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政策范文

时间:2023-08-27 15:1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企业的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营企业的政策

篇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开始加大力度投入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去;而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资金供给中的规模偏好已经形成,很难在现有的渠道内予以解除。因此,除了继续推进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外,构建有效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体系是同样必要和紧迫的。一方面,由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数量庞大、融资需求旺盛,因此,在融资上就不能单纯依靠某一渠道,而应当是多渠道并行发展;另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不能寄望于现有渠道内的有限调整,而应当着眼于促进新的资金供给渠道的形成。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出发来构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体系。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市场

(一)政府应该担负起风险投资市场的培育任务,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来看,由于受原有的投资模式和国有企业运用模式的影响,一开始就很自然地选择了以国有风险投资公司为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这种由政府直接担当投资者的风险投资模式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方面投资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会对民间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政府有限的财力不足以支持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改变现有的风险投资模式,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风险投资产业中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

(二)政府应当致力于规范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政府应当加快相应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的建设和完善来约束和规范参与风险投资各方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风险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督,但是这种监管应当是释读的,不能将风险投资管死了。

(三)政府应当积极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

在风险投资市场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政府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为了鼓励和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法律的形式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是加快与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相关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三是积极推进主板市场以外较低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继续加大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力度

(一)适度扩大基金的规模

虽然这类基金不同于风险投资和商业信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创业期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是更注重基金本身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但是基金规模的扩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其作用的发挥。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日益重要,可以预想的是随着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不断增长,对于创新基金的需求也会呈上升的趋势。因此,适度扩大创新基金的规模是必要的。

(二)建立和完善基金运作模式

如何减少基金运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干扰直接关系到基金本身的运作效果。因而,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基金运作模式非常重要。理想的运作模式应该能够阻止针对基金项目的寻租行为,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各级政府官员对基金投放的干预,另一方面对参与基金运作的中介机构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以此来保证能够按照其政策初衷正常运作。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一)建立以地方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而且中央政府财力有限,建立以地方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更为可行。各地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建立规模数量适当的担保机构,直接参与到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中央政府原则上不涉及具体的企业担保,对于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担保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地方才力不足的困难,可以通过中央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一定的支持。中央政府应当致力于建立酝酿已久的国家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中心,并督促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省一级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尽快形成多层次的再担保体系。

(二)坚持不同类型的担保机构共同发展,互为补充

目前,担保机构一般可以划分为政府担保机构、商业担保机构和企业互助担保三种类型,三者的服务对象的选择上有所区别,坚持三者的共同发展有助于形成多渠道互为补充的信用担保市场,从而能够为更多的创业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三)建立有效的担保资金补偿渠道

政府担保机构的盈利性远不及商业担保机构,也没有互助担保机构的成员保费收入。因此,应该建立一个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的、长期稳定的资金补偿机制。

四、发展主板市场以外的“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的推出可以打通一部分成长期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也有利于为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制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对与国有大企业和少数大型民营企业有着银行信贷和主板市场的大力支持,成长期民营企业则面临着发展资金的短缺,因此发展适合成长期民营企业需要的资本市场对于民营企业的成长意义重大。“二板市场”的推出还可以为风险投资创造一条理想的退出渠道,从而解决了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现实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发展“二板市场”不仅可以优化企业自身的融资结构,还可以缓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压力。“二板市场”分流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这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一致的。

尽管目前发展“二板市场”还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发展“二板市场”的长久障碍。我们主张通过路径的选择来规避发展“二板市场”过程中可能和潜在的风险,并通过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规范来化解这些风险,这种发展策略是合理可行的。

五、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一)建立控制和分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制度措施

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严格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以便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自身素质和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二是尽快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对所有吸收公众存款的中小金融机构实行强制投保,以便保证在中小金融机构陷入支付困难或破产时能够实施及时有效的投资救援或存款理赔,增强客户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心,提高其社会形象和信誉。

(二)逐步解除地方政府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干预

在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应当彻底解除地方政府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干预。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的信贷干预是造成其陷入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解除地方政府的信贷干预有助于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和增强活力,并能为民间资本的进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

民间资本有着进军金融业的强烈愿望,但其所有者对于政府主导的中小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存在不小的质疑,毕竟中小金融机构在现阶段依然面临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这些都会对民间资本的进入构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有必要进一步放开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管制,允许发展民营银行。现阶段,可以通过试点的形式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组建少量的民营银行,即使是被证明由于目前不具备民营银行的生存条件而失败了,也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如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应该会对当前的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篇2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防工业;政策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15102

1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科学内涵与外延

(1)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产品市场。国防工业产品市场(俗称军品市场)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市场规律组织武器装备科研技术研究、工程制造和生产采购的所有科研生产经济活动。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产品市场,要求逐步开放国防工业产品市场,打破军工系统内部大配套的格局,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在保障国防安全条件下,适当降低军品准入门槛,将一些零部件、原材料和中间加工制造采用许可证管理、招标、订货等办法分包出去,选择有条件的民用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进行研制与生产。

(2)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工业技术市场。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国防科技活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数量为141353家,企业数量比2003年增加了13.14%。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54270家,私营与个体经济企业52844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38.39%、37.38%,全国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3003亿元,这表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具备参与国防科技的实力和能力。

(3)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资本市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国防工业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明确表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按有关规定参与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国防工业企业的改组改制,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因此,要积极吸呐民间资本进入国防工业资本市场,参与我国国防工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实现国防工业资本多元化,以提高国防工业的竞争生存能力。

(4)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人力资本市场。人力资本是国防工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直接决定了其服务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能力与质量,在国防工业系统的各项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国防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不够雄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优秀人才紧缺。因此,加强国防工业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要充分利用普通高等学校和民营科研机构学科专业、人力资源、设备设施上的优势,积极引进各类民营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为国防工业企业的武器装备研制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2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制约因素

目前,对于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参与武器装备研制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工业发展战略。2005年5月27日,国防科工委正式对外颁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对民营企业进入国防领域进行“正名”与“鼓励”。根据该《办法》,民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将获准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这些都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塑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民营企业可以进入国防工业,但也不一定完全就能够进入国防工业。因为,军队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法规,确立了有关制度,但尚未构成民营企业进入军工市场的充分条件,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利润因素。

首先,武器装备是用于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的产品,平时军队对武器装备的消耗量非常有限。同时,一国政府为了保持军事技术上的领先性和降低武器装备的淘汰成本,对同一型号的武器装备等产品采购量也十分有限。如果一次性订货批量过小,会造成企业生产和经营防务产品规模上的不经济,甚至可能陷入亏损。武器装备产品订货间隔期长。另外,一些武器装备更新周期长,当某种武器装备批量生产和装备军队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进行更新换代,期间将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存在专用设备、人才等闲置浪费现象,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进入国防产业无利可获,或者获利甚微,民营企业就会缺乏进入国防产业的意愿。

(2)风险因素。

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工业面对投资与生产的双重风险。首先是专用性投资风险。武器装备是用于保障国家安全防务的特殊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对设备、工艺、材料和人员等都有一定特殊的要求,客观上要进行一些专用性的投资。这个专用性投资,仅仅“锁定”在武器装备生产上,企业能否获得武器装备订货任务,以及获得武器装备订货规模状况,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武器装备生产专用性投资的效率。其次是武器装备技术开发的风险。在武器装备的技术开发中,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面临失败率极高的风险。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工业所承担的这些风险,如果不能使企业有获得高收益的预期,甚至使企业产生利益受损的预期,那么民营企业就不愿去积极面对这些风险,也就不敢进入国防产业。

(3)准入的高门槛。

国防工业准入的高门槛增加民营企业的进入难度。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事关国防安全,因此,武器装备需求方出于对国防安全的考虑,对武器装备的生产具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因而,民营企业要进入国防工业,必然面临着一个比较高的门槛。主要表现在:①特定技术要求高;②进入成本高;③特殊标准要求高;④安全保密要求高。

(4)政府的严格管制。

武器装备用于保障国家安全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管制。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通常采取的是政府指定办法,即由政府直接指定某些企业作为专业性军工队伍从事武器装备的生产活动,任何企业不得随意进入和退出国防工业。目前,虽然民营企业可以参与部分武器装备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也被严格限制在非常有限的产品生产范围内。政府对进入国防产业的严格管制,导致民营企业与国有军工企业在武器装备生产上的不平等地位。

3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政策保障机制

(1)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资质认证机制。

民营企业要想准入国防工业,必须符合国防科工委制定的“许可证”制度和军队制定的“资格审查制度”所规定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严格审查,才能具有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的资格。①要验证民营企业是否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②要验证民营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资信和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良好的资信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始终能够作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安全保密,并在合同履行中有良好的业绩。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指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国家或军队有关标准和要求,管理正规有序,体系运行有效。③要验证民营企业是否具有履行装备研制生产合同的条件和能力。

(2)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项目招标机制。

项目招标机制是指武器装备采办方拟采办武器装备的内容、要求等以招引或邀请某些愿意承包的企业对武器装备采办项目所要求的条件等进行报价,从而通过比较来确定理想的中标企业,达成协议的活动。在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大背景下,通过实行项目招标制度,能够促进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达到降低国防采办经费,优化国防工业结构的目的。

