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理论与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理论与与实践

篇1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

在现实的研究语境和话语系统中,成人教育理论常常表现出三种取向,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尽管主观上研究者往往并非此意,但客观上的三种研究倾向,导出了有关成人教育理论自身存在的“价值性”问题。

1.成人教育理论即政策诠释

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是教育研究关注的两个命题,二者存在多方面的联系,政策研究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有助于澄清政策和实践面临的理论问题。但是政策诠释不能取论探求,因为二者存在着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区别。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过多的政策诠释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理论的政策化——偏离了理论的学术精神,不利于成人教育知识的积累;

其二,是理论的口号化——用各种政策口号取代学理探析,容易走向理论的俗化。

2.成人教育理论即经验总结

经验,是成人教育实践话语的一种归纳,蕴含着成人教育的实践智慧,但往往带有感性化和零散性的特点。在成人教育的研究文献中,经验总结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至于出现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经验化的倾向。理论来自于经验,但从经验升华为理论,有着复杂的理论抽象过程和精致的思维加工过程,简单地将理论研究视为经验总结,往往会导致理论的粗糙与板结,不利于成人教育学术话语的独立、发展和完善。

3.成人教育理论即教育理论的演绎

还有一种误读现象就是忽略成人教育的“个性”,而将普通教育理论直接拿来加以演绎的倾向,其目的在于希望由此获得类似于“成人教育学”的学术衣冠。这种做法乍看颇有几分“科学”的味道,似乎使成人教育理论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了。但是,应当明确,大部分的普通教育理论,以非成人的教育实践为蓝本,简单的话语移植并不能解决成人教育理论的贫瘠,更无法矗立起成人教育理论的脊梁。成人教育的立“命”之本,在于其教育对象的成年性;成人教育的立“学”之基,亦在于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换而言之,成人教育理论必须确立它的无可替代性,而这种无可替代性的确立惟在成人世界中研讨成人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有所探获。回归成人,回到成人世界,永远是成人教育及其研究的根本。

(二)成人教育理论的解读

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困扰着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永恒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往往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术观点,但同时这又是一个非确定性的问题。也许我们寻求的不只是“应该”,而是带有几分“规定”的色彩,是一种规定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兼而有之的东西。在中国成人教育的实践情景下,在当代我国成人教育知识的背景中,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理论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诉求。

1.探求成人教育知识

西方的哲学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知识论传统,也激发了学者们探寻真理的愿望,使得哲学成为“爱智慧”的别名,“认识你自己”,成为高高悬挂在理性天空的一面明镜。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首先是对成人教育哲学的研究,为自己的持续性发展奠定根基,解决困扰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浑厚成就高远,在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初期,知识积累尤其重要。在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极大程度上是其相关知识的匮乏,显然,构建和丰富成人教育知识及其体系是摆在未来几代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无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2.完善成人教育学科

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领域,成人教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地,是一块潜在的沃土,相信随着人的进一步解放,社会将更多地关注到成人群体的教育活动。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科,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研究者队伍,需要自己的理论空间和专业杂志,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成人教育学课程体系,这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现实使命。

3.审视成人教育问题

如果说美国“成人教育学”之父诺尔斯(MalcomKnowles)“重新发现”了成人教育价值的话,那么保罗·朗格郎(PaulLegrand)的终身教育理论则在全世界宣扬和拓展了这一价值,而赫钦斯(RobotHotchins)又在他的“学习化社会”中高高扬起了成人教育的大旗。但是,成人教育的进程总是伴随着种种问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给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成人正在期待教育世界的热切关注,社会也正在关注成人世界的教育问题,只有发现并解决了制约成人教育实践的症结,才能走向和谐的成人教育。对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同样需要理论工作者的投入。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植根于实践的土壤,在问题领域中汲取养分,为实践提出一种理论的审视与理论的导向。

二、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与分析

理论与实践,是成人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决定着成人教育研究的基本面貌。在成人教育的研究视界和日常的经验视界里,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基本范式,这三种关系范式背后存在着某种一致性的东西——二元论的哲学观。

(一)理论高于实践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经常听到“理论高于实践”的论调。倘若仅在知识形态的层面上谈的话,还有一些道理,然一旦延伸到理论者与实践者的层面,则容易导致误解。

“理论高于实践”,本意上是指理论在知识的抽象形态上高于实践中的经验性知识,它较多地表现为一套专业化的术语,从而与经验的情绪性话语有别。尽管存在抽象程度的差异,但丝毫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无关或隔离。理论知识源自于实践的土壤,而不是理论研究者闭门造车的产物。没有实践的根基,只能筑起“主义”的乌托邦,最终陷入“为理论而理论”的清谈,其结果及其价值必然遭受怀疑。同样,这也不意味着理论者与实践者之间存在“高”与“低”的关系,事实上,二者同是成人教育知识的创造者,理当互相尊重彼此的劳动。

(二)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或许是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话语。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对实践有着各个层面的影响作用。但是在知识越来越走向细化的当代和未来,应当分析: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同时理论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指导实践?

从应用的角度看成人教育研究,至少可以区分三种形式,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开发研究”。开发研究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在各种环境变量背景中对基础理论进行的一种应用设计和实践。开发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决定了这种“指导”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这种媒介性、中介性的设计和开发,理论的指导只能是宏观的和面向理念的,而不是实践者所真切需要的、面向问题的和情景的指导。也许,这也正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三)理论解释实践

理论解释实践,是又一种现存的关系范式。在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曾长期存在着解释论的取向,成人教育的研究者们将注意力置于实践的诠释方面,而缺少了一种研究的中立性和价值理性。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使命,不仅是解释,更重要的是批判;不仅是描述,更重要的是反思;不仅是讴歌,更重要的是比较。理论不仅要建构,理论还应当去解构。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中国的理论研究者们必须从书斋回归实践,从本土拥揽全球,在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在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世纪走向中去探索、去研究。“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也许是这个时代对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新的诉求。

(四)对范式的反思

通过对成人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有着一种共同的倾向——二元论的观点。它将理论研究视为一种知识的生产,因而研究者控制了知识,掌握了话语的霸权;它将实践视为一种知识的应用,因而实践者被排斥在“正统”的知识研究之外,而理论研究者也由此走向闭锁,成为一种“自言自语者”,其理论未有机会在实践中证实或证伪。这是一种研究的惯性,阻碍着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与缺乏一种理性的研究范式存在一定关系。

我们不禁要追问,有没有走出藩篱的路?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在新的理念旗帜下重新关照理论与实践呢?

