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点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重点

篇1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1常见标点符号4条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递进;③表话题转换;④表声音延长;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⑦表总结上文;⑧用在副标题前;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

2.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④表静默或思考; ⑤表说话断断续续; 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3.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

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

4.冒号的作用:

①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②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③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④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5.引号的作用:

①表引用实际内容;②表讽刺反语;③ 表特定称谓;④表着重强调。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21.小说三要素:

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过 how 何果 what

5.律诗四条件:

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分类别 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举例法 B、对比法 C、喻证法 D、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G、反复 F、设问 H、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

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

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

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 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3写作手法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

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4修辞手法讲解8个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①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五、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①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②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七、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5写作主要表达方式5类

一、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某些交代。

二、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

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三、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四、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五、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

篇2

首先、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该通过大量学生自主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再次、把握母语学习的特点。

1、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起点的,特别是口语能力。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限于语文课堂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能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吕叔湘先生在拨乱反正之初就第一个站出来说:“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上,强调实践、积累、感悟、熏陶。吸取母语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母语习得论”。学习母语,有两条渠道:一条是在母语环境中,通过模仿和练习,无师自通地掌握母语,学术界称为“母语习得”;另一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课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母语,称为“母语学得”。学龄前儿童掌握了口语,就是通过习得这个途径。入学后学习母语书面语,走的是学得之路。不能只重学得,忽略习得。

另外、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衔接

何谓“衔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释,它是指“两事物(或事物的两部分)前后相接”,也可以说是“关联”、“接轨”,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结合”。所谓“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语文教学各要素、各教学环节的组合以及作用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过程处于动态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学生在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中语文素养能得以和谐连续的发展和提升。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衔接点,加强初高中

语文教学的联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常常要进行摸底测试,大部分同学 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同学们普遍觉得试题难度过大、现代文阅读材料篇幅长、考试时间不够用等,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等考题,在初中时根本没有接触过。而出题老师则觉得题量、试题难度只是高一语文测试的标准,已经很简单了,学生竟是这样的程度,于是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失望,学生也觉得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脱节,对自己能否学好高中语文信心不足。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学生自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处于新旧临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以熟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虽然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例如: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等,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就难以建筑起语文素养的大厦。这些语文知识学生在初中是接触过的,但比较分散浅显。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以旧引新,以熟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过渡的不适应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有联系的,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七律·》导入,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豪迈的风格,并在理解鉴赏词的时候,把两首《沁园春》进行比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学到“必修一”的写人写事时,可以联系《背影》、《老王》、《散步》、《羚羊木雕》等初中教材中一些优秀的写人写事的课文,回忆写人写事文章的特点和要求,把高初中有关写人写事的写作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训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步地提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举一些初中学过的例句,如讲到文言句式时,可以举“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莲,花之君子者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等学生熟悉的句子来讲解,学生重译这些句子,容易找出规律,自然会对各类句式的特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以熟带生”“温故知新”的方法,梳理比较,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有助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加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步伐。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能力层次的衔接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的语文课标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初中语文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是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它把课标的要求具体化了,老师要熟知初高中在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利用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在初中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教学上盲目的重复或断层。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 现状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学现状,重点抓住影响教学成效提升的关键环节进行突破,扎实有效推动教学改革深入进行。部分教师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成效处于低位徘徊,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素质化的要求,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为目标,带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但是部分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三个不到位”现象:一是部分教师课改理念领悟不到位,还是抱着应试教育的陈旧思想,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应对高考这一终结目标,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分数不重能力,重成绩不重素质,这样的观点制约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二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不到位,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灌输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将所有应知应会知识点罗列出来,进行传授巩固和记忆,课堂教学舍不得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没有能够创造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思维,导致课堂教学改革停于表面、流于形式,未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三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不到位,有些学生虽然应试状况较好,但是在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却存在着一些短板,普通话发音、朗读能力、书写方面、理解能力、构思创作能力等等,并没有得到协调发展。

