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继承相关法律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房屋继承相关法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基本术语)
为本联邦法律而使用以下基本术语:
地籍号- 在俄罗斯联邦境内在同一时间内不重复的不动产客体号码,在进行地籍和技术测量(登记)时依照俄罗斯联邦立法规定的程序授予,并保有至该不动产客体作为已经登记的权利的唯一客体而存在时。 建筑物、构筑物的地籍号由建筑物或构筑物所坐落的地块的地籍号和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已经登记的号码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种的住房的地籍号由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籍号和已经登记的住房的号码构成。
不可动财产(不动产),其权利应当依照本联邦法律进行国家登记的,-地块、地下部分、特定的水体和所有的与土地紧密相连的移动他们不可能不给他们的用途带来不合理的损失的客体,其中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居住用房和非居住用房,森林以及多年生植物,区分所有权, 作为财产综合体的企业。
限制(负担)-法律规定的或者是被授权的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规定的对权利拥有者在对具体的不动产客体行使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时的限制性条件或禁令(地役权、抵押权、委托管理、租赁、财产扣押以及其他)。
地役权-为了通行、必要的管道敷设和维修和其他非设地役权则无以保障之需要,而对他人的不动产客体的有限使用权。地役权作为对建筑物、构筑物、房屋的物权可以独立于对地块之利用而存在。对于其权利被设定了地役权的所有权来说,地役权即为负担;
不动产客体地籍和技术测量(登记)(以下简称测量)-不动产客体(地块、建筑物、构筑物、居住或非居住用房)的描述和个别化,因此使得其获得了可以与其他不动产客体相区别的特征。不动产客体测量同时授予地籍号。
登记区-实施不动产权利和相关法律行为国家登记的司法行政机构活动的区域。登记由俄罗斯联邦主体在通常与领土管理单位边界相一致的范围内建立。
(第二条、不动产权利及其相关法律行为登记的概念)
1、不动产权利及其相关法律行为登记(以下-权利的国家登记)-国家依照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对不动产权利的产生、限制(负担)、移转或者终止的承认与证实的司法证明书。
国家登记是已经被登记权利存在的唯一证明。已经登记的不动产权利只有依司法程序方可提出异议。
2、权利的国家登记在整个俄罗斯联邦境内依照本联邦法律规定的体系在统一的不动产权利及其相关法律行为国家登记簿(以下简称统一的权利的国家登记簿)中记载不动产每一客体的权利。
3、权利的国家登记日期为相关权利记在进入统一的权利的国家登记簿的日期。
4、权利的国家登记按照不动产所在地在登记辖区范围内进行。
5、利害关系人对于相关机关拒绝进行权利的国家登记或者规避国家登记的行为可以向法院、仲裁庭起诉。
(第三条、俄罗斯联邦就不动产权利和相关法律行为的立法)
1、俄罗斯联邦就不动产权利和相关法律行为的立法由俄罗斯联邦民法典、本联邦法律、其他联邦法律和其他俄罗斯联邦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
2、俄罗斯联邦主体可就分阶段建立实施不动产权利和相关法律行为国家登记的机关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
(第四条、不动产权利及相关法律行为国家登记的义务)
1、依照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0、131、132和164条,除了对气垫船和海船、内河航运船舶以及航天器之外,对不动产的所有权和其他物权及其相关法律行为应当进行权利的国家登记。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负担),包括地役权、抵押权、委托管理、租赁,与对不动产的物权一样须进行国家登记。
2、权利的法律证明文件是在本联邦法律生效后做成的不动产权利应进行强制国家登记。
(第五条、 在对不动产权利及相关法律行为国家登记时所产生的关系的参加者)
在对不动产权利及相关法律行为国家登记时所产生的关系的参加者,一方面是不动产的所有人和应当进行国家登记的对不动产的其他权利的拥有者,其中包括俄罗斯联邦的公民、外国公民、无国籍人、俄罗斯和外国的法人、国际组织、外国国家、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的主体和地方自治组织,从另一方面看,也包括进行不动产权利和相关法律行为登记的机关。
(第六条、早先产生的权利的确认)
1、对在本联邦法律生效之前产生的不动产权利,在不具备依照本联邦法律所进行的国家登记时,在法律上得被承认为有效。
在本联邦法律生效前某些俄罗斯联邦主体和地方自治组织所实行的权利国家登记,在法律上仍然有效。
2、在本联邦法律生效后所产生的限制(负担)或者其他不动产客体法律行为要求对在本联邦法律生效前产生的对该客体的权利进行国家登记。
3、因为取得时效而获得的不动产的所有权,应当在取得时效事实完成后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国家登记。
(第七条、权利国家登记信息的公开性)
1、权利国家登记具有公开性。进行权利国家登记的机关有责任向提交了身份证名和书面申请(法人-证明该法人进行了法人登记的文件,还有其代表人权限的文件)的任何人提供在统一的权利的国家登记簿中记载的关于任何不动产的信息。
经过批准的从统一的权利的国家登记簿所作的摘录,应当包括对该不动产的描述、对其已经登记的权利、也包括权利的限制(负担)。
2、负责进行权利的国家登记机关,应当在五天内向申请人提供所咨询的信息,或者发给书面的附理由的拒绝书。此种拒绝书得由索取信息的人向法院起诉。
3、有关法律证明文件的信息,除了限制(负担)的信息,综合的关于某人对某项不动产客体的权利信息,还有就不动产客体的权利移转信息的摘录,依照法定程序近提供给:
获得权利拥有者授权的自然人和法人;
地方自治机关的首脑和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国家权力机关的首脑;
处在其管辖区域范围内的税务机关;
在案件程序中与不动产客体和(或)其权利拥有者有联系的法院和护法机关;
依照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对权利拥有者的财产有继承权的人。
4、负责权利国家登记的机关有义务依照权利拥有者要求向其提供哪些获得对其享有权利的不动产客体的信息的人的信息。
5、对在统一的权利的国家登记簿中记载的信息的利用,其方法或者形式给权利拥有者的权利或者合法利益带来损害的,须承担俄罗斯联邦法律规定的责任。
(第八条)获得已经登记不动产客体权利信息及其测量资料的条件
1如果法律没有不同规定,不动产客体已经登记权利信息收费提供。
篇2
关键词:农村坟地;坟地法律保护;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95-03
坟地、墓地都是作为安葬死者的地方,寄托了还在世的亲人的思念,墓深埋在地底下安放着死者的尸体、死者生前的遗物以及一些珍贵的东西;而坟地不同于墓地,坟地是显露于土地之上的,而且一般在坟地周围的一大片空地都不会用来进行生产或者是建造工厂之类的。但是现代用地紧张,我国的人口逐渐增多,需要更多的土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在许多地方就开始了平坟的运动,许多的农村坟地被平整出来,伤害了人民的感情,而且这些土地在被平整之后也没有真正被利用。我国的农村有着大片的坟地,经常因此发生一些纠纷,但是关于坟地的法律很多界定都不清楚,而且国家关于坟地的规定也需要补充。本文就坟地的法律属性进行研究,从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坟地的法律归属的问题以及坟地自身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的问题。
一、农村坟地的现状
农村坟地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为了国家的发展考虑,国家提倡改变传统的土葬为火葬,但是传统的土葬的风俗习惯已经深深植根于农村人民的心中,他们认为人死后总归是要入土的,这样人的灵魂才能得到安宁。而且他们认为坟地中安放着祖先的灵魂,是他们情感的寄托之地。在清明节、春节等传统农耕节日里,他们带上祭祀品去上坟,告慰祖先的亡灵,让祖先保佑他们。目前国家对于这方面没有强制的措施,很多农村地区仍然会采取土葬的形式。坟地的法律归属问题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立法规定,因此围绕坟地产生的纠纷很多。但是在这些纠纷处理中,很难做到保护死者的权利,因为我国的法律条文多针对的都是在世的我国公民,而死者享受的权利是很有限的。[1]在发生坟地纠纷的时候,法院将当事人的血缘很近的亲属们作为主体,但是现实中不是所有的死者都有亲属,没有亲属的死者的权利该由谁来保护?一些无主的坟地里死者的权益又有谁来保护?
