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诉讼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诉讼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审判管理;公正与效率;两审终审制度;审级制度

一、审级制度的意义

司法体系是一国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与否是区别人治国家与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而审判制度又是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审判制度管理过程中公正与效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司法权威的树立[1]。其中,审级制度是现代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事诉讼领域,审级制度通常代表了当事人依法从一审到终审之间可以控诉的次数。在当今世界各法治国家,一审案件通常由初级法院审理。由于初级法院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问题、审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非客观因素以及案件的复杂程度等,通过一次审判所得到的裁判往往不可能绝对正确。对于一审裁判中产生的事实错误以及法律错误必须通过一定程序予以纠正,从而维护司法的公正与权威,保障当事人正当诉讼权利的实现[2]。而该程序在现代司法体系中则体现为上诉。综观各国规定,在民事诉讼中,上诉一般是指当事人为谋求对其更为有利的裁判,而请求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所作出的裁判进行重新考虑的程序。因此,审级制度的存在不仅保障了当事人上诉权的实现,还维护了本国司法体系的完整以及司法裁判的权威和确定性。当事人的上诉权是其诉权的延伸。审级制度保障了当事人诉权的正常行使,为在一审遭受不公正裁判的当事人提供了救济途径,使其在遭受不公时有权利向上一级法院进行控诉,从而有机会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判决,同时也保证了裁判的正当性。假使审级制度不存在,当事人在遭遇不公正判决之后便会求诉无门,因而对司法制度产生失望与不信任。同时,审级制度的存在,保障了在当事人提起上诉之时上级法院有权对做出原裁判的下级法院进行审判监督,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并有权原有裁判而作出新的裁判。在此过程中,原审判过程中的事实错误能够得以纠正,法律能够得以正确和统一适用,进而得出一个相较原裁判更为客观公正的裁判,使司法权威得以维护并加强人们对司法的信任。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不同法系国家的审级结构也多有差异。然而,无论是在德国和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英国和美国等普通法系国家,普遍都确立了三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在典型的三审终审结构中,其前两审多为事实审,而第三审为法律审[3]。中国由于历史和国情原因,一直采取两审终审制度。

二、我国的两审终审制度

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我国法院按级别分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四级。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采取两审终审制度。因此,我国的审级制度为四级两审终审制。在民事诉讼中,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按照案件情况的不同,各级法院均可作为一审法院。各一审案件,除最高法院作出的裁判为最终裁判,当事人不得上诉外,其他各级法院所作出的裁判,当事人不服的,均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而二审法院所作出的裁判即为最终裁判,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

(一)我国采取两审终审制度的原因

根据传统学说,我国之所以采取两审终审,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4]。从当事人角度出发,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交通不便,过多的审级会使当事人疲于奔波,进而不利于其诉讼权利的实现,同时也会影响其工作和生产。而两审终审制可以使大多数当事人的诉讼解决于其常年生活的地方,从而方便其诉讼,减少其诉讼成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审级会导致当事人缠讼现象的发生,使司法效率下降,司法成本提高。从司法机关角度来说,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民事诉讼案件累积,上诉案件数量巨大,倘使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疲惫于解决上诉案件,则会增加其负担,从而对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司法工作具有一定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当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存在瑕疵、需要得以纠正时,可以通过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实现,从而使当事人依旧可以得到合法救济。从这些方面来讲,两审终审制度在我国长期存在有其意义。

(二)我国两审终审制度之弊病

近年来,对于我国传统的两审终审制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产生质疑。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当事人越来越在意自己诉讼权利的实现,而不是交通所产生诉讼成本。另一方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加强上诉条件之审查来提高上诉条件,进而减少上诉至其的案件。因此,传统学说中坚持我国两审终审制度的立足点已产生了动摇。与此同时,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两审终审制度中越来越多的弊病开始暴露出来。首先,我国大部分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如当事人对其作出的尚未生效的裁判不服,则有权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而在我国四级法院中,中级人民法院属于级别较低的法院。其审判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办案能力普遍具有局限性,并不完全具备终审审判员所应具有的业务能力。因此,由中级人民法院所做出的终审裁判,可能会存在一些纰漏,对司法权威性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其次,审级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便是促进法律适用的统一。在司法实践中,各国统一其法律适用的方式多为通过终审裁判来实现。而在我国,设立有409个中级人民法院,针对相似案件,各中级人民法院所作出的裁判差异巨大。因此,促进法律适用统一这一重要功能很难通过各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来实现。在我国现行司法体系中,虽然采取了审判监督程序来完善两审终审制度,但《民事诉讼法》第200条对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的条件却规定得过于宽泛。由于事实问题、法律问题以及程序问题都可以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导致了审判监督程序容易被当事人合法地滥用,造成诉讼成本增加,诉讼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两审终审制度因过于频繁的审判监督程序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三、对我国两审终审制度完善之思考

针对本文上一部分所言之弊病,本文认为,我国应在坚持两审终审制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时辅以有条件的一审终审与最高院对两审终审裁判的法律审,并以较高启动条件的审判监督程序作为补充。