二、切实转变理念,夯实推进措施,有力保障语文教学改革深入进行

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应当牢牢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髓与方向,号准教学改革的脉搏,以扎实有效的措施保障语文教学深入开展。重点要抓住三个方面:一是要始终秉承课改理念不动摇。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将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学习落实作为重中之重,从思想上转变认识,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第一要事、第一要责,将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始终沿着这样的方向不动摇,并且要广泛汲取其他老师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坚定不移地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只有坚定了这样的理念,才能够有效克服片面的应试理念,才能够将教师的精力从题海战术、时间战术、灌注式教学等方面解放出来,为素质化教育的推进拓展空间。二是要始终推进模式优化不放松。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始终紧扣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阵地,坚定地推进教学改革,首先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变化,坚决摈弃灌输式、单向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对学生进行被动灌输,要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善于质疑,善于总结,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设置一定的学习线索、学习载体,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充分动起来。无论是对于优秀生还是对于学困生而言,都要设置分层的问题作为引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另外,教师还要做到收放自如,在放的环节放得坚决彻底,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收的环节要瞄准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疑难之处进行点拨引导,以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共同完善等等。以这样的有效措施优化课堂模式,使语文课堂成为民主开放的课堂,成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兼顾的课堂,成为素质化的课堂。三是要始终着眼全面发展不偏差。高中语文教学面对高考这一终结目标固然 没错,但是在抓好应试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以能力培养为抓手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提升。教师要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例如结合普通话发音纠正问题,对学生进行朗读方面的能力训练,既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韵味、读出感情;结合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学习借鉴能力、自主创作能力,将阅读理解和学生作文创作联系起来,建立逐层深入的能力培养体系。教师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梳理能力,要求他们自己总结学习方面的经验技巧,在汲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借鉴提升,让语文学习更加轻松快乐,这一点也是学生能力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篇5

关键词: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新高考

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国传统文化,但伴随着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一些外来文化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在高考中,语文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高考的总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文成绩的影响。2018年我国将全面进行高考改革,改革后不仅是语文科目的分值有所提升,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和写作题型上都重点考查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掌握情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中华传统经典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高考改革要及时适应,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纳入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当中,使得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有效的与新高考进行衔接。

一、新高考对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的考察方式

近年来,对于高中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都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得以体现。在篇幅和题型的选择上,越来越朝着《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语文命题方向发展。在试卷当中,中华传统经典阅读题型题目设计非常新颖,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是短小灵活,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都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而这些考察方式,第一,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二,多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考察。举例来说,福建省2007年至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均节选自《孟子》和《论语》两部文学经典,选择的材料多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第三,重视高中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这样的题目设置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得以体现,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积累水平有着相应的要求。

二、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学工作开展要根据教材来进行,教材中的语文和文学知识都非常充实。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帮助,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对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归纳、总结科学的学习和阅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生,积极地对学生阅读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进行激发,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对传统经典的接受程度,帮助学生筛选经典篇目并进行推荐,不可以漫无目的的进行阅读。带领学生在晨读过程当中朗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好习惯。

(二)打好文言知识基础

在我国古代,书面语言是文言文。由于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学生在对文言文作品阅读时,有着较多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中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过程当中遇到的文字障碍尽最大程度的解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语文成绩中的五分之一都是文言文知识的考查,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对于高考语文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对高中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着一定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将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并鼓励学生打好文言文知识基础,在提高语文课程成绩的同时,高效率的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

(三)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自身具有较为浓厚的特点。从古至今,语文都是人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对于人们文化程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语文素质得以直接体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华传统文学经典的内在较为晦涩深奥,给学生的理解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将更多的传统文化气息带到高中语文课堂之上,使得高中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建设文化课堂。举例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将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进行衔接,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的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高考中语文经典阅读试题的挑战。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能限制学生仅仅阅读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还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去进行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经典作品阅读。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可以获得全面的提升。从发展的目光来看,鼓励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可以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冯帆.阅读文学经典,把握高考先机――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高考的积极作用[J].中华少年,2016,(10):13-14.

[2]李月宁.经典润泽人生,素养构建和谐[J].中学教学参考,2011,(08):22-23.

