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大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大全

篇1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课程;新模式

基本乐理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理论课,是系统传授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与视唱练耳、和声、作曲、曲式分析等课程密不可分,对学生系统的音乐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在基本乐理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环节的联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对象的区分,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音乐乐理的基本能力,音乐乐理的学习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我们自始至终地力求达到两个方面完美结合:一是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乐理知识传授获得最好的效果。二是需要解决如何去激发学生喜欢学习,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因此,就如何创新基本乐理教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注重内在联系

基本乐理知识包括记谱法、节奏节拍、乐音体系、调及调的五度循环、音程、和弦、调式及调式变音、转调和移调、旋律等方面。视唱练耳的学习包括三个升、降号内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和声及旋律小调、多声部等各种曲调的视唱,各种音程及和弦的听辨与单声部、多声部旋律的听写、基本节奏与节拍的练习。

学习乐理就好比打地基,基础打得越深就越牢固,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比如学习变化音级之前,必须搞懂什么是基本音级;要学习调式中的和弦,必须先掌握有关调式和和弦的知识,否则无法学习。基础知识越牢固,后面的学习就会更加顺利,否则学生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再如“不稳定音程与和弦的解决”、“调、调式、调性等概念的区别”、“如何判别旋律的调性”等都是令许多学生感到学起来吃力的问题,那么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问题,避免不积极的教学因素,就只有注重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不断巩固“新旧”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基本乐理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结合

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它主要给音乐学习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知识的科目。视唱练耳课也一直作为音乐基础课而存在着,包括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三个环节。在听觉分析、听写环节中注重音响的听觉辨认,这种对音响效果的听辨,又离不开基本乐理的理论指导。

笔者在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中,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其目的是使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相结合,使教学效果更理想。

在基本乐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乐音体系章节有音的分组这个内容,在基本乐理课上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写出各音的音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会做题是基本乐理教学的初步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让学生将键盘图与音名一一对应起来,让音名与在五线谱上的记谱位置一一对应起来,在结合视唱练耳听写环节中的旋律音程听写,让学生将音名、五线谱的记谱位置、音色三者联系起来。旋律音程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在基本乐理教学中,音的分组中融入音色这个内容,无疑给视唱练耳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视唱练耳课中,听写环节中少不了音程的具体音听写。对于听觉能力较好地学生来讲,可以借助基本乐理课中学到的音程的名称或者说是音程的性质来检查自己所写的具体音准确与否。对于听觉能力一般的或者听觉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可以借助老师在听写环节中所讲到的方法,先写出和声音程的低音,然后借助音程的性质,结合基本乐理课的内容,就能很快地判断出冠音的唱名。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基本乐理基础要好,而且对音程这部分内容应该相当熟练。否则,在有限的听写遍数内完成上面的工作是很难的。

总之,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它们二者的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理性上感性上全面认识音乐、理解音乐。

三、基本乐理教学对象应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音乐类学生乐理基础知识不均衡也是制约基本乐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类学生在进校之前,绝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音乐知识,有的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有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甚至有的只是参加了考前辅导,因此,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明显不同。基本乐理教学中必须关注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差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应强化基本概念的认知,甚至要采取个别辅导来强化其乐理知识;对于音乐基础知识较好的,主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力求使学生的基本功达成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其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

在教材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第一,对于基本乐理课上的概念以及定义,在语言的组织上要精练,用词要准确,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第二,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完音程后再去学习三和弦和七和弦。学懂了和弦,后面调式的内容就有一定的基础了。第三,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律学、中古调式等等就可以按照学生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办法,因为这些内容完全是根据学生专业需要来安排授课内容。作曲系、音乐学系等专业就可以当作重点来讲授;表演系的学生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当作了解性内容了。

参考文献:

[1]莫祎. 李重光版《音乐理论基础》与童忠良版《基本乐理教程》比较分析[J]. 大舞台 2010 年 03 期

[2]童忠良,胡丽玲编著.乐理大全.[M].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杨佩琦(1991.12~),女,汉,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2级本科学生,专业:声乐表演。

