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数字化范文

时间:2023-08-27 15:1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标准农田数字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标准农田数字化

篇1

3月25日~26日,笔者从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各地因地制宜,在现代农业发展各个领域做出的有益探索,给人以启迪。

“三大工程”推动农业升级

2014年,安阳市市县两级政府列出专项资金200多万元对农用航空器补贴,全市购进农用直升机50架,高标准粮田逐步实现航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去年,安阳市高标准粮田建成区粮食平均单产达618.4公斤,较区域外平均增产20%。

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是带动农业转型增效、农民就业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2014年,南阳市重点培育的20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579.99亿元,直接带动种植基地234.7万亩,畜禽养殖场(小区)175个,涉及62.58万农户,原料供给率70%以上,就地加工率90%以上。

大枣、石榴风情游,黄河鲤鱼、雁鸣湖大闸蟹美食游,生态农业园区采摘休闲游,乡村民俗度假游……2014年,郑州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500万人次,年综合收入达18.1亿元。

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鼓起河南“粮袋子”,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富裕农民“钱袋子”,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让河南农业摆脱“土气”更“帅气”。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既需要进一步谋篇布局,精准发力,落实好各项新要求,又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发力,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以‘三大工程’统领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就是要坚持的一项工作。”

“互联网+农业”引领发展

“互联网+”劲风之下,河南农业的传统生态也在悄然生变。

大田生产用上了物联系统。鹤壁市将“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粮食高产创建全区域农情监测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农技人员在农技推广区域站就能监测到大田的农情、墒情,及时指导农民田间管理。

郑州市发展电商、微商等流通新业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解决农产品“卖难”。河南万庄化肥集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联系国内大中型农资企业近100家,建立乡镇网商近3000家,年销售收入10多亿元。

“物联网的全方位、多领域示范应用,为传统农业的改造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鹤壁市农业局局长金志广说,河南需要搭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营销和农业服务的现代化。

科技支撑实现农业绿色化

过去我们为了“吃饱饭”,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欠下了生态账、环境账,以后不仅要杜绝再欠新账,还要逐步还上旧账。这就要依靠科技支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安阳市高标准粮田规划区建成农技推广区域综合服务站14个,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全面推广统一供种、精准施肥、统防统治等集成技术措施,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内良种覆盖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0%,秸秆还田率达100%。

篇2

一、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在对有关图件和属性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摸清耕地地力状况,逐步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为科学施肥、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质量提供服务。

主要任务:建立县级耕地资源数据库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耕地地力评价和各种专题评价;编绘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图件;编写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工作报告和专题报告,编辑出版《县级耕地地力评价》书籍,形成公共基础资源,为广大农民群众和相关单位提供查阅服务。

二、重点工作

1、收集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图件资料、属性数据资料和其他资料。图件资料包括:地形图、行政区划土、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图件、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区定界图等相关图件。属性数据资料包括:第二次土壤普查基础资料、土地详查资料、近三年农业生产统计年报,土壤监测、田间试验、各乡镇历年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销售投入情况,主要污染源调查资料(地点、污染类型、方式、排污量等),农作物(含菜田)布局等。其他资料包括:土壤改良、生态建设、土壤典型剖面照片、当地典型景观照片、特色农产品介绍(文字、图片)、地方介绍资料(图片、录像、文字、录音)等。

2、建立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所取得的调查、测试、试验数据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数据,建立规范的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3、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农业部统一提供的系统平台软件,与先期建成的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建立连接,建立本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分析、利用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在内的数据资料,并为耕地地力评价提供数据来源。

4、确定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重要性、易获取性、差异性、稳定性、评价范围等原则,确定我县以下评价指标:质地、PH值、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水溶态硼、排涝模数、灌溉模数等12个评价指标。

5、确定评价单元并赋值。耕地评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耕地单元,在评价系统中是用于制图的区域,在生产上用于实际的农事管理,是耕地地力评价的基础。利用数字化的标准的县级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产生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评价单元不宜过细过多,要进行综合取舍和其他技术处理。一般一个土壤类型有1500个左右评价单元。

根据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分布图和属性数据库,将各评价指标数据赋值给评价单元,每个评价单元都必须有参与评价指标的属性数据。对点位分布图,采用插值的方法将其转换为栅格图,再与评价单元图叠加,通过加权统计给评价单元赋值;对失量分布图,将其直接与评价单元图叠加,通过加权统计、属性提取,给评价单元赋值;对线性图,使用数字高程模型,形成坡度图、坡向图等,再与评价单元图叠加,通过加权统计给评价单元赋值。

6、建立评价模型。主要包括4项关键技术:一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对定性数据采用特尔斐法直接给出相应的隶属度;对定量数据采用特尔斐法与隶属函数法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将各评价指标的值代入隶属函数,计算相应的隶属度。二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三是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采用累加法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四是划分耕地地力等级。根据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分布,采用等距法或累计频率曲线法确定地力等级分级方案,划分耕地地力等级。

7、评价结果归入全省耕地地力等级体系。依据《全省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归纳整理各级耕地地力要素主要指标,形成与粮食生产能力相对应的地力等级,并将各等级耕地归入全省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8、评价结果的汇总。包括编绘规范的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适宜性评价图、各种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图件;编写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工作报告与耕地质量评价与改良利用、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耕地质量评价与平衡施肥、耕地质量评价与种植业布局等专题报告,编辑出版《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等。

三、时间安排

1、培训准备阶段(2012年4-6月)。抽调技术人员,并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编制工作方案,确定评价指标,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完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资料的收集工作,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

2、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阶段(2012年6-7月)。完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多媒体数据的录入,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评价效果阶段(2012年7-8月)。进行专题制图、空间分析、耕地地力评价、耕地适宜性评价、土壤养分丰缺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效果评价。

4、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9月)。对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以及全年项目实施工作进行总结,迎接省级验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机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人员、设备、经费,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为加强对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在宕昌县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指导下,成立宕昌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专家组,组长:成员:。技术专家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研讨技术问题、解决技术难题。

2、明确任务,分工协作。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等有关资料,建立统一规范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积极开展野外补充调查、撰写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组织成果应用、汇总整理资料等;农业、水务、国土、民政、统计、气象等有关部门负责提供有关图表、数据等;技术依托单位负责指标体系、隶属函数、土壤分类系统整理、图件数字化、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和成果编写等工作。

篇3

“封丘模式”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作为中国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的大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气候生产潜力高,历史上农耕发达,是中华文明主要发源地。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依靠自然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通过人工改造,构建新的生态系统提高生产力已成为迫切需求。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站长张佳宝介绍说,1954年,以熊毅和席成藩两位院士为代表的一支600多人的队伍奔赴黄淮海平原,对该地区土壤进行为期3年的全面调查,发现旱涝盐碱瘠薄是该地区生产力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

从1963年开始,熊毅和席成藩带领大批科研人员在黄淮海平原中部腹地——河南省封丘县建立基地,研究水分、养分、盐碱运行规律,发明“井灌井排”控水控盐碱增产技术,并于1965年取得大面积示范成功。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发黄淮海提上国家议事日程,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以长期研究积累为依据,以“井灌井排”技术为核心,集成配套农艺、生态等技术,完成农业区域综合治理“封丘模式”开发,并在河南等地区大面积推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该成果作为“黄淮海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部分,上世纪90年代初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3年,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在该院封丘盐碱良试验基地基础上正式建立,1992年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站,2000年成为联合国“全球陆地观测系统”联网站,2006年成为科技部“河南封丘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粮食持续生产须全面提升耕地地力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长期通过施用化肥维持粮食产量能否持续?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站经过20多年的长期养分循环试验,并与其他地区的长期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长期施用化肥不能持续,而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只要长期平衡施用化肥,能持续保持高产。

这不仅挑战了“长期施用化肥不能持续生产”科学神话,也为中国北方地区至今保持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了依据,还解释了中国由过去“南粮北调”转变成“北粮南运”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站的研究指出:长期施用化肥对地力的贡献不大,还导致高产对大量施用化肥的长期依赖。这就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提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就是要全面提升中国农田(耕地)地力,提高农田土壤对产量的贡献率。

张佳宝称,经过研究和试验示范,提升地力主要技术包括激发式秸秆还田培育地力技术、保护性耕作培育地力技术、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回田提升技术等三个方面,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站正在制定这三个技术规范。

激发式秸秆还田培育地力技术:针对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研发配套包括改善播种质量的机械化精播匀播技术、病虫害爆发防治技术、精制有机肥激发式秸秆还田技术和行间掩埋式秸秆还田技术,通过集成形成一体化机械秸秆还田技术。