三、走向对话

(一)对话的价值

对话,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参与,也意味着理解。这种尊重、参与与理解,正是这个召唤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时代所倡导的新的价值观。走向对话,是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重要选择,在重建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传统的视野中,成人教育研究一分为二,于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研究者各执一端,许多人包括理论研究者自己,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归为某一群体,由此产生了一种观念上的鸿沟。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这种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提升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的认同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

其次,重建对话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理论的繁荣未必意味着实践的提高,实践的扩张也未必导致理论的发展,只有二者在“对话”的前提下相互参与,理论才能获致丰富的研究资源,实践也才能获得理性的关照。

说到底,对话关系要求理论与实践在“理解”的旗帜下建构一种理想的“沟通情景”,这就意味着二者应当走向一种崭新的关系范式——“行动研究”。

(二)对话的实现: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旨在提高具体社会活动的行动质量。其源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经历了由盛到衰又重新兴盛的历程,行动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转移:从重视量化方法的运用,到偏重定性方法研究,再到强调“批判性”的探索。然而,紧密联结理论与实践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旨。行动研究是成人教育实现研究与实践的合一,缔结理论与实践对话关系的现实途径。

1.走向研究共同体

走向行动研究,从本质上要求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建立一种新的存在关系,即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为此建立“研究共同体”成为一种必要。“共同体”(community)的思想发端于德国社会学者藤尼斯,其核心理念就是“分享”,而走向研究共同体,就是旨在树立起“学会分享”的新的研究精神,即理论界和实践界以对问题的关注为核心,相互分享彼此的经历和困惑,彼此的挑战与智慧。这种研究共同体可以确立起二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在对话的前提下共同面向实践中的问题情景。

研究共同体,既是一种合作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形式。为此,构建研究共同体要求确立起相关的合作机制。首先,应当有共同的研究愿景,各个层面和领域的理论者和实践者在共同愿景的前提下走到一起,形成一个充满“研究精神”的行动团队。其次,消除研究共同体中的组织智障,理论者与实践者相互尊重,重建起一种理解的关系,实践者不再只是理论者研究的对象,而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伙伴。再次,建立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实现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分工相结合,以至在研究的每一具体问题上都能见到群体的智慧。

2.研究与行动过程合一

在行动研究中,专业研究人员参与到实践中去,与实践者一起面对问题情景,这种角色立场的趋同,使原来处于摩擦与隔阂的两类人员能够达成沟通与理解。倡导成人教育的行动研究,即是倡导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走向合一性。

一方面,实现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不是在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的书斋中完成的,也不是单纯的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而是研究者在“现场”的行动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其效果的标准,可以说行动推动着研究的进展。

另一方面,实现在研究中行动。行动研究不同于经验的“行动”,要求人们把关于成人教育的假设付诸检验与实证。为此,要记录、搜集和分析关于行动背景、事件、行为和结果的证据。行动研究中的行动具有系统程序,与研究过程密不可分,与理论密切联系,从而,研究的过程就成为直接改进操作或改善实践的过程。

3.关注问题情景和反思

行动研究,完全可以顾其名而思其意,其过程的最大特点即是“行动”,是一种面向问题情景的研究,在本质上体现着研究的“实践性”。行动研究没有固定的程式,强调视具体问题情境灵活对待问题,但一般来讲行动研究过程有着类似的步骤:计划——行动——考察——反思。计划、行动和考察,都是面对具体的实践问题情景,力求找准问题之所在,从而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且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工作者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和研究结束时,强调参与者的反思,要求实现“在反思中成长”。

篇2

[关键词] 音乐;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J6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234-1

一、引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所以说在教育要面向全体,要为学生为出发点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才会真正的体现出教育的价值以及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的创新思想就应运而生。

二、音乐教育创新的概念以及设定

在现在的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性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感情。而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自身感情的语言,其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也可以说是在通过在培养的人的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的美育功能。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创新的发展是十分有价值的。创新就是发展,在音乐教育中,创新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在人内心的深处迸发出自身的欲望,在强化音乐所表现出的创造能力的同时,培养其音乐素养,以提升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想的启迪。

三、音乐教学创新方法

(一)尝试性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可以通过先试后教、先练后讲的模式。在契合学生的好奇心理的针对点,改变以往的教学途径、策略以及方法,在教学中是学生的课堂反应展现出新的面貌。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归纳问题、找出问题,以教师的自身经验来提出问题,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改变课堂的主动性,让学生的角度从被动转为主动。在这种课堂教学的方法提出之后,学生不仅能够在教师的解答中能够针对问题进行自我纠正和问题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这种方式下得出科学的概念和结论较学生的自我思想结构体系的建立。

(三)情景教学法。音乐课堂教育的创新在情景教学法中能够有从分的发挥和积极地运用。因为作为音乐教学,其感染性相对来说比较浓,所以在音乐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可以在特定的情境设定中能够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在这种情感性学科中,能够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得到提升。

(四)体验式教学法。如果说问题式教学是让学生拥有对学习的主动权,那么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真正的在学习之中自我寻找靴子的乐趣。奥尔夫曾说过:“儿童在早期所体验的一切,在他身上得以被唤起和培养的一切,对其毕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在体验式教学中,音乐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设定,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在这种设定中感悟到音乐,感悟到有音乐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所以在音乐课堂教育的创新中,体验式教学能够给学生以参与与体验的乐趣,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音乐课堂创新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动地创新气氛。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化语言其自身的灵敏度和吸引力是极具需要表现的。所以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对音乐自身的理解,教师作为创新的领导者,必须较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们感受到“我能”、“我行”、“我是成功者”的自信,使之乐学、想学、爱学,进而发挥想象去创造、创新。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自主创新的实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巧设疑云,在重重问题的探究中使得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之上可以使得教师能够顺水推舟,积极的引导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