将死者的近亲作为法律的主要主体,还没有考虑到近亲对于死者的权利侵害的行为。法律中存在着的个别漏洞以及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都成为了坟地纠纷多发而且无力解决的原因。[2]我国曾经有一些地方的坟地纠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比如说发生在河南周口的平整耕地的运动,引起了当地人们的不满,也引起了国家的关注,为此专门调整了关于坟地的法律规定。所以对于坟地的法律属性的明确是很重要的,而研究坟地的现实社会价值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两者之间常常产生冲突。如何很好地平衡坟地的法律属性,以及坟地的社会价值,值得深思。
二、农村坟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经济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发展的是我国的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因此直接就导致了我国城市各种用途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之间的矛盾也因此暴露出来并进一步加剧,并且这种矛盾在沿海的经济发展较迅速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说,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沪以及东北江浙沿海等地区的用地矛盾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妥善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也对于我国城市化进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针对上述现象,结合我国国情,在保证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耕地数量的前提下,目前主要有两种手段来解决。首先是将城市一些可以用做建设用地的闲余用地充分进行再利用。[3]比如说广东省等东北沿海的省市,在近年来就针对用地矛盾问题而在城市里面进行了“三旧”改造措施,将城市中其他功能不明显的用地改造成城市建设用地。其次就是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将农村中一些住宅面积较大以及无人居住的村居、占地面积超出标准的乡镇政府用地进行复垦改造成耕地,这样就节余下更多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当然,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种主要的解决方法之外,仍有其他的方式手段可以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以及农村用地之间的矛盾,比如说对于一些没有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合法手续审批就在闲余用地进行建设的民居等其他用途的建设等,相关的部门可以进行清查以及复垦,将这些非法建设用地最终转化为农村用地或者是城市建设用地用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从而促进共同发展。
当前我国的专家学者对于农村用地这个问题上进行的相关研究也比较综合全面,总结下来,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于农村违法建设用地方面的相关法律的制定以及规范上。[4]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趋势又呈现出两个主流研究方向。首先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综合全面性地研究,综合全面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农村违章违法的建筑不进行类型上面的区分,不论何种类型种类的违章建筑都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各种类型违章建筑所产生的不同问题,就其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综合性的整理以及研究。另一种研究方向与上文中所提到的研究方向完全不同,这种研究方向主要是专注于某种特定类型的违章建筑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分析,不断发掘其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化研究深度。而在近几年,由于我国的“小产权房”现象层出不穷,而因此引发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也使相关领域的大部分学者对这个现象以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及研究,研究方向大部分集中倾向于某种特定类型的违章建筑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上,而这种特定类型的违章建筑就是住宅类型的建筑,对于其他类型的违章建筑研究比较少见。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对于其他类型的违章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全面,无法对其他类型地违章建筑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5]这就提到了本文中关于农村违法建设坟地的问题,对于农村中违法建设坟地的这种现象,相关的法律文献中几乎没有涉及并规范,这也直接就使得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当然,违法建设坟地这一现象所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广泛且零散,涉及到用地建设用途管理、耕地保护、殡葬规范等方面的相关规定,这也就无法对这种现象的法律法规进行一个清晰的界定。与此同时,由于坟地建设本身具备占地面积小、建设地点零散、建设时间跨度大等特点,再加上坟地建设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进行规范重整的难度较大,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整顿,屡禁不鲜。因此,针对上述情况以及各种问题,本文就对违法建设坟地这一现象进行概括性的分析,重点介绍对于该种现象的行政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解决违法建设坟地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三、农村坟地的法律属性研究
坟地属于土地的一种,要对坟地进行研究,我们首先要对土地进行研究,通俗来讲,对土地的法律属性进行研究,主要是从所有权以及使用权方面进行的研究。[6]在城市当中,土地的所有权是归国家的,在农村当中,土地的所有权是属于整个村子集体的人所有的。使用权指的是对于房屋的建筑、改造等一系列的权利。对于坟地来说它所占据的墓地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谁的,而对于那片坟地的使用权的归属方又是谁,我们必须弄清楚。坟地和农村居民自身的住宅用地的属性比较相近,也采取和农村居民住宅基地一样的法律属性。坟地的建造以及坟地内部的一系列财产都属于死者的亲属,因为一般来说也是死者的亲属建造的,但是坟地所占的土地也还是属于农村的集体所有。所有权在死者的亲属这里,一般的坟地纠纷案件的主体当事人也是死者的亲属。但是就像前文所说的,由于时间的问题,很多死者的亲属都找不到了。而且一些案件中死者的亲属却是损害了死者利益的人。关于坟地所有权的法律问题得以解释清楚,但是还有很多坟地的法律问题需要解释,比如说很多人是承包了一些土地在上面去建造墓地的,但是既然是承包的土地,必然就会涉及到一个使用权限的问题,墓地是要存在很长时间的,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加快,这也使得承包了的土地常常会产生易主的情况。尤其是当后世的子孙去祭拜去世很久的亲属的时候,这种问题尤为明显。他们已经离开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的承包权早就已经属于别人了。 而且由于离开土地的时间也过久,很有可能与新的土地承包人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为祭拜祖先又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后代的子孙去祭拜的时候难免会给别人带来困扰,比如说踩坏别人家里的田地等。[7]这些纠纷的处理,我国的法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一般都是现在的主人出于人道主义以及孝道的考虑,允许他们去自己的土地祭拜前辈,但是人情作为一种情感的因素有着很多的变故,万一主人不允许他们去祭拜,又或者是对于土地主人的财产损害过于严重,引起主人反感等都很容易引发纠纷。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
四、坟地的社会功能分析
坟地首先是作为在世的人对于去世的人的一种情感的寄托,我国传统上就有这种祖先崇拜,古代人选择坟地的时候要考虑风水,而且一些贵族的坟地是比较考究的,说明古代人对于丧葬的一种重视,而且古代哪怕是贫穷的人家也要最起码的保证可以使自己的亲人入土为安。到了现在,这种丧葬的习俗虽然有所简化,但是丧葬在现代人尤其是受着古代的传统习俗深深影响的农村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视的。而且许多农村的宗族关系都要靠对祖先的祭拜来维系。虽然确实有很多人提倡火葬代替土葬,国家也提倡火葬的方式,但是在农村,他们对祖先的拜祭有着很深的传统,很难让土葬完全消失。[8]土葬有着长期的发展历史,而且它的存在是孝道的一种证明,对于维系宗族的感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坟地的存在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现代出现的许多平整坟地的事情有着很大的争议,而且引起了村民强烈的不满,在他们的心中,祖先的坟地中安放着祖先的灵魂,祖先会保佑他们的后代幸福生活,平整坟地伤害了村民的感情,也强行断掉了他们的情感寄托。[9]对于坟地社会功能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坟地带给人民的一种心理寄托,从而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解决坟地占用土地过多的问题,而不是强制地平整坟地。
