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教育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小学科学教学;创新与实践
小学科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工具性,创新和实践对学生发展脑力和动手能力已成为教学的关键。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为目标,小学科学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不是盲目或是随意选择的,小学科学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小学科学教学课程的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开放式”的教学观念的创新和实践
小学科学教育创新与实践需要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觉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空间,开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体现教学的时代信息,时空的拓展变换,为学生创建一个多样的,多变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在《奇妙的指纹》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呢?教师可以每人发一块橡皮泥,颜色让学生自己选择,让学生分别用把这块橡皮泥捏成自己手的样子,看谁捏的最像,交给老师。学生学起来就会当做一个游戏。捏完后,学生交上来后,让学生自己区分哪个是自己的,如何区分,从个人引出“指纹”:“为什么会有指纹?”“为什么指纹都不一样?”“指纹的作用是什么?”“橡皮泥上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的?”不再局限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开放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自己思维的扩散,亲自实践。
小学科学教育中学习“果实或是种子”教师可以联系身边的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幻灯片呈现一幅美好生动的画面。例如,“被放飞的蒲公英的种子”每一个被放飞的小伞都带着生命的气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个生命的起点。
二、“引导——合作”作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原则的创新和实践
“引导——合作”作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原则逐渐取代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原则,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主要是在教学上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交流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参与的热情、学习的态度等。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在教学中的交流、态度,发现和获得学生心理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走进老师教学思路,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增强师生感情,促进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既表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也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所起的作用之上。
在教学小学课本中的《土壤里有什么》时,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每人发一个花盆和一些泥土,让学生自己闻一下土壤的味道。教师可以提问:“这土壤是什么味道?”“土壤里有什么?” “为什么植物会在土壤里存活?”“我把手中的这颗花种种下去能开花吗?”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亲身体验泥土味道,弄清土壤的成分及植物能生长的原因。最后试着让学生想象花种种入土壤开出美丽的花朵的样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两个一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株植物,老师做示范,学生也自己跟着老师去实践,老师可以说“看谁的植物长得最茂盛,花开的最美”。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三、“全面性—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和实践
篇2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教学多媒体
序言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在新技术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心的教育亦受到了高科技和人口激增的严重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信息化技术,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人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一)传统教学方式解析及其评价
1、传统教学方式的概念
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
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在于:①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②更重要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互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理解消化。③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它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来表示,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
②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
黑板是有限的,总结当堂所讲的内容等情况而需要前面的内容时,由于前面所讲已经擦掉,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的连贯性
③活跃教学气氛。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④增进师生之间互动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的迷惑及时在网上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
2、中学历史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
①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是一种“单媒体”的活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展示历史事件的间接或者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质,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生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呼唤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与容量,能够增加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化教学中实施个别化分层递进教育,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③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功能,美化教学练习内容,完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声、像、文并茂,三维动画等近乎跨越时空的全息模式,向人们展示全新、高速的超文本感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④利用多媒体交互式学习(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和远程教学(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学系统)将课堂实现对外开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广泛的交流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网播方式授课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其他教师相互联系、相互讨论。同时,教学双方均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二、中学历史教学在信息化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历史教学的特点,很多中学在历史教学中开始尝试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机遇
1、信息化教学改变了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历史课面目焕然一新。
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教材的应用,初中历史思辨化的倾向十分突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沉闷气氛,教师头头是道地论证,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厌烦历史课的情绪日益增加,课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历史课堂面目大变,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又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加深学习,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
2、信息化教学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节约了时间。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过去教师用1分钟板书的内容,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并且字迹工整美观,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应用多媒体系统比过去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信息量增加约20——30%,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单位时间内知识密度增加,相应地也节约了时间。
3、信息化教学减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也相应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使历史课更加有趣,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史实的记忆也不再那么令人头疼,而且记忆得更加长久。由于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学完和学好历史课,学习历史课的负担大为减轻。
4、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由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学生不再讨厌历史和害怕历史考试,成绩必然有较大的提高。
(二)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挑战
1、教学的环境与条件
