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文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文学的特征

篇1

[关键词]高职动漫教学;中国古典文学;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118-02

1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经典的文学作品精彩纷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辞令、雄辩的智慧,汉赋恢弘的气势、华美的铺排,唐诗宋词瑰丽的辞藻、华丽的语言,明清小说波澜起伏、曲折动人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刻画等等,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均是经历时光淘洗的优秀作品,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生命活力,正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丰富的人生意蕴。古典文学作品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即是推崇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忠、信、节、义、孝、悌、勤、谨、仁、礼、廉、爱,从治国安邦之官品到兴家宜室之人品,其优秀的文化精神浸透在古典文学诗词歌赋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丰富内蕴的根底所在。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各种来自古典文学的经典故事经典人物都深入人心,耳熟能详。以《三国演义》为例,这部作品无疑获得了历史的检验以及广大读者的充分认可。它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桃园结义的刘关张、赵子龙,还是曹操、孙策父子、吕布、周瑜、黄忠、黄盖、姜维等人,都早为妇孺皆知、脍炙人口。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的加快,中国正在逐步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风也随之席卷全球,特别是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动漫行业的关注,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影视作品也在创下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例如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系列等,日本的以中国美食烹饪为题材的《中华小当家》,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三国志》,以西游记为题材的《七龙珠》,以及最近一直热播的动画《火影忍者》中出自《易经》的“八卦六十四”掌、阴阳五行。这些例子无疑都表明中国古典文学具有丰富的可以攫取的创作源泉。

中国动画初创时期,当时的动画创作大部分来源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早期的《金猴降妖》取材于《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原文中对于白骨精幻化的女子的描述“在那山坳里,摇身一变,变作个月容花貌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再比如蔡志忠先生的漫画《老子说》、《孔子说》、《孟子说》、《庄子说》就是将中国古典文学中诸子百家的要义用通俗易懂的漫画手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2 动漫教学中引入中国古典文学的教育意义深远

笔者作为一个工科院校的教师,对于现在大学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实用性、技术性的专业教育,忽视文学修养培养的通识教育的教育现状有很多感触。特别是对于动漫专业的学生来说,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无疑是他们日后创作的源泉。所以笔者认为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引入到动漫的教学实践中来具有深远意义。

2.1 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加深对于中华文明的深刻理解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世界会得到升华。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韵律、修辞等方法,如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屈原骚体,唐诗宋词的格律。学生们可以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和意境,体会古典文学作者对事、情、景的把握。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古典文学,逐步体会和把握文化精髓,进而提升文学修养,汲取创作灵感。

2.2 有助于培养学生由文字到形象的想象力,并为日后的独立创作积淀文化底蕴

将中国古典文学引入到动漫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寻找可以创作的素材。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精髓用学生的视角加以诠释。这本身也是动画作为一个载体所应当承载的文化传承的责任。

当学生们真正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海洋中,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动漫设计的巨大的资源宝库。跟“米老鼠”“阿童木”“白雪公主”一样,水浒梁山好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中的红娘等,都是可以直接转化为优秀动漫作品的形象,关于他们的古典文学就是动漫剧本的创作来源。

2.3 有助于培养动漫设计专业学生的意象思维能力

意象思维是动漫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我国古典传统艺术创作强调“立象以尽意”,意象是艺术家将某一想法关注到某一物象之后,使其具有一定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精神形象。动漫设计是通过典型意象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意象思维的培养对于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育质量有积极作用。

中国古典文学中囊括了本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艺术行为、价值观念等,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学生可以从中吸取到最宝贵和精华的部分,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同时得到发展。

2.4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

笔者作为一个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从教的这些年中,发现这一代学生在快餐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大,能够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已经是凤毛麟角。许多高职艺术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经常词不达意。特别是动漫专业对于学生的叙述描述能力要求较高,比如如果在创作动画剧本的时候,连自己的意图和想法都没有办法描述清楚,让观众或者合作者弄明白的话,后面的制作过程必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所以将中国古典文学引入到高职动漫教育中,这种文学精髓对于学生内涵素质的滋养是潜移默化的。相信通过饱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长足进步。

3 结 论

将中国古典文学引入到动漫实践教学中不仅能够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在掌握动漫创作技法和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艺术修养、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和原创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掌握并能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资源以服务于自己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蔡艳艳.日本动漫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及其启示[J].电影文学,2012(21).

[2]刘瑞.中国古典文学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J].剑南文学,2011(12).

篇2

关键词:中日古典文学 作品比较 意象研究 狐

中日两国在地理上相隔甚近,在文化上也有一些共同性。狐意象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不仅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研究中日两国文化异同的重要资料。本文首先对狐这一动物的特性与其意象结合在一起分析,然后对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狐意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狐意象分析

狐之所以能够从一般的动物上升到文学作品中的符号,是基于其作为动物的基本特性,以及人们运用思想对其形象进行加工而完成的。找到狐与人之间的思想结合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狐意象的使用和含义。

(一) 狐狸的特性

狐狸作为一种动物,不但聪明机警,同时也狡诈多疑。在中国,狐狸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是鲜亮柔和的狐狸皮毛,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御寒的好工具,也是达官贵族追求的服饰时尚。可以说,狐狸的性格特征和一些生物特性都是在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竞争中逐渐演化形成的。

(二) 狐意象的特性

和狐不同,人类更善于使用抽象的思维情感,通过形象的比喻来概括事物的本质。因此才有了文学作品中许许多多不同的意象。而狐的文学意象常常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相似性联系在一起。

