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08-27 15:1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策风险分析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就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在市政道路建设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同时,公路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突显,当前我国的公路建设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所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在管理上也要有专业化的水平,能够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及时的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市政道路施工风险
市政道路的建设是一个繁杂的过程,耗时长、人员多、过程繁琐、风险多,虽然我们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有相对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大致表现在如下的几方面:
1.1、组织不是很充分
市政道路的工程是庞大的,如果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很充分的组织,这对市政道路的施工会有严重的影响,这是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基础,它不仅会对施工的规划产生影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也同样影响很大。
1.2、材料设备及供应商问题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于材料的使用,材料设备的供应直接影响着市政道路施工的进展情况,另外材料的质量也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说到底材料的质量也就是市政道路的质量,供应商这个方面的风险问题主要表现在供应的材料质量不达标,没能按时供应材料,数量上存在着差异等。所以材料设备的质量和供应在施工过程中是很是重要的环节。
1.3、技术质量的风险
技术质量风险是指承包商安排施工组织、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合理或因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使用困难或失败等对工程质量、工期和成本产生的影响。目前市政公路大都重建轻养,技术风险是承包商的关键风险之一,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及检测手段失当等会引起工期拖延、质量下降和成本上升。
1.4、安全上的风险
关于在安全上出现的风险主要是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和施工场所以及在场内外临时设施中,由于意外因素以及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事故,还有因为疾病造成的突发性死亡和在法规内的施工人员的工伤事故等。因为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地点较为分散,环境又多变,流动性也很大,所以很容易在安全上得不到保障,对市政道路的施工产生阻碍影响。
2、市政道路施工风险解决措施探析
2.1、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保证施工进度
要保障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进程。施工组织是市政道路施工的前提基础,只有把组织计划事前做好对于工程的实施才能够得到确保。所以施工的企业应该在人员和材料以及机械设备上得以完备,在施工上要严格遵从组织计划上的程序,在质量以及速度上得到保证。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设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对于施工的设备以及仪器等要定期的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及时的进行养护和保养,把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以最大化体现出来,避免因为设备问题而使市政道路施工受阻的现象发生。
还有就是对于施工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使用有效的手段,把这种向上的工作精神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施工人员定期的开展动员大会,把工作的积极精神得到加强,在激励机制方面要得到完善,把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并实行奖罚机制,这对提升市政道路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2.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监督预警机制
市政道路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科学的工作,加强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对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相应的企业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导致在实际的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存在盲目性、缺乏协调性的问题,导致风险管理漏洞百出,进而影响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监督预警机制,对于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的科学化、有效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监督预警机制,提高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安全预警与监督,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风险管理监督预警队伍建设,提高风险管理监督预警队伍管理水平与能力,保证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协调高效运转。
2.3、做好安全的应对措施
对于企业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的机构建设上的进步是对市政道路施工的有效保障。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程序比较繁杂,且流动性较大,环境多变,所以很容易发生事故,这就要求市政道路施工企业要制定一个安全策略,把现场的管理给抓好,对工程机械以及交通工程的管理要得到严格的加强,禁止那些违章的操作现象的发生,并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等。
2.4、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每一项分部工程、每道工序都做到严格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在各分项程开工之前,首先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机械配备和人员组织情况以及原材料检验报告、配合比设计成果、测量放样资料等,并依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试验和测量检测工作,依据试验和测量结果来检验所采取的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的配置、材料配合比是否达到工程设计质量要求,对不足之处及时予以调整和改进。3)在每一项工程和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都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工程师要精心自检,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质量检验表格,每道工序都经自检合格,再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4)施工全过程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抽检质量,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提高施工水平。5)采取“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办法。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施工薄弱环节,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技术质量负责人亲自负责其质量监督,提出更具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从项目经理开始层层落实到每个工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
2.5、加强企业绿色施工管理,以风险预防为主
市政道路绿色施工是市政道路事业的生命线,风险预防问题无小事,市政道路绿色施工安全不仅仅关系到施工企业形象、施工质量,而且还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绿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做好市政道路绿色安全工作。首先,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员工的绿色施工思想灌输,让员工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绿色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的施工中做好绿色安全施工工作。其次,建立健全绿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让全体员工在规章制度下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企业施工绿色安全管理水平与能力,增强对于施工人员绿色施工管理以及风险预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上的风险我们应当竭力的去进行预防和补救,市政道路的建设关乎着市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故此,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出现的风险及时的加以分析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育娟,刘应军.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J].门窗,2014,04:300.