(三)在教师素质教育中渗透创新教育。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教师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为此,我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现已能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四)社会性以及学校整体支持。在音乐创新工作中,把艺术教育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使全区中小学都具有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艺术功能室及相应设施设备,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学校艺术活动,并培养他们养成一定的艺术兴趣爱好,掌握一项艺术特长;加快区级艺术特色学校建设,培育一批市、区级艺术教育名师、青年优秀艺术园丁,打造一批具有巴渝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挖掘、开发一批艺术教育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同时,充分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特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结语:教育管理干部和全体教师是教育“创强”的主体;把全体干部教师动员起来,是开展创建教育强县的基础。连南县按照“建最好的团队,做最好的自己”的理念,广泛开展团队建设。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干部教师的团队意识,促使干部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集体的智慧,力求达到1+1大于2的工作效果,以达到音乐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中小学生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金亚文.新课程理念下音乐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课堂文化密码面面观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堂文化建构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新课程背景下适应高中课程发展的教学评价策略

文化透镜下上海市静安区的课程变革

儿童“关爱主题”生活课程的建构

农村中学打造教育特色的校本策略

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

让“死”的课堂“活”起来——论教师的“表演性格”

我国中小学教师生态化资格认证体制的构建

当前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四个向度——以苏州市申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例

高中学困生“混乱-假设-转变-和谐”的心路演进

中美中学生国际理解观比较

代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行为研究

基于教学效率概念辨析的有效教学

学案创编:问题及改进策略

《乡土情结》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合理性探讨

运用导读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践行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转变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导-读-赏-延”四环节现代文阅读教学

大语文教学观及其实践

十年课改路浓浓桃李情

直面课堂情境:评课的应然追求

基于“教学内容”的评课视角与范式

发掘教材特色深化教学改革——美国《Biology:TheDynamicsofLife》教材简析

高考《考试大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理科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规范

当代化学课程选择的方向与要求

学校建设的特与色

教师的管理智慧:根据学生违规事件的属性做出适宜的反应

将“表格考评”向“原生态考评”回归

努力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

正己身,筑魂灵——记大同市教学能手袁振红老师——《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节无底欣赏无边——课堂观察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合作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叙事研究的叙述者及其功能

从研究偏好看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实践把握——以某市教改之星的科研论文为样本

当代主要教学模式简介

开放的提问更精彩

让课堂教学回归“简约”

高中经典文学作品的生态阅读教学

追求实效——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提高生物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教学细节决定教学成败——名言警句对深化思想品德教育主题的作用

寓音乐审美于鉴赏教学实践中

让“尊重和爱”驻足心灵

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的策略

“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征文启事

构建教育信息化平台促进区域教师专业成长——山西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现场会在介休市隆重召开

普通高中转型时期教师的生存状态

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感知的学校环境

高中教育:“麦当劳化”式的教育

借鉴职教技术训练特色设计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

篇4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关系;述评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讨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教育界对此问题如此看重,可归因于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近年来轰轰烈烈举行的教育改革,改革似乎对教育理论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呼唤;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化发展口号的提出与推广,使得一线教师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教育理论。但是教师花费精力接受理论之后,突然意识到理论的“魅力”远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或者说,从前对于教育理论的期望一下破灭了,因为,他们觉得那些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如他们的“土办法”好使。这就对教育理论的权威性产生了质疑。因此,处理好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百家争鸣”的关系说及评述

(一)直接指导说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是一种对教育实践具体操作与原则的有效性指导。其主要表现在:教育理论能在具体操作上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有论者认为,和工程学理论和医学理论一样,教育理论是一种实用理论,其功能正在于指导教育实践,并对教育实践提出处方或建议。更进一步,有论者认为,理论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即“理论是一组逻辑地联系着的假设,是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由此得出,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本质规律的反映,是可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某种确定性的方案,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产生效果,同时启发实践者进行反思,增强其实践理性的能力并进行理性实践。这不仅仅是教育理论者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所持的一种观点,也是多数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理论理应像数学公式一般,能够直接使用并得出正确结果。

我认为教育理论直接指导教育实践,是以西方近代哲学本体论思想为依据而提出的观点。之所以说“直接指导说”是建立在本体论之上,是因为该观点认为:教育理论是从“复杂的、多变的、众多的”教育事实中抽离出“共性的、普遍的”教育规律,继而直接用于指导教育实践。这无疑与本体论中“从多中追求一,从变中追求不变,从现象中追求本质”的逻辑思维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我们理应认识到,西方近代哲学是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建立的,自然科学所涉及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它的对象是物,物具有客观性、抽象不变性、被动性、可测量性、可重复性,这就使得自然科学理论的可重复使用,并保证其得到所希冀的结果。然而教育理论所涉及的是人与人的活动与关系,人不同于物,人不是一种“现成性”存在,人是一种“未完成”的、“未确定”的“动物”。这也就是说,人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人又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多样性、主观能动性。以某种固定的理论指导已经发生变化的环境中的人,就不可能起到相应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教育理论无价值吗?不是这样的。教育学理论的确可以从教育实践中找到的一些基本规律,但是教育理论无法对每一个具体情景下的教育实践过程有一个清晰地描述,也不能提出确定性的方案。也就是说,教育理论的固定性与教育实践的变化多端是其矛盾的焦点之一,教育理论无法直接指导教育实践者在具体的情景下的具体教育实践。如果将教育理论生拉硬套地应用于教育实践就会出现的“无效”结果。因此,我所质疑的是“直接指导说”中的“直接”二字。

(二)中介说

教育中介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教育中介思维、教育中间理论、教育中介机构。三种教育中介的完善是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张关系的基础和条件。此观点通过对教育中介的形式的探讨,深化了人们对教育中介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借助实践者承载的‘实践性中介’(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行动研究)将有效弥合现有教育中介理论的‘实践性’缺口,提高教育实践的智性水平”。也有学者认为从教育理论入手,通过建构中层理论来增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此观点主要取自柳海民教授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第三条道路——建构中层理论》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因为以往的教育学理论,概念很多,但真正在教育实践界引起共鸣的很少,似乎观点很多,但定理不多,没有稳定的研究旨趣,教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得到验证。所以提出教育学中的“中层理论”:“中层理论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调查证实的具体假设。”

这是一种以教育理论为出发点,希望改变教育理论,发展具体理论,使教育理论更加问题化、命题化、操作化和验证化。以此来改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困惑关系。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既然是中层理论,那么是如何界定教育界中的“中层”的概念?