[3]王文莉.高考改革背景下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之我见[J].智富时代,2015,(05):08-09.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49-01

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强大,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要学好我们的国语,学习我们古人伟大的文化精神结晶。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并不高,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改变现状的对策做出了以下的分析。

1 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1.1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虽说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强化语文的教学地位,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老师在语文课堂无法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不高。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所以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首先就要解决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不高的问题。

1.2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

随着时代的进步,团队合作的意识也越来越高,故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低,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第二个问题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差,从而导致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理解不深,导致高中语文水平不高。

1.3过于注重教学过程,忽略了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颁布,老师也越来越注重教学过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逐渐地忽略了教学效果的检验。从而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重过程轻结果的问题。

2 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2.1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热情之所以不高的主要是因为高中语文课堂没有吸引力,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要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可以从教学方式着手,高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比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沁园春》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游戏来提高学生对于《沁园春》这篇课文的记忆,比如接句子的游戏。在学习完《沁园春》,老师可以借由这个游戏来考核学生对于《沁园春》这篇课文的熟悉程度,首先,游戏规则如下:

a.老师从《沁园春》课文中随便抽取一个句子

b.然后老师抽点一位同学来接下一句课文

c.学生接完老师的句子后,就再从《沁园春》课文中选择另外一个句子,然后再选择同学来回答。

以此类推下去,故此,在《沁园春》的学习中,由于老师在课堂上使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沁园春》的记忆。故此,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2.2多提问,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长期下去,学生就越来越不愿意去思考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从而就导致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能力差的情况的出现。故此,为了提高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思考能力,老师应该增多在课堂上的提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师说》后,老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在《师说》里面所出现的实虚词的意思,在提问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无法答出正确答案,老师可以继续让该学生回答下一个问题,直至该学生回答正确后,才能坐回座位,老师才会选择另外一位同学来回答下一个问题。通过在高中语文课堂提问问题,并在提问的过程施加压力的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除了老师提问学生问题的方式外,学生也可以通过思考来对老师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劝学》的时候,学生对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在课堂上举手请教老师,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疑惑,也可以在课后回答该学生的疑惑。

2.3注重对教学结果的检验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除了要注重教学过程外,还要注重教学结果,故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要做好对教学结果的检验,这样才能改变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比如,在每学习完一个内容后,老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结果的检验。例如,在学习《师说》后,老师可以考核学生对于《师说》这篇课文的熟悉程度,首先,老师可以考核学生对于《师说》的背诵,在课堂上随机地抽取几位同学来进行背诵。除了可以考核学生对于《师说》课文的记忆程度,还可以考核学生对《师说》的理解程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几位同学来回答在《师说》里面出现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通过这些考核,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师说》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效果较差,比如学生无法流利地背诵出《师说》,那么老师就可以相对地调节一下教学进度,再加强对《师说》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对于《师说》的理解和记忆。故此,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对教学结果的检验。

总的来说,虽说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随着问题的发现,高中语文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努力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黄卫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鲁迅板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59-02

随着高中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部分——课程结构的调整,特别引起了在高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注意。

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已经将原有的“学科—册—单元—课”的单调课程结构形式,改革为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形式。其中对于“模块”教学设置,更是对课程结构的一次大的变革。语文作为一个单独的科目,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十个多月的教学工作中,对一个作家及其相关的作品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感触与想法。这个作家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如果说雨果是法国文学史无法绕开的大山,那么鲁迅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无法绕开的大山。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现行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及读本中一共收入了七篇鲁迅的文章,其中小说两篇:《祝福》、《药》、《阿Q正传》;散文兼杂文三篇:《〈呐喊〉自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现行的语文读本中鲁迅的文章暂不一一列举,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鲁迅作品阐发探究时又必须要引入另外一些相关的鲁迅的作品以及鲁迅的评传、事略,相关的纪念文章等等。单从篇幅上看,鲁迅及其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谓重中之重,教材中所有的作家更是无出其右者。