保护性耕作培育地力技术:以免耕播种技术、秸秆处理技术、深松技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为核心,与先进机械及适宜模式集成,形成一体化的机械作业系统。试验表明,农田需要3年耕翻一次,产量与常规耕作无差异,但地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并节省大量人工和机械动力。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回田提升技术:激发式秸秆还田需要大量的精制有机肥,而养殖废弃物的有机肥化是最主要来源,但采用传统堆腐技术耗时长劳动强度大,难以推广。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站研发出特制的催腐反应系统和环保型催腐组剂,可在短时间内完成畜禽粪便无害化和腐解,还研制出相关设备,并都已在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

推广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技术

到2020年,国家新增500亿千克粮食生产能力的1/3有赖于黄淮海地区贡献,因此,挖掘黄淮海平原大面积中低产田生产潜力,已成为中国提升粮食产能的最主要战略之一。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已有中低产田改造经验和技术已难以满足新形势需求。

针对新形势下中低产田改造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站以河南封丘为基地,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又集成创新研发出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技术,即地力—产量双跨越技术,其通过土壤属因子消减和农田基础地力提升两方面技术突破,以及现代工程治理和以良种为中心的水肥高效技术配套,实现中低产田地力、产量双跨越和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规模化的转变,大幅提高中低产田的生产力、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为黄淮海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做出贡献。

2009年5月,中科院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河南省5个县推广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站集成创新的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技术,进行大面积均衡增产试验示范,经过3年推广取得重大效益。2012年,中科院与河南省政府决定在河南23个县市进行推广,以带动该省农业增产增效。

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站科研人员将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技术标准概括为“五化”,即工程治理的机械作业标准化;灌排系统的井—渠—管网化;农田电力供应的电网化;农田基本信息的数字化;农田墒、旱、渍情监控和灌排的智能化。这“五化”在封丘当地推广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实现旱涝渍害长效防控和生态条件改善,而且能适应生产方式向高技术集成和现代化、规模化经营方式转变。

在科技支撑“中原粮仓”持续稳产的同时,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站还根据当地土壤与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研发推广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帮助农民致富,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该站联合中国药科大学,用10年时间开发药用植物金银花规范化种植技术,在封丘推广达1亿平方米,年增经济效益4.2亿;2007年,该站又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开展树莓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目前已在封丘规范化种植树莓667万平方米,预计很快扩大到约3333~4000万平方米。

篇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提升了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世界竞争力,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不仅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给公众带来了巨大健康风险,而且制约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强制性推行COD减排,流域水环境问题整体上有所改善,局部有明显改善,但污染现状仍十分严峻。《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204条河流409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9.9%、23.7%和16.4%;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在26个被监测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中,53.8%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流域水环境仍面临巨大压力。

    目前我国流域污染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特征:1)广泛性从中东部、发达地区来看,几乎所有的河流、湖泊都被严重污染,浅层地下水也普遍被污染。同时,水环境污染已从陆地水系蔓延到河口和海岸带水域;2)多样性流域水污染源既有工厂和城镇等点源污染,也有生活、农业等面源污染,从而形成点、面源污染共存、生活、工业污染叠加的态势;3)流动性流域水体具有流动性,一旦在上游地区发生了水污染事故,若不及时治理,几乎整个流域都可能受到影响。

    2流域水污染与城市水环境的关系

    造成流域水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持续快速的城市化不仅推动了城市人口稳定增长,也推动工业化在全国范围的扩展,从而带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数量持续增长,造成入河污染物总量日趋增加、河道来水量减少,使得城市附近河道流域污染明显严重于其他河段。第二,没有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布局流域发展,城市规划布局与工业布局不合理。交通、市政建设极度扩张对水系的连通性造成很大影响,致使水体流动性差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第三,针对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污染治理中长期规划缺乏综合性和有效性设计,相关治理措施也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考虑,同时治理设备成套化与产业化程度比较低。

    通过上述原因分析可知,城市在创造工业产值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生活及工业废水,使得城市水环境污染严重、质量下降,进而导致流域水环境受到污染。可以说城市水环境是流域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流域的水污染同样会影响城市的饮用水来源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流域上游的水污染必然会传播到下游,下游城市的水环境,甚至会污染供水水源,造成水环境恶化、供水受威胁。

    3城市水环境规划建设及对缓解流域污染的作用

    鉴于城市水环境保护对所在流域的重要影响,城市的水环境规划对于改善城市周边流域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水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提升水环境的质量,促进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和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其目标是通过控制、协调、引导,对内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对外协调区域水资源和维持流域水安全。城市水环境的规划原则是按照生态网络、水循环的原理,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严格核定水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对城市水环境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从而实现规划目标。

    在规划层次上,城市水环境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协调,既要满足城市高质量、保证供水的需要,又要根据区域水资源的条件,对城市的发展提出调整和制约的要求。要以水环境保护为目标,调整城市内现有及规划的工业及产业集聚区,通过现有产业减排潜力估算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产业的准入限制、工业园区化、污染集中治理与分流回用对工业污染加以控制;要重点关注城市生活点源的排放、收集、处理及尾水回用等环节;通过生态工程手段恢复城市水系的生态与景观功能,在多水城市,要将改善城市水系网络格局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

    为了缓解城市周边流域水污染状况,城市水环境的规划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加强城市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即将现有各种技术手段综合运用于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防治,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主要措施有:1)、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包括节约用水;规定用水定额、重复利用废水、废水处理后再利用、发展不用水或少用水的工艺、制定物料定额、提高物料的回收利用率、采用无废少废技术改革工艺等。在水资源整体上短缺的大背景下,降低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就相当于减少对城市水环境尤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干扰,相当于降低了污水排放的总量和降低了向城市周边流域排放的污水量。2)、发展区域性水污染防治系统。包括制定区域性水质管理规划,合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实行排放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和回用于工业,建立污水库,进行污水的有控制稀释排放等;3)、综合考虑水资源规划、水体用途、经济投资和自然净化能力,运用系统工程,推行“结构-工程-管理”方式,对水环境污染控制进行系统优化。

    3.2提高城市水环境纳污与自净能力。主要措施有:1)、依据水环境功能区划合理安排水体纳污。即结合城市水环境不同区域水体的使用目标,确定区域水体的水质标准和环境容量,从而对城市水环境纳污实施总量控制,这也体现了充分利用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对水中承纳污染物总量的分区控制管理。2)、加强湿地保护,提高过滤功能。湿地一直是城市地表水体净化的加工厂。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如此,人们常常利用湿地的这一生态功能来清除污水中的“毒素”,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3)、恢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恢复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应根据城市河、湖床的形状、水文特点,合理布局,总量控制,并加强管理。

    3.3推行数字化城市水环境管理。

    城市水环境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但涉及众多管理部门,而且涉及众多关联性数据。因此,可以借助数字化系统将分散的数据整合,使之系统化、综合化,为政府提供最完善、最及时、最权威的水环境信息服务能力;而集成了城市水环境模拟模型的数字化系统,又可为政府提供模型化预测预警能力、科学调度与决策能力;此外,数字化系统还能打破流域城市群之间的信息传输壁垒,从而使政府能够站在流域的层面上提高城市水环境的管理水平。

    3.4拓展和强化监测、分析能力

    城市水环境的监测、分析能力是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主要措施有:(1)深化城市水源水质的自动监测能力,建立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以满足对突发性城市水环境应急事件的时实监控实时监控要求,在时效性上达到政府快速响应、提前预警的高标准要求。(2)拓展深度分析能力,从常规分析拓展到水质有机污染物分析,从化学分析拓展到生物毒性分析。优先开展现行环境质量标准中尚缺的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研究,例如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持久性毒性物质(PTS)、痕量超痕量污染物和土壤有机污染物监测标准分析方法等。只有分析能力提高,数据准确可靠,才能有效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篇5

按照加快建设“五区”,努力提升“产城”品质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以“优化规划、强化建设、标化管理、量化考核”为工作主线,坚持以“真爬坡,敢破难”为工作原动力,坚持以“一年时间逐步提升,二年时间明显改变,三年时间整体改观”为工作目标,力争从年起,采取“整体规划,分步整治”方式,全面、科学、务实推进我区人居环境、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得到显著提升。

二、工作内容

(一)加快街面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牵头单位:区建交局。

2.工作思路:全面改造全区破损车行道、人行道、盲道,并结合特色街区打造工作,尽快提升全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整体形象。

3.工作安排:投入1710.3万元分别对为民路、五里墩支路、黄苑东路等427条道路进行沥青路面修复,铺筑彩色压印砼人行道。投入1915万元对天回镇、金泉、沙河源、西华等4个涉农街道123条乡村道路进行改建。

(二)加快特色街区风貌建设

1.牵头单位:区建交局、区城管局。

2.工作思路:年对我区主街干道、出入城城通道、中小街道,以园林绿化、建筑立面和商招店招、夜景光彩为主要内容进行全面清理及规范打造,实现全区招牌规范、有序、整洁、美观、完好,逐步达到一街一景、一楼一色的景观效果。