要想进行信息化教学,当然离不开现代化设备。信息化教学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但其昂贵的价格又远非大众所能接受,一整套一般的教学设备也需要十几万元。这对广大偏远的农村教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即使拥有了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其高昂的维修费用及折旧费也是学校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而我国中学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缺乏信息化教学软件运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步伐。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必须克服“计算机中心论”和“计算机辅教学软件至尊论”的观念,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而是更主动地学习。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学习。在呈现课件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告诉学生该课件的大致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学习目标有怎样的联系,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思考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学习相关的知识,并把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这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教师主导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多数教师尚未完成这一转变。
3、对学生的要求
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对教师有着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也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必须能够独立操作计算机才能够真正运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与老师进行互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中学生对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这有平台实际知识缺乏,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学习。
三、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近几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对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现状
1、历史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
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建设历史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老师制作的课件和网站,色彩艳丽、动感十足,四通八达,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历史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历史情感的熏陶。
2、信息化教学用得过滥、学生对历史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信息化教学只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等于现代化教育,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但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教室后,有的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节节课都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成为机器主宰了。尽管课件内容非常丰富,科学性也比较高,起初学生还很感兴趣,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兴趣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多媒体教学用得过滥,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了,直观的刺激太多了,更何况其他课程也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对于多媒体他们的感觉麻木了,原本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多媒体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多媒体本身的刺激也已麻木,学生对于历史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3、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
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教学片也好,胶片也好,多媒体也好,它们给学生传达的仅仅只是信息,根本不可能代替教师人性化的讲解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可是,现实中有不少多媒体历史教学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画面的形象生动、声音的悦耳动听,而忽略了教师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而这些又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感召。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早已设计好了的教学内容,如历史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等制成课件,再增加些教材外的史料,配一些音响画面,然后按程序逐条演示给学生,没有自己的课堂板书、生动风趣的人性化讲解、形象的身体语言动作,这样使多媒体教学变得教条化、很枯燥。
4、运用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
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多媒体历史教学要注意留给学生消化、思考、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脱离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盲目增加知识和材料的容量,不停地演示,让眼花缭乱的学习内容在学生面前匆匆而过,学生忙于接受,无力思索,无法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细致的思考,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受到阻碍。“贪多嚼不烂”,结果使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课后做习题,又不得不花一定的时间去看教材,重新思考做出答案。
有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大部分学生在因特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资源。另外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浏览网络资料,指导思想是先有观点,再让学生在网上查询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资源,并认为这样就是完成了对相关主题的学习过程。实际上这样的资源就是披着计算机外套的厚本教科书,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二)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相关链接、课程论坛,即时答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课前一周,便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教师预先创设好的信息资源库和获取信息的网址或参考书目,下达预习提纲,预设诸如“秦为什么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掉东方六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为什么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由学生主动提取所需信息,并按思考题进行思考,形成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意义建构”。
2、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脸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人最佳学习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从《上下五千年》这套教学光盘中截取了一段介绍秦始皇隆兵马俑的录象,由此导人秦的统一。学生看后心潮起伏,学习的激情早已包容在教师设计新颖的开讲教学之中。在诸如此类输入情感信息方面,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畜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
3、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
在网络条件下,80%以上的课堂时间里,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按自己的喜好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制作幻灯片、网页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不同的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创建一网站,该网站不仅储存大量图片、文字、音像和课件,而且学生还可随时在留言板上提出问题由各组讨论后回答在留言板上。在这交互的学习行为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经过自我加工、建构完成的,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形成爱学、善学的学习习惯。这种开放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经过自主学习可以牢固地掌握获得的信息知识,同时提高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再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崇尚合作,还给学生“参与权”
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形成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形成以小组教学为重点,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养成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对疑惑问题有了深人的理解。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
5、交互和反馈,体现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
交互和反馈是计算机进军教学领域的最堂皇的理由,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采用AUTHORWARE设计交互式的习题,可完全实现人机的交互作用。在互联网中建网站,课讲完了,学生依旧可以将问题反馈给教师。
结束语
由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着不可马上解决的制约因素,即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不存在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也是任何先进的机器替代不了的。所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它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既不能夸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效应,也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化中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州师专学报.1999,(6).
