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风险管理; 和谐校园; 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34-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以及信息网络化进程加快,我国高校风险已不仅局限于财务或债务领域的风险,而是以意识形态风险为主的包括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在内的多维度的风险。高校风险不同于企业组织风险,其“主要不是表现为实体的消亡,而是更可能表现为大学精神的死亡或变异”。[1]因此,运用风险社会理论探讨和创新高校风险管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背景下加强和巩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高校风险管理:构建和谐校园面临的新课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关键期和攻坚期,社会转型的各种深层次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必然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带来各种风险。同时,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要求更高,任务更多,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期待也就更高,容易出现不能满足需求的现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面临着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校因此成为管理风险的易发区、多发区。
高校风险管理实质上是社会风险理论在高校中的具体运用,是现代大学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所谓风险是指对未来结果的变化性,即具有不确定性和损失性两种属性,其中损失性是风险的根本属性,惟有损失性才能体现风险中“险”的内涵,没有损失性,也就无所谓风险。不确定性是指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的本质上是指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2]
一些学者从技术的视角来研究风险,如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认为:现代文明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不确定性就越明显。吉登斯也从社会制度的视角来认识风险,认为现代社会的风险是“人为制造的不确定性”。也有学者从损失性的视角研究风险,把风险看成是一种损失的类型。
当下我国高校风险是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面临资源、文化、价值以及校园秩序与稳定的一种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领域,也可能来源于高校自身内部的办学思路、大学精神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以及教育教学、科研等管理具体活动。高校风险管理就是针对当前高校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突出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预防和减少高校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风险和突出问题,促进校园和谐、师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风险问题的形成和存在是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在高校的反映和投身。解决高校风险问题既要有高度重视,又要切实有效的行动,要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全面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高校风险管理正越来越成为现代大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风险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对高校风险关注不够,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从总体上看,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自身对我国高校存在的风险关注不够,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薄弱。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不断深化招生就业制度,扩大招生自,对外开放办学力度明显加大,高校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使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和国际化轨道。与此同时,高校在办学行为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由于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高校是由政府举办,具有其特殊的办学体制机制,教育经费仍然主要依靠政府下拨,招生计划指标仍然由政府下达,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成本进行核算,学校的办学效益也难以量化,加上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并没有引起社会、政府和高校自身对高校风险足够的关注,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即使关注了我国高校风险,那也是主要关注高校显现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对高校人身伤害、意外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财产等方面的风险,多数是就事论事,对这些高校常规管理活动所蕴藏的风险关注不够,重应急、轻综合防范,重眼前的有形损失、轻长期的无形损失。对于高校政治性、文化性以及意识形态等非传统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对于社会发展风险所带来高校的风险,如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以及由新型媒体技术带来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的风险关注不足,管理意识薄弱。
2.高校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从风险管理实践看,由于高校风险管理是应对我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种损失的不确定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高校风险管理在我国尚处在初始阶段,因而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一套统一协调的风险管理预警体系。
从高校组织体系看,目前没有建立起一种常态性的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和综合协调机构。高校虽然普遍建立了各种风险应急预案和应急综合协调机构,但这些应急预案和应急综合协调机构主要是针对风险爆发事后所采取一系列应对方法和措施,而不是一种风险预警机制。
从风险信息管理来看,缺乏建立有效的信息监测和防控体系,风险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和优化,难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预警,风险防范措施相对贫乏,风险管理往往被忽视。从风险管理的范围和倾向来看,目前高校仍然是以财务风险管理为中心,重视显性的风险管理,忽视隐性的风险管理;注重物质领域风险管理,忽视精神领域的风险管理;重视现实眼前的风险管理,忽视长远战略性的风险管理。
3.高校风险监测预警相对落后
从风险管理过程看,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决策须以风险处理方案为基础,风险处理方案则以风险分析与评估为前提。目前,重视事后风险处理,忽视事前风险预警,较多侧重于风险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包括救灾、救助、补助和恢复,而在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估和预警等方面则相对落后。
4.高校风险管理研究不足,适合高校的风险管理理论缺乏
从研究视角看,研究内容单一、狭窄,目前对高校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对高校财务风险识别、预警、化解、防患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或掩饰高校其他风险(学校意识形态风险、精神文化风险、教育质量风险、学术风险等)给高校发展的带来的影响,没有凸显高校组织风险的特点,带有比较明显的企业风险管理的痕迹。
高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不足,据中国期刊网进行搜索,以“高校风险”为题名的论文很少见,只有17篇论文。显然高校风险管理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的关注。
高校风险管理基础性探讨不够,如高校风险管理的内涵,主要表现形式,高校风险的核心等基本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高校出现的新型的风险研究也不够,比如,谣言和信息公开问题、恐慌情绪与信心恢复问题、秩序和稳定问题、媒体问题、风险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冲击等等。另外,由于社会风险会对高校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还必须加强综合层面的风险管理研究,才能有效地指导高校防范风险的实践活动。
二、风险社会管理视域下高校风险的多维度考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旧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交替运行,高校办学结构和利益格局不断地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高校风险已不单一局限于以财务或债务领域的风险。高校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按风险内容和领域可以将风险划分为意识形态风险、精神文化风险、管理活动风险(教育教学管理风险、科学研究管理风险、社会服务风险以及财务管理风险)等。因此,多维度考察高校风险,分析与辨识高校风险,对于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高校意识形态风险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最本质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不仅日益多样化,而且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境内境外敌对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他们总是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向我国大学生传播、渗透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同时在国内,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广大师生在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非的思想意识有所滋长,有些公开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否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大肆鼓吹整个社会应该“意识形态多元化”。
这些意识形态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淡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如果这些风险得不到有效的化解,不仅影响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更关系到我国高校“培养什么样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核心战略问题。
2.高校精神文化风险