同时,要界定实行招标制度的武器装备领域。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投标制度在实际中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并不完全适用于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完全适合实行公开招标制度的武器装备多数为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普通的原材料等。而大型高技术武器装备,由于高技术性和保密性的原因,只能采取分阶段竞争,招标制度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至于战略层面的武器装备不可能实行竞争,所以招标制度完全被弃用。

(3)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信息交流机制。

由于我国没有国防科技装备制度,武器装备需求信息缺乏沟通渠道,军队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标准是什么,民营企业无从知道;政府和军队部门对于民营企业的技术状况和产品也不清楚。因此,在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过程中,要强化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供需信息的收集及交流机制,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信息交流不对称现象的发生。

①完善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公共信息平台,扩大信息归集部门,制定信息归集标准,建立联动监督制度,推动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供需数据信息开放共享。②定期举行一次“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情况通报会”,为民用工业企业界向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提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建议提供一个正式途径。③成立涉及国防科工委、军方、地方政府、民营科技工业企业界的小组或专门委员会,以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

(4)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质量监管机制。

能否满足合同规定的“需要”,是衡量合同履行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武器装备质量的好坏只有在军方购买之后才能观测到,属于一种典型“经验品”。因此,要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质量监管机制,确保由民营企业承担的武器装备研制任务的质量可靠。

①实行全指标、全过程、全系统质量综合管理,针对武器装备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人员、方法、制度等内容。使质量管理扎根于质量生产的每一个环节。②实行军用标准的简化改革,大力推行性能规范政策。③建立合格制造商名录,实行动态管理机制。要确保武器装备质量安全可靠,就要实行资格认证。资格认证合格者载入合格制造商名录,并将成为按性能规范订货的优先选择对象。

(5)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政府科学决策机制。

政府对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运行进行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有关的政策。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运行效率。为了使政府政策能够合理地指导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活动,从而确保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有效运行,就必须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避免政府决策失误造成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低效率或无效率,防止出现军工发展的大起大落给社会资源造成浪费现象。构建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最重要的是在决策主体、决策机构思维和决策程序三个方面实现根本的转变,以通过界明决策主体进一步解决好谁来决策的问题、通过端正决策思维进一步解决好为什么决策的问题、通过优化决策程序进一步解决好怎样决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海平.民转军―世界军工发展的新趋势[J].国防科技,2004,(4).

[2]张晓军.英国军民两用政策的启示[J].中国国防报,2006,7(25).

篇3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新技术

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从1985年至2004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投资年均增长20%,高出国有科技投资6个百分点。20多年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2000亿元,其中,民营科技投资87000亿元,占29%。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快速增长了国家税收。2001年民营科技企业纳税1022亿元,占全国工商税的比重达8.9%,比1990年高出2.5个百分点。为我国又开辟了新的稳定的税源,改变了财政收入对公有制经济严重依赖的状况。

一、国外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经验

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增加科技投入,采取了许多税收鼓励措施:[1]

1.减免税 :通过减免税,直接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1)减免流转税:对专门用于科研的设备、仪器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如法国允许企业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价值在增值税中抵扣,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印度对为了出口目的而进口的电脑软件一律免征关税。(2)减免所得税:对高新技术产业(行业)或企业以定期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如新加坡对投资1.5亿新元的新兴企业(包括民营科技企业),最长可获得15年的免征所得税优惠;韩国对转让给本国人的转让或租赁专利、技术秘诀或新工艺所获收入,全额免征所得税,转让给外国人所得的收入,减征50%的税金。

2.费用扣除:主要是对企业的研究开发(R&D)支出的税收优惠。美国对从事本专业的科研人员用于科研经费的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对企业R&D投资费用给与税收减免;日本实施增加试验研究经费税额抵扣制度,规定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支出的抵免可以改按当年支出全额的6%抵免。

3.加速折旧:加速折旧是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鼓励技术进步而广泛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1)提高折旧率:如英国允许新兴产业的建筑物第一年折旧50%; 德国为高新技术产业环保设备规定的折旧率,动产部份50%,不动产部份30%。(2)缩短折旧年限:如美国将科研设备的法定使用年限缩短到3年,机器设备缩短到五年,厂房、建筑物缩短到10年。日本对技术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风险大的企业的主要技术设备,实行短期特别折旧制度等。

4.投资抵免:允许将用于技术研究的投入按一定比例来抵扣应纳税额。如英国规定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的资本性支出可以100%从税前的营业收入中扣除,购买知识产权和技术秘诀的投资,按递减余额的25%从税前扣除。日本政府制定了《增加试验研究费税额扣除制度》、《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等税收政策,规定对用于新材料、尖端电子技术、电气通讯技术、宇宙开发技术等的开发资金全部免征7%的税金。

5.提取投资风险基金。(1)通过征收特别税的方式为科技发展筹集专项基金,以专款专用。如匈牙利对应缴纳公司所得税的企业,规定其按上一年度的应税所得缴纳4%?5%的“科技基金税”。(2)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来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发展基金。为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研力度,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允许企业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提取未来投资准备金、风险基金和科研准备金,韩国规定企业提取的技术开发基金的比例在一般企业不超过营业收入的3%、技术密集型企业不超过4%的,可以提取当年列支,而免征所得税。还通过直接对科技投入的资金给予减免所得税或再投资退税等优惠来鼓励企业筹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二、现行的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

1、流转税:主要是针对特定科技成果的税收优惠,如对在销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计算机软件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对企业为生产《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产品而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按合同规定向境外支付的软件费,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2、所得税:主要是对特定纳税主体和特定地区的税收优惠。(1)对特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外资企业中的先进技术企业,在该企业享受的免、减期满后(2免3减半政策),延长3年减半征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资年度起免2年企业所得税。(2)对特定区域的税收优惠,如对设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地区)的外资企业享受减按15%或24%的所得税率待遇;对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

3、其他鼓励性税收政策,如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费用的投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技术改造项目购置国产设备的投资,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允许其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额在所得税前列支等。

三、民营科技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较而言,就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分析及民营科技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政策效用不大。表现为优惠政策的目标很不明确,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和鼓励优惠哪些方面的科技发展、应该如何协调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是引进国外技术还是国内自我开发等目标很模糊;科技税收优惠对象主要是对民营科技企业,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科技研究开发活动和项目,如民营科技企业中的非高新技术收入也享受优惠政策,使得科技企业税收优惠的目标不明确。优惠环节来偏重于技术成果的使用和新产品的生产,对基础研究开发的民营科技企业则未予足够重视,使得急需政府扶持的新办民营企业享受不到有效优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2.以所得税优惠为主,缺乏必要的流转税优惠。我国税制结构虽然是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流转税类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达70%以上,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在流转税方面的优惠措施较少,而且已有优惠政策中过多的限制条件也束缚了税收优惠政策作用的发挥,使税收优惠政策打了折扣,企业实际上从优惠政策措施中得到的好处不多,使优惠措施缺乏刺激力度,作用有限。

3.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目前还处于高新技术发展起步阶段的我国,在科技税收政策的优惠方式运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方式较少,偏重于直接优惠,如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导致优惠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已经和能够获得技术开发收益的企业,对那些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以及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缺乏应有的税收刺激对扶持更多的企业加入技术创新的行列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完善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税收政策

1.调整税收优惠政策。(1)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应转向产业优惠和区域优惠相结合,以产业优惠为主。从税收公平的原则出发,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应改变目前只对单位和科研成果的范围限制,转向对具体研究开发项目的优惠。对民营科技企业只要是从事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项目、科技开发投入等,符合税收优惠条件,不论其在何处投资都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2)改革税收优惠环节。借鉴各国政府鼓励高技术产业的重点均放在了研究与开发阶段的经验。我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应只局限于科研成果上,今后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应把重点落在产品研究开发、技术转化环节上,促进科技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3]

2.增加税收优惠的税种,再完善已有企业所得税、流转税的优惠政策下如可以对签定的技术转让合同免征印花税。二是适当取消或降低部分优惠政策的限制条件。对高科技人才在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可比照稿酬所得,按应纳所得税额减征30%;适当扩大对科技研究开发人员技术成果奖励个人所得税的免税范围;对民营科技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的有关奖励,予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并对红股所得免税等。从而鼓励和提高民营科技企业中科技开发人才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税收优惠应转向间接为主。间接优惠具有较好的政策引导性,有利于形成“政策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效优惠机制,也有利于体现公平竞争。建议借鉴国外的做法,适当采取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亏损结转、费用扣除、提取风险基金等间接优惠方式,鼓励企业资金更多用于科技投入和设备更新,加快高科技产业化进程。[4]

综上所述,借鉴国外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经验,克服我国税收政策方面的缺陷,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成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关学军.完善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第5期.19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280-286.

