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龄教育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幼儿;混龄;教学活动
(一)提供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一起的交往环境
现在的小孩子大多数比较喜欢和大孩子玩,混龄的教育就是大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活动。提供了一种能让幼儿和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环境。年龄大的孩子充分展示了自我,同时也学会了照顾弟弟妹妹。这些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很难学到的。
(二)培养独生子女的交往能力
独生子女存在任性、自私、独立性差等个性问题,打破了常规的平行班,在混龄班的活动中为独生子女能创造了一种类似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机会。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异龄儿童交往环境的缺陷,有效抑制自私、任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交往能力低等不良特征的产生。
(三)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在幼儿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意思时,他们往往是用单音加手势来表达,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则恰好能被年龄在三四岁之间并刚刚克服语言困难的孩子们理解,这是大人所不能办到的。因此在混龄孩子们的社交圈里,他们会把不同家庭的习惯表现出来,从而丰富孩子的语言结构和表达能力。谈起混龄教育,在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也提出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这恰恰强调了幼儿园阶段行为习惯和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混龄教育中的幼儿,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年龄小、能力低的幼儿总是能通过观察、模仿年龄大、能力较强的幼儿从而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混龄幼儿直接的互动对其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蒙台梭利看混龄班:混龄班有利于儿童交往、合作。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砀容易,而且不感到受压抑。年长的儿童不但可以巩固加深自己的知识,还将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会被年幼者重复,从而督促自己要为年幼者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
(五)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西安心理学会会长尚华认为,孩子们得不到被人需要的快乐,也没有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且大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混龄班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群体生活机会,培养孩子团体意识,有利于孩子心智成熟,这样孩子比较容易适应集体生活,使他们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二、混龄教育的现状
综观我国的混龄教育(我国以前一般称之为混合班),也有许多年的历史与经验,但是我国的混龄编班主要出于以下原因及考虑: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幼儿园所需的房舍、师资等条件匮乏;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村落之间的距离较远,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无法集中入园;受国家市场经济政策的影响,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以及职工下岗等原因,使一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园出现了招生不足、或师资缺乏的情况。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儿童无兄弟姐妹的情况已经引起了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家长的思考,所以在一些专家的指导下,也开始出现了积极的混龄教育研究,但付诸实践的几乎没有。
研究表明,混龄教育的组织模式为幼儿创设了更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发展。因此,当目前我国独身子女社会化成为一个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时,许多城市幼儿园开始了混龄教育的探索与尝试。然而与城市幼儿园相比,我国的许多农村幼儿园却依然由于受到生源、师资、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被动采取混龄编班的组织形式。本研究试图深入实践中去调查处于这种被动局面中的农村学前混龄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可行性建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意义仅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和空间等资源来缓解客观问题,而未能实现对混龄班中幼儿不同能力和经验的有效使用并促成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合作以及这种合作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教育者对混龄教育缺乏正确的理念和认识;(二)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目标制定未能突破传统同龄教育模式的限制;(三)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内容选择缺乏适宜性;(四)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存在较大的“同龄化”倾向;(五)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评价理念滞后;(六)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缺乏有力的师资支持。鉴于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现状以及混龄教育的自身特点,本研究对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理念革新、混龄教育的目标制定、混龄教育的内容选择、混龄教育的实施、混龄教育的评价理念以及混龄教育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三、混龄教育的方法
对学前教育的师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作为一名混龄班的教师,不能象以往那样地带领儿童,她必须学会与儿童交往,善于观察儿童,能根据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又能针对全体的共同特点进行教育;她还要能够运用各种方法使班级儿童异龄互动,共同促进,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传统的集体教育的形式已明显的落后。
混龄教育中更多地需要采取开放式的、个别化的教育,让儿童能够自由地学习,充分地思考。
“儿童教育儿童”。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教师教育儿童之外,要充分地运用“儿童教育儿童”的方法,如同龄促进、异龄促进、角色换位等,使每个儿童身心同步成长。
篇2
关键词:体育游戏;保教结合;健康;兴趣;安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64-02
“健康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许多教育家都对此做出过精辟的论断,其中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有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是促进幼儿健康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园是一所以体育运动为特色的幼儿园,为落实《纲要》精神与要求,我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对多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寒冷的季节时,人体免疫力下降,幼儿容易因季节的寒冷变化而患病,在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时,对幼儿的保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园在寒冷季节开展户外混班体育游戏的保育工作谈谈几点做法。
篇3
[关键词] 血铅水平; 铅中毒; 0~5岁儿童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147-01
近年随着对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的重视,铅暴露对儿童生长发育、智力、行为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辽宁省普兰店市0~5岁儿童铅中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于2005年5月~2006年4月对1197名儿童进行血铅检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5年5月~2006年4月在我所儿保门诊体检共计1197名,其中男童669名,女童548名。
1.2 方法
(1)标本采集:以无铅酒精彻底擦净取血部位,弃去第一滴血,准确吸取40μL末梢血,加入血铅测定专用稀释液,立即充分混匀,当日测定。(2)血铅测定: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实验的标准曲线r>0.99,在测定样本前和每间隔20份样本测定血铅质控品。(3)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检验及t检验。
1.3 评价标准
儿童血铅浓度100μg/L者,无论有无相应的症状或生化改变,诊断为铅中毒。
2 结果
0~5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1197名儿童铅水平(67.33±37.57)μg/L,铅中毒检出率为17.16%。男女性别间比较,男童血铅水平为(69.43±38.20)μg/L,女童为(67.33±37.85)μg/L。血铅水平男童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t=2.62,P
3 讨论
3.1 辽宁省普兰店市0~5岁儿童血铅水平
近年来,国内外对铅中毒的研究认为铅对机体毒性作用是0阀值的,即任何水平的血铅均可造成机体损害[2]。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范围的儿童血铅水平调查,据近5年国内散在报道推测,在我国没有明显工业污染的普通市区约有10%~30%儿童血铅超标。本次调查表明,0~5岁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67.33±37.57)μg/L。铅中毒检出率为17.16%,与翟连臣等[3]的研究结果相近。
3.2 不同年龄及性别儿童血铅水平
所调查儿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以~2岁组、~3岁组、~5岁组较高。男童较女童稍高。各年龄组间铅中毒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证明,婴儿出生后第1年内血铅水平呈节节上升趋势[4]。3岁前随年龄增加血铅水平也略有增加,3岁后渐降低,本次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2岁至~5岁组儿童血铅水平高,可能与此组儿童有较多的手-口习惯行为,其活动与呼吸带正好处于铅积聚较多的范围有关。男童的活动度要比女童高,其卫生习惯比女童稍差,这可能是男童较女童血铅水平高的原因。
3.3 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相关因素
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相关因素包括儿童居住环境、父母职业铅接触、饮食习惯等,因此应加强防止儿童铅中毒的健康教育,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或避免铅对儿童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马书军. 2~6岁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和铅含量的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63.
[2] 谈藏文. 北京城区505例学龄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4):340.
[3] 翟连臣. 0~5岁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45-3146.
