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

篇1

随着初中课程的不断变革,课堂教学教学的改革逐渐被人们重视。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并成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同样适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建立个性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下,个体独自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目标,找到通往这一目标正确的路线。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全面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智能组合体,并且每个人都至少有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节奏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这一理论为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并随着多元智能学校的成功开办,被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和接受。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位学生都是多种智能有机组合的整体,因其不同的组合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各具特色。这些智能在学生的身上有强势和弱势的体现,但每一方面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因此,学校里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个体。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3.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的关系

3.1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目标的关系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具有多样性,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应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就初中地理课程《中国的疆域》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辨别中国的疆域图,并能够在空白地图上标注我国的重要邻国、海峡、岛屿。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课程标准分为学习中国疆域图和借助疆域图辨别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智能、自然观察的智能、语言智能以及逻辑智能。

3.2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系针对地理学科“借助中国地图辨别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等多方面智能。比如对于地理教材上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相关文字说明以及课后的活动题,学生应该把位置图的学习作为重点,总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特点。

4.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

4.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是单纯以应试为目的。教师应充分了解传统教育的不足和缺点,运用多元教学理论,不断革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有意识地从多元智能的角度主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和关心学生,寻找学生的优势,依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地理学科特点为基础,拟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智力组合特点,寻求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4.2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认识到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和看待问题的多角度性,但其认知过程仍以具象思维为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智力结构是不同的,将教学设计多样化,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动态化、多样化地展现地理信息,营造地理学习的氛围,记录并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找到学习并理解地理知识的不同途径。例如,教师在坚守麦哲伦航海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世界地图了解程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地球仪,动态展示麦哲伦航海时的航线,或者是组织小组竞赛,询问航海的起点和终点,从而让学生理解麦哲伦航海对证明地球是球体这一结论的重要性。

篇2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会计教学;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市场上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成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探索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述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发展会受到外在环境、教育条件等因素影响,智能表现的侧重点也因人而异。该理论认为智能主要有以下特点。1.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拥有语言文字、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关系、自我认知、自然观察八方面的智能,个体同一种智能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2.文化性人的智能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其表现的侧重点也不同,远古时代侧重于身体运动、自然观察等方面,现代文明社会更多的重视音乐旋律、人际关系等方面。3.差异性八种智能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每个个体智力表现出不同特色,个体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是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4.实践性人的智能主要是在解决社会实践具体问题时体现的,这种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5.开发性人的智力是可以被开发的,外在环境对人智能的开发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家长会给孩子报特长班,让他们学习掌握技能,努力开发其智力水平。综上所述,人的智能表现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学生智能的判断不能仅凭其在学校中的表现,而应当结合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现状

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教师受资格认证考试和学生就业方面的压力影响,会侧重对基本会计制度及操作方法的讲授,这使得学生被动地学习,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其导致的问题如下。1.教学方式与中职学生智力特点不相适应一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极少参与课堂活动,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在会计课堂教学中老师较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实践教学环节不够。当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校培育的会计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弱,上手较慢,需企业二次培训。2.教学评价机制抑制了中职学生智力的发挥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评价方面普遍采用的是知识测试和听、评课的方式,这种考评标准存在以下弊端。一方面是考评标准单一。知识测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智力水平。听、评课的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另一方面是考评过程机械化。终结性评价方式较为机械化,“走过场”问题较为突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由资深教师带队进行听、评课,这种评课方式形式重于内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在会计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依然不够,学生各方面的智力和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开发和培养,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对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关注,因此将该理论引入中职院校会计课程教学十分必要。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个体多方面智能的挖掘和培养,通过加强优势智能、补足弱势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1.设置多元教学目标一是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从事会计工作除需具备会计知识外还需具备经济、金融、财务管理、税务、商业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因此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按需培养企业人才。二是培养一定的专业应变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独立处理会计业务,将学到的会计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三是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学校除了要培养学生会计方面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不仅技能要“高”,素质也要“高”。2.教学形式多样化一是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智能特长,强化优势智能、弥补弱势智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二是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会计工作案例。在教学工具的使用上结合多媒体、视频、微课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加强学习互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模拟会计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人际交往智能强的学生负责活动的组织安排,数学逻辑智能强的学生负责会计账目的演算,语言文字智能强的学生负责成果的展示,使每位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现。3.多角度进行教学评价在评价学生方面,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学生的日常教学、期末、实操考核等相结合,开展多角度评价。在评价老师方面,学校应当将考核手段作为鼓励老师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推动力,引导老师开展教学创新,将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4.拓展实践教学方式一是让企业“走进来”。邀请企业知名财会管理专家;引进企业兼职老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人才需求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导向,“量身打造”会计特色专业。二是让学生“走出去”。与企业开展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到岗实习,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拜师学艺”。三是加强学校间的交流合作。通过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共同开展课程教材、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讨交流,借助他们的优势实施教学改革创新。