首先,狐狸生性狡猾,善于使用计谋。因此在中文中有“老狐狸”的说法,用来形容某人诡计多端或智慧超群。在面临强敌的时候,狐狸经常通过装死的方法来躲避伤害,且会静待时机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足可见狐的狡诈。其次,狐狸身姿优雅、面庞娇秀,因此经常与女性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加上狐狸阴险狡猾的特点,人们常常以狐狸来代指魅惑的女性。对于美丽且招异性喜爱的女人,人们往往用“狐狸精”这一带有轻微蔑视的称呼。然后,狐狸还具有神秘莫测的特点,因此人们常常以狐狸来代指神仙、妖怪等拥有非自然力量的概念。“狐仙”、“狐妖”等说法都是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和崇拜。

二、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

在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狐是一种常见的意象,且含有丰富的思想寓意。下面本文将结合实例对其中的一些狐意象进行分析。

(一)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狐意象

狐意象的使用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不仅存在于人们口头传颂的神话故事中,也存在于各类文学作品中。由于狐狸性格多变,人们对狐意象的运用也有很多不同的侧重点。在中国文化中,狐是亦正亦邪的典型代表,它可以是阴险狠毒的,也可以是善良美丽的。

狐可以作为一种代表神通广大的意象使用,例如《山海经》、明清各类志怪小说中都对狐的灵性和力量做出了描述。经过各类文学作品的加工,原本只是神出鬼没、行动敏捷的狐狸成为了一种神秘力量的象征,它拥有人类所无法企及的超自然力量,因此人类对它又敬又畏。

狐也可以作为一种妖娆魅惑的形象使用。比如在《封神演义》中,美女苏妲己就是狐的化身,它是女娲娘娘派到人间来魅惑商纣王、颠覆商朝统治的意象。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狐的意象不断出现,化身为各个不同的美丽女子上演着各式各样的奇幻故事。在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狐作为美丽女子的化身这一意象出现,给作品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结合人类的思维,人们还创造出了一系列关于狐意象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出现在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兔死狐悲”以狐狸假装因兔子的死亡而悲伤,隐喻了有的人惺惺作态,假装慈悲。“狐假虎威”以狐狸冒充山中大王―老虎的权威对动物们发号施令,批评了那些自身能力不足,却假借他人权利作威作福的行为。“狐死首丘”以狐狸死亡时的地点选择揭示了人类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对落叶归根的思想认同。“狐朋狗友”以狐狸和狗为比喻,代指那些只会嬉笑作乐的酒肉朋友。这些意象的使用其实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狐狸本身的特点,而是人们为了突出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而对狐的形象进行不断深加工,才成为了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典的狐意象。

(二)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狐意象

受到古代中国的文化外扩影响,对狐作为文学意象的使用也逐渐成为日本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在接受学习狐文化的过程中,日本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经过长期的演化成为了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篇3

关键词古典文学作品多元化解读对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有着明确的指导意见:“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个意见的核心就是关注和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而且对“个性化解读”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说明。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当然也应遵循这一要求。

在新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缺乏文言的语境以及我们过去对古典文学作品采取的教法是从作家、时代背景、作品内容、人物形象、主题到写作特点逐一分析,这些对生活在中外文化交融时代的中学生显然很难有吸引力,因此,古典文学作品在新课标理念下怎么“教”,也已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热点,同时又十分自然地成了教学的弱点和难点。这一问题,不仅为众多学者所关注,也是众多中学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新课标理念进一步推行,在古典文学作品的具体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老师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语文活动实践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许多深刻、新颖、独到的见解应运而生,课堂教学因而变得生动有趣。这既是社会日趋多元化,人们思维日趋活跃、个性化的表现,也是随着新课标理念推行,学生思想不断突破僵化框框,敢于表达自己声音的表现。然而在这背后,也出现了一些剑走偏锋现象。

(一)漠视文本,刻意求新。新课标强调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的教师对此缺乏正确理解,在教学中刻意标新立异。如有一位教师讲《季氏将伐颛臾》一课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理解“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句话?我们都知道,本来季氏的着眼点是鲁国内部的权力之争,想通过伐颛臾为自己争权夺利增加砝码,这是孔子洞若观火的见解,这句话很好地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远见卓识。但有个同学却据“危而不扶,颠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一句,推断孔子认为季氏担心的是自己内部没有得力的助手。对这一明显偏离课文原意的错误推断教师竟然连声叫好,还呼吁其他同学为这位同学的“有新意的见解”鼓掌。难道为了创新,就可以凌驾于教材之上、随意误解甚至曲解课文作者的本意吗?

(二)忽视背景,主观臆测。古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选入教材的古典文学作品除了以意境引人入胜外,就是以情感人:或喜或怒、或爱或憎、忧郁、愤激……这些都是由作者独特的处境、身世经历、思想倾向、个性特征以及文化修养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若不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背景材料,就不能启发引导学生调动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素养去体验作者当时的情绪,也不能达到如见肺腑、如共痛痒那样相知相亲的境地,即那种“感同身受”的境地,这样学生难以真正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

比如,如果对唐代的与当今的概念区别和唐代的文人有当时特有的作风等背景知识不了解,那么在学习《琵琶行》一文时,学生自然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白居易为何要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一个是朝廷命官、大文豪,一个是长安故倡,身份相差太大,这种感叹又何以会成立?对于这一问题,如果以现代的观念去理解,会觉得白居易很不正常。当今社会哪有行政官员或作家见到引为知己的?即使引为“红尘知己”,可又有哪个会写文章昭告天下?