五、对于坟地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体系研究
(一) 关于保护坟地建设行为的相关法律依据
就像上文中已经叙述过的内容,坟地整体的权利以及归属是要分为两个部分的,因此对于坟地进行保护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对于在建设坟地过程中所采用的建设设施以及在坟墓中所埋葬的棺木等物品的最终归属权,都是直接由死者的法律继承人或者是直系亲属拥有,是继承人的合法私有财产。由于我国的宪法进行过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因此,对于坟地所涉及到的相关财产归属权以及其他问题,都可以直接采用民事法律进行解决和界定。而对于那些已经建设较长时间的坟地,虽然说归属权拥有人在短时间之内无法找到,但是坟地相关物品的归属方并不会发生变化,从法律的角度而言,这些私有财产永远被死者的继承人所拥有。
除此之外,对与坟地中所体现的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以及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也要顾及到前任所有者,即也要保护死者的相关合法权利。一般而言,在坟地中的大部分物品都是死者在生前通过自己的能力进行购买的,因此死者对于这些物品拥有完全的归属权,并且根据自己的意志,有权力对这些物品的最终归属方向进行决定和分配,而后人将这些物品最终放置于坟墓中一起埋葬,也是出于对死者对这些物品的处分权的尊重。[10]因此,只要公民对于自己生前所拥有的物品进行不管何种方式的处分以及分配,并且这种处分得到了公证,在公民死后,这些物品的最终归属权以及处理方式都是由其生前的处分想法进行最终的处理。也因为如此,每个公民在其死后无论是否拥有继承人或者是其他拥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其坟地的安宁都不应该被打扰或者是侵犯。而我国的宪法也对于这种情况进行了法律上的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关于坟地法律进行保障的相关措施
由于坟地本身所兼备的重要的社会作用,因此关于坟地法律进行保障的相关措施可以从下述的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法律的完善以及保障。
首先,在《土地管理法》《殡葬管理条例》等涉及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应该对于坟地这一用地建设的法律性质进行清晰的说明以及划分。这就可以体现于相关法律的具体条例中,运用典型案例以及列举的手段来完成法律性质界定的目标,将农村坟地这种存在于人们思想中的物权名称转化为明文规定的土地用途方式,让坟地的相关权益保护有法可依。其次,就是要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构建起农村坟地建设的等级体系以及规定。全方位地完善丰富坟地用途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对于坟地的相关管理。最后一个措施就是要完善对于坟地进行征收复垦的过程中的补偿制度,我国对于坟地进行征收管理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以及问题,也大部分集中在对于坟地征收补偿费用的额度上,因此,应该在短时间内将补偿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分以及具体化,减少因该问题而产生的摩擦,推进坟地改造复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赵小浪,黄佳鑫,那晗,张晓萍.农村坟地法律属性及社会功能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5(24):251-252.
[2]肖泽展.墓地上的宪法权利[J].法学,2011 (07) :72.
[3]张海涛.坟地的法律属性及其价值考虑[J] .山东社会利学,2014 (05):94.
[4]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J].开放时代,2008 (03) :39.
[5]焦长全.魂归何处“阴宅”的法律属性与社会功能初探――从周口“平坟运动”切入[J].中国农业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06):66.
[6]陈国军.论墓地的权利属性――债权抑或物权[J].政治与法律,2014(03):29-37.
[7]刘弈.城镇化背景下坟地复垦的法律规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03):45-52.
[8]王虹懿,周真刚.从两起坟地纠纷看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文化权利的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3(02):25-29.
篇3
关键词:新建商品房 所有权转移登记 委托公证 一站式服务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087-02
一、新建商品房所有权转移登记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区域范围的快速扩张,新建商品房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而随着2016年1月1日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房屋所有权等相关不动产权利的统一登记工作正式进入落实阶段,同时,也给产权登记申请人和不动产登记机构带来不小的挑战。
对于产权登记申请人来说,办理商品房的房屋转移登记程序繁琐而复杂,粗略估算,至少涉及办理房屋核档手续、领取核档证明、查询首套房证明以供税务机关减免税收使用、房屋测绘、税务登记、与开发商共同申请产权转移登记、交纳相关税费、交纳维修资金及相关费用、领取产权证书、贷款的购房人进行抵押权登记,然后再次领取产权证书等10余个程序。而且,上述事项的办理除了要消耗申请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需要申请人及其配偶共同办理,有些甚至需要银行和开发商协助购房人办理,等等。繁琐的程序、办理过程的兴师动众、严格的审核让申请人精疲力竭,望而却步,要求登记机构简化程序、提供便利、提高效率的呼声日渐高涨。
对于不动产登记机构来说,成千上万套新建商品房产权转移登记工作对其来说无异是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面临着新建商品房数量大、购房者人数多、登记程序复杂等情况;另一方面面临着房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法律素养欠缺、机构运转能力不足等问题。而且,《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及《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施行,虽然给房产登记机构履职行为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依据,但同时也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如: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表明登记行为的准确性、合法性已成为房产登记机构在登记工作中应当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实践中,房产登记中心的普通工作人员有些并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素养,对相关法律知识理解不深,如果遇到购房人婚姻发生变更或家庭情况比较复杂等情况,如何依法确定房产的产权登记人确实给他们提出更为严格苛刻的要求。
二、委托公证,为新建商品房所有权转移登记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委托公证的法律适用
公证,顾名思义,公而证之。公证处是我国唯一的法定证明机构,公证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具有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等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扮演着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的经济发展方向指引者、经济民事关系协调者和公共服务供给者的角色。《公证法》第36条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9条也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包含公证内容的条款多次出现,尤其是在继承、受遗赠、委托方面更为明显。可见,公证制度对于保障不动产在市场的安全流转、维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委托公证的司法实践