2陈家华.对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科教育.2003,(10).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耘.对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CAI的认识与思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3)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76 ― 02
文化由人类所创造与传承,同样,文化对人也具有教化与塑造的功能。文化属性和品质是有高低之分,先进、向善属性的文化对于培养人才大有裨益,腐朽、消极属性的文化只会把人异化成为社会的畸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多远文化并存和互相冲撞的时代,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选择毫无理性可言,甚至是在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驱动下盲从和走向边缘。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释义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在繁衍变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诸如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这也是文化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文化只包含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它在育人功能上有着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许多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大教育家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案例应该让我们警醒,而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力量和地位。《礼记・中庸》将“修身”奉为治理国家的“九经”之首。《大学》中也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以修身为核心辐射开来的。不难看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笔者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共印制162份,向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一)潜在的传承危机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这不太乐观的背后,其实就是多元文化并行时代背景下的潜在危机。传统文化此前在五四时期就曾受到过激烈地批判,在被彻底否定后又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国学热,直至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认同,而无孔不入且又掺杂入侵味道的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荒唐的事,源于我们国度的传统文化竟被篡改了国籍,在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感受”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事件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有43.2%以上的同学认为韩国,有32.5%的同学为此感到反感与愤怒。这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在传统文化被他国认领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愿望。
(二)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其实,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只是我们在教育上有缺失,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再看下面一组调查:在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从网络、电视、传媒了解传统文化的高达77.8%,而让人更感意外的事从书本中了解传统文化,或者与父母交流了解传统文化都高于老师课堂讲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在传统文化讲授上的缺失与缺位。
因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更多的是自发性地了解,受自身鉴赏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他们对高雅传统文化接受偏低,对世俗性的传统文化更为青睐。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占了66.7%,而文学与所谓的“经典”则最不受待见,两项合计仅占到了18.5%。在另一项与此相近的调查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历史名胜、习俗节日)、民间艺术(琴棋书画、舞蹈)、民间工艺(剪纸、刺绣、陶瓷)、美食。而对传统思想(儒墨道法佛)则最不感兴趣,仅仅占了6.1%。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接受的世俗性和高雅性的区分。历史名胜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更多地成为90后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集中领域,而传统节日更是已然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儒墨道法佛等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一方面受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不会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那样盲从和迷信宗教,另一方面对于哲学、宗教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是觉得虚无缥缈,不会将兴趣点落在这方面。
(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有内在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52.8%学生想要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态度调查中,有35.8%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外来文化接受最快的群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他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在“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选择了愿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理应有所行动,且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愈加走向成熟。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这样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缺少师资以及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漠视造成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传统文化至少也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大量引入。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灵活,这些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切入点,也是在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都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国家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统一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中都可以从某些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首先就应该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开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具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自觉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三)第二课堂的延伸与扩展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也应该放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需要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教学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也要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课堂格局,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此仅以传统节日举例:传统文化与很多传统节日紧密相连,但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被我们忽视了。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西方节日却赢得了大学生们在形式上的喜爱。在“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传统文化原因分析”调查中,45.1%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节日增加娱乐。而对于“你以前参加过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7%的同学都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如果我们利用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主题活动,那么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传统文化的观念就能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无法全面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却在与日俱增,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说过,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
〔参 考 文 献〕
篇4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中所体现的考生的诚信观念出发,分析指出了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学生对传统诚信观念的困惑和矛盾。进而对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的区别作出了法伦理学层面上的分析,指出了中国传统诚信观是“单边主义的、义务主义的、目的主义的和自我支配的诚信观”而现代诚信观则是“双边主义、权利主义、工具主义和对等制约的诚信观”的本质差异。然后,作者以两者差异为工具,具体考察和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存在的传统观念形态,并且同时考察和分析了在若干学生作文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诚信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对法制社会中现代诚信观念形成的消极影响和错误导向。最后,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消除“语文与伦理和法制教育无关”的观念,树立语文教育也应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现代伦理和法制教育责任的观念;中学教科书的编辑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现代文明观念和法制观念;教科书具体篇目的选定应该开放和透明,应该征求法学界和经济学界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意见;中学语文教科书编选文章的内容在理论依据上应该和大学教科书的基本理论保持一致。