四、小结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中职学校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观念,通过设置多元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丰富课堂内容,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评价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同时积极拓展实践教学方式增强学科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同喜.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和谐高职教育观[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谢默.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思考[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8.

[3]宁玉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篇3

关键词:多元智能 信息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91-01

1 前言

传统学校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针对目前教学现状,我将多元智能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尝试,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气氛浓厚,求知欲强,整体教学效果比较好。

2 多元智能理论的阐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自20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风行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由于该理论的内涵和我国目前正在倡导实施的素质教育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多元智能理论予以较多介绍,并且越来越认识到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价值, 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所谓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元智能: 言语语言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3 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

学习、探究多元智能理论,并很好的利用它来指导教学,围绕这个问题,我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对教学模式作如下探索与尝试:

3.1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不同的课程以及面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多元智能类型中的强项,针对这些强项进行设计课例,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主动探究知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课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步骤:

(1)设定专题。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应选择适当的专题进行。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专题素材往往跨越学科界限,这意味着资源的开放。在专题学习中,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做中学,从而体验更深刻,知识、经验更丰富。

(2)询问多元智能问题。选择好恰当的课题,还需进行多元智能问题设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智能类型强弱组合均不相同。多元智能问题设计是多元智能理论能否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的关键一步。例如当选定以小型网吧管理为例讲述网络管理知识时,需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每一个智能类型进行设问,从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从音乐智能方面,请学生回忆平时上网时,主机出现问题发出的各种声音,在音乐智能方面表现强的学生会积极思考。从形象思维方面,请学生描述常见的杀毒软件的图标,进而询问学生对此杀毒软件的评价。教师在设计课例时就要从多元智能的每一种类型进行设问,让全体学生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把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信息技术创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4)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以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2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的学习

(1)利用身体运动智能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讲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的过程中,带学生到网络实验室进行讲解,学生手捧着交换机和路由器。当老师讲述完工作原理之后,让学生动手连网线,将局域网中的几台主机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互联,实现通信。学生乐于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改变了以往在课堂教学中沉闷的状况。

(2)应用音乐智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对音乐都比较感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在讲授IP协议的过程中,播放邮局投递信件的过程,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很容易掌握IP协议的路由过程。

(3)评价过程的关注。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很多时候,教师往往把关注的目光停留在学生即时呈现作品、即时回答问题上。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设计了信息技术课堂学与教评价表,用于学生每个学期的评价。在注重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可以把目光投向学生的情绪状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教师关注学生;不仅关注及时性的表现,更关注持久性的表现,关注参与的状态、交往的状态以及生成的状态。

(4)利用人际交往智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进行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实验中,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在每一个组中选择一名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突出的同学,这名同学充当领导的角色,分配组员任务,以检查每组完成时间短的为优胜。在这种情况下,每组同学都团结合作,争先恐后。最后全班同学都出色地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需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运用。让智能类型表现不同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4 小结

总之,把多元智能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崭新、有益的尝试,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深刻学习领会多元智能理论,找准切入点,开展好信息技术教学。孩子拥有八种智能,我们必须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运用这些智能的机会,做到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

参考文献:

[1]赵呈领.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动因[J].