篇4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健康教育;家庭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3-3548-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哮喘的治疗是长期、持续、规范的,故做好患儿的自我管理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1]。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向病人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病人及家属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它贯穿于对病人护理的全过程[2]。我院2005~2007年收治儿童哮喘37例,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减少患者再次住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患儿,女23例,男14例,年龄0.8~6岁,平均3岁,均符合哮喘相关诊断标准。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教育家长:哮喘病的防治重在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婴幼儿一旦出现喘息症状,要及早送往医院诊断,以便给予合理、正确的治疗。再次就是早期治疗,哮喘的本质是变应(过敏)性炎症,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尚处于功能性改变的可逆阶段,吸入激素,缓解症状,可阻止炎症病变发展到结构性改变的不可逆阶段。
2.2 建立病案:帮家长为患儿建立“病案”,通过细致观察,把孩子每次哮喘发作的时间、地点、轻重程度和发病当天的天气变化、周围环境等记录下来,注意孩子当时的情绪,有无接触化学物品,有无疲劳或剧烈活动,以及其它特殊事件,从而逐步积累经验,以便找出与哮喘发作有关的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避免。
2.3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属于特异性体质的婴儿接触过敏原越早,时间越长,其发病就可能既早又重。(1)室内要清洁、通风,严禁吸烟;(2)尽量不用皮毛、丝棉、羽绒等制成的被褥;(3)桌上、床下等处的灰尘要经常打扫;(4)家里不要养猫、狗、兔子等动物;(5)在花粉飞扬的季节,要减少户外活动;(6)不要在孩子的生活场所摆放油漆、化学药品、汽油、有浓烈气味的化妆品等;(7)不要在孩子面前抖面袋、拍打灰尘、拆毛衣等。(8)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如果每年能带小孩到农村或空气新鲜的山区度假一段时间,对哮喘的控制将大有益处。(9)在感冒流行季节,每隔2~3天用醋或艾条熏蒸居室,或加服一些抗病毒中药,可以预防流感引发哮喘。
2.4 注重饮食调整:对哮喘患儿总的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营养平衡。可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少吃过甜、过咸、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尤其是对辛辣、煎炸,肥腻之品要忌食,尽量不吃含添加剂、调味品太多的食品。体质较虚弱的哮喘儿,当病情稳定时,可辅以必要的食疗方法,如“核桃捣烂与蜂蜜混匀后,每日服1匙;蛤蚧去内脏及眼后与肉末蒸食,每周1次;或者食用白果炖鸭等,都可起到补虚、润肺、止喘等效果。
2.5 注意生活习惯,牛奶、鸡蛋、大豆是容易引起小儿过敏性哮喘的食物,一旦发现某种食物能引起哮喘,就要立即停止食用,其它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品还有鱼、虾、螃蟹、葱、韭菜等,也要少吃或不吃。但高蛋白食物长期禁食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由于大多数食物的过敏都可在2~3年之内逐渐消失,所以发现儿童对某种食品过敏时,停食6~12个月后,还可以试着再次进食,如不过敏就不必禁食了。要养成按时睡觉、吃饭、排便的习惯。不嗜食过甜、过咸的食物。
2.6 教育家长鉴别症状:患儿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特点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而滥用抗生素,贻误治疗,使病情迁延。而慢性咳嗽一般持续 3 周以上,尤其困扰孩子及其家长。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 过敏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咳嗽一般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白天反应不是很明显,家长往往以为是因着凉感冒引起的不太在意,或是一味给孩子用抗生素和止咳药,其实,孩子此时很可能患的是过敏性咳嗽,也称变异性哮喘,时间长了,就可能发展成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因此,对于儿童过敏性咳嗽的提前预防、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
患儿过敏性咳嗽的常见症状为:(1)一般不发烧。(2)吐白色泡沫痰。(3)喜欢揉眼睛和鼻子,爱抓头皮。(4)睡觉时爱出汗,不安分,喜欢蜷曲着睡。(5)多以咳嗽为主,不喘。
秋冬季气温变化明显,早晚温差大,儿童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家长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生活中应注意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应及时为孩子增添衣物,同时衣物要经常晾晒消毒。
2.7 加强体质锻炼:加强锻炼能促进哮喘患儿的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温度和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还能促进食欲,有助保持精神愉快,加快身体的恢复。耐寒力锻炼对哮喘很有好处,但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夏季时参加游泳,冬天选择晨跑、晨操、打球等项目。尤其是冬季,可安排每天1~2小时耐寒力。其次是平时要常进行肺功能锻炼,如练口琴、吹气球等,再就是多唱唱歌、大声阅读也是非常有益的。当然,锻炼计划一定要循序渐进,在有关专家指导下进行更好。
2.8 保持良好的情绪:因为哮喘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常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因此家长应特别注意调节患儿的情绪状态。由于哮喘属慢性病而且易反复发作,家长应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训斥和恐吓,不要动辄就对孩子发脾气。对较大的孩子应让他们多了解自己的病情、预后,帮助其树立信心,自觉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总之家长应尽量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从小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让孩子的心境平和、开朗,处处感到家庭的温暖,这样有助于孩子远离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对孩子身体的康复是很有好处的。
2.9 指导正规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见很多病人缓解后或一段时间不发作,即误认为已痊愈,或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自行停药,以致哮喘反复发作[3]。
3 观察效果
经跟踪调查第一次住院缓解出院后的第一年有29例患儿住院2次,占78%;第二年17例患儿住院1次,占46%;第三年5例患儿住院1次,占13%。
4 讨论
住院缓解出院后的患儿,其家长在患儿第一次住院接受的健康教育相对第二次住院少,所以出院后第一年的患儿住院人数较第二年第三年多。对患儿及家长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教育,达到了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了生活质量的目的[4]。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哮喘病人减少疾病复发,减少病情加重,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温燕铭,文梦灵,陈妙盈.对哮喘儿童及家长进行多样化健康教育的体会[J].当代护士,2006,1:2.
[2] 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
[3] 陈育智.支气管.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1.
