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篇1

关键词:直译;理解;尝试;猜想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文言文翻译句子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一、实词直翻。这里所谓的“直翻”就是纯粹的类似翻译软件似的直译。根据平时掌握和积累,以及对文段的简略分析,把句子中的所有词都直译出来。每个词在直译时如意思不明确也可以把本义,基本引申义和常见义都译出来放在那。译时不太用考虑语境,只要求对词进行直译。

二、学生们在第一步的直译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人名,地名,官职名,古代文化仪式和礼制,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惯用语。这些词在平常的学习和复习中一定要多积累,多理解,多识记,在翻译句子时千万不要把这些专用名词拆开来进行翻译。

例如: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宋史黄庭坚传》)一句中,“舅李常过其家”不要译成“舅舅李氏常常造访他家”,李常是个人名,如果拆开翻译就闹大笑话了。

三、找出那些容易闹出笑话的专有名词之后,就要继续寻找句子中有没有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了。先说古今异义词,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千年的复杂演变,所以一些词的古义和今义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大相径庭,更有甚者是完全相反。如果这些词考生要用今义去翻译,那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例如: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一句中,不能把“下车”翻译成“从车上下来”“下车”一词应译为“官吏到任”。

把握古今异义词的办法除了平时的认真积累外,有的词还可以通过分析字形的方法去理解字的本义和几个常见的引申义,从而避免因古今异义的问题而产生错误。再说通假字,通假字在辨别的时候比古今异义词还有困难些。由于通假字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所以这些词往往隐藏得很深,不仅翻译句子时对于这些通假字无从下手,而且它们还对文言文理解构成巨大障碍。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中“景”字无论翻译成“景物,景色还是景观”都翻译不通。如果知道“景”通“影”,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影子一样”就豁然开朗了。辨别通假字时可以在怀疑它是通假字之后根据它们“音同形异”或“形似音异”的原则加以大胆的尝试和猜想。“音同形异”时就联想和这个字发音相同的字;“形似音异”的时候就尝试去掉部首或偏旁,或者就更换一个部首或偏旁。

四、把特殊的实词处理之后,下一步我们就要注意各个词的词性在文中是否合理,有没有活用的情况。尤其是要注意谓语,宾语和状语位置的词。考试中在翻译句子题中比较常出现的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充当状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及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查找词类活用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铭记这个词的基本词性,然后比较它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根据文言文语法规则区别是否出现了活用。主语和宾语位置多为名词或代词,谓语位置多为动词或形容词,个别时候是介词,状语位置多为副词,这里也是名词作状语最常见的地方。使动用法最主要强调的是主语做出动作的目的性,以此区别动词是正常使用还是使动,很有效。

例如: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陆游《书巢记》)

这句话中的“病”和“上”就属于活用。“病水”中“水”是名词,根据句意,“病水”应为动宾关系,所以“病”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担心”。“上而为巢”,“为巢”是动宾关系,译为“建造房屋”,那么“上”一定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本文译为“在高的地方”,“而”表修饰关系。整句话就译为:“尧的百姓担心水患,所以在高处盖房,这就是避免灾害的房子。”

五、到此为止,关于翻译词汇的问题就都已基本解决。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注意那些在文言文句子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句式。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以及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倒装句。翻译时,一定要按照各种句式的特点进行翻译。判断句主要就是表判断语气的句子,翻译出来跟现代文中的说明文中的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基本相同。常见的标志主要有表肯定“者,也”和表否定的“不,否,非,莫”等,以及“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虚词。被动句就记住一条:看主语位置的词是否是承受动作发出的,看宾语位置的词是否是发出动作的。如果是,那就是被动句;如果不是,那就属于正常语气的句子。也可以参考一些常见的被动词,如:“为,所,见,于,与”等。翻译时只需要在谓语前加上一个“被”字即可。省略句判断起来就比较难了,需要把整个句子的成分分析的基本差不多才能够判断。但通常考试考查的省略句不会太难,基本都是省略宾语和介词,以及语境中省略主语。关于省略句我个人认为古人有个原则,那就是能省就省。省略介词就更简单了,在高考试卷中常出现的就是“动词+介词(省略掉)+名词”的形式。表面上是“动词+名词”的动宾结构,但是后面的那个做动作承接的宾语却怎么也承接不了前面动词的意思。