高校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本质体现,是高校的灵魂和支柱,同时传承与发展文化是高校最重要的使命之一。高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校园中主导群体共同遵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精神信念及其作为表现形式的校训、校风、学风等内容。是一所学校个性和风貌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是校园价值体系的精华。[3]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同时,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硬实力建设、轻软实力建设;重规模扩张、轻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等现象,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高校精神文化泡沫。尤其是当前多元化文与多样文化并存的背景下,高校精神文化,特别是高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得不到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师生对学校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的认同,反而选择和认同各种非主流文化,甚至是滋生出来的一些“反文化”现象,呈泛滥之势,危及到高等教育文化机体的健康,如果不予纠正,会酿成各种文化冲突,导致师生共同价值缺失,理想信念迷茫,高校组织决策效率低下、涣散、沟通中断,更有可能会动摇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同。
3.高校管理活动风险
高校管理活动风险主要是指高校作为组织主体在具体管理活动中存在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和财务等管理风险。教育教学风险是指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各种各样教师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形成的不确定性。如因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置的不合理、学生认识与了解上的偏差以及教师素质(包括态度、知识、能力等)的预测出偏差等都有可能产生教育教学风险。高校科研风险主要是指高校在组织实施科学研究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科研经费风险和学术风险。
一方面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由单一的政府拨款向多渠道发展,尤其是政府贷款项目出现与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的不断增多,给高校科研的后期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风险:如课题组未能按期或按要求完成与企业签定的开发合同,给企业带来损失,也给学校的名誉造成影响;课题组与政府的有关基金会签定的贷款开发合同,到期还不出,学校要承担还款义务。
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过程,存在着学术风险。科研成果作为学者和高校社会地位主要评价条件,由此导致学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逐渐演化成进行利益争夺的私器。这种不良状况发展到极致,就滋生出“学术腐败”、“学术抄袭”等现象。这对于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声誉、形象等都会损害。高校行政风险主要是指高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各项行政行为时对行政相对人或社会造成各种非法损害的可能性以及该损害后果对行政机关及高校带来不良影响的各种情况。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举债而给高校财务带来的不确定性。目前,高校办学规模迅速膨胀,招生数量猛增,大众化教育比例不断上升,办学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背后也存在着风险和危机。这种风险和危机主要来自于大规模举债办学。高校需要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仅仅依靠财政拔款及学费收入是远远不够的。由此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是必然的举措,然而一旦无力偿付到期债务,高校就会陷入财务困境,这一风险已经引起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广泛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加以规避。
三、高校风险管理机制创新发展
高校风险管理机制是指在高校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可能引发高校风险的苗头性和隐患性信息,并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对收集到的关于高校风险的各方面信息、情报和资料,对某些风险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估计与推断,并向有关方面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防止不利后果发生的一系列运行机制。对于高校风险管理来说,尤其需要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如下机制的创新发展。
1.创新发展高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高校风险识别和预警水平
及时发现风险信息,并快速传递、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对高校风险的可能性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高校风险可能爆发或即将爆发的信息,以引起高校的警惕。高校风险预警包括风险的监测、预测、预报和预控。高校风险监测是指对可能引发高校风险的各种因素和事件的表象进行监控,收集高校风险可能发生的信息,及时掌握高校风险变化的第一手材料。
风险的预测和预报是指对通过监测活动而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校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估计,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风险预控是指针对引发高校风险的可能性因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和制定各种预案,以有效避免高校风险的发生或减少其造成的损失。
2.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
通过建立以高校党委为主导,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关注校园风险的前因后果为重点的高校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系统、综合、动态地评估和应对新形势下面临的日趋复杂的风险,通过预防、预警、预控来防止高校损失发生,或者通过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来减少损失,避免风险事件的扩大和升级,恢复正常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范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过程。
3.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风险评估机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背景下秉持高等教育的传统发展观具有很大局限性,具有片面、非协调、难持续的弊端,这是高校风险形成的思想根源。通过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引发高校风险的各种因素,从而防止或避免高校风险的发生,把高校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风险评估机制,就是要求在高校风险评估中要有“人”,即高校广大师生员工。就是要求在开展风险评估中以广大师生员工利益作为出发点,通过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来化解风险,同时广大师生员工也要以进行风险评估作为落脚点。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风险评估的基本前提,坚持统筹兼顾是高校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在高校风险评估对策中要求从广大师生员工利益入手,维护高校公正公平,在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社会化等涉及各方面利益群体改革时,要切实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和照顾各方的利益,建立维护广大师生员工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各种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高校内部矛盾,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用软实力化解高校风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意识形态;用和谐的视野,;用包容的心态,搁置分歧;用大学精神凝聚人,用师德塑造人、影响人,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精神认同,从根本上减少高校风险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清秀,熊 峰.高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37-38.
篇2
重视社会风险的形成、演变及传播,避免由风险发展和变化带来的诸多衍生性的、新的社会问题和安全问题,防止社会风险与其它风险连锁联动,对于在安全发展的背景下,更好地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内涵要求,探索社会风险治理的新路径、新举措,提高安全保障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着力把握社会风险的来源特性,做好提前应对。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弄清并把握风险的来源及特性是基本前提。相对于一般性风险,社会风险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等,来源更加多样,构成更为复杂,不确定性高。按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原则要求,对新出现的社会风险苗头的来源和特性应及早发现、及早研判,及早报告。同时,做好相应的预测、预判和预警工作,对能解决的风险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早处置、早解决,并对今后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做好预防和控制,从苗头和萌芽着手,坚持源头化治理、分级分类管理、动态模拟、应急处置相结合,对社会风险产生的重要时间、重要场所、重要问题、重要关系做好综合把握,推进重大社会风险防范与化解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精准化、深入化,既防止隐患累积叠加形成新的风险,又防止旧的风险积累积聚引发出新的隐患。
二、着力把握社会风险的形成机理,做好主动应对。
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就重大社会风险而言,现有的应对主要集中在以“控”为核心的“物防”和“技防”层面,以及加强应急处突等来更好地应对突发性风险,被动响应多于主动预防。在安全形势不断发展和风险态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新兴风险的不断涌现,应更加需要重视风险的形成过程与生成机理,从宏观防控政策完善与微观风险点风险源头化解相结合的视野进行整体把握,积极主动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应对,以最大限度地适应风险的动态变化,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动性。
三、着力把握社会风险的发展演变,做好动态应对。