篇4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以下九个方面:①文字/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②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③视觉/空间关系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④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⑤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tic intelligence);⑥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⑦自我反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⑧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⑨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每个人的智能都由这九种智能中的若干种综合组成。

在加德纳提出的“九种智能”中,每一种智能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文字/语言智能指的是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有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他人交流。②逻辑/数理智能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等。③视觉/空间关系智能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图形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④音乐/节奏智能指的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唱歌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感情。⑤身体/运动智能指的是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⑥人际交往智能指的是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对此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作出适当的反应。⑦自我反省智能指的是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较好地意识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个性等,并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⑧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植物和动物)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⑨存在智能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多元智能和我们传统的智能有着根本的区别。

首先是概念的不同。传统的智能理论,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智商(IQ)理论和操作的智能概念,就是解答智力测验试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测试,可以得到表明学生进步或退步的量化的成绩单。这些考试必须是统一的、标准化了的,以便具有最大范围的可比性。因此,在学校里最重视的学科无疑是语言、数学或逻辑推理等。而那些在测验中难以实施的学科,如艺术、体育等,在学校教育中就是无关紧要的、可有可无的。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就直接导致了悲观的学生观,即学校教育中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是成功的,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是要失败的,而成功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体现在“文字/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优于他人的学生。这就是我们对传统的智能理论的认识,这种理论认为智能是单一化的,IQ测试是客观公正的,IQ分数的高低与人的智力水平成正比。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能够针对某一特定的目标,找到通向这一目标的正确路线。它还认为智能不是单一的,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九种各自独立存在的智能,只不过每个人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在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时候,组合运用这些智能的方式和特点不同。此理论认为,除遗传因素以外,后天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受教育的经历,对儿童的智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此理论还认为,IQ测试有明显的种族偏见和西方文化的影子,其成绩与受测试者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有关,并不公正。IQ理论只能测出“文字/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种,所以是片面的,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智力状况。

篇5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语文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对现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则要我们不断探讨。多元智能理论为语文有效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具有可操作性。

1 多元智能理论的解读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至少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智能、自然智能和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的存在智能。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潜藏着多种智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多种潜能,使之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拥有的智能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提供丰富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的智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2 多元智能理论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的实现

2.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学界关注极多,却未能形成统一的看法。但从《纲要》的规定和教学的目标来看,我们宁愿在更宽泛意义上使用“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其注重的是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实现教学的效益。语文学科的广博性和难操作性,使语文的有效教学的界定更为复杂。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来看,语文有效教学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语文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力求在语文课堂上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

2.2语文有效教学的实现

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更加关注教学中“人的问题”,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学生观,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教育评价观,将语文的学习渗透到现实生活和学生身心当中,扩大了语文教学的外延,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意义价值。

3 语文教学中多元智能有效教学策略

3.1兴趣促进

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肯定了个人的智力优势,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我们的学校里再也没有‘差生’的存在,只有各有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人才。”学生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学习效果的优化,自主精神和关注中心就是兴趣产生的源泉。语文本是极具审美和趣味性的,致使学生丧失兴趣的原因在于学生自己的强势智能在教师固定的教学方法和安排中得不到发挥,不能能动自觉地体验语文的美感。“授人以渔,不若由人以渔”——将自由选择的机会转让给学习者,把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自发现、亲自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习学者,自然乐学爱学。

3.2教学期待

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和教学的态度很大程度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著名的皮格马力翁效应就是最好的证明。多元智能理论引导教师正确看待学生和自身的差异,在教学中体现出人的理解和关怀。“所有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是独特的、丰富的、具体的。”基于个人智力的差异和发展空间,使学生在教学中都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状态,教师给予学生展示长处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关注鼓励增强学生上进和追求的动力。

3.3情境创设

语文既富于知识内涵又具有审美情趣,智能的多元化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和展示手段,让语文教学成为审美的过程。可参见下图的设计,在欣赏中享受语文课堂。