例如: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面“亡”和“走”根据前后关系判断都应该是“逃亡”的意思,但“逃亡”后面连国家名构成不了动宾结构,所以就应该是“亡于赵走于燕”,译为“从赵国逃跑到燕国”。总而言之,“动词+名词”的结构,如果后面的结构对前面的动词构成修饰,限定,解释说明等作用,那就一定是省略了介词。

最后我说下倒装句。其中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比较简单,而且考纲中也不要求在翻译中掌握,所以只需要在理解时找好前后句成分的偏正关系即可。我重点要说得就是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除了正常的根据语法关系判断动宾关系外,还有几种特殊形式的宾语前置句。如:“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应该把代词前置到动词前。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应该把它前置到动词前。3、在句子中发现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之’时作前置(通常为“何……之有”的句式)。4、固定句式:‘唯……是……’”除此之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结构也需要大家在翻译时加以注意。

六、这一步是“房屋封顶”的工作。当你把所有应该注意的问题都解决了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讲句子串联在一起翻译出来。

七、截止至此,我们似乎已经大功告成了。但总是感觉还缺少点什么?那么我们就再装修一下吧。也就是注意句子的感彩和修辞的意译。

例如: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这句话在翻译的时候本身并不难,只是“黠”字放在这里有点不合逻辑。全段说的内容是齐武成帝和皇后都十分溺爱琅邪王,但是在他面前为什么要说他是个狡猾的孩子呢?不合常理啊。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中国人说话表面上是在批评人,甚至是骂人,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喜欢的不得了。比如:“夫妻间女的称丈夫‘死鬼’,互称‘冤家’”等。所以,这句话中的“黠”字就不能译为“狡猾”,应译为“聪明”。这就是根据感彩调整个别词的翻译的意思。

篇2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回顾大家共同走过的xx年。xx年,全院员工在吴凡书记为首的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突破性的刷新了建院以来各方面的历史记录。

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了;

强化内部管理,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地拓宽了服务范围;

“以人为本,科技兴院”,软硬件同步发展,医疗技术提升了一个新档次,医疗设备大投入引进更新;

就医环境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建设使“花园式医院” 雏形初现;

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红红火火,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提高,优秀人物、模范典型不断涌现。

xx年是艰苦奋斗的一年,是实现“二次创业” 的攻坚年,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的一年。

去年门诊诊疗人次增加了39.2%;出院病人增加了16%;

经济收入实现了5776万元的历史纪录,比xx年增长了27.48%;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增长10%的工作目标;新增固定资产954万元;引进外资510万美元(约合4000多人民币)即将到位;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驱赶走最后一袭冬寒,今天立春了!

春天是蕴含希望的季节,春天是播种收获的季节。

让我们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把希冀播撒在心田;

让我们踏着明媚的春光,放飞理想,尽情地去憧憬。

篇3

[关键词]广告翻译 语言 文化 影响

在媒体信息发达的今天,广告对于一个商品的推销和一个品牌声誉的建立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告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及其市场占有率。想必很多人都还记得派克笔的一句广告语:“It won’t leak in your pocket and embarrass you!(它不会在你口袋里漏油,令你尴尬。)” 可是,当派克公司在墨西哥推广这支笔的时候,却误认为西班牙语中的“embarazar(使怀孕)”可以代替英语中的“embarrass(使尴尬)”,结果广告语就成了:“它不会在你口袋里漏油,令你怀孕。”虽然广告的错误戏剧化地给这支派克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和销量,可是也成为了墨西哥人茶余饭后的笑料,并有当地媒体讽刺地把它称为“怀孕的钢笔”,成为广告界中的大笑话,从长远看来,对派克笔公司的声誉不无影响。

那么,怎样才可以把广告语翻译好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切换,它可以对消费者的传统习惯、心理、信仰等产生直接冲击,从而影响广告的效果。因此,在广告翻译中,我们既要注意到语言翻译的准确性,突出广告所要表达的内容要具有吸引力、说服力等特点,也要在熟悉并尊重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对商品介绍时,使之符合该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同样的信息,以达到广告推销的目的。以下,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其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一、语言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广告的基础,只有当语言运用恰当,读者才能准确无误地接收到关于广告所要表达的信息,从而发挥广告的作用,达到宣传的效果。

1.汉英语言结构的对照

申小龙先生曾经说过,西方语言是以规则为主宰的,而汉语则以人为主宰。也就是说,汉语是以意思为中心的语言,语法规则比较自由,它的句子灵活多变,使用的词汇可长可短,词性多样可变。而西方语言中,语法占主导位置,句子主要以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不能随意改变。请看以下一个广告语:

“……产品形美色绿,气味芬芳,味道甘美……(绿茶广告)”该句中“形美色绿”,“形”指形状,“美”意为美丽;“色”指颜色,“绿”用来形容产品的颜色。纵观全句,“形、色、气味、味道”均为名词,而“美、绿、芬芳、甘美”均为形容词,此广告语就是由几个名词+形容词短语组成,句中没有动词短语,按照语法规则,这样并不构成主谓结构。可是由于汉语的语法规则比较自由,词性使用灵活,实际上,句中的形容词实际上已经充当了谓语结构。可是,英语的句子必须以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翻译的时候不能直接译为:“…the shape of the product beautiful;the color green;the smell fragrant and the taste mellow…”这样的句子明显存在着谓语残缺的错误,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加上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动词词组,而在此句中,应该在形容词“beautiful” “green” “fragrant” “mellow”前加上系动词“is”,才算完整,句子应译为:“…the shape of the product isbeautiful;the color is green;the smell is fragrant and the taste is mellow…”

2.汉英语言中词汇选择的对照

在描述事物时,汉语趋于花俏,而英语趋于精确。中国人擅长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觉,用华美的词语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欣赏,并赋予许多主观的想象和感情。例如,在汉语的广告语中,我们经常看到诸如“一流(high class)”,“完美(perfect)”,“独特(special)”这样的词语来描述产品的质量,以求突出产品吸引人的特质,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其中,不免有些夸大其词。然而,在英语的广告语中,对以上词的表达往往就简单用一个“good(好)”来表达,或者具体地说出产品质量优良的所在。因为,英语语言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比较注意事物的真实性,所选词汇一般都比较客观与理智并且尽量保持简练的风格。

3.汉英语言中发音的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发音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一般在于商标翻译。商标是一件商品的名字,而名字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期待。商标翻译要注意形似与音似,即不同语言中发音的差异和意思的差异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文化冲击。请看以下例子: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品牌—Nike(读作[,naiki:]),本意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可以音译为“奈姬”或“娜基”。可是,这样的翻译在汉语中毫无意义,消费者看了或听了都会觉得很费解,更别说能给人带来遐想或期待了,也就是说此翻译虽顾及了“音似”,可忽略了“形似”,脱离了商品的形象和特性。因此,译者在翻译此商标时,既模仿了它的音节,还考虑到运动服装应该具有经久耐磨的特性,把它译为:“耐克”,既表现出运动服装耐穿的含义,还隐含了一种体育的精神—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取得胜利,而后者也刚好与原意的胜利女神吻合,此翻译既顾及了音的传达,也表现出商品的特点与精神,较能被消费者接受,译得很成功。

然而,同样非常为人熟悉的丰田公司旗下的“LEXUS”系列汽车在2004年6月8日正式对其中文译音由原来的“凌志”改为“雷克萨斯”。虽然,从音似角度看来,“雷克萨斯”更接近于它的英文“LEXUS”的发音,可是此四字组合给人的感觉是陌生的,无意义的,并不能让人联想起车来。而“LEXUS”的原名“凌志”是取自于“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的壮丽诗句,包含着一种激励人们努力奋发图强,成功者即可实现壮志凌云的豪迈之情,突现出此车是成功的象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因此,“雷克萨斯”远没有“凌志”意义深远,也不及其有分量。

二、文化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从古至今,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支广告可能蕴涵着该国广大的文化元素,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译者必须注意这些文化元素的转换。而文化是在某个地域范围,某些人类群体中产生、形成并存在下来的,当它被传送到另一个地域范围,另一个人类群体中,往往并不为他人所理解、接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差异。那么,该如何消除这些文化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使广告收到预期效果,成了广告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请看以下例子,现代都市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于是可口可乐公司新推出一种“zero sugar”可乐,在此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人把它翻译成:“零糖可乐”,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译法,可是,由于“零糖”在汉语中与“灵堂”的发音是一样的,此商品的名字虽然突出了商品的特性,可是它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期待,而是很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不好的东西,迷信的人称之为:“不吉利”。因此,此商品名称可译为:“无糖可乐”,既能准确表达原文“不含糖”的意思,也可以避免译文中“零糖(灵堂)”给人带来的误导。