3.工作安排:投入1.5亿元完成大道(一环路至宾馆)、解放路(一环路至北门大桥)整体风貌打造工作。投入2250万元,完成蜀汉路、一环路西三段店招打造工作。投入4700万元完成茶店子西、正、东街、九里堤南北路店招整治和绿化景观打造工作。投入200万元完成十二桥路店招打造工作,十二桥路建筑立面打造概算年3月份确定后实施。投入1200万元完成蓉北商贸大道绿化景观大道打造。

(三)加快菜市场提档升级建设

1.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2.工作思路:加快推进规划定点未建市场的开工建设。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联系,力促北门片区、城郊结合部规划未建市场尽快开工建设,解决好周边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并采取“争取市级扶持资金,业主加大投入,区上补贴”方式,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推行物业管理和专项整治活动,全力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

3.工作安排:投入1202万元对全区23个菜市场进行升级打造。

(四)加快纯居民老院落环境打造建设

1.牵头单位:区卫生局。

2.工作思路:持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采取逐步整治、逐年打造的工作原则,使全区非物业管理社区院落达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从根本上提升市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

3.工作安排:采取政府补贴,群众参与的办法,按照星级院落标准对全区13个街道100个社区院落实施集中打造。

(五)加快出城通道环境治理

1.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2.工作思路:以治理“七乱”(摊点乱摆、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建乱搭)为主要内容,按照“整合资源,综合施治”的总体原则,加大对全区出入城通道的环境治理力度,确保出城通道清爽、有序、整洁、靓丽。

3.工作安排:结合特色街区打造,对羊西线、成彭路、北新干线实施环境治理。

(六)加快园林绿化景观建设

1.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区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2.工作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高效能管理,提高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以建设促形象,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绿化特色街区的打造,建成一批景观效果好、有特色的街头小景、屋顶绿化、墙体绿化以及街道绿化等绿化基础建设精品,以管理促长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绿化创建活动,大大提高绿化日常养护管理水平,使我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显著改善。

3.工作安排:投入1200万元完成蓉北商贸大道(五块市立交桥—三环路)绿化景观打造,投入800万元完成茶店子东、正、西街绿化景观打造,投入1000万元完成九里堤南北路绿化景观打造。在全区新增绿地面积20公顷,新增小游园小广场2公顷,新增墙体绿化2000米,新增屋顶绿化4000平方米。对电子科大九里堤校区对面绿地进行改造提升。

(七)加快河道容貌环境建设

1.牵头单位:区建交局。

2.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乡一体化拆迁步伐,结合新区建设推进集中居住,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加快283区域的征后实施和117区域的报征进展,基本实现“水清、无味”的河道治理工作目标,河道容貌得到持续有效改善。

3.工作安排:完成南堰河等13条河道下河排污口整治及雨污分流工作。完成茅草堰华侨城段、国际商贸城渠系、六斗渠建设改造。

(八)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1.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2.工作思路:用3年的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合理布局小型垃圾压缩站,增添环卫基础设施,并通过数字化科技手段,提高大型站的处理能力,改变现有清运模式,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市场化运行模式。尝试采用BOO市场化运作模式,减小财政一次性投入经费压力。

3.工作安排:

(1)垃圾压缩站方面工作

投入220万元在西安路辖区规划建设1套垂直式垃圾压缩站。投入280万元在金泉辖区规划建设1套垂直式垃圾压缩站。完成罗家、红星垃圾站的扩能改造。完成高污染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淘汰更新工作。推行罗家、红星站为试点的生活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

(2)公共厕所建设及提档升级方面

投入200万元完成金荣巷、火车北站、顺沙巷、一环路102号等9座公厕的升级改造工作。

(3)环卫基础设施方面

投入160.2万购置3000个普通果屑箱、1000个环保桶、600个高档果屑箱、1000个垃圾桶用于提升我区环卫设施质量。全部拆除涉农街道具备通车能力道路两侧垃圾池,重点对天回镇街道现存在垃圾池全部改建为景观化垃圾桶收集点。

(九)扬尘污染治理“三大工程”

1.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2.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扬尘污染治理工,实现全区绕城高速内无地块(农田除外)、无未硬化道路接口、无绿化带浮土,采取工程措施减少扬尘污染源,提升我区环境空气质量,确保中心城区每年优良空气天数达到315天目标。

3.工作安排:

(1)道路接口硬化:对川陕路、北新干道、成彭路、沙西线、大道、蜀西路、IT大道等出入城通道沿线未硬化道路接口进行排查,对新增的未硬化道路接口实施硬化,确保出入城通道支线道路接口全部硬化。

(2)绿化带提档降土、树池覆盖:对所有出入城通道、主干道绿化带扬尘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对存在浮土现象的绿化带进行提档降土或树池覆盖。

(3)露土覆盖:采取“每天检查、及时发现、督促覆盖”的形式,对新增的拆迁、待建、在建工地露土进行及时覆盖,确保我区绕城高速内无地块(农田除外)。

(十)打通“断头路”

1.牵头单位:区建交局。

2.工作思路:确保道路畅通,杜绝出现“断头路”环境脏乱差现象发生,为城市管理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3.工作安排:投入1003万元打通长植路、长土路、踏金大道、量力一线沿线、长庆西一路沿线、长兰支路等6条断头路。

(十一)再生资源回收点专项整治

1.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2.工作思路:对再生资源回收点外部环境实施提档升级打造,对内部强化管理整治,确保再生资源回收点规范、整洁、清爽。

3.工作安排:投入19.3万元对12个街道26个再生资源回收点实施环境治理。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机制

牵头单位作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单位,要形成协调高效的工作网络,建立成员单位联系会议,研究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程中的具体问题,倒排工作进度,逐级落实整治责任。每半月定期向分管区领导汇报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推进情况,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健全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激励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多元投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拓宽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措施激励区级相关部门和各街办加大对省、市部门的争取力度。

(三)设立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攻坚破难”专项奖

在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在推进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建设后得到省、市领导肯定表扬的,广大社区居民真心拥护的,与激励和约束干部真爬坡、敢破难的八条措施结合起来,由区委、区政府进行通报表彰。

篇6

近日,兵团召开残疾人工作新闻会,介绍近5年来兵团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据统计,兵团共有残疾人13.65万人,占兵团总人口的5.31%,涉及50万人的家庭。近5年来,兵团通过出台保障政策、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发放康复扶贫贷款等多种措施,帮助残疾人康复、改善残疾人生活,为残疾人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同时,为提升残疾人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兵团还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助学项目,累计资助4729人次残疾少年儿童就学,共对2109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残疾人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周小玲)

兵直党工委召开兵团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推进会

7月30日,兵直党工委召开兵团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推进会,通报兵团机关上半年党建工作情况,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兵团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实施办法(试行)》。会议再一次学习了党的十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部署新要求,对新修订的考评实施办法进行解读,从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务求实效这四个方面对抓好考评实施办法提出要求,引导机关党务工作者准确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着力点,推动兵团机关党建工作“走前头、作表率”。(边 籍)

兵团举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

7月29日下午,2013年兵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在兵团机关大楼广场举行,第11批1104名大学生志愿者经过为期4天的培训,将分赴兵团14个师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为期1至3年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农村远程教育、基层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伴随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响亮口号及列队等候着的大巴车鸣笛声,志愿者们满怀青想,踏上了服务兵团的征程。

(张 新)

兵团2013年上半年对口援疆工作进展顺利

7月24日上午,2013年兵团对口援疆工作情况新闻会召开。据会议介绍,2013年,兵团计划实施对口援疆项目199个,总投资46.82亿元,其中援助资金16.48亿元。截至6月30日,共有196个援疆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为98.5%;累计完成投资额19.95亿元,占年度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的42.6%。今年下半年,兵团对口援疆工作重点将集中在创新调整产业援疆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做好援疆规划中期评估和修编,同时做好支援省市援疆干部轮换工作,实现平稳过渡。(胡瑞桐)

十三师创作采风实践基地挂牌成立

日前,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兵团十三师创作采风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十三师举行。

近年来,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汇聚、整合院内外资源,全力提升相关群体的艺术技能和素养。此次十三师创作采风实践基地的挂牌成立,是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与兵团开展文化交流的一项有力举措,旨在将创作采风实践基地建设成汲取多方资源、积累创作素材、酝酿先进文化的源泉,促进十三师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李 瑞 刘 亮 勾军海)

兵团行政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7月31日,兵团行政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是深入推进兵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转变行政职能的重要举措,服务中心将坚持不断完善服务机制,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兵团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兵团机关办公大楼西大厅一楼(联系电话详见第50页),是兵团转变行政职能、简化审批程序、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办公效率、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杨 波)

