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27 15:1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篇1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管理;客户信用评级法;贷款风险分类法

中图分类号: F832

风险是决定金融业发展及其行为的基本要素。金融系统的制度安排、结构设计、运作流程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配置。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产流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总枢纽”和“调节器”。而在本质上,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银行负债经营的独特性质决定了银行经营与风险相伴而生。能否有效地对其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在国内这样一个以银行体系为绝对核心的金融系统当中更是如此。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都是以定性分析、经验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各种财务工具的运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目前,这种局面已经有很大的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建立起由客户评价体系――客户信用评级法和债项评价体系――贷款风险分类法所构成的两维评级体系。

(一)客户信用评级法的现状

从2001年起,我国各商业银行先后改革了信用等级分类方法,全面引入国际先进的综合分析法,引入了量化评级手段,建立起信用等级评定的评级系统,使信用等级分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定性分析法

商业银行的传统定性评价方法中,包括财务报表、行业特征、财务信息质量、债务人管理水平等方面评价。其中,财务报表分析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中,财务报表是其中的重要资料。财务报表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概括与反映,它以规范的归类方法向股东、客户和监管部门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向银行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分析、衡量经营业绩和控制经营行为的依据。

此外,专家分析法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信用风险定性分析方法之一。它由一些富有经验的专家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主观判断,对贷款企业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权衡以后,评估其信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信贷决策。在此方法下,信贷决策是由专家做出的。对信贷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专业技能以及对某些关键因素的把握和权衡。

根据专家分析的内容和要素的不同,又分为“5C”法、“LAPP”法、“5P”法、“5W”法等,其中“5C”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5C”法是通过分析借款人的5项因素作出信贷决策,具体内容包括: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周期形势(Cycle Condition)。在这一制度下,不同的专家在对同一借款人的信用进行分析时可以运用完全不同的标准,这些人在选择客户时有着强烈的偏好,这样就加剧了银行贷款的集中程度,无法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合理分布。

2.定量分析法

(1)传统定量评价方法――财务比率分析

在财务报表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进行财务分析,方法很多,包括: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指数分析法、边际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其中财务比率分析是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财务比率一般是通过将同一会计期间财务报表上的相关项目的数据进行相除求得。一般将商业银行的财务比率分为:收益比率、风险比率和其他比率。

(2)信用评分模型

信用评分模型是将反映借款人经济状况或影响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若干指标(如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借款人的收入、年龄、职业、资产状况等给予一定权重,通过某些特定方法得到能够反映信用状况的信用综合得分或违约概率值,并将其与基准值相比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以及贷款定价,主要包括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Probit模型和线性判别模型等,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3)信用风险度量模型(Credit Metrics)

该模型是一个以VaR方法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模型。由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美国银行、KMV、瑞士联合银行等)于1997年推出的信用度量术,旨在提供一个进行信用风险估值的框架,用于诸如贷款和私募债券这样非交易资产的估值和风险计算。计算VaR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P,而大多数贷款不会在市场上公开交易;二是金融工具市场价值的波动性或者标准差δ。在险价值法提出了一个有创意的解决框架,利用可得到的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下一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和收益率,就可能为任何非交易性贷款计算出一组假想的P和δ,随之算出一项贷款的信用VaR。

目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缺乏一个多数人意见一致的模型或方法。各模型和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从风险定义、风险来源、信用事件、可回收率和求解方法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现状

从2002年起,各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一逾两呆”的期限分类方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以风险为基础,通过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核心是对还款可能性的分析,对还款可能性的把握主要是从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非财务情况和信用支持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对银行客户的信用评级不同于对贷款(债项)的评级,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是对客户偿还银行贷款的历史记录、主观意愿和客户还款能力的综合评价,对贷款(债项)的评级是在对客户信用评级的基础上,结合贷款方式和违约率大小进行风险评级。在具体实施五级分类法的过程中,一些商业银行设计了贷款风险分类的七大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分别是: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借款人财务状况,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能力,宏观经济、市场、行业情况,还款保证情况,银行贷款管理情况,保证偿还的法律责任及其他因素。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全面推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路逐渐由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转变,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的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一)客户信用评级法存在的问题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评级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我国商业银行通常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评级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评级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评级指标和权重一旦确定就很少更改,使评级结果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风险状况。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不同,使用同一模式的评级标准,显然存在局限性;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因素对其信用状况的影响可能不同,用固定的权重进行评级也是不合理的。

评级结果缺乏前瞻性。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以企业过去3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评级。对于中长期的预测,过去的情况往往与未来趋势的相关性不大,以过去的财务数据为依据的评级结果不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此外,现行的评级方法对企业发展前景重视不够,给予的权重较低,也使评级结果更多的是反映企业过去或现在的信用状况。

信用评级没有与相应的信用风险度量相结合。企业资信状况的不同和资信状况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是通过违约率的不同和变化而被量化的。信用等级发挥作用是通过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违约率水平以及信用等级改变会导致违约率变化来实现的,即AAA级的违约率应该低于AA级,AA级的违约率要低于A级,依次类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关于信用等级违约率的测量、统计,信用评级体系没有与违约率挂钩,信用评级仅应用于客户选择、授信管理等少数领域。