3.4分组教学

“尽管大部分学生对很多话题都有一些有意义的见解,但却缺乏同等的展示或发展他们特有能力的机会。”我们的教学一直以“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出现,不利于因材施教,照顾个别差异。而多元智能让我们看到了智力的差异和类别,教学中可以以此为依据,将班级划分成“组”的形式。利用不同智力发展方式向学生提供学习方案、考评办法,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学习。兴趣分组更容易让各组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接受和支持,同时不同智力小组的同学又可根据需要合作学习,成为混合能力的小组,共享不同领域的成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5多元评价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的评估体系过多的关注应试能力,考察的是书面表达和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差异、实际的应用。加德纳提出建立“个人为本”的真实评价的设想。扩大考评的纬度,以充分的考虑、合理的设计考察学生对课程掌握的情况。例如教师可以把对学生的观察记录、成果展示、录音、录像、图片、图表、个别谈话纪录等都放进学生的个人档案袋中,捕捉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激发他们自由探索,揭示学生成长的轨迹和进步的方式。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管方法如何变换,不管模式怎样不同,都应当实现三个回归:回归原点——课堂价值,回归本体——语文学习,回归落点——学生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方向,但具体的操作还在于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

篇6

关键词:多元智能;英语教学;整合;强项智能;弱项智能;反思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a

Gardener)在其出版的《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决定人成功的不仅仅只有一种智能,而是包括以下七种智能因素,即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认识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这七种智能,只是因其组合或开发的程度不同而出现了差异。

二、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误区

传统的英语教学在我国文化教育中存在着认识误区。其一,认为英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育,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英语教学往往被限于单一的语言体系之中,漠视英语教学的文化底蕴。其二,认为英语教学可以脱离其他学科,而独立发挥文化教育作用。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下面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英语第一册(下)》Unit 18 New Zealand为例,展示笔者在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类型,创造机会让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发挥,弱势智能得以加强的一些尝试。

(一)Leading-in

1.猜一猜,发挥空间认识智能优势

在月光下,在音乐声中,一只狗在碧绿的草地上坐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一只倒挂着的松鼠款款而至,仿佛他们在幽会,然后让同学们看一看这构成的画面像什么――类似新西兰版图的轮

廓图。

设计说明:该活动旨在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好奇心,这种新颖和形象生动的导入不但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且能快速切入教学主题,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空间认识智能。

2.拼一拼,利用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

让学生把两张卡片拼成新西兰国家的地图。

设计说明:通过该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空间,特别使英语基础差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了呵护。

……

(二)Reading

1.略读(skimming),培养学生快速阅读,领会主旨和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赛一赛,培养反省智能。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以比赛形式让学生判断8个句子正误,同时要求学生纠正错误的句子,并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穿插对课文内容的讲解。

(1)New Zealand lies to the east of Australia.

(2)New Zealand is surrounded by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north and east and the India Sea to the south and west.

……

2.细读(closing reading),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仔细阅读课文

(1)标一标,展现运动智能

让学生在刚才所制作的新西兰版图上标出以下几个地方。看谁标得既快又准确。

North Island,South Island,the Pacific Ocean,the Tasman Sea,Wellington,Auckland,Christchurch,Queenstown

(2)说一说,展示言语智能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描述以上这些地点与新西兰的位置关系。

设计说明:让学生标出以上地方,看谁标得最快最准确,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让学生熟悉海域、城市与新西兰的位置关系,再次熟悉其整体形状,借助描述图片相对位置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方位的词汇,说出两个地点的相对位置,实现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三)Posting-reading

问一问,展示交际智能。让学生四人一组编对话,其中一人扮演导游,另外三人扮演游客(导游手拿一面小红旗,游客头戴旅游帽),每位游客至少要向导游提问两个该地方的问题。

设计说明:教师将小红旗和旅游帽作为道具,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所学的课文内容以对话的形式输出,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四、思考与分析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教学支持了新课程中“三个发展”的理论――“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对所教知识和英语学科思维方式的真正理解。其次,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前,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和特点。再则,多元智能理论则对教师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师生情感的培养,使教师与学生互相吸引,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充分发展强项智能,并带动弱项智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上海教育科研,1999(7).