与可口可乐相似的是,新西兰航空公司(NZ Airline)最初给它取中文名字的时候,出于发音的考虑,把“NZ Airline”译为“安息航空”,这样的名字肯定没有中国人敢去乘他们的班机,因为在汉语中,“安息”意为“死”,是人们最忌讳的事。本来坐飞机给人的感觉已经是不安全的,危险的,如果航空公司的名字还跟“死”扯上关系,哪里还有人敢去乘坐呢。因此,该公司后来还是根据其意思(“NZ”是New Zealand的缩写形式)译为“新西兰航空公司”。

而与上述两个例子相反,“Carrefour”译为“家乐福”,“Goldlion”译为“金利来”,都非常符合中国人对“快乐”、“幸福”、“名利”等吉祥语的追求。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商务活动日渐频繁,国际广告是国际营销中产品推广、宣传的重要形式。广告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营销策略的成功与否,好的广告翻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轻松占有国外市场;而失败的广告翻译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广告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更涉及到各种各样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广告人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先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使译文既能准确地传达产品的信息,也能符合对方的文化,使广告能被顾客所理解、接受,才能达到产品促销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文化语言学十年感言.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9.(4): 15.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1-13.

篇4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针对性策略;指导性意义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学目标存在误区

目前高中教师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有一定问题,只是将翻译、理解和背诵作为重点,而忽略了文言文的内涵。确实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好成绩,很多教师对文言文考试的考点和要求把握得相当透彻,但是对新课程体系下文言文的要求却不关注,没有对新课程标准给予足够的重视。

2.教师的知识库不丰富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文言文知识不丰富,很多语文教师课下的主要精力都耗费在研究教材和试题上,很难抽出精力甚至根本不重视课外文献的阅读,导致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由于文言文所涉及的知识特别多,教师如果不进行足够的储备,很难满足课堂和学生的需要,致使课堂内容比较匮乏,授课效果一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3.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缺乏创新,基本上是讲解文言文里面的字词含义和用法,逐字逐句翻译,最后理解全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课堂活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多,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实际理解。

4.不重视课外资源

目前高中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教材这一块,不重视课外资源,导致对课外资源的利用不多,不结合课外资源,课堂教学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这一块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引起高中教师足够的重视。

5.评价模式有问题

目前文言文的评价模式有问题,主要是考核文言文的字、句、段的翻译、用法等等,通过提问、考试这些途径进行评价,导致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基本是死记硬背,只是应付考试,在其他方面涉猎不多。

二、新课程体系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1.重视预习这一环节

预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大,尤其是文言文这一块,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入预习这一环节,适当在课堂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课下多下工夫,做好备课工作,课下准备好预习教案,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以习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课堂上学生通过注释获取文言文中字的含义,也可以通过查看工具书等途径获取文言文中字的含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觉学习不那么枯燥,此外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有一定的竞争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学生需求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应该重视学生需求,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起点,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利用工具书自行阅读,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克服很多困难,这远远优于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针对学生特点多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文言文方面,如果教师一味地翻译文章,晦涩生硬的文字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适当穿插写历史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述,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需求,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4.提高教师知识储备

高中语文教师要坚持学习,课下多抽出时间阅读课外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古代历史等方面,这对讲好文言文来说非常重要,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运用自如,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讲好文言文,只靠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生活中多关注、多思考、多积累,将课外资源展现到课堂上。如,讲到风景类的文言文时,尤其是山水方面,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教师可以适当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山水景观,这样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让文言文教学不再枯燥无味,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6.改变文言文考评方式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文言文考评方式,打破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而且要使考评方式和新课程体系保持一致,不仅要考评学生的字、句、段的翻译、用法,还要考评学生的文言文内涵理解等。总之,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文言文考评方式,尽量使考评开放,提高评价效率。

篇5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名家典籍里选择适合高中生学习能力和欣赏能力的片段进行教学,比如说论语选段、孟子选段、庄子选段等,这些课文都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文言文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传统的文化,以深刻的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人生感悟,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灿烂的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片段赏析以幻灯片的方式播放出来;通过生活化的故事讲解帮助学生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实现文言文有效学习;通过多样化的诵读方式不断记忆文言文,理顺文言文的表达顺序,实现文言文背诵记忆的教学目标。

一、以多媒体创新教学方式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幻灯片、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实现教案的科技化,幻灯片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影响等技术表现文言文所反映的事件、风景、人物,以幻灯片丰富多样的图片影像表现文字的内容。文言文主要的教学难点就是大篇幅的古代文字,虽然很多都已经翻译成了简体字,但是由于阅读方式不同,学生在理解方式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多媒体将文言文、翻译、故事图片等结合起来,学生的就能够简单的理解文章所描写的情景,理解文言文教学。