(三)藐视先见,热衷否定。新课标强调,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据此,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解读听之任之,而不加以评判、引导,造成有的学生以否定为乐。凡是传统的说法,教材与教参里延用的,否定了之,不管自己的观点能否立得住脚跟,从而导致了学生对文本任意性解读、误读的现象十分严重,文本的许多潜在价值由于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得不到应有的开掘。比如,有同学在阅读《智取生展纲》的过程中,非常细心地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整篇课文氛围严肃,气势压抑,但也出人意料地写到一次笑声,这就是杨志被迫同意大伙在黄泥冈歇息后,“众军汉都笑了”。

篇4

[关键词]韩语文化 教学 文学作品 选定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34-01

一、文学作品选定现状

现阶段的韩语教学中,韩语作品选定标准尚未统一,导致文学作品教学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一次性消费的非效率性教育。以至于学习者无法真正认识到文学作品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也会持有消极的态度对待文学作品课程。为了寻找这方面的根源,我们可以查看现阶段文学作品教学中选用的文学作品现状和问题点。

第一,文学作品选定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题材偏向某一特定题材。韩国文学作品大致可分为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在学习韩语过程中很多时候偏向学习现代文学,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社会上普遍被认为的,古典文学相对于现代文学更加“古旧”、更有难度、很难理解等想法的影响。因此,古典文学作品很多时候不会被采纳为教学内容,除了个别的古典文学(比如“春香传”)被教师选用,大部分题材选用还是偏向现代文学作品。

第二,文学作品级别设定和内容选定标准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大部分文学作品课程注重服务于语言教学,因此,文学作品的作用只是被限定为阅读材料。这时,阅读材料的作用只是为了考核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水平,未考虑文学作品本身包含的情感和深层含义。如语言教学需要阶段一样,文学作品教学也需要阶段,这需要适当的文学作品级别选定来实现。

二、古典文学作品选定

各个国家都有传说题材,其中有些传说主题内容相似。如韩国传说“仙女和樵夫”是属于“仙女升天型”,在其他国家也能找到类似主题,中国“鸪女传说”、日本“羽衣传说”、西方国家“白鸟处女传说”等。这种类似可以使学习者拥有更直观的学习效果,不是只有特别、特殊的文化元素才能出现在文学教学中,反而使学习者接触到类似自己本国传说的文化时,能感到亲密,更有信心,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

“仙女和樵夫”传说有不少版本,主要分为:1.仙女升天型;2.樵夫升天型;3.樵夫在天上经历和克服磨难型;4.樵夫回到地面型;5.樵夫尸体升天型;6.樵夫和仙女一同回到地面型。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仙女升天型”。

首先,最为基本、最为普遍的构造“仙女升天型”的内容如下。

1.樵夫救下小鹿。

2.小鹿为了报答樵夫,告诉樵夫可以和仙女结婚的方法。

3.仙女无法升天,只能和樵夫结婚。

4.樵夫违反禁忌,给仙女飞天衣。

5.仙女带着孩子升天,只留下樵夫。

在很多国家统一出现的是“禁忌”元素,只是禁忌的类型和形式不同而已,而最终因为触犯禁忌,主人公受苦受难的故事模式是相似的。“仙女和樵夫”传说也是,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有“不能给飞天衣”的禁忌,这也是最主要的事件。“仙女和樵夫”传说中的“禁忌”可以解释成很多种版本,人们通过禁忌发现内在的含义,每次禁忌都会被破坏,由此带来伤心结局,但同时包含了很多价值观。

破坏禁忌会扔给主人公预定好的苦难和磨练,最后樵夫只能和家人分离只剩下他一个人,这种“仙女升天型”传承到现在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是女性的希望。即在过去在家庭没有地位的时候,女性会梦想可以远离痛苦、有飞天的飞天衣,这种梦想的传承力是很强大的。而男性的梦想也通过“仙女和樵夫”传说来表现出想娶天上的“仙女”为妻子的欲望。

“仙女和樵夫”传说具有普遍性,也是各个国家共同主题传说。在韩语文学作品教学中可以用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为作品选定的标准。

三、结语

韩语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教学不同于普通文学作品教学。为了在韩语教学中组织更为有效的文学作品教学,我们应该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迄今为止韩语教学中的选定文学作品方式。作品选定标准应该是合理、适当的,而具体选定哪些作品仍需研究。

【参考文献】

[1]金海玉.文化教育与词汇教育.国学资料院,2005.

[2]朴海珠等.海外韩国学大学文学教材开发研究.韩国文化翻译院,2006.

[3]沈太秀.《樵夫与仙女》传说神话特征.韩国语文学,

2005,89集.

[4]李金成等.韩?中民间传说比较研究.宝库社.2006.

[5]郑炳贤.为外国人制定的韩国文化教育现状和改善方案.语文研究,2004,44集.

[6]崔仁学.通过故事认识的韩国人和韩国文化.民俗院,

2003.