篇7

一、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是具有多种智能的,个体的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而是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在他看来,传统的智能理论过于强调个体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而忽视了个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传统的智能理论无法说明现实生活中智能的多元性和创造性,因此,他在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智能的概念作了全新的界定,即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德纳提出了自己对智能结构的认识。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智能的类型和特点虽然各不相同,但至少具有九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人都是以各自独立的方式把自己的各种智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与他人相区别的智能组合。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内容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

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即三维目标的确定,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要求。除此之外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也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择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总之,英语阅读教学中,既要做到目标的层次性,又应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教师指导或学生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使英语阅读目标、内容多元化,让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做到事半功倍。

2 根据不同的语言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词汇学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让学生在理解词汇意义的同时,创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应用。对于语法讲解,教师用归纳法或演绎法讲授基础上,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练习此语法。例如,讲解现在完成时,教师可先展示给学生现在完成时句子,让学生发现、总结此类句子的语法特点及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在归纳讲解后,提供多幅动作图片,引导学生在情景中练习句型,练习时态用法,笔者试验过后,取得极好的效果。对于文章的讲解,教师在提供给学生关键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结构。课堂上,还可以根据文章特色,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其进行小组合作,就某一组词汇集体学习或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增加学生交流,运用语言的机会。

3.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传统的以测验为本的评价只片面关注言语一语言智能和数理一逻辑智能,忽视了对其他同等重要的各项智能的评价,从而产生出大量的失败者和少量的成功者。在加德纳看来,既然学生的智能类型多种多样,他们的各项智能发展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中的具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如用传统的智能测验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而应当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评价标准,并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来进行,从而真正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情境性。只有这样,他认为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的轨迹,使教学过程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热潮使许多外语教学工作者聚焦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而多元智能理论以其坚实的科学基础,帮助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认识和发挥学生的潜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用于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将会给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1.语言智能的应用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素材和多样的活动方式。如在听力训练上,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效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判断内容、抓住中心主题,在听后针对重点进行概括。不仅如此,应该扩学生听力练习的范围,可以听英语故事、广播、新闻、歌曲、演讲等。课堂教学中经常训练学生做口头陈述、汇报、复述故事等,鼓励他们涉猎教材以外如英文报刊、图书、互联网中的资源。

2. 多媒体智能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是培养空间智能最直接的手段。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使他们从被动的接收者逐渐成为主动的探索者,过去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在多媒体环境下已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这种环境中,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全面灌输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个体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采用电影、电视、投影、多媒体、图片等形象化的工具辅助教学。在处理课文时尽量把教学内容视觉化、简单化。

3.音乐智能的应用

学生大多喜爱音乐,将音乐融入语言学习过程,会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成轻松的享受。教师可以找些与课文同步或相关的英文歌曲,先听歌曲,呈现歌词,再讲解歌词,学唱歌曲,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有效地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有利于增强语感,感受异域文化的熏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课下去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歌曲,或根据课文内容创作英文歌词,配置朗读时的背景音乐。

4.人际交往智能的应用

语言本身的目的就是交际,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人际交往智能的最佳方式。人际智能的核心是留意自己和他人差别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由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特长的分析自行分工,把握进展速度。建立了合作小组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此时的学习仅有兴趣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一种责任感。责任感的关键在于组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地通过学习评价。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进行合理分组和调配,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和集体约定,积极进行组内的有效沟通,在提倡组内交流的同时积极开展组际间的竞争,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

5.自然环境智能的应用

培养自然智能也是外语课的任务之一,教学中可要求学生阅读有关环保及生态题材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习动植物和环境方面的知识,并用英语把过程和感受做相关报告,与同学分享探讨。这些都将充分发挥英语课堂所学语言知识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价值。

篇8

关键词:教学游戏 多元智能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54-0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学习英语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变得有意义。”教学游戏作为娱教的一种代表手段[1],将学习和娱乐自然融合,以其独特的魅力得到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将游戏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依托教学游戏的教学与学习功能,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借助游戏益智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就曾经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上的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来支配他们。”教学游戏是现代教育方法中的新鲜血液,充满知识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游戏,能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对于开发儿童的智能和培养创造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1教学游戏与多元智能

教学游戏实现知识的传输以及对学生智能和创造性的培养取决于教学游戏的设计。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所提出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对发展儿童智能和培养儿童创造性方面更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将该理论应用到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中,能使教学游戏更好地促进和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正如加德纳所认为的那样,家长不必刻意去挖掘和发展孩子的各种智能,轻轻松松地与孩子游戏。