篇2
【关键词】宏观政策调整;通货膨胀;全球性金融危机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8年第三季度后,我国实体经济开始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宏观调控由治理因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向“保增长,放衰变”转变。从目前国家经济情况看,宏观政策的调整基本能够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要求。经济运行开始步入正轨,主要表现为:投资持续上升,消费稳定增长,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增强;工业增速稳速上升;金融行业运行正常,社会信心基本恢复。但危机并未结束,虽然经济形势好转较快,但我国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复苏非常吃力,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在短期内还难以迅速恢复。受出口下降,产能过剩,就业困难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等压力,世界经济走势依然不是很明朗。
就在国内出现复苏迹象的同时,通货膨胀的声音悄然在民间传开。国内成品油价迎来再次调整。自2010年4月14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320元;当前1年期和2年期品种的收益率分别为1.4941%和1.8746%。同样两年的资金运作期限,如果直接投资2年期品种,按照单利计算,投资人获得的利息为本金的3.7492%(1.8746%×2);如果分两次投资1年期品种,第一年的利息率为1.4941%,要达到同样3.7492%的回报,第二年投资1年期国债的收益率需要达到2.2551%,这比目前的1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了0.0076个百分点,也就是76个基点。这意味着,市场预期,1年期利率在1年后将上行76个基点。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市场对通胀预期的升温。
在国内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持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增加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国家有必要对宏观政策进行微调,以保证我国经济正常稳定的复苏。
一、通货膨胀简要介绍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经济学上把它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和显著的上涨。一般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1]。
通货膨胀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公式为:
其中:πt为现期的通货膨胀率。Pt为现期物价水平,Pt-1为基期物价水平。
二、通货膨胀的依据
1、出口下滑和产能过剩制约经济增长,引发通货膨胀。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内需出现停滞或者不同程度的下滑,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强烈的紧缩效应。在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贡献率已达70%的条件下,我国GDP增长率由11.5%(07年第二季度)下降到8.9%(09年第三季度),已连续7个季度持续下降。
在出口严重下滑和内需无法迅速提高的条件限制下,原有的被高投资和高出口掩盖下的产能过剩已加速显现。一些企业生产能力不能被充分利用、利润下降,国内出口贸易开始受到影响。由于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市场经济国家,一些经济体制和结构不够健全,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较低,国内需求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导致出口受阻的产品无法在国内消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及人民的生活和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但长期来看如果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会加剧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的矛盾,最终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2、流动性过剩易引起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在2004年由国有商业银行首先提出,此概念提出后一直被不断地引用。现在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指实际的货币存量对预计的均衡货币存量的正向偏离,也就是指经济中存在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经济过热现象和通货膨胀危险[2]。在宏观经济上,流动性过剩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
广义货币量与GDP的比率,常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最常用的标准。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的RM2与GDP的比值为160%,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的57%和俄罗斯的21%,更远远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19%。由此可见,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已经非常严重。货币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增长速度共同决定了通货膨胀率。但从我国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来看,三者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以RM2代表广义货币供应增长量,CPI代表物价水平,NGDP代表名义GDP,RGDP代表实际GDP。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经网1997年~2009年相关月度及季度统计数据
1998年到2002年,RM2处于下降阶段,国内出现通货紧缩,RGDP在8%左右;从2003年开始RM2开始大幅上升,连续7个月增幅超过20%,并于2003年8月到达极大值,它的上升带动了CPI的上升,GDP的增长率也在升高;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2月,RM2与CPI保持一致,GDP的增长率在10%左右。由此可见,RM2与CPI、NGDP、RGDP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为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央行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广义货币供给量M2同比增幅不断提高,从09年1月的18.7%上升到9月的29.3%,增幅连续6个月超过25%。
2009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9.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8.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银行为中央政府1.18万亿投资还要提供配套贷款,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加大了流动的压力。长期的流动性过剩和货币供给短期内大量增加使得通货膨胀有了货币基础。
同时,由于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一直在增加,截至09 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 21,3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84%,是世界第一储备大国。大量外汇储备一方面增加了货币供给的压力,另一方面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 18%,并且有升值幅度加大的趋势。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国际上套利的热钱大量流入,更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的货币供给压力,使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雪上加霜。
过于巨额的流动性在短期内注入市场,如不能迅速被生产领域消化,可能造成短期内货币供给过剩引发通货膨胀;即使新注入的流动性全部进入生产领域,也会引起总需求快速扩张,导致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但综合多角度分析,笔者认为近期马上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是货币的流动性(M2/GDP)在不断上升表明国内经济景气度还不高。因此,货币的流通速度在下降,短期内货币扩张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推动作用减弱,所以短期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经济景气度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是通货膨胀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
尽管CPI和PPI双双回升,但是并不会马上就带来通胀,只是会为明后年出现通胀埋下伏笔。现在价格同比还是下降的,环比在上升说明经济在复苏是好现象。也可以说,双收窄,说明市场价格在逐步回升,通缩压力在明显减小。
很多学者认为,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成为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动力,也是未来中国物价上升的最主要动力。而对于过剩的中国金融资本而言,参与大宗商品的投机不成主流。因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市场部在中国,中国金融资本还没有能力主宰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而国内期货市场的资金规模大约只有1000亿元左右。所以,不会导致国内出现通货膨胀。
但在低通货膨胀率的可能下,警惕资产泡沫是必须的。过剩的资本无法被实体经济吸收,必然向大宗商品及资本市场流动。尽管是否有资金进入股市还有争论,但股价在2009年近一倍的涨幅和最近创业板市场的火爆登场等表现无不向世人昭示中国股市的“不差钱”。房地产方面,总所周知房地产中有大量的银行资金,如果出现房价的大幅下跌,将直接表现为银行坏账迅速增加,会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四、宏观政策的经济调整
在外需即出口持续减少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目标唯有依靠增加消费和投资来实现。但在通货膨胀的风险逐渐放大的情况下,应对宏观政策组合进行适度调整。应将宏观经济调整的目标和重点放在能有效抑制产能过剩、充分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切实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有效带动消费增长、充分化解通货膨胀的风险等内容上。
一般而言,当经济处于紧缩状态时,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产业政策调整对经济复苏所发挥的作用要高于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无法改变现有经济结构,不利于长远的发展。所以,有效的货币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景气程度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时,应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同时,将货币政策转向中性或者适度紧缩状态,以避免国内货币发行过量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同时防止经济增长出现下滑[3]。
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需求角度看,中国经济长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动力不足。这种发展方式缺乏稳定性,国际市场上一旦有风吹草动,中国经济会立刻出现波动。应当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使得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从生产角度看,中国经济过于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支撑增长。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近年来徘徊在40%左右,而美国的水平是80%。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必然加重资源环境压力,是不可持续的,应当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从投入方式看,中国经济过于依赖靠物资消耗推动经济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国内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难以为继。应当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
2、积极调整投资方向,抑制产能过剩,扩大内需
在现有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万亿,GDP就能增长3.3%。所以,合理增加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投资对短期目标的实现确实有支撑作用,但是长期却会进一步增加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的矛盾。因此,在确保投资规模不减的前提下需要积极调整投资方向将投资集中于能长期有效带动国内消费显著增加的行业。
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带动内需有效增长。长期以来,我国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度一直很低。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贫富差距较大,贫困人口过多。加上中国人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使消费一直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为有效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需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之外,还应继续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和覆盖范围,以便充分降低居民谨慎性动机,减少货币需求,刺激国内消费。
3、优化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方向上
货币政策结合财政政策才会发挥宏观政策的潜力。优化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方向,防止产能过剩加剧和通货膨胀的抬头。截止2009年5月,信贷迅速扩张,规模已达5.18万亿元。虽然,信贷规模高速扩张在短期内能刺激国内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是存在着扩大资产泡沫、影响银行体系稳定、引致通货膨胀、推高产能过剩等多方面隐患。目前,信贷高速增长主要与中央和地方政府项目建设有关。除对拉动GDP有短期效果外,对切实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社会消费的作用十分有限。而经济结构与分配体制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长期不能改善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信贷规模和方向的控制,对私人投资部门的信贷进行引导,在信贷放卖弄进行必要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五、总结
通货膨胀作为经济增长必然的伴随品会一直存在,过高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过快和货币供应过于宽松的产物。短期内,我国经济处于短周期的调整恢复期,难以再次出现1992年、2007年的超高增长,因而出现高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而长期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但只要政府控制得当,措施及时,通货膨胀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经济仍将重新恢复平稳增长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论通货膨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07-02.