《赤壁赋》选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通过幻灯片的图片文字组合效果,将赤壁赋的文字进行分段,再配以各个重点画面的图片,以笛声或者箫声为背景音乐,就能够营造成月夜赤壁之下静谧、明朗的美好的画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所描写是天空的景象,通过图片可以再现这样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生活化的故事理解文言文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中有很多的历史事件和生活经历,《烛之武退秦师》、《指南录后序》、《寡人之于国也》、都是生活化故事的凝结,在这类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理解,以讲故事的方式将整篇文章完成讲解。比如说以评说的方式讲解《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在论说的过程中,首先对郑国和秦国的地理位置进行说明,文中写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如果晋国得到郑国的这块地,那么无疑晋国增加了国土面积,秦国如果想要越过晋国到达这块途径,将显得困难了,那么灭亡郑国对秦国又有什么帮助呢?在列举晋国不受信用的事,晋国的国君当年受恩于秦国,许下承诺给秦国焦、瑕两个地方,但是“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才渡过河晚上就加固城防,以就是为证说明秦国和晋国结盟没有任何的收益,最后打消了秦王的顾虑,秦国撤兵。

评说的方式就类似于生活化的艺术欣赏,学生的在凝神聆听的过程中体会烛之武的聪明勇敢、大义凛然爱国情怀,难懂晦涩的文言文就成为讲故事的重要来源,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故事经过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再比如说《陈情表》、《项脊轩志》都是展现亲情的名篇,其中的生活化场景就可以让学生的以自己的生活理解讲解出来,这样学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刻的理解亲情的可贵,教师也实现了自己的文言文教学目的。

三、多样化的诵读方式记忆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中文章分类比较多,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诸如《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滕王阁序》《秋声赋》《兰亭集序》等几篇文言文,是公认的美文,在高考试卷的诗句类默写题中有一定的分值,而且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的押韵、对仗都能够体现古代文言文的典雅,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基本的理解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然后进行全文的背诵记忆,选择跳读、全读、理解记忆等方式实现背诵记忆。

记忆背诵的文言文多是以写景、抒情等为主,所以是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营造是文言文的主要特色,令人陶醉的意境美是文言文进行诵读时的重要帮助。《赤壁赋》之宁静辽阔朦胧美,《始得西山宴游记》之广阔无涯、浑然一体美,《滕王阁序》之色彩绚丽、远近错落、上下浑成美,这些优美的语言在记忆起来非常容易,押韵对仗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迅速的形成语感,加速背诵和记忆。教师在背诵记忆的指导过程中通过对重点词汇的反复讲解和诵读,形成基本的语感;学生的在休息或者早上完善进行背诵就能够顺利的背下来。注意在背诵记忆的过程中可以从重点开始,比如说《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常考的名句,围绕重点进行背诵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将文言文所描绘的画面进行展示,学生多个在朗读的过程中,将文言文所描写的画面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的有效背诵记忆。

四、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在高考出题特点以及文言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实现文言文教学的不断提升,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敏.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新策略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5(6)

篇6

关键词:激发 语感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文言文教学普遍地引起了重视。但实际上,学生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的兴趣并不高,理解能力也不强。甚至感到无所适从。

我觉得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明确文言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部分“新潮时尚”的高中生觉得文言文太古板、太遥远、太无趣了,与时代潮流相悖,与生活关系不大,学而无用。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文言文是古代思想、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的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的意义。学好文言文,能更好地“知古”。“知古”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科学地预见未来。同时,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文言的言简意丰,遣词造句的考究,深刻的思想性,出色的论辩艺术,结构特色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给学生讲清楚文言文的学习重要性,让学生在心理上有足够的重视,对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内容大都可以与历史故事、名人趣事、生活轶事和处世哲学联系起来,在备课中多方面多角度搜集文章涉及到的相关材料,去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教《勾践灭吴》时,导入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讲述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卧薪尝胆”,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了解课文的欲望;还可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鼓舞。经常把有趣的故事贯穿起来,或者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心情愉悦而又意犹未尽地将原本“望而生畏”的文言文进行到底。