篇4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提升 核心竞争力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 的逐步落实,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生存瓶颈越来越严重。中小民营企业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因此,中小民营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核心竞争能力,开发核心产品,使企业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期处于竞争主动地位的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产品占有市场能力和应变能力。它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能力,其本质是让消费者得到优于其他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能使企业战胜对手,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关心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一)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具备充分的企业价值。2、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3、不具有模仿性。4、具有应变力和扩展的空间。5、具有可迭加性。6、具有可控性。

(二)提升中小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1、有利于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企业有效配置资源。

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产权因素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股权结构模式,呈现出产权结构一元性和封闭性以及产权关系模糊等特性,这种产权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企业初创时期发展的需要,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部环境的逐渐变化,其弊端开始显现。

企业产权单一或产权不清。产权单一体现在民营中小企业家族持股比例很高,而且往往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参股投资,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委托一”问题几乎不存在。产权不清则体现在共有式的产权使家庭成员之间或合伙人之间财产关系不明确。由于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的财产就是业主的财产,业主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本谈不上法人财产问题。

(二)技术因素

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不到0.4%,而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 的企业则难以生存。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低下的技术水平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此外,企业的竞争力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合力,而其中创新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三)管理因素

据国外企业家测算,对企业经营实绩的贡献来说,如果投资占一分,技术占三分,管理则占六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普遍存在滞后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四)人才因素

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中小企业人才匮乏,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显然是造成企业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战略因素

根据现代企业战略理论思想,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对于企业来讲,提前谋划未来是非常重要的,对未来问题不但要提前向导,而且要提前动手解决,因为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一个过程。

(六)资金因素

因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许多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明显不足,且资金筹措能力也很差。虽然我国在2003 年1 月1 日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为改变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财政资金总量过少、使用分散、来源无保证等问题奠定了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中小企业在金融信用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仍不乐观。

三、提升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明晰产权制度

民营企业要保持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开展资本运行;促进产权流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企业本身,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诸多外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因此,要使民营中小型企业产权结构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能力优势体现在技术水平、技术规范、技术诀窍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认真研究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不断吸收高新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技术创新,推动核心技能的提升。

(三)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科学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现代先进物质成果的背后,除了现代科技的伟大发明以外,无一例外地有赖于人类另一个伟大的智慧结晶——科学管理。如果只有先进的技术,而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方法,并加以创造性应用,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的话,那么先进的技术将最终不可能成为现实而发挥作用和威力。

(四)建立现代人才竞争机制

加快培育现代人才竞争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对一个企业来讲,合格的经营者及决策班子是其经营成败的关键,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成为企业高效率投入产出的基础,足够的、精良的技术人员及操作队伍决定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以说,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五)推动融资体制创新

从表面上看,资金短缺问题制约着技术创新。实际上,落后的投融资体制才是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民营企业 融资 原因 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民营企业已经存在于我国的各行各业中,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程度也因此成为了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我国民企融资现状普遍不容乐观,使得民企普遍缺乏发展基金,错失很多市场发展机会,融资难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民营企业自身信誉水平低,缺乏有效管理。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部门设置和制度不健全,特别是财务制度不健全,很难提供完全准确的财务信息。银行很难准确了解其资金运用和生产经营情况,导致银行信贷工作无法进行。中小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总额中占比较高,而且有些企业为逃避债务,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导致银行资金流失严重,致使民营企业的银行信用环境状况令人担忧。由于民企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信誉,加之风险变数大,使得其资信等级低,加之内部供应不足,这是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2.金融服务体系难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首先银行体制决定民营企业融资处于劣势。我国银行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他们首先保障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需求的投放原则没有改变,加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越来越严,并且大部分实行了终身责任追求制,银行贷款门槛不断提高。其次银行信贷政策不合理。中央银行虽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但各商业银行为了资金安全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民营企业放贷;即使商业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发放固定资产贷款,但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不健全,加上长期贷款的风险,银行也不愿意向民营企业开放基建和技改项目贷款,因而民营企业最多也只能获得一年之内的流动资金贷款,难以获得长期资金贷款。

3.宏观政策制约着民营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融资。改革开放以来,宏观政策在体制转化方面,主要是推进国企改革,并为此为契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宏观调整方面,控制通货膨胀时也要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防治通货紧缩时也要启动国有投资为出发点。可以说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前些年的宏观政策中并未占有什么地位。只是到近年来,为扩大内需和促进结构调整,民营企业的发展才日益引起重视,而促进民营企业的各项政策尚未到位,这就制约着民营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融资。

二、对民营企业解决当前融资困境的几点建议

1.努力提高民营企业自身实力。首先要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树立良好信用观念意识;其次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与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建立良好关系,争取银行信任,坚决杜绝逃废银行债务和挪用贷款等失信行为的发生,切实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再次提高管理水平,培育名牌产品,特色产品,从本质上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2.要加快法制建设,为民营经济科学定位。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民企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完善相关金融服务体系。首先要加速中小金融机构建设。中小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容易了解地方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发展前景和信誉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风险。所以,应尽快建立一批直接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发挥其立足民营企业,服务民营企业的比较优势。其次加快银行产品创新,改善对民营企业的服务。银行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民营企业特点进行信贷制度和产品创新,建立适应民营企业贷款业务的信用评级制度,推出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信贷产品,以满足民营企业个性化、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4.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和科技扶持力度。要使民营企业获得稳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相关的政策扶持,我国目前虽然有一些以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受惠对象的税收减免政策,但还不够规范,目前应对其进行清理、规范和完善,并逐步建立起明确的以民营企业作为受惠对象的税收优惠政策。近期可考虑提高民营企业纳税人的税基标准,扩大这一政策的受益面,也可以对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免征增值税。对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可试行对其利润再投资部分实行税收减免的政策,对于新创立的民营企业可予以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对于成长性较好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可适当延长减免所得税年限。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民营企业合作,以帮助民营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建立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科研合作伙伴关系。

篇6

[关键词]民营企业;SWOT分析;“十二五”时期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125-0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扩大出口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给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导。SWOT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矩阵(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 Matrix),是一种综合详细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的方法。SWOT帮助企业制定SO战略(发挥企业内部优势来把握企业外部机会的战略)、WO战略(通过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ST战略(利用企业的优势回避或减少外部威胁)、WT战略(弥补内部劣势并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举措)。本文旨在通过SWOT分析法结合民营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在“十二五”时期所处环境的机会、威胁,建立SWOT模型,针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出策略建议(见图1)。

图1 “十二五”时期民营企业SWOT分析框架

一、民营企业的内部优势(S)

(一)环境适应能力强

民营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和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市场进入和退出成本相对较低,更容易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因而,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空间,民营企业便能快速进入相关领域。

(二)管理机制较灵活

相对于国有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都要经过层层审核,民营企业管理层次少,决策措施相对更容易传递到基层员工当中。另外,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相对灵活,可以年薪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聘请一位管理英才,这在薪酬机制死板的国有企业是很难做到的。

(三)生产经营成本低

民营企业相对投入的固定资本较少,广告等非固定投入更少,同时经营成本更低,不会出现“灯长明、水长流”的浪费情况,民营企业员工普遍具有节约意识。另外,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负担较轻。

(四)产权、股权清晰

民营企业产权、股权相对清晰,企业的高层经营者大多拥有企业一定的股权比例,中层管理者的收入也多为提成或股权激励等形式。这样把企业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既保证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民营企业的内部劣势(W)

(一)企业基础较为薄弱

民营企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企业规模与国有和外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民营企业家的管理经验和水平还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扩张规模。民营企业普遍集中于传统低技术、低附加值产业,难以做到长期利润增长、企业变大变强。

(二)财务体制不够规范

民营企业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财务制度往往不够规范和完善,缺少一套科学具体的财务预算和管理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这在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容易产生隐患,不利于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融资渠道窄、风险大

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还是靠银行贷款,部分优秀的民营企业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市融资,两者都面临重重的条件限制。在宏观调控紧缩政策致使银行回笼资金的情况下,不少民营企业只能通过不合法的地下钱庄进行融资,风险极大。

(四)软实力建设较落后

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很多都以追求短期利润为首要目标,缺少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这往往导致民营企业忽视在企业文化、制度和品牌价值等软实力上的加强和提升。

三、“十二五”时期民营企业的外部机会(O)

(一)“十二五”规划纲要助推民营企业发展

一是国家在政策层面要求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明确提出了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包括铁路、盐业、电力、电信、石油、民航、市政公用事业、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等经济领域;二是提出了民营企业进入垄断性行业的方式问题,减少了民营企业进入新领域的阻力;三是提出了确保政策落实的具体思路。

(二)经济转型后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的突破口

一是新能源和汽车行业技术改造,新能源能够减少污染,节省石油,带来全球汽车行业的改造;二是装备制造业和房屋建筑业的改造,如果能够在新材料方面有所突破,在数控、智能装备制造方面有所创新,就打开了一个新市场;三是环保产业,发展中国特色的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支持的未来发展方向;四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科技产业,这些行业未来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已经启动,国家和区域地方政府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参与开发。在区域开发过程中,不管是基础性的建设项目(如交通、能源等)还是产业发展性的项目(如园区、集聚区等)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四)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舞台

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扩大内需,启动农村市场。二是农业产业化项目一般市场前景广阔,整体投资效益好。中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以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计算,30年以后城镇化水平可以达到75%左右。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县城和镇的建设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战略选择。

四、“十二五”时期民营企业的外部威胁(T)

(一)世界经济的复杂多变

经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又遭遇全球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很可能陷入二次探底之中,其复苏过程将异常复杂多变。中国经济处于全球化背景下,受经济疲软和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国内宏观环境也复杂多变。这些都对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跨国并购的诸多限制