篇3
论文摘 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了会计工作的信息化趋势,新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给会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审计风险则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审计风险在会计信息系统下的特征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会计电算化是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志,对于单位财务信息的处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新会计模式的推广给会计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使得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增大。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不容易察觉,一旦风险发生后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是单位管理中必须要注重的问题。而广大审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危害性,然后选择科学的审计方法获得审计结论。
一、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
1.误报风险
(1)会计信息系统里采用了计算机自动化处理技术,对原始信息数据编排处理后自行生成财务表格。尽管整个过程无需会计人员参与完成,但纸面信息变成了只有计算机才能识别的磁性介质上的代码,而会计人员在磁质代码的识别上还存在不足,这些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出现误报、错报等问题。(2)计算机是会计信息化控制的主要设备,单位的内部控制则调整为对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在这种会计环境下,当被审计单位内部缺乏科学的控制制度时,对计算机数据和程序的修改后完全察觉不出来,这些都会给管理者私自修改信息创造条件。并且系统会遭到“黑客”的入侵和“病毒”的侵袭,这些都使得审计重大错报风险增大。
2.检查风险
(1)检查工作的开展是为了避免虚假信息、错误信息的存在,其可以通过检查工作来实现各项数据的科学审计。面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模式,内部控制融汇于财务软件之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掌握足够的业务数据,对软件的控制能力综合检测处理。考虑到大部分审计人员在计算机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上还存在不足,若要想通过计算机对相应的数据信息审计检查,则常常会增加审计检查风险。(2)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会计软件的更新,使得历史文件提取的难度降低。而很多重要的账户检测必须要依赖于单位的历史数据,若软件版本不断更新升级则会阻碍原始数据的处理。既降低了审计效率,也使得审计检查风险不断增大。
二、减小审计风险的有效策略
1.制定标准,执行准则
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对潜在的风险状况及时防范处理,这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前提条件。计算机审计能够对单位信息进行有效地审查,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进行科学的监测评估,对单位资金、各种资产实施密切跟踪,这对于审计风险的评估是有帮助的,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多方审计。单位制定审计准则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上,要求会计人员按照标准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构建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审计准则,如: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这不仅满足了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也能给审计风险的评估创造条件。
2.定期检查,了解情况
作为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单位开展审计检查,掌握单位经过管理的实际状况。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内容包括:(1)熟悉被审单位采用的会计软件情况、业务操作处理流程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会计操作面临的风险隐患。(2)考核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特别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者,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等,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3)创建审计信息库,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创建庞大的信息库,这样可以方便单位调用资源。信息库中应涉及到单位各方面的信息,如:采购、销售、财务等等,从而了解被审单位的背景状况以及最新动态。利用信息库查阅资料,可降低审计部门的工作难度,将潜在的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
3.内部控制,优化审计
从目前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状况看,内部控制主要涉及到了:制度控制、程序控制等两大块,这些主要可采取加强内外部安全机制、权限密码、完善软件功能、改进数据录入、优化信息传输等措施粗合理,保证审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审计人员在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情况时,需注意检查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避免“假账真查”的问题的发生。通常可选择抽查原始凭证与机内凭证,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后发现问题。或者抽查打印日记账和机内日记账,对被审单位的报表取数公式严格检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分析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否属实。在检查时若发现各种问题,审计人员有权要求单位负责人配合处理,只有每一笔账务都检查到位才能降低审计风险。
4.选择软件,统一接口
会计软件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工具,单位在选择会计软件之后要保证数据结构的统一性。当前,单位要坚持采用会计管理及核算系统的标准数据接口规范,确保会计人员在使用时不会出现信息丢失等问题。标准数据接口规范是对所有正在使用的会计软件规定统一的数据输入输出格式,这样可以为审计人员的查询、审计工作提供方便,及时收集到单位相关的信息后进一步审计。制定标准数据接口规范能加快规范信息领域的各种数据信息,给税务部门的数据统计工作带来方便,为单位的日常经营工作提供指导。审计人员在操作中只需把会计软件中的输入文件调入审计软件即可,简单的操作流程可显著减少审计风险。作为财政部则应及时调整会计软件基本的功能规范,重视数据接口的标准的规定,这样可以增强各会计软件开发商对数据接口的革新优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信息系统是未来单位财务工作的新模式,在会计电算模式里,会计人员应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模式,保证各项会计工作都能顺利进行。而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要注重单位各方面数据信息的收集,对审计风险严格控制,避免风险发生后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冯纯纯,胡彦斌.浅谈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商业会计.2009(06).