(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存在的问题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不尽合理。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人为因素较大。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很大程度上是信贷人员主观判断的结果,而信贷人员在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同一贷款不同的分类结果。更为严重的是,信贷人员有时甚至根据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原则进行评定,人为地操纵分类结果,例如在其收入与清收不良资产联系的情况下,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数量就可能人为地增加。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没有合理确定。一些商业银行在执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时,虽然设定了一些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如前文所提到的七大量化指标,但这些因素或被同等对待,或由信贷人员的喜恶来决定其先后顺序,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还款能力是决定按时足额偿付最重要的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与客户的关系或客户提供担保品等情况而没有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贷款风险分类没有与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结合。贷款的风险程度是通过贷款的违约损失率来衡量的,正常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关注类,关注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次级类,依次类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没有和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联系,按贷款分类结果实行差别定价以及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调整下一年度的授信额度等深层次的风险管理无法开展。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对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等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尽快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银行界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的对策

改进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评级指标和权重是评级体系发挥应有作用的基本前提。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因为充分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我国企业从1998年起才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商业银行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重视不够,可在现有的财务指标分析基础上补充现金流量比率分析,以完善财务分析体系。第二,加大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预期状况等评级指标的权重,使评级结果更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资信状况。第三,定期对评级指标和指标的权重进行考察,根据影响企业信用状况因素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将违约率引入信用评级法中。违约率的取得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信用评级确定被评对象的违约概率,二是通过违约率模型直接测定违约率。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前一种方法更可行。各商业银行可以积累历史数据,通过对以往评级结果的跟踪,把违约数量或金额与这一等级的贷款总数量或总金额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等级的违约率,建立起违约数据库,这样就可以通过同一信用等级的违约率来预测目标企业的违约概率。

改革信用评级法中过于简单的量化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评级法主要是进行简单的财务比率分析,风险揭示不足。然而,要运用Credit Metrics、Credit Risk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诸多条件还不具备。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型,例如阿尔特曼的Z评分模型。Z评分模型选择了一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的比率,构建了一个线性函数,Z值直接反映客户违约可能性的大小。Z评分模型所选取的财务比率可以从客户的财务数据中得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计算出来的Z值较为明确地反映客户的信用状况,运用这一模型对完善信用评级方法有一定借鉴作用。

(二)完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对策

改进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加强贷款分类标准的量化。对贷款分类标准中可以量化的因素,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评价,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得出同行业的平均值以及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值,以此为基础设定不同级别的标准值,使分类标准更具操作性。对于其他不能直接量化的标准,可以使用加权打分法,根据不同标准对还款可能性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权重,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设定每一级别的分数。

合理确定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不同因素对客户偿债的影响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各项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顺序。取得借款人偿债能力信息的最佳途径是分析借款人的财务报表,可将借款人财务状况评价放在第一位;借款人的正常业务经营收入是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贷款的抵押和担保都是第二还款来源,可将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评价排在第二位,还款保证情况评价排在第三位;同理,根据其他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其次序。

把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与预期损失率挂钩。贷款风险分类信息要反映贷款的损失率和清偿率,并以之作为银行制定贷款损失准备金和拨备政策及贷款定价决策的依据。我国商业银行尚未把贷款分类结果与损失率相联系,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跟踪过去的分类结果,对每一级别的贷款损失情况进行统计,把损失金额与这一级别的贷款总金额对比,得出这一级别的贷款损失率。由于贷款风险分类法在2002年才开始全面推行,所以现阶段要获得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的样本,各商业银行之间必须加强合作。

进一步建立较为合理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度量和管理进行研究,对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提供合理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国雄.信用风险决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王光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 夏红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 叶蜀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5] 杨子健.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 宋效军,任若恩,张晓晴.商业银行运用内部评级法构造风险管理体系[J].企业经济,2006(4).

[7] 夏朝光,张绍平.关于改造现行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1(2).

[8] 孙艳.内部评级法下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分析[J].新金融,2010(4).

[9] 方洪全,曾勇.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实证研究及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4(1).

篇2

【关键词】风险管理方法;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高胆红素血症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护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目的是使医疗护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保障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安全[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最好的辅助治疗方法,但是其蓝光照射也有许多安全隐患。因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新生儿工作管理经验,完善、改进管理模式,补充系统缺陷,有针对性避免相关风险因素,减少了医源性损伤及医疗纠纷,提高了新生儿科护理服务满意度。

1 临床资料

院新生儿科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接受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51例,孕周28~40周,体质量在1.45~4.56 kg,日龄2~10 d,其中早产儿33例,足月儿18例,蓝光治疗时间为48~96 h。

2 方法

本院新生儿科从2008年3月开始对接受蓝光治疗的患儿实施风险评估,找出常见的风险种类,制定护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蓝光治疗中常见的风险种类有箱温不稳、眼罩脱落、皮肤损伤、体温的改变、水分丢失、呕吐窒息、哭闹剧烈、感染、受损等,针对以上风险制定护理措施。