游戏本身包含了丰富的认知成分,通过游戏可以很好地促进儿童的认知心理发展,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这几种认知成分主要包括:观察、想象、记忆、思维。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性经验的心理过程。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游戏可培养儿童的多元智能,同时游戏促进和完善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

教学游戏的设计应该顺应认知发展规律,这样的教学游戏能够培养儿童的多元智能,同时促进和完善自身认知心理的发展。

本文将以开发和设计一款儿童英语教学游戏(Flash游戏)为例,并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切入点,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如何实现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2儿童英语教学游戏设计流程分析

2.1学习目标和游戏主题的确定

本教学游戏针对英语启蒙教育的幼儿群体,目的是要通过教学游戏,使儿童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字母的顺序,英语数字并认识日常常用的单词。

2.2认真把握游戏内容组织,体现多元智能全面发展

游戏体现语言智能,即强调对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这一点在英语教学游戏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设计实质就是通过游戏来达到语言教育的功能,即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游戏体现音乐智能。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配以比较适合该年龄段儿童的音乐,如在游戏过关时播放一些鼓励的音乐,在游戏结束时放点轻快的音乐,使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到音乐带来的轻松和成功感,也为他们音乐智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游戏体现人际关系智能。所谓人际关系智能是指在生活的过程中,与他人相处时,对他人能力、情绪等的感受能力。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舍身处地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动。

游戏体现自然观察智能。在一般的游戏中,儿童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概念等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并产生一定联想。当儿童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他们会将游戏中所见到的事物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归类,并最终转换为自己的记忆。

2.3教学游戏渗透教育性,基于趣味性,重在参与性,突出竞争性

无论教学游戏如何发展,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所以设计中渗透教育性是其根本要点所在。因此,教学游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来展开,使游戏和知识结构巧妙地联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一个游戏如果没有趣味性,那就不能称为一个游戏,教学游戏就更不能缺少趣味性。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征,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以多样化的场景,生动的人物形象,轻快愉悦的音乐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将抽象的知识用游戏的形式具体化。

游戏应该鼓励所有的儿童都参与到其中来,利用游戏来进行学习,因此,应根据游戏的对象群体自身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选择性的变化情节(也可以理解为游戏本身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特点的儿童,让他们都参与到游戏中来。

竞争是使人进步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游戏设计中,可以利用分数记录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儿童英语教学游戏的模块与功能实现分析

本游戏以儿童自主选择为主要参与方式,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学习的内容,这样的设计可以在达到教育目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的多元智能发展。游戏一共分为五个模块:

游戏主界面模块:以Flas的形式将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介绍给儿童,使他们清楚地了解在本次游戏中的学习任务。

在这个游戏界面中,通过愉悦的音乐伴奏和生动的解说过程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

字母练习模块:这是进入游戏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加强儿童对英语字母顺序的掌握。具体是在一个特定的图像上设置多个发光点,在每一个闪光点上都给出一个特定的字母,要求儿童按照字母的顺序,在接下来的闪光点上按字母顺序依次点击,在儿童点击所选字母时,会有朗读字母的声音出现。当儿童按照正确的字母顺序点击完成后,图像将完整显现。

在这个游戏环节中,目标是通过反复的字母顺序训练,帮助儿童将知识转化为记忆,促进语言智能发展。

数字练习模块:这是游戏的第二个环节,目的是帮助儿童牢记英语(1~10)单词。具体将采取英语数字单词和中文数字对应的方式,将中文数字置于鱼钩的一头,将英文数字放置在可爱小鱼的身上,通过钓鱼配对游戏进行英语数字单词的学习。

这个游戏环节的方式活泼,吸引儿童的兴趣,在培养儿童智能的同时还能通过图画等方式增强儿童的记忆。目标是通过游戏,帮助儿童区分和牢记英语数字单词。

英语单词训练模块:该环节是帮助儿童认识一些表示颜色的单词,在生动活泼的背景上,有多种颜色的油漆桶,在听到游戏系统给出的单词提示后,要求儿童用鼠标将相对应颜色的油漆通移动到指定位置即算过关。

在这个游戏环节中,力求儿童能够牢记简单的颜色词汇,并能够分辨相应的颜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英语歌曲学习模块:这是本次游戏设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该环节以卡拉OK的形式呈现,教授儿童学习英文歌曲。将这个环节放到最后,不仅是为了加强儿童的音乐智能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儿童在游戏结束后,以轻松的方式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这样,儿童在整个游戏软件的学习中,以愉悦的方式开始,也在轻松的节奏中结束,真正帮助儿童做到“快乐学习”。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天津 300204)

参考文献:

[1]曹中平.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分析[N].游戏与玩具,2000(3).