篇5
随着时光流逝,中班的生活也即将结束,这时候就需要写中班班务总结了。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幼儿园中班班务个人总结,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班务个人总结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该学期,我班幼儿的生活自理潜力明显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家长工作开展得较顺利,家长用心支持各配合,在家园共育下,幼儿在体、智、德、美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有必须的生活自理潜力,懂得礼貌待人,初步会遵守本班的常规纪律,个性是在绘画、音乐、英语等方面,我班幼儿较感兴趣。在普通话表达潜力方面也明显有进步,个别幼儿太任性、蛮不讲理也有所改善。现从以下几方面总结本班一学期来的班务工作状况。
一、加强卫生保健工作,预防各种传染疾病,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一学期来,我班能做好每一天晨检和午检工作,每一天密切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用心开展各项户外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的抵抗潜力,增强幼儿的体质。同时加强对幼儿自理潜力的培养,使幼儿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整理床铺,并透过轮流当“值日生”的形式,教会幼儿端菜、端饭、擦桌子等。让幼儿掌握更多的卫生知识,我与本班老师一齐,坚持保证每周一节健康教育活动,使幼儿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如上楼下楼不推不挤、不在马路上玩耍。还结合夏季幼儿喜欢玩水的特点,教育幼儿一些玩水的安全知识。
二、认真按计划开展班务工作,保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加强常规教育,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习
幼儿的一天生活都是学习,教育教学也贯穿于幼儿一天的生活中,幼儿一天生活是否能有序进行,当然取决于幼儿一日常规的建立。因此,作为班主任,我注重加强常规教育,把建立幼儿的良好常规放在管理班级的首位,在幼儿的一天生活各个环节中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不断地提醒、督促幼儿按要求去做,同时还要求本班老师采取一致的要求去组织幼儿一天的生活,在本班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幼儿的常规纪律、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较好,构成了良好的班纪班风。
2、认真按计划组织活动,保证教学质量。
在教学上,我能认真制定各项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准备教玩具,认真实施计划,做到以游戏为主,想方设法组织好幼儿每一天各个环节的活动,使幼儿每一天都过得愉快而充实。在教学方法上,我更多地采用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多看、多想、多说、多动手,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观参与活动,从而调动幼儿的参与用心性。因此,我班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活动中爱动脑筋,用心发言,思维个性活跃,智力水平明显提高。
3、注重加强个别教育,做好培优转差工作。
我班的幼儿个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个别幼儿动过了头,常有打同伴、不守纪律、不守规则的行为。针对这种现象,我加强幼儿的个别教育。
4、用心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潜力。
本学期,我园进行了月末展示,老师之间互相学习,吸收好的经验,透过童话剧的形式,让孩子门对英语更加感兴趣。
三、密切联系家长,努力做好家园同步教育工作
在家长工作方面,我们坚持做到热情接待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透过多种途径开展家长工作。由于春季各种传染病电热的到来,我园采取了家长送幼儿入园时不能入园措施,因此,老师与家长直接接触的机会减少,我们便抓住晚接的时间,多与家长勾通,还常常透过电话进行联系。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一次家长会,一次家长校园上课,向家长们传授了一些育儿理论及知识,并结合我班实际状况,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资料、方法。每次活动我都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在我与本班老师的发动下,家长十分重视,参与的用心性高,每次出勤率都在90%以上。透过这些家园互动的活动,让家长更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进而更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到达家园同步教育的目的。
本学期,在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班务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幼儿在体、智、德、美、劳等诸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团结协作,争取把本班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我班幼儿能更活泼、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中班班务总结范文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结束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再结合本班实际状况,此刻我将对我的工作开展状况、成功之处及亮点工作、不足及以后努力的方向等问题作如下总结:
首先,我将从安全、养成教育方面及家长的工作说说我工作开展的状况。
一、在安全方面。在早上孩子入园之时,我总会认真的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其似乎带一些危险物品入园,在校园里不让孩子做一些危险性的游戏,并对孩子在游乐场玩耍的状况进行监督,在孩子进行午休之时,我每一天都会做到认真监督,这些都大大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养成教育方面。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教育显得十分的重要。不管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在教学之中,我对孩子的各种行为习惯都做了严格的要求,如吃饭的时候不浪费粮食,按时睡觉,并按时起床,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家长工作。在应对家长之时,我热情的向家长介绍家教经验“避免幼儿铅中毒”等,创设“大家谈”栏目,引导家长、幼儿、教师三方共同探讨育儿经验“孩子爱吸吮手指怎样办”、解决教育困惑“如何让孩子注意力更集中”。除此之外,我还多途径挖掘家长资源,构成家长助教模式,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帮忙理解和指导孩子的发展。
其次,我将说说我的成功之处和亮点。我觉得我努力做到了很好的提高幼儿的自理潜力,使幼儿身心健康得到发展。跨入中班孩子们明显的长大了,生活自理潜力提高了,我对幼儿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别的关注和帮忙:我还结合本班幼儿发展状况,透过一日活动各个环节来促进每个幼
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开展了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了自律,树立了规则意识;并结合了日常生活,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潜力;帮忙幼儿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诚实、守信;培养了幼儿用心主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我还培养了幼儿的倾听潜力,加强我们之间的交流。我针对幼儿的发展,着重培养了幼儿的倾听潜力,以往我们只是注重幼儿学会倾听,让幼儿倾听教师的言语指令,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表达。为了让幼儿能较快的学会倾听的本领,首先我们两位老师从自身做起,做幼儿的主要倾听者,因为在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们的主要倾听者,孩子有什么事都喜欢和教师说,可因为我们教师的疏忽,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并且以身作则的行为,也是幼儿天性可模仿的,从而使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在倾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我在倾听幼儿的表达,倾听其所言,倾听其所想,也加强了我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使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又增进了一步。
第三、我在最后说说我的不足及以后就应努力的方向。一、在这个学期里,我明明白进入中班的幼儿在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方面有必须的欠缺,并且缺乏合作的潜力,在游戏和区角活动中遇到问题不会协商、不会分工和交流,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我在这一块的处理上还不是很到位。
二、我觉得我没有很好的在区角活动中投放适宜的材料,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学习棋类游戏的兴趣,根据园的指导方针“全面加特色”及结合课程主题目标,在区角中投放适宜的材料供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活动中边学习发展边探索。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安培不是很合理。期望下个学期在这
一块上有更大的进步。
三、我觉得我的交流潜力就应加强。平时我都只明白踏踏实实的做事,认认真真的做人,而这些在幼儿园对于一个幼儿老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就拿那次的班级布置来说,本来在布置上我觉得自己是成功的,但因为自己的交流和讲解不到位,导致自己及同事的辛苦努力得不到肯定,这也大大影响了我努力的兴趣。所以,我觉得学会交流很重要。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更加了解你。
当然,我明白,我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但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切。
幼儿园中班班务总结随着时光流逝,我们的孩子中班的生活也即将结束,回顾这学期来班级的各项工作开展得还是丰富多彩、井然有序。现将本学期班级工作做如下总结:
扎实的日常工作:
我班的日常工作,不管是保育和教育都是扎扎实实开展,都十分的用心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保育工作:
虽然已经是中班了,但是保育工作还是被我们放在首位,胡阿姨天天做到位,教室、盥洗室、午睡室,每一天拖得干净亮洁。平时孩子用的餐具、茶杯、毛巾、积木等消毒工作更是认真细致,从不遗漏。小朋友的衣着穿脱塞裤她都时时放在心上,经常提醒小朋友该穿衣服或者该脱衣服了。
教育工作:
在日常的孩子的生活教育中,我们时刻记住:“生活即教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潜力,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职责心和团结合作意识。在起床的时候,我们让孩子自己穿好衣裤并自己检查,然后检查身旁的小朋友,有困难的互相帮忙。在每次的家庭小任务中,我们提醒孩子这是你们自己的任务,谁即使完成的都有必须的奖励,鼓励孩子参与的用心性。本学期,我们继续执行组长制度,我们给予每个孩子机会,让他们更有信心,对学习生活更用心。透过生活中点滴的渗透我们也发现了孩子的成长与潜力的提高。
教学活动方面:
本学期,除了开展六个主题活动外,还生成许多与主题有关的课题,让孩子们受益匪浅,每个主题的开展,我们都预先发给家长本次主题的主旨,和家长需要搜集的资料,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所以每个主题活动都开展的丰富和顺利,孩子们在一个主题的乐园中,不但增长了见识,也得到了学习的乐趣。
重点工作:
本学习我们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惯有:倾听习惯、做事的坚持性,良好的职责心等。本学期我们也参与了几项大的园内活动:我园开展了《第二届故事大王比赛》、《十全十美,美食节》《大班第二届毕业晚会》在孩子们和我们的精心准备下,大家玩的都比较开心。在《故事大王比赛》中,我班有两名幼儿得到了一等奖。还有就是迎接区里的教师教学活动展示,我们在接到任务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并且得到了表扬,大家都很开心。