2.1 箱温不稳 光疗箱放置在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温箱间距要>90 cm,尽量降低房间内热源,使室温维持在24℃~26℃,箱温30℃ ~33℃,湿度在55%~65%,灯管使用时间达1000 h应给予更换,特别要注意定时清洁灯管上的灰尘及检查灯管的亮度。温箱内温化液每天定时更换,湿化器水箱加水至2/3满。

2.2 眼罩脱落 过去笔者自制纸眼罩有缺陷,松紧不好掌握、胶布固定有时会损伤皮肤,硬度大,增加了患儿的不适感。为此又制做了全棉不透光的黑色眼罩,利用宽薄棉弹力带制成固定带,松紧度可掌握,确保了眼罩不会脱落,完全能遮盖眼睛,又不会堵塞鼻孔,既安全又舒适。

2.3 皮肤损伤 ①入箱前套好小手套,以防婴儿抓破皮肤;外踝处用3 cm人工皮粘贴 ,以防双足反复与床平面有机玻璃摩擦,引起外踝处皮肤擦伤;②必要时使用可折叠的温箱围垫2条,围住温箱的周围,防止婴儿皮肤擦伤,同时使患儿有安全感,减少烦躁不安的现象;③2 h给予患儿翻身一次,防止红臀,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干净,涂上氧化锌软膏,有利于保护皮肤。

2.4 体温的改变 每2 h监测体温、箱温及湿度,将患儿的体温控制在36.5℃~37.2℃之间[2],及时记录,并根据患儿的体温调节光疗箱箱温,调整幅度不超过1℃。

2.5 水分的丢失 两次喂奶之间喂哺5%或10%葡萄糖水20~30 ml,以补充水分及促进排尿。

2.6 呕吐窒息 防止窒息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吵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时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易引起新生儿窒息。故在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定患儿右背部使其呈右侧卧。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过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在新生儿发生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防止窒息。

2.7 哭闹剧烈 由于患儿身体裸睡在光疗箱中,缺少安全感容易哭闹,用手给予患儿皮肤进行抚摸,并配以轻柔的语调给患儿说话,使之安静,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让光疗继续进行。

2.8 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其他细菌感染,因此在光照治疗中预防感染工作十分重要[3]。首先,患儿温箱内的铺单必须纯棉制品,高压灭菌后使用,污染后及时给予更换。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要洗手,戴口罩。注意做好新生儿口腔、臀部、脐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进行光照治疗的室间及光疗箱要清洁,并做常规消毒。光疗所戴的黑眼罩使用后均用清水洗净,再放人煮沸的蒸汽中熏蒸30 min,晾干备用。

2.9 受损 选用小号一次性纸尿裤遮盖会防止受损,但也应注意充分暴露皮肤,以免影响光疗的效果。

3 小结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治疗措施,简单易行。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容易疏忽大意,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考虑不周,容易造成婴儿痛苦及患儿家长的投诉。随着人们对服务理念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特别是对于新生儿的护理,护理风险多。本院新生儿科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对接受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51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办法,接受蓝光照射的新生儿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组织学习,制定防范措施,并按流程落实到操作中。护士长利用晨间大交班时间对存在和潜在的隐患及时指出并提出防范措施。在5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无发生一例因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而引起患儿家长投诉及医疗纠纷的。由此可见,在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时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实施防范性管理措施,提高了护士对风险存在的识别能力,提高了专科的护理质量,可确保患儿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中的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解晨,李振香.现代护理管理临床实务全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8-122.

[2] 薛松梅,姬栋岩.儿科护理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20-121.

篇3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借鉴

中图分类号:F8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78-01

1信用风险概念的新发展

传统的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能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

随着现代风险管理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信用风险的定义已不能充分反映现代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性质和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业务。

2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特征及其变化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信用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信用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

(1)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手段,主要倚重定性分析和管理者主观经验判断,因此管理中风险的量化和模型的运用相当少。而近些年,在市场风险量化模型技术和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的推动下,以Creditmetrics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和模型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这已成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2)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和发展,信用风险对冲手段的出现部分解决了信用悖论现象。

信用悖论的现象是指,一方面理论上要求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时应遵守投资分散化、多样化的原则,防止授信集中化;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银行信贷业务很难将其较好的贯彻执行,许多银行的贷款业务的分散程度不高,因为过分分散会使银行失去大客户。这种分散风险和扩张业务的矛盾就称为信用悖论。进入90年代后,对冲思想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运用,使得这个难题得到部分解决。

(3)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都表现为一种静态管理。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对信贷资产的估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因而难以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的程度变化而进行动态的管理。而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首先,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可以每天根据市场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动态的衡量信用风险水平,盯市的方法也已经被引入到信用产品的估价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其次,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拥有了更加灵活、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其信用风险承担水平可以根据其风险偏好,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进行动态调整。

(4)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又一个突出特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是造成信用风险更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企业信用状况及时、全面地了解是投资者防范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搜集与分析的规模效益的制度保障。

3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的定性方法和手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不能满足人们对信用风险进行科学的量化度量和有效的管理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在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新的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和技术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业务中主要运用于①信用审核;②信用等级的测定;③信用资产定价;④信用风险早期预警;⑤信用资产组合风险度量等。但是,由于信用风险自身存在着诸如分布不对称以及数据匮乏等理论和实际问题,而且各界对具体的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方法也尚未达成共识。