二、关系之我见

从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多数学者开始是从教育理论的视角解读,他们将教育理论视为高位的权威者,并对实践具有绝对的指导。但随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矛盾的显性化,研究者不再单从教育理论立场来论述其间关系。尤其是在当下,研究的趋势逐渐指向丰富的教育实践,如有论者提出,日常教育实践才是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也有论者认为教育实践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习性、情境、实践和空间的结构使得教育实践异常复杂,需要教育理论者对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抱有充分尊重和同情,并尽可能贴近实践者的立场来观察、谈论教育实践。因此,引发了教育界对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各种解说。

当我们争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究竟为何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厘清一个概念,即什么是教育理论。多数学者会把教育理论进行划分,比如,涂尔干、威尔曼等先驱者们就将教育理论划分为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布雷岑卡将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教育理论可划分为科学教育理论、哲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学者对教育理论进行划分,多数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教育理论各自有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认识对象、不同的陈述特征、不同的证明方式,以及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此他们之间是不可取代。而要在教育理论中合理的体现这些不同的知识类型,达到不同的目的,只能通过理论体系的分工和专门化才能达到。所以,直接谈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时,就显得这一命题太过笼统,存在着指向不明的问题,这可能就是造成教育实践者对教育理论者抱怨以及教育学界对其关系诸多争论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将对教育理论进行限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所指称的教育理论是布雷岑卡提出的实践教育理论。布雷岑卡认为,与科学教育理论、哲学教育理论不同,实践教育理论并不指向理论的自圆其说,而是为现实行动作出理性选择。实践教育理论的功能,是应告诉与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的特定教育者群体有关的教育任务及达到他们的手段,他应激励教育者实施与主流的世界观和道德观相一致的教育行动。

在明确了教育理论的概念之后,我认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一种“互哺”的关系。所谓“互哺”即指各自从对方寻求有营养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丰富自己益于自身的发展。

实践教育理论是一种以教育实践作为分析对象的特殊性知识,而教育实践则是一种活动。虽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理论并不能够直接指导教育实践者如何去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有时也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否认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影响。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原则、特点以及可能性的探讨,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教育理论可以满足教育实践者对于教育实践知识的需求。这个满足的过程需要教育实践者用“智慧”理性地从教育理论中提取对于他的实践有价值的内容,这种“智慧”更应该是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育实践是实践教育理论形成的富有养料的来源,这就要求教育理论者能够突破从前“自画自圆”脱离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思辨的现象,能够敏锐的察觉教育实践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教育理论者只有通过研究新与旧、历史与现实的继承、转化与冲突,才能促进其观念自我更新和形成新的问题域、发展理论的价值。这也就是说,教育理论要从教育实践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也就是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哺养”的过程,教育理论者要想在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时代在自己研究领域里有所作为,不能缺少面向教育实践的魄力。

参考文献

[1].沈剑平.《论教育理论结构及其方法论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0

[2].冯契.《哲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3].刘福森.《从本体论道生存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 [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3

[4].杜明峰,张芸.《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之研究:问题与反思》[J].

[5].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在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04

[6].柳海民,王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第三条道路——建构中层理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篇5

【关键词】英语教育;理念;跨学科;实践

一、引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将我国的“英语教学”改名为“英语教育”。从教育的本质来看,英语教育不仅仅适用于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它还适用于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英语教育”的内涵更为丰富,更注重对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此之外,它还包括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和人品,最终,使学生在德才两方面都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这些都被忽略了。因此,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学问题,教学法问题,更是教育学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以英语专业本科阶段为主,对“英语教育”这一理念与实践进行一番探讨。

二、国内英语教学现状

从实际状况来看,国内各级、各类的英语工作者和英语教师,其英语资质和英语教师资质,也只能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历或者学位来表示。从学生身上看,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其语言基本功较为薄弱,知识面比较狭窄,独立工作的能力不强,学风浮躁,注意力不集中,汉语能力较差。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们缺乏务实求真的精神,这主要是教学理念太过陈旧,没能与时俱进。如果相关工作者不重视这一现状,那么想要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另外,因为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性”逐渐淡化,可谓日趋式微,所以,在当前的英语学科确立“英语教育”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英语教育”理念的实践策略

1.落实“英语教师教育”理念

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英语教育”理念,首先要落实“英语教师教育”实践。英语教师教育包括教师教育学、语言学。与一般的英语教育相比,英语教师教育更强调教师素质的内涵,学科教学知识以及教育心理学知识等。它是以教育学与语言学的跨学科整合为基础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最为基本的就是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否则很可能误人子弟。而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要有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德才两方面获得发展。

2.优化对英语课程的设置

因为英语教育具有跨学科的本质,所以在专业课课程的设置上,就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本科阶段的基础阶段,英语知识和技能应占一半以上的份额。而对三、四年级学生的业务课的课程设置,英语课程应不低于总课程的一半。对于英语国家文学概览、英语教学法导论、现代语言学概观、教育学基础、中华历史文化讲座等课程,都应当使用英语讲授。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要对英语相关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譬如口语教学可以向口译方向发展,多多增加学生的英语辩论训练。听力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多种英语口语的变体。写作教学应该以应用文为主,以议论文为辅。在课程分量的设置上,应该加重“世界各国概况”课的分量。因为许多学生的知识面之所以狭窄,就是缺乏对全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另外,对于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应强化他们对语音、词汇、语法等综合语言知识的学习。