保教配合:
在我们班,我们三个人都是平等相处,互相帮忙,关系很融洽,当我们忙但是来的时候,胡阿姨会主动帮我们,几次环境布置,少不了阿姨的帮忙,我们的成绩是属于班级每个成员的。
圆满的家长工作
细致入微的特殊生工作
我们班的孩子多半是聪明活泼,机灵无比,我们对他们宠爱有加,但有各种特殊的孩子:有性格孤僻的;有固执己见的;有弱小无比的;有语言不通的等等;我们老师对这些孩子都针对方针性的教育,使原本性格孤僻的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家长交流方面:
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不是家庭、幼儿园能够单独胜任的,它需要两者接个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老师和家长透过交流,能够了解幼儿在家和幼儿园的状况,所以,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显得尚为重要,每一天放学后,我都及时向家长反映该幼儿当天的纪律与学习的状况,做好的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做得不够的请家长配合,助幼儿纠正。如发现缺席的幼儿,我及时打电话与家长问候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切实做好家园同步工作。还透过班级小活动跟家长进行沟通.我们还召开了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状况,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相互了解,同时吸取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推荐,努力使孩子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礼仪教育总结
礼仪教育的基础在于“孩子”.幼儿礼仪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课”,此刻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六加一”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享受到的是过多的爱与呵护.他们具有与别人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但是却在交往中缺少:谦恭的态度,彬彬有礼的举止,礼貌的言论.对别人不能做到尊重和体谅,作为早期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具有用心的社会好处.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实施礼仪教育,在实际操作中是切实可行的,幼儿在与老师、同伴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对他们礼仪习惯的构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一向以来十分重视对幼儿礼仪方面的培养,幼儿园内有良好的礼仪环境.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大带小活动中的礼仪教育,从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的点滴做起培养礼貌有礼貌的宝宝,我们还带动其他班级的孩子,来构建一个从善、从真、从美的和谐幼儿园.一段时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和支持.现将课题开展状况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一、打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环境就像一面镜子,它既能够折射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将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
⑴良好的礼仪教育物质环境.让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或来园离园的时间里,感受礼仪的熏陶.在各班级的活动室内,老师们开辟了礼仪教育,“我是礼仪小标兵”“礼仪乖宝宝”等等,让幼儿在环境的引导中,逐步养成规范的言行.
⑵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幼儿园制定了教师和家长的礼仪行为规范,老师们从我做起,做孩子们的礼仪榜样;引导家长提高礼仪教育的认识,以用心的态度参与到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活动中.
二、注重礼仪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我班经常开展以大带小的活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带领幼儿:讨论辨析、诵读礼仪儿歌,进行搞笑的情景练习……形式多样,充满童趣的礼仪教学使抽象的礼仪道德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成为必然.
三、礼仪活动的实施——大带小活动.
“大带小”活动就是让混龄的孩子在一齐组织的活动.从大年龄的小朋友角度看,能够透过这一活动培养他们的职责心和关心他人的品质.从小年龄的幼儿来看,能够在活动中学到哥哥姐姐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大带小”活动打破了幼儿园封闭式教学模式,创造了让孩子走出班级的机会,让孩子广泛地去接触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伴.这对培养孩子社交潜力也有必须的好处.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认为,儿童教育育儿童有三个好处,
1是幼儿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更深刻;
篇6
关键词:荆州市 农村中学 体育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33-05
1 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荆州市农村学校体育如何发展急需解决。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相对薄弱,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中的地位非常可怜,处于一个被严重忽视、严重边缘化、非常不正常的状态。但近年来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了全面描述荆州市农村学校体育的最新发展现状,了解目前荆州市农村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为荆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荆州市12所农村中学作为调查样本,包括荆州市公安县窑场乡埠河中学、荆州市监利县大乡流港中学、荆州市监利县大琬乡大中学、荆州市监利县大琬乡大高中、荆州市公安县杨厂乡杨厂镇初级中学、荆州市公安县仁和乡杨厂中学、天门市皂市中学、荆门市沙洋县后港中学、荆州市监利县程集中学、松滋市沙道观镇松滋四中、松滋市沙道观镇松滋第四高级中学、仙桃市彭场县何场乡彭场高中。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充分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信息途径,共查阅文献约20余篇,书籍3部。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体育;第二,农村学校体育;第三,农村教育、农村文化;第四,农村改革、国家政策;第五,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第六,其他服务体系。
2.2.2 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对象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093份,回收率为91.08%,其中无效问卷41份。
2.2.3 访谈法
对部分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体育场地器材情况、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以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特征和对体育的态度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基本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体育课的现状
3.1.1 体育课开课率
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本次调查的12所农村学校中,体育课开课率达到95.10%,但仍然有4.90%的学校未开展体育课,这说明部分农村学校的体育课程缺少基本的保证。
3.1.2 体育课活动内容丰富程度
由表1可以看出,农村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体育课内容不够丰富,认为基本合适的占多数,认为活动内容有点少和非常的少的学生达到49.26%,这说明学校的体育课内容明显不足。
3.2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终生体育的基础,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早操、课间操等。
3.2.1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有68.10%的学校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但仍有31.90%的学校没有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这说明大部分学校还是注意到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积极组织了课外体育活动。
3.2.2 早操的开展现状
在调查中,有96.94%的学生反映学校开展了早操活动,仅有3.06%的反映学校没有早操,这说明学校早操的开展情况总体比较好,早操在农村中学的开展得到了基本保证。
3.2.3 课间操的开展现状
农村学校课间操的开展情况也总体比较好,开展率达到88.26%,但是据学生反映,学校开展的课间操的时间仅有5分钟,活动内容也不够丰富,只有广播操、眼保健操等少数几个活动内容。
3.3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硬件系统,是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物质保证。各学校基本上有不同规模的体育场地,但通过实地调查,很少是标准场地.基本上属泥土场地,通常都只有田径场地和篮球场地,其他的体育活动场地则很少有学校会有;器材更是比较少,只有篮球、跳绳、杠铃、等少数几种体育器材。
3.3.1 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看法
经调查分析,学生对所就读学校的体育器材质量评价为:非常好的10.40%,有点好的16.94%,一般的50.10%,有点差的13.20%,非常差的9.36%,总体上说,学生对学校体育器材的质量评价为一般。
3.3.2 体育课时学校提供体育场地器材的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体育课时,觉得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基本够用的学生占多数,比例为38.74%,其次是不太够用的占22.18,总体上感觉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富余的学生为27.18%,而感觉不够用的学生占到34.35%,这说明学生对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总体感觉基本够用,但感觉比较富余的只占到少数。
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体育课时,感觉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非常富余、较富余和基本够用的学生明显多于学校体育器材的提供情况,觉得体育器材不太够用和远远不够用的学生多于体育场地提供的情况。这说明,学校提供的体育器材情况要差于体育场地的情况。
3.3.3 课外体育活动时,学校提供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基本够用的占多数,为41.26%,其次是认为不太够用的学生占25.52%,然后依次是认为交富余的学生占13.80%,非常富余的学生占12.48%,认为远远不够用的学生占6.93%。另一方面,认为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非常富余、较富余、基本够用的学生多于学校提供的体育器材的情况,也就是说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提供的体育器材情况要比提供的体育场地情况差。
3.4 学生对体育(体育课)的态度
3.4.1 对体育锻炼好处的认识