[2]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2000(02).

[3]刘惠茹.论前沿教育理论对儿童学习软件设计的指导意义[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24).

篇9

关键词:多元智能; 中职英语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引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存在诸多弊端。中等职业教育本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但是中国大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却背离的这一教育初衷。中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那些考不上大学甚至高中的学生混学历、混日子的天堂。一些有趣的专业课程可能还能吸引一些学生的注意。但是学生们对英语课的兴趣却总也提不起来,经常出现英语课上老师低头讲课,学生们或“睡到一片儿”或“玩成一片儿”的尴尬局面。这固然有学生的问题,但是更多是英语课程设计的问题。因此,只有废除旧的教学模式,革新英语教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元智能理论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具有独特思维和特质的复杂个体,总共包括8种智能形态,分别是运动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以及观察智能。每个人都拥有这8种智能,只是拥有的程度不同、方式不同、组合不同。例如有的人可能逻辑智能较高而运动智能较弱(数学家、物理学家),而有的人可能音乐智能较高空间智能较弱(音乐家)或有的人运动智能较高语言智能较弱(运动员)等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中等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拥有的主要智能类型各不相同,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学校不应该通过考试成绩就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更应该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不同,开发学生的智能潜力,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别是英语教学中,不能总是一个教学模式“走天下”,应该因材施教。英语教学应该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教学情境,以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让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充分、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智能特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目前中等职业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授课语言

一门语言的学习对语言的环境依赖性较强,试想,做为中国人我们在上学之前并没有学过如何汉语的发音、语法、词性,但是在我们在5、6岁之后就能流利的说出和听懂汉语。这就证明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在对本溪市中等职业学校13名英语授课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本溪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课堂上用英语授课的教师少之又少。

从本溪市中等职业英语教学授课语言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完全英语授课的教师仅有1人,只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7.7%。这在一方面表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另一方面,也反应出教师的英语水平并不能达到英语授课的水平。

2.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引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得当,将会取得事半而功倍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当的话,学生的英语成绩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对与表3-1相同样本的调查中发现, 经常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的老师并不多,具体见表3-2。

表3-2:本溪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指导学生情况统计表

从表3-2中可以看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做出经常性指导的人数只有2人,不到总人数的16%。这一情况说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不够,可能是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学生也向学校反应,特别想学好英语,却不知如何下手。

3.多媒体教学

现代社会科技快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越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计算机不仅能为学生呈现卑纯的文字、数字等字符教学信息,还能输出图画、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非常容易做到教学信息的图、文、声并茂,这种多维度的信息传播,增强了学生接收信息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师更应该利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英语信息接收量,这样不仅能弥补教师本身可能存在的不足,例如英语发音、英语思维模式的巩固等。然而在对上述的13位教师为样本做的关于对多媒体英语教学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情况并不理想。具体情况见表3-3。

表3-3:本溪市中等职业英语教学多媒体使用统计表

从表3-3可以看出,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中等职业英语教师只有4人,仅占人数的30.9%,这与时展严重不符。此外,听课调查的情况与问卷调查情况基本一致,年纪较大的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少或者根本不利用多媒体辅助其日常教学,而青年教师在这方面的情况明显好很多。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新中等职业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1项目任务教学

根据职教英语的特点并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特点的不同,英语的教学可以在学生参与完成与岗位专业有关的项目、任务中进行。教学内容根据完成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安排,根据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合作和探究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仿真情景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特点各不相同,有人擅长语言,有人擅长交往,因此,英语教学可以考虑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教授,刺激不同学生的智能。英语课堂教学可以结合生活、专业和岗位的情景进行仿真教学,如将课堂布置为饭店、餐馆、医院、商店、银行,甚至可以将实训基地和这些场所作为课堂开展教学。

结语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想要培养出既精通英语,又有专业知识,并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改革,因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所以学习外语与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多元智能领域下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这一特定领域中重视教学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陈军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经济师,2007(3):165.