发达国家对来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并购活动采取了诸多限制措施,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转移和出口进行了有选择性地限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低附加值产品实行贸易保护及反倾销措施。这些将对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以及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三)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国家4万亿元投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银行天量信贷,总体上还是投向基础设施,向国有企业倾斜,民营企业受益较小。政府部门出于原有体制和自身利益的影响,对民营经济沿袭着“管理”的模式,短期内难以过渡到“服务”上来,民营投资的关卡多、手续杂、费用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增大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性约束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四)垄断行业的门槛限制

铁路、盐业、电力、电信、石油、民航等垄断性行业虽然开始逐步向民营企业开放,但这些行业的进入门槛高,企业规模动辄要几十亿。同时,由于国有企业享有先天体制优势,更容易获得政策项目和银行信贷,民营企业短期难以和国有企业在一个平台上展开竞争。

五、“十二五”时期民营企业的发展策略

(一)通过以上对民营企业的分析,可得出民营企业在“十二五”时期的SWOT矩阵(见表1)

(二)从政府和民营企业层面各选取其中相对重要的三点进行阐述

1.加强政策指导,营造民企良好发展环境。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政府在法律、政策、投资等各方面给与公平待遇,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享有同等地位。首先,要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允许投资进入的领域,民营企业也应鼓励进入;其次,在优惠政策上对民营企业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民营企业的身份和投资规模而有所差别。第三,在某些方面对民营企业要适当照顾,如统筹安排民营经济发展用地;放宽对注册资本和专项审批的限制等。

2.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一是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为民营企业转让和购买先进技术提供更为有效的平台和途径;三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为民营经济的新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和政策保障。

3.畅通融资渠道,鼓励民企境外战略融资。融资渠道窄、融资难问题始终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是应建立以民营经济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建立更多创业扶持基金;二是开启股票OTC市场,让更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可以在场外市场获得直接融资;三是应鼓励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去境外资本市场进行战略融资,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获得国外机构的配套措施支持。

4.寻求产业联盟,投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民营企业的做大做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支持。一是通过参股产业链上游产业企业,分享上游产业利润收益,获取稳定原料、产品来源;二是通过并购产业链下游产业国外企业,既能保证产品销路又能打开国外市场。

5.发挥比较优势,逐步参与垄断行业竞争。民营企业欲进入国有企业占绝对优势的垄断行业,直接面对面地竞争毫无优势可言,要着重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一是进入一些国有企业不屑的且利润率不高或投资额不大

项目;二是在垄断行业的技术研发上,民营企业应集中力量于某一点或某一项技术的突破上,在一项技术上超过对手,就能占领一个产品的全国市场。

6.注重内外兼修,大力培养企业文化精神。民营企业的变大变强,除了表现在企业规模、产品质量等硬实力上,还表现在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软实力上。大力培养民营企业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并将之渗透于企业的一切组织活动之中,这样民营企业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蓬勃活力。

[参考文献]

[1]朱荣.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84-86.

[2]袁亦男,邹平.基于SWOT模型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选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4):90-95.

[3]刘双芹.南京民营企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5(S1):91-98.

[4]席贻俊,丁旭霞.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SWOT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75-77.

篇7

一、毕节地区民营经济情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毕节地区大力实施“六个计划”,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民营经济生产总值从90.6亿元增加到237亿元,年均增幅24.3%,2010年提供财政收入37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29%,年均增长32.6%。2010年全区民营经济占GDP的38.9%比重高于全省相同比例的3.9个百分点。然而,与沿海发达地区和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相比,毕节地区民营经济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发展速度不快、经济贡献率偏低、市场竞争不强等问题。一是主体少、规模小。2010年底,全区注册民营企业总数仅为7672户,注册资金214.7亿元,所注册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仅为75163户和4642户,尚无一家民营集团公司和上市企业。二是结构不合理、贡献率低。全区个体私营商业、餐饮等行业占比较大,而工业、农业比重极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占全区民营企业总数的7.49%,科技型、上档次的大型民营企业几乎为零。2010年股份制、私营企业实现税收8.33亿元,仅占全区税收总额的25.64%。三是融资渠道单一、间接融资少。融资渠道比较狭窄,银行授信仍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方式,2011年9月末,全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仅为27.24亿元,占全区各项贷款余额的7.9%,获得贷款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2.34%。2011年,毕节地委行署就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按照贵州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三年倍增、五年跨越”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32%以上,新增就业3.4万人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50%以上。金融业如何抓住机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依靠民营经济带动全区经济增长,以此推动银行业自身的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项课题。

二、民营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矛盾性问题

(一)内部原因制约了金融支持力度从毕节地区民营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起点低,规模小,实力不强,自身素质不高,短期化经营行为较为凸出。

1.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自身条件不足,以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生产经营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民营企业几乎是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缺乏现代公司企业经营意识,经营发展机制弱化,高、精、尖的企业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为零,特别是乡镇民营企业发展大部分限于代加工和传统产业,易受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

2.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财务制度不全。多数企业未建立帐簿、报表,不从事经营成本核算、效益分析,没有形成规范的、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甚至部分民营企业为故意“逃避税”,使用“两本账”,财务报告随意性大、真实性差、运作透明度不高。

3.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对银行融资方式缺乏了解,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有的用流动资金贷款来扩大固定资产规模,造成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短期贷款长期占用的做法影响了银行对企业进一步支持的积极性。

(二)社会及政策因素导致金融支持弱化

1.担保机制不健全。一是民营企业获得贷款担保方式单一,多以房产、设备等不动产抵押为主,信用担保尤其是第三方担保较少。2011年9月末辖内通过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担保贷款余额仅为3.6亿元,且多数为区外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二是担保公司在办理担保过程中担保费用较高、手续繁琐,担保费用多数为2~3%,最高担保费高达5%,此外还要经工商、评估、公证等部门收费办理。三是担保公司规模小,难以满足业务需求。目前毕节地区虽成立了14家担保公司,但注册资金仅为5.05亿元,担保放大比例多数为5倍,2011年9月末辖内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余额为1.6亿元,仅占贷款总额的6%。三是担保补偿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担保机构补贴、税收减免等较为完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四是国有商业银行对担保机构缺乏认同。由于担保机构规模小,尚未达到国有商业银行门槛要求,导致全区目前尚无一家担保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合作记录。

2.银企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银行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还贷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不了解,企业的有关信息散布在各个金融机构和政府各职能部门,银行难以全面收集信息,很难确定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贷前调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企业不熟悉国家的金融政策、银行的信贷政策和信贷产品,难以创造符合信贷的条件,一些拥有偿债能力的企业,实质条件已具备,形式条件仍不具备,房产证、土地证等产权证不齐全等,造成“贷款难、难贷款”的尴尬局面。

3.地方政府政策目标与信贷政策目标相悖,信贷政策缺乏差异化区别性对待政策。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行政干预银行内部动作,促成金融机构加大对某个行业或产业信贷投放,影响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的正常有效合作,不利于银行市场化运作和风险控制。与此同时,信贷政策“一刀切”模式忽略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欠发达地区由于金融资源占有较少,资金聚集能力较弱,信贷总量单一调控将导致银行在信贷资金配给上优先选择大型项目和优质企业,民营企业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甚至陷入资金短缺恶性循环。

(三)金融服务缺陷导致民营企业金融资源的稀缺金融服务的缺陷集中体现信贷投放的市场导向机制致使银行资金过分向大型企业集中,民营企业金融资源的稀缺。

1.信贷主体缺位与资金需求刚性增长不相适应。在民营企业迅速扩张,资金需求量日趋增大的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一般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农业发展银行逐渐退出民营企业发展市场。在此情况下,民营企业的信贷需求大都寄希望于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而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受市场定位等因素影响,更倾向于组建大项目社团贷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明显弱化。村镇银行受自有资金制约,支持民营企业作用较弱。小额贷款公司虽以其灵活、方便、快捷的贷款模式解决了部分民营企业资金需求,但由于“只贷不存”,自有资金趋紧,利率定价偏高。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有力无心”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有心无力”,使得县域金融对民营企业总体信贷投入明显不足,信贷投放规模与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对称。

2.现行信贷管理体制与民营企业融资特点不相适应。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高度集中的贷款管理模式,全面上收基层行的信贷权限。县支行除小额抵押贷款及消费贷款外,其他贷款必须实行单笔报批,这种严格的权限分配,不仅对县级银行的贷款发放形成了刚性制约,也无法满足民营企业“急、频、快”的资金需求特点。二是对具备了一定规模,发展前景较好,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均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各金融机构争相放贷,较易获得银行贷款。而大多是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具有强烈的信贷资金需求,但因其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状况,即使符合贷款条件,也难以获得贷款支持。

3.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信贷管理制度,信贷决策权集中,同时贷款审批、发放各个环节的责任相应强化,尤其是加强了对信贷人员的贷款风险约束,对信贷责任人实行终身追究制度,在强化风险责任约束的同时,却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项目准、效益大的没有相应奖励。这种普遍存在的贷款发放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基层行和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信贷资金错配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的金融满足。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要核实民营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贷前成本高,贷后管理难。同时,中小民营企业一次性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信贷管理成本大大高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大项目贷款。这使得银行宁愿选择上存资金获取稳定收益,而不愿选择风险大收益低的中小企业贷款。