关键词:传统诚信观念 现代诚信观念 伦理和法制教育 语文教育改革
一、 从2001年高考作文看到的问题
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论诚信”。应该说,该命题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性,更具有法学研讨的价值(例如我国民法就将“诚实信用原则”列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帝王规则”),它与“以德治国”理论和朱总理在那年的两会期间提出的“整顿市场秩序”口号以及法律学者们忧心仲仲的“社会诚信缺失危机”等社会现象,无不有默契的联系。诚如命题人王伟明专家所言“出这个题目,就是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注重品德、注重诚信,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尽力。”①但是从考生五花八门的作文标题、立意和体例中,法伦理学看到了考生对“诚信”在内涵理解上的陈腐和苍白,更感觉到了考生那种“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心态。我们仅以学生作文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学生在观念上的困惑感和失败感:《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和《守住心灵的契约》表明了学生在其思想的深处认为:诚信只可以用来孤芳自赏而不可以用之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典型的陈腐观念“诚信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关系”。《诚信出走》则表明了学生思想意识中对“诚信迫切要求逃离和出走”的无奈与无助。《拍卖诚信》显示出学生潜意识中对诚信的腻烦和抛弃……几乎所有的考生都难以逃脱的传统诚信观念的枷锁和窠臼,这不能不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某种失败。
人的思想观念,自中学播种,自大学分蘖灌浆,至中年成熟收获。中学时期是人的思想在躁动中探询出路的时期,迫切需要在伦理上正确的指路。语文教科书所选文章均代表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语文教育对学生树立伦理观念的影响极大。但是,我们从2001年高考作文最优秀的满分答卷中,却只看到在学生思想深处存在的中国传统诚信观念的阴影和自我欺骗,而看不到现代诚信观念的明亮和希望,我们不能不为此而进行一番探讨。
二、 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的分野
对于诚信的基本含义,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并无大的争论,但是,在对于诚信的底蕴、作用、维护机制等方面,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却大不相同。
(一)从诚信观念的起源来看,中国传统诚信观念主要起源于社会主体孤立的道德内省和意识上的自我约束。而现代诚信观念则是西方的舶来品。西方民法学以为,诚信观念主要起源于商品交换和贸易中所产生的彼此恪守契约的客观要求。前者认为诚信与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后者则认为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双方的事,与个人孤立的道德内省无关。另外,在古代和现代的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中,诚信从来都是一种单边的义务而不是一种双边义务,诚信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诚信是老师为学生设置的行为规范,诚信是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惟独没有人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家长、老师和国家如果对孩子、学生和国民失信的时候,孩子、学生和国民可以通过何种方法来索取家长、老师和国家应该“交付”给自己的“诚信”?!这种起源上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在底蕴上的“单边主义诚信观”和“双边主义诚信观”的本质差异。现代中国社会,诚信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重要资源,其基本底蕴和精华不仅仅应该是“双边主义”的,更应该是建立在法制意义上的。为了维护双边主义的诚信,我们只能将法制作为超越于道德内省和舆论评判的“第三种力量”。
(二)从影响诚信观念发育和成长的人性论观念看,中国传统的人性论认为,人虽然有自利之本性,但是这种本性是丑恶的和应该自我抑制的,而诚信恰好就是抑制自利的利器,因为在实际上,诚信的原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维护,当然也意味着对自利的限制。所以,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诚信,也只能是一种自我克制的“义务主义诚信观”。在这种观念下,诚信是一种负担!而西方的主流人性论则认为,人的自利本性是固有的和正当的理性,不但不应该被认为是丑恶的,而且也是不可能被抑制的,而诚信恰好应该是实现自利人性的利器,盖因为自利的实现来自于对方主体诚信的行为,反之亦然。所以,现代法制意识观念下的诚信观只能是一种维护人际互利的“权利主义诚信观”。在这种观念下,诚信是一种快乐!
篇5
1 认识汉字书法艺术与自我评价的功能
汉字书法,就其表形表义而言,是一种兼具会意、联想、立体的语言符号。经过书法家进行人文思想的加工融汇,凝结书法家个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对书法词 句的构造解析,使汉字发生了形义神韵的外在变化,突显出汉字富有文化意韵的风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书法美学在学生知识结构中起到举一反三的催化作用。
(1) 学生掌握了书法美学理论,可以更深刻地认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提高认识汉字书法艺术价值的能力。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智逐渐完善的成熟阶段。科学地启发引导他们感受书法美,领悟艺术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2) 汉字书法学所包含的意象、雄浑、清雅等概念的形象性释义,在学生确立一定审美观念后,对自身的认知评价必然产生理论、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内化,将书法美学的思想观念付诸于自我反思的认识过程,表现在对书法的青睐,对自我气质的向往,对自身才华的抒情性表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以书法美学的理论直接参与对艺术的表达演绎。
2 提高文化素养与完善专业结构的协调功能
当代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正处跃基础台阶,完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知识与智能重新创造的转折时期。书法美学理论既是艺术理论,也是哲学思想理论,它对学生知识与智能的创造转折起到的不仅是丰富文化元素的作用,而且是起到了训练思维连接知识与技能的桥梁作用。文化素养是文化知识的综合积累,书法美学理论的各个范畴在一定知识背景下与其艺术理论其他学科的专业理论进行博弈,从而产生学生智力开发的火种,照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协调发展的成才之路。
篇6
关键词: 范例教学思想 渊源 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于德国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范例”教学理论,经受了“传统教育”和“新教育”的双重洗礼,在传统教育的“三中心”中,融入了对儿童个性和谐发展的关注,在以倡导“儿童中心”、“生活中心”为特征的新教育看来,它是课程知识的坚定守护者。提起德国这个以理性思辨而闻名的国度,康德、黑格尔的名字犹如一道电光,刹那亮起。近代德国另一位几乎与康德齐名的“百科全书”式人物赫尔巴特被尊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和“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他致力于教学目的的伦理化和教育过程的心理化研究,并把此作为教育学的两块基石,他认为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是一致的,认识过程与心理过程是同步的,而心理过程就是要把已发现的事实转化为内在经验。赫尔巴特十分重视兴趣、感觉和经验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他说:“感觉是唯一我们能把握的本源事件”,“感觉元素构成感觉和思维时可觉察的有意识的心理”,他强调经验与兴趣是学习和认识过程的核心,提出了认识过程的心理机制。他认为在知识掌握过程中实现双重心理过程,即逐个获取单个观念的专心过程与交替进行同化这些单个观念体系的审思过程,前者称为吸收,后者叫做思考,这是思维的静态和动态过程,也是认识的呼吸过程。“统觉”概念是赫尔巴特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他分析提出,意识中包括多个彼此相关的观念,新观念进入意识必先经过意识阈,之后进入众多观念的组合体,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一对新观念理解的过程就是统觉,众多观念的组合体,为统觉团,这一理论假设在教育上的意义是教学生学习新的观念或新知识时,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赫尔巴特是那个年代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他天才的理性思辨加以心理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影响了世界教育史一百多年。他依据学习的心理过程,提出了四阶段模式,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明了”和“联想”从“个”到“类”属于感知阶段,涉及的心理过程是“专心”,是认知的“静态”理解过程,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是自学、提示、比较、演示、列举、答疑等。目标是会通过对联合表象的关系分析,掌握表象的共同特征和重要性质,“系统”和“方法”属于观念整合应用阶段,涉及的心理过程是“审思”,是认知的“动态”解释过程,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是练习、想象、解释、推理、预测等。目标是协调新旧知识,形成由新旧观念组合而成的综合的意识。
由此可见,“范例”教学提出的“个”“类”“概念”“经验”四步教学法和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范例”教学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尽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使对“个”的特殊性的感知、体验内化为一般的生活经验。赫尔巴特把自己对心理过程的理解作为教学的一条暗线,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习心理过程规律成为握在教师手中的“缰绳”。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体系重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突出“问题解决”,他心目中的“范例”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和“根据性”,其目标是精简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和赫尔巴特一样,根舍因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偏向“实质教育”,他认为内容决定方法,内容决定直观形式。然而,在他选择“范例”的标准中却体现出了对学生已有的经验、学习兴趣、未来发展和主动学习意识的重视,关顾到学生的能力发展,“范例教学”一度被称为“新赫尔巴特主义”,可见其受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影响之深。作为有深厚哲学文化和心理学背景的“范例”教学理论,它表达了人们渴望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善良愿望,它的基本思想跨越时空川流不息。“建构主义”把知识学习的心理机制描述为“同化”和“顺应”,提出了认知结构和图式概念,划分了人类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各阶段的发展目标任务,使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更明朗,更具实践价值。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形象地阐明了学生的现实发展和可能发展,从而为教学内容的选择“立法”。