针对前面所述新建商品房所有权转移登记面临的困境,着眼公证业务的科学发展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保驾护航的目的,近两年来,公证人逐渐从足不出户、坐等上门,高高在上的被动式公共服务供给者位置上走下来,逐步走向积极主动适应群众和社会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变更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民法律服务的轨道。其中,不动产产权转移登记委托公证就是公证人众多有益探索中的一项:当一处楼盘五证齐全具备售房条件又能办理产权转移登记时,公证处便指派了解税务政策、熟悉产权登记流程并精通法律知识的公证员入驻商品房开发楼盘,向购房人进行与产权转移登记相关的法律宣传,并告知购房者相关的办理流程和程序、所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及所交纳的税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同时征求购房人的意见,根据其个人情况是否愿意办理委托公证,对购房者逐一讲解委托书中所涉事项并告诉其法律后果。自愿办理公证的,公证员现场为购房者根据其本人的购房情况及家庭情况起草一份涵盖所有委托事项的委托书,并现场为其办理公证。事实证明,公证员每到一处,成百上千的小区业主们会将公证员团团围拢,向公证员询问办理产权转移登记的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公证员均会耐心地为小区群众一一解答。据不完全统计,仅太原市三家公证处2015年办理的委托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委托公证就有上万件。
(三)委托公证的社会意义
对购房者来说,只需到一趟售楼处,签署一份委托书,银行、房产局各部门、税务局及其他部门的所有手续即可全部办完,只等领房屋所有权证书即可。通过办理委托公证,既让他们了解了《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房屋登记办法》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法律知识和银行、房产管理部门的办证程序和流程,也让他们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办了最繁琐的事。对于不动产登记机构来说,不动产申请人在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中的许多法律问题可以在办理委托公证的过程中得到公证工作人员专业的法律咨询和解答,同时公证委托书的办理也使他们不用再面对成百上千的购房业主,仅仅形式审查一下由公证处已严格审查过的《委托公证书》即可,给他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既符合法律要求,规避了风险,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产权登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心无旁鹜地投入不动产登记工作。对公证处来说,担负着调整民事关系与经济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事和经济法律关系,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重任,通过办理业务,有效地宣传了法律,宣传了自己,并将公证工作用到了社会的需要之处。这种一举三得的举措,充分发挥了公证工作的职能作用,对推进经济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三、新建商品房所有权转移登记委托公证带给公证事业的有益启示
办理新建商品房产权转移登记委托公证的办理给了公证事业一个重要启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制的日臻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日益提高,他们渴望得到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给予的法律层面的有效保护,更希望得到公证处等社会组织提供的亲情式服务。社会不是不需要公证处,只是还有许多陌生领域、众多的棘手问题亟待公证处去开拓和破解;人民群众不是不需要公证服务,只是还不知道能去哪里寻求帮助,更不知道公证处能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
作为法定的证明机构,公证处只要秉承“诚信”本色,紧跟时代节拍,切实把握社会主旋律,真正溶入到飞速发展的经济领域中,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全面、正确地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能,就能使司法为民理念和公证科学发展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实践带给公证事业的重要启示是:首先,公证处是法律服务部门,每一名公证员都是法律工作者。这就要求每一名公证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钻研新领域,掌握更多、更新的法律知识,使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法律“专家”,并将这些知识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联系并加以运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公证处及公证人的价值。其次,公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公证处必须密切关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并结合法律的新点、亮点,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公证处只要乘势而上、把握先机,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搏得一席之地,就能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 司法部于2014年12月的司发〔2014〕12号《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证工作的意见》
篇4
还迁房买卖合同范文1出卖人(以下简称甲方): 身份证号:
配偶: 身份证号:
买受人(以下简称乙方): 身份证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向甲方购买房产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 甲方声明
1.1甲方所出售的房屋为:《西安市棚户区房屋拆迁安置协议书(居民户)拆迁安置第249号②》中(以下称协议书),所载建筑面积为45m2,房屋结构为框架的私有房屋一套(以下称房屋)。
1.2协议书表明其所载房屋为原碑林区长乐坊新庆村棚户区改造回迁房,还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产权所有证》,为甲方自有财产,甲方自愿出售。
1.3甲方保证该房屋产权无查封、无抵押、无债务纠纷,提供的材料齐全、真实有效,可以办理权属过户等与交易有关的各项事宜。
第二条 乙方声明
2.1乙方自愿购买本合同1.1所述甲方房屋,支付房款,履行本合同约定的各项义务,承担违反本合同义务的法律责任。
2.2乙方对协议书中所载房屋已经勘察清楚。已知晓其建筑面积、房屋结构、周边环境等特点,对协议书和房屋实际建设情况所能预估的交房时间已经有清楚的了解。
第三条 交易价格
甲乙双方同意本合同1.1所述房屋的交易价格为人民币(大写)贰拾万零捌仟元整(¥208000)。
第四条 交易方式
乙方在本合同签订时,一次性全额支付给甲方购房款人民币(大写)贰拾万零捌仟元整(¥208000)。甲方在收到全额购房款后,将协议书移交乙方,协议书归乙方所有,协议书中所载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乙方所有。
第五条 协议书中第三款拆迁过渡期限为三十个月,若实际拆迁过渡期限超过三十个月,协议书中的拆迁人将支付甲方额外的拆迁过渡费,该费用为甲方所有。在办理费用领取手续时,乙方应持协议书配合甲方办理。
第六条 产权过户办理
6.1在得到协议书中拆迁人房屋回迁交房的通知时,甲、乙双方应相互配合,提供有效资料,向房屋所在区房地产交易所申请办理上市批准及房屋买卖权属过户相关手续,按有关规定申领房屋所有权证。办理上述手续时产生的税费及房屋后续建设的相关费用,由乙方全部承担。
6.2乙方如在本房屋买卖合同成立后,无论办理房屋产权证,土地证及其过户手续与否,将此房出租出售,甲方不得以任何方法方式阻挠。
第七条 违约处理
自本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违约。如违约,违约方将支付对方购房款20%的违约金。
第八条 争议解决
因履行本合同所产生的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交由当地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的,双方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 合同生效
本合同一式2份,甲乙双方各持1份,具备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还迁房买卖合同范文2卖方: (以下简称甲方)身份证号码:
买方:(以下简称乙方)身份证号码:
买卖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卖方是坐落于 的房屋使用权人。卖方自愿将房屋及房屋享有的权力出售给买方,出售价款为: ;
第二条:房屋使用面积为 平方米,房屋性质为平房地区腾退拆迁安置回迁房,房屋现在性质为使用权,尚未购买产权,房屋未出租(注:房屋能购买为国家承认的大产权房,可办理产权证。办理时间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期限,此情况买方已认可),买方同意按房屋现有情况购买该房屋。
第三条:买卖双方承担的义务:
第一款:买方在验房后,于本合同签订当日将全部房款 通过银行转帐和现金方式给卖方,卖方在收到钱后,将房屋及房屋相关手续原件交给买方,本合同签订且房款已到卖方账户后,坐落于 房屋归买方所有.