3.完善培养教育方式

因为已经调整了英语教学的内容,因此,其教育方式也应当有相应的变革。事实上,英语教学在课堂与课外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有课堂活动而没有课下活动,那么这一教学过程就是不完整的。在课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听写更为广泛的接触英语,在丰富自己对英语知识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再获得理性认识。如果学生在课下松懈了,那么即使在课堂认真学习,其效果也不会太大。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课下有事可做,至少应当布置课下作业或视情况增加课下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上,尽量要保持规律性。哪些作业每天都得做,又有哪些作业一周一次。届时教师认真检查、讲评,每次都有交待。作业量宜大不宜小。长久下去,师生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只要学生习惯了,就不会感到负担。同时,学生会感到无形中有人还在关心着自己的学业,便放任自流,学习风气也会随之慢慢好起来。如果学生感到课下自习确实会有收获,就会珍惜点滴时间,越学越好学,逐渐摸索出一条自学的路子,不再需要他人的督促了。由此可见,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可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四、结语

简言之,确立“英语教育”这一理念,对于规范我国各层次的双语翻译工作者和英语教师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英语教育”理念的实践落实上,首先要贯彻“英语教师教育”理念,其次要优化对英语课程的设置,最后,再完善培养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星辉.普通高师英语教育学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管窥[J].邵阳学院学报,2002(4)

[2]林森.英语教育改革的新举措――“英语教育学”述介[J].山东外语教学,1994(3)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教学;可行性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观之,人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科教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人本倾向,更体现出现代教学的特色,更为注重情与理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平衡,身体与心理的同步发展。

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笔者以为,在英语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目标。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1.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英语教学活动要在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情绪上的困惑,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心理进行积极暗示。这有利于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而现行英语教材中有大量心理健康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切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耐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如:scientists at work描写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克服困难,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退缩,最后证明了雷电中电的存在。great women描写两个女人挑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面临困难勇往直前。saving the earth一文中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一切,以及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让他们从小就有健康的心理。laughing matter介绍了各国喜剧表演艺术,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美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培养了心理素质,只要细心钻研大多数单元都可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贯穿在中学英语教学始终。英语教师应该深挖英语教材中有关心理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

2.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或思路

身为英语教师,把学科内容和所教对象的特点结合起来,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达此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教师行为的楷模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被学生接纳,首先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像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率作用,避免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教育失效。

此外,英语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以便与多种兴趣元群建立联系,从中吸取最生动、最真切的知识,利用学科优势渗透给学生,影响学生,达到培养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争取做到服饰得体,姿态大方,语言丰富且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再结合高雅、和谐、认真、精神饱满、热情大方等内在美的素质,不给学生显示出一种难以承受社会压力的心理表现。最后要说明的是作为驾驭工作者,自身素质相当重要,尤其是老师的个体素养对学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有调查表明“幽默、理解学生、开朗、耐心、外向、知识丰富”等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老师的特征。

2.2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

英语老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要避免形式化,使学生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诸方面受到教育。

2.2.1在课堂上注意使用日常用语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good everyone,how are you,you are welcome,you are a good student,pay attention to good manners,care more for others。2.2.2课堂上要有意识的加进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交),good heath is above wealth(健康胜于财富),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者必败),a little pot is soon hot(两小易怒),the wise man is always a good listener(智者善听人言)。类似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格言警句还有很多。

2.2.3还要重视新教材里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对此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3注意心理教育的针对性

各年级学生知识层次不同,心理素质不同,这是由于年龄、家庭、生长环境等不同所造成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初中生,心理承受压力差和道德判断能力低,需要正面引导。但他们积极主动,思想活跃,善于表现自己,老师要利用课堂优势教育学生如何才能成为有良好心理素养的人,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础。而对于高中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他们对于人生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本能分清善、恶、美、丑。现在是追求高分的时代,许多学生被关在家里、校园里,很少参与外界活动,心理承受压力能力差,很易表露出来,学科老师应注意这点。在实践方面,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英语老师在工作当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使他们接受心理压力锻炼,以便进行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当今许多教师感慨到“现在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英语课难上”等,英语教学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英语教师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从容应付现在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

2.4探究新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内容并结合课外阅读

中学课本及课外材料中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内容比比皆是,有些需要老师深挖教材,

充分整理心理教育素材,并适当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认知能力。

例如:no boundaries一文,描写到斯蒂芬在即将大学毕业时患了无可救药的疾病,他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在轮椅上继续他的高深研究,成了著名科学家。说明他心理素养好,能承受强大的压力,不懈奋斗,最后获得成功。

适当补充心理教育素材,仅靠课本是不够的,课外阅读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方法,许多学生也乐意选择一些难度适宜、内容风趣的短文诗歌进行阅读,利用这个特点找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供同学们课外阅读,达到趁热打铁的作用。

如:don't worry这首诗,“don't worry if your job is small,and your rewards are few. remember that the mighty oak, was once a nut like you.”大意是你干的工作很小,回报也很少,但要成为大树也得从小做起.说明要想成为有用的人才,首先要有从小处做起的心理准备,要重视点滴积累,稳扎稳打,不断调试心理,增强素质。

中学英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表面上是两个不同概念,仔细分析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师注意了这一特点之后,应用于课堂,效果很好,学生爱学习的风气日浓,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乐于接受批评,思想乐观,说明心理承受力和认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爱学英语爱读课外读物,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也应是每个英语教师的素养之一,要利用学科内容的特点和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作为英语工作者,平时在进行英语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道德观念,这样也可协助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新时代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才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大众心理学》,2006年3月,第三期.

[2]《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年.