三、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固本强体,积极加强自身建设

1.不断充实扩大自有资金。民营企业在实现利润后应首先补充资本金,通过加强自身积累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偿债能力,努力创造获得贷款的条件,减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2.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财务管理,并按照银行贷款的程序要求,及时、如实地提供财务各项报表和资料,使银行全面准确地监控企业整体经营状况。

3.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合理确定投资方向,瞄准市场定位,减少盲目投资、低层次重复建设带来的风险,通过加快改制、管理创新、技术改造和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积极打造结构完善、产权明晰、经营合法、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企业主体,以增强对银行放贷的吸引力。

(二)打造平台,极力优化外部环境

1.严格执行行政审批简化流程,积极发展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引导其发展现代特色产业。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严格执行好对民营企业税费减免政策,降低民营企业信贷成本。同时,要选择性地培育部分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积极推进民营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权等融资工具融资。要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以此带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2.建立民营企业激励长效机制,搭建金融与民营企业信息沟通平台。由地方地方政府牵头,民营企业主管部门、工商、税务、商业银行等单位参与,一方面每两年开展优秀民营企业评选活动,银行对获评企业推行信用贷款和贷款绿色通道,放大抵押担保比例,更好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民营企业网站,搭建民营企业与银行信息沟通平台,提供民营企业产业发展、财务指标等相关信息,介绍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和商业银行信贷产品、信贷政策等内容,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3.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在担保体系建设上: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政府出资或参与出资的担保公司,规范其经营行为,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推进担保机构向集团化发展,壮大资金实力,达到大型商业银行担保条件要求。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民营企业互助型担保机构。由财政出资为主,民营企业出资入会,专门为民营企业会员承担贷款担保。三是引进和推动商业性担保机构的设立。地方政府出台财税政策鼓励措施,积极引进国内发展较为规范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入驻,降低民营企业担保成本。四是,积极组建辖区担保机构行业协会,发挥其行业组织协调作用,将零散的担保公司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提高担保贷款额度,实施联合担保、再担保等业务,解决个别担保机构因资金实力不足而难以跨越银行门槛问题。在信贷政策满足上,改革全国单一总量调控模式,将信贷总量向欠发达地区倾斜,营造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拓宽渠道,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

1.…构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国家产业信贷政策,研究制定支持民营企业的信贷管理政策及措施;城市商业银行要以支持民营企业为主,并逐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份额;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好“三农”的同时,加大对涉农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政策性银行要在支持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评级信贷条件,充分利用其资金优势,积极支持区域性特色产业民营企业。

篇8

(一)投资体制机制存在越位、错位与缺位

从体制机制层面来看,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政策环境还不够乐观。一些行业借助行政权力对行业实施投资保护、价格保护、政治保护。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力量实现排他性、独占性的垄断目标,从而无形之中为民营经济的投资准入设置了难以突破的“弹簧门”、”玻璃门”和“隔离栅”。从表面上看,并未限制民营 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但实际上很少见到民营资金投入。最为明显的是经营性基础类投资项目,往往由政府部门组建的投资公司担任项目业主,诸如城建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水务集团公司、城市公交公司、城市燃气公司等一批行政性垄断公司,投资主体单一化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金融等新型服务行业各类民间投资往往难以进入,即使能够进入也要受到一系列前置审批的严格把关,从而形成了金融业国家行政垄断的体制格局。此外,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行业属于特殊行业,需要由地方政府颁发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民营投资会遇到许多障碍。

(二)融资难现象十分突出

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融资机会缺、可选种类少、贷款期限短、融资成本高,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一是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十分严重。我国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市场上的银行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性国有或集体银行为主,很少有民营银行,对民营企业存在“体制性歧视”,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相当有限。加上不少民营企业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产证,缺少可供抵押的有形资产,因而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能贷到款的,其成本也相当高,利率可能是银行基准利率的数倍。同时,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相比于银行信贷,证券市场开放程度更低,对民营企业更加歧视。为此,一些民营企业为了生存,只好不计成本向民间借贷解决周转资金;或通过向内部员工借贷、与相关企业之间借贷、内部股份募集等自我融资的方式筹措中长期资金。这些方式风险大、稳定性差,使得民营企业难以利用其做大做强,影响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社会化服务不够有力

对民营企业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薄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等现象仍然存在,政策交叉、重复、撞车现象严重,扶持资金投入量小、分散、低效;扶持方式沿袭了对国有企业的直接扶持方式,受益的仅是少数企业,政府政策效应未体现出普惠。同时,包括中小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在内的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由于无法从正规渠道融资,不少企业被迫转向地下融资,增加了经营成本和风险。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成熟。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水平不高,中介市场秩序不规范;商会协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功能上离民营企业的发展要求都有很大差距,行业覆盖面较低,多数企业得不到商会提供的服务,即使商会能够成立,由于没有相应的职能,其作用发挥也有限。

二、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问题的成因

(一)思想观念仍不够解放

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不合法到合法、从异己力量到补充地位,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期间伴随着各种观念的激烈磨擦与碰撞。由于民营企业的自我发展在前,其法律地位被认可在后,使得对民营企业发展认识的滞后难以避免,人们在思想上还对民营企业发展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使民营企业发展无形之中受到了很多限制。同时,随着民营经济的日益成长壮大,在社会总资源有限,信贷资金、资本市场份额、投资机会、土地等资源分配不能均等的情况下,奉行效率优先还是所有制性质优先、公平原则还是区别对待原则来配置资源,政策上至今没有明确的条文。实践中,利益的天平自觉不自觉偏向国有企业。尤其是碰到一些涉及民营企业权益的实际问题时,相关部门常常推托应付,而不是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二)政策法规仍然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了各类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但在某些领域仍然歧视和限制民营企业的投资发展,特别是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市场准入原则,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垄断地位,明显没有给予民营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且中央制定的鼓励政策到地方之后,各地执行力度的差别很大,不少地方中央政策往往很难得到执行。各地虽然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支持,但出台的政策随意性强,临时色彩浓,缺少权威性和指导性,缺少对于民营企业所需的公平大环境的考量。

(三)行政性垄断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

一些地方和行业利用行政权力进行投资保护、价格保护、贸易保护与政治保护,行政性垄断现象较为严重。政府介入产生的保护性和排他性,使得民营企业难以突破投资“”,难以进入基础产业领域。公共服务行业设置了极为严格的准入限制,科教文卫等行业存在严格的审批制度,特殊经营许可证的颁发给民营企业设置了极高的门槛,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难以进入。

(四)金融机构缺乏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动力

民营企业自身不足使金融机构不愿意发放贷款。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存在信息不透明问题,难以向金融机构证明自身的信用水平。特别是民营家族企业,家庭生活资金与企业生产资金界限往往模糊,财务处理不够规范,导致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缺乏信任。有调查表明,我国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存活期仅3-5年,较高的倒闭率使金融机构主动回避贷款风险。金融机构自身原因也使其不愿意放贷。国有或地方商业银行信贷责任与报酬的不对称导致国有银行扶持民营企业的激励不足,信贷责任人宁可承担“存差”亏损的无个人责任风险也不愿承担给民营企业贷款的有个人责任风险。同时,金融机构发放给民营企业的贷款金额通常比较小,而贷款审查要求可能比国有企业的大额贷款更严,导致放贷成本高,收益低,不合算。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使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惜贷”行为。

三、优化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的对策

(一)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办法,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使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一是统一产业服务政策。在决定企业开办、土地使用、信息支持、财政贴息、税费征收、进出口等方面,政府应当制定不分所有制的政策待遇标准。产业指导目录应明确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以减少民营投资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二是统一企业扩张待遇。在企业兼并、入股、收购、整合的经济活动中,监管部门应提供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审批手续,债务处理、资产评估和职工安置等方面,民营企业也应该获得同国有企业相当的待遇。三是统一金融服务待遇。各级金融机构在贷款、结算、汇兑等方面应实行无差别服务待遇。给予民营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与国有企业公平对待,不实行有歧视性差别化标准。用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服务各类企业股票债券发行,建立对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的合法金融渠道。

(二)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

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一是发挥地方性商业银行作用,加强其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地方性银行的发起源头是地方财政,所以其经营上本身就有扶持地方产业的倾向,易于为本地的民营中小企业服务。而且地方性银行具有经营方式灵活、市场反映敏捷的特点,有利于支持规模不大、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二是大力发展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非国有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有很强的向民间筹资和贷款的倾向,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而且,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有利于加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加速国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从而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三是发展合作性民间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在发展初期,民间借贷的作用可能远远大于各种金融机构的作用。在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今天,政府应当合理看待民间借贷,加强引导,使民间借贷整合成科学合理合法的民间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快捷方便的资金支持。

(三)健全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强化政府服务民营企业的意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形成。一是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支持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商业性担保,积极发展互担保。二是务实搭建政银保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对接。牵头组织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基地,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重点支持一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项目,推动民营企业集聚发展。组织有效开展政银担企融资合作洽谈活动、融资服务推介会、股权融资活动和投融资论坛等各种形式的融资服务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银担企对接。三是出台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示范机构认定办法,认定和扶持一批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示范机构,树立标兵,推广先进,促进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工作。

(四)重点推进基础领域及高科技产业的改革开放

篇9

关键词:产业政策偏好;企业社会责任;民营企业行为;民营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7-0020-08