同时,鲁迅与作品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又承载着语文学科的许多基本要求,体现着语文学科的特点与目标。在对于语文课程结构模块的定义上,我们还并不能直接看出课改之后的教学内容与今天相比有多少进步之处,因为新的教材还在酝酿之中,而课程改革精神已经传达下来。对于必修课程模块的建构还是从学习目标、内容、知识体系上来划分的,与之对应的语文选修课程也安排了相关系列,因而更多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第一性质——工具性。关于知识体系的分类,应该是属于一种横向的独立与联系,可是如何来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者说如何使得语文学科有一条或者几条完整的精神脉络,使教材与教学上能够体现一种精神、思想的连贯性,我想应该是属于纵向范畴的;而关于鲁迅的教学可能正是可以用来作为建立纵向联系的一条重要线索。

至目前为止,我还只能就其表层作一些教学的试验,因为大多是由一些教学中的实际现象引发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从而引起我的这些思考的。但由于从事工作的时间还很短,因而试验也并没有得出真正的结论;于是,综合的一些东西姑且只能称之为构想。

在横向的模块中(我希望出台的新的教学范本与教材能够对模块作出最好的诠释,而不是继续作一些篇目的调整,又或者是在确立了彼此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加割裂了教学内容的精神联系),我想我们是否还可以寻找一些能够贯穿三年高中教学的精神线索,将语文教学能够从经纬上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的画布。我的这个试验,便是将高中语文教学中鲁迅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加以整合。所谓整合,当然不能是单纯的将篇目堆放在一起,我反对将高中语文教材变为文学史、文学理论以及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这是大学科目,体现知识体系的独立性,便于就其中一点进行专入研究,而高中语文仍是处于普及教育阶段,因而没有必要进行体系分科,所以,我决不是想将鲁迅作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单元里集中学习,连续一两个月只与鲁迅“打交道”,学生会“发疯”的。整合不等于集合,集合是表层次的,而整合是深层次的,当然目前尚在试验阶段,能说有多深,恐怕会遗人笑柄,我姑且只敢称其为“版块”。与地理上版块的概念不同,我所谓的“版块”注重于“海平面”以下的结合而不讲求“大陆”的“接壤”。

同时,一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促使我下决心找出维系这“版块”稳定的精神线索。对于鲁迅的认识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难题:一方面将鲁迅神化的旧体制下的旧思维被否定了,另一方面,否定又过激化,在否定了“神”的鲁迅之后,甚至进一步否定了“人”的鲁迅,或者将鲁迅庸俗化地肆意解构。这在信息空前膨胀的今天,不可能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时间距离造就了隔膜,大部分学生不了解鲁迅,单纯把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来看,既然是历史人物那就是过去时了,永不再回来,于是他们不想去了解鲁迅,也懒得去了解鲁迅。这些都是错误的。于是,高中语文关于“鲁迅版块”的教学,一开始就必须在学生心中给鲁迅以重新定位。

我想从“年轻的鲁迅—胸怀壮志的鲁迅—战斗的鲁迅—伟大的鲁迅—青年永远的导师,中国民族肖像的描绘者”,这一最终将鲁迅定位在一个“伟大的人”的过程,正好从这篇《〈呐喊〉自序》开始。这篇序言,交代了1924年前的鲁迅从一个求新的青年到走上“在精神上疗救国人”的文学道路的一段心路历程,表面上它可以串起一些选自《朝花夕拾》初中课文,同时,也能联系到现在学生自身所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初建阶段。少年求学的鲁迅,或者比留着髭须的导师更具亲合力。中国儒家的衰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厚古薄今,而将孔子等先师神化,因而重塑鲁迅形象,不能再像庙里供奉的菩萨,高高在上却是泥胎一座。鲁迅的精神历程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段人生的洗礼。