“范例”教学内容重理论轻方法,它认为方法为内容服务,方法从属于内容,教学过程是使主客观统一的过程。也是主客观双重开发的过程。教师备课要吃透“两头”。它提倡以教学论分析作为备课的核心,并且总结出分析教材的五个步骤:①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性、基本性和范例性;②分析教材对学生智力发展的现实意义;③分析教材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④分析教材的结构,即教材的重难点、组成整体的个别因素及其关系等;⑤分析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现象、事件、特点、人物、状况、尝试等。该理论能使教师提高理解和解释教材的能力,特别是能帮助青年教师把知识由学术形态变为教育形态。但吃透了教材,并不等于就具有了有效实施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由于缺乏现代心理科学成果的有效指导,在设计教学方法方面范例教学存在明显“短板”,需要用当代教育心理学思想来补充。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把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经验(认知结构)的同化学习细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其中下位学习又分为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这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为范例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设计技术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导,在教育学的演进中,我们看到同样的两条主线,一是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教学过程与心理过程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更加真实的融合,如语义网络、联结主义网络和产生式系统等认知模型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心理学依据。二是理性分析思维传统,继续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布鲁姆创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使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导向的确定、教学监控的实施及教学评价的落实更具操作性;加涅通过对学习结果分类,提出了各类学习有效进行的内外部条件,提高了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水平和教学设计的专业水准。为一线教师找到一个工作蓝本是“范例”教学的根本追求,从赫尔巴特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模式,到赫尔巴特的“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五阶段模式,到范例教学“个类概念经验”四阶段模式,到凯洛夫的“复习、引入、讲解、总结、练习”五环节模式,再到改进型的“复习思考、创设情境、探究新课、巩固反思、小结练习”五环节模式,教学模式设计除由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化之外,环节越来越具体,可操作性越来越强,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过程结构。
篇7
我们在研究成人教育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时,要透过学科的种种表象和现象,突破教育学的藩篱和束缚,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去探索成人教育学的一系列问题。成人教育学是从分析研究成人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现象入手,揭示成人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特有规律。将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这种定位在尊重学科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肯定成人教育学在社会系统中的独特作用,强调学科具有同其他社会科学比肩的价值和意义,其中当然包括了教育学。
(一)研究主体的重新确立
从成人教育学内涵来说:成人教育学是什么,包含了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回答成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其实质是研究和揭示成人教育学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什么内容。虽然对“成人教育”这一概念的解读各有不同,但是无论用何种表达方式都普遍认为成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成人教育。所谓成人教育,就是对那些结束传统学校教育,或者超过学龄期无法接受传统学校教育的成年人进行的系统教育的研究。由于成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直被视为是对传统学校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补充,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受到定向思维的羁绊。凡是教育学框架体系拥有的,它就在前面加上“成人”二字,凡是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框架体系拥有的都拿来拼凑在成人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中,凡是成人世界涉及到的都填充到成人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中。这种随意性使得成人教育学的学科边界无法明确界定,这种现象的产生说明对成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根本没有正确的认识。“成人”是知识的受体,更是一种社会角色的关系总和。作为单独的个体,成人教育学应当了解成人,做到“使人成人”。霍尔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将人类的智能分为了八个范畴,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在道德方面受到法律约束和公众意识制约,在体力方面有速度与力量的要求,在智力方面需要储备知识和技能,在情趣方面拥有兴趣、性情、气质、情绪等。这一理论否定了传统智力理论“一元智能”的狭窄定义,要求成人教育学观照成人的学习动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服务、指导、学习环境以及教育资源,在评价体系中摆脱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引领成人发现和发扬自己的智能特点。作为社会角色,成人是纷繁世界形成的复杂关系网中的一个结点。“人的本质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存在必然拥有众多的社会关系,也因此有了相应的职责和对应的职能要求。因此“成人”除了是对个体生理年龄的限定,也是从社会的不同角度对个体提出的要求。成人教育不仅是单向供给,对成人因材施教的进行培训和教育,开发个人作为人力资源的一面,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促进社会发展。更应该学有所教,回归教育本真,关注成人。成人教育学的研究理念要满足个体对自身成长的诉求,从生命、信仰、文化等角度关怀成人。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定位不局限于教育学分支,要找到自身学科的应有视域。成人教育学不应仅仅作为教育学的分支,而应成为现代教育的火车头,成为传统教育的反叛者。将成人学习、成人生活、成人情感、成人职业、成人需求等方面作为学术探索与理论研究的主体范畴,即将成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由“成人教育”转变到“使人成为人本体的教育”。
(二)研究理念的重新思考
成人教育学的产生与“学有所教”的理想契合,成人教育学的理念与“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幸福”不谋而合。既然成人教育学被视为关注成人学习、生活、情感、需求等多方面成长的社会学科,就应当摆脱传统教育体系对教育作用的认知偏颇,使成人教育学发挥起使人全面发展的职能,这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终归宿。“使人成人”应该帮助人解决好三个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让人清楚地意识到人类不应幻想成为宇宙的主人,成为主宰万物控制一切的生灵,让人清楚地意识到在技术过度依赖的今天,人的发展和生存已经步入困境,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又应该走向何方?成人教育在此方面是有重大使命的。在人与自己上,成人教育要关注“人”,关注如何成人,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幸福,在此方面,成人教育学应该成为成人幸福成长、快乐生活的一本教科书。在人与社会中,成人教育应该教会成人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和谐共生的安适之道。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确定新的科学的宇宙观,在人与自己的关系中确定新的生命观,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确定新的发展观、社会观、文化观。整体地、系统地、科学地规划成人成长的路径,寻求“使人成人”的规律,这是成人教育学的价值之所在。成人教育学理念的重新定位是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自我更新、自我成长、自我重建的必然选择,是成人教育从红海走向蓝海的必然归宿,也是成人教育构建“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无一定形式学习的成熟体系的重要支撑。
(三)本体价值的重新厘清
现代成人教育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式呈现几何增长,内涵呈现不断增容扩展。成人教育学科也从借鉴教育学科和其他社会学科,到诞生终身教育理念。完成了自己学科的“成人之礼”,华丽蜕变成一门自主学科,对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产生重要的公共价值,并为这些学科提供更高层次的价值引领,特别是对教育学产生了重要的反哺功能。成人教育不断地拓展自身内涵,以函授、电大、夜大、学习共同体等为形式,以在线教育、开发大学、广播教学、远程教学等为手段,提供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学历教育、休闲教育、扫盲教育等多种教育内容,面向妇女、老年、牢犯等多种教育对象,通过颁布《成人教育法》等多种法律来推进成人教育改革。从知识到技能,从文化到生活,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同时,也站在自身学科角度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经济与文化、农业与科技、人力与社保等社会突出矛盾提供方法和解决途径。成人教育学的产生是对传统教育学诉求的不满,因为它着力于用无一定形式的教育乃至非学校教育来改造社会的,同时还与社会经济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它在生成上具有独立性、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具备成为社会学科的前提。同时,成人教育学在学科发展道路上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社会学科存在着交叉协作的关系。成人教育学在自身建设中从成熟学科中吸取有关的知识、理论、研究方法等,有助于成人教育研究从经验总结提升到理论研究、加快了成人教育学的研究力度,也有助于拓宽研究领域、增强成人教育学的系统性、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体系构建。当然这种借鉴和学习不应成为成人教育学就是各种社会学科拼盘的理由,多种视角的分析让成人教育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不仅拓宽了自身各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也促使成人教育学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从成人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来说,成人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纵向分化过程中内部衍生分化的产物。但是这种衍生并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由于传统的教育理论难以解释与解决成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研究者为了适应成人学习的现实需要,将成人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加以建立和发展,并孕育了现代终身教育理念。实际上,成人教育学与现代教育学有时间距离,成人教育学产生于现代教育学之后。当然,这种现代教育学更大意义上还是现代学校教育学,因为,它研究的对象着重于儿童,研究的主体着重于学校教育,从范畴上将其作为母体也确实勉为其难。再者,从现代成人教育现象的产生和现代学校的产生来看,它们产生的时间本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都是伴随着人类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产生的,可能从它们的产生就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径,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对象和方式,尽管从理念上都有指向“人的文明”发展的良好初衷,但是,因为其不同的视野和格局决定了两者的走向和今后发展后劲。无疑,现代教育学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困境直接源于视域的狭窄和格局的局限,成人教育学在更大的视域和范畴中为教育学科提供更高层次的价值引领,特别是对教育学产生了重要的反哺功能,这种贡献功不可没。