与其他风险一样,社会风险是一个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防止因风险变化和转化,产生出新的风险问题,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当前社会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全面分析,仔细判别风险演化的重点、节点与关键。同时,把传统“三基”即基层、基础、基本素质与“新三基”即风险隐患为基点、行业领域为基线、区域场域为基本面结合起来,对一些形式上已得到解决的安全稳定问题作好动态跟踪,对一些已排查而未得到处理的安全稳定问题作好充分的防范准备,对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等一些潜在的隐患加强研判,从属地与属事相结合的角度,做好动态监管,完善风险的隔离和缓冲机制,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风险动态防控架构,防止引发新的安全事故。这样,才能努力做到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篇3
在我国加入WTO后,伴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发生吧巨大的变化,加之金融工具的创新花样不断涌现,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复杂化,使监管跟不趟,金融机构特别是基层的内部控制弱化性严得,操作风险笔笔皆是: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弱化,重视程度白化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有些跳跃化,领导重视的重点无联贯性,多数领导缺乏系统的业务管理知识,往往造成了注重事后管理,轻视事前防范。其表现在国有银行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和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历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较少,或形同虚设,这种做法充其量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没能在源头形成好的惯性,造成脱结现象,强化了结果,弱化了意识,白化了制度。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常是加强业务拓展,淡化风险管理。现象是多数基层单位领导短期行为严重,无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许多营业机构光为了完成考核任务,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而给自己的功绩高唱赞歌;让大多数员工在操作岗位上被承担了大量营销任务,使员工为完成任务而不惜忽略或无视操作风险,风险意识弱化,只要是领导命令就惟命是从,对业务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行为和现象视而不见,让操作风险无时无刻地存在或发生,甚至自己也同流合污。
(二)商业银行的系统网络不够安全和完善,易形成较大操作风险突破口国有商业银行的系统网络的不完善,甚有的漏洞百出,主要表现为硬件及软件、设备及通讯、程序犯错等原因造成交易断链而给企业和客户及国有商业银行资金造成严重后果和损失。如因通讯故障引起的银行单边账,不能及时地处理和发现,形成较大的资金风险,造成不良的客户声誉;有的给不法份子留下漏洞,让商业银行损失很大,有的还是内部系统程序员作案,可怕性是可想而之。(三)工作中审计的查处力度不强,警示效果不浓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的操作风险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基本上是屡查屡犯、屡整屡变的,根本还是重查检、轻处罚,经常找关系,社会不正之风现象常演常现,对违规违纪行为低处理,主观不努力,客观不重视,不能查本逐末,严历纠察一切相关责任人员,处罚力度小,因达不到有力的警示作用,从意识形态上削弱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导致一些问题从根本上得不到解决,直至案件发生,造成切肤之痛。
(四)员工业务学习能力不强,日常业务上执行有偏在当今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和深化,理财产品的多样化、电子业务层次化,让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有借口业务忙,对日常业务规章制度,尤其对新的规定不认真学习,管理制度上松懈,对业务员工的业务培训也落后,导致许多业务操作员工对新业务不熟悉,潜藏风险,埋下隐患。如账户管理松散、反洗钱制度执行不力;对重要空白凭证、业务用章管理不严,各种金融法律意识谈薄,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致使违章操作时有发生;产品创新与业务人员素质脱节,使执行力和制度监督有偏差。
二、杜绝操作风险,建立操作风险制度
防范操作风险的机制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审计部门应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规范业务操作管理为出发点,做实做大业务的持续发展。严格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制度,强化事前审查防范;严格控制授权管理,加强风险事中管理和业务操作规范,强调相关人员回避制度,固化领导的离岗审计制度,加强高管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控制和不相容。
(二)加强和建立独立的内审体系,以强化日常监管为手段,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实行业务与监督分离,使内审工作真正发挥超前性、权威性。让职能部门自我监管,提高自律监管。应严格按照自律监管的要求监管,履行职责。
篇4
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相比,中国当前的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在理财理念上日益趋于理性化和科学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也在不断地的加强,在管理内容上也日趋丰富和完善,在管理方法上也更加注重它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投资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3]。在投资管理上缺少战略决策性,企业决策机构,往往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投资能力,制定战略投资目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忽视风险财务管理,不能有效地为战略决策提供风险依据,导致战略决策的失误;在融资方面,企业融资渠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狭窄的,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水平低,融资手段单一。另外,中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社会资本还不够充分,而且中国企业对资本运转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不甚了解,对资本市场更是缺乏考量和研究,在融资过程中很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缺少科学性和针对性;在收益的分配上,中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注重利润的积累,而不进行有效的股利分配,只关心利润指标,而不重视股价的多少,传统的收益分配仍然占主导地位。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力度疲软目前,在中国相当一部分企业中,尤其是企业领导对于风险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财务管理只是停留在资金的转入和转出范围内,而忽视财务活动的内部以及外部的风险,风险防控意识薄弱,出了问题也是从别处找原因,不会去考虑风险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在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时,也往往忽视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规划,风险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甚至是欠缺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危害,使企业资金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用,甚至造成企业经济收益的巨大损失。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隐患重重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缺少科学性,企业内部出现财务关系十分混乱,权责不明,资金流通不顺、流失严重,资本缺少安全性和完整性等问题[4]。在采购、生产以及财务等环节上不能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协调运作,导致各个环节“各自为政”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造成财政、资金以及人员的重大损失。对于潜在的财务风险不能及时地发现,更不能有效采取措施,导致投资经营决策的重大失误,形成不良的资产和巨额的损失。财务管理模式陈旧,缺乏对资本结构的科学规划,投资和融资成本高,债台高筑,财政风险高危不下,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三)缺少直接的财务风险监控机制,风险预警不足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审计部门对于风险的防控疲怠,不能很好地对财务进行监督。在加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缺失,致使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频发。在企业内部防控和预测风险的手段是多样的,比如内部控制和审计部门都有一定防控风险的能力,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的不断推进,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财政风险起到了防治作用[5]。但是,这种防控监督机制相对还是有限的。因此,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应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企业财政风险监控机制,有效地对财政运转进行监督,保证企业在强大的财务风险监控机制下健康高效运转。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不是没有财务风险监控机制就是将其与企业监督放在一起[5],缺少问责,对财经风险和纪律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加大了企业风险和财务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缺失,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目前,在中国以至于相关院校和科研部门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领域没有专业的人才,往往都是由财务或是经济专业人员进行操控,缺少理论基础,专业性不高,管理素养普遍偏低,导致了财务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实施和推进。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对财务风险进行统筹分析,无法发挥其在企业中的“预警”、“防控”职能,使部门的效能大大地减弱,不利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健全和完善,无法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严重危害了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强化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领导的风险财务管理意识,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培训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合理有效地顺利展开,关键在于企业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因此,应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从企业的决策层开始抓起,认识到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重要性,将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体系,推进风险管理制度改革纳入到企业战略决策中,宏观把握风险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营生产的安全运作[6]。