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古代文化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成语和古代天文历法 论夏代的青铜器、文字和城堡 天文历法知多少 论夏代玉器的审美特征 崇祯帝支持平民与科学家的天文历法论战 基于时空气合一的六十甲子天文历法研究 天文历法谚语与住宅建设 论研究夏代音乐的必要性 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拓展天文和航天知识的思考 关于夏代文字的推论 恺撒的历法 几个天文知识概念 天文学的发现和分类 古代的历法与皇历 初中古文化常识系列解读之天文历法 初中古文化常识系列解读之——天文历法 论朱天文台湾著名编剧朱天文小说文本的语言艺术 论中国长城的天文学特征 论航天期刊与航天文化的关系 2012年的特殊历法现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沈金亮:《〈尚书〉传本真伪之争新论》,《文史杂志》2014年第3期。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
[6]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年版。
[7]杨伯峻:《论语译注・卫灵公》,中华书局1980年版。
[8](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9]杨光成:《西羌壮歌》,《西羌文化》编辑部出版。
[10]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篇2
一、古诗词的内涵及特点
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学长河,古诗词莫过于其中最大的一朵浪花。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情思让一代又一代文人拜服。古诗词不同于散文、小说等文体,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点。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这些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一)古诗词的内涵
历来对古诗词都没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古诗词顾名思义,应该包括诗和词。诗中又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古体诗主要指唐代以前所创作的诗歌,像《诗经》、《楚辞》、乐府诗等,这类诗歌字数多少不限,对韵律的限制也较为宽松。近体诗主要指唐朝形成的一类诗歌,其特点是讲究平仄和对仗,又可分为律诗、绝句、长律等。词也称“长短句”,是配乐而写的歌词。“词,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指的是歌词,即可以合乐歌唱的诗。”[1]词包括词牌、题目、正文三部分。诗以唐朝为胜,词以宋代为佳,因此多种版本的语文课本都将学习重点放在唐诗宋词部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甚至编订了《唐诗宋词选读》,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水平。诗与词虽然是两种形式不同的抒情文体,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从描写内容上来说,都有表现离别之情的,如诗中有李白的《送友人》,词中有柳永的《雨霖铃》,统称此类诗歌为送别诗。同样,将记叙游览古迹,怀古思今的诗和词称为咏史怀古诗;将赞美某种特定事物,抒志的诗和词称为咏物诗;将描写塞外风光和战争景象的诗和词称为边塞诗;将抒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诗和词称为山水田园诗。从表达技巧上来说,都使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并且,一个作者既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词人,因此本文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中采用诗歌的广义含义,既包括诗又包括词。此外,元代散曲与词在形式、内容上也有诸多相似之处,高中语文教材也涉及到少量的散曲教学。鉴于此,本文也暂把散曲归为古诗词一类。
(二)古诗词的特点
1.语言凝练
古诗词一般篇幅短小。古体诗受限较少还可能出现较长的篇幅,像白居易的《琵琶行》,但也在少数。近体诗大多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最多也只有56个字。词也一样,受词牌限制,字数一定,且相对较少。所以要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深邃的内涵,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歌语言必定要有高度的凝练性。“古诗词区别于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诗词语言的概括性、凝练性,其最大的艺术魅力也在于能以最概括凝练的语言蕴涵非常丰富的景色描写、事件叙述、情感抒发”[2]。如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银烛吐青烟)中的“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诗人不必全力去渲染月亮、银河如何的明亮,“隐高树”、“没晓天”六个字就让读者体会到月亮、银河的光辉是何等的耀眼夺目,使树木黯然失色,将天空全然遮蔽。
2.想象丰富
古诗词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用大笔墨来描绘生动形象的画面。但是读者阅读诗歌时却并不会感到画面的狭小、简单、索然无味,这源于其营造画面的丰富想象性。它善于将多彩的画面凝聚到一两个点上,透过这几个点给读者以无穷想象,达到知一斑而窥全豹的效果。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仅仅四个景物却将塞上风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想象,滚滚黄沙漫漫,似大海无边无际,旅人在行途中点燃木柴烧水做饭,因无风无雨,天空格外宁静,连轻烟也笔直向上;一条长长的小河沿着天际缓缓流淌,已是黄昏时刻,没有刺眼的光芒,泛着红晕即将下落的夕阳显得格外温和。这是一幅怎样宜人的画面,丝毫不比美术大师笔下的美景逊色。
3.情感含蓄
古诗词是一种抒情文体,诗人在有所感的情况下挥毫走墨,表达内心情绪。但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全篇呐喊自己溢满胸腔的情感,而是通过刻画形象,营造画面委婉地表达出来。这就形成了古诗情感表达含蓄的特点,但这样不仅不影响诗歌的抒情性,反而使情感更加强烈。尤其是一些婉约派词人,其词作更是如此。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借淡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寄托自己的孤独惆怅之情,直到最后“怎一个愁字了得!”才点出自己内心的愁苦。即使这样读者也早已沉浸在女词人的浓愁之中了,因为酒、雁、黄花等形象无不告诉我们女词人是何等的愁绪万千。