4信用风险管理新发展与新巴塞尔协议

新巴塞尔协议对最低资本要求的计算包含了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度量。可以发现,新协议较之于原协议是一个技术性更强的行业文件,它对不同类型风险的处理提供了多种比较灵活的方法,其中处理信用风险的方法包括标准化方法和基于内部评级的方法,后者又分为初级方法和高级方法;其主要区别在于在初级法中风险构成因素由监管机构确定,而在高级法中允许采用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结果计算。内部评级法是新协议的核心,它继承

了1996年计量市场风险的创新之处,即允许使用自己的内部模型计量信用风险。

新协议的出台对于中国银行界的深远影响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资本最低要求或是资本充足率达标,而是以满足最低资本要求为表象的内部风险管理体制的变革。

5改善我国信用风险状况及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途径

(1)学习和借鉴国际性银行内部评级法,充分揭示风险,着手建立完善我国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

要用内部评级法较为精确的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就必须具备两个平台,即制度平台和技术平台。制度平台是技术平台的基础,一个准确的内部评级体系要达到理想评级结果首先要保证执行过程不发生偏差,而执行过程不发生偏差就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与之适应。在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制度平台具备或基本具备后,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技术平台就必须从现在开始积累相关数据。目前我国的银行风险管理最薄弱之处就在于数据基础,为此必须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①企业有效数据缺乏连续性;②由于历史原因,数据质量(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不高;③对债务人的内部评级结果缺乏后评估,未能与违约概率对应;④对债项评级(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过粗,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定性过多,定量不足;⑤尚未确定根据经济周期变化对债务人、债项进行压力测试的办法。

在上述要求全部达到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将完成质的飞跃。

(2)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内部评级工作顺利开展。

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整个机构内各层次、各业务单位的各种风险实行通盘管理,而通盘管理的基点就是内部信用评级。

(3)充分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的技术力量。

国内外专业的评级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债券评级、企业资信评估和银行贷款能力评估等领域,在信用风险揭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行业分析与研究、评级体系的建立和信用级别的确定等方面则可以借助专业技术力量,以弥补在内部评级水平不高、专业人员不足的缺陷。

(4)建立高素质评级队伍。

信用评级是一个即重视理论,也重视经验的工作,评级业务即需要科学的评级理论的指导,同时也需要评级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商业银行有关部门应在稳定队伍中逐步提高评级人员的素质,如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和期权制度,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信用评级人员的积极性。

适应国际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发展趋势,以及及早针对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采取措施,对于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信用风险模型;模型发展趋势;模型在我国应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银行破产现象的增加,信用风险已成为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于信用风险,新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建立自己的基于内部评级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传统信用模型及其局限并对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技术方法作系统的研究和比较。目前,信用风险模型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并已有学者就模型本身及方法作了一些介绍和比较研究。希望本文能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传统信用风险的测度方法与局限性

信用风险的定义有多种,但其本质是借款人信用的变化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所带来的损失. 按文献[1]的定义,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其他合约义务人信用质量的变化,致使其贷款或其他合约到期时不能偿还本息,或者不能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而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区分传统和现代信用风险模型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 传统信用风险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专家制度、评级方法

专家制度主要用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经济周期(Cycle Condition)等5C 因素对借款人进行判断和权衡, 以此作为信贷决策的重要参考。但是, 这种方法定性的因素太多, 因此主要取决于信贷决策人员的经验判断, 主观性很强, 实施的效果不稳定, 无法给出企业违约率。

信用评级模型是在美国货币管理办公室开发的评级系统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最早将贷款分为5级: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该方法是现今国际通行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但该方法的缺点是违约率和信用级别的规定不能全部反映实际情况。Fadil在一项研究中发现, 许多银行都扩展了该评级方法, 开发出更为强大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如增加分类档次等, 对高品质的贷款也规定了一定的损失准备提取比例。1998年,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全国银行业中开始改进贷款质量分类工作, 实施新的“ 五级贷款” 分类法, 但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未能与违约率挂钩, 因此评级结果依然是完全依赖信贷员的主观判断。

1.2 判别分析(DA)

信用风险评估中, DA 方法首先对已知违约、非违约(或多个等级)类企业进行分类并形成若干个主体, 由这多个主体的特征找出一个或多个判别函数(或准则)用于判别任意已观察的向量应判属哪一主体。Altman 于1968 年提出了著名的Z 评分模型, 该模型主要是根据数理统计中的辨别分析技术, 选取最能反映借款人的财务状况, 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 最具预测和分析价值的比率, 设计出一个能最大程度地区分贷款风险度的数学模型, 对贷款申请者进行信用分析和评估。

1.3 Logit 模型

为了克服线性判别函数统计假设过于苛刻的不足, 开始采用Logit 模型以及非参数统计等方法来建立违约判别函数。Logit 是采用一系列财务比率变量来分析公司破产或违约的概率, 然后根据银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设定风险警界线, 以此对分析对象进行风险定位和决策。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可以看作是基于一系列独立变量基础上的分类问题, 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与财务指标是非线性的, 财务指标可能是高度相关的, 并且并不服从正态分布,而采用Logit 方法对预测企业破产尽管有所改进, 但仍不够理想。