二、学科定位问题破解的意义
在强调从“使人成人”视域对成人教育学科的知识发现与理论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与造就、服务实践改革与推进等关键环节进行文化思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成人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成人的教育———成人教育———成人本体”的转变,是学科在自身发展中对社会普适价值的表现。从一开始只是对教育对象的限定发展到独立二级学科再到社会科学,这种定位的转变是成人教育学理论研究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是面对实践问题的一个答案,是探寻学科建设出路的曙光,是对研究人员提出的希望与挑战。
(一)有利于丰富学科的理论体系
要真正做到“使人成人”,成人教育学不能成为传统教育学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的简单延伸。在成人教育研究中从经验总结到理论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再反馈实践问题,从整体的角度认识成人教育现象并深入微观领域、站在其他学科的角度扩充研究范围广泛辐射。这就要求在原有的成人教育研究视野内,将认识触角深入到成人教育更微观的领域。如成人教育社会学分析、社区教育课程设计、成人教育认知发展、老年教育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同时向周围其他学科进行渗透,使得知识体系由单数变成复数,出现了成人教育社会学、比较成人教育学等。成人教育学向这些不同层面的延伸和推进,把成人教育研究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和发展水准。同时成人教育的教学理念也得到转变,具备培养和发展成人各方面能力的智力观、灵活多样的教学观、多元化的评价观、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因材施教的发展观。使学科理论体系跟其他社会学科,特别是教育学进行廓清。
(二)有利于更新学科的价值体系
成人教育学以探讨人类成人的精神空间为主要目的,是对个人生命本质的追寻、对生命完整性的期许。成人教育学在实践的推进过程中应该强调对个人的赋权增能,关注成人的精神世界,注重自身存在的体验与领悟。“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伦理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服务的思想基石,也是成人教育学价值之所在[5]。以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合作的教学过程观、生活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观、自我导向的教学方法观和作为协作的教师观,从个人角度上,通过学习生存技能和生活经验对世间万物的存在以及它们与本体的联系有所觉悟。在完善自我的同时要拥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来感悟生命、管理自我。从社会角度上,成人教育学拥有公民教育的职能。它应当帮助成人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拥有批判性的认识和理解,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获得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去实现个人或组织的目标。
(三)有利于探寻学科的发展出路
篇8
关键词:教育学理论;数字化课程;课程建设
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属于教育技术的范畴,但它并非仅仅通过计算机技术就能解决,而更多地需要教育学理论的指导。教育学理论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能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供思路、方法或途径。但教育学理论不是死板的教条,“它随着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吐故纳新———扬弃过时的部分,生发新的内容”[1],哪怕是最新的教育实践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过去的数字化课程开发往往存在技术研发与教育内涵脱节的问题;只有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数字化课程开发,才能更好地适用于教与学,发挥最佳的教育传播效果。笔者在参与《课堂内外》杂志社“电子书包”的研发实践中,发现教育学理论中有不少观念、学说、原理和模型对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具有诸多启示,能够为教育数字出版编辑在数字化课程的程序设计、内容制作、编辑流程等方面提供颇有价值的指导。
1教育发展观树立开发理念
1.1教育现代化观念明确了数字化课程开发的意义
教育现代化包括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核心,渗透于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和公平教育观。数字化课程开发从中得到的启示分别是:内容建设应该基于学习者的视角,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媒体和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构建移动学习环境,完善终身学习的条件;通过数字化课程开发丰富教育资源,依托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络,减小因资源分配不均形成的教育水平地域差异。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物质层面现代化的核心。数字化课程既是一种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又是现代化教学内容,也是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型载体。因而,数字化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就构成了课程现代化的工具层面”[2]。首先,它要求课程结构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它需要教学方法、手段和设备的现代化。一方面,数字化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生产,从“课程即教学内容”的观点出发,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实质就是生产供师生使用的教与学的内容。萨缪•鲍尔斯(SamuelBowles)和赫伯特•金蒂斯(Her-bertGintis)认为“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而数字化课程就也是数字形式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直接引发了传统教育方法、手段和设备的革新。因此,数字化课程的开发承担着课程现代化的任务,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规模和速度。
1.2信息化、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观念证明数字化课程开发的价值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社会带来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方式,多媒体的引入为课堂教学带来探索空间。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型的经济,它必将对教育的改革提出全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育的革命性变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特别是对网络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综合学科教育和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可能[3]。此外,教育还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例如近年来网络幕课、视频微课和翻转课堂等的兴起就是很好的例证。数字化课程开发与传播的目标和价值之一,是它通过教育的数字产品引发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人们合理使用媒介和网络,养成良好的数字化学习习惯,提高数字化学习的效率。数字教育的继续发展,必然使得教育和学习超越时空限制,让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促进全面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2课程论和教学论揭示开发方法
2.1泰勒原理解决课程内容遴选的问题
拉尔夫•泰勒(RalphW.Tyler)经过8年的研究(1934-1942),最终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50)一书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必须回答的4个问题:(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2)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3)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4]。泰勒原理的编制过程可以简约为如下模式: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教学内容)—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泰勒原理对开发数字化课程内容的启示是按照怎样的步骤遴选课程内容。编辑人员首先要明确课程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然后进行内容的收集,科学设计内容的组织构架方式,最后检验内容的效用。泰勒原理旨在促使课程开发的所有环节紧紧围绕“目标”进行:确立目标、根据目标选材、为实现目标进行编排、检验是否实现目标。这正如传播学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重视对“反馈”和“传播效果”的考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提倡碎片化,学习者接触的教育内容应该是精细化的。“课堂内外电子书包”所设计的“同步学习”板块,把学科同步课程全部打散细化为单个知识点。碎片化既方便数据库管理与信息调用,也方便学习者各个击破地学习知识。这种内容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编辑人员如何从丰富的资源中选择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合内容和设计教学环节。如果利用泰勒原理加以思考,编辑人员的思路就会明朗起来。因此,在正式进行内容开发之前,编辑和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交流,由教育工作者给出专业的目标和编排意见,指导编辑人员编制出课程的内容框架和逻辑。
