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对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广度与深度受历史跨度、学情与老师素养影响,很容易陷入困境。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深度,彰显教学学术,除了要体现史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的统一性,还必须结合学生主体性,努力做到辩史、解史的统一,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历史味。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
1.历史跨度的深度挑战。从通史往详史,一直是历史学习的安排,从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反馈的信息看:普遍是以“全球史观”为指导,在中外交替的过程中,确保通史,同时融入很多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包含的知识相对较多,时间跨度大,信息间的阻隔明显,因此对历史教学深度的凸显提出很大挑战。鉴于此,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不敢对知识进行全方位拓展。如:在《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中,老师准备两个课时,事实上教学涉及明清两个时代,横跨四个多世纪,包括政治体制和中外横向演变等多个知识点。教学时间有限,知识庞杂,很多老师都不敢随意拓展,这样直接影响教学深度与跨度。
2.学情影响历史教学深度。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更多要求,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情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角度看:理性与逻辑思维则处在发展状态,这给认知高度与深度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担心学生的理解与吸收能力,老师很少对知识进行内涵与拓展,甚至把浅尝辄止视为关注学情,害怕讲得太深入与学情脱离,以至于课堂教学成了书本知识的归纳与罗列,很难真正体现历史深度与学生主体作用。
3.野史与自传冲淡了历史深度。历史是有趣的,同时是枯燥的,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则是活泼、生动的,它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另外,历史是真实的,其深度也是建立在真实性的条件上的。为了做到历史的真实、客观,就必须从史料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出发。但是事实上,很多历史老师都本末倒置,过于注重趣味而忽略了真实性,或者对史料过分加工,甚至将历史作为故事进行解读。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虚假信息与野史,不仅影响了历史教学高度与深度,更不益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4.抹黑历史深度。本来历史的形象是高大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沉淀让历史充满神圣光环,但是事实上,不管大学还是中学都存在可能抹黑历史的情况。部分老师刻意扭曲、丑化某些历史人物、事件,或者为了引起轰动、博人眼球、凸显个性,直接在课堂上抹黑历史人物,在庸俗化、简单化,以点带面的情况下,极大影响了历史深度。
二、凸显初中历史教学深度的对策
1.凸显学术性,提倡史学与教学的统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史学阅读资料,还应提供具有权威性与史学观念的历史资料,尽量使历史教学回归原味,以此凸显学术性。倡导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统一,要求老师端正态度,注重解读深度与范围。在历史教学中,对老师的定位是转化器,主要负责对每个难懂的史料知识进行解读,以达到提高认知能力的目的与要求。同时,老师必须具备研究史学的技能,然后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另外,老师应具备研究史学的视野,这样才能拥有广阔的历史情怀。
2.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争取辩史与解史的统一。受基础教育影响,学位中心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共识,各地也在努力寻找方案解决问题。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位中心要求正视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情,而不是刻意限制发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敢于放权,在收集材料、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正确解读。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看:很多历史都应该立足于整体与社会发展需求,在凸显功利价值的过程中,凸显历史意义。因此,在现代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史学理念,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与解决问题。
3.注重教学策略,努力做到情境与价值的统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深度与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讲究策略,对繁重的信息,策略不仅体现在材料选取、收集与应用中,还体现在课堂规划与教学理念上。所以历史课堂应尽量做到情境设置和价值导向的统一。如:在《》一文中,先向学生提问:英国人认为中英战争是英国维护商业利益发起的战争,你是否认同?利用班级与小组讨论,带领学生认同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同时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安排,还应尊重历史深度与高度,在俯下身的同时,踮脚引导,这样才能保障初中历史教学的广度、高度与深度的有效统一。
作者:高艳 单位:泗洪县洪翔中学
参考文献:
[1]范文娟.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4).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地图;地图视野
历史作为学生了解过去事实、了解我国博大精深内涵的一门重要课程,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历史传承悠久,具有较大的时代跨度,处于新时代的学生对于很多历史常识存在一定的疑惑,这对初中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为了让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增强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高效的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应用的必要性
1.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理解能力
历史地图可以很好地将历史课堂上的知识较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另外,利用历史地图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将课本内容简化,可以让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地图记忆历史名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名词的概念,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开拓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地图主要是将历史内容进行图像化概括,从而达到将历史概念简单化的目的。教师在历史课堂内容教学时使用历史地图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归纳概括、比较分析、记忆历史的能力。学生根据看历史地图就可以将零散的文字内容进行归纳记忆。利用历史地图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策略
1.掌握历史地图主题
