钱。对于转换层,应根据所属地区震级、使用功能、楼层高度、结构布置情况和施工难易程度来灵活选择其型式,如梁式、箱形、实体板式、桁架等;并合理选择转换层结构的模板支撑方案、钢筋的连接和绑扎方式,这样能有效地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水电设计阶段
水电安装设计与建设成本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处理好水电安装设计,那么建设成本很有可能增加,还有可能对后期的物业管理留下隐患,因此,对房地产项目中的水电设计环节中的成本控制一定不能忽视掉。一般情况下,对于高层住宅低区而言,在给排水设计时尽量采用市政管网压力进行供水,但是有些高层建筑的外网压力不足,此时可在底层设调节水箱的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这种方式不仅对建筑面积起到很好的节省作用,而且还对运行的电耗起着节约作用,并且还可减少全自动系统的运行管理费用,整个系统深受广大用户的亲睐。在建筑排水管网系统中,应将排水标高控制好,避免返工现象发生;应该精确计算室外排水坡度,对埋深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工程量得以减少。在电气设计方面,供电电源及电压的选择应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根据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来设置电源数量,一般高层建筑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电气设计还要注意机械设备的选型,如中央空调及电梯等,它们既影响到前期一次投入,还影响到后期的运营成本,所以应按照先进性、合理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来选择电气设备。水电安装设计还应考虑到与其他专业的协调和配合,避免重复施工或增加施工的难度。审图过程中要核实设备和主要材料有无缺、漏、错,对其可行性进行把关,应考虑能够方便施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降低能耗,并对设计方提出合理地建议和意见。
环境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房地产开发时环境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环境设计的楼盘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可以看出,目前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设计朝着公园化方向发展。在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地形进行建筑布局,尽量做到依山势形成半坡建筑,依水势形成泊岸建筑,这样既减少土地平整费用和减少土方的二次搬运费用,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建筑原貌,使得景观设计更加亲近自然,取得最佳的景观效果。水景设计尽量保持原生态水系,尽量减少人工水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此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还要对天气气候条件进行充分考虑,从而以此为据选择出最合适的建筑体形。
参考文献:
[1] 杨旭辉. 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成本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 2010,(02) .
篇8
【关键词】房产开发 成本控制 质量管理
1 前言
随着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消防、可靠性、防噪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以科学的方法工作,同时房地产企业要以房地产需求、市场的把握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理念为基础,大量运用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系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加强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管理。房地产开发工[1]程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关键在于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和投资决策阶段,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正常运行,提高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尽可能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不受工程质量,利用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理念进行商业化、城市化的设计,进一步计算出现代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制及管理。
2 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使得工程项目增多,人们都普遍注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因为从表象上看,工程造价控制对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形成于施工招标投标阶段,而占用大量重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主要在施工阶段。
2.1 根据市场物价信息,以及同类建设所反映的成本情况,建立一套成本低和效益好的房地产企业工程最佳方案。而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所追求的是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和价值。一个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方案是否经济可行将直接影响[2]到整个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制及管理。大量的事实证明,整体的房地产开发在施工过程中,前期投资项目估算的偏差,造成房地产工程在施工成本的的投资效益地下、三超现实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失误也往往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投资超额留下活口。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就已经埋下了隐患。由此可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是决定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投资决策的实质是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工程成本注意资料的积累,工程前期的设计、决策等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为决策层做好正确的投资和决策服务。
2.2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成本控制和管理得不到建筑方的重视,甚至不配备职业的技术人员,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成本控制中,给建设工程带来很大的风险。对其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致力于满足房地产开发工程成本质量管理要求的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材料的涨价给成本带来风险, 那么我们要根据市场规律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该风险的发生,投资决策阶段对房地产开发工程成本设计影响整体工程的完全质量,因此,各阶成本管理设施建设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实施,合理投资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合理利用工程成本控制和管理规划。