篇4
关键词:厦漳跨海大桥 施工阶段 风险分析及管理
一、概况
厦漳跨海大桥是一座特大型公路跨海大桥,跨海总距离约为8km。大桥工程路线全长9.333 km,其中桥梁长度8.555 km,北汊桥梁长6.69 km,南汊桥梁长1.865 km。
二、风险分析方法
本文施工阶段风险分析过程主要考虑的风险源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天气、水文、地质等)、施工技术等,不考虑政策变化、汇率调整等影响。关注的目标包括施工质量、进度、安全。
风险分析采用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结合的方法。首先识别各种可能的风险源,然后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情况开展风险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和风险概率分级进行细化。通过分析确定各种风险事态的基本对策(可忽略、可接受、合理控制或不可接受) [1,2]。
然后,不可接受的风险事态将被标识为重大危险源,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更加详细的对策分析,要求将风险等级降低到至少为合理控制的水平。
三、风险识别
与一般的大桥相比,本项工程主要特点:⑴自然条件恶劣。⑵海域宽阔,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海上作业。⑶钢栈桥和钢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成为主要保障体系,将海上作业转化为陆上作业。⑷施工作业使用大量的钻孔设备、移动模架、塔吊和履带吊等大型设备。
3.1海中钻孔桩工程风险辨识
经过多次组织施工方案评审的基础上,整理出有关风险因素: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台风袭扰,施工水域流速急,波浪高、潮差大等。
⑵组织因素主要有钻孔平台搭设和拆除困难,钢护筒定位沉放困难,抗台风组织等。
⑶其它因素还有钻孔平台防撞等。
针对上述的风险因素,组织专家多次研究,归纳出的主要风险有:
⑴钢护筒的定位沉放精度控制失误。
⑵机械设备和人员受损。
⑶钢栈桥、钢平台及桩群毁坏。
3.2海中承台、墩身施工风险辨识
根据海中承台、墩身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与此相似的施工经验,可确认有关风险因素:
⑴钻孔平台拆除
⑵钢套箱和钢板桩围堰安装。必须在低潮位完成钢套箱安装,时间短,精度要求高,同时要求套箱封底止水效果必须确保能够提供干环境施工。
⑶现浇承台和墩身。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数量大,质量难以保证,且易受极端气候的袭击。
针对上述的风险因素,组织专家多次研究,归纳出的主要风险有:
⑴钢套箱和钢板桩围堰被水流力和波浪力破坏。
⑵大体积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3.3移动模架箱梁施工风险辨识
南汊北引桥和北汊南引桥采用移动模架现浇上部箱梁施工范围长2685m,可确认有关风险因素:
⑴移动模架设计制造。
⑵移动模架现场拼装、主梁和牛腿过孔、拆卸等。
⑶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的浇注。
针对上述的风险因素,组织专家多次研究,归纳出的主要风险有:
⑴移动模架主梁和牛腿过孔时出现危险。
⑵主要设备故障、全桥工期拖延。
3.4索塔及主梁施工风险辨识
北汊主桥桥型为主跨780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钻石型塔高约227m,斜拉索锚固结构均采用钢锚箱。南汊主桥桥型为主跨300m的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H型索塔高度137m,斜拉索锚固结构均采用钢锚梁。可确认有关风险因素:
⑴自然因素有台风袭扰、雷暴天气。
⑵索塔高空作业安全。
⑶索塔高空泵送混凝土。
⑷钢锚箱及钢锚梁安装。
⑸斜拉索及钢主梁安装。
针对上述的风险因素,组织专家多次研究,归纳出的主要风险有:
⑴塔吊和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
⑵索塔液压爬模安全。
⑶钢锚箱及钢锚梁安装失败。
⑷斜拉索及钢主梁安装出现问题。
四、主要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4.1台风风险分析和对策
台风影响不确定性高、定量分析难度较大。研究中首先分析前期风洞试验数据,基本排除了施工期间由于风作用引起结构性严重破坏的可能。同时考虑了东海大桥施工中应对台风“麦莎”的成功经验。最终确定大桥施工期间防台对策主要是制定和落实防台风预案。
防台风预案内容应包括防台组织机构、船舶防台措施、机械及大临设施防台措施、人员防台措施、应急处置、风后检查等。同时建议增加台风风险的保险对策。
4.2海中钻孔桩工程风险分析和对策
⑴对施工海域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⑵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⑶严格审核论证钢栈桥和钢平台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同时制定并严格执行栈桥运行管理规定和严格控制钢平台荷载分布。
4.3海中承台、墩身施工风险分析和对策#p#分页标题#e#
⑴组织专业人员对历年潮位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借助专业单位进行桥位区海浪预报、流速测量、潮水高度计算,据此制定作业计划。
⑵细化钢套箱安装方案并提出详细的计算书,对方案和计算实行三级审查制,即由承包人提出方案和计算书,其技术负责人第一级审查,监理第二级审查,业主召开审查会,邀请专家参加,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控制,在施工前技术人员要做好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4.4索塔及主梁施工风险分析和对策
⑴经过专家和有关部门论证,开展索塔钢锚箱(钢锚梁)、斜拉索和钢主梁安装工艺研究,细化安装方案,对方案实行三级审查制。
⑵ 液压爬模的安全工作风速为19.4 m/s,采取相应措施后的极限安全风速为45 m/s。计算表明,气象风速为5级时,上塔柱区段就接近安全工作风速;而其极限安全风速接近桥址30年一遇风速水平。
明确模板风险管理对策以管理措施为主,并考虑保险措施转移风险。针对各种风速等级,制定了不同的模板安全保证预案。并建议保险措施中增加模板赔偿附加条款,同时也对日常施工管理提出建议,以便出险理赔。
⑶塔吊及电梯等大型特种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检查验收,核发使用许可证。
明确大型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认真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价和危险因素分析,制定有关危险源控制重点、控制程序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使用过程的严格控制管理。
4.5移动模架箱梁施工风险分析和对策
⑴跟踪移动模架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调试过程,强化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⑵移动模架的使用过程管理要求同塔吊及电梯等大型特种设备。
⑶落实工艺方案,严格保证梁体质量。
4.6其他风险分析和对策
⑴建立和完善海上栈桥和水上交通指挥系统,统一协调和管理海上船舶,保证施工运输畅通。
⑵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风险,首先抓好安全生产并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其次是落实各类风险预防措施,尤其对安全风险较大的海上作业,严防群死群伤事件的出现。
五、风险管理手册
为便于现场管理,总结编制了风险管理手册,供参建单位现场管理使用。风险管理手册中明确识别的各种风险事态的概率、损失等级、风险特征分析、己有工程事故的经验、建议对策和管理制度汇编等。
六、结束语
本文综合应用了工程管理和风险评估等方法,为厦漳跨海大桥大桥施工过程建立了全面的施工风险管理体系。有些风险防范措施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施工中,操作性较强,可供其他在建大型桥梁借鉴。
参考文献
篇5
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 金融控股公司式的混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浅析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前提条件的完善与发展
4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5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分析
6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
7 金融控股公司式的混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8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及应付措施
9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10 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危险分析
11 人民币升值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举措
1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障碍与对策分析
13 人民币贬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4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分析
15 浅谈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16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风险防范
17 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支行发展研究
18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创新
19 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小额贷款发展
20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21 浅析外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22 从日元国际化看人民币国际化
23 欧洲负利率及其经济影响
24 我国汽车金融现状问题及对策
25 ××省农村支付环境现状及政策建议
26 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展探究
27 美联储量化宽松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28 ××省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
29 民营银行的发展及问题分析
30 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问题分析
31 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与对策
32 地方债务风险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33 ××省小额贷款公司问题的研究
34 信用卡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
35 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调研
36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及对策分析
37 ××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发展障碍及对策
38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9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40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41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难点及对策探究
42 p2p网贷的风险探析及防控对策
43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对策
44 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控制研究
45 我国外汇储备的成本与收益及管理建议
46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47 基于P2P网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
48 当前我国P2P网贷内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49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抵押物风险探究
50 中信银行对公信贷贷后风险管理研究
5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52 ××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53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54 在中国推行以房养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5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分析
56 ××省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研究
57 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58 P2P平台与小微企业融资合作可持续性的探讨
59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研究
60 我国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路径分析
61 中小企业私募债信用风险及对策分析
篇6
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生物医学装备部,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 根据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现状,通过结合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监测医疗设备中出现的不良事,提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基本体系和工作流程等相应的管理对策。有效的解决了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医疗用械安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十分重要。