一、引 言

学术界围绕产业政策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尤其是关于产业政策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政策是否有效,仍是经济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Young[1]对东亚和拉美地区的产业政策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无效甚至还起到反作用,而Greenwald 和Stiglitz[2]却认为产业政策的存在是必要的。林毅夫与张维迎展开了关于市场经济下产业政策废立的大辩论,再次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对产业政策的关注和争论。产业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推动建立了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国民经济体系。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产业政策的实施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场主体已经由国有经济“一家独大”转变为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双轮驱动”。产业政策的设计必须与时代相适应,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的行为和绩效对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民营企业的行为和绩效还带有一定的脆弱性,容易受到宏观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尤其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如何规范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程序,科学定位产业政策的作用,减少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行为的扭曲和对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是新常态下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已有文献对产业政策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探讨其经济属性。王文等[3]以1998―2007年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产业政策与市场竞争、资源错配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业政策越能提高行业的竞争程度,资源错配程度越低;产业政策覆盖面越大,资源错配程度越低。黎文靖和李耀淘[4]以2001―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产业政策可以激励民营企业投资,但政府行政干预会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效率。孙早和席建成[5]认为产业政策实施效果与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忽视产业政策的落实而追求短期经济增长,市场化程度提高将促进地方政府落实产业政策并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Aghion等[6]研究了产业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产业政策只有将目标设定为激励企业竞争才能促进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升级,其他产业政策将会遏制竞争,激励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学术界围绕如何界定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大量研究。李伟阳和肖[7]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元定义”――在特定的制度下,企业追求在预期存续期内最大限度增进社会福利的意愿、行为和绩效。权小锋等[8]认为在目前中国市场中,企业社会责任更多地成为管理层的“自利工具”。Wagner等[9]深入研究了社会责任与企业伪善行为的关系。Fassin和Buelens[10]指出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逐利性动机下标榜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伪善,将会对社会整体福利产生损害。肖等[11]与赵红丹[12]从企业的“漂绿”行为出发对企业的伪社会责任行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对产业政策社会责任属性的研究较少。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之时,不仅仅面临着如何引导产业发展的经济导向,还需要考虑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导向,后者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更大影响,因此产业政策具有十分浓厚的社会责任属性。(2)关于带有大量社会责任属性的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绩效传导机制的研究较少。中国产业政策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忽视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这种带有偏向性的产业政策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民营企业的影响巨大,甚至可能会激励民营企业做出有违市场规律的行为。本文试图分析承担了过多社会责任属性的产业政策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民营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激励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民营经济活力与承担社会责任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中国目前的产业政策是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往往以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直接促进产业升级或抑制产能过剩,既遏制了市场竞争[13],又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政府选择优胜企业的现象[14]-[16]。具体而言,中国选择性产业政策偏好主要表现为:(1)政府选择鼓励性产业,以期快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受到鼓励的产业往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将社会资源引导到选定的产业中,加速其发展进程。(2)政府选择抑制性产业,这种产业一般存在产能过剩等问题而出现发展困顿,政府以行政的手段强力干预,避免问题扩大,对社会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3)政府选择优胜企业,该类企业一般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竞争力,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在制造业产能过剩时,政府一般通过优胜企业和一般企业的兼并重组来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总体来说,地方政府往往要求产业政策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民生改善程度与地方政府政绩有着较为复杂的关联,产业政策体现出较浓厚的社会责任属性[17]。所谓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属性是指,政府以改善民生和提振经济为短期目标,以实现经济赶超为长期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经济政策,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充分就业,并力求避免出现较大波动。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属性可以具体分为如下几类:(1)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满意程度。这是产业政策的基本任务。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将在2020年前消除重点贫困县,实现7 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此目标的实现需要地方政府结合本地的要素禀赋,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政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措施。(2)淘汰行业落后产能,谋求战略产业先行优势。大规模的落后产能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改善形成了较大阻力。为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平稳优化,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也是制造业强国的基础。为了加速中国崛起步伐,获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行优势,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由此可见,产业政策肩负着优化产业结构的重任。(3)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政策需要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作用。2016年国务院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等法规,表明产业政策还需要肩负着保护环境的重任。(4)促进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这是产业政策社会责任属性最突出的表现。为了避免由改革或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失业冲击等社会问题,政府会通过制定和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为濒临破产或即将倒闭的企业提供帮助。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属性将扭曲民营企业的行为,影响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18]。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机制如下:

(一)引发民营企业羊群性涌入和同质化投资

中国在工业领域中选择了一些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政府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受鼓励产业,制定财税、金融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并降低进入门槛,市场中素质良莠不齐的民营企业在政策激励下容易大量涌入受鼓励产业。受鼓励产业往往具有资金投入高、研发难度大和规模效益显著的特点,因而在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较少的情况下,企业对银行信贷具有极高的依赖性。银行为响应政策号召,降低了企业获得信贷的门槛,使企业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的信贷额度,但民营企业并未对获得的信贷进行高效利用,而是进行大规模的同质化投资,加剧了产业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了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对企业绩效造成损害的同时对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产业竞争加剧和产能过剩风险增加的压力下,银行将提高对受鼓励产业的信贷门槛,倒逼民营企业合理利用信贷资源,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以获得更多信贷。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选择性产业政策下,短期内民营企业获得大量的银行信贷极有可能会降低其绩效,产业中形成大量的同质化投资;随着产业内竞争加剧,银行提高信贷门槛,企业绩效将会有所提升,民营企业信贷率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U型”关系。

(二)民营企业在从事生产的同时需要履行大量社会责任

地方政府出于发展本地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给予企业优惠政策,以招商引资或鼓励本地企业扩大投资。这一过程是企业和地方政府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希望凭借当地的要素禀赋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实现自身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则需要在众多的企业中选择最适合本地产业规划或最能满足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这就导致了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互有需求,给二者之间的双向诉求提供了滋生土壤。

从企业角度看,企业选择在某地方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得当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在各个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程度不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拥有最终选择权。为获得投资机会,企业有很强的寻租动机。早期在政府监管不严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行贿等方式获得投资机会,通过寻求政府制定“特定的优惠政策”来牟取自身利益。现在由于中央政府加大了反腐力度,行贿寻租已经不可行,企业通过大额的社会捐赠、许诺增加当地人口就业机会、增加当地GDP增长和财政税收等方式获得投资机会,并向地方政府寻求政策帮扶。这些举措使得企业寻租具有更加难以发现的隐蔽性,同时也迫使企业承担了一部分产业政策转移的社会责任。从实际情况看,若企业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较多的财政税收和就业机会,那么政府将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便利。另外,由于中国历史上对“士”的推崇,另外,很多民营企业家拥有浓厚的从政情怀,从“学而优则仕”演变为“商而优则仕”。因此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家成为地方政府的“编外官员”,或是地方人大代表,或是地方政协委员。这些政治头衔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便利,例如,获得较多银行信贷、较易获得政府政策帮扶等优势,但同时也可能成为一个“紧箍咒”,使得民营企业家与地方政府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促使民营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严重不平衡,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和企业税收。政府为给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建设大量基础设施项目,负担繁重的社会保障支出,超出了财政收入所能承受的限度,形成了巨额地方债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地方政府负债率已经达到30.6%,债务率高达112.8%。截至2015年底,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约16万亿元,负债率高达23.6%,远远超出美国16%的地方政府负债率上限[19]。面对巨额债务,地方政府无法向中央财政寻求帮助,只能依靠自身的财政收入来弥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便是企业税收,企业规模越大,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口,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总体而言,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去干预市场中的企业,激励企业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和缴纳更多税款,反过来地方政府对生产规模较大、上缴税收较多的企业具有偏好性和依赖性,并给大企业更多的政策倾斜。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瓶颈制约、下行压力较大、制造业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如果选择缩小生产规模或宣布破产退出市场,势必造成大量失业,给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为企业分摊成本,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也可以多征税款充实财政。尽管此举在长期可能加剧产能过剩,但短期内可以兼顾企业存续和政府社会责任。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导向会激励民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就业和缴纳更多税款,但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产业政策通过转移社会责任将降低企业绩效。

(三)选择性产业政策激发民营企业盲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从产业政策实施效果来看,鼓励性产业政策往往带来产业的短暂繁荣,而后跌入产能过剩的深渊;而抑制性产业政策也未能有效控制产能增长。以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产业为例,21世纪初期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求。为加快钢铁产业发展,2005年政府专门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从产业规模、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指导钢铁产业发展。然而2015年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已经严重影响整个产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出台。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由来已久,却始终深陷越调控越严峻的窘境。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如图1所示。

鼓励性产业政策和抑制性产业政策双双失效的原因在于:

1.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属性和企业自利特征之间存在矛盾

在产业发展初级阶段,企业面临的是投资过少、不能为社会提供足额产品或服务的短缺状态。这时的产业政策以税收优惠和高额补贴等方式吸引投资,政府和企业分别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产业吸收的投资过多、产能过剩情况慢慢显露时,政府为避免社会利益受到更大破坏,有很强的动机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要求企业提高生产工艺以淘汰落后产能,或下达指标指导企业削减产能,力求以最短r间将产业的发展扭转到正常可控的轨道。但在以生产规模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市场环境下,抑制产能扩张的产业政策与企业寻求规模扩大的本能是相违背的。根据经济学供求关系基本原理,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之时,产品价格将会下降,企业为获得利润就必须分摊产品成本,增加产品的产量。同时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张将会对市场中其他竞争者形成一定的威慑,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于是,即使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企业依然有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产能的激励,导致企业间出现产能扩张竞赛。