农药市场需加强监管

■雨 虹 常 青

目前,正值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职工需要大量购买农药,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笔者经过了解发现,近几年来,虽然各农牧团场的农药流通市场不断完善,但仍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药剂得不到有序推广、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等问题存在,直接影响了农业增产和职工增收。

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农药流通市场专项巡查和清理,加大对农药批发、零售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农药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采取印发资料、技术讲座等形式,帮助职工提高识假辨假、合理选用与科学使用农药水平。

绿洲短波

■今年上半年,一师八团实现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完成全年总任务的72%。(刘酉娟)

■近日,一师十团为引导职工更好地入住新房,向购房者发放《新建住宅使用说明书》。

(高 翔)

■近日,青松建化集团公司党委开展了一本画册、一部专题片、一次“最美青松人”评选等系列活动。(刘 旭)

■近日,二师二十五团与新疆晨曦椒业公司签订2500吨干辣椒购销合同。(张龙平)

■近日,二师三十六团对困难职工进行了摸底调查,共为100户困难职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罗中伟)

■近日,三师电力公司对口扶贫五十三团项目首期工程开工。

(刘伟林)

■截至目前,四师六十七团共接洽招商引资项目9个,招商引资总金额为1.52亿元。(姜红莲)

■7月28日至29日,四师七十五团开展了以“传承兵团精神 争做清廉干部”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活动。(刘小华)

■7月26日至31日,五师工会举办了第十五届“感党恩 颂辉煌”职工篮球比赛。

(侯月珍 赵卫星)

■今年,五师八十四团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组织优、品种优、技术优的现代畜牧业,促进职工增收。(裴慧玲)

■近日,五师八十八团召开领导干部家属廉政座谈会,广泛征求干部家属关于“筑牢家庭拒腐防线”的意见和建议。(卢家春)

■7月下旬,五师八十九团为全团畜牧人员及家属免费检查,积极控制包虫病蔓延。

(权志峰 祝玉珍)

■7月27日,五师九十一团电管站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和检修,确保夏忙用电高峰期电网安全运行。(王文丽)

■近日,六师新湖农场第二批72名干部赴对口援建单位山西临汾市委党校学习培训。(张美华)

■7月30日,由山西省援建的六师奇台农场晋美奇残疾人康复中心正式建成。(陈天军)

■7月27日,七师一二五团组织计生干部开展电脑操作业务知识培训。(朱雪萍)

■7月28日,七师一三一团社区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刘 英)

■7月26日,八师石总场泉水地社区组织政工员开展黑板报设计制作培训。(彭跃萍)

■7月29日,八师一二一团社区组织中小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开展了“老少共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熊 英)

■截至目前,八师一四八团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4.4万千瓦时,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3%以上。(邓春林)

■7月30日,八师一四九团举办了军民共建庆“八一”文艺晚会。(汤 健 崔巨红)

■今年,九师一六五团投资2887万元用于民生工程建设。(朱 琳)

■今年暑假,九师一六二团中学联合社区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知团场、爱家乡”系列教育活动。(王 伟)

■7月27日,十三师红星一场对29个基层单位和企业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通报。(陈 珍)

■7月30日,十四师皮山农场开展了建筑行业夏季质量安全“拉网式”检查。(李 华)

标题新闻

阿拉尔市查处伪劣电线电缆货值金额达60万元(孙国权)

一团举办学习《》知识竞赛活动(王冬梅)

四团成功培育150万株脱毒马铃薯苗(宋小枝)

八团工会开展“金秋助学”摸底调查(姜 红)

十一团免费为百余名残疾人做健康体检(郑 当)

十三团投资3000万元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杜东贵 孙立夫)

十四团投资7500万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李江帆)

二师首次成功引种蓝莓(熊春华)

二十二团紧抓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谭军女)

二十四团多措并举促进职工多元增收(濮 旭 贾国奇)

二十七团举办家政服务人员技能“大比武”活动(何海英)

二十九团跻身“2012年度全国农垦系统百强农场”(刘万乐)

二二三团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全面开工(赵 敏)

四十二团积极推行林业资源管理改革(刘 丹)

五十一团再建70座温室大棚(魏博仁)

六十七团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冯 韬 聂军浩)

七十一团扎实做好夏季卫生防疫工作(刁梦莹)

七十八团举办党员干部预防职务犯罪培训班(刘 建 刘学松)

南岗化工公司组织开展为员工“酷暑送清凉”活动(管玉星)

九〇团全面推进“基层警务室”建设(董国伟)

九十一团开展走访慰问军属家庭活动(王文丽 陈 奎)

芳草湖农场开展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农药专项行动(潘晓梅)

一二八团上半年投入农业开发资金380万元(李瑞强)

一三〇团举办“放飞中国梦想 共建胡杨新城”红歌赛(吴新奎)

一三七团组织老党员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丁建华)

一四四团2013年夏季征兵工作拉开序幕(张晓琦)

一五〇团开展“驼铃杯”篮球比赛活动(魏芬珊 杨晓霞)

一团建“社区医疗服务站”方便群众就医(李建国)

篇7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科学编制和调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大桥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加紧做好**城市特色研究、市域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等工作。

(一)加强城市特色研究。城市特色是城市地域、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品牌形象的客观展示与个性魅力之所在。当前,长三角各地都在积极营造城市特色,**也应依托自然和人文优势,营造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塑造“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群岛”品牌。一是凸显**海岛自然环境特色,营造“港、景、渔、岛、桥、海”的独特景观。二是凸显城市布局特色,**群岛总体形成“一主三副”的城镇体系,**本岛形成网络状的城镇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心城区形成定海、新城、普陀三组团和老塘山、朱家尖二点滨海城市形态。三是凸显**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和发掘定海历史文化名城和以普陀山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四是凸显城市轮廓线与街景特色,形成定海文化广场、沈家门滨港路、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城市核心区域景观。五是凸显标志性建筑及景观特色,形成一批以新城大厦、定海港务大楼、绿城大酒店、中昌国际大厦、新城体育中心等为代表的高档次建筑。六是凸显**生态及园林绿化特色,保护本岛中央山体“绿心”,营造连岛工程及沿线景观带,提高城区绿化水平。七是凸显城市建筑特色,合理规划设计市区建筑形态和色彩,形成色彩明快、大气、和谐,与现代化海岛生态城市相符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二)编制市域空间规划。市域总体规划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将整个市的行政区域作为城市规划区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要从传统的城市概念和模式跳出来,树立城乡一体的“大城市”理念。突出“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抓紧修编市域总体规划,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廊道,统筹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期内,我市发展的目标总体定位是国际化港口大市,国家重要的临港型产业基地、海洋开发基地、旅游基地、现代渔业基地。构建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岛花园城市、海岛和谐社会。**本岛及大桥相连岛屿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区域,要根据“南生活、北生产”的格局,规划建设人口、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统筹发展的“大城市”。本岛中部天然山体作为绿色生态隔离区,使本岛保持良好的生态空间。要把北部工业集聚带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实施钓浪、钓梁促淤围垦工程,依托白泉、马岙、小沙、干石览、展茅等城镇区,打造带状临港工业带。“南生活”形成“三组团二点”城市结构,即规划期内城市建设按照定海、新城、普陀三个城区建设,形成**的中心城市,朱家尖、老塘山为二个发展点。定海城区加强城市的内涵发展和旧城改造,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海岛港口城市;新城要加快建设步伐,增强集聚力,成为我市中远期的政治、文化、教育、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普陀城区继续向东港开发区拓展,突出沈家门渔港特征,展现渔都风情,建成全国著名渔港、国家重要的海洋开发基地;老塘山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粮油贮运加工基地;朱家尖为普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三)编制综合交通规划。从接轨大陆、覆盖城乡的要求出发,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路网和公交一体化。规划建设临城至螺门公路、长峙至岙山公路、北向沿海大通道、定海至马岙公路,在**本岛形成一环四纵的快速通道及完善的城乡道路网络。按照公交优先的原则,研究制定城乡公交发展战略,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增加公交运行班次,提高运行速度,缓解城乡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乘车难的问题。新建综合性公交车站3个、区域性公交车站11个、渔农村四级站23个。到201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城乡公交网络系统。其中定海、新城、普陀城区之间基本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城乡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公交在城市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农村公交实现中心城区至乡镇、乡镇至社区的两级网络,新型社区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到80%。要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远期城市公交发展的重要内容,规划、控制好相关通道。

要科学预测连岛大桥贯通后,对于外来车辆的接纳能力。连岛大桥设计车流量为每日2.4万辆,按每万辆30公顷停车场标准计算,**本岛及周边相连岛屿需要配套建设停车场地72公顷。其中朱家尖蜈蚣峙码头需建30公顷。同时,在朱家尖南沙、沈家门城北、新城、盐仓、金塘、长峙、鲁家峙等地规划建设相应的停车场。盐仓、沈家门城北等停车场与定海、沈家门老城区之间,宜采取公交短途接驳方式,保证高峰期人流能够“进得来,出得去”。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