(一)坚持两审终审制度的基本原则

不可否认,过多的审级代表了低下的诉讼效率以及更高的诉讼成本[6]。两审终审制度在减轻诉讼压力、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方面有着三审终审制度不可比拟的优势。为了发挥其优势并解决前文所述之弊病,我国有必要加强人民法院的内部控制,发挥审前程序的作用,并提高上诉之条件。内部控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方法以实现其使命和目标的管理方法[7]。人民法院应根据两审终审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严格的内部标准,以期将诉讼终结在两次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通过内部控制,提高审判的效率和裁判结果的公正,能够以有限的诉讼资源实现两审终审的目标。在以美国为重要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中,审前程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审前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通过资料的交流以及适当的沟通,可以有效的整理证据,确定争点,甚至直接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美国有超过90%的民事案件解决于审前程序。而法院通过审前程序可以清楚的了解案情与争点,使案件可以被有效率地审理。同时,在审理过程中,由于对案情的充分了解,法官可以作出更为公正的裁判。近年来,审前程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假使审前程序的作用能够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那么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将大量减少,人民法院的诉讼压力将大为减轻,审判人员也将有精力对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进行更为公正的审理与裁判。而更为公正的裁判意味着当事人的满意程度提高,进而上诉案件将会减少,上诉审的审判质量也会提高。此时,二审终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当事人和司法体系的需求。依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但凡合格的当事人依程序针对法律规定允许上诉的裁判进行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都应当适用第二审程序对上诉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这就使当事人存在侥幸心理,而对第一审不够重视,而后通过上诉引发第二审程序。而二审案件的堆积,又造成了诉讼效率低下的恶果。同时,当事人不正当的利用上诉审程序也造成了大量诉讼资源的浪费。因此,提高上诉之条件能够有效防止当事人滥用上诉权,从而节省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本文认为,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人所提出的诉讼请求及理由进行审查,认为其上诉理由中所提出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可能对原审判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允许其上诉。如果案情复杂,诉讼标的额过于巨大,或有证据证实上一级法院可能有包庇行为的,应当准许其越级上诉。如果所提出的只是原有的已经清楚认定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应当驳回其上诉请求并说明理由。通过提高上诉的条件,可以使当事人更加重视一审程序,在二审程序中也会积极参与到诉讼过程中。继而,二审法院在此基础上所进行裁判更容易得到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达到终审裁判的作用。通过加强人民法院的内部控制,发挥审前制度的作用,并且提高上诉的条件,可以使当事人更容易在二级审理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诉讼目的。同时,人民法院的司法效率得以提高,裁判的公正程度得以保障,进而实现两审终审制度应当具有的价值。

(二)以有条件的一审终审与最高院对生效裁判的法律审为辅

如上所述,在一般情况下,我国的民事诉讼应当适用两审终审制度。而在某些情况下,辅以一审终审可以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司法成本。而赋予最高院对生效裁判具有法律审的权力可以更好地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以及维护司法的公正与权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规定了一系列可以一审终审的案件。此外,小额诉讼程序也适用一审终审。通过对这些诉讼标的较小、情况简单的案件进行一审终审,不仅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还减轻了人民法院的负担,提高了诉讼效率。但是,为了保证当事人诉权的实现,应当赋予当事人在诉讼时选择小额诉讼程序或普通简易程序上的权利。然而,对一些可能会对整个法律体系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对公众产生重大影响,对法律的统一适用产生重要促进作用的两审终审的案件,可以由最高院对其进行法律审。此法律审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三审终审制度,其并不改变两审终审的裁判,而是将两审终审过程中的一些法律问题通过最高院上升到原则性的问题,进而统一法律的适用,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感得以提升。3.以严格的审判监督程序为补充维护最终裁判的既判力对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过于宽松的再审条件,将会使既判力的权威大打折扣,甚至破坏法律和诉讼的安定与权威。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生效裁判稍有瑕疵,当事人,甚至检察院便可以该瑕疵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这不免造成了司法资源的过度浪费,也使两审终审制度流于形式。而根据各国司法实践来看,只有当生效裁判在程序上出现巨大瑕疵或者在实体资料上具有重大缺陷的,方可启动再审程序,以维护既判力。我国在司法实践中,也应当严格规定再审的条件,从而使二审裁判的既判力得以确定。严格而有效的审判监督程序可以作为两审终审制度的有效保障,在终审裁判发生重大错误之时,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可以有效地保证司法的权威和当事人的正当诉讼权利。

四、结语

篇2

一、我国刑事管辖权异议制度的缺失

在立法上,虽然《刑事诉讼法》专设了“管辖”一章,但只是规定了不同机关的“职能管辖”,上下级法院的“级别管辖”,不同地区的“地域管辖”,以及上下级法院的管辖权变通和法院的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等内容,对于当事人不服法院管辖时的“异议”制度只字未提。即使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也语焉未祥。

在司法中,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也一般加以排除。例如这样一件刑事自诉案件时,因自诉人为基层法院干部,故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后来被告人对于指定管辖提出异议,但被人民法院直接驳回。即使在轰动一时的“张子强案件”中,由于涉及到香港“一国两制”的问题,法院对被告人的管辖权异议作出了处理,但程序并不规范。

总得看来,刑事当事人管辖权异议权利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中的缺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无论是法律还是司法解释,都没有授予当事人对刑事案件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

2.当当事人对法院的刑事管辖不满时,只能通过诉讼外的方式进行,提请法院指定管辖或者移送管辖。

3.法院的指定管辖和移送管辖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决定行为,不举行听证,纯粹是法院的单方职权行为。

4.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关于法院管辖的规定,仅是一种审判权的简单分配,没有任何当事人的参与。

5.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于被告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基本不予支持。

二、刑事诉讼中确立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享有的管辖权异议的权利是一项重要的救济性程序权利,它是当事人刑事诉讼诉权的体现,是获得公平审判权利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法院裁判权的确定和实现,有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和诉讼地位的提高,也有助于当事人对刑事诉讼的实际参与和对刑事程序施加自身的影响。

(一)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权利是当事人“获得公平审判权利”的应有之义。

在刑事诉讼中,“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利”(the right to an impartial trial)是被告人等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宪法性权利,也是“正当法律程序”的必然要求。如果一个案件被媒体广泛报道而使陪审员或法官对被告人产生了偏见,或者一个法院的院长和全体法官存在应当回避的情形,这时如果不赋予刑事被告人等当事人申请变更管辖的权利,法院很难保持中立的地位,无疑将会对被告人造成极大的不公。通过当事人管辖权异议权利的行使,有利于促进诉讼中以公权力运作为主导到当事人诉权充分实现的转变

(二)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在刑事诉讼中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是一项重要的救济性程序权利,它与当事人的刑事诉讼诉权相关联,有利于当事人息讼服判。

由于“无救济则无权利”,“无权利则无程序”,管辖权异议作为一项重要的救济性程序权利,该权利的有效行使,对于当事人实体权利和其他程序权利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赋予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有助于当事人息讼服判,接受人民法院的裁判,因为如果当事人对法院的管辖权有疑议而无救济途径,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当事人的上诉和无休止的申诉,反复地申请再审,这变相地浪费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诉讼成本,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申请管辖权异议的权利与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权紧密相联。刑事诉讼不是一项简单的行政治罪性的程序,其中必须有当事人充分而富有意义的参与,当事人是诉讼的主体之一,应当拥有诉权,有权启动一定的刑事程序。如果当事人对法院的案件管辖不服,认为法院对案件的管辖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可能产生不公正的结果时,那么应当赋予当事人提出异议的权利,为其提供一种救济的途径,以便启动管辖权异议的裁决程序,实现司法机关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三)从法院的角度看,管辖权异议制度有助于法院刑事管辖权的落实和裁判权的实现。