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概述

国际上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有KMV、Credit2Met rics、CreditRisk + 、Credit Portfolio View 四个模型。

2.1Credit Metrics 模型

CreditMetrics ( 信用计量) 模型是由J?P?摩根及美洲银行、KMV 公司、瑞士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于1997 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 框架, 用于对诸如贷款和私募债券等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模型认为信用风险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 信用工具( 包括债券和贷款等) 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债务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通过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计算出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 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 值。

Credit Metrics 模型的主要缺点如下: ①所有的预测和计算都以信用等级转移概率、违约概率为基础, 这两个历史统计数据库的可能性引起了许多专家的质疑。②只要处在同一等级, 所有企业的违约率是一样的。③实际违约率等于历史平均违约率。④信用等级等同于信贷质量, 信用等级与违约率是同义词, 对担保因素考虑不够。⑤信用等级的变化是独立的。这一假设很值得怀疑, 因为贷后的等级变化具有关联性, 在同一行业、同一地区的企业, 关联性大一些。在经济萧条时期, 贷款的信用价值变小、信用等级变低, 不同贷款的变化方向一致。

2.2KMV模型

KMV 模型是由KMV 公司( 现已被穆迪公司收购) 开发的一种违约预测模型。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KMV 模型将股权视为企业资产的看涨期权, 以股票的市场数据为基础, 利用默顿的期权定价理论, 估计企业资产的当前市值和波动率, 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点( 为企业1 年以下短期债务的价值加上未清偿长期债务账面价值的一半) , 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 即企业距离违约点的标准差数) , 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 EDF) 之间的对应关系, 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4 年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提倡使用内部评级法管理信用风险,并推荐使用KMV 模型进行内部评级,

可见KMV 模型已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但该模型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正态分布的假定可能不大符合现实; 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之间的关系映射方法还没有得以充分论证;对非上市公司评估则存在困难, 即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未对长期债务结构进行区别。

2.3 CreditRisk+ 模型

CreditRisk+ 模型是苏黎世信贷银行金融产品开发部于1996年开发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 它应用保险经济学中的保险精算方法来计算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只考虑违约风险, 不考虑评级下调风险, 违约风险与债务人的资本结构无关, 违约事件纯粹是一个统计现象, 在此模型中, 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 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 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他贷款, 这样, 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该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 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 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 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2.4麦肯锡CPV信贷组合观察模型

同CreditMetrics 一样, CPV 模型不仅关注违约风险, 也关注联合的条件违约概率分布以及评级转移概率分布。由于系统性信用风险跟从信贷周期, 而信贷周期又跟从经济周期, 从信贷组合的角度看, 经济状态是决定信用风险的共同因素。在CreditMetrics的基础上, CPV 模型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 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 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麦肯锡模型可以看成是对CreditMetrics 的补充, 它克服了CreditMetrics 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

三、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呈现出如下几个发展趋势。

3.1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都表现为一种静态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信用风险的计量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发展, 银行对信贷资产的估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 信贷资产只有到违约实际发生时才计为损失,而在违约发生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而造成信用风险程度的变化难以得到反映, 银行因而难以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的程度变化而进行动态的管理。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 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首先, 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可以每天根据市场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动态地衡量信用风险的水平, 盯市的方法也已经被引入到信用产品的估价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其次,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拥有了更加灵活、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 其信用风险承担水平可以根据其风险偏好, 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进行动态的调整。

3.2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分散投资、防止授信集中化、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和动态监控, 要求提供抵押或担保的信用强化措施等。尽管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和成熟,有些甚至已经制度化, 成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都是基于定性分析。

3.3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又一突出特点。由于相对于市场风险而言,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企业信用状况及时、全面的了解是投资者防范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规模效益的制度保障。在发达国家, 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更加明显。如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都直接依赖于企业被评定的信用等级及其变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新资本协议》中加强了信用评级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四、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以上各种模型具有很多优点, 并在国外银行业中得到较好应用, 但用这些模型来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对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1.数据缺乏。由于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体系尚未建立, 所以有关公司历史违约数据和规范债券评级统计数据严重缺乏, 很难把违约距离转化成实际违约率。同时, 利率尚未市场化等为转移矩阵的建立以及信用价差的确定造成了困难。

2.一些参数的稳定性假设问题。由于我国现阶段相关机制不健全, 资产收益的相关度不稳定, 使得信用计量模型对资产组合的分析难以恰当反映组合风险的未来状况, 使得模型对未来风险的预测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3.肥尾问题。如果没有对资产收益的正态性假定, 那么构造理论上的KMV 模型非常困难。但直接观察市场可以看出, 我国证券市场股价不仅波动幅度大, 而且极端值出现的概率并不算小, 因此资产收益的非正态性问题也即肥尾问题应该受到重视。由以上分析可知, 目前各种模型在我国的应用缺乏必要的条件, 总体环境还不成熟,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该理论技术所体现的现代金融市场条件下基本的信用风险管理思想和理念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1) 尽快建立企业违约数据库, 为银行直接的信贷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也为科学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基础。