在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握地图的主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由于历史地图是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和很强直观性的历史教学道具,它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符号与多彩多色的线条等体现各个实际地理要素进行等比例缩小,从而使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某一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发生时的地理状况。历史地图的颜色鲜明、图像直观,对历史的表达具体准确,又因为其本身就是一类艺术作品,因此,它也具有艺术作品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历史地图中,无论是城市村落、山川岛屿,还是江河湖海、平原大漠,都能用各种图像和符号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还配有非常精准的文字描述,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继而促进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
2.熟悉地图内容
在历史地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在历史地图的识读过程中,识读图例是个很重要的过程。只有学会了图例的识读,才能更好地解读历史地图。历史地图在构造元素方面和普通地图并没有不同,方向指向在大体上也相同。历史地图的图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统一图例,如历史地图中,一般对首都、重要居民点、岸线、河流、运河、国界和地区界以及长城、山脉、铁路等符号作统一规定。另一类是分幅图例,这类图例与所要表示的历史内容有密切关系,且不具有同一性,如,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地和商业中心,战役图中的军队进攻和退却路线、防御阵地等等。此外,应注意历史沿革和古今地名的变化。历史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演示地图时,要和今天的地理区划相结合,指出古今地名和行政疆域的变化,这对学生形成具体、明确的历史空间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3.多图归纳,寻找共性
在历史地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对于全局与局部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像历史地图中通常会有全图以及扩大图。全图通常能提供较为宏观、整体的历史发展趋势,扩大图则能展示较为微观的局部历史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全图与扩大图的有效搭配。在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还应该对历史地图在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地图的共性。
4.拓展地图视野
历史地图在分类的过程中通常可以分为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其中中国古代的疆域图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地图,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分布、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历史地图时应该巧用多媒体技术,如,在历史课堂讲解时,想重点突出某历史地名,就可通过忽明忽暗地多次闪烁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想要突出历史地图中的某一个主题,就可以在某个局部区域变成其他颜色,有时也可以对历史教学图中某一地区放大或对某一事物作详细解说并展示给学生。此外,对历史教学上的行军路线等线状事物可以做动态表示,这样就可以将枯燥的历史地图知识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生固化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地图一直都是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一大优秀工具和资源,教师应当在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更加广泛和合理地使用历史地图,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欣.历史地图在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4,54(32):14.
篇3
一、依据新课标,用好新教材
“历史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大历史课程观”,吸取了教育研究中关于教学论与课程论相互关系理论突出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在教育决策上给予了重新的界定和说明。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建构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课程”观,这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建构性的课程观,它把课程理解为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系列环节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不分离的统一体,较好地解决了课程与教学相分裂的问题。因此,解读好新课标,依据新课标进行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巧用引言,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课前提示呢?
(1)可作为导语。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
(2)可作为课后小结的依据。结尾的方式很多,依据课前提示可进行概括式结尾。在讲授完本课后,可按照课前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总结,让学生对本课形成完整的认识。
三、利用图片,加强直观感知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易于感知的图片素材,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烘托出了浓厚的历史审美氛围,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恰当地指导学生赏析图片,增强学生历史直观性和审美情趣。
四、使用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除正文外,教材还以楷体字的形式精选了大量的小字阅读材料,有的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阐述;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这些材料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文字生动富有情趣,对学生加强理解正文、拓宽阅读和思考空间、扩大知识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处理好课后练习,培养主动学习习惯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文本解读;教学预设;实践与思考
一、依据课程标准正确深入解读
课程标准是正确引领教学预设的方向盘,只有依据课标,才能正确把握预设有方向。那么,如何从文本解读入手,凸显课时预设目标呢,笔者这里以《屈辱的岁月》为例。2011版课标2-3-8指明:引导学生思考,以来中国反侵略①战争因何发生、为何失败,一系列②不平等条约带来什么后果,帮助他们③把握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课标(“实施建议”):“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呈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为落目标①因何发生、为何失败,要找到教材文本中的关键点:
教材文本一:“英国以为借口向中国开战,我们称之为‘’,而英国一直称其为‘通商战争’。”(英国想以鸦片的输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他们把战争建立在通商贸易基础上,而对中国政府来说,这就是一场以鸦片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针对以上解读,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探究题一:“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你如何认识?”让学生探究,理解的真正原因。“战争探源:有人说,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其实这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真正的原因不在于此。请从“一战”和中任选一例,指出该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二、借助文段资源进行创造性预设