这说明被调查的农村学生都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一部分好处,选择项目个数超过3个(包括3个)的学生占到93.14%,但认识的还不够全面、不够充分,对体育锻炼好处认识比较全面的学生只有10.34%。对体育锻炼好处的认识会影响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坚持性,也可能会影响体育锻炼的兴趣,应当增加对体育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体育锻炼的好处。
3.4.2 对体育锻炼坏处的认识
这说明被调查的农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坏处都认识的非常不足。只选择一个锻炼坏处的学生占到49.22%。体育活动时,对体育锻炼的坏处有所了解,就能做到一定的防范。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话,就难以做到防范,这样就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知识,让学生对体育锻炼坏处及避免的方法有所了解很有必要。
3.4.3 是否喜欢体育的情况
据调查显示,喜欢体育的学生占到72.20%,不喜欢体育的比例只有5.79%,在喜欢体育的学生当中男生居多,这说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很高的,同时由于性别的原因,学生对体育有不同的态度。另外,初中学生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体育的学生都较高中学生多,高中学生对体育持无所谓的观点的学生较初中的少,这说明高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态度要好于初中学生。
3.4.4 是否喜欢体育课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学校中,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占56.27%,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占23.98%,有19.75%的学生无所谓,显然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比例较高,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体育课,对体育课的态度和认识程度不足,认为体育课无所谓。这些都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
从表8还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学生略高于高中学生,但是对体育课无所谓的学生也高于高中学生,高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较初中的多,据调查显示,高中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女生身上,主要原因是不愿意活动,怕脏怕出汗。
综合比较学生对体育和体育课的态度得知,学生喜欢体育的比例72.20%要远远高于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比例56.27%;不喜欢体育的学生有5.79%,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占到23.98%,这说明一个问题,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也是远远高于不喜欢体育的学生,数据表明,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是很喜欢体育课,学生对体育的态度要比对体育课的态度要好的多,不喜欢体育的学生也少于不瞎混体育课的学生,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某些问题,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的爱好程度不高。
3.4.5 是否经常参加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情况
据调查显示,有68.56%的学生不能经常参加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仅有31.44%的学生可以参加到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中。不能经常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机会,比例为29.08%,其次是没有场地器材(17.32%),没有体育教师的指导(16.58%),有14.41%的学生反映学校不让开展体育活动。
3.4.6 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期望
从表9可以看出,无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首先对增加体育活动时间提出了强烈要求,人数比重最高,这说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很高,态度比较积极,都乐意参与体育活动,只是学校提供的体育活动时间太少,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学生对学校的场地器材也提出了意见,要求增加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人数比重次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成功欲望的不断增加,高中学生对比赛活动的要求要强于初中学生,而初中学生更多的则是对活动项目的丰富程度提出要求;农村学生对学校的体育图书手册和提供体育信息、消息等方面要求较少,人数比重较小,经过对部分学生的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很少有看过体育图书手册,基本上没有这个概念,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也很有限。
3.5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3.5.1 上课期间学生参与校内体育活动的情况
由表10所知,在上课期间学生参与校内体育活动的情况不大理想,每天都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最高,占到44.42%;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当中,有1-2天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居多,为29.28%,而每天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小。
3.5.2 上课期间,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由表11所知,在上课期间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更为不理想,每天都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高达55.15%,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是不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当中,每天都参加的也只是占到11.74%,有3-4天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也只占到少数,为7.53%。经调查显示,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跳绳、打篮球、跑步等几个项目上,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在学校附近、家的附近和家里。
3.5.3 双休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由表12可知,农村学生在双休日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最高,占36.66%,其次是大部分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占到29.35%,而每个双休日都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只有7.64%。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打篮球、跳绳、玩沙包、打羽毛球等项目,活动的场所依然是学校附近、家里和家的附近。
3.5.4 寒暑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寒暑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稍好于双休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比例最高的是大部分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占34.24%,从不参加的学生为31.41%,然后是一半天参加的占18.03%、大部分天参加的学生占10.43%和每天都参加的学生占5.90%
3.6 父母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经调查显示,父母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总体比较好,父母非常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占到第一位,为37.11%,有点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为34.41%,然后是父母持无所谓态度的占25.78%,有点反对和非常反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父母仅有2.69%,这说明父母对体育的好处有一定的认识,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持肯定的观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开展了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但还存在活动时间较少、活动的内容不够丰富的等问题;农村中学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基本够用但认为学校提供的场地器材不够用的比例也很高,还存在场地不标准、质量差,器材种类较少,数量不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都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部分好处,但认识的都还不够全面,对体育锻炼坏处的认识都非常不足;喜欢体育和体育课的学生都占到了大多数,喜欢体育的人数远远多于喜欢体育课的人数;大部分学生不能经常参加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机会,第二、第三位的原因是无场地器材、无教师的指导。学生对学校最强烈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增加场地器材、多开展训练比赛活动、丰富活动项目等四项;在校期间,学生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的总体情况不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双休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不好,从不参加的学生占到第一位;寒暑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略好于双休日,但是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还是占到大多数。
4.2 建议
(1)树立先进教育思想,转变观念,纠正对农村学校体育认识偏差。
(2)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要使各级领导、校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意义,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
(3)保证体育的开课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给学生一点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到阳光下,操场上去锻炼身心。
篇7
蒙古族幼儿园是幼儿双语教师从事“蒙汉”双语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人、财、物都影响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6位一线教师的深入访谈,总结整理了幼儿园的各要素中对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有重要影响的几个方面,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应对策略。
一、“蒙汉”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幼儿园影响因素
(一)园长