[
关键词 ] 医疗设备管理;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41-02
[作者简介] 张锦林(1972-),云南昆明人,本科,研究方向:医疗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
医疗、科研、教研、教学工作最基本要素和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都是医疗设备。广义与侠义是医疗设备的两个分类:医疗器械,家用医疗设备被称作广义的医疗设备,而家用医疗设备器械不属于侠义的医疗设备。目前,医疗设备应用在临床科学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1]。因此,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便被医疗设备所占据。该院分析探讨了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现报道如下。
1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规章制度不完善
相关文献显示医疗机构关于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发挥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2]。风险分析及生产后信息反馈未被生产企业重视,使用单位与研发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风险管理的延续性没有做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1.2管理资金投入较少,管理意识较弱
因我国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起步晚,且风险管理是种预防性工作,繁琐的管理流程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弱[3]。医疗机构往往在意的是医疗风险事件会暴露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影响到单位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从而忽视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在工作流程中的重要性,管理意识的薄弱使医疗机构对风险管理经费的投入难以得到保证。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相关医疗设备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医疗服务中很难有效的控制因使用医疗设备给患者带来的安全隐患。
1.3风险管理人员较少,技术人员培训欠缺
由于风险管理人员和整体专业素质的问题,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4]。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从而对设备的学习、培训、维护要求逐渐增加,专业性也不断在提升,现有的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较慢,对一些大型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医疗设备故障找不到解决方案。
1.4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有待提高
医疗设备使用期间存在操作风险和设备老化、故障等问题,这是由于相应设计缺陷造成的,责任人未做到严格监督医疗设备采购、验收、使用、使用后跟踪及日常监督等环节。
2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5]。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现保障公众安全使用医疗器械的目标。根据该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相应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措施。
2.1规范风险管理监督和法规制度建设
该院应依照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具体规定的相关政策制度[6],拟定出适合本院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与执行流程,对每个级别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分配,加强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提高风险管理工作价值。
2.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水平
国内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7],相应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目前风险管理法规标准、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医疗机构相关管理层应在宣传和培训方面加强教育,将风险管理意识做到全面化,灌输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认知度及管理技能。另外应增加资金投入在风险管理工作上,提高医疗服务人员对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意识及水平。
2.3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有效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的主要措施是将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定期监测及建档[8]。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评估分析不同设备、环境下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使全程监控做到实处。为使医护人员在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严密精细,要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提升其风险评估的积极性。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其监管作用,对临床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督促,与临床科室交流学习,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处理,从而保障广大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医疗设备。
2.4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
在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的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等环节中,风险信息的准确收集和及时反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理论[8],建立管理制度,包含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检测、评价、考核及维护等,并分析、评估及防控医疗设备安全风险,定期安全监测医疗设备进行并进行电子建档,拟定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议,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医疗机构内部建立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把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作为辅助手段。②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对医疗设备风险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使用前,加强风险分析防范医疗设备、进行评估管理不同环境下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分析、电气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及放射防护。③在使用医疗设备期间,拟定并严格执行操作制度,以防控为主进行维修,加强巡检及程序维护,将质量、计量检测及维修质量等管理放在首位。譬如: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整改处理呼吸机、监护仪、给类光学窥镜等。④依据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全面重点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如高风险植入性材料使用管理、设备材料管理制度、一次性材料用后管理等。⑤制定《完善的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安排责任心强的医疗设备风险信息监测人员,完善风险信息的收集工作,使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信息得到及时上报,有效收集,科学分析和综合利用,全面提高风险管理工作风险评价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整体上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水平。并加强不良事件教育,增强安全风险意识。
3结论
医学技术伴随着现今社会在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在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等过程医疗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相应的医疗风险。医疗风险管理是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9],还一定的问题存在。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提高,首先要了解和认识医疗设备本身的优缺点和预期用途的危害及风险,对其进行评估之后,能有相应的对策控制风险,并不断重复评价剩余风险然后进行第二次防控,当所有风险防控完成并达到可接受程度为时,方可停止。很长一段时间,医疗风险管理责任人只看重医疗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忽略了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从而导致医疗设备相应的责任事故发生在临床中,这不仅影响了医疗质量,也影响了医院的综合效益。为减少医疗设备在医疗服务中的风险, 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关注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包括使用、采购和医学工程保障管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第一应注重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其次要看重其成本与效益。相关文献显示,国内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对医疗风险管理还不够重视[10],医疗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产生后信息和风险控制四个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实施风险控制,从而能够在资源投入和风险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产生后信息就是医疗设备使用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任何医疗设备在生命周期内,都会出现不同概率的风险,且成因较复杂,其中有设备本身如设计缺陷、生产质量不达标等因素;也有使用因素如操作不当、管理不严、患者个体差异等;有监管因素如法规制度不完善、未能正确、及时的维护等。本报告中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资金投入较少及管理意识较弱、风险管理人员较少及技术人员培训较弱、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较弱等问题,根据医疗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强化风险管理监管及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增加资金投入和提升相关责任人的风险管理意识水平、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等相应的对策。从而加强了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提升了风险管理的工作价值;增强了医疗设备责任人对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积极性;保障了广大患者安全使用医疗设备。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作为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医院管理中引进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借鉴相关文献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提出适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流程方法,有利于医疗机构对本院医设备产品进行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提高医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水平。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广大人民的医疗用械安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
[
参考文献]
[1] 邵建国,周子健,钱许峰,等.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6):107-108,112.