根据新课标要求:要抓住有关内容相互联系的节点,凸显综合的意义。例:右图,“汇入工业文明的中国”,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呈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相关事件发生的缘由,并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以此突破此课的重点之一:理解爆发的深层原因。从某个角度来说,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是二个文明的冲突,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而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东方大国――中国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补充展示《男耕女织》图),还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虽然有过辉煌的农耕文明历史,但由于历史的发展,这种文明逐渐走向衰落,一方是蒸蒸日上的“日不落帝国”,一方是日落西山的衰落封建帝国。当这两种不同的文明的国家碰撞在一起时,其结果可想而知。教材的文本解读是关键中的关键;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有着很深内涵的浓缩文字“压缩包”;因此,如何给这些文字“解压缩”是文本解读的重点。比如:
教材文本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平常大家可能对这个词太过熟悉了,反而不太会去重视这个词的解读、挖掘,其实“什么是‘半封建’”,还真是难说出来的。“半殖民地”是从政治地位上看的,而“半封建”主要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为主导,实际上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因素不断壮大,而当时的中国“半封建”主要表现在:原有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出现了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封建剥削制度,那么如此深奥的内涵怎样让学生也能理解呢?“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前)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也一边说,也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节选自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抓文本的的关键词句,析读从可以引导学生读出,从前的单一的自然经济模式,转变为既有封建制度下的自然经济形式,又有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工厂”、“外国运来”)。
三、采用图式建构实施机动灵活驾驭
善于运用“加减法”,构建新文本。真正“读”出教材文本所深藏着的“内线”和“外线”这二条构建一节课的知识系统连接线,用以指引教学的整体思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线可循,有路可行。比如:在完成各次资本主义及结果的教学后,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文本资料,构建本框的知识框架。
教材文本三:“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采用图式建构,四次战争,四个条约,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着力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这样,就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③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篇5
>>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浅谈“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对话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编写和使用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打造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物理“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探讨 浅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段六步 养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浅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实施“三段六步一点”教学模式,生成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与研究 “六步三环”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六步教学模式在政治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激活语文课堂 成功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 活用三段六步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数学课程“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27/2015-7-13.
[5] 任翠斐. 从课内到课外,添加课堂精彩――英语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J]. 考试周刊,2011(01).
[6] 百度文库. 2010潍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之“模块整合五四一”[J/OL].,2012-11-27/2015-7-13.
[7] 百度文库.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人教新课标[J/OL].,2012-11-27/2015-7-13.
[8]百度文库.先学后教,灵活运用[J/OL].,012-12-4/2015-7-13.
[9] 百度文库.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J/OL].,2012-8-2/2015-7-13.
[10] 孙琴.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化学教与学, 2012(09).
[11]百度文库.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J/OL].,2012-9-17/2015-7-13.
[12] 张远. 改革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法的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2(12).
[13]百度文库. 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OL].,2012-9-25/2015-7-13.
[14]百度文库.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操作规范[J/OL]., 2012-9-23/2015-7-13.
[15] 刘建华. 浅谈“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9(05).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有效途径操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91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其重要任务。但是笔者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发现,教师还是不够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先导即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往往根据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流程来开展教学,使得学生有疑不能问或有疑不敢问。新课改明确地将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为将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历史教学作为跨越时间最长、地域最广,最容易产生疑问的学科,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责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
1.创设最佳学习环境,让学生愿意问,敢于问
事实上,由于初中生知识储备不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相当多的疑问的,但是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使得学生不敢也不愿去问,要让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愿意问敢于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传统教育理念属于一种“去问题式”的教育,即学生不带问题走出课堂。在过去的课堂里,教师最骄傲地就是问“还有没有问题?都没有了!”