管辖是刑事诉讼活动首先要解决的前提问题,管辖权(Jurisdiction)作为“特定法院处理特定诉讼案件的资格”,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判和裁决的依据。如果管辖范围和权限不明,或者法院管辖不当,诉讼活动就无法开展,也有可能极大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民事诉讼中存在法院管辖不当的情况,刑事诉讼也是如此。正是通过当事人管辖权异议权利的行使,通过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特定案件的质疑,以及相关裁判机制的运作,法院的管辖权才能得以更加准确的确定。

按照法国学者斯特法尼等人的观点,“由于刑事诉讼案件的管辖权涉及到公共秩序,各方当事人可以在诉讼之任何阶段都可以提出法院无管辖权的异议”;以及“基于管辖权规则具有公共秩序性质,如违反这些规则将引起诉讼程序以及所做裁判决定无效”的后果。

(四)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权利的行使及其救济机制,应当纳入程序性裁判体系的轨道。

程序性裁判与实体性裁判相对而言,它是指司法机构针对诉讼过程中发生的程序上争议进行裁决的活动;程序性裁判独立于实体性裁判,它是一项独立的、自治的封闭裁决系统,是针对程序性违法的最佳惩处机制。

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之后,是否要举行专门的听证程序,举证责任如何分配,证明标准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法院裁决结果的效力如何等问题,都应当予以明确的规定。管辖权异议权利的行使及其保护应当完全纳入程序性裁判的体系中来,对于管辖权异议的申请主体、申请机构、申请期间、申请理由、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裁决机制和法律后果等各要素都要明确,完全按照“诉讼”的形式而不是行政的方式进行裁决,使管辖异议的裁决机制成为程序性裁判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制约法院公权力的行使。

三、我国刑事管辖权异议裁判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刑事诉讼管辖异议的裁决机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其裁判体系的建立中应当贯彻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赋予当事人诉权原则,即允许当事人对刑事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授予当事人的申请异议权,这是该裁判体系建立的前提。当事人如果不能对法院的刑事管辖提出质疑,以后的诉讼就很可能会对其造成极大的不公正。

二是听证程序原则,法院应当举行专门听证方式对管辖权异议是否适当进行裁决,而不能采用简单的、行政的武断方式,这有助于当事人对诉讼的积极参与,也是现代诉讼民主的体现。

三是确立证据规则,也就是必须明确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举证责任、证明标准及其相应的后果。只有如此,才能使程序更富有可操作性,使相应的权利义务责任更加明确。

四是再救济原则,即对法院驳回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不服,授予当事人提出上诉的权利。给当事人第二次救济的机会,而不能“一裁终局”。

以上四项原则是确立刑事管辖权异议裁判体系的基本原则,只有如此,程序的运作才会更具有科学的、操作性和公正性。

(二)具体的程序

完善的刑事案件管辖异议的裁判程序,应当明确以下事项:

1、申请管辖权异议的主体。笔者认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其余的刑事当事人,如自诉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等也可以提出,这体现了诉讼权利的平等原则,有利于当事人对刑事诉讼的积极参与。对于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人,如果经其本人同意,也可代为提出管辖权异议。

2、申请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当事人申请管辖权异议应当在什么期间内提出,要不要加以时间上的限制呢?笔者认为,对此还是要加以制约的,有权申请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应当在法庭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判之前提出管辖权异议,也就是在法庭调查之前提出,以后就不可以再申请。

3、申请管辖权异议的形式。当事人申请管辖权异议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向法院提交申请书。

4、申请管辖权异议的效力。当事人向法院申请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必须予以受理,并且在对当事人的管辖权异议作出裁定之前,暂时停止本案的实体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法院的审理期限。

5、管辖权异议的受理机构。当事人申请管辖权异议,可以直接向受诉法院提出,具体来说,应当由法院的立案庭对本院于该案是否拥有管辖权进行审查,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效率,也有利于法官的职能分工。

6、法院的职权审查。即使被告人等当事人没有向法院提出刑事案件的管辖权异议,但法院也应在开庭审理之前依照职权主动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自身对案件没有管辖权,那么应裁定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或者申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7、申请管辖权异议的法定情形。法律可以规定,当刑事诉讼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管辖权异议:(A)依照法律规定,审判法院对案件根本就无管辖权的;(B)管辖法院因为回避等法律上的理由、事实上的障碍或者特殊情形而不能行使裁判权的;(C)由于当地的舆论、诉讼的状况及其他情形,有可能导致在当地不能维持公平审判的。只有符合上述法定的申请管辖权异议的理由,当事人的申请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8、申请管辖权异议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法院的管辖问题属于程序性事项,当事人申请管辖权异议的,应当由申请者承担举证责任;申请人应当证明其主张存在的可能性大于不存在的可能性,证明要达到优势证据的程度,使人们对法院管辖的正当性产生合理的怀疑,否则其异议将会被驳回。

9、法院的裁决程序。当事人申请管辖权异议的,法院应当举行听证,认真听取各方当事人和公诉人的意见。

10、法院的裁决结果。在刑事诉讼中,法院经过对当事人管辖权异议的听证,可以作出以下三种形式的裁定:(A)认为本院拥有管辖权,当事人的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的异议;(B)认为本院没有管辖权,当事人申请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给其它有管辖权的法院,并且通知提起公诉的检察院;(C)认为本院没有管辖权,但也未发现其他有管辖权法院的,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11、法院裁决结果的效力。刑事诉讼中,对于法院作出的驳回当事人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当事人对此不服的,可以在5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篇3

关键词:合同 风险 控制

合同纠纷诉讼风险是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法律风险源之一,油田各二级单位合同签约主体均采取了统一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合同诉讼纠纷仍时有发生,值得深入分析与思考。

一、油田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油田企业与其他的自然人、法人等平等主体之间签订的合同都已纳入企业的合同管理,实行统一、分级管理的体制。从合同各环节均设定了规范的操作程序和监督审查制度。但合同监管的盲点和空白点依旧存在,合同诉讼纠纷个案分析有利于我们找到合同管理上的盲区,避免合同纠纷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二、合同纠纷法律风险源分析