另外,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从而保证风险财政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提高管理效果,加强企业内部环境建设,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二)健全风险财务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风险财务管理情况的有效监督,并及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尤为重要[7]。因此,企业应在财务管理体系加入监督机制,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定期的规范性监督,及时发现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此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强化内部控制力度和内部审计监督,使两者与财务风险监督管理形成强大的合力,推进风险管理的健康有序开展,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制定以内部控制为依托的风险管理方案,并加以有效实施。此方案从初始设定风险管理目标时,就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定期对风险方案进行监测,及时进行整改,最终实现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风险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财务管理的高效便捷,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的畅通无阻。实现企业财务工作与风险财务管理的无缝对接,确保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真实、有效和精准的信息,并及时加以反馈。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体系,加大财务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管理,实现对企业财政风险的最大化“预警”,推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8]。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对企业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达到强化企业管理的控制力度,形成健康的风险财务管理环境的目的。提高企业人员对企业的认同,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积极构建企业风险财务审核体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建构合理的风险财务审核体系,确保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的安全,并能够及地的对相关信息数据作出精准的分析和处理,建立监管分开的责任制度,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六)加强各部门风险防范意识,通力协作,实现管理效果最大化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理顺各部门的财政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职能和权力及义务,形成权责分明、权和利分开的健康管理体制,积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当中,加强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统筹合作,协调发展,促进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9]。
四、结语
篇5
1、明确工商登记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完善管理机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工商登记内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它不仅能够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经营范围和职责所在,还能够对企业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避免企业陷入法律纠纷中,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为企业注入新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率。通过这种手段,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保证企业时刻具有新鲜的发展活力和充足的动力,推动企业快速、持续发展。
2、通过创建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
就目前企业管理隋况而言,通过创建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实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做好法律事务管理环节的最佳选择。在对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的控制管理工作上,应该通过工商登记内部管理工作,建立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对潜在的法律风险,从传统的事后解决转换到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进而有效提高对法律风险的控制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
3、创建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就已经开始逐渐实现跨国经营和国际化经营,所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控制能力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具体如何才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集国际金融、财务管理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为一体的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进而保证企业内部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实现创建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意识
意识形态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为能够尽快适应时展以及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的需求,保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对落后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树立起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创建工商管理模式将是最佳的方法和手段,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种模式的建立从改变意识开始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意识,明确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的创建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并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其次,要保证企业改革的创新陛。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势千变万化,所以并不是说企业创建了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应该时刻关注经济变化,在实现工商管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当前管理模式进行适当改革和创新,保证管理模式应用的高效性,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2、健全工商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
工商管理人才缺乏,是当前我国企业在实现工商管理模式上的最大阻碍。为此,现在很多企业开始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大量招聘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以期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意识和工商管理工作效率。经过几年的努力科技博览有了明显改善。在加强人员培训的同时,不断优化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第一,从企业内部着手,改变管理机构冗杂的局面,建立健全工商管理组织机构;其二,按照工商管理机制的要求,制定可行性的参考标准,促进工商管理制度的可实施性,保证工商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第三,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在工商管理机构框架下的所有流程能按照规定实施和运行。
3、对工商登记业务与其他业务进行协调处理
在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中,工商登记业务一定会跟其他的一些相关业务之间拥有一定联系,要妥善创建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就要协调好工商登记业务与这些相关业务之间的关系,避免留下隐患。比如,在企业工商登记业务中,一定会涉及到企业的设立、经营模式的变更以及相关业务需要注销等事情的处理,而这些事情,可能就需要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资本运营管理部门、企业发展战略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业务上的接触,而当此时,就应该协调处理好彼此之间的联系,做好业务,杜绝出现隐患。
4、保证企业依法经营企业的经营
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依法进行运营。首先,企业应该依法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按正规程序,对企业的设立、经营模式的变更以及相关业务注销等相关事项进行办理,保证企业合法经营,不会出现法律安全隐患。其次,如果没有得到法律允许,企业不得借用他人的营业执照进行经营,也不得私自将运营执照转借或者是租给他人用以企业经营使用。
5、加强对企业子公司的控制管理
对于企业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一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首先,对子公司的成立要进行严密把关,确定其合法性。其次,要做好过程管理,保证子公司运行的合法合规。最后,如果某些子公司需要注销,也要进行严格管理,依法对人员的交接手续进行办理,并妥善处理好子公司的债务、债权问题,依法注销子公司的营业执照和注册信息。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企业集团 产融结合 风险防范
一、引言
据统计,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进行了产融结合。截至2012年底,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责任、正常运营且金融业为非主业的央企共117家,其中有近70%的企业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产融结合。由此可见,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
产融结合是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进行包括股权、债权、信息、人事等多方面的融合,并且产生积极协同效应的一种发展模式。从国内外实践看,只要风险控制得当,产融结合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目前的环境下,通过产融结合一可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收益;二可获取产业与金融协同效应,增强整体竞争优势;三可形成集团金融资本控制,增强凝聚力;四可促进企业集团从重组整合到深度融合。