篇5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教育;本质;功能

一、引言

文学是虚构的艺术,是想象的殿堂;文学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是精神得以寄托与憩息的殿堂。无论什么时代,文学都是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象征性的解答,因此而成为生活的教科书,从古至今在教育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文学教育就是一种通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赏析等,使人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丰富知识、发展能力、提升道德、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过程。文学教育更主要的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性熏陶。当前社会大力倡扬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入广袤的时空之中,感受博大、丰富、深邃。培养真正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达到教育的真正价值。

二、文学教育的现状和本质

这些年来,我国学校文学教育有着逐渐走向“知识框架论”和“制度政治化”的倾向。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喜欢相信一系列缺乏文学美感的宏大理论体系,喜欢建构一个个脱离现实的知识视野,喜欢把文学教育围绕思想政治来进行,缺少开放意识和平和的心态。文学中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都日渐丧失。在这种教条枯燥的文本教育下,学生思维方式和言语方式甚至对世界的感悟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学生学到的是褊狭的文学,必然造成思想情感的贫血,无法拥有丰富的精神空间,思维方式只能是简单而单向的,言语方式也就会失去鲜明的个性特征,最终无法真正形成学生的深厚情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真正的文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吟诗诵曲,参与文学赏析活动,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但天长日久人人会变得谈吐高雅,精神爽朗,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具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文学教育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因文学本身的情感性、哲理性、历史性、审美性和语言艺术性特质使得文学教育能够提升人的道德、增进人的智慧、培养人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人语言更文雅、知识更全面、情感更丰富、意志更坚强、行动更有力。文学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人生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调节个人情感,培养想象力、促进创新思维,形成高雅气质和健全人格,而且这些功用可在生动的文学教育中自然地完成,为其他课程教育所难以替代。此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文学的审美意识、思想承载以及它的浪漫情怀都是人类生命智慧最综合、最神奇的表达,文学的这种伟大之处可以帮助抑制存在于我们社会的种种暗流振奋国民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新时期文学的教育功能

1.中华名族古典文学的教育功能

文学首先是民族的,因语言、文化传统的差异,各民族的文学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文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祖国语言,去欣赏祖国语言,去热爱祖国语言,引导他们去爱祖国的山河大地,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我国历史悠久,古典文学发展源远流长,那些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精华。四书五经、司马迁的《史记》、唐宋家的散文、唐诗宋词、王实甫的《西厢记》和四大名著等等都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大观园中里永不凋谢的花朵,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为之倾倒。这些流传千古的优秀作品,不仅仅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产生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与依恋,从而培养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更能从中汲取思想和力量,培养并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这些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学、人物传记,虽然并不能直接地参与世界的改造,但它们却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渴望改造世界的冲动和欲望,能唤起人之所以为人的自豪感受,能唤起一个人坚信自己内在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信念,这些古典文学中的精神和价值观广泛渗透着中国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文化传统。在新时期的文学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让学生从历史中、从伟大人物的传记中、从文学作品中,去感悟生命的伟大,去感悟人性的美好,去感悟人生的创造之美、奋斗之美,去激发和推动他们追求比生活本身更高远的东西,这就是我国古典文学教育应有的教育价值。

2.世界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超越民族界限而属于全人类的。文学教育只有既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同时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养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世界加快走向全球化、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通过世界各国文学这扇窗户,我们才能够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借鉴他国的经验与精华,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有裨益。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同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和交流和有助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通过外国文学,我们是学人生、习教养、长知识、阔眼界。在思想意识、人生理想、处世方法、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外国文学今后还必将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影响年轻的一代。如同哲学、历史、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一样,外国文学是一门“致知”的学问,它是陶冶情趣、提高素养、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人的洞察力、推理力、判断力和思辨分析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外国文学在广泛涉猎、表达悟识和再现生活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它是一处蕴蓄丰富的精神矿藏,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地去开发。在外国文学的教学日常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除要求学生背诵一些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短小精悍的美文,增加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以外,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透彻的分析与讲解,把文学作品研读与人生问题,世界各国历史背景等结合起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的哲理、提升人生的境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阅读世界各国优秀文学作品,在感受优美语言的同时深刻领悟世界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

3.文学教育的情感审美熏陶

雅斯贝尔斯说:“我们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怀有一颗崇敬之心,并且让精神的内涵充斥于我们的想象力、思想以及活力的空间。”文学具有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文学所表达的情感也有邪正之分、高下之别,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大凡富有强烈的高尚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都是道德情感高尚的文学家心血的结晶,学习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于唤起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怀,培养其高尚道德人格是极为有利的。实施文学鉴赏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然本身无所谓美与不美,自然是因人的感受而美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本是一幅穷困潦倒、愁苦不堪的画面,可是一旦把它作为客观的形象、作为审美的对象表现出来,拉开了现实环境与主观感受的距离,就成了审美的对象而意境深远。精神内涵通过诗歌和艺术作品所特有的把握方式。文学教育还具有激奋人的情绪,进行宣传、鼓动的作用,使人们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提高斗志,为理想而拼搏,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文学”。我国古代文学经典也十分崇尚尊师重教。《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并把它看成是“与天地同理,与万物同久”的亘古不变的法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证明了古人对师长的尊重。总之,中外文学教育都十分注重对人的情感审美熏陶,也许这也是文学最大的魅力所在。