(2) 普及和发展信用管理中介服务行业, 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这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前提。

(3) 积极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 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信息效率, 以平抑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削减异常波动性, 从而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彭书杰, 胡素华. 信用风险模型综述[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 , 4(2) : 36 - 40

[2]PENG Shu2jie , HU Su2hua. Summarization of credit risk model [J]. Geological Technometric Management , 2003 , 4(2) : 36 - 40

[3]约翰•考埃特, 爱德华•爱特曼, 保罗•纳拉亚南, 石晓军, 张振霞译.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 金融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2

[4]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J].1995

[5]杨军.银行信用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

[6]黄青,彭家瑚《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企业经济2006

篇5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风险防范 对策 探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金融改革日新月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银行业营运规模和交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经济环境下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由于其主要是为农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产品产前产后经营的各个环节提供金融服务,所以是最基本的农村金融体系。它与农民的各项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是农民从事金融活动的重要桥梁,是支持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以也应该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但是,在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在不断的凸显出来,在我国不少基层农村信用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风险,以至于金融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增长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决定了风险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相关领域。因此,必须对风险加以深刻的认识,而风险的防范则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方法

由于农村信用社在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项的风险,因此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以规避风险的产生是必要的。通常,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流动性管理和资本金管理两种。

(一)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资金流动不足的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这种方法依靠尽可能的提高负债的稳定性来提高资产流动性,人们把这种方法划分为资产流动性管理方法和负债流动性管理方法。前者是通过合理调整农信社主动性负债的结构和规模,增强负债稳定程度,创新金融工具,参与金融市场。而管理方法除了建立分层次的准备金外,还要通过调整农信社的资产结构和规模,解决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后者是要尽量增强农信社负债稳定性而采取的措施,是采用适当措施,增强农信资产的流动性。

(二)资本金管理

资本金管理,是对农村信用社资本金是否适度状况进行衡量和评估的重要措施。资本金可以对农信社的资产起到弥补作用,通过对资产风险农信社在营运过程中,有取得盈利的可能性,也有遭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农信社在出现资产损失时,要由日常收益进行抵付,如果不足抵付就要动用资本金,风险损失如果不超过农信社日常收益量和资本金,就不能危及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安全,影响业务经营,保持一定数量的资本金,能在资产的风险损失与银行安全之间起到缓冲作用。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建立风险管理机构

建立起统一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形成一个定期监测和控制制度。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防范风险的长效机制,构建一个多层次、有机制协调、有效控制风险的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定向培养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农信社职工的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层层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

(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在对贷款风险的管理中,应随时关注信贷风险发出的早期报警讯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信用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种。在信息高度发达和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以及企业经济和金融联系非常紧密,也导致了系统性风险在当前越演越烈、频繁发生,其破坏性也随之被放大。因此,风险的预警预控处理必须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预警分析,加强对客户个体风险实施预警分析,加大对宏观经济、行业、地区的广泛关注,还有尽量多地融合政策信息和专家建议。彻底解决风险预警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和实际性问题。

第二,实施先导指标监测分析。要对风险源头给予必要的倾斜和较大的关注,以使预警体系更为充分地显现出超前提示的优点。

第三,充分发挥行业风险因素的预警作用。分析某行业产业未来某时期的发展变动趋势,将一些行业的变动趋势和因素纳入到预警系统指标体系中。

(三)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人民银行应当不断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严格规范农信社的市场准入门槛以及加强法人资格审查力度,完善对信用社的监管工作程序,切实做好监管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农信社的各项业务合法性监管,深化农信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增资扩股,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自身的抵抗风险能力,做好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置风险。

(四)健全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信用社应该结合本机构的整体发展战略,明确风险偏好,制定覆盖所有业务领域的,与本机构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覆盖风险管理重要环节的程序和方法,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建立适合本机构业务特点的信用风险评级方法,完善资产风险分类制度,积极做好各类风险管理数据的收集、梳理、整合等基础性工作,并适时引入内部评级初级法,为风险资本管理提供依据;在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方面,要逐步实行限额管理,加强流动性指标管理、缺口管理、头寸管理、内部资金往来管理,提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将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内。

三、总结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风险防范管理是一个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正常经营的重要指标,是关系到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重要新平台。经过论述和分析,可以看出,为了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我国金融事业的稳定发展,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篇6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息化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16-01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数额巨大的呆帐、死帐,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赢利性。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由于成因与影响因素的大相径庭,因此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表现

综合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各种表现,可概括如下:

(一)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下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信用不良,存在着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而且由于信用风险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不良贷款金融持续攀升和应收未收利息居高不下。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饱受不良资产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国有独资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截止到2003年9月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外币不良贷款为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2%。政府出资于1999年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通过面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筹措资金,曾收购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共1.4万亿元不良债权,通过债权转让、债转股等方式予以处置,但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了处置不良资产的市场环境较差、AMC经营权限和处置手段不够、不良资产处置效益较低等问题。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秩序比较混乱