二、产融结合存在的风险
虽然产融结合是我国企业面对日益开放的市场竞争的发展必然,但产融结合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存在较大的风险。
(一)经营风险。金融业是靠高财务杠杆经营赚取丰厚利润的行业,高杠杆必然伴随着风险。与企业涉足其他产业不同,涉足金融业会面临更大的风险。金融业在经营管理模式、运营机制、文化、人才、技术、监管要求等方面都与实业有比较大的差异。同时,中国金融业正处在上升周期,总体来看“赚钱”比较容易。但对于金融业蕴含的高风险,以及对专业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高要求和高难度,不少企业集团明显估计不足。
(二)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企业集团内部的部门风险传播和金融体系风险的传播。产融结合的协同效应,使企业集团融合更加紧密,导致风险传导更加迅速和不可控。内部风险由于子公司之间的传播而迅速蔓延、放大。更为重要的是,金融系统风险很容易波及到企业集团及集团内其他产业板块,从而导致整个集团公司陷入危机。
(三)内部交易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内部交易会严重影响市场的公正性,滋生不法交易,各国对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交易都有严格限制。在我国,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产融结合往往产生内部交易。规模庞大的内部交易和错综复杂的内部股权关系,加上对企业集团内实业和金融业的监管分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这不仅让监管当局难以了解其风险,就连企业集团总部也可能无法全面掌控其总体效果,尤其是在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产融结合企业内部交易的风险问题更加突出。
(四)金融异化风险。金融异化风险是指产融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失去其原有作为金融手段的功能,在形成独立运营产业板块的过程中出现功能异化。产融结合的目的首先在于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有效的金融服务。但是在金融资本逐渐发展壮大后,往往导致产业资本虚拟化、空心化,甚至导致产业资本成为过度资本运作的工具。
(五)政策及监管风险。虽然我国的现行法律对产业投资金融并不禁止,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产业投资金融的适用范围、出资比例、监管制度等都未做出明确规定,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依靠自我探索,未来发展前景不明。在监管方面,金融投资和产业投资之间没有明晰的治理边界,两者之间没有有效设置法人防火墙和资金防火墙;另外,如果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是一个实业公司,金融监管部门都只能对控股公司旗下具体金融细分行业子公司进行监管,这些都往往形成巨大的监管真空。
三、防范对策
产融结合风险的形式复杂多样,带来的危害巨大。因此,笔者认为应结合《巴塞尔协议》、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引》以及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产融风险。
(一)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和核心,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风险管理文化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风险管理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构建产融结合风险哲学,集团高层和成员企业要积极响应和支持风险政策、流程,执行层要不断加强集团文化中风险管理的培训和贯彻,确保在意识形态上形成对产融结合风险的重视。
应从三个层面入手建立和培养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一是精神层面,要通过持续宣传、研讨、培训,引导员工牢固树立“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匹配”的风险管理观念和意识;二是制度层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其次要养成办事讲制度的习惯,通过制度的运行来发扬和发展风险管理理念;三是物质层面,就是要建立全流程全方位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有效控制各类风险,有效降低人为因素。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以股东为核心的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关系的总称。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到公司权力的有效运行和重大事项的正确决策和有效实施。因此,应严格按照现代公司制度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清晰界定董事会、高层管理者、风险管理部门等多层次人员的权责,并确保各权力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运行。
董事会不直接执行具体的风险管理,其在企业管理中负责批准、指导和监督职能。董事会通过提供总体方向、决策和统管全局的管理来积极指导和参与风险管理,其进行的公司治理本身就是风险管理在公司结构方面实施科学和有效风险控制的体现形式。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主管风险计划的审批、监控与协调,并统管风险管理的全过程,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直接和全面的风险管理活动来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提供第一手资料,是风险管理的权威、专业和综合协调机制。设置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对企业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指导或领导,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协调和报告。风险管理部门必须独立于产生风险的各业务部门和交易领域。
(三)制定合理产融战略。战略风险常被称为企业的“杀手风险”,企业在战略决策方面的失误,甚至可能会令一家“百年老店”瞬间置于破产境地。显然,管理企业的战略风险的重要性无可质疑。在实施产融结合之前,应对集团金融资源掌握情况、金融行业熟悉程度、人才储备、风险承受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分析,制定适合的产融战略,采取全面进入或战略性进入部分金融行业的举措;战略目标的制定应着眼于为集团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充分考虑产融结合的风险,以更好地指导集团产融结合战略的实施和风险管理的方向。
针对战略管理过程执行环节中的风险,一般用改善和控制的策略而达到减少或消除风险因素,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程度和保障既定战略决策的正确实施。针对战略发展环境中出现的战略风险,企业往往难以控制,可以采用风险规避。然而有时候,战略层面的风险对企业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正面的获益机会,此时企业应选择利用风险的策略,变风险为机会。针对企业某些投资行为而实施的战略性风险管理往往采用风险分散的策略。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如果从保障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在战略、操作、财务与声誉风险管理四个领域实施系统性的整体风险管理。
(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体系。企业应参照《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引》,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体系。主要包括:沟通与协商、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评估、风险治理、监控与评审。风险管理过程是有效识别、评估、控制风险的体系,应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和各类活动中,以及贯穿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在风险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与内部、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与协商,通过沟通与协商,确保风险管理实施责任人和利益相关者能够理解决策的基础及必须采取特别行动的原因。在建立风险管理环境时,企业需明确表达的目标,设定管理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参数,确认风险管理的范围,以及确定风险准则。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评价的全过程。风险治理包括选择和实施一个或者多个方案来改善风险特征,并实施这些方案,一旦方案被实施,风险治理应提供或改善控制措施。监测和评审应列为风险管理过程计划中的一部分,是一种规律性的检查或监视工作,这些工作可以是周期性的或临时性的。
(五)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一是加强防火墙机制建设。依据业务特点、股权关系、运营模式等,在集团公司与金融子公司之间设置股权、业务及管理人员屏障,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对独立运营,规避金融风险与产业风险的联动。二是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有效的披露机制。企业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一方面使决策层实时、充分地了解企业经营和市场动态等有效信息,支持决策层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帮助管理层经营和控制各项操作业务;另一方面有效的沟通渠道使成员充分了解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信息的披露不仅是市场及监管者的要求,也能为集团提供外部的监督力量。三是建立完善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企业应从制度、流程、人才、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预警和应急机制。面对潜在的危机,企业应该事先运用风险管理的思维和策略做足防范和处置危机的方案,“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危机发生时应快速启动应急源,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百万刚,马浩东.超级产融结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2.李书华,李红欣.产融结合的风险管理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2).
3.陈燕玲.产融结合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5).
4.徐汉洲.产融结合的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1,(11).
5.唐茂林,郭锦墉.产业资本主导的产融结合型企业集团治理风险及对策探讨[J].公司治理评论,2010,(2).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3(2)-0053-03
一、西安市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一)消费信贷类业务品种较为齐全,贷款余额逐年增加
2007年以来,西安市各商业银行发放的消费信贷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特别是近年来,消费信贷余额和增速明显加快,特别是2009年和2010年,消费信贷贷款同比增速一度达到60%以上。截至2012年上半年,消费贷款余额为1237.76亿元,较2011年年底增长了7.71%。消费信贷在各项贷款中的平均占比为12.69%。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以及助学贷款这些消费信贷产品,近年来,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房屋装修贷款、存单质押贷款、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个人保证消费贷款和“综合消费贷款”等创新型消费贷款品种,截至2011年年底,西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放创新性信贷产品余额17.02亿元,较2010年年底增加了15.20亿元,截至2012年上半年,创新性信贷余额为19.86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6.68%。