2、积极指导诵读,培养语感

读,是开启文言大门的钥匙。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诵读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最基本而又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在培养语感、理解文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诵读时不仅要读清句读,更要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诵读不是死读,而是学生对文章的细微之处都弄清楚之后的诵读。而教师则必须对文言的诵读进行监督、指导。要明确停顿、重读、节奏、语气、语调、情感等。教师可作示范朗读,适当点拨。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邹忌与妻、妾、客的对话意思大同小异,但语气却不同,差异中显示出不同的身份、地位以及与主人的关系。其妻子的回答是感叹在前,反问在后,语气十分强烈。妻子深爱自己的丈夫,她在说着真实的谎言,是由衷的赞美。妾的回答只是一个反问句,语气就弱多了。小妾不仅要顾及丈夫,而且要顾及丈夫的妻子,尽管她也许认为丈夫不如徐公美,但是也只能说一句勉强的赞美之词。客的回答为一般陈述句,是曲意逢迎、奉承巴结的语气,缺乏真心的赞美,因为客是“有求”徐公。在诵读时如果不对三人的身份、心理研究揣摩,是不可能读出三人的感情语气的。同时,诵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单读、齐读、分角色读、分组读、还可分男女读,总之,应不拘一格。而且诵读几遍后,再对照注释来看课文,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此循环反复,以诵读来增进理解,又以理解来促进诵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预习,自主合作,适当点拨

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强调“预习”这一环节。多给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文,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结合资料的解说,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逐字逐句弄懂语句,勾画出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强调在自主的基础上的合作。由于课文离现代很远,今天的中学生对其中的部分字词、语法习惯、运用典故等都相当陌生,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解决问题,然后提出疑难点,学生可以回答的尽量让学生表现,确实不能解决的,老师加以点拨和指导。例如我在教《烛之武退秦师》时,先要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对于文中自己能理解和翻译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做上记号,对不能理解的也要做上记号。这一步既可以使学生巩固过去学过的文言知识,又可以学习一些新的文言知识。对难理解的句子,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我要学生注意“东道主”、“行李”的古今异义,“共”的通假字,以及句中省略的成分,通过点拨与学生的讨论,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运用这种讨论加点拨的方法去翻译全文,由于很多地方是学生自己翻译的,比起教师全文翻译,学生记得更为深刻持久。

4、注重方法的讲解和规律的总结

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引导和规律的总结。方法的介绍不只由教师来归纳,要大胆地让学习有方法的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信、达、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通过讲解,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关于文言文翻译的理论知识,从而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同时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总结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如:名词的词类活用: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通过合作学习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新课标下的高中文言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来展开文言文教学,老师都要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际以及文言文文学性的实际。我想,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文言教学的课堂也会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篇7

一、展现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源于生活,也在生活中体现,高中学生的生活五彩斑斓,而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与调动学生的各种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从形式与内容来看可能与当前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差较远,而教师如果能深入研究,并全面、仔细地把握文言文基础,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努力寻找生活与文言文之间的切入点,进而打造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场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便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例如: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的作者主要描述的是当时被贬之后忧惧不安的生活,进而体现了柳宗元对心中所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才能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询问学生对“柳宗元”的期待是什么,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学生以及课文之间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文言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先将自己对“西山宴游记”看法讲解给学生们,然后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西山宴游记”的见解,然后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讨论,整个文言文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不再像以往那么沉闷,随着陈旧、死板气氛的冲淡,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中去寻求“西山游记”中的描写的每一个细节,充分结合学生对生活情感的体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掌握。

二、呈现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快速发展与传播,有关教学的影像资料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并且逐步用于实践教学中。从高中文言文来分析,大部分都属于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很多作品在电视、电影中也有提及。这类资源完全可以利用到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电影、电视的直观性,能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与重点情节呈现出来,能为学生带来必要的情节性引导,让学生对整篇文言文有一个大致直观的印象;另外一方面,通过这些影像资料能将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缩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

例如: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收集关于“阿房宫赋”的电影。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选择之后要有针对性挑选其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欣赏,这样学生才会有最为直观的感受,其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历史上,引导学生充分结合电影情节来对文言文进行理解,适当的时候还需要提醒学生对电影中的情节设置进行关注,亲身体会环环相扣的情节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随着电影人物不断地进入情境,层层深入的同时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