笔者从教这些年才领悟到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呢?历史应该是引人深思的,哪有能够真正解决得了的历史问题?都是各家观点而已。“去问题式”的理念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育观念,认识到质疑、存疑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开展探究。二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改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也应当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的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不敢提问题是学生问题意识难以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原因,对此教师要打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无论问题简单与否、与教学有无关系都应当给予鼓励,认真地帮助学生寻找答案,以此来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遇到问题敢于提问的习惯。
2.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提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初始问题的提出―初始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出问题―二次问题的解决的良好习惯,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问题意识形成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深度、宽度而不是数量。对此笔者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是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是公认的有效的问题意识培养方式,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史料法,即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进而发现问题。联系法,即将历史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历史进行观察等。其次是建立学习共同w。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走下讲坛和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往往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时有一种“反正老师早晚会讲的”心态,因而不愿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而建立学习共同体则可以给予学生一种“大家都不会,一起研究才能够解决问题”的认识,由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最后是课堂教学以讨论为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常常诞生于不经意间的思维碰撞,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讨论上,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问题意识培养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欲要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需要塑造相应的学习环境。例如当前很多关于历史学科的校园活动都以知识竞赛为主,竞赛内容多以选择题为主,这种情况下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相关的历史知识即可,没有必要深入地挖掘历史知识背后的内涵,如此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利。相反,如果学校的历史学习活动更多是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索
为更好地探索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在对自己所负责的七年级(《中国古代史》上册)的一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尝试,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下。
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备课准备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动准备。备课准备主要指的是改变之前设计教学流程的备课方式,而是以问题来贯穿整堂课,设计的问题确保循序渐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动准备则指的是在开课之前要使学生初步具有问题意识。在实践中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自主制作一张学习情况反馈调查表,以供未来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记录在表上。二是每个小组都成立一个问题站,然后选举一名负责人来将小组成员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交给教师。此外,为更好地确保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借鉴了同行制作的一些微型视频供学生课后使用,同时也建立微信群以便学生在有问题时能够随时联系到老师。
2.课堂教学过程
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不愿问、不敢问等问题,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历史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强烈的好奇心能够有效增加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度。简单来说就是在好奇心的支撑下,个体很容易对外界信息产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信息的来源,从而正确地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初中历史教师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改变之前学生对学习无疑可问的现状,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好奇心,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将好奇心转移到问题的探索上。对此笔者在新学期开始阶段就直接将整本《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框架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背诵中国历史朝代歌。第一次接触历史学科的学生已经被勾起了好奇心:朝代歌里的一些历史名词是什么意思?历史年表里为什么有的时间段同时出现了几个政权并立?老师给的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变化表,为什么在很多朝代不一样?一系列形形甚至天马行空的问题产生于七年级学生的脑中。接着教师向学生讲授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即把握历史教材中的“5W”来掌握历史事实的一些基本要素和解决简单问题。而对于那些难以弄明白的问题则记录在问题反馈调查表上,交给问题站负责人,然后教师对其进行总结,在后期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如此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就得到了激发,他们对教材内容也有了探究的欲望,课后会主动分析教材来思考自己心中的疑惑,再加上笔者所要求制作的学习情况反馈调查表能够保证学生都来提问题,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是多样化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境促提问,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心里存在问题但是不知如何将其表述出来,另一个则是学生不知道该从哪里发现问题。很多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所发现的问题往往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挑出其中的优质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此外,笔者还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一是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引发问题动机。例如评价成吉思汗,可以模拟一场辩论赛:正方认为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反方认为他是一位野蛮的杀戮者。该场景的设置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解读,从而确保了问题的多元化,以此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入把握相关历史知识。二是通过层层深入地推进问题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例如教师提出“为什么说第二次是第一次的继续和扩大?”这一问题,学生从侵略者动机的角度进行思考之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从战争的结果影响角度分析,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这是第一次的继续和扩大,以此来保证学生发现问题的连续性,使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问题意识。三是通过综合性问题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第一册复习阶段,教师可让学生归纳文明的交流方式有哪些,并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为什么到了封建末期在中外文明交流中处于劣势。这既是对知识的梳理,也使学生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问题反馈进行定期总结。这得有赖于前期准备工作中的要求学生制作学习情况反馈调查表。这个表有助于笔者在教学中能够把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现状,并及时进行教学工作的改进。此外,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要整体奖励,对于优异的个人要突出表扬。良好的激励措施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主动地提问题,提“好问题”。
3.结果与总结
课程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对实验的班级进行了总结,以同年的其他班级为参照对实现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从课堂提问的覆盖面和次数来看,笔者所实验的班级几乎人人提问题,而其他班级除了一些较为活跃的学生偶尔提问题之外,几乎没人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由此可见实验教学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消除学生提问时的顾虑,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从学习成绩来看,实验班与其他班级相比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但是通过分析学生所做的试卷,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对问题理解相对更有历史思维的特点,回答问题的书面用语也更加有历史味,解答也更加具有创新性。相信经过更多的训练,这种优势会更明显。
但是,这个实验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由于历史学科的劣势地位和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更多更深入的讨论,因为这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再比如,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是一门学问,因为要解决问题必须花时间,有些问题属于教学目标范围,但有些问题的确是拓展出来的,要花费课堂时间,这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
总体而言,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其教学效果还是集中在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上,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形成科学的问题思维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笔者仍将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期在新课标指导下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灵美.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10).