(二)住房按揭贷款占到近九成,信贷结构呈现不均衡现象
在一般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房屋消费的金额最大,而在各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个人住房贷款也占主导地位。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截至2010年末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810.08亿元,2011年底增长了28.31%,余额为1039.39亿元。
从各类消费贷款的占比来看,住房按揭贷款的占比大多在90%以上,而汽车消费贷款占比为3.6%以上,最少的为助学贷款占比仅为2%多。原因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对于住房按揭贷款这种传统的安全性较高的信贷业务比较热衷,另一方面是目前的主流消费群体对房屋的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按揭贷款业务的发展,最后,房屋销售过程中的预售制度也推动了住房按揭贷款的快速发展。
(三)汽车消费信贷发展较为缓慢,期限和金额是制约的主因
西安市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起步于1999年,最初仅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办理,在起初的几年里,汽车消费贷款在保险公司和汽车经销商的积极介入和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从2003年以来,该项贷款业务量明显减少,特别是2011年,汽车消费贷款余额的同比增幅只有26.88%,较2010年同比增速回落了51.12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上半年,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47.39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3.76%,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仅为3.83%。
分析汽车消费贷款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个人用于购买住房的费用越来越高,家庭生活类支出明显增大,对汽车消费意愿不高;二是目前汽车消费档次越来越高,单笔汽车消费贷款上百万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各商业银行都有贷款额度限制,很多规模大、金额大的贷款必须报总行审批,从而影响了贷款审批的效率;三是现在申请汽车贷款的个人,购买城市出租、长途客、货运以及工程车辆进行经营性的汽车贷款越来越多,而经营性车贷风险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汽车消费信贷过多投向购置营运公司的车辆,隐含了较大的信用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对这部分汽车贷款的发放也比较谨慎。
(四)助学贷款政策成效显著,风险管控难度仍然较大
从1999年开办助学贷款以来,西安市各金融机构积极采取各项切实有效措施,深入学校及乡村,对学生及家长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助学贷款政策,与学校签订银校助学贷款合作协议,并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指导,使得助学贷款规模逐年扩大,有力支持了贫苦地区学生及家庭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截至2011年年底,助学贷款余额为32.90亿元,同比增长了39.04%,截至2012年上半年,助学贷款余额为31.60亿元,较年初略微下降了3.94%。但是,助学贷款由于金额小、笔数多、期限短、还款人群地域分散及还款能力不确定等特点,使得其管理成本较高,按时收回难度较大,潜在风险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法规和制度尚不完善,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受到较大约束
1998年和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允许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办个人信贷业务,但还没有出台一部完整的《消费信贷法》,而现行的《合同法》、《担保法》和《贷款通则》中也未对个人消费信贷做出明确的规定,相关法规的缺失增加了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的难度。与此同时,尽管近年来进行的有关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由于社会有效的补偿和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极大地制约了广大居民信贷消费的积极性。
(二)受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影响,居民信贷消费意愿不高
消费者是否具有负债消费的能力和需求,直接取决于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尤其是预期收入水平。而目前受国内外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影响,居民的信贷消费意愿并不高,居民更多的意愿是将钱存入银行。据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做的2012年二季度居民储户问卷调查显示:面对股票、理财、黄金等多种投资手段,居民的储蓄意愿不断攀升。在400份问卷中有47.7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更多地储蓄存款”最合算,这一占比较一季度大幅提高了7.75个百分点,同时,72.25%的受访者在家庭金融资产中选择“储蓄存款”。
(三)个人信用体系制度建设不完善,客观上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拓展空间
在国外,消费信贷之所以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是因为有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和周密完备的信用网络,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用消费管理体系。而目前我国的个人社会信用体系还很不健全,商业银行缺乏全面查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对借款人的各种资信状况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比如在汽车消费贷款中,银行对借款人的个人资信调查,一般是以借款人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为依据,而此证明的开具由于不具备法律效率,随意性大、真实度低,因而很难限制对那些无实际支付能力或过高预期自己未来收入的购车人的贷款,更难以防范那些恶意骗贷的行为,使汽车消费贷款潜在的信用风险增大。
(四)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和转移机制不成熟
目前,针对中低收入者的政府担保、保险公司的信用保险担保等风险防范和转移机制尚不成熟,致使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不能有效地分散和转移。而在消费信贷中占绝对比例的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由于我国还没有开展对按揭贷款的证券化业务,使得这一部分长期占用银行信贷资源的贷款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由此导致的流动性风险问题也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为了维护自身的经营利益,往往通过提高信贷“门槛”,设置消费额度等方法来降低风险。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不仅仅包括征信系统,更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失信惩罚机制等多方面内容,它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家银行可根据自己的业务特色以及发展战略,制定详细、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该系统应包括下列内容:消费者的职业状况、收入状况、银行帐户的大致数据、赊账或其他债务、婚姻状况、诉讼、交易记录、品质、习惯、道德等情况。同时,商业银行对那些信用度低的客户,可限制对其办理有关业务,对那些被列入黑名单的客户,银行可拒绝为其办理相关业务。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增加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
消费信贷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免除了居民对养老、医疗、保险等预期支出的后顾之忧,才能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促进消费信贷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切实提高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也至关重要。一般而言,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中产阶层是一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形态直接影响社会的消费意识形态。所以,应从政策层面上适当增加中产阶层收入水平,刺激其更多地消费。
(三)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担保制度,有效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消费信贷的担保制度是消费者还款出现风险时的必要保证,因为消费信贷的贷款人是消费者个人,其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并要用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所以,要尽快健全和完善抵押担保制度。首先,对保证人的范围给予合理界定。对自身条件较好、有稳定收入的借款人,贷款可以用保证作为担保方式,在选择保证人时应选择信用度高、综合条件不低于借款人的客户;其次,抵押物的选择应该是合法、有效、足值的;第三,要对抵押物的二级市场进行健全与规范,使得抵押物变现迅速,从而有效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四)大力提倡非现金消费方式,不断发展信用卡消费方式
提倡非现金交易,对掌握社会资金流向、严格税收监管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小额消费贷款,应鼓励银商联手、银旅联手,大力提倡信用卡刷卡消费。将发展消费信贷和发展信用卡相结合,可以使消费信贷分享信用卡的客户资源,减少营销成本,分散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在发展信用卡消费时,应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促销手段和开发多功能的信用卡,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改善信用卡使用环境,对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消费层次的持卡者给予不同的授信额度,以信用卡为突破口,发展借贷消费。
参考文献
[1]段小红.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11,(1):77-81。
[2]赖黄平.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学,2012,(5):65-66。
[3]李卫平.消费信贷业务的新挑战[J].中国金融,2011,(4):53-55。
[4]孙浩.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1,(2):64-68。
[5]王萌萌.消费信贷发展中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研究[J].时代金融,2012,(1):126-127。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WANG Zijun
(Xi'an Operations Office PBC, Xi'an Shaanxi 710002)