二、高中古诗词的教学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提出“阅读与鉴赏”目标,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因此,高中古诗词学习重点在于鉴赏,要让学生学会分析诗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培养审美情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作能力。”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它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古诗押韵,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其中的音韵美;古诗词中诗人所塑造的形象,或玲珑雅致或欢快活泼,具有形象美;由众多生动的形象,组成丰富多彩的画面,幽静、伤感、朦胧、辽阔等等,给人以画面美;通过这些画面的描述,诗人在其中寄托自己的心绪,抒发一时的情感,让我们跟随诗人或喜或悲,体会其中的情感之美。比如在朗读和鉴赏古诗词时,品味有节奏的语言,感受优美的形象和多彩的画面,体会丰富的情感,可使学生身心得到美的洗涤,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发展想象力
大多数诗歌都通过塑造形象,构成画面,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文字记述出来。古诗词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用区区几十个字来表达无限的内容,给读者留下很大的空白。因此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需要读者展开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填补叙述之外的空白,这样一首诗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美感。诗歌的学习应该是圆形的,而不是扁平的,即不能仅从字面理解内容。这种圆形解读离不开读者的想象,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歌形象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并由此联想出去,从更深层面体会诗人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填补诗歌空白,不断丰满诗歌内容,并使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多个方面,如传统文化常识,传统文化精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基本理念”要求语文课程“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课程目标”中也提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鉴赏古诗词不仅能够学习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而且在了解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增加自我的文化积淀,加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如学习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可以了解羊祜“堕泪碑”的典故,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可以体会其深沉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能力是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诗歌鉴赏能力只有在认真解读古诗词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诗歌形象、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多个角度分析诗歌,掌握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探讨诗歌学习规律,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中少部分优秀诗词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面对时代相隔久远的古诗词时,能够找到解读诗歌的突破口,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学会独立分析古代其他优秀的诗词作品。
注释:
[1]陈新璋.唐诗宋词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6:186.
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音韵学常识 汉语言素养
在大学里,音韵是一门令人望而生畏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被老师束之高阁。其实,如果我们能教给中学生一点音韵学常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就易于把握汉语言内部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在更高层次上俯瞰许多语言现象,提高汉语言素养。主要的音韵学规律有:喉牙声转、古无轻唇音、娘日二纽归泥、齿龈互转、腭化音等。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学生有良好的收益。
一、提高词语解释能力
阅读文言文,常遇到的是通假字、同源字、古今异义字的干扰。利用音韵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同源字。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中“拂士”的“拂”本意为拂拭,《说文》:“拂,过击也。”徐锴曰:“击而过之也。”但在这儿显然不是用其本意,而是通“弼”,《说文》:“弼,辅也。”指辅弼君主,直谏而矫正其过失。原因何在呢?拂和弼,在普通话里声音与调都不相同,但按古音,二字声母都是重唇音,韵部和声调也相同,因而可以通假。
高中阶段注重对同源字的积累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把生硬的文字教学趣味化。如,把一物加在另一物上叫“加”,把车加于马上叫“驾”,上面可放东西的器物叫“架”,加在犯人颈项上的刑具叫“枷”,加礼物与人为“贺”。以上各字加、驾、架、枷、贺氏同源字,虽然“加”、“贺”今天读音不同,但古音韵部相同,声母相近。
古音相同或相近,是构成通假、同源的必要条件,学点音韵学知识不仅可以便捷地识别出通假字、同源字,而且可以知其源流,实现知识的条理化。
二、科学释读多音字及一些专用词语
吕叔湘先生《语言的演变》一文在谈到语音的变化时说:
汉字的造字法里用得最多是形声法,常常是甲字从乙字得声,可有很多这样的字按现代的读音来看是不可理解的。例如“江”从“工”得声,“潘”从“番”得声……由于语音的变化,这些形声字的声符今天已经失去表音作用,变得不可理解了。
懂得音韵知识,这些语音的变化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了。汉语言语音有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只是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语音一般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因而容易被人忽略。但只要把不同时期的语言材料作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语音在不断变化。南京教育学院教授朱声琦先生曾对汉语的声母流变作了一个系统的研究,下面就是他所绘制的汉语喉音、牙音、和唇音流变示意图。