1.合同未签约已全面履行的“事实”合同是造成合同纠纷成诉的重要原因

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间,某三级单位计划员王某未报计划、审批,擅自从某电力器材厂购进价值65.4万元的电力器材用于该单位的电网春季检修,该单位以合同未履行油田内部相关管理规定为由一直未付款。2011年2月法院判决该单位赔偿其货款65.4万元。该案庭审争议的焦点是购进的电力器材用于该单位的电网检修是否属实,即合同是否全面实际履行。至于合同签订程序是否符合该单位的内部管理规定不在法院审查范围之内。

该案中两个问题的澄清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制度与法律的关系:一是计划员王某有无单位的“授权”是否影响其的效力?油田合同管理办法规定:分公司负责人授权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该单位经营范围内的合同。油田各二级单位负责人转委托授权一般采用“一事一委” 或“限定期限”的委托授权方式,从合同管理规定看王某显然没有得到明确授权,但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行为人没有权、超越权或者权终止后以被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权的,该行为有效。那么王某的行为能否构成该条规定的“表见”呢?经了解,由于该单位与供货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此案之前的货物供应的时间、数量和品种都由王某通知厂家,货款结算也很顺畅,因此,供货商是有理由相信王某是有权的。故王某的行为有效。二是单位对未履行申报审批手续的合同应否承担合同责任?《合同法》第三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2.不规范执行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诉讼纠纷的重大潜在法律风险源

2009年6月,某H单位将一高压线路的安装工程交个A建安公司施工,A建安公司将该工程转包给B电气安装队,B电气安装队施工人员王某在变压器进行升压施工中,触电受伤。王某与B电气队负责人康某就赔偿达不成协议,于2009年4月将康某及H单位诉至法院,要求两被告赔偿92.8万元。H单位查阅了该项目合同书:施工单位为A建安公司,签约日期为2010年12月11日,履行期限为2009年11月1日—2010年12月1日。本案中合同项目在合同签订时已经施工完毕,属典型的“补签”合同。该案中,H单位若在施工前与A建安公司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合同责任,就不可能成为赔偿义务主体,但事故发生时,H单位尚未与A建安公司签订施工合同,若该建安公司否认自己是涉案施工合同项目的一方当事人,那么H单位很难摆脱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结果。

“补签”合同是油田合同管理制度中明令禁止的,但“补签”合同的现象依旧“禁而不绝”,这固然有着来自生产方面的理由,也反映出企业的管理者对此种行为法律风险认识不足的原因。上述案例仅仅例证了“先干活后补合同”的法律风险的存在,但这种违规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绝非仅限于此。

三、合同纠纷的诉讼风险防范与控制

综上分析,油田企业面临的合同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纳入合同管理流程的规范合同,该类合同种类多,数量大,标的额高,但因管理规范,诉讼风险相对较低;二是未按油田合同管理要求签订合同正在履行或已全部履行的事实合同,该类合同由于资金计划不落实,未经审批等原因导致结算付款不能,诉讼风险较高;三是无签约主体资格的单位部门擅自签订的隐形合同,该类合同大部分合同条款模糊不规范,一旦成诉风险极大。

1.规范合同纠纷的诉讼风险防范与控制

随着油田合同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和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广,合同纠纷的诉讼风险明显降低,但近年来知识产权诉讼纠纷有上升趋势,正在成为新的高诉讼风险源。

王忠安于2009年4月以使用侵犯其专利权的产品为由油田某单位,要求赔偿其经济损失60万元。原告诉称自2008年起,该单位始购买并使用侵犯原告的专利号为98221359.X的加力管钳产品,多次要求该单位停止使用侵权产品,未听,要求该单位停止侵权,赔偿其经济损失。该案经法庭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停止购进和使用侵权产品,若以后生产需要,只能采购原告的产品。

该案虽然该案最终经调解结案,但其折射出我们在合同的管理上尚有漏洞。针对上述情况,在合同签约时,一是要审慎甄别购进产品专利的真伪,同类产品有无专利冲突。二是对合作开发的技术项目,应仔细审查在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技术方案是否构成侵权,并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相关责任。

篇4

关键词:产品质量 安全体系 权益 保障

我国法制对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监管,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为企业制度化管理提出法定要求和指引。不过法律的规定仍然是原则化的,在国家法的框架之中应当填充什么样的具体制度,由企业根据自己生产和产品的特点,以及企业所追求的长远发展目标,予以具体设计和执行。二是,从给企业设定法律责任的角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督促企业运用包括制度化管理的手段来保障产品质量,履行社会责任。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健全、完善的生产和产品制度体系。

1、惩罚性赔偿制度

惩罚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 现代意义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发端于英国,后被美国继受,成为美国侵权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为法院采纳,大量适用于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之所以能够有助于产品质量安全,是由于其具有赔偿、制裁、威慑以及激励四项功能,这些功能可补救传统补偿性赔偿之不足又非行政处罚可替代。

1.1赔偿功能。

补偿性赔偿并不能对受害人的损害予以充分补救,比如在精神损害和在人身伤害很难证明的的场合,以及受害人提讼以后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特别是与诉讼有关的费用,只有通过惩罚性赔偿才能补救。很多学者认为,惩罚性赔偿适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原告遭受的损失获得完全的补偿。

1.2制裁功能。

补偿性赔偿在性质上乃是一种交易,等于以同样的财产交换损失。这样一来,补偿性的赔偿对富人难以起到制裁作用,甚至使民事赔偿 法律 为富人所控制。而惩罚性赔偿则通过给不法行为人强加更重的经济负担来制裁不法行为,从而达到制裁的效果。

1.3威慑功能,也叫抑制功能。

侵权行为制度首要目的是受害者的救济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同时也没有必要否认其事故抑制功能,可以说反倒应该推进这一功能。然而,传统侵权责任不具有足够的威慑和抑制作用,因为对损害的不完全补偿会使潜在侵害人对侵害行为采取消极预防,只有适用惩罚性赔偿,使损害与赔偿相当,才能威慑并遏制侵害行为。威慑有两类,即一般威慑和具体威慑。具体威慑即防止特定侵害人重复进行侵害行为;一般威慑是指防止特定侵害人以外的其他人进行类似侵害行为。美国的大多数法院认为,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目的在于威慑不法行为。具有民事责任性质同时又不乏威慑力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无疑是现阶段强化侵权法抑制功能,实现侵权法发展的最佳选择。