3 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整体的房地产开发工程中,工程成本控制是在管理措施与控制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是一个关键和重点,因为尽管设计费在房地产开发工程全过程费用中,在明确的质量目标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的目标。由于设计人员仅仅根据常规的做法,没有对地质进行充分的计算和分析,就采用石粉回镇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实际工程实施情况看,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设计思想保守;对工程成本控制认识不清,甚至有些工程控制和管理方面不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工程控制和管理人员只管算数不管技术方面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控制和管理。所以房地产开发工程控制质量好坏影响到整[3]体工程的质量,把经济和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的控制设计变更,保证工程顺利和高质量的完工,使房地产工程控制及管理得到有效控制和发展。
4 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的阶段不同,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重点也不相同,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监督。房地产开发工程由于工程材料投资比例较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首先依据工程成本管理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材料分类,杜绝使用劣质施工材料;其次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对工程预算进行检查和分析。监理工程师要了解材料供应商的生产和质量;在材料进场后,监理人员要认真检验,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不予验收,确保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
5 结尾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确保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及管理系统的质量和可靠的安全。因此只要加强责任心,做好成本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规程办事,密切注视工程重要部位以及质量通病易发部位,利用市场资源进行商业化、城市化的设计,提高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制及管理。
注释:
1.李玲玲.房地产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09(06) 69-78
2.阮艳超.房地产项目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分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15)102 -110
3.陈诗操.房地产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 科技资讯. 2010(27)59-70
参考文献
[1]李玲玲.房地产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6) 69-78
篇9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发展到日益成熟的地步。
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
园林工程项目是工程项目分类中的一种,而园林工程建设又是集建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可能是一个园林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
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如下特点:即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隶属于建设项目。它的任务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它的产品具有多样性、固定性、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它以园林施工企业为管理主体;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生命性强,养护时间较长且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才会达到预先设计的效果。
二、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项目部设置的原则
施工项目部设置的原则:其一,高效、精干的原则;其二,责、权一致的原则;其三,命令一致的原则;其四,协调原则。
2、施工项目部组建形式
2.1 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整个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由公司下属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分公司经理即为现场施工项目经理,分公司下设多个施工队。这种形式适用于小型的园林工程。其特点是施工项目部相对稳定,任务下达后,很快即可运转,工作易于协调,而且职责明确,职能专一易于实现一元化领导,但是,不能适应大型项目管理的需要。
2.2 对于大型综合园林工程,适合矩阵制,施工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可由企业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使多个项目与各职能部门有机结合。该形式的特点是:不同部门专业人员汇集在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密切合作,有利于工程施工难题的解决;矩阵制中的每个成员虽然接受双重领导,但是强调施工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有利于目标实现;可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施工项目部具有弹性;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的同时,可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决策问题集中,管理效率高;企业各职能部门保持稳定,施工项目部随项目施工完毕而结束,是临时性的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在施工项目结束后,便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有利于施工项目部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
园林施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施工的现场管理比较混乱
园林施工现场的成本预算需要很强的执行能力,但其在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园林工程施工现场没有受到重视,园林工程并没有规划为市政工程从而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园林工程项目的财务会计人员往往会忽略了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园林企业缺少监督机制,以致施工现场的管理秩序混乱,例如现场的施工材料随地胡乱摆放,加大了材料的损耗,同时也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成本,使得成本管理与控制更为困难。加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预算执行力不强,使得成本管理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2、园林工程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欠缺专业技能,业务水平不高