第二款:自卖方将房屋交付买方之时起,如果出现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以及安全事故同时包括房屋市场的价格波动或其他人力不可为的因素造成的损坏,应由买方承担。
第三款:当国家或拆迁单位出台关于此房屋可以办理产权的文件或政策时,卖方应积极配合买方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但不承担任何费用。在卖方取得产权证时,如因政府政策变化或其它原因导致卖方不能过户给买方时,卖方应协助买方过户给买方指定符合政策的第三方,如卖方迟延或不能履行此义务,应承担房款两倍的违约责任。
第四条:违约责任
第一款:买卖双方不得以由于房屋市场价格变动造成本合同的房屋升值或贬值终止此合同,如违约应承担房款两倍的违约责任。
第二款:买方在此合同签订时,已详知此房屋的产权性质,属自愿购买,如发生产权性质延迟改变、房屋 价格变化等问题,买方不得以上述理由终止此合同。
第三款:买方、卖方在本合同签字生效后,不得以任何理由废止此合同,否则视同买方、卖方违约。买方、卖方有权通过相关法律渠道申诉,并自违约之日起按每日5000 元(伍仟元整)向对方提出索赔。
第五条:卖方法定继承人一致同意此次房屋买卖交易,并且同意本协议所有条款,卖方继承人无此房屋的继承权和使用权。
第六条:卖方如果在房屋使用权没有变更到产权前去世,卖方的继承人,继承房屋后继续办理使用权变更产权,直至办下产权证无条件过户给买方或是买方指定的人,如不履行此项义务继承人愿意赔偿买方两倍购房款。
第七条:如果在房屋没有变更到买方名下,或是买方指定人名下,该房屋遇到拆迁,或是腾退及一切有可能得到赔偿款项,与卖方和卖方的继承人无关,卖方和继承人必须无条件配合买方办理一切事宜,直到拿到款项为止,如果不配合因此导致的所有损失都由卖方和继承人承担,自不配合之日起按每日5000 元(伍仟元整)向买方索赔。
第八条:卖方和继承人必须将该房产里所有的户口无条件迁走,如不迁走,每一个户口向买方缴纳100000元(壹拾万圆整)。
第九条: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
第十条:本合同自双方签字后,本合同生效。
第十一:本合同生效后,此房屋办理过户发生的任何费用与卖方无关,均由买方承担。
第八条:补充条款: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还迁房买卖合同范文3甲方(卖方): ,身份证号码:
乙方(买方): ,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就房屋买卖事项,经协商一致,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基础上,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达成以下合同条款以供双方遵守:
一、甲方自愿将坐落于上海市奉贤区 (拆迁号:沪奉 ),建筑面积 平方米,以及地下车库、阁楼( 平方米)附属设施停车位等的房产出卖给乙方,并将与所出卖该房产的相关的凭证交付给乙方,该房屋以下简称目标房产。
二、双方议定目标房产及附属建筑物总价款为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元整)。
三、甲乙双方确认乙方在 年 月 日支付定金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元整),该笔款项计入购房款。
四、乙方在 年 月 日向甲方支付其余房款人民 元(大写元整),甲方同时将房屋钥匙及相关证书、凭证交付乙方,目标房产同时转移给予乙方处分。
五、甲方保证该房产合法、权属清楚、有合法的所有权,能完全处分出售该房产,甲方保证无任何家庭成员等任何第三方向目标房产主张任何权益,如因甲方的原因给乙方造成损失,甲方赔偿乙方双倍购房款的违约金和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及目标房产的装修费用。甲方保证目标房产无任何担保,无抵押,无房产瑕疵,无人租住、使用,无户口迁入。
六、由于目标房产暂时无法办理房产过户等相关手续,因此特约定,在目标房产具备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时,甲方在两个月内无条件协助乙方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所产生的契税及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甲方之前办理的产证的费用由甲方自行承担。
七、乙方支付购房款后,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办理有关房产正常居住使用的相应手续,如:电话、水电、网络安装等等变为乙方名称,如客观原因无法办理,则不算甲方违约。
八、本合同签订后,如一方违反本合同条款,违约一方应向另一方支付双倍购房款的违约金;如甲方未协助乙方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则乙方可以起诉甲方履行义务,并甲方需赔偿乙方购房款双倍的违约金和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及目标房产的装修费用。
九、乙方在付清本合同约定的购房款后,如需要转让出售目标房产,甲方无条件配合;如目标房产遇到拆迁等相关变动,目标房产所涉及的一切经济补偿利益归乙方所有,甲方不享有任何利益,甲方有义务配合乙方办理相关手续。
十、目标房产出售后到办理过户产证期间,目标房产所产生的一切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十一、本协议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生效,如有纠纷,在目标房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败诉一方承担所有费用。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篇5
房屋登记实务中,因《房屋登记办法》的前后衔接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甚明确,对于部分特殊业务的登记是双方申请还是单方申请仍存有一定争议。本文拟从实务操作的角度,对几个常见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以供房屋登记从业同仁参考。
一、关于改制企业房产的登记
关于改制企业房产的登记,有转移登记和变更登记的不同理解。因为企业改制类型的多样性,片面理解为“转移登记”或者“变更登记”都是不妥的,同样决定单方申请还是双方申请也要区别不同的企业改制类型而区别对待。
企业改制的形式主要有成建制、承债式整体改制,被兼并,新设分立或者派生分立新的公司,歇业,破产,股权转让等。成建制、承债式整体改制,被兼并,新设分立的,原企业注销,新公司继受其权利义务,应当办理转移登记,同时由于原企业不复存在,可凭相关改制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工商部门注销证明等材料单方申请办理转移登记。派生分立,歇业等原企业继续存在的,如房产发生转移,应当由双方共同申请登记。企业破产的,破产终结前办理的登记,可由清算组与受让人共同申请登记;破产终结后单方申请办理登记的,应当持破产受理法院的相关法律文书。至于股权转让,属同一法人的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登记簿记载相关事项如公司名称等发生变化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登记簿记载相关事项没有变化的,则无需办理房屋登记。
二、关于夫妻离婚房产的转移登记
夫妻双方通过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离婚,生效法律文书明确房产归其中一方所有的,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由取得房产的一方单方申请即可。对于附有同时履行条件或者先履行其他义务条件的法律文书,则需要双方共同申请登记,或者根据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要求由一方单方申请登记。
夫妻双方通过婚姻登记机构协议离婚,在离婚协议中明确房产归一方所有的,其协议仅具有债权效力,在办理房产转移登记时,仍然需要双方共同申请。实践中,放弃房产的一方往往不愿意配合另一方办理登记申请,取得房产的一方也不能理解登记机构要求双方到场的规定,矛盾往往较为尖锐,登记机构的压力较大。作为登记机构,一方面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于另一方确实无法申请的,告知取得房产方可向人民法院,要求对方协助办理转移手续,登记机构将根据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转移登记。另一方面可以与婚姻登记机构加强沟通,做好提示工作。盐城市在与婚姻登记机构作了充分交流后,在离婚登记办理现场张贴了“友情提醒”,告知离婚当事人:一要及时办理房产的转移登记,转移登记须有双方共同申请;二是当事人可在离婚协议中进行委托,对于婚姻登记机构加盖鉴证章或者查档章的离婚协议中委托一方办理转移登记手续,登记机构予以认可。
三、关于注销、歇业企业房产的转移登记
实践中,一些人购买房产后长时间不办理转移登记,欲办理登记时原企业有的已经歇业,有的已经注销,无法配合办理转移登记。对于歇业企业或者营业执照已经吊销的企业,由于工商登记尚未注销,其法人主体资格仍然存在,应当与购房人共同申请转移登记。对于无法配合的,购房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讼,登记机构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办理相应登记。对于已注销的企业,购房人无法提讼,如相关手续齐全,可凭工商部门注销登记证明及相关材料单方申请登记,登记机构受理后最好再增加公告程序,以排除争议。
四、关于抵押权、地役权、预告登记的注销登记
《房屋登记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权利人应当申请抵押权注销登记”,对于地役权、预告登记的注销登记则没有相应规定。对照“权利人放弃房屋权利,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的规定,且并不影响对方及其他人的权利,笔者认为,抵押权人、地役权人(需役地方)、预告登记权利人可以单方申请注销相应的登记,当然,对于双方共同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的,登记机构也应当予以办理。
五、对生效法律文书的理解
《房屋登记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取得房屋权利”,可以由当事人双方申请。该法律文书应当是确权的判决(裁决)、裁定或者调解书,须在法律文书中明确某房产归何人所有。如果仅是确认双方合同效力的法律文书,则不能作为单方申请的依据。判决(裁决)一方协助另一方履行转移登记手续的法律文书,也不能作为单方申请的依据,还须有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方可由单方进行申请。
篇6
Q:陈律师,你好!