1.4激励功能。

消费者维权的诉讼成本往往过高,除了耗费时间、精力外,还需支付进行诉讼所需的必要费用,这些常常超过胜诉所能得到的赔偿金额。因此,许多受害者会放弃对加害人的追诉,而这种放弃则导致了加害人以支付金钱来作为侵害他人的代价,形成侵害整个社会的恶性循环。惩罚性赔偿的高额赔偿正可以从外部克服受害人的这种困境,激励受害者积极提讼。

2、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法律 《产品质量法》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总体性要求和具体指导。首先,总则第3条以明示的方式规定了企业负有建立健全包括质量管理、质量责任、质量监督和质量考核四个要素在内的基本质量管理制度的法定义务。第6条以默示方式规定了鼓励企业进行高质量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其次,分则从三个层面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性意见:1.第14条规定了国家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是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审查,以确认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要素之一,这表明企业建立完善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国家鼓励和推行的高水平质量管理的内容之一。2.第27条规定了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企业在制定标准程序或者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时应加注意。3.第33条规定了销售者负有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在内的产品质量责任。

法规和规章 在行政法规层面,主要有《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和《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等。此外,质监主管部门还了大量部门规章,针对具体产品或者质量监督的具体环节做出规定。

3、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核心法律是《标准化法》,配套的规范性法文件主要有行政法规《标准化法实施条例》,部门规章《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标准化法条文解释》,特别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对企业如何进行标准化管理做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引,是企业制定标准和标准化管理制度必须仔细研读的规范性文件。这些企业标准化相关法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制定标准的对象范围。《标准化法》第2条明确了哪些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2.国家积极推行国际标准的政策。根据《标准化法》第4条,企业可以结合国际标准,如ISO9000族国际标准,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质量控制选择和使用标准规范。3.企业标准的制定要求和建议。体现于《标准化法》第6条、《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17和19条中。《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更以专章的形式规定了企业标准的制定,它们是企业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直接国家法依据。4.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5.企业标准的实施。6.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前述三个事项都由《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以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专章形式作出规定。7.企业未按要求制定标准的法律责任,即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在职权范围内责令企业限期改进,并可通报批评或给予责任者行政处分。

4、企业计量管理制度

核心法律是《计量法》,配套的规范性法文件主要有行政法规《计量法实施细则》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部门规章《计量标准考核办法》、《计量法条文解释》和有关部委就特殊行业企事业单位计量管理工作的规章。这些计量相关法中规定的企业制定计量管理制度必须注意的法律问题主要有:1.《计量法实施细则》第4和7条规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使用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的必备条件。2.该法第12条规定企业有建立计量检定管理制度的责任。3.《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企业有强化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使用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的责任。4.《计量标准考核办法》第6条规定了计量管理制度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计量标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5.《计量法》第12条、《计量法实施细则》第17条规定了对于制造和修理计量器具的特殊企业,完善的计量规章制度是通过认证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6.《轻工业计量工作管理办法》第四章“企业事业单位计量工作”专门就轻工业企业计量管理制度的有关内容作了规定,内容涉及企业计量职能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计量人员的配备和待遇、计量工作在企业管理经营中的地位等,这些是相关企业制定计量管理制度时应当遵循的内容。7.《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则》中的4.1.3“管理制度”,就中小企业建立计量管理制度的必备内容作了详尽的指引,是中小企业建立计量管理制度框架的直接参考。8.其他部委对特殊行业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专门规定。这些规章绝大多数都是集中于20世纪八九十年布的,它们是特定行业企业制定计量管理制度的直接依据,对于特定行业企业而言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5、结语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法的重要价值。人之所以需要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乃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社会要能正常运行,就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能够正常施行和维护的社会规范,并且能够把无序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社会的这种有序状态和动态平衡就是秩序。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无疑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制裁和威慑作用的发挥能够使不正常的社会秩序得以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杨静毅.惩罚性赔偿金的经济分析[J].东岳论丛,2011.3

[2] 陈聪富.美国惩罚性赔偿金的发展趋势---改革运动与实证研究的对峙[J].台湾《法学丛刊》第169期

[3]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构,2000版

[4] 龚益鸣.质量管理学 2004

篇5

1.对成本内容进行精细测算。医院的成本核算的内容是医院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中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目前的医院成本核算中虽然有对于固定资产核算的内容,但是,会计工作中对固定资产的呈报时间、呈报周期、市场价格估计、折旧等细节的安排还不够明确,这些能够体现医院实际成本的内容,在财务核算中的核算效率比较低,因此不能切实反映出医院成本的变化,因此成本收益的实际额度的真实性有待商榷,成本管理的控制作用也不能表现出来;另外,医院的医生以及护士作为人力资源成本,并没有被纳入到医院的成本核算当中。优秀医疗人才的流失以及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的成本损失不能被有效估计出来,导致医院成本的实际价值不真实,同样影响到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成本的内容进行精细的测算。

2.创新医院成本结构。医院的成本结构指的是构成医院成本的因素,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基础上,对医院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应该从医院整体运营的角度,去计算组织的资产投入,即改变单纯的成本投入以及医疗消耗划分为全成本结构。全成本结构包括了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统计、流动资金的统计,还包括对医院无形资产的统计,医院医疗工作人员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医院的社会声誉价值。创新医院成本结构,并使成本结构能够被财务工作真正应用起来,是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3.使用科学的成本管理办法。求医者的需求和医院能够提供的医疗技术有可能不符合,民众对医生及护士的工作态度也有要求,这导致医疗事故案频发,医疗诉讼问题突出,未来,医院在医疗诉讼和赔偿方面的花销会更大。虽然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存在“预计负债”项目,但并非对医疗赔偿问题进行的专项解释,因此,有必要使用科学的成本管理办法,对医院的会计风险进行规避,这是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新会计制度的科学性的表现之一。