[2] 凌静,叶细锋,李双齐,等.疗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8):116-117,120.
[3] 叶海荣.医疗设备使用风险控制对策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1):891.
[4] 吴涛,刘蕾.临床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4):2152-2153.
[5] 崔泽实,高小燕,王菲,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期刊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研究热点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4):31-36,123.
[6] Matthias Borowski,Matthias Goerges.Roland Fried et al.Medical device alarms[J].Biomedizinische Technik,2011,56(2):73-83.
[7] 蒋忠伟,方梅华,陆明,等.大型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4,(1):102-103,136.
[8] 李卉,陆建雄.医疗设备使用现状、维修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101-102.
[9] Vanderpeijl,J.,Klein,J.,Grass,C. et al.Design for risk control: The role of usability enginee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use-related risks[J].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2012,45(4):795-812.
篇7
关键词:内部控制 地勘单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勘单位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地勘单位由过去单一的地质勘探,发展成为以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施工、水文地质勘探水资源评价、房地产开发等多元化、多种行业的生产管理体系。经营项目的增多,生产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势必要求地勘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综合治理,改变地勘单位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内部控制作为地勘单位管理的一个手段,是通过检查和评价各管理环节的控件程序所实施的再控制,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绩效,为实现地勘单位目标服务。
1 内部控制的含义,原则及要素
1.1 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经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2 内部控制的原则
1.2.1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要贯穿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而且要覆盖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对其下的业务及各项事由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操控。
1.2.2 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以全面性原则为基础来实施内控,针对重要业务进行重点监管,尤其要加大对高风险领域的管理力度,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1.2.3 制衡性原则 制衡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要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1.2.4 适应性原则 本原则要求内部控制要结合企业经营规模、业务经营范围、竞争环境状况和风险承担水平等相适应。
1.2.5 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1.3 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控制的要素主要归纳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方面。
1.3.1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①治理结构也叫做法人治理结构,是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原则实现对公司的治理。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高层管理机构,致力于协调公司内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以降低成本。
②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企业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层为内部控制机构的建立、职责之间的分工与制约关系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框架,内部控制机构的运作必须在这一组织框架下设立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职能机构。
③内部审计机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主要涉及到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内部控制检查。
④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与企业内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源关系到企业员工的雇佣、培训、业绩考评、晋升以及奖惩等,该政策的设立会将道德行为和工作能力的期望水平等信息传达给员工,所以员工的切身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只要是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一个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往往会助力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从而确保内控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⑤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引导管理层级员工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所产生的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良好的塑造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最大限度的凝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员工对所属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会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1.3.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①目标设定。风险是指一个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企业要全方位的了解来自企业内部或者外部环境的各种不同的风险,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环节制定相应的目标,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②风险识别。事实上,风险识别主要是收集有关损失原因、危险因素及其损失暴露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③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以风险识别为基础来描述、判断和分析发生风险可能性和波及范围,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的过程。
④风险应对。进行风险分析以后,企业要根据风险承受度,确定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利害关系,制定相关措施及时应对经营风险。风险分担、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降低是各企业一般会用到的风险应对策略。
1.3.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1.3.4 信息与沟通 企业能够及时准确的收集与传递企业相关的信息,并能在各部门之间有效的进行沟通,这是信息与沟通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1.3.5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①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②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③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情况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提示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④企业应当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出具自我评价报告。
篇8
关键词:风电项目;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前言