我国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行政领导。在蒙古族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的管理者与决策者,更是民族幼儿教育的引领者,对蒙古族幼儿园的发展及双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园长的管理方式影响幼儿双语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人的积极能动性的发挥程度是与管理效能成正比的,园长的管理方式不同,对教职工的影响则不同。蒙古族幼儿园双语教师具有多元文化背景,他们有着豪爽,直接,实在,善沟通又极具自尊的共同特点,不适依强权、刚性的管理方式。这就需要园长具有敏锐的柔性化民族情感管理能力,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情感的支持,巧妙地处理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调查发现,部分蒙古族幼儿园园长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将自己定位于“官”,“总摆领导架子”(教师E),习惯于以权威的方式来管理教师,“从来没说跟老师谈谈心什么的”(教师D)。这样不顾及情感交流,高高在上的管理方式,必然造成教师要么内心反感,要么心生畏惧,严重影响双语教师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双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次,园长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程度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如果一所民族幼儿园的园长非常重视“民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那么他才会制定相应的制度,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将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双语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提升的重要参考。同时积极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例如,增加硬件设施、发放适当的资金补贴等,这样,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才有可能很好的发展。反之,如果园长对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重视,那么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将陷入困境,“无论你做得怎么样,领导连看都不看,问都不问,还有啥积极的呢?”(教师D)。因此,园长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生源
以往对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将学生作为一个单独影响因素的并不多,而对于蒙古族幼儿园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来说,生源的影响却十分重要。蒙古族幼儿园招生制度比较宽泛,双语班生源以蒙古族幼儿居多,辅以少数汉族及其他民族幼儿,成分多元复杂。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蒙语水平参差不齐,“有能听懂也会说的,有能听懂不会说的,有会简单日常用语的还有一点也不会的”(教师C),幼儿蒙语水平是形成双语教学教学环境的基础,部分听、说差的幼儿无法与教师形成互动,难以吸收语言知识。一点也不会的幼儿受畏难情绪的影响则故意回避蒙语,全部用汉语来表达。双语教学本身的难度加之幼儿复杂的语言层次,使得双语教师“有时候根本顾不上能力的提升,能进行双语教学就已经很不错了”(教师C)。
(三)时间
时间是一种供给量不变的特殊资源,它不可或缺但无法贮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双语教师的任务很重,除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组织幼儿集体教学、区角活动、写政治、业务笔记以及创设环境等普通幼儿园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外,“本身双语教学对教师来说就有很大压力,备课时不可能像汉语那样,还要选择、翻译,时间根本不够用”(教师C),双语教师在幼儿园的一天显的繁杂忙乱,根本没时间考虑研究啊什么的!”(教师C)。时间的欠缺,使得双语教师如流水线上的机械每天超负荷的运转,而无精力反思和研究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自己应努力的方向,极大地阻碍了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事实上,幼儿双语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同事间的交流合作及各种培训都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离开时间的保障,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显然只能是一种空想。
(四)园本培训
园本培训是幼儿双语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尽管教师培训的作用与意义已经得到了认可,但教师培训的实践却并不令人满意。”访谈中教师们反映,幼儿园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双语教学相关的培训,但整体效果不甚理想。“培训的内容一般比较陈旧,有的内容根本用不上”(教师A),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必然影响幼儿双语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的培训老师也不怎么了解双语教学的实际,就讲他的理论”(教师F),“教师培训者素质不高是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对教师技能形成、水平提高效果不大的重要原因”,作为幼儿双语教师培训者,缺乏双语教学实践知识必定影响培训的效果。而且,“集体上课的方式太累人,教师们一坐一上午,学习效果不怎么好”(教师C)。王宪平对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1.7%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方式单一会较大地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双语教师的培训也不例外。
二、提升“蒙汉”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园长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支持及引领
依据“生态系统观”理论,我们认为“园长处于微观系统的核心地位,在不同亚系统及其联系中起着独特的主导、调控、中介与缓冲等多种作用,是教学管理者专业发展影响系统中最具有动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园长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掌舵人,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和引领者。
首先,对幼儿教师双语教学活动的支持。幼儿“蒙汉”双语教学活动无太多经验可借鉴,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创新,这是个不断探索试误的过程。园长应为教师创设一个和谐、信任、放松的氛围,要相信并肯定他们的能力,因为任何一位幼儿教师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个人魅力与专项特长,都渴望被群体认可与尊重。[5]同时,作为幼儿园资源的支配着,园长要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如利用经费组织教师参加会议、进修学历、购买专业书籍及多媒体网络设备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发挥自主意识,积极争取发展。
其次,对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相应的指导。蒙古族幼儿园园长不仅是幼儿园的管理者,更是“教师教育者”,是民族幼儿教育的学术带头人。所以,园长在民族教育研究之余应抽出时间定期到双语教学当中去看一看,了解每位幼儿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改进意见,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指导。这样一来,不仅拉近了园长和教师的距离,更能提高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
(二)科学安排双语教师的时间
时间是幼儿教师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只有有了充足的时间,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同事间的交流、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等才能成为可能。科学合理安排双语教师的时间,能够更好的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
首先,时间安排应合理紧凑。要科学安排好时间,就要制定合理系统的工作计划。在工作部署上,要有轻重缓急,将一部分时间主要用于服务双语教学,尽量避免时间花费在琐碎、一般性的事务上。同时要合理整合教师的时间,化零为整,给教师提供整块的自由支配时间。
其次,合理调配现有工作人员的同时引进新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幼儿教育应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但如今幼儿园保教分的太过清楚,好像保育员就是搞卫生的,而教师就是教学的,这种潜意识的分工模式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工作效率。幼儿园应该调配人员的分工,将保教老师的任务重组,让保育员适当配课,并在工作中辅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日常用语的渗透。再者,增加编制,提高教师数量,或者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定期来园指导和帮扶,这样既能增加双语教师专业钻研的时间,又能对其教学能力有更好的引导。
(三)构建适宜的编班、班额制度
我国托幼机构大多实行按年龄编班,这种编班的好处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仿,利于教师教学。但对于双语教学而言,只按年龄将幼儿编班,而不顾及幼儿文化背景及掌握语言层次的差距,必定会给双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幼儿园在参照有关教育部门规定的同时,应根据本园实际,适宜的按幼儿掌握语言的层次及年龄编班,适当的时候设置混龄班。
编班时的班额问题也极其重要。蒙古族幼儿园诸多双语班实际班额超过了《幼儿园工作规程》相关规定,加之双语教学本身又十分复杂,无形当中加大了双语教师教学的难度,因此,幼儿园应采取积极措施。首先,酌情减少双语班在班幼儿数,争取将班级小化;其次,将同一班中的幼儿根据蒙语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再次,可通过班级之间合作进行联合小组教学。这样不仅利于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更利于教师之间通过互助提升双语教学能力。
(四)加强系统化的园本培训
园本培训是提高幼儿“蒙汉”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最方便、最节俭的培训方式,蒙古族幼儿园也进行园本培训,例如每天早会组织双语教师阅读蒙、汉文读物,以提高双语表达能力等,但整体来说没有形成较系统的培训方案。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园本培训力度,发挥园本培训的独特作用。在培训对象上,将双语教师分层,针对不同层别的教师培训适宜的内容。在培训内容上,运用“菜单”式可选择的培训模式,强化培训内容的动态化,注重培训内容的多元文化实际性和前瞻性。在培训手段上,采用理论讲座、实地观察等多样化培训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总之,“蒙汉”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只是从幼儿园的角度进行了浅显的探讨。其实,提升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有很多途径,这也是笔者展开后续研究的重点。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来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双语教育,积极投身到幼儿双语教师教育研究中来,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幼儿双语教师队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
[2]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27.
[3]梁杰.教师培训是否能真正引入竞争机制[DB/OL].