我有一个哥哥今年77岁,2009年他的独子和妻子相继离世,2009年7月后留下他孤苦一人。他自理能力较差,勉强能自己做点饭和菜。有时,他的儿媳或我们姐妹会送些做好的菜给他;有时,邻居会帮助他一下。
2002年,我哥哥把仅有的一居室房子(居住权)买成了产权房,当时为了以后免付遗产过户费,产权证上仅写了他儿子一人的名字。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现在房子成了我哥的心病。
我侄子的婚姻状况也不好,第一次婚姻由于不能生育离婚。第二次婚姻的妻子带有一个年幼的儿子,婚后住在女家。我哥的儿媳在帮助他一段时间后,大概在2011年4月提出要在产权证上写上她的名字,并把户口报进来。我哥忧心忡忡,几乎连门都不出。原本生活尚能自理的他一下子说自己不行了,求助我们姐妹,并告诉我们他想由儿媳照顾他,等他百年后,房产证再交给儿媳。我们把他的意思与他儿媳谈了一次,她不同意,表示不写上名字,就不帮助照顾我哥。从此他的儿媳就不来照顾他了。
我们姐妹商量轮流住在哥哥家照顾,但他儿媳经常电话骚扰他,说要打官司。这样我哥哥就有些精神不正常了,经医生诊断是抑郁症,用了些药。我们也一直照顾他,但是抑郁的他不肯出门。最近他腿部疼痛,找他儿媳,儿媳说送他去养老院。我们想把我哥的工资卡给她去办理,但她不要工资卡,要房产证,要在房产证上写上名字,再帮我哥办送养老院的手续。
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律师能帮我们分析一下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吗?不胜感谢!
求助人 张女士
A:张女士,你好!
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问题,早在1996年我国就专门出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且明确规定,国家保护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就张女士所说的情况而言,因为财产的问题,媳妇和公公之间陷入了长期的僵持中,公公也因此无法安心养老,从情感、道德等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近年来,因财产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已屡见不鲜,其中影响到老年人养老、夫妻婚姻以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的也不在少数。而在房价高昂的背景下,房产常常成为财产矛盾的激发点。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家庭矛盾呢?
古语有“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之说,意思是法律能够确定物品的名分,从而止息纷争。商鞅曾用故事生动地解释“定分止争”:一只野兔在田野上跑,后面很多人追着想抓住它。但是市场上很多的兔子却没有人去抢着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面的兔子权属没有定,而其他的兔子已经有了归属。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矛盾的产生也是因为家庭成员不懂法律,又缺少沟通,从而产生罅隙。此纠纷中也是如此。公公认为现在居住的一居室的房子是由自己原有的居住权房购买为产权房的,虽然房产证上写的是儿子的名字,但仍然属于自己所有,并且认为掌握着房产证就控制着房屋的产权,而如果将媳妇的户口迁入就将直接意味着媳妇对房屋产生权利。
不仅仅此纠纷中的公公是这样认为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而实际上这种想法并没有法律依据。
首先,对目前公公居住的一居室房屋的所有权,根据《物权法》的规定,除非另有约定,是以房产证上登记的权利人为所有人的。也就是说,如果公公和儿子之间没有约定,房屋虽登记在儿子名下,但房屋的实际权利人为公公,那么这套房屋的所有权人就应该是儿子而不应该是公公。
其次,儿子去世后,如果儿子没有留下遗嘱,那么这套房屋中属于儿子的部分将作为儿子的遗产,由儿子的继承人予以继承,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如果这套房屋购买时,也就是2002年,儿子与媳妇(现在的)已经结婚,又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购房的出资者不是儿子,那么媳妇将作为该套房屋的共有权人,首先得以分得该房屋一半的产权,另外一半的产权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当然,如果购买该房屋时儿子尚未结婚或者有证据证明购房出资人是公公或老伴,那么该房屋将作为儿子的个人财产,全部由儿子的继承人予以继承。但是,不论如何,本案中,公公和媳妇都是房屋的继承人,都享有该房屋的部分产权。所以,公公坚持要等自己百年之后再将“房产证”交给媳妇“加”上媳妇的名字的观点在法律上来说是错误的。
但是,对媳妇而言,即便其名字得以“写”在房产证上,也不意味着她可以随意地处置该房屋,更不意味着她可以独占该房屋。原因在于;首先,公公也享有该房屋的部分产权,其次,即便诉至法院,法院也必将顾及到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并尽力地保障老年人的居住权。
所以,公公实际上并不必对媳妇要求“加”名字而如此忧心忡忡,因为如果法律规定媳妇在该房屋中享有产权,媳妇要求成为房屋产权人之一是必定可以实现的。而公公仅仅控制着房屋产权证并不能达到阻止媳妇要求加名字的目的。对媳妇要求迁入户口的问题,首先要基于目前的户籍政策来确定是否可以迁入;反之,如果媳妇对房屋没有产权,即便户口迁入,也不意味着对房屋享有任何权利。
篇7
二、房屋租赁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该房屋仅作为住房使用。
三、乙方承租廉租住房,需向甲方缴纳租赁保证金元(大写:),待退出房屋时退还乙方(不计利息)。
四、房屋租金为:¥3.元/月平方米。年租金合计元/年(人民币大写:仟佰拾元角分)。租金按月结算。
房屋租金由甲方根据《大黄山豫新公司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确定。根据租赁房屋的结构系数、楼层系数、配套系数等进行租金调整。
五、租赁期间,乙方除交纳租金外,还需自行承担水费、电费、取暖费、电视收视费等相关费用,如未按时交纳相关费用而被有关部门处罚的,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六、租赁期满,甲方有权利收回出租房屋,乙方应如期交还。乙方必须在租赁期满1个月之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向甲方如实报告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甲方会同相关部门对其申报情况进行复核并公示。经复核仍符合廉租住房规定条件,乙方提出续租的,签订续租合同;经复核不再符合廉租住房规定条件或乙方未提出续租的,甲方收回其承租的廉租住房。
七、本协议作为乙方取得房屋使用的凭证。甲、乙双方均有遵守国家房产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义务。
八、廉租住房只有承租权,没有继承权。如乙方已不符合廉租住房承租条件的,甲方依法按规定收回房屋,终止协议。
九、租赁期内,甲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一)甲方有权对乙方承租廉租住房的资格进行检查,有权对乙方使用房屋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廉租住房承租条件、违反房屋使用规定者,有权终止租赁协议,收回房屋。
(二)国家、省、市及企业对廉租住房政策调整,甲方可根据规定要求乙方提供相关的资料、文件等。
(三)国家、省、市及企业对廉租住房政策调整,颁布与廉租住房有关的政策规定,甲方应当及时告知乙方。
(四)甲方为便于房屋功能的使用,可能对房屋及所属设施进行改造,乙方应积极协助配合。
十、租赁期内,乙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一)乙方享有国家规定的给予符合廉租住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和各项优惠政策的权利,保证其承租资格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服从甲方的相关检查,如实报告家庭人口、收入、住房等情况。
(二)按期交纳房屋租金及相关费用,不得拖欠、拒交。
(三)遵守物业管理规定并配合劳动服务公司的正常工作,按期交纳应自行承担的相关费用。
(四)乙方应正确使用其所承租的房屋及设施、设备。不得将杂物倒入下水道和卫生间,避免堵塞管道;造成堵塞或设备设施损坏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不得在墙上和屋顶及其他地方另改烟道;墙面不得蹬踏;不得改变楼梯间、过道、走廊、门道等公用场所的设施,承租人之间应当本着互谅互让、维护公共利益和合理使用的原则,屋面楼梯间、过道、走廊、及室外不得堆放任何物品,保持公共场所安全畅通;楼道空间和阳台不准乱堆乱放;不得在屋内存放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物品等。如因使用不当或人为原因造成房屋及设施损坏的,乙方应立即负责修复并承担经济赔偿,造成的后果由乙方承担责任,如在租期内违反上述规定三次以上(含三次者),甲方有权解除协议,收回房屋。