2.2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解决课程内容划分问题
赫尔巴特(J.F.Herbart)从目的与手段出发构建了他的教学理论体系,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关于教学的解释框架,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教学理论,即: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理论。这个理论被赫尔巴特的弟子席勒(TurskenZiller)、赖因(WilhelmRein)等人补充和修正,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五段教学法后来风靡世界,尽管现在称之为传统教学法,但它“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一般规律,便于教师编制教案,使课堂教学有序可循”[5]。因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非常值得在数字化课程内容建设和程序开发中作为基本参照步骤,指导编辑人员按图索骥。在形式上,“课堂内外电子书包”中的“同步学习”板块主要通过文字来呈现课程,同时在必要位置插入图片、音频或视频。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该部分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摆在编辑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呈现已经圈定的教学内容。如果参考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我们就可以把所选的教学内容分为5种类型,即:预习类、引入类、讲授类、总结类和练习类,然后将5类内容依次排列或呈现。从教学过程来看,这个数字化课程的组织形式自然而然就有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3程序教学模式解决程序设计基本原则的问题
程序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斯金纳(B.F.Skinner)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程序教学中,学生通过选择、填空或解答问题,对系统呈现的问题或表述做出操作,程序在每一个操作之后及时反馈,学生马上得知学习的结果,然后依次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所有阶段的课程。程序教学原本就是通过教学机器来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在经历过以程序教学、广播电视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等为代表的电化教育阶段以及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和数字校园等为代表的数字教育阶段之后,第四次教育革命正在向智慧教育阶段转变[6]。程序教学模式始终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化课程提供思路支持。对于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而言,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即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和低错误率原则,为课程的内容开发和程序设计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则性指导。小步子,要求数字化课程的最小单元必须碎片化,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为小步骤进行;积极反应,要求程序在学习者进行操作之后,立刻向用户显示反应———这一原则特别适用于UI设计,用户操作行为之后程序是否有所反馈和如何反馈,直接影响用户后续的操作和对程序使用的黏度;及时强化,要求课程内容讲练结合,做到同步测评;自定步调,要求设计程序时多采用非线性方式,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水平有权限地选择性学习———这既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考虑,也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低错误率,要求评价反馈(练习)的难度应当适中或偏低,让学习者保持程序学习的信心。
2.4掌握教学模式,解决讲-练内容关系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数字化课程的内容开发中,编辑人员对讲授内容的呈现与提供测评内容的关系上常常存在疑惑,即:讲授内容和测评内容在比例上如何设计,在组合上如何安排。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要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标准[7]。因此,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而保障学生达到掌握程度的重要因素,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学评价———形成性测验。按照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要求,数字化课程每呈现一个最小单元的知识点,就应该配套提供测评内容。编辑人员把课程分解为一系列学习单元,并针对每个单元按照目标编制简短的形成性测验,以诊断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学习者每学习一部分内容,就可以及时获得测评机会。如果评价良好,说明掌握了知识,学习者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如果评价不合格,则说明知识掌握不到位,学习者就应在本阶段继续学习。学习进度的晋级与保持,由系统根据测评分数控制。形成性测验可以使学习者确认自己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已达到目标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积极地参与下一单元的学习;未达标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有哪些基础知识或能力未能达标,以便明确努力方向,及时矫正。开发者可以借鉴游戏通关升级的方式来设计数字化课程的推进程序,这样符合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理论的要求。
2.5“做中学”理论解决技能与知识同步训练问题
杜威(JohnDewey)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出发,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过去的传统班级授课教学缺乏“做中学”环节,其原因不排除受到教学条件限制,仅仅基于教室中的黑板、桌椅和书本,确实难以过多地开展“做中学”。如今,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中,数字技术、数字媒体和数字化课程为广泛开展“做中学”教学提供了可能。“做中学”后来发展出“动手做”。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夏尔帕(G.Charpak)倡导的“动手做”科学教育计划,在法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8]。可见,现代化课程的研发非常值得参考“做中学”理论,尤其是自然科学类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做中学”中“学”的对象既包括操作技能,也包括知识、思维、素养和能力。做中所学,不是简单的技能学习,更是通过技能的操作,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高判断能力。数字化课程需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交互式设计,并将知识融入技能当中。实际上,杜威并没有把个人的直接经验与人类间接经验对立起来,而是看到了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性,在强调使儿童最终获取较系统知识的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9]。例如,中小学实验性课程“科学”、物理和化学学科当中的实验课程,都非常适宜借鉴“做中学”理论,利用程序引导学习者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现象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因此,课程编辑人员必须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研究如何将学习内容嵌入到“做”的每个环节。
3教师作用论阐明开发中的人机关系
在师生关系当中,关于教师的作用,我国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主导”作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弥补了教师或学生中心论、主客二元对立论思维的不足。当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之后,尤其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境下和在用户中心论的影响下,有人认为教师的作用可以被弱化,教师可以被教学机器、教学程序和数字化课程所代替。正如早期有学者认为借助自动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指导或调节学生学习过程方面的功能被加以编码,以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被移走或被延伸,并根据需要加以复制。的确,教育技术的最初理念之一是替代教师,然而,我们今天知道,替代教师这件事不会发生[10]。教育学理论中的教师作用论告诉我们,在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编辑人员决不能试图通过信息技术或智能媒体去替代教师。例如在班级智能教学系统中,教师扮演着为学生提供外部学习资源的角色。一切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预习资料、学习资料、复习资料和练习资料都存储在数据库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因需调取———甚至这些资料都已经按照既定教学过程和组织形式进行了科学的编排。即便如此,数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样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劳动,例如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选用“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引导性材料),灵活地收集学生的反馈并适当迁移等。学生自主地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学习,但“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使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目标”[11]。因此,在进行数字化课程内容建设和程序设计时,需要为教师利用数字化课程教学创造条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强调用户体验,注重交互效果,倡导以用户为中心,很容易确认学习者是中心,而忽视了教学媒体以外的教师。在数字化学习当中,教与学的双方同时构成用户主体。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姬建峰.教育学理论的开放性品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103-107.
[2]陈旭远.论课程现代化的四个层面与时序模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96-100.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2.
[6]钟晓流,宋述强,胡敏,等.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M].远程教育杂志,2015(4):34-40.
[7]徐继存,赵昌本.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5.
[8]郝志军.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4.
[9]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59.
[10]加涅RM,韦杰WW,戈勒斯KC,等.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3.