一方面企业作为债务人不能偿还或故意逃废银行债务情况非常严重,另一方面作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不能及时偿还债务的情况也极为突出。部分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无法偿还居民储蓄和客户资金,占压资金的现象比较严重。各种金融新业务迫于信用风险难以正常展开,阻碍其发展和创新,近年来消费信贷业务、票据业务虽经力推却达不到预期目标就是明证。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薄弱,银行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极为严重。

(三)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难题

随着1996年开始的利率市场化的渐次推进,从扩大贷款利率浮动上下限,到最终走向存、贷利率完全市场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选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仍是存贷业务,实现部分和完全经营业务的转型尚待时日,信贷信用风险仍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比率远高于国内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纵深发展,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之间的利率相关敏感性大大增强。现阶段随着信贷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不得不吸纳资信较低的客户,给银行资本收益带来直接的不确定性。

(四)行政干预严重,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滞后

行政性干预的存在,使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尚未健全,可以利用的外部评级信息十分缺乏,商业银行贷款基本上没有可借鉴的外部相关债券的信用等级数据,基于历史数据的信用违约数据和信用等级转移数据库极为匮乏,用信息系统和量化数据模型来度量组合风险和表外业务尚属空白。这些信用风险管理基础工作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信用方面的风险。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一)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强化商业银行内部制度基础。主要是完善国有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只有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明确风险管理人员的责权利,才能保证新资本协议要求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技术的实施不走样。为此,应深化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并完善经理人市场,从而完善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确立真正的风险承担主体。同时,在银行内部建立独立风险管理机构的基础上,确立风险防范的经营理念,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要配合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

(二)建立高效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完善客户评级法,商业银行应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揭示借款人特定债务的风险,确定借款人的违约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对借款人进行财务分析,包括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充足性以及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对初步评级结果做出调查,结合交易成本进行评级。我国银行应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加强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加强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提高银行的信用评级水平。

(三)优化资本配置,实现信用风险管理效率最大化

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其资本可以应对风险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资本配置,以节约资本,增加收益。资本市场摩擦理论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资本配置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结合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在完善的管理架构下,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协调统一,以实现风险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

(四)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改革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经营模式。国有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和其它风险以及各种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组合中包涵的这些风险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并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要构建完整独立的、纵向式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的架构,来适应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和新环境下发展的需要。应实行资本约束,在资本金允许的前提下确定资产扩张的规模额度。应设计以信用风险控制为主要目标的信贷管理流程。其次,改革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要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全行信用风险的中枢机构,负责确定全行信用风险管理战略、制定信用风险管理总政策和制度框架。要设置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内部评级系统、风险监测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并定期向决策部门提供分析报告。最后,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信贷风险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我们可以从全球风险管理水平领先的银行,如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这样的银行引进相关软件,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配合跟踪相关客户的风险度,并且对每一个客户的业务组合进行收益的计算,为风险预警乃至整个风险管理活动提供风险依据。

参考文献:

[1]卢春兰.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金融市场.2004(6):38

[2]蔡玉林,刘莉,徐晶.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观察.2004(7):65

[3]布慧敏.改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理论版).2004(23):34

[4] 阎小青.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4(7)第7期:39

篇7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

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篇8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措施及对策

2007年,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许多颇具实力的欧美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雷曼兄弟也不例外。其破坏力之大、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各国都在极力扭转乾坤,其效果却是戚微。危机仍在不断蔓延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的惊呼中迎来了“第二波金融风暴”。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我国想要置身其外是不可能的事。而事实上我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如扩大内需等。由此场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最基本的便是金融市场上的最基本、最古老、最危险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信用带来的危害可大可小但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运行的风险最终都会集中反应或表现在信用体系上,一定程度上信用风险决定了金融体系能否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一员,信用风险对其的影响自然不能被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使人们常说的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型。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受经营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两中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针对企业来说。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常在外汇交易中出现。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银行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费拉斯也曾指出“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盈利,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没有很好的管理风险能力银行的生存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为信用风险管理好了,银行能顺利的运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润;管理不好,亏本是自然严重时甚至是银行倒闭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说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很高,从银行贷款是企业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不足为奇。同时这也是银行发展的一种动力,银行要想健康、平稳发展,也需要业务来支撑。一般来说银行的利息收入是总收入的3O%~上甚至达到70%。有着这些业务的往来,风险就应运而生。信用风险也在贷款中潜伏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旦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合格,那么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承担了信贷者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偿还本息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一个客户可能不能造成致命损失,但是多个客户就难以想象后果。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下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描述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一些审核,符合条件者银行才能担当~部分风险贷款给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企业主投机取巧通过临时拼凑资金来当做注册资金。一旦通过了银行审定,就把拼凑的钱还掉。这样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的承担的风险就将无形中增大;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家长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就使得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这样银行追不到贷款也只能自认损失;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下表是各大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比较表:从表中也能看出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而这一事件也已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显而易见,银行诉讼案一般需要处理的时间都是较长的,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自然就会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从上述这些现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地提高,而信用风险又是所有风险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风险。从银行的长久发展来看,找出信用风险问题的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文中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地深入,商业银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相关监督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了。虽然已经在降低信用风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