当然,最初的鲁迅文艺应该是从写小说开始的,小说恐怕是语文学科中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了,同时关于小说,我们还可以调动其他的资源丰富教学,但那是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问题,而我们讨论的是精神联系。从《呐喊》到《彷徨》,正是暗写了自《〈呐喊〉自序》后鲁迅的精神历程,从“奋起呐喊”到“荷戟独彷徨”,鲁迅似乎又陷入了低回,这无奈与无助到《野草》又开始爆发,从小说到散文,鲁迅由一个“文艺医生”成长为一名“文艺战士”。文学作品,不再是温和的“汤剂”,而变成了刺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枪,变成了愚众头上的棒喝。从含蓄的小说表达,到杂文激昂的战斗文字,鲁迅始终在选用最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情绪的文学样式。这对于学生的写作可以说有莫大的启示。

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打倒孔家店”到“拿来主义”,从《纪念刘合珍君》到《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用三年“鲁迅版块”的学习一同体会鲁迅的成长。随着鲁迅精神的最后完善,学生也从而真正地理解鲁迅;同时在此基础上,同学的欣赏、认识水平也会从被小说吸引的浅层次,逐渐过渡到对于鲁迅杂文、散文乃至思想的形而上层面的思索。

整个现行教材三年六册语文,“鲁迅版块”的作品的选择,还是比较能够符合这段鲁迅个人的精神成长经历的。当然这段经历也可以看作是学生重新认识鲁迅的经历,同样又是学生自己精神成长的经历。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文史不分家,在历史方面,近现代史的学习,也会有助于我们探索鲁迅的成长轨迹,每个人的发展都不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而那个时代的骄子,也必是真正书写时代、历史的人物。有幸,近现代中国史与“鲁迅版块”几乎是并行开始的,于是史可以证文,文亦可以映史。这又是更大方面的横向联系。

作为“鲁迅版块”的收尾,选择《阿Q正传》看起来似乎有些违背了我所说的“一贯到底的精神发展的直线历程”,又绕回了1921年,然而追求绝对的“精神直线发展”是可笑的,精神的历程本身有曲折,在曲折中发展,所以不必要求教材按时间严格排序。同时,收尾的《阿Q正传》自有它的独到作用,既然是收尾,那么就应该作个总结,来篇纪念文章唱唱赞歌不好吗?我认为大可不必,高三了,也没这么多工夫,择其要者最好,有句话叫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他深爱的民族画像,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描绘乃是鲁迅最成功处,而《阿Q正传》更是这方面无可替代的杰作。不同于现代主义者的精英意识,鲁迅对于愚众的态度,在阿Q身上集中展现,决不站在所谓的高处俯瞰世人,而是真正地爱世人,有怒有哀,但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屑。这使得,我们重塑的“伟大的人”的鲁迅,更加臻于完善。鲁迅的伟大,在于他在人间。

鲁迅的成长历程也是他对自己的错误、缺点、偏见不断纠正的过程,如同他自己在那篇著名的短文《战士和苍蝇》中结尾说的那样:“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回避鲁迅的缺点,相反知错能改乃是最伟大人物难得的品质,瑕不掩瑜,何况这些缺点反而为学生塑造了更有血有肉的鲁迅。

真正的思想与精神是无法灌输的,它们需要人们自己去经历,去体验,有时候,这种体验不是要回到过去,把那样的生活再过一遍,有时,仅仅只是读他一两本书,在精神上与之契合,进而跟随他“走过”一段心路历程。我想,这样,更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篇8

一、运用幽默的语言导入新课

通常情况下,导入能够奠定一节课的基调。因此,要想在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用几句幽默的语言做一堂课的开场白,既能够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配合教师。

比如,一位高一语文教师上开学的第一课,由于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为了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他在进行自我介绍时运用了比较幽默的语言:“同学们好,第一次与你们见面,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咱们学校里最‘忧瘦’的语文教师。”还没等这位老师介绍完自己,立刻有学生说:“老师,你是发音不准确吧,应该是‘优秀’。”这位老师回答道:“我没有发音不准啊,我说的是‘忧瘦’,‘担忧’的‘忧’,‘胖瘦’的‘瘦’,因为我一直比较瘦,而且担忧自己还会瘦下去,所以说自己是‘忧瘦’老师。”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在这笑声中,师生间的关系拉近了,也和谐了,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这就是幽默达到的效果。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已经基本成熟,思维也比较活跃,倘若语文教师不苟言笑、古板冷漠,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博学多才,还要热情开朗,善用幽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好”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动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幽默恰是有效的诱发这种学习动因的重要的要素之一。兴趣若被激发出来,教学效果便会相应增强。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传唱千古的诗词美文,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可先介绍文学家的一些趣闻轶事。