现阶段,我国能源问题日渐凸显,加强对风电项目投资的重视程度,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危机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风力发电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近些年风电项目的大力开展,必须重视风电项目在建设以及运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并且基于这些风险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有效的风险管控,以此确保风电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益。
1 风电项目的风险分析
1.1 自然灾害风险
通常情况下,风电项目在建设阶段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雨雪、雷电等等。主要是风电设备建设于外界环境中,长时间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根据建设区域的不同,风电项目受到的自然灾害情况也具有差异性,如果风电项目建设在东部沿海地区,那么容易受到台风、海啸、或者盐雾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如果风电项目建设在北方地区,则常会遭受到风沙、洪水等因素影响。现阶段,尽管我国风电项目不管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建设施工方面,都不断提升重视程度,以此确保风电项目具有较强的自然灾害抵抗能力,但是由于自然灾害的不确定因素,致使我国风险项目依旧频频受到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风电项目无法充分发挥其重要价值[1]。
1.2 设备技术风险
随着国家对风电项目的大力扶持,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并且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对我国风电设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时期的风电机组发展方向正在发生一定变化,有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进而对风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电工作原理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发展方向的变化要求技术人员不断强化自身技能,并且需要建立健全相关设备认证标准。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将会导致风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受到一定安全威胁。
1.3 经营运行和建设安装风险
风电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故障问题。如果维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风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导致风电设备强制运行,那么将会导致设备受到严重损坏。假如风电设备出现老化情况、或者部件出现受损情况,那么将会影响整个机组的正常使用。如果风电设备出现间歇运行状态,那么将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现阶段我国使用的风电设备主要以国产为主,在风电设备的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运输风险,同时风险设备的组装较为复杂繁琐,程序较多,并且难度也较高,容易使风电设备在组装阶段出现一些问题。
1.4 政策变化风险
风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使用危机,我国政府也对风电行业给与足够重视。当今时期,大力扶持风电行业,并且在政策上给予风电行业提供一些便利之处,比如说政府会提供风险企业相应的补助和补贴,或者为风电企业的贷款进行放宽,以此为风电行业的发展创建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国风电行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2]。但是,假使我国政策方面进行调整,将会使风电行业受到较大影响,风电企业将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使其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1.5 工作人员风险
通常来讲,风电设备由多个组件构成,比如说轮毂、叶片、控制设备、塔筒等都是风电设备的关键组成,很多部件都需在高空中开展作业。如果风电设备发生故障,将会给维修人员带来一定难度,需要实施高空作业,以此保证风电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但是这也对维修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2 管理风电项目中所存风险的对策
我国风电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各样风险的威胁,严重影响风电项目性能的发挥。因此,基于此种情况,风电项目负责人员需要给与充分认识,明确自身职责,能够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确保各种风险问题可以合理得到解决。现阶段的风电项目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内容进行探讨:首先,对于风电场加强内部管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风电项目受到的风险威胁;其次,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风电项目经费管理,以此转移风电项目风险。
2.1 针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
对于自然灾害风险,风电场有必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可以组建专业的管理维护队伍,确保风电场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并且负责风电项目设备的预防工作和维护工作。自然灾害具有一定共性,维护人员可以对多年实践经验进行累积和总结,制定一套合理可行的预防措施,保证风电设备能够降低发生自然灾害风险的概率。
2.2 针对设备技术风险的对策
风电项目对天气情况具有较高要求,所以在开展风电项目建设阶段,必须提高对选址、设备选型的重视程度。只有选择合适的地址,才能确保风能储量满足项目需求;避免选取风力不足、或者长期无风的地址。对于风电项目设备的选型,必须确保设备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保证设备符合技术认证标准;设备的选取,务必保证设备生产厂家已经获取资格认证,并且具有较大实力规模,保证此机型技术已经成熟[3]。
2.3 针对建设安装风险的对策
风电项目设备的安装,通常情况下都是由生产厂家负责安装,也可以由专业施工单位实施安装。但是如果选用施工单位进行安装,那么必须对安装企业进行考察,确保其符合项目建设标准。总而言之,不管是设备生产厂家,还是专业施工企业,必须保证设备的安装满足设计标准,确保设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运行。如果风险项目在运行中出现一些技术问题,保证上述单位进行全面负责。
2.4 针对经营运行风险的对策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有利于为风电项目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和监督作用。风电场还需要对风电设备重要配件加强管理,防止在风电设备在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进行维护工作;此外还需要防止该配件出现停产的情况。风电项目的实际运行阶段,务必保证技术培训工作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保证风电专业人才能够解决风电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5 针对工作人员风险的对策
由于风电项目的特殊性质,对于风险项目实施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牢固的技术能力,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培训教育,以此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强化其道德素质,保证工作人员能力得到整体提升。风电项目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影响,常会发生意外事件,风电场有必要对现场高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负责,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将风险进行转移,进而全面保护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并且保证风电场的经济目标的达成。
2.6 针对政策变化风险的对策
对于政策风险,无法将此风险进行转移,风电场需要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严格贯彻落实,并且明确自身态度,深入分析国家对风电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扶持补贴。保证风电项目不仅可以在国家扶持政策下顺利发展,也能够在扶持中断的情况下不受到影响,保持良好持续的发展趋势。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和研究风电项目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有利于风电项目在前期规划、建设阶段以及后期运行过程中可以全面掌握存在的风险,并且针对不同风险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确保风电项目可以持续稳定运行,为风电建设项目带来理想的收益。此外,还需要构建相关管理条例,加强对风电项目各方面的管理,确保风电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符合项目要求。
参考文献
[1]武楠.风电项目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21.