二、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进行成本管理的措施

1.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当今时代是知识的时代、科技的时代,对于医院经营来说,医护人员的水平对医院的医疗水平以及医疗服务的展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医院对员工的管理重点在于“通过管理医护员工,使人力资本能够被高效利用”方面,这就涉及到除了医护员工出勤、完成工作之外的员工心理发展和员工生活状态等多种问题。为了使作为“医疗资本”的医护员工对自身的工作效果有所理解,是医院的人力资本使用情况能够“可视”、“可测评”,就有必要将人力资本作为医院成本进行核算。根据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概念的解释,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工作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确定医院哪些资本的应用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并且对这些成本进行统计学的定义和分类;第二,对已经确定的那些属于人力资源的成本结构的具体数量进行统计并进行会计学分析;第三,将人力资源成本进行会计学统计和计算。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计量和实际报表使用都是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设计到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的实际应用效率以及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的内部管理的效率等。目前医院所应用的成本管理制度并不能够体现出医院成本核算的全部内容,也使得新会计制度对医院发展的辅助作用减弱,要使医院成本可算的内容与方法真正在内部管理中的效用得以发挥,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医院应该对成本核算的内容进行全院公示并规定具体成本内容的负责人,通过公示以及全院讨论,确定成本核算内容的科学性,作为成本管理制度建立的基础;其次,医院应针对成本核算的内容,将成本上报的责任分派到每个科室,并使每个科室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按时、科学地进行成本内容上报,保证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统一性;第三,根据成本核算的内容计算各个科室的收益率,以收益率为基础进行利润分配,对那些对医院有特殊贡献的医护员工,以奖金鼓励或休假鼓励作为激励措施,体现成本管理对医院内部管理的积极作用。

3.在成本核算中加入风险规避的内容。“医疗诉讼和赔付”是未来医院不得不面对的一项财务支出,因此,在医院成本核算中,有必要将这项支出独立出来,作为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建立“医疗风险处理”财务专项,对医院每一项医疗工作进行从挂号开始的财务统计追踪,对出现医疗事故或引讼的医疗事务进行财务明细核查、对诉讼花销和赔付金额进行有明细的统计和整理,不仅能够为医院在诉讼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财务证据,还能够对医院应该规避哪些医疗风险、采用何种形式规避医疗风险提供建议;除此之外,医院还应该对重要的医疗人才采取保护措施,计算重要医疗人才的培养成本,并通过合同的签订,对医疗人才形成违约金赔付制度,以规避重要人才流失对医院造成的损失。

4.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是在新会计制度下保证成本管理工作效率的基础。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并不是医院管理者或领导的个人责任,而是意愿全体员工的责任。首先,医院应对成本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进行系统地宣传,调动全院上下的工作人员,对医院所有资产进行有形和无形的价值估计,理解成本管理对医院以及医护人员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医院应建立成本管理工作监督系统,采取广开言路、直接投诉等方法,鼓励医院的工作人员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反馈;再次,应设定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系统,对会计工作中那些优秀的员工加以褒奖,对违反会计工作规定、影响成本管理工作的行为加以控制和惩处。

三、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进行成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以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现金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及办法的实施,给医院会计工作人员和医院各科室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压力,表现为周期较短、频率较高的财务上报和核算等。因此,医院有必要引进高新技术,使用财务ERP使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并保证财务工作的精确度,只有这样,新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管理改革的效率才能得以保证。

2.以会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提高作为成本管理的基础。为使财会人员在认知和技能方面与新的会计制度相匹配,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切实发挥效力,医院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有所提高。首先,医院应该大力引进人才,经由高校推荐以及猎头推荐,吸纳优秀的会计管理和工作人员,作为新会计制度以及成本管理制度执行的“先锋”;第二,医院应重视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理念和职业技能培训,让会计部门人员尽快熟悉新医院会计制度,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水平以及理论水平,以思想的改变促进工作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篇6

首先,根据领导安排,我分别到三大业务领域实践学习,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对公司的总体架构的运行情况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触,并整理了一套办公室工作体系,法务工作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在职期间,我先后草拟了《法务工作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零星工程管理办法》。针对合同评审表,对整个合同管理审核流程还绘制了一张图表,更加直观明了。同时,也对于公司零星工程的维修制定了协议模板及维修记录单等,通过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并上报公司领导,使大家有所遵循,做到人人有专责,工作有程序,办事有标准,从而规避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

2、合同文件的审核复核;要求公司的合同文件经由办公室法务审核后,再由公司法律顾问签字,待领导对《合同管理制度》确认后统一执行。

3、配合公司法律顾问做好法律事务处理、诉讼案件等:凯成公司本部所涉及的诉讼案件较少,目前跟进的是一起不动产权益纠纷,判决书以下达我方胜诉;另外一起有关一政所的案件,公司法律顾问已写诉状,准备交法院立案。

4、知识产权、证据资料的管理;

篇7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信贷业务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农村信贷业务风险总体上处于良好的控制范围内。但是以低利和散贷为主要特征的农村信用贷款的周期性风险仍然较大,特别是有些农村贷款风险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影响了农村信用贷款的健康发展,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探究。

1.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信用贷款风险较高的主要问题就是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机制。首先,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规章制度虽然较多,但是这些制度不系统、不全面、不能针对农村信用贷款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制约。其次,农村信用的社会员代表会议制度、理事监事制度没有落到实处,理应发挥出监管职能的监督机制作用不明显,导致内部控制较为松弛,不仅增加了贷款资金风险,而且不适应农村信用贷款蓬勃发展的趋势。第三,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还有很多制度没有落实。

1.2信贷风险管理难度大

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可能引起信贷资产损失造成的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农村信用贷款风险来源还主要有贷款管理难度大的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开办的贷款项目较多,为了响应国家扶持“三农”政策要求,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大量扶持性小额贷款项目,这些贷款管理难度较大。其次,农村信用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主要用在扩大再生产上,农业再生产周期较长,投入较多,产出较少,而且产出不稳定,影响农业生产成果的因素较多,很可能由于多种风险叠加而造成信贷风险。第三,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偿还贷款的能力也较为有限,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1.3信贷风险化解能力不足

信贷风险化解能力不足是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居高不下的重要问题。目前,农村地域范围广泛,信息传递较为闭塞,农村信用社很难全面掌握贷款人资金使用情况,而且贷款主要以人力的方式进行催缴。一旦遇到恶意拖欠贷款的行为,只能通过法律的途径进行诉讼催缴。不仅法律诉讼的周期较长,而且诉讼结果的执行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回流速度。随着近年来农村信用贷款的额度不断呈现上升趋势,类似的催缴贷款诉讼越来越多,使得农村信用社的坏账情况不断增加。