有一次在讲李白和杜甫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对比,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杜甫则是“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你们要多结识李白这样的朋友啊,杜甫太孤寒了。这样调动学生的情绪和课堂的气氛,学生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怀着对古典文学浓郁的兴趣去学习了,同时也很形象地认识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了。

三、运用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语文课堂陷入了耗时低效、重“灌”轻“启”的弊端,而学生也逐渐形成了懒惰、肤浅、僵化的思维。这种思维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也制约了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幽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的语言来开启学生思考的大门,引发他们的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比如,在分析《守财奴》这篇课文时,对于葛朗台、夏洛克、阿巴贡、波留希金这四个人物,有位教师说了一句非常幽默的话,使这几个人物的形象非常立体,而且揭示了他们贪婪、吝啬、自私的本质,这句话就是:“这四个人除了金钱和良心什么都不缺。”学生听了会心一笑,这看似是一句玩笑话,实则指出了四个人最本质的特点,之后这位教师再引导学生详细分析这四个人的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即虚伪狡诈、贪得无厌、视财如命、毫无人性。幽默的话语活跃了课堂气氛,开启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也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作家到欧洲访问,在宴会上,有位记者向这个作家提问:“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难道不怕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吗?”讲到这里,我让学生根据当时情景,把自己当成这位作家,想一句回击记者的话,他们都积极思考,并各抒己见。听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后,我给出了这位作家说的话:“先生,你现在正在吃牛排,难道你会害怕因为吃了牛排而变成牛吗?”之后,我让学生在欢笑之余分析这位作家幽默回答的妙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篇9

诗歌,这个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瑰宝,是我国悠久历史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诗歌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读懂她,理解她。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审美教学,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然而,新时期的青少年对诗歌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领悟多少?教师又如何来实现课标的要求呢?下面笔者根据对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诗歌鉴赏。

一、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诗词教学的常用方法就是反复朗诵,因为学生通过反复朗诵诗歌能逐渐理解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诵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时,应该特别注意朗诵的基本常识,如语速、声音大小、停顿等,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朗诵节奏。首先,要正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欢快的诗歌,因为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喜悦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朗诵时语速要适当加快,节奏分明;如果读的是悲凉的诗歌,语速就要放慢,把握好停顿,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就要放慢语速,这样才能将诗人的凄凉、孤寂之情表达出来,并体会到诗歌中孤独荒凉的意境。

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的意境是人们在了解现实和思考想象中形成的,它是一个思想体系,用现实的人、物、景来展现诗歌中的情境。一般情况下,人们赞叹诗歌的意境非常美,是因为诗人做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这也是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在鉴赏诗歌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深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感受诗歌意境的独特魅力。找到诗眼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这样才能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例如,在教学的《沁园春・雪》时,通过朗诵可以发现,上阕的诗眼是“望”,其主要作用是总领全诗;下阕的诗眼是“惜”,借用历史上一些著名君王的事迹来为下文的“还看今朝”作铺垫,这就是诗的中心思想。再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作者借用落花来形容自己离别时的不舍,更衬托出了离别之时凄凉的气氛,这与前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叹。

三、体会诗歌的美学美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目的就是以诗歌鉴赏为基础,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具备美学思想,并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去发现美,创造美。学习诗歌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反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诗歌的意境美。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是诗眼,其中,“直”“圆”会在人的脑海中形成立体形象,让人联想到边关环境的凄凉。每首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都各具特色,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美,这是诗歌鉴赏教学的核心。

四、鉴赏诗歌的具体方法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的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e累、运用鉴赏知识