篇8
现实社会存在矛盾和问题,相对虚拟、隐秘的互联网上。往往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大众面前,这些海量、及时、真实的网络原生态信息,使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网民通过互联网参与决策和社会管理的意识逐步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凸现。这对执政者既是一种挑战,又为各级党委、政府把握民意民情,理顺群众情绪提供了新的介体。只要我善于扬利辟害,就能高效率、低成本地舒缓民间矛盾,形成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民意的一部分,网意也是民意。一定程度上代表特定社会群体的意愿。网民大都是高学历者,知识观念比较新,表达欲望强,普遍年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表达诉求、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应该也正在成为一种常态。重用慎用网络这个渠道,会拉近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泛用滥用则会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如何应对网络给执政带来的挑战,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是一个新课题。
有没有积极回应,对网络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突出问题。体现的领导干部的责任心;能不能很好回应,则体现的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网络反映的问题,有些不完全准确,有些偏颇过激,这需要领导干部具有清醒的判断力。作为一个新时期称职的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高度关注网络舆情,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善于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工作的盲点、弱点和问题,达到推动整体工作的目的
二、以“数字”工程为龙头。
逐渐意识到一味隐瞒封堵信息的思维已变得过时乃至落后。网络对执政的影响已经由单一的诉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到群体性公共事件,正确及时地回应公众日益高涨的表达和诉求,要求我必须建立和广大网友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构筑政治生态新体系。从年开始,及时公开领导信箱、议案提案,建立热点讨论、发展论坛、民意调查等栏目,构建政民互动的平台,并以此广泛了解民情,集中吸纳民意,切实维护民利。市委、市政府把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着眼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应用和信息产业的良性互动,加快了数字”建设,有力推动了城市转型进程。数字民政”系统,救灾救济、民情监控方面发挥了实效;公安交通、环境监控、城市管理“三网合一”系统在信息共享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与此同时,高度重视舆情工作,确定专职人员收集处理网络舆情。年6月至今,人民网“网友”针对我市问题留言179条;年12月至今,政府门户网站“网友”给书记留言92条。这些留言涉及城乡道路交通、教育收费、房产物业、劳动就业、干部选拔等方面。党政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对网民就提出的意见建议,都一一进行了回复,并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处理,要求市委督查室跟踪反馈办理结果。同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网络舆情,与群众互动交流,解疑释惑,解决困难,通过凝心聚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一方面加快硬件建设,即加快“数字”基础建设,由“三网合一”向农业、企业等“多网合一”发展;开设政务论坛、领导信箱、政务投诉等互动栏目,开通市人大网和人民代表博客网,拓宽了信息采集应用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干部管理和培训,党校公共应急管理培训中增设领导干部应对“网上”课目,教育领导干部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走向,提高应对网络事件的能力。
三、以发展民主政治为前提。
推进民主政治较快发展,网络问政的根本目的改变传统的执政方式。优化政治生态环境。主要目的利用快速便捷的互联网,与广大网民直接互动交流,求计问策,形成高效、民主、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而实际情况是广大网民知识结构有高下,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偏差,价值追求和出发点异同,致使网络舆情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过滤”和“沉淀”网络上不乏真实的原生态民意,诚然。但网络具有匿名性、随机性、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因此网民一般都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网民主要是较年轻化、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网络民意不能完全代表民意。因个人知识水平、价值追求、思想观念等不同,极少数网友或失之偏颇,或夸大其辞,歪曲事实,甚至谩骂攻讦。境外各种思潮不断渗透,一些网民易受“感染”可能会提出无理要求,进而在网上推波助澜,向政府发难。这些都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个别领导干部可能嫁网络之场作秀,只重视信息收集,不重视问题解决,其结果难免“轰轰烈烈问政、草草收场”现象发生。缺乏相应的保护和约束机制,没有确保有效管理和言路畅通的措施,诚心问政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而赋闲在网的好事者可能无拘无束,不是问政而是扰政。综合近期发生的新疆“7.5暴力事件和先前的其他事件的共同点,先期都是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者借助网络鼓动、扇动滋事的由此可见,网络的风险防范也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理性、冷静的态度,通过网络平台汲取民智、改善民生、落实民利。对网络意见建议进行系统、科学、合理的甄别、筛选,真正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出来,并通过实实在措施逐步解决好,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以推进城市转型为目标。
1加强组织领导。正确应对日益网络化的信息化趋势。使网络民意最终在现实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展现出来。下一步,各级党政组织都要重视网络舆情工作,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设立舆情处理职能部门,专门从事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既保证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又使我各项工作常抓常新、精益求精。各级领导干部是网络问政的主体,也是网络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必须学习信息化、掌握信息化,进而更好地推进信息化。掌握网络技能的基础上,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开明开放的执政理念,以宽阔的胸怀、强大的承受力、超强的应对能力,带头听网民“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看网民“指手划脚”要通过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博客等形式与网民交流,引导群众思想和社会舆论。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把网民民意内化成一种良性的执政思维与行动,争取更大范围的理解和支持,真正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城市转型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2完善工作机制。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确保民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群众贡献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把网络优势转化为执政的优势。网络问政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信息运作体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顺畅的舆情集中、归纳、核实、提炼、处理、反馈的机制,让网络成为干群沟通联系的绿色通道,成为干群同呼吸、共命运的融合剂”整合各种网络资源,制定相关的约束机制,按照“一个平台受理、一个部门调处、一个结果答复、一个记录归档”办事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和办理时限。
3纳入绩效考核。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网络舆情工作分解任务,明确部门责任,将结果全面纳入政绩考评内容。建立问责机制,把回复和处理情况作为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由市民和网民进行监督。年度考核时,对相互扯皮、推诿,致使群众反映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得力,效果显著的要进行表彰奖励,使网络问政的新方式新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4加快平台建设。目前我接受的网络舆情。学历高、见识广,要鼓励引导他解市情,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出谋划策、献计出力。为此,必须建设一个信息集散平台,搭起信息沟通的直通车”初步思考,以“数字”为基础,加快政务网、计生网、民政网、新农村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网上政务公开、决策支持和交互办公,为社会各界提供便捷透明、高效廉洁的行政服务。同时,创设专门的舆情集散通道,既保证网民的知情权,维护他切身利益,又主动改进工作,接受网民的监督评议。
篇9
关键词:内控制度;税收内控;税收风险;风险预警;风险测评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137-02
1 企业建立税收内控的必要性
由于税收政策的复杂性与企业多种经营、长线生产的复杂性,企业税收风险已经成为企业诸多风险中的重中之重。帮助企业建立税收风险防范体系既是企业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税收管理的基础要求。
而且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征稽分开”的税收管理模式,税收稽查是历年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几年将重点监控行业列为税收稽点,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加强对各个行业税收监管的力度和决心,由于不规范的涉税事项处理给公司带来的涉税风险及违法成本都很高,这样,企业如果一旦遇到税收稽查,税收机关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轻易突破,而使企业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所以,企业建立税收内控是迫在眉睫。
什么是税收内控?税收内部控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此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原因是税收内控只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内容。为了便于理解与运用,税收内控可以理解为,由企业董事会等管理或治理机构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实现“在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创造税收价值”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内部流程、规范等控制活动,在企业的具体体现就是实施有效的内部税收管理!