篇9
[关键词]加油站 项目选择 市场前景 方案设计 组织实施 运营管理
一、概述
加油站建设投资风险是指在加油站建设项目投资开发过程中,由于水文、地质、技术、管理、经济和政策等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产生的可能性和潜在性。这种可能性和潜在性可能会引发不利结果的产生,以至于会造成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的后果。
二、项目选择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
(1)因素分析。影响加油站建设项目选择的风险因素有:建设规模的确定和站址的选择。
(2)防范对策。加油站项目建设规模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投资额和销量的大小分为大型站、中型站和小型站。在确定建设规模一般应考虑加油站的合理经济规模。大多数的加油站建设项目都有一个最优的生产规模,即最小经济规模。
加油站是一个地利性产业,地理位置的优势会给经营者带来好的收益,场址选择如果不当,可能造成基建投资的加大,影响建设进度和投资的经济效果,甚至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市场前景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
(1)因素分析。市场因素是指那些能够引起加油站销售变化的现实情况。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可以通过三个层次展开:一是找出影响加油站销售变化的因素;二是分析这些市场因素是如何影响加油站销售的;三是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因素的变化趋势。
(2)防范对策。成功的加油站必须要能正确地把握宏观环境中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和趋势,并能做出盈利反应。
加油站竞争性市场营销分析。对每个投资参与竞争的加油站的市场营销分析,可以采用传统的4P理论对其中4个方面逐一分析。
四、技术方案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
(1)因素分析。加油站建设的技术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工艺技术和主要设备方案;厂(站)址选择;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的供应方案;总图和土建工程方案;公用、辅助工程方案及节能、节水措施;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方案;职业安全卫生健康措施和消防设施方案。
(2)防范对策。在总平面布置上,要充分利用地理地形,优化各个设施的位置,并注意各个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标准。先进的工艺、设备是提高本质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如密闭卸油系统、加油加气回收系统,会从根本上避免油气的挥发泄漏,消除爆炸性混合气体,从而消除油气爆炸事故的发生。配置高液位报警、可燃气体报警等安全装置,是用科技手段来预防事故的发生,用高稳定性的全天候动态检测,把不安全因素提前发现报警,从而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五、组织实施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
(1)因素分析。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承建单位风险,主要表现为施工单位是否具备设备;材料和设备的检验风险;完工风险,主要表现为工期延迟、成本超支、质量欠缺等风险;管理风险,投资方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的投资建设成功与否;技术风险,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采用某些新的或不成熟的工程技术、管理技术而引起的风险;人员风险,包括决策人员素质、水平,建设人员来源可靠性、技术熟练程度、流动性等风险。
(2)防范对策。通过公开招标或者推荐等方式,评估承建单位的资信度,对比多家选择资质齐全、信誉度较高的承建单位;加强合同管理,注重合同谈判;进行工程保险投资,转移风险;严格合同的履行、监督工程的实施、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增加预算应急费,储备风险;提高决策能力、加强人员管理。
六、运营管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
(1)因素分析。加油站在运营管理中的管理风险主要有:一是资金管理风险;二是油品供给与管理风险;三是油品销售流程意外风险;四是加油站员工管理风险。
(2)防范对策。通过建立与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帐外循环,实现公司内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
加油站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业务操作要领,熟悉加油站管理制度,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批准上岗操作。对于进站加油的用户,要在明显易见的地方张贴安全指示图片,加强安全宣传,以此降低由于用户的不规范行为带来的风险。
七、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加油站建设投资项目是要做到严格遵守审批流程、规避垃圾项目;全面评估市场,理性预期市场;做好全面的现场勘查调研;按标准进行方案设计,对比多套方案选取最优,树立合同意识、严密组织实施、全面成本控制;及时进行竣工验收与结算、避免纠纷;策划市场营销、优化运营管理;从而实现控制加油站建设投资项目各类风险,提升加油站增值潜力。
参考文献
[1]郑增忍,李明,陈茂盛.风险分析[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梁广海.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应用问题综述[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33-36.
[3]梁广海.石油投资风险浅析[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15-17.
篇10
关键词:资本 风险控制 调研分析
一、引言
亚当·斯密认为,资本现象的产生,反映出人类从狩猎、游牧和农业社会中,自然地过渡到商业社会的过程。在商业社会中,通过彼此依存、专业分工和贸易交流,人类可以大规模提高生产力。资本是一种“魔力”,它可以提高生产力,创造剩余价值。亚当·斯密给予的启示是,资本不是积累下的财产,而是蕴藏在财产中的一种潜能,它能够衍生新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根本属性是一种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资本的这种特有属性,促使温州民间资本极其活跃。保守估计,温州民间资本至少有6000亿之多,投向可分为两类,一类投进了实体经济,从实业到实业,比如从制鞋、制革、打火机、电器等,已在全国投资3万家工业企业,总额达3000亿元,并建立了300多个专业市场,目前通过因势利导,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下,这部分资金正投向新产业、新项目;另一类则进入了流动性很强的领域,不少温州商人虽然做制造业,但并不满意制造业5%-8%的毛利率,普遍希望可以获取更多更快的财富效应,集资款转化为“投机资金”,到处炒煤、炒房、炒股等,这部分资本流动性比较高,需要引导和规范,因为它的盲目性强,运作中很容易造成风险。
二、温州民间资本的投资路径与风险分析
(一)温州民间资本的房地产投资与风险分析
1998-2001年,温州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当地房地产,促使当地房地产价格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北京、苏州、厦门、武汉等地置业,这就有了“温州购房团”。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市区及乐清、永嘉等县约有8万多人在全国购置房产,其中至少90%以上是炒楼,业界广泛认同的是,温州有10万人在炒楼,动用的民间资金高达1000亿元。商铺、公寓、别墅是温州人炒房的首选。
方兴未艾的房地产业正好给温州的闲资提供了一个出路,表面看起来的确如此,但深究起来,却是误入歧途。炒楼毕竟是短期的获利行为,一旦政策波动,或炒楼资金链断裂,其风险可想而之。姑且不论大量游资涌入房地产市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单以温州经济发展利益衡量,如此本该在产业推进中发挥作用的资金大量流失,对温州经济发展后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如果10万温州人拿着1000个亿“炒楼”,那么这1000亿中已经参与到炒楼的部分,不过是支撑整个炒作市场的一个资本系数。而这无疑意味着,温州购房团正在撬起一个可怕的产业黑洞。此过程中银行实际在承担着大部分风险,不及时控制,最终将演变为一个巨大的金融黑洞。因为房地产市场模式,只要负担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钱,就可以拥有一座完整的房产。那么这1000亿游资,将托起一个规模达4000-5000亿的房地产市场,加上跟进的炒作资本,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和更庞大的房产市值,不啻是一个可怕的产业黑洞。
“炒房资金、民间借贷、实业投资”共同组成的温州资本正鏖战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温州“炒房团”所掌握的资金并非自有资金,还有外来参股的资金,资金模式是“金字塔”式的结构,有的甚至是从银行贷款或借高利贷而来的,一旦被套牢,这些家庭就会倾家荡产,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而高利贷本身也会带来风险,第一个是法律上的风险,因为民间金融目前在我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第二个是利率比较高,本身就有风险。
(二)温州民间资本的煤炭投资与风险分析
- 上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常识
- 下一篇: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