篇8
关键词:多媒体;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和思考
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十几年了,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的情况,许多人抱着“混”的态度呆在学校里。因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文能力以适应求职就业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具有资源海量化、形式多样化等特性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优化了课堂布局,拓展了学习空间,促进了师生交流,使语文课堂更加鲜活、灵动。因此,在实践中如何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实效就成为摆在我们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多媒体技术对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及观念提出的新要求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主导主体说”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核心,对课文细分缕析,教学过程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在公开课里得到体现。这是因为几千年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但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迫使教师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这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媒体-学生”模式),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角色发生转变,即由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单纯地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启发者和引导者。而学生也要从传统教学中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角色表现为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引导者、品质的示范者;教师是学生的师长和引路人,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
二、多媒体技术下中职语文教学对策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身就可以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教材中某些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理性知识,利用计算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借助计算机网络与学生进行“人机交流”,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集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为一体的优势,从根本上改善了学生认知环境,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皮加几幅挂图”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变得活泼而富有动感。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图文音像资料,鲜艳的色彩,生动活泼的界面,逼真的音响效果,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使注意力延长,利于学生的深度观察与发现。
2.再现名家经典,培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利用多媒体,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网络上大师们的经典朗诵能够恰到好处地再现文章的语言节奏以及文章蕴含的情味,同时录音还可多次重复,因而在多媒体上运用录音进行朗读训练,效果很好。我在讲舒婷的《致橡树》就用的是丁建华的配乐诗朗诵,学生听后就模仿着朗诵,感情把握得还不错。还可以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名篇名著让学生欣赏,看后让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思考问题能力。
3.挖掘课文情感,把握文章主题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但很多课文历史悠久,学生受年龄、时代、生活阅历的局限,凭已有文学修养很难深刻理解历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课堂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讲《荷塘月色》时,我给学生放《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录像及孙道临朗诵的《荷塘月色》的录音带,随着“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等一幅幅画面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索淡朦胧,什么是和谐宁静。再加上委婉深沉、渗透力极强的朗诵,视听结合,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寄寓景中的淡淡的哀愁和苦闷彷徨的情绪,以及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生的想象力是随着表象的积累而不断发展的。没有展开合理的想象,肯定不利于词句的理解和语感的培养。教师借助多媒体画面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了语言文字的表现内容,刺激诱发学生产生合理的想象,并在想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的构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意义建构全过程包含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许多学生解词、造句、阅读或说话,都包含着“直观”的因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努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重视形象感染,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挥协同作用。而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动态和演示效果,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5.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合理运用多媒体
篇9
这几年,一到过年过节时,“剩男剩女”这种词就开始频繁见于媒体版面;电视中各大婚恋网站的广告也变着花样地刺激着人们的眼球;“36岁男子春节期间被安排18场相亲”、“12星座如何应付父母逼婚?”、“史上实用反逼婚攻略”纷纷热乎出炉;公园里聚着一群群老人们,举起写有子女情况的大白纸,站在曲折的小径两侧,俨然一个自由市场。与年轻人的婚恋有关的一切,已经编织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令人唏嘘的文化景观。
应该说,“剩男剩女”是被强加在一定年龄以上未婚人士头上的标签,一个“剩”字,多少带有贬低意味。如今,这些人正在通过一些方式对这种社会压力做出自己的回应。马年春节前后,电视上出现了一条某婚恋网站的广告:女主角为了完成姥姥的心愿而最终结婚。许多网民认为这条“逼婚广告”令人反感,甚至有人发起了万人联名抵制活动,表示要“与道德绑架和陈腐婚恋观斗争到底”。
刚过了阳历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纸《墨尔本日报》以罕见方式在头版刊出整版广告,一位中国妈妈以不逼婚为条件,劝儿子回家过年。广告词如下:“鹏:打了好多次电话你也不接,或许在这里才能让你看到。爸妈再也不逼你结婚了,今年过年回家吧。爱你的妈妈。”
网上也不乏“三十岁了,依然没嫁出去,不敢回家过年”这样的帖子,吸引到十几万次的点击。“过年不敢回家,怕父母提婚姻的事,一直没遇到真正想把我娶回家的人,不愿意不明不白地和人瞎混。不想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凑合着过日子,想着结婚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如果不能比现在的生活好,那为什么要结婚呢?”女孩如此自白。
逼婚,俨然变成一场持续高烧的全民话题。
在中青报最近的一次调查中,有89.1%的受访者表示今年春节自己身边有被逼婚的年轻人,有婚恋网站调查显示,90%的年轻人遭父母逼婚,超过80%的未婚80后面临家人要求结婚的压力。30岁左右的他们代表了城市的一种趋势:接受过良好教育、经济独立,因为个人或职业原因推迟婚姻。
“不回家犯什么法?30岁不结婚那才违法,该判刑!”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某大爷义愤填膺地对记者喊道。这句话已经成为一个流传颇广的经典段子,人们能从这句话中听出当下中国人的许多代际况味。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矛盾?
逼出来的是幸福吗?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追求个人主义,不急于承担家庭责任,对婚姻的态度自然就不够积极。但他们的父母却刚好相反,因为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希望子女尽快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这种子女对婚姻积极性降低和父母对子女结婚期待变高的矛盾因此愈演愈烈,这种矛盾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消除。
逼婚现象,集中地反映着世代之间婚恋观的差异和矛盾,个人、家庭、社会,都已经体验到了时代转型过程中的疼痛。
“男性同样是逼婚逼育的受害者。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个体而言最大的好处是获得了更广泛的自由选择空间,其中最主要的是生活方式。而为了周围长辈和他人的眼光来安排自己不情愿的人生,是一种奴役性的倒退,无幸福可言。”有网友如此表示。
作家侯虹斌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辈们才不管自己的孩子们喜欢怎么样的生活,他们只要求你符合他们的期望,符合这个社会最常见的逻辑。要求服从、要求整齐划一、消灭私生活,是中国绵延数千年的传统。”
作家六六表示:“那些过年逼婚的父母亲戚朋友们,想想你们自己的婚姻是否比蜜甜再劝单身入围城吧!一面彼此恶言相向、以泪洗面、怀疑爱情、为孩子凑合,甚至在婚内脚踏两只船,一面鼓动别人过上跟自己一样糟糕的生活。这究竟是你们的祝福还是你们的报复?有时候单身是比结婚遭罪更好的选择。”
六六的话并非信口雌黄,据统计,在京沪粤地区,80后一代的离婚率已经超过50%,其中有很大比例都存在双方父母介入小两口婚姻生活的情况。而更是有已婚朋友现身说法:“当初结婚,就是迫于父母压力,找了个人凑合结了婚,现在呢,看到我不幸福,又开始逼着我离婚!”