园林施工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在财务操作上的业务水平不够,且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管理监督力度不够,管理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财务工作人员要具备国家会计资格,这样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在财务会计预算时,理论水平与实际业务能力有很大的差距,在处理会计问题时缺乏必要的依据。
3、园林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不重视
一些园林施工企业对阶段性成本核算都不够重视,这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这一问题使得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与控制上存在着成本不均衡的现象。成本核算要体现在园林施工的各不同施工阶段,根据每个施工阶段的特点,对各方面的成本支出会有所不同。
园林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
材料数量控制
各施工单位处理数量的材料控制,环境美化工程也不例外。要确保符合设计规范和质量标准,材料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材料定额管理、计量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的手段,避免返工,有效地控制材料的消耗物质。材料供应范围和供应一般通过工程承包。通常根据石图预算,交付的施工进度,施工单位按照固定数量进行预算。然而,在结构中,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会发生种数量和工程造价的增加或减少。因此,该项目的材料,必须根据最终工程结算调整。
2、材料费控制
项目的材料成本在成本控制中是重头戏,一般占了工程总成本地50%-60%。要想做好工程成本的控制,在材料成本这一环节上必须要控制好。由于市场波动,供货的渠道很多,在选购材料的时候要坚持“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原则,以信誉好且最优惠的单位来作为交易的对象。各层次的责任人根据公司及项目部采购的权限要分别的来承担各自责任,建立材料单价的逐级审核制度。预算员在整个工程的施工预算及工料分析完成的基础上,按照详细施工计划来编制和下达定额的任务单,项目的负责人在核实和签字后交会计、工长、保管员和材料员各一份,定额的任务单在工作日、耗材的规格和种类方面要明确的完成。材料员按照工料的分析表、材料的汇总单以及定额的任务单计划的采购,以确保工地用料的需要。 材料的大批量采购必须项目的负责人、材料员、预算员、会计共同的来把关,共同的来签订合同,坚持按照出厂价格来采购,并按照工程的进度来分期分批的送货,要尽量的减少库存,以免造成损公肥私、资金积压、中饱私囊情况发生。材料进库的时候,材料员、工长、质检员和保管员要共同的来核对数量,检查质量并办理入库的手续。材料领用需要经过工长的同意,使用的人员凭出库的存单签字来领用,保管员要严格的按照任务单的限额领料。若材料的需用量超过任务单的用量,要由项目的负责人、工长、预算员查明原因,补单且审批以后才可发放。每月终或部分工程结束,保管人员要把材料的消耗表和任务单一同交财务,若出现出库的数量超过了任务单的定额数量,保管人员要负责赔偿。
机械设备成本控制
园林工程中,机械设备费用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7%,虽然不多,但是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不重视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机械设备所占费用比例大幅上升。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及其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确定采用何种机械设备时,首先应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费用的高低和是否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在具体选择机械时,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按照参数合理、生产率充分满足需要和费用少、经济效益高的原则进行。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流水施工和工序搭接的需要,往往会出现某些必然或偶然的施工间隙,影响施工机械设备的连续作业;有时,又因为加快施工进度和工种配合的需要,造成施工机械设备日夜不停地运转。因此,必须以满足施工为前提,加强机械设备的平衡调度,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此外,机械利用率的提高,还会受到机械设备完好率的制约。因此,除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和平衡调度以外,还要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实施施工项目的目标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施工的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握好园林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杜绝工程管理漏洞给园林施工带来的损失,保证整体景观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武巧民.浅谈园林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8).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阶段;影响因素;成本控制
1影响高层建筑成本控制因素的分析
在高层建筑的工程实践中,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有很多,各个因素之间也会产生交叉作用,使得工程整体成本产生波动。其中,建筑的平面布局、层高层数、建筑材料类型、结构形式等内容是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在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设计师应适当考虑对建筑成本的控制因素,给予充分关注。
1.1建筑平面布局因素
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在相同建筑面积的情况下,不同的平面布局会使建筑在工程建设时产生明显的成本差异。现今高层建筑平面布局的主要类型包括L形、T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在此四种类型基础上产生的附加类型等。这些不同的布局形式,在外墙面积、建筑内外装修面积、墙身基础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不同,这是形成成本差异的重要因素。其中,L形和T形布局虽看似有效提高了平面空间的实际利用效率,在墙体面积、墙身基础等方面降低了工程建设投入,但其施工过程相对复杂,则可能造成工程实际建设成本的增加;在如今建筑平面布局越来越多样化的背景下,反观平面布局相对简单的正方形和矩形的布局类型,因其其造型简单,易于施工,成本自然更为经济合理。因此,在高层建筑方案的设计实践中,应预先考虑到建筑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在充分满足客户对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下,通过合理选型,控制工程成本。
1.2建筑高度因素
根据高层建筑建设成本统计数据可知,在每层建筑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建筑总层数增加,会导致整体成本的相应提高。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为满足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与结构安全性,建筑在地基、梁柱等承重构件等方面的投入将大幅增加,建筑内部竖向承重构件,如框架柱、剪力墙的增大、增厚必然会导致房间内部的使用面积下降,造成事实上的建筑单方面积成本增加。