2 如何建立并运行税收内控
一项好的制度,必须要有好的应用才能保证其运行效果与效率。税收内控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解与运用,我认为可以用“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来概括,即:以“在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创造税收价值”为中心,以“设立有效的税收组织及岗位职责、建立统一的内部税收管理标准、 完善内部风险汇报及测评体系”为基本点。
以“在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创造税收价值”为中心控制风险与创造价值,是现代企业税收管理的两大根本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的,一个目标不可能脱离了另一个目标的支持而得以实现。成功的税收管理应该既能够确保遵守税法,控制税收风险,又能够为企业经营提供好的节税建议,创造税收价值。
基本点一:设立有效的税收组织及岗位职责。
进行有效的税收管理,企业内部税收组织的建设至关重要,包括税收部门与涉税岗位。有条件的企业应该设置高度集成的专业化税收部门。税收部门的经理或主管往往会参与公司各项业务的决策,甚至是公司级别的决策。
基本点二: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制定税务计划。
公司可以将税务计划纳入公司的总体战略之中,根据总体的战略目标制定具体的税务目标,只有进行有效的税务计划,公司才可以实现合理避税。在进行总体税务计划时,必须对公司当前各项业务的税务进行评估。这需要财务、税务部门和各个业务专家进行紧密合作。公司应当明示每位高层领导:税务计划是他们应尽的职责,税务部门是业务部门制定业务决策时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向部门领导提出有关各类交易的建议,比如:在销售、采购、合并和收购中如何合理避税。忽视税务计划会使公司失去很多利用纳税策略节省开支的机会。这对公司来说是不必要的险,让公司支付高额的税款,浪费了一些本可以支持业务发展和增长的资源。
基本点三:建立统一的内部税收管理标准,规范各环节业务流程。
首先,搞清楚什么事内部税收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涉税事务管理组织与标准,即建立“计划、执行、控制、分析、评价”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以完善各环节涉税链条,加强税收工作的事前筹划和过程控制,实现企业税收价值的最大化。内部税收管理标准是税收管理体系运行的指南针,是一个运行流程,体现为,税收管理手册、各涉税事项的流程标准、内部培训机制以及税收业绩考评制度等。税收管理手册是载体,其他部分为内容表现。
建立一个程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税收内控手册,按照业务发展和运行逻辑关系合理安排工序,以保证交易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可复制性。一旦控制住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即使具体办事人员不懂税收知识,只要能按设计好的程序操作,同样能将涉税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水平。
制定好税收内控手册,并不等于完成了税收内控工作,内控的真正建立,不仅需要单位高层领导的重视,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还需要对各涉税岗位进行培训。培训要包括税收政策、内控制度和意识形态几个方面,从而加强领导和员工的法律遵从度,提升员工素质。
另外,税收内控制度不是静态的,随着交易内容、核算体系的改变,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实践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评,根据业务的变化对其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找出业务流程的控制点,分析在失控状态下产生涉税风险的大小;然后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针对税收影响突出、发生频率高的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整改控制措施,对其中风险点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以降低项目操作过程中发生涉税风险概率和减少损失,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风险和核算风险,最终形成企业的纳税风险控制体系。
基本点四:建立完善的内部税收汇报、内部风险汇报的复核机制。
风险汇报,包括汇报制度与汇报标准两个方面,主要作用是明确各级涉税人员的责任,提高公司对涉税风险的反应速度。汇报制度以公司管理的高度,明确重大涉税事项必须要进行汇报,哪些属于重大事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很难一概而论,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一般而言税收检查、税收筹划、重大涉税合同、重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等属于必须汇报的事项。汇报标准解决公司各级涉税人员如何进行汇报,是一个流程标准的问题,便于汇报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签字流转中的统一理解。比如,税收专员在工作中发现公司存在重大不合规处理,可能存在较大税收风险,他应该向他的税收总监及时汇报,并以标准化的内部文本进行签字流转,税收总监可能与其他部门的总监进行沟通,并向主管副总经理汇报。
基本点五:建立内部税收风险测评体系。
税收内控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作,内部税收风险测评体系,是税收内控中最核心的环节。如:建立风险测评制度,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在内部搭建应用渠道等。同样,制度就像一个国家的法一样,从国家意志的角度进行明确,那么建立风险测评制度就是从公司管理的角度对税收风险测评进行明确,作为公司日常管理的一部分。风险预警指标,主要目的是对企业潜在税收风险进行预警,主要依据是纳 税评估指标体系,实现方式是采集财收、会计、税收数据,计算出指标值,通过与正常值的比较,发现可能存在风险的领域与项目,继而进行相应处理。完整的测评指标是一个体系,较为庞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有限的相应指标。
税收风险的控制更是如此,只有将风险消除在潜在阶段才是最好的风险控制。随着税收机关执法力度的加大,建立一套完整的税收风险预警机制显得及其重要,采用“消防队”式的救火方式,来应对税收风险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篇10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益、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为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而在企业中进行的一些调节的计划、程序、方法和组织工作,事实上,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控制。具体的内部控制主要分为三种,即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
2.内部会计控制的形式
内部会计控制的形式主要是指单位通过内部有关控制程序与措施和方法,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及所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它是微观层面上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主要通过会计核算和制度监督两种手段来实现的。
3.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指的是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和基本任务,总的来说,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包含下面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要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要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三是要保证充分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四是要提升经营效果和效率。
二、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
1.会计信息计量随意性大
部分单位由于管理混乱导致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存在着一些账目混乱、数据失真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了为掩盖财务真实情况而伪造会计凭证、帐簿及报表的现象;有些单位由于缺乏足够的会计从业人员,而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也参差不齐,造成随意记账、会计资料缺失,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等。
2.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
个别单位法人治理不够完善,单位内部存在预算、执行、监督等不相容岗位的有效分离。内部管理权限失控,给企业的埋下了风险隐患。
3.成本费用收支审批流程无效,资产流失严重
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审批的流程制度,但和企业的运作实际不符,导致有些环节流程制度不能堵塞漏洞,造成在材料采购、财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监控不力,从而使资产大量流失。
4.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将一些业务上的制度与加强内部会计等同。只重视事后的控制工作而忽略了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只重视对财产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和信息管理的控制。这样,内部控制无法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相适应。无论企业外部还是内部环境都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5.执行与监督、检查不力,考核、奖惩力度不够
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往往只偏重形式上的工作,稽核的范围不够。往往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现象,缺乏必要的全面性,判断不准确,甚至出现了串通舞弊的现象,造成内部控制失效。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重视并更新观念,用先进理念来落实实施内部监管控制
1.1全员参与内部会计控制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并不是单位财务部门的单独的事情,需要全体人员树立参与意识、自律意识,全员建立一种逐步推进的动态完善的意识形态和企业文化,融入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
1.2树立人本化观念
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保障调动员工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完善、执行每一个链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作为控制主体的的能动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
2.建立风控体系
内部会计控制发展到今天,风险控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建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首的风控委员会,覆盖业务前端的风险分析、业务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预警以及之后的风险弥补等一整套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尽最大可能来降低企业内部所面临的风险,是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关键所在。
3.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构建科学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加大组织结构控制,这是保证财务信息真实的先决条件和基础。首先,要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和审计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定义。公司董事会和董事要履行“委托人”职责,监事会要行使好监督职责,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公司经营过程的全方位监督。股东会要对经营管理者进行合理有效的约束,包括审议公司财务报表,评估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并决定对经理的解聘撤换。其次还要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参与其中的各个部门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依存,要求各部门互相进行有效配合,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流程、制度和节点安排,从而使各部分在相互工作配合时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内控效力的最大化。
4.利用管理信息化,创新会计内部控制技术
目前信息化是时代的特征,因此要有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为各方提供所需要的会计财务信息,提供生产状况、考核工作成果,以及公司的战略、规划、方针和所需的其他会计和其他管理信息。在目前经营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引入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及时对企业目前的状况进行诊断并做出反应,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先进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一系列的财务管理系统,用现代化手段对各项会计业务进行检查,对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有效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将财务业务处理程序中的制约、监督等风险控制防范功能融入其中,以达到通过管理信息化来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5.强化目标管理管理,实行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健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全面预算是能够延伸到企业每一个经营末端的管理方式,因此在对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很大的作用。首先,应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建立董事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由相关主要领导参与其中,负责领导确定预算的制定、平衡、执行及考核。其次,企业在推行建立全面预算体系时,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有所侧重。要防止虽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但是因为公司实际状况得不到实施的情况。第三,建立完善考核和执行制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算制度,进行分类的编制预算,并保障预算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而且确保凡有预算就有考核,防止其成为“面子工程”,从而达到既能推动预算的执行,又能使预算有效落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正实现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