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打造城市特色和品牌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建设。重点是加快推进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定海旧城改造工程,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精心打造连岛大桥及本岛主干道沿线景观带。

(一)加快新城市政设施建设。20**年至2009年,市城建委初步安排资金9.54亿元,全面实施29项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海客道一期二期、海华道二期三期、沧海道三期、海景道三期、高云路二期、岛城路二期、宝岛路、金岛路四期五期、怡岛路一期、星岛路三期五期、绿岛路二期三期、富丽岛路一期、临纬五路、临经六路延伸段、高云水库支路、CBD步行街一期工程和翁山公园二期、田螺峙公园及新城公交枢纽站建设。推进苍海道四期五期、海涵道一期、怡岛路二期、港岛路三期、海涵道一期、岛城路长峙段、海景公园等工程。

(二)加快新城配套设施建设。由建设单位投资28.67亿元,实施高星级酒店、商务办公楼、体育设施等14项配套工程建设。其中绿城大酒店、财富大酒店、花园大酒店、烟草办公大楼、电力调度大楼、建设大厦、移动公司办公大楼、新城体育馆和市人才公寓竣工并投入使用。推进香格里拉大酒店、中昌国际大厦、永邦商务大厦、中奥能源写字楼、新城体育场等建设工程。

(三)实施定海旧城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品位。20**年至2008年,市城建委投资8900万元,全面完成沿港东路景观改造、东山路二期、气象台路二期、东河中路改造、鸿毛湾地块道路配套等工程。逐年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破损路面、低洼地段改造、路灯维修、绿化补种、河道清淤等工程。

(四)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工程。20**年至2009年,投入资金8500万元,全面完成团鸡山垃圾填埋场扩容一期工程、新城3号垃圾中转站和9号污水泵站、新城和盐仓粪便处理厂、盐仓(新城)餐厨垃圾处理厂、定海建筑垃圾堆放场、新城至小干污水管线、新城环卫管理用房、甬东垃圾滚装船码头建设,新建和改造城区公厕56座,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场,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五)打造连岛大桥沿线景观。大陆连岛工程及接线、329国道和定沈线等本岛主干道景观,是反映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作为港口旅游城市特色和品位的重要载体。目前,这些道路沿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山体破损、建筑杂乱、绿化缺损、环境脏乱等问题,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要全面实施大陆连岛工程及本岛主干道景观建设工程,力争到2009年大陆连岛工程贯通前,基本建成交通顺畅、环境优美、整洁大气、绿色生态的富有**特质海岛风情和现代气息的景观交通线。一是强化规划管治。精心编制《**大陆连岛工程沿线景观建设规划》,作为工程实施的指导依据。道路两侧严格“绿线”控制管理,确保绿化美化建设用地。按照空间形态完整、色彩和谐的要求,加强沿线城镇、村庄规划管治。严格审查沿线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景观建设与沿线新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村民建房的审批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保护大鹏岛、册子等地的古村落、古民居。二是沿线绿化造林。道路两侧绿化造林按照《**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林局关于绿色生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组织实施。突出“生态”和“景观”两大功能,使主干道沿线有路皆绿,树木成线,林带成网,绿化成片。三是重要节点整治。整治主干道15个重要节点。其中大陆连岛工程及接线段包括沥港、东堠、册子、岑港、双桥等;白沈线包括东皋岭隧道、临城鼓吹山及接平东线处等;329国道包括鸭蛋山码头、定海青岭、临城惠民桥、勾山浦西、东港、蜈蚣峙码头、朱家尖南沙等。四是山体宕口复绿。全部关闭并治理沿线可视范围内的露天开采矿山,主要包括金塘、岑港、双桥、白泉、临城、勾山、沈家门等地采石场。积极推进“青山白化”治理工程,采取覆土绿化、易地迁埋等多种方式,限期整治沿线有碍观瞻的坟墓。五是周边环境整治。拆除主干道景观建设工程范围内有碍景观及违法搭建的建筑物和构建物,进行绿化美化。清除沿线积存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粉刷美化可视范围内影响景观的建筑立面,清理和规范沿线户外广告,改变破乱现象。实施“夜景亮灯工程”,保障夜间交通安全,美化环境。

三、高效能管理城市

伴随着大桥经济时代来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的事务日趋繁重,“多、杂、细、碎”的特点时刻考验着城市政府的科学行政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强化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一)改革城管执法体制。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城管执法部门集中行使城市规划、市容环卫、市政管理、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工商行政、公安交通、城市河道管理等8大类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能交叉等问题。设立市、区两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照各自职责权限,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原由市城建监察支队承担的定海城区的行政处罚职能整体划转给定海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新城及**经济开发区滨港(A)区的执法工作。定海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定海辖区内(除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管理区域外)的执法工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队伍。市、区公安机关派员进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保障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篇8

农一师三团成立于年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与阿瓦提县、柯坪县、阿克苏市毗邻,全团总规划面积万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占以上全团总人口万人,现有基层单位个。

近两年,三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兵、师党委一系列会议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年,被国家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星火计划——全国首批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首批全国科技试点县”等称号。全团达亿元,较上年增长,实现利润万元,职均收入万元。与年相比,籽棉总产增加万公斤,增长;庭院经济总产值达万元,增长;标畜存栏增加万头(只),增长。全团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围绕兵师党委决策,理清发展思路

近几年,我们按照兵师党委要求,逐步理清了团场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素质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建章立制为保证,最终实现“职工管理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技术信息化、连队组织协会化、团场经营产业化”。

在棉花生产上,加强万亩优质棉基地建设,推广和实施滴灌节水万亩,机采棉万亩,力争皮棉平均单产达到公斤以上。畜牧业大力实施“千家万户养畜”工程,加快万只肉用羊基地建设,扶持养殖大户户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林果业通过荒漠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和自用地种植三大措施,建设万亩干果基地。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全国信息技术先进团场、兵团红旗团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争创全国先进,使“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二)开拓创新,围绕中心谋发展

⒈不断深化改革,提供发展动力

围绕扩大经营自,土地固定率达到%,上缴自理金万元,自理率已达%以上;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建公司、修造厂、甘草厂进行改革后,累计减亏万元,为企业增加效益万元;深化财务制度改革,实施物资比质、比价竞标集体采购和大宗农副产品出售实行拍卖制度,推行项目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实行财务联签,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会计实行委派制,各项管理进一步趋向规范化。

⒉推进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实力

一是依靠农业高新技术,脚踏实地狠抓棉花。在“棉花稳团”发展理念指引下,积极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扩大抗病品种面积、落实高产栽培模式和防虫减灾等多项措施,促使全团万亩棉田,籽棉总产首次突破万公斤大关。××年,实施膜下滴灌技术万亩,平均增产,涌现皮棉单产公斤以上棉田万亩;推广新陆中⒋辽棉⒐等抗病品种万亩,较上年增加万亩,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下降;坚持以“水调”为主的生物、化学、肥水、耕作、人工整枝六大综合调控措施,为棉花稳产、高产塑造了合理的群体结构。

二是立足致富职工群众,稳步推进林果畜牧业。以万只肉用羊基地建设为龙头,以人均头畜为目标,制定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职工养畜。目前,全团累计建成以牛、羊、毛驴为主的养殖基地个,养殖区个,种羊场个,新建青贮池立方米。各类标畜存栏达万头只,增长,全年共产肉吨,增长。××年,造林建园亩,果品总产吨,完成林果业总产值万元。

三是庭院经济帮助职工多渠道致富。按照兵团党委“五个必须”要求,划分自用地亩,户均亩;大力推进林果草畜一体化建设,把居住区、种植区、养殖区有机结合;实施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创造性地建设了一批“二合一”、“三合一”的“别墅式”庭院,改造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全团亩自用地争取秋季种植薄皮核桃、桃、杏,间种玉米饲草,形成了“以畜肥田”的发展格局。去年,全团自营经济总户数达到了户,从业人员人,自营经济户均收入元,职均收入元。

(三)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挖掘发展潜力

积极探索“团办工业民营化、民办工业规范化”道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完成项目总投资亿元。××年,引进万元新建年产万吨棉籽加工油脂厂一座,年降低加工费万元;引资万元建设条滴灌带回收再生生产线,年降低生产成本万元;引资万元建成废膜回收再生管材生产线,年降低管材成本万元。××年设计项目个,正在实施的个,储备项目个,已上报项目个,累计完成项目总投资万元,招商引资万元。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场