三、展现情境,积极创造情感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一方面来说是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审美标准;另外一个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敢于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与领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成功实现文字性或者语言性的表达。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依然要将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当作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对文言文的文本翻译、内涵阐述等等不同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学习《六国论》这篇文言文,此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历史故事,其中必然会存在一些直接性的对话描写。其实文言文对话描述与现代文阅读一样,也有语言的变化与情绪上的起伏,这些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帮助,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与理解。例如:对“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等直接对话进行朗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语气方面,要将六国破灭的悲亢情感充分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历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与积累。

四、情境再现,唤醒学生的情感

篇8

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从形式与内容来看可能与当前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差较远,而教师如果能深入研究,并全面、仔细地把握文言文基础,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努力寻找生活与文言文之间的切入点,进而打造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场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便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例如: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的作者主要描述的是当时被贬之后忧惧不安的生活,进而体现了柳宗元对心中所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才能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询问学生对“柳宗元”的期待是什么,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学生以及课文之间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文言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先将自己对“西山宴游记”看法讲解给学生们,然后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西山宴游记”的见解,然后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讨论,整个文言文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不再像以往那么沉闷,随着陈旧、死板气氛的冲淡,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中去寻求“西山游记”中的描写的每一个细节,充分结合学生对生活情感的体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掌握。

二、呈现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快速发展与传播,有关教学的影像资料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并且逐步用于实践教学中。从高中文言文来分析,大部分都属于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很多作品在电视、电影中也有提及。这类资源完全可以利用到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电影、电视的直观性,能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与重点情节呈现出来,能为学生带来必要的情节性引导,让学生对整篇文言文有一个大致直观的印象;另外一方面,通过这些影像资料能将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缩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

例如: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收集关于“阿房宫赋”的电影。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选择之后要有针对性挑选其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欣赏,这样学生才会有最为直观的感受,其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历史上,引导学生充分结合电影情节来对文言文进行理解,适当的时候还需要提醒学生对电影中的情节设置进行关注,亲身体会环环相扣的情节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随着电影人物不断地进入情境,层层深入的同时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电影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太熟悉了,而教师需要的是深入到学生当中,并了解当前影片信息与学生喜欢趋向,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主要手段。

三、展现情境,积极创造情感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一方面来说是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审美标准;另外一个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敢于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与领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成功实现文字性或者语言性的表达。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依然要将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当作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对文言文的文本翻译、内涵阐述等等不同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学习《六国论》这篇文言文,此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历史故事,其中必然会存在一些直接性的对话描写。其实文言文对话描述与现代文阅读一样,也有语言的变化与情绪上的起伏,这些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帮助,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与理解。例如:对“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等直接对话进行朗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语气方面,要将刘国破灭的悲亢情感充分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历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与积累。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

现代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方式,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老师为中心,单方面传授学生知识。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先以阅读开始,让学生熟悉该堂课的文言文,比如:显然学生自己默读,然后老师朗读,学生在这一过程可以标注多音字或自己需要注意的生僻字等。接着则是翻译阶段,和上一朗读阶段有些相似,可以说都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则是记录和复制了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是以较被动的方式在学习。这样,学生不清楚文言文本身的含义,即:文字下隐含的内容,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动态,自然对文言文的认知就停留在表面。很多高中学生翻译文言文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文言文本体,同时又让学生形成了过于依赖老师的学习心态,因此,多数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仍停留在基础翻译上,并不懂得如何有效的利用文言文知识。

(二)学生生活环境

随着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现代中国高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包括中西文化的融合,计算机技术普及等,都让高中学生接触到的文文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如:学生之间的交流内容和方式,变的更加轻松、便捷和多变,而文言文,则是较古老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现代学生很难融于这种古代文化。其中,网络已经成为了高中学生所熟悉的领域,在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包括:各种类的新闻、短长篇小说和游戏等,都是先以较吸引人的简短标题或图片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上内容的丰富和多变,而学生在阅读和使用网络工具时,一大特点就是快速性,这些都是传统文言文教学所缺少的部分。因此,当现代高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特征与文言文特征发生矛盾时,自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加上在这种环境下的高中学生,在耐心和专注力方面都有所不足,那么就造成学生在背诵文言文时,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从导致背诵的效率降低。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 变“静”为“动”的教学模式

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高中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采取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如:利用每一堂课前5分钟,让学生轮流分享一句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虽然这样做提高了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但仍有较强的局限性,并且本身没有兴趣的学生只是抱着敷衍的心态去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所以,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改变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印象。