2.选择性产业政策更加侧重政府作为并追求短期效果,扭曲了市场竞争的作用

由于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将社会责任属性放在首要地位,因而当某产业不景气或出现产能过剩状况时,政府为避免经济下滑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情况出现,有更强烈的动机制定产业政策干预经济。例如,在钢铁产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时,政府通过提高市场集中度、企业间兼并重组等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这实质上是政府主导选择“优胜者”的过程,而非通过市场竞争主导的优胜劣汰实现合理的市场结构。二者之间的实现机制大不相同,政府采取自主优选的方式跳过市场竞争的环节,企图直接实现合理的市场结构。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无法准确获知各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政府选取“优胜者”的标准是企业绩效和生产规模,一般由规模大的企业兼并规模小的企业。企业为免于被兼并重组,反而有更大的激励去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产能扩张竞赛,最终陷入产能越调控越过剩的困局。

3.选择性产业政策主导的兼并重组企业难以焕发市场活力

在行业中竞争被限制的情况下,产业中的企业被人为“拉郎配”式的兼并重组,达到理论上最优情形下产业所能包含的企业数量。即便可以短期内缓解产能过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在本来就以生产规模为王的中国市场,这种以行政手段为主要方式、带有社会责任偏好性的产业政策可能会加剧企业对生产规模的追求和对大企业的崇拜,导致产业政策失效。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当前的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较大激励,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当期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明显,上期固定资产投资不利于企业绩效提升。

三、模型构建、量界定与数据描述

(一)样本选择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本文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剔除非制造业行业的民营企业。(2)剔除ST上市公司、*ST上市公司以及财务和公司治理变量缺失的公司。(3)为了保证企业状态的连续性和平稳性,本文仅选用从2005―2015年连续上市的公司,并剔除发生国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交替的公司。本文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均通过Excel2013和Stata14.0完成,经过处理后得到161家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涵盖了27个制造业行业,遍及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界定

为了分析产业政策偏好对民营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本文构建以下模型:

TQ=β0+β1LOAN+β2LOAN2+β3LTR+β4T+β5L.T+β6X+ε

其中,TQ表示企业绩效,LOAN表示企业信贷率,LTR表示企业社会责任,T表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L.T表示滞后一期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X表示控制变量,ε表示随机误差项。各变量的具体界定如表1所示。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信贷率平均值为0.388,但标准差达到1.045,表明不同企业获得的信贷水平是不一样的。吸收的劳动力、缴纳的税款和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值分别为7.802、18.371和21.259,且标准差均超过1,意味着企业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值为18.480,标准差为1.589,说明企业之间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差异较大。企业成立年限平均值为20.380,仅有一家民营企业九芝堂成立时间超过百年达到365。企业是否亏损的平均值为0.937,标准差为0.243,表明所选民营企业大多数有盈利。企业营业成本率平均值为0.740,表明企业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为74.0%。企业财务杠杆平均值为0.836,意味着企业杠杆率偏高。企业总资产净利润率平均值为0.053,表明企业盈利状况一般。企业资本密集度平均值为3.960,表明企业资本密集程度不高,更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管理费用率平均值为0.081,表明企业管理水平良好。企业市值平均值为22.105,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较好。企业市净率平均值为1.474,表明企业的发展较稳定,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企业政治关联平均值达到0.836,表明大多数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有密切关联。企业行业分布平均值为17.289,表明企业涵盖了全部制造业行业。企业地区分布平均值为1.603,表明民营企业主要聚集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

四、实证分析

考虑到三个解释变量与产能过剩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本文采用Arellano-Bond GMM动态面板方法消除被解释变量与残差的相关性和固定效应以及可能忽略的变量偏误,分别对企业获得信贷额及其二次项、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及上期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在GMM检验中,Xtabond2可以同时汇报Hansens J统计量和AR(2)统计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因而本文采用该方法进行检验。AR(2)统计量分别为0.195、0.121和0.146,表明扰动项二阶不相关。在稳健标准误下,Hansens J更具有有效性,并过度识别检验,工具变量均为外生。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一)民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结果分析

民营企业信贷率的系数为-0.722,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民营企业信贷率的二次项的系数为0.035,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因而假设1得以验证。这表明企业信贷率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出先减后增的“U型”关系,这种“U型”关系意味着在选择性产业政策的激励下,银行放松了对鼓励产业的信贷门槛,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得大量的信贷资源,但这并未提高企业绩效,反而激励了企业进行同质化投资,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了同质化的产能,并导致产能过剩风险增加,妨碍了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此时由于产业内竞争加剧和产能过剩风险较高,银行将提高信贷门槛,对企业收紧信贷,并经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将素质较低的企业淘汰出局,素质较高的企业留在产业中并合理利用银行信贷,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二)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结果分析

民营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缴纳税款和企业营业收入交互项的系数为-0.001,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因而假设2得以验证。这表明民营企业承担了与其自身经营状况并不匹配的社会责任,表现为在本应缩小生产规模或退出市场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违背市场规律坚持生产,并由此导致吸纳了超出其承受能力的员工就业数量以及维持生产缴纳的税费,均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三)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分析

民营企业当期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为0.033,上期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为-0.323,且仅上期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较为显著,因而假设3得以验证。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从开始投资到建成投入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民营企业当期固定资产投资并不必然提升或降低企业绩效,而上期固定资产投资在当期投入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绩效。但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盲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不能提升企业绩效,只会加剧本已产能过剩的局面,使得市场秩序愈发恶化。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年末流通股数×年末股价+年末非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年末负债总额)/年末总资产来计算托宾Q值,增加固定资产与收入比(FCP)、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等控制变量,并剔除营业收入(RECEIPT)和营业成本率(YYCBL)。调整之后的回归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的符号和数值并未发生变化,显著性也未发生变化,因而本文的结果是稳健的。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结果未在正文列出,留存备索。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a业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只有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以及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中国现阶段产业政策进行梳理,发现政府设计产业政策的思路长期以来并未改变,存在过于强调政府作为的倾向,既顾及政策的经济效益,又格外重视社会责任。总体而言,中国产业政策具有十分浓厚的社会责任属性,并通过政策实施向企业转移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以2005―2015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承担了过多社会责任属性的产业政策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民营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民营企业信贷率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U型”关系。在选择性产业政策下,银行将放松对鼓励产业的信贷门槛,使民营企业较易获得大额信贷。但由于民营企业总体实力较弱且企业素质良莠不齐,民营企业获得大量银行信贷后进行了大量同质化投资,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且投资同质化极易导致产能的低端化和同质化,造成产业竞争加剧的同时也提高了产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不利于提升企业绩效。(2)由于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双向诉求,使民营企业承担了大量由产业政策传导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增加地方就业机会、扩大产出规模和缴纳更多税款。在制造业产能整体过剩的情况下,民营企业退出机制不完善,若民营企业退出市场将会造成失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民营企业和地方政府均有较大的激励维持生产,尽管这对整个行业来说将会加剧产能过剩,但可以实现局部地区企业经济效益和政府社会责任的均衡。(3)当前产业政策过于强调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同时产业政策过于重视政府的行政性调控而忽视了市场竞争机制。政府选择“优胜者”企业主导市场发展,削弱了市场中有效竞争机制的作用。政府对“优胜者”企业的判断标准有失合理性,激发了市场中的企业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加剧了企业对生产规模的盲目追求,降低了企业绩效,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笔者针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产业政策应在社会责任导向与功能性导向之间取得均衡。成功的产业政策应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过于强调功能性或社会责任属性都会扭曲产业政策的作用。过于强调产业政策的功能性,虽然可以提高市场公平竞争程度,使市场功能得以发挥,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降低人民的生活满意程度,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战略性产业可能会出现投资不足的情况。过于强调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无异于给产业的发展增添了过多压力,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培养。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产业获得真正的发展,激励企业创新,有效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

第二,政府和银行应肩负起一定的监督责任,鼓励民营企业提升绩效。总体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虽然已经是市场的主体,但民营经济总体实力依然较为弱小。选择性产业政策驱动下,素质良莠不齐的民营企业涌入相关产业,政府和银行应对企业进行素质评估,并对企业如何运用信贷资源进行定期跟踪调查,以促进民营企业合理利用信贷发展自身实力,提升企业绩效,同时还可以降低银行形成坏账的风险。通过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倒逼民营企业进行自我改革,更为理性地利用信贷资源,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第三,发挥市场优胜劣汰功能,完善民营企业退出机制。经过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体系基本完善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制造业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应由民营企业家根据经济形势制定灵活的经营策略,缩小生产规模或暂时退出市场。尽管这会对地方就业和经济增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有利的。

第四,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直接干预。改变企业对竞争力的认知,由现在的生产规模越大则自身竞争优势越大,向创新能力越强则竞争优势越大转变。政府不再自主选择市场竞争的“优胜者”,避免民营企业在投资同质化、产能同质化和生产规模竞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民营经济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政府应尽快树立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减少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直接干预。

参考文献:

[1] Young, A. The Tyranny of Numbers: 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3): 641-680.