篇2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 研究生 模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5-02

现阶段,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同对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1][2]其工程目标在于: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命周期缩短50%,不良率降低50%。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方针之一,“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其扶持政策之一。面对当前社会与国家的需要,培养出社会与国家所需要的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的重任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到了各大高校的肩上。虽然目前各大高校为响应时代的号召及社会的需要,开设了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但观其模式及现状,不难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第一,缺乏高端融合型的培养人才,很难符合当前制造业所需的能将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通的需求。第二,师资配置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第三,产学研模式的水土不服,企业与研究单位仍需进一步加强解决现阶段双方在合作层面出现的问题。为此,文章结合社会需求,针对现阶段面对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若干建议。

一、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

智能制造从其组成来看可包含一“大”一“小”两个概念。“大”指的是智能制造系统,“小”指的是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智能系统”,智能制造的基础则是智能技术。[3]智能制造专业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的规格要求:知识规格要求、能力规格要求、素质规格要求。[4]

从知识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首先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智能制造是高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产物,由于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培养在中国也处于刚起步阶段,其本科多来源于机械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等相关专业,对各学科之间的相关基础知识有待补充以形成面向智能制造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其次,智能制造是在传统制造业上进行的一次信息化升级,对于各学科的学生来说需要拥有适应量化的深入融合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制造业实际生产需要。

从能力规格上来看,研究生应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多重理论,轻实践,但智能制造的发展不论是从技术上来说还是从系统上来说,都离不开人的实践。脱离了实践检验的理论最终也难以产生知识价值的体现。其次,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任何国家都再难以独自“闭门造车”,智能制造的高度是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该方向的研究生还需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与工程领导能力以适应日后国际化交流合作的需要。

从素质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需要具备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源泉,也是具体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智能制造中更是附加值最高的体现。爱国敬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是当今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良好的质量、安全与服务意识将更好地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二、学科能力建设

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可以从智能制造的始端、智能制造的过程、智能制造的管理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四个方向着手进行学科能力建设。

第一,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软件与工具的研发能力的人才,从智能制造始端推进,让研发设计为智能制造提供有力保证。智能制造系统(IMS)是基于各项智能制造技术(IMT)集成发展的系统。与智能制造系统相关的智能化软件及工具也是当今各工业国家所研究的重点。智能制造系统(IMS)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系统,这样的发展伴随着智能制造技术(IMT)的前进而前进的,具备智能化软件和工具的研发能力,将为智能制造系统的产品升级换代起到驱动作用。学校及科研单位在此方面,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开设相关的课程,联系工程应用给予研究生实践机会。

第二,培养具备一定的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推进。现阶段一个完整的IMS系统由各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组成,而智能制造的综合应用也是在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的实践应用后进行有机的整合。研究生应将现阶段取得的理论结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以便对现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反馈校正更新,进而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学校及科研单位,应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或在政府的协调下,帮助企业进行升级换代,在导师的带领下,让该方向的研究生主动实践,以提高这方面给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中对生产进行控制。IMS系统是多个子单元集合,对于不同子单元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是保证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的核心。该方向的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及相应的研发能力,使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与制造企业生产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拥有智能化控制的功能。学校及科研单位针对工科专业的学生,应开设相应的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理论基础。

三、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体系的交叉、基于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以及未知领域的开拓。纵观智能制造的发展可知,智能制造源自传统制造业中的信息化应用,因而在智能制造中的创新力主要还应来源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

第一,创新能力源自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形式大致可分为: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六个方面。

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首先应开设基础知识,保障该方向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融合能力,作为储备知识为创新提供保障。智能制造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整体,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受专业素质所限,对于相关的知识领域缺少必备的知识储备,难以达到智能制造业中对高度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故此,学校在这一方面应给与其必要的指导及训练。其次,鉴于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宽广,而学生在其培养期内的时间有限,导师应尽早帮助学生明确在读期间的研究方向并予以相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作为学生,应结合导师指导,储备并巩固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自己所在领域的知识,同时通过论文、学术报告、行业论坛等多种形式了解行业动态,结合校企实践,进行科研创新。