那些被逼婚的外国人
可以说,虽然已经有成亿成亿的中国人过上了现代式的生活,但至少在婚恋观方面,我们社会的主流观念几乎还停留在一百年前。但是,逼婚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
由于存在童婚习俗,印度父母一直都认为替子女包办婚事是自己理所应当的权利,无论子女是否成年,是否愿意。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年轻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每年因为家长逼婚而闹出的悲剧也经常见诸报端。
在印度东部的比哈尔邦发生的情况,则已经不能用逼婚来形容了。那里由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单身汉被强行劫持,在遭受虐待和威胁后被迫成婚。为逃避这种暴力婚姻,一些富家单身汉都雇起了保镖,并在每年的结婚黄金期逃离住地;那些因工作出不了远门的,上班时也要三五人结伴同行。
面对人类婚姻制度的压力,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也没有幸免。在美国,大龄未婚女性面对的社会压力要比男性大得多,当无名指上没有戒指时,甚至最自信的单身女性也惧怕回家时的羞愧感,担心受到失望的家人的指责。节假日更是会给众多单身女性带来压力,美国的单身女性也要面对这一心头之痛,她们称之为“感恩节逼婚”。
篇10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调查发现,中小学学生中营养不良的在日益增多。“早餐被省略、午餐在流浪、晚餐太丰盛”以及错误的营养消费观念,是导致学生营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膳食热量供给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比例小,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明显不足。城市中小学学生一日三餐普遍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而实际上应该早餐丰富才对。早餐吃不好,出现了视力下降、身高增长缓慢、挑食偏食、注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钙、贫血等营养素缺乏的病症,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学生膳食中植物源性铁的比例过高,铁的质量差、吸收少;学生钙摄入不足,这与学生膳食中奶制品、豆类消费量偏低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城市学生因生活水平高,学生偏食严重,多吃高热量的巧克力、饼干等,同时缺乏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而农村孩子不偏食,且活动量较大,故城市孩子普遍营养状况不如农村孩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学生中挑食、厌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常见的表现有:不爱喝奶;不爱吃蔬菜、肉类、豆制品及水果;喜吃零食、不爱吃主食;嗜吃油炸食品、爱喝充气饮料等等。孩子的挑食、偏食会因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剩而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学生营养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学习、精神的压力很大,这就容易患上贫血等疾病。
另外,由于很多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片面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逐年升高。而青少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定时炸弹”。
人的习惯不是生来具有的,是受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饮食习惯则主要在幼年时由父母培养。
在孩子的婴幼儿期,就应喂食各种味道的食物。让舌头尽早接受各种味道的刺激,能促进味觉发育完善,产生良好的适应性。所以,年轻的父母要尽早给孩子品尝多种口味的饭菜。每天的食物要多样,不强迫孩子吃这吃那,更不用奖励与惩罚手段刺激孩子多吃某种食品。经常使用食物作奖惩,会使孩子增加某种食物的偏爱。孩子生病后,食欲会下降,会不喜欢某种食品,这时,应劝其先吃少量,由少而多,儿童的适应能力很强,是不会长期拒绝某种食物的。还要注意保持孩子的食欲,不要让孩子将喜爱吃的食物一次吃得过多。以防暴食后的伤食伤胃。六七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是凭喜好选择食物的,所以,需要父母对其进行科学的教育,父母也因此有必要掌握基本的营养学知识。如果父母能按平衡膳食理论安排一日三餐,就会安排孩子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重要的是,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幼对各类食物和各种营养的喜爱,孩子就会自觉地形成正确的饮食行为。孩子有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会受益终生。科学地吃,应言传身教,使他们知道如何科学地获得合理营养,同时要培养子女具有良好和文明的饮食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早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主性,还有助于开发智力,有人认为,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特别能促进大脑皮层发育。
(2)给孩子定时开饭,让孩子每天都能按时就餐。
(3)教会孩子讲究卫生,做到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4)吃饭时,尽可能施行分餐制。
(5)为孩子创造一个祥和、安宁、轻松的就餐环境与气氛,不要在吃饭前和吃饭时教训、责骂孩子。
(6)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也不要一边吃,一边看电视或看书。
(7)每餐吃饭的持续时间宜为20~30分钟,要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8)父母与子女一起吃饭时,可随时简明地告诉孩子一些有关食物与营养的知识。比如,说:"土豆是长在哪里呀?是产在土里的。""喝牛奶有什么好处呀?天天吃奶的孩子能长高个。"在方式上,切忌唠叨。
(9)一些家庭在节假日常大吃大喝,在寄宿制学校就读生,周末回家,父母往往为其准备好吃好喝。这种做法容易让孩子暴饮暴食,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等病症,还会影响孩子的饮食心理,家长应该避免。
(10)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择菜、淘米。在八九岁时,可教他们烧饭炒菜,从煮鸡蛋、煮粥开始,到中学时代,就能会做一般的家常饭菜。如此,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使他们长大后热爱饮食生活。
(12)教会子女一些用餐礼仪,比如,口中有食物时不要说话;不要含着食物喝水;不要持筷子指指点点和在菜盘里扒来扒去;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餐巾或手帕掩着嘴,把头远离餐桌。
为了青少年茁壮成长,应大力普及学生营养知识,为学生提供合理的饮食结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应根据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标准,合理调配膳食,做到荤素、粗细搭配,平衡膳食。
家长在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
(2)不要用强迫、哄骗或威胁的方式,防止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3)保证早、中、晚三餐及点心的正常饮用,少吃零食,孩子餐前有饥饿感就不会挑肥拣瘦;
(4)父母以身作则,带头吃多种食物,对不吃蔬菜的孩子可菜肉混食,如吃饺子、菜饭等;
(5)根据儿童年龄进行营养教育,如在拣菜或在厨房做菜时,结合当天食谱介绍食物营养,潜移默化地使孩子懂得吃多种食物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需要。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
营养不良病儿多半表现为逐渐消瘦,体重减轻,身高增长缓慢,但也有部分小儿因主要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多见于面部、下肢,严重者可全身浮肿,而体重减轻不显著。营养不良小儿大多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喜欢活动,食欲低下。也有一些以消瘦为主的病儿表现为烦躁不安,时时哭吵,精神紧张,睡眠短暂。严重的营养不良病儿甚至血压偏低,心率缓慢,心音低钝,脉搏微弱,可发生心力衰竭。另外,还可能有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对饮食的改变不易适应,常发生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胀,可伴有肝脏、脾脏肿大,智力发育也较落后,甚至呆板,认知缓慢,动作笨拙。营养不良的小儿胃口差,进食的食物量少,除了摄入提供热能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不足外,也时常伴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的缺乏,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夜间看东西模糊不清,眼角膜出现混浊、白斑、穿孔,甚至造成失明等。病儿免疫力大大下降,极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感冒伤风、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脑膜炎、尿道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使病情更趋恶化。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大多又矮又瘦小,对外界反应迟钝,不喜欢活动,很少与人交往,头发枯黄稀疏,皮肤干皱,口角发炎,舌苔光剥,四肢清冷,体温偏低,经常发生各种感染炎症。家长如果注意观察,不难早期发现孩子营养不良的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几种健脑益智食品
1.鸡蛋: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丰富的卵磷脂以及钙、磷、铁等,有益于大脑的发育。
2.核桃: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这种油脂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而其含有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可健脑。
3.香蕉:能帮助大脑制造一种化学成分――血清素,这种物质能刺激神经系统,对促进大脑的功能大有好处。
- 上一篇: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
- 下一篇:消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