同时,建筑层高的加大也会使建筑配套的电气设备、给排水管道、电梯、楼梯、墙面粉刷、其它装饰费用等附属设施增加,这些将同样造成整体成本的上升。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层高的增加会使总规模变大,其施工材料与工程设备运输的成本也会增加,这是一种成本造价控制的隐性影响因素。尤其对于高层住宅,适宜的建筑层高能够有效节省成本投入,控制住宅能耗,出于使用者对通风、采光、居住空间感受的考虑,住宅建筑的层高设计为2.7-3.Om之间较为合理经济。
1.3建筑材料类型因素
建筑材料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总投资。在建设项目的总成本中,材料费达到项目总成本的50%-70%,比重较大;而钢筋、水泥、混凝土在建筑材料里又占有较大比重,对项目成本的影响极大。不同的钢筋型号、水泥标号和混凝土等级,在价格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设计阶段,必须避免设计人员为保险起见,超筋配置,擅自提高混凝土等级等做法,这些都将直接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
1.4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因素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常见的主要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这些不同的结构类型,会根据平面布局、建筑高度、建筑体量等要求应用在相应的建筑单体中,如果应用不当,将对建筑整体工程造价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结构选型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建筑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充分论证,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项目的总成本。
经过上述分析确定,影响高层建筑成本控制因素主要来自这四个方面,在设计中应提前考虑此四种因素。合理的建筑平面、适宜的建筑高度、正确的结构选型以及便捷高效的材料应用将会有力控制建筑成本,提高整体效率。
2高层建筑有效控制成本的主要措施
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在以上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成本目标,以此保证工程整体成本处在合理范围内,有效避免出现超额超限等问题,是高层建筑控制成本的重要方法。设计阶段有效控制成本的主要措施如下:
2.1在工程设计初期加强控制预算的意识
首先,在设计初期,设计方有责任引导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做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设计阶段控制好投资的额度。一直以来,投资方都是通过设计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对设计方案作出评价,这就导致方案评审只注重方案的表面性和美观性,忽略了合理性和经济性,而选中的方案在后期的建筑实践中困难重重,投资方的投入也会捉襟见肘。
第二,设计人员自身应具有对建筑经济性的必要认识。设计者应具备一定的成本估算能力。除对于建筑平面和建筑高度的合理把握之外,对于使用的建材,其价格和性能以及施工的成本和结构选型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提供最合适的方案。如果设计过于冒进,会出现梁柱断面不够,需要加大而建筑空间已经非常局促、无法变更的尴尬局面,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重做;相反,如果设计过于保守,则有可能出现配筋过大,构件笨重等问题造成浪费。而这些都会造成建筑项目成本的大量增加。
2.2采用限额设计理念,完善奖惩制度
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限额设计就是要求设计师根据既定的预算成本进行项目的设计工作。总的来说,它包括了预算成本控制的初期设计、概算造价控制施工图纸设计、施工图纸的预算以及造价控制等方面的专业设计。在大力实施限额设计的时候,还要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比如,在能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功能不被降低的条件下,在设计实践中加入新的材料、使用新的设备为整个工程节约了成本,应进行表彰和奖励。但如因为设计者盲目尝试新的技术而造成工程的投资费用超出了预算,则应该给予惩处。
2.3全面运用价值工程学,进行设计优化
价值工程学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科学的优化评价方法,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析产品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实现以最低成本保证产品的功能价值。这门科学的主要原理是关注使用者的需求,以他们的功能需求为基础,对他们进行彻底、详细的分析,力求设计的最优化。利用最低的造价创造最优的方案,在满足使用者各项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采购和实施成本。
在工程设计的初期,我们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研究对象,比如增加土地的利用价值、增加绿化和公共面积、装饰、维修和保养等,逐一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探讨。参照使用者的核心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在设计中,着重强调重点部分,推动工程朝着核心目标前进,增加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我们应借鉴价值工程学的原理,采用这项原理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将会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好预算。
2.4积极推行设计招标与设计监理制度
在现阶段,设计招投标的推广和发展对建筑市场来说是很大的改革创新,对设计方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和机遇。设计招投标将促进各设计单位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设计的过程将变得更加完善和科学,并且能够大大节省工程的预算成本,对于高层建筑这样的中、大型建筑,成本控制是设计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招标,可以全面地监督项目的整个过程,防止和减少错误的发生,能够有效地指出其中的错误并且改进项目工程,这将大大的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水准。
设计监理制度的要点在于预防为主,事前管控,紧抓事前控制、过程中控制和产品控制三个关键环节,确保工程全过程的有效控制。设计过程的有效控制,属于从工程建设的源头开始控制,对于成本的减少,避免浪费起到重要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成本管理是一项贯穿于项目设计、施工、审核等多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其中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对于工程整体造价的管控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设单位通过限额设计来控制各专业各阶段的设计成本,通过审查设计和施工图纸来避免设计错误和设计浪费,使工程成本得到合理使用和有效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或者高层建筑群来讲,由于这些工程一般均投资巨大,成本控制成为项目成败与否的关键部分!有效的成本控制才能保证资金物尽其用,是保证施工质量、打造优秀建筑作品的基石。对于设计者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以带有前瞻性的眼光,运用科学的态度,以丰厚的专业知识为底蕴,设计出性价比最优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杨N瑜.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李颖.住宅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制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