第二,创新能力源自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

根据智能控制“智能增加精度降低”的原则,以知识集成、通讯、协调等为例的高层控制目标,层次越高、智能化及其对应的制造精度也就越低;反之,智能系统所处的层次越低,对制造精度、反应速度以及信息处理的时间要求也就越高,其智能的难度也就越大。[5]因此,智能制造的创新能力可源自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中低层探索。与之相关的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相关方面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可围绕着这个方向进行。学校与企业之间可联合进行相关项目的攻关创新,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可为该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机会、掌握行业动态、了解智能制造相关方面的相关进展,从而为其创新能力提供帮助。

四、师资能力培养

机器的智能是人赋予的,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只有人与机器有机高度结合。才能实现制造过程的真正智能化。从耗散结构理论和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要让机器具有较高的智能行为,那么,首先是依靠人来向系统引入负殇流,即通过人工移植必要的基本知识,使系统具备主动学习和积累新知识的基础和能力,然后进行自我主动学习、积累与拓展。[6]师资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建设与智能制造领域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导师的培养,特有如下建议:

第一:校企联培,挂职实践,积极参与到智能制造的实际构建中,提高导师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或科研单位应积极安排导师参与到企业智能制造的构建之中,我国的智能制造一定程度上在核心关键技术和问题上还长期依赖于国外的引进和套用,缺少属于自己的专家人才与关键技术,企业在遇到技术难题或项目难关时也应该积极与学校或科研单位的相关导师取的联系,理论结合实践性的探索智能制造在实践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这不仅丰富了当今以青年导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因技术依赖等问题而产生的高额开销。

第二: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要努力提高导师双语教学的能力与教育研究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紧跟美国在工业化、德国工业4.0等提出。在智能制造这一方向,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内容及知识需要向国外借鉴。在培育这一方向的研究生人才时,导师应加强自身的双语教学能力。一方面,学校或科研机构要加强对青年导师在基础英语方面的培训与提高,借此来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另外也要注重他们对专业英语的培训以及应用。做到能读懂掌握专业范围内的文献资料、把握专业国际趋势,提升教学与国际同步的能力。

五、结论

面向智能制造研究生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了解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应包含知识规格、能力规格以及素质规格三个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如果结合智能制造创新力的本源除法,可以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两方面去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伴随着导师队伍逐渐年轻化,青年导师渐渐占据了导师的主体,因此,在青年导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语能力建设以及教学工作建设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改革。

参考文献:

[1]Weiming Shen,An updated review:Applications of agent-based system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0(2006)415-431

[2]《中国制造2025》.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

[3]严英仕,杨爱民.智能制造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结.2014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全.2014

[4]靳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3

[5]李圣怡,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5.6

[6]姚赐凡,陈统坚.新技术革命与智能制造技术.中国机械工程.1997.7

基金支持: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SOA和物联网技术的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2BAF12B14)

2.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移动互联网流媒体实时交互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编号: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19)

篇3

关键词: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编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68-02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是大学基于现实状态对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所进行的设想,是对大学发展的整体的、系统的设计[1]。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则是指把这种设想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行为和过程。谈到发展规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规划编制的结果——它的文本形式,但对整个编制过程却较少关注,在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也是非常有限的。笔者试图对此做一探讨,以期进一步加深对规划编制过程的了解,从而推动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战略规划编制的意义

第一,战略规划的编制,是将大学发展的战略思维转变为规划文本的过程,也是实现大学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我们知道,战略和规划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战略是对大学发展的一种谋划,指明的是大学发展的路径;规划则是根据这种谋划,对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部署和安排,涉及战略目标的细化、战略重点的论证、资源的分配及保障措施的确定等,并最终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战略和规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完善的发展战略规划,没有战略的规划只能是一般的日常工作计划,没有规划的战略往往会因为缺乏实施步骤而成为空中楼阁。