[2]郭沫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和原则[J].考试周刊,2013(1).
[3]马静波.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10).
[4]刘彦华.试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2016(2).
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1;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49-01
新课改理念下,情感教学备受关注。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远大志向,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提升教学效率。基于此,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兴趣,激活情感
学生对一门学科能否产生兴趣,课堂教学开始的情感渗透十分关键。历史课是初一学生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因此,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情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给新生上第一堂历史课时,我会提问学生这样几个问题:“你所崇拜的历史人物是谁?”“你所知道的历史故事有哪些?”“你游览过的古迹有哪些?这些古迹有哪些记载?”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之后,我再给学生讲几个富有趣味与哲理的历史故事。在学生们开怀大笑之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感受到了历史课的魅力。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告诉学生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历史课将会带领我们感受不同时代的精彩,学习不同历史人物的事迹。第一堂历史课就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历史学习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知乐学,激活了对历史课的情感。
二、以情传情,感染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质量与情感渗透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对这门课的教学付出真诚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以情传情,感染学生情感。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还比较单薄,教师要结合这一特点,通过多种教学策略,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情感互动,多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情感教育,把对学生的关爱、宽恕、希望、激励等真情实感雨露般浸润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真正体现教书育人这一价值功能。比如,执教“林则徐”的内容时,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的情境,并动情地讲道:同学们,你知道吸食鸦片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吗?有关资料统计,1838年,全中国有两百多万人吸食鸦片,上至朝廷官员,下至普通百姓。因为吸食鸦片变得面黄肌瘦,瘦骨嶙峋,因为吸食鸦片中国人大量的白银流进了外国人的腰包;鸦片,给我们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此时的中国多么需要有人站出来禁止鸦片,销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通过这样的情境,把学生的思绪牵引到那个历史时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可以说,这是化悲为美的教学艺术。
三、激励评价,体验成功
在历史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激励理论证明,在教学中多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即使在学习中遇到了暂时难以克服的困难,也不会轻易言败,而是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去克服。但如果运用消极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并对历史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质量下降。比如,在执教“戊戌维新”的内容时,首先提问学生:后,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学生们齐声回答:面临被瓜分的局面。我立刻表扬学生:“瓜分”这个词,很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局势。学生听了我的表扬,学习兴致顿时提升。再如,在执教“秦的统一”的内容时,事先让学生预习。新课导入时,我提问秦统一的原因时,学生都回答得很好,我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由此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情感。
四、创设情境,加深情感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内容,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氛围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比如,运用多媒体式、故事式、人物式等等。要创设适合教学的历史情境,还需要教师查阅大量的资料,深入解读教材,真正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实现寓理于情。比如,执教“戊戌维新”的内容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故事片《谭嗣同》中谭嗣同刑场就义的片断,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个片断中哪些镜头表现出谭嗣同的崇高品格?联系课文让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逐步认识到谭嗣同甘为变法献身的高尚人格、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认识到谭嗣同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通过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加深对人物的印象,在故事情境中接近人物的内心世界,解读人物的思想情感,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有血有肉的知识,教师也实现了以情育人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将历史知识与情感、价值观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引领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历史的风雨沧桑,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的创新态度。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会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 运用现状 编写思考
教师教学用书也叫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教学参考书的名称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有“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指导书、教师教学用书、教师用书”等不同名称,配合新教材而出版的教参命名为“教师教学用书”。这些名称变化反映出教参编写者对其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然而,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现状令人非常担忧,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对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方面提出几点思考,与同仁共勉。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颁布,历史与社会教学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虽然新课标的思想、理念在不断落实,但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沉闷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应试教学模式依然流行。我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状况的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这一状况的产生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受原有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在理解新课程和运用教辅资料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尤其是对《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存在以下问题。