三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近三年来,先后投入亿元资金,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年,投资万元,完成了万亩滴灌工程,公里硬质塑膜双重防渗渠道;投资万元建设小学教学楼,投资余万元改造完善医院、幼儿园设施、设备。投资余万元兴建幢居民楼和文化广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建设职工住房万平方米,完成危旧住房改造户、万平方米,尤其在连、连、连等单位兴建“别墅式”住宅套,实现种养结合、水电配套,极大改善了职工的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市场经济不断改革的今天,三团党委仍坚持福利于民,坚持平价粮油供应;重大节日给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发放大肉吨、价值万元,发月饼吨;人均财政支付转移元,提供低保金近万元。

(五)依靠科技,实施“四大工程”促发展

第一,基地示范工程。围绕建设万亩优质棉基地,与中科院、辽棉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四个专家育种工作站,引进抗病品种试材多个,推广种植新陆中⒋辽棉⒐等抗病品种万亩次,枯黄萎病发病面积、发病率分别下降、。围绕万亩干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果品,特别是荒漠涌泉灌定植核桃,为治理荒漠提供了成功范例。大力推广冻精冷配、高频繁殖技术,投资多万元,引进萨福克种羊只,计划建设种羊繁殖基地个,以每年改良肉羊万只的速度用—年时间把三团建成万只肉用羊生产基地。

第二,信息化带动工程。从××年起,先后投资万元,引进推广了地埋式自动化测水测肥渗灌系统、微机决策平衡施肥、农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智能日光温室、可视农业信息监测、采棉机测产系统等项农业信息技术,提升了我团科技强团竞争力。在科技连亩棉田内,对以上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使每位职工的管理定额提高到亩,节水、节肥以上,职均产值万元,职均收入可达万元。

第三,人才开发工程。借智借脑,与个科研院所及大学进行广泛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新技术合作项目达个;聘请专家,组建专家工作站,对棉花枯黄萎病进行重点攻关;引进本科生名,建立了“专家公寓”和“大学生公寓”,给每个人提供价值元的生活必需品,安排他们挂职锻炼,重点对他们进行培养,目前已有人走上领导岗位。××年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名,其中名充实基层领导班子,担任连队农业技术员、政工员。

第四,素质提升工程。以“××年基层干部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机关干部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为目标,大力实施各级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目前,各级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已占。积极开展职工全员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连续年对职工进行军事训练;组织“职工绿色证书”培训,给全团职工发放《棉花苗期诊断图谱》、《棉花高产栽培》等书籍余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六)真抓实干,突出重点求发展

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近两年,三团之所以打了翻身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把兵、师党委的决策与三团实际紧密结合,在结合中抓创新,在结合中抓落实,取得了一些实效。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兵、师党委关于结构调整、土地长期固定、两费自理、发展庭院经济、危旧住房改造等方面决策中,始终注意与三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照搬照抄,不唯上,不唯书,始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职工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确保发展为根本目标。

第二,坚持以制度促管理,确保决策的落实。我们以管理规范化为目标,各行各业自上而下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量化、细化标准,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如:农业生产上,我们根据阶段生产特点,对挂钩科室、连队和职工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有落实,把管理措施贯穿到阶段工作的始终,使决策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在结构调整方面,在林果畜牧业及庭院经济发展上,从团领导到连队干部以及每一位职工,人人身上都有任务、有指标,有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党委重大决策的落实。

第三,坚持一个落脚点,致富职工不动摇。在××年起,

全团承包职工上缴指标平均下浮,团里每年少收万元,职均增收元的基础上;××年出台项兑现政策,给职工让利万元,职均增收元,通过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强化管理,节本降耗,提高单总产水平,发展庭院经济,使职均收入由年的万元提高到××年的万元、××年的万元。目前,全团职工银行存款达亿元。全团职工生活富裕,上下形成了求发展、讲稳定的大好局面。

纵观××年的工作有以下六点成功经验:一是脚踏实地抓棉花是团场的发展之本;二是千方百计抓项目是团场发展之策;三是一心为民办实事是团场发展之重;四是敢为人先抓科技是团场发展之计;五是招商引资办工业是团场发展之力;六是政通人和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年工作的思路

××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即:确保籽棉总产万公斤,力争实现万公斤;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财务利润万元,职均收入万元。

(一)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⒈做大棉花:

一是大力实施六项重点措施。大力实施精准农业技术,实施精准播种万亩,出苗率达到左右;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好万亩滴灌,加大培训职工的力度,提高应用水平,降低用水量,提高单产;大力推广抗病品种。今年主栽中——品种,大力推广新陆中抗病品种万亩,抗病品种亩,抗虫棉、高产品种万亩;大力推行机械采棉,计划购置大型拖拉机台,采棉机台,机采棉——万亩;大力改造低产田,清理排渠,挖排治碱,拉胶改沙,治理碱斑,油渣还田,培肥地力,实施低产田改造万亩;大力推广项农业信息技术,亩自动化滴灌技术、病虫害自动化测报、微机决策平衡施肥、推广视频监测作物技术、自动化测水技术、棉花枯黄萎病变异监测技术、机载地理卫星产量模型信息系统、自动化气象农业应用技术。

二是贯彻落实五条成功经验。始终坚持“矮、密、早、匀、膜”技术路线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水调”为中心的综合调控技术不走样;始终坚持以精耕细作为目标的管理措施不偏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达到虫害最低水平;坚持在棉花生长与栽培上树立“先搭丰产架子,后塑造合理株型”的栽培理念,重点抓好“四早、两晚”,促早熟、防早衰。

⒉畜牧、林果业做强

第一,畜牧业。以实现万只肉用羊为目标,今年计划完成万头只,产肉吨,畜牧业增长以上,力争实现人均头畜目标,培植养殖大户,以点带面发展畜牧业;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人工受精、冻精冷配技术,实现良繁快繁,培养个专业化养殖户,以每年万只的速度全面推广萨福克羊的杂交改良,力争年实现万只肉用羊发展规模;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推广“三贮一化”技术,提高饲草利用率;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大投入,健全动物疫病信息预警预防体系,免疫保护率要达到。

第二,林果业。今年计划造林建园亩;完善林权改革制度,深化林权改革;加速果园标准化建设,加快老果园的更新改造,优化品种品质,全面推广疏花、疏果和套袋技术,提高商品率;对新定植的果园,按照矮化密植要求逐一检查,补栽嫁接到位,尽早见产见效;新建果园确保全部矮化密植。将科技连香梨园租赁给阿克苏安利达公司,建立一个优质果品基地,带动林果业发展;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开展“一园百畜”活动,以园养畜,以畜促林,林草间作,推进林果草畜一体化。

第三,庭院经济。一是强化“五个引导”:引导职工自用地定植果树;引导全团的单位建设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入畜率;引导职工“一亩园、十亩田”思想意识的养成,加大自用地果树的管理,达到的成活率;引导庭院同类产品尽快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吸引龙头;引导庭院大户走名、优、特、新的发展路子。二是解决好三个突出问题:解决好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兼顾问题,支持职工在自用地里自建“二、三合一”住房,加速“撤栋并户”步伐;解决好分散经营问题,既要坚持自主经营,更要强化市场、信息、技术、订单服务,使庭院经济从自给自足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解决好考核与考评问题,完善考核机制。依托组培室快速繁殖,智能日光温室培育,大棚生产一条龙工厂化生产线,建立亩蔬菜大棚基地,种植特色苗木、反季节蔬菜、大棚西瓜等。

(二)以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兵、师“”文件精神

第一,全面贯彻兵团“”文件精神。落实“两扩大”和“字方针”,两费自理率达到,土地固定,结合团场实际,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适度扩大职工承包面积,调整分配制度,缩小干群收入差距,减轻职工负担;进一步发展完善“以丰补欠”资金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效果;扩大土地面积,力争人均承包面积亩,机采亩,职均收入万元,合理确定职工上缴指标;适当调减低收入和弱势群体、亏损户的上缴指标确保职工收入。

第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按照兵团党委的部署,稳步推进团场机构改革,积极按协会型组织方式推进改革,成立果业、农机个协会,畜牧、农业推广个中心、园林、物资供应、水务、广播电视文化个工作站,保安和防雹大队以及个社区管委会等组织机构,剥离的机关部门以会员制与相关群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第三,全面推行水权改革。严格执行“计划用水、统一调度、定额配水、节约留用、超用加价”制度,积极推行水权证,稳步推进水票制。

(三)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

争取国家重点小城镇建设项目。××年争取项目资金万元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用于集中供暖、供排水、城镇环行公路建设。投资万元积极实施公里干渠、公里支渠、公里斗渠硬质双防项目,将极大提高水的利用率。积极落实农一师在三团的通团公路项目,月份将动工修建三团——阿瓦提——团——阿拉尔级公路;并为三团团部——二团——金银川火车站道路做好准备。积极争取抗震安居项目,实施户“抗震安居”房建设。争取二十八土地治理项目万元。完成用电线路改造和滴灌泵站的电力设备安装工作。