篇7

关键词:生本教育;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71-02

1 引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微电子集成电路也在不断开辟着新的领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在这样的专业发展背景之下,也应进行基于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作为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计算机应用等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基于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人才市场的具体需求,本文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对《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新模式进行阐述。

2 生本教育的内涵

2.1 生本教育价值观的核心

生本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学生视为教育的本体。学生在教育行为中所获得的认知和体验对其自身有着鲜明的塑造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进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尤其应该注重对学生本身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在品质的构建。在教学行为中,应聚焦于学生与教育资源之间的互动过程,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

2.2 生本教育伦理观的重心

生本教育伦理观的重心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学生需求的正视,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同时也体现了生本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应该充分体现在师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潜力、专业禀赋、个体特征的关注和支持。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是一个具备自我激励功能的完整系统,在学习的进程中假如得到教师的鼓励,则会继续发挥潜能,直至走向更高的学习境界。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诱导学生自身的激励力量,将学习的外部动力逐步转换为学生的内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完善。

例如,在“组合逻辑电路”这章节上,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组合电路的用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自己设计出作品。上课时我提问学生从生活中说一说自己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同学们纷纷展示了他们在前一天晚上自学的发现,在一轮积极的发言过后,课堂暂时平静了,我就习惯性地顺口问道:“还有发现吗?”这时一位几乎是从不主动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我有些兴奋地点起他,没想到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昨晚想了一下,想设计一个密码门”。我一愣,随机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例子。我对他进行了一番表扬(以后该生在学习上更加的主动和积极了,期末考该生成绩也得到大大的提高),随后引入更深层的课题,如果设计一个密码门,怎样设计?大家都进入了积极的讨论中……

在生本教育伦理观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在生本教育伦理观的指导下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和讨论,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

2.3 生本教育行为观的中心

生本教育行为观的中心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过程。因此,在教学进程中,应该通过依靠学生自身的行为,促使其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之下顺利地完成内化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在生本教育的模式下,学习者居于机体活动与意识活动同步的状态中,起到更好的效果。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笔者发现,如今的学生普遍拥有独立的意识,而其知识面与从前的学生相比也更加宽泛和丰富,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也突飞猛进。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构建有利于其专业素质和知识素养提升的环境与条件。将学生视为教学行为中的重要角色,激发起他们的能力与动力,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完“组合逻辑电路”章节内容后,进行实验设计学习时,我不是先由教师提出教学内容,而是作了全新的设计,我愁眉苦脸走入课室,学生一见就非常好奇,互相交头接耳。我见到已引起学生注意,马上说:“我们学校要进行电子知识问答竞赛,我负责这个项目的竞赛,我在想怎样才能保证竞赛过程中,抢答这环节中谁按铃最快的准确性。”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并提出用机器最准确。我立即接上:“这提议不错,但是用什么机器呢?”在我的引导下,有学生提出了抢答器。我再引导:“人数多怎么办?抢答器能实现这个功能吗?”“老师,多路智力抢答器吧!”我继续问,那么同学们能帮我设计一个方案吗?学生显得很兴奋,进行讨论如何设计等……整节课的内容完成得非常顺利,教学效果很显著。学生也非常积极和主动,因为结论,都是他们自己得出的!

3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

3.1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

3.1.1 生本教育的原则

生本教育的原则是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原则之下,学生才能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导者。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引入生本教育模式,就是要一改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教师不将过多的干预性指令强加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尽可能的自主学习。在生本教育模式之下,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意识给予充分的尊重,确保学生拥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与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情景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3.1.2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的实施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应该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重,重点开设设计性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生本教育的最优化模式。在整体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课始引导学生自主体验知识。第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技能预习新课;第二步,教师根据新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主动自学教材,探索方法,尝试生疑,比如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显示电路等。学生通过验证性的实验过程,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理论知识以及它们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自行体验对所学知识的独特理解;第三步,搜索和本节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或已了解的相关知识;第四步,试着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本课新知,并整理出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便在下一步骤中交流。

以“组合逻辑电路”章节为例,在该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设计过程和应用,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课始引导过程。

表1

教学过程问题线索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从生活经验中说一说你对组合逻辑电路的认识用已有知识数字电路基础和逻辑门电路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各个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功能和设计过程等了解学生对逻辑电路知多少,以此作为“以学定教的依据。

(2)课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在这个环节突出”少教多学“,注重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强烈的参与与欲望,运用启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策略让其主动探求。这时教师担任辅助的角色,要促使学生主动把学到的知识融合进自己原有的知识体。如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通过自行采购元器件、亲自安装调试,最终完成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作风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模式也要有所改进,应该引入新的技术与器件,进行开放式教学,此外,要充分利用当前一些功能强大的软件,完成仿真类实验教学,从而从多个不同角度和侧面,运用生本教育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

例如,以”组合逻辑电路“章节为例,可设计如下课中教学过程:

表2

教学过程问题线索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验探究

(1)加法器设计与应用观察他们的组成以及输入输出信号让学生掌握加法器的设计过程

(2)编码器设计与应用观察他们的组成以及输入输出信号让学生掌握编码器的设计过程

(3)译码器设计应用观察他们的组成以及输入输出信号让学生掌握译码器的设计过程

学生演示通过上述实验,在小组中说一说你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和应用原理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进行设计其他电路。

学生通过了以上三个实验的探究,学会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发现它们的设计过程都是大同小异。

通过上述的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内容变为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3)课末引导学生积极迁移知识。课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的延伸练习,能培养学生自觉地巩固、深化和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力和习惯,学会巩固、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重点放在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学习材料上。在这一环节中,要紧扣学习目标,设计能够巩固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训练题目,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组织讲座和讲评,重点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譬如,拆开的电动机、变压器、示波器、电视机、电流表、电压表以及电子电路中的晶体管、双连电容器、中周、集成块等。这些元器件让学生随时参观,甚至可自己动手拆卸以看清其内部结构,以节省学时提高效率。实验室可研制一套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介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应用及最新发展,以便学生了解电工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开发电子元器件数据库,方便学生查询使用,该系统可加载到校园网上,方便学生学习使用。实验室可以每年组织一些电子技术第二课堂活动和竞赛,并把所选取的优秀作品作为陈列内容,以增加电子类学科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3.2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意义

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了解学生。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运用合理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本学期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的生本教育实践,全班同学总体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在几次的考核过程中,学生的及格率均达到了90%以上,较以往没有开始生本教育之前提高了13%。这说明了在生本教育实践中,使强者更强,弱者也逐渐变强。

4 结语

在电子专业课程中开展生本教育,笔者在不断地深入学习、积累与研究。通过对《电子技术基础》的生本教育,笔者发现生本唤醒了学生也唤醒了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犹如鱼儿得水,自由畅游;教师在课堂上精神是愉悦的,教师在生本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收获幸福。电子专业作为工科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开展生本教育、全面铺开生本教育模式,仍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生本教育”专辑[P].人民教育.2009:15-16.