提起文言文,大部分学生联想到的则是:一名老师站在讲台前,学生们则是静坐不动。可以说,多数高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可以概括为:深奥、枯燥、死板。针对这方面,老师可结合现代学生思维活跃化来制定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令文言文生活化,拉近学生与其的距离。首先:可以利用以简短的文言文体作业,代替繁重的语文作业。如:老师在让学生总结本堂课讲述的文言文的中心思想,或是让学生总结自己对于该篇文言文的感想时,把白话文的作业形式改为文言文。同时,根据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和文言文的难易程度,可以让学生自己选取文言文的某一段落,作为自己的作业。对于个别文言文水平较差或对文言文特别没有兴趣的学生,老师可利用分小组的讨论方式,而最终得出的答案,也规定需要以文言文的形式回答,并且老师可设计多个问题,让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负责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之间就需要共同讨论,在带动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最后,老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可让学生把文言文当做剧本,以表演的方式活用文言文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简短的剧本进行表演,两种形式演员的对白,则必须是文言文的形式,并且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动,以培养学生文言文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此真正让静止的文言文教学,变成生动的,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学习过程。

(二)现代化的文言文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了大部分的家庭中,多数高中学生的生活与三者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如:组建微信聊天群或老师创建自己的微博、空间等,老师、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分享文言文知识,但为了丰富教学内容,避免加重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业量,的内容应是间接与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如:作者或文言文中涉及到到没有详细阐述的人物相关信息,个人从出生到晚年的成长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发展等。还可以创建QQ讨论群,在此群内,学生可以讨论自己遇到的文言文相关疑难问题,以免学生在假期自己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单没有及时的得到解决。老师通过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以此令每一堂文言文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以此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老而不可缺少的珍贵文化,而文言文教学则是保证其可以永久流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就需要各教师在结合现代学生的需求,不断改变、完善自身的教学内容,以指定最有效也最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邓莉.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知识.2014年01期:9-10.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氛围;实际生活

现代社会最缺乏的便是创新型人才,因此对培养、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精神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的一大改革点。就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形势来看,对于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尚且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有必要为此进行专门的探讨研究,并且从中择优选出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建议与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对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和谐师生关系有着良好作用,并且也是实现良好教育的第一步。很多教师为了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过分抬高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主导地位,而且其教学面孔也十分严肃。殊不知,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惧怕或者逆反心理,从而根本不敢或者不屑进行课堂上的发言与提问。教师在上课时也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经常是教师仿佛在唱独角戏一般自顾自地讲解,这种情形下,学生很难将知识真正吸收。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必须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教学面孔与教学内容都应灵活生动起来,平衡师生之间在天平上的重量。

二、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从教师知识的传递上还是教学手段上,都太过单调乏味,很难引起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且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将计算机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比于传统的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显然更能顺应潮流,其形式也更生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能起到良好作用。

三、将情景教学引进课堂

情景教学的趣味性很强,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比如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一直是学生难以攻克的难点,在学习文言文时,若是简单直接地将其翻译过来,学生很有可能下了课堂就忘记。此时便可运用情景教学,教师可以首先将文言文通篇注释翻译,然后选取几名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这篇文言文演绎出来,可以采用小组的方式,选上3个小组分别做演绎,看谁演绎得最好,其过程生动活泼,很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教师也可以不直接将文言文翻译出来,而是让学生自行领会,同样可以选用3个小组,在演绎之前,演绎者先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充分调动思维,做出最合理、最正确的翻译,然后依次演绎出来,然后让台下的同学探讨之后选出他们认为演绎得最恰当的那个组,最后由教师将3个组对文言文的理解做总结与分析。情景教学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将语文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不同于别的任意一门学科,语文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段话、每一个句子甚至是每一个字词,都可以说是语文的现实呈现。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比如在实际生活中,当父母或者朋友过生日时,让学生送给对方一个生日卡片,并附赠祝福语,用优美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语文文字功底,还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总之,就是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另外,可以用布置周记的形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写作习惯,当然,为了避免作文的题目太过枯燥,致使学生只是草草应付,在选题上,应当结合当代一些热门的电视剧或者社会、网络上的一些新鲜事,不限题材、不限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由发挥,甚至散文、短篇小说等题材的作文都可以。只要其思想深刻、文笔优秀、逻辑通顺,都可以在校园网内创设一个专题贴,并上传进来,还可以作为增加分纳入学生的年度考核评价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发展,创新就像沙漠中的一股清泉,只有源源不断,才可能滋润整个教育事业,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波.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才智,2013(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