[2] Greenwald, B., Stiglitz, J.E. Helping Infant Economics Grow: Foundations of Trade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96(2):141-146.

[3] 王文,O早,牛泽东. 产业政策、市场竞争与资源错配[J]. 经济学家,2014,(9):22-32.

[4] 黎文靖,李耀淘. 产业政策激励了公司投资吗[J]. 中国工业经济,2014,(5):122-134.

[5] 孙早,席建成. 中国式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产业升级还是短期经济增长[J]. 中国工业经济,2015,(7):52-67.

[6] Aghion, P.,Dewatripont, M., Du, L.,et al. Industrial Polisy and Competition [R]. NBER Working Paper No. 18048, 2012.

[7] 李伟阳,肖.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J]. 中国工业经济,2011,(10):87-97.

[8] 权小锋,吴世农,尹洪英.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价值利器”或“自利工具”?[J]. 经济研究,2015,(11):49-64.

[9] Wagner, T., Lutz, R. J., Weitz, B. A. Corporate Hypocrisy: Overcoming the Threat of Inconsisten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ception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9, 73(6):77-91.

[10] Fassin, Y., Buelens, M. The Hypocrisy-Sincerity Continuum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Business Ethics Practices [J].Management Decision, 2011, 49(4):586-600.

[11] 肖,张俊生,李伟阳. 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3,(6):109-121.

[12] 赵红丹. 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动因研究[J]. 当代财经,2014,(12):77-86.

[13] 江飞涛,李晓萍. 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J]. 中国工业经济,2010,(9):26-36.

[14] 顾昕,张建君. 挑选赢家还是提供服务?――产业政策的制度基础与施政选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1):231-241.

[15] 余东华,邱璞. 产能过剩、进入壁垒与民营企业行为波及[J]. 改革,2016,(10):54-64.

[16] 贺小刚,张远飞,连燕玲,等. 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比较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13,(1):103-115.

[17] 祝继高,韩非池,陆正飞. 产业政策、银行关联与企业债务融资――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15,(3):176-191.

篇10

一、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特点

在调研过程中,民营企业的人才工作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

一是重视人才,形成各自独特的人才工作理念。民营企业经过了创业、生存期,逐步发展成熟,已经充分意识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竞争”的共识,视人才为资本,把人才比做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形成了广开门路招人才,使用各种渠道聘人才,营造环境使用人才,高瞻远瞩培育人才,依托事业留住人才的“战略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人才工作从基础性人事管理提升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调查结果表明,在七家民营企业管理层中,把“人才保证”看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占100%,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人才对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经产生了相当影响。

二是管理机制灵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激励、使用机制。民营企业特有的管理机制,赋予了各企业极大的自主灵活性。各企业采取独特的措施,吸引人才大量集聚,激励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所用,如:力德纺织高薪招聘总工程师。创新净化则以完成项目作为提升的杠杆,不光有物质奖励,而且在企业还留名。部分企业,对于低学历而富有实践经验,对企业做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同高级管理层一样待遇。几乎所有企业,都给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给人才承担责任的实职,给人才与岗位相应的待遇,给人才用人不疑的信任,使人才真正如鱼得水,最大限度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是敢于使用青年人才,企业发展充满活力。本次调研中,除了力德纺织外,所有企业管理层均为30至40岁之间,尤其是创新净化,员工几乎全部为年轻人,员工队伍的年轻化使企业富有创造力,充满活力。同时,企业在一些关键岗位大胆使用、培养年轻人,为年轻人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创新净化总经理才三十多岁,嘉乐威企业总经理也是四十多一点。调研过程中,受调民营企业参与座谈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骨干很多非常年轻,从其自身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能力足以感受到民营企业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二、目前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民营企业这种新经济组织人才工作调研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民营企业对人才工作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超前现代,人才激励办法灵活多样,相信和使用人才大胆开放,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但是,我们也体会到民营企业的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据对我区七家重点民营企业的调查,民营企业近年来迅速做大做强,对人才特别是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需求十分强烈。但企业内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市场配置供给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也反映十分集中。截至今年九月份,七家民营企业拥有各种职称的307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仅43人,中级职称103人,初级职称为161人,高级人才比例明显偏少。

二是民营企业吸纳、培养、使用人才的机制不够健全。民营企业大多缺乏正确的人才意识,忽略人才的长期培训。民营企业家没有认识到在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对培育人才缺乏信心,既担心投入的人力、物力没有回报,又担心人才不能长期为他们服务。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设备、厂房、原材料等硬件上,却不愿意在人才身上多花一分钱,造成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够。这种认识理念上的差距,一方面使企业员工认为自身仅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工具,另一方面有些民企认为人是雇来赚钱的,通过支付工资形式就可以给予他们应得的报酬。员工失去了长期发展的动力,最终只把企业当作跳板,或只拿薪金而不关心企业的发展前途。实际上,在人才使用过程中,企业主对人才也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存在“立竿见影”的短视做法,既不能真正发现人才,也不能给人才太多的发展余地,使人才的自我发展、提升空间受到限制。同时,人才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的人才管理办法。在人才选拔任用上部分企业存在不重业绩,而看与企业主的亲缘关系的现象。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方面还存在不足。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区的民营企业人才普遍存在“打工”的思想,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

三是民营企业内部缺乏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就利益激励而言,许多民营企业人才的报酬结构设计不合理,而且还存在着任意克扣工资奖金,或者许诺的奖励不兑现等情况。许多民营企业的工资薪酬定得过死,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而随时调整。虽然有些民营企业能够做到高薪引才,但由于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使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分配制度没有顺应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人才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这一点,在我们的调研中,万达汽车内饰厂最为明显。因为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就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不能使员工产生同企业荣辱与共的思想,从而既用不好人,也留不住人。此外,民营企业多数不重视对人才的精神激励,人才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必然会流向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企业。

四是政府在推动民营企业人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近年来,虽然区委、区政府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政策措施、引导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政府制定政策时,只是考虑到了高层次人才,没有考虑到高技能人才,而民营企业大量需要的就是这些富有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像CNC操作人员,我们调研的企业中,几乎都需要,而我们本地根本没有这种人才,需要从外地引进,但是我们没有配套政策出台,造成了高技能人才的流失。同时由于客观原因,我区的人才市场服务档次比较低,无法满足企业招聘高层次人才需要。

五是产学研结合上层次比较低。我区的民营企业在同高校联合的人才培养上,只是在作为实习基地这种非常浅的层面上。这种合作方式不能为企业培养真正的技术型人才,更谈不上学研结合了。而且部分高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差距,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造成毕业生就业后适应期过长,增大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同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像江南高纤这种大型企业的博士后流动站一直没有得到审批,这在一定程序上削弱了部分民营企业的研发能力。

三、加快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对于调研过程中民营企业人才工作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区人才工作实际,拟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党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区委、区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制定目标明确的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宏观管理与指导。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要树立三种新理念: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总书记曾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由此确立了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战略的高度,深化对人才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二是树立人才兴业的新理念。相城区是新建时间不久的一个区,虽然经过五年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各种生活配套设施缺乏,要在这一基础上加快民营企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及时、更扎实、更有效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措施,提高各类人才的地位和待遇,以事业吸引人才,以感情凝聚人才,以必要的待遇稳定人才。三是树立“人才就是竞争力”的新理念。区域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据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目前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资源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分布不合理。抓好人才结构的调整优化,采取招揽、培养众多的人才是确保我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对此,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就是竞争力”的正确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二是创新人才政策,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人才成长环境。一是要出台更加灵活优惠的人才政策。在经济收入、技术入股、物质精神奖励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形成人才“洼地效应”。要健全民营企业人才保障体系,和外资企业相比,要向民营企业适当倾斜。要关心民营企业人才家属就业等问题,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要加强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定工作,主动上门服务,为民营企业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宽松环境。要完善民营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优秀民营企业人才物质及精神奖励制度,形成一种激励人才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指导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实践,积极推进和规范股权制、期权制、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激励政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业绩考评机制,保证企业内部公平。二是加强人才政策体系建设,确保各项人才政策得以充分贯彻落实。首先要进一步放宽人才引进条件,在原有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的基础上,可考虑在数控机床、模具制造等我区急需的低学历高技能人才引进上提供配套政策,为企业招聘紧缺急需的低学历高技能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其次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根据全市创新人才大会精神,结合我区民营企业实际,完善和细化人才培养、使用、储备、激励等方面政策及相关措施,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使其更具针对性,促进我区民营企业人才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三是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人才服务社会化。从整个苏州工业现状来看,我区民营企业个体仍然是全市工业链中的弱势群体。要进一步加大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作用的发挥,开辟各有关部门整体联运动、上下贯通的“人才绿色通道”,使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引进人才应享受的相关政策得到有效落实。集中精力创新行政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使政府职能、政府行政行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加快人才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应用现代化人才管理手段,建立具有我区特色的、面向全国的统一开放的人才信息网,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要分门别类建立人才信息库和专家信息库,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信息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引导新闻舆论导向方面的作用,借助新闻媒体和网络传播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我区的人才政策切实被众多的民营企业和人才个体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