1.4信贷风险防范技术落后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农村信用社的软硬件设备得到了质的提高,办理贷款业务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贷款业务管理的技术化水平也理应提高。信息化信贷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依靠大数据分析信贷风险方式在城市已经普遍运用,但是在农村地区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首先,农村信用社的信息防控防范机制相比国有大型银行的发展速度更为缓慢,在技术投入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其次,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低,不能有效运用现代科技加强对信贷风险的全面管理。第三,农村信用社的粗放式信贷管理已经成为风险较高的根本原因。

1.5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足

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也是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缺乏专业的农村信用贷款管理人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经验较低,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农村信用信贷业务发展形式。其次,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普遍存在重视业务总量发展,不重视业务质量提高的问题。第三,信贷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差,有些本该履行的程序没有认真履行,影响了信贷工作正常运行。第四,缺乏必要而稳定的信贷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也是重要问题,导致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人员不能紧跟时展形式,不能经常更新信贷工作理念。第五,农村信贷工作业绩直接与信贷人员的收入挂钩,导致一些员工为了个人经济利益,出现盲目放贷问题,从而影响了贷款质量。

2.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

2.1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中小型企业等,农村信用社主要开展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贷款项目。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主要也来自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因素。首先,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主要为农民群众,农民群众普遍存在偿还贷款能力低,抵押资产价值低,追偿贷款困难等难点因素。其次,农业生产投资风险较大,与自然环境因素有主要联系,一旦遇到自然天气灾害或是农业政策、国际国内农产品价值涨跌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农业信贷回收困难。第三,随着当前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出现,大额农业贷款数量日渐增加,而大额贷款的主体往往是农业合作社,以集体土地抵押的方式也带来一些新问题。第四,我国农村信用贷款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政策性调整是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执行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决定了农村信用贷款发放的比例。

2.2农村信贷的地域性特征

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主要深入到乡镇一级,不仅服务的对象较为固定,而且资金来源渠道较为狭窄,在农村信用社服务范围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带来一些信贷服务的新特点。首先,信贷对象与吸引纳存款的对象较为集中,熟人借贷、熟人揽储现象较为普遍。其次,在熟人环境下,信贷评级和信用评估工作执行情况较差,基层农村信用社执行相关制度的水平和标准较低,不良贷款发生情况较多。第三,农村信用社在熟人社会背景下,还会存在强制贷款和强制揽储等不正当行为的现象。2.3农村信贷的季节性特征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造成了农业信贷服务和农业贷款发生的季节性特征。首先,从种子化肥的进购到最终农产品的收获,信贷资金出现明显的峰值和低俗现象。信贷资金明显的流动特征造成了农村信用社资金的季节性波动。其次,集中信贷现象不仅带来了资金回流困难问题,而且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极大的资金压力。第三,随着信贷峰值过后出现的问题是贷款资金管理难度加大,使农村信用社面临更加复杂的贷后管理形势,不仅农村信用社工作量陡增,造成贷款管理难以深入进行问题。

2.4农村信贷的零散性特征

农村信贷具有零散性特征,小额、分散、流动是农村信用贷款的主要特征。首先,农村居民居住的相对分散,地广人稀是农村的主要居住特点,因此带来了较大农村信用贷款的管理难度。其次,农民群众贷款的流动性比较大,贷款用途也多种多样,由此决定了农村信用贷款品种的多样,农村贷款流速较快,业务量较大。第三,农村信用贷款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每笔贷款的资金数量较少,信用贷款利率较低,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农民群众不同需要,及时出台制订较为灵活的贷款品种和政策,从而使贷款政策制订与政策的执行有较大的灵活性。

3.提升农村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3.1健全信贷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农村信贷工作水平,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严管严控农村信贷风险管理标准,全面提升农村信贷资金管理水平。首先,确立更加明晰的信用产权关系,做到出资者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效借鉴国有大型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制订内部风险防控管理体制。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体系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把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第三,进一步创新风险管理制度,重视信贷业务的流程管理和制度落实,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效能。第四,建立必要的处罚制度,对不按章办事和业务处理不规范现象给予相应处罚。

3.2加强内容风险控制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内部风险控制管理水平是做好信贷风险管理的最主要努力方向。首先,在农村信用社推行授权管理制度,制订较为完善的信贷授权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统一基层信用社的信贷授权操作和管理标准。其次,全面明确和制订贷款发放、贷款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复查等内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不断从细节上提升农村信贷的管控水平。第三,充分发挥风险审查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对具体操作流程的风险审查工作,努力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有效限制违规贷款操作行为的发生。第四,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结合内容审计开展业务工作考核,发挥出内部考核的监督作用,不断提升内部考核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3.3完善信贷风险技术防控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村信贷风险防控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途径。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管理技术手段的升级,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信贷环境,其风险管理控制越发需要高技术手段。首先,提升信贷风险管控人员的科技水平,建立客户经理、风险业务员为主的信息技术培训体系,不断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信贷业务办理质量。其次,积极开发针对农村信用贷款的信贷软件系统,研发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风险信息数据采集系统。不间断全面分析信贷客户的风险数据,使风险预警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防范的作用。第三,利用风险预警系统防范农村信用社的系统性风险,由上级信用社综合评定基层农村信用社的整体业务质量和水平,力求起到必要的指导作用。

3.4发挥金融政策的导向监督作用

为了有效控制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应当发挥出金融政策和相关机构的监管作用。首先,加大金融政策执行力度,对恶意欠贷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协同公安、司法部门强力执行金融法规。第二,有效把握经济政策导向,及时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农村信贷结构,切实防止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注意运用地方性政策,及时对农村信贷业务进行调整。第三,注意信贷证据的收集,做好业务票据管理,以便保护农村信用社合法权益。

4.结论

降低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是加强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重要内容。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农村信用社所处的内外环境做充分深入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不断的风险防范制度和科学必要的监控措施。为了切实抓好农村信贷工作,完善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体系,还应当在全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制度出科学的农村信贷风险管理策略,在发挥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促进“三农”发展作用的同时,不断提高信贷业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铭豪.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32).