4 .新兴网络文学教育的合理扬弃

文学原本是生命,生命力受到压抑而要换用象征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产物,是生命力借助象征来拓展自身的产物。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网络上的一些格调不高、缺乏审美情趣的文本很容易在大学生中传播,影响他们的人生信念以及价值选择。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看到,网络文学强调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满足,是“私人化”作品,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任何人都可以抛开顾虑,随心所欲,写我所想。网络成了唯一可以奢望的真实,然而这唯一的真实能够彻底摒弃当前种种束缚学生身心的弊端,从文学的特性出发,让心灵自由、思维自由。网络文学充分尊重每一个阅读主体的阅读体验, 尊重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力, 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与探索,容忍学生的“异端”思想,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见仁见智。当前,如何摒弃网络文学的糟粕,让优秀的网络文学课程走进高校是一个需要大力研究的教育热点问题。总之,网络文学是一门面向“现实”的课,它需要更多建设性的道德支持,道德的规范与审美能力的提升,是网络文学事业中的重中之重。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支持和鼓励学生的网络创作,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要从虚无缥缈的网上走下来,去感受现实生活,充实学习生活,增加社会实践与体验。只有在这种有现实社会支持的网络文学创作、传播,才能够真正实现道德审美主体的自律,并内化为主体的自觉,从而表现出不凡的有着鲜明主体生活色彩的网络文化。

五、总结

文学教育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使学生提升素质,修身养性,提高艺术思维能力为根本目的,对人的发展起重大影响。在今后的文学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尽量解放学生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和素质修养的不断提升,从而体现出文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许静.浅谈古典文学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J].现代语文.2006,(8).

[2]肖川.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和文学[J].辽宁教育.2005,(5).

篇6

关键词:穆旦;中西融合;诗学思想;独特性

在20世纪的诗歌创作中,穆旦以其独特的诗歌经验、审美方式和书写艺术为现代汉诗的创作呈现了一种新的样态。“穆旦”是一个“完成”,即完成了现代诗的本土化问题,他把李金发、戴望舒的现代命题继续探讨下去,改变了现代诗的肌质――中国肌质。[1]作为诗人,穆旦综合了五四以来新诗的成就,一直站在“四十年代新诗现代化的前列”(袁可嘉语),他的作品有“一种猝然,一种剃刀片似的锋利”[2],被誉为新诗现代化的旗手,为新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的经验;而作为翻译家,穆旦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出版的大量诗歌译作使得后人在谈及中国译诗的杰出译者时,“名单上少不了他”(王佐良语)。

穆旦成为“穆旦”,归结于他的“非中国的”气质和个性及“非中国的”诗歌和美学,但这并不是说穆旦身上没有或缺乏中国诗人和中国文化的品质,而是说在中国古代和现代诗歌美学中,还没有穆旦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人的情绪、经验和美学的,穆旦以一种最个性化且最“无知”的方式扭曲、拉长、变形、激活现代人的感觉。这样来理解“非中国的”“穆旦”可能更有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成长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从中西融合的跨文化角度来重新审视穆旦诗学思想的嬗变。

一、忧国忧民传统的羁绊

从根本上说,实用理性指的是一种执著于现实生活经验的理性精神,这种精神不同于西方的思辨理性,它是以探求彼岸的抽象真理为己任,以此岸的具体经验为准则,随时调整自己的理性趋向。李泽厚在《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一书中把它界定为“经验合理性”的概括或提升。实用理性精神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论语》。在《论语》中孔子的一系列言行有着鲜明的实用理性的特征。按照孔子的仁德理想,“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显然,管仲这样一个不知礼数、不懂节俭的臣子本应是大加鞭挞的对象,但是当管仲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时,孔子却又认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这种双重评价标准正是基于现世人生的具体经验而产生的。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实用理性精神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上主要表现为:将所信奉的理想和主义转换为利国利民。而忧国忧民这一传统在穆旦身上同样有着深刻的体现。

穆旦早年是以诗人的身份著Q,他读诗,写诗,发表诗歌,出版诗集。然而1953年回国之后,他却基本上停止了诗歌创作,而是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教学和翻译。从穆旦的诗歌选择来看,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文论,早期受浪漫主义影响较为明显,创作了《 春》《诗八章》等。20世纪50年代初,穆旦自美国回到天津,经历一系列现实遭遇后,创作风格完成向现实主义转型,敢于直面现实苦难,书写社会良知。晚年时期的穆旦,迎来了创作的丰收和向浪漫主义的回归,创作了《理想》《冥想》等诗作,“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对“理想”“信念”的歌颂,成为他这段时期的歌颂主题。终其一生,穆旦虽然作为充满个性钟情于浪漫主义的诗人,但却又无法摆脱对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关注,究其原因,是离不开儒家精神影响的结果。

儒家文化对穆旦的塑造还表现在深刻的感时忧国精神。这种精神影响了他的创作选择,并明显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比如其在南开时期的《哀国难》,目睹日寇入侵,发出“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的疾呼。联大初期的《合唱二章》《不幸的人们》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在穆旦作为一个抒情主体的背后总有一个古老的中国为背景,尽管穆旦诗歌的西化色彩较为浓厚,但他的身躯里却包裹一颗滚烫的炎黄赤子之心。所以,他的艺术热情是以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民族的苦难力透纸背地呈现在他的诗歌中的。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感化