(四)以人为本,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好事

一是加大连队基本建设力度,把重心移向连队和职工,××年基本拆除土建危房,基本拆除土建办公室,新建连队办公室幢,彻底消灭危房、土块房。

二是投资万元,实施公里干支斗渠“双防”,最大限度提高三团的水利用率。

三是继续实施滴灌万亩,全团的棉田实现滴灌。

四是争取资金万元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小城镇的集中供水、供暖、排水,新建一条长约公里的环城道路;投资万元建设胡杨公园;投资万元铺设商住楼街道彩砖路面。

五是引资万元实施全团公里的农电网改造,利用国家项目万元建设信息化农场。

六是投资万元对基层单位的自来水管道进行全面更新改造。

七是争取月份完成小城镇广场建设,为职工提供一个休闲、健身场所。

八是投资万元种树种草,改造各单位的营区面貌。

九是启动三团——阿拉尔的公路建设,促进对外交流。

十是投资万元再购买台采棉机,进一步扩大面积,减轻劳动强度。

(五)以实为本,落实好十项具体的工作

一是落实好棉花生产。随着滴灌新技术的推广转变好“早播种、早促苗、早灌水、早打顶晚化调、晚施肥”的技术思路。

二是落实好全面推行滴灌工程具体任务,继续组织实施万亩滴灌工程,基本农田推行滴灌技术。

三是落实好机采棉推广工作,再购置台采棉机,机采面积努力达到万亩以上,争创全兵团机采棉大团。

四是落实好预算管理。××年财务管理主要突出抓预算管理,抓好连队制造费的预算管理,强化开支范围;抓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严格定编、定员、定经费;抓好基本建设预算管理,严格预算审批程序;抓好项目预算管理,使用好国债资金。

五是落实好项目建设,积极组织攻关,确保已经立项的万元的小城镇建设项目,万元干渠硬质防渗项目,公理硬质防渗项目,公理型斗渠防渗项目,万元的土地治理项,万元的农业信息化项目,万元的科技试点县项目,万元的种苗基地项目,万元的退耕还林补贴项目。

六是落实好园林业管理。加强果林地承包合同的落实,实现买断经营,交足果树款,加强“林随地走”的农田林管理责任考核,防止农田林管理改革之后放任不管。

七是落实好设施农业高效产业。把科技连的日光温室形象工程点亮见实效,带动家家户户温棚发展,继续实施个温棚,形成蔬菜业的大市场。

八是落实好奶牛场、种羊场、活畜交易为主体的畜牧业。

九是落实好水权证制度的改革。加强渠系自动化测水,计量到连,加强果林地地下水的打井利用,强化水权奖惩制度。

十是落实好团场机构改革。在春播后,逐步落实好机关科室合并整编,尽快落实社区建设,制定定编预算管理制度。

(六)以科技为本重点推广应用六项科学技术

第一,充分加强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合作,成立数字化农业推广应用研究所,建设数字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开展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全球卫星定位差分基站,实现精准差分定位。二是建立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团精确的农田地块、水利设施、滴灌系统、土壤养分等数字化管理。三是示范田间土壤样品采集定位,实现土壤样品采集标准化。四是改造喷雾器、施肥机,示范变量施肥,实现精准施肥。五是示范土壤硬度及电导率测试,监测土壤的盐碱度,确定合理的灌溉压碱方案,对不同地块实行特殊管理。六是加强各单位信息网络建设,给单位配备一台电脑,推动自动化办公和电算化。

第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棉花土地面积的遥感测绘,棉花苗情的分类遥感测绘、棉田土壤旱情遥感测绘,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棉花生产服务。

第三,加大全程机械化和微机决策平衡施肥实施力度,利用信息技术加大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改造,使信息技术和实现技术有效结合。

第四,在全面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自动化灌溉的升级改造力度,解决职工传统灌溉模式,对滴灌实施效果的影响。

第五,以建设“全国科技试点县”、“国家农村信息化基地”为契机,利用三团引进人才的优势,抓住机遇成立智能化农技推广站,构建三团科技创新平台。

第六,努力把科技连真正打造成兵团的现代化农业第一连。

三、春耕春播工作情况

三团××年的春耕春播工作,以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滴灌、精准施肥为重点,大力引进新技术、新科学,推广抗病品种万亩,精准滴灌万亩,超宽膜、高密度、机采棉播种方式万亩,引进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台,改造半精量播种机台,加强种子人工精选和包衣拌种,大力实施棉花行间兼种茴香等一系列措施。

篇9

1.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加快交通建设,构建核心城市连接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的大交通网络。加快郑焦城际铁路建设和东站、火车站升级改造,推进郑焦城际铁路云台山支线及新月铁路增建第二双线等项目,积极推进至济源、洛阳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和月山车站更名西站工作,开通至北京始发车次,配合推进郑州至太原快速铁路通道建设。加快郑云高速、焦桐高速温县至巩义段建设。推动陵川至偃师、林州至新密、原阳至济源三条省道段升级为国道。推进桃花峪黄河大桥、黄河大桥、孟州黄河大桥、焦桐高速黄河大桥建设。建设轨道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大环线、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异地候机楼、直升机场等项目,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化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2.构建能源网络。发挥“晋煤焦水”优势,建设大型路口电源项目。加快城市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积极发展智能电网。推进骨干管网、配套支线管网建设,高效利用西气东输天然气、山西煤层气、煤层气等气源。优化用能结构,积极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

3.构建水利网络。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引黄调蓄、西霞院灌区、小浪底北岸灌区、引黄入焦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防洪减灾、生态保护和城市景观功能,推进沁河、大沙河、新河等河道治理,高标准建设城市水网体系。完善水权制度,加强水资源监测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创建节水型城市。

4.构建信息网络。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全员人口统筹管理、社会保障一卡通、市政公用服务一卡通等信息系统,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管理网络平台、新型防空防灾预警报知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打造“数字”、“智慧”、“无线城市”。

(二)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撑。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网络框架,推动经济由资源能源依赖型向循环绿色低碳型转变,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污染防控。加大区域内黄河、海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率先探索跨流域、跨区域污染联防联控、跨界防治机制,推动建立海河上游、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重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推进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次级河流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率先实现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中心镇全部建有污水处理厂。优化配置环境容量资源,创建国家环境容量研究及应用试点城市。

2.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实施节能重点工程,淘汰耗能高、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和设备,提高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能源利用水平。以煤炭深加工和绿色化利用为核心,构建“煤—电—建材”、“煤—电—铝”、“煤—盐化工”等循环产业链,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以孟州、博爱、武陟等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培育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企业,打造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创建“再制造”示范基地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开展低碳发展试验试点,优化用能结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低碳型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3.构建良好生态网络。推动林业生态向纵深发展,构建“一区”(南太行山地生态区)、“两带”(沿黄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景观带)、“三网”(道路林网、河渠林网、农田林网)生态构架。推进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矿区生态治理、农村土壤修复,打造城市水系生态走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三)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增强经济转型智力支撑。强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培育、引进人才,创新人才制度,建设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

1.着力培育经济转型人才。围绕经济转型,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群体,形成一批以知名学者和专家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科和业务带头人为骨干的创新群体。加快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基地、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示范基地。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建设太极文化学院,推进高校专升本工作,支持理工大学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学和教育机构在合作办学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鼓励企业参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2.积极引进经济转型人才。加快实施引进海外优秀人才计划、首席专家工程、首席技师工程,对引进人才在工作场所、生活条件、住宅公寓、创业启动资金、风险投资和商业担保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创业发展。

3.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保障、配置流动等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培训、交流、咨询等配套服务,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维护人才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四)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经济转型动力支撑。围绕人力资源、土地、投融资、社会管理关键环节,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先行先试力度,破解体制机制难题。

1.推进土地管理体制创新。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步伐,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有序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工作制度。开展资源枯竭城市矿业用地改革试点,整合开发利用闭坑矿山工业广场、排矸场、煤矿塌陷区、棚户区等工矿废弃地和未利用地,开展废弃矿山土地整理、复垦。实施节约集约高效用地工程,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地技术,合理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用地投入产出率,综合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建设集生态、水利用、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黄河滩区土地开发复合功能带。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

2.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投资集团等投融资平台作用,构建文化旅游业投融资平台。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加快商业银行战略重组。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程,大力引入私募基金,扩大市场融资规模,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促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创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银企保协同合作机制。建立社会与个人征信体系、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整合金融、工商、税务、环保等信息资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

3.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探索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创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示范市。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推动公共财政改革先行先试,促进预算科学化、民主化,创建全国地方公共财政改革示范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民营医院发展,创建全国县域医药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市、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加快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培育一批骨干文化旅游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