第二,战略规划的编制过程,是大学区分、界定实际问题和协调各种矛盾的过程[1]。现在的大学是一个融行政、学术于一体的复杂的社会组织,其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面对很多实际问题和矛盾。在一个有限的战略周期内,大学能够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对战略规划进行编制时,必须依据这些问题的性质对其加以区别对待,协调解决。如对于那些受大环境限制、大学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和不紧迫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或在时机成熟时再来考虑,大学首先要应对的是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且大学自身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大学中长期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各部门的权限、重点学科的设置、某类资源的分配等,在不同阶段其对于战略实现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大学在战略编制的过程中务必明确其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力争做到无差错,无遗漏,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为战略规划的操作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战略规划的编制过程,应成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的过程。大学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分布在各个部门、学院、年级和社团之中,不同群体成员由于在经历、职责、任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事物认识的角度和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大学发展战略提出之初,往往很难得到所有组织成员的一致认同,这对于大学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规划人员会以多种方式进行宣讲动员,向各类群体成员解惑答疑、征询意见。上述这一系列活动可以使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意图得到广泛的宣传,让人们有所了解,而且可以让每一个持不同看法的人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观点,充分尊重了所有成员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

二、战略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战略规划编制的认识不到位

在国外,制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通常是大学在组织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为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自觉应对行为。但在国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高校存在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各种规划或计划都是为应对领导视察工作而炮制的“应景”之作,战略规划也不例外。我国最初制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这一要求,也是由行政管理部门领导提出来的,而非大学本身战略意识自我觉醒的结果。由此,很多大学把战略规划等同于一般规划或工作计划,认为没有必要去研究“战略规划”为何物,按以往惯例当做行政任务来完成就可以了。因而常见的规划编制工作,就是组织一些文字功底比较好的工作人员,按照领导的安排,凭借长期练就的闭门造车的功夫,“编撰”出文采飞扬的规划文本,而且满纸皆是领导的指示,很难被广大组织成员所认同。对于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的意图,在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规划并不仅仅是领导个人的规划,不能只反映校长的办学思想,它还应当体现大学发展的整体要求,应是全体师生员工关于大学发展意愿的集中体现[3]。

2.编制程序不规范,编制过程缺乏理性

编制程序不规范的问题,是大学编制战略规划过程中常见的技术性问题。如有的大学在对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时,由于对宏观环境的剖析不够深入,因而难以正确判断发展所面临的外部形势,不利于规避风险和把握机遇;由于对竞争对手的实力分析不够具体,无法明确与其他大学的真正差距所在,导致对自身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认识的模糊[4]。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编制普遍缺乏必要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难以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方案[5],规划的作用难以发挥,价值难以体现,导致确定的战略规划目标无法实现,更遑论促进大学的发展了。

3.在价值取向上,只注重外延扩充和数量增长,忽视了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在确定战略规划目标时,往往只重视数量的增加,强调发展上的“高大全”——层次高、规模大、学科全,对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较少提及。因而在规划文本中,目之所及的皆是各种数据、指标和“质量”信息的影踪。这种“数字化”的编制取向把物质范畴的建设放到首位,把精神范畴的构筑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上,体现的是现代大学办学中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想。这样,大学在发展中就会以外部形象工程为重,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发展。我们应重视大学的实体化建设,但这肯定不是大学发展的全部内容。现代大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大学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如果规划的编制过程缺少这种和谐的大学发展观做指导,各部分内容不能依其性质和价值受到应有的重视,势必会阻碍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