穆旦对现实一直在不停的追问和探寻,但残酷的现实让他无法找到安宁,只能转而从自然中寻求慰藉。他陶醉在自然的梦中,希望自己成为蓝天之漫游者,海的恋人,这种理想到了晚年更为明显。显然,穆旦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希望实现与自然的合一,回归自然。穆旦与西方诗人不同,因为中国的独特土壤,使得他在对现实绝望时,无法把宗教中的上帝视作归宿。他只能渴望回到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把“自然”视作西方现代派诗人眼中的上帝,视作摆脱现代都市文明和物质压迫的精神港湾。用作品讴歌自然,表达对自然的向往,由此成为穆旦孜孜不倦的追求。比如其在1939年2月创作的《合唱二章》中,作者尽情的歌唱“帕米尔的荒原”、“野性的海洋”等,表达对自然的纯粹爱慕。在其根据1938年联大时期经历创作的《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中,作者用“我们终于离开了渔网似的城市,那以窒息的、干燥的、空虚的格子,不断地捞我们到绝望去的城市呵!”来表达对城市文明的厌恶。最有代表性的是创作于1941年12月的《黄昏》,其从紧闭的物质文明中回归“突立的树和高山,淡蓝的空气和炊烟,是上帝的建筑在刹那中显现”,去享受“当太阳,月亮,星星,伏在燃烧的窗外,在无边的夜空等我们一块儿旋转”时的安宁。

“天人合一”思想对穆旦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自然”是一种摆脱现实困境的精神安慰,也体现在他对世界超越态度的塑造上。在其1945年9月创作的《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中,他直面战争,思考生命和死亡。“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死亡、战争、贪欲,在原始森林中被淡化,生命来源于自然,最终又在自然中终结;战争中逝去的生命化作另一种形式在自然中得到永生,“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不幸的人们》《甘地之死》《诗八首》等作品中的“海”、“东风”、“根”等意象,都可看作自然的化身。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不同方式、时刻影响着穆旦的创作。

三、古典文学艺术的浸染

穆旦的诗歌受西方诗歌传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其诗歌的欧化色彩非常鲜明,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反对和摒弃是也是自觉的。他认为,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其独特的不同形式,都应与当时的生活保持密切关联。而旧诗,由于其年代久远,已经无法恰当表达当代人的情感。另外,旧诗的形象陈旧。穆旦所说的旧诗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既然中国古典诗歌不能符合穆旦的诗歌,那么“别求新声于异邦”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所以,在他的诗歌里没有“牧歌的情绪”和“自然的风景”,也看不到古典的和谐与统一,有的只是现代生存的矛盾与痛楚。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割裂穆旦诗歌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中国文学传统有其独特的感染力和丰富的生命力,其自身具备相对完整的系统,构成了引力巨大的磁场。熟知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诗人穆旦,在心理深层仍积淀着民族集体无意识,这种民族文化积淀已深入骨髓,使得他试图完成对其超越时面临着无法逾越的苦难,也必然在其新诗创造中有所体现。

除了前文已经叙述过的“忧国忧民”,抒发传统文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担当感这种古典文学传统抒情方式之外,古典意象在穆旦的作品中也获得了新生,比如其1940年创作的《玫瑰之歌・一个青年人站在现实和梦的桥梁上》中,“落絮飞扬”作为古典意象,意喻生命短促,营造出传统诗美意境,不似古典诗歌抽象地抒写诗意,而是具体清晰的写出繁复的诗境。穆旦笔下的诸如黑夜、流水等古典意象,也都被寄予了现代情感生命。此外,古典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诗歌的“形式感”上,即长期浸染古诗词造成的对形式和语感的注重。比如其1945年创作的《流吧,长江的水》中对反复和叠音词的运用,构建了如同古典诗歌般一唱三叹之美,再如《玫瑰之歌》的形式整齐、《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的押韵语调等[3]。可见,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始终像一位守护神注视着穆旦现代诗的发展,使其能融合中西,更显稳健和成熟。

参考文I:

[1]高秀芹,徐立钱著.穆旦苦难与忧思铸就的诗魂[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6:9.

[2]陈林.穆旦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257.

篇7

[关键词]中国名著 网络游戏艺术

作为信息时代文化载体之一的网络游戏,以其经典的背景故事,华丽的场景和引人入胜的关卡故事,越来越受到全球玩家的青睐。随之,网络游戏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也悄然地影响着受众的认知,甚至改变其对社会的看法和世界观的建立。游戏文化内涵是游戏的灵魂,是决定游戏作品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许多网络游戏创意取材于各民族的文学作品。例如:拥有全球众多玩家的《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等游戏均来源于北欧神话。《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古典文学名著世代流传,其故事经历了岁月的洗练与沉淀,这样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被不少游戏公司借鉴到网络游戏中。例如:日本的网络游戏《三国志》,国产网游《大话西游》,《真三国》、《Q版大话西游》等。

广义的文化内涵指通过文化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本文所提及的游戏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游戏虚拟世界中所体现的那个时期的人们生活的品味、习俗以及精神气质,行为习惯等,具体通过游戏中的元素诸如“游戏背景故事”、“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关卡设计”、“游戏社交规则”等方面来呈现,这样的游戏文化内涵应饱含丰富的民族性和历史性。而这些文化内涵主要通过游戏元素的艺术特点表现出来,烙上深刻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的印记。例如:在《暗黑破坏神》中它构建的辉煌游戏世界观非常完整,无论是游戏画面风格、还是游戏的背景故事,或者游戏人物的服饰都体现了古希腊神话、基督教神话和北欧神话的精髓,所以,我们在体验经典网络游戏时,会通过这些精美的游戏元素的艺术呈现,强烈感受到游戏营造的文化内涵,并被其深深打动。