[2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 [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来的著名教育心理学理论。其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具有包括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在内的多种智能,因此每个人都具有发展潜力。这一理论同时强调人与人之间具有个性差异,并认为个性差异的表现在于所拥有的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每一个人都具有聪明的潜质,但也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多种智能进行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职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很多高校仍然将既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使得大学生的智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二)教学内容不全面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教学内容,缺乏对世界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知识的教育和学习,教学内容的不全面不利于学生基本政治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方面严重失衡,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知,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方式陈旧

由于目前大多学校的思政课程以既定的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保持着传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灌输与传授,学生成为机械地知识接受者,并不具备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和应用。此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师生间严重缺乏互动,单向传输的理论课堂枯燥乏味,使得大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

(四)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因而都将更多地精力用在了专业课程的提升、各种学位证书的考试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将这门课程视为获取学分的形式教育,从而缺乏对课程内容主动探讨与学习的意识,除了应对考试而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复习外,完全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际作用与意义,不能实现培养与提升基本政治素养的目的。

(五)考核形式单一

由于学校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课程的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都比较单一,通常以单纯的考试检测学生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简单理解,试题难度小,教师批改标准宽松,因而学生可以轻松通过考试。这种单一地考核方式使学生面对课程学习压力小,加之理论学习的枯燥和乏味,导致很多学生经常逃课参与别的活动,只在考试前对考试范围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记忆。这使得原本就效果较弱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是形同虚设,严重失去了课程教学应该具备的作用和意义。

(六)评价功能缺失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学习,然而高职院校对这一课程的评价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考核上,往往漠视对德育发展和其他智能发展的培养与评价。这样单一地评价系统不利于激发学生认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智能得不到有效地开发,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指导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

高职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应改变惯有的单一教学目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智能分为八个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每个个体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针对学生具体的智能开发状况,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笔者认为,树立多元化教学观,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1.语言智能。语言智能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两方面,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发展极不均衡,因此通过课堂教学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是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式和演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同时还能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语言智能。

2.人际关系智能。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严重忽视了对学生人际智能的开发与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进行讨论与交流,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充分锻炼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是非常重要的。

3.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是学生对自身优势与劣势、情感倾向、价值选择等各方面的正确把握能力,自我认识智能的开发与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我,吸收他人的长处完善自我的不足,更好地处理个人问题并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具体的思政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先进人物的成长经历,从中找出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参考性经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反面典型人物进行分析,找出其失败的原因所在,给予学生一定的警戒作用。正反两面人物的综合分析,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认识智能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从而自觉增强自我认知智能。

(二)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1.精简课程,增强实践教学。目前体系庞杂的理论课程,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负担和知识记忆负担,因此,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应从精简理论课程教学入手,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以“主题”等形式重新整合教学课程体系,简化课程内容,以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智能潜力。

2.从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现有的智能发展水平,研究学情,从所在学校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出发,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实际教学效果。

(三)完善教学方法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智能发展情况的多元化,根据学生具体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进行因材施教。

1.讨论式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主题和观点开展讨论式教学,使学生通过讨论形成一定的共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效解决学生情感、思想上存在的疑惑和问题。这种教学方式需要高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专题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状态,选择能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专题,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演讲式教学。演讲式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应该积极倡导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演讲式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表达自己针对某一主题的看法和见解,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探讨氛围,加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综合的教学效益。

3.报告式教学。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需要通过鲜活的社会案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因此,可以通过邀请社会名人和模范来学校进行专题报告,以切实的生活经历感染学生,并给予一定的时间回答学生关心和疑惑的问题,以讨论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疑惑,激励学生向先进人物看齐,自觉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

(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能发展轨迹和具体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单一标准进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潜能发展和智能表现,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知识其中之一,还要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情况,注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客观、全面的评价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