(五)房屋需要腾出维修时,乙方应服从甲方安排,按期迁出,若拖延不迁,发生的安全事故和一切损失,由乙方负责。
(六)乙方不得改变房屋及设施、设备状况,如果改变应立即恢复原状,造成房屋及设施、设备损坏的,应承担经济赔偿。(七)乙方不得对房屋进行装修,乙方擅自装修对房屋及邻里造成损害的,应承担全部责任。交还房屋时甲方对乙方装修费用不予赔偿。
(八)乙方不得转租、转借或私自互换承租房屋,不得违反廉租住房使用规定及进行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九)房屋租赁期满或其他原因收回房屋时,乙方应将承租房屋及设施、设备交还甲方,同时交清房屋租金和其他各项费用。交还房屋时应当保持房屋及设施、设备的完好状态,不得留存物品或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对未经同意留存的物品,甲方有权处置。拒不交还房屋的,甲方有权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乙方应当履行团结互助、创建和谐社区的义务。
十一、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协议,收回出租的房屋,追缴欠租:
(一)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的;
(二)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师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三)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城镇居民住房困难标准的;
(四)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
(五)将租住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或擅自互换的;
(六)房屋闲置三个月以上的;
(七)擅自拆改变动房屋结构、改变房屋状况的;
(八)损坏承租房屋及设施、设备,不予修复或不予赔偿的;
(九)利用承租房屋存放危险物品或进行违法活动的;
(十)逾期未交纳按约定应当由乙方交纳的各项费用,已经给甲方造成严重损害的;
(十一)拖欠房租累计六个月以上;
(十二)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及迁移者。
十二、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本协议的各项条款规定,如违约,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本协议下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或申请调解;协商或调解解决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三、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本协议不能继续履行或造成的损失,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十四、本协议一式叁份,甲方贰份,乙方一份,自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新疆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乙方:
法人代表:身份证号:
篇8
关键词:空心村;法律问题;解决办法
一、“空心村”的具体含义
本文所指“空心村”是农村规划建设意义上的“空心村”,具体指在农民新建住宅的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农村居民点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空心村”的存在造成了有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农村社区落后面貌的改善,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空心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
(一)立法滞后
1.人权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是对何为“一户”并未明确规定。在很多农村地区,通常认为有几个儿子就是几户,而不管儿子是否达到法定婚龄等因素,这样就浪费了大量建房指标,使真正需要宅基地的用户无法申请到宅基地。而且法律也忽视了“三世同堂”及“四世同堂”和“一人家庭”的情况。
2.继承问题
《中华人民土地管理法》并未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也未将其列入遗产范围,但是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2008年7月8日 国土资发[2008]146号)和《土地登记办法》(2007年12月30日 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中都表示宅基地可以继承,而我国物权法规定了“地随房走”的原则,公民继承了房屋,宅基的使用权也就随着房屋转移给新的所有人,但是宅基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因此当下我们不能称这种现象为“继承”,只能称之为是执行具体行政法规的结果,这未免有些“掩耳盗铃”,而且在这个问题上立法的不统一,使得法律难以执行。承认宅基地继承的的部门规章对继承的年限也未作规定,如果通过继承,一户可以永续拥有“两处”以上宅基地,将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3.宅基地的流转问题
农村宅基地的性质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按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民对自己依法获得的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转让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这样就限制了宅基地的流转。但是对农村宅基地上建成的住宅是否可以转让,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但也没有明确的允许转让的规定。随着房屋买卖的出现,宅基地的流转不可避免,但这些宅基地的转让行为并不受现行法律法规的保护,属于私下流转。双方一旦产生矛盾和纠纷,法院只能要求双方自行协商解决,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这种“暗箱操作”,随意定价的行为会使本来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收益严重流失。
(二)“违宪”行为的恶果
我国宪法第111条的规定为村民委员会的建立,实行村民自治,及村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宪法保障。但现实中,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出现大量的贿选、胁迫选举的行为导致了村民不可能选出最能保护自己权益的村委会成员,这是在“空心村”治理过程中公民宅基地使用权被侵犯的最重要原因。这种“违宪”行为的恶果主要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村干部藐视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称自己依据的一些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及一些村规民约为“小法律”。殊不知有些“小法律”是与上位法严重抵触的。村委会成员依据“小法律”在实践中违法审批,对具有“无偿性”的宅基地违法征收高额费用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造成农民维权意识不强,“空心村”治理中村委会违法现象出现几率增高。另外,由于农民不了解政策法规,不配合村委会工作,使“空心村”治理步履维艰。
四、解决方法
(一)完善立法
随着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农村的法律体系已逐步完善,但某些方面的法律真空依然存在。针对“空心村”治理中出现的立法滞后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对“一户一宅”制度衡平改进,明确规定何为“一户”,并且要考虑到“三世同堂”及“四世同堂”的特殊情况(因为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已经大量出现);二、对宅基地继承问题要用更高效力层次的统一的法律来规定,并且对继承的年限要做出合理规定,避免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三、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法律应当予以认可。但是由于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性质,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之间自由流转,但是如果按市场价转让应当向集体补交相应地价。另外,根据“一户一宅”的规定,如果房屋转让后,无房屋住者,应不能再申请宅基地,只能以转让、出租的方法取得宅基地;凡未行使宅基地申请权的,即原来是依继承、转让、出租取得宅基地者,转让房屋后无房居住者,如果再申请宅基地的,因为是初次申请,应予批准。