篇8

谈到档案工作,部分专业档案中也存在正卷和副卷的名词概念。例如:

1994年印发的《派出所档案管理规定》中第五条:根据公安部《关于重点人口管理工作规定》,对列管的重点人口(包括暂住人口中的重点人口)进行管理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应当建立重点人口卷。已经查实的有法律效用的材料,立为正卷;内部审批的和未经查实的材料,立为副卷。

1991年印发的《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了“各类案件副卷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列顺序”,阅卷笔录,案件承办人的审查报告,承办人与有关部门内部交换意见的材料或笔录,有关本案的内部请示及批复,合议庭评议案件笔录,审判庭研究、汇报案件记录,审判委员会讨论记录,案情综合报告原、正本,判决书、裁定书原本,审判监督表或发回重审意见书和其他不宜对外公开的材料都在副卷之中。

1991年印发的《公安业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政治侦察案卷、刑事侦查案卷、预审案卷、调查案卷、组织案卷等类档案均需要建立副卷。

在地方专业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参与制发的专业档案管理制度中,也出现了正副卷的字样。如2010年印发的《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管理办法》中第七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文书材料按照利于保密、方便利用的原则,分别立正卷和副卷。

既然正副卷名词概念在如此多的专业档案中出现,是否意味着按字面理解,正卷和副卷各自包含的档案形式、内容、保存价值差别巨大呢?

笔者认为显然不是。例如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中规定:副卷包括:评议记录、立案审批表、调查提纲、阅卷笔录、会议笔录、底稿、结案审批表等。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副卷包含的文件材料都是在仲裁过程之中形成的,是完整的仲裁档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任何一种材料只能说明仲裁过程某个环节没有进行或者是归档未实现齐全完整。这些文件材料是仲裁过程中部分环节的真实记录,是仲裁档案的组成部分,根本没必要列为副卷。公安业务档案、人民法院诉讼档案的副卷情况类似,也需要和正卷一起移交。又例如《罪犯、劳教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中第六条中规定:罪犯、劳教人员释放、解教、死亡和撤销劳动教养之后,其档案应进行整理,正副卷合并,每个人的档案组成一卷或数卷。这说明正卷、副卷内的档案材料同样重要,不能厚此薄彼。既然如此,又何必将其先分开后合并,增加基层档案工作人员的无效工作呢?

据笔者了解,在实际工作中,仲裁档案的正卷是可以让申请人、被申请人查阅、复制的,而副卷牵涉到仲裁工作人员对当事双方利益平衡问题,因而不能向申请人、被申请人提供利用。这一做法源于2002年12月7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人查阅民事案件材料的规定》中的条文,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诉讼人可免费到法院查阅本人案件的案卷,查阅案卷的范围仅限于“正卷”,包括书、答辩书、庭审笔录及各种证据材料等。

如果说在若干年前手工立卷方式下,必须通过实体分开以达到限制利用的目的,那么在计算机管理非常普及、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的今天,再提正副卷这样的名词概念就显得很滞后了。有关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单独标识、单件利用的方式解决限制利用问题,没必要再使用似是而非的名词概念。

不过也有例外,《派出所档案管理规定》中的副卷中包括“未经查实的重大嫌疑线索和群众检举材料……耳目提供未证实的材料”等材料,而后面又规定“已查明否定的嫌疑材料”属于不归档范围。这就是自相矛盾的规定,属于不归档范围的材料为什么要纳入到档案的副卷去呢?这恐怕就是常识性错误了。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经国家档案局同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本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可以制定本系统专业档案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办法”。如果专业主管机关擅自专业档案管理制度,就多多少少有违法的嫌疑。

篇9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权利诉求的不断增强给旧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提出了种种挑战,现实状况迫切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作出适时的改革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如何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大学生合法权利,成为我们改革的最终目标。

一、在学生管理制度中保障学生权利

(一)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高校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原则,就是不得与宪法法律,以及教育部的部门规章抵触原则。要求必须主体合法,制定程序合法,制度形式合法;2.参与性原则。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方式上,学生参与讨论制定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使学生意见和建议能通过正当途径得以表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在其实施过程中,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支持,减少阻力,提高学生遵守的自觉性;3.民主性原则。学校要吸纳广大学生的意见,拓展文件制定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渠道。还要广泛征集广大教职工特别是有关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意见,不能是某个和某些人说了算;4.合理性原则。在合法的前提下,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以教育、警示为主,而不是为了“从严治校”方便管理而给予学生严厉的惩罚;5.规范性原则。包括制定的程序要规范,符合一般的“立法”程序;文本要规范,如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不能使用专用的“条例”等;用词表述要规范,如给予学生处分的情形,规定中的要用具体表述语言。

(二)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主体。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主体是学校。由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且管理制度的效力及于全校,其他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系)不得另行制定涉及学生权利义务的内部管理制度。目前高校制定其内部管理制度大部分都是以学校的名义下发的。但高校内部学生管理涉及很多部门,主要有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组织部、团委以及学生公寓管理部门等,这些部门就代表学校起草有关管理制度,然后提交学校有关会议讨论通过,学校下发。从一个制度的最后一个条款“本规定(办法)由x?x处负责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些制度名义上是学校的,但实际上是部门制定的。这样的做法可以从使学生管理的工作中很多惯常的合理的做法上升到制度中,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管理部门起草制定的制度之间存在脱节、扯皮、矛盾等问题。

(三)全面把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依据。高校制定内部学生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其“上位法”,与学生权利义务、高等教育、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主要有:1.宪法;2.教育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3.教育行政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4.教育部门规章,主要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国家教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5.其他相关法律,包括《行政许可法》《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等;6.其他相关法规,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也可以作为制定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依据。高校制定内部学生管理制度不得与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不得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目前,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四)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的内容体系。从《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的结构体系和具体内容来看,学生管理所涉领域主要有:1.学籍管理;2.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管理;3.奖励;4.处分。高校学生管理涉及学生事务的方方面面,以上只是包括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方面,此外还有学生学费管理、安全管理、就业管理、科研管理等。一部完整的学生管理制度,有利于学校全面的管理,更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

篇10

2、建立公司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的签定、审核、管理和履行等环节。针对不同类别客户制定公司的标准合同文本。

3、完善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合法性的前提下,使公司权利最大化。必要时可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法律规避。

4、建立客户资信等级评估系统,进行客户调研和资信评估,实施等级分类,建立客户管理档案,保障交易安全。

5、建立健全公司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体系。从公司研发、销售、客服、经销商包括客户等环节进行规范保护。

6、开展法律培训,针对管理、研发、销售等不同人群进行相应的模块化法律培训,增强大家的法律意识,丰富相关法律知识和实践技巧。

7、负责公司的应诉和诉讼事务。

8、协助人力资源部处理公司内部的劳务纠纷。

三、法务专员岗位的工作原则:

1、以经济法律事务为主。

2、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