(五)构建大开放格局,增强经济转型活力支撑。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开放领域和空间,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1.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优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与港、澳、台和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地区的合作力度,全方位、多层次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各具特色、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扩大农业开放力度,抓好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深化与央企、省企、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建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与天津港、日照港、连云港等港口的合作。抓好国家级皮草出口基地、省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建设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发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

2.深化区域合作。发挥支撑核心区、联动豫西北、对接晋东南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推动郑州、融合发展。加快郑焦城际快速通道(迎宾路延伸)建设,形成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为骨架的快捷交通网,促进交通融合。推动城市向南延伸,沿城际骨干交通通道进行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对接。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作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全方位扩大合作,实现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豫西北板块协作联动发展。加强与洛阳等城市联动发展,联合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推动产业优势互补,形成产业群体优势,共同打造南太行山水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积极推进黄河、海河、沁河等流域环境同治、生态共建。推动与晋东南地区深度合作发展。打通物流大通道,充分利用晋东南地区煤炭、煤层气等资源,建立能源长期稳定合作机制;合作开发云台山、净影、皇城相府、王莽岭等文化旅游资源,共同培育南太行精品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多领域深度合作,形成中原经济区与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携手共进、合作双赢的大格局。

(六)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经济转型合力支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进一步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保护、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支持经济转型的强大合力。

1.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创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城市数字化医院和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实施县级医院倍增计划,建设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城乡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和公共体育设施,推进全国体育先进社区创建工作。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3年,平原地区全部用上自来水,彻底解决山区丘陵区吃水难问题。

篇10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节能减排、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一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进展顺利。全面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将污染减排指标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结构减排力度,关停小石子加工厂70余家,淘汰小淀粉加工企业10家,关停小石灰窑10家,取缔小防水卷材业户57家。加快推进项目减排,完成热电企业18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再提高改造工程,济钢烧结机脱硫工程进入调试阶段,庚辰钢铁脱硫设施建成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光大水务(**)一厂、二厂升级改扩建及家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回用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西区、高新区中心区、济阳污水处理厂、章丘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并实现稳定运行。**年二氧化硫、COD排放总量分别为8.81万吨和5.33万吨,比上年度分别削减2.33%和3.62%。二是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大大气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开展扬尘防治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工作,强化火电、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污染治理。认真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实施小清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市区河道截污整治工程。加强环境监管监测,完善在线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对重点企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热源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三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重点,扎实开展全市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章丘生态市、商河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列入生态省建设责任书,历城区艾家村被授予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生态村。

(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进展顺利。严格执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建立取水单位一户一档管理制度,核发新版取水许可证195家。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保证了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全民节水意识明显提高,节水技术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年万元GDP耗水量减少到58.10立方米。

(三)土地矿山管理更加规范。一是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的责任落实和动态监控,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复垦工作,全年共验收部、省、市、县四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80个,总规模9万亩,新增耕地2.9万亩。二是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共上报国务院农转用和土地征收7746亩,上报省政府21224亩(其中单独选址项目用地1921亩),共落实征地方案实施征地23527亩。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民生项目、产业政策鼓励项目和全运会项目用地需求。严格执行国家、省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有关规定,加大项目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土地供应管理进一步加强。科学制定供地计划,建立协调决策机制,加快土地招拍挂供应进度,全年全市供应土地18568亩,其中出让供地15591亩,收缴土地出让金165亿元,实现土地纯收益64.5亿元。修订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办法,创新了“二次公告”运作模式,加快土地熟化基础工作,市本级收购各类土地266宗,面积3650亩。四是矿山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完成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善采矿权审批制度,设定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加强矿山企业整合,全面推行采矿权有偿出让制度。加大破损山体治理力度,列入重点治理任务的58座破损山体已基本完成。

(四)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强化。加快推进地震台站建设,**市地震监测中心暨历城综合地震台项目开工,济阳、长清地震台站建设进度加快。全面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设。加快编制地震小区划。积极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震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成立市、县两级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一步落实地震应急措施。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积极推动“五进”活动的开展。

(五)基础测绘工作有序推进。编制完成并组织实施全市基础测绘“**”规划,测绘完成孙村东、腊山南、旅游路和东南外环路1:500比例尺地形图70平方公里,修测西部片区1:2000地形图290平方公里,实现中心城建设用地范围内1:500地形图全覆盖。

二、**年工作思路和目标

**年是实施“**”规划关键的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年。综合考虑**年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面临的有利调整键和不利因素,初步确定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加强土地管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抓好治污减排、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年主要预期目标:

1、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8.67万吨之内,比**年削减1.59%,提前达到“**”确定目标;COD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5.07万吨之内,削减4.88%。

2、环境质量目标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70分贝(A);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低于60分贝(A)。

3、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万元GDP水耗下降到55.20立方米。

4、土地利用目标:耕地占补基本平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较大提高。耕地保有量达到36.13万公顷。

三、**年工作重点

(一)环境保护

1、认真实施“三大减排体系”方案,努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目标。一是继续实施产业结构减排方案。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关停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设备,实现结构减排。二是加快实施工程治理减排方案。完成水质净化三厂等工程,完善城市河道截污整治配套管网,提高污水处理和再利用能力。完成**东新热电等5家企业热电机组脱硫工程和济钢等3家企业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建设。三是大力实施监督管理减排。加强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完善自动监测网络,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督管理,确保各类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98%以上。

2、实施“四大工程”,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实施以节水保泉、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碧水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监督管理,强化饮用水源水质的污染监控,确保饮水安全。结合《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实施,加快实施小清河综合整治、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二是实施以清洁能源行动、全面治理各类污染源、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蓝天保护工程”。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完成年度重点大气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三是实施以控制扰民噪声源和创建噪声达标区、安静居住小区为重点的“安静工程”。依法强化监督管理,继续开展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四是实施以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为重点的“固废治理工程”。尽快开工建设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处理,加强废矿物油、废显影液等重点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筹建废物综合利用中心和危险废物交换中心。

3、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组织环境优美乡镇达标单位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协调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做好“两区一园”创建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环境管理。开展全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小清河源头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

(二)水资源管理

1、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坚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全面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制定水质监测计划和制度,严格水质监测管理,提升监测水平。完善全市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提升监测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坚决有序地关停泉域内的自备井。

2、加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力度。坚持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结合退耕还林和封禁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对重点水土流失区和生态脆弱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现有森林植被,加快退耕还林、禁牧还草、荒山绿化,促进生态修复。对土质较少的荒坡、山场,植树成活困难的区域及便于植被恢复的山坡地,实行严格的封禁措施,依靠自然生态的修复功能恢复林草植被。

3、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建设东湖水库等骨干调蓄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二是搞好东联供水工程配套,加速东部工矿企业供水置换步伐;三是提高水源涵养补给功能。配合“南控”战略实施,建设南部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抓好泉域补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工程建设,实施玉符河回灌保泉生态工程,有效补给地下水。

4、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与改善生活条件同步推进,加快实施邢家渡、胡家岸等引黄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强城市节水管理,严格执行用水定额和用水指标控制制度。

(三)土地矿产管理

1、强化土地调控管理,积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严格土地规划计划管理,强化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严把用地审批关,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征地统一补偿、农民集中安置、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持续发展的补偿安置综合机制,切实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高标准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好县、乡级规划修编工作。按照国务院要求,积极开展好第二次土地调查。调整住房用地供应结构,加大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量。

2、严格耕地保护,加强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问责制。大力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用途管制、监督检查和占用审批等制度,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政策,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力度,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3、深化土地市场建设,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制度建设,全面引导各行各业依法规范合理用地。完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具体操作办法,规范工业用地供地行为。围绕重点片区综合改造,加大城区土地前期熟化、收购储备、策划运作、市场配置的工作力度。加大对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力度,切实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制定更加严格的建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和项目产出率标准,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4、完成矿业秩序整顿规范,建立矿政管理新机制。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全面完成矿业秩序整顿规范的各项任务,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和省政府的检查验收。对矿业权按照风险程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积极推进矿业权招拍挂出让,逐步完善科学合理、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继续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突出抓好重点矿种和重点矿区的整合,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开采利用水平。认真开展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审批工作。认真落实地质环境保护责任,积极推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治理保证金制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的多元化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确保全市地质安全。

(四)防震减灾

加快推进地震监测台网站建设,完成历城综合地震台、长清地震台、济阳地震台等重点建设项目。加快**市地震监测中心建设,完成前兆监测台站的数字化改造。完善市、县、乡(镇、办)群测群防工作体系,推进“三网一员”建设。深入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保证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检查率达到100%。加快推广应用地震小区划项目,完成2-3个县(市)区的城区地震小区划工作。积极推动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进一步增强地震防御能力。不断健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继续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全力做好防震减灾立法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前期研究,编制《**市防震减灾条例》(草案)。继续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五进”活动。积极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制定示范标准。推进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规范化、制度化,计划新建示范学校11所。逐步开展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安全示范村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