(2)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在全体员工中普及.没有将这一基调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中去,不能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中,也不乏某些管理人单纯的认为风险就是控制,对一些风险认识还只停留在理性认识,谈不上统筹考虑。

(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

(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5)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很大的依赖专家管理,形式主义更为趋向。而忽视量化分析,缺乏对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监测方面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也是逊色一筹。

四、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措施

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对于各个企业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不在例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的统一认识,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银行工作人员都树立起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经信用风险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针对我国现行的贷款体系风险系数的确定,其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的确定,很大依赖认为因素。我国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风险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金融工程技术对这些指标系数得出科学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缺乏专业评级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设立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不管对外对内企业,都要用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去评定。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不全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在信用风险现状中,有的企业就制造一些假的资料来蒙蔽银行而造成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评级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公开的信息资料来评定的。企业制造的一些假账、假会计凭证等必然会影响大到评级的结果。所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是很必要的。制定制度保证银行能得到企业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自身也要培养人才去辨别真伪、取精弃粕,提高评级水平。

4借鉴国际现金银行的现金风险管理方法理念。虽然在金融风暴过后,某些国外先活跃银行也受到了或重或轻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信用风险具有普遍性。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银行要经营日常业务就必须要全面认识这点,而认识风险不是说去竭尽全力去杜绝所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认识风险来如何经营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其次,学习国外活跃银行的灵活高效的信贷执行机制。人不是万能的,在工作过程中总会出错的,在银行工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对银行的巨大损失,就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材料作出准确判断是基本技能,不是主观意识错误时可以不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采用“双线授权、双线监控”手段降低犯错率。再次,权责制。权责不分也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一大原因,实现权责制时,工作人员会清楚考虑各个方面,一旦贷款出现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也会全面尽量去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权责制内人员不超过三人。实行“三签制”因为连带责任,每个人都会认真做好本分工作。降低因认为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

篇9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篇10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之广、 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 30 年代以来所罕见,演变成为 21 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受害较深的是被称为经济血脉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成因归结起来主要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和外部监管不力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再一次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

一、金融危机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

信用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成为金融风险生成的主要根源之一。首先表现在信用的相互依存性和普遍性。如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作为各国经济联系纽带的信用的破坏必然会引起整体的反应。金融危机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还体现在大量金融风险产品的创新与金融业的过度竞争。银行盈利水平因存贷款利差缩小而下降,导致许多金融机构通过寻求各种高风险业务来获得较高收益。在这种趋势下大量传统的金融机构进入风险投资行业。还有,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趋势和金融市场的证券化,银行面对许多信誉较高的大公司转向金融市场直接直接融资的情况,银行的经营风险变大。另一方面,银行业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但信用监管制度却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投资者因为传统的货币概念和测量口径趋于失效,受蒙骗上当,使信用风险日益增加,造成了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危机使得商业银行海外业务明显放缓,债券等投资业务大幅亏损,信贷业务明显减少。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方法局限于财务指标、比率等静态分析上,与国外银行大量应用风险计量模型量化风险的管理手段相比,依然停留在主观经验判断层面,缺乏科学的计量、监测、风险识别、控制、报告等手段。银行缺乏相应的数据库支持和专业的风险管理系统,缺乏精通风险计量技术和风险管理理论的专业人才,没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

(二)未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是在在管理层风险偏好内,既定风险战略下,全行员工在风险管理层面上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指向和价值观。由于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对风险管理理念还普遍比较滞后,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深入到银行的日常工作中。在观念上没有把控制风险和创造 利润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与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我们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文化理念还不够普及,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认知范围、认识程度、理解层次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西方商业银行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把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并将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中,制定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

(三)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

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工、农、中、建四大行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银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其深层次的金融产权制度改革进度缓慢,落后的管理方法、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也成为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障碍。在机构上缺乏创新性工作所需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仍按行政职能设置岗位,普遍没有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之类的全面风险管理部门。没有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机构改革不到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推行也就不能有实际的进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一)强化风险管理手段。

首先要做好风险管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才能达到银监部门的风险定量管理要求。通过市场信息和银行内部操作信息,收集大量和连续的客户信息,并通过数据清洗、整合、反欺诈等手段,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可用性,为下一步模型应用奠定基础。其次要用内部模型法(VAR)计量市场风险,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做好量化风险模型的选择和应用准备工作。国内银行业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数据准备情况,还要通过引入国外先进银行的模型开发思想和技术路线,在银监部门的监管下摸索开发出符合国情的风险量化工具,并妥善应用。

(二)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建立风险管理文化,管理层要有具体的风险控制政策和清晰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并将其有效传递至每名员工,每名员工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要自觉防范风险,管理层要自上而下不断强化并推动员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还要树立银行风险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推动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并且要提高员工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技能和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还要建立通畅的风险事件报告渠道及风险信息传递渠道。

(三)完善风险管理组织。

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组织,首先,在总行设置首席风险官和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是整个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由银行的一位分管风险的行长作为首席风险官,负责制定全行的风险管理方针、总体战略、政策和目标。其次,在总行设立不同的风险管理部和风险经理,最后在各分行设立风险管理部。

四、结语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更应当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将眼光放远,建立和完善全面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自身竞争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0秋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