尽管新课程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但是有些教师还在沿用老教材的教学方法,对新事物缺乏认知的积极性;网络资源的丰富,下载课件及教案相当方便,一些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根本不屑一顾,整个学期下来都没有翻一下,甚至对教师教学用书还进行口诛笔伐。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视。一次参加某学区教学调研时,我听了一堂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的调研课,这位老师是用课件上的,课后问他:你的课件是怎样做出来呀?有没有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他的回答很明确:我从不用教师教学用书,现在现成的课件多的是,不用自己辛苦了。是呀,网络资源共享多方便,又省力省心省时。现状是严峻的,因为它严重违背了教师教学用书编者的初衷。教师教学用书是专家们依据历史与社会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和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共同编写的,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教学,是教师理解新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的重要依据,它尽管以历史与社会教材附属品的面目出现,但对大多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然而,在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中,一些一线教师却无视教学用书,甚至不用教学用书,这样无疑失去了一笔宝贵的资源,以致加重了备课的负担。
二、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的几点思考。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现象,除了部分教师在教学用书中找不到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之外,还同教学用书的内容编写有一定的关系。以改变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现状为目的,我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供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现行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只罗列了单元教学目标,而没有明确课时教学目标,这样笼统的教学目标给教师带来许多不便,因为教师上课是按课时来教的,而不是按单元上的,所以一些教师很难抓准课时教学目标。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代”,仅罗列了5点单元教学目标,而没有课时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所定位的课时教学目标也不同。比如:在某学区的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调研活动中,三位开课老师都上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人猿相揖别》:第一位老师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第二位老师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②通过观察、思考,感受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解读有关资料,分析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②初步认识人类的起源,说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演进程序。(3)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人类诞生的标志与时间。②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进化进程的影响。
第三位老师在备本课时教案时就没有确定教学目标,只有教学要求内容如下:(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4)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观察以上三位老师对本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我们发现,第一位老师将教学要求内容直接套用为教学目标,第三位干脆不定教学目标,直接用教学要求,这两位老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概念没有弄明白,其实两者不能替换。第二位老师定出了三维教学目标,似乎很好,但是观其内容,又有些乱。因此,如果教学用书向大家提供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无疑就会给广大教师指点迷津。
(二)提供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现行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中,只对课时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结构分析,却没有确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给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
例如:在某学区的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调研活动中,两位开课老师都上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一位老师将本课时的重点、难点确立为:(1)教学重点: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2)教学难点:理解劳动对人类形成的重要作用;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起源的直接影响。第二位老师将本课时的重点、难点确立为:(1)教学重点: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教学难点: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以上两位老师对同一课时确立了不同的重点、难点,不仅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且造成学生掌握知识的侧重点造成不同。更值得探讨的是,他们仅仅确立了本课时的重点、难点,未提供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更何况他们确定的重点、难点内容未必就是公认的重点、难点。因此,我认为,教学用书中如能增加明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部分内容,将大大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三)提供教学评价建议应体现师生的交互作用。“教学评价建议”应包括教法建议、学法建议及评价建议,是教师指导学生采用某些学法,达成学习目标的建议。然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评价建议”部分仅用一段话做些简单的说明。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猿相揖别》中的“教学评价建议”内容如下:“本课应侧重于评价学生能否初步认识人类的起源,能否说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出现的先后顺序,能否合理地想象并简单地描述他们的生活与生产情况,能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各种问题。”
以上的“教学评价建议”内容其实仅仅停留在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与学的评价并未体现出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教与学如何和谐接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学用书提供体现师生交互作用的具体方法,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体现师生交互作用的学习活动程序和活动方式,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提供问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教师教学用书的习题答案设计要建立多级标准,问题解答不能仅停留在给出答案提示,而应提供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对答案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答案思路和方法的训练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供丰富多彩的图文及音像资料。资料是人类思想、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实践活动赖以记录、保存和传播的音像、文字材料的总称。正如马克思所说:“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资料,分析它的不同发展形态,并搜索出各种形态的内部联系。”在教师用书中,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参考资料,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目前教师用书中“参考资料”的内容选取以文字为主,显得相对单一和无趣。纯知识性的介绍使得这部分内容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尤其是对人物和事件的介绍更显得干瘪,没有血肉,激发不了教师阅读的兴趣。因而,教学用书宜增加图文资料,增加课文内容相关人物的趣闻轶事,甚至是音像资料,否则容易枯燥乏味。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选用也能适当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资料的兴趣。”可见资料选取的重要性。例如:我在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的探究活动中发现,本次活动涉及很多历史学、神学、佛学、美学、建筑学、文化传承与传播、环境与气候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而大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非常匮乏,这就需要教师教学用书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便于教师采用,以解决探究活动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篇9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21世纪对公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成为课程改革的现实起点。