篇8

【关键词】英语教育 理论与实践 学习兴趣 交际能力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门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探讨幼儿英语教育规律的学科,具体包括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和要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原则及教育评价等一整套英语教育规律的体系。幼儿英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幼儿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总体而言,幼儿英语教育既有英语学科本身的性质,又必须遵循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英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开展的正式的、专门性的英语语言教育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幼儿园一般在每天或两三天一次,安排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授幼儿有关英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幼儿调动注意力进行有意识的学习。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英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双语教育。幼儿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的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教育,母语和英语都成了教学媒介语和交流的工具。即除汉语外,教师还用英语组织幼儿的一半或大部分的活动,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等,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把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

在幼儿英语教育的实践中,准确确立和及时达到科学的幼儿英语教育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它是行动的指南,是开展幼儿英语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语言学家H・HStern对语言教育目标分类为:熟练、知识、情感和迁移的目标。从宏观角度而言,具有启蒙性质的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涉及认知、能力与情感态度领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围绕具体的教育目标来开展活动来更好的有利于幼儿英语的学习。

在幼儿英语教育的实践中,教师要更好的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状态,而且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它可以驱使人去行动。美国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人类有一种自主,就是兴趣。儿童的反应是由这种内在动机驱使的。可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前提、保证和动力。幼儿注意的集中性、注意保持的时间长短和情绪的积极性都是由兴趣决定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情感过滤(压力)会影响学习行为,压力越小,学习效果越好。教育学家指出,对儿童的教育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含义丰富和有趣味性的。只有激发起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英语教育的效果,才能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是幼儿学而知乐,破除对英语学习的畏惧感和神秘感。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善于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和生动有趣的方法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幼儿满怀浓厚的情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去接触语言符号,接受英语教育。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先,为幼儿营造轻松、有趣、生动和真实的学习环境,否则幼儿会过早产生焦虑、厌学等情绪障碍,以致影响今后甚至是一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幼儿学习英语的前提,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幼儿英语教育的实践中,除了要培养幼儿的兴趣外,更要注重训练幼儿的模仿能力,从而打好语音预感的基础。语言学家S・I・哈娅科娃认为,在现有各种形式的符号中,语言是最高度发展的,也是最细微、最复杂的。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共同基础,是语言的外在形式、物质外壳。幼儿英语教育中的语音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幼儿阶段英语教育涉及一些认知目标、涉及一些语言知识学习的话,主要是在词汇、句型等方面的学习中掌握语音的感性知识,即语感。心里语言学实验证明,幼儿期是语音学习的关键期,幼儿学习英语的优势在于语音,那么教师就要在日常的英语教育实践中,让幼儿在听说的活动中,在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大量语音熏陶,从而逐步学会控制发音器官,分析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舌位的高低前后,掌握正确的语音,为后继的学习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幼儿在反复听、反复模仿语音的基础上,易养成自动化的习惯,形成一定的语音预感。教师在注重语音训练的同时,还应训练幼儿良好的语感,即直觉的感知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初始阶段幼儿的学习不是理性的,而是直觉的,幼儿更多的是通过听觉、视觉等器官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熟悉所学语言的语音、语义等,更多的依赖语境直接感知语言信息。因此,幼儿期较易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要努力创设语境,使幼儿在视觉、听觉上始终受到大量的语言信息的刺激,获得对语言的感受。

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培养了幼儿对英语的兴趣以及打好了语音语感的基础,那么接下来幼儿就可以简单的进行英语交际。

在幼儿英语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听说领先,启动开口”的方法来培养幼儿初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听说领先,启动开口的实质就是以“听说为主”,不搞认读,以听说口语练习为教育目标来培养幼儿开口说英语,使之顺应语言发展的规律。幼儿期正处于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幼儿在读写之前,通过口语掌握了音位体系和一些基本词汇,那么今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将会迅速而有效得多。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书面语言是口头语言的视觉体现,书面语言的表达在口头语言里有其相应的语言对象。幼儿听觉敏锐、模仿力强,善于获得具体的语言信息,再加上自身的监控能力弱心理障碍少,只要有一定的环境,幼儿都能乐于开口,这样便于幼儿边学便用、学以致用,使所学的语言材料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社会语言学、心里语言学认为,语言行为和语言活动能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使用语言是一种交际能力,语言功能的主要标志是交际功能。从实践中掌握外语,在真实情景中使用语言,才是基础外语教育的目的。儿童语言教育应重视通过培养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以促进他们交流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努力创设使用英语交往的环境,让幼儿自然的、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培养幼儿交际的能力。

幼儿英语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幼儿教师可以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实践,同时也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理论。幼儿教师对于幼儿英语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强烈的求知欲,并且让幼儿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打好英语语音的基础,启动幼儿开口说英语,培养幼儿初步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立非著.A Survey pf Moder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篇9

1体育教学理论介入体育教学实践的原因

1.1源自体育教学实践之“知”

体育教学理论从根本上说来自教学实践,来自体育教学实践之“知”,这个“知”,其表现形式是理论的,但其内涵和目的却指向丰富、生动的体育教学实践.如果说体育教学理论是体育教学实践之“知”,那么体育教学实践便是体育教学理论之“行”.实践性的体育教学理论与理论性的体育教学实践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的联系是内在的、必然的.

1.2发展体育教学理论

体育教学理论的来源就在教学实践当中,离开了体育教学实践去建构教学理论是空中楼阁.通过体育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可进一步检验体育教学理论的适用性,使体育教学理论进一步合理化.