(二)严格按宪法精神办事,严格遵守上位法
在村委会选举中要严格遵循宪法精神,并且要按《村委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公开、民主选举,为“空心村”治理提供机制保障;村委会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上位法,依法办事,做到村务公开,保证民主监督。
(三)加强普法,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首先要公开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个别地区因害怕群众闹事而实行“愚民”政策的做法应当彻底予以抛弃;其次要扩大宣传途径,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用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方式铺平农村普法之路。
实现农村法制化的道路漫长而艰辛,“空心村”治理中的法律问题之解决也不会一帆风顺,毕竟半个多世纪以来积累而成的问题是决非一朝夕可以解决的。但是相信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经过我们的探索与努力,“空心村”治理之船也将顺利航行至人们期望的地点。
参考文献:
[1]张昭.关于河北省空心村治理的理论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4)
[2]赵之岚。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初探[J]农村经济。2001(01)
作者简介:
篇9
您好!我叔叔50多岁,一辈子光棍一人,身体一直很好,可以照顾自己。但是几个月前,他因车祸而死亡,我作为他侄子,又是他唯一的亲人,就把他的后事办了。前几天,我把村里他那两间破房子扒了,打算在我叔的宅基地上建一处新房,可镇土地所等有关单位出面阻止我建房,我说这是俺叔的老宅子,我有继承权,可他们说农村宅基地不可以继承。请问,他们说的对吗?
胶州 王广生
王广生:
您好!你所提及的宅基地继承实际上是指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可是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不是一般的“财产”,而是“特殊的财产”。首先因为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它必须因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而取得,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失去而失去,不产生在不同农民个体之间的流转,即不可以继承。第二,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要是为了保障每户农民的居住需求,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如果允许继承,将导致宅基地无限扩大,违背了土地管理法关于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有关规定。据此,农村宅基地不能算作遗产,故不可以继承。但是,存在特殊情况,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人对宅基地上所造房屋的继承将会导致其对宅基地的继承。而你已经扒掉了你叔叔的旧房子,因此,你不能对其宅基地进行继承。
房产赠给妻子未过户,
离婚时可撤销赠与吗
律师:
您好!2007年6月,我与女友登记结婚。婚后,我们住进了我父母买给我的商品房内,该房产是2002年我父母出钱,以按揭贷款的方式在市内购买的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商品房,按揭一直是我父母在还。婚后我俩签订了一份协议,内容是:该房产变更为夫妻共同财产,还约定,如果一方违背了夫妻双方忠实义务导致双方离婚,该方就不再享有房屋所有权。但我俩的感情并未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前不久妻子向法院离婚,要求该房产归她所有。请问,这套房产一直都登记在我的名下,没有办理过户,我是否可以撤销当年与妻子的赠与协议?
烟台 李鑫
李鑫:
您好!依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该房产是你父母出资并由父母按揭还款,且登记在你个人名下,应当认定为你的个人婚前财产。你与妻子签订的这份协议的内容是将房产的一半赠送给了自己的妻子,该协议的性质是赠与合同,但是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因为你们没有办理过户手续,作为房产所有人你可以随时撤销赠与。在实际生活中,有关婚姻家庭内部事宜的协议,往往会涉及财产权属条款,而赠与合同又往往在有亲密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签订。但合同法中没有就夫妻间的赠与问题特别规定,因此,类似协议的签订、生效、撤销、变更等,仍然适用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合同期不得怀孕”
属无效条款吗
律师:
您好!我朋友是位准妈妈,已经怀孕4个多月。几天前,她所工作的宾馆却告知她,要与她解除劳动合同。我朋友找到宾馆负责人,对方却拿出劳动合同,指出上面写到:“双方自愿签订合同,员工在合同期内不得怀孕,否则宾馆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负责人告诉我朋友,她违反了合同期内不得怀孕的规定,因此被解雇。我朋友很无奈,想问一下律师,合同里的该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吗?
枣庄 张娜
张娜:
您好!宾馆与你朋友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合同期内不得怀孕”的条款,虽然说在签订合同时双方是自愿的,但这一条款客观上限制了你朋友的生育权,违反了我国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本案中,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了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因此合同无效,对你朋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宾馆不能基于此条款解除与你朋友的劳动合同。
小学生就餐被烫伤
饭店未尽注意义务应担责吗
律师:
您好!去年我们村小学组织六年级一批书法较好的学生到周围几个村子义务给村民写春联,中午村干部安排老师和学生到一家小饭店吃饭。吃饭期间,学生小波在卫生间门口被上楼送菜的饭店服务员碰上,烫伤了脖子,被送到医院治疗,住院35天。其间饭店仅给付了小波部分医药费而拒绝支付其他费用。现在小波父母欲将饭店店主告上法庭,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其给付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赔偿金、后续治疗费合计20016元。请问律师,饭店应当承担责任吗?
菏泽 赵芳
赵芳:
篇10
【分析】
本案存在3个法律关系:一是人民法院对王某宣告死亡和王某、何某的婚姻解除;二是王某被宣告死亡之后对王某遗产的处理;三是王某重新出现之后对王某财产和婚姻的恢复。
首先,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23条的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本案中王某从2005年至2009年杳无音讯,已满4年时间,完全符合被宣告死亡的条件。另外,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规定,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有: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何某作为王某的配偶,有权在王某下落不明满4年后,申请宣告王某死亡。法律上的宣告死亡类似于自然死亡的法律效力,不但包括财产关系,而且包括人身关系。所以,何某和其孩子也就继承了王某的财产,同时何某和王某的婚姻关系也归于消灭。何某带孩子于2010年再婚是合法的。
- 上一篇:控制成本的方法
- 下一篇:餐饮业风险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