课程改革旨在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知识技能取向的课程目标,繁、难、偏、旧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内容,有严重“分科主义”倾向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程实施,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等。我们希望通过改革,构建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确立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学科教育的中心由学科转向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任何一门课程的教育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历史也不例外。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历史教师应注重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并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学生作为完整的教育对象,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追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将课程理念提到时展的高度,这是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
在这样的新课程理念下,变传统的说教式应试教育为应用型的科学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
教学方法。
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欠缺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这种心事品质,使之养成终生求知的习惯,是每个教师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激发学生的个人求知欲。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例如讲述《破解彩陶之迷》这一课,我先将各种彩陶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再进一步深入提问:“你能想象出它们是怎样制作的?它们的用途是什么?那些神秘的图像代表什么?反映出远古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样的感情意识?”学生听了以后很感兴趣,从而激起了求知欲。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发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动起来,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如:讲“大禹治水”时,我让学生收集资料,谈谈对“大禹治水”的启示。又如,讲“都江堰”时,我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建它?”“它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用途如何?”“它如何改变了西南易涝、东北易旱的状况?对环保有何作用?”“为什么说它是我国古代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都江堰代表了我国时期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再现历史场面。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历史知识,介绍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北京人”时,我这样叙述:“很久很久以前,一群北京人从岩洞里走了出来,他们前额低平,发际向前,眉骨粗大,嘴巴前突,鼻子宽扁,头部多少有些向前微倾,有些像猿,特别是他们身上那层松软的细毛……可他们能直立行走,又可断定他们是人。他们手里拿着木棍、石头,去围攻野兽,很快就抓获一头野猪,拖回山洞――他们生活的地方,洞内燃着一堆火,他们把野猪挂在火上烤,阵阵‘肉香’扑鼻而来,然后每人撕扯一块大嚼起来。”这样就把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生活习性等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专家埃德加・富尔在其著作《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未来世界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特别要考虑如何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历史问题并提出观点的方法。学生只有学会研究历史,深刻地理解历史,才能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思考、去分析,采用比较法、归纳法对不同历史事件、人物或同一事件、人物的知识点进行比较或归纳,如:“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或“评价秦始皇其人”。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提高综合素质。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它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它已成为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举办讲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写历史小论文大赛。
初中学生好胜心较强,反应很热烈,因此会积极地准备。这样的比赛,既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组织学生画画、做陶器。
如在学完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后,我指导学生想象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人的房屋结构,并画成图。每个学生都凭自己的想象,画出了想象中的房屋。又如在学完第一单元后,我指导学生课外制作陶器。学生有的用黏土,有的用橡皮泥,还有的用面粉,仿制了许多陶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脑动手能力。
四、改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了国家繁荣的关键。我认为教师应在每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一)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也许非常幼稚,甚至无意义,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学生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能简单地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评价,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以致消失。
(二)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1.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行为时,知识创新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失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这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了多方面的联想:首先是“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个学生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催化剂;而唐初“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著述中也是很少提及的,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学生才能进步。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①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能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应树立“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②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就给学生创造了标新立异的机会。而学生的标新立异往往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教师如果简单地加以否定,不仅会剥夺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而且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疏于思考。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教师一定要加以保护。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又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总之,实施历史新课标,转变理念是前提,兴趣和方法是成功的捷径。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教材,不断探索,才能完成教改任务,实现教改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震,梁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0.
[3]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8.
[4]李景华.思想政治教学艺术散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2.
[5]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