对照这张语音流变示意图,吕叔湘先生文中所讲到的语言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了。利用这些规律,对于一字多音、方言异读等现象我们会找到答案。如:“单”,有三个读音:“dān”“shàn”“chán”,是因为在上古的时候是一家,都是舌头音。舌头音在上古的时候是“端、定、透、泥、来”五个音,接近于今天的生母“d”“t” ,中古的时候分化出“知、彻、澄”三个音,接近于今天的生母“zh”“ch”“sh”,可见“shàn”“chán”两个音是在“dān”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利用语音演变的规律我们就可以解释一些地名的读音问题:“阿房宫”中的“房”念“páng”、冼星海的家乡广东“番禺”中的“番”念“pān”。
有趣的是,不同语言在发音上也有共同点可循。谈到语音的变化,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世界各国的儿童在刚会喊“爸爸”、“妈妈”时,发音都是一样的;英语中的 “father” 、“mother”和汉语中的“父亲”、“母亲”发音时对应的第一个音是相同的,分别是[f]、[m]。这些现象对开启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有着深远意义。
三、梳理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
语言的发展,总是先有口头语,然后有书面语;先有字义,然后才有字音,最后才有字形。所以字音与字义的关系比字形与字义的关系要密切得多。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语助词“哦”,在不同的语音条件下,有多种表现。当有人问“你听见了吗?”,回答时发阴平声“ō”,所表达的意思是:“知道了。”回答时发阳平声“ó”,所表达的意思是:“你说什么?我没听清。”回答时发上声“ǒ”,所表达的意思是:“你说什么呢?”隐含的情绪是:“问得没礼貌或没道理,本人不愿意听。”回答时发上声“ò”,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但听见了,而且听明白了、知道了。”
四、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普通话和方言的分歧在语音方面最为突出,“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是中国语言特有的文化景观。因此学习古汉语音韵规律,运用音韵学规律去发现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对于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具有重要作用,学生会对普通话产生亲切感,而不至于犯把方言与普通话对立的错。
学习、研究和运用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以此推动普通话的学习,是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一条以简驭繁的有效途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学习普通话时都自觉不自觉地在运用这条规律。
汉语音韵学涉及的教育功用、古汉语研究价值、文化价值,本文不加赘述。我希望工作在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能够给予关注,以通俗的讲解把有关知识融汇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古文教学中,激发他们学习母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打好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声琦.古代汉语实用教程.江苏人民出版社.
[2]史中文.汉语是这样美丽的.商务印书馆.
[3]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
[4]顾义生,杨亦鸣.音韵易通.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篇4
思考一:古典诗歌教学意义何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散曲各领数百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余秋雨先生是这样评价古典诗歌的:“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确实,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寓所,而诗歌则是灵魂的最深处,它常响彻于你的生命,愉悦心灵,传递情感,寄寓思想,教育后人,令人无法自拔。当我们研究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时候,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到这汗牛充栋如繁星般美丽而深沉的古典诗歌上。
即使从教学层面看,诗歌教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恢复高考后的1985年的高考,“诗歌”题正式进入全国语文试卷。尤其是2002年《考试说明》增设诗歌阅读专项要求以后,诗歌题由知识型客观题向能力型主观题不断发展变化――考查知识,品味语言,欣赏意象,评价情志,鉴赏风格……命题深度层层推进,测试难度节节攀升,审美特色日益显著。可以说,高考语文命题推出诗歌鉴赏题,高举起“诗教”大旗,不仅优化了语文试卷的结构,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境界;而且对学生国民素质的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建构,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引导他们“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因此,我们教师需要通过古典诗歌的教学,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延续民族血脉,光大民族伟业,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沉重又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思考二:应如何制订古典诗歌的教学计划
1.充分了解生情学情,谋定而后动
在这次公开课中,郭、涂两位老师都未在诗歌字面义上花太多时间,只是点到即止。这是了解学情生情的表现。学生早已具备了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字词的自觉性和能力,所以这部分内容可弱化,不必占用课堂时间。但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而言,恐怕就不得不在这方面狠下功夫,毕竟,鉴赏的基础还在于字面义。如果不解决这个拦路虎,学生必然会在这里摔跤。