篇9
【关键词】高校 会计专业 考核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对会计需求量比较大,会计专业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会计专业是新时期的热门专业之一,高校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的会计专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高校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一些会计专业毕业生仍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与标准,高校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问题,会计教学方法急需改革与创新。
一、高校院校会计教学现状
(一)专业教育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
高校教育办学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将就业作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及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并不是将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简单地叠加,需要学生在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及技能基础上,将其应用在实践操作中,与一般性能力结合在一起,其包含的能力内容主要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高校院校教育的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做好实践教学,但是我国高等专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数还持传统教学理念,缺乏专业教育意识,虽然有些年长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其不重视使用新教学方法,接纳新教学方法比较慢;一些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及社会实践,也不熟悉教学方法,备课常常局限在课本教材,对实践性环节有所忽视,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重“教”轻“学”
传统教学方法最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师为中心,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通常从自身出发,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只重视怎样教授,并没有较好地考虑到学生怎样学,由此我们能总结出:传统教学方法下,教师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智能,这是传统教育的问题与弊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企业更加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教育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高校教师思想观念上对教学方法的不重视,导致其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及创新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落后。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自我学习与摸索得来的,这部分占比最大,其次就是观摩及借鉴有关同事教学方法,最后是来自教师传承,只有很小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经过专门培训取得。
二、高校院校会计教学及其考核应对策略
(一)增强现代教育理念,重视教学研究
现代教学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在重视传授知识基础上,积极开发学生智能潜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企业的要求。高校教师要积极学习教育学、教学方法等理论,转变教学思想及理念,认识到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高校会计教师应该增强专业教育理论学习,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专业教育意识,使教育意识指导其开展教学活动,采用符合专业教育特点、专业特色鲜明及适应会计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会计专业人才。高校院校还要多组织一些教学方法研究活动,向教师介绍一些比较先进的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师教学理念,也可以在学校内部进行教研活动,邀请优秀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示范,让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习借鉴创新教育方法,注重人才培养
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学习借鉴有关专业教育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其中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下,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给予其引导,并做好创造场景、布置任务等工作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因此高校会计教师可以采用实例进行教学,多角度分析与解剖案例,并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课堂发言等,促进其对知识掌握,提高学生专业判断能力及分析能力。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育水平
高校会计教师要想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就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多数高校会计教师专业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但是缺少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也不了解师生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高校学校要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在资金、时间及组织等方面给予教师有力的支持,不定期地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到现场为高校教师讲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模式。高校院校还要支持教师参与各类专业研讨会,对行业状况进行深入全面了解,有条件的话将教师送往国外进行学习与进修,开阔其视野,提升教学教学理论水平。
(四)重视专业课程考核,提高教学效果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包括对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学生所取得的会计从业等证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也是其学业知识的最佳证明。高校在开展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会计专业课程考核的重视,结合考证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专门考证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专业生涯做了一定的准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在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会计教学质量,应根据企业市场需求制定合理化的会计专业学习计划,从会计专业教学和考核等多个角度进行教学改革,不断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对话教学 教学形态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224-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始关注对话教学,2001年以后,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教学的研究受到学者青睐,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迄今为止,已发表见刊的有关对话教学的学术论文接近1000篇,博士学位论文4篇,硕士学位论文有80篇;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对话教学研究的专著有3部。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关于对话教学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对话教学产生的背景、涵义与特征、本质、形式及意义。
1 对话教学的研究内容
1.1 对话教学产生的背景
每种新的教学形态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对话教学的出现不仅是教育领域对对话的时代精神积极回应的结果,而且是人们试图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适应教学理念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1.1.1 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积极响应
当今人类进入了对话与交往的时代,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成为人们解决矛盾和寻求理解时所追求的一种有效策略。回顾以前的教育,有对话的教学是存在的,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也是存在的,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时代,对话仅仅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未成为教学的精神。有研究者认为,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对话教学;我们提出“对话教学”,在某一个侧面可以说是古老的教育艺术的复兴,但整体地看是教育领域对当代社会对话精神呼唤的回应[1]。
1.1.2 传统教学的弊端
有研究者认为传统教学在主体方面,突出了文本和教师,却忽视了学生;在行为方面,纵容着教师的专制,却压抑了学生的自由;在心理方面,保证了教师的高高在上,却导致了学生的畏惧和依赖;在情境方面,有的是教师独白式的表演,缺乏的是学生的参与。鉴于以上这几方面的弊端,我们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可以从改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生和文本之间的交往入手,让学生重新获得平等对话的机会,让他们从沉默中走出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让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导的空间,而是教师、学生、文本相互共鸣的天地,让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2]。
1.1.3 教学理念的发展
学校班级式授课出现之前,教育是自然情境下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交流,教学效率低,学生所学知识零散导致文化传播速度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急需大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赫尔巴特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看到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批量地培养学生,提出了著名的“三中心论”,快速的扩大了教学规模,同时,也缓解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压力。在当时,传统教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变迁。
传统教育将学生视为学校的“产品”,他们只要有知识、有技能就是“合格产品”,至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对自身幸福人生的追求,则不是学校教学的核心任务。这种机械呆板的教育后来受到众多教育家的批判,其中以杜威为最。他主张“教育即生长”,极力反对呆板机械的教学,倡导儿童“从做中学”。20世纪60年代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罗杰斯主张的“非指导性教学”受到大众的关注。他试图通过创设一个心理安全、自由平等的教学环境,来帮助儿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发展他们的创造性能力。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促进者”,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催化剂。罗杰斯最重要的成就是注意到了教学情境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提倡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形成相互理解,教学相长的新境界。
20世纪70年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名著《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对话教学模式以后,学者们开始关注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和学生的生存状态。1997年我国教育家叶澜在《教育研究》上刊登的题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提出要改变课堂生态,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正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而对话教学正是实现这些转变的最佳方式之一。
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教育实质上是向儿童回归、向人回归、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过程。教师应顺应时代需求,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有自尊的个体。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人回归自我,让儿童大胆的去体验生活,有意识的探索未知领域,和周围的人交流、和书本做朋友,并在生活中逐渐了解世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1.2 对话教学的涵义与特征
-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 下一篇: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