三、对战略规划编制的建议

1.组建适合的编制团队

编制团队的组建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大学自己组织团队,独立进行规划编制;二是聘请校外人员,委托专业团队编制规划;三是由本校人员和校外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编制团队,合作完成[2]。我国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团队的组建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也有少数学校完全“外包”给专业团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认为最佳的方式是第三种。因为如果由大学自己组建编制团队,则成员都来自本校各职能部门或院系,作为本校工作人员,虽然他们对学校组织的内部情况比较熟悉,对领导层的态度和意图也比较清晰,对自己的“家底”了解的更透彻,能更好地协调各群体间的利益诉求和各种矛盾冲突,但由于受人员来源范围所限,团队成员的专业化程度可能不会很高,编制技术和水平有限,而且因为都是“自己人”,难免会受到各种矛盾关系的制约,因而规划编制的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把规划编制完全交给校外专业团队来做,有利的一面是这些专业人员具有较深厚的战略规划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的规划编制技术,因而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上会有一定的保障,而且因为他们是来自校外的“局外人”,不隶属于学校的任何一个部门,与各方面都不存在利益冲突,能够超越部门利益,从全局出发权衡利弊,站在整体发展的高度思考大学的未来发展问题。但是,专业团队同样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深刻透彻地了解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难以全面认识大学内部的各种学术传统,结果可能会出现专业水准很高的规划文本难以实施的情况。而由第三种方式组建的团队,其包括了校内、校外两方面的人员,它有助于优势互补——既能保证深入了解校情,又有充足的专业力量;既保证了规划编制的专业性,又减少了其中的干扰因素。

2.遵循必要的程序和专业的规范要求

首先是对规划编制人员进行培训。规划的编制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同各个部门、学院与各类群体联系、沟通,所以在规划编制团队中,既要有具备理论基础和编制技术的专业人员,也要有协调能力较强的保障人员。但无论是不是专业人员,也不管成员之前是否从事过编制工作,当团队承担了一个新的战略规划编制任务时,所有成员就都有了一个新的角色,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以便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其次是采集信息,开展调查研究。规划编制需要搜集各种信息、资料,包括学校的发展历史、档案资料、现在的物理信息以及学校的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获得足够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规划人员需要运用专业技术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相关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之后要写出校情研究报告,对大学发展具备的条件、面临的形势、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说明。

第三是起草规划大纲,形成规划文本。规划人员应在“校情研究”的基础上,与学校管理层进行深入的沟通,根据既定的战略目标起草规划大纲,对大学的发展提出初步的设想及实施方案,并呈报学校决策层及各部门征求意见。然后再根据修改后的规划大纲,着手对规划文本进行起草,对其中的各项事宜做出进一步的部署。

3.规划的编制要注重全员参与

前面已谈到,规划的编制必须要重视学校领导层的办学思路和意图,因为他们是组织的管理者,整个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他们的领导和推动。但是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不是某个领导的,也不是一部分人或少数人的,而是所有组织成员的。因此,除了要重视领导层的意志外,规划的编制还要考虑全体师生员工的意愿。只有让全体成员参与进来, 将领导层的意志与他们的愿望结合起来, 才能使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既有认识高度,又有群众基础,才能得到广大组织成员的认同和支持。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都能参与其中,通过访谈、座谈会、汇报会、报告会等多种途径,让所有成员对正在制订的学校发展战略规划都能有所了解,让大家一起思考,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尤其要重视来自学生的信息,应多倾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发表观点,对学校发展提出看法,表达他们的期望,这些意见对于学校改革与发展极具启发作用。

4.规划的编制要与规划实施结合起来

为了确保战略规划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大学通常会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 运用专业的方法来推进规划实施工作的开展,但这需要两方面的前提条件。一是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因为规划的执行者多数都是普通工作人员,而不是专业规划人员,所以规划文本的编制不但要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还要力求语句简洁明了,内容清晰易懂,不用深奥的专业术语,问题的分析要深入浅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规划文本的误读。二是要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这同样需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去构筑。如在采集信息时,规划人员要与各类群体甚至个人的沟通,这一过程可以让群体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学校的战略发展是紧密相联的,自身的工作价值与学校的未来是密切相关的,这种责任意识非常有利于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 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J]. 教育研究,2010(8).

[2]别敦荣.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订与实施——青岛大学案例 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3]叶世满,冒澄. 研究型大学发展规划制订过程中的中观环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