1.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对于不同类别的诗歌我们要各有侧重,有所体会,绝不能一脉相承。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等。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了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2.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4.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可以体会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一般情况下,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5.表现手法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歌 鉴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71-01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对于高中的学生们来说,诗歌的学习不仅仅是增强文化鉴赏水平,更重要的是高考会考察诗歌鉴赏。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掌握不同种类诗歌的基本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把握背景,导入创作情景

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去搜集诗词的创作背景资料。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独特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主观审美感受。不同的社会地位、人生经历,就会导致作者生活态度、作品风格的不同,就是同一作家也会因人生的经历而有所变化,作品前后期的风格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醉花阴》《声声慢》就是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醉花阴》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是一个多情善感的富家,她用的全是一些名贵或雅致物品,《声声慢》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则是一个悲苦无助的孤寡老妇,相伴她的只有凄风冷雨、残花淡酒、寒窗孤灯。所以,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们了解到诗人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或是作此诗时的特定情况,才能做到“知人论世”。离开写作背景,作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了解李清照饱经离乱生活的苦痛,怎能体会“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凄苦。

2 诵读感受,激发学生兴趣

诵读是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精背是从古至今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而有效的方法,欣赏古诗必须要反复诵读,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诵读分为音读、意读、情读三个层次。

2.1 音读

音读就是要读准每个字的发音,读清句子,读准诗句的节奏,声音上的整齐顿挫。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不能读成“在/水一方”。四言的节奏是2/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五言诗的节奏是2/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有2/2/1的停顿,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七言诗的节奏一般是2/2/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2 意读

意读就是学生弄懂诗句字面上的意思,整首诗的大致意义。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情感的忧虑。读出诗的韵味就达到了这一层的要求。

2.3 情读

情读就是学生读时要把诗句中的感情朗读出来。情感有起伏,声音也随之起伏;情感有往复回旋,声音也随之有往复回旋,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情感和声音要契合起来。如读杜甫的《登高》,可以学生幻想自己就是漂泊不定、老病孤愁的杜甫,站在高高的蓝天下、呼呼的大风中,面对无边的落木和滚滚的长江,看着清水、白沙,听着猿的哀啸声,缓慢而低沉的读出来,传达出诗人沉郁顿挫的内心情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扩充古诗句积累量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早读和上课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强化记忆。为了使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长久持续,教师可以经常变换诵读的形式,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一些学生喜爱的古诗词改变的歌曲营造意境。如《明月几时有》《一剪梅》《虞美人》《独上西楼》等都是很好的音乐素材。

3 领会意象,感受意境美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灵魂,是古诗词的魅力之所在。鉴赏古诗词只有紧紧把握住这两者,就可以理解到古诗词内在的涵义。所以说,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鉴赏的这两把钥匙―― 意象和意境。

3.1 引导学生领会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就是意味、意韵,象即形象、图象,意象是个性化和情感化的形象,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相融会、相凝聚的复合体,是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领会,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感受作者的感情。比如李清照的词《一剪梅》抓住藕、秋、雁、月、舟等一系列典型意象来诉说出词人思夫的心情,倾吐着词人内心绵绵痛苦的感受。学生要积累一些意象在古诗词中代表的含义,再见到这个意象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诗句的含义。

3.2 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感悟意境是指将这个整体作为对象来深入体会独特的意境,体验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进而对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品意义等方面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欣赏。诗歌的美是通过意境的渲染和营造来得以展现的,因此,在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就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体味意境带来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以杜甫的《登高》为例,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与景高度融合渲染了深远悲凉的意境。学生根据不同的诗歌作品去体味其中的意境,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4 结语

教师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必须把知识方面的基本功做足,比如诗人身世经历及背景的介绍,古典文化常识的讲授,具体字词的含义和用法,都是为了学生们深化理解古典诗歌而做铺垫。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在其品味的基础上再进行点拨,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学习兴趣。总之,古典诗歌的学习任重而道远,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古典诗歌鉴赏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玉芳.浅谈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98.

[2] 袁丽.新课标下的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研究[Z].2007.