1.3促进体育教学实践

体育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还有助于促进体育教学实践.由于体育教学理论的有效介入,体育教学实践有了理论支撑,体育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把体育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最终推进体育教学实践的革新和发展.

2体育教学理论介入体育教学实践的制约因素

从体育教学理论的特性来看,任何体育教学理论作为人们对于体育教学实践规律的客观认知都只能是一种相对性的认识.体育教学理论不是一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态理论,更不是终极理论,而是需要不断地修正、发展和完善的动态理论.从体育教学理论对体育教学实践的作用机制来看,体育教学理论的介入必须获得体育教学实践者的认同才能转化为教学行动,而这需要体育教学实践者本人内在的、理性的反思能力和整合能力来确保新的体育教学理论被体育教学实践者认同、内化和实施.

2.1体育教学理论自身因素的限制

体育教学理论要能够真正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作用,要求体育教学理论自身必须具备时代性、科学性、实效性.第一,体育教学理论的时代性要求体育教学理论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时展的基本走向,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第二,体育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就在于体育教学理论能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体育内在的本质规律和联系,还原体育的真实面目;第三,体育教学理论的实效性体现的是体育教学理论能够针对现实体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

2.2体育教学实践主体的限制

体育教学实践主体必须对体育教学理论进行反思、选择、整合而加以应用,因而,体育教学实践主体的反思能力和整合能力将会使体育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体育教学实践主体对体育教学理论介入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体育教学实践者的教学反思能力.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指体育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体育教学实践作为认知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优化体育教学的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然会寻求体育教学理论的解析与支持,追根溯源,推动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理论的关注和思考的程度,从而间接影响着新旧体育教学理念在其头脑中的更新和替换.其次,是体育教学实践者对体育教学理论的整合能力.体育理论整合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将各种体育理论进行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加工创新和创造的一种能力.现实社会中体育理论的纷繁多元也要求体育教学实践者有足够的能力对之进行合理的整合,而不至于感到莫衷—是.通过对体育教学理论的合理整合,努力实现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指导.

3体育教学理论介入体育教学实践的路径

3.1体育教学理论工作者将体育教学理论“引入”体育教学实践

体育教学理论是体育教学理论工作者长期研究积累的成果.体育教学理论工作者将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体育教学理论为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成熟的理论,如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理论、终身体育理论等;另一种是体育教学理论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不成熟的理论,或者是体育教学理论界尚未形成一致观点的教学理论,如体育教学评价理论、体育教学模式理论等.无论是将成熟的体育教学理论或是不成熟的体育教学理论介入体育教学实践当中,体育教学理论工作者最关心的还是检验并发展体育教学理论.

3.2体育教师遇到棘手问题时,追根溯源寻找理论支撑

长久以来,体育教师遵循体育教学原则从事体育教学实践工作.遇到棘手问题时,他们首先会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帮助解决问题.《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请求他人的帮助解决问题,不如自己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体育教师要提升自身体育教学理论功底,借助体育教学理论来审视、变革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体育教师一方面通过自学相关的体育教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等理论,实现自身专业理论的提升;另一方面,他们到专门的体育专业院校进修学习,从而进一步夯实自身的专业理论功底.在大量的一线体育教师学习体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理论被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所掌握,体育教学理论也将发挥其重要功能.

3.3“三位一体”体育教育改革推进体育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

“三位一体”体育教育改革是指国家宏观体育教育改革,区域性体育教育改革,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三者围绕某一体育领域层层推进,逐步实施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国家教育部通过宏观调控,先试点,然后区域推进,最后全国普及,通过这种方式,使体育教学理论逐步大范围地介入到体育教学实践当中.如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是在教育部统一领导组织下,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上受到广泛认同,获得的成效是在得到充分肯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后,这些体育理论专家亲自走进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进行听课、评课;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改革也在迫使学校和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体育理论水平,或者派出体育教师代表到各种层次的机构参加体育新课标的培训,或者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邀请体育新课标改革专家到学校进行培训,并在体育新课标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校本培训,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4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66-02

1.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1 逆反心理严重。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其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往往养成了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1.2 心理承受能力弱。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其父母因忙于生计,大多无暇顾及他们,不少人成了"留守儿童",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交谈,将自己封闭起来。这些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尤其是父母的离异,也造成了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1.3 心胸狭隘,虚荣心强。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1.4 应试教育扭曲了学生的心灵。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以及众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活动既是一项身体活动,又是一项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能, 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而且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2.1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重要的指标。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长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学生常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对未来前程的担忧而持续产生紧张、焦虑和不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这些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2 体育锻炼有益于帮助提高智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脑细胞的功能及工作效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智力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大脑耗氧量是人体耗氧量的25%,运动时可达到3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有益于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交替,更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稳定、知觉敏锐精确、记忆状态良好、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等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同时体育锻炼使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情绪等得到发展,有助于兴趣广泛、动机良好、情绪稳定,对提高智力具有促进作用。

2.3 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2.4 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理愉快、精神饱满,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很舒畅;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锻炼可改变这一现象,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入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3.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竞争上岗的形势日益严峻,加上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意识形态被打破,教师地位与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心理失衡。现实与期望的巨大反差,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如对事物看法的偏激,工作的懈怠,对前途的迷惘等。有部分教师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难解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疏导,加之敬业精神缺乏,对待学生态度的简单粗暴,往往把学生当成喧泄的对象,从而获取内心满足和平衡。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师的角色未能发生真正的转变,他们错误地认为,对学生打不行,难道骂也不成吗?因此,对学生出现的过失,往往恶语相加……

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3.2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包括学校和家庭的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等,特别是校风、班风、家风、教风、学风等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体育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又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3.3 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比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3.4 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不同的教学任务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法要体现多样性和多选择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4.结 语

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的发展下,学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标准与体育学科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因此,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

参考文献:

[1] 杨永峰;;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2] 李晓东.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学校体育学.2008(16).

[3] 徐龙,吴卫东.浅议中学心理健康教育[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01).

[4] 李春汇,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J].体育学刊,2005,12(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