目前国内众多上线游戏中,以中国名著为题材的网络游戏不乏少数,由于游戏设计者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游戏,除了名称还依稀可辨,其游戏文化内涵早已不复存在,例如:《大话水浒》是一款Q版卡通风格的网络游戏,其彻底颠覆了原著《水浒传》的人物造型风格,采用可爱Q版的卡通形象出现,并在游戏中添加了大量情感情节;另一款《幻想三国》则增添了现代的情感剧情,诸如周瑜私奔、赵云刺杀诸葛亮等。《红楼馆》这款游戏则直接把《红楼梦》改编成网络游戏。在游戏中除了人物的姓名眼熟外,几乎是新版故事。面对这样的文化现象,如仅从娱乐的角度来说,一笑置之尚可,但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否还能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保持其本来面目进而传承下去,却是当下国人不能回避的时代命题。如何改变现状,让中国优秀的文化能以真实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业内人士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篇8

将中西文学进行比较,我们习惯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西方文学是叙事性的,而中国文学长于抒情。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中,中西古典文学各自有着不朽的代表作。西方有《荷马史诗》,中国有《诗经》和《离骚》。叙事和抒情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这种差异前人们已经分析得很透彻。如果换一个角度,站在文体风格的视角,我们也可以找到差异的存在。在比较了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文学作品后,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古代的神话、史诗、戏剧、诗歌,一般都带有“酒神”一样的精神特质:狂欢、热情、奔放、痛不欲生、死去活来、火辣辣的宣泄,迷醉在自己的生命狂舞之中。而中国的诗歌、戏剧大多数是水墨画式的,温柔、含蓄、典雅、怨而不怒、婉而多讽,具有中和之美。中和之美酒神精神“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和观浸润下的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

“中和之美”的意义和作用在各种文艺美学中都有体现,兼容互进,综合协调。孔子所盛赞《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成了历代文人追求的诗风。《礼记·经解》还引用了孔子这样一句话:“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权威地诠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中和”观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深刻地进入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和之美作为审美标准融入了一切美学创作。艺术表现须“发乎情,止乎礼义”;日常生活“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儒家的哲学和文艺思想中,中和是本体也是方法,更是一种美学境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儒家正统地位,迫使该教的思想深入人心,特别是“士”的阶层,这些“儒生”创造作品时,就很少不受其影响了。

他们适度的情感宣泄和简约的表现方式就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总体上具有了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酒神”在希腊神话中叫做狄俄尼索斯,他是古代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神话中的他驾着四轮马车到处游荡,走到哪儿,乐声、歌声、狂饮就跟到哪儿。他和他的侍从们肆无忌惮地狂笑,漫不经心地喝酒、跳舞和唱歌。关于酒神的颂词后来就成了悲剧的前身。而“酒神精神”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提出的一个理论。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诗人须有神灵凭附,转入狂热状态,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创作理论,但对西方古代文学的创作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悲剧诞生时附着在作者身上的神灵在尼采那里就是酒神。“酒神精神的本义是肯定生命包括肯定生命内涵的痛苦。

为了肯定生命的痛苦,一个人必须有健全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由此产生酒神精神的衍义:做一个强者。‘酒神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乃是支配你自己,使你自己坚强!’这里显示了酒神精神与强力意志的内在一致”。尼采认为,具有酒神精神的人在失败中仍能大笑。这种酒神精神在西方人身上就表现为重个性,“不过却不是偏向于用理智去控制情,而是让后者泛滥,于是就造成个体热爱自己生命的倾向。这个倾向即表现为‘醇酒、美人、欢歌’这样的对生命的欢愉感,同时也表现为逞强好胜的人格。中国文化,不论在国内国外,都可以说完全缺乏‘酒神性’的因素,因此,即使在‘心的文化’仍然发达的中国人地方,也只是表现为一种温情脉脉,而不是一种热情的狂泄,它与拉丁文化的差别正如中国式的迎神赛会与拉丁式的嘉年华狂欢会的歧异一般。”

篇9

一、用名家朗诵引路

诗歌重在吟诵,而心不在焉应付差事地读只会糟蹋古典诗歌。为了调动学生的朗诵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可以选用名家的朗诵作品作为引路人。一首鲍国安朗诵的《蜀道难》令学生群情激奋,一个个跃跃欲试。尽管这首诗年代久远,但从诗句里依然能听得到诗人千百年前心跳的声音。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学生结合注解已经感受到诗人的怀才不遇。此时播放名家的朗诵,并配以音乐,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涵咏诗句,让学生逐渐与诗人产生共鸣。

名家朗诵富有表现力,或铿锵有力或抑扬顿挫的语气易于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对于古典诗歌我们应让学生少齐读,多个体品读,浅吟低唱,细细涵咏。尤其是组织诗歌朗诵会,更易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教师应选好评委,定好打分细则,设立奖项,让学生真正过把朗诵的瘾。

二、体会诗中意境

当名家朗读和热身朗读打开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大门,接下来就是深入理解诗中情味了。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诗中动人的世界。在放幻灯片之前,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或情境,接下来再用图片印证。当学习林逋的《山园小梅》时,可以组织学生分两组,引导一组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中美丽的画面,同时让另一组用绘画的形式展示。之后,让两组交换自己的成果,交流心得,探讨诗歌里的意蕴和图片间的差距。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联想比以前更丰富了,最关键的是,古诗在他们心里焕发了生机,活了起来。