除此之外,知识的连贯性也应成为教学重难点定位的考虑因素。就诗歌阅读而言,学生在必修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数量较多的古典诗歌,且对其内容特点已经拥有了初步的鉴赏基础。上到高中,老师既需要调动学生在“必修”时所学到的有关基础性内容,让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去发展对诗歌的认识,使得“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在教学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2.准确定位,构建知识能力模块
高中的学习重点不在感知,而在“类”化。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整合背诵一定数量的诗词名篇,将单篇的、局部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勾连,进行“类”的总结提升,构建关于诗的知识能力模块,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同时,也要适当联系高考,让学生在理解诗作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力争得分,给学生一把解读诗歌的钥匙,授人以渔,并且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
总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计划制订要考虑“承前(必修、选修)启后(高考、终身)”,一方面关注与必修选修的联系,盘点必修选修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关注高考的能力考查的要求和方向,积极备考。同时,也必须超功利性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思考三: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古典诗歌鉴赏活动
1.披文入情,登堂入室
诗人创作的过程,大致概括为“生活积累――选材立意――艺术构思――语言表达”。观赏者“沿波讨源”,可从“语言表达”入手,追溯到诗人的“艺术构思”、“选材立意”和“生活积累”。即先从作品的“语言形式”入手――谓之“披文”,进而探讨其他――艺术、情感等。
从操作层面看,“披文”都是鉴赏的前提。当然可以从诗题入手,从具体的意象入手,也可从整体印象入手,但终归都要过语言关。然而,诗词用语与散文不一样,既有韵律的限制,要求精炼、含蓄,留下“空白”,又可在叙述时跳动进行,因此诗词的结构是特有的。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读诗词,可能会摸不着头脑,甚至是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正确理解诗人的意图情感,自然也体会不到它的好处。
概括来说,诗歌的语言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精炼含蓄有味,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填补;二是跳跃性(形象、情感);三是要突出形象。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家语”的特点,从字词句入手,关注意象的固定含义,“因文施教”,才能为下一步的鉴赏作好充分的准备。
叶嘉莹先生认为:“在一个历史文化比较悠久的民族中,有些语言的符号经过长久的使用往往形成了某些固定的联想,而且只有属于这一文化传统之内的人,才熟悉这种联想。”所以,老师要抓住“意象”,向情感深处漫溯。
意象是蕴涵作者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平时就应让学生养成分组分类整理意象及所表达的含义的习惯,同时,注意教给学生评点意象的方法。如:(1)抓住修饰意象的词语进行评点;(2)体会修饰词语描述出对象的什么特点:颜色、动作、神态、心理、质感、层次等;(3)可以用其他修饰词语替换,运用比较法来对修饰词语进行体会感悟和评价。
“披文”之后就要“入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然而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古典美学在情感表达方式上主张含蓄,不主张情感的直接宣泄,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形象、景物来表达,因而,古人特别重视情与景的关系。“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一语道破了古人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历代诗人更是从与山水的感情交流中领略山水风景丰富多彩的美,激发人们人世沧桑的浩叹,以及关于时光永恒的思考。从手法上看,中国古典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诗人在与自然的对视中获得一种生命的体悟,他们借山水洗涤世俗的尘埃,消除胸中的块垒,从中启发进取的意趣。正因如此,诗歌鉴赏最难过的就是“入情”关,学生常常烦恼自己无法准确把握具体而微的情感,总觉得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把自己与诗人阻隔,对面而不相识。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有时,即使不是太理解某个字词,但如果能利用已知充分联想想象,将文字转换成一幅幅连续的画面或场景,融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中去,现诗中未尽之意。也就意味着“读懂”了诗歌。
2.以读促学,授人以渔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中,要令学生与文本对话,重要手段就是读,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精读,诵读……不一而足,不同的读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学生只有经历这些读才会读。不同的授课内容对读有不同的要求,但最终是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诗词欣赏是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交织,有时是从生理――心理,有时是从感性――理性,有时是从情感――思想,有时是从社会――历史……反正,“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学生走进、投入、品味语言,咬文嚼字,感受文章的字字珠玑,继而领略、倾听、感受、认识、了解、发现,从而受到愉悦、陶冶或得到启示,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次郭、涂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读”,整个课堂书声朗朗,尤其是涂老师,以身作则,全情投入,大声吟诵,极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朗读热情,营造出高昂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语文教学应该激励学生多读,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使其读有所得。学生爱阅读、会阅读,才会带来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