三、感悟诗歌意象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密码,感悟意象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诗歌的关键。古典诗歌常常借助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说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学习时必须静下心来在想象中还原彼时彼景,去感受诗人无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浓烈。诗歌的代表意象有很多,但每一种都承载着比较固定的情感。诗歌的意象分以下几类:

1.自然意象

如月,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如杨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如猿,猿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郦道元的《三峡》中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人或事意象

如舟,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如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如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李白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语文教师对以上这些意象要深讲,并通过诗句加深理解,抓住了这些意象,诗歌的精髓就不难理解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进诗歌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精髓。

四、带着理性走进诗的世界

懂得了诗歌的思维特点,接下来就是真正理解诗歌并产生情感共鸣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千古名篇,可以通过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用独立的思维去思考苏轼身上有哪些值得他们肯定或否定的地方,从而拓展学生思想和思维空间。先找一段合适的音乐做背景,让学生自由地朗读,然后就意象展开讨论,看哪些事是打开苏轼内心世界的密码,找到白发、大江、酒后,再以此为切入点,感受情感,结果学生很快就能把握词中的感情精髓――叹岁月易逝,功业难立。到了这里,再让学生回忆北宋和三国的历史,结合苏轼和周瑜的经历,梳理出苏轼内心慨叹的轨迹。如此循序渐进,学生很自然地读懂了苏轼,他们各抒己见,肯定了苏轼的才学,肯定了他建立功业的积极心态,但就词尾的慨叹提出了批评。这样学生就真正地走进了诗的世界。

五、以独特的视角审视诗中乾坤

诗歌鉴赏主要分形象和主旨两大部分。

1.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型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9)爱恨情长的形象。(10)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11)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12)爱民惜才的形象。

针对这些诗人形象,学生可以结合历史和诗人的经历,深入探讨诗人形象形成的因素,探讨诗人的得失,揭示时代的局限性,要有高度有思想,以独特的视角探索。

2.主旨

主旨大致也可以分以上几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诗歌主旨思想,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生活的反映,也是他们思想、人格的写照,因此理解诗歌不能忽略其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但是也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应该提倡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只要学生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肯定。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强烈的探求精神和创造力。

篇10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把鲁迅先生的这份丰厚的文学遗产传承给学生,让他们较多地接触鲁迅,学习鲁迅,让鲁迅在课堂上大放异彩。笔者拟从鲁迅先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中汲取营养,指导学生写作,例谈一二。

一、肖像描写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给人物画像擅长画眼睛,《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在河边遇见“我”,“我”便从“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说明眼神能传达自己内心的需求,而对方也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有什么需求。这是无声的语言。接着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祥林嫂“木刻似的”外貌刻画出来,全然一副僵尸,然而祥林嫂本是一个活人,只是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如何把这个活人表现出来呢?作者这样写道:“只有那眼珠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真是神来之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笔就把祥林嫂在死神来临前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为下文写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凄凉地死去作了铺垫。

在初中生作文中也有写人物眼睛的,但他们笔下的眼睛常常是“炯炯有神”的。炯炯有神形容人很有精神,充满朝气和活力,而生活中的人不全是这样,即使是小孩子的眼睛也不都是“炯炯有神”的,有的小孩的眼睛就没神,有的小孩子眼睛还近视,甚至眼皮拉下像要打盹一样,所以不能写成千人一面。如果是小说,刻画人的外貌,还要同人物的性格、气质、命运相结合,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像鲁迅先生笔下的许多人物形象就具有个性特征。

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不仅眼睛画得好,而且对人物脸色、衣服也写得很出色。

如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外貌,就运用了概括描写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可谓精雕细琢,不厌其烦。但每一点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哪一点都不能少,而且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果戈里语)我们读鲁迅关于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就可以看出他的身世,预示他的悲惨结局。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能体会到刻画人物肖像既可以用概括描写,又可以作具体描绘,浓墨重彩。但究竟如何写,写什么,则要根据文章需要而定,?详则详,该略则略。要写好人物的肖像就要认真的观察,就“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艾芜语)。

二、动作描写

“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恩格斯语)小说中人物的动作要与人物的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相协调,也就是个性化。鲁迅小说中人物动作的个性化特征更为鲜明。如:孔乙己两次来到咸亨酒店柜台前掏钱买酒的动作,第一次是“排出九文大钱”,“第二次是摸出四文大钱”。“排”说明孔乙己既把钱展示在掌柜的面前,又是把钱展示在旁边酒客的面前,表示自己一文不少,动作显得很自然文雅,以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摸”是在他被打折腿之后,盘着两腿来到酒店,钱是藏在身上的。这一字之差,说明了孔乙己的命运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

由此可见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动作简捷而富有个性,在学生作文中人物的动作单个的缺乏个性,多个动作又没有连续性,更无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后,使他们的作文扭转这种状况。

三、环境烘托

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写人词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

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环境描写能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孔乙己》中酒客分两大类:穿长衫的和短衣帮。掌柜对穿长衫的竭尽巴结、奉承之能事,让他们在包间里坐着喝酒。而对短衣帮不仅让他们站着喝酒,而且要向酒里掺水。伙计要能侍候长衫主顾,否则就在外面应付短衣帮。接待短衣帮要有背着顾客掺水的本领,以获得尽量多的利润。如果这两件事都做不了,那就只能做温酒这样一种无聊的事了。掌柜对人是一副凶脸孔,这主要是对短衣帮、小伙计、和孔乙己这三类人。作者设置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环境为孔乙己的出场渲染了悲剧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